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伽耶山頂經講記
- 懸論
- 一 「大乘」與一切佛法
- 甲 內證離言應機巧說法
- 乙 當機聞說隨根得益法
- 二 「伽耶山頂」與佛教史
- 甲 釋尊轉法輪及經略史
- 乙 佛寂後教法結集流傳略史
- 三 「經」與佛教圖像經籍
- 甲 佛滅後以經像為住持佛寶法寶
- 乙 佛教之圖像
- 丙 佛教之經籍
- 一 「大乘」與一切佛法
- 釋經
- 甲一 敘起分
- 乙一 證信序
- 丙一 聞時主處
- 丙二 法會部眾
- 乙二 緣起序
- 丙一 三昧分
- 丙二 能觀清淨分
- 丙三 所觀法分
- 丁一 審觀三法
- 丁二 身不可得
- 丁三 心不可得
- 丁四 菩提不可得
- 丁五 無得而得
- 乙一 證信序
- 甲二 答問分
- 乙一 文殊問
- 丙一 起分
- 丙二 說分
- 乙二 文殊答
- 丙一 答淨月威光
- 丁一 依何處修何行
- 丁二 發菩提心因果
- 戊一 法說
- 戊二 喻說
- 丙二 答決定光明
- 丁一 問速疾道行
- 丁二 答四種二道
- 丙三 答勇修智信
- 丁一 問菩薩義智
- 丁二 答所問義智
- 丁三 說六種十法
- 丁四 說實不實行
- 丙一 答淨月威光
- 乙一 文殊問
- 甲三 流通分
- 乙一 如來印成
- 乙二 會眾奉行
- 甲一 敘起分
【懸 論】
一 「大乘」與一切佛法
大乘伽耶山頂經,是以大乘、伽耶山頂、經,三個名詞構成的。先講大乘,乘即是車乘,乘字作名詞講。車乘有由此至彼運載之功能,佛法有度眾生由苦海此岸到涅槃彼岸等義,故將佛法喻之於乘。乘有大小等之分。今欲明大乘,須泛論一切佛法。
甲 內證離言應機巧說法
何謂佛法?概括解之,有證法與教法。證法,乃佛內證離言智境,所謂惟佛與佛乃能知之,即如來大圓滿覺心所證,超過一切言說思議之無上法界。聲聞、緣覺雖能分證,不能究竟圓滿;此是佛內證的佛法,惟佛自受用,諸聖菩薩分能受用。至於六道凡夫,則須依佛之慈力方便開示譬喻解說方能知之。佛以本願力故方便為諸眾生而說一法,故佛法必應眾生機感因緣而說,若不契機即失於說法功用,但又要不違內證之理。若但契機而不契理,未為巧說;若但契理而不契機,亦未為巧說,均不能圓滿說法功德,要契機而又契理,方為應機巧說也。此證法與教法,總攝一切佛法,一味一相,無有勝劣差別。
乙 當機聞說隨根得益法
若就聞法眾生而說,則有無量差別,佛雖一音演說,眾生隨類得益,所謂三草二木各得滋潤,因此古德有四教、五教、三乘、五乘等判教的差別。今可分三類來說:一、五乘共法:佛法中常說「因緣生法」,此為最基本之佛法。此法在明因果業報種種不同,要有情注重三世輪迴業果相續,知善昇惡墮不可倖得倖免,生起決定信心;皈依三寶,止惡行善,受五戒,行十善,乃至修四禪,八定,發勝進向上心,捨劣趣勝,以至引生出世聖果。此為人乘、天乘、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所共行之道,故稱五乘共法;此中尤以保持人天身為向上增進之基本。二、三乘共法:由此五乘共法而上超為人天乘所不共之三乘法,即出世法,了生死的法。此觀十二緣起法而有輪迴,知三界無安,有情皆苦、皆不究竟,人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天有行苦、壞苦、五衰現苦,不但人中是苦、是無常,即生天上由定力所成之果報,乃至非非想天能經八萬大劫長時安住,亦業盡報終還歸墮落,仍不免有微細行苦及最後壞苦。由此發究竟出離生死之心,以出離三界、六道世間生死而入涅槃。此由觀知苦由集起,欲求滅苦必先斷集,所謂知苦、斷集、慕滅、修道而得真解脫也。三、唯大乘法:此又超乎五乘、三乘共法之上,依佛所證平等性智,觀一切平等平等無二無別,諸眾生皆我無量劫來父母親眷,今皆在輪迴苦惱之中,欲求普為度脫,非廣集福德智慧資糧成就無上菩提不可。因發大菩提心,以大無畏精神廣度大眾,故稱大乘。所謂大乘小乘者,即可以今之車相比,如人力車、腳踏車、電車、汽車、火車等,車有大小不同,其功用亦廣狹有差,然同有運載之用,故統名之曰車。人力車、腳踏車、可比人乘,僅載一人,唯堪自利;馬車可比天乘,載人較多,行亦較速,有更勝進之功用;電車、公共汽車可比聲聞乘,自備汽車可比辟支佛乘,行駛既速,又不但在此一區之內行動,可出三界以外自由運載;然汽車等雖能致遠行速,而功用猶不甚大,至鐵路火車乃可比於大乘,以能普利一切人故,未聞有人專為自己修鐵路造火車者。菩薩為利一切眾生廣學無量法門,隨一切眾生之需要,各取其用,各得其益,本經之所謂大乘者亦以此也。大乘法有境行果,皆大乘之通義,就其別義可分三種:一、特勝大乘:專顯大乘第一義諦究竟勝義,將前三乘、五乘之漸次法超而破之,以顯大乘之殊勝。二、普為大乘:顯大乘普度一切眾生之大用,前聲聞不能度獨覺,獨覺不能度聲聞,各有所偏不能圓滿,而普為大乘非為一類人、一時機而說,自住大乘而亦令人、天、聲、緣乘共得其益,普為攝受一切應度眾生。三、適應大乘:一法即一切法,一剎那即無量劫,以佛證無礙法界,適應眾生機宜而用,大用現前不存軌則,所謂藥無貴賤愈病者妙,即毒藥運用得當亦成妙品,貴能隨機而用,遇緣即宗,無定相亦無不定相。攝一有情或攝一類機,如是攝一時代機,或攝一方所機,皆為適應大乘,隨以一法而為最勝,即可以餘法為非勝。如專崇密咒者,即以密咒為最勝而低抑一切;專弘禪宗者,即以禪宗為最勝而呵棄一切;專修淨土者,即以淨土為最勝而放捨一切:皆為適應一時、一類機宜之方便。本經為特勝大乘而兼有普為大乘之義,故以此三種義觀察一切大乘法。
二 「伽耶山頂」與佛教史
甲 釋尊轉法輪及說此經略史
大乘是通名,屬於大乘之經甚多;伽耶山頂是此經別名。伽耶是梵音,義即是身,梵文本義原為積聚之義,蓋身為四大五蘊積聚而成之體。又,有象義,那伽可譯龍,亦可名象,是龍象之通稱,而伽耶則但譯為象。以此山如象頭之形,山頂有塔或精舍,佛住於中說此經故,即以之立為經名,故隋譯亦名象頭精舍經也。至於說經歷史,即二千數百年前,有釋迦世尊降生印度,從生王宮、厭棄五欲、出家、苦行、降魔、成佛而說此經。考其一代應化事跡,成佛未久之間,由菩提場而鹿苑而伽耶山,先度三迦葉得一千弟子為常隨眾,三迦葉者:一、優樓頻那——此云木瓜癃,胸有肉包如木瓜形故——迦葉,有弟子五百人。二、伽耶——此即以住在伽耶山故名——迦葉,有弟子二百五十人。三、那提——此云江,住江邊故——迦葉,亦有弟子二百五十人。此三人為親弟兄,皆苦行娑羅門,住近於伽耶山。此山有一火龍窟,龍常為人害,諸外道無敢近龍窟者。一日,佛為降伏火龍入窟而宿,優樓頻那迦葉見而慮之,恐佛為龍所害,翌日往視,龍已為佛降伏,逐敬信皈投佛前,與諸徒眾皆聞法證果,鬚髮自落,袈裟著身。將外道所用之物,棄之江中隨流而下,伽耶、那提迦葉住江之下流,見而異之,恐其兄為人所害,率弟子往探,因亦見佛出家。此三迦葉次第率其弟子均從佛成阿羅漢,常隨於佛。佛此時說法,乃在伽耶山頂精舍,後有頻婆娑羅王之竹林精舍,及給孤獨長者之祇樹給孤獨園與靈鷲山等,皆佛常說法之處。
乙 佛寂後教法結集流傳略史
佛在世說法,聞者雖有大小顯密之差別,而皆以佛為法本,信受奉行,一相一味,無有爭執。佛滅度後,則以結集佛之言教為依歸,既經數次之結集,而各部所遵奉之經律亦漸有不同矣。佛法在印度之轉變,大概可分三大時期:初五百年純行三乘共法的小乘佛教,第二五百年有龍樹菩薩等出,發揮大乘性相而萌芽密法,可謂小大顯密並弘之時期,第三五百年則偏重於密法矣。今流行各地,亦以此三大時期為準:初五百年三乘共教,流傳於錫蘭、緬、暹;第二五百年,由摩騰至不空,大小顯密經論譯來中國而轉傳朝鮮、日本;第三五百年密法之傳於西藏為盛,轉傳於中國北部之蒙古、青海等。今則西洋各國,更採取上述各地之佛法而學習之,殆將傳遍全世界矣。
