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明經文句記[2]卷第五(上)
[3]大章流通,[4]二:初、[5]釋〈四天王品〉題,[6]二:初、因緣釋,二:初、約處釋人,二:
初、明處。二十八天皆上升之趣,此當其首。天分三界,於下界中此復在初。居半須彌者,處之所依。欲界六天,二天依山,忉利居頂,四王在半。梵語須彌,此云妙高,出水八萬四千由旬,四寶所成。
二、「東黃」下,出人。持國者,護持國土故。乾闥婆,此云尋香,行天帝俗樂神也。富單那,此云臭,餓鬼中勝者,或云主熱病鬼也。增長者,令自他善根增長故。鳩槃茶,此云甕形,頗似冬瓜,是厭魅鬼也。薜荔多,此云祖父鬼,餓鬼中最劣者。雜語者,能作種種語故。毘舍闍,此云噉精氣鬼,噉人及五穀精氣故,亦云顛狂鬼也。毘沙門,此云多聞,福德之名聞四方故。夜叉,此云輕[7]健,飛空健疾故。羅剎,此云可畏,亦名暴惡。
二、「此四」下,明品來意。
二、觀行釋。三種觀法,此當託事,以其境智一一皆借事義而立也。須知託事多兼法相,如王舍城而觀五陰、耆闍崛山而表三德,此之五三何殊四諦?然此正是託感應事明境觀也。分二:
初、示觀相。四諦四智乃至諦下各論見思,何教不說?今釋教義既專約圓,故所明觀不[8]關三教。四天須表無作諦理,四王乃表無緣妙智,照事即理名護諦境,了縛為脫名護心數,為他說此名為護世。通別見思同體為障,名為鬼神。法花指此等者,不無少異,彼以鬼神但譬五利,乃將蟲鳥而譬五鈍。今則利鈍俱類鬼神,但取分同也。
二、「若不」下,明利益。而且先明不觀有損。侵害心王,妙智不發也;毀損境界,諦理不彰也。心王至迸散,示迷三德而為三障。雖論三障,迷由煩惱,故云俱為鬼神所惱。「能觀」下,正示觀之有益。無明即明,為能觀智。此觀觀苦,生死即涅槃也;此觀觀集,煩惱即菩提也。控御等者,不動諸見而修道品、不斷癡愛起諸明脫,如斯控御豈獨不被侵害,而能顯理備德,顯理故諦境國安、備德故心數民寧,以轉八萬塵勞成八萬定慧也。自行了達既其若此,令他修證豈不然乎?託護世天王之事,修觀獲益其相略爾。
二、釋十三品經文,二:初、立意分章,二:
初、立意。季,亦末也。翳,障也。
二、「凡為」下,分章,三:
初、開流通七章。方軌者,方法、軌範也。
二、「天王」下,出天神五段。以地味膏腴請處說處者,膏腴,土田良沃也。《史記》曰「東割膏腴之地」是也。腴下多「味」字。[9]禳,除也。又「天王」下,且從增勝備論,一一皆有五能。
三、「四天」下示此品六番。
二、正釋經文,七:初[10]段,分五:初,又分六:初、述護國之能,二:初、分文。二、「敘敬」下,釋義,二:初、四王白佛,二:
初、經家敘。先標北方天王者,西土以北方為上也。偏袒者,西方之禮,弟子詣師必須偏袒,表有執役。
二、正白佛,二:初、分文立義。二、「法性」下,用義釋文,二:初、歎經三:
初、[11]歎體。佛所護理無量甚深,橫攝法周、竪收法盡。理若不爾,豈名經王?問:文詮此理,故言經王。是則經文但是能詮,王惟在理。釋題那云文號經王、教攝眾典?指文、指理二處不同,如何和會?答:若前三教文理不合,此則為妨。今乃從圓,法皆不二,文外無理、理外無文,釋題舉文若其孤立,豈得稱王?今疏指理不攝文者,翻屬前教信文理合是經是王,其義祕妙不可情求。今經王歎體,與〈序品〉不別。
二、「約體」下,歎經宗。約體修行者,體是本覺,起成始覺,方得名為約體修行。體具佛界因果二嚴,全體成修、二嚴無作,名非莊嚴而為莊嚴。今以極果二嚴為宗。「世天」下,經云「諸天」,包此三也。然應有四,恐文脫誤。或可天王本是生天,故疏不出。此四天名義出《大經》。〈德王品〉云「一者世間天,如諸國王;二者生天,從四天王乃至非非想;三者淨天,謂四果支佛;四者義天,謂十住菩薩,以見一切法是空義故。」《大論》明三種天:一假名天,即世天也;二生天;三清淨天,則兼三乘也。
三、「又下」下,歎經用。上至菩薩者,經無菩薩之言。既云能滅一切眾生苦惱,則通指九界方名一切。經文有四:
初、天趣。能與眾生快樂者,天趣眾生也。
次、「是經」下,三惡趣。諸河,三趣沈沒,猶如大河。焦乾枯竭者,滅三惡苦也。有經於「枯竭」上加「能令」二字者,妄也。
三、「能除怖畏」去,是人趣。初、言一切怖畏是總;次別明破三障惡。三災,是報障。怨賊,即刀兵也,并饑饉、疫病,名三災。惡星,是業障。業來責報,故惡星現也。憂惱,是煩惱障。
四、「舉要」下,總指九界眾生也。
二、「從世」下,述能護,二:初、分文。二、「護國」下,釋義,二:初、內以法護國,四:
初、護國之由。
二、以法護國。即是述其護國所以。無法安能護持國土?而其所以有內有外、外即世法、內即心法。若但行說世間之法,則令此經非方等教。天王全是凡夫心口,須知文文皆有世間出世間意,但以此句顯內義便,故云正與觀心相應。如下〈散脂鬼神品〉中諸文,且順世法詮辨。及至自述得名之由,則全廢事解,故云「現見不思議智境、不思議智光」,乃至云「我能安住一切法如性,於一切法含受一切法」。境智若是,故名為密,方能外現鬼神大將。豈非有理密故乃有事密?今文經雖不顯,大師得意,乃以行說諦智之法,而為護世安民所以。心數不行等者,心心數法全體即是方便般若,心王邪故數行邪境;今王既正導令不行、不行而行、行深般若到於彼岸。
三、天黨護國。意同向說。黨謂徒黨,即八部也。黨,輩也。帥黨者,帥音率,導引也。「如轉輪王」下,是事釋。以輪王降四方,喻天王遮惡鬼。七寶,謂輪、象、馬、女、珠、臣、兵也。
四、天眼護國。以報得天眼者,非修得也。受天身則眼必徹障。幽,暗也。燭,照也。萌,種子初剖也。杜,塞也。謂以天眼徹照,防將萌之禍根、塞漸起之惡源也。
二「從若」下,外以策護國,二:初、標科敘意,二:初、標科。二、「一若」下,敘意,三:初、勸說聽因緣和合,二:
初、勸法師為外緣。日出朝陽者,《爾雅》云「山東曰朝陽,山西曰夕陽。」雰,[1]扶文切,不祥氣也。《呂氏春秋》曰「冬行夏令則氣霧冥冥。」《春秋元命包》曰「霧,陰陽之氣也。陰陽怒而為風,亂而為霧。」今以日出喻弘經,雰霧歇喻三災息也。
二、「次王」下,勸王者修內因。秉法者,秉,持也。一人,謂王也。慶,善也。王有善,則萬方之民恃賴之。即《尚書》曰「一人有慶,兆民賴之」也。故王受是典而致國安。經「饑饉」者,《爾雅》云「五穀不熟曰饑,菜蔬不熟曰饉。」國邑郡縣者,〈王制〉曰「凡四海之內,九州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國三十、七十里之國六十、五十里之國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國。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國。」《春秋左氏傳》曰「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又曰「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
二、勸供給四眾因緣。經「優婆塞」,此云近事男。優婆夷,此云近事女。以成就戒者,堪可親近承事出家二眾故也。流衍者,衍,達也。
三、勸能讚所讚因緣。先王之德行者,先王道德之行若行之於身,即可以儀軌風俗。法言者,是出自典誥、聖人禮法之言。若宣之於口,即可以教人民。君既無此,故邦民不從其令,隣國不詠其德。「今勸」下,即勸王重道尊師、修功補過也。身意恭重,謙以自牧,即道德之行也。讚歎在口,即典誥之法言也。「夫高」下,明謙卑之意。王高而民下,為國者以人為本基,故當勞謙以聚之。辯以訥為師者,訥者內照清淨,故外絕矜飾,即大辯若訥也,故能為俗中小辯之師。尋常治身理國尚當如此,況今請出世之法、祈人民之福,豈宜[2]倨慢乎?儒禮以父事三老、兄事五更,屈王之尊敬卑為師,儒釋一揆矣。羽檄者,《文心彫龍》云「檄者皦也。宣露於外,皦然明白也。或稱露布,蓋露板不封,布諸視聽也。」顏師古注《漢書.高[3]紀》曰「檄以木簡為書,長尺二寸,用徵召也。其有急事則加鳥羽插之,示速疾也。」今云羽檄稱歎者,即告之以文、辭述具休,明也。《爾雅》云「顒顒昂昂,君之德。」靡,偃也。《論語》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草萊者,萊,[4]䔧草也。或作「葉」、或作「菜」,字之誤也。
二、用意銷文。
三、當以上意對經釋之,故云可見。
二、如來述成,二:初、分文。二、「四王」下,釋義,二:
初、合述歎經。四王所讚經體宗用,既合佛證三德妙理,故佛述成。諸佛從是法生者,體宗用三既是法性,豈有一佛不從此生?
