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開宗記卷第八(從自恣萬度至瞻波竟。合有三犍七千二百言)
●次明自恣。
悔除[A1]已起順教安居。恐迷[A2]己過。既不省察。道行難成。故須仰憑德人。乘慈誨示。自不諱短。恣他舉𠎝。故云自恣。廣明三種。自恣方法。集在一處。稱云犍度。大文分二。初明非法。舉罪為恣之緣。第二自今[A3]已去下廣明自恣如非等法。前文有六。一明六群受行瘂法。第二作如是制下因問呵制。第三時六群下非法舉罪佛制求聽。第四時六群下俠惡求聽佛制五德。第五彼六群下為彰求人應受不受。第六時六群下既許聽[A4]已。制立言要初文可知。第二有三。[1]百恣竟禮覲世尊。當時實無具法自[2]恐。[A5]但為一夏。行瘂不言。令既安竟。恣情申說。故云自恣。第二時世尊下因慰勞言撿獲得實。第三佛告下正明呵制。此中復三。一呵行瘂。謂受瘂違教。故實是苦。妄立耶制。稱實為患。無言法復。猶如怨家。忍苦自傷。白羊無別。次[3]微所以。何以是苦是患。如怨如羊義故。次釋結罪。以不受行如來正教。同於外道。妄受瘂法。十誦。犯受亞法三蘭。次求聽者。以得聽許。使無諍訟。即有生善滅惡之義。伽論第二云。比丘僧中。出比丘罪。成出罪不。答不成出罪。比丘犯突吉羅。不先語故。次制五德如文。遮中廣釋。五分十九云。成就五乃法。應問聽說罪。若有慙媿。多聞智慧。自如法實。欲使人離惡。復有五法。不隨愛恚癡。畏知時非時。反上不應問聽說罪。次二文可解。
[4]次下廣明。如非儀軌。於中長望。分為十七。第一正制自恣。第二諸比丘下蘭德差人。第三時諸比丘下自恣儀軌。第四爾時有異住處下攝眾進不。第五爾時自恣下明恣前後。第六時諸比丘下定恣時節。第七六群比丘下制集自恣。第八諸比丘下示恣處所。第九爾時有眾多下難結小界。第十爾時自恣日下明恣法體。第十一爾時自恣日下與欲恣法。第十二爾時自恣日下略自恣法。第十三爾時有異住處比丘犯僧殘下遮自恣法。第十四爾時有異住處下客舊應不。第十五時六群比丘下叛自恣法。第十六爾時群比丘尼下簡餘眾法。第十七彼自恣意下恣說不並。此諸文中。總有三恣。一時自恣。二增益。三滅劫。問所以不同說戒。有非時自恣。舊解云。恐反生諍故。無非時自恣。今解不爾。恣唯夏分安居竟。為餘時不作。故無非時說戒。垣為無差半月。為諍癡久。故有非時。
初文聽安居竟自恣者。以恣即是聽。更不須求聽。又此竟者。是最末後日。故五分十九云。諸比丘便日日自恣。或二日三日五日一恣。以是白佛。佛言不應爾。應夏三月最後日自恣。憎一阿含云。七月十五日。佛告阿難。集僧今是受歲之日。
次第二文簡德差人。先舉其緣。次明差法。此文不顯差人多少。應須二人[A6]已上。不得過多。故五分十九云。差自恣人。若二若多。文舉合差。故云某甲某甲。[竺-二+沬]二律亦同。若准此文。即須別作。三千云。卷廣自恣要差人。所以二人者。僧自恣竟。相向出罪。不得求餘人自恣餘人。僧不差故。
次第三儀軌文三。初舉威儀及說。不如為制之緣。第二自今[A7]已下制說儀軌。第三時有下對病進不制說之中。初舉滅儀。次明陳。陳六句。初大德者。言對五德。以其德行具足。為僧所差。裒讚之詞。非簡大小二眾僧。今日恣者。此顯即座僧。為非開十方。同作三我。某等者。顯[A8]己同僧。不乖眾法。故曰亦自[5]盜。第四申其舉事。故曰若見聞疑罪。第五從宣[A9]己情請舉我罪。故曰大德等語我。此中大德。還對五德長老。別加歎詞。猶如長老。舍利弗等。又如離彼多語一切去云。大德長老。第六我若下彰[A10]己見過。即能悔除令行無違。應於淨法。表[A11]己殷勤。故須三說。五分十九。自恣人不知[A12]己。何時當應自恣。以是白佛。佛言次第至[A13]已便應自恣。
次第四攝眾文二。初明白法。白中但云。今日自恣。不須妄增黑白月語。次六群造非佛示應不如文可知。
次第五明恣前後。祇律二十七云。若安居眾中有一人前安居者。至七月十五日。舉眾應同。此一人受自恣。自恣說座。至八月十五日。是處安居。是處自恣。若餘處自恣者。起毗尼罪。
第六定恣時節。約日及時可解。
次第七制集如文。
次第八恣處。五分十九云。佛言應好泥治地布草於上自恣。僧祇云。應香汁灑地散華[1]能燈。
次第九結解小界。此座處界。如上釋說。
次第十明恣法體。文中有二。先明恣體。次辨如非。恣體有三。謂僧對首心念。釋義四門。謂時處人法。第一時者。謂安居竟時。非餘可解。此位有三。一時。二增上。三減劫。時中復三。謂十四十五十六日。後安居者。隨日不定。若前後雜者。隨上坐。上坐亦不定者。隨舊人。舊人復不定隨多。以此三義。定恣前後。又約日時。通晝及夜。第二處者四人[A14]已下通於二處。五人[A15]已上。其唯作法。作法遍大小局坐處。或可義通戒。又該自場。以違故坐人亦須恣。故他二界。如客舊。應不中說。第三人者。唯上二具非下三眾。下眾雖可安居義通。以非具修。故不自恣。具中通其三位僧是。五人所収。又所差人德具不具。差之多少。離合如上。第四法者。位分眾別。眾法有二。謂一白二廣略。各一單白。及有說恣之法。如上明訖。增上滅劫。准類應知。對僧恣中。前法儀軌。一同說戒。問對僧說中。即言見罪當悔。對人心念。乃云自恣清淨。古舊解云。僧自恣中。舉治義具。故云懺悔。對人恣中。舉雖義具論治不足。為異前故。但言情淨。謂舉夷殘。及大眾闌。現無治義。若望經蘭提等。亦應言悔。濫對僧故。但言清淨心念。恣中既無舉義。又治罪不備。故言清淨。謂唯得治心念之罪。可呵[A16]已去。即無治義。如別行羯磨。對人心念。並無清淨之言。理甚不足。違律文故。若行事時。須依大本。今解不能。對僧恣中。請舉見聞疑罪。既請他舉。故言若見當懺。對首心念。本不求舉。直欲表[A17]己無累。應他僧法。故言清淨不云懺悔。次辨如非文中五句。初句若有五人。一人受欲。次句若有四人不得受。第五人欲。此之兩句。望人相似。但初作句。白差人自恣。是非法別眾。次句更互自恣。是法別眾。下之三句。並法別眾。
次第十一。與欲恣法。文中有八。第一與欲恣法替前。說戒清淨。第二爾時下重明失恣。第三爾時下難開不失。第四諸比丘下受人多少。第五年少下教詔恣法。第六若比丘下轉與恣法。第七彼比丘下事訖往不。第八時六群下制往坐說。初文與法。一同說戒。成立進不。並如上明。文中至僧有如是事起者。舊解云。前言舉者。謂先得三舉治人。今言如是事起者。謂先有三舉之病。未得行罸。因僧集次。尋為加治。故言如是事起。欲雖未說。以在此人心中故。今舉法得成。欲雖到僧處。同能以人。此得舉法故。無有傳信之義。故使自恣不成。更須取自恣。前雖未說。以此人未得法故。無失自恣分齊。故不類此。又前說戒者。被清淨人。非行治法故。無如是事起。若或有者。釋同於此。今詳文意。或謂不能。文中廣列。不成持[A18]已。次云若在道中。若至僧中。有如是事起。明並屬前。此不成持。非直病人。所有至中道。僧中有者。亦不成持。故此三位。同於說戒。前說戒中云。若至中道。僧中亦如是。此無亦如是言。乃云有如是事起。次始別云。若僧為作不見等。此不見等文中。重舉如前。不成持中。[A19]已有命過等。次下更云命過休道戒場明相出。豈非是重。此重既不生疑。舉重何須苦責。餘文可解。唯第八文有二對六句。謂不往不坐不說。名為自他。故成六句。
次第十二略恣法。此中文二。初舉八難。及事為略之緣。第二諸比丘下對緣彰法。就中文有七句。初一廣恣。以難遠故。次五略恣。以漸近故。後一難逼。直爾散去。就五略中。前之二略五德。自量不改。眾法下之三略。事須改法。若不作白。眾不委知。此改眾白。或是上座。或秉法人作。既是略法。不得差人。先作自恣。和眾白[A20]已。次作改眾。略恣之白。兩兩相對。三說自恣。若難漸逼。再一同前。
次第十三遮恣之法。文中有七。一出所遮之罪。第二爾時下所遮之諍。第三自恣時下約人成不。第四若遮無根下對根成不。第五未說三語下辨遮時節。第六遮自恣人下治能所遮虛實之罪。第七爾時自恣日下劫遮方法。初文為罪故。遮治[A21]已自恣。殘罪雖治。客有餘化。故言與䨱等。[A22]己應自恣。亦可與此人別住[A23]已。餘人自恣。次為諍文二。初對輕諍。治[A24]已自恣。謂約讚食指授食。以興其諍。次對重諍。未可即殄。故言不應。即恣應小停自恣。謂約盜取常住現前物。以興其諍。次約人如文。次約根者。文中六句。初三五不成。以無根故。二四六成遮。以有根故。初句不作故不成。但不作有兩。一不作有餘。謂殘等是。二不作無餘。謂是夷罪。即初三五。第二句但言作。作有其兩。一作有餘。二作無餘。即二四六。次約時中。[A25]但據不改眾儀。故言一再亦如是。改眾三略。無有遮事。次治罪文二。初治能遮謗罪。次若遮自恣人下。治所遮實罪。前文有四。初捨能遮三業淨穢。二若遮下撿事虗實。三復應下。撿根有無若遮下正治謗罪。問此治為是五德。為是餘僧。答此是餘僧舉罪。以不實故治五德。先以差訖。不應始撿淨穢。又若唯五德者。何以病遮無病等。能雖餘人。要語五德。故文語云待差。各如法說。次治實罪。如文。前治罪者。是先知犯。今所治者。舉得新罪。次劫遮文四。初為病劫文互三句。第二爾時下增益自恣。為貪修道。此彼相得恣。以夏分為限。故但一月。第三爾時下减劫自恣。為避惡比丘。恐有破僧事起。先作減日如文。次作僧上二劫。亦以夏分為限。不作三劫。說戒對此。故亦有二。第四爾時下文互三句。不聽以前要。而舉他罪。
次第十四十五十六。並與說戒文同。不繁更釋。
次第十七自恣。即是說戒。不應恣[A26]已更說。欲明恣說。二法不並。上來自恣法竟。
●[1]次四揵度。
彰行資緣。資中革履下用。是故先明有毛為皮。無毛為革。廣明皮革。應不應義。聚在一處。稱云揵度。於中文六。第一舉人開着革履。第二爾時大迦旃下開聽五事。第三爾時得被補下雜明應不。第四爾時舍衛下不聽畜䟦。第五爾時世尊下制相恭敬。第六爾時佛在下又明雜行。
初文有九。第一值佛得道。第二爾時下厭俗出家。第三爾時守籠下施食修乞。第四爾時守籠下修不列證。第五爾時世尊下說喻調筞。第六爾時守籠下依筞條證。第七時守籠下證[A27]己說義。第八去未久下大聖嘉讚。第九爾時下開着革履。初文。五分二十一云有長者子。名首樓那。其人大富。有二十億錢。時人號曰首樓那。二十億是人生便受樂。手脚梯耎。足下生毛。佛語娑竭陀。此二十億。九十一劫來。始今足蹈於地。又問何緣如。是佛言過去毗婆尸佛時(設供緣繁不能具述)於家敷六萬八千座。一比丘坐一座。各以五百釜美。而供養之。一一比丘。施劫具二張。革履一量。復為四方僧作一房。地敷臥具。皆悉妙好。從是[A28]已後。受天上。人中福等無有異。祇十。大同不能具錄。餘文可知。次第七文。但說證義。不言自得文三。初往。次說。後辭。說中文二。初序。次頌。序中文三。初舉無學所得二脫。第二世尊頗有下舉彼二脫能得之因。第三彼盡欲下。舉根對境。驗得不虗。初文復三。謂舉釋結。釋中論其所得。理實無量。且隨願情。彰此六句。此中樂於寂靜。是定解脫。餘之五句。是慧解脫。解脫絕縛。稱為出離。聖情所欣。名之為樂。樂不嗔等者。恒以三善。居心樂盡。陰者不受後有。又此六句下。諸文中。互有闕少及有不。次辨其因。信是行故。本須先明。依信起行故。次持戒。持戒行成必須斷利。利開漏源戒防制文中。皆言不應。作如是意者。以[A29]已解心。自除疑倒。次根境相對。文中有三。謂法喻合。一一廣明眼根。餘根類易。法說文三。初舉能證之人。彼盡脫欲等。是慧解脫。如是下。是心解脫。此文脫字。義似不同。准下合中。應云心解脫。盡於有漏。亦可長聲云心解脫。有漏亦得。體據實理。應云諸漏。直言有漏。義亦不周。亦可此之有言。通於三漏。即是有彼漏故。名為有漏。次根境相對。故曰眼見多色。次舉二脫之人。不為色染。二脫絕縛。稱俱不染。又不與色雜。住禪無患。次喻亦三。初喻所證果智堅牢。起諸學表。如大石山。證法冥體。故全一段二脫具足。故曰不缺。見修或盡。稱云無孔。對境絕貪。名為不漏。次東方下。喻根對境。次喻不染。此山不移。是不染不離。不可傾動。是第四禪。次合亦三可知。次頌文三。初一偈半頌。前無學所得。次有半偈頌。前得因。次有三偈頌。前根境相對。此中復三。初行頌法。次半頌喻。次一行半頌。合此頌不盡。亦不次第。雖有左右。據位如是。次讚如文。次開文言捨五象王者。見論十七云。一文象有六母象。名為象王。如是有五象王。尚捨出家。豈貪一重革履。而獨着耶。
