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無垢稱經贊卷第五(本)
贊曰:自下第二大段,調伏二乘心明大悲以破無。二乘唯自利,法執繫縛;今說大悲妙慧方便解故,名調伏二乘心明大悲以破無,以著空者無大悲故。文段有三:初明大悲觀自他疾;次「所以者何」下,釋其所由;後「菩薩如是」下,結成離繫。初中文二:初觀疾相、後起大悲。此初也。自他疾,非真實、非定有,因緣假合所共成故。
經 如是觀時(至)發起大悲。
贊曰:此起大悲也。不應如凡夫有愛者以起悲,不如二乘起二見以起悲。或准下文,不應起愛味著諸定起見執愛無方便慧而起於悲,或不應見執彼實愛染名利等而起於悲,唯並為斷一切有情客塵煩惱起大悲也。前所不應,後所應也。
經 所以者何(至)而有疲厭。
贊曰:下釋所由。此釋所不應。若同凡夫二乘起於愛見、執著味染,處在生死即有疲厭。煩惱未亡、物我未遣,故有疲勞而生厭倦。
經 若為斷除(至)無有疲厭。
贊曰:此釋所應。煩惱若亡、物我復遣,攝他同己,故於生死而無疲厭。故《般若》云「如是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此是常心攝他同己,無愛見纏心,故能常度而無倦也。
經 菩薩如是(至)纏繞其心。
贊曰:自下第三結成離繫。有三:初結成離繫、次引教證成、後廣明縛解。初有四縛:初三自利、後一利他。此初縛也。乘前起下,故言如是無疲厭故,便無愛見纏繞其心,此更互也。前言無愛見即無疲厭,此言無疲厭便無愛見,二互為因故。
經 以無愛見(至)即得解脫。
贊曰:此有二縛。以愛見滅,不為繫縛。繫縛無故,即得涅槃大解脫也。
經 以於生死(至)證得解脫。
贊曰:此縛利他。自既解脫,便有智力,為說妙法,令他離繫又證解脫。
經 世尊依此(至)斯有是處。
贊曰:此引教證成。初引、後結。若自有縛,不解他縛,凡夫二乘也。自能解故,能解他縛,如來等也。此說究竟利益一切故。
經 是故菩薩(至)離諸繫縛。
贊曰:此結也。
經 又妙吉祥(至)菩薩解脫。
贊曰:下廣明縛解。有二:初問、後答。此雙問也。
經 若諸菩薩(至)菩薩解脫。
贊曰:下答。有二對:初明著禪名縛、不著禪則解;後明無巧有智名縛、有巧有智名解。此初對也。著四靜慮、八解脫、八等持、九等至名縛。味定不增[1]修餘慧品,攝有生故。若智善巧,不捨靜慮[2]諸等[3]持等,而隨所應攝益三有等生,而生三有無所貪味,名為解脫。
經 若無方便(至)是名解脫。
贊曰:下明無巧有智名縛、有巧有智名解。有三:初標、次釋、後解妙慧善巧差別。此初標也。此意說言:無善巧方便,但善攝妙慧名縛,二乘等是,無智用故。有善巧方便并善攝妙慧名解,有善方便,慧之用故。
經 云何菩薩(至)名為繫縛。
贊曰:下釋。有二對:初對住二乘無學菩薩、後對住二乘有學菩薩。初皆明縛、後皆明解,一一初皆問、次能答、後皆結。此問縛也。舊文二對,名字不同,義亦全別,應細勘之。
經 謂諸菩薩(至)成[4]熟有情。
贊曰:答也。若諸菩薩同二乘等,以三等持而自調伏,有善妙慧也。由修空故,不以相好內飾其身;由修無相,不嚴佛土;由修無願,不利有情,名無方便。或隨所應,不要次配。舊云「以愛見心莊嚴佛土」等,應云無正慧心嚴[5]佛等,故名為縛。
經 此諸菩薩(至)則為繫縛。
贊曰。結也。
經 云何菩薩(至)名為解脫。
贊曰:問解也。
經 謂諸菩薩(至)修習作證。
贊曰:下釋。有二:初釋有妙慧、後釋有方便。此釋有妙慧也。有相者,無願所觀依他起性。無相者,無相所觀圓成實性。空於此二,觀我我所都不可得,斷染依他、修淨依他,名修習於圓成作證也。
經 復以相好(至)名為解脫。
贊曰:此釋有方便并結也。舊文翻前,無觀察義,准前應知。
經 云何菩薩(至)名為繫縛。
贊曰:下第二對,問縛也。
經 謂諸菩薩(至)深生執著。
贊曰:釋也。見謂五見。煩惱[6]謂貪、瞋、[7]癡、八纏三縛等,並如前說。此上現行。隨眠謂種子。由安住此,修善本時不迴向菩提,而生執[8]著,有諸煩惱,無方便也。又有釋言:此謂雙無,慧及方便二俱無故。舊無迴向,前釋為正。
經 此諸菩薩(至)名為繫縛。
贊曰:結也。
經 云何菩薩(至)名為解脫。
贊曰:此問解也。
經 謂諸菩薩(至)不生執著。
贊曰:釋也。[9]遠見故,修善迴向、不生執著,二種[10]是。
經 此諸菩薩(至)名為解脫。
贊曰:結也。
經 又妙吉祥(至)是名為慧。
贊曰:下解妙慧善巧[11]善巧差別。總有[12]二:初皆解慧、後解方便。此解慧也。能觀諸法、身及疾二皆[13]無等,是名慧,慧能觀故。
經 雖身有疾(至)[14]名方便。
贊曰:此解方便。雖疾不厭,常耐化生,慧之用也。
經 又觀身心(至)是名為慧。
贊曰:第二解惠。身心者,五蘊和合假生疾者,依此眾苦逼迫之用,此二無始展轉相依,後生前滅,曾無暫[15]問,非曾不生今始新生、非舊不滅今時始滅。又若言新有,即是舊來病;[16]若言是舊疾,念念新所生。知身及疾念念有生滅,是故說言非新非故。
經 不求身心(至)是名方便。
贊曰:此解方便。二乘知身及疾生滅,求畢竟滅,永入涅槃,名無方便。菩薩不然,不求永滅,故有方便。慧皆二乘有,異生所無;方便二乘無,皆唯菩薩有。
經 又妙吉祥(至)不調伏心。
贊曰:自下第三,雙調二心明菩薩行,彰不住道,以雙破也。大文有三:初總標、次略釋、後廣說。此標也。
經 所以者何(至)菩薩所行。
贊曰:此略釋也。煩惱生死,名不調心。出世自利,名調伏心。
經 若於是處(至)菩薩所行。
贊曰:下廣說。有三十七句菩薩所行,分之為二:初三十四句,不同凡夫二乘所行,名菩薩所行;後有三句,得勝不捨劣,名菩薩所行。初中分七:初一句總;次有四句,次第不同凡夫二乘;次有四句,二二不同二乘凡夫;次有四句,次第不同二乘凡夫;次有七句,唯不同二乘;次有二句,唯不同凡夫;次有十二句,唯不同二乘。此總也。處謂處所,所修行處,或是道理處所。餘又可知。舊有三十一句,二十八句不同凡夫二乘;後有三句,得勝不捨劣。初中有二:初十句,雜不同凡夫二乘;後有十八句,唯不同二乘。初中分四:初有三句,雜不同凡夫二乘;次二句,次第不同凡夫二乘;次有三句,初二不同二乘,後一不同凡夫;後有二句,次第不同二乘凡夫。
經 若處觀察(至)菩薩所行。
贊曰:下四句,次第不同凡夫二乘。此二句也。凡觀生死為所行境便起煩惱,菩薩觀生死而無煩惱;二乘觀涅槃便畢竟滅,菩薩觀涅槃不畢竟滅。
經 若處示現(至)菩薩所行。
贊曰:此中二句。凡現四魔,乃成魔事;菩薩現四魔,乃越魔事。二乘求果智,非時證聖智;菩薩求種智,而不非時證聖智。菩薩證智,外應群機,而能濟[1]拔,名不非時;二乘證智,外不利生,名曰非時,不應時故,非道理也。
經 若求四諦(至)菩薩所行。
贊曰:下四句,二二不同二乘凡夫。於中分二:初二句不同二乘、後二句不同凡夫。此初二句也。四諦者,前方便。觀內證者,正根本觀。非時證四諦,二乘所行;不非時證四諦,菩薩所行。自利不利他,名非時;自利亦利他,名為時。若正內證,便捨生死,二乘所行;雖正[2]因證,攝受生死,名菩薩行。
經 若行一切(至)菩薩所行。
贊曰:此後二句,不同凡夫。凡夫有緣起,便生見趣;菩薩現緣起,而遠見趣。現緣起者,現生死也。凡夫起有情及法相雜,有煩惱隨眠;菩薩現二相雜,而無煩惱隨眠。
經 若正觀察(至)菩薩所行。
贊曰:下有四句,次第不同二乘凡夫。此初二句。二乘證無生故,墮聲聞正性;菩薩證無生,不墮聲聞正性。正性者,人無我理。證智證此人無我理,名墮正性。凡夫攝受有情行處,有惑隨眠;菩薩攝受有情行處,而無煩惱種。
經 若正欣樂(至)菩薩所行。
贊曰:後二句也。二乘樂遠離,求身心滅,入於涅槃;菩薩樂遠離,不求身心盡永入涅槃。凡夫觀三界,而迷亂真如;菩薩觀三界,不迷亂真如。法界者,真如也。
經 若樂觀察(至)菩薩所行。
贊曰:下有七句,唯不同二乘。於中分二:初三等持行、後四餘雜行。此初也。二乘觀[3]豈性,更無依求;菩薩觀空性,仍求功德。二乘觀無相,不外化眾生;菩薩觀無相,能外化眾生。二乘觀無願,而滅有趣;菩薩觀無願,示現有趣。有謂三有,趣謂五趣,舊云無作者願也。
經 若樂遊履(至)菩薩所行。
贊曰:下四雜修。此初二也。無作者,無所起作。空性滅理,[4]解觀我無,故成差別。替者[5]瘀也。二乘遊空,不起眾行;菩薩起空,[6]起善根無癈。二乘遊六度,便欣涅槃;菩薩遊六度,不欣涅槃,住無住故。有情心行,妙智之彼岸,是涅槃故。舊云「知心心數法」,意顯彼所求彼岸,知而不求。
經 若樂觀察(至)菩薩所行。
贊曰:二乘修無量,求生梵世,因有漏故、此果必生初禪中故;菩薩修無量,求大菩提,因無漏故。二乘遊六通,證漏盡之涅槃;菩薩遊六通,不證涅槃,住無住故。
經 若樂建[7]立菩薩所行。
贊曰:此有二句,唯不同凡夫。凡夫建立諸法,攀緣邪道,邪解分別諸法也;菩薩建立諸法,不緣邪道,正理解了,釋諸法故。凡夫起六念,隨生諸漏,愛慢等生故;菩薩起六念,不生諸漏,滅諸漏故。
經 若樂觀察(至)菩薩所行。
贊曰:下十二句,唯不同二乘。有三:初二句,不同離染受生;次七句,不同修菩提分法;後三句,不同證無為有為。此初二句。二乘觀無漏,希求離染;菩薩觀無漏,不希離染,留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故。二乘得有漏定,隨定力而受生;菩薩得有漏定,不隨定力而受生。
經 若樂遊履(至)菩薩所行。
贊曰:下七句,不同修菩提分法。此初三句也。二乘修念住,求身受心法遠離;菩薩修念住,不求四遠離。遠離者,斷煩惱。二乘起正斷,勤斷二惡、勤修二善,故見善不善;菩薩無分別起四正斷,不見善不善。二乘起四神足,不能任運變現自在;菩薩起神足,能任運變現,加行大故。
經 若樂遊履(至)菩薩所行。
讚曰:此中二句。二乘遊五根,自既得已,亦起分別有情諸根勝劣之妙智境;菩薩遊五根,無分別故,不起分別有情諸根之妙智境,雖有根上下力而無分別故。由此舊云「而分別眾生諸根利鈍」。二乘起五力,不求十力;菩薩起五力,而求十力。
經 若樂安立(至)菩薩所行。
讚曰:此中二句。二乘七覺皆圓滿已,由有分別,後求佛法差別妙智妙用境界;菩薩七覺既圓滿已,由無分別,更不求佛差別妙智妙用所行,智果滿故。舊云「而分別佛之妙智」,文乃相乖。不同二乘,理可成矣。二乘八道圓,厭背邪道;菩薩八道滿,不厭邪道,常教化故。舊云「而樂行無量佛道」,求於果滿。二乘不求作佛,故不樂行。
經 若求止觀(至)菩薩所行。
贊曰:下三句,不同證無為有為。初二不同無為,後一不同有為。二乘求止觀二因,墮畢竟滅;菩薩起止觀,不墮畢竟滅,常化眾生故。資糧者,因也。二乘觀無生滅理,不能相好嚴身、成滿佛事;菩薩內觀無生滅理,仍相好嚴身、成諸佛事。此二證無為不同,下明有為事業不同。二乘起威儀,棄捨一切佛法緣慮之心;起世事已,不能更觀出世理事。菩薩起二乘之威儀事,亦能內緣一切佛法理事等,加行大故。
經 若隨諸法(至)菩薩所行。
贊曰:上三十四句,不同凡夫二乘所行。下之三句,得勝不捨劣,名菩薩所行。一入定現威儀、二證理現眾相、三得果現修因。此中二句,究竟清淨本性常寂,真如也。妙定者,能觀定也。雖得真如,能緣勝定,隨定所行,不捨有情所樂威儀。或即不起滅定而現威儀。第一句也。一切佛土其性空寂,無成無壞。如於空者,法性土也。雖觀殊勝一切法性無相空土,非不種種莊嚴佛土、利樂有情,修劣報化土。第二句也。
經 若樂示現(至)菩薩所行。
贊曰:此有一句。雖求殊勝,八相現化,[1]未為佛事,不捨修劣諸菩薩行。此中且說在果二相。後之三句,顯能為勝,不捨劣故。
經 說是一切(至)發心趣向。
贊曰:品第五段,結成利益。雖因次說菩薩所行,天子發心,然是一品終是利益,是以屬品為第五段,不屬近文。[2]
[3]不思議品
〈方便品〉下,合有五品明利他行。初之四品,隱迹利他,未現大神通,隨類濟物,故名隱迹利他,密權也。此之一品,現大神通,明顯迹利他,顯權也。神通妙用上位能知,故非下心之所思慮,[4]亦非下[5]言之所議度。今此廣明,名不思議品。此以無漏慧根為性,不思議體即神通故。其通之境妙用亦難測,亦名不思議。
經 時舍利子(至)當於何坐。
贊曰:就此品中,大文有四:初鶖子心念;二無垢訶說;三顯不思議,問妙吉祥十方坐是;四時眾獲益,八千菩薩得解脫是。此初文也。心念床座,希自坐之。舊文有三,無時眾益。
經 時無垢稱(至)求床坐耶。
贊曰:下第二,無垢訶說。於中有四:一問鶖子、二鶖子反答、三無垢廣說、四時眾獲益。此初問也。由昔心念,我等今者為聞法故,二應相率,隨從詣彼。既不求座,故作此徵。
經 舍利子言(至)非求床坐。
贊曰:二鶖子反答。
經 無垢稱言(至)何況床坐。
贊曰:三無垢廣說。有三:初總明求法;次別明求法;後結成求法,「是故舍利子若欲求法」下是。此初文也。夫求法者,於五明處求佛正法,應住猛利愛重求聞。設為聽聞一句善法,路由鐵地,尚歡喜入,何況欲聞多善言義。雖愛自身及諸資什,比愛正法,非為譬喻。無足無倦、深信柔和、心直見直、愛德愛法,往法師所,無詰難心,唯作慧眼妙寶智明勝果無罪悅意之想,深生敬重、無高慢心,不作壞[6]戎、[7]畢族醜陋、拙文鄙句異意之想,唯為求善,非顯己德、不為名利而求正法,應時殷重恭敬聽聞。勿起損害順求過心,唯為求解,專情屬耳,掃滌攝持,如是名為求於正法。所以雪山半偈捨命非難,香城滿[8]教賣身為易,皆以正法可重不[9]領身命,何況床座。
經 又舍利子(至)無色界。
贊曰:下別明求法,總有十段。所求,謂作證法。所不求者,雖可求知,不求證獲,故名不求。此即第一不求虛幻法,蘊界處三及三界法,皆虛幻故。
經 又舍利子(至)非謂求法。
贊曰:此第二,不求二乘法,二乘執有三寶及四諦故。此不求別相三寶執,非不求三寶。不求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差別分別戲論,非不求證非安立諦之真理也。
經 又舍利子(至)非求遠離。
贊曰:此第三,不求有漏法。有二:此不求起遣諸有漏法。法名寂靜,真如也。及近寂靜,餘無漏法也。[10]名行有漏生滅,非謂求無漏法及求真如遠離法也。
經 諸求法者(至)非謂求法。
贊曰:不求有漏中,此不求煩惱隨增法。法無貪染,真如也。離諸貪染,餘無漏也,皆不可貪染故。
經 又舍利子(至)非謂求法。
贊曰:此第四,不求所知法。此有二釋:一、不求妄心所取境界,因緣真如非妄境故。若心分別計為境界,非謂求法。數者計也。二、不求有相差別境界,真如正法無差別故。數者分別。
經 又舍利子(至)非謂求法。
贊曰:此第五,不求攝棄法。取謂攝取,捨謂棄捨。諸分別心謂法可取捨,因緣真如無取捨故。或法有生滅可有取捨,真無生滅,何有取捨?
