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發菩提心品講錄
- 懸論
- 一 釋題
- 甲 經題
- 乙 品題
- 二 提要
- 甲 經綱
- 乙 顯勝
- 一 釋題
- 釋經
- 甲一 敘前啟問
- 乙一 敘前
- 乙二 啟問
- 甲二 受請正說
- 乙一 標發五心
- 乙二 廣明五心
- 丙一 喻說
- 丁一 喻初二心
- 丁二 喻後三心
- 戊一 出其障難
- 戊二 正喻三心
- 丙二 法合
- 丁一 合初二心
- 丁二 合後三心
- 戊一 合出其障難
- 戊二 合正喻後三
- 丁三 結成五心
- 丙一 喻說
- 甲一 敘前啟問
【懸 論】
一 釋題
甲 經題
今天所講的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不是全部,是此經十品中第三發菩提心品。然要明白一品文義的來龍去脈,須先知道全經的大意。
經題,即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凡研究一部經,必先知道此經的歷史。如在什麼時代流傳到中國來,是什麼人經手翻譯;這樣方能得到確切的信仰。世間以偽亂真的經很多,每傳聞某處岩壁墮下一石,文義古奧;或請乩降鸞綺飾妙語,遂即奉為佛經者。要知道,這些都是假經,不可信奉。藏經內有開元釋教錄等,凡諸經論有疑偽者都擯斥於佛經之外。佛經須為釋迦牟尼佛所說或經佛所印證的;由佛弟子用通俗的巴利文或典雅的梵文集錄;為親承法乳的人所展轉流傳下來,不是憑空捏造的。故經題有「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詔譯」之記載。此所說唐、乃隋唐之唐。罽賓、係北印度國之一,譯為賤種,以初開國的種族,不是貴族而是卑賤的種族。其國中很流行大乘佛教,所用的文字即上述印度的典雅梵文。三藏,指經、律、論三藏。般若,譯為智慧,以此法師之智慧,能精通汪洋的經、律、論奧義,能自依經律論之法為師,又能通達三藏之法以為人之師,故稱三藏法師。奉詔譯者,唐代宗時,此法師來到中國,受時主的尊崇和信仰,於是朝廷詔請翻譯此經。地點在唐朝建都的長安城的西明寺;貞元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譯成。於是皇帝以此經公告天下。現在講此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題,分為五節。
1 大乘
大乘、梵語摩訶衍那。乘、是一種譬喻,如電車、汽車、火車等等,可以運載人物從此到彼、從彼到此,佛度人之法亦如此:運貧賤苦得富貴樂,運煩惱苦得清淨樂,運生死苦得涅槃樂,具有容載眾生運至諸地之功用。應機所說之法,大別有五乘共、三乘共、大乘不共之三類。
一、五乘共法: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五乘皆要共修五戒、十善、四禪、八定之法。常言:欲求如是果,必修如是因;若有如是因,必得如是果。吾人欲保持人格之不失,己靈之不墮惡道,來生仍在人類為人;或欲藉善報業之強勝,感昇天上而免三途劇苦,須行此五戒、十善、方能有保障也。五戒,即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沽酒。十惡:身三惡,殺、盜、淫;口四惡,妄言、兩舌、惡口、綺語;意三惡,貪、嗔、癡。棄十惡即為十善。修上品十善得生天之報,中下品十善得人間福報;反之、十善不修而造上、中、下三品十惡,則生地獄、餓鬼、畜生之惡果。若儒家之五常,與佛教之五戒相合符,而十善十惡之義,並可知矣。概言之,法界內四聖、六凡,莫不由修因而感果:地獄、餓鬼、畜生,是造十惡業而感的惡果;人、天福報,是修十善業而感的善果;出世聖人,依四諦而證羅漢果,依十二緣起而證辟支果,依四弘、六度而證菩薩果,佛亦因菩薩修萬行之因成萬德之果。因此,人、天是世間善因果,二乘是出世因果,菩薩、佛是出世間上上因果。積極預備福慧資糧,以迴向無上佛果菩提。所以五乘共法,也就是大乘的基本。
二、三乘共法:三乘,指聲聞、緣覺、菩薩,此乃出世法。以三界六道都是有漏的、不淨的、苦的、無常的、無我的、空的,世人處世間,不知為苦故不求出離,三乘修出世法,了知四大、五蘊本空,假合無我,求證涅槃寂靜之樂果。世人往往聞說小乘而輕慢,這是謬誤的!要知二乘人,已能在這污穢濁惡之世間,超三界、脫輪迴、斷煩惱、證涅槃,已是了不得的聖人;不過比之菩薩與佛為小,故云小乘。二乘之小在自利而不利人,若能迴小向大,廣修四攝、六度的菩薩行,亦可證大菩提佛果。故說三乘共法皆是大乘法之階梯,不應輕小而怯大也。
三、大乘不共法:菩薩以大悲心求無上覺,即是不共法。因其不但止息一切惡業,增長一切善業,斷煩惱結,除生死苦,而且發心救度一切眾生,使離一切苦,證無上正遍覺的究竟樂;此則非二乘人自了之行所能企及。今所講之發菩提心品,即是說明修大乘行人要如何發菩提心,行菩薩法以圓滿於佛果。蓋大乘如車,能自運運他至圓滿地。凡經上加大乘或方廣二字,即簡別餘乘,而獨標大乘不共法的意義。
2 理趣
理趣、即經中所云甚深義趣,指真如實相言。如奘譯理趣般若經,別譯則為實相般若。然理即諸法實相之理;趣即歸趣實相之義,單明實相而無趣入實相之行,義未澈了。今云理趣,則從諸法實相而趣入,惟理是趣,名為理趣。趣證實相,即成無上正等覺之菩提也。
3 波羅密多
梵語波羅密多、此云到彼岸。天竺語為彼岸到,順此方文義則為到彼岸,即乘六度法而到菩提涅槃之彼岸也。
4 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
乘此大乘真如實相之理,趣修布施、般若、等行而得波羅密多。簡別非大乘、非惟理是趣、非能修到彼岸之一般小乘外道法;故標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之名。
5 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
有經只譯波羅密而無多字,今經云波羅密多,乃讀梵音有長短之別,於義無異。六波羅密多即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譬如六隻堅固巨大之船筏,由此生死岸,渡過煩惱河,冒煙波、越狂瀾而到無漏之彼岸。彼岸是什麼?即諸聖菩提涅槃之境。此岸是什麼?即眾生有漏生死之域。河流是什麼?即貪瞋癡等煩惱;漂蕩眾生,莫知所之。故佛特以大乘六度妙法,普為濟渡。蓋眾生染習之深,無過慳吝、邪非、瞋恨、懈怠、散亂、惡見。今以六度統攝一切清淨法,使依此而修行,決定能證聖果。聲聞、緣覺所斷之煩惱,即不達生空無我所起之煩惱,所到的彼岸即生空無我真如之彼岸。菩薩則不但斷人我執煩惱,並澈底斷除無明而證法無我真如,廣度有情、勤求無上佛菩提。蓋菩薩即求佛果菩提之大道心眾生也。經,有契理、契機之義。凡佛之所說法,都有契合諸法實相之理,及應利、鈍、大、小之機的功用,故名契經。梵語修多羅,本譯為線,能貫穿攝持之義;中經緯之經為直線,緯為橫線,直線橫線義亦相符。又中國於經訓常、法,如來所說救度眾生之法,亙古今而不變,故云經也。除律及論外,有經甚多,依所詮別能詮,此經乃詮顯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之經也。