二、「從於」下,述能護國,二:初、分文。二、「法護」下,釋義,二:初、述以法護國,四:
初、述護[5]國由。發心畢竟者,昔種善根是發心,今日聞經得益是畢竟。二心比校,昔種誠難,故佛述成歎其宿種。然此發心等語,即《大經》迦葉說偈讚佛,故佛初心但用彼語以成今[6]意。「護世」下云云者,此與觀心相應,義如前述也。
三、「從汝」下,超述天眼護國。
四、「從汝」下,追述天黨護國。
二、「從汝」下,述以智眼護國。前云策,今云智眼,互見其文。策即智謀,智能鑒照,名之為眼。言和合者,即前云內因外緣。因緣和合,然後禳惡。云云者,前白佛則三段別明,今則一番總述以包前別也。
第二番白佛述護國之事,二:初、分文。二、「一是」下,釋義,二:初、白佛,二:初、[1]工奉人法天除怨患。經「天律治世」者,師古治民則天行化。罰必當罪、賞必當功,名天律也。二、隣國興兵天令懅退。斥,逐也。經「四兵」,象、馬、車、步也。規往討[2]罰者,規,求也。或作「親」者,字之誤也。討,誅也。《傳例》曰:有鐘鼓曰伐。或作「罰」者,非。罰,折辱也、出金贖罪也。軍者,萬二千五百人曰軍。天子六軍,諸侯三軍。
二、佛述成,二,初、標科。二、「從爾」下,隨釋,二:
初、述成初意。無鬪訟名僧者,無鬪訟即和合也。
二、述成後意,[3]二:初、正以等慈述其懅退豫安也。
二、「又勸」下,兼勸諸國各守本業。貪企者,企,望也。佛告帝釋者,《大經》文也。經「楚撻」者,楚,一名荊,可以為杖。撻,擊也。《廣雅》,沃,濕也、美也,亦柔也。壤,土也。時不越序者,四時和也。心無貪悋者,無貪故不多求,無悋故能惠施。后妃婇女者,天子一后、三夫人、九嬪妃、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女。《風俗通》云「[4]婇女者,[A1]采擇其容色之女也。」
第三番白佛示其軌模,二:初、分文。二、釋義,二:初、白佛,二:
初、出願欲。六文如疏[5]列。
二示軌模,[6]六,一一如[7]疏對。上六,願柏梁者,漢時殿名。天火曰災,漢方[8]法以海中鴟魚尾安殿脊以禳之,災遂息。世昧其由,謂之鴟吻。八紘八方也,休,美也。自勵者,勵,勉也。四海者,《博物志》云「天地四方皆海水相通,地在其中,蓋無幾也。七戎六蠻九夷八狄形類不同,總而言之謂之四海。」皆言近於海也。
次、「佛」下,[9]述成,二:初:分文立意。二、「佛告」下,用意釋文,二:初、別述,二:初、述成六方法,六:
初、述成安身方法。羽儀者,《漢書.高紀》曰「紀信乘王車,黃屋左纛。」注云:以黃繒為蓋[10]裏。纛,毛羽幢也,在乘輿車衡左方上注之。蔡邕曰:「氂牛尾為之,如斗,或在騑頭、或在衡。以纛是毛羽幢,為天子儀仗,故曰羽儀。」經「躬出」者,躬,親也。
二、「從復」下,述成安國方法。爾許生死之難者,劫數如值佛之數也。
三、述成安妻子方法。
四、述成安王領方法。
五、「從常」下,述成宮殿方法。
六、「從在」下,述成上攝福方法。
二、「從汝」下,述成六願欲。六段如[11]疏。經「棘」,兵器也,與「戟」字同。刺,殺也。
二、「從汝」下,總述。
第四白佛要其法利,二,初、分文。由第三段末者,由前世尊述成云「亦當迴此所得最勝功德之分,施與汝等及餘眷屬。」四王因茲遂要法利。
二、釋義,二:初、白佛,二:初、人王運心。二、「人王」下,天宮相現,二:
初、事釋。人王至金光者,心存,即三智金光明也。至典,即三諦金光明也。智諦合,即起事用金光明也。以色心不二故,香隨智遍。「迴施」下,天王意云:若以法利迴施我等,我等皆得。故以光照天宮為表。龍猶屬畜,對天并鬼成三法界。言法界者,今從解脫所燒之香非法界者,何能周遍?三趣之體非法界者,豈能承受?[12]二觀釋上之所說,雖談諦智猶是約教,示經力用、未論觀行。今之所論,的就研心令觀詣理。故荊谿云:「本雖久遠、圓頓雖實、第一義雖理,望觀屬事。」此乃託事觀心、借義成行。三智妙解如火能然,三諦融心如香離臭,起三學行如煙氤氳,真本覺照故曰金光。行冥真故無礙而照,但期觀行契金光明,功用自然相周沙界。唯務相現、內觀不修,心緣五塵,魔必得便。慎之慎之。
[13]次、佛述,二:初、標科。二、隨釋,二:
初、述成香光普遍。[14]經「摩醯首羅」,此云大自在。金剛密跡者,《正法念經》云「昔有國王,夫人生千子,欲試當來成佛次第故,俱留孫探得第一籌,釋迦當第四籌,乃至樓至當千籌。第二夫人生二子,一願為梵王,請千兄轉法輪;次願為密跡金剛神,護千兄教法。」世傳樓至化身,非也,乃法意王子耳。據經唯一人,今狀於伽藍之門而為二像者,夫應變無方,多亦無咎。摩尼跋陀,此云威伏行。阿耨達,此云無熱惱。娑竭,此云鹹海。經百億非非想天者,夫百億即大千界也,但同一四禪及四無色。三禪統中千界,以大千言之,則有一千三禪也。二禪統小千界,則有百萬二禪,唯四洲至初禪則有百億。今非想亦言百億,以下望上言之耳。又恐翻譯之訛也。以義淨重翻,則無百億非想之言。
二、「從諸」下,述成施善護讚,二:初、讚因;二、讚果。經「勤修」下,明修苦行。「善能」下,壞外道、降魔怨是莊嚴道場也。「覺了」下,成正覺。「善男子」下,轉法輪。此並果上之事,如《瑞應經》廣明。
第五白佛舉興[15]衰,二:初、分文。二、釋義,二:初、白佛,三:初、舉興,勸四:
初、述弘經四天聽受。
二、「大梵」下,明釋梵八部皆集。經「釋提桓因」者,具云釋迦提婆因達羅,此云能天帝。
[16]三、「世尊」下,明人王為善知識。
四、「以甘」下,明得利護國彌勤。
二、次舉衰勸,二:初、分文。二、隨釋,四:初、明天失法食。二、明天神捨離。三、明惡鬼興災。經「流星」者,《星說》曰「絕跡而去曰奔星,光跡相連曰流星。」[1]薄蝕者,案《漢書.天文志》作日月薄蝕。孟康注曰:日月無光曰薄。韋昭曰:氣往迫為薄,虧缺曰蝕。京房《易傳》云「日月赤黃為薄。」《釋名》云「日月虧曰蝕。謂稍侵虧,如蟲食草木葉也。」虹者,《爾雅》云「螮[A2]蝀,虹也。」《爾雅音義》云「雙出鮮盛者為雄,雄曰虹;暗昧者為雌,雌曰蜺。」蜺或霓,江東呼為[2]絳,俗呼為美人。《釋名》云「虹,攻也,謂純陽攻陰義也。」
四、展轉成災。
三、正勸,二:初、分文。二、隨釋,六:
初、欲得現利。
二、天[3]忻法食。