經 又舍利子(至)非謂求法。
贊曰:此第六,不求愛著法。能攝藏則愛,所攝藏者此愛所緣。既不求貪愛,故法不可攝藏,非愛境故。
經 又舍利子(至)非謂求法。
贊曰:此第七,不求有相法。真如正智皆是無相,若隨法相而識[1]遠者,是求法相,非求正法。
經 又舍利子(至)非謂求法。
贊曰:此第八,不求世俗法。諸求法者,不共一切世俗[2]住法,真如法中無所住故。
經 又舍利子(至)非謂求法。
贊曰:此第九,不求四境法。《對法論》云「眼所受是見義,耳所受是聞義,自然思[3]搆應[4]知如是如是是覺義,自內所受是知義。雖大乘中根識心所和合名見等,然根五義強故得名。」《瑜伽論》云「見知現量攝,聞謂[5]量言量,覺是比量。」故知眼名見、耳鼻舌身并同時意名知、意緣教名聞、獨意思搆名覺。《對法》以耳為門而意緣教,故耳所受是聞,其實聞者意緣教也。此四皆依有漏差別心而建立之,故說真如非見聞等。
經 又舍利子(至)非謂求法。
贊曰:此第十,不求惡業煩惱所為[6]法。諸無漏法,非是惡業煩惱所為,故名無為,本求此故。或唯真如,名為無為,法根本故。
經 是故舍利子(至)應無所求。
贊曰:此結成求法。諸求法者,不求一切諸非法法,於非法法應無所求,於是法中無求而求,是為求法。
經 說是法時(至)[7]得眼淨。
贊曰:此第四段,時眾獲益,得預流果。
經 時無垢稱(至)大師子座。
贊曰:自下第三,顯不思議。有二:[8]初現不思議事;後說不思議事,「有解脫名不可思議」下是。現不思議事中,有四:初問座方、[9]三吉祥示處、三正明設座、四鶖子[10]讚揚。文可知也。此[11]間座方。
問曰:何故初責求法非座,後問座方,方將設置?答:理應求真非俗,所以初[12]訶;禮訖順機,所以今設。
經 妙吉祥言(至)安隱住持。
贊曰:吉祥示處。有二:初示、後贊。示中有九:一示處所,東方。二示[13]道遠,三十六[14]𧫙伽沙佛國。三示佛國,山幢。四示佛,山燈王。五示安樂,現在住持。六示佛量,八十四億踰[15]僐那。七示座量,六十八億踰僐那。八示菩薩量,四十二億踰[A1]僐那。九示座量,三十四億踰僐那。此文有五。別[16]僐配可知。
經 其佛身長(至)踰繕那量。
贊曰:此文有四。
經 居士當知(至)具諸功德。
贊曰:此讚座勝,示之令取。此或示化相[17]主、或示他[18]寂土,所以身座量皆大矣。
經 時無垢稱(至)自在神通。
贊曰:自下第三,正明設座。大文有三:初明起通、次明座至、後勸就座。此初文也。八地以上恒在定中,順俗起通攝念入定。
經 即時東方(至)無垢稱室。
贊曰:下明座至。有三:初明座至、次明奇特、後明含容。此初文也。應時眾數有三十二億,顯座非實,神力所致乘空而來。
贊曰:此[21]時奇特。聞能聞遠,昔所[22]未聞;見[23]見近,昔所未見。[24]能見近遠之間,俱未有也,故為奇特。
經 其室[25]欲然(至)不相妨礙。
贊曰:下明含容。有二:初明室變容座、後明世界不迮。此初文也。室廣為大,淨而非穢,諸獅子座悉能含容。令小為大,十八變中舒也。或小能納大名廣,非變為大也。
經 廣嚴大城(至)前後無異。
頌曰:此明世界不迮。瞻部界小、座量極大,二共一處,不相妨礙。小界不為大座所[26]臨便為迫迮,故悉如本,初後無二。十八變中,眾像入身之所攝也。
問:何故方丈變之令廣,世界極小不變令大。答?方丈別室,眾集變之;世界[27]遍處,故不須變。計室論座,大於世界;神力任情,有變不變。
經 時無垢稱(至)就師子坐。
贊曰:自下第三,正勸就座。有二:初勸吉祥就座、後勸餘人就座。此初文也。吉祥神力,不待他令。禮賓之法,勸須就座,所以勸也。
經 與諸菩薩(至)稱師子座。
贊曰:下勸餘人就座。有二:初勸、後坐。此勸也。道力不高,勸現神力,恐不相稱,故令變身。
經 其得神通(至)端嚴而坐。
贊曰:下明就座。有二:初明菩薩就座、後明聲聞就座。初中復二:初明自能、後顯他力。此初文也。身座相稱,故名端嚴。
經 其新學菩薩(至)師子之座。
贊曰:下顯他方。有三:初不能、次說利、後方得。此不能也,住地前故。
經 時無垢稱(至)得五神通。
贊曰:此說利故,得世五通。
經 即以神力(至)端嚴而坐。
贊曰:此方得也。
經。其中復有(至)師子之座。
贊曰:下明聲聞就座。有五:初不能、二徵詰、三答屈、四說利、五方得。此初不能。二乘神力雖至大千,他力所持而不能座。或不現神通,任身欲坐,坐既高廣是以不能。
經:時無垢稱(至)不升此座。
贊曰:此徵詰也。聲聞極多,難以對[1]悟,鶖子上首,所以偏告,欲令彼知聲聞道故。
經 舍利子言(至)[2]五不能升。
贊曰:三答屈也。座[3]越已分,故不能昇。
經 無垢稱言(至)方可得座。
贊曰:四說利也。座[4]出燈王,故令禮敬,要[5]加神力方能昇故、顯歸敬者願必滿故、顯佛加持[6]辨善事故。然前菩薩說令得通方升寶座,機位堪故。[7]今諸聲聞禮佛而坐,非得通者,根未堪故。
經 時大聲聞(至)端嚴而坐。
贊曰:五方得也。身坐相稱,名端嚴坐,謝座歸憑,顯非勝道,令發心故。《成唯識》云「若定等力所變身器界地自他,則不決定。」由此准知,座量及身,他神力引,識隨大小,變之無爽。
經 舍利子言(至)不相妨礙。
贊曰:現不思議事中,自下第四,鶖子讚揚。有二:初讚室能含容、後讚世界如故。此初文也。問:前變廣博,室已非小,今言小室,何為相違?答:有二解。一、室不變大,以小容大,名為廣博。室不大故,今名為小。二、室變大,略有三解:神力變大,故前言廣;聲聞不測,猶見小室。又昔[8]談今末,故云廣博;今言昔本,所以言小。又理實變大,前言廣博;覩相見小,今言小室,亦不相違。
經 廣嚴大城(至)前後無異。
贊曰:此讚世界如故,其所見故。依初解廣,界大室小;依後解廣,室大界小,故言不迮。
經 無垢稱言(至)[9]可思議。
贊曰:自下第二,說不思議。因前讚揚,廣談希有。大文有三:初說不思議、次迦葉[10]歡眼、後重成解脫。初文有三:初總標;次廣說;「唯舍利子」下[11]結。此初文也。八地[12]已上名為不退。有神通名解脫,證真解脫方能起故。[13]亦解脫定障,[14]名故名解脫。神用難測,名不思議。
經 若住如是(至)形量不減。
贊曰:下廣說中合有六翻,一一翻中初皆有標、後多有結。此中六者,一大小相容、二寬狹相納、三往來自在、四延促任情、五運轉隨心、六同類往趣。初五轉境,後一變身。初翻之中,文有其五:一標能變者、二正明神變、三無緣不知、四根熟能委、五結成深妙。此初。有[15]二標能變者,解脫菩薩;二正明神變,山芥相容。
問:山大不減、芥[16]子不增,大小既殊,如何相納?答:空理義云,世俗虛假,勝義本空,迷空假以礙心,大小由隔;悟幻化而通意,何不相容。況乎大小懸差,由迷執有;達空勝義,何礙不通。應理義云:略有八釋。一、執有所執,大小懸殊;知所執空,何小何大?二、不達依他,謂真大小;體之虛偽,何理不通?三、事成大小,或不能[17]容;理並圓成,何不相納?四、執法有用,大小乃乖;知法因緣,同虛豈隔?五、迷心執境,實境難容;識境皆心,何礙不得。六、法真有相,大小不容;無相為真,何大何小?七、未契真如,愚心[18]香隔;知真達偽,智洞能通。八、下[19]位庸心,不能通會;上人威力,何事不能?此乃不思議力,非餘之所測也。合前十釋,下皆准知。然[20]則隨其所可方可為之,不可以不思議便乖正理。此言應允,智者當思。
經 雖現如是(至)何往何入。
贊曰:三無緣不知。
經 唯令所餘(至)入乎芥子。
贊曰:四根熟能委。覩神通力調伏之者,應覩神通入道之類,根熟者也。
經 如是安住(至)獨覺所測。
贊曰:結成深妙。入者證也。此乃菩薩巧智所證,故非二乘凡夫境界。舉勝二乘,明凡不測。
經 又舍利子(至)形量不減。
贊曰:二寬狹相納。文有其五,此有[21]初二。標能變者,正明神變也。
經 雖現如是(至)憂怖惱害。
贊曰:三無緣不知。有二:初明靈不測,「何往何[22]人」已前文也。後[23]情識無驚,「亦不令彼」已下文是也。
經 唯令所餘(至)獨覺所測。
贊曰:此有後二,根熟能委、結成深妙。
經 又舍利子(至)無所增減。
贊曰:第三,往來自在。文亦有五,此有初二。標能變者,正明神變。陶家輪者,陶師之家打[24]凡輪也,置手掌中而自旋轉,擲置還取。
經 雖現如是(至)亦無惱害。
贊曰:三無緣不知。運動既大,仍不令其生往來想,及無惱害。
經 唯令所餘(至)獨覺[25]取測。
贊曰:此有後二,根熟能委、結成深妙。
經 又舍利子(至)而令調伏。
贊曰:第四,[26]延促任情。文亦有五,此第二正明神變中有二:初明所為、後明神變。有見生死多時相續方能調伏,為延短為長;有[1]見生死少時相續方能調伏,為促長為短。此明所為,[2]彰下神變。
經 能以神通(至)而令調伏。
贊曰:三正明神通也。
經 雖現如是(至)覺知延促。
贊曰:此有二句。一無緣不知,「時分延促」以上文是;二根熟方委,「唯令所餘」以下文是。
經 如是安住(至)獨覺所測。
贊曰:結成深妙。
經 又舍利子(至)示諸有情。
贊曰:第五運轉隨心。文亦有五:初標能變者。二正明神變中有七:一集諸佛土、二遍到十方、三出妙供具、四普現色像、五能吸風輪、六內火置腹、七擲諸世界。此中有一,集諸佛土也。
經 又以神力(至)而不移轉。
贊曰:二遍到十方。此有二釋:一云、意勢通者,非以身[3]去,以意勢力變作有情,到十方界示諸佛土。非但能變身無不去,其諸有情住一佛國曾不移轉。二云、意勢通者,運身所作,隨心勢力既極速疾,一剎那時遍十方故。不同小乘身無不往,雖將有情至十方界,亦[4]諸報土別別佛土自住法性,或住報化一佛土中而不移動。
經 又以神力(至)星辰色像。
贊曰:此中有二,第三出妙供具、第四普現色像。
經 又以神力(至)都無損害。
贊曰:此中[5]有二,第五能吸風輪、第六內火置腹。
經 又以神力(至)都無所損。
贊曰:第七擲諸世界也。身[6]往下方取一世界,擲置上方過無數界,雖置餘方,世界無損。[7]如以針鋒舉小棗葉,不以為難。
經 雖現如[8]提(至)便見是事。
贊曰:運轉隨心中,第三無緣不知、第四根熟方委。
經 如是安住(至)獨覺所測。
贊曰:五結成深妙。
經 又舍利子(至)種種色像。
贊曰:第六同類往趣。文唯有二:初標能變者、後正明[9]明神變。神變中有二:一變身、二變語。變身有二:初變自、後[10]變他。此標能變及變自也。或聖或凡、或師或弟,如文自顯,更不重詳。
經 或以神力(至)種種色像。
贊曰:此變[11]化身。
經 或以神力(至)第一微妙。
贊曰:下明變語。舉變化語,例變自語決定能。於中有二:初變法無礙聲、後變詞無礙聲。末後一翻,「或以神力」以下文是。初中有三:初轉作佛聲,以為根本;次能說法等從佛聲出;後結成利益。此初文也。能轉三品諸有情聲,並作佛聲,皆最第一。
經 從此佛聲(至)[12]吉祠差別。
贊曰:以下第二能[13]悅法等從佛聲出。有三:初能說法、二顯三乘、三出音韻。此初文也。
經 乃至一切(至)皆於中出。
贊曰:此顯三乘說法聲也。
經 乃至十方(至)佛聲中出。
贊曰:此出音韻。諸佛聲韻,皆能出也。
經 普令一切(至)悉皆調伏。
贊曰:結成利益。隨根[14]葉異,無不調伏。
經 或以神力(至)[15]名得利益。
贊曰:此變詞無礙聲,皆令獲[16]蓋。
經 唯舍利子(至)終不可盡。
