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雲林寺續志

續修雲林寺誌卷六

詩詠

竹垞先生松靄山房六詠(祗園房藏墨跡卷原倡前志已收不重錄)

(右竹垞先生六詩清老簡遠句外有味山房之勝趣備矣此菴本名祗園又名紫竹林竹垞讀梅昌言靈隱詩有松篁發春靄旬遂易今名昔柳柳州嘗云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蘭亭之佳非遇右軍則清湍修竹焉知不蕪沒於空山信乎松靄之待朱老而標也乾隆二年重九前二日倪君敬堂招同人再宿于此漢昭禪兄出此卷求續題余以為詩不貴多若力搆而强綴之是何異污銀屏而施點規竹枝而加斤耶至詩之不逮竹垞姑且無論乃相與閣筆而識數語於軸尾并屬漢昭異時勿遽索和)

(杭州後學汪惟憲書)

四松徑(和作)

微徑緣秋豪 入門四松在 蒼濤欎飛翻 側身下煙靄

山茶院

雜蕋紅相對 山花已自開 童童狀車蓋 卻倚蓮花臺

清籟居

石亂上雲氣 山光見鳥情 秋窗猶曙色 虛閣自松聲

西磵

急雨捎溪足 茅堂石笋西 山家葉正鋤 日暮還灌畦

栗園

樹密當山徑 風吹細細香 山家蒸栗暖 野果充餱𩞯

竹筧

野水日泠泠 風雨颯長夏 竹竿接嵌竇 山頭到山下

(先外舅水蓮先生記而不題以為詩不在多且囑主僧無遽索和余小子乃於五十年後忽犯汙屏規竹之戒耶姑以山僧再三之請集少陵句如數應之他日以為口實當自余始慙愧慙愧罪過罪過)

(乾隆戊申中秋後三日頻羅菴主不翁同書并識)

四松徑(見頻羅菴集改本四首)

入門四松在 清風為我起 高入浮雲端 響下浮雲裏

山茶院

紅稠屋角花 春色浮山外 卻倚蓮花臺 童童狀車葢

西磵

澗水空山道 未盡喬木西 畦丁負籠至 洗藥浣沙溪

竹筧

竹竿接嵌竇 嵌竇潛洩瀨 山頭到山下 通流與厨會

(餘二首同前自戊申至今越七年偶於小年孝廉齋頭復見此卷因別錄二紙附致山房主人不敢重污卷尾也)

(時甲寅三月十五日同書又記)

四松徑(和作)

偶坐松下石 愛此石上松 輕鼬忽窺人 露滴聲重重

山茶院

誰以赤玉盌 滿注黃金芽 闍黎供佛久 兩樹山茶花

清籟居

淡然溪上居 月好樹先得 老僧斷聲聞 一任風起滅

西磵

西澗雲林西 曲折遞隱見 流出冷泉亭 閒浸雲一片

栗園

霜飽栗房開 風勁栗葉墮 錦里先生園 清味甯是過

竹筧

泉脚青裊裊 筠筒與之俱 客來熱惱捐 冰液滿香厨

松靄山房

垂蘿絕壁明畫燈 我來亭午無炎蒸 上方佛面如滿月 平地松影疑層冰
八分門牓百金直(松靄二字匾朱竹垞太史八分書) 六時茶板諸天稱
白公有語即吾語 他生願作此山僧

夜宿松靄山房

閒房駛雨過 林杪挂星漢 涼深欲添衣 不但殘暑逭
蔬盂供細食 花巾奉清盥 相偕靜者流 共待疏鐘斷
夜闌空山黑 月吐翠微半 澄輝漾庭戶 秋影互凌亂
露蟲鳴始急 坐覺歲時換 人生非學佛 詎免遲暮歎
感此不能眠 裵回以申旦

姚比部遠翿招遊靈隱華嚴閣晚眺

傑閣奇天半 招擕同躋攀 靜釋城中戀 飽看門外山
眾綠堆蓊蔚 楓柏插其間 微霜為渲染 著色黃朱斑
妙趣非獨領 偉觀不眾慳 頗疑錢屏列 巧與高閣環
萬象斂冥色 一鳥投空閒 清梵驚夜課 華鯨催客還
踊踣喜前猛 窘步嗟來艱 俄延林月黑 岫幌乃不關(見道古堂集)

靈隱寺月夜

夜寒香界白 澗曲寺門通 月在眾峰頂 泉流亂葉中
一燈羣動息 孤磬四天空 歸路畏逢虎 况聞巖下風

借秋閣藏貝葉經并序

(庚辰重陽奉香天竺入雲林寺與佛基上人登寺右借秋閣林容豔爽茶話頗久閣主出貝葉經見示奇古尊重開筴肅然綈几徐繙恍遊忍士但媿懵昧梵字未辨攝自何藏耳因賦長歌以俟彥琮元奘其人且幸吾生斯緣之非偶)

