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卷第三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疏二初釋所詮三初釋金剛二初翻名示相。
金剛者梵云跋折羅力士所執之杵是此寶也金中最剛故名金剛帝釋有之薄福者難見。
梵云下新云縛左羅力士所執者如經所說執金剛神梵云諾建那此云露形神即此力士也金中最剛者金語通五此最精堅故安剛字仍非人間之物故云帝釋有之乃是天上至寶故云薄福者難見正理論云帝釋有寶名曰金剛不為薄福眾生所見。
●二約法辨義二初引經論總彰二義三初總標略辨。
極堅極利喻般若焉無物可能壞之而能碎壞萬物。
初二句表有勝能故喻般若無物下釋極堅等相則知若有一物能壞則非極堅若有一物不碎則非極利也如銀鐵雖堅遇火則融刀劍雖利斫石則缺非極堅利也揀餘堅利故加極字。
●二引教委釋。
涅槃經云譬如金剛無能壞者而能碎壞一切諸物無著云金剛難壞又云金剛能斷又云金剛者細牢故細者智因故牢者不可壞故。
涅槃下引經無著下引論難壞即堅義能斷即利義細牢者細謂揀麤顯是微妙牢揀可壞堅固義成智因即是慧慧是智之因智是慧之果此約觀照般若說以微細故能入於惑令彼滅也不可壞者智論云一切語言名相等事皆可破壞唯無相智不可破壞此約實相般若說問實相般若分因果耶答用有勝劣故分因果體無增減因果一如故普賢觀云大乘因者諸法實相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華嚴經疏云理開體用名大方廣智分因果號佛華嚴。
●三結顯喻旨。
皆以堅喻般若體利喻般若用。
此結所引經論之意也然先上諸德皆用此義資聖云金剛者堅而復利堅喻本覺真性雖流轉諸趣而覺性無壞利喻般若淨照三賢十地貫通萬行無明惑暗無不壞也肇云金剛者堅利之譬也堅故物莫能沮利故物無不摧以況斯慧邪魔不能毀堅之極也萬物皆能破利之義也又諸經論說金剛喻定勝鬘經說金剛喻智梵網經以十回向為十金剛仁王謂十堅心淨名以金剛慧決了此相無縛無脫得無生法忍又諸經論說金剛座金剛山金剛輪如是等說皆取堅利義也又晉武帝起居注云武帝十三年燉煌有人獻金剛寶生于金中色如紫石英狀如蕎麥百鍊不銷可以切玉如泥是知堅利之極也。
●二引真諦別示六種二初正明六種。
又真諦記說六種金剛一青色能消災厄喻般若能除業障二黃色隨人所須喻無漏功德三赤色對日出火慧對本覺出無生智火四白色能清濁水般若能清疑濁五空色令人空中行坐慧破法執住真空理六碧色能消諸毒慧除三毒。
一一以法合之分明如文皆般若之功也災厄等者有厄則災禍必來有業則苦果定至厄除則災禍不起業喪則苦果不生隨人所須有二意一則如餘物不能隨所須金不可為銀用羅不可為錦用等金剛則不然要者皆得法中亦爾有漏功德人不可為天富不可為貧無漏不爾隨心所成二則餘物用之則盡金剛出之不窮法中亦爾有漏受之則窮無漏受之不盡對日等者慧即始覺合本覺時見法無生名無生智如起信云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常住即無生義也火出燒盡世間使六合空廓智起斷除煩惱令大道通同能清等者水清則萬像齊鑑疑除即佛法現前空中等者升太虛則不履於地住真空則不墮世間消諸毒者中毒則令人命終起惑則永沈生死毒除則延年益壽惑遣則不滅不生。
●二結示傍正。
傍兼可矣非堅利之本喻。
佛所立名本約堅利如上六義乃是兼明諸家至此多不料簡殊濫正義若將此六配前五因即一當第三二三當四五四當第二五六當第一也。
●二釋般若二初翻名略指。
般若正翻云慧即照五蘊空相應本覺之慧是也。
