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卷第九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徵意云若無菩提則無有佛以何義故得有如來釋意云若無真如則無有佛也以真如是佛故今真如本有復何疑焉。
無著云如清淨故名為如來猶如真金。
引無著者挾來義解以真如通於凡聖眾生垢染但名如去佛位清淨名曰如來如序中滿淨義及第三疑中具足清淨義也猶如下喻明也意顯精純故名真金謂眾生如全礦菩薩如金礦相半佛如純金也然金性本有鍊之則純如體本然修之則淨故圓覺云譬如銷金礦金非銷故有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礦。
○二明佛即菩提故無得。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意者恐人聞非無如來便言既有如來即有菩提何者以得菩提方名如來故為破此見故云有人言得實無得也無有法即菩提法也。
先標錯解魏云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菩提者是人不實語後釋正見偈云菩提彼行等謂等前菩薩行無得也無著云或謂然燈如來所於法不得正覺世尊後時自得正覺為離此取故云若人言等。
錯解者實不得而謂得故也不實語者即錯解也等菩薩行者謂將前菩薩行以等菩提即指同前來萬一之中皆無得菩提義也但空生疑得故以佛等菩提佛顯無得故以菩提等行無著下可解夫佛與菩提義分人法體無二源由是唐言總名為覺既佛即菩提菩提即佛豈有得義應知說菩提樹下成正覺時同彼然燈佛處亦無所得也。
○二斷一向無法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論云有人謗言若無因行則如來不得阿耨菩提為斷此疑故云如來所得等。
無因行者指疑起處此從無佛中來以前將行等菩提明無得義故則如來下結成疑也意云行即是因菩提是果既無因行何得菩提或不約能得所得以成疑也前來斷疑則以菩提等行如今起疑卻以行等菩提為斷下預指能斷之文。
●二依經斷疑二如疏列。
○斷之文二初遣執遮疑。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
意者以空生前疑得菩提是有執此疑不得菩提是無執今則雙遣故云無實無虛二執既遣復何疑無耶故云遮也。
論云無色等相故彼即菩提相故無著云顯真如無二故謂言說故謂彼正覺不無世間言說故。
無色等相者釋無實也即顯菩提無色聲等相然則但無實色等相而不無於假相故經但言無實不言全無也彼即菩提相者釋無虛也此有三意一者無色等相處即顯無相真理是菩提相也二者即以色等相為菩提相由色等無性便是菩提如像無體便是明鏡即色明空不待滅故故云彼即菩提相相即性也三者菩提無相卻以色等為相以菩提即真如真如隨緣成色等故論云無漏無明皆同真如性相無著下標真如無二者以虛實是空有斷常二邊既言俱無即顯中道也謂言下釋無實也如言菩提而言中無菩提故謂彼下釋無虛也有兩意一則無離文字說解脫故二則明菩提不同言說全無性故故魏經云不實不妄語。
○二釋義斷疑。
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意云以一切法並以真如為體一切之言凡聖收盡故皆佛法真如既是佛法餘法豈非佛法耶如一切像以鏡為體故故一切像皆是鏡像又所言一切法非定實一切法是全空一切法。
論云一切法者皆真如體故皆佛法即非者由色等法即真如故即非色等法真如常無色等諸相故是名者即是真如法自性矣。
一切等者義如上說由色等者謂色等即空故非色等如像即鏡故非像等此約諸法即真顯非法真如等者謂空中必無色也以彌滿清淨中不容他故此約真中無法解非法也備斯二義故曰即非是名下以彼色等雖非質礙之一切乃是即性之一切今約此義故曰真如揀異色等無性故云自性也。
○三顯真佛真法體。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意以前說佛之與法二皆不無又佛之與法二皆不異未知何者是佛法真體而言不無不異耶故此顯有真如是真佛法以彰不無不異之義也。
偈云依彼法身佛故說大身喻身離一切障及遍一切境功德及大體故即說大身非身即是身是故說大身論云非身者無有諸相故大身者有真如體故無著云攝一切眾生大身故於彼身中安立非自非他故。