蔡侯造紙精思獨 海內方知擣麻榖 敝縑敗網盡入用 未成十寸逾千幅
印埽典籍散天下 倭澨蠻陬皆易畜
篋穿誰謂鼠無牙 厨扃多付蟫充腹 遣一難逢從事賢 在片翻資奸相毒
藤糜竹爛石臼穿 應使嗷嗷鬼騰哭
何如天竺古先生 惟用本來真面目 多羅力义質蠲異 產自建耶補羅國
形模簡尺翦刀裁 書寫靈文備恭肅
不涴人間造孽塵 能使蒼生罪還福
雲林禪房頗幽曠 上九風光媚梧竹 借秋閣上一來看 慚愧闍黎為開櫝
稽首皈依四悉檀 齋心冀代三熏沐
展舒鄭重妙香中 潑眼山光浮几綠 橫纔半肘縱三指 顏色渾同截蒲籜
次第流觀卌四番 梵字㫄行往而復
緜聯髣髴隊行蟻 勻整依希布元粟 起左迄右書反覆 載字雖多用材縮
細探筆法轉奇妙 氣勢盤拏森縱伏
橫牽逆拂合頓挫 側點斜飛存蹙衂
緬想西天尊者閑 林下徐調墨瓶墨 毛錐未合揀鵞翎 松液縣知煉雞足
洗手聊為謝客繙 彈舌慚工阮咸讀
恍共涪翁觀寶軒 失卻人間垢坌黷 中央環束貫弱綹 上下平齊夾輕木
紐以紺文昔代錢 馬奔陰縵銅姿活
橫書進歲記咸平 趙宋官家舊曾矚 瑤島香飄供養嚴 鼎湖雲合升遐速
世易還同佛爪飛 物存亦似龍髯脫
霧黃灰黑任塵寰 鬼護神呵自幽谷
疑是分來榆欓中 供出摩騰法蘭袱 求經昔者聞顯永 元奘遐踪實私淑
白羽雖能軫客心 黑獅未畏饕人肉
鱷齒驕河波浪勁 羊腸澁徑峰巒矗 䭈𩜴濟餒口頻 噤楖栗支疲手常瘃
林紆野迥萬由延 國異城荒幾重複
開士從來悲願洪 誓將大地迷雲霩 筴啟齊裁詎偶然 書親半滿休匆促
寶光舊祕載南都 溥山往賜傳西蜀
三葉僧誇開福專 閩人姚旅猶登錄
伊予所覯况圓成 湛湛摩尼動盈掬 一卷還聞貯國清 慈光我浙瞻雙燭
佛語真文遭遇難 何啻靈山親付囑
老夫貪佛能自信 飽卻平生清淨欲 再觀粘紙字分明 彈鋏後人知不俗
芸槴荃囊獲弆藏 信渠古佛因緣宿
捨到香龕定幾時 得無避起龍蛇陸 懷古摩挲意轉長 不覺頺陽閃林麓
日月無端祗促人 難駐景光當眼新
一穿薄葉千年在 誰識禪枝劫外春

(貝葉計四十四番兩面皆有梵字弟八十七面無梵字小楷橫書咸平三年九月十七日進十字粘紙注護經木面之腹粘箋紙一條上左書貝葉經三字下右書古佛弟子馮武敬藏下扣馮武私印字立陵兩雌字印氣韵妍雅是明季人也)

(貝多出摩伽陁國長六七丈經冬不凋此樹有三種一者多羅娑(一曰婆)力叉貝多二者多梨婆(一曰娑)力叉貝多三者部婆(一曰娑)力叉多羅梨(一曰多梨貝多)並書其葉部闍一色取其皮書之貝多是梵語漢翻為葉貝多婆(一曰娑)力叉者漢言樹葉也西域經書用此三種皮葉若能保護亦得五六百年唐段成式酉陽雜俎)

