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822-A 成唯識論證義自序
唯識證義何為而作也。為慈恩之疏亡失無存。學唯識者倀倀乎莫知所從而作也。然則不名補疏何也。曰。補疏則惡乎敢。吾敢自信無一語之與慈恩抵捂乎哉。有一語與慈恩牴牾。而謂之補疏烏乎敢。且吾猶冀古疏之萬一復出云爾。其名證義何也。曰。取大藏中大小乘經論及華嚴疏鈔宗鏡錄諸典正釋唯識之文。以證成論之義。而非敢以[A1]己意為之註也。所以然者。為八識四智行相微細難可了知。乃聖智所知之境。非凡夫心量可測。故不以至教量定之。未有不郢書而燕說者。今之師心自用解釋紛紛。能無一得乎哉。然有一語之不經印證不通商略。則皆非量而不為比量。烏能窺測現量境界也耶。心一而[A2]已。裂而為八為九。不病支離何也。曰。一心之德名為真如。真如具有不變隨緣二義。以不變之心。言一不可得。況有八乎。以隨緣之心。言八萬四千。不足以盡之。乃以八為支離哉。夫真心即事即理。即相即性。即空即色。即智即如。即圓融即行布。即真如即生滅。所謂一法界也。迷一法界而宛然成二矣。由是能取為見分。所取為相分。見分為自內我。相分為他外我。我相一立。而此相遂為舉意動念之根。於是乎起一念作一事。雖淑慝攸分薰蕕各別。而要之同歸於有我。即勉力而修六度萬行。亦凡夫之六度萬行。而非聖人之六度萬行也。流浪生死之海。不得出離。轉徙白黑之塗。無時休息。三教聖人深知病根在此。故不約而同曰無我。蓋善醫者必藥其病根而去之。不得不同焉耳。大學言。正心必先誠意。誠意必先致知。而致知在格物。物者對我而言之也。物我對峙如二山。然彼此各不相到。格者到也。峙則宛然成二。到則一矣。故格物亦無我之別號也。向非我為之崇。則心何待正之而後正。意何待誠之而後誠哉。孟子以孩提之愛親敬長為良知良能。而他日又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之心有俱生而無分別。正七識用事時也。喜則人固愛其親。謂之俱生貪。怒則獸亦憎其親。謂之俱生瞋。以此為仁義。與孔門無我之旨悖矣。西方聖人憫賊與子之難辯。而真與妄之易淆也。故不得[A3]已而分一心為八九識。就其迷一法界處。而立為第七識。就其舉心動念處。而立為第六識。就其不變之體受熏持種處。而立為第八識。又以第八識之行相微細難可了知也。就其在外門轉處。而分為眼耳鼻[1]身五識。以對色聲香味觸。而成色心二法。以使人了知第八識本無垢。以第七識執之而垢。故得賴耶名。聖人捨之。故立聖人之第八識為第九識。謂聖人不得[A4]已而強分之可也。然實有迷一法界處。寔有舉心動念處。寔有不變之體持種受熏處。寔有在外門轉處。則謂八種識自然而然。而非聖人強分之亦可也。此如黃帝岐伯論陰陽著藏腑經絡之原委俞跗之湔腸浣胃。扁鵲之洞見五臟癥結華陀內照之圖。醫者不知此。則亦不可以言醫而療病起死人矣。故學道者。不明唯識之旨。則雖聰明辨才籠蓋一世。而終不免為儱侗真如顢頇佛性。今談道者滿天下。而見道者絕無一人。非此之故哉。然此九識。舉其體則一第八識足以該之。何者。五識即相分。六七識即見分。八識即自證分。而九識即謂自證分也。舉其用則一第六識足以盡之。何者。三性三量三境五十一心所無不具。而凡聖染淨無不備故。由散入定。由凡入聖。皆由六識能觀之力。非餘識能也。則雖分八分九。而亦何甞不一乎。又何支離之有。或曰俗詮之刻也子序之。集解之刻也子又序。而若深許之。則證義可以無刻矣。而汲汲事。力疾校訂。涸精竭慮。以阽于危。雖曰為法捐生。能免噉名之疑哉。曰。吾向於答蘊璞簡中及之矣。談佛法於今之世。猶大市中賣平天冠。有何人理著。吾以老病一措大。博得會禪之名滿天下。欲何為乎。俗[2]論之作。吾甞預商訂焉。及其刻。則從與不從。蓋參半也。集解之見。與吾合處為多。而不合處亦時有之。吾見之未定者。不敢不舍[A5]己而從。而吾見之[A6]已定者。亦不敢以苟同也。此證義之所以刻也。向使余不病得與二師反復研究辯論。以歸於一。以成一家言。則證義果可以無刻。而竟至不惜捐生校訂。以為流通計。若與二師競名然者。豈余之得[A7]已哉。學者鑒吾之誠。而一刳心焉。即它日龍華會上之羔雉。而此冊亦吾之縞帶紵衣也。吾即且夕溘先朝露。勝於鷺鷥駕鴻。凌倒景而朝太清。不啻多矣。
萬曆癸丑六月十九日死灰居士王肯堂宇泰甫力疾自序
成唯識論卷第一
天親菩薩造頌
按婆藪槃豆傳云。北天竺富樓沙富羅。此云丈夫國。此土有國師婆羅門。姓嬌尸迦。有三子。同名婆藪槃豆。此云天親。原為帝釋遣弟生閻浮提。名毗搜扭天王。降阿脩羅故。有此苗裔。故名天親。雖同一名。復立別名顯之。第三子於薩婆多部出家。得阿羅漢果。別云比隣持䟦婆。此云母兒。長子是菩薩根性。亦於薩婆多部出家。於後修定。即得離欲。思惟空義。不能得入。欲自殺身。賓頭盧阿羅漢在東毗提訶。觀見此事。從彼方來。為說小乘空觀。如教觀之。即便得入。意猶未安。謂理不應止爾。因乘神通往兜率陀天。諮問彌勒菩薩。為說大乘空觀。還閻浮提。如說思惟。即便得悟。於思惟時。地六種動。既得大乘空觀。因此別名阿僧伽。譯為無著。爾後數上兜率陀天。諮問彌勒大乘經義。隨有所得。還閻浮提。為餘人說。聞者多不生信。無著法師即自發願。我今欲令眾生信解大乘。惟願大師。下閻浮提。解說大乘。令諸眾生皆得信解。彌勒即如其願。於夜時。下閻浮提。放大光明。廣集有緣眾。於說法堂。誦出十七地經。隨所誦出。無著法師隨解其義。經四月夜。解十七地經方竟。雖同一堂聽法。唯無著法師得近彌勒菩薩。餘人但得遙聞。因此眾人皆信大乘。第二子婆藪槃豆。亦於薩婆多部出家。博學多聞。徧通墳籍。神才俊朗無可為儔。戒行清高。難以相匹。兄弟皆兼別名。法師但名婆藪槃豆。後住阿踰闍國。徧通十八部義。妙解小乘。執小乘為是。不信大乘。無著法師既見此弟聰明過人。識解深廣。該通內外。恐彼造論破壞大乘。遣使報天親云。我今疾篤。汝可急來。天親即隨使還丈夫國。與兄相見。諮問疾源。兄云。我今心病由汝而生。汝不信大乘。恒生毀謗。以此惡業。必永沉淪。我今愁苦。命將不全。天親聞此驚懼。即請兄解說大乘。法師聰明。殊有深識。即得解悟。知大乘理。應過小乘。於是就兄廣學大乘。悉得通達。憶昔毀謗。深自咎責。往至兄所。陳其愚迷。我昔由舌。故生毀謗。今當割舌以謝其罪。兄云。汝舌善巧毀謗大乘。欲滅此罪。亦當善巧解說大乘。因此遂製十地論。攝大乘論。故此二論。菩薩創歸大乘之作。既而久蘊玄宗。情恢奧旨。更為宏論。用暢深極。採撮幽機。提控精邃。著唯識三十頌。以暢大乘之妙趣也。
護法等菩薩造論
梵言達磨波羅。唐言護法。本達羅毗茶國大臣之子。少而爽慧。弱冠之後。王愛其才。欲妻以公主。菩薩久修離欲。無心愛染。將成之夕。特起憂煩。乃於佛像前。請祈加護。願脫茲難。志誠所感。有大神王。𢹂負而出。送離此城數百里。置一山寺佛堂中。僧徒來見。謂之為盜。菩薩自陳由委。聞者驚嗟。無不重其高志。因即出家。爾後專精正法。遂能究通諸部。閑於著述。等者。該親勝。火辯。德慧。安慧。難陀。淨月。勝友。陳那。智月。九大論師也。佛圓寂後。九百年中。天親造頌。親勝火辯同時造釋。千一百年後。餘八論師相次造釋。各成十卷。故卷有百。三藏翻後。糅成十卷。故掌中樞要云。雖分峰崐岫。竦幹瓊枝。而獨擅光輝。穎標芬馥者。其唯護法一人乎。菩薩果成先劫。位克今賢。撫物潛資。隨機利見。春秋二十有九。知息化之有期。厭無常以禪習。誓不離於菩提樹。以終三載。禪禮之暇。注裁斯釋。文邁旨遠。智贍名高。執破畢於一言。紛解窮於半頌。文殊水火則會符膠漆。義等江湖。乃疎成清濁。平郊弭弭。聳層峰而接漢。堆阜峨峨。夷穹窿以坦蕩。俯鑽䆳而無底。仰尋高而靡際。疎文淺義。派演不窮。浩句宏宗。陶甄有極。功逾千聖。道合百王。時有玄鑒居士。識鳳鵷之斂羽。委麟龍之潛跡。每罄所資。恒為供養。深誠固志。物竭積年。菩薩誘接多端。答遺茲釋。而誡之曰。我滅之後。凡有來觀。即取金一兩。脫逢神頴。當可傳通。終期既漸。奄絕玄遵。菩薩名振此州。論釋聲超彼土。有靈之類。誰不懷歡。朝聞夕殞。豈吝金璧。若市趨賢。如丘疊貨。五天鶴望。未輙流行。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唐者李氏有天下之號。以其奮迹晉陽。為陶唐氏故都。故國號唐焉。三藏者。一素怛囕經藏。二毗柰耶律藏。三阿毗達摩論藏。前[A11]已具列。法師玄奘。生洛州偃師陳氏。隋季出家。受具戒。廣學經論。愽參耆宿。鈎深致遠。開微發伏。眾所不至。獨悟於奧者。固非一義矣。既遍謁眾師。備餐其說。詳考其義。各擅宗途。驗之聖典。亦隱顯有異。莫知適從。乃誓從西方。以問所惑。并取十七地論以釋眾疑。即今之瑜伽師地論也。結侶陳表。有詔不許。諸人咸退。唯法師不屈。孑身獨邁。徧歷艱辛。具載慈恩傳中。故掌中樞要云。大師睿發天資。識假循謁。無神迹而不瞻禮。何聖教而不披諷。聞斯妙理。殷俯諦求。居士記先聖之遺言必今賢之是囑。乃奉茲草本。并五蘊論釋。大師賞翫。猶覩聖容。每置掌中。不殊真說。自西霏玉牒。東馳素象。雖復廣演微詮。賞之以為秘訣。及乎神栖別舘。景阻炎輝。清耳目以徵思。蕩心靈而繹妙。乃曰。今者方怡我心耳。宣尼云。我有美玉。韞匱藏諸。誰為善價。我今沽諸。基夙運單舛。九歲丁艱。自爾志託煙霞。加每庶幾緇服。浮俗塵[1]賞。幼絕情分。至年十七。遂預緇林。別奉明詔得為門侍。自參預三千。即欣規七十。必諧善願福果。函丈不以散材之質。遂得隨伍譯僚。即事操觚。餐受此論。初功之際。十釋別翻。昉。尚。光。基。四人同受。潤飾執筆。檢文纂義。既為令範。務各有司。數朝之後。基求退迹。大師固問。基殷勤請曰。自夕夢金容。晨趨白馬。英髦間出。靈智肩隨。聞五分以心祈。攬八藏而遐望。雖得法門之槽粕。然失玄源之淳粹。今東土榮賚。並目擊玄宗。幸復擢秀萬方。穎超千古。不立功於參糅。可謂失時者也。況羣聖制作各馳譽於五天。雖文具傳於貝葉。而義不備於一本。情見各異。稟者無依。況時漸人澆。命促慧舛。討支離而頗究。攬殊指而難悟。請錯綜羣言。以為一本。楷定真謬。權衡盛則。久而遂許。故得此論行焉。大師理遣三賢。獨授庸拙。此論也。括眾經之秘。包群聖之旨。何滯不融。無幽不燭。仰之不極。俯之不測。遠之無智。近之有識。其有隱括五明。搜揚八藏。幽關每壅。玄路未通。囑猶毫毳丘盈。投之以炎爍。霜氷㵎積。沃之以畏景。信巨夜之銀輝。昏旦之金鏡矣。雖復本出五天。然彼無茲糅釋。直爾十師之別作。鳩集猶難。況更摭此幽文。誠為未有。斯乃此論之因起也。
此論十卷。總三十二頌。依頌分科。約為三分。前後各一頌。乃護法等菩薩所造。故以前一頌。名宗前敬敘分。即同常經序分也。後一頌。名釋結施願分。即流通分也。中三十頌。乃天親菩薩所造。故名依教廣成分。即正宗分也。以依瑜伽五分論中。略集要義。成三十頌。施諸學者。名集施頌。初宗前敬敘分分二。一頌。二釋頌意。
稽首唯識性滿分清淨者我今釋彼說利樂諸有情。
一頌。前二句。敬禮三寶。後二句。言所以造論之意。稽者。至也。以頭至地。故云稽首。問。禮者三業皆敬。以首至地。此唯身業。何得盡敬。答。既舉動身。必有語意。何以故。若無心口。何得動身。故動身時。必有語意故。唯識性。法也。滿清淨。佛也。分清淨。僧也。三寶有同體別體。同體者。法界為體。一真體上。有覺照為佛。有軌持為法。有和合為僧。別體者。法。報。化。三身名佛。三乘教。理。行。果。名法。五果。四向。十地。三賢。名僧。問。唯識者。性與相通。何偏敬性。答。唯無漏故。唯真諦故。聖所證故。迷悟依故。所以偏敬。問。常言三寶。佛在法先。今敘何以法在佛先。答。顯說相因。佛先法後。師資相因。法先佛後。問。何故以法得為佛師。答。諸佛所師。所謂法也。般若云。一切諸佛皆從此經出。所以法為佛師也。問。何故論。初須歸敬三寶。答。最吉祥故。真福田故。有大力故。起希求故。故須敬之。問。何故但敬三寶。不敬餘天等。答。性調善故。具方便故。有大悲故。不喜財利故。所以偏敬。利。對害言。樂。對苦言。有情二障。起惑造業。流浪生死。受無量苦。今因此論。生解斷障。得二聖果。利益安樂諸有情故。故曰利益也。
今造此論為於二空(至)所知障故得大菩提。
