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卷第二
由斯教理皆密行果俱玄。
若據前正敘歎中約教義分能詮所詮今於所詮之中別開行果即四法足矣然教密如前句偈隱略理密如前旨趣深微行果二玄前文未顯故宜別明行玄者夫菩薩行不出二種謂隨相行離相行也隨相即同前策修離相即同前無相玄者妙也若二行抗行或先或後不名為玄二行同時不相妨礙乃名為玄若唯隨相即同凡夫若唯離相即同二乘二行相資宛符中道即觀空而萬行沸騰涉有而一道清淨是菩薩行矣果玄者果即佛果也此中佛果總有二種所謂真身應身應身有相真身無相玄者若二身各異相無相殊不名為玄以相即無相無相即相真應無礙故曰玄也所以經中若以相觀佛則是人行邪道不以具足相發心則墮斷滅以此真身應身不一不二故使然也由斯者因此也即正指說此一卷經是密是玄也此則結指前文之所明標為後說之所以也。
●二示難了。
致使口諷牛毛心通麟角。
致使者遂令也由前四法幽玄之故遂令諷誦甚多而解者極少口諷即讀誦其文也牛毛喻其多也妙解經意乃名心通麟者瑞獸君聖則現角者麟唯一角喻悟者少也此有兩重相望以論多少謂麟比牛而已少角比毛而又少意謂讀誦者多中之多通悟者少中之少。
●三彰謬解。
或配入名相著事乖宗或但云一真望源迷派其餘胸談臆注不足論矣。
前四句即但不符聖旨別作意度不得圓暢雖非邪僻亦名謬解後二句胸談臆注正是邪謬前言心通者少不通者多此之三類即是不通之相也此前兩家皆先敘因然後結過配入名相者謂有疏將法相名句配入其中此則貪著其事好尚法相也如下經云凡夫之人貪著其事乖宗者以經宗無相真空既以法相解之寧契經旨以不順理名之為乖但云一真者但猶獨也以聞說此經是空無相宗則首末作離心離境空無相道理一味銷釋故云一真望源迷派者望謂瞻望源謂水生之處也迷謂昏迷派謂流派路分曰岐水分曰派意云此經雖宗無相而文義千差今雖符大底宗源而全乖差別義理故云望源迷派也斯言乃是曉公起信序文今雖用之而意異彼彼則以一心為源隨緣生滅為派此則以經宗為源義理為派故不同也其餘等者前則各有一長此乃都來邪僻前則依人依教此乃率意推胸率爾疏謬之言故曰胸談臆注不堪採覽置之言外故云不足論矣就中此釋宇內偏多疏主云予久志斯經遍詢諸疏親見數十本或假託金剛藏或云誌公或云傅大士或云達磨或云五祖或題自名皆好紙好墨裝飾甚華其中文義總不堪採如釋舍衛國云衛者百靈衛護舉一例諸首末皆爾苟有無限愚人不能甄別寶為至妙誠可悲哉故云胸談等若將源派約迷不迷前後相望有其四句一迷源不迷派即配入名相者二迷派不迷源即但云一真者三源派俱迷即胸談臆注也四源派俱不迷即下不攻異端是此疏也。
●二引文結顯。
河沙珍寶三時身命喻所不及豈徒然哉。
河沙珍寶者即經云如恒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恒河是諸恒河沙寧為多不乃至此福德勝前福德三時身命者即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乃至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喻所句有二意一即於此內外二財喻之不及二即如下文云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祗劫於然燈佛前乃至譬喻所不能及含斯二意故云喻所不及豈徒然哉者猶言可空如此也意謂此經句偈隱略旨趣深微尋波討源卒難得意儻悟玄理隨分受持得福德多不可思議既若如此非聖智不能造其源常情之流豈合措意此文意含兩勢一驗凡心不曉二驗持者福多也。
●二述造疏意二初示疏論師承有據二初示論師承斥他添削。
且天親無著師補處尊後學何疑或添或棄。