贊曰:說不思議中,自下第三結成前說。有二:初結自智辯頗窮、後說他解脫難盡。此初文也。
經 如我智慧(至)以無量故。
贊曰:此說他解脫難盡。
經 爾時尊者(至)歎未曾有。
贊曰:說不思議中,自下第二迦葉歎恨。有二:初明歎恨、後明利益。初中復二:初歎、後恨。此讚歎也。
經 便語尊者(至)[17]亦不能了。
贊曰:下自恨。有六:一恨己不知、二明智能悟、三嗟無發趣、四怨己悲號、五慶他道勝、六顯能破惡。此恨己不知。文中有二:初喻、後合。
經 誰有智者(至)正等覺心。
贊曰:二明智能悟,所以發心。
經 我等今者(至)復何所作。
贊曰:三嗟無發趣。雖有大乘之因,乃為聲聞極果所損,已斷煩惱,如燋敗種無復能為。未發心前,自深謙[18]敗,非法華會不記作佛。
經 我等一切(至)大[19]十世界。
贊曰:四怨已悲號。
經 一切菩薩(至)信解勢力。
贊曰:五慶他道勝,能生能長堅固信解之勢力故。
經 若有菩薩(至)無所能為。
贊曰:六顯能破惡,魔不能為。
經 當於尊者(至)正等覺心。
贊曰:第二,結成利益。
經 時無垢稱(至)解脫菩薩。
贊曰:說不思議中,自下第三重成解脫。有二:初明魔王多是解脫、後明大乞者亦多解脫。初中有二:初明魔王多是解脫、後釋所由。此初也。
經 方便善巧(至)諸有情故。
贊曰:此釋所由。以方便度,多作魔王,利眾生故。
經 大迦葉波(至)解脫菩薩。
贊曰:下明大乞者亦多解脫。有二:初顯、後[1]結。中有三:初明所作、次釋所由、後喻明顯。[2]此初,復二:初明所乞、後明乞者。所乞有二:一內財、二外財。外財有七:一親屬、二世土地、三貴位、四飲食、五嚴身、六四事、七資產。
經 以巧方便(至)意樂堅固。
贊曰:下釋所由。初標、後顯。此標也。欲令菩薩意樂堅固,故為大乞而試驗之。
經 所以者何(至)為此乞求。
贊曰:此顯前義。其大乞者,是勇猛菩薩,為利前眾生,行斯難事。非餘下劣能為大乞,志下劣故。
經 大迦葉[3]彼(至)為此乞求。
贊曰:下喻明顯。有二譬喻:初明力大能逼、後明力敵能逼。此初文也。諸七地前為大乞者,猶如螢火,位居小故,不能逼迫;大施菩[4]薩,猶如日輪,威勢大故。八地以上解脫菩薩,方能大乞而行逼迫,威力大故,亦方大施,非前位能。
經 大迦葉波(至)共相逼迫。
贊曰:此明力敵能逼。文意可知。
經 是名安住(至)解脫境界。
贊曰:第二結也。
經 說此法時(至)解脫境界。
贊曰:品第四段,結成利益。解脫境界,謂八地[5]以上。今此能入,並證不退。
觀有情品
〈方便〉、〈聲聞〉、〈菩薩〉、〈問疾〉、〈不思議〉五品,明能利行。今此一品,明其所利。恐言所利有實眾生,今破彼執顯皆非實,唯有假情以為所利,故此一品名所化處。觀謂觀察。有情即是所化生境。智慧簡擇。所化眾生雖有可化,仍非實有,名觀有情,此品廣明,名觀有情品。雖此品中更明勝行,所化為主,名觀有情。或由觀彼而起勝行,合名觀有情品。
經 時妙吉祥(至)觀諸有情。
贊曰:就此品中,大文有二:初吉祥問答,明菩薩行;後天女對揚,破聲聞執。吉祥問答明菩薩行中,初觀所化、後明利行。初中復二:初問、後答。此問也。
經 無垢稱言(至)一切有情。
贊曰:下答。有二。空理義云:初觀俗諦假有有情,猶如幻事似而非真;後觀真諦本空有情。此初文也。應理義云:初觀依他假有有情,後觀所執本空有情。此初文也。依他起性猶如幻事,似非真故。
經 [6]文妙吉祥(至)觀第六蘊。
贊曰:空理義云,下觀真諦本空有情。應理義云:下觀所執本空有情。文分有二:初廣說喻以顯非有、後結前義釋空所由。初中[7]四十三句,舊有二十九句。此有初十。「如有智人」通下諸句。「喻諸菩薩」下[8]遂難釋,餘易可知。觀水聚沫所有前際,前際本無,先來空故。
經 觀第七根(至)貪嗔癡毒。
贊曰:此中有十。梵云薩埵,此云有情,即六根是。舊文由此說如第七情,今言根也。無色界中有定境色、無業果色,此中說無業果色也。薩迦耶見,通俱生、分別。預流已上無分別者非無俱生。《楞伽經》云「佛告大慧:『身見有二種,謂俱[9]生、妄相,妄相者即分別薩迦耶見故。』」觀一來果第三有者,一來果人復有二生,[10]往天未人,唯二生故。此依小生,非大生義。不還果者,不生欲界,故無胎藏。
經 觀得忍菩薩(至)不生煩惱。
贊曰:此有後十。八地已上名為得忍,忍相續故,故無慳等。七地猶起,為利益故。或初地上,得性戒[11]或,創得忍故,無慳悋等。四禪已上無入出息,[12]況滅定乎。半擇迦者,此云絕勢,即黃門類。此有五種:生便、除去、嫉妬、半月、灌灑之類。八地[13]已上,一切煩惱種雖未斷,無漏相續,緣闕不生,名為畢竟不生煩惱。
經 觀夢[14]寤已(至)後有相續。
贊曰:此餘三也。夢時所見尚未知無,故舉悟時觀彼夢境。無學分段後有[15]成無,非無變易。
經 如是菩薩(至)無有情故。
贊曰:結成前義,釋空所由。空理義云:勝義諦中諸法本空,無有情故。應理義云:遍計所執諸法本空,無有情故。
經 妙吉祥言(至)修於大慈。
贊曰:下明利行。有二:初明利他行、後明自利行。初中有四,明無量故。一一皆有初問、後答。此初問也。
經 無垢稱言(至)究竟安樂。
贊曰:答初。有三:初總標、次廣說、後結成。此初文也。慈有三種,如前已說。為有情者,緣有情起,名有情緣慈。說如斯法者,緣法起故,名法緣慈。與究竟樂[16]者,緣如起故,名無緣慈。
經 如是菩薩(至)離內外故。
贊曰:下廣說慈。合有三十八句,分之為二:初三十句,別修無緣法緣有情三慈,勝劣證得為次第故;後有八句,別修有情法緣無緣三慈,觀行初後之次第故。初中有三:初九句,修無緣慈,緣真如故;次有十一句;修法緣慈;緣法起故;後有十句,修有情緣慈,緣有情故。法緣慈有二:一緣有情都無實體,唯有五蘊法,而與之樂,名為法緣;二緣一切教理行果所有妙法,名法緣慈。此但說後,不說前法。此中皆取增上所緣,如修正法以施眾生,先緣法故,名法緣慈。如緣有情而修正法,先緣有情故,名有情緣慈。此二或俱名法有情緣,二皆有故。真俗雙觀,三慈並有,理亦何爽。舊有二十九句:初二十四句,別解無緣法緣有情緣三;後有五句,別解有情法緣無緣。初中有九句,明無緣;次有九句,明法緣;次有六句,明有情緣。此牒初五,無緣之慈離能所取,故修寂滅。離煩惱燒,故修無[1]熟。三世理齊,故修如實。無等起因,故修不違。有因平等之所生起,並有為故,有順有違。真如無因,無所違迷,故修不違。真無內外,故修無二。
經 修無壞慈(至)等虛空故。
贊曰:此無緣慈,後四句也。真畢竟住,故修無壞,無壞時故。舊云「畢竟盡故」,畢竟盡諸煩惱,故體不壞。能緣意樂猶如金剛,故所觀如堅固難破,所修之慈名堅固慈。真性本淨,故修清淨。真等虛空,故修平等。
經 修阿羅漢慈(至)無[2]休息故。
贊曰:下十一句,修法緣慈。有三:初三三乘、次二法[3]軌、後六果位。此三句,三乘慈。阿羅漢慈者,略有三義:一害煩惱賊、二無分段生、三應受妙供養。此取初義。獨證菩提,故不待師;[4]亦不待資,不能利他資弟子也。菩薩二行利眾生故,緣二乘行而起於慈。
經 修如來慈(至)諸有情故。
贊曰:此二法報二身慈也。真如乃為法身如來理法故,報身名佛果位故,二別也。
經 修自然慈(至)愛憎斷故。
贊曰:下六果位慈。此初三句也。在果任運平等覺法,故修自然。正覺與真如平等一味,故修菩提。貪嗔永滅,故修無漏。
經 修大悲慈(至)觀性空故。
贊曰:此後三句。顯發大乘,故修大悲。利眾生故,觀都無我,故修無諍;若見有我,起惑[5]淨故。觀法性空,故修無厭;法性若有,便有厭故。
經 修法施慈(至)令無損故。
贊曰:下有十句。修有情緣,即十度也。此初三句。[6]捲謂捲縮。如人與物,初時開手,後時捲著。[7]堅法亦然,初與後休。餘文可解。
經 修精進慈(至)現知法故。
贊曰:此有三句。不耽禪味,名無愛味。恒成種智,名現知法。皆為有情故,名有情緣慈。
經 修方便慈(至)法性相故。
贊曰:下有四句。[8]申善巧故,無有一事而不利樂,故名諸[9]問普能示現。修方便慈,由十大願所引發故。修妙願慈,以濟眾生。[10]並利樂事,故修大力。了知法性以悟眾生,故修智度。若那云智,智波羅蜜也。
經。修神通慈(至)諸有情故。
贊曰:下有八句,別修有情、法緣、無緣三慈。初二有情、次五法緣、後一無緣。此有情緣也。不壞一切法性真[11]加法相因故,故修神通。雖現神通種種變現,不壞性相。
經 修無著慈(至)離瑕穢故。
贊曰:此五句法緣也。心無障礙及無所染,故修無著。意樂淨故,名不矯詐。加行淨[12]故,不為諂曲、事事不虛,故修無誑。情無瑕穢,故修深心。瑕者玉病。雖外相善,內心有垢,名為瑕穢。
經 修安樂慈(至)安樂事故。
贊曰:此一無緣,安樂事本唯真如故。舊本後五句明有情、法緣、無緣中,一句有情、三句法緣、一句無緣。
經 唯妙吉祥(至)修於大慈。
贊曰:結也。
經妙吉祥言(至)修於大[13]慈。
贊曰:此第二門。
經 無垢稱言(至)修於大悲。
贊曰:此第二答。施己無慳,能拔於彼現當眾[14]若,故名大悲,行弘廣故。不以不慳,名為大悲,但與樂故。
經 妙吉祥言(至)修於大[15]善。
贊曰:此第三問。
贊曰:此第三答。作利無悔,善生喜故;不唯[18]助喜名之為喜。
經 妙吉祥言(至)修於大捨。
贊曰:此第四問。
經 無垢稱言(至)修於大捨。
贊曰:此第四答。此中行捨亦兼平等,不希報故;不唯以勸捨惡為捨。
經 妙吉祥言(至)當何所依。
贊曰:下明自利行,有十二問答展轉相生。此初問也。地前菩薩入於生死教化眾生,若有怖畏,當何所依?地上不怖生死苦故。
經 無垢稱言(至)諸佛大我。
贊曰:此答也。諸佛大我,大涅槃也。四德之我,名為大我。無住之住,名正依住。
經 又問菩薩(至)解脫中住。
贊曰:第二問答。[1]即此真如離煩惱時假名解脫,解脫體即擇滅無為。
經 又問欲[2]令(至)除其煩惱。
贊曰:第三問答。要除繫縛,身解脫故。
經 又問欲除(至)觀察作意。
贊曰:第四問答。理謂二諦真如道理。順此之作意,名如理作意。體即思慧。
經 又問欲修(至)不生不滅。
贊曰:第五問答。
經 又問何法(至)善法不滅。
贊曰:第六問答。惡斷善修,名不生滅,由思惟故起此正修。
經 又問善(至)以身為本。
贊曰:第七問答。以有身故善不善生。此依起故,非因感本。
經 又問身(至)欲貪為本。
贊曰:第八問答。此舉潤生近物之因及欲界愛,故偏答欲貪[3]實由癡等。
經 又問欲貪(至)分別為本。
贊曰:第九問答。由能執心虛妄分別,欲貪生故。
經 又問虛妄(至)[4]倒想為本。
贊曰:第十問答。倒想者境,由有倒境妄心生故。由此論云「亂相及亂[5]體,應許為色識,及與非色識,若無餘亦無。」舊云「倒想」,[6]依取像倒,分別心生。
經 又問倒[7]想(至)無住為本。
贊曰:第十一問答。無住即真如。由迷真如,倒境生故。
經 妙吉祥言(至)一切諸法。
贊曰:第十二問答。真如無本,非他生故。亦無[8]取住,更無依故。由此本故立諸法,染性迷生、淨性悟起,故唯識說為迷悟依,名立一切,非能生[9]也。空理義云:無住即是真空性故,亦為迷悟二法根本。又因緣性空,從空性生一切諸法,故言無住立一切法。應理義云:若外道[10]云能生一切,我之真如非能生故,但為法依。故言無住立一切法,不言生也。經中所言「心作一切」,因緣之心,非法性心,故不相違。法性非能起,云何說能作?