般若正翻慧者以古來諸德義翻為妙慧淨慧無相慧此皆挾到彼岸義是別相也或云智慧今云正翻慧者即通相也即照下約功用以出體也照蘊空即是功用本覺之慧即是出體大品云色如聚沫受如泡幻想如陽燄行如芭蕉識如幻化如是觀者名照蘊空相應等者本覺即如來藏自性清淨心非新生故言本不頑暗故言覺慧即始覺也依體起用故云之慧始即同本故曰相應然本覺與慧不一不二以不二故故言相應以不一故故言之慧故資聖云妄心見俗曰無明悟心照真為般若俗境萬有見心必異真空理一悟自無差第一義空離照無理清淨本覺即理是照又涅槃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此等皆證體用非一非二義也然本即實相始即觀照也。
●二引教廣釋二初引論別相釋二初明總攝三慧。
若約學者從淺至深言之則攝聞思修三慧總為般若。
學者即修大乘行人也初須聞法生解名聞慧次則測度所聞評量教理分明忍可以印自心名思慧然後如聞思處依而行之無所乖越名修慧前二有漏後一無漏前淺後深深淺雖殊通名為慧是故總收名為般若如人攻文赴舉及第雖前劣後勝皆一人也云云。
●二引論文釋成二初正釋成。
故無著云能斷者般若波羅蜜中聞思修所斷如金剛斷處而斷故。
波羅蜜中等者此明頓悟中漸修也慧纔發時照萬法空便到彼岸名為頓悟由有多生習性未得念念相應故須聽聞正法思惟其義如說修行方得究竟證入名為漸修開題中略明也若唯識中說則具根後二智謂十度中六通本後四唯後得六中則二智皆具為分六度故第六偏取二空本也今依無著更加加行智則通前三矣金剛斷處等者如金剛斷物之處而斷煩惱非謂金剛亦通所斷。
●二配因果二初雙引論。
又云細者智因故者智因即慧也依智度論因位名般若果位名智。
上者字論牒所標下者字疏牒論文智因即慧慧果即智也前雖引用今方解釋此引無著也次引智論可知。
●二雙解釋。
則聞思修皆名為細細妙之慧佛智之因矣般若能斷故在因位佛果無斷轉受智名。
此明法空深慧意揀我空慧為麤淺不為佛因但是二乘因故般若下出所以以慧是揀擇義揀擇惑障顯無為故以因位有惑故須擇之乃名為慧智但決斷為義以果位無惑但唯決定朗然獨照故名為智只是一法受此兩名如人破賊為將功成為相也有說以無漏智性為智因大雲破之三塗有性何不斷惑闕細義也此約妙慧別相以破若就通相取亦可矣以凡是有心皆成佛故此得是因也。
●二引經通相釋。
若依大品經若字通智慧二義故智與慧名義少殊體性無別。
此明字緣字界若字是字界般那都為緣若以般為緣助於若界則名為慧若以那為緣助於若界則名為智如僧人俗人等云云名殊謂曰智曰慧義殊謂決斷揀擇此中義殊故使名殊也體性無別者皆別境中一也前三種智皆名慧故故智與慧皆如金剛故薩遮尼乾經云帝釋金剛寶能滅阿修羅智碎煩惱山能壞亦如是無常經云金剛智杵碎邪山永斷無始相纏縛。
●三釋波羅蜜三初約語對翻。
波羅蜜者此云彼岸到應云到彼岸。
應云下迴梵文以西域風俗例皆如此云云青龍云蜜多者離義到義元康云天竺風俗所作究竟皆云到彼岸到離之義次文明之。
●二約義順釋二初釋義。
謂離生死此岸度煩惱中流到涅槃彼岸涅槃此云圓寂亦云滅度。
前三句中每句皆上法下喻意明煩惱如大河難可度故生死如此岸有情居故涅槃如彼岸諸佛住故則慧是能離能度能到生死等是所離所度所到若欲離此到彼必須度於中流此約四諦說之理則明矣知苦是離此岸斷集修道是度中流證滅是到彼岸也此順小乘義說下經令入大乘無餘涅槃即須離二種生死此岸乘六度船筏度二障中流到二涅槃彼岸涅槃等者以翻波羅蜜為彼岸即是涅槃是故約轉依果明彼岸義然生死即分段變易煩惱即總該二障圓寂者義翻也謂德備塵沙曰圓妙絕相累曰寂滅度者肇云涅槃者秦言無為亦云滅度或但云滅然滅與小乘不同小乘以滅生死為滅大乘以寂滅為滅故涅槃云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然滅唯據果滅度乃兼因今則約果標因故云滅度所以經中上言涅槃下云滅度亦是唐梵雙彰也涅槃種類下文具明。
