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二上
四、正論今意,為二:先、略用彼名顯於妙義。因具三義者,一法界具九法界,名體廣。九法界即佛法界,名位高。十法界即空、即假、即中,名用長。即一而論三,即三而論一,非各異,亦非橫,亦非一,故稱妙也。果體具三義者,體遍一切處,名體廣。久已成佛久遠久遠,名位高。從本垂迹,過、現、未來三世益物,名用長。是為因果六義,異於餘經,是故稱妙。
又乳經一種因果廣、高、長,一種因果狹、下、短,則一麁一妙(云云)。酪經唯一種因果狹、下、短,但麁無妙。生蘇經三種因果狹、下、短,一種因果廣、高、長,則三麁一妙。熟蘇經二種因果狹、下、短,一種因果廣、高、長,則二麁一妙。醍醐經一種因果廣、高、長,但妙無麁。又醍醐經妙因、妙果,與諸經妙因、妙果不異,故稱為妙也。
復次觀心釋。若觀己心不具眾生心、佛心者,是體狹;具者是體廣。若己心不等佛心是位下;若等佛心是位高。若己心、眾生心、佛心,不即空、即假、即中者,是用短;即空、即假、即中者,是用長。復次,於一法界通達十法界六即位者,亦是體廣,亦是位高,亦是用長。初約十法界,是顯理一;次約五味,是約教一;次約觀心,是約行一;次約六即,是約人一。略示妙義竟。
廣說者:先法,次妙。南岳師舉三種,謂眾生法、佛法、心法。如經:「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若眾生無佛知見,何所論開?當知佛之知見蘊在眾生也。又經:「但以父母所生眼」,即肉眼;「徹見內外彌樓山」,即天眼。洞見諸色而無染著,即慧眼。見色無錯謬即法眼。雖未得無漏,而其眼根清淨。若此一眼具諸眼用,即佛眼。此是今經明眾生法妙之文也。《大經》云:「學大乘者,雖有肉眼,名為佛眼。耳鼻五根,例亦如是。」《殃掘》云:「所謂彼眼根,於諸如來常,具足無減修,了了分明見。」乃至意根亦如是。《大品》云:「六自在王,性清淨故。」又云:「一切法趣眼,是趣不過。」眼尚不可得,何況有趣、有非趣?乃至一切法趣意,亦如是。此即諸經明眾生法妙也。
佛法妙者,如經:「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佛法不出權、實,「是法甚深妙,難見難可了。一切眾生類,無能知佛者」,即實智妙也。「及佛諸餘法,亦無能測者」,即佛權智妙也。如是二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是名佛法妙。
心法妙者,如〈安樂行〉中,修攝其心,觀一切法,不動不退。又一念隨喜等。《普賢觀》云:「我心自空,罪福無主」「觀心無心,法不住法。」又「心純是法」。《淨名》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華嚴》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破心微塵,出大千經卷」,是名心法妙也。
△今依三法,更廣分別。若廣眾生法,一往通論諸因果及一切法。若廣佛法,此則據果。若廣心法,此則據因。
眾生法為二:先列法數,次解法相。數者,經論或明一法攝一切法,謂心是: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或明二法攝一切法,所謂名、色:一切世間中,但有名與色。或明三法攝一切法:謂命、識、煖。如是等增數,乃至百千。今經用十法攝一切法:「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南岳師讀此文皆云如,故呼為十如也。
天台師云:「依義讀文,凡有三轉。一云:是相如、是性如,乃至是報如。二云: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報。三云:相如是、性如是,乃至報如是。若皆稱如者,如名不異,即空義也。若作如是相、如是性者,點空相性,名字施設,邐迤不同,即假義也。若作相如是者,如於中道實相之是,即中義也。」分別令易解故,明空、假、中,得意為言,空即假、中。約如明空,一空一切空。點如明相,一假一切假。就是論中,一中一切中,非一二三而一二三,不縱不橫,名為實相。唯佛與佛,究竟此法。是十法,攝一切法。若依義便,作三意分別。若依讀便,當依偈文云:「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云云)。
次判權實者,光宅以前五如是為權,屬凡夫;次四如是為實,屬聖人;後一如是,總結權實。引偈證云:「如是大果報」,大故知是實;「種種性相」,故知是權。今恐不爾,大義有三:大、多、勝。若取大為實者,亦應取多取勝。種種之名,豈非多義?若言權屬凡夫,凡夫何意無實?若實屬聖人,聖人何意無權?如此抑沒,義不可依。又北地師以前五為權,後五為實。此皆人情耳。
今明權實者,以十如是約十法界,謂六道、四聖也。皆稱法界者,其意有三:十數皆依法界,法界外更無復法。能、所合稱,故言十法界也。二、此十種法,分齊不同,因果隔別,凡聖有異,故加之以界也。三、此十皆即法界,攝一切法。一切法趣地獄,是趣不過。當體即理,更無所依,故名法界。乃至佛法界,亦復如是。
若十數依法界者,能依從所依,即入空界也。十界界隔者,即假界也。十數皆法界者,即中界也。欲令易解,如此分別。得意為言,空即假、中,無一二三,如前(云云)。
此一法界具十如是,十法界具百如是。又一法界具九法界,則有百法界,千如是。束為五差:一、惡。二、善。三、二乘。四、菩薩。五、佛。判為二法:前四是權法,後一是實法,細論各具權實,且依兩義。
然此權實不可思議,乃是三世諸佛二智之境。以此為境,何法不收?此境發智,何智不發?故文云「諸法」。諸法者,是所照境廣也。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者,明能照智深,窮邊盡底也。其智慧門難解難入者,歎境妙也。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者,歎智與境相稱也。〈方便品〉長行,略說此法。後開示悟入,廣說此法。火宅,譬喻此法。信解,領解此法。長者,付子此法。藥草,述成此法。化城,引入此法。如是等種種,秖名十如權實法耳。如來洞達,究十法底、盡十法邊,明識眾生:種、非種,芽、未芽,熟、不熟,可度脫、不可度脫,如實知之,無有錯謬。殃掘摩羅雖是惡人,實相性熟,即時得度。四禪比丘雖是善人,惡性相熟,即不堪度。當知,眾生之法不可思議,雖實而權,雖權而實,實、權相即,不相妨礙。不可以牛、羊眼觀視眾生,不可以凡夫心評量眾生。智如如來,乃能評量。何以故?眾生法妙故。
次解十如是法。初、通解,後、別解。
通解者,相以據外,覽而可別,名為相。性以據內,自分不改,名為性。主質名為體。功能為力。構造為作。習因為因。助因為緣。習果為果。報果為報。初相為本,後報為末。所歸趣處,為究竟等(云云)。若作如義,初後皆空為等。若作性相義,初後相在為等。若作中義,初後皆實相為等。今不依此等三法具足,為究竟等。夫究竟者,中乃究竟,即是實相為等也。
次別解者,取氣類相似、合為四番。初四趣、次人天、次二乘、次菩薩佛也。
初明四趣十法:如是相者,即是惡相,表墮不如意處。譬人未禍,否色已彰,相師覽別,能記凶衰。惡相若起,遠表泥黎,凡夫不知,二乘髣髴知,菩薩知不深,佛知盡邊。如善相師,洞見始終,故言如是相也。
如是性者,黑自分性也。純習黑惡,難可改變。如木有火,遇緣即發。《大經》云:「有漏之法,以有生性,故生能生之。」此惡有四趣生性,故緣能發之。若泥木像,雖有外相,內無生性,生不能生。惡性不爾,故言如是性。
如是體者,攬彼摧折,麁惡色、心,以為體質也。復次,此世先已摧心,來世摧色。又此世華報,亦摧色、心,來世果報亦摧色、心。故以被摧色、心為體也。
如是力者,惡功用也。譬如片物,雖未被用,指擬所任,言其有用。《大經》云:「作舍取木,不取縷線,作布取縷,不取泥木。」地獄有登刀上劍之用,餓鬼吞銅、噉鐵之用,畜生強者伏弱,魚鱗相咀,牽車挽重,皆是惡力用也。
如是作者,構造經營,運動三業,建創諸惡,名之為作。《大經》第八云:「譬如世間,為惡行者,名為半人。」既行惡行,名地獄作也。
如是因者,惡習因也。自種相生,習續不斷,以習發故,為惡易成,故名如是因。
如是緣者,緣助也。所謂諸惡我、我所,所有具度,皆能助成習業,如水能潤種,故用報因為緣也。
如是果者,習果也。如多欲人受地獄身,見苦具,謂為欲境,便起染愛,謂此為習果也。
