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四教儀科解卷下(會永嘉記入於觀師本文)
天台四教集解卷下
[科04]次明通教者。
[科05]通前藏教通後別圓故名通教。
二通前下釋文為四初略釋名義分二初約通前後釋鈍根證果與藏大同是故通前利根見中不異別圓故云通後四念處云通有三義一因果俱通通當教是亦通前也二因通果不通即受接者三通別通圓即籍通開導人此二是通後也。
[科06]又從當教得名謂三人同以無言說道體色入空故名通教。
二又從下就當教釋通者同也所謂聲聞緣覺菩薩三人同以無言說道體色入空言說在事無言是理道即觀智達事即理即理之道無生道也以此之道體解六凡諸法色心如幻如化幻有之俗但有名字名字不在內外中間常自有等所以即空幻有即空真諦也即此三人通同之義約所證同故前文云通前藏也約教有異故今又就無言說道體色空也復次須知教理智斷行位因果此八皆通三乘之人何者同稟無生教通也同緣即色是空理通也諸法不生般若不生智通也須陀洹若智若斷是無生忍斷通也皆乘摩訶衍行通也同行十地位通也同學般若因通也同到薩婆若果通也。
[科07]依大品經乾慧等十地即是此教位次也。
二依大品下廣釋位次文為二初廣釋前當教位四初通標一家所立通教不定部帙但方等般若中有三人共學即判為通教今大品經乾慧十地通義昭著故特標之。
[科08]一乾慧地未有理水故得其名即外凡位與藏教五停心總別等三位齊。
二一下別釋文分十段初乾慧地乾有其慧心行理外三藏五停總別等三觀慧雖拙外凡位同。
[科09]二性地相似得法性水伏見思惑即內凡位與藏教四善根齊。
二性地法謂幻有性謂即空心游理內性水霑潤然雖如此若望聖位如鍮比金故云相似見思不動故云伏惑約教雖異內凡伏惑莫不皆然故與三藏四善根齊。
[科01]三八人地。
三八人地言八人者即八忍也八忍具足智少一分是故云耳欲界四諦四忍四智色無色界亦復如是欲界忍智名之為法色無色界名之為比八忍八智從苦諦起一忍一智如其次第至道諦時初生一忍名十五心次生一智名十六心今八忍是十五心也。
[科02]四見地此二位入無間三昧斷三界八十八使見盡發真無漏見真諦理與藏教初果齊。
四見地見真理也無生觀慧無有間斷故云無間言此二位入無間者玄義止觀及大四教皆云三地入無間也。
言與藏教初果齊者準玅玄中明七聖位聖者正也苦忍明發捨凡性入聖性釋籤解云捨凡入聖者至苦忍[A1]已次第無間必入初果今從後說通云聖人輔行云忍者因也請觀此文故知三地名為聖者從後說之約通論也從初而說別而論之猶在無間尚名為因將捨凡性而向聖性未全聖也故輔行云如十五心雖[A2]已有於七智八忍未入果位故道比忍猶名為因準止觀明通位有三一者三乘共十地位如今四教所列是也二借別名以名通教三乘共位三借別名單名通教菩薩之位此之二義如下所引若玅玄中乃以借別名通共位謂之別名名別義通又以借別單名菩薩謂之三乘共位菩薩別立忍名名目雖異大旨是同以準大論乾慧地是菩薩伏忍名雖借別義必依通故止觀云若三地斷見四地應斷思若四地斷見三地應未斷若用兩地斷見為出入觀不出入觀若不出入則無兩地若出入者非斷見位人師救云經說如此今言經借別顯通耳別見義長云三四地通見義短不出入觀若言三地約斷見初若言四地約斷見後此乃借別而名通也近人盛說三地四地名為開前十地菩薩名為合後三四不分名之合前佛菩薩異名之開後未知何文有茲開合。
[科03]五薄地斷欲界九品思前六品與藏教二果齊。
五薄地欲惑稍輕故名為薄。
[科04]六離欲地斷欲界九品思盡與藏教三果齊。
六離欲地欲惑全亡故名為離。
[科06]八辟支佛地更侵習氣如燒炭成灰。
八辟支佛地能侵習氣名為燒炭而未全盡如有灰存所以共地而高下者論云三人同斷正使同入涅槃故名為共喻如燒木有炭有灰故名高下故輔行云通教二乘七地[A8]已前與菩薩共名共聲聞若爾八地[A9]已上過二乘地何故亦名共菩薩耶答以初名後從本立名不同別圓始終別故問七地思盡何故六地名共聲聞八名支佛何故七地名共支佛答通義從容具如後揀請讀止觀則知揀文。
[科07]九菩薩地正使斷盡與二乘同扶習潤生道觀雙流游戲神通淨佛國土。
九菩薩地見思[A10]已亡名正使盡此約自行故同二乘若欲利他則須扶習扶謂扶持習即見思之氣分也潤謂潤益生即分段之形生也所謂扶持見思之氣分而潤益故受生焉良以通教不明中道應本何能稱物施為是故菩薩雖斷正使不專證空慈悲愍物欲濟含生其如見思先[A11]已斷訖更無惑業而致受生所所以扶持正使氣分作利生本仍須先時故留餘習方可扶持更加帶空之心及以四弘之願潤生三界利樂有情當此之時深觀二諦進斷習氣色心無知塵沙劣慧既亦斷之法眼種智於是明矣應知習氣不能潤生今此但是故留而[A12]已又復扶習唯在通教言道觀者道謂化導觀即空觀帶空出假此二俱行故曰雙流出假化物游諸世間譬如兒戲故云游戲大論中問神通所作何名游戲答猶如幻師種種變現菩薩亦爾是故名戲又三三昧中空為上諸餘行法皆名為下下如兒戲問菩薩但當出生三[A13]昧何須游戲答菩薩心[A14]已出生三昧欣樂出入亦名游戲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徹照無礙故名神通因中說果名淨佛土若諸眾生見心熾盛慳貪蔽重菩薩化之令生正見無所吝惜願成佛時國土清淨一切正見能捨眾生來至其國是名因中淨果佛土此一既然破戒嗔恚懈怠散亂愚癡等蔽亦皆準說淨名記云三藏教中無淨土教但以煩惱潤業而生故於穢土成佛無爽有六度行無淨土教教無行缺終無成佛無淨土因無行之佛有教無人六度之行有因無果行既無果反成無行通人亦云修淨土行若任當教雖有其文乃寄利人堪被接者通教菩薩有淨土行知十方佛二乘道理不合知之自鄙不發永不求故菩薩雖知佛猶永滅永滅乃與取土義乖故知此佛無人有教教既權施不稱因行故於權教不須苦窮準支佛見百佛世界亦合應知有十方佛只恐見處不知有佛又只一界唯一佛化知亦無妨故二十部亦有許知十方佛者此亦宜為大教梯漸故二乘人亦知亦不知通教菩薩修淨土因若依跨節是則淨土義通諸教故有四土橫豎攝物由攝生時有五差故所謂人天及四教也。
[科01]十佛地機緣若熟以一念相應慧頓斷殘習坐七寶菩提樹下以天衣為座現帶劣勝應身成佛。
十佛地分三初成佛案玅玄中共位菩薩別立忍名第十佛地成佛之相誓扶餘習生閻浮提八相成道前之五相與三藏同唯成佛相於道樹下得一念相應慧與無生諦理相應斷煩惱習名為佛也故此一念相應之慧不可謂之三十四心應知只是空慧念耳斷殘習者以菩薩時斷正使竟留餘氣分故分但斷殘習成佛殘即正使之餘氣也準大論中金銀瑠璃車渠頗棃赤珠碼碯是名七寶木樹是劣七寶是勝表通教法勝過三藏天衣化生表一切法皆如幻故與三藏佛所證是同名現帶劣本通教佛所現身量十里百億放光巍巍異於三藏丈六一里故云勝應或云但空名為帶劣不空中道名為勝應以通教有合身義故華嚴成道其唯別圓鹿苑所明三藏丈六兩處初成不云通佛方等般若乃論八相故知聖應隨順物機若云祕密二處不無。
[科02]為三乘根性轉無生四諦法輪。
二為下轉法輪。
[科03]緣盡入滅正習俱除如炭灰俱盡。
三緣盡下入涅槃玅玄亦云娑羅雙樹入般涅槃留舍利為天人福田佛地只是斷習成道望因總舉正習俱除習氣全在如炭少分侵之如灰佛地俱無炭灰咸盡在菩薩時[A15]已燒木故。
[科04]經云三獸度河謂象馬兔也諭斷惑不同故又經云諸法實相三乘皆得亦不名佛即此教也。
三經云下引證經云即是涅槃經也象喻菩薩馬譬支佛兔如聲聞河水喻於即空之理三獸渡河而象力大馬力次之兔力最劣河水是一以象馬兔脚有長短所以渡河有淺深異是故三乘雖同即空而聲聞人只除正使支佛侵習菩薩斷正扶習潤生當知入空不無優降須了約法所以三乘因果是同約人而辨是則三乘因果有殊幻有之俗名為諸法即空之理名為實相幻有即空三乘皆得二乘非佛其意可知菩薩在因故不名佛若論至果名佛何疑然今且約在因而說故中論云諸法實相三人共得玅玄判之即偏真也文在中論言經云者或恐誤矣然論引佛說豈非經云耶然華嚴經云諸法實性相二乘亦皆得而不名為佛然但云二乘部中無通教更待檢尋大品等經。
[科05]此教三乘因同果異證果雖異同斷見思同出分段同證偏真。
四此教下結示同異三因大同三果小異大同故同學般若小異故習盡不等雖異而同同斷同證如前所引八義咸同若三藏教諦緣度殊三因大異三乘微別三果小同雖同而異如中卷引八三不同言分段者分段生死三界六道支分形段。
[科01]然於菩薩中有二種謂利鈍。
二然於下廣釋通前後位文分為二初雙標欲明前後是故云然二乘滅想復置不論所以但云於菩薩中自分利鈍二種不同然通二乘於法華前得二味益亦可前進顯露不接祕密咸通。
[科02]鈍則但見偏空不見不空止成當教果頭佛行因雖殊果與藏教齊故言通前。
二鈍則下雙釋分二初釋通前[A16]但見偏空成當教佛即前共位第十地也榮茂華因剋獲實果果位居上是故云頭斯皆約喻以立其名行因雖殊約教而說果與藏齊就證而辨因果且舉一教一證通前之義釋在於此不其然者何謂故言如何點示次文通後故今分科敢言符契。
[科03]若利根菩薩非但見空兼見不空不空即中道分二種謂但不但若見但中別教來接若見不但中圓教來接故言通後。
二若利下釋通後二初正釋非但見空先暫同鈍兼見不空後彰於利一人先後不同故云非但兼見既云不空正當中道中道即是別圓所詮別詮但中不具諸法如雲外月似出水華圓詮不但即具二邊然一家明中道復二一離斷常屬前二教二約佛性為後二教教權故但理實名中斯是別教佛性之中圓教稱實寂而常照一切無非遮那中道雖但不[A17]但皆名利根通後別圓其義如是問四教釋義罄無不盡何須更明受接之說答豈聞受接非四教乎是故須知初後咸同故云四教始終殊異故云受接三接雖分大乘攝盡何須難於更明接耶故大品經八地聞中九地修中如此說者非通非別通教始終不觀常住別人初地[A18]已證中道豈可八地方聞中耶故須約接以銷此文經從下根云八九地準義合有中上二根是故即有三根受接仍分三種謂圓接通圓接別別接通也所云接者中道接真如金接鍮二物相接是故云耳從下根者為欲示於真內中故故待證空方為點示令深觀空即見不空中上二根亦見真[A19]已方示中空但由中上真空既淺是故說教多附下根問接義為在法華之前亦通法華答五時皆有何須定之然則須知交際之接在法華前名會之接在於法華鹿苑密論涅槃追說是故五時通皆有接問接唯菩薩亦通二乘答法華前接則唯菩薩密通二乘法華中接非但二乘亦兼菩薩故法華中接三乘者皆約顯露法華[A20]已前接於菩薩亦復如是問受接被接此二何別答一往分之受接約機被接約應究而論之亦何隔別問接獨機然在應亦爾答感應道交不可偏矣問接[A21]已為在通第十地為居別圓初地初住答從舊從本是第十地從教從證在於地住略如向說廣在諸文。
[科04]問何位受接進入何位。
二料揀文為二初問通教為是何位受接為復進入別圓何位。
[科05]答受接人三根不同若上根三地四地被接中根之人五地六地下根之人七地八地。
二答分二初約通教定三根斯乃答向何位受接之問也上根三地四地者三地雖在無間三昧在因非果未全是聖將向而[A22]已是則三地未可受接故荊谿云始從四地終至九地咸受接名四地為上六七為中八九居下故知四地方論受接若接通教必須聖位然荊谿云乾慧性地觀慧猶劣是故亦復不受接名故知三地次第無間必至四地從後而說通云聖人所以且云上根三地剋定而言須至四地文義從容善自斟酌然受接位通圓接別今但約通分三根者良以今文正明通教也中下二根分對地位亦與向引荊谿文異準上根意思之可知。
[科06]所接之教真似不同若似位被接別十迴向圓十信位若真位受接別初地圓初住。
二所接下約別圓分真似即是答向進入別圓何位之問也淨名記云若從接邊通是所接別圓是能只緣所有可接之理則令能有能接之功況義在通竝含能所若其不以接義釋者何以明於通中利根根生待接接俟機成此乃以應望機故通是所接也若以機望應則別圓為所接焉今云所接之教真似不同正是以機望應也亦可謂之所接之教是通真似不同是別圓則符記文之能所也真謂實道真證似謂方便相似受謂容受機堪受應應可受機皆云受也被(平義切)覆也說別圓之中道被而覆之以接通故云被也亦可謂之通教利根而被別圓來接也則機應皆有被義也故真位接亦名勝進似位亦名案位接也此約下根下根勝進多至地住真位接也中上入者此則不定按其位次若接入別七地[A23]已前入別十住八地[A24]已去入別十行及十迴向入別既爾入圓準思圓若接別位接賢位輔行又云謂用前教有始無終[A25]已用七八不至九十即用後教有終無始但用向地不須住行亦下根也八九進退準三四思之玅玄約教故分三接止觀就理但言一接三接一接開合之殊義亦相攝然約教理三一須分然圓接別上根十住中根十行下根十向問十向修中云何圓中接但中耶答別十迴向義有多途自有教道說修但中實無人也自有修假而受接者自有三觀圓修之者所言圓中接[A26]但中者別教通論皆曰但中故云圓中接但中耳其實但接修假觀人以由無人修但中故縱接[A27]但中亦約說矣問下根受接別向圓修同耶異耶答此須分別何者下根受接約圓接別圓修乃是正修於圓又圓接別通於住行圓修之人別在十向又復受接自接修假圓修自是次第二觀若入中道與圓不異是則受接必須圓修圓修未必全同受接以有通局不同假中之異故也。
