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一乘寶性論卷第一
[4]教化品第一
究竟一乘寶性論[15]法寶品第三
究竟一乘寶性論[17]僧寶品第四
問曰:依何等法有此三寶?答曰:偈言:
究竟一乘寶性論[20]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品第五
問曰:云何得知一切眾生有如來藏?答曰:偈言:
又復略說偈言:
此偈明何義?偈[1]曰:
究竟一乘寶性論[5]無量煩惱所纏品第六
問曰:華佛譬喻為明何義?答曰:言萎華者,喻諸煩惱。言諸佛者,喻如來藏。偈曰:
問曰:蜂蜜譬喻為明何義?答曰:言群蜂者:喻諸煩惱。言美蜜者:喻如來藏。偈言:
問曰:糩實譬喻為明何義?答曰:言皮糩者,喻諸煩惱。言內實者,喻如來藏。偈言:
問曰:糞金譬喻為明何義?答曰:糞穢譬喻者,諸煩惱相似。真金譬喻者,如來藏相似。偈言:
問曰:地寶譬喻為明何義?答曰:地譬喻者,諸煩惱相似。寶藏譬喻者,如來藏相似。偈言:
問曰:果[6]芽譬喻為明何義?答曰:果皮譬喻者,諸煩惱相似。子芽譬喻者,如來藏相似。偈言:
問曰:衣像譬喻為明何義?答曰:弊衣譬喻者,諸煩惱相似。金像譬喻者,如來藏相似。偈言:
問曰:女王譬喻為明何義?答曰:[8]賤女譬喻者,諸煩惱相似。歌羅邏四大中有轉輪王身喻者,生死歌羅邏藏中有如來藏轉輪王相似。偈言:
問曰:[1]摸像譬喻為明何義?答曰:泥摸譬喻者,諸煩惱相似。寶像譬喻者,如來藏相似。偈言:
問曰:餘修多羅中皆說一切空,此中何故說有真如佛性?偈言:
答曰:偈言:
究竟一乘寶性論[9]身轉清淨成菩提品第八
初說佛菩提及得菩提方便。偈言:
次說無垢清淨體。偈言:
次說成就自利利他。偈言:
次說第一義相應。偈言:
次說佛法身。偈言:
次說如來常住身。偈言:
次說不可思議體。偈言:
究竟一乘寶性論[1]如來功德品第九
略說偈言:
初說十力。偈言:
如金剛杵者,偈言:
次說四無畏。偈言:
如師子王者,偈言:
次說佛十八不共法。偈言:
次說虛空不相應義。偈言:
次說三十二大人相。偈言:
次說如水中月。偈言:
究竟一乘寶性論[1]自然不休息佛業品第十
次說大乘[2]業喻。略說偈言:
初說帝釋鏡像譬喻。偈言:
不生不滅者即是如來。偈言:
次說天中妙鼓譬喻。偈言:
一切世間人不覺自過失。偈言:
次說雲雨譬喻。偈言:
依止器世間,雨水味變壞。偈言:
無差別心。偈言:
不護眾生。偈言:
為滅苦火。偈言:
次說梵天譬喻。偈言:
有現不現。偈言:
次說日譬喻。偈言。
次第。偈言:
光明輪不同。偈言:
次說摩尼珠譬喻。偈言:
次說響譬喻。偈言:
次說虛空譬喻。偈言:
次說地譬喻。偈言:
究竟一乘寶性論[13]校量信功德品第十一
問曰:以何因緣有此謗法?答曰:偈言:
[5]論曰:第一教化品,如向偈中已說應知。此論廣門有十一品,中則七品,略唯一品。初[6]釋一品,具攝此論法義體相應知。偈言:
此偈明何義?言金剛者,猶如金剛難可沮壞,所證之義亦復如是,故言金剛。所言句者,以此論句能與證義為根本故。此明何義?內身證法無言之體,以聞思智難可證得,猶如金剛。名字章句以能詮彼理中證智,隨順正道能作根本,故名為句。此復何義?有二義故。何謂二義?[1]一難證義、二者因義,是名為義。金剛字句應如是知。
又何謂為義?何謂為字?義者,則有七種證義。何謂七義?一者佛義、二者法義、三者僧義、四者眾生義、五者菩提義、六者功德義、七者業義,是名為義。是故經言:又第一義諦者,所謂心緣尚不能知,何況名字章句故。所言字者,隨以何等名字、章句、言語、風聲、能表、能說、能明、能示,此七種義是名為字。是故經言:又世諦者,謂世間中所用之事,名字章句言語所說故。又此七種金剛句義,如諸經中廣說應知。應云何知?依佛義故,如來經中告阿難言:阿難!所言如來者,非可見法,是故眼識不能得見故。依法義故,如來經中告阿難言,阿難!所言法者,非可說事,以是故非耳識所聞故。依僧義故,如來經中告阿難言:阿難!所言僧者,名為無為,[2]是故不可身[3]心供養[4]禮拜讚歎故。