次請五事文二。初記得道如上。次請五事。僧祇二十三云。若語阿難。敷牀蓐者。當知與世尊同房宿。若語尊者陀驃子者。當知隨次與房。言十六句義者。謂四諦各四苦非常等。問此億耳比丘。為佛說法。佛亦受弟子法供養耶。答曰無也。所以爾者。佛於諸法。[A30]已得究竟。不復從他受學法。故無有能為。世尊說法。今生甚深。善功覺慧。爾者。所以世尊。歎彼善能說法。了了可解。婆沙三十復云。善哉善哉。汝乃能以和雅清妙明了易解美高音聲。誦持正法。令我歎答。世尊欲令聞俱胝耳。得無畏故。如作是說。非佛作彼受法供養。彼承親教迦多衍那。來詣佛所。請求五事。世尊威重。釋梵護世。尚不能側近正觀。况彼敢申請。佛知是事。告阿難曰。汝可將彼。至我寢室。敷設臥具。而安置之。阿難如教。佛與同止。至後夜分。知彼倦息。便告之言。汝應為我誦所解法。聞俱胝耳。以三契聲。誦所解法。世尊歡喜。為欲令彼得無所畏。能申所請。是故讚言善哉善哉。乃至廣說。次五事者。受戒長衣通餘方得。諸餘三事局濕婆國。此中受戒。經歷三年。五分六歲。母經十二年乃得。
次明應不。在白衣家。聽坐高牀皮牀。及與上座同牀坐。多論第四云。與女人同牀坐吉。同席同蓐亦爾。長牀相接。但異席蓐盤令中間空絕𮕾蓐各異得坐。伽論。地敷蓐得與。未受戒人。坐迦羅富羅革屣者。見論。是漫跟革屣。此律有㓨脚緣聽着。次下文脚跟破。亦聽着鹿角革屣。刻皮作鹿角形。阿羅梨。以鳥毛安革屣邊。富羅䟦陀羅者。以木綿及諸雜物。與皮合縫。使中央起。真誓梨者。以漏革作。編邊者。以孔雀尾編邊。五分二十一云。得新革屣。應令淨人。著行七步。[1]體後著之。多論第八云。若得革屣新鞾。應令白衣着行五六七步。即是作淨。又五分。聽著富羅。作𩍓大深。俗譏如靴。佛言。不應深作𩍓。聽至踝上。又作𩍓如靴。居士譏哥。佛言開前。又有諸比丘。得種種形色。種種皮革屣。不敢取白佛。佛言除人馬象皮。餘聽。壞本形色。若形色不可壞。於僧坊內著。不得出外。三千云。不得著白屣入眾。餘文可解。上來皮革法竟。
●[2]次衣揵度。
外禦寒醜。名之為衣。廣明應不。稱云揵度。大文分二。初對上品人。遣着糞掃衣。第二爾時世尊下開受施衣。
初文復二。第一五人請持何衣。佛言。糞掃衣及十種衣。染作袈裟色持。第二爾時比丘下明糞掃衣。此衣體賤。離自貪著。又復不為王[3]賤所侵。常有資身長道之益。故十住婆沙十二云。著糞掃衣。有十種利。一不以衣故。與在家者和合。二不以衣故。現乞衣相。三亦不方便說得衣相。四不以衣故。四方求索。五若不得衣亦不憂。六得亦不喜。七賤物易得無有過患。八順行初受四依法。九入在麤衣數中。十不為人所貪著。
次明受施分法。作用如非。先總解義。三門分別。第一定時非時。第二時與非時。各有現前僧得。第三分攝儀軌。
初定時者。謂請比丘。一夏供養。以此夏勞施者。即名為時。如毘蘭若。請者[4]是雖為安居故施。要須局在一月五月內得。乃名為時。以此元為夏勞故開。若反前說。並名非時。故下文云。為欲施塔。乃至若為亡人作會等。諸比丘留至夏安居。比丘往白佛。佛言不應留。此是非時衣。現前僧應分。問如開一月五月。亦為夏勞。如何此中得施。不名為時。答此開比丘受五利時。不是為受施故。名之為時。
第二門。與非時各有二種。言時施二者。一時現前本為夏勞。而數人施者是。如文。爾時眾僧。得夏安居衣。僧破為二部。佛言。應數人多少分。又如毗蘭若婆羅門。以三衣奉佛。僧與兩端㲲。明知為夏數人。即是時現前攝。二者時僧得施。還為夏勞故施。名之為時。心遍僧田。不簡彼此。稱云僧得。如文。佛言若有一比丘安居。大得僧夏安居衣物。彼比丘應作心念言。此是我物。又云。爾時有比丘。未分夏衣便去。後比丘分夏衣。不取去者分。佛言成分應相待。亦應屬授等三句是。次非時二者。一非時現前。謂心標別人物有限。隨人准物等分者是。如文。初聽受施。不知云何。白佛。佛言。當數人多少。若十人為十分。乃至百人為百分。分衣時好惡相參。當擲籌分。二者非時僧得。以心普及一切僧田。既無限局。名為僧得。如文。比丘分衣時。有客比丘。數數來分衣疲極。應差一人令分。白二羯磨。第三門分攝者。此之四施。二種現前。並數人分。不須作法。二種僧得。心該彼此以不定故。加法定之。又舊釋云。非時僧得。不定者。一時不定。除時施。二處不定。異界得施。三人不定。簡二現前。四法不定。異同羯磨。為期不定作法以定。時僧得者。以時勞定故。並數人分。問若言須作法分者。所以得屬授取耶。頗有要須作法。而不及法。得屬取者。用此法何為。故定不爾。心雖普及。施主得僧田之福。為止貪故。不聽異處受衣。以佛定制局處取故。不假作法。但須消去。一比丘心念受文者。非心念法。謂興念屬[A31]己可知。今解不依施主本心。通說一切。如何此處之僧。獨攝斯物。又與非時僧得何殊。不念作法。又不作法者。如文。未分夏衣。便去後分。不取去者分。此則物屬人定。如何佛制成分。既制成分。明知有法。又文云。一人得夏衣。佛言應作心念言。此是我物。既一人心念。明知二人[A32]已上。作對首等法。又五分二十云。時舍利弗目連自恣竟。於左右遊行。同安居及近住處諸比丘。多有隨從。諸白衣見人人各念。當為舍利目連。施僧安居衣。即便施之。大有所得。彼得施處諸比丘。語舍利目連言。共分此衣。答言我等不同安居。正可得食。無此衣分。以是白佛。佛言。應盡共分。問既須作法及法方得。如何身不及法。開聽屬取。答若望局法為正理。無屬授取義。但於此處。有安居勞。不同外界之人。故聽屬取。[*]體文此處安居。不應餘處受衣者。此是時現前。非是時僧得。體欲細解四施分法。一一須作三門分別。言三門者。一一部攝法。二二部攝法。三耶正攝法。四施各三。總有十二門分別。此中二現三門。並數人分。若其施主[1]清耶正僧。對面行施。應問施主。隨彼施主所說處與。若言不知俱與。亦數人分。第三時僧得施。初一部分者。如文。未分夏衣便去三句。及一比丘應作心念言文。第二二部攝者。應須分為二分。以其二眾。不合同法。各持[A33]己分。將至本處。鳴鐘集眾。作法以分。或若僧尼互有𨷂者。准五分文。許令互攝。互攝既定。還須作法。第三耶正攝者。如文處分非時僧得。有其六句。初三分為二分。非時既爾。時僧亦體。亦可此文通簡時非時施。第四非時僧得施。初一部攝。須作法定。法有心念對首羯磨。此三至文廣攝。第二二部攝者。亦須分為二分。還以二眾。不合同法。如文七句。其中五句分為二分。四七二句。是互攝法。又五分二十云。若有比丘住處。非安居時。得施僧物。若無比丘。比丘尼應分。若有比丘尼住處。非安居時。得施比丘尼僧衣。若無比丘尼。比丘應分。安居時得施。皆亦如是。上來互入既定。各及法者得。第三耶正者。文有六句。初三對僧。後三約別。既是僧物。分須有法。耶正兩部。不合同法。既不同法。分為二分。各至本處。作法分之。
次下釋文。大開為十。第一非時現前施。第二爾時世尊下作衣儀軌。第三爾時有住處下非時僧得施。第四時有病比丘下雜明應不。第五爾時有比丘在異住處下時現前施。第六爾時有比丘未分下時僧得施。第七爾時諸比丘下耶正攝法。第八爾時有一居士下總明八施。第九爾時諸比丘下淨施方法。第十爾時比丘下受成不。
初文分二。第一耆婆奉衣因請開施。第二時世尊以此下開聽受施。前文有五。一明耆婆醫道成就。第二時耆婆下六種治病。第三時耆婆童子下將衣奉佛。請聽比丘受施。第四爾時世尊下佛為納受。第五耆婆下遂請還退。
次開受施。文中有二。初文雖聽受施。仍兼糞掃。但糞掃衣者。知是行勝。檀越施者。自他並利。次正受施。示其分法。以數人分故。是非時現前。
次明第二作衣儀軌。衣是三衣。先解其義。六門分別。第一制意。第二釋名。第三作之如非。第四受授軌則。第五行護方法。第六補染應不。初制意者。此是三除。諸佛應法之服故。文言。過去未來佛弟子。著此三衣亦爾。又以禦寒故聽畜著。如文。世尊初夜在露地坐。著一衣。至中夜覺身寒。即著第二衣。至後夜覺身寒。著第三衣。時世尊作念。當來善男子。不忍寒者。聽畜三衣足。智論六十七。白衣求樂故。多畜種種衣。或有外道。苦行故裸形無恥。是故佛弟子。捨二邊處中。多論第四。五意。一以除寒故。二以除慚媿故。三入聚落故。制三衣。一衣不中入聚落。四為生前人歡喜心故。五為威儀清淨故。制三衣。一衣威儀不清淨。若比丘尼欲留二衣亦不同。所以制五衣者。為威儀故。三衣不成威儀。餘如前說。次釋名者。所以有此三名差別者。多論云。欲現未曾有法故。一切九十六種。盡無此三名。以異外道故。作此差別。[*]體僧伽梨等梵音。此無正名相[1]及。若從義譯。僧伽是眾。梨名為伏。謂是伏眾衣。以著僧伽梨。能伏一切諸外道眾。是故令著僧伽梨。或名重衣。以重數多故。或名雜碎衣。以[2]修數多故。或若從用名入王宮聚落衣。如文。入聚落者有五事因緣。留僧伽梨。鬱多羅僧。義云上衣。次在五條上着。亦名中價衣。從用即是入眾衣。安多會。是下著衣。以著最近身故。從用即是道行作務衣。新名僧伽胝。嗢怛羅僧伽。安怛婆[前-則+(企-止+巳)]。
次儀軌有四。一體。二作。三量。四色。三衣成受。須具四如。四如若虧。加法不就。於中先明體如。體如復四。一者體如。謂絕衣等十種衣。故上離衣戒云。衣者十種。准此即非外道等衣。如文。比丘著草衣。樹皮衣。樹葉衣。珠瓔珞衣。外道皮衣。鷲毛衣。佛言此是外道法。不應著。若著如法治。通明應法。是十種衣。體論清淨。要須氈布。以諸繒帛。皆損生命。是以佛初入道。身著麤布伽梨。二是真文。如紬絕絹布等。雖是十種衣。綺文者不得。謂綾羅錦繡。故文言不得著繡手衣錦衣。應染作袈裟色著。五分二十。不得作斑劫月衣。及不應著斑色線織衣。不應以雜色線縫著衣。上作條幅。三須密緻。雖是直文輕薄。生疎不得。謂輕薄紗絹孝布等不成。故僧祇二十八。不聽生疎。又二十一云。若作安陁會。當用緻物作。若疎者。當兩重三重作。鬱多羅僧亦爾。僧伽梨直云當用緻物作。四須清淨。衣雖密緻有過者不得。謂非犯捨販賣迴等。故下文言。尼薩耆衣若不捨。不應受用作三衣。准此求時亦須應法。謂離耶命發相等。
