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寺志卷之八
志藝文
重陽後一日,偕水月上人登慈谿驃騎山
懷明州皈依長老
寄水月法師
丁丑春,太白慈運長老退歸鎮海萬善寺,因贈
戊寅春日懷慈運長老
代皈依和尚輓陳建科先生(三首)
寄水月法師
感懷
生日書感
和岐昌大和尚感懷
題自繪達摩祖師像
題自繪觀音像
恭步水月法兄原韻
謝水月法師惠狼毫
謝水月法師惠茶,次原韻
恭祝岐昌老人八十冥壽(七絕四首)
祝岐昌老和尚八秩冥壽
追懷岐昌法師
送溥常和尚住持七塔寺
贈溥常法師
與寥士、采泉同游七塔寺,訪溥常老人,率贈
和作
和作
和作
和作
和作
余與溥常長老邀同胡蒙子、朱別宥、楊端虛、童次布、趙百辛、王玄冰、王式墉、袁孟純、周岐隱、周采泉、宋少芬、謝岐山、楊蟬潛,集七塔寺,即席分韻得明字。
集七塔寺,分韻得侵字
集七塔寺,分韻得機字
集七塔寺,分韻得尤字
集七塔寺,分韻得青字
集七塔寺,分韻得中字
集七塔寺,分韻得灰字
集七塔寺,分韻得筵字
集七塔寺,分韻得蕭字
集七塔寺,分韻得元字
集七塔寺,分韻得魚字
集七塔寺,分韻得燈字
集七塔寺,分韻得虞字
在報恩佛學院觀《南嶽志》,題一絕句
在報恩佛學院觀《九華山志》,題三絕句
禪堂發起坐香(并引)
民國廿四年,古歷九月廿一日,早二板起香,智老等二百餘禪僧雲集一堂。偶咏七律,錄呈寥士先生賜和。
七塔寺坐香法會,溥常長老有詩索和,因次原韻
溥常上人發起坐香會,出示大作,文情並茂,爰次原韻奉和,并祈溥老指鍼。
和溥師方丈禪堂坐香原韻
憶七塔寺自真和尚
詠七塔寺軼聞
題塔乘(三首)
四明七塔寺志敍略
(七塔寺即補陀寺,寺前有七塔,遂呼之以為名。其方丈溥常上人,湘籍,年逾古稀,居甬,與余大姪孫伯昻相友善,出《寺志》節略相示,徵文於余。余閱之,因知此寺即棲心寺也,爰作詩一章以應之。)
弔崇壽橋(并序)
本寺宋朝賜額崇壽,清賜報恩,俗名七塔。民國廿三年冬,寺前崇壽橋拆毀,填河造屋,余於是時年近七十,曾過此橋,偶占四句以留紀念。
過崇壽橋遺址,和溥常上座
和溥師〈弔崇壽橋〉原韻
溥常老法師、寥士老友招集七塔寺方丈室,即席賦示同座諸子
余與夢忍行者邀夢度、百辛、玄冰集七塔寺,玄冰即席賦詩,余次其韻。
題禪堂起七(民國廿五年古歷十二月十五日)
丙子暮秋,圓明講堂落成,圓瑛老法師宣講〈觀世音圓通章〉,出示《七塔寺志》,命題。
《七塔寺志》輯成,孫厚均居士持〈節略〉來徵詩於余,爰集悲華老人句以應。
贈溥常長老
題七塔寺
七塔住持告退感言(七首)(民國二十五年冬月)
五十壽辰口占
次寄禪長老〈登太白山〉韻
參禪
春日
夏日
秋日
冬日
《七塔禪寺宗譜》告成,為溥常法師誌喜
送指南和尚住持七塔
贈指南和尚住持七塔寺
前題
前題
前題
前題
前題
指南和尚住持七塔,進院,為賦長歌
《七塔寺志》題後(調寄沁園春)
七塔寺志卷之八終
七塔寺志跋