[科01]問此藏通二教同是三乘同斷四住止出三界同證偏真同行三百由旬同入化城何故分二。
三總揀藏通文為二初問三乘斷證既乃不殊何故分為二教之異當知此以斷證之同而難約教折體之異。
[科02]答誠如所問。
二答文分二初許所問實如所問斷證既同何故教二。
[科03]然同而不同所證雖同大小巧拙永異此之二教是界內教。
二然下正答同異分二初答雖同而異斷證雖同何妨教異約教雖異何妨證同雖異而同雖同而異別圓既云方便等土名為界外藏通只云三界六道名為界內藏通雖云斷惑出界此乃理在正習事外及以事理波水相即非謂界外別有國土別圓判之方云外耳。
[科04]藏是界內小拙不通於大故小折色入空故拙此教三人雖當教內有上中下異望通三人則一槩鈍根故須折破也。
二藏是下別釋異義分二初釋小拙不通於大故小者三藏菩薩伏惑而[A28]已二乘滅想根敗不生此皆約於法華前說是故三藏不通於大又約二乘不通於大菩薩復轉成衍中人又二乘至方等般若得通別益非今文意且從設教不通大論折色入空故拙者謂法實有折盡見空境觀若此豈非拙歟故大論云譬如有醫用於針藥名之為拙亦如有渡用於艸筏名之為拙所言折者折謂折破此之折名本乎外道觀一極微若盡不盡今三藏教觀無常等亦名折者對破外道折非正也故破實俗而見空理名正折焉三乘次第對上中下平斗斛木謂之槩也以小望衍一槩鈍矣。
[科05]通教則界內大巧大謂大乘初門故巧謂體色入空故雖當教中三人上中下異若望藏教則一槩為利。
二通下釋大巧分二初正釋。
大謂大乘初門者問大乘初門為在當教為通別圓答玅玄之中正有此問彼答文中約通別圓為初門也此是三根受接義矣且云菩薩二乘置之巧謂體色入空者且約當教三乘故也謂法幻有體達即空如是境觀灼然巧矣故大論云譬如有醫用於呪術名之為巧亦如有渡用於方舟名之為巧以衍望小咸名利焉。
[科06]問教既大乘何故有二乘之人。
二料揀分二初問應知但云大乘則通當教亦是若云大乘初門則取通後別圓今既大乘何以卻有二乘中下。
二答問中但云大乘答中仍取法華意說故云漸引入實教雖大乘不妨二人一往通以二乘為小密論二乘亦可入實今準漸引故如向云帝王南門名為朱雀門下百姓往還無礙。
[科02]般若方等部內共般若等即此教也。
四般若下結示通當教義是共般若今云等者等取通後不共之義故略廣釋及以結示二意無虧。
[科03]略明通教竟。
三略明下總結。
[科04]次明別教者。
三別教三初標。
[科05]此教明界外獨菩薩法教理智斷行位因果別前二教別後圓教故名別也。
二此教下釋三初釋名義二初正釋方便等土故云界外非二乘佛名獨菩薩別名不共不云不共但云別者不共二乘[A29]但在華嚴今欲收於二酥中別是故[A30]但立別教之名以由此法通二乘聞但是法別在菩薩耳故共不共約人而辨通別之語約法而言四念處云教別者佛日先照菩薩也理別者三諦隔歷也智別者三智次第也斷別者三惑前後也行別者五行差殊也位別者不相攝也因別者一因逈出也果別者一果不融也故此八義皆約界外故云別前悉菩薩法故別後圓。
二涅槃下引證四諦無量如前[A31]已辨二乘不知約不共說二酥縱聞亦所不達故非所知如涅槃中我於一時在耆闍崛共彌勒說世諦舍利弗等不識亦如淨名中須菩提不知以何答。
[科07]諸大乘經廣明菩薩歷劫修行行位次第互不相攝此竝別教之相也。
二諸大下正示別教行位文分二初略示三藏則三祇百劫通教乃扶習潤生圓則不起于座別乃塵沙劫海故諸大乘委明斯義。
[科08]華嚴明十住十行十迴向為賢十地為聖玅覺為佛瓔珞明五十二位金光明但出十地佛果勝天王明十地涅槃明五行。
二華嚴下廣明分二初總列諸經二初正列華嚴等者華嚴經中不云十信若十住前有十梵行自古講者指為十信然經文中無十信名四念處云華嚴初無十信後無等覺於十住中多明圓義於登地中多明別義又從住前至登住來全是圓義從第二住至第七住又似別義於七住中又明相即次行向地又是差別又一一位皆有普賢行布二門故華嚴中位有圓別今文且示別教之位故云住行迴向為賢十地為聖玅覺佛也言瓔珞者菩薩本業瓔珞經明六輪六忍等莊嚴法身故云瓔珞也金光明但出十地佛果者真諦譯金光明帝王經三身分別品明十地[A32]已又云入如來地如來地者為三種淨一者煩惱淨二者苦淨三者相淨也故云十地佛果也。
勝天王明十地者勝天王般若經云爾時眾中有一天王名鉢婆羅故勝天王即是名也涅槃五行者聖行梵行天行病行嬰兒行次第五行在別教矣。
[科09]如是諸經增減不同者界外菩薩隨機利益豈得定說。
二如是下辨意四念處云方等前分對緣散說亦未有階次但散說得道而[A33]已未論地位至瓔珞中總結階級乃明五十二地若諸般若前分亦對緣散說未有階次至勝天王但明十地前無三十心後無等覺玅玄云仁王般若明五十一位結諸般若推其意者譬如軍師蕩[A34]𭁵[A35]已竟乃敘功勳定其爵祿經明地位亦復如是所以諸位不同皆是隨機之說問法華何不明位答瓔珞結諸方等仁王結諸般若法華但決諸權以入於實耳。
[科10]然位次周足莫過瓔珞經故今依彼略明菩薩歷位斷證之相。
二然下別依瓔珞文分二初述意為二初立義依經四念處云一期教門諸大乘經門門不同位位各別行人[A36]采用其意亦殊位次具足須依瓔珞玅玄云須依瓔珞仁王兩經若論斷伏高下須依大品三觀若對法門須依涅槃五行十功德用眾經意共成初心教觀耳。
[科01]以五十二位束為七科謂信住行向地等玅又合七為二初凡二聖就凡又二信為外凡住行向為內凡亦名為賢約聖亦二十地等覺為因玅覺為果大分如此自下細釋。
二以五下分文可見。
[科02]初言十信者一信二念三精進四慧五定六不退七迴向八護法九戒十願此十位伏三界見思煩惱故名伏忍位(外凡)與藏教七賢位通教乾慧性地齊。
二初言下釋分二初凡分二初外凡十信別教地位既準瓔珞今亦依彼消釋名義彼經上卷敬首菩薩問一切賢聖名字何等佛答乃說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無垢地玅覺地又十住前明十恒沙名字菩薩常行十心即十信也彼經又以十信列在四十二位後其間名目與今所列頗有不同至下臨文一一點示彼經下卷釋義品中但釋住行向地等玅而十信名亦不消釋今引瓔珞解釋住行向地等玅且準楞嚴消十信名然楞嚴中位正在圓信常住理名曰信心憶念無忘名曰念心真精進趣名精進心心精智慧名曰慧心周徧湛寂名曰定心定光無退名不退心保持不失名護法心迴向佛地名迴向心今文迴向在護法前此依舊譯瓔珞經說安住無失名為戒心十方隨願名曰願心故此十心以信為本名十信也別信既爾圓信準思但即不即具不具異下去諸位亦復如是然則又有凡聖之位進退異焉瓔珞六忍初名伏忍良以見思忍伏故也教門雖異外凡伏同故齊藏通下去準此。
[科03]次明十住者一發心住(斷三界見惑盡與藏教初果通教八人見地齊)二治地三修行四生貴五具足方便六正心七不退([A37]已上六住斷三界思惑盡得位不退與藏通二佛齊)八童真九法王子十灌頂([A38]已上三住斷界內塵沙伏界外塵沙前二不知名目)亦名習種性用從假入空觀見真諦理開慧眼成一切智行三百由旬。
二內凡三初十住此十皆住真空之理故云住也於諸劫中行十信心不作邪見廣求智慧名發心住常隨空心淨諸法門名治地住長養眾行名修行住生在佛家種性清淨名生貴住多習無量善根名方便具足住今云具足方便此依新飜而說成就第六般若法門名正心住入於無生畢竟空界名不退住不生邪倒破菩提心名童真住從佛王教而生於解當紹佛位名法王子住觀空無相得無生心名灌頂住首楞嚴云如國大王以諸國事分委太子彼剎利王世子長成陳列灌頂名為灌頂取四海水置金缾內灌太子頂今亦如是法水灌頂是故云也塵沙者譬法門之數多也能化六凡分段三界故云斷界內也而能修學四聖變易等法故云伏界外也前藏通二不知界外之名言習種性者六種性名出瓔珞經習謂修習種即能生性名不改由修習故所以能生無有改變戒疏中說能生報佛從假入空者此次第三觀出瓔珞經上卷從生死之虗假以四性而推尋即見真空之理故云從假入空觀亦名二諦觀也無偽名真非虗曰諦異事為理照見真空名為慧眼知一切法空寂一相名一切智三智具如大品三智品中三諦具如仁王瓔珞兩經經云一有諦二無諦三中道第一義諦有諦亦名俗諦無諦亦名真諦新譯仁王只云二諦慈恩不立三諦棄於舊譯也誤哉誤哉。
[科04]次明十行者一歡喜二饒益三無違逆四無屈撓五無癡亂六善現七無著八難得九善法十真實(斷界外塵沙惑)亦云性種性用從空入假觀見俗諦開法眼成道種智。
二明十行此十皆有化他之行故云行也始入法空不為邪動名歡喜行常化眾生使得法利名饒益行得法忍心無我我所名無嗔恨行今文中云無違逆者亦依新飜常修忍法謙下恭敬名無違逆行常住功德現化眾生名無盡行今文中云無屈撓(奴教切曲也從手者非)者亦依新飜行大精進令一切至究竟涅槃名無屈撓行不為無明之所失亂名無癡亂行生生常在佛國中生名善現行於我我所一切皆空名無著行三世佛中常行敬順名尊重行今文中云難得行者亦依新飜菩薩成就難得善根名難得行說法授人成物軌則名善法行二諦非如亦非非相名真實行斷界外塵沙且在方便土耳因前習性以成此性能生法佛名性種性通教帶空出假別教破空出假以別教有中道應本所以破空而入假也此假即是建立之假此觀亦名平等觀也於差別法審而非虗名見俗諦問俗在於事何名諦耶答摩訶止觀有此料揀彼引地持明二法性俗諦既得名事法性豈非諦耶又復應知緣於俗諦恒沙三昧名為俗理緣眾生病及神通等利生之事名為俗事照見諸法一一無謬名為法眼知十法界諸種差別化道功成名道種智。
[科01]次明十[A39]迴向者一救護眾生離眾生相二不壞三等一切諸佛四至一切處五無盡功德藏六入一切平等善根七等隨順一切眾生八真如相九無縛無著解脫十入法界無量(伏無明習中觀)亦名道種性行四百由旬居方便有餘士([A40]已上三十位為三賢亦名內凡從八住至此為行不退位)。
三十迴向此十皆悉迴因向果迴事向理故云迴向以無想心常行六道而入果報不受而受名救護眾生離眾生相觀一切法有受有用念念不住名為不壞三世佛法一切時行名等一切諸佛以大願力入一切佛士供養一切佛名至一切處以常住法授與前人名無盡功德藏行無漏善善惡不二名隨順平等善根今文中云入一切者亦依新飜新飜釋義亦云隨順由隨順故能入一切以觀善惡無二一相名隨順觀一切眾生今文之中上有等字無觀字者亦依新飜等故隨順隨順故觀心得自在等三世佛常[1]照有無名真如相以般若照三世諸法是一合相名無縛無著解脫覺一切法中道無相名入法界無量空假之心既[A41]已滿足正修中道第一義觀無明不起忍伏故也由伏無明則成相似中道種性當分之中如觀道立故名為道望後佛果能生名種不改名性三百由旬如前[A42]已辨約生死處加方便土若約煩惱更加塵沙若約觀智更加假觀以此增前為四百也中觀為實空觀為權權名方便五住[A43]已斷見思四住更有餘一無明住在名為有餘須知四上所出之文如思益云日月光佛命其梵天來此土云汝當用十法游彼世界娑婆世界名染淨世界即凡聖同居土也如法華云我於餘國作佛大論云二乘雖不生三界界外有淨土受法性身即方便有餘土也如仁王云三賢十聖住果報即實報土也如普賢觀云其佛住處名常寂光即常寂光土也七住[A44]已還名位不退由斷見思證真如空自[A45]己之位不退轉也八住至此名行不退由斷塵沙化他行滿化他之行無退轉也若至初地名念不退二邊之念不能退也須知三藏三果通教六地別教六住圓教六信殘思未盡猶在同居四果七地七住七信思惟既盡生方便土八地八住八信[A46]已上雖破塵沙及伏無明塵沙既不潤界外生牽報竝由無漏為因是故亦在方便土中唯有別圓初地初住獲玅果報居實報土生身得忍未入滅者但名華報也。