經 時無垢稱(至)大聲聞眾。
贊曰:下品第二,天女對揚破聲聞執。有三:初天女散華、次鶖子問答、後無垢讚歎。初中有三:初歡喜散華、次著與不著、後問答破執。此初文也。本住者,顯其非與吉祥俱來。天女者,位居八地,示為女身。故[11]故品末云「已能遊戲神通智慧,得無生忍,於無上覺永不退轉。乘本願力,隨欲成就一切有情。」故知非是凡神鬼也。然以女多慈愛愍念心深,得利幽[12]宮權方濟益,況復欲化聲聞令離染著,示以散華之事,助揚無垢之能,故為女身非為男相。既為化相,非定何天。據勝端嚴,多是他化。昔時淨名空室,所以潛形;今者利益便宜,其身乃現。渠散華者,華多香綺,愚俗染情,欲明聲聞有著、菩薩離之,故散之也。又華掩臭惡、馨香逢芳,現有敷榮之能,遠[13]有結實之德,故唯散華不散餘也。[14]
文化丁卯五月十五萓此卷挍合畢,此卷尤寫誤多矣。難挍訂者,或存本書;又雖有改之者,非自敢決定。而就中三四之兩紙間能所釋錯雜難䶜,列齒來責,不顧咿嗤,而為補助童蒙,以私意經釋,順次轉回之。後哲勿必為軌範而已。
隆恭不惑干九支
說無垢稱經本
說無垢稱經疏卷第五(末)
贊曰:下明著與不著。有二:初明著不著、後明去不得。此初文也。
經 時聲聞眾(至)皆不能去。
贊曰:此明去不得。
經 爾時天女(至)何故[17]云花。
贊曰:下問答破執。有三:初天女問、次鶖子答、後天女說。此天女問。
經 舍利子言(至)我故去之。
贊曰:此鶖子答。
經 天女言止(至)為不如法。
贊曰:下天[18]女。有二:初標、後顯。此初也。
經 所以者何(至)自不如法。
贊曰:下顯。有二:初以人花相對、後以大小相對。初中有二:初顯、後釋。此顯也。
經 所以者何(至)有異分別。
贊曰:此釋人華二別所以。無分別者,無總執分別。無異分別者,無差[19]別。又初無共相、後無別相。
經 於善說法(至)是[20]已如法。
贊曰:下大小相對。有二:初明人有差別、後明花著有殊。此初文也。於佛戒律而出家者,有二分別,名不如法,乖[21]理真故。無二分別,名如法者,順正理故。
經 唯舍利子(至)及異分別。
贊曰:下明花著有殊。有二:一明分別有異有著不著、二明習斷有異有著不著。初中復二:初明分別有異有著不著、後明畏不畏異有著不著。此初文也。菩薩無二分別,故花不著;聲聞有二分別,故花著身。
經 唯舍利子(至)不得其便。
贊曰:下明畏不畏異有著不著。初喻、後合。此喻也。非人者,鬼神等類。
經 若畏生死(至)[1]不其便。
贊曰:此合也。二乘畏於生死,諸境得便亂惑其心;菩薩不畏生死,諸境不能亂惑其意。
經 又舍利子(至)花不著也。
贊曰:此明習斷有異有著不著。習者習氣,麁重是也。離種子外別有體性,如惡口習、起舞習等。
經 舍利子言(至)經今幾何。
贊曰:天女對揚破聲聞執中,自下第二鶖子問答。大文有五:初問住室久近、二問發[2]趣何乘、三問[3]合轉女身、四問後生何處、五問證果時節。初中問答,合有十二。此初問也。
經:天女答言(至)所住解脫。
贊曰:二答也。解脫者擇滅無為,有餘涅槃本性住空,故如住解脫。
經 舍利子言(至)如是久耶。
贊曰:三問也。
經 天女復言(至)亦何如久。
贊曰:四返問也。其汝解脫,猶如何等之久近也。
經 時舍利子默然不答。
贊曰:五不答也。
經 天曰尊者(至)默然不答。
贊曰:六更問。慧辨第一,何不答也。
經 舍利子言(至)竟知何說。
贊曰:七答也。涅槃無名,性離言故,況本性有?答住久近也。
經 天曰(至)皆解脫相。
贊曰:八釋解脫。有三:一標、二釋、三結。此標也。
經 所以者何(至)中間可得。
贊曰:下釋。有二:一釋解脫相、二解文字相。此釋解脫相以真如為體。
經 文字亦爾(至)中間可得。
贊曰:此解文字相。於音聲上假名安立,無實文字,何有內外?
經 是故(至)其性平等。
贊曰:以一切法與真如性真解脫體都無差別。
經 舍利子[4]都言(至)為解脫耶。
贊曰:九問也。鶖子以離煩惱繫縛所得擇滅而為解脫,故為此問。
經 天曰(至)[5]解脫。
贊曰:十釋也。二乘名為增上慢者,未得佛果謂為第一而更不求,小得謂多,名增上慢。皆無覆性。為此等故,說離煩惱所得擇滅名為解脫。諸菩薩等名遠離者,為此等故,說諸煩惱本性真如以為解脫。
經 舍利子言(至)慧辨若斯。
贊曰:十一問也。汝何所得、汝何所證,慧辨如此。
經 天曰(至)為增上慢。
贊曰:十[6]一答。諸法本空,無得無證。言有得證名增上慢,實有小得,非多得故。
經 舍利子言(至)為何發趣。
贊曰:下第二問發趣何乘?有四:一問、二答、三難、四通。此初問也。
經 天女答言(至)並皆發[7]起。
贊曰:二答也。
經 舍利子言(至)作如是說。
贊曰:三難也。依根學法,名之為乘。總趣三乘,言難解了,名為密意。
經 天曰我常(至)我為大乘。
贊曰:四通。有三:初自行彼行、次應彼陳法、後釋諸疑難。此初文也,舊經無之。聲聞有二:一《法花》第二說聞法信受;二〈信解品〉中以道令聞。今依後義,故名聲聞。自然現覺真法性故,不[8]待他教,樂獨善寂,故名獨覺。不說觀待緣而起悟覺,[9]亦名緣覺。不離慈悲,故為大乘。
經 又舍利子(至)我為大乘。
贊曰:此應彼陳法。應物宣揚,或現彼形,故號三乘。
經 又舍利子(至)[10]草麻等香。
贊曰:下釋疑難。謂有疑難云:天女現為三乘,此室何故不見二乘人、不聞二乘法?下有四段,釋此疑妨。我雖為三乘有三乘德,室唯大乘,故不見二乘人、不聞二乘法。下四段中,一唯大乘行、二唯大乘理、三唯大乘教、四唯大乘果。行如香薰,增長善故。理如香體,能息惡故。餘二可知。初文有三:一喻說、二法說、三釋說。此喻也。瞻博迦者,舊云瞻蔔,此土所無,香最第一也。
經 如是[11]答有(至)功德香等。
贊曰:此法說也。
經 由此室中(至)常所熏故。
贊曰:功德妙香,大乘行也。
經 又舍利子(至)妙香而出。
贊曰:二唯大乘理也。那迦,龍也。一切皆為膽大乘人,聞所說理,解理即歸,持香而出。
經 又舍利子(至)相應言論。
贊曰:三唯大乘教。十二年者,即是菩薩十二住也,謂種性勝解行極喜增上,[12]戒增上心,三慧無相有功用、無相無功用,及與無礙解最上菩薩住及與如來住。前十二住,名為菩薩顯入菩薩位。不曾聞說二乘法教,教理相順,名曰相應。不曾聞說二乘道理相順之教,唯聞大乘相應法教。
經 又舍利子(至)殊勝之法。
贊曰:四唯大乘果。由修大乘,得此八種殊勝之果。有三:一標、二釋、三結。此標也。
經 何等為八。
贊曰:下釋。有二:初問、後答也。此問也。
經 謂舍利子(至)殊勝之法。
贊曰:答[1]即為八,初希也。事居空室,有此八希,表住真空能生八事。隨應可悉,恐繁且止。內有智慧、外感光明。第一遍知金色普照相續圓滿晝夜為明,唯說大乘,不以二乘日月為照。
經 又舍利子(至)殊勝之法。
贊曰:二希也。聞法為緣,煩惱不害。
經 又舍利子(至)殊勝之法。
贊曰:三希也。親近善緣,故集不空。
經 又舍利子(至)殊勝之法。
贊曰:四希也。法教深妙,宣說六度不退法輪。
經 又舍利子(至)殊勝之法。
贊曰:五希也。供具殊妙,故有法樂。
經 又舍利子(至)殊勝之法。
贊曰:六希也。四大藏者,無量攝事,內行滿故。外感四藏,法慧滿足,故豐財施。財少曰[2]貪,全無曰窮。無婦曰鰥,無夫曰寡。無父母曰孤,無兄弟曰獨。無親[3]旅者名曰無依。
經 又舍利子(至)殊勝之法。
贊曰:七希也。內見法身、外[4]觀報佛,況化身利物,何求不至。故至心祈請,應念則來;感切希法,聞已而去。總十一佛。
經 又舍利子(至)殊勝之法。
贊曰:八希也。眾生劫盡,淨土常安。凡覩小室,聖知淨土,況能現化。[5]不有天宮,但由內德周備外相莊嚴,小室尚八希棄,大國[A2]恒沙難有。濟八難、愍八部、斷八識,去八[6]邪、顯八正道、得八解脫,所以希[7]奇但現八種。
經 唯舍利子(至)獨覺法乎。
贊曰:第三結也。故現無二乘,聞唯大法。
經 時舍利子(至)轉此女身。
贊曰:下第三問令轉女身。有三:一令女轉身、二轉舍利子、三還復本形。初中有五:一問、二答、三返問、四[8]劫答、五正釋。此問也。鶖子下位不測上階,謂實女身,故問令轉。
經 天女答言(至)當何所轉。
贊曰:答也。十二年者,或十二因緣,寄言十二年。自居生死,求實女身都不得故。或言菩薩十二住中寄言十二年,發心已來,求實女人了不可得。或親侍淨名,入此室中十二年矣,不須寄說。不但化為女相,求實女人性[9]亦不可得。既無女人,當何所轉?
問:前答居此如住解脫,都無年載。何故今言十二年乎?答:前依真理解脫而答,故答無時;今依修行及住生死之分限故,答十二年。不相違也。
經 唯舍[10]利(至)為正問不。
贊曰:三返問也。顯已為女,化而不真。
經 舍利子言(至)當何所轉。
贊曰:四却答也。
經:天曰如是(至)不轉女身。
贊曰:五正釋也。一切有為猶如幻化,女既非真,何[11]所可轉而令轉耶?