自此至故作斯論。明頌中利樂有情之意。先總後別。今初。二空者。我空法空也。外道不解名迷。小乘邪解名謬。迷者昧於二空。謬者執於我法。外道我有三種。法有十三種。小乘我亦三種。法有七十五種。我法之義。下文詳之。執者。封著之義。謂同時一聚心心所法。封閉人法。堅著不捨。名之為執。障者覆礙之義。謂覆蔽真心。礙智不起。名之為障。以執我故。生煩惱障。障大涅槃。令諸有情流轉生死。以執法故。生所知障。障大菩提。令諸有情不得滿覺。今以生解而得斷障。以斷障而得解脫菩提二聖果。豈非利樂乎。煩惱者。擾也。亂也。謂見思惑(見思惑者。即見愛煩惱。見煩惱者。邪心觀理。名之曰見。若於假實之理情迷。而倒想邪求。隨見偏理。妄執為實。通名為見。即五利使。見諦所斷。八十八使。及六十二見也愛煩惱者。貪染之心。名之為愛。若於假實二事情迷。隨心所對一切事境。染著纏綿。通名為愛。即五鈍使。思惟所斷十使。及所斷結流愛扼纏盖纏等也)。擾亂有情。故名煩惱。煩惱即障。持業釋也。所知者。智所知境。名為所知。被此染法。障所知境。令智不知。名所知障。所知之障。依主釋也。所知不是障。被障障所知。故非持業。問。二障頭數。是同是別。答。同是根隨二十六惑。問。既同根隨。何稱二障。答。由貪上有擾惱用。名煩惱障。有覆蓋用。名所知障。問。執之與障。是同是別。答。根梢有異。何以故。我法二執為障根本。生餘障類。問。執生障時。為通為別。答。別。謂我執為根。生諸煩惱。法執為根。餘障得生。問。此二障。染有殊否。答。有分別者。名之為麤。有俱生者。名之為細。問。何名分別。答。強思計度。而生起故。何名俱生。答。與身俱生。任運起故。問。分別俱生。孰為先斷。答。分別之障先斷。於見道一時頓斷。俱生之障。修道位中分分漸斷。至金剛心時。方能斷盡。問。斷此二障。於大小乘差別如何。答。二乘唯斷煩惱障。大乘雙斷。問。此二障染。以何方便能斷。答。見前先伏。入見方斷。其斷伏道。三乘有異。如後三乘五位中辨。總明竟。
又為開示謬執我法(至)於唯識理如實知故。
此約二執。別顯世間迷也。開發我法本空。去其謬執。指示唯識實理。出之迷途。
復有迷謬唯識理者(至)得如實解故作斯論。
此約四執。別顯聖教迷也。或執外境如識非無者。此即有宗。依十二處教。執心境俱有。或執內識如境非有者。此破清辯。依密意空教。撥識亦無。或執諸識用別體同者。即大乘一類菩薩。言八識用雖不同。體唯是一。如一水鏡。多波像生。或執離心無別心所者。此即經部覺天所計。但有心王。都無心所。以經言士夫六界。染淨由心。無心所故。雖於蘊中亦有心所。但於識上分位假立。無別實有。然清辯計雖撥皆空。強違中道。而立唯境。順世亦立唯四大種成有情故。若依此義。應有四句。一清辯順世。有境無心。二中道大乘。有心無境。三小乘多部。有境有心。四邪見一說都無心境(士夫即作者。以心能造物。故名作者。六界。謂地。水。火。風。空。識。六法各別。故名為界)。此皆迷實有之唯識。謬執假設之我法。為遮此等。令得悟入唯識深妙理。深妙理。即唯識性也。如則非穿鑿之見。實則非影響之知。能證唯識。方為能解唯識。如是而解。可以言正解矣。
[A12]已上宗前敬敘分竟。下依教廣成分。分三種三科。
一略廣位三科。初一頌半。略答外難。略標識相。次二十三頌半。廣明識相。顯前頌意。後五頌。明修行之位。
二境行果三科。前二十五頌。明唯識境。次四頌。明唯識行。後一頌。明唯識果三性相位三科。前二十四頌。明唯識相。第二十五頌。明唯識性。後五頌。明唯識位。今依性相位分科。初明唯識相。次明唯識性。初又分二。初一頌半。略辯唯識。次二十二頌半。廣辯唯識。
若唯有識云何世間及諸聖教說有我法。
第一頌半。破我法。此天親假設問詞。謂若唯有識。一切法皆無。則云何世間與聖教中。皆說有我及有法耶。世間或是妄執。聖教豈是謬談。
頌曰由假說我法(至)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
頌意謂聖教雖有我法之名。對機假設。非同情執。假有二種。一者無體隨情假。即世間外道所執。雖無如彼所執我法。隨執心緣。亦名我法。故說為假。二者有體施設假。聖教所說。雖有法體。而非我法。本體無名。強名我法。不稱法體。隨緣施設。故說為假。此假說我法一句。古疏有二解。初解言說由。後解我法由。言說由者。言說與我法為由。由言說故。有假我法。我法由者。我法與言說為由。由有我法。方起言說。問。言說由者。因何便能起得言說。說彼我法。答。由妄情故。執著我法。依此便起假我法言方有所詮假我假法。此名說擔情我法也。何以故先有執情。次起言說。後有我法。言說在中。名說擔情我法也。此世間者。若聖教我法。即云說擔證得及我法也。問。我法由者。因何便有我法依之起說。答。由證得故。強名施設假我假法。後起言說。此是假我假法。此名我法擔證說也。先有證得。施設為我法。後起言說。此是聖教。若世間者。應云我法擔情說也。長行問在有字上。頌家答在說字上。名言說由。長行問在說字上。頌家答在假字上。名我法由。既無實我法。則假依何而立。故云彼依識所變。謂依識所變相見分立也。首二句。總答問意。中二句。釋上我法為所變。顯識為能變。後二句。釋能變三名。
論曰世間聖教說有我法(至)我謂主宰法謂執持。
從此直至第二卷非謂一切止。並護法等解釋頌意。分二。一釋我法。即前三句頌。二釋三能變。即後三句頌。一又分三。一釋由假說我法我。謂主宰。主有自在力。宰有割斷力。義同我故。主是我體。宰是我用。或是我所(主是俱生我。無分別故。屬第七識我。宰是分別我。有斷割故。屬第六識我)。法謂軌持。軌者軌範。可生物解。持者任持。不捨自相。
彼二俱有種種相轉(至)轉謂隨緣施設有異。
二釋有種種相轉。世間我種種相。謂我有情。異生。摩納縛迦。養育者。數取趣。命者。生者。知者。見者。外道別執作者。受者。神我等也。聖教我種種相。謂預流等人。三賢。十地。三乘。五性。二十五有。是也。世間法種種相。謂勝論六句。數論二十五諦。及順世外道。七種外道。執梵王。執時。執方。執本際。執自然。執虗空。執我等。是也。聖教法種種相。謂蘊處界等。緣起根諦善巧等法。是也。問。世間我法。率[A13]己妄情。聖教我法。有何益用。答。有四緣故。一言說易故。二順世間故。三能除無我怖故。四有自他染淨信解事業等故。有此益用。聖說我法耳。隨緣施設有異。即解轉字。施設即假立義。隨主宰緣。假立為我。隨執持緣。假立為法。
如是諸相若由假說(至)緣此執為實有外境。
三釋彼依識所變。設問云。是種種相。既由假說。則此假依何而得成立。故答云。彼相皆依識所轉變而假施設。轉變與變現不同。變現者。唯現心等。能起見相。名之為變。不通於種相分色等。轉變者。通於種現。現能熏種。種能生種。種生現行。名轉變也。識謂了別。別釋頌中識字義。顯了分明辨別境相。故名為識。凡所言識。必攝心所。以心所與心王同一所依根。同一所緣境。同一時。同一事。同一行相。具足五義。故曰定相應也。變謂識體轉似二分。識體即自證分。二分即相分見分。論明諸識體即自證分轉似相見二分而生。此說識體是依他性。轉似相見二分非無。亦依他起。依此二分。執實二取。聖說為無。非謂依他中無此二分。論說唯二依他性故。此除真智。緣於真如。無相分故。餘皆有相。不爾。如何名他心智。後得智等。不外取故。許有相見二體性故。說相見種或同或異。若同種者。即一識體轉似二分相用而生。如一蝸牛變生二角。此說影像相見離體更無別性是識用故。若言相見各別種者。見是自體。義用分之。故離識更無別種。即一識體轉似見分別用而生。識為所依。轉相分種。似相而起。以作用別。性各不同故。相別種生。於理為勝。故言識體轉似二分。此依他起。非有似有。實非二分。似計所執二分相見。故立似名。問。相別有種。何名識變。答。不離識故。內識變時。相方生故。問。此顯能變相見二分用體別有。何故又說識似二分生。答。論說相見俱依自證起故。若無自證。二定不生。如無頭時。角定非有。及無鏡時。面影不起。皆於識上現相貌故。故說二分依實體生。世間聖教。依此見分施設言我。依此相分施設言法。何以故。我法若離相見二分。無由起故。我法為能依。相見為所依故。或復者。更端之詞。前言轉似二分。後言轉似外境。故言或復。以第八識頓變根身器界種子。轉生七識。各能變現自分所緣。故曰變似外境。問。如何變耶。曰。我法分別熏習力故。諸識生時。變似我法。此我法相。雖在內識。而以分別故。似外境現耳。此二種轉似。俱依他起性。俱屬聖教。諸有情下。方是徧計所執相。方屬世間。諸有情類六七二識。無明覆故。緣此執為實我實法。如患夢者患夢力故。心似種種外境相現。夢時執為實有外物。寤來方知唯夢所變。我此身相。及外世界。亦復如是。唯識所變。迷故執有我及諸境。患。即病也。[A14]但云似者。即屬聖教。但云實者。即是世間。或為內識二字所障。以轉似二分為世間。轉似外境為聖教。非是。
愚夫所計實我實法(至)所依事故亦勝義有。
此結前義。總釋前三句意。愚夫所計實我實法。是徧計所執。體實都無。猶如龜毛。非與依他內識相似。但隨妄情強施設耳。故說為假。內識所變似我似法。即依他性。必依種子因緣所生。非體全無。如徧計境。彼實我法。然非我法。即我法名。亦是聖教強施設故。名不稱法。故說為假。然則外境定無。而非能如識之有也。內識定有。而不至如境之無也。便遮外計離心之境實有增益執。及遮邪見惡取空者撥識亦無減損執。即離空有。設唯識教。境唯世俗之有。識通勝義之門。由此二諦之名立焉。釋頌意略辯我法竟。
云何應知實無外境(至)境生(問也)實我實法不可得故。
二設問答廣辯我法分二。一總問總答。
如何實我不可得耶(問也)(至)潛轉身中作事業故。
二別問別答分四。一別破我執分五。一破外道三種我。諸所執我以下。皆是答詞。現見世人知覺運動。作業受果。明有主人公潛施默運。如何實我不可得耶。曰。世間所執我雖多。總而言之略有三種。一同太虗立我。即勝論所計作者我。數論所計受者我。二卷舒不定我。即無慚外道。尼虔子。計隨身大小有卷舒故。三量小極微我。即獸主。徧出。二宗所計潛轉身中有自在用。此名六師三計。餘九十種所計我等。不出此三。故曰略有三種。
初且非理所以者何(至)所修證法一切我合故。
先破同太虗空我。應出外量云。我是有法。體常周徧是宗。因云。隨處造業受苦樂故。同喻如虗空。此因唯於異品中有。同品定無。又宗犯能別不極成過。因犯法自相相違過。喻犯能立法不成過。立量破云。我是有法。非常非徧為宗。因云。隨處造業受苦樂故。同喻如心所。異喻如虗空。又諸有情。同一我耶。各一我耶。若同一我者。則一作業時一切應作。一受果時一切應受。一解脫時一切應解脫。如今現見四生六道三賢十聖各各不同。而立此論。便成大過。若各一我者。我既常徧。則一切我更相涉入。各一我中。具有一切我。亦當一作業時一切應作。一受業時一切應受。若言彼作彼受。此作此受。作業受果。於諸我中不相紊亂。無他作我受之過者。理亦不然。常徧之我。不分彼此。既分彼此。不為常徧。今既執常徧。則業果及身。一即一切。而云屬此非彼。有是理乎。故一解脫時。一切應解脫。何以故。一修即一切修。一證即一切證故。
中亦非理所以者何(至)故彼所言如童豎戲。
次破卷舒不定我。我體常住。應不卷舒。既有卷舒。應如橐籥。橐籥中豈有常住之風耶。立量破云。我體非常住宗。因云。有卷舒故。喻如橐籥風。又我既隨身。則身有多物。應可分析。何者為我。色是我耶。受等是我耶。分析之後。便成多體。而猶執我體是一是常。真兒戲之談矣。
後亦非理所以者何(至)諸有往來非常一故。
三破量小極微我。廣百論云。是故我體住於身內。形量極細。如一極微。不可分析。體常無變。動慮動身。能作能受。此亦不然。以違理故。眾微聚積。成極大身。我住其中。形量甚小。云何小我能轉大身。舉體同時皆見動作。若汝意謂我量雖小。而於身中往來擊發。漸次周匝。如旋火輪。以速疾故。謂言俱動。若爾。我體巡歷身中。應有生滅。及成眾分。但是遷流至餘處者。定歸生滅必有眾分。既言我轉。所至非恒。如彼燈光。豈有常一。常必非動。動即非常。我動而常。深違正理。又所執我有住有行。何得說為是常是一。若行時我。不捨住性。應如住位。則無所行。若行時我捨其住性。別體即生。常一何在。
又所執我復有三種(至)三者與蘊非即非離。
二破小乘三種我。即離二我。正量經部二宗所計。非即離我。犢子部計。正量部等亦作此計。蘊是聚義。聚為身故。亦是覆義。覆真如故。即色受想行識五法合聚為身。即蘊我者。謂色是我色等。即身為我。離身之外。無我義故。離蘊我者。彼執我體離蘊別有。非即離我者。彼執我體即蘊非即。離蘊非離。則知蘊有生滅。我體常一。
初即蘊我理且不然(至)故彼所執實我不成。
凡執我者。皆以常一為宗。若言即蘊我者。蘊取聚義。則非常矣。五法合成。則非一矣。量云。我若即蘊。非常一故。喻如五蘊。次約五位破。五根六塵。皆屬色蘊。此云內色。即五根也。此云外色。即六塵也。餘行。即得等二十四法。與五十一心所。除受想二。俱屬行蘊。故曰餘行。餘色。即長短方圓麤細高下正不正等色。色有質礙。我無質礙。故我非即色。量云。內諸色定非實我。有質礙故。如外諸色。心待眾緣。不恒相續。我恒相續。應不待緣。故我非即受想行。量云。心心所法亦非實我。不恒相續。待眾緣故。喻如聲等。餘行餘色無有覺性。我有覺性。故我非即餘蘊。量云。餘行餘色。亦非實我。非覺性故如虗空等。若言離蘊我者。我既離蘊。非色非心。則應如虗空。既不作業。亦不受果。而今現見有作有受。離身心外。復是何物。量云。我若離蘊。無作受故。喻如虗空。若言俱非我者。依蘊立我。故云非離。我非是蘊。故云非即。正知作瓶。團泥成瓶。非離團泥。瓶非團泥。非即團泥。故知泥可言實。瓶決定假。則汝蘊可言實。我決定無矣。有為無為等者。謂犢子部等。彼立三聚。一有為聚。二無為聚。三非二聚。非二即我。又立五法藏。謂三世為三。無為為四。第五不可說藏。我在其中。以不可說為有為無為故。經部亦執有勝義我。非即非離。即計菩薩出離生死。故名勝義。即借彼說例破之云。若汝既知不可說為有為無為。亦應當知不可說為是我非我。故彼所執實我不成。破小乘三種我竟。