乙 品題
全經十品前有歸依三寶及陀羅尼護持國界二品,後為不退轉至般若波羅品,共七品;此為發菩提心品第三。品即品類,乃一章、一節、一類之義。此品專說發菩提心,故標斯名。分三叚釋之:
1 菩提
菩提有聲聞菩提、緣覺菩提、佛菩提之三種。此品所明,非聲聞、緣覺菩提,乃直明菩薩所求之佛菩提也。菩提、古譯道,意取康莊坦途,無量百千人皆可同遊。然正譯為覺。但非是感覺、知覺之覺,以此為種種錯覺、邪覺之所集也。三乘菩提,聲聞、緣覺、菩薩、佛都是正覺。皆覺到五蘊生空真諦,故世間凡夫外道不為正覺;聲聞、緣覺可為正覺,未能為遍正覺;觀音、地藏等菩薩可稱遍正覺,還非無上;佛為法王,於法自在,廣為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乃為無上正遍覺也。
2 菩提心
心的範圍甚廣,包括眼等八識心王及一切心所。然此菩提心,非泛說之心,是發大乘信心,在十信位起欲得無上菩提之願。此為別境五心所中之欲心所,欲即願望。由茲漸至十住、十行、十回向,以勝解心於諸法實相起殊勝解。念念增進,至四加行位欲、勝解、念、定、具足,由此引發加行無分別智;起無間道之定慧,證入根本無分別智;發生後得妙分別智。如是願、欲、定、慧,為菩提心自性,餘善心所為相應,所解所證之真如為體。
3 發菩提心
發有發生、發現二義。發生,如十信位之發生願、欲;加行位發生定、慧。發現,如勝解之顯明諸法實相;根本智之證明真如法性。要之,發生大乘無漏功德,發見真如無為法性,皆是發菩提心也。
二 提要
甲 經綱
1 於世間建立出世法
此經共十品,第一皈依三寶品之要旨,即為於世間建立出世法。此云世間,括三界——欲、色、無色——依正之有情世間及器世間。法華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種種煩惱火焚燒眾生,迫之不得安寧,在生死險道之中無所依怙,三苦、八苦、無量諸苦,如大海之漂蕩無所歸託;惟佛、法、僧三寶,在炎炎火宅中為出路,滔滔苦海中為舟航,漫漫長夜中為光明!除三寶外,其孰能救度眾生哉。六祖惠能大師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即依世間而立出世法也。世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業報皆是有漏、無常、生滅、敗壞之法,惟彼此對待、是非之種種分別,沒有能斷煩惱、了生死者。佛於法界,為度無量無數眾生同登彼岸,現身八相成佛,宣說所證之理名法,依法有修證者名之為僧。眾生溺於生死之中迷昧不自覺知,若依佛法通達法住、法位,則世間相常住,本不生滅垢淨增減,世間法成出世法。為救世間故有三寶,亦依世間顯現三寶,故名於世間建立出世法。
2 以出世法護持世間
第二陀羅尼護持國界品。梵語陀羅尼、此云總持,謂總持一切法也。國界,即器世間,亦包括有情世間。陀羅尼咒總持無漏功德,世人受持,即由三密加持而成清淨世間。由心淨而國土即淨,以及所行所為無不清淨,是為以出世法護持世間。般若、此云智慧,智慧為出生一切諸佛之母。此品明東方不眴世界無盡藏菩薩,偕六十俱胝大菩薩,放光現瑞來此娑婆世界,禮釋迦世尊而答阿難說實相般若。此大菩薩淨眾,無量功德莊嚴,轉此穢土而成淨土。繼之以文殊、普賢、觀音、諸天等說咒,護持此法,若讀誦、書寫、流通,此般若功德、咒力呵護,使國界清寧,令此世界脩行之人安穩脩持。於此大炮、飛機、毒瓦斯戰爭的濁世,信奉三寶、發菩提心以脩行者,有種種困難,故於念佛往生淨土之方便外,更說此陀羅尼祕密加持功德,於此世界即成清淨安寧之佛土也。
3 成立菩提心
此包括第三第四品。要使永不退墮,所以繼有第三發菩提心品,第四不退轉品。如何使之不退?一者、大悲心,二者、精進心,三者、救護心,四者、如負債心,五者、懷慚愧心。除大悲、精進二心外,後三種攝為報恩心,以報一切有情恩故。緣想一切有情於我有大恩德,無量劫來未曾報答,眼見彼等受種種苦惱逼迫,當此之時,救濟之任,捨我其誰!如是於菩提心,乃堅牢穩固而不退墮也。
4 圓滿菩薩行
菩薩要圓滿菩薩行,要依大悲行、六度行,方能福智圓滿而成無上佛果菩提兩足之尊。所以此經從第五布施品到最後之般若品,明六波羅密多,圓滿菩薩行願也。
乙 顯勝
1 發啟勝
此經十品,除陀羅尼品是他方菩薩放光現瑞來此土說法外,其餘從初品至後品,皆是本土彌勒菩薩請問釋迦世尊開演之大乘勝妙法。彌勒是一生補處之菩薩,當來即要成佛。他不是不明白聞、思、脩之法義而請佛宣揚,惟欲使眾生得一條脩大乘行的直徑,故代為請問。既非如法華會上之舍利弗,不明佛之開權顯實而啟請於佛;亦非如十六觀經之韋提希,受逆子悖逆惱迫之苦,求生淨土而啟請於佛;又非若楞嚴經之阿難受難而懇於佛。蓋彌勒菩薩於此會中而作是念:『此中諸有情類,貧窮孤露無所依怙,流轉生死,沉溺愛河,欲達彼岸』,故發斯問,使諸眾生得成堅固不退之菩提心,是故於發啟最勝也。
2 密壇勝
密宗之曼荼那,中國譯為壇,亦名道場,行人於中精進加行脩行之壇場也。任修何法,即以何法之佛或菩薩為本尊,以餘為助伴。此經以釋迦為本尊,即是毘盧遮那遍法界身,一法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一法,法法互融無有隔礙,本尊與行人之三業交加相應,則其行願必圓成也。奉一法,即有一法之意義,依一人指導,即有此人之主義;能主伴融化為一致,由各個人精誠三業交加相應而造成堅固不壞之團體,自有不可思議之力量也。
3 淨土勝
陀羅尼品,無盡藏答阿難,顯實相國。娑婆世界一劫極樂一日;展轉增勝,至東方普賢如來淨土無盡功德莊嚴。若人觀佛不眴即得念佛三眛,生彼淨佛土,故於諸淨土為最勝。
4 次序勝
第一品是三寶品,明一切眾生皈依三寶,皆可於佛法得其利益,行五戒十善得生天福報,更依四諦,六度而得三乘、一乘果。第二陀羅尼品,令得清淨安寧修行。第三發菩提心品,發五種心,廣度眾生,向無上菩提。此五種心堅固而不退墮,即是不退轉,故第四為不退轉品。更進而依六波羅密多六品精進修行,即成就福智圓滿佛果。如是次第,即從凡夫而至成佛之次序,故於次序為最勝也。
【釋 經】
甲一 敘前啟問
乙一 敘前
爾時、薄伽梵作獅子吼顯明秘密總持門已,時慈氏菩薩摩訶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一心合掌而白佛言:『善哉!善哉!大聖世尊能以大悲讚說如是秘密甘露勝陀羅尼,守護國界。
乙二 啟問
『惟願世尊哀愍眾生,宣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令諸有情未發心者云何發心?已發心者云何修行?復何因緣於大乘心得不退轉』?