經 即時天女(至)不轉女身。
贊曰:二轉舍利子。有三:一轉問、二答迷、三正釋。此轉問也。彼此轉[12]摸,復問鶖子。
經 時舍利子(至)轉生女[13]身。
贊曰:答迷也。不知男滅女轉所因。
經 天女復言(至)亦當[14]能轉。
贊曰:此正釋。有三:一略例、二廣成、三引教。此初也。
經 如舍利子(至)而實非女。
贊曰:此廣成也。舉他顯自,化女非實。
經 世尊依此(至)非男非女。
贊曰:此引教也。相有男女,實無男女。事有男女,理實無故。言中一向,故名密意。
經 爾時天女(至)今何所在。
贊曰:三還復本形。有三:一復形發問、二依理為酬、三讚揚引教。此初也。
經 舍利子言(至)無在無變。
贊曰:依理為酬。女相已無,云不在。[15]元非實女,何所變?又法性空,何者在?何者變?舊云「無在無不在」,無有實女昔在今不在。[16]無[17]無實女,何在不在?
經 天曰尊者(至)是真佛[18]諸。
贊曰:讚揚引教。法性本空,何在何變?又無如彼相,立一切法,悉皆無在,新新生故。無實自性,云何所變?舊云「一切法亦無在無不在」,無實性故。
經 時舍利子(至)當生何所。
贊曰:下第四問沒生何處。有四:一問、二答、三難、四通。此問也。不問所從但問所往者,既言住此如住解脫,故不問從,唯問往也。
經 天女答言(至)我當生彼。
贊曰:二答也。佛之化人當生之處,[1]哉當生彼。
經 舍利子言(至)當所[2]至處。
贊曰:三難也。化既非真,無沒無生,云何今言當有生處?
經 天曰尊者(至)當生何所。
贊曰:空理義云,勝義諦中,諸法有情既無體性,當何所生?應理義云:遍計所執法及有情都無實體,當何所往?況我化現,而得有生?
經 時舍利子(至)正等菩提。
贊曰:下第五問證果時節。有九,此初問也。汝於久近當得菩提,當如何等?
經 天女答言(至)久近亦爾。
贊曰:亦答也。如汝還成異生假者,身中復起異生有漏,如此久近,當得菩提。
經 舍利子言(至)[3]異生之法。
贊曰:三返答也。無道理處所時位還成異生。
經 天曰尊者(至)證菩提者。
贊曰:四返成也。真如理為大菩提,故無住處,亦無時位可能證得及能證者。故《般若》云「實無少法名為菩提」。
經 舍利子言(至)已證當證。
贊曰:五引教難。現在現證,[4]未來當證,過去已證。
經 天曰尊者(至)超過三世。
贊曰:六以理通。經言三世當得菩提,依世文字語言說有,非依勝義真如菩提可有三世而言證得,真如菩提過三世故。
經 又舍利子(至)阿羅漢耶。
贊曰:七又返問。欲令義明,故為此問。
經 舍利子言(至)得無所得。
贊曰:八答也。從來不得,今時證得,解脫也。從來謂得,今無所得,妄境也。證無學時,先不得者今得,先得者今不得,故名得無得。又言不得即有所得,若欲得者,即無所[5]無所得。
經 天曰尊者(至)證無所證。
贊曰:九釋成也。菩提亦爾,從來不證,今證真如也。[6]無所證者,今無所證所執也,[7]所證或妄境也。
經 時無垢稱(至)永不退轉。
贊曰:此第三段無垢讚歎。初讚其德、後釋為女[8]所由。此初也。有六德:一遇良緣、二得神通力、三得智慧、四願滿足、五得無生忍、六至不退地。
經 乘本願力(至)成熟有情。
贊曰:此釋為女所由。乘因本願,隨欲受生,故居此室。任物情宜,故現為女。[9]
[10]菩提分品
〈方方品〉等下之五品,利他勝行。次上一品,觀所化處;次下二品,真實義處,明自利行;初之一品,真實有為世俗事行;次後一品,真實無為出世理行。利他之後,必自利故。欲證其理,先修事故。菩提覺果,分者因義,得佛菩提之因位行。今此廣明,名菩提分,非唯三十七菩提分也。
經 時妙吉祥(至)到究竟趣。
贊曰:品段有三,初吉祥發問略明菩提之因、次無垢發問便明如來之種、後[11]善現發問廣明菩提之業。能到佛趣,是菩提因,正修行故。能生因者,是如來種,談本性故。法父母等,是菩提業,果已滿故。無菩提因,佛果[12]何以為證?無如來種,覺分如何得生?無父母等,佛果何相圓滿?故為三段。初為順因、次為建因、後明果德。未得菩提時,善不善法皆名佛性,故二皆因,善為報身因,不善為法身因。故《勝鬘》云「有二種如來藏,空智煩惱亦名如來藏也。」初中有四:一問、二答、三徵、四釋。此問也。諸佛法者,謂通因果究竟所趣,即佛果中菩提涅槃。云何能到得覺因也,非三十七菩提之分,彼共三乘,此不共故。
經 無垢稱言(至)到究竟趣。
贊曰:二答也。凡夫所歸,名之為趣。聖人所歸,非凡所趣。[13]遊此非趣,名行非趣。或趣有二:所趣名趣,謂佛果法;能趣非趣,菩提分是。今修覺分能趣,故言行於非趣。行此非趣,能到究竟趣。舊云「行於非道」,道者趣也,如五道等。
經 妙吉祥言(至)行於非趣。
贊曰:三徵也。
經 無垢稱言(至)煩惱塵垢。
贊曰:四釋。有二:初釋、後結。釋中有三十三句,大文分二:初十九句,不同凡夫行;後有十四句,不同二乘行。然總分七:初六句依趣離惡行、次三句依根滅毒行、次十句依障修度行、次兩句依小修大行、次五句依惡修[14]吾行、次四句依劣修勝行、後三句中修不住行。舊有三十一句,初唯有五句,末後唯二句故。初六句依趣離惡行中,初二句地獄、一句傍生、一句阿素洛、一句餓鬼、一句天趣,略無人趣及色界天。舊經亦有色界天者,[15]錆也。此舉最勝難修處,故無人及色界諸天。菩薩常依二處化故,易而不論。此初二句,依地獄也。五無間者,謂殺父害母等五重逆業,此通三乘。若唯大乘,破塔寺等,無間生彼。既生彼已,受苦無間,故名無間。生五無間,必是極惡,多起恚惱忿恨毒心。菩薩生彼,利眾生故無恚惱,心菩提分也。那洛迦者,此云惡者。㮈落迦者,此云苦器,舊云地獄。生苦器者,名為惡者。有情生彼,煩惱塵垢必是極重;菩薩生彼,塵垢皆無。此[1]除最下,所餘地獄以下諸句,言行彼者,皆是菩薩隨類化生,示行惡處、示起惡法,而能於彼無所作,事菩提分也。一切準知,更不重釋。
經 雖復行於(至)傲慢[2]故逸。
贊曰:旁生名黑闇。非天多自[3]特傲慢憍逸,菩薩皆離。
經 雖復行於(至)不樂趣向。
贊曰:焰魔者,此云靜息,舊云「閻羅」也。地下過五百由旬,有焰魔王國,其王或不退菩薩所作,或有情為之。凡處焰魔者,多不嚴勝因;菩薩生彼,能集福慧。得無色定寂靜解脫,多樂趣向,彼定彼生。菩薩行彼,不樂定生。
經 雖復行於(至)而自調伏。
贊曰:第二有三句,依根滅毒行。貪於所欲多生染著,瞋於有情非情境中多生恚害,癡於一切黑暗無知不自調伏。菩薩雖行三不善根,而皆能滅此三毒性。
經 雖復示行(至)見大怖畏。
贊曰:第三有十句,依障修度行。此初二句。雖復慳貪,布施財位,不顧身命。雖示犯戒,而立清涼十二杜多,少欲不多求、知足更不求。八大人覺等及戒四支,小罪大怖。杜多者,除棄義,棄諸惡故。如〈聲聞地〉及別經說。八大人覺,[4]如《涅槃》、《遺教》。[5]具戒四支,如〈決擇分〉。
經 雖復示行(至)精進無[6]智。
贊曰:雖示行瞋,安住慈悲,安忍無恚。雖行懈怠,修善無休。
經 雖復示行(至)波羅[7]密多。
贊曰:雖示根亂,而常恬寂靜默住定。雖示惡慧,常達一切信所信境,至慧到彼岸。
經 雖復示行(至)濟度[8]憍梁。
贊曰:諂曲詐偽令他歡喜,障方便善巧。菩薩雖示諂曲詐偽,而能修習方便善巧,亦[9]今他喜。由憍慢故,多起密語,自恣陵他,起世耶願、障大妙願。菩薩示行憍慢耶願,而成濟度出世橋梁妙願,能為濟拔、能為橋梁,度有情故。如世願言:無病長壽。菩薩亦隨而呪願之,意符出世,為世橋梁。
經 雖復示行(至)不隨他緣。
贊曰:雖起煩惱,而成勝力,性淨無染。雖示眾魔,[10]證佛覺慧,不隨魔縛。隨他緣者,隨他緣縛。上十九句,不同凡夫行。後十四句,不同二乘行。二乘得有[11]貪[12]鈌根等諸惡劣故,曲分為七,其義分明。
經 雖復示行(至)成熟有情。
贊曰:第四有兩句,依[13]小修大行。聲聞自利,不濟眾生;菩薩處之,為他說法。獨覺亦爾,無大慈悲;菩薩有之,成熟有情。
經 雖復現處(至)妙色嚴身。
贊曰:第五有五句,依惡修善行。雖處貧窮,而得[14]珍寶之手,出之無盡。雖示缺根,而具相好。相有其惡,心實得善故。
經 雖復現處(至)福慧資糧。
贊曰:雖示現處卑賤家生,實生清淨法界佛家,種姓尊貴,修福慧因。
經 雖復現處(至)超諸死畏。
贊曰:雖現身處羸疲劣弱醜陋之形,眾所憎惡,而得勝妙那羅延天身。那羅延天身最為第一,眾所樂見。雖現老病,而能離此根本業惑,超生死中五種怖畏。
經 雖復現處(至)遠離之行。
贊曰:第六有四句,依劣修勝行。預流、一來,尚有五劣;菩薩不爾,所餘皆通無學有之。現作[15]質易,而觀無常,不生貪著,息諸希求。雖處戲[16]具,而出五欲淤泥之中,修遠離行。
經 雖復現處(至)度諸世間。
贊曰:口不道忠信之言為頑,心不測德義之理曰囂。雖現處此愚癡類中,而具才辨總持念慧。雖現耶道處外道等中,而以正道化度一切。
經 雖復現處(至)生死相續。
贊曰:第七有三句,中修不住行。此二不住生死涅槃。舊有二句,處生死能永斷,處涅槃能不住故。
經 雖復現處(至)相續無斷。
贊曰:此一不住因之與果。雖現得果,仍修因行。
經 唯妙吉祥(至)到究竟趣。
贊曰:第二結也。
經 時無垢稱(至)願為略說。
贊曰:自下第二,無垢發問,便明如來之種。有四:一問、二答、三徵、四釋。此問也。種者因,性者類。佛因體類,名如來種[17]性。
經 妙吉祥言(至)是如來種性。
贊曰:二答。有二:初別說、後結略。別說有二:初別陳、後類說。此別陳,有四也。佛性之義乃有多端,且《涅槃》云「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闡提人無。或有佛性,闡提人有,善根人無。或有佛性,二人俱有。或有佛性,二人俱無。」故《涅槃》云「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一切善不善法皆名佛性。」此經亦言「塵勞之輩為如來種性。」種性有二:一無漏、二有漏。無漏有二:一無為性。《勝鬘經》云「在纏名如來藏,出纏[1]為法身。」《涅槃》云「師子吼者,是決定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二有因緣性。在纏名多聞熏習法爾種子,出纏[2]名報身。《楞伽經》云「阿梨耶識名空如來藏,具足[3]無漏熏習法故,名不空如來藏。」《勝鬘》依無為義,煩惱為能覆藏,真理為所覆藏。《楞伽》依有為義,阿賴耶識為能攝藏,種子名所攝藏。二種能藏、二種所藏,皆名如來藏。有漏有二,皆增上緣。一加行善者,隨順性,[4]隨增長無漏種故。二餘不善者,違背性,[5]違背障礙無漏法故。因斷於此,而得菩提。由此煩惱能覆真理,由現起此增功德故,名如來藏。由具二義,故此不善名如來藏。是故教云:未得菩提[6]持,菩提為煩惱,不覺故迷,後處苦故。既得菩提已,煩惱為菩提,不迷故覺,因斷彼緣得菩提故。偽身種性,即薩迦耶見所緣五蘊身也。有愛者,潤後有愛。由身見本,無明為因、有愛為因,三界生死以為種性。三毒四倒後隨之起,亦皆如是。
經 如是所有(至)是如來種性。
贊曰:此類說也。五蓋、六處、八耶、十不善業道,並如前說。七識住者,一身異[7]相異,如人、欲界天及初靜慮,除劫初起想,謂苦樂不苦樂想。二身異想一,如梵眾天,謂劫初起,形貌既殊,同想梵王為眾生父。三身一想異,如第二靜慮,身貌不殊,樂捨交雜。四身一想一,謂第三靜慮,唯有[8]樂想,故名想一。初靜慮中,由染污想,故[9]言想一。第二靜慮,由二善想,故名想異。第三靜慮,由異熟想,故名想一。上四識住已,其下三無色名別自成,五蘊四蘊,如其所應,是名識住。餘處損識,不立識住。惡趣重苦,第四靜[10]慮、無想定天、非想地中有滅盡定,能壞於識,[11]令相續斷,故非識住。又有別解,如《俱舍》第八頌曰「身異及想異,身異同一想,翻此身想一,并無色下三。故識住有七,餘非有損壞。」九惱事者,體皆即瞋。愛我怨家、[12]憎我親友及我己身,為三種。三世各三,此九能惱眾生之事,名九惱事。
經 以要言之(至)是如來種性。
贊曰:此結略也。不能具說,是故要言。一切煩惱惡不善法,皆名佛種。此前所說,偽身識住,是有[13]滿果。不善業道,是有漏業。所餘一切皆是煩惱,除善順因,略攝所餘生死法盡。
經 無垢稱言(至)作如是說。
贊曰:第三徵也。種者因義,能生了因,不善性乖,如何為種?故問此說何密意耶,言甚難了。
經 妙吉祥言(至)正等覺心。
贊曰:第四釋中有二,初廣釋、後讚嘆。初中有二:初釋、後結。釋中有三[14]法:初喻高原花不生,卑濕方能起;二喻空中不種植,[15]有處方生長;三喻依海有勝寶,非海即無珍。初中有三:一法、二喻、三合。此法也。正性者諦理也。入者預也。生謂異生,離此異生名為離生。位謂位次,預在諦理,離異生位,即預流等。非彼能發正等覺心,要住煩惱方能發故。此文多說未發心前二乘聖者,非諸二乘畢竟不發。又此多依猛利速疾超越發心,故說二乘不能發心,非二乘者不趣大也。《法華》三周授聲聞記,《涅槃》亦說「須陀[16]涅人八萬劫到,乃至辟支十千劫到。」又云「所言到者,到阿[17]耨菩提心。」又云「我於一時,說一乘一道一行一緣,能為眾生作大寂靜,永斷一切結縛愁苦苦及苦因,令一切眾生到於一有。我諸弟子不解我意,作如是言:『如來說一切眾生皆得佛道。』乃至廣說,說須陀洹乃至阿羅漢[18]背不得佛道,皆不解我意。」故知二乘亦有得者,如論廣說,故言不得一向為論。
經 譬如高原(至)此四種花。
贊曰:喻也。殟鉢羅,青色也。鉢[19]持摩,黃色也。拘母陀,赤[20]色。奔茶利,白色也。此乃四色蓮花。
經 如是聲聞(至)諸佛法故。
贊曰:合也。二乘如原,不能生故;煩惱如泥,能生花故。由惑覆理,理顯道生,道如花故。煩惱礙智,斷之智生,智如花故。由起煩惱,利樂眾生,增長智慧,慧如花故。
經 又善男子(至)乃得生長。