丙 本經傳入中國翻譯史
此經傳入中國,歷史甚久,共有四種譯本:第一次,乃東晉時姚秦三藏鳩摩羅什法師所譯,名文殊師利問菩提經;第二次,即北魏時菩提流支三藏法師所譯,名伽耶山頂經,無大乘二字;第三次,即隋時毗尼多流支三藏法師所譯,名象頭精舍經;第四次翻譯者,即本經是,乃唐中宗時——即武則天時譯成,譯師是南天竺之菩提留志三藏,於華嚴經、寶積經等皆在場參譯,其文義較前數譯簡單明顯,故今取此本講之
三 「經」與佛教圖像經籍
甲 佛滅後以經像為住持佛寶法寶
經,梵語修多羅,又云素怛纜,在十二分教中譯曰契經,常住不變,契理契機,不偏不倚,乃佛依內證真理隨眾生根機而說之法,如是之法,即所謂經常大法。修多羅有線之義,能貫串攝持,使如來一代教法不散不失,流萬古、傳各國。佛滅度後,法有正法、像法、末法之分。佛在世時,佛為一切法本,由佛教導開示,或因事制戒,弟子無不遵之、信之、行之;佛滅度後,即依結集流通之典籍為法寶,修塔供佛舍利或修廟塑佛形像為佛寶,有經像流傳於世即是有佛法住持於世。但經中有畫佛像者,有說佛之相好莊嚴者,像中亦有表法者,因此而令眾生起信,則是像亦含有法之義,經亦攝有像之用也。
乙 佛教之圖像
一、佛像及佛本生與化蹟圖:今之錫蘭等處,尚有原始圖像可見。其所設之像,皆釋迦佛當時形狀,無他變像。或佛本行菩薩道事跡,或降魔涅槃等之佛;或彩畫,或泥塑,或金石雕刻,皆表現佛寶之住於世。二、三乘聖眾與八部天神:後因教法流傳之深遠,信仰之普遍,所行區域之廣大,因信眾根器之差別,遂依經而增塑佛教各種形像,由佛像而至於三乘聖眾菩薩、羅漢之像,以及天龍八部護法神眾之像;其雕刻繪塑之巧妙精良,又開世界美術之先導。三、曼怛囉與諸奇變圖像:更進而至於密教發達之時,由佛菩薩等為中心而成為曼怛囉,此云壇城,即壇場國土。此種集為團體的圖像,其中有無量諸佛菩薩、金剛聖眾、天龍八部等像。如極樂世界圖,以阿彌陀佛為主,觀音、勢至及無量往生眾圍繞左右,池花園林悉皆具足,以一圖而攝一淨佛國土;或毗盧遮那、或觀音、或文殊等密壇,皆以一佛或一菩薩或一金剛為中心,所有部眾眷屬統攝其中,廣繁眾多而成為一大團體,乃至現淫怒癡種種恢奇譎變圖像,皆繼之而出。
丙 佛教之經籍
一、二藏、三藏、四藏、五藏、六藏與十二分教:佛教典籍眾多,總編成一大藏。就藏中分類又有種種區別,由佛說結集出者,原只有經律二藏,但佛在世時即有由弟子解釋或著述之論,結集時同結為論藏,即有經、律、論三藏。佛法住世既久,即有繼續發展之著作,或傳記、或規約典章、或辭典法數,則非三藏所能都攝,因之又另成雜藏,即為四藏。迨密教發達後,有密部經咒儀軌之結集,又加秘密藏即有五藏。或分大乘三藏與小乘三藏,即成六藏。今此經字,顯攝在經藏而非其他各藏所攝,又在經藏中此乃大乘經而非小乘經,故經題標名大乘伽耶山頂經。若就十二分教中分之,此又屬於契經長行,此種分法更為繁細,茲不贅述。二、南北傳與原說所用文語。近人研究佛典之範圍更為寬廣了,因交通便利,人類知識發達,非拘守一地一種文字可以塞其責矣。論者多以巴利文為原始記載佛法之通俗文,流傳於南印度而漸及錫蘭、暹、緬。梵文則為印度典雅之古文,流傳於中印度、北印度漸及於中國。此乃近代西洋人研究巴梵文所分別,實則不盡然,蓋中國佛法亦有由南方傳來者,如此經即南天竺之菩提留志所傳譯。又考不空三藏等曾住錫蘭;南洋馬來群島,古時亦盛行過密乘;且盛行小乘一切有部之迦濕彌羅國亦在北印度。故若謂南傳純巴利文小乘,北傳梵文皆大乘者,殊不然也。要之、佛法於印度,大小顯密皆曾普遍流行過,不過盛衰時期有早遲不同耳。至於佛說法所用文語,亦是隨機而用,對典雅人即用典雅文語而說,對普通人即用通俗文語而說,故亦應梵、巴文同時並用。三、現行佛典之主要文字:大概原始佛教主要文字,即梵文與巴利文,後由梵、巴文而成漢文,即新疆等地古時亦有文字翻譯經典流行;又由漢文而成日本文、朝鮮文等;由梵文漢文而譯成西藏文,藏文而成蒙、滿文等。此乃佛典流傳於世之主要文字,致成種種經教典籍之差別。中國佛經,乃會合南北傳梵文、巴利文而成之一大藏。此大藏中可分經、律、論、雜四藏,經藏中即有此大乘伽耶山頂經。此經即在伽耶山頂精舍說,因以為名。
【釋 經】
甲一 敘起分
乙一 證信序
丙一 聞時主處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住伽耶城山頂精舍。
丙二 法會部眾
與大比丘眾一千人俱,其先悉是長髮梵志。皆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辦,捨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知解脫,心得自在,到於彼岸。復與無量諸菩薩摩訶薩眾俱。
此為同聞證信。前面雖有四重證信,但皆就結集者一人所歷之境而言,假使有人對彼聞法者根本懷疑,則彼所說之證據俱為無效,必須更有同聞之人為證。譬如今之會議錄,有地點,有時間,有主席,有記錄,有會眾,凡到會之大眾均須簽名,完備此必不可少之條件,方可令人生信。此中部眾分二:一、比丘眾,為佛內眷屬眾,常隨佛學,與佛同住同威儀故,且皆已證阿羅漢果,故云大比丘也。二、菩薩眾,為佛大眷屬眾,以大智大悲助佛弘化故。比丘,含義甚廣,諸經論中解釋,有三種義或五種義。其本義為乞士,捨離世間親族資產,乞食以資生命;然此為乞士之外相,其內涵深義,在常隨佛學乞法以資慧命。換言之,即出家求法之士。佛教譬一學校,出家眾猶遵校規之住校學生,在家眾猶走讀旁聽學生。眾即僧伽,有和合之組織,各成部眾,非同一故。此中一千比丘,即三迦葉及其弟子。其先皆是長髮梵志,梵志即婆羅門教中出家修苦行以求生梵天為志者。現已從佛聞法得證阿羅漢果,阿羅漢果為無學果,如學滿畢業之學生;初、二、三果名為有學,如已獲入學之學生。阿羅漢亦有三種義或五種義,乃至法華論中說十九種義,而根本義為應。如云多他阿伽陀、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即如來應正遍知。應有應供之義,平常誤解應供之義,以為施主設供,我們即去應酬接受彼之供養,其實為有德者應當受供之義。蓋佛與阿羅漢所修功德圓滿,堪為世間福田,應當受人天供養也。諸漏已盡以下,言阿羅漢功德之相。所應斷之煩惱已斷,所應得之功德已得,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所有心思行為離一切顛倒,得大自在,而已達到究竟彼岸。按此經有天親菩薩所造釋論,名文殊師利菩薩問菩提經論,元魏菩提留支譯。於此無學,列有八種功德:一者、所作畢竟,即此經諸漏已盡;二者、畢竟於應作者已作,即經所作已辦;三者、遠離三昧障,即經捨諸重擔;四者、捨離所受五陰業報,即經逮得己利;五者、證涅槃,即經盡諸有結;六者、過三界,即經正知解脫;七者、依不顛倒受教修行,即經心得自在;八者、如實修行四如意足,即經到於彼岸。論又云:『阿羅漢者,能受信者所施物故,故名應供』。復與無量諸菩薩摩訶薩眾俱,此為大眷屬眾。其他譯本,並列有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香象菩薩、勇施菩薩、勇修行智菩薩等名,及天龍八部等,此譯略也。然無量二字,即可以略文而概括其廣。菩薩二字,常人亦多誤解,以凡泥塑木雕者為菩薩,甚至於玩具類之泥像等亦呼為泥菩薩;或以為必如觀音、地藏等方可稱為菩薩。不知菩薩是梵語之菩提薩埵,菩提譯覺,薩埵譯有情。此覺有情有二義:一、是自求大覺悟之有情,二、是以大慈大悲覺悟他有情,所謂普度眾生者是。菩薩亦有程度高低不一,初發菩薩心即得稱菩薩,此中乃有大威德神通智慧之大菩薩,故云摩訶薩——梵語摩訶薩埵,此云大有情。