依眾生義故,如來經中告舍利弗言:舍利弗!言眾生者,乃是諸佛如來境界。一切聲聞辟支佛等,以正智慧不能觀察眾生之義,何況能證毛道凡夫。於此義中唯信如來。是故舍利弗!隨如來信此眾生義。舍利弗!言眾生者,即是第一義諦。舍利弗言:第一義諦者,即是眾生界。舍利弗言: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舍利弗言:如來藏者,即是法身故。依菩提義故,經中說言:世尊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名涅槃界。世尊言涅槃界者,即是法身故。依功德義故,如來經中告舍利弗言:舍利弗!如來所說法身義者,過於恒沙不離不脫不思議佛法如來智慧功德。舍利弗!如世間燈,明色及觸不離不脫;又如摩尼寶珠,明色形相不離不脫。舍利弗!法身之義亦復如是,過於恒沙不離不[5]脫不思議佛法如來智慧功德故。依業義故,如來經中告文殊師利言:文殊師利!如來不分別不分別,無分別而自然無分別,如所作業自然行故。如是等名略說七種金剛字句。總攝此論體相應知。是故偈言:
此偈明何義?以是七種金剛字句總攝此論,一切佛法廣說其相。如《陀羅尼自在王經》序分中三句,[7]餘四句在彼修多羅,菩薩如來法差別分應知。云何序分有初三句?彼修多羅序分中言:婆伽婆平等證一切法,善轉法輪、善能教化調伏無量諸弟子眾。如是三種根本字句,次第示現佛法僧寶,說彼三寶次第生起成就應知。餘四句者,說隨順三寶因、成就三寶因應知。此明何義?以諸菩薩於八地中,十自在為首,具足得一切自在。是故菩薩坐於道場勝妙之處,於一切法中皆得自在。是故經言:婆伽婆平等證一切法故。以諸菩薩住九地時,於一切法中得為無上最大法師,善知一切諸眾生心,到一切眾生根機第一彼岸,能斷一切眾生煩惱習氣,是故菩薩成大菩提。是故經言:善轉法輪故。以諸菩薩於第十地中,得住無上法王位,後能於一切佛所作業自然而行,常不休息。是故經言:善能教化調伏無量諸弟子眾故。彼善能教化調伏無量諸弟子眾,即彼經中次後示現。是故經言:與大比丘眾俱,如是乃至復有無量菩薩眾俱。如是次第,善能教化聲聞位地及佛菩提、善能調伏一切煩惱,如是畢竟有無量功德。又說聲聞菩薩諸功德已,次說諸佛如來不可思議三昧境界。又說諸佛如來三昧境界已,次說無垢大寶莊嚴寶殿成就。又說大寶莊嚴寶殿成就已,次說大眾雲集種種供養讚歎如來,雨種種衣、雨種種華、雨種種香,如是等示現佛寶不思議事應知。又復次說妙法莊嚴法座。又說妙法莊嚴[8]法座已,次說法門名字及示現功德。此明法寶功德差別應如。又復次說諸菩薩摩訶薩迭共三昧行境界,示現種種功德。此明僧寶功德差別應知。又復次說如來放大光明,授諸菩薩摩訶薩太子法王位職。又復次說與大無畏不怯弱辯才,又復讚歎諸佛如來第一功德,又復次說最上第一大乘之法,示現如實修行彼大乘故,於法中證果。即[9]彼三寶無上功德次第差別,序分中義大[10]都已竟,應如是知。已說自在王菩薩修多羅序分中三寶,次說佛性義。有六十種法,清淨彼功德。何以故?以有彼清淨無量功德性。為清淨彼性,修六十種法。為此義故,《十地經》中數數說金以為譬喻,為清淨彼佛性義故。又復即於此《陀羅尼自在王經》中說如來業已,次說不清淨大毘琉璃摩尼寶喻。是故經言:善男子!譬如善巧摩尼寶師,善知清淨大摩尼寶,向大摩尼寶性山中取未清淨諸摩尼寶。既取彼寶,以嚴灰洗。嚴灰洗已,然後復持黑頭髮衣以用揩磨。不以為足,勤未休息,次以辛味飲食汁洗。食汁洗已,然後復持衣纏裹木以用揩[1]磨。不以為足,勤未休息,次後復以大藥汁洗。藥汁洗已,次後復更持細軟衣以用揩磨。以細軟衣用揩磨已,然後遠離銅鐵等鑛毘琉璃垢,方得說言大琉璃寶。善男子!諸佛如來亦復如是,善知不淨諸眾生性,知已乃為說無常苦無我不淨,為驚怖彼樂世眾生,令厭世間入聲聞法中。而佛如來不以為足,勤未休息,次為說空無相無願,令彼眾生少解如來所說法輪。而佛如來不以為足,勤未休息,次復為說不退法輪,次說清淨波羅蜜行,謂不見三事,令眾生入如來境界。如是依種種因、依種種性,入佛法中。入法中已,故名無上最大福田。又復依此自性清淨如來性故,經中偈言:
向說佛性有六十種淨業功德。何謂六十?所謂四種菩薩莊嚴、八種菩薩光明、十六種菩薩摩訶薩大悲、三十二種諸菩薩業。
已說佛性義,次說佛菩提,有十六種無上菩提大慈悲心。
已說佛菩提,次說諸佛如來功德,所謂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
已說功德,次說如來三十二種無上大業。如是七種金剛句義,彼修多羅廣說體相,如是應知。問曰:此七種句有何次第?答曰:偈言:
已說一品具攝此論法義體相,次說七品具攝此論法義體相,解釋偈義應知。歸敬三寶者,此明何義?所有如來教化眾生,彼諸眾生歸依於佛,尊敬如來歸依於法,尊敬如來歸依於僧。依於三寶,說十二偈。初明佛寶,故說四偈。[4]
究竟一乘寶性論卷第一
校注
[0813003] 後魏中印度【大】*,元魏天竺【宋】【元】【明】【宮】* [0813004] 教【大】,本教【宋】【元】【明】【宮】 [0813005] 開【大】,聞【宋】【元】【明】【宮】 [0813006] 名【大】,明【明】 [0813007] 取同【大】,同取【宋】【元】【明】 [0813008] 諸【大】*,之【宋】【元】【明】【宮】* [0813009] 究竟一乘寶性論【大】*,〔-〕【明】* [0813010] 佛【大】,本佛【宋】【元】【明】【宮】 [0813011] 及無中間際【大】∞亦復無後際【宮】 [0813012] 亦復無後際【大】∞及無中間際【宮】 [0813013] 芽【大】*,牙【宋】【宮】* [0813014] 稠【大】,調【宋】 [0813015] 法【大】,本法【宋】【元】【明】【宮】 [0813016] 日【大】,月【宮】 [0813017] 僧【大】,本僧【宋】【元】【明】【宮】 [0813018] 閡【大】下同,礙【宋】【元】【明】【宮】下同 [0813019] 者【大】,眼【宋】【元】【明】【宮】 [0813020] 一切【大】,本一切【宋】【元】【明】【宮】 [0814001] 曰【大】*,言【宋】【元】【明】【宮】* [0814002] 器【大】,珍【宋】【元】【明】【宮】 [0814003] 雜【大】,有【宋】【元】【明】【宮】 [0814004] 火【大】,人【宋】【元】 [0814005] 無量【大】,本無量【宋】【元】【明】【宮】 [0814006] 等中【大】,中堅【宋】【元】【明】【宮】 [0814007] 珍【大】,真【明】 [0814008] 模【大】,摸【宋】【元】【宮】 [0814009] 模【大】,摸【宋】【宮】 [0814010] 於【大】,在【明】【宮】 [0814011] 葉【大】,菓【宋】【元】【宮】,果【明】 [0814012] 葉【大】,菓【元】【宮】,果【明】 [0814013] 妙【大】,塵【宋】【元】【明】【宮】 [0815001] 味美【大】,美味【宋】【元】【明】【宮】 [0815002] 而【大】,如【宮】 [0815003] 蜜【大】,蜂【宮】 [0815004] 取受【大】,受取【宮】 [0815005] 眼【大】,明【宮】 [0815006] 芽【大】*,牙【宮】* [0815007] 牙【大】,芽【明】 [0815008] 賤【大】,貧【宋】【元】【明】【宮】 [0815009] 三【大】,王【明】 [0815010] 爾【大】,然【宋】【元】【明】【宮】 [0816001] 摸【大】*,模【元】【明】* [0816002] 摸【大】,模【明】 [0816003] 寶【大】*,金【宋】【元】【明】【宮】* [0816004] 垢【大】,塵【宋】【元】【明】【宮】 [0816005] 穢泥【大】,泥模【宋】【元】【明】【宮】 [0816006] 儼【大】,𢥴【明】 [0816007] 為【大】,本為【宋】【元】【明】【宮】 [0816008] 說【大】,說法【宋】【元】【明】【宮】 [0816009] 身【大】,本身【宋】【元】【明】【宮】 [0816010] 快大【大】,大快【宋】【元】【明】【宮】 [0816011] 清涼【大】,清淨【宋】【元】【明】 [0816012] 