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修雲林寺誌卷三
檀越
錢塘趙夢祥捨田碑記曰
予兹年六十有五矣憶自幼就傅讀書稟資椎魯比長習舉業弱冠後始博一衿斯時父母俱存予切思稍得寸進榮我父母庶不負生育教養之恩無如困躓場屋偃蹇半生俯仰之餘愧怍良不淺也父卓齋府君於乾隆乙卯歲四月見背予仍偷生人世日惟以不得顯揚府君為已恨嘉慶丙辰春予即敬謹擇地歲之十二月卜葬於留下大嶺金鐘山之麓母黃太孺人歲在甲子時年七十有七予常瞻依色笑竊見其精神康健飲食如常因欣然援例太學思就北試不期事未果而母病目且失明遂至抑鬱成疾壽終於丁卯三月噫予之隱痛無窮期也戊辰冬即合葬於先考之墓由是功名之心淡然矣予娶婦章氏身多疾病生一女後遂無所出父母在日屢廹予置妾以為後嗣計予私自嘆曰我不能顯親揚名已為不肖予即有後亦安望其賢且能也是以惟唯唯應命而終不果從歲癸酉十月予婦亦歿予亦急為之葬焉至此而子息之心更淡然矣既而思之無名不彰無後不孝罪重孽深將何以逭因思予自兼經營數十載稍有積蓄予婦歿時將所有已貲集胞姪十餘人一一酌量分與無忘一本餘則留置田畝以奉祭祀惟是置田一事非誠實精明者未敢輕託是以曠延時日今春三月有同里徐公宗魯於公誠天何公聖懷皆先考莫逆交不期而遇談心永日見予鬱鬱而問焉予即剖其心腹之事而告以故遂即長跽請託此三人本樂成人善而又憫予志之肫誠皆嘅然諾何幸默叨庇佑不一月竟得紹興府蕭邑二十都白露塘邱家橋同在制字號內民田三十五坵計田九十二畝三分零六毫急來告慰予欣然拜謝日予之素願遂矣微三君子之力亦安能玉成其事耶惟念向日所留存者因他用而不能滿數予乃傾其所有以付齊田價當即過戶完糧投納契稅共計制錢肆千捌百千文竊思田畝得之固難守之更難是以立願將此田永遠捐於西湖雲林禪寺常住際此年豐歲稔每年得收縣市斗晚稻租米壹百零壹石伍斗柒升以供大眾一粥之助伏冀方丈屆予考妣及予婦生歿忌日不忘超薦無負予志聊以報生育教養之恩於萬一云爾
嘉慶己卯四月八日夢祥記
禪祖
在瞻元禪師
蘇州震澤縣人氏自幼喜聞母氏口誦佛號至七八歳時亦能侍誦真宿具善根人所不及年十歳自願出家於龎山妙智寺依西嵐老宿為師嗣受具于雲林巨濤老人并傳心印千七百則公案一一深究于乾隆十八年繼主法席七載蒙高宗純皇帝幸寺賜紫衣一襲及香金等師兼善唫咏詩稿語錄若干卷皆未付梓世壽詳於塔銘塔建北高峰麓名曰耐亭塔所同門弟宣信為之銘
禹傳源禪師
海甯州人氏出家于本州崇教寺幼而頴悟究習儒業博通釋典年甫弱冠蔬食布衣誓為佛子父母許之後捨俗出家即持戒律從巨老人咨受禪理於乾隆二十四年主持方丈二載退居靜室有年終日禪課之餘吟哦為樂事嗣法者十餘人所著諸稿弟子俱欲付梓師怏怏然曰昔初祖東來不立文字我等如許饒舌恐為後人覆醬瓿耳遂不果其事乾隆某年秋忽示徒曰我所願歸安養耳飲食頓減至旬餘書畢彈指而逝
印圓泉禪師
湖州府烏程縣沈氏子出家於雲林祗園房年滿二十受具後心專戒律日益精究惟蒲團竹椅作為消磨歲月工夫巨祖延為首領乾隆二十五年推舉直指堂頭四載退居本房壽得古稀結跏而逝
玉山琳禪師