又諸所執實有我體(至)故所執我理俱不成。
三總約根境識三種破。謂汝所執之我。是根耶。境耶。識耶。先約識彼。故曰思慮。念過去現在為思。念未來為慮。立量云。我若是識。應是無常。有思慮故。如諸心所。我若非識應是無情。無思慮故。如虗空等。
又諸所執實有我體(至)故所執我二俱不成。
次約根破。根是有作用法。故以作用徵詰。立量云。我若是根。應是無常。有作用故。如手足等。我若非根。應非實我。無作用故。如兔角等。
又諸所執實有我體(至)正見翻令沈淪生死。
此約境破。言汝所執我。是我見分所緣境否耶。若非我見所緣境者。汝等云何知實有我。若是我見所緣境者。即是真相分。現量所得。如實知故。非顛倒攝。當迷之而沉生死。悟之而證涅槃矣。云何汝等所信聖教。皆毀我見沉淪生死。稱讚無我能證涅槃耶。邪見能證涅槃。正見反淪生死。有是理乎。此不立量者。下文當出故。廣百論云。外道經中。咸作是說。著我生死。離我涅槃。既讚捨我。令欣解脫。如何固執有實我耶。為顯此義。故復頌曰。我若實有性。不應讚離我。謂我若實有。緣生我見。即是真實。不應勸捨。為證實我。應更殷勤勸修我見。令其堅固。云何勸捨真實我見。令修虗妄無我見耶。若無我見。不稱實我。汝不應說能證涅槃。不稱實見證涅槃者。知真趣脫。此說應虗。為顯斯義。故次頌曰。定知真實者。趣解脫應虗。有我若實。無我我所解脫方便見應成虗。有我我所違逆涅槃隨順生死見應是實。若顛倒見隨順涅槃。無顛倒見隨順生死。云何汝論作如是言。定知實者能趣解脫。以此定知空無我見。得涅槃故。所證非虗。我我所見涅槃時捨。應知餘見是其顛倒。
又諸我見不緣實我(至)隨自妄情種種計度。
此破我執[A15]已竟。總申二比量。初約能緣。次約所緣。以將欲說出我見所緣是假相分。故先審定。我見不緣實我。以我見自有所緣故。喻如緣餘心。亦無實我為我見境。以是我見之所緣故。喻如所餘法也。我見亦是心所。以其餘心所為同喻。故曰如緣餘心。我見即是妄見。妄見所緣。即是妄境。與龜毛兔角等耳。故曰。是所緣故。如所餘法也。所餘法。即第六蘊第十三處第十九界等。是故下。說出我見所緣是假相分。我見既不緣實我。是緣何等。但緣內識變現五蘊似我之相。隨自妄情。周徧計度。以為實我。如病眼境。定非實有。故不可以我見所緣。證立此我實有常住。
然諸我執略有二種一者俱生二者分別。
四總舉通執分二。一標數。總舉世間沙門婆羅門等所有我執。品數雖多。約而言之。不出二種。
俱生我執無始時來(至)勝生空觀方能除滅。
二正釋分三。一俱生。二分別。三總結。今初。由從無始來故。不待邪教。由內因力故。非邪分別。由恒與身俱。即任運而轉。具上諸義。故名俱生。此復二種。一者。第七執第八見分為內自我。而親緣第八見分不著。[A16]但託彼見分為本質。於自心上變起影相而緣。為帶質境。故曰起自心相執為實我。此則常常相續。無有間斷。二者。第六緣第八所變色心蘊法。或總執內蘊為我。外蘊為所。或別執一蘊為我。餘蘊為所。於自心上。變起影相而緣。為獨影境。故亦曰起自心相執為實我。此則有間斷時。不恒相續。此二我執。無始至今。任運而有。不假作意分別尋伺。細故難斷。直至修道位中。修習勝生空觀。地地漸斷。至金剛心。方能斷盡。言勝生空者。揀異見道生空。故名勝也(生空。即眾生空。若觀生死苦果。但見名色陰界入實法。從因緣生。新新生滅。是實法中空無我人眾生壽者等十六知見。如龜毛兔角畢竟不可得。是名眾生空)。
分別我執亦由現在(至)生空真如即能除滅。
執有內外。等從緣生。故曰亦由。現在。對無始時來。外緣。對內因。非與身俱。對恒與身俱。然後方起。對任運而轉。唯在第六意識中有。簡前第七無分別義。邪教所說蘊相。如從冥生覺。從覺生心。從心生五微塵。從五微塵生五大。從五大生十一根等。邪教所說我相。如我是思等。現分別起。對前俱生。故名為麤。初見道時。即能除滅。故名易斷。見道位中。初地初心生空徧行真如現在前時。一時頓斷。
如是所說一切我執(至)一切皆緣五取蘊起。
三總結內外。自心內蘊。自心外蘊。據宗鏡錄有二種解。彼云。心外執我執法者有兩種。一者如外道等執離心等別有一物是常是一。名之為我。此乃妄計所執。其體都無。二者踈所緣緣本質之法。能緣之心親緣不著。亦名心外。此是依他。其體是有。又云。自心外蘊。第七計我心外唯有。第六計我心外之蘊或是於無。自心內蘊。一切皆有者。親所緣也。不問即離計為我者。影像必有故。云何必有。曰如能緣心將緣龜毛等無法之時。由無始來熏習力故。依種生時。從識自證分上變起龜毛等相分。及緣此龜毛相分。此相見分與識自證分同一種。生。既依種生。是依他性。非體全無。不同本來無體龜毛。故得成所緣緣。乃至如離蘊計有實我實法等亦復如是。離蘊性外。部無實我。亦無決定實法。但是有情虗妄執有。以理推徵。都無有體。故如本來無體龜毛。然我法執此時。亦由無始虗妄熏習力故。變起假我法相。此相與見等同種。亦依他起。成所緣緣。若言獨影境是偏計性者。其體即無。猶如龜毛等。即此一分相分無。何得論言自心內蘊一切皆有耶。是故我執皆緣無常五取蘊相妄執為我者。結成前義。影像相分。必是蘊故。緣此為我。義顯大乘親緣無法不能生識。不成所緣緣。成所緣緣。必有法故。然不可緣此遂執我法是有。如諸蘊相。是依他起性。決定似有。因云仗因託緣而得生故。喻如幻有。妄所執我。是徧計執性。決定非有。因云。橫計度故。喻如畢竟無。恐人不信。故以契經證結焉。集論云。何故名取蘊。以取合故。名為取蘊。何等為取。謂諸蘊中所有欲貪。何故欲貪說名為取。謂於未來現在諸蘊。能引不捨故。希求未來。染著現在。欲貪名取。俱舍云。或有唯蘊。而非取蘊。謂無漏行。煩惱名取。蘊從取生。故名取蘊。如草糠火。或蘊屬取。故名取蘊。如帝王臣。或蘊生取。故名取蘊。如華果樹。通上。四總舉通執竟。
實我若無云何得有(至)於汝有失非於我宗。
五外難內破有三章。初破我有三世難。難云。若無實我。則世人現能憶過去。識現在。誦習未來。益我損我。為恩為怨等事。念念生滅不停。誰為主宰而任持此耶。先約體破。言汝所執我。既是常住。應無轉變無轉變故。三世一如。則是過去應如現在。現在應如過去。若是現在如過去者。則我體常無。三世恩怨亦應常無。誰為憶識誦習。若是過去如現在者。則我體常有。三世恩怨亦應常有。何須憶識誦習。何以故。前之與後。同一我體。無分別故。次約用破。若謂我用自變。我體自常者。理亦不然。用即體之用。體即用之體。不可析而二也。用不離體。體常而用亦常。則我用不應有變。體不離用。用變而體亦應變。則我體不應言常。進退推求。不得言我能憶識誦習三世恩怨等事。次顯正義云。有情身中。一一各有阿賴耶識。一類相續。任持諸法種子不失。與一切法互為因果。熏習力故。得有如是憶識誦習恩怨等事。何嘗有實我為之主宰哉。汝無持種受熏之識。而設憶識誦習之難。祇彰汝失。成立我宗耳。乃我宗則何失焉。
若無實我誰能造業(至)造業受果於理無違。
次破我能作受難。此即十六知見中起者受者。破詞雖以有變易無變易兩端徵詰。然外計定主無變易。以有變易違害常我故。立量云。汝所執我。應是不能造業受果。因云。無變易故。喻如虗空。若言有變易。[A17]已成自教相違。故不立量。次出正義云。然諸有情能造受者。皆是八種心王心所。發業潤生。內因外緣熏習之力。故有善惡苦樂業報等事。豈有實我能作受哉。華嚴會意問云。若準六根無我。誰造誰受耶。答。佛說作善生天為惡受苦者。此但因緣法爾。非是我能作受也。若言是我非因緣者。作惡何不生天。乃墮地獄耶。我豈愛彼地獄。故受苦耶。我既作惡而不受樂者。故知善惡感報。唯因緣。非是我也。如論云。因緣故生天。因緣故墮地獄。是此意也。問。既言無我。誰感因緣。若言無我。但是因緣自為者。草木亦稟因緣。何不生天與受苦耶。答。內外雖但稟因緣。因緣有二。一善惡增上業因緣。但感生天及地獄異熟等。二善惡等流業因緣。生天者感寶地金華。墮地獄者感刀林銅柱等。此是因緣業作。非我能為。豈謂受報不同而計有我也。故經云。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
我若實無誰於生死(至)愚者於中妄執為我。
三破我有生死涅槃難。廣百論引其說云。若一切法空無我者。生死涅槃二事俱失。所以者何。由有我故。諸無智者樂著生死。先造能招善不善業。後受所感愛非愛果。諸有智者欣樂涅槃。先觀生死苦火煎逼。發心厭離。後方捨惡。勤脩諸善。得正解脫。如是一切。皆由我成。我為作者。我為受者。我為苦逼。發心厭離。捨惡修善。證得涅槃。此破之云。汝執我常無生滅。又謂我能生死輪迴。則害常無生滅義矣。我常如虗空。應非苦所惱。又謂我能捨苦求樂。則害常如虗空義矣。故觀厭苦求樂。捨此生彼。則可以驗知定無實我。何以故。若有實我。則不可移易。不能去來隨緣起滅故。但有諸識。無始時來。前滅後生。因果相續。虗妄熏習。似我相現。愚者遂執以為實我耳。此條為[A18]已出其自語相違之過。故不立量。大涅槃經云。師子吼菩薩言。世尊。眾生五陰。空無所有。誰有受教脩集道者。佛言。善男子。一切眾生。皆有念心。慧心。發心。勤精進心。信心。定心。如是等法。雖念念滅。猶故相似。相續不斷。故名修道。乃至如燈。雖念念滅。而有光明。除破闇冥。念等諸法。亦復如是。如眾生食。雖念念滅。亦能令饑者而得飽滿。譬如上藥。雖念念滅。亦能愈病。日月光明。雖念念滅。亦能增長草木樹林。善男子。汝言念念滅云何增長者。心不斷故。名為增長。如淨名經偈云。雖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失。善惡之業因。苦樂之果報。非有人我能作能受。[A19]但是識持。因果不亡。如古師云。眾生為善惡而受其報者。皆由眾生心識。三世相續。念念相傳。如今世現行五蘊。由前世識種為因。起今世果。今世有作業熏種。又為來世現行因。展轉相續為因果故。又善惡之業。皆由心識而起。謂前念造得善惡業。然此一念識雖滅。而後念心識生。既心識相傳不斷。即能任持善惡之業而亦不亡。以由識持故。只為識心如幻無定。故乃有從凡入聖之理。厭妄求真之門。則不壞因緣。能含正理。通上別問別答下。第一別破我執竟。
如何識外實有諸法不可得耶(問至)理非有故(答)。
第二別問法執分二。一總問答。
外道所執云何非有。
二別問答分四。一外道。二餘乘。三總破前執。四總舉通執。華嚴鈔云。至妙虗通。目之曰道。心遊道外。即稱外道。唯佛正道。餘悉名外道。約而言之。有一十三種。一有數論師。計二十五諦。二有勝論師。計六句義。三有計大自在天。是一。是實。是徧。是常。能生諸法。四至十。有七種外道。謂執梵王。執時。執方。執本際。執自然。執虗空。執我。如此七種計。執皆是常。能生諸法。十一。十二。有二聲論。一待緣生。一待緣顯。二宗計聲體皆是常。十三有順世外道。謂計[1]四是常是實。能生有情。死歸四大。
且數論者執我是思(至)是實非假現量所得。
外道中。一數論分四。一舉執。二總破。三別破。四結成。今初。梵音僧佉。此翻為數。數即慧數。數廣諸法根本立名。從數起論。名為數論。論能生數。亦名數論。其造數論。及學數論者。皆名數論師。本源即是迦毗羅所造。迦毗羅。此云黃赤色。髭髮面色並黃赤故。時世號為黃赤仙人。此人亦修禪定。有神通力。知八萬劫中事。八萬劫前。冥然不知。謂之冥諦。從冥初自性。生智大。乃至神我。開成二十五諦。合為九位。一冥初自性。謂此外道以八萬劫前之事冥然不知之處。昧為自性。古稱冥性。亦名勝性。未生大等。[A20]但住自分。名為自性。二智大。亦名覺大。大者。增長之義。謂冥初之際。覺知增長。故云從冥初生智大。三我心。亦名我執我慢。謂由覺知。生我慢心。故云從智大生我心。四五唯。亦名五微。即色聲香味觸也。以色等五種。由我執之心方現。故云從我心生五唯。五五大。即地水火風空也。此五種性。徧一切處。故名為大。由極微而生。故云從五唯生五大。六五知根。五即眼耳鼻舌身五根。謂之知者。以此五種皆有知覺故也。因五大而成。故云從五大生五知根。七五作業根。即口與手足小便大便。謂之作業者。以此五種能作業用故也。亦因五大而成。故云從五大生五作業根。八心平等根。心乃肉團心。即意根也。謂之平等者。以此根能徧一切根境而生分別故。此亦五大所成。故云從五大生平等根。并前五知。五作業。共為十一根也。九神我。即第八識。彼不知有第八識。故執神我能生諸法常住不壞。是二十五諦之主也。我思勝境。冥性即變。二十三諦。為我受用。我既受用。為境纏縛。不得解脫。我若不思。冥性不變。即得解脫。名為涅槃。問。自性云何能與諸法為生因。答。三德合故。其三德在冥性中。眠伏不起。在大等二十三位。便有覺悟。故二十三。一一皆以三德合成。言三德者。梵云薩埵。剌闍。答摩。薩埵。此云有情。亦云勇猛。今取勇義。剌闍。此為微。牛毛塵等皆名剌闍。亦名塵坌。今取塵義。答摩。此云闇。即闇鈍之闇。三德應名勇塵闇。若傍義翻。舊云染麤黑。新云黃赤黑。舊名喜憂闇。新云貪嗔癡。舊名樂苦癡。新云樂苦捨。敵體而言。即是[2]二毒。能生三受。名樂苦捨。黃赤黑者。是其色德。貪多輕光。故色黃。嗔多動躁。故色赤。癡則重覆。故名黑。由此自性合三德故。能生諸法。故自性是作者。我是見者。而非作者。