(嵩山記稱嵩高寺中有思惟樹即貝多也(仝前書)釋氏有貝多樹下思惟經顧徽廣州記稱貝多葉似枇杷並謬(仝前書)交趾近出貝多枝彈材中第一(仝前書)右嵩高記以下三條並著於段氏酉陽雜俎思惟樹即菩提樹也云即貝多乃嵩高記之謬誤葢釋氏有貝多樹下思維經顧徽廣州記稱貝多葉似枇杷並謬乃段公注嵩高記一則下以闢其謬者後之抄書者不審誤抄為二則至明代詹景鳳小辨遂言貝多葉中華多有西域特以佛教異之皆不審之誤耳至段公自言交趾近出貝多枝彈材中第一亦是未經目擊貝多樹全體惟憑口傳之誤貝多樹當以大唐西域記為可據依葢當日元奘法師親至西域出貝多之林目擊所記最為真確也亦並不言有一種皮可書者此乃段公據他書所輯西域記段公當應未之見矣惟段公所引漢譯兩語惜宋僧大雲作翻譯名義未得收入豈大雲未得見段公書耶當再考之敬身叟記往客維揚見亡友汪雪礓所藏吾鄉湯少宰西涯先生詩稿一冊塗乙過半寶之幾與魯公爭坐位等今觀丁隱君貝葉經歌凡七易其稿誠薝葡林中之名蹟也寺僧其寶藏之何琪)

(右貝葉經四十四葉第一頁只有一面字餘俱兩面梵書至末頁背書咸平三年七月十九日進字橫列左旋字徑二分梵書字徑一分丁龍泓歌共有七易藳本張芑堂審定計九十八旬六百八十六字後又有清藳另書冊頁一本并後附貝葉經考)

貝葉經詩

龍泓先生貝葉歌 稿凡七易稿不磨 點竄塗改無罅縫 結字如蟻如蝸蠃
誰其藏者門弟子 幅幅清河印泥紫
春松魏矦偶乞(去)得 橫卷𧚌池丈餘咫 榆欓為函贉錦新 隸古鐫題丁隱君
置之借秋閣下多羅側 正本副本齊齋薰
又添鷲峰一段好清話 定有騷人墨客傳詠新詩文
嗚呼 古人吟安一箇字 撚斷數莖頷下髭
况此長歌六百八十字有奇 推敲豈免無遺疵
紙尾敬叟定本記至再 想見先生落筆慘澹經營時(八月朔日山舟同書時年八十有四)

(錢塘丁隱君名敬字敬身自號鈍丁自泓山人其品概詳杭太史世駿所撰丁憶君傳矣著硯林詩集集中貝葉經歌有手書冊藏借秋閣此歌凡七易稿歲久參錯不能辨次第余弟春岑茂才景萬諦審竟日排定前後作者句斟字酌之苦心於是乎見)

(後學魏嘉穀謹記)

貝葉經歌

我聞貝多葉經四十夾 道圓獻自乾德年 此經乃題咸平之中進 惜哉姓氏已不傳
當時我佛吉祥坐 思惟願結菩提緣
上垂瓔珞互圍繞 下誦銀塔紛排連
金剛作身瑠璃幹 埽除八十萬眾天魔纏 手披不彫葉 寫以阿耨泉
五指突現五師子 筆鋒所到神力全
厯萬由旬達中國 牟尼照耀空王筵 或云馱來自白馬 或疑佛力渡以大願船
豈知遠隨鷲嶺夜飛至 千年尚帶靈山煙
借秋閣裏秋正好 簷花灑露涼娟娟
開奩客請開淨眼 諦視但覺光瑩然 青蒼一色無向背 竹膜失滑苔輸鮮
長尺有半濶二寸 肌理密似兜羅緜
其書非草非篆隷 旁行欲與天左旋 一圈一點各殊勢 不逢鳩摩羅什誰能詮
平生瓶鉢有夙契 敢謂文字非真禪
舊聞泓龍老居士 題詩語語工琱鐫
吹螺貝 鳴獅絃 惟有此經足稱琳瑯篇 惜哉 僧如啞羊不能讀 竊恐一旦藥义失守成棄捐
安得百罌牛乳相灌注 俾之葉葉展放有如千葉蓮
揮毫盡書六百一十七部大乘旨 庶幾三千大千世界永遠垂無邊

(此余壬辰舊作也詩久不存今年偶檢舊稿復得之敝篋中適春松觀察以此卷索題即為書之于上以見前輩一詩之成至七易稿而不倦如是余輩信手塗抹自以為詩無恠於其不足存也因并以志愧云)

(丙寅七月穀人吳錫麒)

借秋閣觀貝多葉經

四十四葉金仙經 非縑非楮非汗青 芭蕉紋瑩籜膚膩 一串重無鵝百翎
墨痕香沁蠅頭聚 八分二篆爭奇右
左行繚繞往復還 末題進自咸平閒 當時四海獻祥瑞 此經亦自西天至
萬本靈芝轉眼空 千年薄葉龍宮
借秋閣下新來看 翠涌蓮花晴對案 君不見 蓮花峰畔古層臺 謝公曾此繙經來