此是位居補處的彌勒菩薩,向佛啟問,而請佛哀愍眾生宣說無上正等正覺之法。世尊在佛果功德上,成就與一切眾生同體之大悲願力,遍一切時、遍一切處於一切眾生無不哀愍。因之佛從哀愍眾生之心中,應慈氏菩薩之要求而說此法。
哀愍,是大悲心。佛教中所謂慈悲,與平常人所講的仁愛或博愛不同,蓋仁愛、博愛,僅慈心而已,沒有悲心的作用。慈心、即所謂利樂人民,如慈母愛子心然;從愛子女心而推廣愛人民、愛國家而成仁愛;再推廣而汎愛世間一切諸物,而成為博愛。儒家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親親仁民而愛物,這可以說是仁愛與博愛。但是這種愛尚是對於有善與美的事物上面才易生起愛力或施與,若遇著可惱的或無用的,則不易起愛的作用;且可反激動一種厭惡的心念出來。所以,仁愛與博愛是有對的,有差別的。佛法中所講的悲心是平等的。此悲心、是大乘法的根本。因為同體大悲哀愍一切眾生故,無論可惡的或不可惡的,都要救度他;尤其是對於可惡的惡人,格外的深切施救。所以、一切平等;一切平等故,利樂一切眾生無所不用其極。在佛法根本上講,一切諸佛菩薩,以所成就的功德智慧來觀察一切眾生,不但墮落在三塗者是痛苦得很,即號稱最快樂的人間天上亦在三苦八苦之中。我佛見之,如慈母見兒子在苦難之中,去救拔他們,使他們離苦得樂。這是大慈大悲的作用。所以經云『大悲心為根本』。蓋以大圓鏡智,觀一切法無有差別,一切法均在大圓鏡智之中,實相無相了不可得;而世尊本此,現身世間為眾生說法。由本因地中大悲願力所成就而說,此無上遍正覺教的佛陀,此云覺者,自覺而後能覺悟眾生,不是平常的人物可倫比。如有學問的人,稱為學者一樣。
此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佛所成就的法。在座諸君,或有信仰佛教者,或已皈依三寶者,對佛應該有一種正確的認識。佛是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諸法,以福德智慧莊嚴十方國土成就一切眾生的,決不可與一般宗教的神同等看待。世上有很多宗教,信奉著一神或多神,以為神是世界的創造者,有主宰萬物的威權,能管理世界上一切的一切;但是佛教的經典,決沒有像這樣荒唐的怪論。蓋世界一切的一切,是因緣和合而生成,從因至果,事理秩然,若有如是因則有如是果,無創造世界者,亦無主宰萬物者。所以佛教一切經論,都否認有創造主宰的神。須知佛是覺者,於一切諸法無不圓明覺知,無錯亂、無顛倒、生死苦報、妄業、煩惱無不解脫;又了知諸法實相、真如理性,於一切法得大自在!所以善能成就最勝的佛果,開示自心之覺悟,令諸有情皆悟入於佛之知見。我佛既不是刱造主宰,亦不是作威權的鬼神或天神。這些諸天鬼神等,還在六道之中;雖在天神,還是欲界五趣雜居地的一員。他們與出三界的羅漢比較,相差很遠;大乘初地菩薩,又超過羅漢之上;佛更超越菩薩之上。由此觀之,三界內的諸天鬼神不必說,三界外的羅漢,對於佛陀亦望塵莫及。即大乘等覺菩薩,若彌勒、觀音等,與佛還有階級之不同。由等覺而入妙覺,達究竟位才成法界身,普利含識。普通人每妄想生天成神,不知天神還在煩惱的生死流轉之中。我們對於天神,雖應有相當的恭敬,但他們究竟還不能作我們的依止者。能從這種種方面分析清楚了,再從正面來看超出三聖六凡之上的無上遍正覺者——佛,他是能覺悟法界諸法、宇宙萬有的真理,以此覺悟之諸法而開導眾生。依此精進修行的,即是三乘聖僧。此為佛教正信的皈依三寶。彌勒菩薩所以請佛說法,使從凡夫位經三乘賢聖位而轉證入佛果位的本意,在此。
梵語薩埵,此云有情。有情即有情感作用的動物;若諸草木土石等是無情的,沒有情愛的表示。照通常講,有情就是有喜、怒、哀、樂等情感的。但此猶未足以定有情的界說,以在欲界有男女、財產等,故可有喜、怒、哀、樂等七情的作用;到色界、無色界就沒有了。色界還有色身,還可以說有情的潛勢力存在,無色界既無色根,亦無相對的色塵,這時的情愛惟是第七識的「我愛執」,念念不斷而已。那怕到了非非想天,我愛未斷,貪、瞋、癡,還是一樣地可再生起作用。第八識、本不能執以為我,而硬當作我看,以為可愛,這全因七識的錯誤觀念。以執第八識為我,愛著的心有了側重點,便有了中心與邊際,則即落分段生死流轉無窮,而變化亦無盡,苦不堪言——此為三界眾生之通病。至阿羅漢、辟支佛,以證得我空超出三界,故不包括在有情內了。大乘菩薩呢,在未成佛之前,他的業報還為三界有情所攝。不過菩薩已有菩提心為因,故云覺有情。這就淺近而言,若依瑜伽有六十二有情,佛亦包括在內。在這裏要特別注意!有情者、就是有心、含識、含靈之謂,為知覺、性情、等總體,此應以第八識為有情體,佛轉八識成四智,與菩提相應的菴摩羅識,總持清淨功德,而生起回入三界教化眾生的作用,故名「無上覺有情」。
怎樣發菩提心?信佛的人,如決定要發正確的、真實的菩提心,必須有三種的層次:
1.向上好善而求勝進的心:在我們的人世間,有很多人但以做人為滿足,再也想不到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但有所謂超人的生活,進求比較在人世間更善與美的思想與事業之成功;如果沒有這種超人間而求進步的志趣,則菩提心是不易發起的。所以,往往有聰敏的人,能夠利用他的智慧,發起樂善好施、向上勝進之心,自然享受超人生活。否則、人格還不保,要墮落三塗去呢!能夠向上好善,求比人世間更進一步,自然得保人格而進到天乘以上去。
2.了知三界是苦而求出離:法華經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此三界為眾生共業所感,亦共同忍氣吞聲的甘心受著這三界一切苦。假若我們不願意做地獄裏的眾生,亦不願做人世間的落伍者,耍快怏地修習四念處觀。所以,修佛法的人,要厭惡這個如火宅的三界而求出離。凡有向上心,於佛出世法有真正智慧的人,視三界皆是五陰和合而成,生滅無常隨業流轉,無論善與不善都是有漏且苦的。也許有時快樂吧,但不是永久的。所以三界依正諸法,不能超出苦字範圍,值不得我們貪戀!