彼執非理所以者何(至)如何可說現量得耶。
二總破。言若使大等一一皆攬三成。即如軍如林。是假非實。如何可說現量得耶。二千五百人為軍。多樹為林。若分析至盡。即失軍林。故云是假。量云。大等是有法。應假非實非現量所得是宗。因云。多法成故。喻如軍林等。
又大等法若是實有(至)轉變非常為例亦爾。
三別破。分八。一因果相如破。本事。即自性三事。彼計大等二十三法皆是實有。又計自性三分合成。所謂薩埵。剌闍。答摩。剌闍性躁。警薩埵等。令起種種轉變功能。三法和同。隨於一分變成大等。轉名最勝。大等諸果。變故無常。一物自性。不變故常。故此破云。若大等法是實有者。則亦三事等耳。豈賴三事合成乎。量云。大等諸法。非三合成。是實有故。喻如本事。又薩埵等三。亦三合成。即大等故。喻如大等。本事既能轉變為大等。大等亦應能轉變為本事。何以故。是實有故。猶如本事。大等既是無常。本事亦應無常。何以故。即大等故。如大等法。廣百論云。大等皆用自性為體。大等變時。自性應變。由此自性應是無常。體無異故。猶如大等。又云。如是所執自性最勝。一分有用。變成大等。餘分無能無所轉變。是即自體應成種種。成種種故。定是非常。如大等果。相非常住。
又三本事各多功能(至)餘亦應爾體無別故。
三約體用相同破。彼計第一薩埵其性明白。第二剌闍其性躁動。第三答摩其性闇昧。此三一一相用眾多。能起種種轉變功能。故破之云。功能既多。則此三事體亦應多。何以故。功能與體。無差別故。體即自性也。廣百論云。又三自性。一一皆有明躁昧等眾多作用。自性作用。既許體同。以性隨用。應成多體。自性最勝。無差別故。是則最勝體亦應多。體既成多。應如大等。定是無常。又汝若謂三德之體。不分而徧。不成多者。一處起用轉變之時。餘一切處俱應轉變。何以故。能徧之體。無差別故。
許此三事體相分別(至)故不應言三合成一。
四約體相異同破。汝既許此明躁昧等體相各別。如何和合共成一相。合時之體。與未合時。無差別故。不應未合時各別。而合時乃變為一相也。若謂三事其體雖異而相是同。故和合時成一相者。便有自教相違之過。汝執體相定是一故。體應如相同。相應如體異。如何可言三合成一耶。
又三是別大等是總(至)總亦應三如何見一。
五約總別相同破。三事是別相。大等是總相。以三事共生一法故。汝執總別既定是一。總應如別。是三非一。別應如總。是一非三。云何別三成於總一。若謂三德實不和合成一相者。三事轉變時既不和合。與未變時應無差別。不應現見是一色等。若謂三事和合而成一相。則三事別相即應亡失。而體亦應隨相而失。何以故。離相無體故。體相既失。又將何事而成一相。亦不可說三事各有總別二相。故雖成總相。亦不失別相。以大等總相。即是三事之別相故。若謂總相即別相者。則大等總相上。各各應有三事別相。如何但見大等一色總相。不見三德別相耶。廣百論云。不可說言樂等三德各有二相。一總。二別。所以者何。總相若一。不應即三。總相若三。不應見一。
若謂三體各有三相(至)體亦應各三以體即相故。
六三相和合破。若謂三事一一皆有薩埵等二相共相和雜。難可了知。故見一者。此亦不然。各有三相。還應見三。如何見一。既見為一。則成一相。又如何知三事之有三相差別乎。若三事一一皆具三相。即應一一事能成色等根境差別。為我受用。何所闕少。必待三事和合而成耶。若謂必待三相和合而成。應一一事皆有三體。何以故。體即相故。廣百論云。又此三德。各有三相。互有差別。如何色等其相是一。三體各有三相者。謂貪中有瞋癡。瞋中有貪癡。癡中有貪瞋。三法和雜。故各見一。此遮三一不齊之難也。
又大等法皆三合成(至)皆應無異便為大失。
七果無差別破。因即能成之三事。果即所成大等二十三法。唯量即五唯量。諸大即五大。諸根即十一根。意謂能成三事既同。則所成大等悉一。是則一切差別之相。皆不得成。既無差別。則一根應得一切境。如眼根亦能聞聲齅香知味等。或應一境一切根所得。如一色唯。眼亦可見。耳亦可聞等。如是。則世間現見情與非情。淨穢等物。現比等覺。皆應無異。便成大失。豈特自教相違世間相違而[A21]已哉。唐三藏嘗折外道云。此大等俱各以三成。即一是一切。若一即一切。則應一一皆有一切作用。既不許然。何因執三為一切體性。又若一即一切。應口眼等根即大小便路。又一一根有一切作用。應口耳等根聞香見色。若不爾者。何得執三為一切法體。以此破詞。參看論義。更自了然。
故彼所執實法不成但是妄情計度為有。
八結成前義。
勝論所執實等句義多實有性現量所得。
二勝論分四。一舉執。二總破。三別破。四結成。今初。此即衛世師計。新云吠世史迦薩多羅。此云勝論。立六句義。最為勝故。或勝人所造故。其能造人。即成劫之末。人壽無量。外道出世。名嗢露迦。此云鵂鶹。晝避聲色匿迹山藪。夜絕視聽。方行乞食。時人以為似鵂鶹鳥。故名鵂鶹仙人。即百論優樓佉也。或名羯挐僕。羯挐。此云米齋。僕。此云食。先為夜遊驚他稚婦。乃不夜乞。遂收場碾糠粃之中米齋而食。故時號為食米齋仙人。多年修道。遂獲五通。謂證菩提。便欣入滅。但嗟所悟未有傳人。愍世有情癡無慧目。乃觀七德。授法令傳。一生中國。二父母俱是婆羅門姓。三有般涅槃性。四身相具足。五聰明辯捷。六性行柔和。七有大悲心。經無量時。無具七德。後經多劫。婆羅痆斯國。有婆羅門。名摩納縛迦。此云儒童。有子名般遮尸棄。此云五頂。頂髮五旋。頭有五角。其人七德雖具。根熟稍遲。既染妻孥。卒難化導。經無量歲。伺其根熟。後三千歲。因入園遊。 其妻室競華相忿。鵂鶹因此乘神通化之。五頂不從。仙人且返。又三千歲。化又不得。更三千歲。兩競尤甚。相厭既切。仰念空仙。仙人應時神力化引。騰空迎往所住山中。與說所悟六句義法。一實。二德。三業。四大有。五同異。六和合。實者。說法體實。德業所依。名之為實。德業不依有性等故。德者道德。業者作用。動作義也。實有九種。一地。二水。三火四風。五空。六時。七方。八我。九意。德有二十四。一色。二香。三味。四觸。五數。六量。七別性。八合。九離。十彼性。十一此性。十二覺。十三樂。十四苦。十五欲。十六瞋。十七勤勇。十八重性。十九液性。二十潤。二十一行。二十二法。二十三非法。二十四聲。業有五種。一取。二捨。三屈。四申。五行。大有唯一。實德業三。同一有故。離實德業外。別有一法為體。由此大有。有實等故。同異亦一也。如地望地。有其同義。望於水等。即有異義。地之同異是地非水。水等亦然。亦離實等有別實體。和合句者。謂法和聚。由和合句。如鳥飛空。忽至樹枝。住而不去。由和合句故。令有住等。此六。是我所受具。未解脫[A22]已來。受用前六。若得解脫。與六相離。稱為涅槃。
彼執非理所以者何(至)應非離此有實自性。
二總約常無常破。言汝所執六句義中。若常住者。為能生果。為不生果。若能生果。應是無常。若不生果。應非實有。量云。諸常住者。應是無常。有作用故。如所生果。諸常住者。應非離識實有自性。無作用故。如兔角等。若無常者。為有質礙。為無質礙。若有質礙。應可分析。若無質礙。應非實有。量云。諸無常法。應可分析。有質礙故。如軍林等。諸無常法。應非離識有實自性。無質礙故。如心心所。如上兩宗。各有二量。皆初一量。約所執破。第二一量。約唯識破。
又彼所執地水火風(至)許色根取故如地水火風。
三別破分四。一破實等三句。二破第四大有句。三破第五同異句。四破第六和合句。今初。彼計瓶衣諸物。因實德業同異合故。為眼所見。反身所觸。故是根境。現量所知。故此立量破云。地水火風是有法。應非有礙是宗。因云。實句義攝。身根所觸故。喻如堅濕暖動。即彼所執堅濕暖等是有法。應非無礙是宗。因云。德句義攝。身根所觸故。喻如地水火風。又地水火應非有礙。實句義攝。眼所見故。如青色等。青色等應非無礙。德句義攝。眼所見故。如地水火。故曰准此應責。觸言四大。而色止三大者。風但有觸。非眼所見故也。此身根所觸。及眼所見。因既向有礙地等實句上轉。又向無礙堅等德句上轉。同異俱有。犯不定過。身觸眼見因既犯過。則謂是根境現量所知者。不攻而自破。此論主量意也。地等且非根境。況瓶衣假物乎。實句地水火三。皆有質礙。餘六及德等二十四。皆無質礙。實句義中有礙常者。即是地水火三。諸句即餘六及德等諸句。色根即眼根。色根所取無質礙法。即青黃長短等實假色上言有礙無礙。止借以出因寬不定過。此但破歸有礙。有礙則可分析。常義不成。則所謂實有性。現量所得。其謬顯然矣。應是無常。應皆有礙。皆宗。皆有礙故。許色根取故。皆因。如麤地等。如地水火風。皆喻。
又彼所執非實德等(至)故彼有性唯妄計度。
二破第四大有句。非實德等。即大有句。彼計大有是離實德業外別有一法為體故。非有實等。即實德業三句。彼計離實等大有是有。則實等是非有故。此中先約唯識破。謂此大有性。既離實德業外。決在識內。以非是實等所攝故。若離實德業之大有性不離識。則離有情之實德業亦不離識。以非是有性所攝故。遂申量云。彼所執非實非德非業之大有性是有法。應非離識有別自性是宗。因云。非是實等所攝故。喻如石女兒。離大有之實德業是有法。亦非離識有別自性是宗。因云。以非有性所攝故。同喻如空華。二喻。一是畢竟無。一是幻有。以有住是徧計。實德業是依他故。次就彼宗自許破。又彼所執大有性。離實德業外無別自性。以彼自許大有性不離實德業故。立量云。大有性是有法。應離實等無別自性宗。因云。許非無故。喻如實德業等。次約有法差別相違破。因明云。有性是有法。非實非德非業宗。因云。有一實故。有德業故。如同異性。應申違量云。汝所執有性是無法。即實即德即業宗。因云。有一實故。有德業故。喻如畢竟無。此中量云。離實德業之大有性。應非有性宗。因云。汝許非實非德非業故。喻如畢竟無。雖小異而意則一也。如有非無下。即次大有例破實德業三非別有性。如大有性自許非無。離實德等無別有性。如何復說實等離大有外有別有性。若離實等有法。有別有性。應離非實等法。有別無性。既離無法無別無性。豈離有法有別有住哉。故曰。彼既不然此云何爾。故彼有性唯妄計度。結成前義。
又彼所執實德業性(至)故同異性唯假施設。
三破第五同異句。彼計實等諸法相望。有同有異。法體局別。所以多異。有性該通。所以名同。通局既殊。故相有異。由相異故。異外有同。是則非離實德業外有同異性也。故言汝所執實德業之同異性。離實德業有別自體。理定不然。若同異性異實德業而有。則應實德業亦離同異性而有。故立量互破云。若此同異性是有法。非實德業是宗。因云。異實德業故。喻如德業等。則應實德業是有法。非實德業攝是宗。因云。異實等性故。喻如德業實。既同異性非離實德業而有。則實德業亦非離同異性而有。地等下。次准破。次彼計地望地為同。地望水為異等故。若知離實等體無同異性。離同異性無實等體。則知離堅等性無地等體。離地等體無堅等性。立量云。堅等性是有法。非地等體是宗。因云。異地等故。喻如水火等。地等體是有法。非地等攝是宗。因云。異地等性故。喻如水火等。如實下。次例破。言實德業外無同異性。如地等之外無堅等性。則應同異外無實德業性。如堅等之外無別地等。若離實等有同異性。即應離非實等有非同異性。今離非實等無非同異性。則實等之外又安得有同異性哉。廣百論云。若見諸法同異相異。即於法外別立有同。既見諸法同異相殊。應於法外別立有異。同異二相。俱徧諸法。異應如同。離法別有。設許法外有異有同。此復應有餘同異性。如是展轉。同異無窮。則不可知二相差別。二皆徧故。俱無窮故。異應如同。名同非異。同應如異。名異非同。是故法外無別同異。
又彼所執和合句義(至)由前理故亦非實有。
四破第六和合句。又彼所執和合句義。是前陳有法。定非實有為宗。因云。非有實等諸法攝故。喻如畢竟無。緣彼計由和合故。諸法方得合聚。而和合性。體是別有。非諸法所攝。故破云。若非諸法所攝。如畢竟無。以離諸法無和合義故。
