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932-A 序
金剛錍者圓實教觀之標準而令羣迷決却無明之眼瞙見得佛性之指頭之玄論也盖摩訶衍諸教中宣揚此宗無盛於雙林極唱矣而其文浩博散漫傍洎帶權說故其學之者或隔礙互融之旨躊躇偏固之域不亦謬乎荊溪尊者為之痛惻一時託夢𥧌寄野客循環研覈至矣盡矣其中教誡諄諄處有文理鬱乎叵辨者及剡川曠公私記出分科精悉釋義簡遠彼鬱乎者於是乎豁如也然舊本頗多錯脫讀者憾焉張府辯才學生因講次訂之補之會之論文為一本以流于世世能用焉則體會性遍教觀庶乎不難矣剞劂業成請敘於余余也有舊不得固拒援筆隨喜焉以誌歲月云。
文化二年太歲次乙丑春正月既望賜紫前立政澹空應廷瑞書于琵琶湖東薝蔔園中
凡例
- [A1]一此論流布者數本互有少異今簡其優者而從之。
- [A2]一私記山家論註本互有同異彼是而此非者依彼改之義涉兩可者標之上方兩本俱誤者敢依義正之。
- [A3]一論記中引用諸文多取意引之然其義不通者據本文改之。
- [A4]一私記科目間有缺遺者傍取性庵息公或以曾所聞私補之仍上加△下加﹂以分之。
- [A5]一論題私記云金錍論註本云金剛錍論其餘竝云金剛錍今從註本以有偏權疑碎加之以剛之言也。
- [A6]一註本不載撰號以起首六字當撰號也今從之不立撰號科蓋為是也。
凡例畢
金剛錍論私記會本卷上
金剛錍論
言金錍者涅槃第八如來性品迦葉問佛云何佛性難見難入佛言如百盲人為治眼故造詣良醫良醫即以金錍抉其眼瞙一指示之問言見不答言不見復以二指三指示之問言見不答言少見章安云初指如空觀故云不見三指譬圓教十住三觀分證故云少見別教十住猶未能見也。
○[1]次註解題目。
圓伊金錍以抉四眼無明之瞙令一切處悉見遮那佛性之指偏權疑碎加之以剛假夢寄客立以賓主觀者恕之。
言圓伊等者圓伊即金錍竝譬三德之教西方伊字猶如鐺脚仍有遊𮈔相伴可譬圓教三德不縱不橫義通六即見開顯理名為佛眼故大經云學大乘者雖是肉眼名為佛眼迷此理教名餘四眼煩惑雖多無明攝盡四眼見別由同體無明故以金剛教錍抉四眼之無明令歸佛眼種智性外無法故云悉見破偏小執故立剛名絕四離百故夢為表心遊理外而立客號緣性決疑乃稱為主也。
天台沙門湛然自濫霑釋典積有歲年未甞不以佛性義經懷。
嘗猶曾也以猶用也。
○次述意。
恐不了之徒為苦行。
有二義一迷自[A9]己何故以佛性經懷為萬行之本二兼他若自他不了竝行無理印乃同魔外故云徒為徒者空也。
○次正明功能二初總明佛性。
大教斯立功在於茲。
為顯文教所依是故云大。
○次明為諸法歸趣二初雙舉法譬明行法所歸。
萬派之通途眾流之歸趣諸法之大旨造行之所期。
○次示自他宗趣。
若是思之依而觀之則凡聖一如色香泯淨阿鼻依正全處極聖之自心毗盧身土不逾凡下之一念。
百界三千剎那體具故云阿鼻依正全處極聖之自心處猶在也非但凡下在極聖極聖亦在凡下問凡具聖性阿鼻燒煑其性如何答從事從迷有燒不燒從理從悟無燒不燒若爾凡下竝事性遍云何答言性遍者謂理性也覺智家性故名佛性如火家性遍於竹木淹破竹木火性何傷燒煑眾生性理天然不受衰惱若爾生性佛性如何相即答木性火性本來相即水流竹木火性宛然而無淹失由理在於事故得凡下燒煑之名若全事成理云何彼此若爾涅槃何故對生論性答恐生迷性是故對論約證約理譬如虗空空外無法若爾但燒眾生不燒佛性正燒生時其體如何答體性形如空燒熱無當燒時達燒燒即非燒順事受燒性乃隨緣理無失沒如人縛賊縛惡身心善性隨心本不受縛縛亦虗設若執若縛心遊天際也。
○次正宗又二。
△初正因體遍四初無情有性三初問答二初立問由。