次作如亦四。第一割截不截。若論下衣。俱得上二。必須割截。五分二十云。長老柯休。得一衣少。不足作割截三衣。佛言聽作割截上二衣。縵安陀會。若言帖葉。三衣俱得。故文言。世尊見有比丘。舒僧伽梨在地欲安葉。語言。汝何故舒衣在地。比丘言。欲使表裏相著。外有葉現。佛讚聽許。又云衣少。欲作帖葉衣。白佛。佛言。聽作。十誦五十九云。若比丘貧少衣。不能得割截衣。應衣上安帖。若五若七。乃至十五。若過十五。若能得。應割截作三衣。二橫竪葉者。此文不知當作幾條衣。佛言應五不應六。乃至應十九條。不應二十。若能過是條數應畜。體不論橫。祇律二十八。有比丘作衣。橫葉相當。佛言不聽。五條應一長一短。七條乃至十三條。兩長一短。十五條。三長一短。多論第四。僧伽梨。有上中下。此三中復有上中下。下中三者。九條十一十三。中中三者。十五十七十九。上中三者。二十一二十三二十五。下者兩長一短。中者三長一短。上者四長一短。五分。佛言。若不足應三長一短。若復不足。聽兩長一短。若復不足。聽一長一短。若復不足。聽帖作葉。准此即有四長一短。三重數者。此文新衣。一重下二衣。二重僧伽梨。若是故衣。二重下二衣。四重僧伽梨。若糞掃衣。隨意多少重數。多論第四。若新僧伽梨。極上三重。一重新二重故。若純新作衣。伽梨二重。尼師檀亦爾。下二衣一重。若故衣者。極多四重。僧伽梨尼師檀亦爾。二重下二衣。十誦大同。不能具述。四縫㓨方法。條數雖復應法。仍須四周安緣。及帖鉤紉。如功德衣法具明。又須帖角故。與尼作衣戒云。下至舒張角頭安帖。又三千云。三衣要須帖四角。又須却㓨。不得直縫。故十誦十五。制令却㓨直縫。所以不得者。以是世人衣法故。却㓨異俗。又葉邊速破。塵垢入內者。聽葉作鳥足縫。若編葉邊。若作馬齒縫。然文編及二縫。並葉邊作。比見梵裳。鳥足縫者乃大縫。曲㓨馬齒縫者。始葉邊堅。為准文鳥足縫。不合大縫上作。又此大縫。不合像鳥足作。若像鳥足得。何故見論第九。若作袈裟。不得縫作蜈蚣脚。不得繡作文章。不得作鏁形縫。可却㓨縫。若安鉤紐。五分第二十云。有諸比丘。深縵衣作條。又有縫葉著衣。或襵作衣葉。或半上向半下向作葉。佛言不應爾。並犯吉羅。阿難教比丘。左條葉左靡。右條葉右靡。中條葉兩向靡。作竟著之。極是所宜。祇律又云。有比丘作衣盡作葉。佛言不聽盡作葉。有比丘疊作葉。佛言不聽疊作葉。應割截。有比丘對頭縫。佛言。不聽對頭縫。應作葉極廣齊四指。極狹如䵃麥。復有比丘。一向作葉。佛言不聽。應兩向。復有比丘。作衣縫葉。與衣相着。佛言不聽。復衣宣脫。佛言。應作馬齒縫。又文云。患風吹割截衣隨肩。佛言。聽肩頭安鉤紐。僧祇三十一。若衣無紉。著入聚落。越毗尼罪。若入家家。隨入得越。若有而不著亦越。若入尼精舍。外道精舍。若檀越唱言。隨所安者無罪。十誦三十八。爾時佛自施䩙紉。前去緣四指施鉤。後八指施紉。語諸比丘。應如是作。比作衣者。前八後四。為威儀齊整。不名違教。
次量如者。文中彼受小小衣。當三衣。佛言聽以長四肘廣二肘。廣衣作安陀會。廣三肘長五肘。作上二衣。多論。正衣量三肘五肘。若極長六肘。廣三肘半。若極下長四肘。廣二肘半。若過若减。得成受持。以可延促故。不同其鉢。過減不成。以無截續義故。
次色如者。謂青黑木蘭。青者銅青。黑者雜泥。木蘭者諸菓木汁。下有染法。多論第八。有五大色。黃赤青黑白。黃有鬱金根黃藍染。赤者羊草落沙染。青者或言藍黛是。或言其流非即是也。凡此五大色。若自染吉羅。若作衣不成受。若作應量不應量衣。一切不得著。若先得五大色衣。後更改作如法色。則成受持。若先作如法色。後以五大色壞者。不成受持。雖不成受。若作三點淨者得。五分二十。有一比丘白佛言。願聽我等。著純青黃赤白黑色衣。佛言。純黑色衣。產母所著。犯者逸提。餘四吉羅。又著雜色衣。佛言不應爾。犯吉。
次受持者。出家所為。皆資以法。凡所受畜。並有軌儀。以其服著無法。便有𨷂衣之𠎝。理須順教。受持。令無罪咎。文中[A34]但有受捨之言。而無受捨詞句。此既無文。須依他部作法。十誦二十一。不分截不截異。總云若割截。若未割截是衣持。四十五分別受云。我某甲是衣僧伽梨若干條受。若干長短。割截衣持。三說。下之二衣。以條數定。文中直云兩長一短。及一長一短。若不截者。應云是僧伽梨縵衣受持三說。下二衣亦爾。尼受下二衣云。是衣覆肩衣受。長四肘廣二肘半。是覆肩衣持三說。厥修羅衣云。是衣厥修羅衣受。長四肘廣二肘半。是衣厥修羅衣持(三說)。捨時應制受云。是衣僧伽梨塔絛受(若干)。長(若干)短割次行護者。下文三衣鉢。如鳥二截衣持今捨(三說)。餘衣捨法同此。翼羽酬身俱。十誦二十七云。所之處與衣鉢俱。無所領戀。譬如鳥飛與毛羽俱。飛在空中。比丘亦如是。從今日不持三衣。不應入聚落俗人家。若入得突吉羅罪。又四十一云。從今不得着僧伽梨。輦石泥草泥塗壁等。掃灑僧坊塗地。不得脚躡。敷坐臥上。及儭身[1]看。看僧伽梨。如著僧伽梨法。下二衣亦爾。又下文大同。加當護衣如自[2]服。
次補洗者。若依此文。破不失受。故一月衣戒云。有僧伽梨。故爛弊壞。但任受持。不堪著用。又多論第四。三衣若破。不問孔大小。但使緣不斷絕。故[3]戒受持。若衣破補。必須却㓨。故十誦十五云。補衣皆應却㓨。若直縫者。衣主命過。應摘此直縫與僧。乃以此衣與看病人。若是長財。先雖說淨。後若作衣受持。則失淨法。此衣後捨。應更說淨。若其失色。及更增色。並不失受。多論。若衣久故失色。不失受持。又云後更上色。亦不失受。
次下釋文。文中有八。第一示阿難田。令倣成衣。此中有四。一示田令倣。二時阿難下奉命教作。三爾時下佛讚阿難。舉同過未。三際俱然。令生欽重。四從今日下聽割截作。第二諸比丘下明其條數。第三時比丘下帶衣之法。第四爾時舍利下制鉤紉法。第五爾時世尊在王舍下制衣頭數。此中復四。一見持衣過失念許制限。二爾時下受菴婆園施。五分二十。佛言。但以施僧。我在僧數。奈女受教。即以施僧。三爾時下託處生念。四夜過下告眾立制。第六爾時異住處下明雜應不。第七時世尊在波羅下制衣量數。第八爾時世尊下復明應不。此中復四。一有三句。明畜應不。二爾時下上衣不得下用。三爾時比丘下有十事白衣法不得用。四時諸比丘下有十事外道法不得用。
次第三明非時僧得施。文中有四。第一僧得施法。第二爾時世尊在舍衛下二部現前顯前僧得。第三諸比丘作如是念下料簡有過等人應與不與。第四爾時佛在舍衛下看病賞勞問債等法。前文有二。第一一部攝法。第二爾時有異住下二部攝法。前文復二。初檀越物。以明僧得。二爾時舍衛下亡比丘物。義同僧得。前文有三。第一舉其初緣。數人擲籌分法。第二比丘分衣時下作羯磨等法分。第三爾時有住處下分受成不。前文復三。第一受施聽分。第二復不知下示擲籌法。第三時分物時下明有客來。應不八句。前四應與。以未竟故。此中二三兩句。但是形前對。復有少差別。不是全異。後四不應與。以並竟故。若有二人[A35]已上。故有擲籌之名。為有一人。故作歡喜受分之稱。非謂初緣。作心念法。若有餘更分竟來。不合與分。若不竟來。即合與分。次句亦爾。次作羯磨等法文二。初舉緣示法。婆輸等衣錯來故也。次明三法分攝儀軌。就僧法中有兩白二。一差人白二。文中直言應持等。舉付分法。略無差[1]又。准下人白二。五分十誦。具有文。差分粥人等中。亦有分衣之言。又沓婆知僧事。亦有白二差法。第二付分白二。文中言倒。故言應持等。若順應言白二持與衣一比丘令分。體是付分法。又分亡人衣注中。即前文是。文言僧今與某甲比丘者。以付別人。四方無分。彼當與云。僧中羯磨差一人分。此非正文。僧者遮入別人。還令與眾。故十誦二十八云。若是比丘得僧羯磨與衣。取不肯還。如是言。實布施善與善取法善斷事。皆出僧中。何以還索。佛言。是比丘應如是教。是布施為清淨故施。還者善。若不還。應強奪取教作吉懺。既付物[A36]已。隨彼處分。即是分法。不勞更作羯磨。體有立義云。彼所差人。復須更作分物白二。既是僧物。不合輙分。是以文言。應持衣與一比丘。令白二羯磨分。今解不體。但是舉前白二。持衣與一比丘。彼所差人直分。不勞秉法。若五人[A37]已上具此二法。或但四人不成差付。以所差付。不定僧數。眾僧直須作羯磨攝。羯磨應云。大德僧聽。此住處若衣若非衣。現前僧應分。若僧時到僧忍聽。今現前僧分衣物。白如是。羯磨准白成就。所以知者。如母經第八。有四相應法。五人共住。一人終亡。四人作羯磨分之。此文不言展轉施一人。五相應法者。五人羯磨分亡比丘物。四人羯磨施一人。一人還施僧。[*]體後得共分之。既至五人。方有轉施之言。故知五人[A38]已上。作其二法。沙彌使人。身雖不預法限。但令作法之時。身在界者。即當及法。亦得其分。次對首三語法。作法應云。二長老憶念。此住處若衣若非衣。現前僧應分。此處無僧。此是我等分(三說)。但以別人。秉法弱故。故須各各自申攝意。如說戒自恣。申情亦體。又以文言。彼此共三語受。共分不同。舊云。此文既不言各各三語受故。[A39]但一人作法時。言此是我等分者。即是等分。不勞互作。不同說恣。各表行淨。此釋不然。母經皆有展轉相語言。又十誦二十八。有彼此作法文。不能具錄。次心念法者。應言此住處。若衣若非衣。現前僧應分。此處無僧。此是我分三說。次成不文。有十二句。初六對。僧羯磨成不。下六約三語心念成不。亦可前六約羯磨對首。分成不成。以二三人。亦須分故。次六約心念受成不成。以獨一人。直受不分。於二六中。各前三不成。下三成就。又於四箇三中。各前二犯。第三不犯。
次明亡比丘物。義同非時僧施。先解其義。准文上下。攝法有五。一一和眾攝。二耶正攝法。三負債死法。四被舉死法。五無住處死法。下四門義。並隨文釋。以皆有文對解義便。初門義二。有具不具。沙彌死者。此律無文。五分二十。同具處分。文言。有一沙彌命過。諸比丘不知云何處分其物。以是白佛。佛言。若生時[A40]已與人應與之。若生時不[A41]已與人。現前僧應分。十誦大同。僧祇三十一。有沙彌無常。諸比丘問佛。此衣鉢物應屬誰。佛言屬和上。准義令和上處分與僧。和上不得攝將入[A42]己。次具之中。有淨不淨。不淨有三。一犯重死。犯重有三。一未得𢷤。理同常制。二[A43]已得擯。入親里白衣。三學沙彌。十律二十八。當死時現前僧。應分衣鉢物。二呵責等四罪處所。及別住等。同清淨判。三被舉死。如下文說。次清淨死。應為四門。一定同生共活。二定重輕差別。三明看病賞勞。四辨屬授成不。此下三門。亦隨文釋。
先同生者。若本心要一事[A44]已上。無問多少。悉共同者。作要[A45]已後。若死休道。應准人物。等分入僧。若違要者。計直犯罪。若非同生。假稱同者。隨其得物。亦計直犯。又師無意。給弟子物。[A46]已與者得。未與者屬僧。
次定重輕。於中文義合三。一列十三章制入僧意。二須簡定重輕二門。三隨文別釋。合分不合初十三章。謂僧伽藍。乃至多衣鉢。尼師檀等。所以入僧者。凡預出家。行同水乳。齊筞三業。等條六和。既生所作。僧法以收。故使終亡物還入眾。縱施佛法。比丘無分。乃至王臣親屬。皆亦如是。道俗差別。分位不同。得不相由。死不入彼。故曰多知識無知識一切屬僧。次定輕重。位且為三。一佛制畜物。如三衣等類。二不聽畜物。如田宅園林奴婢等類。三聽畜物。如長衣鉢寶藥等類。此三物中。第一入輕。資道要故。第二入重。妨道深故。此即勒為輕重二門。第三物中。分為三別。一性輕重。二事輕重。三從用輕重。言性輕者。謂十種衣。及衣縷等。以所成衣。既是輕限。能成之縷。何以入重。言性重者。謂諸錢寶。食藥染具。釜鑊瓶分。凡十六枚等。言事輕者。一切隨身裙衫等類。言事重者。如大氈蓐。大帳小帳。步障机扇等。言從用輕者。如衣箱鉢函針剃刀等。言從用重者。如戶㡘牀帷幄帳案癿車轝篦㡘幔幕等。今以性事從用。三輕之物。攝入初類門以收。性事從用。三重之物。收入第二重門所攝。次第三隨文別釋。於前十三章中。束成九位。初六二二合以為三。九與十合。餘五還五。故總作此九門判之。初門入重。更無別義。第二門屬別房物者。謂房中校具㡘障等物。或著捨物。為[A47]己造房。房未及成。而主死者。其物有變未變。此皆據現輕重處分。以物及房。皆屬比丘。不同捨與佛法別人。以物別屬即入彼故。第三門瓶貧牙角器等。十誦。皆有量數。此不同彼一切入重。種種重物者。謂几案藥草。染汁木石等。第四門並重。皮革法云。錦蓐雜色臥具氍毹。若獺毛用貯蓐。佛言不應。第五門伊梨延陀。傳言步障。或應是鹿王皮。耄羅者小帳。耄耄羅大帳。或是𣰅㲪之類。氍𣰅者。謂是純色。堪應法服。是以聽分。氈被亦[*]體。其有輕薄。堪襵疊披者。縱使過量。亦得入輕。不同五分氈總入重被咸可分。第六門藍人入重。所有私物。入彼私用。死入親屬。若無親屬。僧用亦得。母經第三云。若有奴婢。應放令去。若不放。應使作僧祈淨人。駝馬牛驢。與寺中常住僧運致。第七門水瓶澡罐。十誦有量數。准此一切入重。不簡多少大小。第八門鐵等五作器。應分二類。一能成器並須入重。二所成器。有可分者。謂剃刀鉢針及針筒。體既針筒應分。刀函類爾。其有刀子翦刀。母經第三言。是可分。十誦五分伽論亦爾。香鑪有處分。與能供養者不體。十誦云。鐵銅石瓦具。皆聽分。母經第三亦言。香爐可分。又伽論。輕物可分中。亦有香爐香匕香器。其文既體。理難違越。唯有定供養佛。不轉易者。此定屬佛。不合輙分。香爐既[*]體。隨物亦爾。其文又云。復有所不應分物。何者孝在時。所有經律應分處。與能讀誦者。若不及分處現前僧。應與能讀誦者。此物不可分賣。經律既爾。章疏函癿亦[*]體。經架不定。本定屬經者隨經。若屬人者。即合入重。第九門並以應法。咸總入輕。其漉水囊。資道中要。理合入輕。