梵語提婆盤豆此云天親是地前四加行位菩薩即無著弟也無著梵語阿僧佉是初地菩薩即天親兄也補處即彌勒菩薩現在兜率天上次補佛處號曰當來下生彌勒尊佛以二菩薩依稟彌勒菩薩偈頌造論解經故云師補處尊下懸談廣明後學下斥其違論即無著天親之後製疏之者也何疑者責辭也添即前云配入名相者於本論外加以大小乘法相行位故云添棄即前云但云一真者棄卻兩論別自解釋也不知彼人云我勝菩薩為復不知菩薩所造論耶若言不是我勝菩薩亦非不知造論但以志道參玄忘言取意捷徑修進不務枝流誰有心力尋於論文者即應責之曰尋論釋經則推無心力推胸率意心力何多且者約截之辭以不論所餘截徑而斥意云今不論你有理無理且論主是入位上流復從彌勒所受義句此蓋佛佛相傳展轉師授你之後學何得固違而自率意耶一是凡聖愚智懸隔二是師父之言背智率愚悖師無禮如父有所作子乃故違豈合天道耶故此引師以斥也。
●二明今述解不攻異端。
故今所述不攻異端疏是論文乳非城內。
初二句對非顯是故今者由菩薩展轉相授所以今之述作不攻異端攻謂攻擊異謂別異端即端倪即顯諸家卻是異端也故云對非顯是故論語云攻乎異端斯害也已注云善道有統故殊塗而同歸異端不同歸也疏是二句出其因由既用本論釋經不攻異端明矣乳非城內者引經喻也涅槃第十云復次善男子如牧牛女為欲賣乳貪多利故加二分水轉復賣與餘牧牛女彼牧牛女得已復加二分水轉賣與近城女人彼女得已復加二分水賣與城中女人彼女得已復加二分水詣市賣之時有一人為子納婦當須好乳以待賓客至市欲買是賣乳者多索價數是人答言汝乳多水不直爾許之直今我贍待賓客是故當取取已還家煮用作糜而無乳味然於苦味中千倍為勝何以故乳之為味諸味中最善男子我涅槃後正法未滅餘八十年爾時是經於閻浮提當廣流布是時當有諸比丘抄略是經分作多分抄前著後抄後著前前後著中中著前後雜以世語錯定是經令多眾生不得正見如彼女人展轉賣乳乃至成糜而無乳味然彼經意以喻涅槃此借用之以喻般若此中城內之言語稍漫通今取最初新搆之乳未加水者以為喻也或曰此中豈無疏主自語應同添水乳耶答不然雖有自言但是連合前後或引文之端皆從本義而非添也。
●二示名題義意在下。
纂要名意及經題目次下即釋無煩預云。
諸家至此皆略判經題今務簡削繁下文委釋。
●三解本文二初偈文歸請。
稽首牟尼大覺尊能開般若三空句發起流通諸上士冥資所述契群機。
將欲製疏恐未上符下合故歸請也意云法華經說假使滿世間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聖智尚難圖度凡心豈可測量由是祈請加護冀無紕繆於中前三句歸敬三寶後一句祈願利生初二字能歸至誠稽謂稽留尚書云稽首拜手注云稽首謂首至地也拜手首至手也今則屈頭至地稽留少時表敬之甚也又禮有三種謂下揖中跪上稽首今則上禮表無慢心然能歸之人必具三業表佛有天眼天耳他心知故謂以身業歸表佛有天眼見以口業歸表佛有天耳聞以意業歸表佛有他心知又圓滿三業善故成就三輪因故以未歸三寶之前三業悉皆不善今歸三寶故三業皆善也三輪者謂神通輪教誡輪記心輪因中身業歸果獲神通輪因中口業歸果獲教誡輪因中意業歸果獲記心輪據此即三業是因三輪是果三輪之因依主釋也今言稽首即當身業但舉身業餘者自具謂稱三寶名及述所為事即口業也心不虔誠寧肯歸禮即意業也牟尼下正舉三寶謂佛法僧為福之田三皆可寶故云三寶帶數釋也然有三種一住持者即塑畫等像佛也三藏教文法也五眾和合僧也遵守遺言任持像法名曰住持二別相者佛即三身法即教理行果僧即二乘菩薩三同體者覺照名佛軌持名法和合名僧於中復有本性觀行融通之異皆一法上說之故云同體於上三中今所歸者即別相也五教之中當其始教以此經屬始教故今但取當宗之中能說般若為佛所說般若為法發起流通者為僧故非餘教牟尼下佛也梵音釋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能仁故不住涅槃寂默故不住生死又寂者現相無相默者示說無說此則即真之應也大覺者覺即是佛大揀餘聖餘聖雖覺未名為大二乘偏覺菩薩分覺皆非大也唯佛如來一覺永覺無所不覺如大夢覺如蓮華開迥超群聖故獨稱大尊者具上九號為物所尊下文廣辨能開下法也於中能字屬佛開字通佛及法在佛為能開在法為所開般若三空句五字唯局法也然於此中具教理行果般若果也以是到彼岸慧故三空理也句即教也理果合論行也以慧照理是菩薩行故發起下僧也發起上士即須菩提因興三問故佛說之流通上士即是彌勒無著天親也邐迆解釋方始弘傳上士者高上之士也或云上人故馬鳴菩薩讚無常經歸敬偈云八輩上人能離染或云大士故大雲疏云如斯大士皆歸命斯皆通用故隨人稱冥資一句祈願利生也冥資謂暗助所述即此疏也契合也群機即一切眾生也然資助加護有二種一即顯加謂現身說法有所見聞二即冥加但得智力無所視聽今於二中唯求冥加也以製疏釋經唯藉智力但得冥助不須見聞以此經云若以色見聲求是行邪道為順此教故不求顯然凡所設教皆契理契機今不言契理者以疏是論文已契理故又疏主於二利中利他偏甚今唯言契機者悲增之相也。