三、出過三論。四韋陀者,即外人典籍。《摩蹬伽經》云「初人名梵天,造一韋陀。次有仙名白淨,變一為四:一名讚誦、二名祭祀、三名歌詠、四名禳災。次名弗沙,有二十五弟子,各一韋陀能廣分別,遂成二十五韋陀。次名鸚鵡、次名善道,及其弟子漸漸增廣,如是展轉有千二百六韋陀。」今言四者,從其根本為名。皆明梵事,出離欲染,故云梵天說出欲論也。毘伽羅論,此名記論,婆尼尼造,明種種經書并諸雜語。又名字本。河西云:「世間文字之根本、典籍音聲之論,宣通四辯,訶責世法、讚出家法,言辭清雅、義理深邃。雖是外論而無邪法,將不是善權大士所為也。」僧佉,此云數論,諸法從數起故,劫初黃頭仙所造。衛世師,此云勝論,謂諸論中勝故、勝人所造故,成劫末鵂鶹外道造。勒沙婆,此云苦行,未知出世時節,以人名名所造論。此三仙所說無漏盡通,故唯五通。
四、始終獲利。經「如來正遍知說」者,十號中二號也。
五、教主勝故。經「以大悲力故」等者,用無緣大悲普覆法界,故,超梵王四等之心;以難思苦行積劫利物,故超帝釋十善之因。
六、諸法本故。經「一切眾生」等者,世間,謂五戒、十善、十二門禪等。出世間者,四教法門者,三乘修證也。國事者,禮樂征伐、治世育民之事也。造世論者,如上三論及下正論等也。皆因此經者,乃教、行、理三種經也。故新本云「欲生人天、欲得四果支佛、欲得佛,皆依此經懺悔滅障方得成就。」若探取化意,即是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但以此經部在方等教,猶屬通理,就人分未免異趣故。欲令等言,隨其五乘而得安樂也。
二、佛述,二:初、分文。二、隨釋,二:初、舉興衰勸。二、正勸第六說偈頌德,二:初、分文。二、「夫三」下,釋義,三:初、說偈歎:三:初、歎三身:[4]三:
初、依現文別對三身。空是法身者,經無「空」字,以其日月必依於空。又下文云「佛真法身猶如虛空」。是故疏以空、日、月三對於三身。空無明暗,日月共依,別喻法身體本周遍。日能破暗,別喻報身三惑盡淨。月能盈昃,別喻應身隨機勝劣。此之別對為下圓融而作張本耳。
二、「通意」下,取喻義通具三身,二:
初、取喻顯圓。若以三喻別對三身,恐謂三身其體隔異,故今委取能喻之事其義不局,每喻各自具於三義。如日一喻,上必依空、下必現水,此之三義則顯報智圓具三身,此則三般若論三身也。月喻亦爾,可顯應用圓具三身,此則三解脫論三身也。太虛空是日所依空,天日水日當體含空,此之三空則顯法體圓具三身。月亦如是者,月所依空,天月水月其中含空,亦顯法體圓具三身。空遍日月兩說三身者,乃約雙照中道而示,此則三軌而論三身也。
二、「依」下,以結文示。此結歎文,凡舉三喻,謂月、焰、化。此三事義,各合具三。如月一喻,必上依空、必下現水,此乃應身圓具三身。文舉如焰,焰必依日、日必依空,此乃報身圓具三身。文舉如化,化必有術名為化法、術必在人即是化主、其變化物名為化事,此乃法身圓具三身。
三、「雖復」下,復取結文以通融別。經既顯云無有障礙,若非以法而定於喻一一圓融,何稱此中無障礙說?當以此意融身相文,使一一相皆嚴三身成密藏相。
二、歎身相,二:初、分科釋經,二:初、分科。二、釋經,五:
初、歎上二相。
二、歎智斷[5]者,初二句總標,有喻、有法。次四句是別歎,二句是智、二句是斷淵海也。《管子》曰「水出於地而不流曰淵。」
三、歎下二相。
四、絕言歎。
五、結歎。
二、「夫相」下,總示身相,三:初通嚴。三身相好不獨在應身,報法亦通等者,如今所列。目齒輪網,例於上下二十八相,通能莊嚴三種身也,以身相是一,隨見成三。莊嚴父母生身者,以藏通人但言偏空,所見佛相謂由正習構造而成,相非奇特,但能少勝輪王而已。以不知心現見從外來,取色分齊,故名生身。此乃如來曲順凡小,示現此身,故名為應。莊嚴尊特身者,以別教人能信中道妙色妙心隨緣變造,所見佛相知從心現,無有分齊,或現大身十蓮華藏世界塵相、或現八萬四千相好、或時秖於丈六三十二相,令其機緣無分齊見,不同藏通分齊之身,故名尊特。此乃如來修道所得,故名為報。莊嚴法門者,以圓教人了大小身及多少相,皆性本具、修德無功,相雖是色、色即是心,故《起信論》云「色性即智說名智身,智性即色說名法身。」今從即智名法門故,以八萬四千陀羅尼為髮,乃至定慧為足。以即色故,故得名為法身相好。此乃相好隨解而轉,故使莊嚴三身相異。
二、「此中」下,別示法門。此乃指經智淵無邊而為智德,百千三昧而為斷德,此之二德能收一切莊嚴法門也。學者若於色心分隔而解此義,則永不識法身相好也。
三、「文」下,文示圓融。上來分別法報應相欲[1]令易解,故須就機淺深優劣,須了前前不知後後、須了後後必見前前,良以前麁後妙故也。今四天王是大菩薩,就圓稱歎,見三身相與妙三德無二無別,應是解脫,豈隔二德?報法準知。欲彰此義,是故特云無有障礙。若知此意,方是深達金光明法門也。
三、「偈初」下,結歎,二:初、直銷經文,二:初、銷文。結佛月為三身者,現文唯有空與水月,合有天月,可喻三身。言佛化為四身者,法身妙色而為化法,報應二身照理鑑機而為化主,曲順機緣現九界身而為化事。今以化事顯具上三,故論四身。皆具三四者,趣舉一身即三即四,彼彼皆爾,方名無礙。
二、「品初」下,結妙,二:
初、明始末皆三。三章是法、三身是人,攬法為人、人不離法,故云辭異其義是同。佛月清淨者,取偈初句成今三身。
三、歎天辯絕妙。
初、歎三章。云「金光明微妙經典」,顯不縱橫;今結三身言無障礙,亦非縱橫。以初以後顯於中間句句無非談祕密藏。大師歎妙,其意在茲。
二、料簡機應。上明三身無有障礙,其義幽微,猶慮學人三相不泯、情有分張。今明三身及以所被無非法界,法界無外更何彼此?
三、初一問答,明法外無餘。言法不作報非報者,非報是應。難云:三身秖一法界,豈有能作作所作耶?而言依法者,此同體依,依而復即全體之用,用還依體。二一問答,報即法界、影是應身、非影是化身,以現九界非佛像故。法界下注云云者,更合明於應是法界,三同祕藏,豈有一身非法界耶?三、「又並」下一問答,明機外無應。三身一體,人或信之,其所對機多謂他境,故今顯示令泯此疑,二:初、設並顯。動譬機生,不能覩應。不動譬機熟,則能覩應。水譬正因。安樂性者,即大涅槃既是三德,性必妙融,寧非法界?故〈自他不二門〉云「物機無量,不出三千。能應雖多,不出十界。物機應契,身土無偏。同常寂光,無非法界。」若昧此意,勿議今宗。
二、「又淨」下,引文證。因感出世,由生成佛,人皆共知,四教悉爾。今從圓說,始窮經意,良以自他性本不二,方有能感及有能資。因感出世者,即十界機感。十界應也,以生地獄與佛地獄性不二故,方能感見地獄之應,乃至感佛亦復如是。今宗所論感應皆具十法界者,為顯不二。義若不然,豈惟眾生不能感佛,抑亦十處不成法界。宜深究之,宜深究之。由生成佛者,眾生能作成佛勝緣也。若順若違,並資佛行。而惡逆者其功最強,如無達多,佛豈成道?然若惡法本非佛性,何能資助菩薩成佛?菩薩不觀生為法界,非同體悲、非無作行,何能成就大菩提果?若其佛外有一眾生,非佛法界;生外有佛,法界不成。不作此解,未超三藏,何況通別?