[科02]次明十地者一歡喜(從此用中道觀破一分無明顯一分三德乃至等覺俱名聖種性)此是見道位又無功用位百界作佛八相成道利益眾生行五百由旬初入實報無障閡土初入寶所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𦦨慧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A47]已上九地地地各斷一品無明證一分中道)。
二聖位分二初因又二初十地地名能持證中道地能持眾善故名地焉捨凡入聖四魔不動到有無邊平等雙照名歡喜地法身般若解脫謂之三常樂我淨謂之德縱橫之三德也聖位能生不改變故名聖種性也見中道故名見道也不加功力任運流入名無功用也分身橫應百界度生名百界作佛也若至二地千界作佛三地[A48]已去莫不皆悉十倍增之一生兜率二詫胎三住胎四出胎五出家六成道七轉法輪八入涅槃名八相也若約生死處加實報土若約煩惱更加無明若約觀智更加中道以此增前名五百也修中道因稱實感報依正不隔色心無礙故名實報無障礙土也分證寂光名初入寶所也以正無相入眾生界同於虗空名離垢地光慧信忍習佛之道極淨明生名發光地此新譯也舊飜第三謂之明地發光即明也順無生忍觀一切法名𦦨慧地順忍修道三界無明莫不皆空名難勝地上順諸法觀於三世寂滅無二名現前地觀諸煩惱不有不無常向上地念念寂滅名遠行地以無生觀捨於三界名不動地入於上觀光光佛化無生忍道名善慧地瓔珞經中云玅慧地玅即善也入中道觀受佛職位既同真如亦等法界玅雲普覆名法雲地一分中道一點在上縱也般若解脫二點在下橫也前云三德今云中道縱橫互現耳。
二等覺位亦名無垢地過十地[2]解入百千三昧照一相無相寂滅無為望于玅覺猶有一等比下名覺故名等覺更有一品無明塵垢雖有如無故名無垢所修觀智純一堅利喻若金剛名金剛心有一生在未全損之名為一生過此之後即補果佛玅覺之處名為補處更有玅覺上位可登名有上士問為用金剛智斷無明為用玅覺智斷無明答涅槃云有所斷者名有上士無所斷者名無上士問何故勝鬘云無明住地其力最大佛菩提智之所能斷答別圓地住乃至等覺莫不皆用佛菩提智斷無明垢是故云耳諸文中說佛上上智斷下下惑又下下智斷上上惑準向之義思之可知。
[科02]更破一品無明入玅覺位坐蓮華藏世界七寶菩提樹下大寶華王座現圓滿報身。
二果位分二初成佛玅觀上忍大寂無相名為玅覺華藏世界如華嚴經華藏世界品中所說寶華王座亦如華嚴又梵網云於寂滅道場坐金剛華王座舊攝論云大蓮華王清淨世界新攝論云大寶華王清淨佛土圓滿報身如前[A49]已辨七寶眾多表無量故與前通教表法異焉。
[科03]為鈍根菩薩眾轉無量四諦法輪即此佛也。
二為下說法不知理具名為鈍根迷中重故為說無量偏圓對辨[A50]但中名鈍真中而分別圓咸利。
三有經論下隨機不定文分二初正明為三初點示教道七地[A53]已前等者如華嚴云菩薩未至第八地時如人乘船欲渡大海未至大海多用功力若至八地從大方便近佛智慧無功用心不加功力華嚴又云第五地中習學世法經書文章筭數占相吉凶等事又無等覺當知皆是教道之義言玅覺位破一品者未知出在何經論中輔行但云破十二品稱為玅覺故前所明始自十信至于玅覺無非教道何獨今文云七地等耶然前初地云入寶所無障礙土輔行既云實報說別是約教道證道必無今亦例之教道必無無障礙土言無障礙約證道耳初地既乃所證同圓二地[A54]已去誰證隔歷故十二品皆教道也問為是約行教道約說教道答約行教道約行人論但在地前約說教道約如來說通於始終約行證道在於初地約行人證與圓無殊約說證道約如來說[A55]已證之法應知別教論證道者非是別教當分之談乃是點示行人親證不存隔歷及以聖人[A56]已證圓融耳故約說證道非隔歷也約行尚自同圓約說豈不爾耶故約行證道所修之因即是迴向圓修人也約說證道即是被於圓修人耳何者別向圓修諦觀不二若無聖人說於[A57]已證融玅之法而赴應之則成有感而無應矣約行證道若非別向圓修之因是則有果而無因矣或謂地上圓融地前隔歷別人初心聞地上圓融約說證道被別人初心等無稽之談不可用也問別向圓修為初迴向為第十耶答瓔珞經中第十迴向始修中道第一義觀且從下根若論中上實通前九故十迴向次第三觀若入中道與圓無異別有義章分別此也。
[科05]有處說初地斷見從二地至六地斷思與羅漢齊者此乃借別教位名名通教位耳。
二有處下借別名通止觀兩文一借別名名通家三乘共位二借別名單名通家菩薩位今此一文該彼兩說彼初文者外凡十信即是乾慧內凡三賢即是性地八人見是初歡喜地薄地有向即離垢地薄地有果即是明地離欲地向即是炎地離欲有果即難勝地[A58]已[A59]辦地向即現前地[A60]已[A61]辦地果即遠行地八支佛地是不動地九菩薩地是善慧地第十佛地是法雲地借此別名判共位者是則初地名為斷見二地斷欲一兩品思乃至七地斷殘思盡彼第二文引舊人云六地思盡與羅漢齊或云七地與羅漢齊今家意者約十度義第六般若空慧惑盡與羅漢齊若約諸地來對向果七地正與第四果位[A62]已[A63]辦地齊故知此文該彼兩說總而言之皆是借別而名通也名可借別義必依通玅玄所說如前[A64]已明言十度者合但六度開則成十何者禪有願力開出願度有神通力開出力度根本定者守本禪度般若度中有道種智開方便度有一切種智開出智度一切智守本般若度此借別義具如大品大論楞伽故云有處說也。
[科01]有云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此借別教名明圓教位也。
三有云下借別明圓有云即是仁王般若波斯匿王說偈文也三賢十聖即是別位住果報者即是圓義以別三賢未破無明不住果報圓住果報無三賢名由是觀之借別三賢十聖之位以明於圓住果報義非虗立也。
[科02]如此流類甚眾須細知當教斷證之位至何位斷何惑證何理往判諸教諸位無不通達。
二如此下結勸。
[科03]略明別教竟。
三略明下總結。
[科04]次明圓教者。
四圓教文為三初標。
[科05]圓名圓玅圓滿圓足圓頓故名圓教也。
二圓名下釋分二初釋名義二初正釋名三諦圓融不可思議名為圓玅三一相即無有缺減名為圓滿三一自在悉皆互具名為圓足三一無差不從漸次名為圓頓。
[科06]所謂圓伏圓信圓斷圓行圓位圓自在莊嚴圓建立眾生。
二所謂下示法體上釋名云玅滿足頓何等是耶故今示云三觀圓修五住皆伏名為圓伏信一切法即空假中名為圓信三惑俱斷名為圓斷一行具足一切諸行名為圓行一位具足一切諸位名為圓位理為所嚴觀為能嚴能所內嚴外用自在六根六塵莫不一一皆入正受無不一一咸起出說雙示入出依正相即根塵互徧名圓自在莊嚴行住坐臥語默作作莫不一一皆令眾生得空假中四悉之益名圓建立眾生此等具如華嚴經說。
[科07]諸大乘經論說佛境界不共三乘位次總屬此教也。
二諸大乘下釋位次文分二初總明今家所判諸大乘中談佛法者悉是圓教不同他宗偏計一經一論而[A65]已。
[科08]法華中開示悟入四字對圓教住行向地此四十位華嚴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所有慧身不由他悟清淨玅法身湛然應一切此明圓四十二位維摩經云薝蔔林中不嗅餘香入此室者唯聞諸佛功德之香又云入不二法門般若明最上乘涅槃明一心五行又經云有人入大海浴[A66]已用一切諸河之水又娑伽羅龍澍車軸雨唯大海能受餘地不堪又擣萬種香為丸若燒一塵具足眾氣。
二法華下別示分二初正明位次二初通列諸經二初正列開示悟入四字以對住行向地在文可見引華嚴云初發等者意將初住開發三身例二住去至於玅覺無不皆然故云此明圓四十二位也維摩詰經觀眾生品天女彈訶舍利弗云瞻蔔林等瞻蔔林者喻圓教也不嗅餘香比三教也淨名空室表常寂光十方如來咸住其中故入室者名入寂光與諸如來法身大士一體無異功德玅香普薰一切無非中道根塵法界其在茲乎瞻蔔此飜黃華樹也薝(丁敢切)字誤也應作瞻字維摩經不二法門品三十一菩薩各各宣說不二法門葢以有言言於無言是名別教若一一門能攝諸門是名圓教文殊乃以無言言於無言淨名則以無言無言是名不二在圓教也是乘微玅無有過者名最上乘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所謂大乘大般涅槃佛性之理是名涅槃一心五行又經云者亦涅槃也理具諸法如大海水依理修觀如在海浴此行徧攝一切諸行譬如[A67]已用諸河之水又娑伽等華嚴云也娑伽羅者此飜鹹海從所居處以立名焉龍譬如來雨喻圓教海譬圓機餘地喻三教之人車軸之雨雨之大也澍時雨也又擣萬種香為丸等文出楞嚴三昧經中理具諸法如萬種香諸法即理如擣為丸隨觀理性所具一法如燒一塵理具一法徧攝諸法如眾氣具足。
[科01]如是等類竝屬圓教。
二如下結。
二今下別依法華瓔珞分二初標列五品名目法華顯然八界發心至一生在四方道場開示悟入如此即是十信等位若瓔珞經位次昭然具足列釋法華純圓瓔珞兼別今須取圓。
[科03]初五品位者。
二初五品下釋文分二初凡二初外凡三初標。
[科04]一隨喜品。
二一下釋為五初隨喜品分二初標。
[科05]經云若聞是經而不毀訾起隨喜心。
二經下釋二初引經即分別功德品十九行偈後先明現在四信次說滅後五品下去引經準此應知。
[科06]問隨喜何法。
二料揀分二初問。
[科07]答玅法。
[科08]玅法即是心也。
二玅法者下別釋分三初心法又三初示法即心三法玅義此心法也心法在因眾生法一往通因果二往局在因佛法定在果經云閑處攝心即心法玅為令眾生眾生法玅唯佛與佛究竟實相即佛法玅心佛眾生待絕二玅經題玅法斯之謂矣。
[科09]玅心體具。
二示體德即玅心體具一句是也應知在因一念之心無一異相達此無相具一切心三千具足是則名為玅心體具所以體具方彰玅心玅心良由體具故也何者一念之心無一異相無相則是空中實體實體任運具足三千故知體具方是玅心體若不具何殊小乘偏空之理具若不空何異世間質礙之物是故應知具即是假假即空中別教[A71]已還尚不識具況識空中具是體德空是體量非德非量名為性體體即中道量即是真具即是俗混而不雜離亦不分雖一一徧亦無所在鏡體光像方之可知器之與飯類之同矣玅心既爾玅色亦然色心一體咸具三千豈得偏計心具三千色不具耶色即心故既具三千心即色故豈不具哉由性具故色心乃具色心之具約事而辨性具體具就理而論性具修具心具性具心徧性徧心變性變準而思之不能委說然須了知即具所以即乃為彰不二具則顯於體德由體具故即方不二斯竝圓乘皆非偏小他宗亦談法性之理猶如虗空此同今家體性體量但他不立體具三千失於體德圓理徒施是故荊谿頻將具義以斥他宗未善談性今家學者不知此由專執性具不許亡絕是則失於性體性量所以或聞空中泯絕三千便謂同於小乘太虗空理若聞本具十界宛然乃謂大乘究竟圓極而不思惟若無性體性量泯絕何能顯於德具三千故諸文中性具理具性理無出空中具法咸皆是假空中體本亡泯故能具足三千譬明鏡之空淨故現大小之形性理既具那謂斷無具即是假何謂空中空中若存諸相俗假如何說之況玅經中諸法實相標權實章諸法是標俗假權也實相是標空中實也所謂[A72]已下乃是釋於權實章也如是則是釋於空中性相等是釋於諸法所以一家三轉讀文良由於此故諸法即實相三千亡絕實相即諸法十界宛然故荊谿云如是相等即是轉釋諸法實相以諸法故故有相等以實相故相等皆是實相無相相等皆如皆如皆是豈非空中空中是理假等為事況復實相必具諸法諸法法爾即空即中況復實智無有若干權智乃有差別之法地具桃李實有權耳是故四眼二智萬像宛然佛眼種智真空冥寂況常寂光端醜斯亡寂光所對咸有淨穢諸文所談其意咸爾有眼諸賢幸埀觀察近來學者執計紛紜或唯談空寂或[A73]但論體具互相排毀形于筆舌豈非皆是邊見者哉請讀金錍三義明性方曉一家圓頓玅說但專在有龍樹所謂聞諸法空如刀傷心唯欣空寂中論所謂佛所不度若好雙非是則名為愚癡戲論無說無示瘂者應是得道人乎邪見稠林何由可出是以聖人悉檀赴物或有或無以至雙非若乃自行照了根源空有雙非寧當可得是故應知第一義中一法尚不可得何況三千世諦之中尚具無量豈但三千耶不達此旨徒費精神龍鬚牛皮喻意可識人尚不知三千之法名為幻有豈解即空空尚驚心中必惑耳於此尚乃迷倒無知何況聖人說教大體自行知見利他因緣嗚呼研習積年猶迷闇託況談世論孰能體之。
[科01]如如意珠。
三舉喻即是如如意珠一句也如意珠者大論云出舍利中法滅之時一切舍利皆為如意珠止觀云天上勝寶狀如芥粟七寶琳琅非內畜非外入稱意豐儉降雨穰穰色法尚爾況心神靈玅而不具耶如意珠體喻空中理也七寶等喻理具也降雨等喻事用也竝由理具方有事用是故借喻玅心體具焉又如三毒惑心心起尚具八十八使又如眠夢尚見百千之事況玅心者哉斯等三喻如止觀中喻不思議之三境也得前文旨三喻可知錯解之人其亦多矣。
