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觀反斷品
有諸唯善語言,於如說實成就宗之能立,欲說為似成就,謂是他性非彼能立。為破成就宗故,說缺減等成就過失。(此說諸敵人,對於無過之能立量,欲妄出缺減等過失,說宗不成也。對於無過之能立量,妄斷為有過。故名反斷,或反決。即似破名。)
(信慧譯為:
此說立者成就,此中應答無缺減等。為顯缺減等故所說應理。故反斷者是有過答,以彼不能知立者之能立過失。彼無失故。彼中
如舉因之喻云:「勤勇所發性故,聲是無常。」敵難云:若此因與所立會合,能成立者,則與所立應無差別,如河水與海會合。非未成就。若與已成會合者,所立已成,此是誰因?若不會者,由不會合,則與諸非因無差別故,亦非能立。如是會與不會相同。於三時中亦說非樂。若於所立前,因能立者(因在宗前),所立未成,此是誰因?若於後成者(因在宗後),未成就故,則非是因。若謂同時是因者(因宗同時),如因已有則不須成,如牛左右二角。如是非因相同。此等與缺減因相同(相似)。何以故?以不具正理,一切有喻之因皆遣除故。若於此中唯以不會合之同法,便說因相相同,豈應道理?即使應理,亦說非是因。如是,若因先能立者,唯名不可得故,便說非能立者亦爾。應成自害之過失,此中破亦相同故。(此三段文,信慧譯為:「若由唯不會同法於具因相,而云:當成非因。如是唯於所立前,而云不可得故,此有何理?破相同故,當成自害之過失。」意謂以會與不會,及三時之理,觀察能破與所破。汝自宗亦同犯過也。)如是且說,覺為所立,其因具三相。言彼缺減是相似過。(信慧譯為:「如是且說言說為因,覺是所立。三相之因,是似缺減。」當知所立有二:一、所生謂覺,即比量智;二、所知謂義,如無常性。因亦有二:一、能詮語;二、義,如所作性。此處且約所立覺與能立言。)
若時以義為因,爾時由於語言未破除故,說彼義不成,是相似性。以非理破一切法之因故,如前。(此說以義為因。敵謂因不成者,此因乃宗法性。宗既成就,其法即成。故言因不成者是相似性,即似能破。因非不成故。)如二種因(言說及義),於所立義,彼非因果事故(非是能生所生,乃能知所知、能立所立)。彼等非理(彼等謂由不會故,及於所立前故,便非是因。皆不應理)。以理遣除為性,應即能破。(以上似說缺減過性之似破)
如說聲是無常,敵難云:應與彼無常之常結合,以諸法所得自性永不捨故。以是應成常性。彼是常相同之似破。此亦相似宗過。此中堅著無常性故,非離無常,有余常轉。諸事從未起而起(所無而有),當說是無常。即彼分位,亦以事緣(事緣是聲明中詞),當說是無常性。如說果性等。(此中意說,外人執無常異於諸法,即於法上增益無常。實非離法別有無常。是說諸法從無而有,有已還無,名為無常。即在現有之分位,亦是無常。言如果性者,謂諸法自體成就,觀待前因之作用,而名為果,非離法體別有果性。如是說聲無常,亦非離聲外,別有常恒不變之無常性也。)
喻說如前(如說:勤勇所發性故,聲是無常)。敵難云:若由此因,是無常者,前未說彼因。由無因故,不能成立無常。是未說相同(未說相同,是敵人所出過)。對彼曰:
若於某義,說者先知自所比,引生定智。次欲今他引發定解,故將彼義向他宣說。彼義若無,則犯不成。他人由說者語,增益宣說,成立彼義。於未說前則無彼義,而諍彼義不成,故是不成相似之似破。(此二段,似是說出立宗過性之似破。)
若於言說之前,增上增益是能立故,是缺減因相似(似缺因之似破)。於成立時,若不說因,尚成缺因。此於未說之前,則更非能立也。此中諍論無一切因義故,當知亦是喻缺減相似(似缺喻之似破)。
