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志卷四
第四、寺庵勝概(附:堂、殿、院、樓、閣、亭、橋、坊、塔。)
法王到處,法眾恆隨。峨眉為中國最高之山,實普賢應化之地。以故十方緇素,咸來投誠而依棲。歷代王臣,悉各從事於建造,致使琳宮紺殿,棋布雲巖;草舍茅篷,星羅幽岫。或參禪以冥契佛心,或宏教以啓迪眾智。在昔建築甚多,晚近頹廢不少。姑依舊志,略錄大端。凡新建者,備諸圖說。故志寺庵。
寺
光相寺,在大峨峯頂。相傳漢明帝時建,名普光殿。其改名光相,當在唐宋時也。明初洪武遣僧寶曇重修,始以鐵為瓦。明末傾圮,清巡撫張德地捐俸重修,有碑記。由此而下,為天王殿。殿後左右,祖師、龍神二堂。正中錫瓦普賢殿。又為銅瓦殿,僧別傳開建。殿後有坊,曰捫參歷井坊,旁有井絡泉。由此左上為藏經閣,有舊頒龍藏,今失其半。閣一名永延寺,僧妙峯開建。峯後惟密嗣修,壽九十七。清雲南援𠞰總兵祁三昇捐資添造鐵瓦,往來朝山者,多憩息焉。自樓左向後,層梯而上,峯頂為滲金小殿,一名永明華藏寺。殿左右有小銅塔四座(明萬曆間,僧妙峯募瀋王及川督等鑄)。殿瓦、柱、門、櫺、窗、壁,皆銅為之而滲金。廣一丈四尺五寸,深一丈三尺五寸,高二丈五尺。前安願王像駕,四壁萬佛圍繞。門陰刻全蜀山川形勝,水陸程途,一覽瞭然。妙峯曾募造金殿三座,分送五臺、峨眉。其一座欲載送普陀,至金陵,遇普陀僧,恐招海盜,不敢受,遂送江寧寶華山供奉云。向左為覩佛臺,即放光處,在光相寺前,約丈許。臺下千佛巖在右,金剛石(石下即七寶臺)在左。辟支、童子二臺,兩兩對照,若龍虎然,亦山頂形勢最勝處也。
天門寺,在天門石下,僧瑞峯建。石凡三折,始達山路,丹青不能似也。
護國草庵寺,明萬曆賜額,又名圓通庵。在天門石右,通天和尚建。有慈聖太后手書佛號金繡長旛,今失。唯所賜九層沈香塔尚存。
大佛寺,縣東郊。明萬曆間,通天和尚之徒無窮,至京奏請慈聖太后開建。寺有千手千眼觀音大士銅像。土木弘麗,賜有香燈田五百畝,載在碑記。
西坡寺,在城西南,唐武德六年建。舊名壽聖西坡寺,遊山者往來多宿此。
聖積寺,離峨眉縣五里,即古慈福院。正德三年內江王重修。寺內有銅塔,高二丈許,永川萬華軒所施。寺前有樓,曰真境,一名老寶,乃慧寶禪師建。樓上有魏鶴山書「峨峯真境」四大字,內名賢題詠最多。舊志:「後嶺有洪範庵,過嶺有華嚴樓,大悲、興聖二庵,今俱廢。唯儒林橋隔澗西坡寺、度凹十方院無恙耳。」
伏虎寺,在伏虎山下,行僧心安開建。宋紹興間虎狼為患,人迹罕見。有高僧士性建尊勝幢一座,據鎮方隅,患遂息。明末毀於兵火,繼得貫之和尚偕徒可聞禪師結茅接待,歷有數稔。於清順治十八年,督撫、司道捐俸修建。前後左右,凡列一十三層,甚為弘敞,誠峨眉之大觀也。