如是報者,報果也。如多欲人,在地獄中,趣欲境時,即受銅柱鐵床之苦。故名如是報也。
本末究竟等者,即有三義:本空、末亦空,故言等。又惡果報,在本相性中,此末與本等。本相性,在惡果報中,此本與末等。若先無後事,相師不應預記。若後無先事,相師不應追記。當知,初後相在,此假事論等。中實理心,與佛果不異。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此約理論等。以是義故,故言本末究竟等,三義具足,故言等也。
次辨人天界十法者,但就善樂為語,異於四趣。相表清升。性是白法。體是安樂色、心。力是堪任善器。作是造止、行二善。因是白業。緣是善我、我所,所有具度。果是任運酬善心生。報是自然受樂。等者,如前說(云云)。
次辨二乘法界十法者,約真無漏。相表涅槃。性是非白、非黑法。體是五分法身。力能動、能出,堪任道器。作是精進勤策。因是無漏正智。緣是行行助道。果是四果。二乘既不生,是故無報。何故發真是果而不論報?無漏法起,酬於習因,得是習果。無漏損生,非牽生法,故無後報。三果有報者,殘思未斷,或七生,或一往來,或色界生,非無漏報也。是故唯九不十。若依大乘,此無漏猶名有漏。《大經》云:「福德莊嚴者,有為有漏。」是聲聞僧既非無漏,不損別惑,猶受變易之生,則無漏為因、無明為緣,生變易土,即有報也。
次明菩薩、佛界十法者,此更細開有三種菩薩(云云)。若六度菩薩,約福德論相、性、體、力;善業為因;煩惱為緣;三十四心斷結為果。佛則無報,菩薩即具十也。若通教菩薩,約無漏論相、性。六地之前,殘思受報;六地思盡,不受後身,誓扶習生,非實業報,故唯九無十。若別教菩薩,約修中道行次第觀而論十法。此人雖斷通惑,自知有生,則具十法(云云)。
夫生變易,則三種不同:一、全未斷別惑生變易者,即是三藏、二乘及通教三乘是也。類如分段博地凡夫,不伏見、思者(云云)。二、伏別惑生變易者,即是別教三十心人,習於中道,伏而未斷,類如分段小乘方便道也(云云)。三者、斷別惑生變易者,如初地、初住斷惑是也。類如初果,雖斷見諦,猶有七生,彼亦如是。若未斷伏生者,用方便行,真無漏為因,無明為緣。若伏斷者,順道法愛為因,無明為緣,生變易土(云云)。
佛界十法者,皆約中道分別也。《淨名》云:「一切眾生皆菩提相,不可復得。」此即緣因為佛相。性以據內者,智願猶在不失,智即了因為佛性。自性清淨心,即是正因為佛體。此即三軌也(云云)。力者,初發菩提心,超二乘上,名為力。作者,四弘誓願要期也。因即智慧莊嚴也。緣即福德莊嚴也。果即一念相應,大覺朗然,無上菩提,為習果也。報即大般涅槃果,果斷德,禪定三昧,一切具足,是報果也。本末等者,即相性三諦與究竟三諦不異,故言等也。空諦等者,元初眾生如,乃至佛如皆等也。俗諦等者,眾生未發心,佛記當作佛。佛既已成佛,說佛本生事,即是初後相在假等也。中等者,凡聖皆實相也。就佛界亦九亦十。
通途為語,從地地皆有萬行,福德為因、無明為緣,習果報果,分得十法,無不具足。
此經云:「得無量無漏清淨之果報。法王法中久修梵行,始於今日得其果報。」又云:「久修業所得。」《大經》云:「我今所獻食,願得無上報。」《仁王》云:「三賢、十聖住果報。」《攝大乘》云:「因緣生死、有後生死。」皆是分論果報,果報即是生滅。何者?無明分盡,是故論滅,真明轉盛,是故言生。又殘無明在,是故言生。一分惑除,是故言滅。《大論》云:「一人能耘,一人能種。」萬行資成如種,智慧破惑如耘。增道損生,意在於此。四十一地,皆有十法也。
若就妙覺,亦九亦十。何者?中道智慧,乃是損生,生既未盡,故有諸地生滅不同。妙覺損生義足,最後那得論報?故云:「唯佛一人居淨土,三十生盡等大覺。」無後有生死,煩惱盡故。智德已圓,無復習果,不受後身,故無報果。又約現生後,論九論十(云云)。若按《涅槃經》文,願得無上報者,即明佛界報無上也。佛報既言無上,佛相性等九法悉皆無上。何者?六道相性,全表五住。二乘相性,表破四住,全表無明。菩薩相性,表次第破五住。佛相性,表一切種智淨若虛空,不為五住所染故。佛十法,最為無上(云云)。
復次,六趣相表生死苦。二乘相表涅槃樂。佛界相表非生死、非涅槃,中道常樂我淨,故言佛界最是無上。復次,四道表惡,人天表善,二乘表無漏善,菩薩佛表非漏非無漏善,故佛界最為無上。復次,六道表諸有因緣生法,二乘表即空,菩薩表即假,佛表即空即假即中,故佛界最為無上。復次,四趣但表惡,不能表善。人天相但表善,亦不能表惡。二乘但表無漏,不兼善惡。佛相兼表一切相。若解佛相,即遍解一切相,是故佛界最為無上。故《賢聖集》云:「地獄中陰,但見地獄,不能知上趣。若天中陰,能知天及下。」其相表之,不名正遍知。佛相表正遍知也。佛智既遍知諸相,而經教應遍說之。
若用此法歷五味教者,乳教說菩薩界、佛界兩性相。或入即假等,或入即中等,入中乃是無上,而帶一方便,未全無上。酪教但明二乘相性,得入析空等,尚不明入即空等,況復餘耶!故非無上。生蘇明四種相性,或入析空等,或入即空等,或入即假等,或入即中等。唯佛相性,得入即空、即假、即中,而帶三方便,故非無上。熟蘇明三種相性,或入即空,或入即假,或入即中。唯佛性相,得入即空、即假、即中,而帶二方便,故非無上。
此《法華經》明九種性相,皆入即空、即假、即中。汝實我子,我實汝父,一色一味,純是佛法,更無餘法故,知佛界最為無上。復次,餘經所明九性相,不得入佛性相即空、即假、即中者,此經皆開方便,普令得入。又按其相性,即是即空、即假、即中,不論引入,是故如來殷勤稱歎此《法華經》最為無上,意在此也。
復次,百界千法,縱橫甚多,以經論偈結之,令其易解。《中論》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六道相性,即是因緣所生法也。二乘及通教菩薩等相性,是我說即是空。六度別教菩薩相性,是亦名為假名。佛界相性,是亦名中道義。結要雖少,攝得前多,義則可見(云云)。又涅槃偈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六道相性,即是諸行。二乘通教相性,即是無常。別教菩薩相性,即是生滅滅已。佛界相性,即是寂滅為樂。又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即是別教相性。即於生滅,仍是寂滅,不待滅已,方稱為樂,是為圓教佛界相性(云云)。又七佛通戒偈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四趣相性,即是諸惡。人天相性,即是眾善。自淨其意,即有析體淨意,是二乘相性。入假淨意,是菩薩相性。入中淨意,是佛界相性(云云)。若能解十相性,與眾經論律合者,即通達三藏、通、別,識一切法,無有障礙。廣明眾生法相竟。
二、廣明佛法者,佛豈有別法?秖百界千如是佛境界,唯佛與佛,究竟斯理。如函大,蓋亦隨大。以無邊佛智照廣大佛境,到其源底,名隨自意法也。若照九(法界)性相本末,纖芥不遺,名隨他意法。從二法本,垂十界迹。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說自意語,或說他意語,自意他意不可思議,己身他身微妙寂絕,皆非權非實而能應於九界之權、一界之實,而於佛法無所損減。諸佛之法,豈不妙耶?是事可知,無勞廣說。至〈方便品〉中當更明之。
三、廣釋心法者,前所明法,豈得異心?但眾生法太廣,佛法太高,於初學為難。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者,但自觀己心則為易。《涅槃》云:「一切眾生具足三定。上定者,謂佛性也。」能觀心性,名為上定。上能兼下,即攝得眾生法也。《華嚴》云:「遊心法界如虛空,則知諸佛之境界。」法界即中也,虛空即空也,心佛即假也。三種具即佛境界也。是為觀心,仍具佛法。又遊心法界者,觀根、塵相對,一念心起於十界中必屬一界;若屬一界,即具百界千法。於一念中,悉皆備足。此心幻師,於一日夜,常造種種眾生、種種五陰、種種國土,所謂地獄假實國土,乃至佛界假實國土。行人當自選擇何道可從。又如虛空者,觀心自生,心不須藉緣,藉緣有心,心無生力。心無生力,緣亦無生。心、緣各無,合云何有?合尚叵得,離則不生。尚無一生,況有百界千法耶?以心空故,從心所生一切皆空,此空亦空;若空非空,點空設假,假亦非假;無假無空,畢竟清淨。又復佛境界者,上等佛法,下等眾生法。又心法者,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是名心法也。
問:
一念心云何含受百界千法耶?