[科02]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
二心佛下例生佛心法之玅既乃如此眾生諸佛無不咸然三法之玅良在茲焉故華嚴云心如工𦘕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界中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言心造者不出二意一者約理造即是具二者約事不出三世三世又三一者過造於現過現造當二者現造於現三者聖人變化所造竝由理具方有事用心法既爾生佛亦然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但須了知理是空中理實具足三千俗權在理則本具在事則起用性具修具三法無差性理既具具亦即理故達理具即空即中若但約具名三無差是則失於空中理也唯論空中名三無差是則失於體德事矣若能理事俱明則無有過焉故心生佛三則名差一一即理無不具事名三無差輔行因釋心造故論理具事用三法各具名為無差既以具事名為無差具必即理故達理具即空即中釋籤因辨三法高下事用差殊故示理體名為無差然而理體非不具事故金錍云眾生有迷中事理諸佛有悟中事理迷悟雖殊事理體一生佛既爾心豈不然是則三法咸有理具及以空中名無差矣況復俗假名為差別真空無差中道雙非差與無差而復雙照差與無差故差無差用與不同如其偏執誠難會通。
[科03]此心即空即假即中常境無相常智無緣。
三此心下明諦觀文分二初正明又二初即照而遮此心即空假中照也無相無緣遮也此心者即向玅心也依理生解故名玅心依解而觀即是陰境望觀屬事斯之謂矣故一念因心以三觀觀之即見一念無相謂之空無法不備謂之假不一不異謂之中能觀既是三觀所觀乃名三諦諦境常故觀智亦常諦觀名別其體本同以心為境心亦能照能所俱心心心相照四句分別如義例中是以玅心體具全性起修了性為行全是諦觀不二故也故瓔珞經下卷中說敬首菩薩問佛三觀法界淨道佛令大眾皆應修學如是法門是以此心因緣所生法即空假中龍樹心印良由於此所照之境即遮故云常境無相也即一心三諦皆不可得也能照之觀即遮故云常智無緣也即一心三觀皆不可得也況復無相及以無緣尚自叵得諦觀相照安可存乎。
[科01]無緣而緣無非三觀無相而相三諦宛然。
二無緣下即遮而照雖皆不得終自炳然能觀之智即遮而照故云無緣而緣無非三觀也所觀之境即遮而照故云無相而相三諦宛然也終日雙遮終日雙照悉檀假立所以如此自行推尋了然冥寂閑處攝心其在此矣。
二初心下結示文分二初結名即是結成隨喜品名也。
初心者五品之初品也知此者指向諦觀也初心知此結成隨也隨順事理無二無別即是諦觀空中之理俗假事也慶[A75]己慶人結成喜也隨順玅法有事有理所以慶[A76]己有其智慧兼乃慶人有於慈悲事即理故名為慶[A77]己理即事故名為慶人是故初心專立自行亦以願力而慶人焉自行化他良由此也能如此者名隨喜矣不其然者名毀訾焉。
[科03]內以三觀觀三諦境外以五悔勤加精進助成理解。
二內以下明內須外助文分三初結前生後內以三觀觀三諦境結前也外以五悔助成理解生後也所謂前來雖以三觀觀三諦境三惑未伏初品未明外障紛然須加事行而修五悔外障不生內觀可發理解即向理觀故也。
[科04]言五悔者有二一理二事。
二言下釋分二初理事雙標理即前來內觀之義而今標者相對來耳。
[科05]理懺者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即此義也。
二理懺下理事各釋分二初引文重示理觀五悔標既相對而來釋亦相帶故也此文出自普賢觀經所言端坐是約身儀身儀通四且云坐耳自行空中名念實相化他玅假諸法三千總而言之自他不二三觀圓修理事融泯能了妄念無一異相名念實相若達無相無相而相三千宛然無一異故眾罪不生霜露慧日法喻可知前既標云五悔有二故知理懺須具五種良由懺悔以至發願皆須念於空中實相無相而相三千宛然故得理懺該於五種五種通皆悔除眾罪是以但云理懺故也不作此釋豈可理懺與前諦觀而有異乎梵云懺摩此云悔過華梵雙舉故云懺悔釋懺悔名示懺悔處辨懺悔法明懺悔位無生取相作法等三真如唯識四種三昧十境十乘託事附法約行等義廣如諸部此難具陳。
二言事懺者下正明外助事行五悔文自分二初正明二結初又分五初懺悔分二初正釋分二初方法首伏晝夜六時等方法也披陳罪等即首伏也如法華中三七方法及以諸經行法一科綺側語詞言乖道理名綺語也構鬬之言間他令致得失分乖名兩舌也惡言加彼令他受惱名惡口也優婆塞五戒經加說無義語而為五惡普賢觀云舌根起五種惡口不善業斯之謂也人不知此乃謂譯家誤云五種然今十惡文略一殺生耳餘如前釋須知懺悔正為滅除破戒罪矣。
[科07]若如是則外障漸除內觀增明。
二若如下結成為三初內由外助若如是則指向方法外障漸除指逆惡等內觀增明指前諦觀事行有力外障不生內觀得明外助之力也。
[科08]如順流舟更加㯭棹豈不速疾到於所止。
二舉喻依理修觀如順流船事行首伏如加㯭棹圓伏圓斷始自五品終于玅覺異乎偏漸次第修證故云速疾到於所止。
[科09]修圓行者亦復如是正觀圓理事行相助豈不速至玅覺彼岸。
三合其文皎然。
[科10]莫見此說便謂漸行謂圓頓無如是行謬之甚矣。
二莫見下斥非文分二初舉謬總斥上來所明理觀事懺斯是依準諸大乘經凡愚不知或聞此說便謂漸次小乘之意而圓頓中都不如是所以有云若未頓超方便且於教法留心等良由世人迷於大乘修行法門偏計理性無說無示而廢修得解行二門端拱無為不禮聖容不讀經教乃言我是大乘頓機直入若諸經論蓋被中下漸次之流一家所斥闇證之徒良在斯矣。
[科01]何處天然彌勒自然釋迦。
二何處下別斥文分二初以無因而有果斥彌勒釋迦既是果人果必由因今不修於理事之因是無因矣無因謂之天然自然也豈可無因而感果哉所以斥云天然彌勒自然釋迦矣菩薩大人萬行楞嚴便為無用也永嘉那謂多劫修乎然華嚴云如貧窮人數他珍寶於法不修亦復如是故佛垂教欲人依之而修證耳因指見月不其然歟是則經論何傷人乎文字解脫何必畏哉所作無非何謂漸行耶教外將何而別傳乎討疏尋經分別名相自不達耳非經論之過焉不知討誰疏耶若慈恩等疏此則可爾若天台疏皆有方軌攝法入心觀與經合非數他寶豈是分別名相而[A79]已哉誤無量人棄嫌經論所損至大彌須慎之清凉觀師云撮台衡三觀之玄趣使教合亡言之旨心同諸佛之心不假更看他面謂別有亡機之門昔人不參善友但尚尋文年事稍衰便欲廢教求禪豈唯抑乎佛心亦乃飜誤後學是以不能依教修行故為如來苦訶責耳人之罪矣經論何愆故吾祖斥於修心不達者云隨逐積年看心稍久遂不知研覈問心是以不染內法著外文字偷記註而奔走負經論而浪行斯皆斥於不了者耳與數寶者無以異焉今之庸鄙於知識處纔聞句偈便謂教外而別傳者以由不知吾佛法藏如來教海含融一切諸法故也遂以禪高於教知他何謂教乎何謂禪乎悲哉悲哉餘如大部補注中辨。
[科02]若纔聞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即心是佛不動便到不加修習便成正覺者。
二若纔聞下舉謬執法門斥文分二初舉執計又二初舉所執法纔者僅也少也生死涅槃煩惱菩提即心是佛無上正法付迦葉等皆出佛教昏昧謂之教外別傳非欺天乎聞斯教法而生計著當知皆是大乘上慢謂證真如大妄居首須知即者以顯於離如冰不離水理須融冰義同於離方乃顯即汝今具足生死煩惱何曾悟入菩提涅槃若[A80]已悟入須齊上聖何不放光升虗空耶然汝所計似虗其情諒汝觀道猶為岡像也。
[科03]十方世界盡是淨土觸向對面無非覺者。
二十方下舉能計情由執向法生此計情便謂無非淨土覺等。
[科04]今雖然即佛此是理即亦是素法身無其莊嚴何關修證者也。
二今雖下判屬重斥文分二初判屬理即雖[A81]已聞名謂無修證故與理即無以異焉即心是佛其誰不然[A82]但未修於定慧莊嚴法身體素天龍忽劣豈得齊於大覺果人萬行所嚴淨法身耶故闇禪者多增上慢文字法師多推上位竝由不學天台法門六而復即。
[科05]我等愚輩纔聞即空便廢修行不知即之所由鼠唧鳥空廣在經論尋之思之。
二我等下牒計重斥鼠唧鳥空者斥其闇證不達諦理謬說即名何殊怪鼠作唧唧聲即聲無旨濫擬生死即是涅槃亦如怪鳥作空空聲空聲無旨豈得濫同空空三昧是以天台約理即一法叵存約修則萬行圓足全修在性全性起修性無所移修常宛爾若得此意聞眾怪說情慮[A83]坦然圓頓玅乘投心有地良由了知本性空寂故修眾行無有滯焉。
[科06]二勸請者勸請十方諸如來留身久住濟含識。
二勸請者正為破其謗法之罪以我等輩無始[A84]已來或為邪徒請佛入滅斷正法輪欲除此罪故須勸請十方如來久住利物。
[科07]三隨喜者隨喜稱讚諸善根。
三隨喜者正為滅除嫉妒之罪以由昔日嫉他善根故今飜破乃生隨喜。
[科01]四回向者所有稱讚善盡回回菩提。
四回向者回自功德回他眾生同會無上佛菩提果如回聲入角響必遠聞此乃正破有漏之罪以昔有善不回回向無生玅智所以流浪又謂之破著有罪也。
[科02]五發願者若無發心萬事不成故須發心以導前四。
五發願者雖行前四無願多退如牛無御不能所至如畵無膠如坏未火故須發願要制其心正為破其退轉之罪。
[科03]是為五悔。
二是為五悔一句結也五法雖異莫非悔罪故云五悔焉。
[科04]下去諸位直至等覺總用五悔更不再出例此可知。
三下去諸位下舉一例諸初品既爾四品十信以至等覺諸位咸然是以五十校計經云始自凡夫終至等覺皆行五悔等覺尚修闇證之流那忽見棄。
[科05]二讀誦品者。
二讀誦品分二初標。
[科06]經云何況讀誦受持之者。
二釋分二初引經言何況者隨喜尚爾況讀誦乎。
[科07]謂內以圓觀更加讀誦。
二謂內下釋為二初正釋內以圓觀如前所明更加讀誦如大師示誦經方法今不錄也。
[科08]如膏助火。
二舉喻膏者脂也膏喻外誦火喻內觀。
[科09]三說法品者。
三說法品分二初標。
[科10]經云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
二釋又二初引經為他人說即說法也。
二內解下釋化他功德歸於自[A86]己其心明了勝過初二文中陪字誤應作倍字故止觀云倍助觀心倍即等倍而增勝也。
[科12]四兼行六度。
四兼行品分二初標。
[科13]經云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布施等。
二釋又二初引經兼謂相兼未能正行兼用而[A87]已菩薩戒疏云上來觀心未遑涉事今正觀稍明即傍兼利物能以少施與虗空等理觀為正事行為傍傍即兼義故云兼也布施等下五度故也。
二福德下釋行布施等即福德也以福資慧勝前可知文中陪字亦誤也。
[科15]五正行六度者。
五正行品亦二初標。
[科16]經云若人讀誦為他人說復能持戒等。
二釋分二初引經。
[科17]謂自行化他事理具足觀心無閡轉勝於前不可比喻。
二謂自下釋自行常觀空中之理化他恒用三千之事自他不二理事含融正行六度不礙空中既勝前四不可喻矣。
[科18]此五品位圓伏五住煩惱外凡位也。
三此五下結分二初正結應知觀成方入五品勿謂五品始修觀行。
[科19]與別十信位同。
二與別下例同須了圓教五品六根諸文有異若以五品在十信前如今文說若以五品在十信內此如普賢觀經中明具在大部補注分別。
[科20]次進六根清淨位即是十信。
二內凡分二初總標六根清淨如法華經法師功德品中明之此即相似六根清淨所以即是圓十信位他師於此却將仁王十善菩薩長別苦海以為漸圓法華六根名為頓頓荊谿喻曰山門諸部竝將仁王以證法華但有因果為小異耳云何於此而分二頓真位六根如華嚴說。
[科01]初信斷見惑顯真理與藏教初果通教八人見地別教初住齊證位不退也。
二初下別釋為二初釋初信至七信分三初正釋二初釋初信。
[科02]次從二信至七信斷思惑盡與藏通二佛別教七住齊三界苦集斷盡無餘。
二釋二信至七信文皆可見。
二引仁王證分二初引經即仁王經波斯匿王說偈中文。
[科04]解曰十善者各具十善也。