華嚴寺,一名歸雲,在玉女峯下。唐[A1]昌福達道禪師道場。宋紹興三年,僧士性重修。寺有旋螺殿,極奇古,初為白牛長老住持。明洪武時,僧廣圓領帖焚修。成化,改為會福寺。有宋紹興碑,及華嚴堠,左刻「至州十五里」(州,疑指今峨眉縣),右刻「至山頂七十里」。玉女峯頂上有池,宋有天女饋食邛州刺史馮楫故事,詳〈形勝〉。
中峯寺,一名集雲;在白雲峯下,一名白巖,本晉乾明觀。時道士惑于三月三日昇仙之說,歲為毒蟒所食。有資州明果禪師至,暗伏獵人射殺之。道士感激,改觀為寺事焉。宋高僧茂真尊者重修。宋時孫、王、宋三真人羽化於此。又黃魯直習靜處也。明洪武時,僧慧安、法曇長老住持。內普賢大士殿,明成化三年,蜀昭王建。
黑水寺,在對月峯,創自晉魏肇公。唐僖宗間,高僧慧通住錫,道聞朝廷,勅建永明華藏寺,並賜無縫衣、玉環、供器。滄桑無存。弘建普賢、延福、中峯、華嚴四剎,以山相火,易二水三雲抑之。繼席祖庭,位列《傳燈》。承璟、義欽、黑水、曇振、洞溪、廣悟,前後七代,悉宗風大振,故古今稱「峨眉祖堂」。黑水、洞溪俱以山彰名也。
前牛心寺,在雙飛橋上牛心嶺。
後牛心寺,宋繼業三藏開建。一名臥雲寺;一名延福院,即孫真人修真處。有吳道子畫壁〈十八羅漢像〉,一云張僧繇畫。宋淳祐間,僧紹才重修。明洪武時,廣濟禪師住持。
萬年寺,即白水寺,昔蒲氏事佛舊址,寺創自晉時。唐慧通禪師精修。唐人有「聽廣濬禪師彈琴處」,即此寺。在宋為白水普賢寺,內敕建鑄大士銅像,並殿高十餘丈。太宗、真宗、仁宗,俱有御賜寶供。三經回祿,無存。明嘉靖間,旋修旋燬。萬曆間,敕改聖壽萬年寺。寺前有大峨樓,樓前有南戒名宗坊。左豎祇樹林坊。寺內殿凡七層,一毗盧、一七佛、一天王、一金剛、一大佛、一甎砌旋螺(中供銅鑄普賢丈六金身騎象像)、一接引殿。殿有明末代巡黃岡梧陽劉公捐造真武祠,今廢。寇亂,寺焚燬殆半。清巡撫張公捐俸莊嚴,載有碑記。寺有明萬曆頒賜藏經,今失,唯一敕尚存。
靈巖寺,在大峨山下。南進高橋,寶掌和尚結廬舊址。寶掌,周威烈王十二年生,至唐高宗顯慶二年卒,壽一千七十一歲。其寺歷代重興。至宋紹興五年,改護國光林寺。明成化元年,又改為會福寺。後天順四年,頒賜龍藏。
棋盤寺,在城南。進高橋,經太平墩路口,茂真尊者開建。墩前有一泉,常溫。
蟠龍寺,近新開寺,進黃沙溪、冷竹坪,唐慧覺禪師開建。
新開寺,在伏虎寺後,鞠家漕。萬曆三年,九老洞僧大用建。
香巖寺,離伏虎寺後三里,西域香巖尊者居此。
西禪寺,在縣西南十五里羅目街上。寺以僧名,與醫王白鵲同時。
石佛寺,在縣西五里,今廢。
玉屏寺,在縣西十里,袁家溝。
彌陀寺,在楊鎮場下,隔河即二峨山。
伽藍寺,在楊鎮場。
茶土寺,在三峨山上。
圓通寺,在四峨山下,上有花山。明印宗和尚住此,祈雨響應,感四眾雲集,設大戒壇。
觀音寺,在經太平墩道傍,伍家坪。離城南一百里,古洞溪和尚住靜處。
本壽寺,在縣北二十里,深幽至極,鞠惟律師說戒所。
普賢寺,離縣二十餘里,寶曇國師開建。
廣福寺,即前牛心寺別院,在寶現溪側,今廢。
佛到寺,在覩佛臺下。由縣南轉西,從盤龍寺、黃沙溪、冷竹坪。開山日得石佛,故名。今廢。