答:
借三種為譬,如《止觀》中說(云云)。
△二、明妙者:一、通釋,二、別釋。
通又為二:一、相待,二、絕待。
此經唯論二妙,更無非絕非待之文。若更作者,絕何惑?顯何理?故不更論也。光宅用《法華》之妙,待前諸教皆麁。巨有所妨,已如前難(云云)。今待麁妙者,待半字為麁,明滿字為妙,亦是常無常、大小相待,為麁妙也。《淨名》云:「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即是明滿字也。始坐佛樹力降魔,得甘露滅覺道成,即提昔之半待出於滿也。《般若》云:「於閻浮提見第二法輪轉。」亦是對鹿苑為第一,待般若為第二也。《涅槃》云:「昔於波羅柰初轉法輪,今於尸城復轉法輪。」眾經皆共以鹿苑為半、為小、為麁,待此明滿、大、妙,其義是同。今《法華》明昔於波羅柰,轉四諦法輪,五眾之生滅。今復轉最妙、無上之法輪。此亦待鹿苑為麁,法華為妙。妙義皆同,待麁亦等,文義在此也。
問:
齊方等來,滿理無殊者,悉應稱妙?
答:
今亦不尅教定時,那忽云齊方等耶?縱令爾者,別有所以。何者?利根菩薩於彼入妙,與《法華》不異。鈍根菩薩及二乘人猶帶方便,諸味調伏。方等帶生蘇論妙以待麁;般若帶熟蘇論妙以待麁;今經無二味方便,純真醍醐論妙以待麁。此妙、彼妙,妙義無殊;但以帶方便、不帶方便為異耳。
復次,三藏但半字生滅門,不能通滿理,故名為麁。滿字是不生不滅門,能通滿理,故名妙。能通滿理,復有二種:一、帶方便通滿理,二、直顯滿理。方等、般若帶方便通滿理,今經直顯滿理。故《中論》云:「為鈍根弟子說因緣生滅相;為利根弟子說因緣不生不滅相(云云)。」《中論》偈(云云)。若不即空為通真方便,是故言麁;若能即空是通中方便。通中方便,若帶即空即假通中者麁;不帶空假直通中者妙(云云)。
問:
乳至醍醐,同稱為滿,是譬云何?
答:
今以譬解。譬如官有三航及以私船,從於此岸,度人彼岸。乳教如大中兩航,共度人彼岸。酪教如私船,度人中洲。生蘇如四種:小航與私船,度人於中洲:兩航度人於彼岸。熟蘇如三航:一航中洲,二航彼岸。醍醐如大航,度人彼岸。三航同是官物,故俱稱為滿。私船非官物,是故言半。官物之中,二航小,所容蓋寡;大航壯麗,容載倍多,獨稱為妙。智者以譬喻得解,其譬義如是(云云)。
二、絕待明妙者,為四:一、隨情三假法起,若入真諦,待對即絕。故身子云:「吾聞解脫之中,無有言說。」此三藏經中絕待意也。
二、若隨理三假,一切世間皆如幻化,即事而真,無有一事而非真者,更待何物為不真耶?望彼三藏,絕還不絕。即事而真,乃是絕待,此通教絕待也。
三、別教若起,望即真之絕,還是世諦。何者?非大涅槃,猶是生死世諦,絕還有待。若入別教中道,待則絕矣!
四、圓教若起,說無分別法,即邊而中,無非佛法,亡泯清淨。豈更佛法待於佛法?如來法界故,出法界外,無復有法可相形比。待誰為麁?形誰得妙?無所可待,亦無所絕,不知何名,強言為絕。《大經》云:「大名不可稱量,不可思議,故名為大。譬如虛空,不因小空,名為大也。涅槃亦爾,不因小相,名大涅槃。」妙亦如是,妙名不可思議,不因於麁而名為妙。若謂定有法界廣大獨絕者,此則大有所有,何謂為絕?今法界清淨,非見聞覺知,不可說示。文云:「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止止不須說,即是絕言;我法妙難思,即是絕思。又云:「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亦是絕歎之文。不可以待示,不可以絕示,滅待滅絕,故言寂滅。又云:「一切諸法,常寂滅相,終歸於空。」此空亦空,則無復待絕。《中論》云:「若法為待成,是法還成待。」今則無因待,亦無所成。《法華》首云:「既得無生忍,亦不生無生。」無生即無生,是名絕待。
降此已外,若更作者,絕何物?顯何理?流浪無窮,則墮戲論。乃是迷情分別,絕待不絕,非絕非待待於亦待亦絕,言語相逐,永無絕矣!何者?言語從覺觀生,心慮不息,語何由絕?如癡犬逐塊,徒自疲勞,塊終不絕。若能妙悟寰中,息覺觀風,心水澄清,言思皆絕。如黠師子放塊逐人,塊本既除,塊則絕矣!
妙悟之時,洞知法界外無法而論絕者,約有門明絕也。是絕亦絕,約空門明絕也。如快馬見鞭影,無不得入,是名絕待妙也。用是兩妙,妙上三法。眾生之法,亦具二妙,稱之為妙。佛法、心法,亦具二妙,稱之為妙。
若將上四種絕待約五味經者,乳教兩絕,酪教一絕,生蘇四絕,熟蘇三絕,此經但有一絕。若開權絕者,無不入一妙絕也。
問:
何意以絕釋妙?