然彼實等非緣離識(至)亦是隨情妄所施設。
四結成前義。此二比量。初顯所緣實等。非離識體有實自性。非現量境。次顯能緣實等智。是假智詮。非現量智攝。許所知故者。以彼自許現量所知。今去現量。單取所知。明是妄見。成此妄境。故喻如龜毛等也。如德智等者。實智既假。德智亦然。故為同喻。六句俱以能所雙破如前例。為詞不繁出。故云廣說乃至等。
有執有一大自在天(至)亦應頓起因常有故。
三計自在天是萬物因。即塗灰外道。并諸婆羅門。彼計此天凡有四德。一體實。二徧。三常。四能生諸法。又計有三身。一者法身。體常周徧。量同虗空。能生萬物。二受用身。在色天之上。三變化身。隨形六道教化眾生。瑜伽云。彼由現見於因果中。世間有情不隨意轉。故作此計。所以者何。現見世間有情。於彼因時。欲修淨業。不遂本心。反更為惡。於彼果時。願生善趣。不遂本心。反墮惡趣。意為受樂。不遂所欲。反受諸苦。由見如是。故作是思。世間諸物必應別有作者生者。及變化者。為彼物父。謂自在天。故此破云。彼自在天。若能生者。是有作法。決定非常。諸非常者。決定不徧。諸不徧者。決非真實。如是便成自語相違。體既常徧。能作能生。及能變化。具諸功德。應一切處頓生一切法。以其徧故。應一切時頓生一切法。以其常故。若自在天。更待彼欲。及彼眾緣。方能生者。又有自教相違之過。汝計自在一因生故。若謂自在徧生諸法。即欲與緣。亦從自生。不藉他者。則欲與緣亦應頓起。以彼一因常具足故。俱舍云。謂諸世間。若自在等一因生者。則應一切俱時而起。非次第起。現見諸法次第而生。故知定非一因所起。若執自在隨欲樂故。令此法起。令此法滅。應非自在。亦由樂欲差別生故。或差別欲應一時生。所因自在無差別故。若欲差別。更待餘因。不俱起者。則非一切唯用自在一法為因。或所待因。亦應更待餘因差別。方次第生。則所待因應無邊際。若謂自在欲雖頓生。而諸世間不俱起者。由隨自在欲所生故。理亦不然。彼自在欲。前位與後。無差別故。
餘執有一大梵時方本際(至)生一切法皆同此破。
四。四至十。有七種外道。
○一執大梵者。即圍陀論師計。圍陀。此云明。彼計那羅延天。能生四姓。此計梵天能生萬物。提婆菩薩破外道小乘涅槃論云。從那羅延天齋中。生大蓮華。蓮華之上。有梵天祖翁。謂梵天為萬物之祖。彼梵天作一切命無命物。從梵天口。生婆羅門。兩臂生剎利。兩䏶生毗舍。兩脚生首陀。瑜伽顯揚二論廣破。文繁不引。
○二執時者。即時散外道。執一切物皆從時生。是故時是常是一。是萬物因。是涅槃因。廣百論云。復次或有執時真實常住。以見種等。眾緣和合。有時生果。有時不生。時有作用。或舒或卷。令枝條等。隨其榮顇。此所說因。具有離合。由是決定知實有時。時所待因。都不可見。不見因故。所以無生。以無生故。即知無滅。無生無滅。故復言常。廣破如彼論。
○三執方者。即方論師計。計方生人。人生天地。滅後還入於方。故方是常是一。是萬物因。是涅槃因。故百論云。外曰實有方常相。有日合處。是方相等。
○四執本際者。即安茶論師。言本際者。即過去之初首。謂計世間最初唯有大水。時有大安茶出生。形如雞卵金色。後為兩段。上為天。下為地。中生一梵天。能作一切有命無命物。是故梵天是萬物因。亦似此方有計天地之初。形如雞子。渾沌未分。即從此生天地萬物。世俗亦有盤古初分天地之說。
○五執自然者。即無因論師計。一切萬物。無因無緣。自然生。自然滅。故此自然。是常。是萬物因。是涅槃因。此計一切無染淨因。如棘刺自纖。烏色非染。鶴色自白。瑜伽第七云。何因緣故。彼諸外道起如是見。立如是論。答謂見世間無有因緣。或時欻爾大風卒起。於一時間寂然止息。或時忽爾暴沙瀰漫。於一時間頓即空竭。或時鬱爾果木敷榮。於一時間颯然衰顇。由如是故。起無因見。立無因論。破如彼論。此方老莊家言道法自然。亦大類此。
○六執虗空者。即口力論師。謂虗空為萬物因。別有一法。是實。是常。是一。是萬物因。從空生風。從風生火。從火生煖煖生水。水生凍。堅作地。地生五穀。五穀生命。命沒還歸空。是故虗空為一切萬物因。是涅槃因。百論亦云。外曰。應有虗空法。亦常亦徧。亦無分。於一切處。一切時。信有等故。廣如彼破。
○七執我等者。等取宿作等。為宿作亦是我故。宿作論師計一切眾生受苦樂報。皆隨往日本業因緣。是故若有持戒精進。受身心苦。能壞本業。本業既盡。眾苦盡滅。眾苦盡滅。即得涅槃。是故宿作為一切因。瑜伽第七云。何因緣故。彼外道作如是見。立如是論。答。彼見世間。雖具正方便。而招於苦。雖具邪方便。而致於樂。彼如是思。若由現法。士夫作用。為彼因者。彼應顛倒。由彼所見非顛倒故。是故彼皆以宿作為因。由此理故。起如是見。立如是論。廣如彼破。涅槃三十五亦廣破此見。
○皆同此破。謂同前所立比量。以能所受相徵詰。則知常住之體。能生之用。皆如畢竟無耳。
有餘偏執明論聲常(至)如瓶衣等待眾緣故。
五。十一十二二宗。皆計聲體是常。一執明論聲是常。不待緣顯。一執一切聲皆是常。待緣方顯。此為異耳。明論者。據廣百論云。古昔黠慧諸婆羅門。隱造明書。言自然有。唯得自誦。不許他觀。又云。諸婆羅門。實無所識。為活命故。於一切時誦諸明論。詐現異相以動人心。又明論中雖無勝義。而有世俗少分禮儀。世間貴勝。為習學故。彼雖無德。亦申敬事。執明論聲常者。當亦是彼婆羅門種。以所詮表是實義故。能詮表聲亦是常住。不知能詮要待所詮然後成立。豈是常耶。有謂一切聲是常者。雖待緣發。方有詮表。而住是常。若無常者。雖眾緣集。亦不發故。不知有常性者決不待緣。既待眾緣。豈是常耶。因立二比量破之。明論聲應非常住宗。因云。許能詮故。如所餘聲。所餘一切聲亦應非常宗。因云。待眾緣故。如瓶衣等。
有外道執地水火風(至)雖是無常而體實有。
六。十三路迦耶論師。計色心等法。皆極微所作。路迦耶。此云順世外道。計一切色心等法。皆用四大極微為因。然四大中最精靈者。能有緣慮即為心法。如色雖皆是大。而燈發光。餘則不爾。故四大中有能緣慮。其必無失。顯揚第九云。由不如實知緣起故。計有為先。有果集起。離散為先。有果壞滅。由此因緣。彼謂從眾微性。麤動果生。漸析麤物。乃至極微住。是故麤物無常。極微常住。喻伽同故。此能生云云。謂從四大生。後還歸大。言麤色者。即是子微。不越因量者。因者父母微。最初極微。名為父母。聚生諸色。故所生者。名曰子微。子微雖是無常。不越父母。故是實有。
彼亦非理所以者何(至)如何可說極微常住。
首句。總破。所以者何下。別破。分二。先破能生極微。分三。次破所生麤色。分四。今初。行音杭。伍也。列也。成業論云。如樹蟻等。行列無過。言是形色。非顯色也。先破極微非實。次破極微不生果。三破極微非常住。立量云。所執極微體應非實宗。因云。有方分故。喻如蟻行等。又所執極微。應不共聚生麤果色宗。因云。無方分故。喻如心心所。又所執極微定非常住宗。因云。能生果故。喻如彼所生。
又所生果不越因量(至)如麤果色處無別故。
次破所生麤色。分四。初破果色不越因量。量云。汝執所生果應非眼等色根所取宗。因云。不越因量故。喻如極微。便違自執。又出自語相違之過。若謂果色與因量合。非麤似麤。定是根境者。果既同因。原是極微。因應如果。極微亦麤。立量破云。所執果色無麤德合。因云。同因量故。喻如極微。或應極微亦麤德合。因云。處無別故。如麤果色。
若謂果色遍在自因(至)由此亦非色根所取。
二約果如因破。先牒轉計。自因即極微。若謂果色。徧在自因之中。因體非一。可名麤者。因體既多。果亦應多。如多極微。處各別故。量云。所執果色體應非一宗。因云。處各別故。如所在因。果既各各別在因中。還不成麤色。由此果色。亦非眼根所取。
若果多分合故成麤(至)則汝所執前後相違。
三約因如果破。先牒轉計。若謂麤色不由極微。以果多分合故成麤者。則合多極微。亦應不細。儘可為五根現量境。何用多果合成麤為。既麤果色由多分成。則是假法。而汝謂是有實體者。違自教矣。
又果與因俱有質礙(至)但是隨情虗妄計度。
四約因果同處破。果與因應不同處是宗。因云。俱有質礙故。喻如二極微。若謂果因更相涉入。如沙受水。藥入鎔銅者。誰人許有受水之砂。入藥之銅哉。設許受入。諸分支離。不可言一。砂銅水藥。體各轉變。不可言常。云何汝執。是常是一。廣百論云。復次為破極微因果同處。及顯因體定是無常。故說頌曰。若因為果壞。是因即非常。或許果與因二體不同處。諸質礙物。餘礙逼時。若不移處。必當變壞如是極微。果所侵逼。或相受入。異體同居。如以細流。溉麤砂聚。或復入中。令其轉變。如妙藥汁。注赤鎔銅。若許如前。則有諸分。既相受入。諸分支離。如相離物。不共生果。是則應無一切麤物。又若同彼有諸細分。即應如彼體是無常。若許如後。自說極微體有變壞。何待徵難。若並不許。應許極微互相障隔。因果別處。以有礙物。處必不同。如非因果諸有礙物。又麤色果下。重縱奪破。若謂因相雖多。果體是一者。則得一分時。應得一切分。何以故。彼此是一故。一即一切故。若不許一得一切。便違果體是一之理。若許一得一切。又違彼此各別之事。故彼所執。妄計而[A23]已。進退。即上許與不許。
然諸外道品類雖多所執有法不過四種。
此下。總破四執。前以九十五種。束為十三宗。今又束為四種。華嚴疏云。若計一者。則謂因中有果。若計異者。則謂因中無果。三則亦有亦無。四則非有非無。餘諸異計皆不出此。廣百論云。一切世間句義名言所表。心慧所知。情執不同。略有四種。謂有。非有。俱許。俱非。隨次應知配四邪執。謂一。非一。雙許。雙非。
一執有法無有等性(至)色等應無青黃等異。
此即因中有果計。有法。即所造之法。有性。即能造之性。彼執下。破。勿一切法即有性者。事理不可執一取故。理雖一而事則殊故。量云。有法與有等性其體定一。是有法。體無差別是宗。因云。一切法即有性故。喻如有性。既違自教。亦違世間。又違現量。青黃色等。現量境故。廣百論云。數論外道執有等性與諸法一。即當有句。此執非真。所以者何。若青等色與色性一。應如色性其體皆同。又樂等聲與聲性一。應如聲性其體皆同。香味觸等。類亦應爾。眼等諸根與根性一。應如根性其體皆同。應一一根取一切境。應一一境對一切根。又一切法與有性一。應如有性其體皆同。又樂苦癡。及與思我。與有性一。應如有性其體皆同。是則汝宗所立差別皆不成就。故彼所執決定非真。
二執有法與有等性(至)應如聲等非眼等境。
此即因中無果計。先敘執。彼執下。破。勿一切法非有性故者。事理不可分為二故。量云。若有法與有等性。其體定異。是有法。體不可得是宗。因云。一切法非有性故。如[A24]已滅無。既違自教。又違世間。廣百論云。勝論外道說有等性與法非一。當非有句。此亦非真。所以者何。若青等色與色性異。應如聲等非眼所行。聲等亦然。聲等性應如色等。非耳等境。又一切法非有性者。應如兔角。其體本無。是則應同空無我論。或同餘道邪見師宗。豈不有性非即諸法。法雖非有而有有耶。所依法無。能依豈有。又有性上無別有性。應不名有。所餘諸法雖有有性。非有性故。其體應無。是則一切所立句義皆不得成。便同撥無邪見外道。故彼所執決定非真。
三執有法與有等性(至)而執為實理定不成。
此即亦有亦無計。先敘執。彼執下。破。廣百論云。無慚外道執有等性與彼諸法亦一亦異。當於亦有亦非有句。此亦非真。所以者何。若有等性與色等一。同數論過。與色等異。同勝論失。一異二種。性相相違。而言體同。理不成立。一應非一。即異故如異。異應非異。即一故如一。一異既不成。有非有焉立。一異相異。而言體同。則一切法皆應無異。異相既無。一相何有。一異二相。相待立故。若謂一法待對不同名一異者。即應一異二並非真。或隨一假。一法二相。立相乖違。俱言是真。必不應理。故彼所執。決定非真。
四執有法與有等性(至)諸有智者勿謬許之。
此即非有非無計。先敘執。彼執下。破。非一異執同異一者。言此執與前亦異亦一之執同也。以非一即異。非異即一故。廣百論云。邪命外道執有等性與彼諸法非一非異。當於非有非非有句。此亦非真。所以者何。若有等性。與法非一。同勝論過。與法非異。同數論失。又一異相。世共知有。汝獨撥無。違世間失。又汝所說非一異言。為但是遮。為偏有表。若偏有表。應不雙非(如立非一以顯一。立一以顯非一。謂之表。今既雙非。復何所表)。若但是遮。應無所執(如立非一以遮一。立非異以遮異。既為遮過而設。不得更有所執)。有遮有表。理互相違(遮則非表。表則非遮)無表無遮。言成戲論(既非遮表徒成謔談)。汝執諸法性相非空。而說雙非。但為避過。此雙非語。亦不應論。違汝所宗法性相故。若諸法性一一俱非。此俱非言。亦不應說。舉言必有俱非性故。是則汝曹應常結舌。發言便壞自論所宗。默亦不成。以俱非故。語默俱失。一何苦哉。誰有智人。而不悲愍。故彼所執。決定非真。如是世間四種外道。邪論惡見。擾壞其心。虗妄推尋諸法性相。皆不中理。競執紛紜。於諸法中。起四種謗。謂有。非有。雙許。雙非。增益。損減。相違。戲論。是故世間所執非實。破外道法執竟。