鄞之七塔報恩寺,與延慶、天童、阿育王稱四大叢林。而開山於唐大中間心鏡大師,詳載《乾道四明圖經》,乃古道場也。顧寺志闕如,溥常上人誓發弘願,請於陳君寥士為之秉筆,成書八卷,以授剞氏。余讀其例言,簡而有體,嘗一滴水[A10]知大海味,寥士其今之聞蕊泉[1]乎!蕊泉撰輯天童、大慈、延福、壽昌、海會、保慶諸寺志,傳本僅存,為世稱重。蓋其時丁易代,身為遺民,耽從方外之游,習作伽藍之記。寥士所遭遇,稍稍不同,而浣心淨域,染筆香林,視蕊泉無愻色,逸情雅尚,倜乎遠矣。余舊游句甬,未禮支提。他日手此一編,為隨喜之導。文字斐亹,引人入勝,必不遙聞鐘聲,攢眉遽去,則又寥士之益我多也。
丁丑二月,湖外李洣
七塔寺志跋
吾友鎮海陳君寥士,淵思雅才,風神遒上。少工詩詞,及游慈谿馮君木先生之門,學乃益邃,稱高第弟子。宦游歸來,息影里居;冥搜幽討,日課一詩,詩名滿天下。一時畤士流人、野老名宿,皆折節與交,詩簡往還無虛日。君居密邇七塔寺,為寧波一大叢林。寺僧請君釐定寺志,郵寄示余。義例整贍,考證賅洽,足為志乘者之式,不苐為叢林掌故增重而已。敬跋數語,以志服膺。
丙子歲不盡三日,同學弟葛暘謹記
七塔寺志補正
卷之二志金石[1]
棲心寺 故禪大德藏奐和尚焚身五色 色舍利三千粒 時咸通十三年十一月四日進上七粒入內 道場廿九日唐勅賜諡號心鏡大師 塔額壽相之塔 勑奉為 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聖廣孝 皇帝延慶節建造此塔伏資 景福時延通十四年歲次癸巳六月甲午朔 廿八日立知造石塔僧惠中 知造舍利殿僧
丁丑重九日,予至七塔寺,住持指南和尚賜寺志一冊。閱至開山祖塔塔文,覩影印真蹟與謄錄之文頗多不符,知必有脫文誤字者在。因拈香禮祖,侍者執蠟炬照讀,重將石刻文字抄下。塔文正面計十一行,凡一百一十七字,每行字數雖多寡不同,然文義具足,字跡分明可識。惟末後一行僧字下,被石質殘損,已失名矣。予閱竟,和尚及諸僧同來審閱,所見僉同。謹照原文行數,錄書如上。其背刻梵語,實為〈佛頂尊勝陀羅尼咒〉。其石塔因格於龕門,不便檢視。覽其所錄,雖非全文,亦可知也。此咒出《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乃世尊告帝釋消滅業障、增益壽命之法,亦得書寫此陀羅尼,安高幢上,或安高山,或安樓上,乃至安置窣堵波中云。今將此咒全文錄后,藉存參考。
佛頂尊勝陀羅尼咒
那謨薄伽跋帝(一)啼隸路迦。鉢囉底。毗失瑟咤㖿。勃陀耶(二)薄伽跋底(三)怛姪他(四)唵(五)毗輸馱耶。娑摩三漫多。皤婆娑(六)娑破囉拏。揭底伽訶那(七)娑婆皤輸秫地。阿鼻詵者。蘇揭多。伐折那(八)阿[口*蜜]㗚多。毗曬雞(九)阿訶囉。阿訶羅(十)阿瑜散陀羅尼(十一)輸馱耶。輸馱耶(十二)伽伽那。毗秫提(十三)烏瑟尼沙。毗逝耶秫提(十四)娑訶娑囉喝囉濕弭。珊珠地帝(十五)薩婆怛他揭多。地瑟咤那。頞地薩恥帝。慕𭉐隸(十六)跋折囉迦耶。僧訶多。那秫提(十七)薩婆伐羅拏。毗秫提(十八)鉢羅底。你伐怛耶。阿瑜秫提(十九)薩末那。阿地薩恥帝(二十)末禰末禰(廿一)怛闥多。部多俱胝。鉢唎秫提(廿二)毗薩普咤。勃地秫提(廿三)社耶社耶(廿四)毗社耶毗社耶(廿五)薩末囉薩末囉。勃陀頞地薩恥。多秫提(廿六)跋折梨。跋折囉揭鞞(廿七)跋折濫。婆伐都(廿八)麼麼。薩婆薩埵瀉迦耶。毗秫提(廿九)薩婆揭底。鉢唎秫提(三十)薩婆怛他揭多。三摩濕婆娑。遏地瑟恥帝(卅一)勃陀勃陀。蒲馱耶蒲馱耶。三漫多。鉢唎秫提(卅二)薩婆怛他揭多。地薩咤那。頞地薩恥帝(卅三)娑婆訶(卅四)