●二通難。
一切眾生即寂滅相不復更滅但以迷倒妄見生死名在此岸若悟生死本空元來圓寂名到彼岸。
此即淨名經文彼云若彌勒得授記者一切眾生亦應授記何以故一切眾生即寂滅相不復更滅等今用此文以為難辭難意云眾生既即寂滅何有離此到彼今言到彼者莫違經耶但以下釋通但約翻迷成悟便是離此到彼若悟此已漸除漸證名為究竟然成波羅蜜要與七最勝相應如唯識說。
●三順義通結。
若兼般若迴文應云到彼岸慧。
則是波羅蜜中之聞思修慧也。
●二釋能詮二初翻名。
經者梵音修多羅義翻為契經。
修多羅或云修妒路或云素怛覽此但梵音楚夏之異耳義翻者以修多羅正翻云線由西天以修多羅一名召於四實謂聖教席經井索線彼多以華獻佛置之案上恐風吹散以線貫之又見此方聖教能持佛語得無所遺如線貫華故以線稱目之就彼處呼曰修多羅據此正翻即合云線此方不貴線稱故翻為經斯則暗符彼方席經兼順此土儒道之經然雖符順彼此而未免相濫由是更加契字以揀異之然更合於修多羅上加欲底二字翻為契經則唐梵皆足也。
●二釋義。
契者詮表義理契合人心即契理契機也經者佛地論云能貫能攝故名為經以佛聖教貫穿所應說義攝持所化生故。
詮表下釋契字詮表義理釋契理也謂說事如事說理如理云云契合人心釋契機也謂令人有所悟解歡喜信受云云斯則契理契機之經依主釋也文雖是倒意以經是能契也經者下次釋經字初標以佛下釋如開題處明已今唯言經而不言契者以有般若揀濫明非道德等經故不言也。
後釋經文。
●文二初科分。
○準常三分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
此則道安法師所判但是佛經無問大小皆科為三意云序分彰說法之由致正宗暢本意之玄門流通繼遐芳於萬古冥符西域今古通遵此經從如是至敷座而坐是序分時長老下至應作如是觀是正宗分佛說是經下至信受奉行是流通分。
●二隨釋三如疏科釋。
○初文二初證信序二發起序。
證信者即六成就也顯說聽時處一一分明以證非謬令物生信故發起者則以事相表示發起正宗法義也然此二序更有異名謂通序別序通謂諸經同故別謂諸經別故亦謂經後序經前序經後序者佛說之時未有結集之時方安立故經前序者佛先發起方說經故。
○今初證信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釋此分三一明建立之因則佛臨滅度阿難請問四事佛一一答我滅度後一依四念處住二以戒為師三默擯惡性比丘四一切經初皆云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某眾若干等。
建立因者意明如是等言因何而立佛臨滅等者佛將入滅阿難愁惱阿泥樓豆告阿難言汝是持佛法人且須裁抑汝當往彼咨問後事阿難曰云何後事阿泥樓豆曰世尊在日以佛為師世尊滅後以誰為師世尊在日依世尊住世尊滅後依何而住惡性比丘佛在之日佛自調伏佛滅度後如何調伏遐益後來理宜結集一切經首置何等言阿難承教一一咨問今疏影略不載問辭但書答語也四念處者四即身受心法念謂念慧處謂身等即是念慧所安住處則念是能住身等四處為所住於此四處安住念慧名四念處住帶數釋也一觀身不淨即有漏色蘊具有五種不淨一種子不淨乘過去業識種子攬現在父母精血合成身故故淨名云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是身如影從業緣現智論云是身種不淨非餘妙寶物不從華間生唯從穢道出二住處不淨於母胎中居生藏之下熟藏之上常受熏穢故智論云是身如臭物不因華間生不從薝蔔有亦不出寶山三自體不淨合三十六物以成身故