答:
秖喚妙為絕,絕是妙之異名,如世人稱絕能耳。又妙是能絕,麁是所絕,此妙有絕麁之功,故舉絕以名妙。如迹中先施方便之教,大教不得起。今大教若起,方便教絕,將所絕以名於妙耳。又迹中大教既起,本地大教不得興。今本地教興,迹中大教即絕。絕於迹大,功由本大,將絕迹之大,名於本大,故言絕也。又本大教若興,觀心之妙不得起。今入觀緣寂,言語道斷,本教即絕。絕由於觀,將此絕名,名於觀妙,為顯此義,故以絕為妙。
今將迹之絕妙,妙上眾生法;將本地之絕妙,妙上佛法;將觀心之絕妙,妙上心法。前四絕橫約四教;今三絕竪約圓教(云云)。
△別釋妙者,為三:若鹿苑三麁,鷲頭一妙,皆迹中之說,約迹開十重論妙。此妙有迹、有本,本據元初,元初本妙十重論妙。迹本俱是教,依教作觀,觀復有十重論妙。迹中有眾生法妙、佛法妙、心法妙,各十重,合三十重。此與眾經論妙有同有異。本中三十妙,與眾經一向異。此六十重一一復有待妙、絕妙,則有一百二十重。若破麁顯妙,即用上相待妙。若開麁顯妙,即用上絕待妙(云云)。
迹中十妙者:一、境妙。二、智妙。三、行妙。四、位妙。五、三法妙。六、感應妙。七、神通妙。八、說法妙。九、眷屬妙。十、功德利益妙。
釋十妙為五番:一、標章。二、引證。三、生起。四、廣解。五、結權實。
○標章者,云何境妙?謂十如因緣、四諦、三諦、二諦、一諦等。是諸佛所師,故稱境妙。
智妙者,所謂二十智,四菩提智,下、中、上、上上,七權實,五三智,一如實智,以境妙故,智亦隨妙。以法常故,諸佛亦常。函蓋相稱,境智不可思議,故稱智妙。
行妙者,謂增數行、次第五行、不次第五行,智導行故,故言行妙。
位妙者,謂三草位、二木位、一實位,妙行所契,故言位妙。
三法妙者,謂總三法,縱三法、橫三法、不縱不橫三法、類通三法,皆祕密藏,故稱為妙。
感應妙者,謂四句感應、三十六句感應、二十五感應、別圓感應。水不上升、月不下降,一月一時普現眾水;諸佛不來、眾生不往,慈善根力見如此事,故名感應妙。
神通妙者,謂報通、修通、作意通、體法通、無記化化通,無謀之權,稱緣轉變,若遠、若近、若種、若熟、若脫,皆為一乘,故言神通妙。
說法妙者,謂說十二部法、小部法、大部法、逗緣法、所詮法、圓妙法,如理圓說,咸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故言說法妙。
眷屬妙者,謂業眷屬、神通眷屬、願眷屬、應眷屬、法門眷屬,如陰雲籠月,群臣豪族,前後圍遶,故言眷屬妙。
利益妙者,謂果益、因益、空益、假益、中益、變易益,猶如大海能受龍雨,故名利益妙。
○二引證者,但引迹文,尚不引本文,況引餘經耶。文云:「諸法如是相等,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實相是佛智慧門,門即境也。又云:「甚深微妙法,難見難可了。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相。」即境妙也。「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又以此妙慧,求無上道。「無漏不思議,甚深微妙法,唯我知是相。」(云云)即智妙也。「本從無數佛,具足行諸道,行此諸道已,道場得成果。」又云:「合掌以敬心,欲聞具足道。」又「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即行妙。「天雨四華」表住、行、向、地。「開、示、悟、入」亦是位義。「乘是寶乘」遊於四方,四方是因位;「直至道場」是果位。是名位妙。「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大乘即真性,定即資成,慧即觀照,是為三法妙。「我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又「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又「一切眾生,皆是吾子。」又「遙見其父,踞師子床。」即感應妙也。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議,現希有事,神通妙也。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言辭柔軟,悅可眾心。身子云:「聞佛柔軟音,深遠甚微妙。」又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又但說無上道。又已今當說,最為難信難解。即說法妙。「但教化菩薩」,無聲聞弟子。即眷屬妙。「現在、未來,若聞一句一偈,皆與三菩提記。」又「須臾聞者,即得究竟三菩提。」又「若以小乘化,我即墮慳貪,此事為不可。」又「終不令一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即利益妙也。
○三生起者,實相之境,非佛天人所作,本自有之,非適今也,故最居初。迷理故起惑,解理故生智。智為行本,因於智目,起於行足。目、足及境,三法為乘,乘於是乘,入清涼池,登於諸位。位何所住?住於三法祕密藏中。住是法已,寂而常照,照十法界機,機來必應。若赴機垂應,先用身輪,神通駭發。見變通已,堪任受道,即以口輪,宣示開導。既霑法雨,稟教受道,成法眷屬。眷屬行行,拔生死本,開佛知見,得大利益。前五約自,因果具足;後五約他,能所具足。法雖無量,十義意圓。自他始終,皆悉究竟也。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二上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二下
○四、廣釋境,又為二:一、釋諸境,二、論諸境同異。
釋境為六:一、十如境。二、因緣境。三、四諦境。四、二諦境。五、三諦境。六、一諦境。然眾經赴緣,明境甚眾,豈可具載?略舉六種。六種次第者,十如是,此經所說,故在初。次十二因緣,三世輪迴,本來具有。如來出世,分別巧示,四諦名興。從廣至略,次辨二諦。二諦語通,別顯中道,次明三諦。三諦猶帶方便,直顯真實,次明一諦。一諦猶有名相,次明無諦。始從無明,終至實際,略用六種足。
一、明十如境,已如前說(云云)。
二、釋因緣境。又為四:一、正釋。二、判麁妙。三、開麁顯妙。四、觀心。
正釋,又為四:一、明思議生滅十二因緣。二、明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三、明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四、明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
思議兩種因緣,為利、鈍兩緣,辨界內法論也。《中》(論云):「為鈍根弟子說十二因緣生滅相。」此簡異外道;外道邪謂諸法從自在天生,或言世性,或言微塵,或言父母,或言無因,種種邪推,不當道理。此正因緣不同邪計,唯是過去無明顛倒心中造作諸行,能出今世六道苦果,好惡不同。《正法念》云:「畫人分布五彩,圖一切形,端正醜陋,不可稱計。」原其根本,從畫手出,六道差別,非自在等作,悉從一念無明心出。無明與上品惡行業合,即起地獄因緣,如畫出黑色。無明與中品惡行業合,起畜生道因緣,如畫出赤色。無明與下品惡行合,起鬼道因緣,如畫青色。無明與下品善行合,即起修羅因緣,如畫黃色。無明與中品善行合,即起人因緣,如畫白色。無明與上品善行合,即起天因緣,如畫上上白色。當知無明與諸行合故,即有六道,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等,隨上中下,差別不同。人天諸趣,苦樂萬品,以生歸死,死已還生,三世盤迴,車輪旋火。故《經》言:「有河洄澓沒眾生,無明所盲不能出。」經又稱為十二牽連更相拘帶,亦名十二重城,亦名十二棘園。此十二因緣,新新生滅,念念不住,故名生滅十二因緣也。
料簡者,《纓珞》第四云:「無明緣行,生十二,乃至生緣老死,亦生十二,是則一百二十因緣。初是癡,乃至老死亦是癡。不覺故癡,初亦不覺,至老死亦不覺;癡故生,癡故死。若能覺因緣,因緣即不行,癡不行故,則將來生死盡,名為黠,黠即隨道。」又十二緣起、十二緣生,為同為異?此同是一切有為法,故無異。亦有差別,因是緣起,果是緣生,則二緣起,五緣生,三緣起,二緣生。又無明是緣起,行是緣生,乃至生是緣起,老死是緣生。又四句:緣起非緣生,未來二支法是也。緣生非緣起,過去二支,現在阿羅漢最後死陰是也。緣起緣生者,除過去、現在羅漢死五陰,諸餘過去、現在法是也。非緣起非緣生者,無為法是也。《法身經》說:「諸無明決定生行,不相離、常相隨逐,是名緣起,非緣生。若無明不決定生行,或時相離不相隨,是名緣生,非緣起。乃至老死亦如是。」尊者和須蜜說:「因是緣起、從因生法是緣生;和合是緣起,從和合生是緣生。」十二因緣支,二是過去則止常,二是未來則止斷,現在則顯中道。推現三因,則說未來二果;推現在五果,則說過去二因。三世皆有十二支,為推因果,故作如是說。
十二時者,「無明」是過去諸結時。「行」是過去諸行時。「識」者,相續心及眷屬時。「名、色」者,已受生相續,未生四種色根,六入未具。一、歌邏羅,二、阿浮陀,三、卑尸,四、伽那,五、波羅奢訶。如是等時,名「名色」。「六入」,已生四種色根,具足六入。此諸根未能為觸作所依,是時名「六入」。此諸根已能為觸作所依,未別苦、樂,不能避危害,捉火觸毒,把刃不淨,是時名「觸」。能分別苦、樂,避危害等,能生貪愛,不起婬欲,於一切物不生染著,是時名「受」。具上三受,是時名「愛」。以貪境故,四方追求,是時名「取」。追求之時,起身、口、意,是時名「有」。如現在識在於未來,是時名「生」。如現在名色、六入、觸、受,於未來,是時名「老死」。
一剎那十二緣者,若以貪心殺生,彼相應愚是「無明」。相應思是「行」。相應心是「識」。起有作業,必有「名色」。起有作業,必有「六入」。彼相應觸是「觸」。彼相應受是「受」。貪即是「愛」。彼相應纏是「取」。彼身口作業是「有」。如此諸法生是「生」。此諸法變是「老」。此諸法壞是「死」。
問:
何不說病為支?