十誦。賞看病人。祇律。聽分革屣。故知鞾屣鞋等並然。鉢既可分。次鉢鍵𨩲匙箸等類爾。此文聽分。俱夜羅器者。即鍵𨩲之類。此等並舉要略。而未具委。
次二部攝法。以前一部攝中。有檀越及亡人物。今二部中。同前亦爾。初檀越物。處分如上。次亡人物。為有信人。方能賞錄。恐失僧物故。五眾先來者與。古舊釋云。無問重輕。悉入先來。但輕不待法。即入其人。重者非屬人物故。隨先來者處分。還入常住。准依此義故。亡人物亦同檀越所。[A48]但以俗人不知施。得有二部攝法。[1]令解不然。此是無住處攝法。二眾既不等分。故非二部攝法。內法恐失僧物。遣付先來。先來得[A49]已。應須勘問。若是比丘物。知本寺者送之。不知處者。入近僧寺。尼死亦爾。但是恐失僧物。令付先來。不是先來為合得與。若是先來即合得者。重亦應入。何唯獨輕。又若取者。要須加法。既是僧物。如何輙入。若無來者。送與近處。但取最近。不簡僧尼。近處雖得。亦未即入。要須撿物。如前處分。故十誦五十七。一比丘死。是死比丘。以衣鉢物。寄比丘尼精舍。不知云何。白佛。佛言。若比丘死前。寄比丘尼衣鉢物。現前比丘僧應分。尼寄比丘物亦爾。以其二眾知法。不同俗處。是以遣還本處。同類分之。互寄既爾。互債亦體。又准五分第二十。僧尼亦有互攝法。文云。若有比丘住處。非安居時。比丘命過。無比丘。比[A50]丘尼應分。若有比丘尼住[2]虗。非安居時。比丘尼命過。無比丘尼。比丘應分。安居時得施。皆亦如是。
次第二現前施。文三。一告靜三月。比丘立制。十誦第五。欲制諸比丘。多畜衣故。語言我欲四月燕坐。令諸比丘。不得來至我所。除送食比丘。及布薩諸比丘立制[A51]已白佛。非此二人。往者[3]提制。制亦可之。婆沙二十六。佛告苾蒭。吾欲[4]兩月宴坐。汝等不須集問。唯除送食布灑他時。於時世尊。入室宴坐。問世尊何故久宴坐耶。答去來諸佛過殑伽沙。法爾皆應如是宴坐。有說欲為諸天說密法故。有說為斷慢緩苾蒭心故。有說欲為他界有情說妙法故(多解云云不能具述)。大德說曰。由二因緣。如來經於兩月宴坐。一者自受大法樂故。二者哀愍諸有情故。第二爾時長老下。識佛意故。禮覲讚歎。第三爾時諸比丘下。為欲行同捨衣行施為文遣與比丘尼非衣。是以名作二部現前施。其中雖亦通佛及塔。僧是主故。具約僧說。
次第三料簡應與不者。文中有二。初對七眾。與應不應。第二舍利弗下。明取應不。初文別住等人。與清淨同。次七羯磨。以過重故。不自手與。次白衣計功酬直。次沙彌。僧若和者。應等與分。次與半。次三分外與一分。故十誦二十七云。諸比丘如是思惟。佛言應與。不知與幾許。白佛。佛言。諸沙彌若立若坐若次第。諸檀越。手自布施。多少屬沙彌。若諸檀越。不分別與。作四分第四分與沙彌。若不肯者。不應分。雖是僧物。具不位別。學沙彌。十誦五十三。與大比丘等分。次僧伽藍人。雖可非僧。於僧有勞故亦須與。道俗位別。復異沙彌。故四分外與一分。不與不應分。次父母恩重故聽許。次借他衣。五分二十一。目連白佛。願佛聽我化作鐵籠。籠彼大城。佛告目連。汝雖有神力。何能改此定報因緣。佛說[A52]琉璃王却後七日。當受害學人罪。其眷屬大小亦復并命。王聞心念。佛無空言。餘苦尚可。唯畏火燒。即與眷屬。乘船入河。七日期至。水忽瀑張。於是覆沒。一時死盡。次取他衣。要具七法。是大親及七法。不足取助身衣。不嗔者。是小親友。故言不應取。
次第四賞勞等法。文分為七。第一賞勞分法。第二爾時舍衛下示應與衣。第三佛聽與下明德具不。第四若病人下屬授成不。第五彼病比丘下重明賞物。第六爾時衛下負債死法。第七聽瞻病人下問委[1]二日法對。
初文中。解賞勞義。五門分別。第一須賞之意。第二所賞之人。第三約德應不。第四所賞之物。第五賞分儀軌。
初門賞意者。彼看病人。懷慈愍物。晝夜恭勤。不辭勞倦。又奉聖教。瞻視病人。既是有功。寧容不賞。故僧祇三十一。看病比丘恨言。我不避寒暑。執眾苦事。求索湯藥。乃至除大小便器。其實如是。是雜得言眾僧得耶。比丘白佛。佛言看病甚苦。應與三衣鉢。及所受殘藥。十誦二十八云。衣鉢僧分竟。問誰[2]者是病比丘。有比丘言我。僧言。擔是死人去。比丘言。大德。我非旃陀羅。非白癩病。衣鉢僧分。我何以擔死人去。是人活時。恭敬愛念我。我[A53]已報竟。是死人誰欲得者。便擔去。是諸比丘。以事白佛。佛言。應先與[*]者病比丘六物。餘輕物僧應分。
第二門看病之人。通於七眾。若比丘死二眾得。尼死三眾得。以餘互看勞不滿故。五分第二十云。佛言。若比丘命過。應與二人衣。比丘沙彌。雖父母兄弟。亦不應與。若尼命過。應與三人衣。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尼。有諸比丘分看病物。與沙彌三分之一。佛言應等與分。十誦五十四。白衣比丘尼看病。不應與看病人物。餘處安居人及前後安居者應與。若沙彌看病。大比丘等與。
第三門約德者。德有其五。如文。僧祗三十一。不應得者。蹔作差作樂福德作耶命作。應得者。佛言欲饒益故。下至體一燈炷。欲令病人除差應得。若為病人求醫藥。若為塔事僧事云應與。十誦五十四。看病人出界去。病人命終。[3]言佛實為病故出應與。為餘事故出不應與。五分第二十云。有諸看病人。或為病人。或為和行去。後病人命過。餘人得其衣鉢。佛言。不應趣與一人。應與究竟看病者。
第四門。約物五重。一定物體。十誦。應與六物。六物謂三衣鉢漉水囊尼師檀。此文但言衣鉢座具針筒盛衣貯器。亦有其六。此六通尼。五分。但云三衣鉢。僧祇。更加所受殘藥。二明有無隨有賞之。若其無者無不可賞。三就有中現與不現。現者須賞。或在餘寺。即屬彼僧。多論第四。若比丘。重縫三衣。設有因緣。擿分持行。到於異處。名不離衣宿。比丘若死。又云本界內羯磨此衣。又云應與看病人。以本是一衣同受持故。律師云。後是定義。又云得羯磨法。離衣宿。此衣應與看病人。以衣屬死比丘故。四就現中持不持。持者應與。第五不知持不持者。量三品看病。賞三品衣。
第五門儀軌有四。一分賞時物。將欲作法。眾僧先須處分重輕。及應賞物。分處之法。如常應知。二分賞處。謂非尸前。十誦二十八。憍薩羅僧。在死比丘前。分衣鉢物。是比丘動起。語諸比丘。諸大德上座。莫分我衣鉢物。比丘白佛。佛言。莫即於死尸前分。若死尸[A54]已去。若僧在異處應分。母經第三云。先將亡者去藏[A55]已。僧還來到寺。現前僧應集[A56]已。取亡比丘物。著僧前分處分。體雖異處。謂是大界內戒場。是別行法處。不應分物。故五分二十一云。有一住處。僧得可分衣。一比丘持至戒壇上。獨取受持。佛言不應爾。犯吉。現前僧應分。若對三人[A57]已下。處通自體。三約人者。謂僧眾多一人。僧有二別。謂四人五人。四約法者。若五人[A58]已上。具行三法。謂賞勞差人。付分三箇白二。若四人者。直行一法。如前[A59]已明。對首心念。義准應知。若四人[A60]已下。隨作攝物法意。口和賞之。義不違理。次下釋文。文中有二。第一制看病法。第二爾時有比丘下。順教看病。前文有二。第一佛自看病立法。第二爾時世尊下。制看病法。前文看病。僧祇二十八。世尊案行僧房。見一病比丘。臥糞穢中。斷食七日。世尊問有和上等不。答無。唯言孤苦。欲為說衣。阿難請置。阿難為[1]院。世尊灌水。乃至安置[A61]已說法。得法眼淨。此比丘為無師。及同師同房。世尊集眾。語比丘言。汝等各各異姓異家。信家非家。捨家出家。皆同一姓。沙門釋子。不相看視。誰當看者。若比丘病。和上等乃至同房應看。不看者。越毗尼。若無僧應差看。若不差者。一切僧越。佛語汝還看本比房病比丘去。去佛不遠。佛化作一病沙彌。佛言汝通看是病沙彌。此即是福罸汝。看病進不。如文中具問。不能廣陳。略引如此。十誦。聞法得羅漢。制法文三。第一制看病法。悲心看病與立教心等。故言欲供養我者當供養病人。第二聽彼和上下辨七眾別。第三病人有五事下明看難易。次順教看病文三。第一順教看病。第二爾時比丘下為聖嘉讚。第三彼持亡比丘下賞勞分法。其文有三。第一總舉屬僧。故言僧應分。第二爾時世尊下別示賞法。第三子註下明分攝法。初文可知。賞勞文三。初舉應與。第二捨物付僧。文據現有。故言衣鉢等。理而言之。牒須稱事。又以亡人物多。不可一一題說。准前僧得云。若衣非衣無妨。體有立義。不隨有無簡別。依文誦者。法定不成。第三僧中下作賞勞法。法中牒物。亦隨有無。次分攝可知。十誦。正羯磨中。有若衣非衣言。理有對首心念。無者略也。
次示應與之衣。謂是常持者。
次約德。如文及義。
次明屬據。三門分別。第一屬據差別。第二善不善。第三成不成。初差別者。分為四句。且如人現物不現。物現人不現。人物俱不現。此三不得即授。故唯是屬。若人物俱現。如衣鉢等物堪移轉者。即是授而不須屬。又如奴婢田宅等。不可移轉者。須屬亦授。即是亦屬亦授。若非屬非授可知。次善不善者。屬與不屬俱。道善不善。且屬授中善不善者。如有比丘自知貯積。臨終慚媿。破慳布施。施三寶等。名之為善。如有比丘恐後僧得。即便決心。屬與親里。此雖屬授。名為不善。不屬之中善不善者。如念資生佛有威利。入[2]甚二僧利益最大。我今但當奉順聖教。自修行業。名之為善。若其生來。多積眾物。為病所苦。欲修功德。蹔起捨心。後還追恡。恐後患除。無物可用。如是捨命。是名不善。次成不成者。夫屬授者。作決定心。無變悔者。皆得成就。故僧祇三十一云。若決定屬。言我若死若活。其心決定與者應與。如是決意者成。如有處分言。我以爾許物造像營齊等用。可速令造。令我及見。如此決心者皆成。若言我此諸物死後造經像等。如此屬授。並不成就。故言若我終後與。若不死還我。佛言不應如是與。[3]現應前僧分。又五分二十一云。有諸比丘未命過。處分衣物言。我死後。以此衣物施某甲。以此衣物。作如是如是用。佛言不應爾。犯吉。與不成與。用不成用。十誦三十九云。有一病人。語看病人言。汝能好看我愛念我。我若命終。所有物盡當與汝。語[A62]已便終。僧集欲分。看病人具陳病人言。比丘白佛。佛言無如是死當與法。現物僧應分。既云死後不成。明知處分。作墁墓衣衾等。並不成就。
次重明賞物三句。一受不好。二送餘處。三量品數。
