華嚴經文義要決問答卷第二(六科入)
○緣起義
三門同前。
第一釋名者。懍法師云。更互相由。名之為緣。緣無住著。一多從緣。名之為起。大般若經云。平等不起。故名緣起。
第二出體者。藏曉二師。以無礙法界為體。懍師云。為二為緣起體。一不自一。緣二故起一。二一為一。一二為二。為緣起體。所言一者。無有無無。一相無相。非一為一。所言二者。非有之有非無之無。非有之有。以破兔角之無。非無之無。以破虗空之有。破有說無。此無非無。破無說有。此有非有。以非有故有而是無。以非無故無而是有。是有是無。名之為二。二無二相。無二而二也。
第三問答分別。
問緣起者。其義云何。
答有數師說。一義相師云。緣起者。隨性無分別。即是相即相融。顯平等義。正順第一義諦體也。因緣者。隨俗差別。即是因緣相望。顯無自性義。正俗諦體也。
二隋慧遠師云。因緣之義。亦名緣起。亦名緣集。謂假因託緣。而有諸法。故曰因緣。法起藉緣。故稱緣起。法從緣集。故名緣集。分別有三。一是有為。二是無為。三是自體。言有為者。生死之法。體有無常生滅所為。故名有為。從業煩惱因緣而有。故名因緣。言無為者。所謂涅槃。體非生滅。名曰無為。藉道而有。故曰因緣。此之二法。皆從前因。集起後果。是事緣起。言自體者。即前生死涅槃之法。當法自性。皆是緣起。其相云何。如說生死本性即是如來之藏。如來藏中。具足一切恒沙佛法。而此諸法。同一體性。互相緣集。無有一法獨守自性。雖是一[2]性。而無不性。無一性故。諸法皆如。無不性故。法界門別。生死既然。涅槃亦爾。同體諸法。互相集成。故曰因緣。亦名緣起及與緣起集。此自體中復有三種。一者有為如來之藏。(隨妄為染)二者無為如來之藏。(離妄名淨)三者自體。(癈緣論實)。
三懍師云。緣起體無二。開用為四種。一有為緣起。二無為緣起。三自體緣起。四法界緣起。謂有不自有。緣無起有。名有為緣起也。無不自無。緣有起無。名無為緣起也。有為無為為二用。非有為非無為不二。為本體也。不二非自不二。緣起二不二。又自不自自。緣他起自。又體不自體。緣用起體。故名自體緣起也。無二無不二為平等。亦二亦不二為差別。差別不自差別。緣平等起差別。平等不自平等。緣差別平等。平等不平等皆悉平等。名法界緣起。
問何文為證。
答離世間品。一中有無量。無量中有一。無障無礙。總結云。悉是緣起。若有一法非緣起者。非佛法也。又維摩云。深入緣起。斷諸耶見。有無二邊。無復習故。[1]知不[2]緣起。未[3]勉耶見(云云)。
四法藏師云。問有何因緣。令此諸法得有如是混融無礙。
答因緣無量。難可具陳。略提十類。釋此無礙。一緣起相由故。二法性融通故。三各唯心現故。四如幻不實故。五大少無定故。六無限因生故。七果德圓極故。八勝通自在故。九三昧大用故。十難思解脫故。初言緣起相由故者。(餘後九門別處說云云)曲有三門。一諸緣各異義。(亦名諸緣互異門。即異體也)二互遍相資義(亦名諸緣互應門。即同體也)三俱存無礙義(亦名應異無礙門即雙辨同異也)言諸緣合異義者。謂諸緣相望。要須體用各別。不相和雜。方成緣起。若不爾者。諸緣雜亂。失本緣法。緣起不成。此則諸緣。各各守自一也。二互遍相資義者。謂諸此緣。要互相遍。應方成緣起。且如一緣遍應多緣。各與彼多。全為一故。此一則具多箇一也。若此一緣不具多一。則資應不遍。不成緣起。此則一一各具一切一也。三俱存無礙義者。謂凡是一緣。要具前二。方成緣起。以要住自一方能遍。應遍多緣。方是一故。是故。唯一多一。自在無礙。此上三門。總明緣起本法。
問既聞緣起本法名也。未知其義何耶。
答此上三門中。各有三義。互相依持。初有力無力義。由此得相入也。二互相形奪有體義。由此得相即也。三體用融有無義。由此即入同時自在也。初異門相入者。謂諸緣力用遞相依持。互形奪故。各有全力全無力義。緣起方成。如十地論云。[4]不生緣不生。自因生故。若各唯有力。無無力。則有多果過。一一各生故。若各唯無力。無有力。如闕一緣。一切不成。餘亦如是。是故。一能持多。一是有力能攝多。多依於一。多是無力潛入一。由一有力。必不得與多有力俱。是故無有一而不攝多也。由多無力。必不得與一無力俱。故無有多而不入一也。如一持多依既爾。多持一依亦然。反上思之。入多者也。如一望多有持依。令力無力常含多在[A1]己中。潛[A2]己在多中。同時無礙。多望於一。當知亦爾。俱存雙泯二句無礙。亦准思之。二異體相即義者。謂諸緣相望。全體形奪。有有體無體義。緣起方成。以若闕一緣。餘不成起。起不成故。緣義則壞。得此一緣。全一切成起。一起成故。緣義方立。是故一緣是能起。多緣及果。俱是所起。是即多為一成。多是無體。一能作多。一是有體。(別章云由自若有時他必無故。他即是自何[5]〔以〕。由他無性以自作故。由自若空時他必有故自即是他。何以故。