蘇州府吳江縣人氏出家于全福寺受法于巨祖凡寺中首領一一網維機鋒迅利得巨祖奧旨可稱入室弟子乾隆二十八年春雲林虛席蒙浙江撫憲熊公并文武各憲闔郡紳縉洎兩序大眾公舉主席據室云者是我乃祖乃父拈烏豆子換人眼目憑他道德力挽頹綱重光祖道之所情知今日迴避不及又被業風吹轉露頭露面承伊嫡派兒孫不敢攺腔換調若是依樣胡盧一向目視雲霄從不辜負自己拈主杖喝一喝云試看拔劒攪龍門下座三十年閏二月十日蒙高宗臨幸寺中迎鑾并賜物件時奉各憲兼任法喜寺師以事繁辭院閉關習靜三間茅屋七破蒲團於三十七年夏法兄淡山和尚告退院事兩序大眾復請主持兹寺三載嗣法徒十有餘人著有玉山語錄行世壽得花甲餘塔建本山
淡山旵禪師
南京江甯府上元縣人氏出家于萬壽寺工詩書參訪名山至雲林適巨祖上堂垂釣師禮畢遂問鷲峰既能飛來因何終日不動答云等個人來進云何時飛去答云大事未明又進云初祖一葦航來不立語言文字今日和尚有何法說答云提起提起放下放下遂禮謝云天人一切皆歡喜晝夜六時恆吉祥即侍巨祖為記室數載得盧行者舂米工夫巨祖授衣缽真傳為三峰五代孫也篤意釋典暇攻儒術於乾隆三十五年住持方丈三載一日索筆書云生也空來死也空不知南北又西東泉臺不論貧與富只問陽間六字功擲筆而逝
燦光照禪師
湖州府人氏出家于仁和縣滿月菴少游京師乾隆五年蒙高宗開建皇壇授戒師遂圓具也嗣後出都至雲林巨祖授職多年凡詩書佛事皆出師手即為囑咐乾隆三十九年主席方丈至四十七年重修大殿而辭院事嗣法徒三十餘人未祝髮徒皈依雲集後得無疾而終
顯微慧禪師
嘉興府石門縣董氏子出家于杭州府仁和縣下水陸寺依徹源老和尚脫俗受大戒於雲林燦祖於禪教二宗參訪殆徧遂得燦祖之衣缽職任班首乾隆四十七年主持方丈至五十一年退院本寺靜養有年無疾示曰兩拳打破塵埃擾一杖曾挑芒履歸結跏而逝
大千禪師
諱重照號竹堂海昌許氏子也披薙於永福寺乾隆丙午主講雲林得法于澹山旵禪師庚戌年恭逢高宗純皇帝八旬壽誕奉撫憲奏明進京祝壽敬禮無量壽佛懺欽賜藏香福字黃縀等物辛亥孟夏退居滴翠軒圓寂於嘉慶十二年六月十九日酉時距生於乾隆甲子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午時壽六十有四
振修瑞禪師
海甯州人氏出家于蕭山縣關帝廟得在祖心印於乾隆五十六年主席方丈至五十八年退院辭眾念佛而化
元瑞密禪師
嘉興府秀水縣人氏出家於真如寺記莂玉祖自幼一目數行穎慧過人本分以外兼工書畫乾隆五十八年兩序大眾恭請主席兩載凡筆墨不輕為人作世故罕見壽得七十有三嘉慶六年秋偶得微疾月餘具浴更衣書曰
書畢趺坐而逝
德恆恩禪師
嘉興府石門縣蔣氏子兒時聰慧異常稍長父母願捨出家于杭州仁和縣仙靈寺依師肄業常於經懺句中深領妙旨年壯至雲林受具足戒留常住授頭首之職暇惟靜坐觀心故凡所作絕無輕忽因嗣印祖之法于乾隆六十年憑眾推出為法王座主在位未及一載因其專任治生故多勞悴遽忽示疾抺浴更衣索筆書偈曰
書罷擲筆而逝
志安秀禪師