依彼二句標也離一切障者離煩惱所知二障遍一切境者如華嚴云法性遍在一切處等功德即相大即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等大體即體大功德所依也故即等者功德及體皆廣大故此上解佛大身也非身下兩句論文自釋無諸相者無有為相也如前三相異體故有真如體者有無為法也如前離彼是如來攝一切等者據理融攝也華嚴云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故名大身安立等者真如之理本非自他非不自他為破眾生執自他故故言非自他形對強言故云安立斯則安立真如假名名曰大身既攝一切則無自他也故起信云此真如體亦不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十四斷無人度生嚴土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論云若無菩薩者諸佛亦不成菩提眾生亦不入涅槃亦無清淨佛土何故諸菩薩發心欲令眾生入涅槃起心修行清淨佛土。
初句指疑起處此同第十二於十一中來但起則同時斷則次第也諸佛下順他以立理也既無菩薩即無此事然佛不成菩提即是生不入涅槃但約凡聖分於因果故下結疑之處則合而言之何故下結成疑也意云若無菩薩則度生嚴土之者是何人哉。
●二依經斷疑三如疏列。
○斷之文三初遮度生念三初明失念。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
經意可知但亦如是之言是躡起疑處之文非次前文也。
偈云不達真法界起度眾生意及清淨國土生心即是倒。
偈文兼釋後段嚴土之義以文意鉤鎖故聯而引之也初句標次二句釋後一句結意云真界平等擬心即差既生其心豈非顛倒經中作如是言即生心也是意言故。
○二明無人。
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
徵意云何故作是念便不名菩薩釋意云但約無我無人真如清淨名為菩薩非謂別有一法故下文云若作是念則不名菩薩也。
無法名菩薩豈有我度眾生。
如文可知。
○三引前說。
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意云以是義故佛常宣說一切諸法皆無我人等相然一切諸法本無我人但違之則是眾生順之則是菩薩。
○二遮嚴土念二初明失念。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
經意準前可知。
○二釋所以。
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徵意同前釋意云如來說莊嚴佛土者非有能嚴所嚴則嚴與不嚴等無有二是真嚴也今既異此故非菩薩。
○三釋成菩薩。
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論云若起度生嚴土之心即是顛倒非菩薩者起何等心名為菩薩故經言通達等無著云謂人無我法無我。
初引論通釋前段以偈文通標在前論文通釋於後前後相望理則昭然起何下約論徵也故經下引經釋也無著下可知問此與第六皆言嚴土義何別耶答前則對無取疑有取此則對無人疑有人然此與第十二皆從十一中起以彼文云無發菩提心者佛意但是拂於我人之心不是泯於菩薩空生不達此意將謂我人與菩薩不異由是空生起疑之處則云若無菩薩如來斷疑之處則言無人彼此媕含未嘗顯說直至此處方乃決通經文特言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十五斷諸佛不見諸法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論云前說菩薩不見彼是眾生不見我為菩薩不見清淨佛土若如是則諸佛不見諸法。
初三句指疑起處此從十四中來以前云我度眾生我嚴佛土皆非菩薩斯則不見自他之義若通而言之亦兼從正答問及第十一疑中來也若如是下結成疑也以聞不見自他等相便謂如來都無智眼故成疑也。
●二依經斷疑二如疏列。
○斷之文二初約能見五眼明見淨。
●疏二初引偈彰意。
偈云雖不見諸法非無了境眼諸佛五種實以見彼顛倒。
此先述斷疑意也初句縱次句奪第三句明能見五眼體常故言實也末句明所見諸心體妄故云顛倒然若干種心是智所知境今配為所見境者以如來知見無二體故約眼為見在心曰知故十八住中合為一住處也斷疑意云菩薩但離能所分別故云不見諸佛豈無真實智眼然此正斷其疑下但隨文科釋。
●二分科釋文五如疏列。
○文五初肉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肉團中有清淨色見障內色名為肉眼佛具諸根故有肉眼。
肉團等者謂四塵名肉清淨眼根依肉而住名為肉眼如楞嚴云眼如葡萄朵耳如新卷葉鼻如雙垂爪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顙意如幽室見清淨眼根依此發也見障內下約所見分齊以結名也依肉之眼名為肉眼佛具下或問曰佛為至聖何以同凡有肉眼耶故此通之然但約具諸根處說有肉眼非謂如來是血肉身故經云捨無常色獲常色等。