由自無性用他作故。又別章云。多緣無性。為一所成。是故。多即一一無性為多。故成多有一空。又疏下文云。有一即有一切。却一即却一切。此即一切是空義故。泯自即他。以一是有義。有義故。攝他即自反。上來即一是空義故。亦泯自即他。多是有義故。攝他即自來。上來四處說文。有同有異。准思之。)由一有體。必不得與多有體俱。多無體。必不得與一無體俱。(一云由一有體能攝多。由多無性潛同一故)是故。無有不多之一。無有不一之多。一多既爾。多一亦然。(反上思之)如一望多。有體無體故。能攝他同[A3]己。癈[A4]己同他。同時無礙。多望於一。有無體有體。亦能癈[A5]己同他。攝他同[A6]己。亦無鄣礙。亦同他[A7]己。亦同[A8]己他。非同他[A9]己。非同[A10]己他。二句無礙圓融自在。思之可見。三體用雙融有無義。謂諸緣法。要力[6]交出。全體融合。方成緣起。是故。圓通亦有六句。一以體無不用故。舉體全用。即唯用而無體。但有相入。無相即故。二以無[7]不用體故。全用歸體。唯體而無用。但有相即。無相入也。三歸體之用。不礙其用。全用之體。不失其體。是故。體用不礙雙存。即亦入亦即。無有鄣礙。鎔融自在。四全用之體體泯。全體之用用[8]三。是則體用交徹。形奪兩非即非入。同源圓融一味。五合前四句。同一緣起。無礙俱存。六泯前五句。絕待離言。冥同性海。應可去情。如理思攝。異體門竟。
第二同體相入義者。謂眾緣之中。以於一緣應多緣故。各與彼多。全為其一。是故。此一具多箇一。然此多一。雖由本一。應多緣故。有此多一。然與本一體無差別。是故。名為同體門也。又由此一緣應多緣故。有此多一。所應多緣。既相入即。令此多一亦有即入也。先明相入。謂此本一有力能持彼多箇一。故本一中容彼多一。多一無力。依本一故。是故。多一入本一中故。是即無不容多之本一。亦無不入本之多一。如本一有力為持。多一無力為依。容入既爾。多一有力為持。本一無力無依。(容入亦爾)是即無不容本一之多一。無不入多一之本一。是即由本一望多一。有持有依有力無力故。故能容能入。無有障礙。多一望本一。有依有持無力有力故。能入能容。亦無障礙。俱存雙泯。二句無礙。亦准思之。
問此與前異體何別。
答前異體者。初一望後九。異門相入耳。今此同體一中。自具十。非望前後異門說也。(同體入門竟)二同體相即義者。謂前一緣所具多一。亦有體無體義故。亦相即。以多一無體。由本成多即一也。由本一有體能作一。全一攝多。(如一多有多空既爾多有一空亦爾)別章云。多一無性為本一成多一。舉體即是本一。為有體攝多一。多一無體融同本一故。無不攝多之本一。亦無不即本之多一。如本一有體多一無體。攝即既爾。多一有體本一無體。攝即亦然。是故。亦無不攝本一之多。亦無不即多之本一。是即本一望多一。有有體無體故。能攝他同[A11]己。癈[A12]己同他。無有障礙。多一望本一。亦體無體攝即可知。亦攝不攝。亦即無即。非攝不攝。非即不即。二句無礙。思之可見。(同體相即竟)三體用俱融。即入無礙者。亦六句無礙。准前思之。(同體門竟)。
第三同異圓俗義者。以此二門同一緣起不相離故。若無異體。即諸緣雜亂。非緣起故。若無同體。緣不相資。亦非緣起故。要由不雜。方有相資。是故。若非同體。無相異故。若非異體。無同體故。是故。通辨亦有四句。一或舉體全異。具入即俱。二或全體是同。亦具入即俱。以法融通。亦全攝故。三或俱。以同異無礙雙現故。四或俱非。以相奪俱盡故。雙非也。又以前諸門。總令為一大緣起故。致令多種義門同時具足也。由住一遍應故。有廣狹自在也。由就體就用故。有相即相入也。由一攝多時為顯。全一入多為隱。(多攝亦爾)又就用相入為顯。全就體相即為隱。(即顯入隱亦爾)又異門相入為顯。全同體為隱。(同顯異隱亦爾)又由以異門攝同體中相入義故現微細門也。由異體相入帶同體相入故。有重重無盡帝網門也。
別章云。異體相容。具微細義。異體相是具隱顯義。同相入故。有一多無礙。同體相即故。有廣狹無礙。又由異體攝同故。有帝網無礙義。(上二行注也)由此大緣起法。即無礙法界法門故。有託事顯法門也。由此融通自在。令依此法上所辨時亦隨法無礙自在。故有十世門也。由此法門同一緣起相帶起故。隨有一門。[1]同一緣起相帶起故隨有一門必具一切。故主伴門。(上來總是緣起相由門竟)。
○探玄義
三門同前。
第一釋名者。義海究深。超過情表。不可思議。故名為玄。推欖顯意。故名為探。有深所以。故名為義。
第二出體者。以無礙法界為體。慧苑師云。二種體事。一純淨無漏。是德相所依體事。二通漏無漏。是業用所依體事。謂色心時處身方教義行位。舉十法。通辨前二(云云)。
第三問答分別。
問既言超情。豈得可知耶。