餘乘所執離識實有(至)及諸無為理非有故。
次破餘乘。分二。一問答標數。二正釋所執。今初。餘乘於大乘百法中。止許七十五法。謂色法十一。不相應行法十四。無為法有三。心所法四十六。心法唯一。共七十五。故下破詞。於不相應及無為法。唯舉彼所執之數破之。餘則不舉。色十一者。有對十。無對一。有對十者。五根。五塵。彼計極微所成。經部師計能成極微是實。所成根等是假。以實從假。眼緣麤色。不緣極微。薩婆多計能所皆實。無對一者。謂法處無表色。不相應十四者。一得。二非得。三同分。四命根。五心無定。六滅盡定。七無想報。八生。九住。十異。十一無常。十二名身。十三句身。十四文身。薩婆多計不與色心相應。皆是實有。無為三者。一虗空。二擇滅。三非擇滅。薩婆多計離色心等實有自體。心所法四十六者。大地有十。大善地十。大煩惱地六。大不善地二。小煩惱地十。不定地八。為四十六。大地十者。一受。二想。三思。四觸。五欲。六慧。七念。八作意。九勝解。十三摩地。大善地十者。一信。二不放逸。三輕安。四行捨。五慚。六愧。七無貪。八無嗔。九不害。十勤。大煩惱地六者。一癡。二放逸。三懈怠四不信。五惛沉。六掉舉。大不善地二者。一無慚。二無愧。小煩惱地十者。一忿。二覆。三慳。四嫉。五惱。六害。七恨。八諂。九誑。十憍。不定地八者。一貪。二嗔。三慢。四疑。五睡眠。六惡作。七尋。八伺。或問小乘執法。理在不疑。既悟我空。何有執我。答。此說宗徒。非預聖者。至如我等宗大乘教。豈能皆悟法空理耶。
且所執色總有二種(至)二者無對非極微成。
二正破所執。依數分三。一色法分二。一正舉。二正釋三。一正舉分二。一標數。對者礙也。二色相對。互相窒礙。如木與石。互相繫時。體不相過。互對礙住。名有對義。集論云。謂有見者。皆是有對。又三因故。說名有對。謂種類故。積集故。不修治故。種類者。謂諸法互為能礙。互為所礙。積集者。謂極微[A25]已上。不修治者。謂非三摩地自在轉色。又損處依處。是有對義。無對反此。有對色者。即五根五塵十種色。無對色者。法處攝色。據大乘教。亦有五種。一極略色。二極逈色。三受所引色。四徧計所執色。五定果色。一極略色者。以極微為體。但是析彼五根五塵四大定果色至極微位。即此極微。便是極略色體。二極迥色者。即空間六般光影明暗等麤色。令析此六般麤色至極微位。取此細色為極迥色體。又若上下空界所見青。黃。赤。白。光。影。明。暗。即總名空一顯色。及門牕孔隙中所現者。即總名迥色。三受所引色者。受者是領納義。所引色者。即思種現上有防發功能。名所引色。意云。由於師教處領受。為能引發起思種現上防發功能。名所引色。即此防發功能。不能表示他故亦名無表色。即以無表色為體。四徧計色者。即妄心徧計。執色為實。從所得色以得其名。五定果色者。定中現境。即如有人作水觀。外人不見人惟見水之類。[A26]已上五般法處色。總分三門。一影像門。二無表門。三定果門。一影像門者。影者流類義。像者相似義。即所變相分。是本質之流類。又與本質相似。故名影像。即極略極迥二色。此但是觀心析塵色至色邊際。假立極微。唯有觀心影像。都無實體。散位獨頭意識緣五根五塵水月鏡像時。當情變起徧計影像相分。此是假非實。故與極略等同立一影像門。問。且如水中月。鏡中像。眼識亦緣。如何言假。唯意識緣。答。水月鏡像。唯是法境。但以水鏡為緣。其意識便妄計有月有像。並非眼識之境。亦是徧計色收。又徧計是妄心。極略等是觀心。同是假影像故。所以總立。第二無表門。一律儀有表色者。即師前受戒時是。由此表色故。方熏得善思種子。有防發功能。立無表色。二不律儀有表色者。即正下刀殺生造業時是。由此有表色。方熏得不善思種子。有防發功能。立無表色。若處中有表色者。即正禮佛行道及毆擊罵詈時是。由此無表色。方熏得善惡思種。亦有防發功能。立無表色。餘詳本條。
彼有對色定非實有能成極微非實有故。
二正釋分二。一破有對色。但破能成。則所成不立。此總句。廣如下破。
謂諸極微若有質礙(至)如何可集成瓶衣等。
先約質礙破。量云。極微是有法。是假非實宗。因云。有質礙故。喻如瓶等。又諸極微如何可集成瓶衣等是宗。因云。無質礙故。喻如非色。
又諸極微若有方分(至)故有對色實有不成。
後約方分破。方謂方隅。分謂分位。謂此極微。若有方分。便可分析。既可分析。便非實有。若無方分。則此極微不屬色法。云何和合以成麤色。而能承光發影耶。廣百論頌云。微若有東方。必有東方分。極微若有分。如何是極微。論曰。是諸極微。既有質礙。日輪纔舉。舒光觸時。東西兩邊。光影各現。逐日光移。隨光影轉。承光發影。處既不同。故知極微定有方分。既有方分。便失極微。如是極微即可分折。應如麤物非實非常。違汝論宗極微無方分。常住實有。造世間萬物。又佛性論破云。為當一塵中有六方不。若有六方。即成六分。若無六方。非謂為色。既有六分。即可分折。若有方無分。是則六塵共入一塵。無量諸塵並應如是。則無成大義。又如一塵。日光照時。為照一邊。為東西俱達。若唯照一邊。則有六分。若東西俱達。色則非有。故知方分不實。悉併是空。皆可與此互相發也。觸壁等。足上承光發影之義。和合物。即壁等。日光在東。決不在西。物影在西。決不在東。既柱壁等即諸極微。故此極微定有方分。又諸極微。隨處必有方隅差別。若不爾者。便無共相和集之義。若言眾微更相涉入。無方分者。則應塵塵涉入無礙。是名如來殊勝妙色。不成世間質礙麤相。故知極微定有方分。汝執有對即色極微。若無方分。則山川壁石皆可直入。更無障隔。若爾。即是果位聖人所證之色。決非世間障礙有對凡色可比。是故極微必有方分。展轉救釋。竟成就一有方分義。故有對色皆可分析。而執為實有者其義不成。
五識豈無所依緣色(至)自識所變為所緣緣。
此顯正義。外人問言。五識所依所緣。必有實色。若有對非實。則五識遂無所緣緣耶。論主答云。眼等雖有所依所緣之色。而是識所變現。非是心外別有極微以成根境。但八識生時。內因緣種子力等第八識變似五根五塵。眼等五識。依彼所變根。緣彼本質塵境。雖親不得。要託彼生。實於本識色塵之上。變作五塵相現。即以彼五根為所依。以彼及彼二種五塵為所緣緣。五識若不託第八所變。便無所緣。緣所緣緣中。有親疎故。然眼等下。先明依。色等五塵。世間共見。現量所得。眼等五根。非現量得。除第八識緣。及如來等緣。是現量得。世不共信。餘散心中。無現量得。此但能有發識之用。比知是有。此但有功能。非是心外別有大種所造之色。此功能言。即是發生五識作用。觀用知體。如觀生芽。比知種體是有。問。云何而知色是內識所變。曰。外有對色。以理推徵。既不成就。當知定是內識所變。問。既眼等是識所變。何故眼等名根又名所依。曰。以能引發眼等識故。名眼等根。即以此根為俱有依。生眼等識。故又名所依也。此眼等識下。後明緣。此眼等識。外所緣緣。理既非有。應許自識所變為所緣緣。言應許者。是大乘自許。以小乘但許離眼識本質色。不許不離眼識相分色故。大乘以自許言簡。則免隨他一分不極成過。
謂能引生似自識者(至)勿第二月等能生五識故。
此破和合也。經部師以外和合色。亦能引生似自識相。可作眼等識所緣緣。故觀所緣緣論云。或執和合。以識生時。帶彼相故。非但能生者。謂能緣識帶彼相起。及有實體。令能緣識託彼而生。具此二支。名所緣緣。不但以能生一支。便可名所緣緣也。若以能生一支名為所緣緣者。則因緣。等無間緣。增上緣。皆有能生一義。皆可名為所緣緣。而四緣混濫無別矣。勿者。猶言莫得也。和合與和集不同和合。即金剛經所謂一合相。如男女天地等。以眾。緣合故。攬眾微以成於色。合五陰以成於人。名一合相。其瓶甌等。名和集相。或謂和合即和集。以瓶甌為和合。皆非也。眼等五識了色等時。但緣和合似色之相。此和合相。非離極微有實自體。能生識者既無實體。則所生之識何自而有哉。故和合相。於眼等識。縱作所緣。且無緣義。若有緣義。莫得錯亂眼所見第二月。亦能生五識耶。立量云。汝和合麤色是有法。設為眼識所緣非緣宗。因云。汝執假色無體故。喻如第二月。
非諸極微共和合位(至)色等極微非五識境。
此破和合中極微也。正量部救云。和合麤色。雖則是假。而有能成一一極微。此是實有。各得為緣。能生五識。故此破云。非諸極微共和合位。可與五識各作所緣。以眼等識上。不帶極微相故。猶如眼識不帶眼根相。其眼等五根。但能生眼等五識。然眼等五識。即不能緣眼等五根。將根為喻。立量云。汝和合色等能成極微是有法。設為五識緣非所緣宗。因云。五識生時。不帶彼相故。同喻如五根。非諸下。明極微上無和合相。文顯可知。以無和合相故。即越諸根境。縱許為緣。不為所緣。
有執色等一一極微(至)況無識外真實極微。
此破極微中和集相也。據集論說。和合聚集。二相不同。和合者。謂極微[A27]已上。一切有方分色。更互和合。如濁水中一地水極微。更互和合。聚集者。謂方分聚色。展轉集會。如二泥團。相擊成聚。若水和砂。必不成聚。以水和土。即成泥團。可作瓶等。可見水土一一極微。各各具有和集之相。不和集時。無相可見。非五識境。共和集位。展轉集會。有麤相生。此和集相。與極微俱。乃是實有。以大乘縱許極微實有故。既帶彼相。又能生識。此乃雙支皆是有故。可與五識為所緣緣。此外計意也。彼執下。破。共和集位。與未集時。極微之體。和集之相。無差別故。還是極微。不成所緣。故觀所緣緣論云。和集如堅等。設於眼等識。是緣非所緣。許極微相故。如堅等相。雖是實有。於眼等識。容有緣義。而非所緣。眼等識上。無彼相故。色等極微諸和集相。理亦應爾。彼俱執為極微相故。瓶甌等物下。破轉計。彼遮體相是一之難。計有別相能生識故。如瓶甌等差別可見。為所緣緣。故彼論云。執眼等識能緣極微諸和集相。復有別生。瓶甌等覺相。彼執應無別。非形別故別。形別非實故。瓶甌等物大小等者。能成極微多少同故。緣彼覺相應無差別。若謂彼形物相別故。覺相別者。理亦不然。項等別形。惟在瓶等假法上有非極微故。彼不應執極微亦有差別形相。所以者何。極微量等故。形別唯在假。析彼至極微。彼覺定捨故。非瓶甌等能成極微有形量別。捨微圓相。故知別形在假非實。又形別物。析至極微。彼覺定捨。非青等物析至極微彼覺可捨。由此形別唯世俗有。非如青等亦在實物。微圓相者。極微自相。各各圓滿。不外假而足者也。麤相即和合。色處所攝。是五識境。細相即極微。法處所攝。是意識境。若麤相識可緣細相境。則色境識亦可緣聲境。而一識可緣一切境矣。即與世間現見共知事理相違。成大過失。許有極微。尚致如此。況汝所執心外極微。如龜毛等。本非實有。而可作五識所緣緣哉。
由此定知自識所變(至)皆識變現非極微成。
結成五識正所緣緣義。觀所緣緣論頌云。內色如外現。為識所緣緣。許彼相在識。及能生識故。內色即相分色。外境即本質色。且如眼根對色塵時。即眼識自證分現行。從自種而生。變似二分。其所變見分。說名眼識。其所變相分。似外境現。說名眼境。為所緣緣。是依他性。有體法故。不緣心外所執無法故。見託彼生者。謂能緣見分。託彼實體而生。即是緣義。然心起時。帶彼相起。名為所緣。別行鈔云。所緣緣者。謂是心之所慮處故。名為所緣。只此所緣境。又有牽心令生。是心之所託故。復說名緣。即所緣為緣。名所緣緣。緣是體。所緣是用。所緣即緣。持業釋也。然此內識變色之時。隨本質色量之大小。一時頓現大小相分。非別變作眾多極微。然後和合成一相分也。所以有此極微名者。為世間執麤色實有。佛愍其愚。故說極微。令其除析。以入空觀耳。豈謂諸色有實極微哉。雜集論云。當知此中極微無體無實無性。唯假建立。展轉分析。無限量故。但由覺慧。漸漸分析。細分損滅。乃至可析邊際。即約此際。建立極微。問。若諸極微無實體性。何故建立。答。為遣一合想故。若以覺慧分分分析所有諸色。爾時妄執一切諸色為一合想即便捨離。由此順入數取趣無我性故。又為悟入諸所有色非真實故。若以覺慧如是分析所有諸色至無所有。爾時便能悟入諸色皆非真實。因此悟入唯識道理。由此順入諸法無我性故由此下總結。
餘無對色是此類故(至)而可說為真實色法。
次破無對色。此類此字。指極微言。既名無對。即無色相。色法不成。心法何異。彼有對色。以理破除。識外尚無。而況無對乎。量云。無對色是有法。定非實色是宗。因云。極微類故。許無對故。喻如心心所。
表無表色豈非實有(至)假名語表於理無違。