貝葉經詩

借秋閣貯貝葉經 誰其歌者丁鈍丁 長歌與經意無極 禪枝時吐天葩馨
洗心已悟諸妙諦 覔句曾掩雙林扃
苦辛幾度蛾時術 塗乙七稿鴉翻形 乃知經營先慘澹 吟成擊鉢鏘流鈴
世人言詩太鹵莽 操觚率爾鐘撞莛
張生手持蠧殘本 謂如初寫傳黃庭 一回北出一新義 幅幅點竄思通靈
感生贈我重遺翰 先友寥落嗟晨星
不藏於家藏僧舍 以貽來者見典型
他時洛誦資副墨 山門同鎮頻伽缾 護持四十四番梵文古 永與閣外鷲峰相對青

(丁隱君龍泓先生貝葉經歌舊與經同弆靈隱之借秋閣此歌凡七易稿張芑堂同年全得之舉以見贈因裹池成卷屬寺僧並藏之以為山中故事云)

(嘉慶丙寅臈月朔春松魏成憲并識)

遊靈隱同受銘賦四首

南山路未踏 且與尋北山 陰陰九里松 磵水流琤潺
過橋寺門見 弗藉藤蘿攀
湖邊花減色 山中樹已陰 煙雲況繚之 臺殿相高深
風鈴靜無語 自下雪堂禽
何來竺國峰 飛來不飛去 下洞雲吐納 陰林泉沮洳
誰歟宋平章 苔蝕題名處
嶙峋理公塔 兀立斜陽肅 憑憑何處雷 法鼓動天竺
欲觀滄海月 更上韜光宿

坐冷泉亭汲泉煮茶

泉韵竹之清 泉色雪之潔 峰陰萬古冷 非竹亦非雪
虛亭人影悄 落日雲光徹 汲煎了真意 不在冰芽啜
青天此間靜 林鳥六時悅 日來泉上坐 安得塵心熱

登飛來峰尋蓮花泉

連山隱湖西 詭狀走嶧蜀 靈鷲峰最奇 嵌空滴乳綠
住探愜恲性 矧可逃暑溽 涼蟬導我前 煙術幾縈曲
初穿猨洞窙 旋跨石梁矗 側笠遲松吹 撥䇿散雲族
登頓躋其顛 演漾一潭淥 老衲為指點 蓮泉名自夙
團團規洩珠 皛皛奩啟玉 漪漪簟縠鋪 蓛蓛風葉撲
酌宜𣂏藥瓢 煮可供茗斛 源深徑轉僻 伊誰叩幽躅
參寥昔未嘗 桑苎偶失錄 既絕水符調 亦鮮竹筧續
如彼遺世仙 抱影寄空谷 三歎感微言 出山泉水濁

甲午春季同得真姪巨曉上人重遊雲林遇雨

亭亭桫欏林 厯厯生肖石 來游而來歌 夢寐縈日夕
天官展新霽 似勸理舊跡 竹間開行厨 捨舟復理策
傴僂入洞府 異境太古闢 仄徑僅容趾 懸巖屢觸額
迴環應真像 何止艁五百 忽聞闍黎鐘 疑布道安席
徑思染縑素 寫此好窟宅 兩師不我貸 亂灑飛點白
邨厖吠迎人 歸途見笠屐

靈隱書藏歌(嘉慶己巳冬十二月二十二日)

靈隱書藏事孰始 始自杭刻朱翁詩 朱公未及藏記讀 阮公索我書之碑
我詩已愧阮公刻 緣此議藏能毋嗤
同人去夏集湖上 石子鐫我禪壁詞 僉曰一集末盈篋 盍仿曹氏書倉為
遂啟佛閣厨七十 以備續度籤裝治
主以二僧編以例 匡廬白集寧聞兹 石子書來趣函寄 正我盥寫金經時
古稱大都與通邑 名山藏副于京師
名山名剎更增重 豈比家刻傳其私
苟非懸之免指摘 或且倍甚來瑕疵 往者新城王叟集 青藜劉君隸寫之
頭藏嵩少果踐否 林吉人楷名空馳
嗚呼寸心千古事 甚於鏡影公妍𡟎 念此仿偟汗浹背 頭緘油素又屢遲
上有靈峰下湖水 鑒我樸拙心無𣢮
繼有裹函來寺者 何以助我加箴規 寫經微願那足補 日日齋祓勤三思

寄題雲林寺壁(戊辰秋九月)