以上明同聞證信中之比丘眾與菩薩眾。此二眾,在今世佛教徒猶彷彿存之,依比丘律儀結成僧團乞食而住者,今錫蘭、緬、暹等處行之,此可稱為比丘眾。西藏僧俗稱喇嘛,其黃帽派亦先受持比丘戒律,但於學密法後,及紅衣、白衣派多有不依比丘律制,依大乘法廣修利世濟人行者,此即近於菩薩眾。在中國漢地常稱出家人為和尚,實為尊敬出家人之稱。從古即將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在數旬間頓時接受,從不專遵行沙彌、比丘戒生活;而百丈立清規,自云:『不離大小乘戒,不即大小乘戒』,而自成為一種特殊之出家眾規範,今自其特殊處,即可稱為和尚眾。至於日本通稱寺院僧侶為蒲塞,彼蒲塞一名,本為坊主,今可即作優婆塞、夷之義解。彼雖寺僧亦為一寺區信眾之教化主,但非出家比丘,而略同在家菩薩,故皆娶妻置產而從事於社會文化公益事業,此可稱為蒲塞眾。今中國在家佛徒如居士林等,最應充分學習日本佛教徒,尤應學其淨土真宗,以積極之精神護教弘法,發揚文化,建設社會各種事業。至於中國出家僧眾,若單是和尚眾,今已覺太空疏散弱,不足以應今世需要之佛教而生存;故出家者應先經過如錫蘭等比丘生活及西藏之喇嘛生活以為基礎,乃可成端拱無為之和尚眾生活。予嘗謂出家者,須經過最少二年多則十二年之學僧生活,完全在沙彌、比丘戒律僧團中修學佛法;次學喇嘛僧廣修諸自利利他功德,能為社會國家作息災、增益、除魔、度亡、禱雨、祈晴等法事——中國應赴經懺僧,改良之即攝屬喇嘛僧,乃至醫藥工巧等事皆可隨力為之;如此數十年後,方可成一和尚眾長老僧,清高無事,而為人供養之福田。否則空腹高心,於佛法無以自利亦無可利於人,徒為社會詬病而遺害於佛教。此當論「所應聞弟子成就分」。
乙二 緣起序
丙一 三昧分
爾時、世尊得成正覺,其日未久,寂然宴坐,久於三昧,觀察法界。
「爾時」、即在伽耶山頂諸阿羅漢無量菩薩聚集一堂之時。世尊,指釋迦世尊,即前之婆伽婆,為人間天上最所尊崇,故稱世尊。正覺,梵語中之三菩提,具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云無上遍正覺,成正覺即是成佛。中國古時,以為最尊最貴而不可思議者莫過於道,故又譯為成道。向未得者今已得,向未成者今已成,故云得成正覺。無上遍正覺與通稱之覺不同,若迷途之人忽得一知之見,即以為覺,如覺今是而昨非,此種覺仍不免顛倒錯誤,隨時變更,不能稱為正覺;要到聲聞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及辟支佛果等,方可以稱正覺。但其覺猶未逼,不能普覺一切有情,不能覺過去未來長劫之事,不能知無量世界之事,故雖可稱正覺,未能稱遍正覺;至於諸大菩薩普度眾生,則可稱遍正覺矣,但其覺雖遍,其功德猶未臻圓極,如月光雖亦能遍全界,而不及日光之熾盛透明,不能謂之無上,要到成佛方名無上遍正覺。蓋羅漢所得之智,不過妙觀察智之一部分,而菩薩亦於妙觀察、平等性智未圓滿,合成所作智、大圓鏡智名四智,惟佛一人圓滿具足證得。修行是要斷二障得四智,障斷盡智圓成,果滿三身,恩及群品,如是謂之成佛。依此而言,成佛實大不易!世尊說此經時,成正覺尚不久,自在菩提場金剛座上得成正覺已,三七日或云五七日、七七日受諸法樂,即到鹿野苑度五比丘,漸遊化至伽耶山度三迦葉。此經即在度三迦葉以後所說,故有大比丘眾一千人俱,大約在成佛後一年或數月之內,故云其日未久。寂然宴坐,此外形之定相,謂六根寂默威儀寧靜也。入於三昧,此內心之定境。三昧具云三摩地,正譯為定,義是等持——等者入定時心不浮不沉,不昏不散,住於平等,持者能保持心平等住故,此是定之通義。而定相應之德慧有深淺大小不同,佛有海印三昧,首楞嚴三昧等,由此引生名詞甚多。因定由止息諸妄想得成,故又名奢摩他,又名三摩缽底——此云等至,三摩呬哆——此云等引,禪那——此云靜慮。禪定通於凡夫、外道、二乘、菩薩及佛,此中是佛之定。但依佛之心而說,本常住於定,無有出入,此就現於人中之化身言,故亦同人類有行住坐臥語默動靜,此時正入於靜默之三昧。觀察法界,此明定中智慧所起觀察之境,超乎言說思量之上,不同普通散亂或錯誤的觀察。盡宇宙凡一切可言說思量,若有形、若無形、若有為、若無為,皆名曰法。法界有三種義:一、界即性義,一切法性畢竟空,此法空性即法界;二、界即因義,法性本空不生不滅,而此萬有諸法差別皆因緣生,宇宙無量諸法緣起之因,因即種子,一切種子即法界;三、法界即一切法總和相,以一法而總一切法統一切法,又非另有一法為統為總,即每一法皆總統一法,不即不離,不一不異,界即界限之義,諸法皆不能越出每一法界限之外。
丙二 能觀清淨分
作是念言:『我已證菩提,已得聖智慧,已辦所應作,已捨諸重擔,已出生死曠野,已捨於無明獲於智明,已拔毒箭,已盡渴愛,已證法界,已擊法鼓,已吹法螺,已建法幢,已捨離生死眼說於法眼,已閉惡道開眾善道,已捨非田示諸福田。
此能觀清淨者,即反省能觀察之自己已究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作是念言,我已證菩提。然在三昧何以有念?蓋念即正念,佛常在三昧,亦常相應正願、正念、正知等故。已得聖智慧者,即已得超出世間凡外等之出世間無漏智慧。已辦所應作等,即自利功德圓滿:已斷盡貪瞋癡慢無明煩惱,出於生死曠野,得證法界真如。重擔,即心中對於五蘊我我所之取求,不能放下,如重擔在身;毒箭,即是凡外邪見或二乘之偏見;渴愛,即猛利之欲貪心:此所謂所應斷者皆已斷,所應得者皆已得也。已擊法鼓等,即利他功德圓滿:擊法鼓,即轉法輪;吹法螺,即降魔梵;建法幢,即摧邪外,生死眼,即妄想分別,能引人到生死之路故;法眼,即涅槃第一義諦,所謂涅槃妙心,正法眼藏也;惡道,謂三惡道;善道,謂人天道及出世道之三十七品道,戒定慧道,六波羅密道;非田,謂非福田;諸邪外犯諸過失,不能福利群生者;若自利功德圓滿,能使眾生起信心以生諸功德者,故名福田。又按天親釋論,以證得菩提得聖智慧為總,將已辦所應作以下分成十七種智慧,以示佛之所證得:一者、本願滿足故,如此經已辦所應得。二者、捨離所取重擔,如經已捨諸重擔。三者、善斷一切諸煩惱障,如經已出生死曠野。四者、善斷一切智障,如經已捨無明。五者、證如實妙法,如經獲於智明。六者、離一切邪箭,如經已拔毒箭。七者、離諸願,如經已斷渴愛。八者、成就出世間慧,如經已證法界。九者、轉妙法輪,如經已擊法鼓。十者、出無我妙聲善能降伏一切諸魔,如經已吹法螺。十一者、善能降伏一切外道,如經已建法幢。十二者、善斷一切諸結因緣,如經已捨離生死眼。十三者、說世間出世間妙法,如經說於法眼。十四者、善能遠離顛倒取相,如經已閉惡道。十五者、轉八聖道,如經開眾善道。十六者、善能遠離外道福田,如經已捨非田。十七者、示現三寶福田,如經示諸福田。如此依論對觀,則其文義更明顯矣。
丙三 所觀法分
丁一 審觀三法
『我今審觀如是之法,誰能現證、已證、當證?為身證耶?為心證乎?