3.要具足大悲心:雖有上二心,尚不足發起大乘菩提之心,更要有大悲以為基礎。大悲心,可即從仁愛、博愛而擴充。大悲心是要救拔遍于法界一切眾生的。因為我與一切眾生本是一體,我即眾生,離了眾生就沒有我了。所以我應趕快的脩學一切法門得大解脫,好救濟如我一樣沉沒苦海的眾生,使他們速斷煩惱。我們自身若不能大解脫,自救尚且不能,那裏還能說到救人?所以一定要先脩習一切法門,求證無上菩提。我們要以大眾的苦樂為苦樂,眾生的苦樂比我個人還要關切,這才能發菩提心。
已發了苦提心,又怎樣去修行呢?如果要去度眾生與斷眾生的煩惱,沒有真實的修行,唱高調騙人是不對的。大乘菩薩所修的行,即是六度。此六度有福德與智慧:如布施、持戒、忍辱,即是福行;般若、即是慧行;精進是通策福慧:禪定是總集福慧,故稱禪定是福慧的功德。若福慧兩足,則萬德自然圓滿。
然而發心修大乘行者,古往今來,修行者多成就者少。如要想成佛,一定先要使所發的菩提心永不退轉!但這須有良好的環境;如發願往生西方,修三密加持,目的皆在求不退轉。修行大乘菩薩行,不是容易的事,第一先要先行種種布施。茲姑就財施而言,亦有多種:一、內財施,即犧牲頭目腦髓是。(如舍利弗昔行菩薩行時,有人要眼睛,他取下右眼,這人說要左眼,他就取下左眼,這人又說他的眼壞了沒有用處,把眼拋棄地下;他覺得菩薩行難行,乃不行菩薩道自願退做羅漢)。二、外財施,即犧牲家中一切財產是;但是施之不當或反至使他人受罪過、受痛苦。三、內外財施,即犧牲妻子兒女等是。總之,要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這才可修大乘行而不退轉。
上面所說,總括之如下:種向上之心,能成就人中聖賢及天等勝進之果;種出世之心,能成就出世三乘羅漢等果;種大悲心,乃能成就無上菩提佛果。
從此經全部文義研究起來,此第三品是講云何發心;第四品正明以何因緣于大乘心得不退轉;而第五品起是明修行的行。
甲二 受請正說
乙一 標發五心
爾時、薄伽梵告慈氏菩薩摩訶薩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為有情脩大乘行,欲度有情置大涅槃,應當先發五種勝心。云何為五?一者、於諸有情普發平等大慈悲心。二者、於一切種智心不退轉。三者、於諸有情起親友想,於險難中誓當救護。四者、常於有情起負債想。五者、恆懷慚愧,何時償畢?能發如是五種心者,速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薄伽梵即是世尊。善男子、善女人,是具足善根而能發大乘心的男女們。大乘行、是為的普濟眾生,以普為法界有情謀利益為前提。佛告訴彌勒菩薩:如果有人發廣大心,要把世間眾生度到涅槃去,應該先發五種勝心。
大乘,如大火車一樣,此火車為運輸一切之用;大乘法使一切眾生了知三界是苦而求出離,同度生死苦海,同登覺岸,證大涅槃,得大自在。涅槃,亦云泥洹——滅的意思;滅即滅度,滅煩惱、度生死,能用智慧之火燒盡煩惱之薪,此為三乘之共法。若大乘者,即是圓滿寂滅之義。一切功德無不圓滿,一切惑業斷滅無餘。然涅槃有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等,生死業因雖滅而業報尚未斷,為有餘,連業報亦捨離了,為無餘,此為羅漢、辟支所證的。大乘則以非苦依在而說為有餘,苦依盡說為無餘。又真如為本性涅槃,大悲般若為無住涅槃。
云何五種勝心?第一、以大慈大悲為根本,要普遍救濟。第二、佛所成就的一切種智,對于諸法若事、若理、若相、若果....無不了知。所以學佛的,要求得此一切種智,此即菩提心之正體。第三、要把一切眾生當作父母看,要立大誓願度脫他們的一切痛苦。第四我生生世世曾在六道中流轉生死,一切眾生皆與我有恩德,一切衣食具都曾仰仗他們的供給;我若不報眾生恩,好像欠了人家的債務一樣,一定要算還清楚。第五、知果我於眾生不能報恩,老實說,就是不能還眾生債,免不得生生世世受累。前二種心,即是說明發菩提心的正義;後三種,是怕中途有什麼變化而謹防失菩提心。有了此種為根本而去修大乘行,決定證得無上佛果無疑。
乙二 廣明五心
丙一 喻說
丁一 喻初二心
『復次、慈氏菩薩摩訶薩!云何於大乘中一心修行得不退轉?如往昔時有一商人,聰慧明達,常行仁孝,恆見父母宗親貧苦,常懷憂惱逼切身心,以何方便而能給濟?作是思維:「無過入海採如意寶而供給之,得離貧苦」。以是因緣,發勇猛心,不惜軀命,從家而出,種種方便求覓資糧,及諸善伴船及船師。
現在,再詳細的說明五種勝心。在這裏,先以比喻的方式來說明初二心:一、大慈悲心,二、求佛種智不退轉心。如果發了菩提心而修大乘菩薩行的大菩薩,應以何方法使菩提心不退轉呢?再以何種方法去修行而能夠證得佛果菩提呢?初發心的人,初起菩薩願之外凡的凡夫,要想成佛的話,要經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位而入菩薩地,再加功用修行才有成佛的期望。現在注重的是要怎樣地去修才不退轉,即在十信位中之第六信不退。