二解釋分二初正釋又二初釋十善彼經亦不列釋十善不殺不盜不婬不妄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邪見此十一一各有止行皆能順理名為十善是則十信各具十善非謂專以人天不殺不盜等次第而對十信位也。
[科05]若別十信即伏而不斷故定屬圓信。
二釋別苦經文既云長別苦海故知即是圓十信位斷見思[A88]已方別苦海自非今家準法華文寧判十信斷三界苦仁王經意何由可消如何可判華嚴初住為聖位耶。
[科06]然圓人本期不斷見思塵沙意在入住斷無明見佛性。
二然下明非本期分三初正明藏通入空正意為斷見思二惑別教出假正斷塵沙圓教入中正斷無明今斷見思及以塵沙非本期也雖非本期自然先落。
[科07]然譬如冶鐵麤垢先去非本所期意在成器器未成時自然先落雖見先去其人無一念欣心所以者何未遂所期故。
二然下喻冶(羊者切)銷也爐冶也冶鐵成器喻斷無明成八相器麤垢先落喻除見思及以塵沙證真俗理然此猶是且順次第其實應須三觀圓修寧容三惑先後落耶故今猶順教道次第。
[科08]圓教行人亦復如是雖非本所望自然先落。
三圓下合其文易見。
[科09]永嘉大師云同除四住此處為齊若伏無明三藏即劣即此位也。
三引永嘉證分二初引文此一段文本出天台玅玄位玅永嘉大師但是引用天台而[A89]已觀師豈可不知此耶而今特言永嘉云者葢欲顯示永嘉元學天台故也故永嘉集多用天台永嘉既用天台法門今之禪人何得謂之教家所談非宗門耶然永嘉集多依天台而不顯言天台者何但云認得曹谿者何。
[科10]解曰四住者只是見思謂見為一名見一切處住地思惑分三一欲愛住地欲界九品思二色愛住地色界四地各九品思三無色愛住地無色界四地各九品思此之四住三藏佛與六根清淨人同斷故言同除四住也。
二解釋分二初釋同齊見為一者見惑瀾漫觸意生著斷則俱斷故合為一。
一切處者我見為本計著無量名一切處思分三者約次第斷先欲次色次無色也思惑三住皆云愛者即貪愛也思惑實通貪瞋癡慢今文且示貪一種耳淨名疏云欲貪即是欲愛住地色無色貪亦復如是數人謂之欲界名貪上界名愛成論人難此是偏判皆云住者住著為義以有此惑則住生死淨名疏云無住即是無明住地故知無住即第五住雖云無住還成住義有住無住委在彼文。
[科11]言若伏無明三藏即劣者無明即界外障中道之別惑三藏教止論界內通惑無明名字尚不能知況復伏斷故言三藏即劣也。
二釋伏劣言別惑者且置塵沙云無明耳。
[科01]次從八信至十信斷界內外塵沙惑盡假觀現前見俗諦理開法眼成道種智行四百由旬與別教八九十住及行向位齊行不退也。
二釋八信至十信。
[科02]次入初住斷一品無明證一分三德謂解脫般若法身此之三德不縱不橫如世伊三點若天主三目。
二聖位分二初因位三初別釋十住二初別釋初住分三初正釋又二初明內證無明三德亦何一品一分之殊約人斷證名智淺深云品分耳對破縱橫名不縱橫故別教明性德三法而不互融名之為橫修德三法前後而得名之為縱此約修性對論縱橫又有前法次報後應名之為縱此約一性二修論縱縱謂點水之縱橫謂列火之橫既皆縱橫則非圓玅今圓頓教初住位中所證三德則不如是故非縱橫是則圓家性三非橫修三非縱一性二修亦是非縱此約相對故作是說其實圓家三德微玅皆非縱橫何者法身一點雖然在上即二為一是故非縱般若解脫二雖在下即一為二是故非橫故圓三德名非縱橫若性若修悉皆如是性中三法非縱非橫且以非橫對破別家性三之橫修中三法非縱非橫且以非縱對破別家修三之縱此約離為性修各三若乃合為修二性一亦非縱橫且以非縱對破別家先法次報後應之縱故玅玄云性德三軌不縱不橫修德三軌不縱不橫又云三點上下而不縱表裏而不橫釋籤云雖一點在上不同點水之縱三德亦爾雖法身本有不同別教為惑所覆雖二點居下不同列火之橫三德亦爾雖三德修成不同別人理體具足互不相收是則今文就上一點名為非縱就下二點名為非橫非縱必全二為一非橫必全一為二當知此約一性二修論非縱橫一性非無緣了性本具三二修非無一性修三宛爾一性二修既非縱橫性三修三豈可不然是故三德若離若合竝非縱橫又文句云別家三法在因在果悉皆縱橫故知圓法在因在果名非縱橫世伊等者此舉喻也大涅槃經哀歎品云云何名為祕密之藏猶如伊字三點若竝則不成伊縱亦不成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點若別亦不成伊我亦如是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異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為眾生故而入涅槃涅槃疏云西方有新舊兩伊舊伊縱橫如橫川走火點水等可譬他經新伊如此方草書下字而有細畫相連不縱不橫是故借喻圓融三德法身即照亦即自在名一為三三無別體是故非橫非前非後是故非縱一即三如大點三即一如細畫只一伊字而有三點就三而說名為即一而三不橫雖是三點只是一伊就一而說名為即三而一不縱故一不為縱三不為橫與釋籤意無有差殊但云二三為小異耳三則總舉二乃別言故亦可云即一而二而二不橫即二而一而一不縱非三而三名為不一非一而一名為不異故止觀中大小乘師六義縱橫今家三釋一者約理二者約行三約字用竝非縱橫大小六義在偏小故今家三釋在圓融故摩醯首羅飜大自在色天之主三目八臂常騎白牛一面三目三目一面不可單言單言則成縱橫故也故此等喻諸文或將三點以喻三解脫者良以點是文字故也三目以喻三般若者良以目能照明故也此乃依順大經之喻若止觀中復取鏡喻所謂鏡體以喻法身鏡明以喻般若鏡像以喻解脫輔行記云夫以事喻法皆是分喻於中鏡喻其意最親何者徧鏡是明徧明是像非竝非別不縱不橫異乎伊字及天目也請思此喻則三千三諦其義皎然矣。
[科03]現身百界八相成道廣濟羣生。
二現下明外化現身百界如向[A90]已明八相成道如華嚴云或有見佛說法或見入胎或見出胎或見人涅槃或見出家等一一相中皆云或者皆具八相故問內證外現所以者何答內證三德自他不二自行唯在空中法身般若化他三千赴物解脫隨機空中之性本具三千由性本具方有外用如鏡發明則能現像鏡明性十界像生修十界是故外用全由內證所以三德自他兩全具如自他不二門說人不曉此執諍紛紜。
[科01]華嚴經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所有慧身不由他悟清淨玅法身湛然應一切。
二華嚴下引證二初引經。
[科02]解曰初發心者初住名也便成正覺者成八相佛也是分證果即此教真因。
二解釋分二初釋初成又二初釋二初正釋。
[科03]謂成玅覺謬之甚矣。
二謂下斥謬分三初斥以真因為極果他謂華嚴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是玅覺佛故今斥之誤以真因為極果也。
二若下指謬詰難分二初指謬正難若如汝將初住八相是玅覺者二住[A92]已去便成虗設。
[科05]若言重說者。
二若言下引救重詰又二初牒彼救詞他人救云二住[A93]已去是佛重說。
[科06]佛有煩重之咎。
二佛有下重詰是則佛有煩重之愆諸文中敘古來人師謂初頓悟至於十住即是十地而更說有十行十向十地等者此是重說又有人云平等法界定無位次又云頓悟初心即究竟極而更說有四十位等是化鈍根方便之說又云頓悟即佛無復位次今家斥之謂其偏說直指初心以為玅覺唯尚頓門成道速疾乃成圓教後位徒施兼成佛有煩重之失依他所判深為未可今家學者勿雜他人無位之談謂重說等。
[科07]雖有位位各攝諸位之言又云發心究竟二不別須知攝之所由細識不二之旨。
三雖有下引文勸學故華嚴云從初一地具足一切諸地功德故云位位各攝諸位雖復相攝因果歷然那將初住為玅覺耶涅槃經云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言發心者即初住也言畢竟者即玅覺也初後雖殊功德無異故云不別相攝不二其意云何應知所證三德是同故得位位相攝不二攝之所由不二之旨其在茲乎。
[科08]龍女便成正覺諸聲聞人受當來成佛記莂皆是此位成佛之相。
二龍女下引同法華經說八歲龍女變成男子南方作佛文句引胎經云魔梵釋女皆不捨身不受身悉於現身而得成佛法性如大海不說有是非凡夫賢聖人平等無高下唯在心垢滅取證如反掌荊[A94]谿問曰為不捨分段即成佛耶若不即身成佛此龍女成佛及胎經偈云何通耶答今龍女文從權而說以證圓經成佛速疾若實行不疾權行徒引是則權實義等理不徒然故胎經偈從實得說若實得者從六根淨至無生忍應物所好容起神變現身成佛及證圓經即證無生豈不能知本無捨受何妨捨此往彼耶諸聲聞人受當來記而未現身成佛者何以聲聞人須結緣故莂應作䇷。
[科09]慧身即般若德了因性開發玅法身即法身德正因性開發應一切即解脫德即緣因性開發如此三身發得本有故言不由他悟。
二慧下釋三身金剛錍云凡有性名多在凡理如云佛性真實性等故緣了正名因名性本性三法至初往時悉皆開發名曰三身無性名者多通凡聖因果事理如云法界及實相等若唯在果如陀羅尼波羅蜜等法華經中深達徧照即是報身微玅淨法即是法身具三十二及八十好即是應身又深達等即是持經得解之相微玅淨法即是真身具三十二即是應身因果雖殊三身無別學者多迷因而點示餘如大部補注中明。
[科10]中觀現前開佛眼成一切種智行五百由旬到寶所初居實報無障閡土念不退位。
三中觀下結成。
[科01]次從二住至中住各斷一品無明增一分中道與別教十地齊。
二總明九住可見。
[科02]次入初行斷一品無明與別教等覺齊次入二行與別教玅覺齊。
二總明行向地分二初明二行為三初正明二行與別同若依仁王經開十地為三十品亦只是圓家十住三十品耳若與而言之圓家不開十住三十品則別家十地三十品與圓家十住十行十向位齊別家玅覺與圓教初地位齊若奪而言之別家三十品只是十地則別教十地與圓教十住位齊別教玅覺與圓教初行位齊仁王經中不立等覺故十地後即佛地也若爾即是破十一品名為玅覺前文教道云破一品是玅覺者將非此耶豈必脫落十字耶思之今準瓔珞五十二位是故別教破十二品名為玅覺故與圓教二行位齊。
二從三下兼示後位與別異世人情計陰境有無若解斯文自然袪滯何者偏圓對辨陰等十境在前二教不思議境在於圓教圓人所觀觀三教境悉是遮那佛性玅境自就圓論理即唯迷究竟唯悟中間四即迭分迷悟既分迷悟陰境可知況復十境是圓所觀所觀則在圓理即收況第一義及以遠本望觀在事止觀進趣且至初住初住[A96]已上自然流入所列陰境云三教耳他人難云圓謂圓融何有陰境今為答之只為圓融亡智親疏迷成厚薄強分三惑義開六即迷中輕故從理得名故有教理智斷行位因果八義別教陰境從教道說但至二行三行[A97]已去自是圓中所斷之惑故圓等覺迷一品故而有自他本論陰境人卻飜轉云教理玅無陰境者與向所辨殊不相應。
[科04]故以我家之真因為汝家之極果。
三故以我下釋前二行與別同義文為三初以實因重對權果今明圓教故云我家比齊別教故云汝家真因即是圓第二行極果即是別教玅覺。
[科05]只緣教彌權位彌高教彌實位彌下。
二只緣下點示所以文分二初正示約教道說故教彌權破十二品稱為玅覺故位彌高約圓頓說故教彌實居第二行故。
位彌下彌者益也甚也。
[科06]譬如邊方未靜借職則高定爵論勳其位實下。
二舉喻邊方未靜喻有權機借職則高喻有權果定爵論勳喻歸圓實其位實下喻在二行勳者功也爵者量也量其職盡其才也亦封也爵有三等五等三謂公侯伯五則加子男故定別佛之爵論其所破十二品勳只是圓教二行而[A98]已。
[科07]故權教雖稱玅覺但是實教中第二行也。
三故權教下結示權實因果同義文甚分明。
二明三行至十地。
[科09]更破一品無明入等覺位此是一生補處。
三明等覺。
[科10]進破一品微細無明入玅覺位永別無明父母究竟登涅槃山頂諸法不生般若不生不生不生名大涅槃。
二果位分二初位成智斷楞伽經云殺無明父斷貪愛母無明與業潤於生死故如父母能生陰身令玅覺位永盡無餘住大涅槃諸法山頂父母山頂皆約喻也諸法如病般若如藥由病有藥病去藥亡故諸法生般若不生般若若生諸法不生諸法既不生般若亦不生二俱寂滅是大涅槃。
[科11]以虗空為座成清淨法身居常寂光土即圓教佛相也。