●二開章正釋既蒙加祐心通智明約義開章遂申經旨文二初標列章門。
將釋此經未入文前懸敘義門略開四段第一辨教起因緣第二明經宗體第三分別處會第四釋通文義。
此依崇聖寺塵外疏唯開四門若準大雲疏中即開六門一明經意二明宗旨三明經體四辨譯時五解題目六釋經文今雖四門含六門義謂此第二攝彼二三第四攝彼五六其餘單攝但小異耳。
●二依章正釋四如疏科列。
初中二初總論諸教。
此中總論如多藥共治一病下別顯則如一一藥各有功能也。
●文二初通赴機緣。
謂酬因酬請顯理度生也。
酬因者酬謂酬報因謂因地以佛於因地初發心時希求無上正等菩提遂啟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數誓願斷法門無盡誓願知佛道無上誓願成於此四中三願皆畢唯一未圓誓度眾生眾生宛在今雖證果不捨因門現身說法濟度群品以報先願故曰酬因故法華經云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如我昔所願今者已滿足化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酬請者佛初成道梵王帝釋等請轉法輪故法華云爾時諸梵王及諸天帝釋護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并餘諸天眾眷屬百千萬恭敬合掌禮請我轉法輪如來默然受請既受其請故始於鹿苑終至鶴林四十九年說諸經教救度眾生故法華云即於波羅柰轉四諦法輪等也顯理度生者此二相從合說然有通別通則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別則說四諦法顯生空理度凡夫外道說六波羅蜜法顯二空理度不定性二乘及利根凡夫令入大乘道說一乘法顯法界理度定性不定性二乘及地住菩薩并上上利根凡夫令入一乘究竟佛道也。
●二剋就佛意。
若據佛本意則唯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開佛知見等。
唯為一大事等者法華經具云諸佛世尊唯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乃至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準天長疏解云佛之知見非三非五故云一廣博包含故云大諸佛儀式說此化生故云事眾生有此機能感於佛曰因佛即應之曰緣故者所以義由此一大事因緣所以佛出於世也開示悟入者此之四句不出於二前二句能化後二句所化能化有二謂大開而曲示此屬於佛所化亦二謂始悟而終入此屬眾生若準法華論釋開者雙開菩提涅槃二無上果示者別示法身顯三乘同體悟者知義別指報身二乘不知說令知故入者因義修因契入故華嚴疏主解云開者開除惑障示者示真實理悟者悟妄本空了心體寂只令悟上真理入者冥於心體石壁解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大開也指示心中了了分明是佛性曲示也斬新領解決定印可不疑始悟也一切念想都亡終入也諸家解釋旨趣不同白璧黃金各為至寶。
後別顯此經五。
別顯者近指一卷金剛遠關諸部般若以同宗故意明有何所以說無相經於中五段具如下列。
●初中三初標。
一為對治我法二執故一。
對治者如病設藥義見序中我執者有二一凡夫情計我即執五蘊總相以為主宰二外道神我即蘊離蘊或大或小幽靈神聖動用難思皆計為實故云我執計一切法實有體性名為法執然佛說小乘以除我執今說般若重為此者蓋深必該淺也由是正除法執兼明我空也。