曾於靜夜久而思之思之未[A10]已恍焉如睡不覺寱云無情有性。
言靜夜等者達事唯性為靜無明全在名夜積集此觀云久緣理愍物不計性實如睡了說實相實相體寂故云不覺也。
○次正述問答二初問二初總標問人之名。
仍於睡夢忽見一人云僕野客也。
○次述所表。
容儀麤獷進退不恒逼前平立謂余曰向來忽聞無情有性仁所述耶。
麤獷表心遊理外不恒表身口疎遺逼前平立表自恃輕[1]他。
○次略答。
余曰然。
△二問答二。
初執涅槃權文為難。
客曰僕[A11]忝尋釋教薄究根源盛演斯宗豈過雙林最後極唱究竟之談而云佛性非謂無情仁何獨言無情有性耶。
○次答二初引古縱斥。
余曰古人尚云一闡提無云無情無未足可怪。
○次引正教示。
然以教分大小其言碩乖若云無情即不應云有性若云有性即不合云無情。
碩大也若云等者迷悟相奪從迷從事謂情無情何性之有從悟從理情無一如孰分彼此更計情無故云不合。
△三問答二初重徵。
客曰涅槃部大云何竝列。
涅槃部屬大乘何故竝明墻壁非性。
○次重答二初敘意總非。
○次引經二初總引證同。
今立眾生正因體徧經文竝以虗空譬之。
○次正引二初引佛說會正因同。
故三十一迦葉品云眾生佛性猶如虗空非內非外若內外者云何得名一切處有請觀有之一字虗空何所不収故知經文不許唯內專外故云非內外等及云[4]如空既云眾生佛性豈非理性正因。
○次明迦葉設難二初明難由。
次迦葉問曰云何名為猶如虗空佛乃以果地無礙而答迦葉豈非正因因果不二由佛果答迦葉乃以權智斷果果上緣了悉皆是有難佛空喻法喻不齊。
如來說圓實果力無畏等答虗空喻迦葉舉權教果難使不齊。
○次明迦葉立難二初立難。
故迦葉云如來佛性涅槃是有虗空應當亦是有耶。
○次明佛答二初雙標兩意。
佛先順問答次復宗明空。
○次雙釋二初釋初意二初引經權文三義。
先順問云為非涅槃說為涅槃非涅槃者謂有為煩惱為非如來說為如來非如來者謂闡提二乘為非佛性說為佛性非佛性者謂墻壁瓦石。
○次問出經意有權有實二初問出經意。
今問若瓦石永非二乘煩惱亦永非耶故知經文寄方便教說三對治暫說三有以斥三非故此文後便即結云一切世間無非虗空對於虗空佛意以瓦石等三以為所對故云對於虗空是則一切無非如來等三。
○次重難四初難令空成有順權智斷。
迦葉復以四大為竝令空成有故迦葉云世間亦無非四大對四大是有虗空是無對何不名有迦葉意以空無對故有之大也。
初言世間亦無者迦葉見佛對大虗空立世間空世間之空名四大空以為所對大虗之空是一大空以為能對所對空者良由能對故云世間亦無等世間即四大空非四大對即大虗空四大下竝四大是有對法對空亦名空大虗[1]體無對對四大應名有故文結云空無對故有之大也例如正因雖譬虗空空非斷無亦可類權緣了而得名有文中四[2]空為竝初兩句牒佛所立四大二句兩竝難何不名有結空成有初意者非大對大令世亦無(非大即大虗世間即四大)次意者四大有虗無對對大亦有故云何不名有餘二如文。
○二明佛順答。
佛於此後捨喻從法廣明涅槃不同虗空若涅槃不同餘二亦異。
○三引前結難會歸實意。
故知經以正因結難一切世間何所不攝豈隔煩惱及二乘乎虗空之言何所不該安棄墻壁瓦石等耶。
○四辨實正因異權緣了。
佛後復云空與涅槃雖俱非世攝涅槃如來有證有見虗空常故是故不然豈非正與緣了不同。
如來涅槃權教緣了常住虗空即實理正因故不同也。
○次復宗三初出邪空遮於外計三初舉來意。
次佛復宗顯空非有故恐世人以邪計空為佛性喻更以一十復次而遮其非。
○次正明邪空自有十文。
△初破心所。
初云世人言虗空者名為無色無對不可見佛言此即心所三世所攝語似心所故佛破之世言身內何殊心所。
初言語似等者無色等故似無表色不相應行心所法也一一文云世言者結斥偏執有情為佛性者。