二、佛三偈答,二:初、立意分文,二:初、立意,二:
初、正立法。能成佛者,諸佛軌法方成因果,以法常故諸佛得常。例樂我淨,亦復如是。
二、「般若」下,引證。法能成立一切凡聖者,以法本具十法界故,隨染淨緣起成凡聖。凡夫雖迷,而其迷中假實依正未始離性。須知染緣熏於性染方成染法、淨緣熏淨,人皆共知。性染性淨其體本融,全體而起,隨染緣則染淨俱染、隨淨緣則染淨俱淨。故《不二門》云「三千在理,同名無明。三千果成,咸稱常樂。」性之染淨是金光明[2]經妙體,如來今說為作淨緣,是故稱歎以答天王。
二、分文。
二、用意釋文,三:初、歎經體;二、「十力」下,歎經宗;三、「以是」下,歎經用。私開為四:初三行,通就眾生明生善滅惡。二、「閻浮」下十二行半,別約人王明生善滅惡,三:初三行半,明願欲;二、「應當」下三行半,明立行;三、「譬如」下五行半,明獲益。三、「是金」下二行半,約上聖護念明生善滅惡。四、「若有」下四行半,約師弟說聽明生善滅惡。
三、四王歡喜發誓。經「悲喜」者,悲昔不聞,喜今得聞。悲他不聞,喜自得聞。涕淚橫流者,涕音體,涕即淚,橫謂交橫。古本皆作「橫流」。不須改為「交」字。《大經》亦爾,無讖所翻多云橫流也。《文選》王粲《登樓賦》曰「悲舊鄉之擁隔兮,涕橫墜而未禁。」怡解者,怡謂和悅,解[1]謂舒散也。
二、〈大辯品〉,二:初、[2]釋題,[3]二:初、釋大辯,二:初、所住法門,二:
初、具明四辯擬於四教。藏不明大,但說無漏,故名小辯。通教出假,說於界內塵沙八門,名無量辯。別教能說界內界外二種塵沙,故名雙辯。圓談十界法法皆中,二邊情泯法法互遍,真俗宛然三諦一諦,名為大辯。
二、「此天」下,明所住法。最勝王云:「大辯才天女依高山頂,葺茅為室、結草為衣,坐翹一足。」空假中智一心中得,破根本惑莊嚴法身,心既融通說乃自在,即自住大辯也。二、「以自」下,能用四悉圓辯深妙、能談麁淺,隨機而授無有罣礙,方名大辯。是故疏以悅宜對悟而論四悉,令得四悅乃至四悟。此則一悉明於四教,亦是四教各有四益。大辯才天力用如是。
二、「對佛」下,明品意。
二、[4]釋文,二:初、分文釋義,二:初、分文,二:初、「加」下,釋義,三:初、加法師。加圓四辯,自能該三,即前四四十六益也。樂說辯者,於一字中說一切字,於一語中說一切語,於一法中說一切法,隨可度者而有所益也。辭辯者,種種莊嚴言語善巧也。義辯者,知諸法義所歸趣處也。法辯者,智慧通達諸法名字也。
二、「若有」下,加化道。前加四辯,是能化之道;今加其人,是所化之機。此二和合,化道無窮也。
三、「從復」下,加聽者。經「[5]技」,術也。
二、結示益深。
第三、〈功德天品〉,二:初、[6]釋題,二:
初、釋功德。於二嚴中此當福德,福能資智以嚴本理。智即三般若,福即三解脫,所顯所嚴即是三軌。若總若別,皆金光明一體異名也。應知〈大辯〉與〈功德天〉咸皆證入金光明法門,皆能遍攝一切法也。引物偏好,名行不同,彼攝一切,以智為首;此攝一切,以福為首。能攝所攝對智不同,故當世界。所須不乏,能生正念,即當為人。思惟深義,能破偏淺,即當對治。能令速悟本性菩提,當第一義。
二、「此是」下,明品意。
二、釋文,二:初、分文。二、釋義,六:
初、誓給四事。即經所列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也。及餘資產者,即四事之外,一切資具產生之物也。
二、明福德之由。述過去世值佛修證金光明法門,故,能今日隨弘經處有求皆與。寶華等八字,別號也。如來等,通號也。無虛妄名如來,良福田名應供,知法界名正遍知,具三明名明行足,不還來名善逝,知眾生國土名世間解,無與等名無上士,調他心名調御丈夫,為眾生眼名天人師,知三聚名佛。具茲十號名世間尊。種諸善根者,以照金光明微妙之智為諸善之根也。璧者,玉所琢器也。〈周禮〉云「以蒼璧禮天」是也。珂貝,螺屬也。
三、勸示行法,二:初、略勸示;二、廣勸示。私開六:初、示常所住處。經「阿尼曼陀」,此云有財。二、示稱名供養。三、明誦持神呪。四、明歎呪勸持。灌頂章句者,以法性水灌十地頂,受法王職。今密談此法,故名灌頂。必定,是般若德;吉祥,是解脫德;真實不虛,是法身德。以此三德讚灌頂義。等行,謂具行諸行。中善根,謂行一行。八戒者,即在家人一日一夜也。於五戒上,更加不著華香、不觀聽妓樂、不止高床,此八是戒;不過中食是齋。五、勸迴向菩提。此乃奉供及誦密言邀請意也。若為自身受五欲樂、希望財寶,即輪迴業,眾聖所訶,尊天寧護?令為己他成菩提故,其所剋獲非生死因,當依此文修今行法。六、勸嚴處奉待。阿蘭若,此云無諍,以其所居不與世諍,即離聚落五里處也。又有達摩阿蘭若,謂說諸法本來清淨,因名其處為法阿蘭若,即《華嚴經》初於阿蘭若法菩提場是也。今經所指,該其二也。
四、誓臨影響。
五、要求同行。
六、別示歸敬。問:《大經》中說「功德姊主、黑暗妹隨,有智主人二俱不受。」今令奉供與彼大違,兩經所談如何和會?答:尊經設法取捨多塗,大權垂形表報非一。彼對黑闇,表生必死,四相相隨;此對大辯,表福資智,二嚴互顯也。四相是過,寧不雙驅?二嚴是功,理合俱進。有智之福,生死自亡;有福之智,菩提可證。今為說聽金光明典,故藉天資所須之物。須知今用雙亡生死,弘經之心感功德天,所獲資財離我我所。姊尚不著,妹豈能來?此為弘經,彼專修觀,用捨論益,去留豈同?又如國王大臣官長,《法華》令離、《涅槃》令近,故知設法各有異門,豈以彼經難今所說?
第四、〈堅牢地神品〉,二:初、[7]解題,二:初、正解名,二:初、所表之智立四悉。《淨名》云「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上是天神,天是陽,故如父。此既地神,[8]地是陰,故如母。一義也者,父母不同,故屬世界。天陽上覆,地陰下載。卉,是草之總名。木,是樹之都稱。「智度」下,合喻。眾善,合卉木也。「各有」下,如檀[1]破主慳,乃至禪主破散。五屬緣因,故未亡泯。智破生法,方無名相,破惡中最,故當對治。智度復本,破立俱忘,故無等無上,名第一義。此於智度立四悉檀。
二、「智度法門」下,能召之名彰四德。堅牢即常德。地即樂淨,無苦受故,荷持一切;離染著故,出生無盡。神即我德,威德力用悉自在故。
二、「此品」下,明品意。二、釋文,二:初:分文。二:隨釋,三:初:誓涌地味,三:
初、明己身增長,二:初、生起八事;二、隨事釋經,當依生起次第消[2]之。經聚落者,落,居也。人之聚居,故名聚落。山澤者,下有水曰澤。宿衛,謂止宿衛[3]護。五果者,即經云「壽命、色、力、辯、安」也。此之五果,由食而[4]致。
二、「從何」下,明眷屬增長,二:初、生起五事;二、隨事釋經。五並如生[5]起。經「縱廣」者,南北曰縱,東西曰[6]廣。
三、「從世」下,明報恩增長,二:初、生起六事。二、隨事釋[7]經,亦如生[8]起。
二、佛述成,二:初、標文。二、隨釋,二:初、述成展轉增長。一約聞經下,為成展轉義,故探取下科為出世也。日夜受樂,在次文耳。二述成供養增長。經明供養是在人世也。「是人」下,往天世也。「日夜」下,至出世也。雖受天樂,住樂法界故無所受,是故名為不可思議微妙快樂。
三、發誓護經,二:初、分文。二、釋義,三,並如分[9]文。[10]
[11]第五、〈散脂品〉,二:初、解題,二:初、釋名并領,二:初、翻梵名,二:初、翻名;二、「密有」下,示義。密名順世界,密行可為人,密智能對治,密理是第一義,皆約三法不縱不橫,非偏小凡下所知,是故名等悉稱為密。注云云者,旨在於此。
二、「蓋此」下,明屬領,二:
初、明所屬,二:初、正明所屬;二、「餘三」下,兼明三將。
二、「管領」下,明所領,二:初、出部數,二:
初、就方維明數。六方者,四方,天地也。四維者,四隅也。
二、「又說」下,約五大明數。此五各有主執之神故。
二、「巡游」下,示功能。
二、「聞經」下,明品來意。注云云者,雖三天王各有神將,散脂為首,故獨標名,令釋此意也。
二、「文為」下,釋文,二:初、分文。二、隨釋,四:
初、發誓護持,二:初、經家敘;二、正發誓。
二、述有能護之德,二:初、分文。二、釋義,三:
初、標經。唯然,上聲。禮對曰唯,野對曰阿。
二、「述又」下,述,二:初、節句立意。二、「神既」下,總別釋義,二:初、總釋,三:
初、據名標義。大權所為有本有迹,以智證真名之為本,隨情立俗名之為迹。雖分本迹,但立一名。昔從密本垂於密迹,今從密迹顯乎密本。垂迹之際,此之密名但詮世俗統領神眾有於密謀。今對世尊敘護經德,宜須顯本,此之密名合詮理智。非是偏小賢聖所知,稱之為密。散脂本迹既於此彰,以驗四王諸天神等皆是從本而垂迹化,是故今釋委論密義,豈獨能顯諸天本迹,亦乃能彰經體宗用。
二、「智若」下,依名釋義,二:初、約境智釋,二:
初、釋三。智即能觀之三智,境即所觀之三諦,正即顯境智之非邪。能所互融邪正不二,密名顯德其在茲乎?初、初五句明智密,[12]二:初、揀非淺深階級者。別雖三智,前空、次假、後中,此可言思,何所論密?二、「即一」下,顯密,二:初、約三智互融不出三也。初句即一智是三智,妙空智也。次句即三智是一智,妙假智也。後雙非三一、雙照三一,即妙中智也。若指諸法為一切者,未必盡備;以空假中為一切者,更無遺餘矣。
二、「若得」下,附文示融五句,即三智,配釋如下。
二、次五句明境密,二:
初、揀非智。知即可思、口說即可議,那成密耶?