●二釋二初總標由執起障。
由此二執起煩惱所知二障。
煩惱即根隨等此依我執而起如前逐妄中說所知即根本無明也故起信論云無明義者名為智礙即所知障也此依法執而起。
●二別示二障過患二初煩惱障。
由煩惱障障心心不解脫造業受生輪轉五道。
心不等者心本清淨自在功德妙用過於塵沙良由此障覆蔽不得顯現故云心不解脫解脫者自在義不唯令心不解脫復能造業潤業業即善惡不動業也以有業因必招果報即受生也受生之處所謂五道生而復死往而又來故云輪轉輪轉之相已如序中綸輪義也反推其源即是我執故知我執是過患根本故須除之。
●二所知障。
由所知障障慧慧不解脫不了自心不達諸法性相縱出三界亦滯二乘不得成佛故名障也。
慧不等者此即大乘深慧不論小乘淺慧此慧若發照見五蘊皆空唯是心性離自心外無別有法今為無明覆蔽不得開發故華嚴云若不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彼由顛倒慧增長一切惡不達等者然諸法性相有別有通別則如水以溼為性以動靜為相等通則諸法同以無為為性有為為相由無是慧故不能了之然了心即根本智了性相即後得智二智不顯蓋由無明無明不除不成佛法故云縱出三界亦滯二乘等斯則雖出火宅猶止化城不到寶所若反推其本由於法執將知法執是過患根本也然此二障非謂抗行皆由一心所為但微著有異所知則細煩惱則麤麤細雖殊都無別體猶如一水起動成波微著有異於中亦有二義纔動則不能現像同彼所知猛盛則覆舟溺人況於煩惱法喻相對昭然可見又心慧解脫約人料揀以成四句謂心解脫慧不解脫二乘也心不解脫慧解脫大悲菩薩也俱解脫佛也俱不解脫凡夫也。
●三結。
二執若除二障隨斷為除二執故說此經。
以前推窮一切過患根本是其我法二執二執若遣二障即除二障若除則諸過自滅由是過患之源即是二執為除二執故演斯經故知此經是大良藥故心經云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等乃至云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欲知此經除二執者如經云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除我執也無法相亦無非法相是除法執也如此類例遍於經中。
●二中二初標。
二為遮斷種現二疑故。
如文可知。
●二釋。
遮未起種子之疑斷現起現行之疑即經中答所問已便躡跡節節斷疑乃至經終二十七段。
疑者於理於事猶豫不決即心所法中煩惱一數然有二種一種子二現行種子謂蘊在藏識未顯發者名為未起現行謂動之於心或形之於口名為現起遮則遮其種子不令起於現行斷則斷於現行即自除其根本其猶築堤防水傾津潑燄其義可見即經下指經也然準經即答三問已展轉而斷起復連環故云節節至二十七然遮斷之言總有兩意一則經中有須菩提陳疑處是現行即第二第十一第十九餘無問辭皆種子也二即當時盡是現行望於後代總名種子斯則斷現行時即是遮種子也然二意中後意稍切故二十七疑皆言斷而不言遮也。
●三中二初標。
三為轉滅輕重二業故。
●二釋。
轉重業令輕受滅輕業令不受。
泛論業有三種謂善惡不動受有三時謂現生後若今世造善惡今世受苦樂者名順現報業若今世造善惡次生方受名順生報業若今世造善惡從第三生已去乃至百千生方受名順後報業今世有人造善惡業目下無報便疑無因果者良由不達此三時報也故佛名經云行善之者觸事轗軻行惡之者是事諧偶致使世間愚人謂之善惡不分我經中說有三種報如上所敘今言轉滅者二中唯轉惡業以違理故時則通三然此惡業受報準小乘宗說有定不定如初篇四重名為定業僧殘已下名不定業以此對時應成四句謂時定報不定報定時不定俱定俱不定若此經說者則不然以未入我法名決定業若入我法名不決定業所言不定者或輕或重或受或不受也問若然者何以大般若中云唯除決定業應受報耶答但轉重成輕非令不受故無違也如此經云若有人受持讀誦此經為人輕賤者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菩提言先世者有二意一前生之前名為先世二未持經前名為先世雖通此二後義為正也今以三塗之業用輕賤代之令報不定生報現償令時不定此皆轉重令輕也其滅輕不受經則無文經雖無文義乃合有然有兩意一者以重況輕意云重業既轉之令輕輕業故宜不受二則曾墮三塗之者出在人中猶有餘業即貧窮諸衰等苦今既不墮三塗則餘業必免亦是時報俱不定也。