○二天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
於肉眼邊引淨天眼見障外色依大般若佛肉眼能見人中無數世界不唯障內若佛天眼能見諸天所有細色除見天外見人等事名肉眼矣淨名云唯佛世尊得真天眼照見恒沙佛土不以二相。
肉眼邊等者謂作觀行依肉眼處想外境界觀想成故見障外事名為天眼如阿那律等大般若下剋就佛說前但約名通解故云障外今約佛位而言故云人中無數等除見天下結成分齊亦顯二眼體同以佛眼體是一而有五用故。
○三慧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以根本智照真理故。
根本者能生後得故亦名正體智真智如理智以能照真故名慧眼也。
○四法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
後得智說法度人。
後得者從根本後方得起故亦名遍知智俗智如量智由能達俗故名法眼也問據前一二先淺後深云何三四先深後淺答前約眼之次第此約證之次第以達俗由證真故說為後得也。
○五佛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疏二初局釋當文。
前四在佛總名佛眼又見佛性圓極名為佛眼。
前四等者佛有此眼故云佛眼以前二眼通凡夫二乘無法眼菩薩雖具且劣若在於佛四皆殊勝總名佛眼是則佛眼之外無別四眼也其猶四河歸海失本名耳四皆勝者謂凡夫肉眼見障內天眼見障外佛眼見無數世界二乘天眼唯見一三千界佛天眼見河沙國土二乘慧眼唯照生空地上菩薩亦皆分證佛之慧眼圓照三空洞徹真性菩薩法眼所知未盡地地之中各有分限佛之法眼所知障盡無法不知無生不度故四皆勝也又見下以所見是佛性此眼能見故如涅槃云聲聞定多慧少不見佛性菩薩慧多定少雖見佛性猶不明了諸佛如來定慧等故了了見性如觀掌中菴摩勒果斯不亦圓極之義乎問菩薩聲聞定慧互闕於其佛性則何以聲聞不見菩薩分見耶答以定慧望於佛性慧是因定是緣因親緣疏故使然也又聲聞但有偏空慧無中道慧故云慧少菩薩有中慧故見佛性也又此五中唯第三持業釋餘皆依主釋也。
●二通前總顯二初引無著義總釋。
無著云為令知見淨勝故顯示有五種眼略說有四種謂色攝第一義諦攝世諦攝一切種一切應知攝。
淨勝者非顛倒故超諸聖故四種者舉所以攝能明於分齊如以六境攝六識色攝即肉天二眼論云色攝有二一法果二修果法即肉眼以從過去業法之所感故修即天眼以是定果修所得故二眼同見色法色法最麤故先明也第一義即真諦境攝慧眼也世諦即俗諦境攝法眼也一切種者一切種種差別境也一切攝者攝佛眼也即無所不了是一切種智故論云一切種無功用智名為佛眼。
●二約古德偈重結。
古德偈云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唯觀俗慧眼直緣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
如文可知。
○二約所知諸心明智淨五。
此中五段從狹至寬展轉而數謂數沙數河數界數生數心欲明如來之智微妙能知故約所知之境廣多以顯經皆可見。
○初約一箇恒河以數沙。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二約一河中沙以數河。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
○三約沙河中沙以數界。
是諸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
○四約爾所界中所有生。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
○五約一一眾生所有心三初總明染淨以標悉知若干種心如來悉知。
無著云若干種心者有二種謂染及淨即共欲心離欲心等。
共欲者染也欲謂五欲即色等五塵心與欲合故名為共又欲謂貪欲是心所攝舉初該後意兼瞋等心與貪等相應故云共也前約與境相應此約與煩惱相應皆為染也離欲者淨也即不與六塵境煩惱相應名之為淨染淨之心各有無量故云若干也。
○二會妄歸真以釋悉知。
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徵意云以何義故能悉知之釋意云彼等諸心皆是妄識妄識即空故云非心以即空故真心不滅故云是名真心體同故能悉知也。
大雲云由一切妄心依真如體都無其性佛證真如故悉知之諸心者標指非心者妄識本空是名心者真心不滅若本論釋則與此殊偈云種種顛倒識以離於實念不住彼實智是故說顛倒。