羅漢寺,在新開寺下。建日有梵僧赴齋,齋畢不見,今廢。
果哲寺,今廢。
永延寺,在九嶺岡下,明周藩建。
法華寺,今廢。大隱寺,俱在二峨山下。
放光寺,在後山。宋嘉州刺史王良弼奏請開建,今廢。
庵(靜室、館附)
淨土庵,在桫欏坪上,明萬曆初,大智和尚建。師名真融,楚人。戒律精嚴,刻苦供眾。凡建立五臺、伏牛、峨眉、鎣華四常住。最後至普陀開海潮寺。有遺願碑存本庵,切戒子孫,不得背眾營私,恃強相爭。庵左有白龍池,水極甘洌。庵中佛像莊嚴細巧,最稱如法。
臥雲庵,在藏經閣右,性天和尚建,後毀。清總制哈公及通省文武捐俸,命可聞禪師重建。絕頂無水,唯此庵下有半月池,各庵寺仰汲,詳〈形勝〉。有碑記。
迴龍庵,在太子坪上,有戒壇,僧三濟開建。大覺庵,在通天塔左。
法慧庵,在太子坪後。文殊庵,在七天橋右,天仙橋左,有坊曰「為天一柱」。
白衣庵。富順庵。永定庵。聖水庵。鳳凰庵。普賢庵,在天門石。
般若庵,在錫瓦殿下。彌陀庵,在錫瓦殿前。天啓庵,在山頂齒牙峯下。
禪定庵。金像庵。勝峯庵。萬行庵,即太子坪,僧古智建。蓮華庵。洪範庵。
華嚴庵。華藏庵。定慧庵。卓錫庵。毗尼庵。淨居庵。法華庵。慧日庵。太虛庵。鳳嶺庵。解脫庵,在解脫坡上,即觀音堂。
呼應庵,在大峨石右,呼應峯後。相傳茂真尊者與孫真人弈棊於此。呼應庵側,有棊盤石,有溫涼二池。三仙洞庵。雄黃石庵。萬公庵。今俱廢。
佛會庵。白衣庵。慈聖庵。禪定庵。鉢盂庵。
千佛庵,即洪椿坪。伏牛山楚山和尚開建,德心大師重修。梵宇精潔,結構弘敞,常有千人。此地曲折幽雅,最為隱僻。
大坪庵。石筍庵,在石筍溝。寶掌庵,在佛到寺右。鐵峯庵。
福壽庵,在大峨石畔,僧性天果開建(此僧另是一位,非峯頂之性天)。庵舊有九曲渠、流杯池,昔人觴詠其中。庵前有海棠,大數圍,高十餘丈,幹直上二尋,為數百年間物。石踞神水池上,體微側,詳〈形勝〉。
龍泉庵。維那庵。月窟庵。勝峯庵。流春庵。圓教庵。白雲庵。(上七庵廢。)
三望坡茶庵,在中峯寺傍。妙觀庵,在觀心坡上。九老洞茶庵,在華嚴頂上。
洞泉庵,在豬肝洞下。儀鳳庵,在四峨花山下。
洪範庵,有二,一在西坡寺前,一在山頂。大悲庵。石佛庵,在宋王觀壩下。
三一庵,在瑜伽河下。鳳嶺庵。立禪庵,在曹溪洞右。寶珠庵,在石筍溝。
半月庵,興聖庵,俱近聖積寺。
龍鳳庵,即伏虎寺右靜室。前蔣太史易為蘿峯庵。
飛龍庵,在玉女峯下,即伏虎寺左靜室。彌陀庵。聖水坪庵。定居庵,在山頂。
太湖庵,僧融虛建,庵前有太湖石。
金剛際靜室。蓮華社靜室,在九嶺岡上。九龍坪靜室,在蓮華石上。
象鼻巖靜室。逝多園靜室。牛心鎮靜室。培風館,在捫參歷井坊後。
堂
龍神堂,在伏虎寺左。觀音堂,在解脫坡。西龍堂,在梅樹埡下,今廢。
喜光堂,在萬年寺,今廢。本尊堂,在二峨山下。三藏堂,在二峨山下,仰天窩。此處產香棃、櫻桃。學士堂,在通天塔左。中靜堂。
觀心坡禪堂,在頂心坡後,僧空庵開建。大慈堂。沐浴[A2]堂。
