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寶積經講記

寶積經講記[A1]

懸論

一 大寶積經與寶積經

《大寶積經》共一百二十卷是唐代的菩提流志在武后神龍二年開譯到先天二年編譯完成的在中國佛教界《大寶積經》被稱為五大部之一有著崇高的地位這部《大寶積經》共有四十九會也就是四十九部經的纂集雖然是菩提流志奉詔翻譯其實只能說是譯編因為四十九會當中如古人翻譯得很精確就不再新譯如古譯文義艱澀或者脫落或者古人還沒有譯出的這才加以翻譯所以現在的《大寶積經》實是多數人翻譯的編集菩提流志新譯的凡二十七會古師所譯的共二十二會論卷數菩提流志新譯的不過三分之一只因為到菩提流志手中大部才編集完成所以一般說是菩提流志所譯的

本經為什麼稱為寶積有人以為《大寶積經》是一部叢書所以寶積是多種經典——法寶總集的意思當然《大寶積經》被作為多種經典的編集在玄奘法師時代早就如此了據《慈恩傳》說奘師去世那一年元旦曾因寺僧的勸請而試譯《大寶積經》但真正說起來現在所要講的〈普明菩薩會〉(《大寶積經》第四十三會第一百十二卷才是原始的《寶積經》而現在的《大寶積經》只是附合「寶積」二字將四十九部不同的經典編集在一起而已所以現在的四十九會性質互不相同既沒有一貫的論題也說不上前後的一定次第《大寶積經》四十九會與《大般若經》十六會《華嚴經》九會等意義完全不同

現在要講的《大寶積經》的〈普明菩薩會〉是古典的《寶積經》(其餘四十八會是合編而才稱為寶積的)這可以從兩點來說

古代所說的《寶積經》都是指本經說的(一)本會內題「古大寶積經」糅譯於《大乘寶雲經》中的叫〈寶積品〉(二)龍樹《大智度論》(卷二八)引《寶頂經》明菩薩初發心勝於二乘就是此經可知寶頂是寶積的異譯(三)魏菩提流支(或勒那摩提)譯的《大寶積經論》四卷傳為世親菩薩所造依西藏所譯說是世親弟子安慧菩薩造的這部《大寶積經論》就是本經——〈普明菩薩會〉的釋論

古代大乘聖者是特別重視本經的(一)中觀大乘(空宗)的龍樹菩薩引用《寶頂經》就是本經這已在上面說過了又如《大智度論》所說「聲聞空如毛孔空菩薩空如太虛空」[A2]及《中論》的「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A3]一偈都是引用本經的(二)瑜伽大乘(有宗)的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卷七九八〇)說菩薩正行十六事就是本經的摩呾理迦安慧的《大寶積經論》是依此敷演而成的又如《攝大乘論所知相分》所說成就三十二法名為菩薩以及唯識學者所傳的十三種中道都是依據本經的特別是「寧起我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如芥子許」[A4]一語為瑜伽大乘特別重視的金句這樣看來印度大乘正統的空有二宗一致重視本經——《寶積經》(〈普明菩薩會〉)可見本經的價值了

二 古寶積經的翻譯

本經現存的譯本共有四譯

後漢支婁迦讖譯《佛遺日摩尼寶經》一卷

晉失譯《佛說摩訶衍寶嚴經》(一名〈大迦葉品〉)一卷

秦失譯《普明菩薩會》(《古大寶積經》)一卷——編入《大寶積經》第四十三會

趙宋施護譯《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五卷

此外宋沮渠京聲譯的《佛說迦葉禁戒經》實為本經兼說聲聞道中正說一段之別譯梁曼陀羅仙共僧伽婆羅譯的《大乘寶雲經》第七卷名〈寶積品〉實是本經被編入《寶雲經》的《寶雲經》的其他譯本並沒有此品