謂外有髮毛爪齒眵淚涕唾垢汗便利等十二次有皮膚血肉筋脈骨髓肪膏腦膜等十二中有脾腎心肺肝膽腸胃赤痰白痰生藏熟藏等十二智論云地水火風質能盛受不淨傾海洗此身不能令香潔四自相不淨九孔常流不淨物故智論云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中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五究竟不淨一旦命終胮脹爛壞臭惡狼藉不堪見故淨名云是身假以澡浴衣食必歸磨滅智論云審諦觀是身終歸於死處難御無反復背恩如小兒金光明亦云雖常供給懷怨害終歸棄我不知恩二觀受是苦者受即是心所遍行五中一也仍有三種謂苦樂捨苦謂苦苦樂謂壞苦捨謂行苦問樂受未壞應非苦耶答以樂是苦因故凡夫妄計為樂元來是苦問捨非苦樂云何苦耶答行蘊遷流逼迫常苦但以苦樂麤相所覆常情不知此微細苦故此三法俱名苦也三觀心無常者心即緣慮生滅之心謂心心念念前滅後生相續不絕如水流注故經中說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中九百生滅四觀法無我者法即五蘊謂五蘊法中一一推求即蘊離蘊皆無我也如上觀之即能對治凡夫四種顛倒謂凡夫顛倒則造業受生反此用心自然無咎以戒為師者從其軌範但依戒律作止分明故菩薩戒序云波羅提木叉者是汝大師如來在日無異此也默擯等者佛法慈悲為無刑罰比丘惡性唯默擯之意令省己知慚自然調伏耳經初等語釋在次文然此四中意在第四文中承便兼帶前三。
二明建立之意意有三焉一斷疑故謂結集時阿難升座欲宣佛語感得自身相好如佛眾起三疑一疑佛重起說法二疑他方佛來三疑阿難成佛故說此言三疑頓斷二息諍故若不推從佛聞言自製作則諍論起三異邪故不同外道經初云阿憂等。
建立意者建立如是等言意在於何此有三意如文三段斷疑等者智度論說佛滅度後諸天王等請迦葉言乃至云法城欲頹法幢欲倒當以大悲建立佛法迦葉受請往須彌頂擊大揵槌諸聖弟子得神通者皆來集會迦葉告言佛法欲滅眾生可愍待結集竟隨汝入滅諸來聖眾受教而住畢缽羅窟迦葉入定以天眼觀今是眾中誰有煩惱應逐出者唯有阿難煩惱未盡爾時迦葉從定而起於大眾中牽出阿難告言清淨眾中結集法藏汝結未盡不應住此是時阿難慚恥悲泣告迦葉言我能有力久可得道但為侍佛以阿羅漢者不得給侍故留殘結不盡斷爾迦葉告言汝更有過佛意不聽女人出家為汝慇懃致請令佛正法五百歲衰微是汝突吉羅罪佛臨涅槃近俱尸竭城背痛疊鬱多羅僧敷臥語汝須水汝不供給是汝突吉羅罪佛昔問汝若有人好修四神足應住壽一劫若無減一劫為汝不對令佛早入涅槃是汝突吉羅罪汝於一時以鬱多羅僧襯身而臥是汝突吉羅罪汝昔與佛疊僧伽梨衣以足踏上是汝突吉羅罪佛陰藏相入涅槃後以示女人實為羞恥是汝突吉羅罪迦葉言汝有如是六種突吉羅罪應於僧中悔過是時阿難脫革屣袒右肩長跪合掌依六種突吉羅罪懺悔懺悔已迦葉牽阿難出語言汝漏盡可來言訖自閉窟門是時阿難涕淚悲泣求斷結惑靡不精誠至於後夜疲極偃息頭未至枕朗然得悟三明六通作大羅漢卻至窟門擊門而喚迦葉言汝復何來曰我漏已盡迦葉言汝若漏盡可縱神通於戶鑰孔中入阿難騰身入來禮拜僧足迦葉手摩阿難頂言我欲為汝令汝得道汝勿嫌恨此如蘇秦張儀云云然階聖果切在修心不如說行事佛何益狐假虎威宜其止絕斯意甚妙詳而警之時大眾請阿難升座結集法藏既升座已未發言間感得自身相好如佛是時大眾遂起三疑故說下既言我從佛聞則知非佛重起非他方佛來亦非阿難成佛故云三疑頓斷廣如彼論恐煩略敘也息諍等者同為羅漢德業頗齊若云自言固宜諠諍異邪等者阿者言無憂者曰有外道意云萬法雖異不出有無置之經初以之為吉以初吉故令中後亦吉今則不爾故云異邪。
三正釋文義。
●文二初標列述意。