再將所成就之菩提反省觀察,如是之法即前所得之菩提功德法。誰能者,謂何法能證,何法曾證、何法今證、將來還有何法來證,是用身證、還用心證。如是應於能證、所證,身、心、菩提三法,遍審諦觀。
丁二 身不可得
『若身證者,身是頑鈍,無覺無思,猶如草木牆壁瓦石,從於四大、父母所生,無常敗壞散滅之法,必假塗洗衣食等緣而得存立。
若謂身能證菩提者,猶世執即身成彿。然身是物質,如草木瓦石頑鈍無知覺,無思想造作之力,且由四大和合,托於父母精血不淨而起,危弱不堅,污穢不淨,必假飲食、湯藥、衣食、房屋、資生眾具,乃暫得存立,何能得彼清淨無染常住真如之無上菩提?按釋論列八種法示身不能證菩提,惟與本經次第稍異。一者、無作者,如經身是頑鈍。二者、虛妄取相成就,如經猶如草木牆壁瓦石。三者、遠離諸想,如經無覺無思。四者、以諸因緣和合故生,如經從於四大。五者、體不淨,如經父母所生。六者、念不住,如經無常。七者、如危朽物不可常保,如經必假塗洗衣食等緣而得成立。八者、體是不實,如經敗壞散滅之法故。
丁三 心不可得
『若心證者,心如幻化,無相無形,無所依處,無所容受。
若謂心能證菩提者,猶世執即心是佛,但心無形相無處所,虛幻無實,覓心了不可得,又何從能證菩提?如神光二祖請達摩安心,達摩云:『將心來與汝安』!神光當下覓心了不可得,而所有煩惱妄想心即消滅,豁然大悟。又如楞嚴經,佛因阿難七處徵心,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心在何處,皆不可得。以上就身心二法明無能證者。
丁四 菩提不可得
『又菩提者,隨於世間而立名字,無音響,無形色,無成實,無相狀,無來無去,不出不入,過於三界,無有處所,不可見聞,不可憶念,離攀緣處,非戲論境,無所入,無文字,不可動搖,不可安立,絕於一切語言之道。
既無能證,亦無所證,以菩提的名字亦是隨世間假立,依名求之,亦是虛妄分別,無有實體可得。況又無音響,無形色,無相狀等,猶不及物質聽之有聲音,視之有形色等,故似有生成實質及一定相狀,佔有處所,有處所故可言去來。今此菩提者,過於三界,非見聞思憶境界,不可以善不善諸法分別。攀緣,即妄念分別;戲論,即假名分別;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云不可安立,絕於一切言語之道。予此次到重慶時,說有四句偈,首兩句是:『身空莫即方成佛,佛本無成始即身』。成佛,即此中證菩提,若了身心空無可即,方成佛慧,佛菩提性本無成實,始即身空,適契此經無能所證之義。
丁五 無得而得
『而言現證、已證、當證,但惟名字虛妄分別,無生無起,無有體性,不可取,不可說,不可愛著,是中實無已成正覺、現成正覺、及當成者。若能如是無證無成,乃得名為成正覺耳。何以故?菩提者,離於一切變動相故』。
前言能證之身心不可得,所證之菩提不可得,然則如何而言證菩提耶?所言證者,亦是依世俗而說之假名,虛妄分別,無有實體。如是通達無能證之身心,無所證之菩提,無生無起,無相無性,不取不說,不愛不著,心緣寂寂,境智如如,一切無得,即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菩提清淨寂靜,離一切變動相故。予偈之後二句云:『顯密閒名今謝矣,不須明鏡更添塵』。
甲二 答問分
乙一 文殊問
丙一 起分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知佛所念,而作是言:『世尊!若菩提如是相者,諸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應云何住』?佛言:『文殊師利!如菩提相,應如是住』。
文殊菩薩以他心智,知佛心中起了如是觀察菩提之念而發此問,若不知即不發問,不發問即無說此經之因緣,故曰起分。文殊師利,或譯曼殊室利,都是梵語,此云妙德,玄奘法師翻妙吉祥。文殊,表大乘之根本無分別智,諸菩薩皆依之發心修行,故經中稱文殊為七佛之師,或諸佛之師。蓋大乘根本無分別智,即摩訶般若,般若為諸佛之母,不依般若不能成無漏福智,雖修諸善功德,不能證得清淨法身。然佛心念境界甚深,所謂惟佛與佛乃能知之,何以文殊菩薩亦能知耶?蓋大乘聖位可現菩薩身,亦可現佛身,故經中亦說文殊菩薩是過去劫龍種上尊王佛,久已成佛,今特現菩薩身以助釋迦宣化。此中文殊能知佛念,可作兩種義解:一、文殊已成佛故,二、佛為利益眾生故加持文殊令知起問以便說法。又佛有時現身相或起心念,能令各類有情見知,如說有一次佛在山中起念,令一獼猴知之而生敬信。而作是言:世尊!若菩提如是相者;指前佛心中所觀菩提相。此時佛在入定,文殊忽於眾中發此問,他人皆莫明其妙,惟文殊與佛心心相印,了了明知耳。善男子善女人,乃具有善根之男子女人。善根者,即信、進、念、定、慧五根,或無貪、無瞋、無癡三善根,或指過去或由現生已修有此善之根基而言。菩提心既無體性,何以能發起?又何以能令不退失不壞滅而相續安住?欲除時疑,因發此問。佛言:如菩提相應如是住;先總答一句。如菩提相無生無起,不可取著,不可安立,今發菩提心亦應如是住;若別有心趣菩提境,即住妄想,非住菩提。此時問答亦惟文殊與佛能知,大眾仍不知所說何事,雖有問答等於無說,故須下文重為問答,方入說分。
丙二 說分
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何者是菩提相』?佛言:『文殊師利!菩提相者,獨超三界,雖隨世俗而有名字,遠離一切音聲言說。諸菩薩眾發趣菩提,從初發心則無所趣,是故文殊師利!諸善男子善女人應以遠離發趣之心而住菩提。文殊師利!若諸菩薩能發趣於無所趣者,是則趣向菩提之道。文殊師利!趣於無自性,是趣向菩提;趣於無處所,是趣向菩提;趣於法界性,是趣向菩提;趣於一切法中無所執著,是趣向菩提;趣於實際無差別,是趣向菩提;趣於如鏡中像、如光中影、如水中月、如熱時焰,是趣向菩提』。
佛在上面總答一句,文殊已可了知,今為大眾故再發問。佛言文殊師利,先呼其名而後告者,示親切也。菩提相者,獨超三界,以三界皆是名言假立也。顯義名言,此對高等有情而用,至禽獸類亦是有言說聲音表顯其意義;然至蟲蟻之類聲音亦無,無色界天身器俱無,然各有心識表顯其境,此心識為顯境名言故。凡三界所表現者,皆虛妄分別識之相,此菩提相則非虛妄分別識相,故云獨超三界。然既無相,何以又有此菩提名言?為隨順世俗有情之習慣,假立此名義而攝受化導,但詮旨之所在,則遠離於一切言說,如指指月,月不在指。諸菩薩發菩提心者,此心當體空性即是菩提,故從初發心即遠離發起心、趣求心,以無所趣而住菩提。昔有一學人問一禪師云:如何是佛?禪師很鄭重的說:我為你說了你信不信呢?學人說:師乃大善知識,今既為說,何敢不信。禪師說:你就是佛。此學人當下了然承當。又問禪師如何保任?禪師說:一翳在目,空華亂墜。彼云保任,即此中所說住菩提,能遠離發起趣求等妄分別心,即住菩提。前文總說,下文佛又再呼文殊之名而歷舉七義以告之。一、能趣於無所趣者是趣向菩提,蓋第一義中,一切眾生與諸佛本來平等性空,無二無別,體即是佛,若執凡聖差別,謂佛勝我劣,我趣佛果者,即是妄想昧卻本性,即非是趣菩提。二、趣於無自性,即達因緣生法自性皆空。三、趣無處所者,明遍一切無別在處。四、趣於法界者,證真如法性得無分別智,即菩提心。五、趣於一切法中無所執著者,法即是物,凡可言說想念皆名為法,所謂言之有物。執一物即有一實在自體,如一棹子、一茶杯或一草一花乃至一地球一太陽,皆各有實體有自性,故有自他分立,可取著、可趣向,此落於虛妄想相之遍計所執。然諸法乃因緣所現幻相,由識心分別而設立假名,不可執為實有。若固執各自有實體,此法即不通於彼法,彼法亦不通於此法,互相障礙,如今之科學、哲學,必先有一基本安立之空間、時間格架,然後依之而發揮其原子、電子等說;又如造屋,必依地畫圖而後建立之:一有依據處所,即有立足之地,落於數量,有礙有對,故於法無所執著乃趣菩提矣。六、趣於觀一切法如鏡中像,如光中影,如水中月,如熱時焰者,雖觀境相了了分明,而知是幻現,不執為實物,或就四大、五陰觀察以破人我執,或知一切法畢竟空不存絲毫能所取心除法我執,如金剛經觀有為如夢幻泡影露電,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即是趣向無上菩提。此一段,為佛答文殊根本要義,下皆文殊應問而答之差別說。
乙二 文殊答
丙一 答淨月威光
丁一 依何處修何行
爾時、眾中有天子名淨月威光,白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士!諸菩薩摩訶薩修習何行?依何處修』?文殊師利菩薩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修大悲行,依於一切眾生處修』。淨月天子又問言:『菩薩大悲依何心起』?文殊師利菩薩言:『菩薩大悲依無諂誑心起』。又問言:『無諂誑心依何而起』?答言:『無諂誑心依於一切眾生平等心起』。又問:『於一切眾生平等心依何而起』?答言:『依於入非一非異法性心起』。又問:『入非一非異法性心依何而起』?答言:『依深信心起』。又問:『深信心依何而起』?答言:『依菩提心起』。又問:『菩提心依何而起』?答言:『依六波羅密起』。又問:『六波羅密依何而起』?答言:『依方便慧起』。又問:『方便慧依何而起』?答言:『依不放逸起』。又問:『不放逸依何而起』?答言:『依三種淨行起』。又問:『三種淨行依何而起』?答言:『依十善業道起』。又問:『十善業道依何而起』?答言:『依持淨戒起』。又問:『持淨戒依何而起』。答言:『依如理思惟起』。又問:『如理思惟依何而起』?答言:『依觀察心起』。又問:『觀察心依何而起』。答言:『從憶持不忘起』。