△二破光明。
復次外道言虗空者即是光明佛言亦是色法世言身內何殊色法。
第二計空是光明也。
△三破住處。
有云住處世言身內豈非住處。
第三計空住於空處。
△四破次第。
有云次第世言身內必須隨身剎那時運。
第四計空次第不亂故舉剎那隨滅隨空而難世執。
△五破三處。
有云不離三法一空二實三空實佛言若言空者有處無故若言實者空處無故若言空實二處無故世言身內猶闕外計空及二俱。
第五三法者一計空處是空二計實處是空三俱計二皆空。
△六破可作。
有云作法如[3]去舍等世言身沒與真相應則同作法。
第六言作法者除物方空類如造作故以除舍而用釋之。
△七破無礙處。
有云無礙處佛言有分有具若具分者餘處無故世言身內餘處則無。
第七言無礙處者顯有處無空也言有分有具者如身舍中空名為分空大虗中空是具空也。
△八破與有竝合。
有云與有竝合佛言合有三種一如鳥投樹二如羊相觸三如二指[A12]已合世言身內如二指合。
第八言與有竝合者空與有竝也故佛舉三義難之雖俱是竝竝義不同其義自壞初義一動一不動第二二物俱動第三二物俱不動良由有邊有空故得二指竝合。
△九破器中。
有云如器中空世言身內何異器中。
第九可見。
△十破指處。
有云所指之處佛言則有方面世言身中豈非方面。
第十指處者隨指方空不指誰空也。
○三結歸。
佛總結云從因緣生皆是無常故此一十邪計虗空非佛性喻是無常故三世攝故。
如文。
○次結示正空。
虗空異彼徧一切處此違迦葉問復宗符空以喻正因。
如文。
○三結責五初責同邪空。
世人何以棄佛正教朋於邪空。
○次責將權果緣了難實因果正因。
云何乃以智斷果上緣了佛性以難正因如來是智果涅槃是斷果故智斷果上有緣了性所以迦葉難云如來佛性涅槃是有。
○三結釋引文意。
世人多引涅槃為難故廣引之以杜餘論子應不見涅槃之文空効世人瓦石之妨緣了難正殊不相應此即子不知佛性之進否也。
○四況出權意。
況復以空譬正緣了猶局如迦葉所引三皆有者此乃涅槃帶權門說故佛順迦葉三皆是有。
○五明圓三性修性不二二初正示。
若頓教實說本有三種三理元遍達性成修修三亦徧。
主伴順物顯覆適時。
○次明權示之意二初正明權示之意。
欲示眾生本有正性且云正徧猶如虗空欲赴末代以順迦葉豈非迦葉知機設疑故佛覆實述權緣了。
○次引教廣責二初總責。
此子不知教之權實故涅槃中佛性之言不唯一種。
○次別責二初引佛性異名。
如迦葉品下文云言佛性者所謂十力無畏不共大悲三念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子何不引此文令一切眾生亦無何獨瓦石。
力等佛性凡下竝無何不咸言有情無性獨云瓦石而無性耶言十力者一是處非處力佛知一切眾生善惡果報處不謬故二業智力佛知一切眾生三世諸業故三定力佛知一切眾生諸禪定故四根力佛知一切眾生上中下根故五欲力佛知一切眾生欲樂故六性力佛知一切眾生諸性不同故七至處道力佛知一切道至處近遠故八宿命力佛知宿命百千萬億劫故九天眼力佛以天眼見諸細色故十漏盡力佛無漏慧四智具足無能勝故無畏者四無畏也一一切智無畏佛自說言是一切智人他莫能壞也二漏盡無畏同前三說障道無畏佛說障能障道無畏相也四說盡苦道無畏佛說聖道能出世間而無微畏也不共者十八不共法也一身無失二口無失三念無失四無異想五無不定心六無不知[A13]己捨七欲無減八精進無減九念無減十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解脫智見無減十三十四十五身口意業隨智慧行十六十七十八智慧知過去未來現在無礙大悲者大慈大悲也一大慈佛