浙江湖州府歸安縣人氏出家于本縣正福寺依師即現僧相年二十餘來雲林受戒發明毘尼大義自甘苦志不忍踰矩留於常住執事多年無犯得禹傳老人導其入室親為印證于嘉慶元年主持方丈三載嗣退養於千佛閣師深心渾厚本分之外不加毫末老囘正福寺遂終於二十二年壽年五十有九嗣法眾門人迎龕歸雲林塔建北高峰麓
道隆覺禪師
嘉興府桐鄉縣王氏子從幼出家杭州錢塘縣雲林寺祗園房依師習禪歲壯在本寺圓具因人才出眾心志不凡遂得禹祖付受心印於乾隆五十年適上天竺法喜寺虛席蒙各憲點充此任至嘉慶三年兼攝雲林方丈至四年示疾年壽六十有四
心安中禪師
浙江湖郡烏程縣翔翱村王氏季子生於乾隆九年九月十六日子時甫生三歲時喜趺坐合掌有韜光位三師過其門見而異之謂其父曰此子大似佛門種子他日定為梵天之精進幢也父曰稍長當捨出俗至年八歲果來從位三師出家至十八歲除染依師講習有年僅明心地俄承外護崇奉重新韜光寺貌尋受戒于報恩寺弼山和尚歸受雲林顯微老人之法至嘉慶四年四月眾推主席兹寺方丈後仍退居韜光於十一年正月二十一日沐浴更衣命門人輩焚香點燭趺坐合掌念佛至戌時奄忽而逝世壽六十三歲僧臘五十六歲龕葬於龍門山
德山如禪師
湖郡歸安李氏子出家於邑中寶寍寺依性榮老宿薙染後住雲林參顯微慧禪師有年遂嗣授記莂於嘉慶四年夏蒙大中丞玉公舉主兹寺方丈輪奐重新禪門振作後退居本寺至道光元年十二月十六日偶染微疾旬餘起作偈云
擲筆而逝嗣法者十有餘人塔建於龍門山麓
[A2]淨一禪禪師
浙江嚴州府桐廬縣人氏出家于環翠菴受囑大千照老人于嘉慶十年主持方丈三載退養於觀音殿示疾于二十二年
若水來禪師
江南徽州府歙縣劉氏子壯年厭棄塵俗願入空門來依雲林元瑞密老人薙染即於本寺具戒自肯深研律中義味故每誦戒不輟而兼潛心宗教即承密老人之咐囑于嘉慶十二年大眾請接雲林方丈之位初則堅辭三請而後勉然從之無何嫌住持事繁心向外應恐失內照之功十四年即退而養靜於慧日塔院晝夜精修㴱得念佛三昧嗣因身力漸衰自知幻軀將應脫落遽于道光元年辭世壽六十有六召門弟子遺囑後事羣弟子問曰師今棄此何歸答曰無明暗處聲絕而逝
品蓮月禪師
號藕船江南揚州府江都縣徐氏子一十八歲出家年滿二十來雲林求戒戒相既圓堅持無犯窮研教典竟入悟門其所工蘭竹㴱得所南翁之旨時與筆墨交者惟揚州八恠之一吳貫之名唯者是也師兼精琴理其所作詩詠書法別有逸趣依志安秀老人而獲證也於嘉慶十四年眾舉主持方丈於十六年退養于千佛閣禁足禮華嚴經禪課之餘惟翰墨鼓琴為樂耳且得禪理功深心多解脫故所有詩句語錄均不收集瀟洒一生臨終談笑而逝壽年六十有六
惠周慈禪師
浙江嘉興府石門縣王氏子出家于本縣羔羊寺東房依師修學尋至雲林受具足戒即任寺職苦志清心煉磨有日徹悟無生之座也師條陳得緒導眾有方其風範之規真堪紹隆三寶旋即退居於十八年惟日以禮誦亦解吟咏時能覓句自遣于道光五年示疾召門弟子曰吾欲化去爾曹切勿悲傷口音纔絕撼之不動而已逝矣壽六十六歲
朗緣和尚
諱律杲德恩老人法嗣於嘉慶十八年住持方丈三載現住法喜寺方丈十餘載
定蓮凝禪師
浙江杭州府餘杭縣嚴氏子自幼出家于本府錢塘縣集福菴依師講修懺法而兼及經教年餘二十來雲林授三壇大戒遂留職事一心勤慎絕無掛誤餘閒神留宗教一日靜坐忽嗅罏香恍然而悟曰者個元在這裏得法於惺一初老人於嘉慶二十年紳耆洎兩序延請而登兹寺方丈位也于二十一年登座說法辭眾化去壽五十有六