答法藏師云。略舉十門。攝其綱要。謂一同時具足相應門。二廣狹自在無礙門。三一多相容不同門。四諸法相即自在門。五隱密顯了俱成門。六微細相容安立門。七因陀羅網法界門。八託事顯法生解門。九十世隔法異成門。十主伴圓明具德門。然此十門。同一緣起。無礙圓融。隨有一門。即具一切。應可思之。就初門中。有十義具足。一教義具足。二理事。三境智。四行位。五因[2]異。六依正。七體用。八人法。九逆順。十應感。具足此上十法。同時相應。成一緣起。無有前後[3]如終等別。隨一各具餘一切義。參而不雜。成緣起際。慧苑師云。此門為總。後九是別。
二廣狹無礙者。以分即無分。無分即分。無礙自在也。如一微塵。普周法界。而不壞本位也。是故。或唯廣無礙際。或分限歷然。或即廣即狹。或俱廣狹泯。或具前四。以是解境故。或絕前四。以是行境故。(下皆准此)。
三一多相容門者。則此一法舒[A13]已。遍入一切法中。即攝一切。令入[A14]己內。舒攝同時。既無障礙。此經偈云。以一佛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世界本相亦不壞。無比功德故能爾。(慧苑師云。一多相望六句。謂一中有一。多中有多。一中有多。多中有一。一中有多。一多中有一多餘大少等准之)。
四諸法相即門者。謂此一事。廢[A15]己同他。舉體全是彼一切法。而恒攝他同[A16]己。全彼一切法。即是[A17]己體。一多相即。混無障礙。經云。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故。由此緣起。妙理始終。皆齊得如。即得終窮。終方原始。又云。在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也。是故。得一即得一切。又云。知一即多。多即一故也。十信終心即作佛者者。即其事也。如同體一門中即攝一切無盡者。
為一時俱現耶。為前後也。
答於一門中。一時炳然。現一切者。屬微細門攝。隱暎互現重重。屬因陀羅攝者。餘義即[1]因即異即多即少即有即無即始即終。如是自在具足一切無盡法門。仍隨舉為首。餘即為伴。道理一不差失。舊來如是。
問若一門中即具足一切者。餘門何用。
答餘門如虗空。何以故。同體一門中。並攝一切。無不盡故。
問此同體中所攝一切者。但應自門中一切。豈可攝餘門中一切耶。
答既攝自一切。後攝餘一一門中。無餘一切。何以故。法界緣起無一一切。並不成故。此但論法界家實德故。不可說其邊量。此經偈云。不可言說諸劫中。演說一切不可說。不可說劫猶可盡。說不可說不可盡。又偈云。一切眾生心悉可分別知。一切剎塵微尚可算其數。十方虗空界一毛猶可量。菩薩初發心究竟不可測。良由一乘法門得一即得一切故。因果俱齊。無先後別故。地論云。以信地菩薩。乃至與不可思議佛法。為一緣起。以六相總別等義而用括之。明知因果俱時。相容相即。各攝一切。互為主伴。深須思之。此事不疑。又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具足慧身。不由他悟。(云云無量)。
問此等歎因中德耳。豈可即果德耶。
答此一乘義。因果同體。成一緣起。得此即得彼。由彼此相即故。若果不得者。因即不成因。何以故。不得果故。非因也。
問處處果分不可說。但說因分者。何故。十信終心。即辨作佛得果法也。
答[2]令言作佛者。但初從見聞[A18]已去。至第二生。即成佛行。終心因位窮滿者。於第三生。即得彼究竟自在圓融果矣。由是因體依果成故。但因滿者。即沒於果海中也。為是證境界故。不可說耳。此如龍女及普莊嚴童子善財童子兜率天子等。於三生中。即尅彼果義等。廣如經辨。
問上云。一念即作佛者。三乘之中。[A19]已有此義。與此何別。
答三乘望理為一念即作佛。今此一乘。一念即得具足一切教義理事因果人法等。皆悉同時。同時(十重)作佛。然此一念與百千劫。無有異也。宜須思之五隱密顯了門者。謂一能攝多。則一顯多隱。一切攝一。則一隱多顯。多顯不俱。[3]隱隱不並。隱顯顯隱。同時無礙。經云。於此方入正受。他方三昧起。眼根入正受。色塵三昧起。如第一錢中十錢名為顯了。第二錢望第一錢中。十即為隱密。何以故。見此不見彼故。不相知故。雖不相見。然此成即彼成故。名俱成也。
六微細相容門者。此上諸義。始終同別。前後逆順等一切法門。於一念中。炳然同時。齊頭顯現。無不明了。猶如來箭齊頭現了故。經云。菩薩於一念中。從兜率天。降神入胎。乃至流通舍利。皆悉顯現。又云。於一塵中。微細國土。莊嚴清淨。曠然安住。(宜如理思)。