●四中三初標。
四為顯示福慧二因故。
●二釋二初未說失為凡小。
佛成正覺未說般若之前眾生由無妙慧施等住相皆成有漏或滯二乘。
佛成正覺者即菩提樹下三十四心斷結五分法身初圓示成正覺也未說等者即成道之後十二年已前但說人天因果及四諦緣生未說三空般若無妙慧者妙慧謂無相甚深般若也此是法空之慧以未說般若未顯法空故無此慧也施等住相者等於戒忍等四住於我人眾生等相及住法非法相也既住我法等相則成世間因果故皆有漏也此說凡夫依人天教者或滯二乘者設有斷惑證真不無厭苦忻樂縱出三界亦墮聲聞緣覺之地此依小乘教者若準凡夫兼無麤慧就勝通說故言無妙慧也。
●二已說得為佛因二初順釋。
故談般若顯示妙慧為法身因五度為應身因。
即十二年後說諸部般若之教詮顯妙慧妙慧即第六般若波羅蜜以法身是真如妙理本不生滅但以煩惱覆之名如來藏若妙慧照破煩惱真理顯現成大法身故說妙慧為法身因也五度等者五度即施戒忍進定應身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之體也此由積集五波羅蜜之所感得故言五度為應身因也。
●二反顯。
若無般若則施等五非波羅蜜不名佛因。
非波羅蜜等者雖行施等由無慧導皆成住相由住相故便成有漏但成世間善因樂果故非佛因也故菩提資糧論云施戒忍進定及此五之餘皆由智度故波羅蜜所攝。
●三結。
故須福慧二嚴方成兩足尊矣。
福慧屬因即五度六度是能嚴也兩足是果即真身應身為所嚴也然諸佛果德雖無量無邊以要言之不過此二故法華云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自證無上道大意謂由無般若致使施等非波羅蜜不成佛因故須福慧二嚴乃成兩足妙體然前五與第六互相資助以真應二果必須具故其猶膠青彩色彩非膠而不著膠非彩而無色六非五而無相五非六而無因如經云應無所住即修慧也行於布施即修福也又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即修慧也修一切善即修福也此例甚多。
●五中三初標。
五為發明真應二果故。
諸經論中皆說三身此唯明二者已合攝故言三身者即法報化如權宗所說法身是理無漏無為報身是智轉識所成有為無漏雖證於理智且非理如日含空由是理智分為二也化身是影固宜不同是故說佛為三身也今言二者法報合故以智即是理如光即珠是故合說為真身也如淨名經云佛身無為不墮諸數豈言報體是有為耶又涅槃經云若人言如來同有為者死入地獄是故此中不說於三但言二也故智論云佛有二身一真身二應身亦云生身應身皆化身也問法報化等皆是佛身法報既其不分化體何故別說耶答法報皆實所以合論化體唯虛故宜別也。
●二釋。
未聞般若之前但言色相是佛不知應化唯真之影不如實見真身應身。
謂十二年前小乘之人唯取三十二相金色之身以為真佛不知更有真佛故云但言色相不知下以未達法空故不知此相但是真身之中所現影像也故唯識云大圓鏡智能現能生身土智影既言是影則知非真故彌勒頌云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不如等者若知真身是實應身是虛又了相即無相名為真身無相即相名為應身如是見者名如實見故華嚴云於實見真實不實見不實如是解法相是則名為佛若不如是名為不如實見。
●三結。
故此發明二果令知由前二因證得。