十信菩薩心之修行成功,亦非易事,起信論謂要經過一萬大劫的修練,亦以修六度為成功之母,方能到第六信的信心堅固不退。又如起信論說,以五門修成信心。此大乘信心的成就,第一要確實信有諸法實相之真理,無是非、顛倒、錯亂之境界。第二、要確信有能證得諸法實相之無上大覺。此由智慧的功能而成就,故學佛之人,先求智慧而後可破無明煩惱。第三、要信仰十方諸佛皆從凡夫而成就無上遍正覺,一切眾生個個皆可圓成佛果,故自身亦決可成佛。若能如此信得透澈,則能成就大乘信心。所以修學大乘佛法的人,要具足三種信心乃能生起大乘之心。如參禪的人,要大澈大悟乃成信心。禪宗三祖信心銘,即此信心的成立。永明壽禪師也說:若是有了信心,便登了祖位。所以依此信心,作為趣向無上菩提的基本條件。我們學佛人,要到行解相應方才成就信心。若對於一切語言文字雖能分別了知,如沒有此信心和精進心仍無利益。總之、十信心圓滿之後,轉入十住之初發心住位,這是修行三大阿僧祇劫之初入阿僧祇劫。在此處,能夠正確的了解人生世間一切法畢竟是空,如金剛經云:『如是滅度無量無邊眾生已,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乃發起真正堅固大菩提心也。
這裏所謂不退,可分五種:第一、信不退,如十信位之第六位,此後再不退大乘正信之心而生邪見。第二、發心不退,為初住位。第三、行不退,為十住位之第七位,以後再也不退入二乘行裏去。四、證不退,初地以上的菩薩,因為證得法空真如,更無退失。五、念不退,到了第八地以上,不假功用念念流入薩般若海,更無退轉。
經中所講的商人,是有智慧觀有慈悲心的人,不是重利盤剝的商人可比。他能夠明達事理,知恩報恩,故用以喻菩薩。視六道眾生如父母,於一切眾生起慈悲心,眾生有痛苦,在沒有辦法之中而想出一種辦法去救濟他;自己雖有痛苦,眾生得大安樂,如同他得了安樂一樣。所以修大乘的菩薩,常懷憂悲苦惱,如我們為人家謀一件事情,如果沒有成功,一天到晚行住坐臥總不安,這就是大悲心作用。
但是、有什麼方法可以使謀事成功呢?這就要用到佛經所說的「善巧方便」了。善巧方便,就是世俗常說的權宜之法。如我人處世做事,有一定的宗旨,根據所計劃的方向去做;可是,有時在事實上不能直達目的,只好暫且權宜地用別種巧妙的方式行之。但此中所謂方便,是指未做之先應有的預備功作。所謂「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日經所謂「方便為究竟」,亦是此意。但須以「大悲心為因」——若沒有大悲心生起,怎麼會去普濟眾生?換言之、有了大悲心要救度眾生的痛苦,菩提心就不期而然的湧上心頭。
這位商人,這樣的思想:親屬既有痛苦,我只好不避艱險遠出家門,入大海中去採如意寶歸來救濟他們吧!因為其他勞力工作所得來的代價,都不能使親屬永遠離苦得樂,必用此「一勞永逸」的方法,才能徹底解決這人生痛苦的問題。因為世間上的財物是有限量的,並且是靠不住的,決不能夠一得永得,成就一切。商人經過這樣再四的思維,所以決計入於大海採如意寶去了。
海喻菩薩行,如普賢菩薩的行願海。六度萬行,這是一一菩薩的過往之海。如意寶,喻一切種智。如意寶的意義,是求什麼得什麼,無求不獲,可以滿足你的一切欲望。然而如意寶,以大悲心去求,為大眾利益去求,方可獲得。若是自利,如聲聞、辟支佛一樣的,恐不需求此也。所以菩薩發心從家而出,不以人間七情色欲為滿足,一心希求向上一著,由超人而到於上上勝進諸地。
資糧、如我人出門遠遊,應該先要預備飲食以防饑渴。善伴、就是善知識,或是與菩提心相應的善心所。法空所顯真如,是船。以通達法空真如之慧解,領導一切善心所去求一切種智,這就是船師。故學佛之人,固然自身要發勝解及精進勇猛之心,若沒有善知識為領導者或善友來提攜你,要想證佛果的地位,恐怕還不是容易事!所以有了這二種心,還要先知道諸多阻礙,有很多困難,再想一種善巧的法門,打破這個阻礙的難關。
丁二 喻後三心
戊一 出其障難
『於其中路,遇一異人從海而還,乃問此人:「如是忽遽,欲何所之」?商人具答如上因緣,為救貧窮,今欲入海求如意寶以相資給。彼異人言:「我昔離家亦復如是,為濟親族貧窮諸苦;既發家已,路經曠野,度大砂磧絕無水草,多有野象、虎、豹、豺、狼、毒蛇、獅子,或遇劫賊、大山、大河、飢渴、寒熱驚懼怖畏種種危難。與彼船師方至大海,又遇大風、大魚、惡龍、雷電、雹雨,鼓浪洄澓,多有留難,不可具說。雖受如是種種諸苦,尚不能獲如意寶珠;但得資身,粗自供足,猶未能濟貧乏之親。今勸仁者勿強艱苦,徒自疲勞!吾欲與仁別為經理,所以者何?然彼大海有種種難,黑風、黑山、藥叉、羅剎、摩竭、蛟龍,眾難非一,但曾聞有如意珠名,往者千萬獲無一二。以是因緣,勸於仁者宜速迴還」。
修大乘菩薩行的初發心菩薩,在還沒有證入初地菩薩之前,在資糧、加行位,風電也似的向前途奔走,不幸的遇著惡魔來了。此中的異人,即喻魔王。他問商人——行菩薩道者:你僕僕道上,為的是什麼?商人告以欲入海求如意珠的事,他說了許多騙人的話,言在路上經過了許多的曠野和沙漠之地,既無人煙棲止,亦無飲食飽腹,而且還遇著許多要食人的惡獸;到了大海中,被水浪的漩渦,幾乎沉沒到大海裏去,什麼寶也沒有採得,也沒有看見,白吃辛苦,飽受驚嚇,命沒送掉已經是僥倖得很。我是過來之人,請你聽我忠實的勸告,可以做點別種小生意回家去,不要想發大財吧!魔王也有很大的功德力,很大的神通力,在維摩經裏講:不思議菩薩常現作魔王以逼迫眾生,試驗他的能力。此經文所說,或許是真懷邪惡心起顛倒想的魔王。楞嚴經說有五十種陰魔,最後二種,是定性聲聞——羅漢——定性辟支。第四十八種,即在欲界他化自在天的魔王,曾修大福德與禪定,能阻礙菩薩行大乘行;要人退大趣小求二乘涅槃,或以求現身之五欲快樂為滿足。現在人只要享受現前物質文明,不管將來的畢竟何如,胡塗的度過此生不自愛惜,便是魔王、魔子、魔孫。
如意珠,是大鵬金翅鳥的心。牠以大海中的龍類為食料,死的時候展飛高空把身化滅,但心不死,下至金剛際七下七上,龍王取得此心,即成為如意珠。
戊二 正喻三心