贊曰:下第二喻。初喻、後法。此喻也。
經 如是聲開(至)諸佛法也。
贊曰:此法也。二乘如空,不可種植,以無我故。身見如地,能生善故。二乘證空,不能進修。為我出世,[21]不濟度眾,不生能進修故。
經 又善男子(至)無價珍寶。
贊曰:下第三喻。初喻、後法。此喻也。
經 不入生死(至)一切智心。
贊曰:此法也。要入惑海,識之起之及斷之故,方發起大心。
經 是故當知(至)是如來種性。
贊曰:第二結也。
經 爾時尊者(至)是如來種性。
贊曰:二讚嘆也。有三:初讚標舉、次釋所由、後結成義。此初文也。善說總也,實、如、無異,三語別也。初中[1]後三,前三譬喻,如次配之。或如次配煩惱、業、苦。或言:不虛名實,言順義名如,更無別名無異。
經 所以者何(至)正等覺心。
贊曰:下釋所由。有二:初略、後廣。略中有二:初明不能、後明設能。此初也。相續者身。心身之中,煩惱種子已斷憔敗,厭心不切、行心不猛,故不能也。
經 寧可成就(至)究竟解脫。
贊曰:此明設能。設造無間業者能[2]發心,非二乘等。
經 所以者何(至)永無此能。
贊曰:下廣。有二:初釋前、後喻顯。此釋前也。「成就」已下,廣上設能;「我等」以下,廣上不能,文意可解。法花會前心猶未猛,不能自知,故自謙責。
經 如缺根士(至)諸佛妙法。
贊曰:此喻顯也。隨缺五根,於五境中無能受用。諸阿羅漢缺煩惱根,故於佛法不志求也。
經 是故異生(至)終不能報。
贊曰:結成前義。初略、後廣。此略也。
經 所以者何(至)一切佛法。
贊曰:下廣結成。初廣異生報恩、後廣二乘不能。此初文也。異生能速疾猛利發心修行,頓證成辨佛法;二乘不能。故《涅槃》云「須陀洹八萬劫到,乃至辟支十千劫到。」今說速疾猛利[3]損發,二乘不能,非全不能。又說決定性不能,非不定性。又說多分不能,非全不能。
經 聲聞獨覺(至)正等覺心。
贊曰:此廣二乘不能。義如前說。
經 爾時眾中(至)皆何所在。
贊曰:自下第三,[4]善現為問,廣明菩[5]提業。有二:初問、後答。此問也。
經 時無垢稱(至)思空勝義舍。
贊曰:下答。有四十二頌,分二:初四十頌正答前問、後二頌結勸發心。[6]發答前問中,三十九頌別答、後一頌總答。三十九頌別答之中,分三:初十二頌,以出世法隨配世法,以答前問;次有[7]上頌,以出世行隨配[8]事世,以答前問;後有二十二頌,示隨世事,以答前問。雖事亦有親族之類,欲令有情欣德修行,故假德行以配[9]臣僚。或初明行、次明境、後明智。故下總答云「如是無邊行及無邊所行無邊智圓滿,以度諸眾生。」初段分二:初三頌半,以出世法隨配有情;後八頌半,以出世法隨配非情。有情有五:一父母、二妻子、三僕使、四親友、五眷屬。或分為十,開父母妻子男女,舍妓女別故。雖舍一種,亦是非情。理為本依,故此先說;從宗為論,總名有情。此初一頌有一,謂父母。第二頌有一,謂妻子。慧第六度無分別智,眾善根本,故名為母。第七方便度為父,後得智故。[10]世間菩薩諸佛導師生,皆由此二智生故。舊云「智度為母」,即第十度,非眾德本,如何為母?故知智度無分別智,非第十也。法樂為妻,聞法喜樂,生善行故。慈悲為女,能柔[11]知故。諦法為男,續果善故。由聞諦[12]教,善法種生,紹三寶故。空理義云:世俗諦中諸有所思,勝義諦空以為其舍,一切菩薩之所歸故。應理義云:諸所思空,真如勝義以為其舍。如來家[13]有,真如理也。
問:《佛地經》說「法樂為食」,何故此中說為妻也?答:據[14]義名別。彼據任持,故名為食;此據能生,故名為妻,亦不相違。《法花經》言「慈悲心為[15]室,諸法空為坐。」何故此中以空為舍?二[16]各別故。有為及無為,勝劣舍別故。
經 煩惱為賤隷(至)四攝為伎女。
贊曰:此中有三,一僕[17]俠、二親友、三眷屬。伎女亦入眷屬所攝。煩惱為賤隷,任意起滅故。覺分為親友,能成菩提故。能成佛因,皆名覺分,非三十七菩提分也。六度為眷屬,攝受萬行故。四攝為伎女,能生利樂故。
經 結集正法言(至)[18]說除諸垢穢。
贊曰:下八頌半,以出世法隨配非情。有十六:一[19]奇樂、二園林、三花菓、四池蓮、五車馬、六馳路、七嚴具、八衣鬘、九珍財、十床[20]褥、十一飲食、十二沐浴、十三塗香、十四殄[21]財、十五除[22]然、十六建幢。此中有四。一法音為樂,悅心靈故。二總持為[23]苑,攝持諸行故。大乘法為林,萬德滋茂故。三三十七覺品為花,當開菓實故。解脫涅槃菩提智慧為果,因花有故。四八解脫為浴池,除貪[24]十垢故。定水湛然[25]漏者,八解脫池中常有定水,不動搖故。池寬水狹,如理[26]應思。七清淨花常彌布中,如蓮處池。浴池何為?除惑垢故。垢謂六垢,害、恨、惱、諂、誑、憍。七清淨者,一[27]戒淨、二心淨、三見淨、四度疑淨、五道非道智見淨、六行智見淨、七行斷智見淨。或總分三十三,此中有九,開林[1]水花,除垢故。
經 神通為象馬(至)迴向大菩提。
贊曰:此中有五。一神通為象馬,能運化故。大乘作車,能載利故。大乘之體即二真智,故能載利。准《法花》中,後得智為一乘體,無分別智為白牛。二能調御菩提之心,馳於八道,八聖道也。三以三十二相而為嚴具,八十隨好而為綺間,莊嚴內德故。四慚[2]悅為衣服,[3]御眾惡故。勝意樂為鬘,瑩心首故。五正法為財,或七聖財,如前已說。或諸聖法,皆名為財,施諸眾生,曉示此法以為方便,自無倒行以為勝利,迴向菩提而自受用。財有他自受用之德,故以正法而為喻也。或此有十二,開車御者綺好意鬘,方便行行所迴向故。
經 四靜慮為床(至)建[4]立菩提幢。
贊曰:此中有七。一四靜處為床,心恒安處故。無貪淨命以為菌[5]耨,三業恒以為近依故。菌者單文。褥如單文名為菌褥。舊云「從於淨命生」,義稍難解,近藉身故。由念明記及智觀察,常自覺悟,恒在定中,故以靜慮而為床等。舊云「多聞增智慧」,因定增慧故。以為自覺音,將所問法以為自覺之音聲故,更無別配。二既飡真,如不死之法,無起滅故。還飲擇滅解脫之味,離諸苦故。舊解脫味說為漿,除煩惱熱渴故。三於八解脫池,浴妙淨心,令無染故。四於此心上塗上品戒香,滅眾惡故、熏身心故,菩薩戒也。五殄滅煩惱賊,是故勇健更無勝者。六摧伏四怨。七建菩提幢,無上菩提極高大故,由此喻幢。或此有十二,開菌褥、念智、常定、飲味、勇健故。
經 雖實無起滅(至)利物無[6]體倦。
贊曰:下有五頌,以出世行隨配世事,以答前問。有六:一受生、二現土、三供養、四修業、五變現、六破惡。此中有四。一雖無生死,而故思於欲色受生。二能現佛土,明如日照生。三供養如來,三事體空,一切無分別,兼攝供具[7]亦體空故。四雖知佛國及有情空,修淨土業及利物業,曾無休息亦無勞倦。
經 一切有情類(至)有表事皆成。
贊曰:此有二也。一有情色聲威儀等法,學四無畏十力菩薩,一剎那中皆能現起。二生死魔業,雖能覺知,而能示現隨彼起轉,至究竟時,以慧方便能還斷盡。初覺魔業而示起者,表後斷滅,故至究竟,以慧方便皆能斷盡,名有表事皆能成[8]辨。本心所期,今滿足故。舊云「隨意皆能現」,皆能現前而斷盡也。
經 或示現自身(至)照令知速滅。
贊曰:自下第三,有二十二頌,示隨世事以答前問。有六:二頌示無常、一頌勸求佛、二頌遍知達、七頌除憂苦、三頌現善巧、七頌濟危。此初文也。如遊戲具而作幻術示現病死,非真亦爾。有情多執世界為常,故現火起及老病身,令知速滅。
經 千俱胝有情(至)皆令趣菩提。
贊曰:此一頌勸令求佛,受彼[9]諸供,勸趣菩提。
經 於諸禁呪術(至)而不[10]隨諸見。
贊曰:此二頌遍知達。初頌知六藝至究竟以利樂,後頌隨諸道以出家而利生。雖隨出家,不隨彼見,斷染見故。
經 或作日月天(至)饒益諸有[11]情。
贊曰:下七頌,除憂苦。有四:此一頌,為有情及物,隨時而利濟。
經 能於疾疫劫(至)欣然無恚害。
贊曰:此三頌,屬三災,以救生。
經 能於大戰[12]陳(至)勸發菩提心。
贊曰:此一頌勸怨,[13]因國以和好,仍令發心。
經 諸佛土無量(至)利樂名本生。
贊曰:此二頌,往惡道而救。[14]難佛土地獄,故菩薩救他,亦[15]示無邊。彼背正法而行眾惡,故墮地獄;亦復無邊,悲速拔苦。慈[16]與安樂,現為大魚,於鱗甲內養諸小虫而令噉食。現為鹿王,救[17]懷孕鹿。現為飛雉,救諸被燒諸有情類。如是[18]往[19]救利樂。此成佛已,名為本生,正是菩薩本生事故。
經 示受於諸欲(至)後令修佛智。
贊曰:此三頌,現善巧。有二:初二頌,現二善巧:一受欲境而修定、二擾亂惡魔令不得便。下重釋初受欲修定。第三頌,示為婬女,勸修佛智。[20]合有三種之善巧也。
經 或為城邑宰[21]宰(至)令趣大菩提。
贊曰:下有七頌,濟[22]危。分六,此有二:一為尊能利下,初頌也。二現財乃施貧,後頌也。
經 於諸憍慢者(至)令發菩提心。
贊曰:此有二,一有力除憍慢、二巧便斷恐怖。悸者,[23]性怖也。驚恐怯怖,善巧安慰,仍令發心。
經 現作五通仙(至)皆能善修學。
贊曰:此有二,一自現為仙,淨修梵行,勸眾生類,住戒忍慈。二見乏供侍,方便事之,隨彼種種智慧方便,進諫勸修,愛樂正法,令於菩薩修行方便皆能隨學。
經 如是無邊行(至)度脫無邊眾。
贊曰:此一頌總答。一無邊行業、二無邊所行境、三無邊智、四以上三種度脫無邊眾。由以智證境,起無邊行,度脫眾生。
經 假令一切佛(至)都無有慧者。
贊曰:此二頌結勸發心。初頌結勝故讚不窮,後頌勸之發心修學。上來略解文之意況,諸有智者思之可知。不可以已未悟之心而反責於人也。新舊同異一一應陳,恐厭繁文,故略而止。
不二法門品
〈菩提分品〉及此一品,真實義處,明自利[1]門。前品真實有為世俗事行,此品真實無為出世理行。利他之行必自利故,欲證其理先修事故。二者差別之義,二與非二俱名為二,一三四等名非二故。花嚴等以一為二,法自在等以二為二,甚深覺等以三為二,光幢等以五為二,喜見等以六為二,准執一等,故皆是二。此除分別及事差別,名不二故。[2]借其二名,表二及非二。非由言二體,唯詮二故。初有十六菩薩以二為二,後有十五以非二為二,文[A3]殊師利以言心為二,無垢稱以有說為二,至下當知。空理義云:空性無差,俗妄有異。今說真同性,不同俗妄異,故言不二法。[3]此空即門,緣此能生真空智故。談其真性,非二非不二;今遮妄二法,故言不二法。妄不生空智,真空方可生,遮彼非門,故非門強說門。此品廣明,名不二法門品。應理義云:俗事及所執,妄謂皆有異。真理非妄,成非妄異。今顯無相真如理唯是一,恐聞一定一,不說於一,但遮妄異,故言不二。不二之理,可軌可摸,故名為法。此能通生死、無漏智解,立以門名。據實真如非不二,非法非[4]二法、非門非不門,遮二故[5]強名不二,遮非法故名法,遮非門故名門。此品廣明,名不二法門品。
經 時無垢稱(至)各隨樂說。
贊曰:品段有二,初明不二法門、後明利益。初中復二:初明說不二法門;後明入不二法門,無垢稱入不二法是。說中又二:初無垢稱問諸菩薩說不二法門、後諸菩薩問妙吉祥說不二法門。或三十一菩薩以分別執為二、無分別理名不二,智會此理名入不二。文殊以言說為二、離言法性名不二,智達此性名入不二。無垢以假智言說俱名為二、諸法真如名為不二,正智證真名入不二。故[6]故成[7]各別。初中[8]復二:初問、後答。此問也。入者,證也解也。證解真理,名入不二。各隨辨才,隨情樂說。
經 時眾會中(至)次第而說。
贊曰:下答。有二:初略、後廣。此略也。
經 時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下廣。合有三十一箇菩薩,別答前問。一一答中,文皆有四:一標菩薩名、二陳二法、三明不二、四總結之。然空理義,並以俗妄有二,真空無二。應理義云:皆以所執依他有二,圓成真如實無有二。此之二義,言勢遮執,解文雖同,意況常別。恐厭文繁,更不別對一一疏條,諸尋文者可具知也。生滅為二,理名不二,證此無生正智名忍。初地已上,此忍證真如入不二。空理義云:空無有二。應理義云:理無事二。以生滅二,不[9]說分別故。
經 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我我所分別名二,無二理名不二,證此無[10]二理名入不二。此下皆以理遮執二,故言不二,所以二中皆言分別。舊經都無分別之言,意存空理故。
經 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有取者有著也,無取者無著也,有著無著分別為二。[11]著有著,有所得。有所得故有增減,有增故有起作、有減故有息滅。若了證無著,即無所得,無所得故無增減,無增減故無起作、無息[12]滅,故於諸法中無所執著、無執著心。達解此理,名入不二。
經 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寂滅跡者,即真理,理為智跡。智喻足,能履故;理為跡,所履故。
經 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散動者心馳外境,思惟者攝念內緣。初了二無[13]則無作意,後住二無都無作意。
經 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一相者,空無我等共相之理。無相者,真如了知諸法無有共相亦無自相,自相即別異相也。知此共自二有為相,一切都無,亦無真無相之體。知此有為及無為理二智平等,名入不二。共相自相俱是有為,對彼無為故名為二。
經 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聲聞菩薩二因緣心,性皆如幻。達二幻理,名入不二。
經 復有菩薩([14]至)二法門。
贊曰:善及不善,無所起作,此二有相及與無相二俱平等,無善可取、無惡可捨。了知於此,名入不二。