二、「不可」下,示密,二:
初、正示。境非智外,豈以偏小智之可知?識即是境,豈以六凡識之可識?此明絕思也。境離名字,豈以諸法名字名之?境離言說,豈以四句言說說之?此明絕議也。
二、「而約」下,附文。前三智云唯數唯密。今雖五句,句句皆云不可思議,即唯數唯密也。
三、後五句明正密,二:
初、揀非。介爾對待皆非中正,乃麁顯法密義不成。
二、「即邪」下,示密,二:
初、直就理示邪正。中邊趣舉其一,收法畢盡,更欲與誰而論待對?欲令解了,強言中正。
二、引《思益》證心通真妄。今以分別有無分之。言分別者,分於邪正、別於中邊,乃令諸法不正其中。其失既然,得可知矣。
二、「我行」下,結。
二、「又此」下,約三業釋,二:初、釋。言一往者,既智境正外傍顯此義故也。散脂今就密名顯本,本密必三,謂身口意。若其不爾,何能示現神將三業令眾不知?故未顯本。前非同證者,皆不能測,此乃三密使之然也。
二、「所以」下,結。雖在三業,言且不彰,復是密義。如先陀婆,非智臣莫曉。
三、「如此」下,結前生後。
二、「世尊」下,別釋。前以五句共明智密,乃至五句共為正密,但以智等彰其密名,故當總釋。今於初五句分對三觀,乃至後五句分對三身,故當別釋。二:初、大師用三法釋,二:初、正別釋,二:初、約離釋義;二、約合對題。初,三:初、約五句別對三觀,三:
初、牒文示義。作觀釋者,此出散脂本修之行也。二、「知一」下,依義釋句,二:
初二句示境。能生所生皆言一切法者,如十二支皆是能生、皆是所生,能生生所生、所生資能生,能生名因、能資為緣,因緣不盡生法無窮。此等即是所觀境也。
二、「了一」下三句,示三觀,三:
初一句空觀。了達虛無者,悉從因緣,無性實故虛、離名相故無,畢竟叵得方名了法。
二、「知法」下,次句明假觀。了無性相名曰知空,不礙緣起名[1]為非空。以一切道起一切種,名道種智。此智分別十界假名,海印森羅而有差別。而或作「無」,字必誤[2]也。[3]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五(上)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五(下)
[4]三、「如法」下,後句明中觀。以二觀等者,出安住行相也。圓論三觀若非一心,觀體則縱;若其不以二為方便、中為真實,觀體則橫。今論三觀不縱不橫,如此修之,即能安住十界之法,如於本性即修成性,功由一心三觀之力也。故荊谿云:「以正觀安故,世諦方成不思議也。」此則雙遮中道也。雙照二諦,故言含受。遮乃遮情,照則照性,邊情既泯,二諦皆中。中既不偏,是故空假各含一切。經云「於一切法含受一切法,不作雙照中道解之。」經意莫顯也。
三、「若三」下,結觀名密,二:初、揀非。二、「即一」下,示密。即一而三故不一、即三而一故不異,縱橫並別,非之例知。欲知等者,兼用口密以結此文。
二、約次五句別對三脫。此明散脂自顯本地。已證解脫而兼三諦者,得脫由見諦也。三:初、牒文示義。二、「現見」下,依義釋句,三:
初、一句示圓淨。實智照不思議真諦者,真諦體是性德般若,全性起修名為實智。諦非般若,寧發實智?此諦離縛乃成分滿圓淨解脫,當知理果終始一如。
二、三句示方便淨。隨機屈曲、因果廢興,皆是權智照不思議俗諦。俗諦體是性德解脫,全性起修名為權智,離縛乃成分滿方便淨解脫。理果不二,準前可知。
三、後一句示性淨。前云智光乃至智聚,四名但召能照之智。唯此智境雖亦標智,體是諦理義當所照,故疏引經「法如如智,此智與法如如冥故」,意彰境智如如不二。然而此說人皆知之,所解終成二物相合,蓋以不曉境智之體故也。欲知境體,須簡頑境及偏小妄心假立真如,此境安能與智不二?今依馬鳴,立境體者所謂本覺,其智體者所謂始覺。故《起信論》云「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常住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學(文畢)。」此覺是性,全性起修名為始覺。論云始覺者,即同本覺。既云離念,豈有思議?既等虛空無所不遍,豈有一時一塵一心而非本覺[5]乃始覺[6]耶?是故得云三世十方生佛依正為所觀境,三世[7]一方生佛依正為能觀智。境智名別,其體不殊,是故能所二而不二。境照於境、境照於智、智照於智、智照於境,此四句說,說即無說、無說而說。此四句照,照而無照、無照而照。不可思議智境,斯之謂歟!此之智境須論六即,今是分真、究竟二位。
三、「若三」下,結脫名密,二:初、[8]簡非。二、「以不」下,示密,俱例前。三、約後五句別對三身,三:初:牒文示義。二、「正解」下,依義釋句,三:
初、二句,示報。正解能顯體等者,此乃似解能顯真體,真體乃是性德般若,既得顯發,即能觀達根本無明,故名正觀。而言報身者,在心名觀,就身名報,四十二位皆得論之。
二、「得正」下,二句,示應。分別約法知藥病也,解緣約機知生熟也。非此解別則無應身,故應身對機未熟而出乃名待時,已發後出乃名過時。[A3]啐啄同時,是應機相。
三、一句,示法無覺等者,此義須對報應簡之。秖一大覺而有寂照及非寂照三種之能,故名三身。覺即照覺,能照理故,即是報身。無覺即寂,覺能現形故,即是應身。今云無覺無不覺者,即非照非寂,覺能雙亡雙用,名究竟覺,即是法身。是故三身名為三佛。三種之了亦復如是,就身名覺、就心名了,三義宛然。
三、「若此」下,結身名密,二:初、簡非;二、「非一」下,示密可見。
二、「約正」下,約合對題,二:
初、合三德對題。上文約正明於三身、觀明三觀、脫明三脫,三三皆可對金光明,此明離也。今合三身為一法身,但對金字,合[9]於三觀為一般若,但對光字,合於三脫為一解脫,但對明字。諸經諸論以三德等作修二性一說者,圓人解之,是合三義。此意至妙,學者應知。
二、「三德」下,明五章皆密。三德是佛所證密藏,以被機故,說金光明微密之教。散脂本因稟此密教而生密解,即聞密名也。住理乃是顯於密體也,行行乃是修於密宗也,利他乃是起於密用也。不言教者,同佛故也。
二、「復次」下,明互通。雖作三身、三脫、三觀三節解之,而十五句一一皆是金光明海,體量高廣,故使名義展轉相釋。如《涅槃》中百句解脫,以一一句皆是三德微密藏,故大師釋句句具百成於萬句。今舉正解具十四句、能具成十五句,合云由正解故正觀,由正解故得正分別,由正解故正解於緣,由正解故正能覺了,由正解故不思議智光,乃至由正解故於一切法含受一切法。以正解一句為首既然,餘句為首例亦如是,乃成一百七十五句,以體量一貫故名義相成。疏於三五皆舉頭句,例於四句皆十五句,注云云令此銷釋也。