乎【大】,于【宋】【元】【明】【宮】 [0816013] 與【大】,甞【宋】【元】【明】【宮】 [0816014] 壞不【大】,不壞【宮】 [0817001] 如來【大】,本如來【宋】【元】【明】 [0817002] 隨【大】,道【宋】【元】【明】【宮】 [0817003] 閡障【大】,障礙【宋】【元】【明】【宮】 [0817004] 趺【大】,跌【元】 [0817005] 匝【大】,滿【宮】 [0817006] 踰【大】,喻【宋】【元】【明】【宮】 [0817007] 平齊【大】,齊平【宋】【元】【明】【宮】 [0817008] 眼睫【大】,睫眼【宮】 [0818001] 自然【大】,本自然【宋】【元】【明】 [0818002] 業【大】,譬【宋】【元】【明】【宮】 [0818003] 地【大】,池【宮】 [0818004] 現【大】*,見【宋】【元】【明】【宮】* [0818005] 地【大】,池【宋】【元】【明】【宮】 [0818006] 芽【大】,牙【宋】【宮】 [0818007] 亦【大】,示【明】 [0818008] 如妙【大】,妙如【宮】 [0818009] 示【大】,亦【宋】【元】【明】【宮】 [0818010] 知【大】,智【宋】【元】【明】【宮】 [0819001] 礔礰【大】*,霹靂【宋】【元】【明】【宮】* [0819002] 爆【大】,暴【宋】【元】【明】【宮】 [0819003] 故不【大】,中故【宮】 [0819004] 類等【大】,種類【宋】【元】【明】【宮】 [0819005] 病【大】,苦【宋】【元】【明】【宮】 [0819006] 波【大】,彼【宋】【元】【明】【宮】 [0819007] 受樂【大】,樂受【宮】 [0819008] 惱【大】,澁【宮】 [0819009] 伎【大】,技【明】 [0819010] 示【大】,小【元】 [0819011] 同【大】,能【宮】 [0819012] 如【大】,而【宋】【元】【明】【宮】 [0819013] 校【大】,本校【宋】【元】【明】【宮】 [0820001] 縛【大】,纏【宋】【元】【明】【宮】 [0820002] 說者【大】,別說【宋】【元】【明】【宮】 [0820003] 性【大】,信【宋】【元】【明】【宮】 [0820004] 卷第一終【宋】【元】【明】【宮】 [0820005] 卷第二首【宋】【元】【明】【宮】 [0820006] 釋【大】,譯【宮】 [0820007] 及眾僧【大】,僧寶性【宋】【元】【明】【宮】 [0820008] 性道【大】,菩提【宋】【元】【明】【宮】 [0821001] 一【大】,一者【宋】【元】【明】【宮】 [0821002] 是故【大】,〔-〕【宋】【元】【明】【宮】 [0821003] 心【大】,口【宮】 [0821004] 禮拜【大】,是故非禮拜【宋】【元】【明】【宮】 [0821005] 脫【大】,脫不異【宋】【元】【明】【宮】 [0821006] 差別分【大】,分別差【宋】【元】【明】,差分別【宮】 [0821007] 餘【大】,自餘【宋】【元】【明】【宮】 [0821008] 法座【大】,次坐【宋】【元】【明】【宮】 [0821009] 彼【大】,波【明】 [0821010] 都【大】,覩【宮】 [0822001] 磨【大】*,摩【宋】【元】【明】【宮】* [0822002] 者見【大】,見者【宋】【元】【明】【宮】 [0822003] 礙【大】,量【宮】 [0822004] 不分卷【宋】【元】【明】【宮】【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1 冊 No. 1611 究竟一乘寶性論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3-06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李明芳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