次明負債。釋處分法。可為二門。第一先明償債之法。文言汝負誰。謂若病人負三寶別人重輕物者。隨有重輕。各相當還。無相當者。互還亦得。計理有債先還。益亡者故。還[A63]已有餘。方依常法。故言持長衣償。若無賣三衣與。第二明索債法。文言誰負汝。謂若佛法別人負亡者物。俱應索取。以合入僧。若輕重相當者。各隨其本。縱互索得。亦隨其本。若常住僧負重。即隨使入輕者。須取入現前僧。故十誦五十七云。一比丘衣鉢物貸四方僧用。是比丘死白佛。佛言。四方僧物。計直還。現前僧應分。若現前僧負重輕物。減須索取。以重者入常住。輕者加羯磨。
次問病人委[*]二日如文。
次第四雜明應不。既是雜法。亦無次第。隨情逐要應解者解。
次第五時現前施。文中有二。初文以是現前故。須曰多處取。若等各取半。若時僧得。即須及法。不及法者理不合得。舊解云。此時僧得物。故言取半。若現前者。隨施主心。俱取無過。此釋非理。不繁須破。食者隨施應食。次始開受夏衣。謂開過呵制。理實此開。應在前說。
次第六時僧得施。文中有三。初且衣食一對。衣中三句。初句開屬授。次句縵屬。次句受屬者忘。並以作法分故。身不在界成分。由於此處有勞。開聽屬取。食亦隨施應食。次舍利弗。是非時現前施。不應作時法攝。次一比丘。作心念攝。明知有多。須作對首羯磨。
次第七正耶攝法。文中有二。初有十句。是非時僧施。次有六句。是時現前施。前文有三。初有六句。檀越將物施僧。次有三句。約三人物。後有一句。[1]清僧就家布施。前文有二。初三對僧。次三約別。或可此六通簡時非時施。初三約物有得未得。及得未得。初句分為二分。次句問施主。後句同前二。所以分為二分者。以是僧物正耶。俱有其分。不可計現人分。須作羯磨。既作羯磨。耶正互不相足。故須分為二分。各至本部作法。及法者得。如常所明。次三僧先[A64]已破。約物為三。物既分為二分。到耶部中。自合得分。故不與去人分。理合更有三句。從耶歸正。應與來人分。文無者略。此之六句。據正眾領物。若耶眾領物。應更有六。初有三句。如向初三。復有三句。如向後三。次對亡人物。初有二句。物入耶部。以其本心。背正向耶故。亦應更有二句。從耶歸正。物入正部。文無者略。又此直據隨身衣物。自心歸背。判入往處。十誦二十八云。佛言有受法比丘。不受法比丘中住。是受法比丘死。遣使語衣鉢物持去。受法諸比丘。若取去善。若不取。應用治四方僧房臥具。若不受法比丘。於受法比丘眾死。反說亦爾。又有受法比丘。擯一比丘。到不受法比丘所。言諸大德除我罪作清淨。我當作不受法。若未除罪而死。受法諸比丘。應還攝衣鉢。若除罪而死。衣鉢物。屬不受法諸比丘。有不受法諸比丘。擯一比丘往受法所。[2]及說應知。次被舉死。隨所同羯磨舉僧者與。謂同被舉人。以得法後。財法不同。何因死後。輙得攝物。若爾一人被舉死。當入誰解。若一人被舉。入彼能秉法僧。[A65]但預秉法眾者。即合得分。故言隨所同羯磨舉僧應與。即是賞彼功能僧故。次對面施可知。次時現前施。初三對僧約物得未得等。並以處勞定故。數人分之。次三約別。亦以處勞定故。並與去人分。若據耶眾領物。背耶歸正。更有三句。亦與去人分。又以義推。更合有六。正耶互望。不與來人。此等並略。
次第八總明八施。文分為三。初總舉八。且隨一方化儀。彰其外施。以境分心。略標斯八。割[A66]己惠他。名三為施。次列八施。一比丘僧。含其四種。謂二現前兩種僧得。二比丘尼僧亦四如上。三二部僧。亦[3]合四種。二現須數人兩僧各分半。四四方僧。謂常住四方。義合一部二部。若施二部。應分二分。五界內僧。隨何界中。當界內得。以處定故。數人分之。六同羯磨僧。[A67]但預羯磨者。並合得分。此亦義通一部二部。既以局法為正。並數人分。七稱名字者。題名別與。八與一人。直付者是。三釋可解。
次第九淨施方法。義如上解。有作法者。依此文誦。
次第十取受成不。文中有二。初對比丘。次約白衣。前文二十四句。初十二句借衣。前六物三不成取。以作所借衣人。親友意故。次三成取。以作能借衣人親友意故。次六前三不成受。以所與人非衣主故。次三成受。以能與人是衣主故。後十二句。遣衣與乞人。初六前三不成。以與乞屬彼故。次三成取。後六前三不成。下三成故。次居士物。以捨心定。故聽受用。上來衣法竟。
●[4]次藥犍度。
為有療患之能。名之為藥。時等四藥。集在一處[1]攝云犍度。此隱時等別名。就通名藥。大文分二。初明其制。第二爾時世尊下明開前文。
初明乞食。即第二依。俱跋陀羅飯者。見論穄米飯。條步者青豆羮。吉羅羅者是竹箏。次明腐爛。即第四依。其腐爛藥。[A68]已如前辨。
次開四藥。先解藥義。四門分別。第一釋名。第二出體。第三[2]爾作淨法。第四相和服義。
言釋名者。通釋藥名。[A69]已如前辨。藥義不同。有其四種。言時等者。從明相後至日午前。是應食時。名之為時。聽此時中服者。名為時藥。從過午[3]從至明相前。非應食時。名曰非時。聽在非時分服。故曰非時藥。聖限七日服者。名七日藥。許盡形服故。名盡形藥。體盡形有三。正取報形。兼明藥病。
次出體者。時體謂是五種蒲闍尼。及五佉闍尼。又文言得甘蔗。佛言聽時食。僧祇二十八云。藥法者。時根非時根者。蕪菁根䓗根。乃至藕根等。如是等與食合者。是名時根。非時根者。婆吒根。畢鉢羅根。尼俱律根等。如是比不與食合者。是名非時根。如是莖皮葉華果。亦復如是。漿者。時漿非時漿。時漿者。一切米汁。粉汁。乳酪漿。是名時漿。非時漿者。一切豆及糓麥。須頭不卓蘇油蜜石蜜。是名非時漿。若比丘病。醫言與食便活。不與便死者。應淨洗器。七遍[4]非穀。緻囊盛繫[A70]已。器中煑令不破。[*]體後與飲。又此文八種漿。佛言聽非時飲。問果體是時藥。漿許非時飲。飯亦是時收。漿得非時飲。答果中有義。汁漿得非時飲。飯為外水。投漿亦時食攝。爾者飯為外水。投漿則時食攝。果漿亦假水。豈得非時収。此難不體。飯以水投為漿。無水即非漿也。果汁以水為淨。無水亦自成漿。又解。但是五穀漿。資強故不許。果漿非穀。引資弱故開聽。是以見論十七云。一切木果。得作非時漿。唯除七種穀不得。又解。凡食資身義微。復無識過。是則世尊開非時飲。若資身強。食招譏者。是則世尊制之不許。七日藥體。如五種奢耶尼。及五種脂。僧祇第二云。蘇等五種。及五種脂。此諸藥清淨無食氣。一時頓受。得七日服。故名七日藥。盡形藥者。文言。不任為食。即一切辛醎苦等。祇云。呵梨勒阿摩勒胡椒畢鉢薑鹽等。此諸藥無食氣頓受。病比丘終身服。是名終身藥。
次作淨者。時藥淨法如文。非時漿者。必須[5]證清水為淨。為壞味貪。然後得飲。故十誦二十六云。若蒲桃不作火淨。若汁中不以水作淨。若蒲桃作淨。汁中不作淨。若汁作淨。蒲桃不作淨。並不應飲。若蒲桃作淨。汁亦作淨應飲。僧祇二十九云。若持漿來者。應作淨。若器底有殘水。即名作淨。若天雨墮中。即名作淨。或漿不[*]證清。淨人欲去者。當應即受。作記識言。是中淨物生我當受。有因緣不得受。復不記識停過須臾。不得受。以雜時食體故。七日藥者。亦須清淨。與時食別。水滴為淨。然後食之。故祇云。若車載石蜜。被雨者。即名為淨。若船載水羨。若淨人洗手水羨。總名為淨。若雜時者。亦須記識受持。僧祇第十云。比丘乞食時多得蘇。少知識比丘。即以細緻㲲。淨漉取蘇。得七日受。若有事緣。不得中前作。當作是言。此中淨物生我當作七日藥受。若誤忘不受。不作淨時過。是名不淨。若多得油及魚脂。如蘇中說。盡形壽藥。義准應知。僧祇第十云。若比丘食上大得苷蔗食殘苲作漿。得夜分受。若飲不盡。得[6]前作石蜜七日受。石蜜不盡。燒作灰終身受。若有事不得壓。即中前應以水作淨。當作是言。此中有淨物生我當受。
次相和者。[A71]但四藥相和。皆從強服。以石蜜中有罽尼。佛言作法應爾。以此類餘。並皆如是。多論第六。據相助成云。若以時藥終身藥。助成七日藥。作七日藥服無過。以七日藥勢力多故。又助成七日藥故。如以蘇煑肉。此蘇丸汁得作七日藥服。或以時藥或七日藥。以成終身藥。作終身藥服無過。或以終身藥或七日藥。以成時藥。作時藥服。隨勢力多故。相助成故。若分數勢力等者。隨名取定。如石蜜丸。雖勢力等。以名定故。七日藥服。如五石散。隨石作名。作終身[A72]藥服。此文相和據體強說。若隨勢者。如以毒物和餘藥者。皆不[7]住為食。應作終身藥服。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八本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八末
次下釋文。大分十五。第一宗明盡形壽藥。第二爾時舍利下餘法應不。第三爾時世尊下禁五種肉。第四爾時世尊在波羅奈下檀越請法。第五爾時世尊在舍衛下明七日藥。第六若時藥下相和服義。第七爾時比丘患瘡下明其雜法。第八爾時世尊患風下禁其二內。略明淨處。第九爾時世尊在毗舍下開食三淨。第十爾時世尊從毗舍下許淨人賞食。第十爾時世尊從阿牟下開八種漿。第十二爾時世尊從此住下雜明應不。第十三爾時有吐下比丘下置藥淨地。第十四爾時不淨地下護淨方法。第十五時六群畜升下還明雜法。前十二文可解。今解第十三置藥淨地。文中有二。初舉緣白佛。二佛言下開結淨法。開文有三。初對緣開結。第二有四種下列淨差別。第三諸比丘下釋疑。
對初解義。三門分別。第一開意釋名。第二定二內處。第三結之方軌。初開意者。良由行者報力不同。故使大聖開遮有異。且如上品之徒。堪行乞食。不假貯畜。自得修道。中下力劣。事藉餘資。若不開聽。無由進業。初以病緣開結淨地。一開[A73]已後。三品通益。即是大聖。誘恤隨機。各稱根宜。故有斯法。准其類定。局食障僧。加以羯磨。名之為結。人食有殊。宿煑無過。食不生罪。稱之為淨。從處立名。故言結淨地。
次定二內處者。舊解云。界是久居。藍有[卄/教]鄣故。單界單藍。並有二內。互有尚爾。何況俱有者。引證可知。除自體露地。一者非僧久居之處。無貯聚義。二來又無譏醜。故無二內。言自體者。簡別於界。言露地者。異於伽藍。今解異此藍有界無。所以爾者。伽藍無為僧住。文言。同一住處。大界本為法。同結云。同一說戒。藍既僧居。即非作食之處。於中作食。有譏嫌故。前文言。比丘持食飲著露地不牢藏牧牛羊人。若賊持去。比丘白佛。佛言應在邊房靜處。結作淨厨屋。以藍不得送。在露地過。若界中。應送界外。又此文言。聽在僧伽藍內。結作淨地。又前三淨。亦藍非界。又云。不得結上好房作淨處。又鬼神廟屋。何必定有大界。准此皆藍不開界事。但以藍有障。蔽覩院相。以招譏界。或狹寬矚。何分齊生謗。又僧祇三十一云。時僧院內作食。厨潘汁盪器。惡水流出巷中。為世人所嫌。云何沙門釋子。住處食厨不別。比丘白佛。佛言不應。乃至潘汁流外者越毗尼。又十誦。初聽房中。白二作淨。後因譏[1]嫌制斷。又入楞伽第九云。寺舍煙不斷。常作種種食故。為人所作。行者不應食。爾者既云藍有二內。如何上下文中。皆言不得界內宿煑解。但是僧伽藍界。非界攝僧界。故上文言。此僧伽藍界。非彼僧伽藍界。又以藍中有界。界與藍等。言界即藍。獨界無犯。又上下言是者。皆是結罪。文正開結處。並曰伽藍。問所以淨地不得宿。看煑不犯煑。答宿以人食。同處招譏故犯煑。為事不經久無譏故開。又解煑為隨處宿為隨人。以煑隨處故。看煑不犯煑。為宿隨人故。與食同處犯。又以煑隨處故。於不淨地煑。縱無比丘。亦犯內煑。以宿隨人故。於不淨地宿。若無比丘。不犯內宿。