二以虗空下座身土圓四土之名如前[A100]已示三身之號在楞伽經普賢觀云佛三種身從方等生玅玄云或言道場虗空為座一成一切成毗盧遮那舍那釋迦三佛具足徧一切處釋籤示云亦如華嚴今文正明法身寂土故普賢觀釋迦牟尼名為遮那其佛住處名常寂光虗空寂光無所不徧清淨法身豈有方所是則座身土圓而非一異也不遷不變名之為常所以經云常[1]我樂淨蕭然無累名之為寂所以經云如寂解脫朗然大明名為般若經云是色常住法故常寂光土有相無相云何分別若約事理三土是事事乃有相寂光是理理即無相空中為理俗諦為事若約中邊復有離合離謂修性各三合謂修二性一修在三土性在寂光寂光之性非有非無二土之修乃是有相及以無相實報無相方便同居二土有相此約修二性一而說寂光之性非無修德三土之修非無性德有相無相準上思之性是中道修是二邊若乃離為修性各三同居方便既是有相有相非無無相雙非實報無相非無有相及以雙非寂光雙非非無無相及以有相常即法身法身雙非寂即解脫解脫有相光即般若般若無相二修即性非有非無性即二修而有而無事即理故一相叵得理即事故萬像宛然事理中邊亦離合異又復寂光名之為體體即實相無有分別三土為用用則立法差降不同四土既爾三身亦然若約二身真身無相應身有相若約三身法身雙非報身無相應身有相若離若合準土思之故存三身及以四土法身寂光定是無相報身實報則通二義自報他報有無異故同居方便應身有相若其相即俱有相俱無相若但從理非相非無相事理相對無相即相即相無相情通玅會諍計咸失近人所說四土三身有相無相互相攻毀章鈔紛紜嗟夫祖師遺文未墜學者何以苟順人情嗚呼哀哉奈之何哉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所以發憤述之云耳。
[科01]然圓教位次若不以六即判之則多濫上聖故須六即判位。
二然下以六即判文分四初明判位所以言多濫者且從不知六位而說若從不知即理而說亦應更云多生退屈故大意云理同故即事異故六諸經中云生死即涅槃皆以六位甄之使始終理同而初後不濫事異故六者理即名字觀行相似分證究竟六位不同迷悟異也理同故即者三諦之理六位咸然故云理即名字即乃至究竟即也既云生死即涅槃又云煩惱即菩提結業即解脫斯乃三障為能即三德為所即三德又是三諦異名人不見之却云三千即假為事異故六三千空中為理同故即又以玅假為能即空中為所即是則能即既謬所即殘闕矣智為能即義亦不然六即蛣𧏙此亦得在三千即假及夫空中蛣𧏙何有若知向來三身四土則於斯義自然通達但患學者習迷既久故更言之何者心性不動假立中名亡泯三千假立空稱雖亡而存假立假號然而空中寂滅無相無相不同小乘太虗所以具足三千玅假空中是理玅假是事而此事理若望三障障皆是事三諦皆理三諦自分空中名理俗諦名事故此三諦六位皆有俗諦三千既通六位三千奚甞無蛣𧏙耶六即蛣𧏙有何不可若論三千即空即中空中寂滅蛣𧏙豈存故了三千即空假中蛣𧏙有無炳然可見若得此意理消伏用染毒有無迷情頓息一家大旨何所疑哉。
[科02]謂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無佛性相常住又云一色一香無非中道等言總是理即次從善知識及從經卷聞見此言為名字即依教修行為觀行即(五品位)相似解發為相似即(十信)分破分見為分證即(從初住至等覺)智斷圓滿為究竟即(妙覺位)。
二謂下正判位次一切眾生有佛性者因不名佛果不名性涅槃經中多云佛性者佛是果人言一切眾生皆有果人之性也所以因名佛性者眾生實未成佛得理證真以煩惱生死是佛等性示令修習名佛性焉佛性有三所謂三千即空假中名正緣了故知三千不出十界三種世間假名五陰在於有情國土世間名為無情若云無情不云有性若云有性不云無情今欲示迷元從性變及為示性令其改迷點權為實故云有情無情有性是故十界三種世間即空假中是三佛性人未思此往往却謂無情之物動轉可見名有佛性可笑之甚是故當知有情無情莫不皆是因緣生法緣生之法都無真實但有名字名字即空空即假中故云有情無情有性即空假中三因佛性實相玅理有佛出世無佛出世常住不遷無所改易以由性理不改變故賢首清凉所談有情無情法性佛性具如大部補注中辨一色一香無非中道者六塵且舉色香三諦[A101]但云中道色香是事中道是理於事見理故云色香無非中道色香中道人皆共許無情佛性惑耳驚心。
總是理即者眾生在於生死之事道理恒自即是涅槃知名識字故云名字乃是識知色心依正本具三千三諦名字依此三千三諦之解而起三千三觀之行名為觀行如鍮比金若瓜比瓠猶火先煗涉海初平二物相類名為相似少分而證名為分證若約所證名為分真究盡終竟名為究竟此六即位出自一家起信論中[A102]已有三即謂相似覺隨分覺究竟覺餘之三即經論必云然六即義亦通三教若論圓位六即亦足何須更列四十二位良以分真之位長故故須借別分其品[1]秩又六即通事理五十二位別在事又五十二位名多而且局局在十信[A103]已去六即名少而且通通於五品[A104]已還。
[科01]約修行位次從淺至深故名為六約所顯理體位位不二故名為即。
三約修下釋名理即雖然未涉於修全性起修例如修雖具九之義故云約修名為六也。
[科02]是故深識六字不生上慢委明即字不生自屈可歸可依思之擇之。
四是故下誡勸。
[科03]略明圓教位竟。
三略明下結。
[科04]然依上四教修行時各有方便正修謂二十五方便十乘觀法若教教各明其文稍煩義意雖異名數不別故今總明可以意知。
二然下明行人依教修行文分二初總示如上四教但是如來說四教法行人依教既乃開解然必依解以立其行解行成[A105]已乃入聖[2]階所以今明四教行法四種三昧二十五法十境十乘雖通四教然今文錄一依止觀正是法華圓頓玅行然今文略不引十境及四三昧四三昧者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言十境者一陰入二煩惱三病患四業相五魔事六禪定七諸見八上慢九二乘十菩薩陰入現前是故初觀餘九待發乃可觀之若無十境乘則無體若無十法名壞驢車無四三昧不辨行儀無其方便正行難立故以二十五法方便一心止觀觀於十境於四三昧行儀之中或作觀心是不可思議玅境用乃至或為離法愛用故至初住開佛知見乘此大車游方至極止觀明靜前代未聞豈徒然哉良在茲矣今人只謂捨惡取空名大乘者此空尚乃不出六十二見稠林何能動出生死患累設以為乘但是禿空殊無法門莊嚴具度乘邪見乘入險惡道是則指火宅為寶渚必為所焚以煩惱為能乘義須傾覆習大乘者自量[A106]己心如何合於法華大車是故一家所立解行不同世間誦文法師闇證禪師故南山云唯有南岳及以天台雙弘定慧豈是諂附而虗授哉餘如大部補注所示。
[科05]言二十五方便者束為五科一具五緣二訶五欲三棄五葢四調五事五行五法。
二言下別釋分二初方便為三初分科。
言二十五方便者方便名善巧善巧調停令入正修故四教方便各有近遠且如圓教假名五品觀行等位去真猶遙名遠方便六根清淨相似鄰真名近方便今於五品之前假名位中又論遠近二十五法為遠方便十種境界為近方便陰等十境若觀若發入品非遙故名為近二十五法去真遙故故名為遠。
[科06]初明五緣者一持戒清淨如經中說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是故比丘應持淨戒有在家出家大小乘不同。
二解釋分五初具五緣緣謂緣藉又名助緣此之五法能助行人行人藉之而修道故文自分五初持戒清淨菩薩戒疏引大論云梵音尸羅秦言性善亦云清凉亦云波羅提木叉此飜保[1]得解脫又云淨命亦云成就威儀亦云防非止惡又是約義訓義[2]勒義禁義南山四分疏云戒是警義警䇿三業遠離緣非古來所傳防非止惡以解於戒然戒通善惡諸經論中多從善戒約義得名如智論云此云性善此從體說心論善生云別解脫及調伏等此從心說如諸論中作無作戒此從業說。
言清凉等此從喻說以戒自觀說是戒經此從教說但偏善行不通惡性止得通解戒為禁也若解善戒善法禁惡若解惡戒惡法禁善此釋戒名名下論體有大有小大乘或以心性及性無作假色小乘或色如多論或心如僧祇或非色非心如成論依體有而止作持犯具在諸文非易可解止觀輔行玄籤句記舉大綱耳其中或有關涉難見亦如大部補注中示一家學者若能深達大小毗尼乃可聽尋定慧之法三學備焉為師可矣。
如經中說遺教經也在家戒者五八戒也八戒於五更加第六不坐高廣大牀第七不著華鬘衣第八不往視聽歌舞。
出家戒者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也。
小乘戒者即向所列在家出家戒也。
大乘戒者如梵網戒也在家出家婬男婬女及鬼神等悉得受之若佛未出輪王化人亦有戒法所謂身三口四及不飲酒八種之戒又云十善是尸羅酒防意地即十善中後三意業數異義同此名舊戒亦名性戒以不待佛制性自是善是惡故也佛若出世凡所制戒乃名客戒應知佛未出時非獨有舊戒亦有定慧如諸凡夫坐得四禪及以八定即舊定也如外道輩執著諸見六十二等即舊慧也若佛所制亦有客定如根本淨禪觀練熏修諸深禪等亦有客慧如四諦等若準釋論有十種戒則通大小一不缺戒即四重也二不破戒十三戒也三不穿戒即波逸提等如是皆名律儀戒也凡夫散心悉能持得四不雜戒即定共也與定相應凡夫入定則能持得出定亦得五隨道戒即道共也見真諦道其惑亡故六無著戒於思惟惑無所染故此二共成空觀持戒七智讚戒出假利物智者讚故八自在戒達法如空無拘撿故此二共成假觀持戒九隨定戒住楞嚴故十具足戒楞嚴定中法具足故此二共成中觀持戒涅槃經有五支十戒五支戒者一具足根本業清淨戒即四重也二前後眷屬餘清淨戒謂偷蘭遮為前眷屬此語因蘭能為重罪前方便故十三僧殘列在重後名後眷屬所言餘者捨墮[A107]已下及諸經中所制之戒皆名餘也三非諸惡覺覺清淨戒即是定共離欲散惡戒體是覺離惡覺故四護持正念念清淨戒種種方便令入無漏即四念處道共戒也五回向具足無上道戒即佛菩薩持非諸下凡也言十戒者一禁戒二清淨戒三善戒四不缺戒五不[A108]析戒六大乘戒七不退戒八隨順戒九畢竟戒十具足戒論取缺壞不任故對根本經取微有缺損故對不雜五支十戒與論十戒和會同異具在釋籤。
[科01]二衣食具足衣有三一者如雪山大士隨所得衣弊形即足不游人間堪忍力成故二者如迦葉等集糞掃衣及[A109]但三衣不畜餘長三者多寒國土如來亦許三衣之外畜百一眾具食亦有三一[3]者上根大士深山絕世菜根艸果隨得資身二常乞食三檀越送食僧中淨食。
二衣食具足衣能弊形食能支命此二具足道業可成。
衣有三者且分三耳復有天須菩提面王比丘及許畜重物重物合在畜長中辨雪山大士如涅槃云釋迦先世曾為大士在於雪山唯被鹿皮時雪山中有香根等我於爾時唯食諸果食[A110]已坐禪堪忍力故不游人間如是乃可亡於說淨受持等事名上根也。
如迦葉者此云大龜氏其先學道靈龜負圖而出應故從德命族是故云也此是中根常行十二頭陀頭陀此云抖擻抖擻十二種過患故也大論六十八云一蘭若二常乞食三糞掃衣四一坐食五節量食六中後不飲漿七冢間八樹下坐九露坐十常坐十一次第乞食十二三衣今文所列即十二中第三第十二也南山云糞掃衣者世人所棄無復堪用義同糞掃體是賤物離自貪著不為王賊所貪當得資身長道上士著之今在中根與律有異。
言三衣者安陀會鬱多羅僧僧伽梨然此三衣無有正飜僧伽梨義飜雜碎衣以條數多故亦名眾集時衣從用名入王宮聚落衣鬱多羅僧名中價衣亦名上衣從用名入眾衣安陀會名下衣亦云著衣從用名院內行道雜作衣人就條數言五七九律無文也若云加沙此飜為染從色立名然此三衣皆須加法加五條法云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安陀會五條衣受一長一短割截衣持餘二衣法文在律鈔大論云佛弟子住中道故但三衣異於外道裸形無恥白衣多貪重著故也又三衣者不同一衣之少不同畜長等多此云不畜餘長亦應更云不畜百一下文云畜百一眾具亦須更云畜餘長也綺文互現耳今文為取雪山大士被鹿皮衣是上根故乃以[A111]但三衣為中根畜百一及畜餘長合為下根若不取雪山大士即以但三衣為上百一為中餘長為下。
多寒等者此土多寒根性又薄大聖一許三品通開故三衣外聽畜百一及許畜長[A112]但三衣一品也畜百一二品也畜長三品也故云三品通開矣仍以百一畜長二品合為下根焉。
言百一者薩婆多云百一之物各得畜一百一之外皆是長物百一供身令受持之長物及餘令說淨畜餘者所謂一切器與非器一外皆須作淨若畜百一於百一物心中但自記憶一種謂是我物或云加法加法記憶隨人而用此亦無在若乃畜長定須說淨說淨詞云大德一心念此是某甲長衣未作淨為淨故施與大德具在律鈔然此淨施非是真實是佛方便令諸弟子得畜長物而不犯戒名為假施若讀輔行須知此意大部補注曾引文示食亦分三如前衣中引大經文即上根也。