答:
一切時、一切處盡有者,立支。自有人從生無病,如薄拘羅,生來不識頭痛,況餘病!是故不立。
問:
憂悲是支不?
答:
非也,以終顯始耳,如老死必憂悲。
問:
無明有因不?老死有果不?若有,應是支。若無,則墮無因無果法。
答:
有而非支。無明有因,謂不正思惟;老死有果,謂憂悲。又無明有因,謂老死;老死有果,謂無明。現在愛、取,是過去無明;現在名色、六入、觸、受,此四若在未來,名老死。如說受緣愛,當知說老死緣無明也。猶如車輪,更互相因也。
欲界胎生者,具十二支。色界者十一,無名色也。無色界有十,除名色、六入。又言具有。色界初生,諸根未猛利時,是名「名色」。無色界雖無色而有名,當知悉具十二支也。
問:
無明、行與取、有何異?
答:
過、現、新故,已與果、未與果等異。
二、思議不生不滅十二者,此以巧破拙。《中論》云:「為利根弟子說十二不生不滅。」癡如虛空,乃至老死如虛空:無明如幻化,不可得故,乃至老死如幻化,不可得。《金光明》云:「無明體相,本自不有,妄想因緣,和合而有。」不善思惟心行所造,如幻師在四衢道,幻作種種象、馬、纓珞、人物等,癡謂真實、智知非真。無明幻出六道依正,當知本自不有,無明所為。如知藤本非蛇,則怖心不生,不生故不滅。是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相也。
三、不思議生滅因緣者,破小明大,為利鈍兩緣說界外法也。《華嚴》云:「心如工畫師,作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莫不從心造。」畫師,即無明心也。一切世間,即是十法界假實國土等也。諸論明心出一切法不同,或言:阿黎耶是真識,出一切法。或言:阿黎耶是無沒識,無記無明出一切法。若定執性實,墮冥初生覺、從覺生我心過。尚不成界內思議因緣,豈得成界外不思議因緣?惑既非不思議境,翻惑之解,豈得成不思議智?破此,如《止觀》中說。今明無明之心,不自、不他、不共、不無因,四句皆不可思議。若有四悉檀因緣,亦可得說:如四句求夢不可得,而說夢中見一切事;四句求無明不可得,而從無明出界內外一切法。
出界內十二因緣,如前說。
出界外十二因緣者,如《寶性論》云:「羅漢、支佛空智,於如來身本所不見。」二乘雖有無常等四對治,依如來法身,復是顛倒,顛倒故即是無明。住無漏界中有四種障,謂緣、相、生、壞。緣者,謂無明住地,與行作緣也。相者,無明共行為因也。生者,謂無明住地,共無漏業因,生三種意生身也。壞者,三種意生身,緣不可思議變易死也。還如界內十二因緣,從無明至老死也。緣者,即無明支也。相者,行支也。生者,即名色等五支也。愛、取、有三支,例前可知也。壞即生死支也。此十二支,數同界內,義意大異。彼論云:「三種意生身,未得離無明垢,未得究竟無為淨;無明、細戲論未永滅,未得究竟無為我;無明、細戲論集,因無漏業生意陰未永滅,未得無為樂;煩惱染、業染、生染未究竟滅,未證甘露究竟常。」以「緣」煩惱道故,不得大淨;以「相」業道故,不得八自在我;以「生」苦道故,不得大樂;以「壞」老死故,不得不變易常者,由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也。是為界外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相(云云)。
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者,為利根人即事顯理也。《大經》云:「十二因緣名為佛性」者,無明、愛、取既是煩惱,煩惱道即是菩提。菩提通達無復煩惱,煩惱既無,即究竟淨,了因佛性也。行、有是業道,即是解脫,解脫自在,緣因佛性也。名色、老死是苦道,苦即法身。法身無苦、無樂,是名大樂。不生不死是常,正因佛性。故言無明與愛,是二中間,即是中道。無明是過去,愛是現在,若邊若中無非佛性、並是常樂我淨,無明不生亦復不滅。是名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也。
二判麁妙者,因緣之境不當麁妙,取之淺深,致有差降耳。若從無明生諸行乃至老死,從三生二,從二生七,從七生三,更互因緣,煩惱業因緣、業苦因緣,無常生滅。《中論》判此教鈍根法。《涅槃》稱慇懃半字。此經:「但離虛妄,名為解脫。」故知此境則麁。若無明體相本自不有,妄想因緣和合而有,境既如幻,智亦叵得。經言:「若有一法過於涅槃,我亦說如幻、如化。」《中論》明教利根。《涅槃》稱長者教。《毘伽羅論》、《大品》名為「如實巧度」,此經名小樹。斯境則巧。若無明是緣,從緣生相,從相有生,從生故壞。滅緣故淨,除相故我,盡生則樂,無壞故常。《中論》云:「因緣生法,亦名為假名。」《大品》稱「十二緣,獨菩薩法。」《涅槃》稱因滅無明,則得熾燃。此經則是大樹,而得增長。比前為妙,方後為麁。若言:無明三道即是三德,不須斷三德更求三德。《中論》云:「因緣所生法,亦名中道義。」《大品》說十二因緣,是為坐道場。《涅槃》云:「無明與愛,是二中間,即是中道。」此經:「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亦名最實事。豈非妙耶!前三是權,故為麁;後一是實,故為妙。用此麁妙歷五味教者,乳教具二種因緣,一麁一妙。酪教一麁。生蘇三麁一妙。熟蘇二麁一妙。《法華》但說一妙。是名待麁因緣,明妙因緣也。
三、開麁顯妙者,如經:「我法妙難思」,前三皆是佛法,豈有思議之麁異不思議之妙?無離文字說解脫義,秖體思議即不思議。譬如長者,引盆器米麵給與窮子,成窮子物。若定天性,窮子非復客作人,盆器還家,安是他物?如來於不思議方便說麁,何得保麁異妙?今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即是開兩因緣,即論於妙。又《大經》云:「為諸聲聞開發慧眼」者,昔慧眼但見於空,不見不空。今開慧眼,即見不空,不空即見佛性。故云:「慧眼見故,而不了了;佛以佛眼,見則了了。」此即決菩薩慧眼,開第三因緣,即絕待論於妙。
四、觀心者,觀一念無明即是明。《大經》云:「無明明者,即畢竟空。」空慧照無明,無明即淨。譬如有人,覺知有賊,賊無能為。既不為無明所染,即是煩惱道淨。煩惱淨故則無業,無業故無縛,無縛故是自在我。我既自在,不為業縛,誰受是名色、觸、受?無受則無苦。既無苦陰,誰復遷滅?即是常德。一念之心既具十二因緣,觀此因緣,恒作常、樂、我、淨之觀。其心念念住祕密藏中恒作此觀,名託聖胎。觀行純熟,胎分成就。若破無明,名出聖胎(云云)。