次結法者。理應遙作不得。在中為表人食有殊。故言僧今某處。結作淨地。此之某處。未必專依界起。或界自體。二處俱得。如結衣界。定依僧界。故結法言。同一住處。同一說戒。今以淨地。不定依界。為此結法。不言同一住。說但云某處。又母經第二云。眾僧住處。初立寺時。眾僧齊集。廣先羯磨。作淨厨處。後羯磨眾僧房舍處。若當時忘誤不羯磨。作淨厨處者。後若憶還解大界。後解小界。先羯磨淨厨處。既先有界。尚須解劫說。今始結用界何為。又下文有淨不淨間。若唯依界。何得有間。又此結法一法結一處。以處別故。不得結多處。又解一法。結多處。亦不違理。猶如三舉懺殘。得成之類。次下解文。文中有二。初總指處法。處是伽藍。法是白二。次別明處法。別處即是藍內房等。別法即是。結淨白二。
次淨差別。釋文可知。解義有四。第一正簡差別。第二自他周不。第三定處不定。第四明其寬狹。
初差別者。第一第四作法中淨。第二第三自體中淨。初四雖同作法。體有三異。一能淨人異。謂道俗眾多及僧別故。二宿不宿別。其處分淨要僧未宿。若[A74]已宿竟處分不成。良為別人口約故。故僧祇三十一云。支尼耶梵志。聞世尊來。作僧房淨厨。遣人請佛。佛告波離。汝於先去。為僧處分受食厨。勿令初夜過。若過者。即名僧住處。其羯磨淨隨。結皆得三。二淨結解。各須依本。次二三兩種。雖同自體。第二以他處故。淨可為四句。一食[A75]己處他即第二淨是。二食他處[A76]已如寄食是。三俱他此三是淨。四俱[A77]已有淨不淨如送食等。第三院相不周無譏故。淨如同室。宿室相不成者聽。
次自他周不者。第二周而非自。第三自而非周。初四俱是。亦自亦周。
次定處者中二。自體遍皆是淨初四。作法則有分局。如祇云。應南方西方。作又波離。問得一覆別隔不。佛言得。如是復問。通隔別覆。通覆通隔。別覆別隔。一邊二邊三邊隔道。閣上閣下。佛皆答得。此文比丘房等。故知。亦有分局體。准僧祇謂是西南二方。此方僧厨。多在東者。以敬西方。亦不違理。
次寬狹者。先明諸部。祇律。唯有處分。十誦。[A78]但有他處。故四十七言。瓶沙王死。闍王[1]伐處。不名內宿。五分。有三淨。初四分明體許軄師屋中置食。即是他處淨。引文四淨最寬體就此四。亦有寬狹。狹者初四。寬者中二。
次釋疑者。並對羯磨。淨說比丘房。既許作淨。除去比丘房。餘人房不知得不。佛言皆得。乃至亦如是。此是領解之語。非欲遣人。次疑有應解者。不言故藍。次故伽藍。以曾云廿捨無界。是以佛言得。五分若十二年。空聽隨意。更作淨屋。祇律停廢二年。得受作處分淨。
次第十四護淨方法。先解其義。三門分別。第一列罪釋名。第二辨其體狀。第三通塞之義。
初門若據淨地。但防二內。今以類同。總舉其四。謂內宿內煑。惡觸自煑。內宿者。比丘與食同處經夜名宿。伽論第五云。云何內宿。食若界內。不結淨地。食在界內。是名內宿。內煑者。藍本僧住不合煑。食在中煑故。名為內煑。故伽論云。云何內熟。若比丘界內。不結淨地。界內熟食。是名內熟。惡觸者。凡應食物。皆有受法不受而捉。名為惡觸。此謂由觸得惡。故名惡觸。故十云。惡捉者。若持淨戒比丘。故自取食。大比丘不得食。是名惡捉。又有惡捉受。彼文云。若大比丘。先自取體。後從淨人受。大比丘不應食。是名惡捉受。自煑者。具戒之人。不合營造。躬自變生。名為自煑。故十誦五十八云。大比丘自作飲食不應食。若食犯吉羅。是故名自熟。
次出體者。直約人處。四藥生熟。成過分齊。名之為體。內宿體者。要取長足。長未足者。不成宿𠎝。自餘生熟食等。皆有宿過。果菜糓等。須知合結時節。是中四句。一人在淨藥在不淨。二俱在淨。三俱不淨。此三成宿不應食。四藥在淨人在不淨。此一清淨非宿應食。內煑者。無問生熟長足未足。在不淨地煑。並名內煑。故文言。重煑粥。不得界內煑。縱淨果菜。亦須在淨地中。是應為四句。一果在不淨地。二淨者在不淨地。三俱不淨處。四俱淨處。是中初三兩句成淨。是內煑不得食。二四兩句。非煑應食。次惡觸者。先定其體。體有其二。謂不受而捉。及以失受體。不受唯一。失受有二。口受時中失。手局非時分。次料簡成不者。義為二門。先對故投成不。觸有其三。一惡心觸。為遮惱亂。善比丘故。故惡心觸。望他不成。故文言觸者是不淨。不觸者淨。二持戒比丘。誤觸為無情過。是以不犯。故文云。忘不受食。便持在道行後憶。佛言若見淨人。應置地更受。三懈怠心觸成觸。非惡心不同初人。非謹護又異第二。故十誦五十二。有二種觸。食食無罪。一清淨持戒比丘誤觸。二破戒比丘無慚愧觸。是二俱淨。既此二是淨。明知第三是觸。因此四句。一惡而非觸。謂惡心故。觸望他不成者是。二觸而非惡。謂持戒人誤觸有是。三俱是。謂惡止自望。及懈怠者是。四俱非清淨好食是。次對具戒染不染義。謂二具戒。濕膩等物不得入淨。厨中與淨物交涉。及以戶鑰器非器等。皆成觸染。廣說可知。故五分二十二云。諸比丘無淨人。不知誰應行僧食。佛言比丘應受[A79]已行之。有諸木器行食。肥膩不淨。以瓦石揩洗。破壞僧器。佛言不應以瓦石揩洗。應沸湯灰洗。次自煑者。但具戒人。變生作熟。皆名自煑。
次通塞有四。謂藥時人處。第一對藥。藥有其四。時藥始終具於四過。以資用強一切須故。餘三但今為病開者隨三分齊。並無四過。故文言。非時過非時七日過七日。既云過犯。限內無𠎝。若論生熟。自煑局生。生有二種。謂生相生生熟生。俱成自煑。餘三通熟。其內宿煑。不簡生熟。但非宿煑之處。俱成二罪。[1]計觸造作中。制應內自煑。[A80]但以聖不開觸。故道生熟。是中內煑。義通一切。其宿觸二。不通生長未足。次約時者。若望食而生罪。通時非時食。據成過之時。其義即異。位可為三。第一二煑通時非時。以非淨地身業自為。即便成彼兩種過緣。第二內宿局是時中。以明相出。方成其犯。第三惡觸不定。若其不受而捉。通時非時。任運失受。其義即異。口是時中手非時分。次約人者。人有具不。且內宿自煑局具。具中說通。故殘宿食戒云。明相出時。一切沙門釋子悉不清淨。他比丘煑亦名自煑。以是同釋。並不合煑。內煑約處。以成誰簡具不。惡觸不定。不受捉者。局具非小。相染觸者。義通大小。次約處者。處中有兩。一淨不淨相望。二內局不淨。以非宿煑處故。自煑惡觸。通淨不淨。以造作成故。第二以人對藥。就處論者。觸自既通不須更辨。直將二內約人處明。若人藥俱在不淨地。及人在淨藥在不淨。俱成二內。若其俱在二作淨中。有宿無煑。若在二自體淨。亦無有宿。若人在不淨地。藥在淨地。宿煑俱無。
次下釋文。文中有六。第一內宿有無。第二時六群下。制作淨法。第三爾時眾僧下。惡觸有無。第四諸比丘下。宿煑應不。第五爾時世尊下。儉開八事。第六爾時眾僧下。明無內宿。先解初文。文有二對六句。初二更互相蔭。次二更互相墮。次二更互相入。初相蔭者。從根以判。次相墮者。不淨地果。生長未足。運運變改。得入淨厨。若長足者。即名不淨。問若其長足。即犯宿者。何故文言。無人觸自墮者淨。答為不知熟無取食。心情既不緣。自墮者淨。若其心緣熟果。作意欲食。雖復自墮。鳥觸不淨。不應食故。言若不作意。欲使墮者淨。後句從根判淨。生熟俱體。次相入者。亦名隨根。初句據熟不淨。次句約生故淨。若反前說。前生後熟。是則前生是淨。後熟不淨故。此二句各含淨不淨義。文舉一邊。義須通貪。次作淨法。外道但有刀火二淨。佛因事故。說淨有小。淨法如上體二五淨法。准義前是子種。次是根種。莖種體亦五分二十六云。若食果。應作沙門法。五種淨。謂火刀鳥傷未成種。若食根。亦應作五種淨。剝截破洗火。若食莖葉。應作三淨。刀火洗。次惡觸有無文中有七。一以淨人修理。及有轉變非觸。二爾時下三句扶助無觸。三時諸下雖有所觸。護僧故開。五分二十二云。應用新物。覆勿令手近。瓶頎翻卒。無淨人可正佛。佛言應自正。但勿使器離地。四時六群不重明淨法。以菜非果事別故爾。水洗連根菜。佛判是淨。觀文無有。水減火相。古舊諸師不善淨法。故作此釋。令解為食其根。及以莖葉。是故水洗得成其淨。故諸部中。有水洗淨。五時有比丘下惡心故觸。為護善比丘故。觸不成觸。五分二十二。有一婆羅門。以僧不淨米一把。投車中。佛言可別除去。若不可別趣去一把。淨入強多與食。為受非觸。六時諸居土下他物非觸。七時病比丘下為淨人難得開聽。自煑受故非觸。次明宿煑。重煑粥聽。自煑者熟開。不犯生則有違。雖聽自煑。須在淨地。盡形壽藥。理開二內。許自煑者。還據其熟。猶如重煑。不犯之類。准此七日。非時例應如是。故五分藥法云。諸比丘服蘇苦臭。佛言聽熟煎。若自煎。若無使人煎。若無淨地聽非淨地煎。及未過限。亦無二內。因此有四句。明受成不。次儉開八事。事雖有八種。[A81]但有五。謂二內自煑不受。餘法有四僧食。村中食故。桃等菓。及水中可食物。罪名唯二。謂提與吉。咸以對他損食。是以須開。既開不受。明亦義兼惡觸。既聽自煑。亦有壞生。除外局內。為煑者開。又准五分。直食亦開文云。諸比丘欲食果無淨人使淨白佛。佛言聽先去核體後食之。但為儉開豐。則須斷不斷行者。並如法治。次無內宿。文中四句。初有一句木在不淨地。次有夜移三句。無心故淨。淨不淨間者。為不依界起者。故有壃畔。次有嫌彼二句。防惡護善。是以觸解者犯。非觸解者淨。次有客去二人。心恒求淨。以無情過。是以並開。
次第十五雜法如文。然五分。食法未云復吉。諸比丘雖是我所制。而於餘方。不以為清淨者。皆不應用。雖非我所制。而於餘方。必應行者。皆不得不行。上來藥法竟。
●次迦絺那衣法。
迦絺那者。梵音。此曰賞善罸惡衣。賞謂前安居人。得五利。罸謂後安破安人不得。又曰功德衣若受此衣。能生五利功德。從功能彰名。故曰功德衣。又云堅實衣。此衣作時。為多衣所成。故曰堅實。廣明受捨儀軌。集在一處。名為犍度。文中分二。初明受衣儀軌。第二彼六群下捨衣方法。前文復三。明受衣之緣。第二眾僧應如是下受之方軌。前文分三。初以二國比丘為緣。第二爾時世尊下彰安居竟。四事應作以因受衣。乘列餘三。初一通十四十五十六三日。餘之二事。局十六日。第三有五事下明其五利。此中文二。初為五事受衣。次受衣[A82]已得作五事。
次受方軌。先解其義。五門分別。第一受時。第二受處。第三明人。第四約衣。第五辨法。
初時有二。一受衣時。二得利時。言受衣時者。依此律文。唯局十六日。以十五日安居未竟。勞不滿故。若十七日受時。[A83]已過向後。冬分無五月故。是以文言。聽冬四月竟。僧應出功德衣。又云自今[A84]已去。聽自恣竟。不受功德衣。一月受功德衣五月。又伽見二論。後安居人。不得受衣。故知受時。定局十六。次得利時者。定局五月。中間八捨。長短不定。
次約處者。謂是作法界作中。是大非小。大中要此界人異。界人不得。見論十八。若作處不滿。五人得喚。餘寺眾僧。足數受衣。客比丘不得受。
次人有三。一受衣人。二持衣人(二)。初僧別。言受人者。五眾之中。上二非下三。見論。四比丘一沙彌。安居欲竟。為沙彌受大戒。得足成五人受衣。新受戒人亦成受。一比丘四沙彌。受戒亦如是。以此故知沙彌無受衣義就具中有安不安。不安者不得。以非安居竟故。就安中局前非後。就前中取成非破。就成中有僧伽梨者。得。就有伽梨須在界內。雖在界內須在僧前。如說欲人不合受衣。二持衣人者。謂取同界安居有德行者。十律具五德者差遣。謂不受等。知受未受。此雖無文。義亦應爾。三僧別者。是僧非別。僧是四人。僧収作法要須具五。故見論。問幾人得受迦絺那衣。下至五人。
次衣者體是三衣。還具四如方得。𨷂如及餘衣等。並不成受。引律五條不許縵作。論功德衣。必須割截故言五條裁作十隔。伽論減量衣。亦不成受。論多少者。下一極三。又求亦須應法。耶命等不成。如文所說。若得未成者。即須使作。文中但言羯磨差比丘令作。無羯磨文。五分二十二。即出白二差一二三。乃至眾多助之。祇律亦言。一二三人。次約法如文。