七因陀羅網門者。謂此一一微塵之中。各皆普現無邊剎海。剎海之中。復有微塵。彼諸塵內。復有剎海。如是重重不可窮盡。非是心識思量所及。如帝釋網天珠明徹互相影復現影而無窮盡。經云。如因陀羅網世界等。又云。於一微塵中。各示那由他無數億諸佛。於中而說法。(智正覺世間)於一微塵中。現無量佛國須彌金剛圍山。世間不迫迮。(器世間)於一微塵中。現有三惡道天人阿修羅。各各受業報。(眾生世間)又云。一切佛剎微塵等爾所佛。坐一毛孔。皆有無量菩薩眾。各為具說普賢行。無量剎海處一毛。皆坐菩提蓮華座。遍滿一切諸法界。一切毛孔自在現。又云。如一微塵所示現。一切微塵亦如是(云云)此等並是實義。非變作成。此是如理智中。如量境也。其餘變作等者。不入此例。何以故。此是法性實德。法爾如是。非分別情謂境界也。(可去情思之)。
問上云。於一塵中現無量剎等者。此是一重現而[A20]已。何成重耶。
答此方說華嚴時。一切塵中亦如是。彼微塵中。說華嚴時。亦云一切塵中亦是說如是。展轉重重。無盡無盡。
問若據此文。重重無盡。有何分齊。云何辨其始終等也。
答隨其智取。舉一為首。餘即為伴。據其首者。即名當中。餘即眷屬。盡窮法界因陀羅成也。
問此義與上微細。云何別耶。
答齊頭炳然現者。微細攝重重隱暎互現因陀羅攝。此等諸義。並別不同。宜細思之。
八託事顯法門者。謂見此事。即是見於無盡法界。非是託此別有所表。經云。此華蓋等從無生法忍所起等。
問三乘之中。以有此義。與此何別。
答三乘託異事相。表顯異現。今此一乘所託之事相。即是彼所顯道理。更無異也。具足一切理事教義。無不攝盡者也。
九十世隔法門者。此上諸義。遍一切法。復該一切時。謂三世各三。攝為一念。故為十世也。以時無別體。依法以立。法既無礙。時亦如是。經云。過去一切劫。安置未來今。未來劫。迴置過去世。又云。無量劫即一念。一念即無量劫等。又云。或以長劫入短劫。短劫入長劫。有佛劫入無佛劫。無佛劫入有佛劫等。(云云)此上諸義。悉於十世。自在顯現。成緣起故。得即入也。
十主伴圓明門者。此圓教法。理無孤起。必主伴隨生。經云。此大蓮華。有世界海塵數華。以為眷屬。又云。大威光太子。(晉經普莊嚴童子)聞佛說一切法界無垢莊嚴經。有世界微塵數修多羅。以為眷屬。又如一方為主。十方為伴。餘方亦爾。是故。主主伴伴各不相見。主伴伴主。圓明具德。然此有二義。一同類。二異類。初同類者。如說十住。十方各有十剎塵數菩薩來證。同名法慧。我我等佛所。亦說十住。大眾眷屬。名味句身。等無有異。是故當知。一十住經。十方各有十剎塵數修多羅等。以為眷屬。如一十住。餘一切處所說十住。皆攝爾許塵數眷屬。十住既爾。餘十行等。一一品會。皆有證法數量。准釋可知。二異類者。謂隨一方一界為一類機。說一會法。既結通十方等說。故非主經。然亦與主為勝方便。故為眷屬。是故。主經必十方塵道同時同說。伴經不爾。隨方各別。是故。一一主經。各有塵數眷屬。亦古章疏中。說諸藏純雜具德門。唯心迴轉善成門。義門無量。不可具陳耳。
上來所明十門義等者。同一緣起。無礙圓融。隨有一門。即具一切。應可思之。如初既爾。餘廣狹等九門。皆各具前十時。但隨門異耳。是故。一一門中。各有百千等。思之可見。(謂如一事法帶自十義。具此十門。則為一百。餘教義等。亦各准之。故成千門。如教義等望自類十義。及同時十門有此千門。彼同時等亦望自類十門及教義等亦成千門准思可見)。
○普法義
三門同前。
第一釋名者。普者溥也。謂遍義是普也。法自體義。軌則義。(如常說也)謂一切法相入相是。言相入者。曉云。謂一切世界。入一微塵。一微塵入一切世界。(如一微塵一切亦爾)三世諸劫。入一剎那。一剎那入三世[1]謂劫。(如一剎那。一切亦爾)如諸大少促相入。餘一切門相入亦爾。如說相是亦爾。謂一切法及一切門。一是一切。是一如是廣蕩。名為普法。
第二出體者。以無礙法界為體。
第三問答分別。
問以何因緣故。令此諸法得有如是混融無礙。
答法藏師云。因緣無量難可具。提十類。釋此無礙。一大少無定故。二各唯心現故。三如幻不實故。四無限因生故。五勝通自在故。六三昧大用故。七難思解說故。八果德圓極故。九緣起相由故。十法性融通故。元曉師云。略而言之。有十種因。一者。一與一切。互為鏡影。如帝網故。二者。一與一切。更互緣集。如錢數故。三者。皆唯是識。如夢境故。四者。皆非實有。如幻事故。五者同相異。通一切故。六者。至大至少。齊一量故。七者。法性緣起。離性故。八者。一心法體。非一異故。九者。無礙法界。無邊無中故。十者。法界法爾。無障無礙故。上來二師。各有十門。雖繁廣述。今取藏師初門曉公第六。示其綱要。法藏師云。謂大非定大。故能入少。少非定少。故能容大。十[2]經品云。金剛圍山數無量。悉能安置一毛端。欲知至大有少相。菩薩因此初發心。解云。此中明大非大故有少相也。
問世界入微塵。須彌入芥時。既有大少之形。而不增少。不減大。如何得相容耶。