引大雲者釋出能知所以也以諸心是真心中所現少分之法今證真體豈不能知諸心下牒釋可知與此殊者以雲說兼真論言唯妄故不同也論釋為正若以科疏觀之卻以雲釋為正也請詳種種顛倒識者釋經中諸心也魏本云如來說諸心住皆為非心住是名為心住論釋意云諸即種種住謂顛倒以八識皆能緣境有取著故或約前六名為種種緣麤顯境相續不斷故名為住以離下兩句釋皆為非心住也離與不住蓋是一義智與實念亦無別體意明不住大乘四念處故若住於此即是實念實智既住六塵即顛倒識也是故說顛倒者釋是名為心此但結歸顛倒識也。
○三推破雜染以釋非心。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徵意云所以說諸心為顛倒識無體者何謂也釋意云以於過現未來求不得故。
無著云過去已滅故未來未有故現在第一義故。
[A1]已滅等者釋三世不可得所以也論文淨名華嚴並同但釋現在有少異耳論云現在虛妄分別故淨名云現在不住華嚴云現在空寂然文異而意不異也然此獨於現在之中言第一義者以無著釋經皆約二諦既五眼文中不言眼即非眼又以見智二種其體不殊故於最後安立第一義第一義即是空寂空寂即是不可得義意皆同也。
○十六斷福德例心顛倒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論云向說心住顛倒皆不可得若如是福德亦是顛倒何名善法。
初二句指疑起處此從十五中來心住者指魏經如上所引顛倒者指偈文皆不可得者指經文若如是下結成疑也意云眾生心是顛倒福德依心而成豈非顛倒顛倒既同何名善法既非善法修福何益耶。
●二依經斷疑二如疏列。
○斷之文二初問福答福。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以是離相無倒行施因緣成無漏福離於二障既非顛倒故得福多。
此釋多所以也以如來舉因緣以問空生牒因緣以答因緣無性福亦無性乃成無漏是故多也此文但標下文即釋。
○二反釋順釋。
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意云若是住相之福我不說多以是無住之福是故說多也。
●疏二初引論正釋。
偈云佛智慧為本非顛倒功德論云顯示福非顛倒佛智為本故福有者取相也福無者離相也。
偈云下標也論云下釋也意云心識住故故成顛倒顛倒故福皆虛妄佛智無住依之作福即非顛倒非顛倒故皆真實也取相者是有漏福故不說多離相者是無漏福故說多也。
●二問答解妨。
問福性空故福多者前說妄心性空妄亦應多答福以佛智為本順於性空故悟性空福則甚多心識顛倒違於性空故悟性空則心識都盡。
問意可知違順等者謂一法界心本來無住本來空寂佛智空而無住故言順妄識住而不空故言違所言不空但妄識不空非真實不空也苟忘懷而達之則無所不喻也。
○十七斷無為何有相好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論云若諸佛以無為得名云何諸佛成就相好而名為佛此約法身佛故以為疑。
初句指疑起處此從第三中來云何下結成疑也此約下出疑所依意云既言無相法身是佛何以成就相好亦名為佛此約法身疑色身也。
●二依經斷疑二如疏列。
○斷之文二初由無身故現身。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問答可知徵意云以何義故不以色身見佛釋意云以約勝義非世諦故由此不應定以色身見於佛也。
即隨形好也如鏡中無物方能現物故論云法身畢竟非色身非諸相然相好二種亦非不佛此二不離法身故是故此二亦得言無故說非身亦得言有故說成就。
隨形好者八十種也法數如常即小相也隨其身形一一皆好故八十好即色身鏡中下喻明也故知鏡中有物卻不能現物如凡夫雖有法身不能現相好者蓋緣有物所言物者妄身心也論云下約性相揀收也畢竟等者約體揀然相好下隨相收也此二下釋相好為佛之由如金畢竟非師子亦非無金以師子不離於金故是故下約存泯會釋經文言無者約體而說釋即非色身言有者隨相而說釋是名色身成就者魏經即是今文具足義也。
○二由無相故現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徵釋之意如前。
即三十二相也一一如前色身中說。
三十二相者法數如常即大相也一一等者前從鏡中無物已下義意並同前文已明今不別釋也。
○十八斷無身何以說法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論云若如來色身相好不可得見云何言如來說法。
初二句指疑起處此與前疑同時於第三中起起則同時斷成先後非從次前文來若言從彼來者已悟非身之身何疑無說之說思之可見云何下結成疑也意云聲不自聲依色而發既無所依之色何有能依之聲故成疑也。