經 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有罪名縛、無罪名解。以金剛無漏之智達無縛解,名入不二。
經。復有菩薩(至)二法門。
贊曰。有想者有漏想也。無想者無漏想也。或有漏[1]生名有想。無漏生名無想。或有心想名有想。滅[2]或無心想名無想。
經 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遠離一切有為諸行,起於覺慧,即觀無為如空之智極善清淨。或遠有為行,即無為覺慧如空之智極善清淨。既都無執,亦無所遣,名入不二。
經 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可毀可壞,故名世間,翻此名出世。了世間空,初既不入,後亦不出。以不入故,無隨生死流。舊云「溢」者,流溢之義。以不出故,亦無散滅離於世間。境既如此,心亦不執。
經 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知生死空,本無流轉亦無涅槃,二境本空,分別便滅。
經 復有菩薩(至)則名無盡。
贊曰:此兩翻釋。初了都無有盡無盡,要究竟盡乃名為盡。即煩惱等究竟盡[3]流,名為有盡。既究竟盡,不復更得常可有盡,則名無盡。有[4]有盡則[5]無無盡,[6]無便無[7]體,即有有盡,有盡亦無體,故都無二。
經 又有盡者(至)[8]不法門。
贊曰:此第二翻釋。前約相續以解無二,此約剎那。或前約染法,此約淨法。一剎那法,暫[9]等滅無,定無有盡即是無盡。一剎那中有盡無故,無盡亦無。了二本空,分別不起,名入不二。舊云「若究竟盡者更不可盡」,故有盡者即是無盡。
經 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我、無我體,其性都無,不可論二。此二分別,名之為二。了二境空,其分別斷,智達此理,名入不二。
經 復有菩薩(至)不法門。
贊曰:了知無明本性空理即是於明,執二為實俱不可得,不可算計為有,超算計之路。觀此無二,名入不二。
經 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上十六菩薩以兩為二,下十五菩薩以非二為二。或可總說以二為二,五蘊為一、空為一故,下皆准知。空理義云:世俗取蘊性即真空,空與蘊體二種無別,取蘊現在即有真空,非蘊滅已方有空性。由此故言「即是色空,非色滅空」[10]者,此破二執:一執世俗色外別有真空,為破此故云即是色空,色空無別。二執俗色滅方有真空,為破此故,云非色滅空,蘊現有時已有空故。應理義云:略有二解。一解:所執色即是空,色空無別體,非所執色滅方始有空,現色相時性已空故。色既所執色,空亦即空無。二解:所執及依他色,並即真如空,空與真如更無別體,亦非二色滅方有真如空,二色現時真如有故。既無二別,名入不二。
經 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四界者:地水[11]火風。空者,空理義云:謂真空性。應理義者,所執即空無,真如是空性,准前取蘊與空二解。前中後際,去來今也。性皆無倒,即真理故。
經 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眼色分別為二,乃至意法分別為二,根境對故。了知六二其性皆空,見眼空性,於色境上便無三毒,乃至意法亦復如是。見已靜住,名入不二。
經 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布施為一,迴向一切智性為一,故名為二。一切智性即真如理,是智體故。知布施等即真如性,故名不二。
經 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空觀我等為無,無相無願。緣無為有為為有,了知我空都無有相。此無相中亦無可願,此無願中心意識三都不可起,所取無故,能取亦無。又不別於無願以生心[12]小,空即無願故。《楞伽經》云「藏識說名心,思量性名意。能了諸境相,是說名為識。」如是於一空解脫門,具攝三種。能此通達,名入不二。《成唯識》云「空無相願,於計所執依他圓成或皆通緣,或次[13]第別緣。」此依通緣,故名不二。乃至於無願,亦即空無相,皆准此知。
經 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佛為先、法僧為後,三寶別體,分別為二。了佛[14]尋法僧,三寶同體,皆無為相,與虛空等,無不在故。諸法亦爾,皆真如性,名為不二。同體三寶,義如前說。
經 [15]後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薩迦耶者,虛偽身也。滅者真理。偽身與如,分別為二。知偽身即滅,不起偽身見,故於偽身及滅二種,無總分別及別分別,證二真如究竟滅性,無所猜[16]凝、無驚無懼。執有身見,乃有猜疑,亦有驚懼。
經 後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身語二色及意非色,分別為二。空理義云:了三本空皆[1]無造作,無造作之相相之故。其相無二,身空即語空,語空即意空,意空即一切法空。若能隨入一切法空無[2]造作相,名入不二。應理義云:了三律儀本真如性皆無造作,身真如即語真如,語真如即意真如,意真如即一切法真如。能隨入此無作真如,名入不二。
經 復有菩薩(至)不法門。
贊曰:諸不善業可毀可厭,名為罪行。欲界善業可愛可樂,名為福行。色無色界諸善定心,住於一境,名不動行。散[3]定二地,分別為二。無作相者,空理無作相即真空性,應理無作相性即真如,故此空中無三差別。
經 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此等以一為二。一切二法者,一切分別差別之法皆從我起。知我真實之理,即不起二。不起二故,即無能了。無能了故,即無所了,名入不二,無彼本[4]來差別二故。
經 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二法者謂一切分別差別。有所得者謂本見有相。若了本有所得,[5]若成[6]本來無所得,[7]則無所起取捨本[8]末二。既無[9]取捨二,名入不二。
經 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了本真理則無明暗,明暗無二故。如滅定無心,無心漏明、無有漏[10]暗,都無分別,故舉為喻。
經 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了知生死涅槃本真理性無二,則無欣厭。究竟之理,生死無縛、涅槃非解,何所欣厭?
經 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善住正道,耶道便滅不行。若見有[11]邪道,可見有正道。邪道既不見行,正道如何得有,二境相既無二,能覺非有。無二覺故,名入不二。
經 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虛謂有為事。實謂無為理。理諦可證,尚不見實,何況虛法不可為證而能見之?此真理性,非肉眼可見,唯慧眼能見。無分別智慧眼證時,於一切無分別故,無見無不見,名入不二。
經 如是會中(至)不二法門。
贊曰:下第二,諸菩薩問妙吉祥說不二法門。初結前生後以為問,後隨問以為答。「各別說已」以上結前,「同時發問」已下生後以為問。客來小位,解釋已周,故問上賓,談彰大義。
經 時妙吉祥(至)猶名為二。
贊曰:此隨問以為答。初非前、後正述。此非前也。汝等雖遮二之分別名為不二,以有言說及帶分別,猶名為二;我今除言及絕分別,名為不二。故知二者分別差別,不是兩法,名為二也。
經 若諸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此正述也。無言無說,無表彰、無指示,離言說之戲論,絕起心之分別,名為不二。以不可言不可分別之理,遮於言說分別,故名不二。
經 時妙吉祥(至)不二法門。
贊曰:上來明說方便因位,外化利物不二法門;下明證入根本果位,內證自利不二法門。初問、次入、後讚。此問也。
經 時無垢稱默然無說。
贊曰:此入也。正理幽玄,言蹄不測。縱以不言之言遣言,終非會於妙理,故默無說,以智冥真,名入不二,最為深極。
經 妙吉祥言(至)[12]說分別。
贊曰:此讚也。我說不二,以言遣言;汝入不二,以智冥真。會妙雖同,親疎杳隔。說契真者,真由證故,說為疎也。證契真者,離言說故,證為親也。
經 此諸菩薩(至)無生法忍。
贊曰:下第二段,明利益也。創入初地,名[13]悎不二。不二之理,即真如法。證會無生,亦初得也。或任運入不[14]入,八地也。相續無生,亦八地也。
[15]說無垢稱經疏卷第五(末)
校注
[1074013] 不分卷【甲】,甲本冠註曰已下舊本卷第五本 [1074014] 吉【大】,吉祥【甲】 [1075001] 修【大】,修諸【甲】 [1075002] 諸【大】,〔-〕【甲】 [1075003] 持等【大】,〔-〕【甲】 [1075004] 熟【大】,就【甲】 [1075005] 佛【大】,佛土【甲】 [1075006] 謂【大】,〔-〕【甲】 [1075007] 癡【大】,癡慢疑【甲】 [1075008] 著【大】,著能修善本有妙慧也不迴向菩提生執著【甲】 [1075009] 遠【大】,惑【校異-原】,遠惑【甲】 [1075010] 是【大】,也【考偽-原】,皆是【甲】 [1075011] 善巧【大】,〔-〕【甲】 [1075012] 二【大】,二翻【甲】 [1075013] 無【大】,無常【甲】 [1075014] 名【大】,是名【甲】 [1075015] 問【大】,間【考偽-原】,間【甲】 [1075016] 若【大】,苦【甲】 [1076001] 拔【大】,故【校異-原】 [1076002] 因【大】,內【甲】 [1076003] 豈【大】,空【校異-原】,空【甲】 [1076004] 解【大】,前【考偽-原】,前【甲】 [1076005] 瘀【大】,癈【校異-原】,癈【甲】 [1076006] 起【大】,〔-〕【甲】 [1076007] 立【大】,立至【甲】 [1077001] 未【大】,示【甲】,樂【校異-甲】 [1077002] 說無垢稱經疏卷第四末終【甲】 [1077003] 說無垢稱經疏卷第五本首【甲】,撰號同異如首卷 [1077004] 亦【大】*,又【甲】* [1077005] 言【大】,權【甲】 [1077006] 戎【大】,戒【甲】,戎【校異-甲】 [1077007] 畢【大】,卑【甲】 [1077008] 教【大】,數【考偽-原】 [1077009] 領【大】,顧【校異-原】【甲】 [1077010] 名【大】,若【校異-原】【甲】 [1078001] 遠【大】,達【考偽-原】,遺【原】,達【甲】 [1078002] 住法【大】,法住【甲】 [1078003] 搆【大】,攝【校異-原】 [1078004] 知【大】,〔-〕【甲】 [1078005] 量【大】,聖【甲】 [1078006] 法諸【大】,諸法【甲】 [1078007] 得【大】,得法【甲】 [1078008] 初【大】,初說【甲】 [1078009] 三【大】,二【甲】 [1078010] 讚【大】,贊【甲】 [1078011] 間【大】,問【甲】 [1078012] 訶禮【大】,何訶【考偽-原】 [1078013] 道【大】,近【甲】 [1078014] 𧫙【大】,殑【甲】 [1078015] 僐【大】*,繕【甲】* [1078016] 僐【大】,〔-〕【甲】 [1078017] 主【大】,士【甲】 [1078018] 寂【大】,報【甲】 [1078019] 誰【大】,諸【甲】 [1078020] 既【大】,先【甲】 [1078021] 時【大】,明【甲】 [1078022] 未聞【大】,能聞【考偽-原】 [1078023] 見【大】,能見【甲】 [1078024] 能見【大】,〔-〕【甲】 [1078025] 欲【大】,欻【甲】 [1078026] 臨【大】,障【考偽-原】 [1078027] 遍【大】,通【甲】 [1079001] 悟【大】,晤【甲】 [1079002] 五【大】,吾【甲】 [1079003] 越【大】,超【甲】 [1079004] 出【大】,山【考偽-原】 [1079005] 加【大】,如【甲】 [1079006] 辨【大】,辦【甲】 [1079007] 今【大】,令【甲】 [1079008] 談【大】,於【校異-原】 [1079009] 可【大】,不可【甲】 [1079010] 歡眼【大】,歎恨【甲】 [1079011] 結【大】,結成【甲】 [1079012] 已【大】,以【甲】 [1079013] 亦【大】,亦名解脫【甲】 [1079014] 名【大】,〔-〕【甲】 [1079015] 二【大】,二初【甲】 [1079016] 子【大】,小【考偽-原】 [1079017] 容【大】*,客【甲】* [1079018] 香【大】,杳【甲】 [1079019] 位【大】,性【校異-原】 [1079020] 則【大】,即【甲】 [1079021] 初二【大】,二初【甲】 [1079022] 人【大】,入【甲】 [1079023] 情【大】,諳【甲】 [1079024] 