卷之四志建置
乙、中興後之概況
開山祖塔
大清光緒丙午,住持慈雲重修。
按祖塔石碑,正中刻「唐敕賜心鏡禪師真身舍利塔」十二字外,其上款尚有「大清光緒丙午」、下款「住持慈雲重修」兩行文字,照相既未攝入,志中亦未載明,錄之以見慈公報本敬祖之意。
卷之五志僧譜
唐明州棲心寺藏奐傳
釋藏奐,俗姓朱氏,蘇州華亭人也。母方娠及誕,常聞異香。為兒時,嘗墮井,有神人接持而出。丱歲出家,禮道曠禪師。及弱冠,詣嵩嶽受具。母每思念涕泣,因一目不視。迨其歸省,即日而明。母喪,哀毀廬墓間,頗有徵祥。孝感如是,由此顯名。尋遊方訪道,復詣五洩山,遇靈默大師,一言辨析,旨趣符合。顯晦之道,日月之所然也。會昌、大中衰而復盛,唯奐居之,熒不能惑,焚不能熱,溺不能濡者也。洎周洛再構長壽寺,敕度居焉。時內典焚毀,梵夾煨燼,手緝散落,實為大藏。尋南海楊公收典姑蘇,請奐歸於故林以建精舍。大中十二年,鄞水檀越任景求捨宅為院,迎奐居之。剡寇裘甫率徒二千,執兵晝入。奐瞑目宴坐,色且無撓。盜眾皆悸懾,叩頭謝過。寇平,州奏請改額為棲心寺,以旌奐之德焉。凡一動止,禪者必集;環堂擁榻,堵立雲會。奐學識泉涌,指鑒岐分。詰難排[A12]疑之眾,攻堅索隱之士,皆立褰苦霧,坐泮堅冰。一言入神,永破沈惑。以咸通七年秋八月三日現疾告終。享年七十七,僧臘五十七。預命香水鬀髮,謂弟子曰:「吾七日在矣。」及期而滅,門人號慕,乃權窆天童巖。已周三載,一日異香凝空,遠近郁烈。弟子相謂曰,昔師囑累:「令三載後,當焚我身。」今異香若此,乃發塔視之,儼若平生。以其年八月三日,依西域法焚之,獲舍利數千粒,其色紅翠。十三年,弟子戒休賚舍利、述行狀,詣闕請諡。奉敕裒誄,易名曰「心鑑」,塔曰「壽相」。奐在洛下長壽寺謂眾曰:「昔四明天童山僧曇粹,是吾前生也,有墳塔存焉。」相去遼遠,人有疑者;及追驗事實,皆如其言。初,任生將迎奐,人或難之,對曰:「治宅之始,有異僧令大其門,二十年之後,當有聖者居之」。比奐至止,果二十年矣。又奐將離姑蘇,為徒眾留擁,乃以㯶拂與之曰:「吾在此矣,汝何疑焉?」暨乎潛行,眾方諭其深旨。又令寺之西北隅,可為五百墩以鎮之。或曰:「力何可致?」奐曰:「不然,作一墩,植五株柏可也。」凡微言奧旨,皆此類也。刺史崔琪撰塔碑,金華縣尉邵朗題額焉。(《宋高僧傳.三集.卷十二》)
按《浙江統志.卷二九九》、《天童寺志.卷三》傳文並引此,惟《天童志》中添其遺跡,則徙清關之神龍於太白峯頂、鎮毒蟒於小白嶺上一段因緣云。大師為七塔開山之祖,天童秉法之宗。其大光明藏,照澈今古。今志中於僧譜內略此傳文,圖記、金石語焉不詳,使大師得法行化、種種神通妙用湮沒無聞,未免數典忘祖之失。後之修志者,宜將此傳冠於僧譜之首則得矣。