●二依經斷疑三如疏列。
○斷之文三初遮錯解。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
谷中無人能作音聲故。
此喻明也意云以有外聲遂有響答谷中實無此響之者說法亦爾法身實無能說之者以機感故遂見如來有所說法又谷雖應聲而無應聲之念佛雖說法而無說法之心據此卻由無念故方能說法是故遮云勿謂等也。
○二釋所以。
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
徵意云以何義故令汝不作是念釋意可知。
世尊達諸法空畢竟無執今言有說是謗佛執法也。
如文可解。
○三示正見。
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偈云如佛法亦然所說二差別不離於法界說法無自相大雲云若言無說是真說法若言有說不名說法是謗佛故。
如佛法亦然者佛既無身故現身法亦無說故強說以佛例法故云亦然二差別者論云一者能詮名句文也二者所詮義也此能所詮若望於佛俱是所說通名法也不離法界者論云釋是名說法法相之界故名法界說法無自相者論云釋無法可說謂相即性故言說緣生無自性故又解不離法界下二句俱是釋無法可說謂此二種不離法界法界之外無別二法自相可得以此二法自相本空不可得故此即以下句釋上句也真說等者夫為說法當如法說名真說法法離一切名相分別若稱此說是如法說故下文云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然第三第五第七及此四處皆明無說者意各不同以第三疑化身有說第五疑證智可說第七明佛無異說此又疑無身何說以此為異也然諸疏於十八九之間約魏本經文皆出一疑龍外皆云何人能信疑雲云能信深法疑今秦經既無其文疏亦不敘而解今見近本秦文皆有此段乃於鈔中略要敘釋名為所說既深無信疑論云若言諸佛說法者是無所說無說不離法身法身無相有何等人能信如是甚深法界斷之經云。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
此疑甚深無信以問也解空第一智慧圓通以慧為命故稱慧命生信心者生大乘正信心也不信一切法方為正信此信與聖性相應故起信云如是信心成就得發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次揀聖性有人以酬。
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
須菩提下合云實有眾生能信此法彼能信者非是凡夫眾生非不是聖性眾生也論云非眾生者非凡夫體故非不眾生者以有聖體故非不是聖體眾生偈云非眾生眾生非聖非不聖此中聖體者佛之知見也以是信之根本故次徵是非生信以釋。
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徵者以何義故說非眾生又名眾生耶眾生眾生者此牒也於非眾生中說為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非眾生者非愚小異生也是名眾生者結成能信之人有聖體也偈云所說說者深非無能信者此上經文魏譯則有秦本則無既二論皆釋此文後人添人亦無所失況有冥報之緣宜亦可信也。
○十九斷無法如何修證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論云如來不得一法云何離上上證轉轉得阿耨菩提為斷此疑示現非證法名為阿耨菩提。
初句指疑起處此從第三第十二第十三中來以彼文中皆言無法得菩提故云何下結成疑也離上上者如初地並於地前名上未離二地之上乃至等覺亦未免於妙覺之上唯佛極證更無上位之上故云離上上是則凡夫離下下諸佛離上上餘之中流不離上下轉轉等者謂轉捨二障轉得二果轉捨轉得故云轉轉意云既若轉得菩提云何不得一法故成疑也為斷下預指斷疑之意也指示顯現故云示現。
●二依經斷疑三如疏列。
○斷之文三初以無法為正覺。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偈云彼處無少法知菩提無上論云彼菩提處無有一法可證名為阿耨菩提。
彼處等者此明無有一法可名為上如須彌至大微塵至小盡未免於上以皆有故如虛空無故得名無上也菩提處者菩提即所證處也無一法等者但妄盡覺滿名曰菩提離此寧有菩提可得。
○二以平等為正覺。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偈云法界不增減論云是法平等是故名無上以更無上上故。