此中先問後答,如文可知。文殊以無礙樂說辯才答淨月威光天子問,以十四種次第說上上勝勝之法。此中天子亦是已發菩提心者,因聞佛告文殊發趣菩提之義,心猶有疑,故發此問。謂菩提既然如是,則初發菩提心者究竟依於何處?修何種行呢?文殊答以修大悲行,依於一切眾生而修。即觀察無我,以一切眾生為我,眾生之苦即我之苦,起大悲心,修利他行,此即菩薩依眾生修大乘行之方便。至於佛則不假方便,任運利生,所謂「無功用道」,不須有所依也。大悲依無諂誑心而起,無諂誑心即是直心,真實無偽不欺誑眾生,所謂「直心是道場」等。無諂誑心依平等心而起,心若平等則對一切眾生無自他親疏厚薄之分,乃能直心無諂。平等心依於入非一非異法性心而起,能通達諸法因緣生,平等性空,一異不可得,因此對眾生起平等心。非一非異法性心依深信心而起,此深信心即信佛說諸法因緣生,法性平等。非依佛無上菩提,不能起深信心,故深信心又依菩提心而起,有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即能起深信心。而菩提心又依修習六波羅密起。六者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修此六種波羅密行而起菩提心。又六波羅密行依方便慧而起,方便慧即是能知對治法之智,如慳貪即以布施對治,惡行即以持戒對治,瞋恚即以忍辱對治,懈怠即以精進對治,散亂即以禪定對治,愚癡即以智慧對治。方便慧依不放逸而起,不放逸者不放任其身心令生過惡,起向上精進心以求對治,故修六波羅密。不放逸依三種淨行而起,三種淨行者,即身業清淨、語業清淨、意業清淨也。三淨行依十善業道而起,十善者,即身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意不貪、不瞋、不癡,此為人天正道,故稱十善業道,又為世出世間正行道之根本。十善業道依持淨戒而起,淨戒即佛各種戒律,其目的亦不外清淨三業,圓滿十善。持淨戒依如理思惟而起,以合於真理之思惟,如何能使身心行為清淨得到解脫,於是有持戒之行為生起。如理思惟依觀察心而起,能明澈觀察諸法前因後果毫不糊亂,方能如理思惟。觀察心依憶持不忘而起,憶即憶念,持即保持,憶持不忘即是聞所成慧,如理觀察思惟即思所成慧,從持淨戒至修大悲行,皆修所成慧。統觀以上即修習聞思修三慧,三慧中尤以聽聞憶持正法為根本。然此十四種法展轉相因,展轉生起。按釋論係以憶持不忘為第一,倒為次第,乃至修大悲行為第十四。論十四法者:一者、受持不忘,二者、善取正教觀有為法,三者、無彼處過,四者、不隨順諸過,五者、善修十善業道,六者、身口意業三法清淨,七者、戒清淨,八者、隨順利益一切眾生,九者、滿足一切助菩提法,十者、不疲倦,十一者、業果清淨,十二者、修行清淨,十三者、作利益一切眾生清淨,十四者、心清淨。如此十四法以完成大悲心為主,由修習諸行而圓滿大悲,乃成真正發菩提心。
丁二 發菩提心因果
戊一 法說
爾時、淨月威光天子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士!諸菩薩發菩提心凡有幾種於因於果而得成就』?文殊師利菩薩言:『天子!諸菩薩發菩提心凡有四種於因於果而得成就。何等為四?一者、初發心,二者、解行住發心,三者、不退轉發心,四者、一生補處發心。應知初發心為解行住因,解行住發心為不退轉因,不退轉發心為一生補處因,一生補處為一切智因。
淨月威光天子聞文殊開示修於大悲行已,接著又問發菩提心的因果成就。大士乃菩薩之尊稱。此發菩提心因果,概括言之約有幾種?發菩提心四字,稍聞佛法的人都會說,而能確切解釋者恐還不多。菩提,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佛果所成就。初發心即對此境而發起,故云發菩提心。然心是總名,有八識心王及心心所法皆屬於心,究竟對菩提果境所發起者屬於何心?試觀初發心即是立志願,欲求達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是心所法,乃第六意識上相應五別境中之欲心所。與彼相應起者,有六識心王及五遍行十一善等心所法,由此展轉相依相託之根本依、種子依等之眾緣,以及等流而起之善行功德,乃至能了達緣生性空等,皆總攝為菩提心矣。此就十信位發心而言,到十住位此心展轉增盛,由願欲而起決定不可引轉心,又成以勝解為主的菩提心。到十向位念念回向菩提,念念回向眾生,念念回向真如,二六時中念茲在茲,念力增勝,又成以念為主的菩提心。再進而至四加行位,此心又恆與定相應,即成以定為主的菩提心。又由加行無分別慧觀所取境空,達能觀心空,心境俱空而發根本無分別慧之時,則菩提心即是菩提,此時方名真菩提心,亦是以慧為主的菩提心。此心無發而發,菩提亦無得而得矣。文殊答有四種發心,於因於果而得成就:一者初發心,即是最初對無上菩提立起志願,能確定明了菩提之境以發心趣求,即十信位趣初住位之心。此趣求菩提之志願即四宏願,所謂『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佛道無上,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佛果。二者、解行住發心,即前欲、勝解、念、定之發心,由十住、十行、十回向以至四加行。上二皆因位發心。三者、不退轉發心,梵音所謂阿鞞跋致,此入初地得證不退,故名不退轉發心也。四者、一生補處發心,補處者補處佛位,此是最後身發心,發心即成佛。如釋迦世尊於金剛座上而發願曰:『若不證菩提,終不起此座』,正所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此二皆為果位發心。應知此四種發心,依修行次第而言,亦是展轉相因而起,謂如初發心為解行住因,乃至一生補處發心為一切智因。一切智又名一切智智,即正遍知,為如來德號之一,梵語三藐三菩提是也。
戊二 喻說
『復次、天子!應知初發心如田中下種,解行住發心如芽漸增長,不退轉發心如枝葉花果次第出生,一生補處發心如果實成熟。
文殊菩薩為普利一切眾生故,將前四種發心用十一種譬喻詳為解釋。因眾生之根機行業有種種之不同,非一種譬喻能遍曉一切人,故用種種譬喻來說。第一、以種田為喻,謂四種發心因果次第,如下種、發芽、開花結果、果實成熟;如文易知
『復次、天子!第一發心如造車人先集於材,第二發心如得材已各別治淨,第三發心如彼匠人造車成就,第四發心如以其車引重致遠。
第二、以造車為喻。治淨者,去其枝節,各別分配某材為輪,某材為軸,引重致遠,喻成佛度生。
『復次、天子!第一發心猶如初月,第二發心如五日夜至七夜月,第三發心如十日夜月,第四發心如十四夜月。應知如來所有智慧,譬如明月至十五夜,一切光明悉皆圓滿。
第三、以明月為喻,月光喻智慧,智慧即覺,覺即菩提,初發菩提心如初月,其光未露,漸至成佛,如十五夜光色圓滿。
『復次、天子!第一發心超聲聞地,第二發心超支佛地,第三發心超不定地,第四發心住決定地。
第四、以三乘行果為喻,初發心雖未斷生死煩惱,而其心已超過聲聞地,所謂迦陵在殼,其聲已超群鳥,蓋聲聞終不成佛也。辟支佛即是獨覺。不定地尚有退轉,此中第三即是不退轉發心,故云超不定也。住決定地,即是成佛。
『復次、天子!第一發心譬如有人初學字母,第二發心如彼學人漸解分析,第三發心如學已久善知算數,第四發心如學成熟了達諸論。
第五、以求學次第為喻,此字母即指印度梵文字母,大概除中國漢文外,其餘世界各種文字,皆從字母拚音學起。漸解分析,即明了文法集字成句,集句成章。第三如文已成章,算已知數。第四則已了達究竟畢業,可以運用矣。
『復次、天子!第一發心菩薩住因,第二發心菩薩住智,第三發心菩薩住斷,第四發心菩薩住果。
第六、以菩薩住位為喻。初二為因,三四為果。若細分之,第一為純因;乃因中之因,第二為因中之果;又初二能伏二障,第三方能澈底斷除二障一分,故能不退,乃果中之因;第四一生補處以鄰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是果中之果矣。
『復次、天子!第一發心因所攝,第二發心智所攝,第三發心斷所攝,第四發心果所攝。
第七、以所攝為喻,因果次第與上義同。
『復次、天子!第一發心從因而起,第二發心從智而起,第三發心從斷而起,第四發心從果而起。
第八、以所從起為喻,義亦同上。
『復次、天子!第一發心因差別分,第二發心智差別分,第三發心斷差別分,第四發心果差別分。
第九、以差別為喻,顯發心差別之相。
『復次、天子!第一發心如採集眾藥,第二發心如分別藥性,第三發心如隨病合藥,第四發心如服藥除愈。
第十、以採藥治病為喻,五明中有醫藥明,行菩薩道者應能採藥合方。藥服病除,如最後發心,達到斷煩惱證菩提之目的矣。
『復次、天子!第一發心生法王家,第二發心學法王法,第三發心學得了解,第四發心學得自在』。
第十一、以學法王為喻,法王即指佛。又法王有泛正二義:泛論則一切法皆因緣所生成,一切即攝一切法,無論果法因法世法出世法佛法眾生法,一一皆平等性空,隨以一法為主,可對眾法而稱王,法法皆可為王,所謂於一微塵出大千經卷,於一芥子納無量須彌,皆顯法王之義。又一切諸法真實性空,如此普遍常住空真如性,即為法王,王即是空,所謂空王。又一切法皆心所變,應以心為諸法之王,王以能自在轉變為義故。然此上猶未能正顯法王之義,而最正確之真法王,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轉有漏成無漏,轉雜染流轉成清淨常住,轉無明妄想識成圓明遍照智,故得菩提者曰佛,唯佛是真正法王。此中生法王家,即初發菩提心時皈投於佛也。第二第三即對佛法已得勝解明了,第四學得自在,自在即王義,謂得成佛也,如法華經佛謂『我為法王,於法自在』是也。
丙二 答決定光明
丁一 問速疾道行
爾時、會中有天子名決定光明,白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士!何者是菩薩摩訶薩速疾道?諸菩薩摩訶薩行此道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者,答淨月威光已畢之時;會中者,即伽耶山法會之中;有天子名決定光明,為區別天王故稱天子。此中天子大概以欲界天者為多,因欲界天與人較近,又不常在定,能多聞法;上二界的天人則多定境,故少赴法會。天子有凡夫,亦有證初二果者,證三果即上生色界五不還天。又如華嚴等說,初二地菩薩現生人間作轉輪聖王,三地於忉利天應化為王,四地夜摩天,五地兜率天,六地化樂天,七地他化自在天,八地大梵或二禪天,九地三禪天,十地四禪或色究竟天,各各應化為王,故天王天子中亦多菩薩應化。速疾道,即速疾成佛之捷徑;發菩提心者雖可決定成佛,但要經三大阿僧祇劫之長時間,五十五位或四十五位之階梯,及捨頭目腦髓種種難行之事,故有退轉之過患,因此請為說速疾成佛之方便以鼓勵其萎弱畏退之心。由此大乘各宗,都以不涉階梯之頓超方便稱勝,如禪宗見性即成佛,密宗三密相應即身成佛,乃至淨土宗橫超三界等,皆為修菩薩行者此一要求而設之方便,使初學之人制心一處,由所習一法門中憶念專持,集修一切菩薩功德,日進有功,孜孜不倦。然此經所明,乃修菩薩行平正通行之道,亦即法華經所謂大白牛車其疾如風也。真實成佛,須斷盡二障,圓成四智,恩普群生,滿足自利利他斷、智、恩德、方成佛果,不是偷心取巧所能倖致。即淨土念佛法,雖云簡便速疾可以橫超,當知此不過是超此世界而遷移一較便於修行的環境而已,並非往生即已成佛,仍須歷位修習增進,以求圓滿斷智功德,方成佛果。平常所謂橫超、豎超,其義並不正確。凡夫雖可帶業往生極樂世界,因帶有漏業故,不能算出三界,不過彼世界環境好,有勝緣增上,使其易進不退耳。仍非斷盡三界惑業,不能了脫生死。各宗設方便令其心有所專注,如此恒久專一,即于其中勇猛集修眾行,故云易速成佛。若徒貪方便便宜而不能恒久,學此法稍久不見功效又改學彼法,學彼法稍久不見功效又改學他法,見異思遷,逐偷惰之情以流蕩,則反塞方便之門,終無成佛之望矣!