次傍問分二。先破表色後破無表色。今初。有所表示。故名有表。由動發勝思發動身語。恭敬乞願。令知所為。名為有表。防發功能。自他不知。無表示相。名為無表。無表色。即受所引色。前[A28]已具明。外有對色。可非實有。表無表色。現有表示防發功能。豈非實有。此問意也。且身表下。答破。先破有宗計形。有宗云。身表許別形。故形為身表。如合掌等。許有別形。形即是表。表善惡故表即是業。此之形色。依身起故。名為身業。論主破云。若言是形。便非實有。形是長短方圓假色。依多顯色。假立長等。若分析時。長等極微不可得故。次破正量部計動。彼執動名身表。以身動時。由業動故。論主破云。若言是動。亦非實有。行動之時。即是有為。一切有為。皆有剎那。纔得自體。從此無間必滅歸無。若此處生。即此處滅。無容從此轉至餘方豈有動義。有為法滅不待因者俱舍云。待因謂果。滅無非果。故不待因。滅既不待因。纔生[A29]已即滅。若初不滅。後亦應然。以後與初有性等故。既後有盡。知前有滅。廣如彼論。次復破有宗轉計。彼計云。別有一色名身表業。既非青黃明暗顯色。亦非長短方圓形色。是心力大。發動勝思。引生此色。能令手等合掌曲跽屈伸取捨。即以此色為身表業。論主破云。此亦不然。此引生色。以何為性。若言以動為性。其失[A30]已破如前。若言動因為性。動因即是風界。風非表色。觸身而知。觸唯無記不通善惡。云何成業。俱舍論說。身表唯通善不善性。不通無記。以無記心。勢力微劣。不能引發諸強業故。非顯之風。既是無記。非身表色。非顯香味。亦屬無記。亦非身表類觸應知。故身表業定非實有。然則此業何由而起。由是內心能轉變故。令第八識所變手等。作善作惡。因生果滅。因滅果生。相續不斷。轉趣餘方。似有動作。表示此心。故名身表。豈離識外別有一法名身表哉。語表亦非實有聲性者。以教中言。名等是假。聲是實故。然名等即多剎那聲集成一字。集多字為所依。次能成名。詮諸法體。多名以後。方成句身。詮法差別。仁王護國般若經云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一剎那經九百生滅。從唯臍等七處一剎那間出此聲相。念念滅故。後聲非前聲。故無詮表若云。後後剎那。續前前故。為詮表者此亦不然後念生時若與前念為住相者。生相應無。亦無有滅。而今現見生滅相續。故知後念非前念。故曰多念相續便非實故。此言語者。既屬聲相。便屬有對。外有對色。前[A31]已破故。然因下。出正義。識變似聲。謂第八所變影像聲。聲雖念念滅。而能集成名句文身故似有表示。此二正義但約心變。即異小乘。
表既實無無表寧實(至)現行思立故是假有。
次明無表色。毗婆沙師。經部師。執無表實有。歷引契經為證。詳見俱舍。故此破云。有表尚虗無表寧實。然契經說無表色者。依他分位。假施設故。無表有二。一律儀有表色。即從師受戒時是。由此有表色。方熏得善思種子。有防惡發善功能。立無表色。一不律儀有表色。即正下刀殺生時是。由此有表色。方熏得不善思種子。有防善發惡功能。立無表色。故曰依思願善惡分限假立無表。此似兼善惡說。下依勝身語。乃是就善一邊說。善是所發。惡是所防。故曰善惡思種。問。無表色以何為體。答。受戒之後。思種之上。防惡發善功能為體。問。思有多種。謂審慮決定動發思。何思種子有此功能。答。於三思中。取上品者。初念所熏種上。有此功能。何以故。初念所熏。為無表依故。問。何唯初念所熏之種為無表依。餘後念種不立為依。皆上品故。答。如世皇儲。立一餘非。問。防發功能。從何時有。答。從第三番羯磨竟時。防發功能任運增長。從彼時有。問。此功能何時萎歇。答。犯捨以後。及成佛時。可爾萎歇。問。成佛[A32]已後。如何萎歇。答。如瓶滿。更不受添。所以歇也。問。戒有幾種。答。總有三種。謂別解脫戒。定俱戒。道俱戒。別解脫者。從師受戒。別別防非名別解脫。定俱者。入定之時。便有一分防發功能。名定俱戒。道俱者。聖道起時亦能防發。聖道即是無漏智也。問。此等戒法。以何為體。答。別解脫戒。思種為體。問。皆說防發功能為戒。何故却取思及種子。答。既出體性。須取功能所依實體。問定道俱戒。既依現思應自表知。何名無表。答。現思之上。防發功能。豈得自知。問。佛戒萎歇。佛應無戒。且無防發。何用戒為。答。防發功能。雖不增長。戒體仍存。如君子帶劒。亦何傷理。
世尊經中說有三業(至)唯有內識變似色生。
小乘引經問言。世尊經中說有身口意三業。今撥身語業是假有。豈不違經。論主答云。非撥身語是無。但言身語非是汝等所執實色。能動身思至說名意業。此出三業體。業即是思。思即是識。以顯三業唯識非色之義。思有三種。一審慮思。二決定思。三動發思。以動發思。能動身發語。與身語相應。名身語業。審慮決定二思。唯與意識相應。由彼意念一動之後。審慮決定。然後能動身發語。故名意業。俱舍論說二種時。一籌量時。二作業時。籌量時唯是審慮一種思。其決定動發二思。俱屬作業時。以雖在意地。未有決定。未成業道。故非作業。是籌量也。然動發思。正起身語。作善作惡。說善說惡是二業體。說名為業。亦是審慮決定二思所遊履處。通生苦樂。異熟果故。亦名為道。故知不獨身語為業。為業道。即意亦名為業。為業道。不唯意業。思為自性。即前身三口四。皆以思為自性也。七業道。即身三。口四。身表語表。皆是內思之所發故。假說為業思所遊履。說名業道。俱舍云十業道中。後三唯道。業之道故。立業道名。彼相應思。說名為業。彼轉故轉。彼行故行。如彼勢力而造作故。前七是業。身語業故。亦業之道思所遊故。由能等起身語業思。託身語業。為境轉故。有業之道。立業道名。譬喻論師。執貪瞋等即是意業。依何意釋彼名業道。應問彼師。然亦可言彼是意業。惡趣道故。立業道名。或互相乘。皆名業道。是則有表無表。同歸無色。唯有內識變現似色爾。通上一色法竟。
不相應行亦非實有(至)如餘假法非實有體。
二不相應行分二。先總破。得等非能緣故。不與心心所相應。非質礙故。不與色相應。有生滅故。不與無為相應。故曰不相應行。二十四法中。小乘唯許十四。下束為六段破之。所以者何。徵釋非實義。此十四法。雖曰不與色心相應。然依色心分位段立。不如色心心所實有體相。亦非異色心心所別有作用。由此應知定非實有。顯揚十八云。當知心不相應行。皆是假有。假有之性。略有六種。云何為六。謂若事能起六種言論。何等名為六種言論。一屬主相應言論。二遠離此彼言論。三眾共施設言論。四眾法聚集言論。五不徧一切言論。六非常言論。廣如彼釋。此定非下。以非異色心心所有實體用為宗。宗立三比量。許蘊攝故。因。如色心等喻。或心心所及色無為所不攝故。因。如畢竟無。喻。或餘實法所不攝故。因。如餘假法。喻。許蘊攝者。頌曰。色攝十一全。受想各當一。七十三行蘊。八王識蘊收。謂五根六塵。皆屬色蘊。故云色攝十一全。遍行中受自當受蘊。想當想蘊。故曰受想各當一。五十一心所。二十四不相應。總有七十五法。除受想二。有七十三。此等皆是遷流造作。故行蘊攝。故曰七十三行蘊。八識心王皆是識故。皆識蘊攝。故曰八王識蘊收。是故五蘊攝前九十四法。唯除無為。今得等法既許行蘊所攝。則安得異色心等有實體用哉。又既不與色心無為相應。又非真如實際等實法。則亦龜毛兔角等耳。
且彼如何知得非得(至)現在必有善種等故。
二別破分七。一破得非得。得者。謂於善不善無記法。若增若減。假立獲得成就。非得者。一名異生性。謂於聖法不得。假立異生性。且彼如何知得非得異色心等有實體用。論主問也。契經下。外人答也。經不說此下。論主辯破。梵語補特伽羅。此云數取趣。謂數數造業取善惡趣。即異生性也。十無學法。謂正語。正業。正命。正念。正定。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正解脫。正智。為第七十二解脫道時。證五分法身。立阿羅漢果。名無學位。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分能攝十法。故名十無學法。異生成就善惡。不成就聖法。聖者成就聖法。不成就煩惱。凡聖各有成不成。則互有得不得矣。此外計也。經不說下。論主辯破。俱舍云。諸有為法。若有墮在自相續中。有得非得。非他相續。無有成就他身法故。非非相續。無有成就非情法故。如汝所言。則諸非情及他相續亦應成就。所以者何。契經說故。如契經說。苾蒭當知。有轉輪王成就七寶。乃至廣說。象寶。馬寶。如寶。主藏臣寶。主兵臣寶。皆屬他身。輪寶。摩尼珠寶。皆屬非情。故曰豈即成就他身非情。若謂輪王於七寶有自在業力。應念而有。假說成就者。則前所引善惡等法。何不許其有自在業力。假說成就。而執為實得乎。若謂七寶現在有故。可假說成而善惡不然者誰知善惡法亦不離現在有也。何也。現在之外。無實法也。縱不起現行。而種子常存也。
又得於法有何勝用(至)得實無故非得亦無。
上明得無實體。此明得無實用。若此得是諸行生因。有能生用。則應現在有情具此得者。於有為生滅法中。應起不生不滅無為之法。從來一切無情之法。此既無有生因之得。應永不生。何俱不然。[A33]已失者。過去也。未得者。未來也。言俱生者。揀前後生。法若過去。得亦過去。法若未來。得亦未來。法若現在。得亦現在。為俱生得。此唯無記。勢力劣故。無前後生。不通善惡。俱舍云。若謂此得亦有作用。謂作所得諸法生因。是則無為應無有得。又所得法未得[A34]已捨。界地轉易及離染故。彼現無得。當云何生。若俱生得。為生因者。則汝所執生與生生。復何所作。又具縛者。下中上品煩惱現起差別應無。得無別故。若由餘因有差別者。即應由彼諸法得生。得復何用(此以上俱舍本文)。若謂得是諸法不失之因。有情由此成就諸法者。則諸可成法。不離有情。若離有情。實不可得汝等云何執離色心有得等耶。以諸有情即色心故。故得於法俱為無用。結破得有勝用義。得實無故二句。牒無得義。例破非得。
然依有情可成諸法(至)於諸聖法未成就故。
此得非得正義。種子業因也。自在。業力也。現行。業果也。集論云。何等種子成就。謂若生欲界。色無色界繫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若生色界。欲界繫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亦名不成就。色無色界繫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若生無色界。欲界色界繫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亦名不成就。無色界繫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若[A35]已得三界對治道。隨如是如是品類。對治[A36]已生如此如此品類。由種子成就。得不成就。隨如是如是品類。對治未生如此如此品類。由種子成就故成就。何等自在成就。謂諸加行善法。若世出世靜慮解脫三摩地三摩鉢底等功德。及一分無記法。由自在成就故成就。何等現行成就。謂諸蘊界處法。隨所現前。若善若不善。若無記。彼由現行成就故成就。若[A37]已斷善者所有善法。由種子成就故成就。亦名不成就。若非涅槃法一闡底迦究竟成就。雜染諸法。由闕解脫因。亦名阿顛底迦。以彼解脫得因畢竟不成就故。於成就善巧得何勝利能。善了知諸法增減。知增減故。於世興衰。離決定想。乃至能斷若愛若恚。俱舍云。言生得善者。不由功力修得故。加行善者。要由功力修得。不由功力修得者。若所依中。種未被損。名為成就。種[A38]已被損。名不成就。謂斷善者。由邪見力。損所依中善根種子。應知名斷。非所依中善根種子畢竟被害。說名為斷。要由功力而修得者。若所依中。彼法[A39]已起。生彼功力。自在無損。說名成就。與此相違。名不成就。如是二種。亦假非實。故所依中。唯有種子未拔未損。增長自在。於如是位。立成就名。無有別物。此類雖多下。結成非得義。見所斷種。即分別惑。斷此惑故。成就聖法。若未永害非聖性法。名異生性。異生。即六趣眾生也。
復如何知異色心等(至)分位差別假立同分。
二破眾同分。集論云。何等眾同分。謂如是如是有情。於種種類。自體相似。假立眾同分。於種種類者。於人天等種種差別。於自體相似者。於一種類性。首句。論主問也。契經說故下。小乘答也。外執同分有實體者略有二師。勝論執有總同句義。於一切法。總同言智。由此發生。彼復執有同異句義。於異品類。同異言智。於此發生。毗婆沙師所執。與此義類不同。以說一物於多轉故。又縱於彼若顯不顯。然此同分必有實物。契經說故。如世尊言。若還來此。得人同分。乃至廣說。此經不說下。論主總破。若同智言下。展轉辯破。俱舍敘外執云。若無實物。無差別相。名同分者。展轉差別諸有情中。有情有情等無差別。覺及施設不應得有。覺即同智。施設即同言。故此破云。若同智言因斯起故知實有者則草木等應有同分。以不許有無情同分故故俱舍云。又何因不許有無情同分。諸穀麥豆金鐵菴羅半娜娑等亦有自類互相似故。又同分既能起同智言。亦應能起別同分。如是展轉。成無窮過。若不許起別同分。云何許起同智言耶。故俱舍云。又諸同分展轉差別。如何於彼更無同分。而起無別覺施設耶。若謂同分為因而起同事同欲。故知同分是實有者。理亦不然。事即身業。欲即意業。如殺生者。望殺生者。乃至諸邪見者。望邪見者。離殺生者。望離殺生者。乃至正見者。望正見者。皆名同事欲。此皆前生習氣為因。故今生起如是業。豈實有殺生等同分。然後起耶。然依有情下。出正義。謂依於彼彼處受生有情。同界。同趣。同生。同類。位。性。形等。由彼彼分互相似性。假立同分。身心即應上事欲也。