研菴和尚
詳後
德慧明禪師
江南常州府宜興縣劉氏子幼喜清[A3]淨二十二歲父母雙亡捨俗出家於本府荊溪縣六峰菴親師五載稍會禪理具戒于鎮江府丹徒縣金山江天寺歸即辭師來雲林挂搭遂授職多年嗣承大千老人之法參叩緜密頓明心地旋陞座于嘉慶二十一年間蒙撫憲楊公命任住方丈僅於本年冬身亦無病將知湼槃召眾示偈曰
壽年六十有六
聖川清禪師
浙江嘉興府桐鄉縣沈氏子幼依本省杭州府錢塘縣昭慶寺經房性謙師出家既壯詣雲林學律忽悟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均從律起上來諸大祖師無不以此精進而得成道者自此醉心律部雖力殫神疲不改初志俄因若水泉老人知是法門龍象授與衣缽于嘉慶二十一年大殿被災後方丈虛席迨於二十二年春蒙各憲之命而任方丈之職自此日夜周章計建大殿即行疏叩十方于二十三年冬蒙內庭恩賜帑銀壹萬兩欽命重建又感趙檀越願捨齋田九十餘畝其志固在復興身任過勞日漸減膳誰知大願難酬竟於二十五年冬病入膏肓而召大眾說辭世曰
說畢右脇而逝
心在□禪師
印圓老人法嗣於乾隆五十一年住法喜寺方丈五載
心一□禪師
大千老人法嗣於嘉慶四年住法喜寺方丈四載
友三戒禪師
顯微老人法嗣於嘉慶七年住法喜寺方丈十一載
竺軒安禪師
法嗣住安隱寺方丈數載
寶林鑑禪師
浙江嘉興府人氏幼通儒釋之典壯則負笈來雲林具戒依玉山老人座下扣决心要而得通明一切遂承嗣也餘閒工寫梅蘭親受一泉老人指示而得畫名後於乾隆五十五年出世主持勝果寺方丈至嘉慶十年退院壽七十歲將衣缽付與品高
品高峰禪師
兼命繼主其席師俗杭州陳氏子承師之學亦善畫梅故得師資道合真所謂明月梅花師若弟子也於嘉慶二十五年退院即於道光元年患疾不起服藥罔效而終世壽五十七歲
道先悟森禪師
松江府華亭縣陳氏子性多靜默雅喜坐禪師與懷清老人參論個事頗為稱理遂受記莂也旋將遠近同志知是禪門飽學內外首領無不紀綱辭懷老人參訪名山十有餘年嘉慶二十年間復來雲林延為首座之職凡冗中佛事皆師秉拂也師靜養於普賢閣除佛事以外終日杜門不出著有詩稿語錄若干卷忽于道光九年九月四日索筆書偈曰
寂然而逝師法嗣見初號懶堂精篆刻晶玉陳㬅生司馬甚契之
體純大師
諱潔號粹白江南吳江縣柳氏子自幼出家於雲林妙應閣依昇達象禪師脫白後隨師主席京都方丈日結詩社與名士大夫往還唱和至道光初年南還養靜本房凡故舊出京過訪辭不納惟鎮浙將軍薩宥阿常許過從而請决禪要也然師與小顛學誠相埒顛師詩酒生涯著名寰宇師則性心無礙枯寂空山世誰知之哉于六年夏減膳旬餘遂作偈曰
畢泊然而逝年六十有六
古塔
- 巨濤果禪師(塔在寺中慧日院)
- 在瞻元禪師(塔在天聖院東側耐亭塔)
- 禹傳源禪師(塔在青龍山麓聯輝塔)
- 印圓泉禪師(塔在龍門山)
- 玉山琳禪師(塔在青龍山麓聯輝塔)
- 淡山旵禪師(塔在青龍山麓聯輝塔)
- 燦光照禪師(塔在青龍山麓聯輝塔)
- 顯微慧禪師(塔在龍門山)
- 大千照禪師(塔在龍門山)
- 振修瑞禪師(塔在青龍山麓)