答空理義云。世俗虗假。勝義本空。迷虗假以礙心。小大由隔。悟幻化而通意。何不相容。況乎大少懸[3]著由迷執有。達空勝義。何礙不通。(此清辨宗也)應理義云。略有八釋。一執有所執。大小懸殊。知所執空。何少何大。二不達依他。謂真大少。體之虗偽。何理不通。三事成大少。或不能容。圓成融通。何不相納。四執法有用。大少乃乖。知法因緣。同虗豈融。五迷心執境。實境誰容。悟境皆識。何誰不得。六法真有相。大小不容。無相為真。何大何小。七未契真如。愚心杳隔。知真達偽。智洞能通。八下位庸心不能通含。上人威力何事不能。(此護法宗也)元曉師云。一南方說言。既稱不思議。唯聖境界。二乘不測。凡豈能解。故且置而不釋耳。二[4]此主師云。大無大相故。大得入少。少無小相故。小得容大。三師云。大不自大。由少故大。少不自小。由大故小。由小故大。大名少大。由大故少。少名大小。以少是大少。故得容大。大是少大。故得入少。則破第二師立義。言既無大相。是即無大。誰大入小耶。小無小相。是即無少。誰容大耶。若言有無相之大無相之小故得容入者。今重考之。無相之大。猶有大而無大耶。若言有大。即猶有相。如其無相。即無有大。無相有大。不應理故。四破第三師義。言所言小大。為大於大小耶。為不大於大小耶。若言不大者。即不名小大。以小大同於大小故。若言大者。即不得入大小於小大。以大少少於少大故。若言雖大少。少於少大。大於大少。而以不入入故得入者。以入不入。故不能入。以不入入異於入不入故。如大小異於少大故。大少於少大。以不入入故。得入少大。於大少以入不入故。不得入。若言以不入入故小大亦入大小者。以不大大故。小大亦是大少。若此不許。彼亦不許。若皆許者。大少雜亂。是故。當知第三師義。亦不得成相入義也。既不相入。何得相是。故今便明相入相是。相入之由。非一眾多。今且出一。所謂至大至小。齊一量故。所有大小。皆得相入。如華嚴經言。欲知至大有小相。菩薩因此初發心。是義云何。言至大者。所謂無外。[1]如其外。非至大故。至小亦爾。所謂無內。設有內者。非至小故。無外之大。所謂大虗。無內之小。所謂隣虗。無內故亦無外。外與內。必相待故。是即至小。齊於至大。大虗無外故。亦無內。是即至大同於至小。故云至大有小相也。若能知如是大少同量。即於一切大小。皆得無所障礙。即是不可思[2]識解脫。故言因是初發心也。何者。須彌雖大。而猶小於無外。芥子雖小。而猶大於無內。當知大虗無外。入芥子而無遺。同於至小故。隣虗無內。含須彌而有餘。同於至大故。況乎高座入於方丈。須彌入於芥子。芥子雖小。而猶巨於大虗。須彌雖大。而猶細於極微。今將細極微之須彌。入寬大虗之芥子。如是相入。有何所難。但以芥子雖巨大虗。而不增其細量。須彌雖細極微。而不成其高形。由是道理不可思議耳。是謂大少相入之由。相是之緣。亦出一種。所謂同相異相不相離故。何謂異相。諸法自相各異故。言同相者。所謂諸法一相智門。謂一切法皆是有。有自相故。亦皆無。無他相故。同是是同非皆法皆一等。如是同異不相捨離。以異不離同故。一切是一也。同不離異故。一是一切也。由是道理。一與一切。無障無礙。故能以七日作一劫。以一劫作七日。(云云)又說。諸法無所障礙。如維摩云。若須菩提。不見佛。不聞法。彼外道六師。是汝之師。因其出家。彼師所墮。汝亦隨墮。乃可取食。汝得無諍三昧。一切眾生。亦得是定。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養汝者。隨三惡道。為與眾魔共一手作諸勞侶。汝與眾魔及諸塵勞。等無有異。於一切眾生。而有怨心。謗諸佛。毀於法。不入眾數。終不得滅度。汝若如是。乃取食。案云。此就同相異相不相離門一與一切更互相是。故作如是無障礙說。非約諦法空無二門。所以然者。對法空門。若告所達。不應聞彼[3]懼故。(餘義如別說也。此上諸師義。取捨任情。)。
○發菩提心義
三門同前。
第一釋名者。菩提胡語。此翻名道。果德圓通。故曰菩提。於大菩提。起意趣求。名發心也。然此發心。經名為願。要大菩提令來屬[A21]己。故為願。
第二出體者。懍云。緣起之道。是菩提心體耳。
第三問答分別。
問云。何名為發菩提心。
答遠公云。略有三義。一者相發心。二息相發。三者真發。初相發者。行者。深見生死之過涅槃勝利。棄捨生死。趣向涅槃。隨相厭求。名相發心。言息相者。行者。深悟諸法平等。知其生死本性寂滅涅槃亦如。生死寂故。無相可厭。涅槃如故。無相可求。返背前相。歸心正道。故名為發。言真發者。菩提真性。由來[A22]己體。妄想覆心。在之不覺。謂之在外。向外推求。後息妄想。契窮自實。知菩提性由來[A23]己體。無異趣求。捨彼異求。歸心自實。故名發心。(遠公體相如是也)又如起信論。有三種心。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修一切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救度一切苦眾生故。(如論廣說)。