二常乞食且舉十二頭陀中第二常乞食即中根也。
三檀越送及僧淨食者既不能絕穀餌果又不能頭陀乞食如來亦許外護施主送食供給復次僧中如法結淨之食亦可受之即下根也。
[科01]三閑居靜處不作眾事名閑無憒閙處名靜處有三例衣食可知。
三閑居靜處夫欲修道當須閑居擇其靜處若紛然憒閙必隨境染著道業難成坏器易壞遺教經云汝等比丘欲求寂靜無為安樂當離憒閙獨處閑居心亂曰憒不靜名閙言處有三例衣食者一者深山如前所明上根處也二者頭陀如前蘭若冢間樹下露坐四處中根處也三者蘭若伽藍下根處也問此與中根如何辨異答中根即[1]坐蘭若空迴之地下根乃在空迴住處及閑靜伽藍良以蘭若飜為閑靜故須辨之。
[科02]四息諸緣務息生活息人事息工巧技術等。
四息諸緣務緣謂塵緣務謂事務此有四種一者生活謂經紀生方觸途紛糾等二者人事謂一往一來附勢交結以求利等三者伎能謂醫方占相及書算等四者學問謂讀誦經論求勝負等如此四事應須止息故云息諸緣務也前三三昧及隨自意諸經行法皆息緣務若歷善惡及以無記非今所論。
[科03]五近善知識有三一外護善知識二同行善知識三教授善知識。
五近善知識障難多途如何遠離故須知識教詔助護聞名曰知見形曰識知識有三一外護者內修玅行不能營務故須外護而給助之二同行者切磋琢磨更相䇿發同其行故三教授者內不通達外起諸障故須明了指示過德善知識者是大因緣。
[科04]第二訶五欲一訶色謂男女形貌端嚴脩目高眉丹脣皓齒及世間寶物玄黃朱紫種種玅色等。
二訶五欲文分五初訶色訶責也欲樂也五欲之境令人樂欲今既修行應須訶之是故訶色如熱金丸若也執之決定燒手脩長也丹赤也皓白也玄黑也朱正色也紫間色也。
[科05]二訶聲謂絲竹環珮之聲及男女歌詠聲等。
二訶聲者聲如毒塗鼓聞之則須死。
絲竹等者自古之樂不出八音土曰塤皰曰笙皮曰鼓竹曰管絲曰絃石曰磐金曰鐘木曰柷在指名環在臂名釧珮者玉之帶也或從人說文云大帶佩也從人從巾佩必有巾謂之飾禮云凡帶必有佩玉也皆所以發起其聲令人生欲心也人聲曰歌歌者柯也以聲吟詠上下如艸木之有柯也。
[科01]三訶香謂男女身香及世間飲食香等。
三訶香者香如龍氣嗅之必病。
[科02]四訶味謂種種飲食有饍美味等。
四訶味者味如沸蜜湯舌必爛非穀曰肴也膳食也。
[科03]五訶觸謂男女身分柔輭細滑寒時體溫熱時體凉及諸好觸等。
五訶觸者觸如師子近必被齧。
[科04]第三棄五蓋謂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
三棄五蓋此五覆蓋心神昏闇定慧不發是故應須棄而捨之貪欲蓋者追念昔時所更五欲生醉惑心亡失正念瞋恚蓋者追想是人惱害於我忿怒毒火燒諸功德睡眠蓋者昏昏名睡倚放名眠猶如死人遠離精進掉悔蓋者邪心動念作無益事名之為掉忽然改變思惟自恥云何今日作斯過失名之為悔由是之故禪定不發猶豫不決名之為疑此非見諦障理之疑乃是障定之疑此疑有三一者疑自謂我本是底下之人非是法器二者疑師所謂彼人無有智慧師而事之將不誤我三者疑法謂所受法何必合理三疑在懷止觀不發。
[科05]第四調五事謂調心不沈不浮調身不緩不急調息不澀不滑調眠不節不恣調食不飢不飽。
四調五事調謂調停眠食二事定外調之身心息三就入住出三時調之調身之法如禪門云夫欲坐者先須安處使久無妨若欲半跏以左壓右牽來近身若欲全跏䟤右壓左寬衣帶周正身勿令坐時更有脫落乃以左手而壓右手置右脚上挺動支節七八許度如按摩法勿曲勿聳正頭正項令鼻對臍不偏邪不低昂身如矴石無令騷動。
次調息者即當開口吐胸中氣自恣而出使百脈處皆隨氣出次當閉口鼻中內清氣如是至三若息[A113]已調一度亦足次以脣齒相拄舌向上齶閉眼令斷外光之後次揀息風如前數息觀中[A114]已示其息若調易入定故次調心者一則調亂令不越逸二乃調心令不沈浮若心沈時繫念鼻端若心浮時安心向下此名初入調身息心若住禪中其有不調如初入法若欲出定漸漸申舒按摩其身漸漸吐納細細呼吸漸漸放心緣於外境所以三事合而調者三事相依如初受胎煗壽識三即身心息不前不後未曾相離故合調之若眠食二不同時故各為一調今文中云沈浮等者沈謂沈下浮謂浮上緩謂寬緩急謂急卒息鈍名澀息利名滑節謂苦制恣謂縱恣食少乃飢多則名飽今皆調之故云不也問棄五蓋中[A115]已捨睡眠今何調眠答前為入定是故棄之今在散心所以調之各有其致無相違也。
[科06]第五行五法一欲欲離世間一切妄想顛倒欲得一切諸禪定智慧門故。
五行五法文自分五初欲。
[科07]二精進堅持禁戒棄於五蓋初中後夜勤行精進故。
二精進。
[科08]三念念世間欺誑可輕可賤禪定智慧可重可貴。
三念。
[科09]四巧慧籌量世間樂禪定智慧樂得失輕重等。
四巧慧。
[科10]五一心念慧分明明見世間可患可惡善識禪定智慧功德可尊可貴。
五一心皆如文可見。
[科11]此二十五法為四教前方便故應須具足若無此方便者世間禪定尚不可得豈況出世玅理乎然前明教既漸頓不同方便亦異依何教修行臨時審量耳。
三此二十下結示前方便者遠方便也是則十境名後方便近方便也方便既立即入正修須於此中列示十境以為所觀但文略耳。
二正修分二初標示言正修者正修玅行非方便也十種之法運載行人游方至極名十乘也而一一乘竝以玅觀觀於陰心顯於三千三諦之理故云觀法也三觀十乘以為能觀陰等十境以為所觀此約藥病過德分也三觀能觀三諦所觀此約不思議法說也至下十乘勿迷此矣。
[科01]一觀不思議境謂觀一念心具足無減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即此之境即空即假即中更不前後廣大圓滿橫竪自在故法華經云其車高廣(上根正觀此境)。
二解釋分十初觀不思議境依止觀中應須標云一觀心是不可思議境也謂觀一念心具足無減三千性相百界千如者即是觀一念陰心顯成三千三諦之境也即此之境即空假中不前不後者點示玅境即是觀也廣大圓滿橫竪自在者境觀即中非橫非竪即假名橫即空名竪三觀微玅名自在也故法華云其車高廣者引大車文證向境觀橫廣竪高等也上根正觀此者十乘分三根今是上根也此是消文對當境觀境觀之旨今試明之何者謂以一心微玅止觀以為能觀一念陰境以為所觀由以能觀觀所觀故即達一念迷妄陰境無一異相無一異者乃是空中寂滅實相實相無相而具諸相諸相即是三千性相不思議假是則觀心所成所顯三諦明矣而此三諦雖是所觀無別能觀故即玅境即空假中是名境觀無前無後橫竪等也故荊谿云能了妄念無一異相達此無相具一切心三千具足非唯此中諸境皆爾是則名為照此著心緣生虗假假中三千自體性空即是心性圓玅三諦若夫不達一念陰心無一異者斯為取著云何能具三千性相故取著心不具三千此約玅觀觀玅境說若以理論無非法界何所隔耶當知止觀陰境十乘廣示其相至下九境其文甚略廣略雖殊大意何別旨趣最顯無出禪境故如向引無一異等若識此義何必再陳但為近代傳習之者各以[A116]己心以談玅境謂之通修及不通修謂境即觀及彰絕待有如是等諸說不同異論紛紜形于章藻傳之尚之孰能正之今故直明境觀文旨他人曲說可不滅哉何者止觀標云一觀心是不可思議者此境難說先明可思議後明[1]不思議故引華嚴心造五陰即十法界約三義讀即三諦故次引無量義廣明十如及三世間然後結成一念三千非一異等輔行謂此是性德境今所明者所言一者十乘之初也觀者釋名中絕待止觀也心者一念陰心也是者成也顯也不可思議境者三千三諦也謂之性德者不由他悟全性而顯也若觀心未是之時名為迷中陰境耳故用釋名中絕待玅觀觀於陰心顯成三千三諦全是性德而顯現也故輔行云玅觀觀之令成玅境境是所觀以所顯能玅觀斯立既是觀心所成玅境故非妄情取著之法故取著心即是迷中陰心而[A117]已照此著心無一異等即是觀成所顯法門故云用觀觀境而說斯義難解深願體之然而所顯三千三諦諸法實相言詞寂滅非一非異云何知於非一異相故寄一異推而彰之既寄修推而彰所顯三千性德是故即有修德境矣如此[A118]但在自行照達若欲化他是故應須於非一異作一異說全向自行而起利他是以即有化他境也所以一念三千三諦實非一異及縱橫等即大經云佛性不名一法十法百千法等經文既云非一非萬故是三千三諦佛性無一異也復云善惡及以無記即是佛性故知由達非一非異非三千[A119]已方乃具足三千三諦三佛性焉所以先蕩然後立法諸文先立然後蕩法蕩立隨宣先後無在玅得此意可與論道然而三境只是一境一境即是觀成所顯三千三諦雖是一境義必具三方彰自行及以化他自他不二真俗同時無說即說說即無說以至下文引三喻等準思可見說教大體其義著明誰云通修不通修耶請以向意討論止觀及輔行文方驗有所歸在理或當何必求人別有義章委明斯旨然今豈欲抑令人信學者於道果何如哉。
二真正發菩提心自達玅境他尚在迷故須發心上求下化不依教道名之為真依三諦理名之為正造趣所期名之為發所期玅果名為菩提能行能趣名之為心無作四諦及以四弘如前[A121]已明憫[A122]己昔迷悲他現昧是故我今上求佛果下化眾生斯乃法華又於大車玅境之上張設慈悲普覆幰蓋幰(虗偃切)以帛張在大車上也問應先起誓後觀玅境何故境後方發心耶答境前發心具如五略今境後發重為成觀故須依境自行化他問發心成觀其觀如何答準止觀云觀心可解輔行決云如前誓相誓相者何即止觀云眾生雖如虗空而度如空之眾生即是空觀雖知眾生甚多而度甚多眾生即是假觀雖知眾生如佛如而度如佛之眾生即是中觀。
[科01]三善巧安心止觀謂體前玅理常恒寂然名為定寂而常照名為慧故經云安置丹枕(車內枕)。
三善巧安心止觀者上既依境發起大心發心必須立於玅行行即止觀故此安心明識行人信法二行回轉相資六十四番名為善巧三止三觀安住諦理息止妄源名為安心定即是止慧即是觀止體靜故理恒寂然觀體明故性常朗然斯乃法華大車之中安置丹枕南山經音云天竺國無此木枕皆以赤皮內著綿毛用之倚臥丹是赤色名為正色無紫間色乃喻智光無分別也枕能休息身首安然喻一行三昧息一切智首息一切行身也所息得理是以安然故今安心即車內枕。
[科02]四破法徧謂以三觀破三惑三觀一心無惑不破故經云其疾如風。
四破法徧如上善巧心或未安故須此門徧破諸法安心破徧緣宜不同有慧之定是前安心有定之慧如今破徧然而破徧雖通四門多以空門無生為首無生是教止觀是行依教立行至無生忍一心止歡破五住惑一切皆破名破法徧今文中云三觀一心通塞文云一心三觀甞檢止觀破徧通塞二文皆云一心三觀三觀一心故知今文文互現耳三觀一心一心三觀其語雖別其旨何殊但是為破橫別三觀分屬三人三人但得各別之一不得即三圓玅自在是故乃立三觀一心也為破竪縱先空次假後中之三此三但得次第之三不得即一融攝難思是故乃立一心三觀也破徧通塞二文咸然今破徧文且引三觀一心之說即破無明發真速疾斯乃法華其疾如風輔行中云始自白牛終至平正即是道品文句中云其疾如風者八正道中行速疾到薩婆若故知白牛多力道品有功方能速破無明疾見真理所以喻於其疾如風然今引經自依十法成乘次第若以十法依於經文大車次第如止觀說。
五識通塞亦名知得失如上破徧應入無生若不入者當尋得失必滯是非若無失者但依前門破塞存通若有失者須以此門檢校除失失則怨於通中起塞故更破塞令其通也然茲通塞有竪有橫所言橫者苦集是塞道滅是通無明因緣生則為塞滅乃名通六蔽是塞六度名通所言竪者見思名塞空觀名通塵沙名塞假觀名通無明為塞中觀名通今文之中不云見思恐脫落耳輔行分別一者通途通塞但以所破為塞能破為通二者別相通塞則以於能起著為塞破塞無著名通然有四義一橫二竪三橫別四一心如彼具說塞者障正道也通者達玅理也是通須護是塞須破於通起塞此塞亦破將反為賊此賊亦破賊若為將此將亦護所以今云於通起塞是則能通飜更成塞若欲破此能通之塞亦須如破所破之塞車外枕喻即動而靜即靜而動所以然者車若行運其枕則閑車若住息其枕則用用時常靜閑時常動實體與用亦復如是是故動靜只是通塞所以車住得枕支持其車方乃無所昂舉通若起塞破塞存通方得到於薩婆若海。
六調道品道品有四一當分二相攝三對位四相生相生即今道品調適前識通塞不調道品何能疾與真法相應四道品義前[A124]已略示白牛等者等於肥壯多力至行步平正也文句止觀以此等文對於無作七科道品故輔行云始自白牛終至平正道品意也無漏般若四念處慧喻如白牛白是色本以喻本淨與修相應始自發心終至道品葢被中根從此[A125]已下即為下根。
[科01]七對治助開謂若正道多障圓理不開須修事助謂五停心及六度等經云又多僕從(此下為下根)。