現在所講的是傳為秦失譯本名《古大寶積經》而被編入大部改名為〈普明菩薩會〉的在十六國中秦有三前秦國主姓苻也稱苻秦後秦國主姓姚也稱姚秦西秦國主姓乞伏也叫乞伏秦現本古人推斷為秦失譯但不知是三秦的那一秦不過據譯文來看這是羅什來華以前的譯品

三 寶積的意義

本經的經題古代的譯者或從人立名如〈大迦葉品〉〈普明菩薩會〉或從法喻得名如《大寶積經》《寶頂經》《摩訶衍寶嚴經》《佛遺日摩尼寶經》或從人法喻得名如《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然據經文的「珍寶之積」「寶積」「寶嚴」來說本經實應名「寶積」古人或譯為「寶頂」或譯為「寶嚴」梵文都是 Ratnakūṭa

什麼叫寶積寶是譬喻凡希有的珍貴的有妙用的叫做寶寶所喻的是法寶宋譯作「正法」也就是妙法正法是佛所證的依此而覺悟成佛的約圓滿說「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A5]如來的自證化他是最清淨的妙法(喻如白蓮)如《法華經》所說但是菩薩也能分證妙法二乘聖者也同樣的契證妙法所以說「須陀洹初得法身」等正法雖是本來如此的但從實踐而體悟來說這是希有的珍貴的有妙用的因為唯有信解這隨順這通達這才能轉迷啟悟超凡入聖才能了生死才能度眾生才能無邊福德莊嚴才能究竟成佛這是不共世間的正法珍寶本經與《金剛經》一樣「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A6]是依三乘共證的正法說三乘聖者的體證正法都不離無所得的中道所以古人說「無所得小無所得大」又說「一切大乘經同以無二顯道為宗乃至小乘經意亦不外此」

然本經的主要意趣是宣說大乘行著重在從加行位到通達位大乘的核心是大菩提願為本大悲心為上首空慧為方便的如本經所明的菩薩道略分三段修廣大正行重於菩提願習甚深中觀重於空慧作教化事業重於大悲心綜貫這三德而修行才成為菩薩正道依此來解釋經題可約寶積寶頂寶嚴——三義來說正法的珍寶是依三德而證正法這是真實菩薩行一定是廣集無邊福智功德珍寶的如經中說到真實菩薩就說有「四大藏」「攝諸善根」「無量福德莊嚴」為了說明「菩薩福德無量無邊」用大地等十九種譬喻來顯示所以菩薩的正法珍寶是寶積這是經題的本義極廣大的才能極崇高如塔婆一樣塔基廣大又一層層的疊積起來才有高聳雲空的塔頂所以由於正法珍寶的無邊積集顯出了菩薩體證正法的高超如經說菩薩是真實佛子紹隆佛種初發心菩薩就已勝出聲聞為人天所禮敬因為是寶積所以成寶頂積是積集積集了就崇高《維摩詰經》有香積世界奘譯作香臺臺也就是高的意思這與一般的好高騖遠說心說悟而不知平實的廣積功德是怎樣的不同這樣的正法極廣大而又極崇高顯出了正法的宏偉莊嚴不同於小乘如塔的廣大崇高顯出了宏偉而莊嚴一樣所以又稱為寶嚴同一梵語而古德三譯不同意義還是一貫的相顯相成的梵語摩訶譯為大而含有多與勝二義本經所說的正法珍寶寶積是眾多義寶頂是殊勝義積而又頂的寶嚴是大義所以本經也叫《大寶積經》

四 寶積經的宗要

統觀所有的大乘經可以略分兩大流專為菩薩說廣明菩薩的大行與佛果的如《華嚴經》等為菩薩及聲聞乘大小兼暢而宗歸於大乘的這裡面有些是從觀慧的修證來說發明三乘同入一法性大乘與小乘都以無所得而入道當然也說到菩薩般若的方便善巧不共二乘有些是從廣行來說著重於菩薩的特勝由於悲願殊勝智證也殊勝這便有貶抑訶斥二乘的教說有些是從菩提果德及因心來說對二乘折攝兼施而導歸佛乘的這些雖然方便不同各有特勝但對於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趨無上菩提果的大乘宗要是沒有什麼差別的本經大體與《般若經》相近說三乘都以無所得入道所以是正明菩薩道兼說聲聞行的教典