丁二 答四種二道
文殊師利菩薩言:『天子!菩薩摩訶薩速疾道有二種,諸菩薩摩訶薩行此道疾得阿耨多羅三菩提。云何為二?一者、方便道,二者、般若道。方便道者攝諸善法,般若道者了知簡擇;方便道者不捨眾生,般若道者能捨諸法;方便道者知法和合,般若道者知不和合;方便道者能為因緣,般若道者能至寂滅;方便道者能知諸法差別之相,般若道者能知法界無差別理;方便道者能具莊嚴諸佛國土,般若道者能知諸佛國土平等;方便道者能知眾生根行不同,般若道者能知根行空無所有;方便道者令諸菩薩詣於道場,般若道者能令菩薩逮無所覺。
此第一種二道,以方便與般若二種為速疾成佛之道。維摩經云:『方便以為父,般若以為母』,方便是福德資糧,般若是智慧資糧,福慧圓滿——兩足尊者,即是成佛。菩薩無父母,以方便般若為父母(世父母所生者,是四大假和之眾生,非是菩薩);佛亦無父母,以方便般若為父母。達一切法因緣所生,自性本空,如幻如化,而修諸方便行,所謂『建水月道場,作空花佛事,度陽燄眾生,降鏡像魔軍』,一切法皆唯心所變空無自性,以此常行上求下化自利利他之法而至成佛。方便與般若不可或離或缺,故維摩經謂『有方便慧解,無方便慧縛;有慧方便解,無慧方便縛』,即此義也。方便道者攝諸善法,一切法可分善不善無記,此中善法通世出世間善法,大概六度中前五度可以攝之;般若道者了知簡擇諸法,般若即慧,能決擇諸法之善惡邪正。方便能攝諸眾生不捨一有情,般若能了達諸法空性,不執一法。方便能知諸法因緣所生相應和合,般若能知諸法性空虛偽不實,無可和合。方便能如實知可化眾生,為施設諸教法生起因緣,般若能集種種助道為眾生至寂滅因緣。論云:『已上說功德清淨道,次說因清淨道』。方便能分別解釋諸法知其差別之相,般若能知諸法平等法界無差別相。方便能廣修福德莊嚴佛土,般若能知諸佛國土平等,如維摩經謂『諸佛淨土,亦復皆空』。方便能知眾生根性不同,有隨信行者,有隨法行者,分別觀察隨機施教,般若能了知眾生畢竟空無,不見有一眾生可度。方便能令諸菩薩詣於道場,由初地至二地乃至十地以及等覺入妙覺佛果地,般若空慧能令菩薩逮無所覺,所謂『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智亦無得』也。此方便與般若,乃大乘菩薩之總行,不可須臾相離,菩薩依不離方便之般若,速得成佛,所謂『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稱為速疾道。
『天子!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速疾道,云何為二?一者、資糧道,二者、決擇道。資糧道者謂施等五波羅密,決擇道者謂般若波羅密。有著道、無著道,有漏道、無漏道,皆如是說。
此第二種二道,以資糧與決擇明二種速疾成佛之道。菩薩資糧本通修六度,但以前五度正為福德資糧,到四加行位時常在定中引發般若慧即為決擇道,義亦同於前方便般若相依不可相離。有著無著等亦如是說者,即有著道者謂施等五波羅密,無著道者即般若波羅密。有漏道者謂施等五波羅密,無漏道者謂般若波羅密。故前五離般若不成無著無漏,亦即不成為波羅密。
『復有二種速疾道,云何為二?一者有量道,二者無量道。有量道者謂有相位,無量道者是無相位。
此第三種二道,以有量與無量明二種速疾成佛之道。有量道者,遍取諸識境界,著相而修六度,因著相故則所得功德即有限量。無量道者,初地以上菩薩已得無分別智,超過諸識境界;但初地菩薩尚假功用,八地以上則可任運修無相行,無功用道故云無量。
『復有二種速疾道,所謂智道以及斷道。智道者謂從初地至第七地,斷道者從於八地至第十地』。
此第四種二道,以智道與斷道明速疾成佛之道。初地至七地明智道者,以初地乃如實知法界故。然煩惱等尚現纏繞,初地以上,此智地地展轉增盛,至八地乃如實斷除諸煩惱不現行。以上明發菩提心修速疾成佛道之次第。
丙三 答勇修智信
丁一 問菩薩義智
爾時、會中有菩薩名勇修智信,白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士!云何為菩薩摩訶薩所知義?云何為菩薩摩訶薩所修智』?