『爾時、商主聞是語已,倍復增進,發三勝心入海不退。云何為三?一者、父母兄弟宗親貧苦若斯,如何空歸不相救濟?二者、我之親屬,昔時富有惠我衣食憐愍於我,今者貧窮命不全濟,如何放捨而欲退還?三者、我在家時處理家務,策役驅使大小童僕種種呵責,如何貧苦不相賑恤令彼歡喜,而欲卻還。以是因緣,念酬恩德,發大勇猛決定前進,要當入海求如意寶,得已還家濟於親屬,恣其所用永離艱窮。
上面已略把阻礙的事情標述過了。這裏更要生起增進之心,以求獲無上妙果的成功,只可前進不可後退。只要給大眾有利益,雖赴湯蹈火,犧牲了生命亦不畏惜!這可以三種勝進之心為勉勵:一、對於父母,二、對於親屬,三、對於童僕,都要起孝養恭敬之心,以及愛護之心、報恩之心,因他們於我有大恩德。做人要知恩報恩,知恩報恩是做人的基本。有了這知恩報恩之心鞭策我們,自能努力向前,百折不回,為一切眾生求無上覺。
丙二 法合
丁一 合初二心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發菩提心,觀於十方六趣、四生皆是我之宿世父母,憐愍我故造諸惡業,墮於地獄、餓鬼、畜生,受諸苦惱。以是因緣而自思惟:以何方便濟斯苦難?作是念已。唯有入於六波羅密多大法海中求佛種智,拯濟有情生死之苦。如是思已,發大勇猛無退屈心,精進勤求無有懈倦,種種方便求覓資糧,菩提善伴、法及法師。
本段文義,正合前面所講的五種勝心中的一者、於諸有情普發平等大慈悲心,及二者、於一切種智心不退轉。梵語摩訶,此云大。菩薩摩訶薩,即大菩薩之謂。大有三種意義:一、形量比較義,如須彌為大芥子為小,人比蟻大蟻比人小等。二、數目比較義,如多數為大,單位為小。三、性情比較義,如品性高尚為大,品性卑劣為小,即通常所謂品性佳者為大人,品性不良者為小人之類。此修菩薩行者,亦復如是,應勤精進修多功德,脩菩薩行。實在、要到十住十行等的菩薩,方能具足此三種意義。此中菩薩摩訶薩,正合前文中的商主。
菩薩發菩提心,要依於大悲饒益有情而起的上求菩提心,乃謂之菩提心。菩薩的菩提心,要觀於十方六趣四生皆是我之父母:普通社會上有許多人,由仁慈之心而愛護六親眷屬,推而廣之為鄉黨、為地方、為國家、乃至全世界。這樣的心,祇算是維持人類的仁慈之心,還比不上菩薩的大悲菩提心。因為菩薩的菩提心是無限量的,須依此世界為中心,推及東南西北四維上下等十方,不僅限此一小千、中千、大千世界而已。普通以為只有上天下地至於邊際即謂之世界,現今科學進步,證實無量星球即為無量世界:不知未經科學家發見的世界還多得很,如佛經上所說的無量無數恆河沙世界,更遠過科學家所推想。
再看菩薩所緣的有情如何?「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等六趣,就其受生而言,有「胎」、「卵」、「濕」、「化」等四生。此皆我之宿世父母,既曾作過我們的父母,我們作人子的竟可忘恩不報麼!從金剛地以至有頂,於其中間為人道所居的,謂之人趣;以上還有天及阿修羅。天、即平常所說的天人,內分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阿修羅、也是生於天中的,雖有天福而無天德,為諸天人所擯出天界,故謂之阿修羅——非天。若約善惡業而說:修上品十善者生天道,修中品十善者生人道,脩下品十善者生阿修羅道:三種總名曰三善道。還有作上品十惡者墮地獄道,作中品十惡者墮餓鬼道,作下品十惡者墮畜生道:此三種總名曰三惡道。合為六趣,又名六道。亦有別為五趣的,將阿修羅之有福德者攝於天趣,無福德者攝於鬼趣。楞嚴經上開為七趣,別加仙趣,此以仙人別有不同的生理,別立一趣。然此應歸人趣所攝,而以說六趣為當。地獄,梵語泥黎,即苦世界的意思。如經所說的八寒、八熱等地獄。現在的南北極即似八寒,赤道即似八熱,此種寒極熱極地方的動物,即是地獄世界的一部分。在通常理想上,冰中火中決無有生命的有情,然由事實證明,極寒極熱的冰中火中確有無數的有情,這是業報差別的緣故。普通人往往誤會人死為鬼,故解釋鬼字的意義曰「鬼者歸也」,這是錯解了的。其實六道有情在生死流轉中,都是隨業受報、隨報轉生的。故人死後有生天界者,有還生人趣者,或轉生地獄、餓鬼、畜生道者,皆因其善惡業以為標準而定其生何趣也。不過餓鬼多有向人間世求食之事,所以世人容易誤認人死為鬼。吾人於此宜先打破以為人身中的靈魂,離開了軀體即成為鬼之觀念。畜生、有威福與無威福兩種。畜生、又名傍生,以傍行或傍形而生故。有威福者如龍象之類,無威福者如蟻蟲之類。以上六道有情,凡是吾人未了脫生死一天,還免不掉隨業受生。
「四生」者:一、胎生,人類屬之。二、卵生,鳥類屬之。三、濕生,感受濕氣而生者均謂之濕生,蜒蚰之類屬之。四、化生,有二:從無而有的若天人等,轉易變化的如蚊蠅等。化生在六道中均有之,茲不贅述。
十方六趣四生皆是我之父母者,我是此菩薩的代名詞。皆是我之父母,並非推想的,我人從無始生死以來受生無量,所經過的父母亦無量,梵網經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也就是這種意思。由此而論,我與一切有情展轉互為父母、兄弟、夫婦、朋友,返觀今日之但喚人類中同種族者曰同胞,其窄狹為何如哉!為什麼要觀一切有情皆是我父母呢?因為父母愛子之心最切,譬如為父者對家庭之負擔至重,對於子女有教養之責任,為母者對於子女哺乳懷抱撫育訓誨,更不勝辛苦了。以父母懷念我故造諸惡業,現在他們墮於地獄餓鬼之中受諸苦惱,以是因緣而自思維,以何方便濟斯苦難?作是念已,發起大悲心來。最好的方便,唯有入六波羅密大法海中求佛種智。六波羅密已如前說。海,是深廣義,言六度行之大法如海樣的深廣;菩薩要在此深廣之大法海中而求一切種智。法華經上的『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即此中的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又名一切智智,就是成就無上正遍覺之智。要得此智後,乃真能拯濟有情生死之苦。菩薩如是思已,馬上就要發大勇猛,沒有絲毫的退屈心,並且還要精進勤求無有懈倦,以種種方便求覓資糧。資糧、即是福慧二種資糧,如遠行客必先預備川資一般。最要緊的,還要覓得德相具足的菩提善伴;菩提善伴、就是修菩薩行的人,要與菩提心心心相應的,才謂之善伴。不但要覓菩提善伴,而且還要有「法及法師」。法、不外證法教法;法師、即是要依證教法而住持者,謂之法師。