具六成就謂信聞時主處眾六緣不具教則不興必須具六故云成就。
言成就者謂六為能成就教為所成就也。
●二依科解文六如疏列。
一信。
●文二初合釋。
若兼我聞合釋則指法之辭也如是之法我從佛聞。
合釋者謂兼次段合而釋之此則別義不計六數也。
●二單釋。
單釋如是者智度論云信成就也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又聖人說法但為顯如唯如為是故稱如是又有無不二為如如非有無為是。
單釋者謂正釋信成就義所引論文有標有釋佛法下是釋或曰因何最初便明其信故此釋也信為能入者然佛法無量信為初基若無信心寧肯修習由是五位之內信位居初十信之中信稱第一十一善法信亦為先故知信心之前更無善法依此信本方興解行乃至證入故華嚴云信是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斷除疑網出愛河開示涅槃無上道今置經首以表信相為入法之初也智為能度者菩薩萬行非智不成若無智慧即滯有著空以智為主不著二邊成無漏因獲菩提果故菩提資糧論云施戒忍進定及此五之餘皆由智度故波羅蜜所攝信者下正顯如是二字是信之辭上皆智論所釋又聖下是劉虯注無量義經中釋此下皆約法說也顯如者眾生如隱故沈三界欲絕三界只要顯如故云但為除如之外餘皆虛妄故云唯如為是論云除諸法實相餘皆魔事有云始從得道乃至涅槃其中所說無不為如又有下即梁武帝解意明有即無故不有無即有故不無相即同時故名不二不二即如也此約雙融顯如也如非有無者恐聞有無不二為如便謂如體是有是無故此遮也意明有無即不是是即非有無此上二解如字是顯體是字即無非也。
二聞。
●文二初正釋我聞之義。
我即阿難五蘊假者聞謂耳根發識廢別從總故云我聞。
我有四種一凡夫遍計我二外道神我三三乘假我四法身真我今揀餘者故云五蘊假者則第三隨世流布要簡賓主乃稱於我阿難已達我空實不計執故云假者聞者然大小乘諸論辨聞不同有云耳根或云耳識或云根識和合故聞今云耳根發識則後義也以根識單闕皆不能聞云云然根識聞聲而不聞教若準名句唯是意聞故瑜伽云聞謂比量然由耳識緣於聲境與意同時得聞也然此二識聞聲名句實非先後異時以率爾耳識同時意識故得聞也五識皆然廢別下或曰既云耳根發識故聞合云耳聞云何經內唯言我聞故此釋也以耳是六根之別我是一身之總今廢別耳從其總我故言我聞。
●二商較所聞之法。
阿難所不聞二十年前之經有云如來重說有云得深三昧總領若推本而言即阿難是大權菩薩何法不通。
前二句牒難辭謂阿難是佛成道夜生年至二十方為侍者二十年前佛所說法並且不聞何得結集諸經皆稱我聞有云下通釋此有三意有云重說者一也佛初命阿難為侍者阿難從佛乞三願一不著佛退衣二不隨佛受別請三請說未聞之法佛隨其願故得聞也得深三昧等者二也金剛華仙經說阿難得法性覺自在三昧力故前所說經皆得憶持與聞無異故法華經云世尊甚布有令我念過去無量諸佛法如今日所聞若推下三也不思議境界經云復有百千萬億菩薩現聲聞形亦來在座其名曰舍利弗乃至阿難等是則三中前二權說後一實論故言推本也。
三時。
●文二初揀顯釋。
師資合會說聽究竟故言一時諸方時分延促不同故但言一。
師資合會者謂說者教人以道德曰師資者取也從師之教取而行之[A1]也佛及大眾說聽具足故云合會說畢聽畢故[A2]云究竟意取說無異席貫通首末故曰一時佛地論云此就剎那相續不斷說聽究竟總名一時一時之語佛自言故涅槃云昔佛一時在尸首林又云我於一時在迦尸國此則顯說聽能所一切圓畢也諸方下揀時也不同有二謂橫則參差不同豎則延促不同延促不同如人間五十年四天王天一晝夜上上倍增故參差不同者如俱舍云夜半日沒中日出四洲等既然云何定言寅卯辰巳日月等耶。
●二會法釋。
又說法領法之時心境泯理智融凡聖如始本會此諸二法皆一之時。