二、「又作」下,用五性釋所用。五種皆名佛者,是果德故。皆稱性者,不改義故。若將此五對今三節五句義者,能顯散脂本證圓常、迹用周遍,護經德妙、利人益深,此乃今家對釋意也。文二:初、大師對初五句,二:初、示五性異同,二:
初、明三種不異。正謂中正,緣謂助緣,了謂覺了。此三名義諸師立同,故云不異。
二、「又一」下,明二性出沒,二:初、二家立異,二:
初、明異相。果性者,緣了所剋智斷果也。境果者,緣了所轉境界,即陰等十種境也。果及果果者,果則別在智德;果果者則在斷德,智德之上又加斷德,故重言果。此之二二皆稱性者,悉以常住不改為義。境界不改者,修惡即性惡故也。
二、「若作」下,明開合。沒境界性為緣因所攝者,陰等十境乃是正觀近方便法,親發了因,故可攝屬緣因也。沒果果性為果性所攝者,智斷雖殊,俱名果故。
二、「雖開」下,五數不虧。
二、「今以」下,約五句對性,二:
初、對初家五性。安樂性即正因佛性者,安樂乃是涅槃之義,具足三法;今就合說,但名正因。世出世等者,六道是世間因果,三乘是出世因果。言因佛性者,境界之性但齊九界十如,是法望佛是因,以其佛界十如,是法望九稱果,皆屬能觀,不名境界。故《起信論》但以九相而為境界。是故業相名細中細,為佛境界。又云「依轉識故說名境界,而此證者無有境界可說。」故知境界是九界法。若爾,何名佛性?良以果人不獨成就佛界十[1]法,亦能成就九界十法,是故千法。眾生雖具,體用不彰;唯佛究竟圓融自在,所以因法是果人性。
二、「若作」下,對次家五性。境界既以合入緣因,遂取知法分齊之句而為果性究盡實相,名智照分明,見無分齊之分齊也。如云「智度大海,佛窮其底。」豈非無底而為底耶?乃以安住諸法如性,一切皆能[2]舍受一切,同名果果性。此則果後任運永水雙遮雙照也。二、「若然」下,章安例兩五句,二:初、例上合對。二、「師雖」下,準義須釋。五性秖是開於三法,三番五句既其番番對於三法,亦合番番對於五性。後之二番大師不釋,意云可見;章安恐後學不知,故略指云義例應爾,復令講者伸釋其意,故云「準須釋出」等也。第二番中,智光是了因性;智炬是境界性,知境不濫如炬照物;智行是緣因性;智聚是果性;智境是正因性。若依次師沒境界性者,則智炬是果果性,斷德對機不濫也。第三番中,正解顯體是了因性;正觀體顯既當報身,合是果性;正能分別是境界性;正解於圓是緣因性;正能覺了是正因性。若依次師沒境界性,則以正能分別為果果性,果後應機任運分明也。
三、「世尊以是」下,結。
三、「從世」下,發誓充益,二:初、分文示好。二、依此消文,二:
初、益能化[3]經,三:初、「世尊」下,益口業;二、「眾味」下,益身業;三、「心進」下,益意業。
二、「以是」下,益所化經,三:初、未種令種;二、「若有」下,已種令熟;三、「無量」下,已熟令脫。問:既得智聚又攝福聚,斯乃真似二種莊嚴,合居方便及實報土。經那但云無量千劫人天受樂?答:須知十益皆悉不離二十五有。此中乃是人天方便、人天實報。故《仁王般若》云「出三界外更有眾生界者,此是外道大有經說。」須知四土若橫若竪,秖在三界一處而論。學者宜審。
四、「從南」下,歸敬三寶。一切眾經初皆歸敬者,謂結集經者皆有歸敬在通[4]敘前。此方好略,譯人省之。亦有存者,如《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初云「歸命大智海,毘盧遮那佛。」注云:外國本一切經首皆有此句。「諸論」下,即造論者歸敬也,如《智度》、《起信》等。三寶者,佛、法可知;功德、大辯即菩薩,理和僧也。南無,此云歸命。
二、正論善集明人王往日通經,二:初、〈正論品〉,二:初、[5]解題,[6]二:初、正釋題,二:初、直釋二字。世聖者,謂輪王也。《易》曰「備物致用立功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管子》曰「聖人若天然,無私覆也。若地然,無私載也。」此皆言世間聖人。出世聖,謂三乘果人斷惑證理名聖也。覈者,《說文》云「考事之實也。」覈事實則世間正論[1]可治國,覈理實則出世正論可以詣道。
二、「此品」下,委明四悉。謂世間正論而有四益,皆引《孝經》結成其義。文為四:
初、世界。先王舊法,即世間事實。世世不同,即世界意也。
二、「王行」下,為人。百穀者,楊泉《物理論》云「[A4]粱者,黍稷之總名。稻者,粳糯之總名。菽者,眾豆之總名。三穀各二十為六十。蔬果之實助穀各二十,凡為百穀。」社稷者,《孝經緯》曰「社,土地之主也。土地闊,不可盡敬,故封土為社以報功也。稷,五穀之長也。穀眾不可遍祭,故立稷神以祭之。」《禮記》曰「厲山氏之子(厲或作列)柱及周棄為稷(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柱,能植百穀。夏之衰也,周棄繼之。故祀為稷神)。共工氏之子后土為社(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為社)。」民用和[2]穆者,人民被服其教,自相和睦,尊卑上下無相怨者。
三、對治。內姦,謂亂臣賊子。孔安國曰:「在內曰姦,在外曰宄。」「禍亂」下,禍者,謂善人逢殃。亂者,謂臣下悖逆作起也。災者,天反時,風雨不節也。害者,地反時,水旱傷稼也。
四、第一義。本金光明者,即〈四王品〉云「所作國事、所造世論,皆因此經」也。至德要道者,至謂窮理之極,要謂以一總眾。謂茲正論是先王舊法,為德之極、道之要也。前之三悉屬於世間,且就[3]未辨;今此第四兼出世足,故雙明本末之義,令其聞者解悟兩種第一義故。鈍者但得世間要道,此從末也;利者乃悟出世要道,此從本也。增益天德亦須兩分:從末者益但生天;若從本者益在義天亦兼淨天,以金光明屬通教故。
二、「此文」下,明來意。冥聖者,即諸天是冥聖也。故《法華三昧》云「一切冥[4]空」。
二、[5]釋文,二:初:分文。二:隨釋,二:初、長行。經「受灌頂位」者,《華嚴》三十九云「轉輪聖王所生太子,母是正后,身相具足。其轉輪王令此太子坐白象寶,妙金之座張大網幔,建大法幢、然香散華、奏諸音樂。取四大海水置金瓶內,王執此瓶灌太子頂。是時即名受王職位。」墮在灌頂剎利之數,即能具足行十善道,亦得名轉輪聖王。
二、偈頌,二:初、分文。二、隨釋,四:
初、集眾,三如分[6]科。
二、「次四」下,發問,二:初、分文。二、釋義,四如分[7]文。
三、結問開答。
四、梵天答,二:初、述意分文,二:
初、述意。佛經釋天子義,此文最顯。若儒教則云王者父天母地,為天子之故。《援神契》曰「天覆地載謂之天子。」
二、分文。
二、隨文釋義,二:初、略答,四:
初、許答。
二、答王義。經「故稱人王」者,謚法曰「德象天地稱帝,仁義所生稱王。」《白虎通》曰「王者,往也。天下所歸往也。」