不增減者即釋經中無有高下謂在聖不增故無高居凡不減故無下斯則平等之義也平等名無上者夫上以待下得名下既不立上豈存耶更無下轉釋無上義然此問答之中有三種無上義初問中言無上頭之上約修證說次則無法為上故名無上約空寂說後則無對下之上故名無上約凡聖同體說後二是答中意也。
○三以正助修正覺。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意云然雖無法然雖平等非謂不修得成正覺應以無我等心修諸善法然後得成然此善法約勝義則無約世諦則有天親異此詳之。
無我等是了因即正道也修一切善法是緣因即助道也即得阿耨菩提是正覺也所言善法者標指也即非等者論云彼法無有漏法故名非善法以有無漏法故名為善法。
了因者了有二義一了斷義以般若能了煩惱空故二顯了義能顯法身故今無我等即是此義亦名正因正由此慧除妄得法身故今云正道道即因義緣因者即施戒等五與彼般若為資緣故助即資也資彼正因之力斷煩惱成菩提也猶燈能破闇顯空必藉心油為助緣也是正覺者以梵語三菩提此云正覺即所證之果無漏善者問有漏之中亦有善法何故偏局無漏耶答以無我等相所修故唯無漏也又以有漏之善非菩提因今為菩提故須無漏問上三段中前二無得後一有證義既矛盾云何兩存答所言修者但是斷除我法顯自真理竟無一法可得由此二義宛相符順問第三第十二第十三兼此一段前後四處皆說不得菩提如何辨異耶答前後文雖相似義意不同以第三疑釋迦得果第十二疑善慧成因十三疑無法無佛十九疑有修有證茲義迢然請無相濫。
○二十斷所說無記非因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論云若修一切善法得阿耨菩提者則所說法不能得菩提以是無記法故。
初二句指疑起處此從十九中來則所說下形對前之數段結成疑也意云既言修一切善法得菩提云何前來頻言持說得菩提耶以是下成立持說不得菩提之理以名句文三無記性攝無記性法中無因果故豈感菩提耶。
●二依經斷疑。
斷者。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經之比校如文可知。
偈云雖言無記法而說是彼因是故一法寶勝無量珍寶論云以離所說法不能得大菩提故此法能為菩提因又言汝法是無記而我法是記是故勝捨無量七寶。
雖言等者許為無記也而說等者不許非因也是故下出經意能為佛因故勝寶施論云下轉釋為因之由以經詮真理因之悟解依解起行方得菩提若無教門安知所入故法華云以佛教門出三界苦又言下論之別意汝法無記謂小乘薩婆多宗說聲通善惡名句文身唯無記性我法是記者謂大乘宗地上菩薩於後得智中所變名等唯是善性非無記性是故等者意云只就無記尚得為因況是無漏善性所攝而不得菩提耶問此與第九疑何別答彼約有為無體難此約無記非因難又彼唯據持說難此則兼對善法難迢然不同也。
○二十一斷平等云何度生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論云若法平等無高下者云何如來度眾生。
初句指疑起處此從十九中來云何下結成疑也既度眾生即有高下高下即不平等故成疑也。
●二依經斷疑四如疏列。
○斷之文四初遮其錯解。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
文中初正遮二再誡可知。
○二示其正見。
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
徵意云以何義故令不作是念釋意云以實無眾生為如來所度故。
偈云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以名共彼陰不離於法界論云眾生假名與五陰共不離法界。
偈中前兩句立其義宗後兩句釋其所以論云下轉釋後二句也假名者但有眾生之名而無眾生之體故云假也與五陰共者謂於五蘊和合之處說言眾生不即不離故云共也不離法界者佛是極證之人已全是法界眾生雖未能證緣生無體亦同法界豈將法界度於法界是故偈云平等等也。
○三反釋所以。
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
經文反顯若順言之應云以佛無我人等相故不見有眾生為所度也。
論云若如來有如是心五陰中有眾生可度者此是取相過無著云如來如爾炎而知是故若有眾生想則為有我取。
取相過等者以無謂有故不如法界故不了緣生故便成有念故爾炎梵語此有兩義一謂智毋已如前說二謂境界然是定中境界今取此義意云佛智稱境而知真如是有作有知眾生是無作無知也若作智毋釋者即根本智證平等理無有分別今觀眾生亦復如是也。
○四展轉拂跡。
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