丁二 合後三心
戊一 合出其障難
『行至中途,遇一魔王、領諸眷屬,或現天身、或現人身、婆羅門身、或作商主、苾芻、苾芻尼身,或餘種種異類之身。而彼魔王問菩薩言:「汝今匆忙,欲詣何所」?菩薩答言:「我為一切苦惱眾生,今欲入於六度大海求佛種智如意寶珠,以救一切貧乏眾生」。魔王復云:「我初發心亦復如是,為度一切苦惱眾生出生死家,度大流轉曠野砂磧,備受飢渴、盜賊、恐怖,眾難非一,方至六度大法海中。或遇乞頭,或逢乞眼、耳、鼻、舌、身、手、足、肢節、心、肺、腸胃、肝、膽、脾、腎、國、城、妻、子、奴婢、僕使、如是種種隨乞而施,不生慳吝,勤求智寶。經無量劫,生死流轉在於苦海,雖受種種諸苦難事,猶不能獲無上菩提,而但迴求阿羅漢果,出離三界寂滅涅槃。我今勸汝勿強勞苦,應自脩持,吾欲與汝共階此果。所以者何?我念三塗常受飢苦,心思吞啗,仰面向空,誰來入口充我一飽?種種苦難逼切身心,人命無常過於山水,善知識者難遭難遇,若不信受後悔何追?生死海中流轉不定,心如水月何有實耶!惡知識者易見易逢,恆樂勸人行菩薩道,捨財捨命望趣菩提。況諸佛出興,時乃一現,求者千萬,得無一二,以是勸仁不須勞苦,應求解脫自取涅槃。又三無數劫受諸勤苦方能獲得佛果菩提,此生、三生證阿羅漢,一種無學何用苦為?無智愚人心希佛果,備歷艱苦經無量劫,尚未聞證阿羅漢果,何況能得無上菩提!譬如有人獲一小鳥,更見有一咖嚕囉王,即放手中已所執鳥,便前捕捉咖嚕囉王,大者飛翔,小者復失,愚求佛果亦復如是。棄此求餘,二果俱失。既知是已,願早迴心,於此生中必證羅漢。」
此段文義,即合後三心中出其障難之文。修菩薩行人,既發大悲心拯濟眾生,不料行至中路——菩薩從初發心來至成佛之期於其中間叫做中路——偶然遇一魔王。梵語魔羅、此云害者,以其能害人之慧命,故對妨礙修行上說,乃謂之魔。魔有天魔、死魔、煩惱魔、五陰魔四種。一、天魔,住於他化自在天,喜擾害世間,名之為魔。二、菩薩本一心修菩薩行,忽遭身命斷絕,使其不能繼續修行,故謂之死魔。三、縱不遇天魔擾害,又無死魔降臨,但偏偏因煩惱熾盛擾亂心神使之不易修行,故謂之煩惱魔。四、五陰魔,是由業報所感的五陰之身恆有老病等,妨礙他的修行,謂之五陰魔。
魔王、亦有具大威福的,所以他能領諸眷屬,或現天身,或現人身、婆羅門身,或作商主、苾芻、苾芻尼身,或現種種異類之身。苾芻、苾芻尼,即比丘、比丘尼。尼、即女字的意思。梵語比丘、此云乞士,謂外乞食以資色身,內乞法以持慧命。總之,是隨佛證教二法出家的人。
魔王領諸眷屬現種種身,欲何所作呢?不外擾害諸修行人,使其不能勤修六度而證佛果。所以魔王以擾害心而問菩薩:汝今匆忙欲詣何所?匆忙,是菩薩精進的心。何所,是問菩薩所要到的地方。菩薩答言:我為一切苦惱眾生,今欲入於六度大海求佛種智如意寶珠,以救一切貧乏眾生。菩薩由大悲心為增上發起精進勇猛之心,而行六度廣大難行苦行期求佛之一切種智。因為得了佛的一切種智,即如如意寶珠,權巧方便,始能滿足福智以救一切貧乏眾生。
魔王復云:我從最初亦如你這樣發菩提心,為度一切眾生出生死家,經過幾多生死流轉曠野砂磧之處,以及備受飢渴盜賊等種種恐怖,種種厄難,方能稍行菩薩六度之行。但這種行是困難極了,不行則已,一行即有或乞頭的,或乞眼、耳、鼻、舌、身乃至手、足、肢節、心、肺、腸、胃、肝、膽、脾、腎等內身之生命的,更有乞求外物如國、城的,或有乞求眷屬如妻子或奴婢、僕使的,如是種種隨乞而施。菩薩不但施之而已,並且還要不生絲毫慳吝之心,一心勤求智寶——即如來一切智之寶,更要經歷無量劫生死流轉。雖在苦海中受種種諸苦難事,猶不能即獲無上菩提。我想無上菩提既然如此難得,不如但迴求阿羅漢果,出離三界寂滅涅槃,比較容易。我勸汝勿強勞苦,但求自己修持,吾將同汝一同修學共階此果,不是很好嗎?所以者何?因為我念因業報所感的三途果報,除常受飢苦,心思吞啗,仰面向空,誰來入口充我一飽?種種苦難逼切身心之外,別無所有。仰面向空,是形容餓鬼可憐的情狀。修行的人當知道人命無常如白駒過隙,四十二章經上說:『人命在呼吸間』,人生不過數十寒暑,我們的死緣是無定的,或因內身四大分散而絕命,或因虎狼、獅子、被人暗害等——有情方面的無常;或因房屋倒塌,車碾、雷擊等——無情方面的無常。不但死緣無定,而且時間更無定準,今日死、明日死是不能預知的。所以無常觀,便是一個擊破生死關的大鐵椎,修行人最為要緊。了知人命無常之後,常思善知識者是難遭難遇的,此時若不信受,後悔何追?應當知道生死海中流轉不定,心如水月何有實耶!何不趕此機會隨我修學。同時更應知道惡知識易見易逢,恆樂勸人行菩薩道,捨財捨命望趣菩提。爾看行菩薩道甚不容易,何況諸佛出興時乃一現,求者千萬得無二三?所以、我今奉勸仁者,不須勞苦,應求解脫,自取涅槃,不是萬無一失嗎。行菩薩道,又要三無數劫——即三阿僧祇之譯語——,在此三大劫中受諸勤苦,方能獲得佛果菩提,不如勸爾在此最短期間的此生、三生,證阿羅漢。一般是無學果,何用苦為!在此即能取證阿羅漢果者,名曰此生,倘是初發二乘心人,要經三生乃能證阿羅漢。