三、答天下。答問天義,[8]二:
初、指出三義。未入等是一義,分德是一義,力加是一義。
二、「以護」下,明答三問,三:
初、以護胎答第二問。未入護者猶在中陰,已入護者處在胎藏。此之二時多為鬼害,故假天護。
二、以分德答第一問。
三、以力加答三四問。前第三問:處王宮殿,何故名天?四問:以人法治世,那得名天?故今答中,雖處人宮,天力加故,自在如天,答第三問也。遮惡勸善,令人生天,答第四問也。
四、「從半」下,重答問王義,二:初、正明人王三義,三:
初、明執樂名王。王執此樂者,謂持禮樂以化民也。《孝經》曰「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樂記〉曰「大樂必易,大禮必簡。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揖讓而治天下者,禮樂之謂也。」「使天下」去,明樂之化成也。京房《易候》云「太平之時十日一雨,凡歲三十六雨。此休徵時若之應。」《風土記》曰「擊壤者,以木作之,前廣後銳,長尺三四寸,其形如履。臘節,僮少以為戲也。」《逸士傳》「帝堯之時,有老人擊壤於路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何力於我哉。』」豈非至聖之德,為而不宰、玄功讚運,是以百姓日用不知。竹馬,兒童所戲也。人王執樂治國故,得天下和平,老幼俱樂其性也。
二、明遮惡名王。即經云「羅剎魁膾等,以能遮暴惡故,亦名羅剎魁膾也。」以「亦名」二字貫下,如羅剎中魁卒,故眾鬼不敢為非也。
三、明父母名王。即是王為民之父母也。誨示禍福等者,謂違仁義者致刑罰,是禍惡也;錄仁義而授爵祿,是福善也。制禮以檢其迹,作樂以和其心,故〈樂記〉曰「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民知禁者,民知有禁令也。
二、「能為」下,兼顯天子三義。因中說果者,以禮樂化民,必生天上故。二、「從若」下,廣答,二,初、分文釋義,二:初、廣明非法失於六義;二、廣明正治得於六義。此六經文前後相參,故并前段皆不細分。講者當以六義得失對文銷之,其理自會。
二、「此中」下,示觀明本,二:初、令思觀義。自思之者,稟斯宗人合知三種修觀之法,故疏不示,令其自思。今恐後學未能別之,不免略說。此於三種是託事觀,謂託世天明於諦境,託於人王明於妙觀,即此一念性是義天。依止此天,能令此觀不起邊倒,名天護義中觀也。觀合義天,同天之德。不分而分,名天分德。空觀也。義天神力加妙觀故,能歷諸境皆得圓融,假觀也。又託人王修理觀者,全諦起觀,中觀雙照即父母義。空觀伏惑,即魁膾義。假觀立法,即執樂義。此諦此觀皆離縱橫,秖於一心具茲六義。
二、設問明本,二:初、設問。上〈四王品〉云「閻浮提內諸國王等所作國事、所造世論,皆因此經。」豈非〈正論〉以金光明而為其本?欲令答示即末之本,故興此問。
二、「天者」下,答示,二:初、正示。方等所說,豈有一事不本於理?如向〈散脂〉翻為密者,常所稱呼,豈知召於祕妙三法?今於此典自敘密名十五句義,斯乃委彰世名之本。此之〈正論〉,是梵王說梵王之本。諸經開為法身菩薩,法身菩薩隨所住處是常寂光,以身例口,隨有所說無非祕藏。今之〈正論〉[1]既金光明而為其本,豈可末事暫乖本理?水波金器本末同時,以金光明具世間法,故即世名而可示本。自此為二:初、明末即於本,二:
初、就天子三義示本。應先了知此金光明是法非譬,以法報應是金光明異名故也。天者,第一義天也。子者,無上眾生本來人也。攬金光明妙三實法為此假人,此人依止第一義天,本離八倒是天護義;此人智光冥法身、金德與法同,為分德義。此人應益,名之為明,義天之力之所加也。
二、「又父」下,約人王三義示本。此妙假人體是金故,雙具權實,能與一切而作父母。體是光故,照惑本空,即遮惡義。體是明故,能生眾善,既執樂義。
二、「以此」下,明末從本立。如上所示本之六義,因果六位皆即此義,此義能作世出世間一切事本,今即此本而談〈正論〉。其圓教機聞治國事即達其本,乃能頓治四種之國。
二、「如半」下,例結。經於一人而立人天兩種之稱,意顯此論通世出世也。
[2]釋〈善集品〉,二:初、解題,二:初、正解題,二:初、釋善集得名,二:
初、據名廣集六。善海導師,謂海中船師。善法雖多,不出此六。
二、附文別集檀智,二:
初、明攝六檀能攝六。智能導五,成就二嚴,故舉茲兩。
二、「提如」下,示經文,二:
初、正示經。經舉此二,其相深廣。寶滿四洲,盡奉三寶,興隆事廣;合掌而立,聽《金光明》,證悟理深。
二、「檀智」下,例餘行。此王心大,集善不輕、檀智深廣,在文既然,驗餘所修皆非聊爾。
二、「此六」下,用悉檀立品。總舉六度,名數不同,是世界。五度望智且在事善,屬為人。智照五度,破取相惡,屬對治。達六法界絕乎思議,皆到彼岸,名第一義。此王具集四悉檀善,故以其名立今品目。
二、「此品」下,明來意。治國之論是世正見,聽金光明是出世間上上正見。夜睡夢中聞佛功德,是感動聖;及見比丘名曰寶冥,是感動賢。縱入分真,望佛名賢。
二、釋文,二:初、分文釋義,二:初、分文;二、釋義,二:初、對告地神。二、佛以偈說,二:初、通明因地行檀;二別明善集二施。謂四天下寶,施財也。請說此經令無量眾聞金光明,施法也。此別為六,當如分文以義解[3]釋。經「治政之勢」者,謂化之勢分極於海[4]際。廁,雜也。填,塞也。繒,帛之總名也。曼陀羅,此云適意。曼殊沙,此云柔軟。舊小大白小大赤。不鼓,鼓擊[5]也。熙怡,悅樂也。璝,美石,次玉。琦,王名耳。璫,《釋名》云「穿耳施珠曰璫,應作珥璫。」珥,如志[6]切,《蒼頡》云「珠在耳[7]也。」
二、「就此」下,指歸三法。言就此品論金光明者,就其所說論三法門。疏文秖云論金光明,驗直就法立此三名,實不從譬,以前後文悉皆如是。講者學者知之知之。然以諸句對三字者,以此三是深廣法性當體之名,法性可尊可貴名金、法性寂而常照名光、法性能多利益名明,與諸三法無二無別。若指品內事理依正,即此三者乃令行人達乎所詮,不縱不橫、絕思絕議,此典方得名為經王。是知對三,深有所以。此自為三:
初、就〈善集〉論。翻波羅蜜名到彼岸,是所歸處故名金;般若翻智故名光;五度是行故名明。此就智行及果為三對金光明。
二、就寶冥論。窟是所依名金、滿月能照名光、讀誦是行名明,此約依正對於三法。
三、就二人論寶冥。依正與王雨寶對於三法。行者應知,秖一法性名金光明,豈可光明暫離於金?豈可金光暫離於明?今以三名分對依正、自他、人物,為令了依不離於正、自不離他、人不離物。以金光明舉一即三、全三是一,不縱不橫、而高而廣,物物皆是金光明海、心心皆是三德祕藏。若不爾者,何名經王耶?