三、明四諦境,為四:一、明四諦。二、判麁妙。三、開麁顯妙。四、觀心。初又二:一、出他解,二、四番四諦。有師解《勝鬘》無邊聖諦,對二乘有餘,彰佛究竟。二乘是有作四聖諦,作者,有量四聖諦也。無作四聖諦者,無量四聖諦也。作、無作就行;量、無量就法。二乘觀諦,得法不盡,更有所作,故名有作。得法不盡,則有限量。經言:「因他知,知是有作行也。」因他知,非一切知,不知無量法也,故言有作、有量。無作、無量者,佛知無窮盡,更無所作,故名無作。自力知一切,知者無作行也。一切者,是無量法也。如此釋者,雖唱四名,但成二義,非今所用。
四種四諦者:一、生滅。二、無生滅。三、無量。四、無作。其義出《涅槃.聖行品》,約偏、圓、事、理分四種之殊。所言生滅者,迷真重故,從事受名。然苦、集是一法,分因、果成兩;道、滅亦然。《雜心》偈云:「諸行果性,是說苦諦。因性說集諦;一切有漏法究竟滅,說滅諦;一切無漏行,說道諦。」《大經》云:「陰入重檐,逼迫繫縛,是苦諦。見愛煩惱,能招來果,是集諦。戒、定、慧、無常、苦、空,能除苦本,是道諦。二十五有子、果縛斷,是滅諦。」《遺教》云:「集真是因,更無別因。滅苦之道,即是真道。」此皆明生滅四聖諦相也。
次第者,從麁至細。苦相麁故先說,滅雖非真,因滅會真,滅相麁亦先說。又舉世苦果,令厭世集。滅能會出世果,令其欣道。作如此次第也。
聖者對破邪法,故言正聖也。諦者有三解(云云):謂自性不虛,故稱為諦。又見此四得不顛倒覺,故稱為諦。又能以此法顯示於他,故名為諦。《大經》:「凡夫有苦,無諦。聲聞、緣覺有苦,有苦諦。」當知凡夫不見聖理,不得智,不能說,但苦無諦。聲聞具三義,故稱為諦。此釋與經合也。
無生者,迷真輕故,從理得名。苦,無逼迫相;集,無和合相;道,不二相;滅,無生相。又,習應苦空,三亦如是。又,無生者,生名集、道。集、道即空。空故不生集、道。集、道不生則無苦、滅,即事而真,非滅後真。《大經》云:「諸菩薩等解苦無苦,是故無苦而有真諦。」三亦如是。是故名為無生四聖諦。聖諦義,如前說。
無量者,迷中重故,從事得名。苦有無量相,十法界果不同故。集有無量相,五住煩惱不同故。道有無量相,恒沙佛法不同故。滅有無量相,諸波羅蜜不同故。《大經》云:「知諸陰苦,名為中智。分別諸陰,有無量相,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我於彼經,竟不說之。」三亦如是。是名無量四聖諦。
無作者,迷中輕故,從理得名。以迷理故,菩提是煩惱,名集諦。涅槃是生死,名苦諦。以能解故,煩惱即菩提,名道諦。生死即涅槃,名滅諦。即事而中,無思無念,無誰造作,故名無作。《大經》云:「世諦即是第一義諦。有善方便,隨順眾生,說有二諦。出世人知即第一義諦。」一實諦者,無虛妄、無顛倒、常樂我淨等,是故名為無作四聖諦。
然《勝鬘》說無作四諦中,別取一滅諦,是佛所究竟,是常、是諦、是依,三是無常,非諦,非依。何者?三入有為相中,故無常。無常則虛妄,故非諦。無常則不安,故非依。滅諦離有為,故是常。非虛妄,故是諦。第一安隱,故是依。故名第一義諦,亦名不思議也。
達摩欝多羅難此義:然經說佛菩提道,三義故常。一、惑盡故常;二、不從煩惱生故常;三、解滿故常,如眾流歸海。那云道諦無常?
答:《勝鬘》作此說者,前苦滅諦,非壞法滅。無始、無作等,過恒沙佛法成就。說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說苦諦,隱名如來藏,顯名為法身。二乘空智,於四不顛倒境界,不見不知。今欲顯說,說一是常、是實、是依。有對治、除障、身顯,故明三非常、非實,一是常、是實耳。
今難:若爾,一諦顯,是無作諦,三諦未顯,非無作諦。一是了義,三非了義。當知《勝鬘》所說,說於次第,從淺至深,歷別未融,乃是無量四諦中之無作,非是發心畢竟二不別之無作。《涅槃》云:「有諦有實」,當知四種,皆稱諦、稱實、稱常也。
二、判麁妙者,大小乘論諦,不出此四。或教、行、證不融者為麁;教融,行、證未融,亦麁;俱融者則妙。若約五味者,乳教兩種,二乘並不聞,以大隔小,則一麁一妙。酪教一種,大乘所不用,以小隔大,根敗聾啞,是故為麁。生蘇教四種:一破三,二不入二。一雖入,一教不融,故三麁一妙。熟蘇教三種:一破二,一入一,一不入一。一雖入一,教不融,故二麁一妙。醍醐教,但一種四諦,唯妙無麁。是為待麁明妙(云云)。
三、開麁顯妙者,先敘諸經意。《大品》止明三種四諦。文云:「色即是空,非色滅空」,無生意也。「一切法趣色,是趣不過」,無量意也。「色尚不可得,何況有趣、有不趣」,無作意也。《中論》偈亦有三意,後兩品明小乘觀法,即生滅意也。《無量義》明一中出無量,是從無作開出三種四諦也。《法華》明無量入一,是會三種四諦,歸無作一種四諦也。《涅槃.聖行》,追分別眾經,故具說四種四諦也。〈德王品〉追泯眾經,俱寂四種四諦。文云:「生生不可說;生不生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不生不生不可說。」經釋初句云:「云何生生不可說?生生故生,生生故不生,故不可說。」若依文,但舉生不生釋生生,此之生生即生不生,那可偏作生生而說?佛為利根人舉一而例諸。若取意者,生生即生不生,亦即不生生,亦即不生不生,那可偏作生生一句而說!若得此意,下三句例皆如此。
問:
佛何故作偏釋耶?
答:
為利根故,亦是有因緣故,宜須如此。時眾如快馬見鞭影,不俟徹骨耳。如此追泯,何說而不寂耶!
或三種可說為麁,一可說為妙。或三不可說為麁,一不可說為妙。或四皆可說為麁,四皆不可說為妙。或四可說有麁有妙。或四不可說有麁有妙。或四可說皆非麁非妙。或四不可說皆非麁非妙。如是等種種,皆決了入妙,開權顯實。四皆不可說,是位高。四皆可說,是體廣。四亦可說亦不可說,是用長。四非可說非不可說,是非高非廣、非長非短、非一非異,同稱為妙也。
觀心可知,不復記也。
四、明二諦,又為四:一、略述諸意。二、明二諦。三、判麁妙。四、開麁顯妙。
夫二諦者,名出眾經,而其理難曉,世間紛紜,由來碩諍。《妙勝定經》云:「佛昔與文殊,共諍二諦,俱墮地獄。至迦葉佛時,共質所疑。」二聖因地尚不能了,況即人情強生去取?
問:
釋迦值迦葉,即是二生菩薩,云何始解二諦?爾前復不應墮惡道!
答:
爾前語寬,何必齊二生之前始惡道出?又,二生菩薩將隣補處,補處位多別、圓,永無此理。通教見地已免惡道,亦無墮落。應是三藏菩薩,至二生時,猶未斷惑,始解二諦,此義無咎。爾前墮惡道,亦有其義。
問:
三藏菩薩有墮落,餘三教無者,《金光明經》那云「十地猶有虎、狼、師子等怖」耶?