發明二果者如經云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者發明真身也是名三十二相者發明應身也又云則非具足色身發明真身也是名具足色身發明應身也餘例此知二因等者真身由前慧因證得應身由前福因證得也前段中云故須福慧二嚴等即是約果說因今云故此發明等即是望因說果如是說者意令眾生修二種因證二種果也然前五門展轉相躡謂說般若經本除二執故有第一二執雖遣兩疑猶存故有第二縱使無疑爭奈先業故有第三惡業既滅無漏因成故有第四因既昭然果證何遠故有第五由是一經大意極此五重矣。
第二明經宗體二初宗。
宗即所詮體即能詮今初宗者尊也重也心言之所尚也然言由於心故故肇公云情尚於空者觸言而賓無毛詩序云情動於中而形於言餘皆例此。
●文二初統明諸教。
統論佛教因緣為宗。
統論佛教者然此方古今教有三種淺深既異所宗亦殊一儒教主即文宣王謂孔丘也宗於五常仁義禮智信意以修身慎行治國理家揚名後代也二道教主即玄元皇帝謂老聃也宗於自然此即融蕩是非齊平生死終歸虛無也三釋教主即釋迦也宗於因緣意令識迷破惑證真起用也故云因緣為宗然一代佛教通宗因緣雖小乘生滅大乘無性淺深有異大約統論皆因緣也然有二種一世間二出世間世間有二一內二外外復有二一謂種子為因水土人時等為緣而芽得生又泥團為因輪繩陶師等為緣而器得成二內謂無明為因行支為緣而生識等五支及生老死二支前二器世間後一即有情世間故知成此三界世間只由因緣二字二者出世間有三種一則本覺內熏為因師教外熏為緣而始覺得生二則始覺為因施等五度為緣而佛果得成三則大悲為因眾生為緣而應化得興故知出世間一切淨妙等事不出因緣二字故法華云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中論云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又云我說是因緣能滅諸戲論然統收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有義空義假義中義雖淺深不同皆墮因緣也言有者有生有滅也謂諸法緣會而生緣離則滅如馬勝比丘為舍利弗說偈云諸法從緣生緣離法即滅如是滅與生沙門如是說空者既屬因緣則知無體無體即空義也故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假者如鏡像水月雖則不實緣會不得不現故淨名云是身如影從業緣現中者以假故非空空故非假非空非假即空即假名為中義故淨名云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又如中論都明有等四義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即三乘教中所說空有中假等義並不出因緣故云佛教統宗因緣也。
●二別顯今經三初約法正立。
別顯此經則實相般若觀照般若不一不二以為其宗。
別顯等者所謂通中之別隨何經中所宗各異如華嚴法界法華一乘淨名不思議真如佛性等也然般若種類諸說不同準智度論說有三種一文字即能詮教二觀照即能觀智三實相即所觀境羅什後來開為五種謂於觀照中開出眷屬即隨行五蘊及煖等善根於實相中開出境界即俗諦境此五中唯觀照持業釋餘皆依主大雲解之五皆持業謂文字性空即般若故眷屬境界同文字故實相即是法身起信論云依此法身說名本覺故然雖三雖五三者為正何則般若所照皆實相故不唯真如故智論云照色等空即名實性性空實理離於顛倒非虛偽故於空見空亦名顛倒於空無著乃是實法色等虛偽誑人眼根故知但約不顛倒離虛偽便為實相則雙實真俗二諦為一實相也煖等眷屬是慧性故相應隨行俱觀照故故知觀照攝眷屬也由是雖則說三已攝於五既符智論必契深經故三為正然諸家立宗或唯觀照或唯實相此並未當且此經所詮一一離相豈唯觀照教化眾生斷疑破執豈唯實相故今雙取為宗不一不二者欲言其一體用有殊欲言其二寂照常俱故非一二也。
●二約喻釋成。
以即理之智觀照諸相故如金剛能斷一切即智之理是為實相故如金剛堅牢難壞。
此顯雙取為正且本舉能堅能利一金剛以喻觀照實相二種般若若單取觀照則闕堅義若單取實相則闕利義又皆言即者釋成不二之相以照而常寂故理非智外寂而常照故智非理外既離理無智離智無理故如金剛即堅即利也。