- 元瑞密禪師(塔在方丈後山)
- 德恆恩禪師(塔在龍門山)
- 志安秀禪師(塔在龍門山)
- 道隆覺禪師(塔在龍門山)
- 心安中禪師(塔在龍門山)
- 德山如禪師(塔在龍門山)
- 性宏潤禪師(塔在龍門山)
- 靜一禪禪師
- 若水來禪師(塔在青龍山麓)
- 品蓮月禪師(塔在青龍山麓)
- 惠周慈禪師(塔在龍門山)
- 定蓮凝禪師
- 德慧明禪師(塔在青龍山麓)
- 聖川清禪師(塔在青龍山麓)
- 有三戒禪師(塔在龍門山)
- 惺一[A5]初[1]禪師(塔在龍門山)
世系圖
三峰支派為漢月藏禪師由江蘇之虞山三峰至雲林自立之門戶也故曰三峰家自藏祖以下法派孫厲兩志已載各有失收因世遠年湮無從細詢備載今從巨濤和上之下始分為六支定例充此任者由六支議舉六人拈鬮以定甲乙輪流繼主是席此世系圖凡直綫下者俱是六支正宗綫之偏傍下者或分出別院者主席或寺所屬院者主席以及將來俟鬮者此三等皆書小字別之凡同儀字輩頃就知者錄入餘俟再補
住持年分
- 巨濤(雍正十年接乾隆三年復住十八年退)
- 在瞻(乾隆十八年接二十四年退)
- 禹傳(二十四年接二十五年退)
- 印圓(二十五年接二十八年退)
- 玉山(二十八年接三十五年退三十七年復接三十九年退)
- 淡山(三十五年接三十七年退)
- 燦光(三十九年接四十七年退)
- 顯微(四十七年接五十一年退)
- 大千(五十一年接五十六年退)
- 振修(五十六年接五十八年退)
- 元瑞(五十八年接六十年退)
- 德恆(六十年接本年退)
- 志安(嘉慶元年接三年退)
- 道隆(乾隆五十五年接法喜寺方丈嘉慶三年退本年接雲林寺方丈四年亡)
- 心安(四年接本年退)
- 德三(四年接九年退)
- 性宏(九年接十年退)
- 靜一(十年接十二年退)
- 若如(十二年接十四年退)
- 品蓮(十四年接十六年退)
- 惠周(十六年接十八年退)
- 朗緣(十八年接二十年退)
- 定蓮(二十年接二十一年退)
- 見能(二十一年接二十二年退二十五年復接)
- 德慧(二十二年接本年退)
- 聖川(二十二年接二十五年退)
- 素風(二十五年接本年退)
以上諸方丈接退年分係查萬年簿并碑記以此為准也
雲林寺續誌卷三終
校注
[0126001] 底本闕,據本志卷三.頁139〈古塔〉一文補入。 [0140001] 據本志卷三.頁130〈禪師.定蓮凝禪師〉一文補入。後文之補刊參考來源同此。【經文資訊】《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 A025 冊 No. GA025n0023 雲林寺續志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中國佛寺史志彙刊》所編輯
【原始資料】法鼓文理學院、中華佛學研究所之「中國佛教寺廟志數位典藏」專案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