住無緣大慈能與眾生世出世樂二大悲能拔眾生分段變易生死之苦三念者一不一心聽法不以為憂二一心聽法不以為喜三常行捨行能說所說無示無聞故名捨也三十二相者一足下安平滿二足下千輻輪三手足指纖長四手足指柔輭五手足指合縵六足跟具滿好七足趺高相稱八伊泥延鹿[A14]腨膓九平立手摩膝十陰藏如馬王十一身縱廣等十二一一孔一毛生十三毛青而右旋十四金色光其相妙十五身光面各一丈十六皮膚細輭不受塵物十七兩足手肩項中七處滿十八兩腋下安平十九身上如師子二十身端直二十一肩圓好二十二口四十齒二十三齒白而根深二十四牙白而大二十五方頰車如師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味中上味二十七吐舌至髮際二十八梵音深遠二十九眼色如金精三十眼𥇒如牛王三十一眉間白毫如兜羅綿三十二頂肉髻八十種好者一無人見頂二鼻高孔不現三眉紺如初月四耳輪埵相成五身堅實六鉤鏁骨七迴身如象王八足去地四寸印文現九爪如赤銅色而細十膝骨堅圓好十一身清潔十二身柔輭十三身不曲十四指長圓十五指文莊嚴十六脈不現十七踝不現十八身潤澤十九身不委迤二十身滿足二十一識處滿足二十二容儀滿足二十三住處安無動二十四威振一切二十五一切樂見二十六面不長大二十七容貌正二十八面具滿二十九脣赤好三十言音遠三十一臍深圓三十二毛右旋三十三手足滿三十四手足如意三十五手文明直三十六手文長三十七手紋不斷闕三十八惡人見和悅三十九面廣姝好四十面如滿月四十一隨眾生意和悅與語四十二毛孔出香四十三口出無上香四十四容儀如師子四十五進止如象王四十六行步如鵝王四十七頭如摩陀那果四十八一切聲分具足四十九四牙白利五十舌色赤好五十一舌薄五十二毛色紅五十三毛輭淨五十四廣長眼五十五孔門相具五十六手足色如紅蓮華五十七臍不出五十八腹不現五十九腹細澤六十身不傾動六十一身堅重六十二其身大六十三其身長六十四手足輭澤六十五面光各一丈六十六光照身而行六十七等視眾生六十八不輕眾生六十九隨眾生聲而不增減七十說法無差七十一隨眾生言而為說法七十二發音報眾聲七十三次第有緣說法七十四一切眾生莫盡其辯七十五觀無厭足七十六髮長好七十七髮不亂七十八髮旋好七十九髮色青八十手足具德此等相好功由萬行萬行緣理一一互融是故相好等皆佛性也。
若言此是果德眾生有此果性果性身土何不沾於瓦石等耶。
果性徧於依正何隔無情。
○次難世人執教偏語。
又若許因有果性者世何但云十方諸佛同一法身力無畏等而不云生佛亦同法身力無畏等使一塵一心無非三身三德之性種耶。
言偏意圓三不並別也。
○三引教三身難。
若言但有果地法身性者何故經云十力無畏乃至相好。
力等相好竝徧報應咸遍因果。
○四引經四句難。
又復經中闡提善人四句辨性子云眾生有性為何眾生有何等性瓦石為復無四句耶。
二人俱有正因性二人俱無不退性善根人有修善無修惡闡提人有修惡無修善此之四句依正總收焉除瓦礫。
○五引偏小五味難。
又第六第九及三十二皆以雜血五味用對凡夫三乘及佛何故佛性在人差降不同。
出名同體異令知權實分途故第六云凡夫如乳須陀洹如酪斯陀含如生蘇阿那含如熟蘇羅漢支佛佛如醍醐此譬三藏五味三十三云眾生如雜血乳須斯二果如淨乳阿那含如酪阿羅漢如生蘇支佛如孰蘇佛如醍醐譬通五味只為教權在人差降人並有情性何不等。
○六引圓佛性難小八正。
又二十七云若修八正即見佛性婆沙俱舍悉有八正乃至諸經咸有道品為修何八正見何佛性故知子不知佛性進否。
○次問權緣了何不言徧二初問。
客曰何故權教不說緣了二因徧耶。
○次答二初明不徧之意。