喻例如前。敵難云:言說之前,聲應非勤勇無間所發性。非勤勇所發故,亦應是常。如是所說,即不生相同(是敵所出過)。如是亦有:
其中由增益說前為能立故,是不成相似。諸已生聲,由勤勇無間所發性故,成立為滅性。彼於爾時亦是有性。諸非勤勇所發性者,以義增上,增益為常性。故是不定相似。(此說二種似破)
喻如說云:聲是無常,以是果故,如瓶。敵難云:若由餘瓶之果性,所作是無常者,何成此聲之無常?是果相同(敵所出過)。
若諍云:若說者說瓶之果性,則於聲非有。爾時是不成相似。若諍云:若說聲之果性,則於瓶等之無常非有。是相違相似。若諍云:彼(聲之果性)於常性亦非有者,是不共故。是不定相似。又顯示同法故,亦是喻過相似。何以故?是取總法比度,非取別法。以彼義各別決定比量應無故(若取別相則無正因,故不能比度決定諸義也)。
言成他者,謂成反義,為能作因。喻如說云:聲是無常,勤勇所發性故,異法喻如虛空。敵難云:所說虛空,亦與無質碍等為同法故,能成立為常。如是此等因中,以瓶為同法,與彼異品虛空亦說為同法。如是為同法相同(敵所出過)。
言由所說異品,成立餘者,二喻如前。與瓶為異法喻。(如云:聲是無常,勤勇無間所發性故。以瓶為同法喻。敵難云:若由與所說瓶為同法故,由勤勇無間所發性,聲是無常。由與瓶喻是異法,由無質碍性故,則應是常。如是又如:聲是無常,勤勇無間所發性故,異法如虛空。敵難云:由異品喻與瓶是異法,無質碍故,則應是常。是約異法相同為難。)如是等之。
若謂此由與無質碍等同法異法相同故,對餘諍論不成者云:如吾等唯由同法異法,不成。汝亦如是。彼是共不定相似。然於前宗,如無質碍性,勤勇無間所發性則不定非有。(意謂:如於後宗,無質碍性,於同法性及異法性,是不決定。而於前宗,勤勇無間所發性,則非不定。故不相同。此是共不定相似。)
若作是思,如汝唯由同法,而樂成者,吾亦如是。故是相違決定(不定過)相似。(以上是似因過之似破)。
二種俱是不定相似,以未顯示於有因處宗隨行故,及未顯示無所立處因不有故。如後宗義,前宗亦爾。喻相似之諍,亦配無隨行。
多唯由惡分別,而相比喻。如云:聲是如瓶,聲非虛空。彼中如是合雜,雖是顛倒,然有隨行。如云:諸無常者皆勤勇所發。及云:諸非勤勇所發見彼是常。如是作已,應結云如是,及非如是。如後宗義,前宗亦如是。應相同故。彼是相似亦應道理。唯顯譬喻,則前後二宗,隨行顛倒相同。如於瓶二法皆應理,如是於虛空亦爾(二法,謂所立能立)。如是亦
如是吾等隨世間量式轉,顯示同法異法相同。勤勇無間所發性,許為一向決定事因。說為似顛倒決定。於前宗中,未有如吾等量式顯示一向決定。如是作同法相同,亦唯是他性無繫屬故。
喻如前。敵難云:由瓶同法而說無常者,其中縱有同法,然由是所燒及眼所取等差別,唯瓶是無常。聲非如是(非所燒等),唯聲應常,以非所燒,及是所聞性等故。由違所立而分別,故是分別相同。或除譬喻,如餘法雖亦是所作性,然有是所燒與非所燒等。如是亦分別說是常、無常(聲常、瓶無常)。故名分別相同。
此中由有錯亂及不共因,如是應常,或應能破。(此即是說:由非所燒性等差別,或由所聞性等不共法,應是常故。彼是相似,似能破。)如自宗不成,顯示他不成故,應是能立。若是能破,則是共或不共不定之相似。若是能立,則是相違決定諍之相似。餘相亦是不定相似(如外道計非實非業之聲,亦是不定相似)。若說與所燒並存之勤勇無間所發性是無常之因者,則單獨現事與非眼所取性,由實性等,成為不定。此並存決定之因,亦非如是。以單獨勤勇無間所發性亦具因相,故是不定相似。(敵謂必須二法相合乃是因,單獨一法則非因。如單以現事,或非根所取,則非是因。以實性等成不定過。曰:非如是。以單獨勤勇所發性,亦是正因。故彼所說不定過,是似能破。)