此是愨公楞嚴疏意說領即師資也下有四對心境泯者以聞法之時妄心不起心既不起境即不生心境兩亡故云泯也此即不得以生滅心行聽實相法此通依計故皆泯也斯則染心俗境一對理智融者以聽法之際能所不分以動念即乖法體二皆真實故言融而不言泯也斯則淨心真境一對凡聖如者由心分別則見聖見凡心既不生誰凡誰聖相本自盡故言如也斯則因果一對本始會者妄念起時隔於本始念既不起本始自同攝用歸體故言會也斯則體用一對問此與第二何別答前智是始覺中根本智前理是本覺中真諦境若此始本本通真俗始合本後則前狹後寬也前為形染且言真境淨智此為都明故言本覺始覺也又前約分證故云理智融此約極證故言本始會也諸二者謂心境理智凡聖本始也皆一者一義不同謂心境則泯之故一理智則融之故一凡聖則如之故一本始則會之故一義雖不同俱名為一故云一時。
四主。
●文二初翻名。
具云佛陀此云覺者。
經唯標佛者以秦人好略故仍存梵音者恐濫菩提故以菩提云覺則屬於法今指於人故言其佛無相濫失故不翻也若釋其義須得唐言故先翻對也然覺謂覺察覺悟覺悟即照真本有覺察則了妄本空了妄本空則不逐於妄照真本有則不迷於真真妄既明則能破和合識滅相續心顯現法身智亦亡也當爾之時始本無二唯一覺耳菩薩雖亦照真了妄未得究竟猶帶薩埵之名唯佛如來所作究竟故獨稱覺者。
●二釋義二初引論正釋二初約體離念釋。
起信云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即是如來平等法身則以無念名之為佛。
然此論明本覺心體性離諸念今此引釋果佛者以果佛之體即是本覺元自離念因果雖分離念無別故以本覺離念即是佛體故經云大乘因者諸法實相等是故在纏名本覺出纏名究竟覺始終體一更無別法故論云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則以下疏結本覺離念是佛體也。
●二約位三義釋。
然覺有三義一自覺覺知自心本無生滅二覺他覺一切法無不是如三覺滿二覺理圓稱之為滿。
無生滅者謂智照真如如理見故然有二意一則心中無生滅之法如起信云如實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以念生則染今既無念故不相應二則無者不也只明此心本不生滅即同起信云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常住即無生滅也覺他者此亦始覺了事即真以望自心故名覺他即同起信云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覺滿者以前二覺有解有證先後勝劣存自他之相未得稱滿今此圓備不立自他故稱為滿若準涅槃經說自覺者覺自身有佛性覺他者覺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覺滿者若自若他無二佛性故然常塗所說自覺揀凡夫覺他揀二乘覺滿揀菩薩此中說者自覺便揀二乘權教菩薩豈唯凡夫故華嚴云一切諸法性無生亦無滅奇哉大導師自覺能覺他。
●二引論反釋三初反顯。
故知有念則不名覺。
意云無念故名覺當知有念則不名覺也。
●二引證。
起信云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無始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
前云心體離念雖通因果今明眾生不名為覺獨顯果人方名覺也。
●三順結。
又云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則為向佛智故。