至證阿羅漢時即名無學,在我看來,只是無智愚人,他們的心才會希求佛果。從來有許多人修菩薩道的,備歷艱苦,經無量劫尚未聞證阿漢羅果,何況能得無上菩提?你不相信,我再打個比喻譬如有人獲一小鳥,更見有一迦嚕囉王,即放手中已所執鳥,前去捕捉迦嚕囉王。大者飛翔,小者復失,愚求佛果亦復如是。忘此求餘,二者俱失,豈不可惜嗎——(迦嚕囉王此云金鳥或妙翅鳥)?我將這種求佛菩提不易的道理說出來,你既然明白了,願早早回心,於此生中必證羅漢,請你無疑的同我修學吧!這是魔王自稱為善知識,以種種巧妙言詞來阻擾菩薩的菩薩行。可見我們行菩薩道的人有多少困難。大家要知道,我們不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就永遠不會成佛,所以任受何種艱苦均不足畏,要艱難的幹去!常言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其實魔正是來成就我們,速速成佛的良伴,如提婆達多之於釋迦牟尼一樣。只要菩提心行不退,便決定成佛。
戊二 合正喻後心
『爾時、菩薩聞是語已轉增勇猛,發三種心。云何為三?一者、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生死已來皆我所親,或為朋友,現受苦惱未得免離,如何退還?二者、一切眾生從無始已來給我衣食,憐愍我深,今受輪迴苦難非一,云何未報乃生退心?三者、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皆我眷屬,策役驅使轉相呵責,未曾少分酬報彼恩,以是因緣不應退屈,更增勇猛求證菩提。若證菩提一切智寶,用濟生死苦難眾生,是名菩薩摩訶薩於大乘中一心修行得不退轉。
若無大悲精進之心,不能發起菩提心而成為菩薩。既發起大心,若缺思維善巧的方便,必退失菩提大心。所以有後三心之方便,策發其精進勇往也。第一種、見得從無始生死以來輪轉三界六道一切眾生,或為我父母,或為夫婦、姊妹、兄弟、子女、師長、朋友,見得彼等隨業受報受種種極大苦惱未得免離,我今不救孰能救度!故應策發勇往。第二、彼諸眾生皆曾對我憐愍恩深,我不救度讓誰濟之!故須勉勵前進。三者、此皆是我之親隨眷屬,供我策役驅使,聽命呵責,未曾少分酬報其勞,如何可生退屈之心?有如是深切鞭策,自然更增勇猛精進,求大菩提證一切智,濟度生死流轉中之苦惱眾生。因此,發起菩提心之大菩薩,修行得不退轉也。然應知眾生確是無始,不是另外有一主宰之神為肇造之始,亦非斷滅此身心即為終了;亦非現時科學家執為由原子、電子之極微而生起,亦非時、方、虛空等之所生;要了知無量無邊有情識之眾生,皆由因緣會合而生起。緣生性空,依性空說故云本來不生不滅;若依緣生說,則本來生滅相續無始,非從不生滅起生滅再歸於不生滅。此為學佛之人不可不了知深省者。
丁三 結成五心
『復次、慈氏!當知即是菩薩摩訶薩修大乘行,發五種心。此五心中,一者、於諸有情起大悲心;二者、為諸有情求一切智,心無退轉;此二心者、於大乘法精進修行。三者、一切有情皆我親友;四者、一切有情於我有恩,未有毫釐用相酬報;五者、一切有情皆我眷屬,我曾於彼起不善業種種訶罵非理責罰,深心慚愧,何時償畢!此之三心,令諸菩薩勇猛不退,乃至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對慈氏菩薩說明以上發心策進之理。然後結成五心,以明不可缺一,致失方便而退菩薩之心。發起濟度之心,先縝密觀察:於諸有情邊起親友想,酬勞報德想,負債想,精進勇猛勤行修習,乃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佛果也。希望諸君聽了此品之後,皆去學習發菩提心,而從捨己為人之心,修養培植大悲以為入手工夫。並常將此經文讀誦受持,細心觀察,精義入神,則菩薩心行從此生起。如是,則聽此經畢即為行此經始,展轉流傳盡未來際無有窮盡矣!
【經文資訊】《太虛大師全書》第 X04 冊 No. TX04n0004 第四編 大乘通學(第1卷-第5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2-09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太虛大師全書》所編輯
【原始資料】印順文教基金會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爾時、指說畢陀羅尼品時。薄伽梵,亦云婆伽婆,為梵語之多含不翻者。古云:有有德、巧分別、有名聲、能破四義;玄奘法師云:含自在、端嚴、熾盛、名稱、威德、尊貴六義。亦譯為世尊,為世出世所尊故。攝義不盡,故存梵語。作獅子吼,獅子為獸中之王,一聲哮吼,百獸震驚,而獅子不驚不怖。如佛說法,魔外畏之,故譬作獅子吼。此敘前已說祕密不思議之密咒。顯明祕密總持門已,敘前已顯明不思議之祕密法,露布於世間也。慈氏菩薩摩訶薩、梵語彌勒此云慈氏,姓也;名阿逸多,此云無能勝也。即從座起,從所坐的座位上起來。佛法閉左道而張右道,所以慈氏起座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此身業也;一心合掌,是意業;而白佛言世尊,是語業;三業清淨而請於佛。大聖世尊能以大悲等者:甘露,即不死藥。說契理契機之大聖世尊,能以大慈、大悲無漏平等之心,施方便善巧,將秘而不宣密而不露之殊勝陀羅尼妙法,加持守護國界,使諸眾生安穩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