以是說同法時故,彼等應成一性(彼等指所立與同法喻)。敵對(非所立法)非所聞故,如其無有,由何了解為所立(此句尚須研究)?言無別者,謂應無差別。何法與何法無差別?由無差別故與一切無別。喻如由顯示同法喻瓶故,與諸餘法亦皆無別。故瓶上所有一切諸法,聲上亦皆應得。由是一切諸法互為同法故,皆應成一性。此中亦應無差別故,如瓶,而顯聲差別性故。由分別相同,非有極大差別。故是不定相似。於前宗中,非唯由同法說為無常,及非唯無差別而說無常。唯由不見無別,而能遮返,故是不定相似。
為顯異於前說無別相同,故說亦字。其中除與分別相同無差別外,當說其餘無別相同。謂由宗因之義無差別故,喻例如前。敵難云:由非畢竟生故,所立與因之義非有差別。結彼曰:如是亦是不成相似,以於先無而生,增益為所立性,遂說宗因無差別故。成者,謂先有已滅,當成為無。復應說為無差別相同,謂勤勇無間所發性既成立無常,復能成餘法,是無差別。如是亦是妨害所立之能立,即相違相似。所燒性等是不定故,於一向決定,相違諍者,當說若見則非能害。又曰:
彼等謂同法相同等為後宗。若由後宗於一向決定,由同法等一向決定,應成相違。若於前宗,由所說不定,彼由破門及立門,以相違及不定妨害所立而相諍故,彼等是餘能破。若見不能害,如有相違者,勤勇無間所發性,於無常性是不錯亂。如是非所聞性亦爾。如是亦應說聲非所聞。如是此中現見能害所聞性,而不見聲常性。由何能得無常性之比量能轉?由立宗過性,於前非所聞性不成。於何若見一向決定則無違害?如說第二塵,必是一塵為先,是粗色故,猶如瓶等。如諸極微,亦能成立為粗色,以瓶等諸法必以粗塵為先故。於彼當有何解答?
於所立者,此中於法或有法皆可。若於彼成害,彼即相違性。
若所立宗,亦由餘因顯示者,彼是可緣相同。喻例如前,成立無常。敵難云:此因於電等非有。此外由現量等亦成無常。若彼無而仍有,則彼非彼因。除彼之外,以餘比量,此非無常之因,無遍相故。如由林樹夜眠,而成立有心也(敵所出過)。對此亦云:
若以餘因成立為常,如是無常則成錯亂。故以餘因成立,則非是因。彼於無、無常不見。若能作因,成立餘果,則不成為彼之因故,非能了因。故是不定相似。
諸說不遍,非能立者,彼無無常復無餘因,於聲亦非無。假立為無故,是似不成。唯於所立無故,是為能破。彼因於聲非無。於聲有故,亦非一切皆能立所立。如以蛇等所有夜間睡眠,便以成立林中所住皆有心思。
若由假立宗義,因錯亂故,說為猶豫。因義於常,亦猶豫相同,是為反斷。喻例如前。敵難云:勤勇無間所發性,現見有顯有生,故成猶豫。此為說所顯,抑說所生耶?此不應理。若由彼因言無常者(為生無常者)。
若見此勤勇無間所發性,成立滅性,如是增益無常生起。彼不定故而起疑惑。謂有由勤勇無間所顯,如草、水等。是似不定。以壞滅是所立故。諸所顯者,亦有滅性。故是不定相似。
當知說增益因。若增益因勤勇無間所發故,生而破除者,是不成相似。以是見為勤勇無間所發,而說為因。非是勤勇無間所生故。
如云:若勤勇所發是無常者,則以義說非勤勇所發之電等即應是常。如是為義解相同(敵所出過)。
本由勤勇所發性成立無常性。敵以非勤勇所發性增益常義。彼是增益不定,前已說。故是不定相似。彼亦非成立常住之因,由何於所立當成不定。又由勤勇所發性故,成立為無常性。敵諍云:即無彼勤勇所發等,電等亦成立為無常故。彼亦是不定相似。彼於常住亦非有故。
喻例如前成立時。敵難云:且此中言唯瓶無常,此有何因?