先明菩提心次第,次明發了菩提心之菩薩又當如何修菩薩行,此第三段答菩薩境智,乃經十信十住等位而至入於初地證智之境。雖有此三種問答淺深不同,而各從其主題,仍皆貫攝從初發心以至成佛一切行果。所知義者,義即義相,諸法實相之第一義;所修智者,下明菩薩十種智等。
丁二 答所問義智
文殊師利菩薩言:『善男子!義非和合,智是和合』。勇修智信菩薩言:『大士!以何因故義非和合,智是和合』?文殊師利菩薩言:『善男子!義是無為,無為則非義,非義中無有法若和合若不和合;義是無變異,無成實,不可取,不可捨,皆如是說。善男子!智名為道,道與心和合非不和合。復次、善男子!智惟是和合非不和合』。勇修智信菩薩言:『大士!何因緣故智唯是和合非不和合』?文殊師利菩薩言:『善男子!智善能觀察蘊、處、界,善觀察緣起法,善觀察處非處,以是故惟和合非不和合。
義非因緣和合,智是和合相應。義是第一義諦,不生不滅,無為無相,故無和合相應可得;無前後變遷,無彼此差異,無定實物,非作成事,不可取捨,故非和合。智名為道,智是智慧,智慧即是心所,以慧相應心清淨故,能證法界。能觀察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諸緣起法。能觀察處非處者,即知是處非處乃佛十力之一,故智惟和合非不和合。
丁三 說六種十法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智,何等為十?一者、因智,二者、果智,三者、義智,四者、方便智,五者、般若智,六者、攝智,七者、波羅密智,八者、大悲智,九者、教化眾生智,十者、於一切法無所著智。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十種智。
第一、說菩薩十種智。義非和合,智是和合有種種差別相,有相應之心心所法,有所緣境界,有因緣、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故有種種智相。由智成菩薩行,大菩薩有十種智,而十者又互相攝。一者因智,二者果智,此二智對待而說,大概從菩薩初發心所起之勝解加行——十信、十住、十回向,都可說是因智;初地以上登聖果位,即可是果智。然此乃一往之分別,若細分別,究竟真實果智,要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覺以前皆為因智,從初聞法了解勝義以至等覺皆為成就無上菩提之因。又有重重果智,所謂伏斷一分煩惱即得一分菩提,而唯一的因智乃十信位最初發心,尚未真正發起菩提心之十信為因智,初住以上即為果智。又十住為因十行為果,至等覺為因佛為果,因果相對有此種種差別。且果智從因智生,因智從果智起,如凡夫生信由聞大乘法為因,法是由佛清淨果智流出。華嚴經中明凡夫初心皆因佛智而發起,所有菩薩皆住於佛智位中,所謂果澈因源也。而佛果智慧又從菩薩所修因行得來,展轉增盛而成佛果之大圓覺,所謂因該果海也。因果重重交相為用,此菩薩所具修之智也。按論云:一、因智者,以善知無始世來解脫種子故。二、果智者,以如實知無始來種種業報故,則以知因知果為菩薩因果二智也。三、義智者,即以無差別義而成種種因果差別相,則重重因果差別皆現起於第一義智,如鳥依虛空成重重飛行,若離虛空則不能飛。四、方便智者,以大慈悲願,修方便行,成就無量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以種諸善根。五、般若智者,能觀察善不善法,乃至觀察善不善俱不可得,所謂照見五蘊等皆自性空,無智亦無得,無佛無眾生,無煩惱無菩提,然般若不離方便,方便不離般若,此二者又相依不可相離也。六、攝智者,此總攝之智,如前因與果相攝,方便與般若相攝,不即不離,以攝取法施資生之益。七、波羅密智者,波羅密此云到彼岸,或修六種,或修十種,以成就種種善根而自利。八、大悲智者,依善根而起大慈大悲大喜大捨之行,修四攝法,普度利他。九、教化眾生智者,以善能觀察眾生根器及時節因緣而施教也。十、於一切法無所著智者,即遠離二邊修行中道,不著斷常有無,方便修習諸行以自利利他也。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發起,何等為十?一者、身發起,為一切眾生淨治身業故;二者、口發起,為一切眾生淨治口業故;三者、心發起、為一切眾生淨治意業故;四者、內發起,於一切眾生無所取著故;五者、外發起,於一切眾生行平等行故;六者、智發起,修習一切佛智故;七者、國土發起,示現一切佛剎功德莊嚴故;八者、教化眾生發起,知諸煩惱病藥故;九者、真實發起,能成就決定聚故;十者、無為智滿足發起,於一切三界心無所著故。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十種發起。
第二、說菩薩十種發起,即菩薩由本身清淨功德而發起利益眾生之行。一、身發起者為令一切眾生身業清淨,先淨治自身,令成清淨功德相好莊嚴。二、口發起者,為令一切眾生口業清淨故。正確的說,應是語業;平常謂口,對眼、耳而說,口確為言之器,而言不只口能發,如喉,舌,肺,腹皆有關係。淨治者,離兩舌、惡口、妄言、綺語也。三、心發起者,即令眾生意業清淨,除貪瞋癡及所知障諸煩惱。四、內發起者,以無我智不執內身之我,亦不見有我外之眾生,離虛妄分別,不執諸法,無所取著。五、外發起者,遍觀一切眾生平等平等,遠離憎愛聖凡自他之想。六、智發起者,修習一切清淨佛智,乃成就佛果上之無上菩提智。七、國土發起者,以聞慧智不顛倒求法,修淨佛國土之行,示現一切佛國土清淨莊嚴。八、教化眾生發起者,為度盡眾生斷種種煩惱,故修無量法門,能觀眾生之根機應病與藥。九、真實發起者,凡夫依外道法門成邪定聚,依佛法發心不退成正定聚,更有不定性眾生遇大乘人發大乘心,遇小乘人發小乘心;此真實發起,指菩薩決定聚,不但不退入凡夫道,亦不退取二乘小果,決定大菩提心以通達般若慧。十、無為智滿足發起者,了證無為真實法性,圓滿證得清淨涅槃,不著一切三界虛妄諸法。菩薩為利他故,依身口意乃至無為而成十種發起。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行,何等為十?一者、波羅密行,二者、攝物行,三者、般若行,四者、方便行,五者、大悲行,六者、求慧資糧行,七者、求智資糧行,八者、清淨信心行,九者、入諸諦行,十者、不分別愛憎境行。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十種行。
第三、說菩薩十種行,行即行為,亦即所作事業。一、波羅密行者,乃菩薩正行,即修習六度以令菩提法滿足,否者即非菩薩正行。二、攝物行者,即行四攝以攝化眾生。四攝者: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此中布施與六度中之布施相異,六度中之布施度,為度自心慳貪而行捨施,此中布施專為攝受貪求之眾生而行惠施。同一布施,因所為不同,故一是自利,一為利他。貪為眾生通病,故自利利他,均以布施為先。三、般若行者,即以平等空慧如實觀生滅諸法性空,自悟悟他,從因至果,轉染成淨,轉凡成聖。四、方便行者,論云:『以如實知一切法故』,即知諸法因緣和合染淨因果之相,隨緣而行菩薩事,所謂以方便為究竟也。五、大悲行者,觀諸有情生悲愍普度心,不求自證涅槃。六、求慧資糧行者,慧即般若,乃菩薩之因智,從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位所修者皆是也。七、求智資糧行者,智是果上之智慧,即菩提、薩婆若,乃十地以上所修為佛果智之資糧。八、清淨信心行者,初發心住十信心滿足,亦可名清淨,但真實信心清淨,要到初地方名信心成就;而初住得勝解之信心,已於一切法中無有疑惑故。九、入諸諦行者,菩薩觀真諦、俗諦或四聖諦以修諸行。十、不分別愛憎境行者,達諸法平等,不見有恩怨好惡,離憎愛境,依平等慧而起妙行。如是十種,名菩薩行。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無盡觀,何等為十?一者、身無盡觀,二者、事無盡觀,三者、法無盡觀,四者、愛無盡觀,五者、見無盡觀,六者、資糧無盡觀,七者、取無盡觀,八者、無所執著無盡觀,九者、相應無盡觀,十者、道場識自性無盡觀。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十種無盡觀。
第四、說菩薩十種無盡觀,如華嚴宗說理法界,事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以無礙故即無有盡。平常說佛法無邊,以為有神通等法術,不能以常情思議其邊際者為無邊,然此乃是迷執。若不以佛智慧眼來觀察諸法,則法法皆有邊際,有障礙,有限量,有窮盡,不能稱無盡觀;而一以佛眼觀之,則法法無邊無盡。一、身無盡觀者,此身無盡,人人本具,非佛獨有,惟非佛智不能觀見也。此身指四大五蘊總相之身,通於諸佛眾生,此一集聚之身,雖數尺數十年,而前前推之無始,後後追之無終,眾緣性空,等周法界,所謂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從前有一位學東密者,謂密宗明六大緣起,吾人與毗盧遮那佛皆當體即以六大為體,故吾即身是佛。予當時即破其執云:如此則你亦與一堆牛屎同以六大為體,所以你亦即是牛屎。然觀法法平等無盡,亦何差別?二、事無盡觀者,如實觀察實不實義,以通達事事無礙。三、法無盡觀者,法義廣通於世出世間,有為無為,故當相無盡。四、愛無盡,五、見無盡者,此皆煩惱,愛即貪煩惱,見即倒邪見,應如實觀察善不善法及倒非倒見皆性空無際,即貪愛為大慈悲,即邪見成大智慧。六、資糧無盡觀者,以如實觀察種種法門,修集善根回向大菩提,資糧為菩薩因行,因行能回向菩提,即是因該果海。七、取無盡觀者,取即取著,有取有得,亦屬煩惱,即煩惱而觀自性空。八、無所執著者,即離取著等執故。九、相應者,以如實觀是義非義相應不相應,若廣義的相應,等于六因中之相應因是。十、道場識自性無盡觀者,道場即成佛之場,所謂菩提場,此乃金剛道後異熟空時,由大圓滿覺相應無垢清淨識所現。依佛智觀察一切法,法法皆無盡,乃至三世諸佛十方剎土,重重無盡。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調伏行,何等為十?一者、調伏慳嫉行,捨施如雨故;二者、調伏破戒行,三業清淨故;三者、調伏瞋恚行,修習慈心故;四者、調伏懈怠行,求法無倦故;五者、調伏不善行,得禪、解脫、神通故;六者、調伏無明行,生決定善巧慧資糧故;七者、調伏諸煩惱行,圓滿一切智資糧故;八者、調伏顛倒行,出生真實不顛倒資糧道故;九者、調伏不自在行,於時非時自在故;十者、調伏著我行,觀察諸法無我故。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十種調伏行。