復如何知異色心等(至)住時決定假立命根。
三破命根。集論云。何等命根。謂於眾同分。先業所感。住時決定。假立壽命。眾同分者。於一生中諸蘊相續。住時決定者。劑爾所時。令眾同分常得安住。或經百年千年等。由業所引。功能差別。又依業所引第八識種。令色心不斷。名為命根。此是正義。餘乘於識暖外。別執壽為命根。死此生彼。以為實有。如世人以命盡為死。詳見俱舍。首句。論主問也。契經說故下。小乘答也。此經不說下。論主總破。又先[A40]已成下。展轉辯破。先[A41]已成者。前所論過也。先[A42]已成立離識。無色。何執離識有別命根乎。若命根離識有。則應如受等。剎那生滅。非實命根矣。量云。汝所執命根是有法。非實命根是宗。因云。異識實有故。喻如受等。小乘問云。既離識外無別命根。只應說識。云何經說壽煖識三。論主答云。雖是一識。義別說三。謂阿賴耶識相分色法。身根所得。名煖。此識之種名壽。以能持識故。現行識是識。故言三法。義別說之。非謂別有體性是則身捨煖時。有餘二不必捨。如無色界生。如餘二捨時。煖必隨捨。然今此生。約義別說。但是一體。如四正斷。即四正勤也。未生善。令速生起。[A43]已生善。令其增長。未生惡。令彼不生。[A44]已生惡。令速除滅(斷就惡言勤就善言)。義雖有四。但是一精進數。故以為喻。問。既壽煖不異識者。住無心位。既無有識。壽煖應無。何故此身不即壞爛。答。豈不經說識不離身。無心位中。身雖捨煖。不捨壽識。故身不壞。如無色界。餘二不捨。既爾如何名無心位。小乘問也。論主答云。彼滅轉識。故名無心。非無第八。下文二定。及三卷引滅定有心廣明此義。此識下。結成前義。謂唯此本識。足為三界五趣受果之體。無勞別執離識之外有實命根。然依親生下。出正義。言此者。簡親生餘識種子。言識者。簡相應法種。唯取識故。言種者。簡現行不取第八現行為命根故。彼所簡者皆非命根。今取親生之名言種上。由先世業所引。持身差別功能。令色心等住時決定。依此功能。說為命根。非取生現行識義。以此種子為業力故。有持一報之身功能差別。令得決定若此種子無此功能。身便爛壞。阿賴耶識現行。由此種故。能緣及任持。於眼等法。亦名能持。此種正能持於現行之識。若不爾者。現行之識應不得有。及無能持餘根等法。由此功能故。識持於身。現行內種力故生。及緣持法。不名命根。非根本故。由種生故。此種不由現行有故。種為諸法之根本故。又現行識是所持故。從所持。說能持種識為命根。命根之法。持體非命根。令六處住時決定故。故種子為命根。餘現行色心等非命根。不恒續故。非業所引故。然業正牽時。唯牽此種子。種子方能造生現行。非謂現行名命根。故唯種是根。又夫命根者。依心假立。命為能依。心為所依。生法師云。焚薪之火旋之成輪。輪必攬火而成照。情亦如之。必資心成用也。命之依心。如情之依心矣。
復如何知二無心定(至)故此三法亦非實有。
四破無心定。滅盡定。無想異熟。無心定者。謂[A45]已離淨欲。未離上地欲。由於無想天起出離想。雜集論云。於不恒行心心所滅。假立無想定不恒行者轉識所攝。滅者。謂定心所引。不恒現行諸心心所暫時間滅。滅盡定者。謂[A46]已離無所有處欲。或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又云。欲超過有頂。作止息想作意為先。故於不恒行諸心心所及恒行一分心心所滅。假立滅盡定。此中所以不言未離上欲者。為顯離有頂欲阿羅漢等亦得此定故。一分恒行者。謂染污意所攝。無想天者。謂於此間得無想定。由此後生無想有情天中。於不恒行心心所滅。假立無想異熟。首句。論主問。若無實性下。小乘答。意謂此三若無實性。何以能遮心心所法令不得起。由此二定。能遮未來諸心心所暫不起故。若無心位下。論主辯破。若有實法遮心不起名無心定。則亦應有實法礙色不起名無色定。既不許色由礙無。云何執遮心是實。如堤塘是假。亦能遮水。何須實法。乃能遮心乎。謂修定時下。出正義。定加行者。定前方便也。麤動心者。前六轉識也。不言第七者。以二定同釋。唯就無想義故。勝期願者。勝願心起。期生靜慮。願力漸增。麤動漸細。由細入微。微而又微。以此微心。熏蒸第八。成極增上厭心種子。損伏麤動心心所種。麤動心等亦不現行。依此心心所現行伏滅分位。假立二種定名。種通善性。故此二定。俱名為善。無想定前下。別顯無想異熟正義。謂修定時。求彼天果。熏成種子招彼天異熟。受彼天果報。故俱舍云。此法一向是異熟果。誰之異熟(問)。謂無想定(答)。無想有情。居在何處(問)。居在廣果。謂廣果天中。有高勝處。如中間靜慮。名無想天(答)。彼為恒無想。為亦有想耶(問)。生死位中。多時有想。言無想者由彼有情。中間長時。想不起故。如契經說彼諸有情。由想起故。從彼處歿。然彼有情。如久睡覺。還起於想。從彼歿[A47]已。必生欲界。非餘處所。先修定行。勢力盡故。於彼不能更修定故。如箭射空。力盡便墮。若諸有情。應生彼處。必有欲界順後受業。如應生彼北俱盧洲。必定應有生天之業。故此下。總結三法非實。
成唯識論卷第一
校注
[0829001] 身上疑脫舌字 [0829002] 論疑詮 [0831001] 薩疑提 [0833001] 賞疑勞 [0840001] 四下疑脫大字 [0840002] 二疑三【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50 冊 No. 822 成唯識論證義(第1卷-第3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成唯識論者。此論成立唯識。故名成唯識論。梵云毗若底。識也。麼怛喇多。唯也。悉底。成也。奢薩怛羅。論也。應云識唯成論。而譯為成唯識論者。彼方先所後能。此方先能後所。是以唐梵次序不同。今順梵文。先明唯識。後明成字。唯識二字之中。又先明識。識之名義。約有幾何。若約同門自相。不可分別。若約異門共相。隨義似分。名約性相有九。義包內外具五。名有九者。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九淨識。義具五者。一識自相。謂識自證分。二識所變故。一切境界從心現起。三識相應故。同時受想等心法。四識分位故。識上四相等。五識實相故。謂二空真如。是識實性。自上諸法。皆不離識。總名唯識。故知若相若住。若境若心。乃至差別分位。皆是唯識。卷舒匪離。總別同時。猶雲霧之依空。若波瀾之湧海。又古德廣釋唯識。義有十門。明此唯識二字。先離解。次合解。先且離解。初唯。後識。初唯字者。有三義。一者揀持之義。揀謂揀去。揀去我法所執。持謂持取。持取依圓二性。論云。唯言為遣離識我法。非無不離識心所無為等。二者決定義。決無離心之境。定有內識之心。謂小乘離心有境。清辯撥無內心。三者顯勝義。謂心王勝。心所等劣。今但顯勝。不彰於劣。瞿波論師二十唯識云。此說唯識但舉王勝。理兼心所。如言王來。非無臣佐。次解識字者。即了別義。謂八種心王。是識自性等。五位百法。理之與事。皆不離識。不爾。真如應非唯識。攝餘歸識總立識名。經云。三界唯心。次合釋唯識者。唯。謂揀去。遮無外境。境無非有。識。能了別。詮有內心。心有非無。合名唯識。唯謂遮無是用。識表詮有是體。攝用歸體。唯即識。持業釋也。問。此言唯遮外境不有。為遮離心之境。為遮不離心之境。答。設爾何失。難。二俱有過。若遮離心之境是無。餘有不離心相分在。何以但言唯識。不言唯境識。若遮不離心境是無。應但有能變三分。闕所變相分過。如何通釋。答。所言唯識者。遮心外境無。不遮內境不離識相分是無。問。內境與識。既並非無。如何[A8]但言唯識。不言唯境識耶。答。以護法菩薩云。境名通於內外。謂有離心境。不離心境。恐濫外境。但言唯識。所以論云。謂諸愚夫。迷執外境。起煩惱業。生死輪迴。不解觀心。非謂內境相分如。外都無。又云。唯言識者。是了別義。意云。五位一百法。理之與事。不離識。今攝歸識。總言識名。以萬法由心起故。然即非唯一人之識。亦非唯一識。更無餘識等。出唯識體者。一所觀出體者。即取五位一百法為體。以通觀有為無為法故。即以識相識性合為唯識體。皆不離識故。二能觀出體者。即唯取心心所為體。心所與識常相應故。即唯能非所。若約唯識觀。即取別境中慧為體。於所觀境。觀察勝故。又明唯識差別。總攝諸緣及理。有其十種。一遣虗存實義者。遣為除遣。虗為虗妄。觀徧計所執。唯虗妄起。都無體用。應正除遣。為情有理無故。存者留義。實謂實有。即觀依圓法體。是實有。是本後二智境。應正存留。為理有情無故。良由一切異生小乘無始時來妄執我法為有。清辯菩薩等妄撥理事為空。今於唯識觀中。遣虗者。空觀對遣有執。存實者。有觀對遣空執。非有非空。法無分別。離言詮故。二者捨濫留純義。捨為捨離。濫即相濫。留謂存留。純為無雜。雖觀事理。有境有心。為心不孤起。仗境方生。境不自生。識變方起。由境有濫。捨之不稱。唯心體既純。留說唯識。故論云。識唯內有。境亦通外。恐濫外境。但言唯識。非為內境如外都無。華嚴經云三界唯心故。三攝末歸本義。攝謂綰攝。末即見相二分。歸即向本。謂識自證分是所依體故。今攝末見相分。歸本自證分體。故言唯識。故解深密云。諸識所緣。唯識所現。四隱劣顯勝義。謂王所俱能示現。心所即劣。依他起故。隱劣不取。心王即勝。所依體故。故言唯識。即名顯勝。故莊嚴論云。許心似二現。如是似貪等。五遣相證性義。識言所表。具有事理。事謂相用。遣而不取。理為體性。應求作證。故攝論偈云。依繩起蛇解。見蛇知是無。證見彼分明。方知明性亂。六境義。境謂所觀境。識即能觀心。此所觀境。由識變現。境不離識。立境唯識。故阿毗達磨經云。鬼人天等。所見各異。七教義。即能詮教。說有唯識義。故楞伽經偈云。由自心執著。心似外境轉。彼所見非有。是故說唯心。八理義。道理唯識。唯識頌云。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九行義。行謂觀行。即菩薩在定位作四尋伺觀等。即觀行及定。俱不離識。故瑜伽論偈云。菩薩於定位。觀境唯是心等。十果義。謂佛果四智菩[1]薩。所有功德。皆不離識。故莊嚴論云。真如無境識。是淨無漏界等。如上十義。性。相。境。智。教。理。行。果等。皆唯是識。無有一法。而非所標。故稱羣經了義中王。諸聖所依之父。若有遇者。頓息希望。無一法而可求。無一事而不足。全獲如來無上之珍寶。寧同荊岫璞中。[A9]已探教海秘密之靈珠。豈比驪龍頷下。遂得盡眾生之苦際。斷煩惱之病原。一念功全。千途自正。[A10]已釋唯識竟。今當釋成字。成者。安立之義。故樞要云。安教立理。名之為成。問。成立唯識。有何義利。答。我佛法中。以心為宗。凡夫外道。背覺合塵。馳流生死。菩薩憫之。故造此論。成立唯識。令歸本源。解脫生死。所以成立。問。以何方便。得歸本源。答。有五觀門。令自觀心。得本源故。五觀門者。即前十義中遣虗存實為初觀。捨濫留純為二觀。攝末歸本為三觀。隱劣顯勝為四觀。遣相證性為五觀也。問。論者何義。答。教誡學徒。決擇性相。激揚宗極。藻義攸歸。垂範後昆。名之為論。問。論題四字。何字能所。答。論字為能成。唯識為所成。成字通能所。問。當作何釋。答。若成目能成。成屬論字。唯識之成。或成唯識之論。依主釋也。或論體之上。有能成之用。以用隨體。成即是論。持業釋也。若成目所成。成屬唯識。唯識即成。或所成即唯識。亦持業釋也。問。論字唯能。唯識唯所。論有本末。何論能成。答。本末皆能。若本論為能成。佛經唯識為所成。若末論為能成。本論唯識為所成。問。能成所成。皆有教理。此當何句。答。當以教成理之句。何以故。論是其教。唯識是理故。問。此論以何為宗。答。唯識為宗。何以故。識有非空。境無非有。以為宗故。問。以何為體。答。護法正義。實能所詮文義為體。問。憑何教理。答。二十論云。展轉增上力。二識成決定。問。論有宗論釋論。此論是何。答。此宗論也。正憑六經。橫該大藏。明唯識理。故為宗論。不單解釋別一本經。故非釋論。問。教有三藏。一素怛囕經藏。二毗柰耶律藏。三阿毗達摩論藏。此於何攝。答。此當第三對法藏攝。問。教說一乘或三乘。謂菩薩緣覺聲聞。或說五乘。加人與天。此何乘收。答。正是一乘。三中菩薩。五內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