會宗堂,即問宗堂,風道人明光開建。有碑記,在伏虎寺。
海會堂,在萬年寺左。有御賜紫衣,及丁雲鵬畫歷代祖師像八十八軸,今俱毀。唯佛牙尚在,重十三斤。淨業堂,在萬年寺右,古泉清洌,足供萬人,相傳下有龍窩。
殿
無量殿。
純陽殿,在華嚴寺上,明御史郝衡陽建。龍神殿,在三望坡上。
白雲殿,在梅子坡上,常有白雲屯聚,俗名雲壇。
接引殿,在八十四盤下。清順治十七年,有河間府僧,年八十,至此,見佛像臥荒叢中,乃誓餓七日募修。時大雪,凡露餓六日,蜀趙翊皇登山,見而憫之。歸白督臺李公,捐金五百,命僧聞達重修。雷神殿,在雷洞左。
木皮殿,在初歡喜亭上,五里。西域阿婆多開建,即古化城寺。昔有昆明施紹高、太[A3]和王藎台來此,遇白猿獻二果,啖之,俱仙去。
鷟殿,以山形如鸑鷟得名。一云「初殿」,又云「鑿井初殿」。在觀心坡上,駱駝嶺下。昔漢蒲公採藥見鹿處,後人因立此殿。殿下今尚有蒲氏村,皆公後也。
院
慈福院,在聖積寺對門。普安院,在普安橋。華林院,在青竹橋。今俱廢。
龍門院,在種玉溪上。惠續尼院,在黑水寺前。即月峯禪師(惠通禪師之妹)入定處。有黑虎巡廊之異。有御賜袈裟、玉環,今失。
塔院,在學士堂右,圓覺庵下。金裝通天和尚肉身在內,至今生氣宛然。
樓
老寶樓,即真境樓。玉皇樓,在伏虎寺溪右。家慶樓,在飛來岡大廟後,詳〈古迹〉。
大峨樓,在萬年寺前,總督蔡公重建。白衣觀音樓,在雙飛橋上。
閣
普賢閣,在中峯寺後。歸雲閣,在華嚴寺後。普溪閣,在大峨石後,僧瑞光建。
聖水閣,在大峨石後,高僧化機隱此。明巡撫安慶吳用先築此居之。
清音閣,在雙飛橋下,琉璃亭後。有一大石,名洗心臺,臺上建閣,今廢。
菩薩閣,在白水寺,今廢。有榜曰「天下大峨山」。朝陽閣,在八十四盤上。
觀音閣,在金剛臺上,臥雲庵後。閣前有小覩佛臺。楞嚴閣,在山頂。
藏經閣,在山頂光相寺。萬聖閣,在普賢庵下。賢首閣,在七寶臺右。
亭
涼風亭,在無量殿上。宗漏亭、玉液亭,俱在大峨石。琉璃亭,在牛心石。
接王亭,在雙飛橋上。四會亭,在萬年寺前,有接引佛銅像。
初喜亭,在九嶺岡上。大歡喜亭,在觀音巖上三里。思佛亭,在桫欏坪。
橋
普庵橋(庵或作安),在聖積寺西一里。虎溪橋,在伏虎寺前。涼風橋,在無量殿上。
解脫橋,在解脫坡下。玉女橋、青竹橋,俱在華嚴寺前。
虎跳橋,在萬年寺左;一名七笑橋,為前賢張鳳羾、安盤、程啓充、徐文華、章寓之、王宣及僧瑞堂建。太平橋,在五十三步上。
萬定橋,即古萬福橋,在大峨石上。百福橋,即響水橋,在歌鳳臺側。
三望橋,在中峯寺上。雙飛橋,在牛心寺下。兩山相對,出牛心嶺,自中亙垂如貫珠。左一水從雷洞坪,繞白水寺來。右一水從九老洞,繞洪椿坪來。至此界作二道,雙虹跨淵。凡一橋受一水,一水出一洞(水分黑白,即符文水),勢如虬龍奮舞,兩不相下。過橋始馴,久之乃合。有石狀如牛心,鎮峽口,晶瑩如鏡。觀察西山張能鱗改為洗心石云。相傳左橋,始軒轅游勝峯時造。右則自漢至宋,不知經幾何數修理。古今多以此處為峨山第一勝景。(凡黑龍潭、寶現溪水,俱從此下,始出龍門也。)仙女橋,在息心所下,窄甚。仙迹橋,在山頂。天仙橋,在山頂。七天橋,在山頂天門石上。