問此心因起次第何耶。
答先就相發。以明因起。
問彼相發心。因何而生。
答遠公云。因大悲生。
問悲因何生。
答由依信慧。
問信慧因何。
答由聞正法。
問聞法因何。
答由近善友。是故。菩薩先近善友。由近友故。得聞正法。
問聞何等法。
答謂聞生死無常大苦涅槃至樂。因聞生信。信生死苦涅槃大樂。因聞生慧。知生死苦涅槃大樂。由信慧故。便發慈悲。信知生死是大苦故。念生未出故。起大悲。信知涅槃是至樂故。念生未得故。起大[1]悲。由慈悲故。起菩提心。悲念眾生。於苦未出。欲為濟拔。自我不出。無由化他令出生死。是故。發心願出生死。慈念眾生。未得涅槃。欲為授與。自我不得。無由化他令得涅槃。是故。發心願得涅槃。故由慈悲起菩提心。
△次就息相。以明因起息相發。是修慧攝。彼依何生。由思慧生。思因何生。由於聞慧。聞慧因何。由聞正法。聞法因何。由近善友。是故。菩薩先近善友故。得聞正法。聞何等法。謂聞生死涅槃法空。(如大品等)既聞是[A24]已。便知生死本性寂滅。涅槃亦如。成就聞慧。依聞起思。思惟生死涅槃法空。依思起修。觀諸法空故。捨彼相空。安心如道。名息相發。
△次明真發因起次第。真發即是證行所攝。彼由何至。由於修慧。修因何生。因思而發。思依何起。依於聞慧。聞由何生。由聞正法。聞法因何。由近善友。是故。菩薩先近善友。由近友故。得聞正法。聞何等法。聞知真實如來藏性是[A25]己自體。(如勝鬘經楞伽經說也)既聞是[A26]已。便成聞慧。由聞起思。思量真實如來藏性是[A27]己自體。因思起修。觀察修捨妄。便證自實。以證實故。名真發心。(因起如是)。
問就位論何耶。
答隨義通論該於始終。約位以分別。非無差降。略要有三。廣開為六。言要三者。如馬鳴說。一信發心。位在種性。此即是前相發心也。二解行發心。位在解行。此即是前息相發也。三者證發。位在地上。此猶前真發心也。言廣六者。始從外凡。終至法雲。攝以為六。一者外凡。隨相趣求。名為相發。二十信位中。真信[A28]已成。以信趣順。名為信發。三習種位中。真解成就。以解趣順。名為解發。四性種位中。真行成就。以行趣向。名為行發。五解行位中。以觀道立。觀心趣順。名為觀發。(亦名道發)六初地[A29]已上。證行成就。證心趣順。名為證發。
懍云。問願求無常佛是菩提心不。
答不也。無常到佛地。即顛倒迷本。不知歸宗也。又是謗佛。豈開發心耶。
問作常住果意而求。是發心不。
答非也。此求斷無常而得於常。便不免著。豈成發心耶。
問云何願成常住佛。
答常與無常。(乃至)非常非無常。寄言為常。虗壞如此。乃名發心。
問見生受苦而發心度。是發心不。
答非也。但觀生空寂而起悲也。
問若不見生。亦不見可度耶。
答只無眾生相。故可度耳。
問病情怖可度不。
答不也。病本無法。亦無可斷。但眾生妄見為有。今知妄無一相可得。便為還本。寄言為度也。又有四發心。一緣發心。(仰緣菩提。而發心求。名緣心。未位前也)二解發心。(若解一切法。悉是菩提名解發心。十解位也。)三行發心。(行一切行皆合菩提。名行發心。十行十向位也)四體發心。亦名證發心。(證一切法即是菩提自體顯發名為體發也。初地以上。至金剛心)又智論五種菩提。一發心菩提。(初住位也)二伏心菩提。(從第二住以上)三明菩提。(從初至七地)四出到菩提。(八地至金剛)五無上菩提。(妙覺地也)。
問出體門中。緣起之道。其義云何。
答中道圓通心。是菩提心體。謂不著空。不著有。不著空有二。不著空有不二。乃是圓通無礙。為無上道心耳。
問若爾者只上地人能發耳也。
答凡夫學友。中道圓通心。乃名發心。若不爾。非發無等等心也。涅槃經云。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謂同體本性清淨心也)華嚴經云。捨離生死。出三界等。(此謂真心體也)。
問行願兩門。此心為何耶。
答大判是願。然明出到。豈非慧行耶。
問功德智慧。為是何門。
答他云一向屬功德。今判以慧為體。而發心功德多故。屬功德耳。如受持般若。為他解說。實是智慧。而言功德甚多也。
問此心能伏惑耶。亦能斷惑耶。
答彌勒知識處云。此心能斷惑。(乃至)破無明。發真明。(例如金剛定)。
問此心能動無邊生死不耶。
答此心徹過生死之外。即與生死相違。[A30]已能移之。可謂[A31]已動。(例如來出[A32]已出家動魔宮)。
問緣力他力何異。
答緣者。值苦樂境。他者近師善友。
問因力自力何異。
答因力者。過去習因。自力者。現在習果。(云云)。
○實際義
三門同前。
第一釋名者。妙絕虗偽。名之為實。實理本源。名之為際。故曰實際。