次下釋文。文中分二。第一示作應法體色如非。第二爾時有異住處下明受衣法。前文復二。初體如非。次時六群下明色如非。前文有三。第一舉如成受。第二云何僧不成下舉非不成。第三云何成受下舉前體。如應法合受。前文有三。初總舉應受。第二別明應法。三結成應受。第二別中文三。初明衣體。次不以下明求如法。第三即日下示應受相。初體三句。初句以初得故。總名新衣。體新兩種。次別二衣。一從人得。故曰若檀越施衣。此以佛聽受施。二自拾所遺擬充法服。故曰若糞掃衣此是制衣。次第三爾作淨法。於前衣中。道新及故。此新故衣。戒以新物怗為淨。或可浣[A85]已納為淨。次求五句。求非占卜故不耶命。准次兩文。應加一不諂曲句。得如常儀故。不以相無言判動云不激發得。非十五故。不經宿體元無過。不曾捨墮作淨。次應受四句。一來應法。二爾條數。故云五條。十隔等。三教作儀故浣染等。四教受相故在僧前。次結可解。次不成中。有難者。謂是八難。無僧伽梨者。無所為故。次應法合受如文。次色可知。
次受衣文五。初舉緣啟佛。二佛言下示以受法。三爾時優波下問答疑滯。四若得下料簡成不。五彼六群比丘下示受利時。初文得衣不解持法。希示軌摸。故須啟聖。次示法文四。初明白僧知受不受。第二如是下差守衣人。問所以自恣。先差次白。此受德衣。先白後差。答自恣制作故。先差後白衣。為是開不知受不是故要須先白後差。三大德僧聽下為重此衣羯磨付彼。於此住處持者。謂不得衣利。四彼比丘下正明受法。法文三。初持衣人以衣摸置。兩辟隨得手。及言相了處。三說受法。次彼諸下眾僧領受。為彰持受合儀。故曰[A86]已善受。此中所有功德者。謂是五利既無過損。美響外彰。故云名稱。由我獲此名為屬我。次答爾者。謂持衣人發言許順。有欲受者。應如是作。其不受者。默體任過。次波離見說九句。生疑發問。佛答為現。故。受不為去來。次衣成不及受利時。如文可知。
次捨衣文二。初時滿制捨。次有八因緣下廣明捨法。前文有五。一不捨白佛。二佛言下彰其不應。三自今下辨捨時分。四應如是下。制其捨法。五若不下過限。結罪。第四捨法文二。初捨方便。次正作法體。前方便遍通諸法。若有𨷂者。作法不成。此方便為六句。一者僧集如文云。當敷座打犍[A87]椎。盡共集一處。又云應來者來對此。須知集數。多少依用分齊。少者不成。二者和合如文在現前應呵者不呵。此之僧集和合。所望有二。不得為一。謂有僧集不和合。或有和合。而僧不集。故知僧集據數。如文。僧者若四若五。和約情同如文。和合者。一羯磨一說戒。三未受大戒者出。為非類故不合同法。四不來者說欲。如文云。應與欲者與欲來。然前集中計亦攝欲。然以說欲事別故更離明。五者問其所作。故言僧今何所作為。六者答所作事。故言出功德衣。然此問答有通別可知。次白如文。五分白二法捨。
次廣明捨。文中分三。第一直明八捨。第二復有六事。下錯互差別。第三有二種下明究竟失。此中前八後二。隨事彰十。論其捨體。位束為三。八中。前六要心捨。次二同是作法捨。後二之中。但取持衣比丘出界捨一。眾僧和合。共出者同前。前文有四。一舉。二列。三釋。四結。釋中一去有。要心永去作不還意。此要或受時作。戒欲去時作。後遂要心。故言去捨。二竟者。本要作衣竟而即捨。今作衣竟遂要故捨。三不竟者。本受衣。利為欲作衣。今至界外息心不作。又不還至留衣界。內。衣雖不竟。遂本要心。名不竟捨。四失者。本要出界。為欲作衣。衣竟若失不須衣利。今失遂要。故言失捨。五望斷者。本要受衣。有希望處。此望不得。有續不捨若其前家望斷。後無望續。既無望續。我捨德衣。後至望處。遂要故捨。六聞者。本要作衣擬聞即捨。今聞僧出遂要故捨。舊解此聞通虗實。問若聞僧捨名聞要者。僧若捨竟何待要心。又若無要聞應不失。解謂聞僧中別人不受衣利。故名聞僧出衣。今解。此聞是虗非實。僧實不捨。自有聞要。有人謬傳稱要故失。若實即當第七冥伏。豈冥伏[A88]已更假要心。又文正言。眾僧出衣。不得言是僧中別人。上來六捨由有惡心。若無要心。有六不失。第七出界者。受[A89]已出界僧作法捨。彼在界外冥伏失衣。若不知捨受利無罪。第八共出者。受[A90]已作衣。若竟不竟還本住處。共作法捨。故名共出。
次第二文五。初有二六。第二有四十五。第三有二十四。第四有三九。第五有二五。此之五位合有一百一十八句。先解初文。此中初六對未得衣。次六對[A91]已得衣。亦應更有得不得合。文無者略。問初六既未得衣。何有竟等捨。答以初受無故。稱言未得。後得後作衣。故有竟等。此中且隨位別作其二六。依文解釋不違。大理。不須更以竟等來配。二二除之成其多六。次第二位。謂得衣。未得。及得未得。各為十五。文云錯互上八者。八中第七唯局界外。此冥伏失不通界內。以來在內和合共出。即是第八。若不和合別眾不成。餘之七種通界內外。內外各七故成十四。冥伏唯外。合十五句。次第三位。初十二句約一家起望作三位四句。初四句得所望衣。次四句不得所望衣。及得非所望衣。後四句同是望處得一不得一。故言得所望衣。不得所望衣。此之三位。各有竟不竟失望斷。故成十二。去聞出界共出同不對衣。故所以無。次十二句作法。同前。相傳但對眾多家起望為異。次第四位還約得。衣未得等。各作九句。初九者界內聞道路聞至彼聞各三如文。以對作衣。但有竟不竟失。以不求衣故。無望斷餘二類體。次第五位。初五為往餘方故無去要。元不求衣故無望斷。身在界外。故無共出。但五如文次五唯以樂靜為異。次第三位如文。本為此人守衣利及餘者。今既根本出宿。餘人並失。上來迦絺那法竟。
●[1]次八犍度。
明其眾法。此拘睒彌。據辨能秉德行。在護眾儀。應名護眾犍度。又就所料理事。即是鬪諍犍度。今就鬪諍起處。及說護眾行處為名。故曰拘睒彌。明廣護眾德行儀軌。集在一處。名為犍度。就中大文分之為三。第一舉諍為釋理事。第二爾時世尊下默擯捨去滅諍方法。第三爾時佛告優波離下示其護眾軌則令使受持。前文有四。一舉諍事。二時舉罪。下具以白佛。三佛言下彰其應不。四爾時世尊往被舉下對諍勸和。前文復四。一與犯罪比丘作不見。舉此犯罪者。文無定說。且寄翦剃。論其應不。二犯罪比丘下自言不犯不肯伏舉。三彼即往下求伴起諍。四彼彼舉下別部成破。次白佛佛呵可知。
次影應不。文中分四。初彰應不。二彼被舉下鬪諍增熾。三時眾多下不知瞻法。四佛言下。示安處所。前文有二。初對能舉一往彰破。謂一界中彼此秉法。相望不成。故言破僧。次若彼下明其應不。此中文三。初舉應成。父言若彼者。以不對其所舉。故言若彼。若彼所舉。如我所說。不妄求伴。同一和合。成就不犯。汝等者。以對能舉。故云汝等。汝等能舉。如我所說。求得良伴。相助和合。亦成就不犯。次何以故微成所以。次有二下釋。釋中先舉。不同舉非合棄。文有五句。一者舉數。二者微問。三列二名。四云何下。釋二差別。此中自作不同住。謂前外求伴黨是。僧與非不同住。謂前僧與作舉者是。五是為下結。次舉其同顯是令修。文准其前。亦合有五。為𨷂微問。但四同上。次下三文可知。
次勸和文二。初屏處別勸。二七爾時下對面總勸。前中先勸所舉。文有其五。一勸犯罪比丘見過懺悔。若言不見等。眾僧咸是三藏國之所重。實是可懼。當應見罪。二彼犯罪比丘下勸思。眾僧有大威力。若不見罪。必當舉我。三若彼比丘下既作舉治。必奪三十五事。四若彼比丘下既不同事起諍成破。五若比丘重此下勸自見罪和合利益。次勸能舉亦五如前。次對能所總勸文二。初序。次頌。序文有三。謂三勸三根。初一廣文。謂引俗事白衣。有此重怨。尚捨和合。汝等云何執輕不捨。世尊如是勸時。比丘不受。二三重勸廣文同前。次頌分二。初十二偈通勸能所息諍餘怨。又今實行外彰與服相稱。次四偈半。偏教能舉匡眾之儀去住諧和進不之狀。前文有九。初有一偈影過至極。舉重說輕。二有一偈誦前捨怨。以俗況道。三有一偈顯怨由諍。四有一偈彰忍除怨。五有一偈無怨自適。六有一偈忍益自他。七有兩偈勸知堅法。八有兩偈勸修勝行。九有兩偈勸行同服。初偈初句。正以諍故穢響[泳-永+(盈-又+ㄆ)]流。次句忍是上法不能修行。次二破於眾僧匪由大事。以其小忿遂至如此。次五偈釋相可解。次第七堅法。文二。前偈舉非令棄。謂是鬪諍增怨生死不絕。故曰無堅。愚夫不了及謂此勝。故曰說堅牢。忍能除怨。永絕苦報。故是堅牢。亦謂愚夫不了。將此為劣。故曰見不堅。由此心迷是非之理。不稱聖教。故曰彼不解等。次偈顯是令修。由心了達是非之理。解持有益。知破獲損。稱教修行。故曰堅窂知堅窂等。次第八勝行亦前非後如。各上半喻下半法合。鬪諍比丘三毒如箭。內無勇決對治之心。義同執緩。意欲害彼毒從心生。先自滅善。故曰自傷手。沙門合上猶如人。不善良合上等執緩。增益地獄。合上自傷手。次偈諸善比丘。恒以三善為心。不縱三毒。故曰若能善執箭。內善調伏勤修對除。義同執急。善因既成。不為毒損。故曰不傷手。沙門合上若能善。善自良合上箭執急。便得生善道。合上不傷手。次第九行同外服。亦先非後如。雖彼忍服。不除煩惑。故曰雖有等。不除怨害行與衣乖。故曰不能等。次是若能除結守戒無違怨諍自[A92]己泰體安樂。是則內行應於外衣。乃名出家入道人也。次明迬眾之儀。於中文二。前二偈半。求伴不得去住儀則。初偈雖無善伴。於[A93]己無損。理須謹意。不與愚同。次一偈半。寧既無善伴。恐為愚侵。應捨獨行。如山頂象。次之二偈。明伴有無進不之狀。前偈既得善伴。眾可料理。宜應善御。令無憂惱。次偈無伴不可料理。亦速捨去。如前野象。
次明滅諍文中有二。先明滅諍方便。次作如是念下正明滅諍。前中文二。先佛默捨作斷利方便。次時拘睒彌下諸人共損作伏罪方便。次正滅文四。初明被舉思𠎝伏罪。第二世尊告諸下以心歸伏佛為刊定。第三若彼比丘比丘下教僧為解。第四佛言下非時和合。前文有三。初由斷利詣佛求滅。第二時舍利弗下四眾請瞻諍比丘法。此中四眾請故。文則為四。初比丘請復有其四。謂知法非法處所利養坐起。尼請文二。謂法非及教據處三四。二俗請中。文各為二。知法非法及以利物。第三爾時被舉比丘下自驗知非相將白佛。次刊定解舉如文。次非時和合。文三如上。
次示儀軌。文中分二。初舉所料理事。有應治不治。第二長老下明能料理人德。有應作不作。前文有三。一舉。二徵。三列。此五人中前三雖有實犯。或眾不滿。或僧不和。不應即治。治成破僧。但慰喻言。汝若見罪。當應懺悔。後之二人。眾滿和合。要須治罸。令使調伏。若其置而不治。不成匡眾之德。第一犯罪人。正當緣起。此不合治。治成鬪諍。由此一故。因列餘四體。此初人罪是提等。二是殘罪。故言僧中悔。三犯乞鉢。故言此僧中懺。四是惡馬治法。此人犯罪。罪體不虗。眾並見聞。即須治罸。又以無輕僧解拒。既不伏罪。弃同惡馬非直此眾。餘眾亦然。故言所住之處亦當舉汝。此即義同自言及等求聽。故言不應求聽。此即是聽。文中有三。謂法喻合。五是不見舉。屏有實犯。為他所舉。不肯引伏故舉治。又惡馬治者。事罪俱不引。二舉治者。引事不引罪。
次明應作不。文中分二。初明應作不。次爾時下問答勝美。前文有五。初波離問既見所斷理。事有合治不合治。未審能秉之人。成就幾法。堪為護法匡眾。次佛答有五。三微四欲作事下別列其五。一實不實。實謂有犯應作。無犯不應作。第二彼比丘下事雖有實。應觀有利無利。利謂因此觀過故惡從善。應作無利者。謂不觀過及生忿競。三若比丘下事雖利益。復應觀時非時。時謂數滿和合。事順應法應作。非時謂數緘不和。事不應法不應作。四彼比丘下雖知是時。復須觀僧和破。五若比丘作事下驗伴有無。此對前緣。但有實犯。𨷂下四法。故合僧破。五優波下結。