第三、〈鬼神品〉,二:初、[8]釋題,二:初、正解題,二:初、正釋鬼神,二:初、釋鬼。歸者,《尸子》曰「人死曰歸」。云云者,《觀佛三昧經》云「修羅與天帝戰時,空中刀輪而下,修羅軍眾身支墮落,即便怖畏竄隱藕絲。」若依俗釋者,鄭玄云:「聖人之精氣謂之神,賢智之精氣謂之鬼。」《禮記》曰「明則有禮樂,幽則有鬼神。」
二、釋神。
二、「此品」下,對上題品。二、「此品」下,明來意。
二、釋文,二:初、分文。二、釋義,二:初、長行,二:初、正釋義,二:初、列。二、釋,二:
初、舉事別。佛從等者,果後慈悲熏法、現像說法化人,此乃應身。被機之佛,從本覺如起始覺智合本真如,名報身佛,是始覺也。一切諸法元是諸佛所行之處,即法身佛,是本覺也。三佛歷別者,修二性一,能起所起、能顯所顯條然異故。事供別者,四事供養資持應佛,萬行功德資成報佛,稱理之智顯發法佛。資成顯發,皆供養義。三佛既異,三供亦別。
二、圓供養。前有理智,以歷別故貶之為事;今聽經事,以融即故褒之為法。第一供養者,不思議供也。能聽所聽體不二故,秖於文字了具三身。能說是應,解脫德也;能詮是報,般若德也;所詮是[1]法,身德也。不解新伊,但論能所,豈顯圓佛及圓供耶?文字若非祕密之藏,那生諸佛?恭敬之心非祕妙者,安能圓供三世佛耶?注云云者,令如向釋也。
二、「又別」下,敘重聞,二:
初、標示。謂四願一勸也。
二、「若欲」下,釋出,二:
初、出四種願欲。問:經示行人,欲以妙具供三世佛,及知他佛甚深行處。大師何故即以知字而為報佛?所知是法,二必垂形,是則三身皆屬行者。因既濫果,供養義乖。此解違經,如何取信?答:前揀事別,正却此情。經云「欲知」,豈非行者甚深行處?既是法身能知之心,寧非報佛文字之應?現亦唯心。若生佛條然、能所永異,斯出小教,何預圓宗?今就圓宗解四願欲。若迷三世諸佛三身同在剎那、法界六塵頓彰妙解,是可思議,正當違經。
二、「聽經」下,明一事滿四。三世諸佛覺智為命,而與眾生同一心性,乏熏修故,即不受供養,諸佛壽命不滅而滅,以隱為滅也。今以聽經為供養故,即是受供,諸佛壽命不生而生,以顯為生也。行人應了生佛無差,聽經智生即諸佛現,以諸如來同一智故。觀行、相似、分真之佛,與究竟佛無二無別。又了智生即三佛生,即一而三不縱不橫,此乃欲供、欲知三世諸佛。秖聽經一事,四願俱滿。
[2]三、偈頌,二:初、分文。二、「蠱道」下,隨[3]釋科節。並如分文。所[4]列經若入是經者,一言於經即有三種,謂教、行、理。能了此三是妙三法,名入是經。若不然者,安得入經即入法性?所入法性無量甚深,三義具足名金光明,稱此安住名之為如,即見釋迦三身妙體。須論觀行、相似、分真入經見[5]佛。經若百由旬,滿中盛火,應從中過者,為法亡軀[6]也。經「文殊師利」,云妙德。彌勒,云慈[7]氏。經「勇[8]捍」,《說文》云「多力也」。
五、[9]舉能致天龍[10]以勸修,[11]二:初、翻現文疏。從摩醯去[12]也。閻摩羅王或閻摩羅社,此云雙王。閻摩,雙也。羅社,王也。兄及妹皆作地獄主,兄治男事、妹治女事,故曰雙王。又苦樂並受亦名為雙。那羅延,此云鉤鎖力士。難陀,此云喜。跋難陀,此云賢喜。兄弟二龍,風雨應時,能令人喜。賢謂性,又賢善故。毘摩質多,此云淨心。《正法念經》翻為響高,亦云穴居。正云吠摩質咀利,此云綺畫,又云寶飾,帝釋婦公、舍支之父。佉羅騫陀,此云廣脾。二、[13]脫因却解初段。脫因等者,初段文云「能令一切眾生解脫,度無量苦諸有大海。」既云一切眾生解脫度諸有海,須於界內及以界外各脫三障,故以因果對於業報。諸有由惑,故當煩[14]惱。經「優鉢羅華」下四句,四色蓮華,優鉢羅是青,波頭摩是赤,拘物頭是黃,芬陀利是白。[15]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五(下)
校注
[0138002] 卷第五上【大】,之六【甲】 [0138003] 大【大】,三大【甲】 [0138004] 二【大】*,分二【甲】* [0138005] 釋【大】,〔-〕【甲】 [0138006] 二【大】,句文分二【甲】 [0138007] 健【大】*,捷【甲】* [0138008] 關【大】,觀【甲】 [0138009] 禳【大】*,攘【甲】* [0138010] (段分…六)七字【大】,五品明天王發誓勸獎人王弘宣此經文五初四王品以天力擁護請者分六【甲】 [0138011] 歎【大】,歎經【甲】 [0139001] 扶文切【大】,撫文反【甲】 [0139002] 倨【大】,踞【甲】 [0139003] 紀【大】,記【甲】 [0139004] 䔧【大】,藜【甲】 [0139005] 國【大】,國之【甲】 [0139006] 意【大】,意二述其以法護世【甲】 [0140001] 工【大】,王【甲】 [0140002] 罰【大】,伐【甲】 [0140003] 二【大】*,文二【甲】* [0140004] 婇【大】,采【甲】 [0140005] 列【大】,列初欲安己身二欲安妻子三欲安宮殿四欲王領殊勝五欲攝諸福德六欲國無憂苦【甲】 [0140006] 六【大】,六初示莫放逸二示嚴法堂三示今洗沐四示專聽經五示和顏語六示應自慶【甲】 [0140007] 疏【大】,數【甲】 [0140008] 法【大】,土【甲】 [0140009] 述【大】,二述【甲】 [0140010] 裏【大】,裹【甲】 [0140011] 疏【大】,疏初述成上願安身二述成上安樂三述成上願安妻子四述成上欲攝福聚五述成上願安宮殿六述成上王領第一【甲】 [0140012] (二觀…遍)百六十字【大】∞(經摩…海)百五十三字【甲】 [0140013] 次【大】,二【甲】 [0140014] (經摩…海)百五十三字【大】∞(二觀…遍)百六十字【甲】 [0140015] 衰【大】,衰勸【甲】 [0140016] 三【大】*,二【甲】* [0141001] 薄【大】,博【甲】 [0141002] 絳【大】,雩【甲】 [0141003] 忻【大】,欣【甲】 [0141004] 三【大】,文三【甲】 [0141005] 者【大】,〔-〕【甲】 [0142001] 令【大】,今【甲】 [0142002] 經【大】,經主【甲】 [0143001] 謂【大】,胡買反【甲】 [0143002] 釋【大】,品【甲】 [0143003] 二【大】*,句文分二【甲】* [0143004] 釋【大】*,經【甲】* [0143005] 技【大】,伎【甲】 [0143006] 釋【大】,品【甲】 [0143007] 解【大】*,品【甲】* [0143008] 地【大】,地神【甲】 [0144001] 破主【大】,主破【甲】 [0144002] 之【大】,之初法味增長【甲】 [0144003] 護【大】,護二氣力增長三地味增長四諸物增長五五果增長【甲】 [0144004] 致【大】,致六修行增長七供養增長八流通增長【甲】 [0144005] 起【大】,起初眷屬增長二地味增長【甲】 [0144006] 廣【大】,廣三諸物增長四快樂增長五依報增長【甲】 [0144007] 經【大】,經六【甲】 [0144008] 起【大】,起初專聽增長二功德增長三教他增長四地味增長五受樂增長六信施增長【甲】 [0144009] 文【大】,文初誓護說法者二誓護化道不絕三誓護聽法者【甲】 [0144010] 卷第六終【甲】 [0144011] 卷第七首,撰號同異如首卷 [0144012] 二【大】*,文二【甲】* [0145001] 為【大】,曰【甲】 [0145002] 也【大】,〔-〕【甲】 [0145003] 不分卷【甲】 [0145004] 不分卷【甲】 [0145005] 乃【大】,及【甲】 [0145006] 耶【大】,邪【甲】 [0145007] 一【大】,十【甲】 [0145008] 簡【大】*,揀【甲】* [0145009] 於【大】,一【甲】 [0146001] 法【大】,界【甲】 [0146002] 舍【大】,含【甲】 [0146003] 經【大】*,〔-〕【甲】* [0146004] 敘【大】,序【甲】 [0146005] 解【大】*,品【甲】* [0146006] 二【大】*,句文分二【甲】* [0147001] 可【大】,可以【甲】 [0147002] 穆【大】,睦【甲】 [0147003] 未【大】,末【甲】 [0147004] 空【大】,法【甲】 [0147005] 釋【大】*,經【甲】* [0147006] 科【大】,科初佛敘尊相欲說二佛敘尊相誠聽三明說論處所【甲】 [0147007] 文【大】,文初問呼人為天二問何名天子三問處王宮殿何故名天四問人王治世那得名天【甲】 [0147008] 二【大】*,文二【甲】* [0148001] 既【大】,此【甲】 [0148002] 釋【大】,二【甲】 [0148003] 釋【大】,釋初明事本【甲】 [0148004] 際【大】,際二明聖王請法三明尊者宣揚【甲】 [0148005] 也【大】,也四明輪王行施【甲】 [0148006] 切【大】,反【甲】 [0148007] 也【大】,也五結會古今六引因果證勸【甲】 [0148008] 釋【大】,品【甲】 [0149001] 法【大】,法法【甲】 [0149002] 三【大】,二【甲】 [0149003] 釋【大】,釋六【甲】 [0149004] 列【大】,列初頌上長行秖能聽經即是舉圓妙以勸修【甲】 [0149005] 佛【大】,佛二舉聽經即能攘災以勸修【甲】 [0149006] 也【大】,也三舉聽經致靈瑞以勸修【甲】 [0149007] 氏【大】,氏四舉祇聽經有威力以勸修【甲】 [0149008] 捍【大】,悍【甲】 [0149009] 舉【大】,舉聽經【甲】 [0149010] 以【大】,鬼神以【甲】 [0149011] 二【大】,文二【甲】 [0149012] 也【大】,也經【甲】 [0149013] 脫因【大】,〔-〕【甲】 [0149014] 惱【大】,惱六舉秖聽經能令國土安樂以勸修【甲】 [0149015] 不分卷【甲】【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86 金光明經文句記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2-0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CBETA 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