第五、說菩薩十種調伏行,調練三業,伏滅諸非,乃戒律之功能。但此中調伏含有對治意,以十波羅密清淨行對治諸煩惱,如以布施對治慳貪;煩惱過失如病,調伏如藥,對治結果即是度脫,所謂布施度慳貪。調練功德伏滅過失,是此中之義也。一、調伏慳嫉行者,捨一切所有而為布施,普施如雨,則貪慳心滅。嫉是瞋之流類,但此中嫉由貪而起,見他人之利益自己不得而生嫉心,離慳即能自行布施,離嫉即能隨喜人之利益。二、調伏破戒行者,遵守佛戒,謹慎三業,則身口惡行及種種不合世間道德之行為皆無從現起。三、調伏瞋恚行者,忍辱以慈為本,非消極退萎怯弱而屈忍也。彼怯弱之忍乃畏退不得已而忍之,其瞋心更甚,必陰懷報復心;而佛法之忍乃明了因果,觀眾生顛倒而生憐愍心,不使彼造惡因,先息自己瞋心以轉人之瞋心,如釋迦世尊往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不生瞋心,並發願於成道後令首先得度。四、調伏懈怠行者,以精進求法無倦,即能對治懈怠。五、調伏不善行者,不善行多從散亂心生,即散心之善,其善亦不究竟,必須得禪定發神通,方得順解脫無漏善。禪定有四禪八定,通有六種神通,凡出世善法皆依定生,或從通生,而通又由定生,故欲除不善須先修禪定。六、調伏無明行者,無明即是愚癡,但無明有粗細不同,尤以六識相應之無明能感有漏生死果,修般若觀,明無我理,可以斷異熟愚及執我愚,則觀空不執空,觀有不執有,證真如而無明除矣。七、調伏諸煩惱行者,廣行無量方便,調伏無量煩惱,圓滿一切方便智資糧。八、調伏顛倒行者,有情以苦為樂,以不淨為淨,以無常為常,以無我為我,菩薩以願波羅密修集助道諸善法,令顛倒不生,上求無上菩提,下度一切有情。九、調伏不自在行者,自在不自在即是自由不自由,此關於有力量無力量。若自無力量,則一切事皆為他所牽制,為他惡緣所勝,無力自由,菩薩通達諸法性空,得大自在,福力智力悉皆圓滿。十、調伏無我行者,觀諸法畢竟空,斷除法我執,則智波羅密圓滿。以上十種波羅密,即施、戒、忍、進、禪、慧、方、願、力、智,以對治貪等諸煩惱,是名菩薩十種調伏行。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寂靜地,何等為十?一者、身寂靜地,遠離三種身不善業故;二者、口寂靜地,淨治四種口業故;三者、心寂靜地,永捨三種意惡行故;四者、內寂靜地,不執著自身故;五者、外寂靜地,不執著一切諸法故;六者、智資糧寂靜地,不執著所行道故;七者、不自高寂靜地,觀察聖智自性故;八者、究竟邊際神通寂靜地,出生般若波羅密故;九者、滅戲論寂靜地,不欺誑一切眾生故;十者、不顧戀身心寂靜地,大悲教化眾生故。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寂靜地。
第六、說菩薩十種寂靜地,與上第二段名義大同,惟前者為利益眾生示現發起,此就自身所成清淨功德立名。一、身寂靜者,離殺、盜、淫而得清淨安寧。二、口寂靜者,離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而生清淨功德。三、心寂靜者,離貪、瞋、癡、慢、疑、不正見而成意善清淨故。四、內寂靜者,不執自身,離邪我見故。五、外寂靜者,不執諸法,離我我所見故。六、智資糧寂靜者,不執功德過失、有物無物及我能修道故。七、不自高寂靜者,不起貢高我慢,如實觀察聖地、佛菩薩地,不見有聖凡生佛高下,聖智自性平等故。八、究竟邊際神通寂靜地者,以波羅密慧行,得未來邊際寂靜,到菩薩究竟地。九、滅戲論寂靜者,能如實知世諦及第一義諦,不顛倒說法,不欺誑一切眾生也。十、不顧戀身心寂靜者,為教化眾生故,以大慈悲心示現三界受生,不惜身心疲倦,但知有眾生而無我,對於世間無戀無求,惟為利益眾生而現身也。
丁四 說實不實行
『復次、善男子!諸菩薩摩訶薩如實行者能得菩提,不如實行則不能得。如實行者,如其所說則如是行;不如實行者,但有言說,不能信受,不能修習。
先總講能實行與不能實行,能如實行則得菩提,不如實行則不得菩提。次分說二種如實行,略說有六類,廣說則有無量無邊如實行法。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二種如實行,何等為二?一者、道如實行,二者、斷如實行。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如實行,何等為二?一者、自調伏如實行,二者、教化眾生如實行。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如實行,何等為二?一者、有功用智如實行,二者、無功用智如實行。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如實行;何等為二?一者、善建立諸地如實行,二者、善觀察諸地無差別如實行。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如實行,何等為二?一者、善遠離諸地過失如實行,二者、善圓滿諸地功德如實行。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如實行,何等為二?一者、善說聲聞、辟支佛地如實行,二者、善說諸佛菩提不退轉法如實行。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如是等無量無邊如實行法,若能如是如實行者,當知是人不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勤修學』!
文殊師利菩薩復告勇修智信菩薩,謂有二種如實行:一、道如實行者,謂方便道如實修行;二、斷如實行者,謂究竟斷惑證真。復有二種如實行:一、自調伏如實行者,謂受持淨戒,調伏自身,如實修行以取聖果。二、教化眾生如實行者,謂行四攝法,化導眾生令入正軌。復有二種如實行:一者、有功用智如實行者,謂七地以前有作心而行菩薩道;二、無功用智如實行者,謂八地以上無作心而行菩薩道。復有二種如實行:一、善建立諸地如實行者,以方便慧故善知分別諸地及世出世間染淨因果如實修行;二、善觀諸地無差別如實行者,以入一相智故,觀察諸地無有差別,不取於相如實修行。復有二種如實行:一、善遠離諸地過失如實行,二、圓滿諸地功德如實行。菩薩離二邊,不休息,精勤修行,則斷一地過失即證一地功德,地地斷過失,地地證功德;此斷證同時,斷時即證,證時即斷。復有二種如實行:一、善說聲聞、辟支佛地如實行者,菩薩能善知一切法,雖修大乘道而不捨聲、緣二乘法,且能如實修行以度二乘根性;二、善說諸佛菩提不退轉法如實行者,以證真如法永不退轉,如實修行大乘法故。是名菩薩六類二種如實修行法,如是等類更有無量無邊如實修行法,能如實修行者,不久即能證佛菩提。此不久,非有一定時間,八地以上已入第三阿僧祇劫故云不久;又一生補處已階佛位故云不久。諸菩薩摩訶薩應勤修學者,文殊師利對勇修智信及二天子等,作最後總勸之詞也。
甲三 流通分
乙一 如來印成
爾時、世尊讚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快說此語』!
爾時、即文殊答勇修智信已畢之時,佛即讚善印可。善哉者,以不顛倒所說法,隨順如來所說故,契機契理堪稱善說。快說此語者,謂如此之語,說得甚為暢快、痛快也。此總印成文殊答問。
乙二 會眾奉行
佛說此經已,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勇修智信菩薩摩訶薩,淨月威光天子,決定光明天子,及餘眾會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此經前為文殊問佛說,次為天子等問文殊說,雖全經文殊所說者比佛說者多,但佛是法會主,經佛印證後即等於佛說,故此結文推功歸主,皆稱佛說。文殊師利為菩薩中上座,應列其名;即勇修智信之所問,亦顯係初地以上之境界;而諸天子亦是已發菩提心者,或請法或說法,皆為此法會中之主要人,故同列其名。其餘千比丘及諸天等,即略其名。阿修羅,此云無天德,雖生天上享受天福,以瞋多喜鬥而無天人之德,然亦為佛八部護法之一,佛每說法必與其會。聞法後得法喜故,信受奉行。若聞後生厭,即不能信受,自更不能奉行,則雖聞無益。佛法重在實行,故千言萬語,最後結歸奉行。
佛經能使眾生信受奉行者,有三種義:一、說主清淨,佛已離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於諸法得自在,故決定可信。二、所說法清淨,以佛如實證知清淨法體,所說一切法如諸法真實性相,究竟清淨。三、聞所說法者行果清淨,如文殊師利及天子等聞法者,皆已生大歡喜,依之而行,證得聖果。此等皆可為後世模範,作後學導師,換言之、即佛法僧三寶清淨,故堪信受奉行。佛法既是如此,大眾今聞此法亦皆應信受奉行,方是佛法流通於世。
【經文資訊】《太虛大師全書》第 X04 冊 No. TX04n0004 第四編 大乘通學(第1卷-第5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2-09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太虛大師全書》所編輯
【原始資料】印順文教基金會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此中有四種證信:一、「如是我聞」,為親聞證信。要結集流傳此經,必須是從佛親聞說法之弟子,然後方見確有淵源。如是者,即如此之義,謂如此之一部經也;我者,乃結集之人,對大眾自稱以區別之假名,非有我執之我,蓋佛法深明無我,諸阿羅漢皆已除我執故;聞者,由耳根發耳識而緣聲塵。謂如此一經是我從佛親聞,非道聽途說,或輾轉傳聞者可比。二、一時為說時證信。此一時,正是佛在伽耶山頂,諸大弟子聚集一處機教相叩之時;不確定其年月日時者,以佛法遍傳於人間天上,而人世各國亦曆法不同,縱記年月日仍難為標準,故但云一時,以明說此經確有年月日時耳。三、婆伽婆為說主證信。婆伽婆是梵音,或譯為婆伽梵,或譯為婆伽筏帝,乃佛尊稱之一,因含義甚廣故不翻譯。智度論說,含有德、有名聲、巧分別、能破四義;佛地論說含名稱、端嚴、熾盛、尊貴、自在、吉祥六義。常誦佛十號中之世尊,即此譯義也。婆伽婆或世尊等名,本通稱十方諸佛,蓋佛佛道同,諸佛皆圓滿自利利他功德,同具十號;然此世界為釋迦世尊化土,祇有此獨一無二之釋迦佛,故但稱佛或世尊即知是釋迦牟尼佛也。四、伽耶城山頂精舍為說處證信。此經在何處說?即在伽耶山頂精舍中說。城依山建,以山名城,佛即住於山城頂上之精舍中也。本經之世親釋論,科為九分,此當其「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