未忘迦葉散花天 敢擬繙經宿墨緣 盥手初煩僑舍客 齋心聊當汎湖船
青藜分隸曾何有 白傅匡廬不偶然
幾句研屏新偈子 多慚紫竹石幢邊

和作

手寫曇章付梵天 靈山結集舊因緣 復持法藏真如印 接引迷津大願船
古德莊嚴千劫在 新詩微妙一燈然
他時同證菩提果 仍約皈依[A1]絳帳邊

和作(己巳立夏日)

遡昔蘇齋立雪天 於今白社遂奇緣 身能不壞塵中劫 情自頻移海上船
初地千秋繙般若 清齋一食致翛然
同欣香瓣栴檀護 夢遠西泠鷗鷺邊

戊午五月二十六日靈鷲峰銷夏聯句

出郭緬澂波(奉賢陳廷慶古華)沿隄快新霽 綵罨千樹穠(安邑宋葆湻芝山) 紅擎萬荷麗
筍輿先後來(婁縣楊之灝簣山) 松磴兩三憩
曡足山巃嵸(錢唐何元錫夢華) 撲眼石淩厲 泉喧橋影圓(儀徵阮元芸臺) 亭敞茶煙細
呼猨已無聲(古華) 飛鷲頗有勢
張翼障日高(芝山) 垂咮啄雲銳 迦陵遠流音(簣山) 圓澤近同諦
結夏慧理巖(夢華) 論古咸和歲(開山自晉咸和歲始)  蠟屐穿玲瓏(芸臺) 藤杖閱迢遰
一派瀉龍泓(古華) 千盤擁螺髻 狊相嵌莊嚴(芝山) 題名雜分隸
洞窺一綫天(簣山) 臺譯千佛偈
登頓竟忘疲(夢華) 脫略了無繫 高軒尋補梅(芸臺靈隱東軒有老梅已枯余屬僧補栽之為題補梅軒額) 層椒遲訪桂
往迹追白蘇(古華) 忘形到支惠
佳荈浸清寒(芝山) 伊蒲出新脆 解衣任劇譚(簣山) 臨池更游藝
畫法尚夏圭(夢華) 硯懷抱劉蛻(余藏晉咸和甎研及唐劉蛻研)
竹陰午夢清(芸臺) 槐院晚蟬嘒 歸思趁吟鞭(古華) 涼風襲行袂
出山尚聞鐘(芝山) 瀕湖重鼓枻 回指翠微閒(簣山) 卻䛡煙波際
此游殊灑然(夢華) 後會良可繼 溽暑翻避人(芸臺) 我東日西逝(古華)

(夢華裝此卷藏靈隱後此游踪續到皆可識於卷尾)

(戊午六月既望予與泰州宮芸欄詔元和張勿詡詡同為月夜之游自金沙港策騎過九里松濤月色皓潔林徑無人夜鳥呼應至冷泉亭將二更泉聲泠然塔影自直三更入補梅軒聽揚州偶然上人彈琴接榻小夢東方曙矣)

(阮元識)

(芸臺中丞視學浙江時偕賓客鷲峰消夏聯句作圖載之定香亭筆談中洵盛事已嘉慶丁卯六月望日侍家大人遊靈隱上𡸅光還憩補梅軒聽品蓮上人彈古琴數弄林陰自移川瀨相答翛然有松風水石之思不知炎曦之退舍也上人出眂此圖圖中之人各已星散而妙墨依然巾瓶無恙益歎嶺上白雲不如老僧為更閑也)

(吳郡潘世恩識)

雲林看雨圖題句(小引 己巳九秋)

(時同古華太守琢堂殿撰蔣邨學博簡塘茂才應品公長老招適山中下雨相與茗話竟夕蔣村倩西澗徐君為繪斯圖題得七古一首)

西竺飛來一靈鷲 林泉勝槩無出右 五山雲影案前奔 九里松聲簾外吼
年來攜杖游龍龕 陰晴殊態分虛嵐
幽淙合澗穿亭人 寒翠環門取逕探 蘸筆池頭一夕雨 雨中客揮松麈
三五同人無雜賓 湖山得地皆為主
況結名僧翰墨緣 偕擁書城半壁天 惠遠香溪招淨社 己公茅屋賦新篇
昨朝霽訪巢枸曲 人行叢篠鬚眉綠
清江入掌紫煙消 滄海回眸紅日浴
今逢晝晦花冥冥 窗中窈窕迷山屏 一掃塵機多逸趣 差堪酌茗兼談經
佳游猥入龍眠手 話雨圖成良不偶
他日重來證此因 催詩又恐風生牖

題雲林看雨圖(庚午上巳)