正結無念是佛義以無念是佛故能觀無念者即是向佛智也。
五處。
●文二初釋舍衛。
舍衛此云聞物謂具足欲塵財寶多聞解脫等遠聞諸國故義淨譯云名稱大城。
舍衛亦云舍婆提新云室羅伐悉底此但梵音楚夏耳此城在中印土憍薩羅國緣南天亦有憍薩羅國恐濫彼國故以城為國名聞物者謂名聞勝德珍奇寶物多出此國謂具下釋欲塵即佳麗女色財寶即珍奇寶物多聞謂博通內外典籍解脫即五通仙人等遠離欲也此即國豐四德亦翻為豐德也遠聞等者如上四事皆為外國之所聞知義淨下但證遠聞之義以有名稱故得遠聞也。
●二釋祇園二初總指。
祇樹等者即祇陀太子所施之樹給孤長者所買之園。
舍衛國主波斯匿王有一大臣名須達多為兒娉婦躬至王舍城寄止長者珊檀那舍宅時長者中夜而起莊嚴舍宅營辦餚膳須達聞已問言大士欲請國王為婚姻之會耶答言請佛無上法王須達聞已身毛皆豎復問何等名佛長者廣為說佛功德須達多言善哉大士所言佛者功德無上今在何處長者答言在王舍城迦闌陀竹林精舍時須達多一心念佛忽然天明其光熾盛猶如白日即尋光處至城門下佛神力故門自開闢尋路而往爾時如來出外經行須達見已歡喜踊躍不知禮法直問世尊時首陀天為其長者化作四人至世尊所接足禮拜胡跪問訊右繞三匝卻住一面須達見已依而為之世尊即為如應說法長者聞已得須陀洹果後復請佛惟願臨顧至舍衛城受我微供佛即問言卿舍衛國頗有精舍容受我否須達多言必見垂顧便當營辦世尊爾時默然受請時須達多回舍衛國佛令鶖子同往指授造寺儀式即須達布金買祇陀太子園祇陀太子施園中樹林二人共搆精舍既訖即執香爐向王舍城遙作是言所設已辦惟願如來受此住處佛時懸知長者之心即共大眾發王舍城猶如壯士屈伸臂頃至祇陀園是時長者以其所設奉施於佛佛即受已即住其中廣如涅槃經賢愚經四分律西域記說須者往檢今佛於此說金剛般若經故云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也然須達是主祇陀助成今樹先園後者以太子是儲君須達是臣佐禮別尊卑故爾真諦記說住處有二一境界處即舍衛也為化俗故二依止處即祇園也為統出家人故又善見婆沙云舉舍衛令遠人知舉祇園令近人知故雙舉也。
●二別釋三初釋祇陀。
秖陀此云戰勝波斯匿王太子也生時王與外國戰勝因以為名。
戰勝者亦云勝林餘如文。
●二釋給孤。
梵語須達此云善施給孤獨即是善施也又亦常行施故。
少而無父曰孤老而無子曰獨拯給孤獨名為善施又亦等者就中孤獨偏所矜哀其實餘人亦非不施故也。
●三釋園字。
西國呼寺為僧伽藍此云眾園。
梵音具云僧伽藍摩此云眾園則僧伽是能住之眾藍摩是所住之園斯則約能要所耳寺者司也官舍也以佛法初來安鴻臚寺後置僧舍便以為名也。
六眾。
●文二初釋標類。
與者并也及也大者名高德著比丘梵語此含三義故存梵不譯一怖魔二乞士三淨戒眾者理和事和。
名高謂遐邇稱譽德著謂行業恢隆怖魔者謂初出家日飛行夜叉唱乃至魔宮聞故怖也以一人出家展轉化度損減眷屬故然出家人從因至果三度怖魔謂出家時發菩提心時成正覺時前二但怖後乃興戈為佛所摧莫不降伏乞士者謂上從善友乞法以鍊心下從檀越乞食以資身故智度論云何名比丘比丘名乞士清淨活命故名乞士如經中說舍利弗乞食向壁而餐時有梵志女名淨目來見舍利弗云沙門汝食淨耶答言食淨淨目言沙門下口食耶答曰不也乃至問仰維方等皆答言不也淨目女言食有四種我問於汝汝皆言不我今不解汝說舍利弗言有出家人合藥種穀植樹等不淨活命名下口食有觀星宿日月風雨雷電等不淨活命名仰口食有曲媚豪勢通致四方巧言多求不淨活命名方口食有以種種咒術卜算吉凶不淨活命名維口食姊我不墮是四種不淨食中我用清淨乞食活命淨目因聞是說清淨法食歡喜信解得須陀洹道如是清淨乞食活命故名乞士淨戒者謂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有表受無表持清淨持戒名為淨戒有說五義謂加淨命破惡今以乞士即淨命淨戒即破惡故唯三也理和事和者梵語僧伽此云眾和合謂理和無違事和無諍也。