第二出體者。懍云。實際以無住為體。
第三問答。
問本際先際後際實際。此四名何異。
答隱時名本際。顯時名先後二際。無隱無顯。隱顯不二。名實際。
[A33]問本際者。但得論隱。亦得通顯。又得非隱非顯不。
答亦得通名本際。
問隱時。但得為生死作本際。亦得為涅槃作本際。
答皆得作本。本無二也。
問生死虗偽依實而起。本義可爾。涅槃未顯。若為作本耶。
答涅槃之性。本隱於生死。今顯則顯本。故知亦為涅槃作本。
問為涅槃作本義。則可解。生死虗偽。云何以實為本。
答生死無源。正依如來藏而起。經云。以如來藏故。說生說死。云死本際。
問若異體相依。則異非偽本也。若同體相依。則生死之體是異耶。
答非一非異。如波依水起。水為波本。不可說波異水。
問生死滅去。而本際自留。即去留不同。云何不異。
答患息滅。法無去留。
問正以寄患稱本。若論法也。何本之有。
答患依法起。所以生死之法。依實際為本。(本際八問答竟)。
問云何為先際。
答生死際滅。本隱今顯。但始現之初。故為先際。
問為當理有先際。為當道理無有耶。
答道理非隱非顯。但據情有。本隱而今顯。
問先際之名。若出自情有。得道非實隱不。
答雖名隨情立。體即實際。
問先際之名。隨情而立。得道先際之心。是情不。
答亦得是真情。
問真復云何名情。
答凡真偽隱顯。皆非理語。
問何處入是先際。
答若據先際而論。十信為先際。三十心為中際。初地至佛地。皆後際也。若據中際。而辨習種。初發心為先際。從種性至七地。為中際。從八地至佛地。為後際也。若據後際而言。地前併屬先際可攝。唯十地是中際。乃至佛地。方是後際也。
問若爾要須三際。何得但云先後二際耶。
答二三皆得。亦如前安居後安居。亦可說中安居也。又經中。多明三際。即是三世。先際無始。後際無終。中間可知也。
問一闡提人。創入恒河。七種眾生。是第一人。又言三世諸佛。皆從恒河第一人來。乃至佛果。登涅槃山。今何故不取闡提作先際也。
答初分淨心未現故。沒其先際之名。
問若闡提。淨心未現。不得先際者。十信之位。一分義未足。亦應不得名先際也。
答一分中之分故。得為先際也。(先際九問答竟)。
問後際云何。
答本隱今顯。顯之窮極。說為後際。
問為取金剛以後說名為後。為當自體是後。
答據時始修。生死終盡。至金剛後。故經說。金剛之終為後邊身。如來過邊。得無邊身也。但今明自體終顯。名為後際耳。
問自體無先後。但據生死終盡。得稱後顯。今何故云自體為後耶。
答乃可由障盡之後而我躬顯然。我體有始現之義。有終顯之義故。以自體後顯。為後際也。
問生死盡處。至金剛後。可以稱際。自體圓顯。以何為際。
答為是生死邊表。則是有際失。有際則有邊。豈得稱常也。涅槃圓寂。體非彼此。而稱彼岸。今云後際。亦復如是。體無前後。而說後際。
問涅槃彼岸。亦是時生死之此岸。若度生死。到涅槃彼岸。今亦可謂生死滅後稱為後際。
答經云。以如來不般乃名般。所謂非滅度也。正是自體畢竟圓寂彼岸涅槃耳。
問若是圓寂。何際之有。
答正以涅槃之樂果。窮極無岸。說之為際。非有際之際也。(後際六問答竟)。
問實際有為當形虗稱實。為當自體是實。
答自體是實也。非形待也。
問若不待生死之虗。云何名實。
答經云。非實非虗。非如非異。此所謂理非形待。而得自實之名。故中論云。若法因待成。是法還成待。諸法實相中。無待無非待。故知絕待之名。
問一切眾生。一切諸法。皆本之實際。未審實際。體為是一。為有眾多。
答實際之體。非一非二。若一定是一。若二定是二。此非實際也。
問不定之法是實際者。不定之旨何得云實。
答亦非不定。亦非定定。正以無定之定。定無所定。名之為實。
問若答此何有際之可言耶。
答正以無際為際耳。
問實際與本際何殊耶。
答前[A34]已云。本義通。但本唯在本。今實際通本末。同異成依。一切皆實。
問先際後際與實際何異耶。
答若二際不二。乃稱於實。二際無際。乃名為際。
問未審前云涅槃是生死際生死是涅槃際。若為是際。
答有生有滅。是生死義。不生不滅。是涅槃義。夫生滅之源。不生不滅。是其本際也。不生不滅。亦不定處。推其源極。唯息生滅。是不生不滅之際畔矣。然非生滅。非不生滅。生與不生無二乃為本際。無際為際耳。
問六七識有實際不。
答六七正以藏識為實際。更無實際也。
問三乘教所明之理。亦得是實際不。
答若局論三乘權教。不得有實際。但得有空耳。
問空豈非實耶。
若此是挊虗之空。非真如理實也。
問欲窮佛法之大海。盡其源底者。義最深耶。
答實際義最深。
問前云生死是涅槃際。此豈深耶。
答涅槃是生死際。則深而非遠。生死是涅槃際。則淺而不近。此之生死。甚深甚深。諸凡二乘。所不能達也。
問若如此實際不定不定非實也。
答非空非有。不離空有。亦非中道。不離中道。亦非生死。不離生死。亦非涅槃。不離涅槃。亦非緣起。夫實際者。無在不在也。(實際十四問答竟)。