又一切大乘經可以約境果三義來分別詳於境的有事境與理境事境中或詳於三乘共的心境或詳於菩薩不共的心境如說阿賴耶等理境說一切法無性故空空故不生滅的勝義諦詳於行的或重於資糧行菩薩發菩提心廣集無邊福智資糧廣大的資糧中如十善等分同世間正行而實是菩薩的要行或重於慧悟行(從加行到見道位)廣明般若的無所得行如本經的如實中道正觀約無所得的悟入說是分同二乘的所以說「般若為母」[A7]不但是佛母也是二乘聖者的生母或重於如實行這是悟後的大行如《十地經》等所說分同於佛陀的果德詳於果的特詳於如來的依正莊嚴自利利他的德行圓滿依此三義來分別本經是詳行的是重於資糧行及慧悟行的

菩薩的修行六度四攝等都是依遍通三乘行來說宗要是戒定慧——三增上學在三學中本經是特重於戒慧的這也許是繼承佛陀根本教學的風格吧《雜阿含經》(卷二四)「當先淨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然後修四念處[A8]佛法是不離世間的要處世而做到自他和樂非戒不可戒行是基於慈悲的同情佛法即世間而出世解脫這非智慧的達妄契真不可這二者戒如足慧如目從自證說這才能前進而深入從利他說這才能悲智相成廣度眾生假使不重戒慧而偏重禪定不但有落入邪定味定的可能即使是正定也會傾向於隱遁獨善當然大乘廣攝一切根機也有獨善風格的「聲聞菩薩行」但在利他為先的大乘法中如本經的著重戒慧才是更契當於菩薩道的精神

戒律本於慈悲的同情不忍損害他而來律儀戒中的別解脫重於身語的止惡但每一持戒的都是可能違犯的這一定要「所犯眾罪終不覆藏向他發露心無蓋纏」[A9]能隨犯隨懺才能保持自心的無憂無悔戒行清淨不過僅是身語的止惡是不夠的戒——尸羅的義譯為清涼也重於自心的淨除煩惱釋尊的略教誡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所以意地的種種煩惱戲論分別如不能遠離不能算是真正的持戒清淨本經在兼說聲聞行時四沙門中的形服沙門威儀欺誑沙門貪求名聞沙門不消說是不夠清淨的四種持戒比丘中說有我論的我見不息的怖畏一切法空的見有所得的總之只要是執我執法的無論怎樣的持戒都不能符合如來律行的本意因為這樣的持戒者雖好像清淨持戒而終久——今生或後世要破壞戒法的所以本經從一般的律儀戒說起而深意在道共戒如說「諸聖所持戒行無漏不繫不受三界遠離一切諸依止法」這無漏相應的聖智相應的戒行本經在正明菩薩道中也深切的說出「無有持戒亦無破戒若無持戒無破戒者是則無行亦無非行若無有行無非行者是則無心無心數法若無有心心數法者則無有業亦無業報若無有業無業報者則無苦樂若無苦樂即是聖性」不但聖者以此為體性也是聖者以此為因性的(共三乘說為聖性專約大乘說就是佛性)從慈悲不忍損他到遠離憶想分別深入真空的戒行為本經的要義之一

現證慧——聖智淨智是依定修觀而成就的本經說「不以戒(律儀戒)為最亦不貴三昧過此二事已修習於智慧」又說「依戒得三昧三昧能修慧依因所修慧逮得於淨智」慧的三學相資次第修發修定與修慧不同本經都說得明白智慧(般若)不是泛泛的知識而是通達我空法空——空寂法性的聖智這不但依戒依定而修得在慧學自身也有修學次第這就是依聞慧而起思慧依思慧而進起修慧(與定相應的觀慧叫修慧)依修慧才能得現證的聖智所以本經重智慧也就重於多聞修行如說「菩薩有四法得大智慧何謂為四常尊重法恭敬法師(這是自己樂意多聞)隨所聞法以清淨心廣為人說不求一切名聞利養(這是樂意使他人多聞)知從多聞生於智慧勤求不懈如救頭然(知多聞的功德而勤求)聞經誦持樂如說行不隨言說(這是由聞而思而修不為文字所封蔽)」本經說菩薩行以「得大智慧」為第一要行而說智慧從多聞生明白的開示了慧學的進修次第