余曰眾生無始計我我所從所計示未應說徧涅槃經中帶權說實故得以空譬正未譬緣了若教一向權則三因俱局如別初心聞正亦局藏性理性一切俱然所以博地聞無情無依迷示迷云能造是附權立性云所造非。
言計我我所等者謂於神我計陰能所計一為能四陰為所互計能所亦復如此能謂能造宰主所謂僕從莊嚴能嚴所嚴常等四句隨計隨著若聞說徧逆其計謂生謗墮苦故云未應等云三因俱局者正亦前後互不相通如別教教道仰信登地中道正因為境也前緣修向後方顯藏性者藏謂俗理理即真理若事若行次第不融名藏性局三理初後名理性局故知[1]行性不遍無情即別義也故權教博地宜聞無情無性之說不云依報有性順彼情計是故云無所除無性即是佛性。
○次遠騰一期顯涅槃立權所以以判斥迷心。
又復一代[A15]已多顯頓如華嚴中依正不二普賢普眼三無差別大集染淨一切融通淨名不思議毛孔含納思益網明無非法界般若諸法混同無二法華本末實相皆如涅槃唯防像末謬執分正緣了別指方隅若執實迷權尚失於實執權迷實則權實俱亡驗子尚昧小乘由心故暗大教心外無境。
心外無境者無情非性心外有境則非大教大教依正染淨唯心以心觀心境觀無二焉於心外別棄無情。
△三舉涅槃問二初問。
客曰涅槃豈唯兼帶耶。
涅槃何故兼偏帶半。
○次答二初總答。
余曰約部通云一切兼帶。
部具四教故云一切。
○二別答五初答出權實。
部中品內或實或權如申迦葉難別為末代一機而[A16]已則權實竝明若一向權如恒河中七種眾生若一向實如三點二鳥三慈十德等他皆準知不可具述如云色常色言豈不收於一切依正何故制空今局限耶世人不知教之權實如二乘人處處聞大尚至法華方信[A17]己性悔來至此財非[A18]己有此豈非子不知父性耶聞開權[A19]已方云口生化生有分故涅槃中猶恐未來一分有情不信[A20]己身有如來性及謂闡提未來永斷示令知有及以不斷豈部內諸文全無頓耶初言七種眾生者一闡提二外凡三內凡四四果五支佛六菩薩七佛河譬見思徧觀四方譬觀四諦竝是權也三點從字譬以說二鳥俱遊譬常無常二而不二十功德者竝初地[A21]已上真證功德此例甚多故云他皆準知等父性者譬佛性也言口生等者經云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
○次廣示圓意。
今搜求現未建立圓融不弊性無但困理壅故於性中點示體徧傍遮偏指清淨真如尚失小真佛性安在他不見之空[2]爭無常性之有無不曉一家立義大旨故達唯心了體具者焉有異同若不立唯心一切大教全為無用若不許心具圓頓之理乃成徒施信唯心具復疑有無則疑[A22]己心之有無也故知一塵一法即一切生佛之心性何獨自心之有無耶以共造故以共變故同化境故同化事故故世不知教之權實以子不思佛性之名從何教立無情之稱局在何文[A23]已如前說。
言不弊等者佛教宗體天然常住終無異轍故云不弊迷理者眾故云但困理壅傍遮等者示徧為正遮偏為傍別指他境名淨名如未曾觀陰心具佛性真如徧淨小乘猶觀六界之心而真而淨豈向外求故云尚失等若信心具真如佛性復疑無情有無無情全是自心則成疑[A24]己心之有無也言共造共變者不出二意一者約理造即具二者約事不出三世三世又三世一者過造於現過現造當如無始來及以現在乃至造於盡未來際一切諸業不出十界百界千如三千世間二者現造於現即是現在同業所感逐境心變名之為造以心有故一切皆有空故一切皆空如世一官或畏或愛是親是怨隨福隨觀隨緣不同故使爾耳三者聖人變化所造亦令眾生變心所見竝由理具方有事用如法界上種種變通亦令眾生變心所見可由法體令生無變可由生變使體生滅同佛化境同佛化事佛用若此良由理具生理與佛理何殊但觀理具三千一一無非生佛心性心塵法界何有異耶。
○三明建立所以。
余患世迷恒思點示是故寱言無情有性何謂點示一者示迷元從性變二者示性令其改迷是故且云無情有性。