積善橋,在觀音巖,自此可達洪椿坪。(一名萬度橋,有上中下三道。)高橋,在靈巖寺前。
坊
震旦第一山坊,在涼風橋下,即今伏虎寺。南戒名宗坊,在萬年寺前。
為天一柱坊,在山頂天仙橋左。捫參歷井坊,在山頂銅瓦殿後。
山後七十二古德名庵坊,在山頂大佛坪右。
塔
小金塔,在聖積寺,高二丈餘,永川萬華軒施。普同塔,有二:一在伏虎寺逝多林,有澄江大師藏骨;一在四會亭。小石塔,在玉泉池側。
滲金小塔四座,在山頂銅殿側,妙峯募造。沈香塔,在草庵寺。
肉身塔,有二:一是黑水,一是通天。大僧塔,在紅珠山,即開建伏虎貫之和尚塔也。
第五、感應靈異
一心顯現萬法,萬法不出一心。眾生與佛同然,本無所謂靈異。唯眾生久為業力所縛,自性功德不得受用。忽睹佛菩薩感應境界,輒詫為希有。由是返迷歸悟,背塵合覺,久久必能徹證自心。故知菩薩現光,現燈及諸妙相者,乃曲垂接引之大慈悲心也。故志靈異。
光燈
諸經載佛說法時,恆放白毫光,或七寶光,是無相中之相,不可思議也。峨眉峯頂,晝則放光,夜則出燈,明由普賢示現,啓人生信。不然,何以唯菩薩道場有之,他則不聞耶?故志焉。
佛光常放於光相寺前覩佛臺,下為萬仞深谷,臨巖作欄杆。光起時,寺僧鳴鐘,朝山大眾聞鐘齊集,憑欄而望。放光時,每在卓午。先有兜羅緜雲布滿巖壑,宛如玉地,名曰銀色世界。雲為水波、為傘蓋、為樓臺諸狀。上得日色照之,遂現圓光,從小漸大。外暈或七重、或五重,五色絢縵。環中虛明如鏡,觀者各見自身現於鏡中,舉手動足,影亦如之。止見己身,不見傍人,以此為異,此名攝身光。光上有金橋如虹,憑空而現,若可往來。有時雲氣散盡,出一光,如大虹霓圓,似水晶映物,名曰清現。凡光相依雲而出;其不依雲,則謂之清現,最難得者。又有白色無紅暈者,曰水光。如箕形者,曰辟支光。如鏡鉢形者,曰童子光。光皆一光,變態而異,名佛光。未發時,有鳥先飛過,作聲曰:「佛現了!佛現了!」已而佛光果出。此類雀而稍大,只有二枚鳥,別無種類。飛入佛殿,常就僧食,但不見有長育耳。凡朝山者,心主誠敬,則一二日內,即遇光現。否則有候至旬日,不現而歸者。七天橋、天門石巖畔,亦時有光現,與覩佛臺前之光無異。觀李中溪〈游雞足山記〉,與此光正相類,可見佛菩薩境界皆同。聖燈,乃現於夜。凡千百數,明熒騰空,冉冉來朝佛臺。就近拾之,一木葉耳。然四時皆然,其非楓林霜葉明矣。此真聖燈,凡夫無庸妄肆猜疑也。
佛光辯