七對治助開根鈍遮重以根鈍故不能即開二解脫門以遮重故牽破觀心根利無遮根利有遮根鈍無遮[A126]但用道品不須助開今此根鈍而復遮重正觀力弱障蔽紛然若無對治見性誠難是故須修五停之觀破五事障行六度門治六種蔽正助合行方能開悟六度等者以此六度攝諸法盡即是十力四無畏等輔行問云何故但用橫中六度以為對治答橫則事理俱障六乃攝事略周況復苦集無明名略對治不足及以竪中塵沙等惑非治正意今明事治是故不論又有苦集必具無明具無明故六蔽具足但治六蔽餘二自去故此助道能助正觀猶如僕從能侍主人若對三德應以大車其車高廣對法身德又於其上張設等文對解脫德大白牛等對般若德此乃義當修二性一一復具三高廣不二。
[科02]八知位次謂修行之人免增上慢故。
八知位次既修前七二世善發入位不定或未入位未得謂得恐極下根生增上慢是故令其知內外凡及以因果檢校自[A127]己合居何位皆能如是上慢不生。
[科03]九能安忍謂於逆順安然不動䇿進五品而入六根。
九能安忍從初觀陰至知位次障轉慧明或未入品或入五品內有所得外為眾推雖然益他而損自行故須安忍不動不退䇿進五品而入六根故此安忍有內有外內外各有三種之術外三術者一者名譽及以眷屬羅罥集圍如斯之事當早推之莫受莫著名第一術二者上來名利眷屬推若不去應須縮德露現瑕玼名第二術三者縮露若不能免當須一去萬里之外名第三術內三術者若乃三障紛然而起應以即空假中玅觀令障不生六根清淨故外三術安忍順從內三觀術安忍違逆逆順不動安忍力也。
[科04]十無法愛謂莫著十信相似之道須入初住真實之理經云乘是寶乘游於四方(游四十位)直至道場(玅覺位)。
十無法愛[A128]已破見思入於十信相似六根各千功德將恐行人著此功德生法愛心故須此門令其無愛速入初住開佛知見是故經云乘此寶乘上一乘字平聲呼之下一乘字去聲呼之游於四方即知位次安忍無愛在位次初安忍只是忍於五品順違二境令入六根離愛只是離六根中相似法愛於次位中別出五品及以六根勸於行人離障愛也故知前七正明車體及以具度後三只是乘之所涉若無所涉運義不成是故十法通名大車故此十乘為法華行信非虗矣開權顯實等賜大車於茲彰矣。
[科05]謹案台教廣本抄錄五時八教略知如此。
三謹下結勸文分三初結前略錄。
[科06]若要委明之者請看法華玄義十卷委判十方三世諸佛說法儀式猶如明鏡及淨名玄義中四卷全判教相。
二若要下勸尋廣文若論十乘亦須更云請尋止觀而不云者但是略耳。
[科07]自從此下略明諸家判教儀式耳。
三自從下令示諸家判教不同此如玅玄教相文中廣敘古來諸師之說尋文可知不煩錄也。
天台四教集解卷下(終)
寬文戊申冬播陽斑鳩教寺沙門 寂呵訂正
校注
[0581k04] 二通教三初標 [0581k05] 二釋四初略釋名義二初約通前後釋 [0581k06] 二就當教釋 [0581k07] 二廣釋位次二初廣釋前當教位四初通標 [0581k08] 二別釋十段初乾慧地 [0581k09] 二性地 [0582k01] 三八人地 [0582k02] 四見地 [0582k03] 五薄地 [0582k04] 六離欲地 [0582k05] 七已辦地 [0582k06] 八辟支佛地 [0582k07] 九菩薩地 [0583k01] 十佛地三初成佛 [0583k02] 二轉法輪 [0583k03] 三入涅槃 [0583k04] 三引證 [0583k05] 四詰示同異 [0584k01] 二廣釋通前後位二初雙標 [0584k02] 二雙釋二初釋通前 [0584k03] 二釋通後二初正釋 [0584k04] 二料揀二初問 [0584k05] 二答二初約通教定三根 [0584k06] 二約別圓分真似 [0585k01] 三總揀藏通二初問 [0585k02] 二答二初許所問 [0585k03] 二正答同異二初答雖同而異 [0585k04] 二別釋異義二初釋小拙 [0585k05] 二釋大巧二初正釋 [0585k06] 二料揀二初問 [0586k01] 二答 [0586001] 民下一有之字集註同今本 [0586k02] 四結示 [0586k03] 三總結 [0586k04] 三別教三初標 [0586k05] 二釋三初釋名義二初正釋 [0586k06] 二引證 [0586002] 槃下一有經字集註同今本 [0586k07] 二正示別教行位二初略示 [0586k08] 二廣明二初總列諸經二初正列 [0586k09] 二辨意 [0586k10] 二別依瓔珞二初述意二初立義依經 [0587k01] 二分文 [0587k02] 二釋二初凡二初外凡十信 [0587k03] 二內凡三初十住 [0587k04] 二十行 [0588k01] 三十迥向 [0588001] 照一作住 [0588k02] 二聖位二初因二初十地 [0589k01] 二等覺 [0589001] 品下集註并備釋有無明二字 [0589002] 解下一有脫字集註引今文云解入等 [0589k02] 二果位二初成佛 [0589k03] 二說法 [0589k04] 三隨機不定二初正明三初點示教道 [0589k05] 二借別名照 [0590k01] 三借別明圓 [0590k02] 二結勸 [0590k03] 三總結 [0590k04] 四圓教三初標二釋三結.今初標 [0590k05] 二釋中二初釋名義二初正釋名 [0590k06] 二示法體 [0590k07] 二釋位次二初總明 [0590k08] 二別示二初正明位次二以六即判.初中又二初通列諸經二初正列 [0591k01] 二結 [0591k02] 二別依法華瓔珞二初標列 [0591k03] 二釋二初凡二聖位.初中又二初外凡二內凡.初中又三初標二釋三結.今初標 [0591k04] 二釋五初隨喜品二初標 [0591k05] 二釋二初引經 [0591k06] 二料揀二初問 [0591k07] 二答二初總示 [0591k08] 二刖釋三初心法三初示法即心 [0591k09] 二示體德 [0592k01] 三舉喻 [0592k02] 二例生佛 [0592k03] 三明諦觀二初正明二初即照而遮 [0593k01] 二即遮而照 [0593k02] 二結示二初結名 [0593k03] 二明內須外助三初結前生後 [0593k04] 二釋二初理事雙標 [0593k05] 二理事各釋二初引文重示理觀五悔 [0593k06] 二正明外助事行五悔二初正明五初懺悔二初正釋二初方法首伏 [0593k07] 二結成三初內由外助 [0593k08] 二舉喻 [0593k09] 三合 [0593k10] 二斥非二初舉謬總斥 [0594k01] 二別斥二初以無因有果斥 [0594k02] 二舉謬執法門斥二初舉執計二初舉所執法 [0594k03] 二舉能計情 [0594k04] 二判屬重斥二初判屬理即 [0594k05] 二牒計重斥 [0594k06] 二勸請 [0594k07] 三隨喜 [0595k01] 四回向 [0595k02] 五發願 [0595k03] 二結 [0595k04] 三舉一例諸 [0595k05] 二讀誦品二初標 [0595k06] 二釋二初引經 [0595k07] 二釋二初正釋 [0595k08] 二舉喻 [0595k09] 三說法品二初標 [0595k10] 二釋二初引經 [0595k11] 二釋 [0595k12] 四兼行品二初標 [0595k13] 二釋二初引經 [0595k14] 二釋 [0595001] 陪諸本作倍集註亦作倍今為令合義師消釋從作陪本下同 [0595k15] 五正行品二初標 [0595k16] 二釋二初引經 [0595k17] 二釋 [0595k18] 三結二初正結 [0595k19] 二例同 [0595k20] 二內凡二總初標 [0596k01] 二別釋二初釋初信至七信三初正釋二初釋初信 [0596k02] 二釋二信至七信 [0596k03] 二引仁王證二初引經 [0596001] 王下一有經字集註同今本 [0596k04] 二解釋二初正釋二初釋十善 [0596k05] 二釋別苦 [0596k06] 二明非本期三初正明 [0596k07] 二喻 [0596k08] 三合 [0596k09] 三引永嘉證二初引文 [0596k10] 二解釋二初釋同齊 [0596k11] 二釋伏劣 [0597k01] 二釋八信至十信 [0597k02] 二聖位二初因位二果位.初中分三初別釋十住二初別釋初住三初正釋二初明內證 [0597k03] 二明外化 [0598k01] 二引證二初引經 [0598k02] 二解釋二初釋初成二初釋二初正釋 [0598k03] 二斥謬三初斥以真因為極果 [0598k04] 二指謬詰難二初指謬正難 [0598k05] 二引救重詰二初牒彼救詞 [0598k06] 二重詰 [0598k07] 三引文勸學 [0598k08] 二引同 [0598k09] 二釋三身 [0598k10] 三結成 [0599k01] 二總明九住 [0599k02] 二總明行向地二初明二行三初正明二行與別同 [0599k03] 二兼示後位與別異 [0599k04] 三釋前二行與別同義三初以實因重對權果 [0599k05] 二點示所以二初正示 [0599k06] 二舉喻 [0599k07] 三結示權實因果同義 [0599k08] 二明三行至十地 [0599k09] 三等覺 [0599k10] 二果位二初位成智斷 [0599k11] 二座身土圓 [0600001] 我樂一作樂我今從本經文 [0600k01] 二以六即判四初明判位所以 [0600k02] 二正判位次 [0601001] 秩一作袟記三本文和本一作秩一作袟宋本作秩 [0601k01] 三釋名 [0601k02] 四誡勸 [0601k03] 三結 [0601k04] 二明行人依教修行二初總示 [0601002] 階一作位 [0601k05] 二別釋二初方便三初分科 [0601k06] 二解釋五初具五緣五初持戒清淨 [0602001] 一無得字戒經本文同今本 [0602002] 勒一作勤戒疏同今本 [0602k01] 二衣食具足 [0602003] 一無者字集註同今本 [0603k01] 三閑居靜處 [0603001] 坐一作住 [0603k02] 四息諸緣務 [0603k03] 五近善知識 [0603k04] 二訶五欲一初訶色 [0603k05] 二訶聲 [0604k01] 三訶香 [0604k02] 四訶味 [0604k03] 五訶觸 [0604k04] 三棄五葢 [0604k05] 四調五事 [0604k06] 五行五法五初欲 [0604k07] 二精進 [0604k08] 三念 [0604k09] 四巧慧 [0604k10] 五一心 [0604k11] 三結示 [0604k12] 二正修二初標示 [0604001] 集註無正修二字備釋同今本 [0605k01] 二解釋十一觀不思議境 [0605001] 不下一有可字 [0605k02] 二真正發菩提心 [0606k01] 三善巧安心止觀 [0606k02] 四破法徧 [0606k03] 五識通塞 [0606001] 明下一有名字集註同今本 [0606k04] 六調道品 [0607k01] 七對治助開 [0607k02] 八知位次 [0607k03] 九能安忍 [0607k04] 十無法愛 [0607k05] 三結勸三初結前略錄 [0607k06] 二勸尋廣文 [0607k07] 三今示諸家判教不同【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57 冊 No. 976 四教儀集解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二通教分三初標此教正明無生四諦化三乘人同證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