答:
為惡友殺則墮地獄,為惡象殺不墮地獄。然圓教肉身於一生中有超登十地之義,此則煩惱已破,無地獄業,猶有肉身,未免惡獸。餘教肉身,一生之中,不登十地,唯作行解,以煩惱為虎狼。作行解者,於理則通,於事不去(云云)。
然執者不同,莊嚴旻據佛果出二諦外,為中論師所覈:如此佛智照何理?破何惑?若無別理可照,不應出外;若出外而無別照者,藉何得出?進不成三,退不成二(云云)。梁世《成論》執世諦不同。或言世諦名、用、體皆有;或但名、用而無於體;或但有名而無體、用(云云)。陳世《中論》,破立不同。或破古來二十三家明二諦義,自立二諦義。或破他竟,約四假明二諦。古今異執,各引證據,自保一文,不信餘說。
今謂不爾。夫經論異說,悉是如來善權方便,知根知欲,種種不同,略有三異,謂隨情、情智、智等。隨情說者,情性不同,說隨情異。如《毘婆沙》明:世第一法有無量種。際真尚爾,況復餘耶!如順盲情,種種示乳。盲聞異說而諍,白色豈即乳耶?眾師不達此意,各執一文,自起見諍,互相是非,信一不信一,浩浩亂哉,莫知孰是。若二十三說及能破者,有經文證,皆判是隨情二諦意耳。無文證者,悉是邪謂,同彼外道,非二諦攝也。隨情智者,情謂二諦,二皆是俗。若悟諦理乃可為真,真則唯一。如五百比丘各說身因,身因乃多,正理唯一。經云:「世人心所見,名為世諦。出世人心所見,名第一義諦。」如此說者,即隨情智二諦也。隨智者,聖人悟理,非但見真亦能了俗。如眼除膜,見色見空。又如入禪者出觀之時,身心虛豁,似輕雲靄空,已不同散心,何況悟真而不了俗。《毘曇》云:「小雲發障,大雲發障,無漏逾深,世智轉淨故。」經言:「凡人行世間,不知世間相;如來行世間,明了世間相。」此是隨智二諦也。若解此三意,將尋經論,雖說種種,於一一諦皆備三意也。
二、正明二諦者,取意存略,但點法性為真諦,無明十二因緣為俗諦,於義即足。但人心麁淺,不覺其深妙,更須開拓,則論七種二諦。一一二諦更開三種,合二十一二諦也。若用初番二諦破一切邪謂執著皆盡,如劫火燒,不留遺芥。況鋪後諸諦,逈出文外,非復世情圖度。所言七種二諦者,一者、實有為俗;實有滅為真。二者、幻有為俗;即幻有空為真。三者、幻有為俗;即幻有空不空共為真。四者、幻有為俗;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為真。五者、幻有、幻有即空,皆名為俗;不有不空為真。六者、幻有、幻有即空,皆名為俗;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為真。七者、幻有、幻有即空,皆為俗;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為真。
實有二諦者,陰、入、界等皆是實法。實法所成,森羅萬品,故名為俗。方便修道,滅此俗已,乃得會真。《大品》云:「空色、色空」,以滅俗故謂為「空色」;不滅色故謂為「色空」。病中無藥,文字中無菩提,皆是此意。是為實有二諦相也。約此,亦有隨情、情智、智等三義,推之可知。
幻有空二諦者,斥前意也。何者?實有時無真,滅有時無俗,二諦義不成。若明幻有者,幻有是俗,幻有不可得,即俗而真。《大品》云:「即色是空,即空是色。」空色相即,二諦義成。是名幻有無二諦也。約此,亦有隨情、情智、智等三義(云云)。隨智小當分別。何者?實有隨智照真,與此不異,隨智照俗不同。何者?通人入觀巧,復局照俗亦巧。如百川會海,其味不別;復局還源,江河則異。俗是事法,照異非疑。真是理法,不可不同。秖就通人出假,亦人人不同,可以意得。例三藏出假,亦應如是(云云)。
幻有空、不空二諦者。俗不異前,真則三種不同。一俗隨三真,即成三種二諦。其相云何?如《大品》明非漏非無漏。初、人謂「非漏」是非俗,「非無漏」是遣著。何者?行人緣無漏生著,如緣滅生使;破其著心,還入無漏。此是一番二諦也。次、人聞非漏非無漏,謂非二邊、別顯中理,中理為真。又是一番二諦。又、人聞非有漏非無漏,即知雙非,正顯中道。中道法界,力用廣大,與虛空等,一切法趣非有漏非無漏,又是一番二諦也。《大經》云:「聲聞之人但見於空,不見不空」「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即是此意。二乘謂著此空,破著空故,故言不空;空著若破,但是見空,不見不空也。利人謂不空是妙有,故言不空。利利人聞不空,謂是如來藏;一切法趣如來藏。還約空、不空,即有三種二諦也。
復次,約一切法趣非漏非無漏顯三種異者:初、人聞一切法趣非漏非無漏者,謂諸法不離空,周行十方界還是瓶處如。又、人聞趣知此中理須一切行來趣發之。又、人聞一切趣即非漏非無漏,具一切法也。是故說此一俗隨三真轉:或對單真,或對複真,或對不思議真。無量形勢,婉轉赴機,出沒利物,一一皆有隨情、情智、智等三義。若隨智證,俗隨智轉。智證偏真,即成通二諦:智證不空真,即成別入通二諦:智證一切趣不空真,即成圓入通二諦。三人入智不同,復局照俗亦異(云云)。何故?三人同聞二諦而取解各異者,此是不共般若與二乘共說,則淺深之殊耳。《大品》云:「有菩薩初發心與薩婆若相應;有菩薩初發心如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有菩薩初發心即坐道場,為如佛。」即此意也。
幻有、無為俗,不有不無為真者:有、無二故為俗;中道不有、不無,不二為真。二乘聞此真、俗,俱皆不解,故如瘂、如聾。《大經》云:「我與彌勒共論世諦,五百聲聞謂說真諦。」即此意也。約此,亦有隨情、情智、智等(云云)。
圓入別二諦者,俗與別同,真諦則異。別人謂:不空但理而已;欲顯此理,須緣修方便,故言「一切法趣不空」。圓人聞不空理,即知具一切佛法無有缺減,故言「一切趣不空」也。約此,亦有隨情等(云云)。
圓教二諦者,直說不思議二諦也。真即是俗;俗即是真。如如意珠,珠以譬真,用以譬俗。即珠是用,即用是珠,不二而二,分真俗耳。約此,亦有隨情智等(云云)。身子云:「佛以種種緣,譬喻巧言說。其心安如海,我聞疑網斷。」即其義焉。
問:
真俗應相對,云何不同耶?
答:
此應四句:俗異真同;真異俗同;真俗異相對;真俗同相對。三藏與通,真同而俗異;二入通,真異而俗同;別,真、俗皆異而相對;圓入別,俗同真異;圓,真、俗不異而相對,不同而同。若不相入,當分真、俗,即相對(云云)。
七種二諦廣說如前。略說者,界內相即、不相即,界外相即、不相即,四種二諦也。別接通,五也。圓接通,六也。圓接別,七也。
問:
何不接三藏?
答:
三藏是界內不相即,小乘取證,根敗之士,故不論接。餘六是摩訶衍門,若欲前進,亦可得去,是故被接。
問:
若不接亦不會?
答:
接義非會義,未會之前,不論被接。
三、判麁妙者,實有二諦,半字法門,引鈍根人,蠲除戲論之糞;二諦義不成,此法為麁。如幻二諦,滿字法門,為教利根,諸法實相,三人共得,比前為妙;同見但空,方後則麁。以別入通,能見不空,是則為妙;教譚理不融,是故為麁。以圓入通為妙,妙不異後;帶通方便,是故為麁。別二諦不帶通方便,是故為妙;教譚理不融,是故為麁。圓入別理融為妙;帶別方便為麁。唯圓二諦,正直無上道,是故為妙。
次約隨情智判麁妙者,且約三藏,初聞隨情二諦,執實語為虛語,起語見故,生死浩然,無佛法氣分。若能勤修念處,發四善根,是時隨情二諦皆名為俗;發得無漏,所照二諦皆名為真。從四果人,以無漏智所照真、俗,皆名隨智二諦。
隨情則麁,隨智則妙,譬如轉乳,始得成酪。既成酪已,心相體信,入出無難。即得隨情、情智、智等,說通、別入通,圓入通,令其恥小慕大,自悲敗種,渴仰上乘。是時,如轉酪為生蘇。心漸通泰,即為隨情、情智、智等,說別、圓入別,明不共般若,命領家業,金銀珍寶,出入取與,皆使令知。既知是已,即如轉生蘇為熟蘇。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寶,即隨情、情智、智等,說圓二諦,如轉熟蘇為醍醐。是則六種二諦調熟眾生,雖成四味,是故為麁;醍醐一味,是則為妙。
又、束判麁妙:前二教雖有隨智等,一向是隨情,說他意語故,故名為麁。別入通去,雖有隨情等,一向束為情智,說自、他意語故,亦麁亦妙。圓二諦雖有隨情等,一向是隨智說,佛自意語故,故稱為妙。
問:
前二二諦,一向是隨情,應非見諦,亦不得道?