明智中立法師傳
法師中立,鄞之陳氏,賜號明智。母夢日輪入懷,遂有娠。夜不三浴,則啼號不止。九歲,出家於甬東之棲心,受經一誦,永憶不忘。治平中,試經開封府,中選得度。初依廣智學教觀,及神智繼主南湖,復依之。熙寗中,神智開幃設問,答者二百人,無出師右,乃舉居座元。久之去,謁扶宗於永嘉。將歸,宗曰:「子行必紹法智之席。」及神智謝事,乃俾師為繼。元祐初,高麗僧統義天遠來問道。甫濟岸,遇師升堂,歎曰:「果有人焉!」遂以師禮見。傾所學,折其鋒竟不可得。師令門徒介然始作十六觀室,以延淨業之士。已而辭去曰:「吾年六十,當再來。」即退處東湖之隱學。數年,郡太守王公勉主寶雲,一新棟宇,於伽藍神腹得願文云:「後百年,當有肉身菩薩重興此地。」聞者異之。後退隱白雲庵,日宣止觀,至不思議境,歎曰:「吾道至此極矣!」文慧正師亡,郡請再主延慶,果符六十再來之言。歲懺行江浙,延慶為最盛,擇其徒修《法華懺》者七年。行法將圓,禪觀中見一大舟,眾欲乘不可,唯師坐其中以行。政和五年四月辛亥,謂門人法維曰:「吾聞異香,心甚適悅。」謂觀堂行人曰:「吾當與汝輩長別。」即面西坐逝,塔於崇法祖塔之東。陳瑩中嘗讚師曰:「嚴奉木叉,堅持靜慮,以身為舌,說百億事。」(《佛祖統紀.卷十四》節錄)
按師出世說法,雖在延慶、寶雲兩剎,於棲心並無建樹;然既為出家之地,錄之亦可見其來有自。師於延慶為第四代住持,聲光所播,遠及異域。又令其徒介然闢十六觀堂,成今日觀宗弘法之盛,師誠大善知識也哉!《淨土聖賢錄》三並引此文。
卷之八志藝文
按此碑所述,必有大可記處,待考。
勘誤表
校注
[a213001] 此詩原以引言代標題、作者隨附;今另訂標題,作者移置引言之前、新標題之下。 [a219001] 此詩有引言,作者隨附;今作者移置引言之前、標題之下。 [a219002] 此詩有引言,作者隨附;今作者移置引言之前、標題之下。 [a221001] 此詩有引言,作者隨附;今作者移置引言之前、標題之下。 [a223001] 此詩原以引言代標題、作者隨附;今另訂標題,作者移置引言之前、新標題之下。 [a224001] 此詩原以引言代標題、作者隨附;今另訂標題,作者移置引言之前、新標題之下。 [a233001] 聞性道。 [a235001] 此為補正本志 p.27-p.28 開山祖塔碑文。【經文資訊】《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 A015 冊 No. GA015n0013 七塔寺志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2-0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中國佛寺史志彙刊》所編輯
【原始資料】法鼓文理學院、中華佛學研究所之「中國佛教寺廟志數位典藏」專案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