嘗聞佛教圓通,掃去色空諸相。又聞佛教廣大,時現百千萬億化身。蓋有相無相之間,久欲致辯焉,而未果所願。余癸亥初夏,偕山陰孟蘊士登峨峯,禮普賢願王。陵晨,旭日初升,羣翳盡斂,蒙首、瓦屋及塞外曬經、雪嶺諸山,無不面目俱現。至午餘,兜羅雲布,忽成銀色世界。少頃,佛光從巖下漸起,紺綵奪目,不可迫視。仰首半空,突有五色祥光數道,隱現菩薩法相。余頂禮畢,益信化身之說不虛矣。夫世疑峨眉洞壑臨淵,日色反射,宜有異光。復疑山中多晶石,映日益陸離而大。此皆臆說,不可以存。余特述所見以著辯,俾後之遊峨者,知菩薩以無相為圓通之果,而有相未始不為廣大之因也。然則有相無相之間,殆不可思議云。
佛燈辯
余客西蜀,峨眉咫尺,而未得措足者三載。每遇遊峨者,輒津津問之。若佛燈一事,或云是古木葉也,或云是千歲積雪精瑩凝結也。余疑之而未敢遽信。今於孟夏之望七,覩佛光後,益欲諦審於佛燈矣。夫諸佛菩薩,以至道度世,不難表光相示眾生,何惜昏夜一炬,令大地光明耶?爰是暝鐘初息,沙彌來報燈現,余急趨頂上,乍見一二熒熒處,猶然諸說橫據胸中。未幾,如千朵蓮華照曜巖前,有從林出者、有從雲出者、有由遠漸近冉冉而至者,殆不可數計,始歎耳食之不如目睹也久矣。昔蘇長公月夜泛舟,探石鐘之勝,因作〈石鐘山記〉,有曰:「事不經身歷即言之,未必得其真;得其真矣,而未必盡其詳。」蓋笑李渤之陋,而歎酈元之簡也。余不敏,何能紀佛燈?然親見種種如是,又何敢不以數言附於《峨志》之末,令後人益嗤後人也!
遊峨眉山記
古者立國,必依山川。在禮,諸侯祭其境內名山大川。山出為雲為風雨,則祭之,所以祈福禳災,祐國庇民,非獨務遊觀、覽勝概而已。蘇子瞻謂:「天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蓋指峨山而言也。余以康熙辛亥奉命入蜀,忝為峨山主。又讀《通志》,宋范成大、明陳文燭、袁子讓、曹學佺遊記,所稱佛光、聖燈、兜羅緜雲者,心羨慕之,而未能無疑也。九月,余自蜀旋楚,道經嘉州,因念是山,為蜀之望。自兵火以來,蜀民鮮有孑遺;而嘉眉邛雅以南,獲稱安堵。斯山之靈,實式祐之,不可不修祀事。且以果右軍之緣,遂命駕往登。自伏虎、萬年諸蘭若,歷觀心、鷟殿、化城、雷洞諸奇險。震[A4]悼怵心駭目,見諸前賢載記,及山圖詳誌且悉,不復縷述。余自萬年晨發,晡刻抵山巔。禮普賢大士畢,登覩佛臺,俯視下界,如在天上。少頃,白雲噓布,萬頃一色,望之如雪、如氈、如銀海,乃所謂兜羅緜雲者。無何,二佛現鳥如鸜鵒,依人衣袖間,鳴曰:「佛現!佛現!」忽大雲中現五色光,或黃、或赤、或紫、或綠、或碧,輪囷蓬渤,如太極暈、如大圓鏡,光彩射人,重重攝入。大眾歡呼,歎未曾有。迨至夜分,主僧復報聖燈現矣。余疾起往視,初見一燈二燈,旋繞虛空;已復散為百為千,若列宿海,若繁星翳天。寺僧合十向余,謂:「曩間宰官居士登山,候至數日,十餘日,求一見佛光不可得。今公甫至,三相俱現,非具大福德、至誠虔感,何遽為諸佛菩薩感應攝受,若此之神速也?」余遜謝不敢當。自念今歲仲冬,為家大人六袠誕期,余感荷大慈,獲覩瑞相,不勝慶幸。私心默禱,願此光明雲,上為聖天子有道萬年,受茲百福;家大人壽考康寧,永錫純嘏。蓋余至此,始信諸佛菩薩境界,不可思議。