答:
不得中道,故稱隨情。諸佛如來不空說法,雖非中道第一義悉檀,不失三悉檀益。大槩判之,皆屬隨情為麁耳。
若以七種二諦歷五味教者:乳教有別、圓入別、圓,三種二諦,二麁一妙。酪教但實有二諦,純麁。生蘇具七種二諦,六麁一妙。熟蘇六種,五麁一妙。法華但有一圓二諦,無六方便,唯妙不麁。題標為妙,意在於此,是為相待判麁妙也。
四、開麁顯妙者,三世如來本令眾生開佛知見,得無生忍,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法華論》云:「蓮華出水義:不可盡出離小乘泥濁水故,入如來大眾中坐,如諸菩薩坐蓮華上,聞說無上清淨智慧」者,必非坐華葉也。乃是諸菩薩聞說一圓道,證一圓果,處華王界,同舍那佛坐蓮華臺耳。佛意如此。始見我身,初聞一實,已入華臺。為未入者,從頓開漸,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說諸二諦,或單、或複、或不可思議,種種不同,皆為華臺而作方便。但如來常寂,而化周法界,實不分別,先謀後動,施此汲引慈善根力,令諸眾生從此得入。
有人言:「始自鹿苑,皆是法華弄引。」今言不爾。且近說寂滅道場已來,悉為法華弄引,所以光照他土現佛,悉為頓開漸。文殊引先佛,亦為頓開漸。如此弄引,猶恨其近。從大通智勝已來,而為眾生作法華方便,當知不止近在寂場。又此猶近,從本成佛已來,而為眾生作華臺方便。又復猶近,從本行菩薩道時,而為眾生作華臺方便。文云:「我本立誓願,普令一切眾,亦同得此道。」當知,弄引豈止今耶!本來所化入華臺者,自是一邊,其未入者,如上方便不息,中間亦如是。若從《華嚴》、《方等》、《般若》等經,或別入通、圓入通、圓入別等入華臺者,與本入者無異,復自是一邊。其未入者,四味調熟,皆於此經得入華臺。諸教之中或住三味、二味、一味,或全生者,皆決麁令妙,悉入華臺。
三藏保果,難破已破,難開已開,況易破易開,悉隨情仍本,當門顯實,即入華臺。文云:「七寶大車,其數無量,各賜諸子。」(云云)此即開權顯實,諸麁皆妙,絕待妙也。
若如上說,《法華》總括眾經,而事極於此,佛出世之本意,諸教法之指歸。人不見此理,謂是因緣事相,輕慢不止,舌爛口中。若得其旨,深見七種,二十一種無量教門,意氣博遠,更相間入,繡淡精微,橫周豎窮,悉歸會《法華》。二萬燈明、迦葉等古佛設教,妙極於此。有經云:「彌勒當來,亦妙極於此。釋迦仰同三世,亦妙極於此。」《涅槃》贖命重寶,重抵掌耳。觀此妙旨,宏壯包籠,尋者須曠其意,莫以人情局彼太虛也。
《攝大乘》明十勝相義,咸謂深極,使《地論》翻宗。今試以十妙比之,彼有所漏。且用理妙,比依止勝相,明不思議因緣四句破執,豈留黎耶、庵摩羅為依止耶?四悉檀施設,不止立無明他生一句,彼直是一道明義,不見開合眾經頓漸為物,約教、約行,隨情、隨智,大包佛化,深括始終。因緣一境,已廣於依止。更用四四諦、七二諦、五三諦、一諦等比者,彼無準擬。迹中十妙,已有所漏,本中十妙,群經所無,何況彼論?又觀心十妙,即得行用,不如貧人,數果頭寶。當知十妙法門,鱗沓重積,可勝言哉!天竺《大論》尚非其類,真丹人師何勞及語?此非誇耀法相然耳。思自見之,無俟辭費也。
五明三諦者,眾經備有其義,而名出《纓珞》,《仁王》謂有諦、無諦、中道第一義諦。今經亦有其義,〈壽量〉云:「非如非異」即中道。如即真,異即俗。
問:
若此經無四種因緣等名,那用其義?答:
五住、二死,名出《勝鬘》,《涅槃》不應用其義。若不用五住,則不破無明。若不用二死,則非常住。又,三佛名出《楞伽》,餘經應無三佛義。眾經皆是佛說,名乃不同,義不可壅(云云)。
今明三諦為三:一、明三諦。二、判麁妙。三、開麁顯妙。却前兩種二諦,以不明中道故,就五種二諦,得論中道,即有五種三諦。約別入通,點非有漏非無漏,三諦義成:有漏是「俗」;無漏是「真」;非有漏非無漏是「中」。當教論中,但異空而已;中無功用,不備諸法。圓入通三諦者,二諦不異前;點非漏非無漏具一切法,與前中異也。別三諦者,開彼俗為兩諦,對真為中。中,理而已(云云)。圓入別三諦者,二諦不異前,點真中道具足佛法也。圓三諦者,非但中道具足佛法,真、俗亦然。三諦圓融,一三、三一,如《止觀》中說(云云)。
二判麁妙者,別、圓入通,帶通方便,故為麁;別不帶通為妙。圓入別帶別方便為麁;圓不帶方便,最妙。
約五味教者,乳教說三種三諦,二麁一妙。酪教但麁無妙。生蘇、熟蘇,皆具五種三諦,四麁一妙。此經唯一種三諦,即相待妙也。
三、開麁顯妙,決前諸麁入一妙,三諦無所可待,是為絕待妙也。
六、明一諦者,《大經》云:「所言二諦,其實是一,方便說二。如醉未吐,見日月轉,謂有轉日及不轉日。」醒人但見不轉,不見於轉。轉二為麁,不轉為妙。三藏全是轉二,同彼醉人。諸大乘經帶轉二、說不轉一。今經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不轉一實,是故為妙。《地持》明地相明義,說相似法。地實明義,說真實法。又教門方便即教道明義,說所證法即證道明義。今借用之。「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即地實義。「道場所得法」,即是證道明義,是故妙也。執著此實,實語是虛語,生語見故,故名為麁。融通無著是故言妙。開麁顯妙可解(云云)。
諸諦不可說者,「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那得諸諦紛紜相礙?一諦尚無,諸諦安有?一一皆不可說,可說為麁,不可說為妙。不可說亦不可說是妙,是妙亦妙,言語道斷故。若通作不可說者,生生不可說,乃至不生不生不可說。前不可說為麁,不生不生不可說為妙。若麁異妙,相待不融;麁妙不二,即絕待妙也(云云)。
約五味教者,乳教一麁無諦,一妙無諦。酪教一麁無諦。生蘇三麁無諦,一妙無諦。熟蘇二麁無諦,一妙無諦。此經但一妙無諦。開麁如前(云云)。
問
何故大小通論無諦?答:
《釋論》云:「不破聖人心中所得涅槃,為未得者執涅槃生戲論,如緣無生使,故破。」言無諦也。
問:
若爾,小乘得與不得俱皆被破,大乘得與不得亦俱應破。
答:
不例。小乘猶有別惑可除、別理可顯故,雖得須破;中道不爾,得云何破?
問:
若爾,中道唯應有一實諦,不應言無諦也?
答:
為未得者執中生惑,故須無諦。實得者有,戲論者無(云云)。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二下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6 妙法蓮華經玄義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10-2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