●二釋舉數。
千二百五十者佛初成道度憍陳如等五人次度迦葉三兄弟兼徒總一千次度舍利弗目連各兼徒一百次度耶舍長者子等五十人經舉大數故減五人此常隨眾故偏列數非無餘眾文隱顯耳俱者一時一處。
佛初成道者即菩提樹下示成正覺也憍陳如等者餘阿溼鞞摩訶男婆提婆敷富那婆蹉準本行經說佛初成道梵天王等請轉法輪世尊受請作是思惟諸世間中誰先得度有五仙人昔日與我有大利益堪能受我初轉法輪復作是念彼等五仙今在何處以淨天眼觀彼五仙在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即向彼園廣為說法外道身心悉皆伏滅所著之服即成三衣手執缽器鬚髮自落經於七日威儀具足如百夏比丘乃至為轉四諦法輪得阿羅漢果迦葉三兄弟等者智度論說爾時第一優樓頻螺迦葉在火龍窟為首教化五百弟子二那提迦葉領三百弟子在象頭山修行三伽耶迦葉領二百弟子在希連河曲共計千人皆為世尊之所降伏求索出家師徒皆得阿羅漢果舍利弗等者智度論說摩伽陀聚落有婆羅門名檀耶那而有八子中有一子名優婆低沙即舍利弗也復有一婆羅門產子名離多即目連也是二童子共為親友於刪闍耶外道所出家二人同心立其誓願若復更得勝是師者為我等說甘露勝道必相契悟爾時世尊有一弟子名曰馬勝威儀庠序入城乞食進止有方舍利弗見已隨到所止白言仁者汝是正師為是弟子馬勝言別有大師我是弟子又復問言汝之大師說何法耶答言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如是滅與生我師如是說時舍利弗聞是語已即於是處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歸到所止為目連說亦復如是二人共相領諸弟子俱詣佛所求索出家佛呼善來鬚髮自落袈裟著體執持應器成比丘相於聲聞眾中智慧神通各得第一是二百眷屬悉得出家即受具戒乃至得成阿羅漢果耶舍等者未檢此常隨等者以此諸人先並事外艱苦累劫一無所證纔遇見佛便得上果感佛恩深故常隨也然此具四眾及龍天等今但顯一隱餘流通分中自見俱者下前則標指約主望眾故言與此則都結主眾通論首末相望事不異也。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第三卷(終)
校訛
- 第十四紙(十一行反北藏作及楞嚴寺流通本同誤)
- 第十七紙(四行令北藏作今流通本同)
- 第十八紙(十四行絕流通本作沈)
- 第二十紙(五行且北藏作具十七行揀北藏作棟流通本並同)
- 第二十一紙(十五行心境之境北藏作竟流通本同)
- 第二十二紙(六行合北藏作舍十八行即北藏作既流通本並同)
- 第二十三紙(一行亦亡北藏作純淨流通本同)
- 第二十六紙(十六行回北藏作迴流通本同)
- 第二十七紙(一行頃北藏作傾流通本同)
- 第二十九紙(十六行減北藏作滅又文北藏作末流通本並同)
- 第三十一紙(十二行北藏脫見字流通本同)
【經文資訊】《嘉興藏》第 31 冊 No. B269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嘉興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第四釋通文義二初解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