且云者從第二意仍云無情故云且也若從初意一性無二性情一如可從所變而忘其本也。
○四簡教分齊。
若分大小則隨緣不變之說出自大教木石無心之語生乎小宗。
隨緣等者真如隨緣性體無變如火隨木火性無移全木是性如即佛性。
○五結斥勸信二初譬斥子欲執小道而抗大逵者其猶螳螂乎何殊井蛙乎逵亦道也螳螂者亦云石蜋亦云蛣𧏙丸糞虫也蛙者小蝦蟆也[A25]但知井中深廣焉測海之無涯。
○次正勸信二初舉事勸信三初法。
故子應知萬法是真如由不變故真如是萬法由隨緣故子信無情無佛性者豈非萬法無真如耶故萬法之稱寧隔於纖塵真如之體何專於彼我。
初言由隨緣者從事說也。
○次譬。
是則無有無波之水未有不濕之波在濕詎間於混澄為波自分清濁雖有清有濁而一性無殊。
水譬身也波譬用也濕譬體性眾生起惑為用如濁水之波如來變化為用如清水之波故云無有無波之水等。
○三合。
縱造正造依依理終無異轍若許隨緣不變復云無情有無豈非自語相違耶故知果地依正融通竝依眾生理本故也此乃事理相對以說。
造依造正俱通生佛合水合波理無異轍合濕性而一若許隨緣不變性外無復無情猶云無情有無即是自言違反事理相對者濕譬心性之理波水譬身心之用竝譬於事。
○次約理辨迷二初譬二初譬從理。
若唯從理只可云水本無波必不得云波中無水如迷東謂西只可云東處無西終不得云西處無東。
○次譬於迷事。
若唯從迷說則波無水名西失東稱。
○次例合二初合情性。
情性合譬思之可知。
初文者情謂事情如波性即理性如水只可得云性本非事情必不得云唯情無性。
○次合無情有無。
無情有無例之可見。
無情有無者無有唯性如水無情無性如波只可得云性無無情必不得云無情無性望譬易解故云可見。
○四內心將順濫聽途說引論再徵二初問。
於是野客恭退昃跪而諮曰波水之譬其理實然僕曾聞人引大智度論云真如在無情中但名法性在有情內方名佛性仁何故立佛性之名。
可解。
○次答三初答文無。
余曰親曾委讀細撿論文都無此說或恐謬引章疏之言世共傳之。
○次縱而為通。
汎為通之此乃迷名而不知義法名不覺佛名為覺眾生雖本有不覺之理而未曾有覺不覺智故且分之令覺不覺豈覺不覺不覺猶不覺耶反謂所覺離能覺耶。
次言迷名等者名謂法佛二名義即名下之旨法從諦理且言不覺佛約觀智對法名覺智既[A26]已覺境觀徧融一體三寶更何差別故淨名云佛即是法法即是眾生生約心體和合法約心體離染佛約心體覺知體一對殊名三義徧迷名惑旨故云不知等。
○三約果難因二初問。
客曰若爾至佛方會凡離何乖。
初問意者由前云眾生無有覺智覺智當有應唯極果凡夫分對亦復何乖離字平聲也。
○次答二初正答。
余曰子為學佛為學凡耶理本無殊凡謂之離故示眾生令覺彼不覺故覺不覺自會一如故知覺無不覺不名佛性不覺無覺法性不成覺無不覺佛性寧立。
○次判大小二初正判。
是則無佛性之法性容在小宗即法性之佛性方曰大教。
○次舉佛性異名反難前義二初雙立。
故今問子諸經論中法界實際實相真性等為同法性在無情中為同真如分為兩派。
分為兩派者諸教之內不見無情為法界等。
○次雙難二初難同真如。
若同真如諸教不見無情法界及實際等。
在無情但名法性若在有情名為佛性。
○次難同法性二初引五文。
若在無情[A27]但名法性非佛性者何故華嚴須彌山頂偈讚品云了知一切法自性無所有若能如是解則見盧舍那豈非諸法本有舍那之性耶又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又精進慧云法性本清淨如空無有相此亦無所修能見大牟尼豈於無性又云無修能見牟尼又真實慧云一切法無相是則真佛體。