意云佛雖說我元來無我執有我者蓋是凡夫雖言凡夫亦無凡夫如夢人見虎虎與夢人皆不可得法中亦爾以凡夫執我故云非我恐執凡夫故云非凡夫邐迆除遣執情故云展轉拂跡然前正答問中及第十一十四兼此一段前後四處皆說度生無度雖文同而意異謂最初令離我度生十一疑能度者是我十四疑無我而誰度二十一疑真界平等不合度生故同異昭然也。
○二十二斷以相比知真佛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論云雖相成就不可得見如來而以見相成就比智則知如來法身。
此從十七中來雖相等者以前文云即非具足色身即非諸相具足具足即成就義秦魏經異也而以等者以前文云是名具足色身是名諸相具足彼中意者法身畢竟非相好相好亦非不佛由無相故現相不離法身所以疑云既無相故方能現相則但見於相便知無相也如遠見煙定知有火以離於火必無煙故。
●二依經斷疑五如疏列。
○斷之文五初問以相表佛。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意云可以相比觀無相法身如來不。
○二答因苗識根。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意云實可以相比觀法身如來。
大雲云前悟色身今迷法身意謂法身既流出相身即由此相知佛證得無相法身。
悟色身者知應化非真義也迷法身者不知法身畢竟非色相義意謂下出答意也意云但見法身之相好則知相好之法身如見草木之苗必知其根由是科文約喻而立。
○三難凡聖不分。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
意云輪王亦有此相應是如來。
偈云非是色身相可比知如來諸佛唯法身轉輪王非佛。
偈云等者意云但約本望末則定若約末望本則不定且如輪王與佛色相雖同相之所依二各有異佛相即法身所現王相依業因而生凡聖雲泥復何準的況依法身有自他受用復[A2]有大小隨類化等各各不同如苗與根事亦不定初栽之樹則有苗無根所接之樹則根苗各異故也。
○四悟佛非相見。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意云緣聞依真現假假不離真及乎約假求真真不由假實德不在相令色鮮矣仁以貌取者失之子羽而今以後焉敢不識。
○五印見聞不及。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經文可見然恐空生更約說法比知如來故言音聲求之不得此疑即從第十八中來今預遮防故無後說。
魏加後偈云彼如來妙體即法身諸佛法身不可見彼識不能知偈云唯見色聞聲是人不知佛以真如法身非是識境故無著云以彼法真如相故非如言說而知唯自證知故。
魏偈者明見聞不及之由也秦經則但明見聞不及偈云等者彌勒偈也於中半釋秦偈半釋魏偈意云見聞是識但能緣於色身佛非色身故不可知彼法者法身也真如相者即離一切相是真如相非如言說知者以真如法離言說故但是真智之境唯證相應故云自證然第一第七第十七及此一段皆云不以相見如來者義意皆別初以對果疑因次明感果離相次說依真現假後明約假求真故不同也。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第九卷(終)
校訛
- 第七紙(十五行然北藏蝕半字楞嚴寺流通本作無)
- 第十紙(五行決北藏作㳏流通本同)
- 第十一紙(十四行爪北藏作𤓰)
- 第十四紙(十二行北藏脫義字)
- 第十九紙(七行二北藏作一)
- 第三十紙(二行安北藏作要)
- 第三十二紙(十九行知北藏作之已上流通本皆同誤)
【經文資訊】《嘉興藏》第 31 冊 No. B269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嘉興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十三斷無因則無佛法疑於中三。
此初二段皆屬前疑但是於中相躡曲敘今以論文別說故復開之也。
○初斷一向無佛疑。
無佛疑者若了虛無之無無即無咎執之為無無則太傷故成此疑後法亦然也。
●疏二初隨章敘疑。
論云若無菩提即無諸佛如來有如是謗謂一向無佛為斷此疑故云如來者即是真如。
初句指疑起處此從十二中來諸疏敘疑多書菩薩字便云從十一中來然論文之中但云菩提方是血脈相次即無下結成疑也意云果法號曰菩提證得始名為佛既菩提不可得豈有能證人謗者即損減過也若言無佛是真謗佛也大論云寧起有見不起無見等為斷下預指斷疑之文然是魏本彼文云如來者即實真如。
●二依經斷疑二如疏列。
○斷之文二初顯真如是佛故非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