步出鳳山門 眾峰揖我前 二三素心侣 相約同逃禪
初參慧理塔 乃登妙喜筵 洗心八德水 合掌九品蓮
白雲鐘方撞 綠雪茶已煎 是時尚盛夏 晝日長如年
讀畫逢快雨 鼓琴和鳴泉 或觀貝葉經 或讀山居篇
樂哉山中趣 主客皆流連 偶一夕話 亦係三生緣
有圖復有詠 共託名山傳 而我轉一語 天地風輪旋
四大偶和合 成此法界圓 空華倐生滅 萬物無完堅
擊電機易失 觀河境屢遷 世間有為法 執著皆煩撋
嗟彼春蠶絲 何苦多牽 吾生幾須臾 飄若火上煙
摸象鮮定見 得魚終忘筌 埽除一切淨 覺海真無邊

題雲林看雨圖(庚午大暑七日)

餘杭山水甲天下 靈鷲飛來更奇絕 五峰蜿蜒三竺蟠 中有猿洞龍泓穴
流泉琅琅奏玉琴 過客飲消熱中熱
晴朝月夜遊固佳 冐雨看山心眼澈 雨珠噴薄泉紳垂 坐對定僧忘言說
香山作記香光書 拈花妙手瀾飜舌
蘇齋夫子渡迷津 衣盋西湖悟釵折 醉僧不作休種蕉 智師若在當裹鐵
己公茆屋賞新詩 尊酒肯為陶令設
書藏觀書一再來 羣公巨筆許燕掣
同游顧石兩詩仙 客來先留鴻爪雪 能事迫促癡虎頭 坐使驊騮笑疲鼈
境過情遷詩思枯 迴觴似困䱐魚轍
百年富貴艸頭露 一老風燈悵飄瞥 欲行不行香積慳 未共春游良會𡙇
蘸筆池邊汨汨源 為感逝川轉嗚咽
如來無來亦無去 眾生不生亦不滅 為締名山慧業緣 且襍琳瑯羼木屑
冥思欲踐生前諾 方苦鈍根遲下劣
忽驚幽壑舞潛蛟 巨瓢傾倒黃梅節
濡豪溉瀋蘭亭池 渴猊一飲橫流決 間於齊楚吾誰從 蕞爾小邦陋滕薛
蓮公且勿笑磨甎 墨妙應教蚤鐫碣
徐凝匹練涴青山 銀河挽上金尊凸

題雲林看雨圖(庚午七月)

遙看靈鷲繞雲根 萬綠溟濛到寺門 涼雨灑巾輕墊角 曉煙拍袂欲
風高檜影有巢鶴 香細旃林正飯猿
聽到琴言遺世慮 心清不礙冷泉喧(是日聽品公彈琴)
六時清課閉松關 鐘磬琅琅木石閒 夢入水晶依淨界 髮晞蒼翠近煙鬟
世間文字最能壽(時靈隱書藏落成) 物外禪心只是閣
惆悵塵緣一彈指 徐熙愁墨畫春山(家星橋先生已物故矣)

由靈隱至韜光

乍盤飛磴上青天 回首諸峰化碧煙 泉響細穿千筧落 竹光高捧一樓圓
禪床暖抱初生日 丹竈香不死仙
坐久鐘聲催客起 白雲無數拂吟肩

飛來峰

我聞雪山葱嶺西萬里 鷲嶺青橫祗洹水 五印度出羣靈朝 叱咤能教頑石起
風雷擲落湖西頭 眾山無色真宰死
至今矯首摩蒼穹 欲落不落天門空 全身亂垂紫瓔珞 萬柄倒插青芙蓉
羊腸百折洩雲氣 笙簧眾竅鳴天風
分明一石一天地 太古面目無一同
客游不辨諸洞戶 駭觸蛟蟉踏鐘鼓 日光一綫穿空青 照見天形若懸杵
暗雲盡日吹奇香 石液相和化鐘乳
乳間的的蓮花開 承趺上有千如來 手招玉狗灑秋雨 笑弄飛瀑成春雷
呼猿老衲去不反 但看日月照曜青林臺
君不見 祖龍鞭石海難渡 五丁驅山險如故
理公此語亦太奇 石儻能言定生悟 華嚴妙理本虛空 卻與詩家證幻趣
還尚招手告山靈 祗許飛來不飛去

龍山次韻

龍山吾兄瘦無肉 度量汪汪幾千斛 看他小小現神通 彈指遍遊諸佛國
枯禪久甘藜藿腸 節身不在飡楓香
頂𩕳一著超言義 二三四七空摶量 從古風顛稱普化 格外元機未為蹉
等閑打出觔斗來 傳得師真能幾箇
而今痛自發其光 卧雲深處開巖房 是非榮辱我何有 二時粥飯還如常