「依因所修慧能得於淨智」可見觀慧的修習是極為重要的本經廣明如實的中道正觀即一切(我)法性空觀空(無相無願無生滅等)是本性空是中道所以增減不得有些人取空著空以為有空可得這是增益了這不但辜負了佛說空觀的本意反而著空成病如以藥除病「藥不出其病轉增」一樣龍樹依據經義所以在《中論》上說「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A10]一切是本性空的眾生著有起種種見而流轉生死而一切法空還是本來如此由於「一切諸見唯空能滅」所以說空滅諸戲論妄執即顯一切法本性空寂並非別有空理可住可得有些人著有成迷怖畏法性空寂不生不滅佛說這些人如怖畏虛空而想逃避虛空一樣這是減損了其實空是一切法性虛空那樣的遍於一切有什麼可怖畏有什麼可捨離的想離空立有真是「狂亂失心」了龍樹說「五百部聞畢竟空如刀傷心」[A11]就是這一類人能於一切法性空不增不減的如實觀察是引發真實聖智的方便一切法本性空以如幻性空的觀心觀如幻性空的觀境心境並冥經說如幻食幻的比喻極為明白觀心是分別伺察聖智是無分別智依分別觀怎麼能引生無分別智呢這如經上說「真實觀故生聖智慧聖智生已還燒實觀」要知道如實觀慧是觀一切法無自性空的這雖是世俗的分別觀察但是順於勝義的觀自性不可得的所以這樣的觀慧能引發無分別聖智等到聖智現前那如實空觀也就不起了唯有理解這個道理才知觀慧的必要不致於落入一味息除分別的定窟

本經以律儀戒而深入到道共戒從聞慧修慧而深入到現證慧在法空性的現證中戒智不二也就是無漏戒定慧的具足這可說是本經的宗要所在了


校注

[A1] 民國五一年講
[A2] 《大智度論》卷79〈66 囑累品〉「復次二乘得空有分有量諸佛菩薩無分無量如渴者飲河不過自足何得言俱行空不應有異又如毛孔之空欲比十方空無有是理是故比佛菩薩千萬億分不及一」(CBETA, T25, no. 1509, p. 618, c14-18)
[A3] 《中論》卷2〈13 觀行品〉(CBETA, T30, no. 1564, p. 18, c16)
[A4] (1)《大寶積經》卷112「寧起我見積若須彌非以空見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諸見以空得脫若起空見則不可除」(CBETA, T11, no. 310, p. 634, a14-16)(2)《十二門論宗致義記》卷1「經云寧起有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如芥子許」(CBETA, T42, no. 1826, p. 217, c28-29)
[A5] 《妙法蓮華經》卷1〈2 方便品〉(CBETA, T09, no. 262, p. 5, c10-11)
[A6]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卷1(CBETA, T08, no. 235, p. 749, b17-18)
[A7] 《大智度論》卷34〈1 序品〉(CBETA, T25, no. 1509, p. 314, a23)
[A8] 《雜阿含經》卷24(CBETA, T02, no. 99, p. 175, a7-8)
[A9] 《大寶積經》卷112(CBETA, T11, no. 310, p. 632, a29-b1)
[A10] 《中論》卷2〈13 觀行品〉(CBETA, T30, no. 1564, p. 18, c16-17)
[A11] 《大智度論》卷63〈41 信謗品〉「各各分別有五部從是已來以求諸法決定相故自執其法不知佛為解脫故說法而堅著語言故聞說般若諸法畢竟空如刀傷心」(CBETA, T25, no. 1509, p. 503, c2-5)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