問實際與實性實相法性法位無生無相空如[1]空如若為異耶。
答實際不變實性。[2]性實性不壞諸法名實相。實相無相名法性。法性理分名法位。法位無源名無生。無生無所有名無相。無相無有無無名空。[3]無名空不二不異名如。融一切。不見同異。不見異同也。
○如如義
三門同前。
第一釋名者。懍師云。如如者。諸法之玄宗。無二之通旨也。如以不異為義。萬如一如一如萬如。故曰如如。夫萬法不異萬如。萬如不異萬法。一如也。萬法不異一如。一如不異萬法。一如也。一非一。一不異二。二非二二。二不異一。故曰如如也。
第二出體門。如以不二為體。四絕之外絕。然後寄假名字。目之為無。目之為有。無有異無。無無異有。有無不二。為如之體。有不異無。一如也。無不異有。二如也。二如無二。為如如體。
第三問答分別。
問不二者為遣病耶。為顯德耶。
答遣著即自顯德。顯德即自病[A35]已。
問遣何等病耶。
答有無之病。凡夫著有。謂有異無。聲聞著無。謂無異有。所以有亦不如。無亦不如。有之與無。悉須遣蕩。菩薩如實知有。則無有異無。如實知無。則無有異有也。無有異無。故不著有也。無無異有。故不著無也。不著有無。不異有無。有無不異。故體如如。若假名菩薩。謂二異不二。[4]異二謂如異不如。謂不如異如。斯亦不如。悉須遣蕩。若實義菩薩。無二異不二。無不二異二。亦無如異不如。無不如異如。是則如如矣。若復謂假名異實義。謂實義異假名。此亦不如。悉須遣蕩。若無假名異實義。無實義異假名。假實無二者。體如如矣。若復謂此如如為理。謂此如如為非理。若理異非理。若非理異理。此故不如。悉須遣蕩。無所不遣也。
問真如法門中道法界緣起理教等諸名何名耶。
答不變曰真。隨緣稱如。不二而二。名為法門。二而不二。名為中道。無二不二。名為教。又總此四句虗通無礙為法門。四句無二為中道。四句皆絕為理旨。無四而四為教詮。四不異無四。無四無異四。為如如。此如如皆實相。為法界。此諸句皆無障礙。為緣起。若不二而二。是有是無。是境是智。若二而不二。無有無無二也。無境無智無二也。若無二無無二。理則絕言。何所名哉。若無名而名。何所而非假名乎。若無而亦無有無。亦無無有無。所以無有無而有無。有無而無有無。無障無礙故。境智等一切法。皆亦例此。若謂眾生異佛。佛異眾生。則不如也。今反此故。曰如如也。七八真俗大小經律內外道俗等。互相貫通。不二不異。悉入如如。
問不善等法。為如用耶不。
答法藏師云。二說。一云由違真。非如用。由違真故。不離真如。如起信云。用大者。能成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
問若非如用。應離如體。
答以違真故。不得離真。如人顛倒帶靴為帽。倒即是靴。故不離靴。首帶為帽。非靴所用。(云云)。
問經說如來藏興造一切世間。猶如伎兒作種種伎雨等。准此染法亦是所造。何言非耶。
答理實染淨俱是所持。而得建立。但以違順異。故不同也。如觀施行三事空。令施福大。等於虗空。若觀罪體空。則令罪體空。[5]則令罪體空。則令罪除滅。何以不亦令罪廣大。是知罪違於如。入如則滅。善順於真。入如則廣。故不齊也。(此上約始終教說)一云若隨緣。通一切法。總是真用具。帝網微細。重重無盡。自在圓融。即相不待會。即性不待隨。(此約圓教顯耳)。
華嚴經文義要決問答卷第二
校注
[0421002] 性異作相 [0422001] 知不疑倒 [0422002] 緣異作入 [0422003] 勉疑免 [0422004] 不異作因 [0422005] 以下疑脫故 [0422006] 交出異作用失 [0422007] 疑不用顛倒 [0422008] 三異作巳恐亡之誤歟 [0423001] 同一以下至一門十二字疑衍文 [0423002] 異疑果 [0423003] 如疑始 [0424001] 因疑同 [0424002] 令疑今 [0424003] 隠疑一 [0425001] 謂疑諸 [0425002] 經疑住 [0425003] 著疑差 [0425004] 此一作比 [0426001] 如下疑脫有 [0426002] 識疑議 [0426003] 懼故異作驚懼 [0427001] 悲疑慈 [0429001] 空如疑剩字 [0429002] 性疑剩字 [0429003] 無名疑剩字 [0429004] 異上疑脫謂不二三字 [0429005] 則疑若【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8 冊 No. 237 華嚴經文義要決問答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