在無情中不名佛性者華嚴諸文何故法佛義無兩途故引五文以之為證。
○次結示二初示體同名異。
既真佛體在一切法請子思之當免迷教及迷佛性之進否也故真如隨緣即佛性隨緣佛之一字即法佛也故法佛與真如體一名異。
○次引[1]證釋成二初引佛性論。
故佛性論第一云佛性者即人法二空所顯真如當知真如即佛性異名。
破四性名為人空無四假名為法空所空之理體一即佛性也初引論竟。
○次[2]重引華嚴證情無情即是法界佛性等異名其體無二二初華嚴。
華嚴又云眾生非眾生二俱無真實如是諸法性實義俱非有言眾生非眾生豈非情與無情二俱隨緣竝皆不變故俱非有所以法界實際一切皆然故知法性之名不專無情中之真如也以由世人共迷法相名異體一故也。
○次辨同異二初判三義三初判性名在凡在理。
然雖體同不無少別凡有性名者多在凡在理如云佛性理性真性藏性實性等。
○次判法界等名徧通一切。
無性名者多通凡聖因果事理如云法界及實相等。
○三判極[3]證定慧唯在果。
如三昧陀羅尼波羅蜜等則唯在於果。
初略判三義竟。
○次釋出修性二初正明修性。
所以因名名佛性等者眾生實未成佛得理證真開藏以煩惱生死是佛等性示令修習名佛等性而諸教之中諸名[4]不互立涅槃經中多云佛性者佛是果人言一切眾生皆有果人之性故偏言之世人迷故而不從果云眾生有故失體徧。
初世人等者謂不順經[5]示言一切眾生有果人依正不二之性也。
○次約於色心示性體徧二初明徧心。
又云徧者以由煩惱心性體徧云佛性徧故知不識佛性徧者良由不知煩惱性徧故唯心之言豈唯真心。
○次明徧色二初示色徧。
子尚不知煩惱心徧安能了知生死色徧色何以徧色即心故何者依報共造正報別造豈信共徧不信別徧耶能造所造既是唯心心體不可局方所故所以十方佛土皆有眾生理性心種以性喻空具如涅槃一十復次。
色心不二對迷且分。
○次斥失三初斥。
故知不曉大小教門名體同異此是學釋教者之大患也。
○次引權名證。
故身子云我等同入法性及亦得解脫等。
○三寄悟辨迷比決優劣五初約外道。
○次約三藏小乘。
又有二種不如小乘小乘尚云由業力造造徧三界又小乘猶知諸法無常亦不直云無情而[A30]已。
○三約通三乘人。
又有二種不如共乘共乘尚知造心幻化幻徧三界又知諸法體性即真。
○四約於別教。
若次第乘故非所擬。
○五引示通塞。
子聞是[A31]已亦合薄知教法權實佛性進否。
金剛錍論私記會本卷上
校注
[0490001] 舊次作初 [0491001] 他一作物 [0491002] 使一作便 [0491003] 具一作且 [0491004] 如一作虛 [0492001] 體一作空 [0492002] 空一作字 [0492003] 去一作作 [0494001A] 依恐作正 [0494001B] 正恐作依 [0495001] 行一作智斷 [0495002] 爭一作論 [0497001] 證一作論 [0497002] 一無重字 [0497003] 證一作聖 [0497004] 一無不字 [0497005] 示言一作義信【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56 冊 No. 932 金剛錍論私記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1-10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就文為二初題目次入文解釋。
△初又二初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