乳虎已有食牛氣 况是親從道塲至 入門未辨主與賓 輒問西來祖師意
水之冰也藍之青 當陽哮吼人皆驚
豁開自己神通藏 剖破微塵出大經 永嘉作顯唯證道 凡聖兩途俱淨掃
曹溪一宿歸去來 珊瑚枝上日暠暠

淨慈次韻

十里平湖一鏡開 六橋險峻滑如苔 直饒不滯程途者 到此依然喫跌迴

以上三首見各僧輯略

還俗僧復祝髮入靈隱

數年佛殿蔓延 一瞬魔宮震肅 即非新起規模 原是本來面目(見雲棲大師山房雜錄)

飛來峰

飛來峰既是飛來 何事飛來更不回 今日果能飛得去 飛來方不使人猜

壽諦暉和尚九十

十百春纔九十春 童顏皓首正精神 壽同寶掌山同佛 海內今推第一人

題雲林仲齡禪宿照

淨法界身 本離名貌 七十餘壽 如海一泡 紙上描來 何肖不肖
恐後無憑 寫此為照 要識仲師 真面目麼
生也不道 死也不道

以上三偈見泊齋集

鷲峰度夏

人間三伏苦炎蒸 一入雲林爽氣增 翠篠陰森開石壁 冷泉聲瀉濯溪藤
蒲團竹版形先樂 茗椀爐煙興更勝
何用他山重策杖 應教於此學南能

辛未三月初四日聖駕臨幸雲林恭進迎鑾三首錄一

天垂紫氣下穹霄 萬類歡騰樂奏韶 花萼齊開春正麗 雲霞五色慶非遙
南山瑞靄嵩呼迥 北闕恩波盛代饒
山野欣然爭獻祝 太平綿遠賀熙朝

冷泉亭晚步

日落支藜一散人 竹深泉冷最怡神 忘歸踏徧空亭翠 海月飛來不是塵

清明後一日聖駕再幸雲林欽命採茶敬進一首

霧鎖雲籠春豁開 翠華重幸鷲峰來
恩高親選龍芽嫩 片片香吹遍九垓

咏飛來峰

飛來八面石玲瓏 片片如雲嵌碧空 六月清涼森翠篠 三秋燦爛醉丹楓
藤蘿猿嘯藏仙跡 蓮萼峰高護梵宮
千古令人頻仰止 根同天地壽無窮

冷泉雪夜次韻寄桐孫先生三首

雪滿山中一短亭 鐘魚聲杳罷談經 不眠自愛焚香坐 但覺心空境已靈
鷲峰周匝護寒雲 玉屑霏霏照夜分 遙憶故人當此候 新歌白雪許誰聞
名高江左負雄才 別後相思夢幾回 老興應須重訪舊 孤山梅待破春苔

冬杪歸雲林和韻奉寄王桐孫先生二首

木落滄江暮 扁舟意獨閒 僧歸千里外 雲接兩峰間
卓錫開詩卷 回頭憶蓼灣 徘徊冷泉月 夜照鶴孤還
佳侣愁離別 音書望雁行 夢深疑化蝶 鬢短欲生霜
已入層峰隱 其如一葦航 應期重問字 更索檢奚囊

韜光即事用陳長沙公韻

密竹深藏磴 岧嶤上翠微 山空容樹老 僧定見雲歸
香界消塵思 疏鐘送落暉 窗開湖海近 指點片帆歸

詠飛來峰

𤫩瓏一拳石 何代自飛來 古洞吹清籟 蒼藤結綠苔
山根泉冷潔 峰頂塔崔巍 誰更攀猿嘯 詩成白雪才

丁酉秋杪雲林紀興二首

兩峰高矗碧天低 白石蒼苔路不迷 斷壁雲飛泉獨冷 深松人靜鶴雙啼
六朝山色常迎座 五夜鐘聲忽度溪
真令往來多駐足 煙蘿捫徧好丹梯
憑高一嘯眾山低 霜葉飄空望眼迷 扣石靈峰應解悟 呼猿深洞似聞啼
憑誰聯步臨丹壑 送客回頭見碧溪
多謝天親微指示 蒲團坐處有雲梯