凡【大】,瓦【考偽-原】,瓦【甲】 [1079025] 取【大】,所【甲】 [1079026] 延【大】,近【甲】 [1080001] 見【大】,現【校異-原】 [1080002] 彰下【大】,下彰【甲】 [1080003] 去【大】,玄【甲】 [1080004] 諸【大】,詣【考偽-原】 [1080005] 有【大】,〔-〕【甲】 [1080006] 往【大】,住【校異-甲】 [1080007] 如【大】,加【校異-原】 [1080008] 提【大】,是【甲】 [1080009] 明【大】,〔-〕【考偽-原】 [1080010] 變他【大】,他變【甲】 [1080011] 化【大】*,他【甲】* [1080012] 吉祠【大】,言詞【甲】 [1080013] 悅【大】,說【考偽-原】,說【甲】 [1080014] 葉【大】,乘【甲】 [1080015] 名【大】,各【甲】 [1080016] 蓋【大】,益【甲】 [1080017] 亦【大】,又【甲】 [1080018] 敗【大】,毀【甲】 [1080019] 十【大】,千【甲】 [1081001] 結【大】,結顯【甲】 [1081002] 此初【大】,初此【甲】 [1081003] 彼【大】,波【甲】 [1081004] 薩【大】,薩大施菩薩【甲】 [1081005] 以【大】,〔-〕【甲】 [1081006] 文【大】,又【甲】 [1081007] 四【大】,三【甲】 [1081008] 遂【大】,逐【甲】 [1081009] 生【大】,生及【甲】 [1081010] 往天未人【大】,從天來人【甲】 [1081011] 或【大】,成【甲】 [1081012] 況【大】,說【甲】 [1081013] 已【大】,以【甲】 [1081014] 寤【大】,悟【甲】 [1081015] 成【大】,咸【考偽-甲】 [1081016] 者【大】,〔-〕【甲】 [1082001] 熟【大】,熱【甲】 [1082002] 休【大】,體【甲】 [1082003] 軌【大】,執【甲】 [1082004] 亦【大】,又【甲】 [1082005] 淨【大】,諍【甲】 [1082006] 捲【大】*,倦【甲】* [1082007] 堅【大】,慳【甲】 [1082008] 申【大】,由【甲】 [1082009] 問【大】,門【校異-原】【甲】 [1082010] 並【大】,辨【甲】 [1082011] 加【大】,如【甲】 [1082012] 故【大】,妙【甲】 [1082013] 慈【大】,悲【甲】 [1082014] 若【大】,苦【甲】 [1082015] 善【大】,喜【甲】 [1082016] 曰【大】,〔-〕【甲】 [1082017] 修於【大】,是脩【甲】 [1082018] 助【大】,勸【考偽-原】 [1083001] 即【大】,則【甲】 [1083002] 令【大】,住【甲】 [1083003] 實【大】,〔-〕【甲】 [1083004] 倒【大】,例【甲】 [1083005] 體【大】,識【甲】 [1083006] 依【大】,為【甲】 [1083007] 想【大】,相【甲】 [1083008] 取【大】,所【甲】 [1083009] 也【大】,也此上應理義【甲】 [1083010] 云【大】,道【甲】 [1083011] 故【大】,〔-〕【甲】 [1083012] 宮【大】,究【考偽-原】,冥【考偽-原】 [1083013] 有【大】,符【甲】 [1083014] 不分卷【甲】 [1083015] 不分卷【甲】 [1083016] 隨【大】,墮【甲】 [1083017] 云【大】,去【甲】 [1083018] 女【大】,女說【甲】 [1083019] 別【大】,別分別【甲】 [1083020] 已【大】,即【甲】 [1083021] 理真【大】,真理【甲】 [1084001] 不【大】,不得【甲】 [1084002] 趣【大】,起【甲】 [1084003] 合【大】,令【甲】 [1084004] 都【大】,〔-〕【甲】 [1084005] 解【大】,本性解【甲】 [1084006] 一【大】,二【甲】 [1084007] 起【大】,趣【甲】 [1084008] 待【大】,得【甲】 [1084009] 亦【大】,不【甲】 [1084010] 草【大】,芽【甲】 [1084011] 答【大】,若【甲】 [1084012] 戒【大】,或【甲】 [1085001] 即【大】,則【甲】 [1085002] 貪【大】,貧【甲】 [1085003] 旅【大】,族【甲】 [1085004] 觀【大】,覩【甲】 [1085005] 不【大】,亦【考偽-原】 [1085006] 邪【大】,耶【甲】 [1085007] 奇【大】,棄【甲】 [1085008] 劫【大】,却【甲】 [1085009] 亦【大】,又【甲】 [1085010] 利【大】,利子【甲】 [1085011] 所【大】,〔-〕【甲】 [1085012] 摸【大】,換【甲】 [1085013] 甲本冠註曰身經作像 [1085014] 能【大】,可【甲】 [1085015] 元【大】,無【校異-甲】,〔-〕【甲】 [1085016] 無【大】,元【考偽-原】 [1085017] 無【大】,在【甲】 [1085018] 諸【大】,語【甲】 [1086001] 哉【大】,我【甲】 [1086002] 至【大】,生【甲】 [1086003] 甲本冠註曰異生之法經作具異生法 [1086004] 未來當證過去已證【大】,過去已證未來當證【甲】 [1086005] 無所【大】,〔-〕【考偽-甲】 [1086006] 無所【大】,先時【甲】 [1086007] 所證【大】,〔-〕【甲】 [1086008] 所由【大】,〔-〕【甲】 [1086009] 卷第五本終【甲】 [1086010] 卷第五末首【甲】 [1086011] 善【大】,普【甲】 [1086012] 何以【大】,以何【甲】 [1086013] 遊【大】,進【校異-?】 [1086014] 吾【大】,善【甲】 [1086015] 錆【大】,錯【甲】 [1087001] 除【大】,陳【考偽-原】 [1087002] 故【大】,放【甲】 [1087003] 特傲【大】,恃撥【甲】 [1087004] 如【大】,知【甲】 [1087005] 具【大】,其【甲】 [1087006] 智【大】,替【甲】 [1087007] 密【大】,蜜【甲】 [1087008] 憍【大】,橋【甲】 [1087009] 今【大】,令【甲】 [1087010] 證【大】,論【甲】 [1087011] 貪【大】,貧【甲】 [1087012] 鈌【大】,缺【甲】 [1087013] 小【大】,少【甲】 [1087014] 珍【大】,彌【甲】 [1087015] 質【大】,貿【甲】 [1087016] 具【大】,見【校異-原】 [1087017] 性【大】,姓【甲】 [1088001] 為【大】,〔-〕【甲】 [1088002] 名【大】,名實【甲】 [1088003] 無漏熏習【大】,熏習無漏【甲】 [1088004] 隨【大】,隨順【甲】 [1088005] 違背【大】,〔-〕【甲】 [1088006] 持【大】,時【甲】 [1088007] 相【大】,想【甲】 [1088008] 樂【大】,無【甲】 [1088009] 言【大】,云【甲】 [1088010] 慮【大】,慮有【考偽-原】 [1088011] 令【大】,今【甲】 [1088012] 憎【大】,增【甲】 [1088013] 滿【大】,漏【甲】 [1088014] 法【大】,法喻【考偽-原】 [1088015] 有【大】,有濕【考偽-原】 [1088016] 涅【大】,洹【甲】 [1088017] 耨【大】,耨多羅三藐三【甲】 [1088018] 背【大】,皆【甲】 [1088019] 持【大】,特【甲】 [1088020] 色【大】,色也【甲】 [1088021] 不【大】*,〔-〕【甲】* [1089001] 後【大】,復【甲】 [1089002] 發心【大】,〔-〕【甲】 [1089003] 損【大】,頓【考偽-原】,頓【甲】 [1089004] 善【大】,普【甲】 [1089005] 提【大】,提之【甲】 [1089006] 發【大】,〔-〕【甲】 [1089007] 上【大】,五【甲】 [1089008] 事世【大】,世事【甲】 [1089009] 臣【大】,姻【甲】 [1089010] 世間【大】,世聞【校異-甲】,聲聞【考偽-甲】 [1089011] 知【大】,和【甲】 [1089012] 教【大】,敢【甲】 [1089013] 有【大】,者【甲】 [1089014] 義【大】,〔-〕【甲】 [1089015] 室【大】,衣【甲】 [1089016] 各【大】,利【甲】 [1089017] 俠【大】,使【甲】 [1089018] 說【大】,洗【甲】 [1089019] 奇【大】,音【甲】 [1089020] 褥【大】,耨【甲】,褥【考偽-甲】 [1089021] 財【大】,賕【甲】,賊【考偽-甲】 [1089022] 然【大】,怨【甲】 [1089023] 苑【大】,華【甲】 [1089024] 十【大】,等【甲】 [1089025] 漏【大】,滿【甲】 [1089026] 應【大】,名【甲】 [1089027] 戒【大】,惑【甲】 [1090001] 水【大】,木【甲】,水【校異-甲】 [1090002] 悅【大】,愧【甲】 [1090003] 御【大】,禦【考偽-甲】 [1090004] 立【大】,妙【校異-原】 [1090005] 耨【大】*,褥【甲】* [1090006] 體【大】,休【甲】 [1090007] 亦【大】,又【甲】 [1090008] 辨【大】,辦【甲】 [1090009] 諸【大】,請【甲】 [1090010] 隨【大】*,墮【甲】* [1090011] 情【大】,情類【校異-原】 [1090012] 陳【大】,陣【甲】 [1090013] 因【大】,〔-〕【校異-原】,〔-〕【甲】 [1090014] 難【大】,雖【考偽-甲】 [1090015] 示【大】,爾【考偽-原】 [1090016] 與【大】,以【甲】 [1090017] 懷【大】,壞【甲】 [1090018] 往【大】,王【甲】,往【考偽-甲】 [1090019] 救【大】,昔【考偽-原】 [1090020] 合【大】,令【甲】 [1090021] 宰【大】,〔-〕【甲】 [1090022] 危【大】,危無【甲】 [1090023] 性【大】,怯【考偽-甲】 [1091001] 門【大】,行【甲】 [1091002] 借【大】,修【甲】,借【校異-甲】 [1091003] 此【大】,以【校異-甲】 [1091004] 二法【大】,非法【甲】 [1091005] 強【大】,獨【校異-原】 [1091006] 故【大】,〔-〕【甲】 [1091007] 各【大】,名【甲】 [1091008] 復【大】,有【甲】 [1091009] 說【大】,離【考偽-原】 [1091010] 二【大】,〔-〕【甲】 [1091011] 著【大】,若【甲】 [1091012] 甲本冠註日滅下恐脫無起作無息滅六字 [1091013] 則【大】,即【甲】 [1091014] 至【大】*,至不【甲】* [1092001] 生【大】,在【甲】 [1092002] 或【大】,〔-〕【甲】 [1092003] 流【大】,法【甲】,流【校異-甲】 [1092004] 有【大】*,〔-〕【甲】* [1092005] 無【大】,無盡【甲】 [1092006] 無【大】,〔-〕【甲】 [1092007] 體【大】,體無盡【甲】 [1092008] 不【大】*,不二【甲】* [1092009] 等【大】,爾【甲】 [1092010] 者【大】,剩【考偽-甲】 [1092011] 火【大】,大【甲】 [1092012] 小【大】,等【考偽-原】,等【甲】 [1092013] 第【大】,〔-〕【甲】 [1092014] 尋【大】,即【甲】 [1092015] 後【大】*,復【甲】* [1092016] 凝【大】,疑【甲】 [1093001] 甲本冠註曰無造作等十字疑錯簡當作無造作之相無造作之相 [1093002] 造作【大】,作造【甲】 [1093003] 定【大】,是【甲】 [1093004] 來【大】,末【甲】 [1093005] 若【大】,〔-〕【甲】 [1093006] 本來【大】,〔-〕【甲】 [1093007] 則【大】,即【甲】 [1093008] 末【大】,來【校異-原】 [1093009] 取【大】,所【甲】 [1093010] 暗【大】,明【甲】 [1093011] 邪【大】*,耶【甲】* [1093012] 說【大】,言說【甲】 [1093013] 悎【大】,悟【甲】 [1093014] 入【大】,二【甲】 [1093015] 卷末題新加【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82 說無垢稱經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3-0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CBETA 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