彼如現見瓶無常成立,猶相諍者,謂是無所立隨行之似喻故。即彼相似。前於果相同中,已說無因隨行(喻過相似)。此等是:
如彼諸反斷中,由缺減等相似性,非理而答。如是其餘相同等(增相同、減相同、響相同、非響相同、道理相同、對喻相同、分位相同),亦爾(亦皆非理,皆是似破)。彼等唯由量式少許差別,便成無邊(非由義理差別)。其中吾等說為缺減相似,不成相似等者,是於能詮立所詮名。否則應說為缺減諍相似(似缺減諍)、不成諍相似(似不成諍)等。如是其文太繁,謂有處以不解反斷而顯示者,是由彼與反斷相繫屬故。有處以不定相(中性)顯示者,是由與彼答相繫屬故。言相同之聲,是一切之結句,當知成反斷相同也。如是吾等且說諸反斷中缺減相似、不成相似等。
《論軌》中說:「有顛倒性、不真實性、及相違性答說過失。」其中「顛倒」者,謂同法、異法、分別、無差別,會與不會等中,有因可得。果相同等,說為猶豫。其中四種顛倒性者,謂於一向決定因所比而言不定者,謂由同法等說相違性。一向決定者,如與不定成顛倒,亦是相違,是不共住故。如一向決定量,雖是真實,而言不定,則是虛妄。然能說為分別相同。此不應理。非無所燒性等便不見無常,以扇風等無常性故。他是以非所燒性及非眼所取性等,說聲為常。非以所燒性等,成立瓶無常性。對彼應作是說:非所燒等,非唯於常乃見,然於無常亦見。此是說他宗不定過失。此於前者能遍,若不能遍即非是因。他非於聲以勤勇所發性故比度為非所聞,而是以所聞性故,說聲應常。其答非與前宗相屬。若謂:以同法宣說實爾,然以異法,是顯由無所立則定無因,非說若無所立,便無非所燒性。曰:縱然如是,然由隨行與倒返,顯二種喻,《論軌》中無。如說:無所聞性,無見常性,非所聞性亦不決定,故非是常(此數句尚須研究)。諸以同法及異法,比度為常。彼於此中若異法有性為喻者,則見所聞性為無常性也(似應是:則見所聞性為常性也)。若如此作異法喻量者,則云:電是常,非勤勇所發性故。應無過失。非勤勇所發之虛空是常,及勤勇所發性是無常,亦見一向決定。他說:第二無差別相同,是諍無因。彼中無顛倒故,是說餘過。如是以會不會非因相同等,總遣一切因故。又此非以能生宗義門宣說因過,是以能了。以彼與會不會之過失相繫,故非顛倒因。所緣相同,亦非顛倒因。以他亦非作如是諍論。是說無常另有餘因。然彼等是以不成所立故亦非是因,若法雖無(而彼能有),則此法非彼之因。如是當成此答,否則前宗當說餘事。第二、非能遍故,非顛倒因過。疑因相同,亦非顛倒因。謂是增益所立與因義。若由立宗顛倒,而計為所說顛倒故,則一切因應皆成顛倒。未說相同,亦非說為顛倒因。他非以能滅為因,是說於前已有說。亦非說時,得聲無常,已滅壞故。果相同亦非說顛倒因,是以總內所攝之差別說故。是故彼諸反斷,未見為顛倒因。「非真實」者,謂應成相同與義解相同等。其中且說應成相同,非是真實。以未見義因,而說所立故。此中亦能說為顛倒與相違,以是未見言見之顛倒與相違故。如是義解相同亦爾。如未緣所立無,而得緣無,即非真實。如是亦是顛倒與相違。「相違」者,謂未生相同與常相同等。其中由無先生聲性,故成相違。若言無亦無常,亦是相違。如是亦非真實。有是常故,無則常性,無故,亦是顛倒故。常相同亦知其相違,亦能說是顛倒與虛妄,以無常與常相違故。如是亦是顛倒與不真實,以說無常為常故。是故諸反斷中,顛倒、非真實、及相違性,皆相合雜,故不能說無有過失。
微細道理,謂同法異法相違而住。由觀察彼反斷,亦當成眾多反斷。由彼行相與會不會因,及異法相同等,皆非是有。於此喻中,無有同法異法相違而住。未說反斷等,如說是牛故。牛實不成而謂成等,一切皆應廣以理觀察而了知。如是諸餘反斷,此說彼等少分。謂諸餘師若立若破若彼相似,僅略顯彼少分過失。其各別廣破及各別廣破所量者,於觀察勝論派理及足目派理中應知。了知一切外道之所量,唯是分別。彼所遍計諸事,非現量境故,如彼所計不堪觀察。問:此由何義破其所量?曰:為顯此所量能量難以成立之外道宗無心要故,及為遮止彼樂著故,而造此論。非唯由此能入如來聖教。以佛正法非分別境故。若棄捨彼,聽聞大師法性,無大劬勞當能獲得。遠隔離故。又曰:
集量論略解卷六終
※附註:本論藏文有二種譯本:一是持財護論師與雅瑪參賈譯本(德格版論藏本),二是金鎧論師與信慧譯本(北京版論藏本)。今依前本,參考後本譯成漢文。該二本出入亦多,尚難定孰正。復有多處難以理解,尚企賢者更加研討,諸有誤譯亦盼校正。
【經文資訊】《大藏經補編》第 9 冊 No. 40 集量論略解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6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藏經補編》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若量唯二種,唯應說量,何故亦說似量缺減性等?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