雲林賞雪

鶴唳空中不見飛 六花堆滿薜蘿衣 練拖雙澗凝寒碧 玉削千峰失翠微
大壑風迴清籟迥 虛亭人靜野雲依
短筇更發孤山興 欲折疏梅踏凍歸

冷泉亭

亭開煙水愛憑臨 千古空塵一鏡明 雲定竟忘棲竺國 客來應說到蓬瀛
澄涵月色心俱冷 響雜松濤夢轉清
自笑句留延歲久 軍持贏得世緣輕

余得交汪玉依先生幾三十年矣己未春先生由淮揚之天台道經武林重過冷泉枉顧以佳什茗果見貽適值他出未獲相迎因和原韻二首卻寄

遁跡頻驚歲序新 芒鞋筇竹老閒身 三年未晤天都客 二月猶寒鷲嶺春
曾許攀依風度好 最懷酬酢性情真
雙鳧暫駐留佳句 繞徧梅花亦惱人
廣陵一水趁晴春 路入天台景倍新 嫩柳那知遙別夢 仙桃應待舊時人
蘭言想像渾如玉 雪曲推敲早脫塵
直欲從君重選勝 不同劉阮乍迷津

松靄山房新閣看飛來峰紅葉兼贈主人

鷲嶺千層綴晚風 枝枝霜葉總𤫩瓏 霞明五色呈奇瑞 錦襯三秋妙化工
仙客嘯歌雲樹裏 高人吟醉畫圖中
不辭晚暮看無倦 宛在蓬萊第一宮

奉和博菴同門飛來峰看紅葉原韻

霜醉秋林片片紅 飛來峰更不相同 雲章灼爍南山北 霞彩光華西竺東
曠代奇觀留勝跡 仙人椽筆繪虛空
冷泉映帶猶堪賞 錦繡全收一鏡中

冷泉亭(滿江紅)

直節堂堂 看夾道 冠纓拱立 漸翠谷 羣仙東下 佩環聲急
誰信天峰飛墮地 傍湖千丈開青壁 是當年 玉斧削方壺 無人識
山木潤 琅玕溼 秋露下 瓊珠滴
向危亭橫跨 玉淵澄碧 醉舞且搖鸞鳳影 浩歌莫遣魚龍泣
恨此中 風物本吾家 今為客

明李太后寫九蓮觀音在借秋閣(西湖月)

悤悤夢了華胥 早鷲嶺窗前 現將圖畫 翠瓔長帶 穠纖筆勢 冷綃光砑
巖居瞻瑞相 傍一榻 松風塵外挂
任世上 苦入秋心 依舊九蓮開也
署年髣髴神宗 說侍養深宮 白頭閒話
月輪圓裏 山河小影 似驚飄瓦
興亡多少事 便指與 枯禪應淚灑 已零落 監當時 奉香黃帊

(九蓮觀音又稱瑞蓮聖像明萬厤己丑年製上打一印其文曰慈聖宣文明肅皇太后之寶徐楙識)

冷泉亭(高陽臺)

密樹凝煙 幽泉咽石 人從寒綠中來 小樣山亭 扶闌恰面陰崖
須臾月映前溪路 似平磨菱鏡初開 看浮光 漸到空林 又到空階
皋禽警處人聲靜 只露滋竹粉 風墮松釵
好夢今宵 定應不落塵埃 歸途况與花宮近 聽鐘魚更愜孤懷
又何妨 如水涼天 小住為佳

冷泉亭(清波引)

古潭如鏡 浸山骨 一泓綠淨 乍窮苔磴 有亭面蒼嶺
竹梧蔭寒翠 卻與香林遙映 石泉當檻泠泠 似琴筑 澹相應
危闌悄凭坐清晝 幽趣自領
壁華妍靚 谷禽哢煙景
白雲忽飛去 遮[A2]卻前溪樵徑 試聽上界疏鐘 月來松頂

飛來峰(壺中天)

摩天玉筍 怪岧嵉聳峙 玲瓏誰鑿 見說靈根分雪嶺 還似舟移夜壑
碧磴斜通 紅泉側瀉 霞表孤莖擢 人行木杪 烈風 時撼青蒻
況值葉落蒼崖 苔空翠壁 一片霜棱削
樵跡塵踪渾不到 寂寞招提鈴鐸 古洞煙封 危亭徑絕 地迥渺難托
夕陽欲下 切雲還唳寒鶴

冷泉亭(步月)

碧巘雕雲 玉壺卷暑 老蟾夢醒瑤闕 露華潑翠 濺廣寒冰屑
俯流泉 一掬秋心 移晚境 滿林晴雪 松陰靜 蟹眼乍翻 素瓷凝滑
朱絃清弄發疑 喚起姮娥 環珮葉葉
瓊田萬頃 更新涼萬曡 問裝就 七寶樓臺 記我 桂叢香窟
憑闌久 休做睡鄉倦蝶

雲林寺續誌卷六終


校注

[A1] 絳【CB】綘【志彙】(CBETA 按此處參考《漢語大詞典》釋義「綘」為以針線綴補或作縫合處空隙「絳帳」為師門講席之敬稱今依文意改為「絳」
[A2] 卻【CB】郤【志彙】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