●三約行結顯。
萬行之中一一不得昧此是故合之以為經宗。
謂菩薩行中必須具此若昧實相則難亡分別便成住相即墮有漏若昧觀照則闕智用便滯偏空同於二乘故須二事兼行方契中道此則如前行玄之義也由是起信論中止觀合說法華經內定慧莊嚴華嚴明定慧二事菩薩依賴涅槃顯定慧不等不見佛性諸教中說無明邪見自此而生故華嚴疏云萬行忘照而齊修頓漸無礙而雙入皆此義也。
二體。
●文三初標立。
文字般若即是經體。
如文可知。
●二正釋。
文字即含聲名句文文字性空即是般若無別文字之體。
或曰諸家所出教體皆取聲名句文或通取所詮之法今何單取文字耶由是故云文字即含聲名句文此明具四法也聲即言音名句文三即聲上屈曲表示名詮諸法自性句詮諸法差別文即是字為二所依也問四法之中文字最居其末云何攝聲等法耶答所以能攝者有二意一能顯文字有其三處謂心上顯即意識境聲上顯即耳識境色上顯即眼識境今取初者故能攝之二有聲未必有名句文有文則必有聲名句前前未必有後後後後必有於前前如苗必有根根未必有苗也以是義故故攝聲等文字性空下明攝所詮理也謂依於般若顯乎文字文字本空即是般若無別文字體也然有二意一體屬緣生無自體故二非別有一法為文字體故此皆意顯般若是文字體也其猶鎔金成像像即是金也。
●三總結。
故皆含攝理無不盡統為教體。
含攝之義如上所明能所總該故言理無不盡此乃文字則該能詮盡般若則該所詮盡詮旨既備故云統為教體也。
第三分別處會二初總明佛說大部處會。
●文二初總示大部。
六百卷文四處十六會說一王舍城鷲峰山七會(山中四會山頂三會)二給孤獨園七會三他化天宮摩尼寶藏殿一會四王舍城竹林園白鷺池側一會。
●二別顯此經。
此經則第二處第九會第五百七十七卷。
上總明皆如文可知。
後別明傳譯此卷時主。
●文三初正明東土翻譯前後二初通辨諸譯。
前後六譯一後秦羅什二後魏菩提流支三陳朝真諦四隋朝笈多五唐初玄奘六大周義淨上六人皆三藏。
流支者天平二年於洛陽譯成十四紙名金剛般若真諦太康元年於金陵郡譯成十四紙名金剛斷割笈多開皇十年於洛陽譯成十六紙名金剛斷割玄奘貞觀二十二年於玉華宮譯成十八紙名能斷金剛義淨證聖二年於佛授記寺譯成十二紙名能斷金剛。
●二剋示所傳。
今所傳者即羅什弘始四年於長安草堂寺所譯。
如文。
●二因辨西方解釋異同。
天竺有無著菩薩入日光定上昇兜率親詣彌勒稟受八十行偈又將此偈轉授天親天親作長行解釋成三卷論約斷疑執以釋無著又造兩卷論約顯行位以釋。
轉授天親者有說云以天親久習小乘近從大教要滌情執故轉授之斷疑執顯行位正宗文中可見。
●三示今科判依據差別二初正明科釋所依。
今科經唯約天親釋義即兼無著亦傍求餘論採集諸疏。
兼無著者以顯此疏正依天親傍用無著餘論諸疏義見開題處。
●二結成立題所以。
題云纂要其在茲焉。
不同淨名集疏備書四聖之名義即如何晏集解論語於孔安國馬融等注中當者用之不當者翦之今疏亦爾或雙取以各有理或共成一義故兩存焉。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第二卷(終)
校訛
- 第一紙(十六行玄北藏作立楞嚴寺流通本同誤)
- 第四紙(二十行現北藏作見)
- 第六紙(十七行令北藏作今)
- 第八紙(十六行僧北藏作因)
- 第十一紙(二行[A1]已北藏作以)
- 第十二紙(六行曲北藏作由十三行示北藏作云)
- 第十三紙(十四行輪北藏作論)
- 第十七紙(十七行失北藏作夫)
- 第二十紙(一行含北藏作舍)
- 第二十四紙(十三行唯北藏作為已上流通本皆同誤)
【經文資訊】《嘉興藏》第 31 冊 No. B269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嘉興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二結歎四法幽玄三初正結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