《華嚴經》所稱大光明山、普光明殿、藏海寶網、香雲徧滿,皆真實語,非親至其境者,不能知也。唯是自有此山以來,登者眾矣,或旬日始見佛光,又未能悉見所謂聖燈、兜羅緜雲者。余皆一朝見之,可不謂厚幸、一大奇緣也哉?是遊也,同行有皖江劉灊柱。餘謨諸君子抵山稍後,僅見聖燈、緜雲,未及覩光。余以王事於役,次日即下山,不及少留,方欲以是傲諸君子。灊柱笑而言曰:「佛光常住,相猶無相。若人以相見佛,佛即以相現;若人以無相見佛,佛即以無相現。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使餘謨見猶不見,而況欲以見見乎?」余喜其言通於禪,故泚筆記之,而並錄其語于後。清康熙辛亥。
佛現鳥賦
杜宇化蜀,靈鷲開山。物無小而可忽,機有動而先傳。巖攢鴿鵓,眉掃蔚藍。光飛蝃蝀,華發優曇。七寶臺高,三生業重。灝養鴻濛,碧傾空洞。爰有神鳥,狀類伯勞。衣浣玄水,喙啄赤霄。紺緣豐領,羽點文苞。載飛載止,倏近倏遙。𦒑䎀欲轉,翪翀以翹。不類瀟湘叫雨,有若洪巖戲翛。機忘剝啄,智謝繒繳。作錦衣之飛使,報虹綵於神皋。言隨意變,形幻舌饒。機不先而不後,緣如赴而如招。夫其崱屴峛崺之險,靉靆霠霃之交。霜鵬戢翼,霧豹歇嚎。荔披有魅,草宿無媌。而乃有羽可儀,其音載好。既山煇以壑媚,亦虹流而霓繞。白馬黃金,琪林瑤草。草木忽而蔥蒨,海雲遮而繪巧。聳赤城之霞標,烜文燦於海島。使面壁兒孫,歸崇佛老。目睜乎金剛閃灼,心切乎玉象縹緲。知微知彰,倏來倏杳。清絕桐花鳳,慧超秦吉了。嗟乎!楚鳳不作,孫龍亦邈。人我墮相,聲光誰葆。盡是皮毛誤大千,可以人而不如鳥?
峨眉山志卷四終
附錄:《法苑珠林.千佛篇》述意文
蓋聞九土區分,四生殊俗。昏波易染,慧業難基。久復愛河,長流苦海。不生意樹,未啓心燈。故三明大聖,八解至人;總法界而為智,竟虛空以作身。形無不在,量極規矩之外;智無不為,用絕思議之表。不可以人事測,豈得以處所論?將欲啓愚夫之視聽,須示真人之影迹。其猶谷風之隨嘯虎,慶雲之逐騰龍。感應相招,仰惟常理。自鹿樹表光,金河匿曜,故像法眾生,歸向有徵。雖千佛異迹,一智同途。大悲平等,隨性欲而利生;宏誓莊嚴,運慈舟而濟溺。眾生有感,機緣契會也。
【經文資訊】《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 A045 冊 No. GA045n0049 峨眉山志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2-0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中國佛寺史志彙刊》所編輯
【原始資料】法鼓文理學院、中華佛學研究所之「中國佛教寺廟志數位典藏」專案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