次問勝美。上半領言。佛為僧說所斷理事。及說眾主匡救之行。故言為僧說此語。此領前語。益潤無窮。可令比丘。永為心軌。故言義利決定故。下半發問。初句不知。更復有何勝美。堪持上法處眾料理。故言云何得知勝。次句不知。如何識所斷理。以法決斷。堪為護法。故言比丘得堅持。次答文二。前七言偈答初問。次五言偈答後問。前文分六。初有兩偈。彰其行勝。將匡眾紹隆。行須超物。若其觸事有違。何人遵奉。故須先明持戒行勝。行雖是勝。若無其解。即無決斷之能。肅物之德。為此第二一偈明其解勝。解行既備。堪能決斷。秉眾斷理。情無疑慮。為此第三三偈明決斷勝。在眾決斷。理應謙恭。如其慢高反招譏青。故第四一偈明卑下勝。既也謙恭。能匡眾法。理須識事。由起怨言是非故。第五兩偈明調物勝。既具前五。堪任秉眾。能令正法。久住不滅。故第六一偈明持法勝。次釋其文。初句內心清淨。次句外相可觀。由此怨家。不能呵語。次偈初句。能離怨言。次句以行簡人。名之為彼。彼匡眾主行淨無無違故能得。是以得。是故他無謗也。次明解者。初句牒前行成。次句解無疑滯。次明決斷。文中有二。初之一偈。立決斷宗。屏雖無畏。未堪秉法。要須在眾心。安方能匡護。故曰在眾不怖。處眾斷理。色心如常。故曰無變異隨有決斷。皆稱正理。故曰不失等。次兩偈正明決斷。此中初一句問。餘三句答。內有捷疾之辨。故曰卒答等。復有廣見之能。故云隨時等。情無變懼。故曰應答等。次卑下可知。次調物者。辨事起因本。細解怨言。以是怨家。不得其勝。行此法時。實為摸軌。一切眾人。莫不瞻仰。故云調伏多人。次持法者。德行既然。堪為師訓。秉眾斷理。先道答時。故曰常為等。
次答所料理事。文亦有六。初有二句。知犯不犯。二有四句。知悔不悔。三有二句。勸知悔人。四有三句。能受僧命。五有三句。能離其慢。六有二句。結成護法。初文若犯如是事。謂止作二犯。是前五種犯罪人。不犯得罪。除謂專精人。以不犯非罪得除滅。次文此垢牒前犯人。犯有止作稱二。此二皆了。故曰俱知。知垢懺除。即是悔犯之人。次二句示眾駈相。或可知垢悔者。是五種人中。前三不悔等是。後二次勸知如文。次受僧命是有信人。為有信故。能用眾言。次下二文可解。上來護眾法竟。
●[1]次明瞻波所秉之法。若其就法為名。應云羯磨犍度。今約說處標目。故曰瞻波。廣明羯磨。如非之相。集在一處。稱云犍度。就此之中。大文分三。第一無事被治情疑成不。第二爾時此舊比丘下舉以白佛發覺呵責。第三告諸比丘下廣明羯磨。如非之相。前文復三。第一止不供養。第二彼客比丘下無事被治。第三彼比丘下情疑成不。
次白佛文二。第一舊住比丘啟請發覺。第二時彼客比丘下對問自言以辨呵責。前文有五。第一進詣致處。第二爾時世尊下問其安不。第三汝比丘從何所來下問其來方答陳上事。第四佛告彼比丘下佛判不成。第五汝比丘可還去下佛與為伴。次文亦五。一明進詣。二問安不。三問來方。四問言彼頗有下問得自言。五爾時下辨其呵責。
次下廣明如非。將欲釋文。四門分別。第一科判經文。第二定其宗意。第三寄緣有無。第四隨文解釋。
初門此中隨緣事別總為十一。第一對緣略舉罪結示應不。第二有四滿數下約就滿呵以明應不。第三時六群比丘下約體未成僧及所為是僧非。第四爾時六群比丘下。不得重秉增加疊法。第五爾時佛告下明四種僧用之分齊。第六爾時六群比丘下對起七非以明應不。第七爾時優波離下問其藥不當病傍秉應不。第八爾時有異住處下秉法對眾臨事難成。第九爾時有住處眾僧下為彰非體識難眾諍不同。第十爾時波離下問得法人應解不解。第十一波離下復問此人應駈不駈。
第二門宗意者。初文對緣。略舉四非。次則東為兩箇二法二非不應作二如應作。第二文中。滿數故如。不滿者非。不應呵者不成。呵非應呵者。成呵不止非。第三文中。六群比丘。一二三人。然非僧故。舉他一二三四。或雖是僧而復舉。即所為是僧非。此但舉非。異不明如。如者僧活一二三應秉故如。第四文中。寄其治人滅罪彌諍。不得重秉。增加壘法。此亦舉非。不辨其如。如者稱病直作不重故如。第五約其用僧。以明分齊。隨其分齊。滿如少非。餘次文中。是非相顯體。第八文中。亦但舉非。論其如者。盡集和合。不落非故。名之為如。即諸文中。如非具有相對辨者。便成二十二法。今以略故。但有十九。然諸文中。據其宗意。並須相對以顯故唯十一。
第三門。此諸文中第二第五。無別緣起。佛直為辨。第七第十一寄波離問答。以顯如非。餘之六文。咸有緣起。並以比丘對事興故。以緣啟佛。佛為具辨。斯亦表其眾法難成之狀。
第四釋文先解初文。文中有三。第一總舉其數。故言告諸等。第二列其四名。此中初句直言非法羯磨。正是緣起事非。或可既不別列。更含餘非。下之三句。以人秉法故。使人法相參。以明文言非法。別眾者人法俱非。非法和合者。法非人如。法別眾者。法如人非。上來四句。若其人法離明。使有其七。第三是中下。結示應不。於中折取五非。以為人法二非。文言非法者。是上三句中非法。言別眾者。是二四句中。別眾。此等皆無軌要。故言不應作。言法羯磨和合羯磨應作者。法謂第四句中法。和合是第三句中和。此有軌要。故言應作。此中非體。即是四非。下但結示應不。不是非如體狀。所以知者。文言是中二羯磨。不應作非法羯磨。別眾羯磨。豈可非法。離人所秉。若其和人所秉。即是第三別人所秉。當其第二。寧得直言非法羯磨不應作等。別成二非之體。二非既無別體。二如亦爾。釋文雖爾。須以四門分別。第一能秉僧。第二所秉法。第三秉法處。第四所為事。初約僧者。緣據治人故。是四人僧攝理實四僧。道有以四種僧。通秉白等三法。此白等三法。咸具四非。望僧秉法。雖有寬狹。論其四非。四僧通有。次約法者。緣據治人。是白四法。理實四非。遍通白等三法。且如單白當體。文句增減。及有事非。即是初攝。如一白處作。二白別人秉故。即第二非。若一白處作。二白和人秉故。是第三非。若其如白法作白。別人秉故。是第四非。白二白四。四非者。若其法體增[A94]減。及事非者是第一非。第二非者。若為此事作白為彼事作羯磨。名為非法。別眾秉故。是非法別。第三非者。非法同前。和人秉故。是非法利。第四非者。如白法作白如羯磨法作羯磨。名之為法。別眾秉故。是法別眾。以此故知。白等三法。具有四非。次約處者。通明其處位二事四於此四處。並有四非。乃可以法望處。自有通局。論其四非。實遍諸處。次約事者。所為通明。有其三種。一者情道事。如受戒受日呵責覆等。二為非情事。如結界淨地等。三情非情合。如處分離衣等。此之三種。是所為事。對事興非。咸悉具四。
次解第二文。文中分三。第一舉數。文言。四滿數有。謂以四句。釋滿數義。若文具足。應云有四滿不滿數。今隱不滿直明其滿。故言有四滿數。古舊解云。非四皆滿。從初受名。故曰四滿。此釋不體初句正本。[A95]但列三人。文略不舉。遮不至法體。或有者人准義加正。本既列三人。如何乃云。從初作名。第二列其四名。第三牒名解釋。初句四羯磨人。情過輕微。治不重故。得滿數體。以身有行法。不須呵限。次句身無具戒。不得滿數。以事重故。是以聽呵。此呵准文臨義。即是恐法不成故呵。若依十誦。即是心不用受。故五十七云。或有沙彌受具戒時。心悔不用受。作是言。我不用受具戒。是言成遮沙彌尼。受六法時。或又受具戒時亦爾。比丘懺僧殘。作別住等時。及差知事人時。作是言。我不用成遮。次句俱不得。廣列二十八人。次句俱得以善比丘等六。翻二十八人。一善比丘反上二十二。此約通說。若別說者。善及十八比丘及尼等四。亦可善及三舉二滅比丘。及餘十七。次同一界住。翻前二人。同一住者。謂舒手內翻前別住同一界者。翻前戒場。次有三人。直相及對六。乃至語傍人。翻前所為。作羯磨人。所為人者。不成可非。此既成呵。明相及對。五分第二十四云。若同界比丘呵。乃至使比丘坐聞。成呵准此。呵時雖不對羯磨人語。直共比丘坐。評論是非。亦成呵限。
次義應以六門分別。第一滿呵相對。第二定人多少。第三約僧。第四約法。第五約處。第六約事。
初門。若其一往。以滿不滿相對者。若滿數者。即是即其如。以應呵故。有呵不止非。若不滿數者。即是其非。以不應呵。故不成呵。不止非體。此四句之中。初與第四。並是滿數。若望其呵。有應不應。二三兩句。俱不滿數。體望其呵。亦有應不應。又以呵應不應。對滿不滿者。謂應呵之中。有滿不滿。即二四兩句。是不應呵中。復有滿不滿。即初三兩句是。問此言應呵者。未知是何等呵。答道明呵者。有其二種。一情乖故呵。呵成別眾呵。二情同故呵。呵成呵不止呵。今此呵者。但據情同呵不止非說。不約情乖別眾呵。明所以知者。如第二句不滿得呵。但成呵不止非。不成別眾。此句既爾。餘句類體。亦可雙望二呵。辨應不應者。初句被治人故。不成呵不止非。得滿數故。呵成別眾。文對初呵。故曰不應。第二句不滿數故。呵不成別。以聽呵故。呵成不止。第三句以不滿數。呵不成別。不合呵故。不成呵非。第四句俱成二呵。以滿數故。呵成別眾。以應呵故。成呵不止。
次定人多少者。初句文列三人。或有四人者。具足合有九人。謂加別住等四。及罪處所。第二句中。但有其一。以義而言。通男女二報。第三句中。文列二十八。此須除去呵責等四。別住等四。及罪處所。若對作此九事。合有三十七人。不得滿數。復不合呵。故下文言。別住等四。不得更互秉法足數。別住等既爾。呵責等五類。體以此九人。並奪三十五事。若除此九。復除為眾秉作。要無別所為者。通望餘法。始有二十八人。以為俱句。第四句。謂除呵責等九。通望餘法。以善比丘等六。翻前二十八。即是滿而合呵。若對呵責等九。總翻三十七人者。則有七人。應加第七。非被治罸。以此一句反其九人。
次約僧者。初句如文列。及義加者但通五十兩僧。二十人僧不得。有四人僧中。除八箇白四法[A96]已。餘法通有。第二句。唯在十人僧。全五人僧半。餘二位僧。及五人中半。全不得有。第三句。若望二十八人。以為俱句。即道四僧不滿不合呵。若以義加九人。為三十七者。唯在二十人僧。及四人僧少分。餘五十兩僧。全不得有。第四句。若望六人。翻二十八。即通四僧。若其以七翻三十七者。唯在二十人僧。及四人僧少分。餘五十兩僧。亦不得有。次約法者。初句須除九箇白四。若望作此九法。即是第三句攝。除此九法。[A97]已通餘白等三法。第二句唯是戒師。一單白及一白四。此通二眾受戒。合有四法。諸餘法中。全不得有。第三句若望二十八人。以為俱句。即通一切白等三法。若以義加九人。為三十七者。唯對呵責等九法。餘法中無。第四句若其以六。翻二十八。即通一切白等三法。若以七翻三十七者。唯對呵責等九。餘法中無。次約處者。初句遍該諸處。謂位二等二句。局作法界。於作法中。遍諸大界小界。通二餘二小界。及自體中無。第三句。若以二十八人。為俱句。遍諸自體作法。若以義加九人。為三十七者。即於大界。及戒場中。除去少分。第四句翻第三義。及可知。次約事者。約句於情道事中。除呵責等九法。若作此九。即第三俱句攝。除此九外。遍通餘事。第二句唯局情道。餘二全無。三四兩句。義可准知。次第三體未成僧。文中分四。一六群起非。文有十三句。謂一二三中各有四句。僧中但一故有十三。第二白佛亦應具言。為離繁文。故略標舉。第三佛言下彰其不得。具十三句。第四若一人下判成非法。亦十三句。於十三句中。前十二句。以體非僧。第十三句雖體是僧體。以所為是僧故成非法。文應舉如。無者略也。次釋其義。還為四門。先約僧者。此中文意。正約四人僧。辨以三人下非僧不應秉作。若滿四人。雖體是僧。以所為是僧。復成非法。若以義准通五人等。餘三僧者。並成非法。以應五人秉法。四人非僧。不成十人二十類准並爾。今文直以四人成僧。應秉諸法。故偏說也。
次約法者。文寄治治人故。專白四望。並道白等三法。不得專望白四。說以為非。但知體未成僧秉者。皆成非法。
次約處者。文據治人。似專作法。於作法中。是大非小義准亦通自體小界。以三人下。對處皆非。
次約事者。文據治人。即是情事。若以義准。餘二並通。
次第四重加疊法。文中有三。第一六群造非。謂呵責等七。別住等四。及七毗尼。合十八法。約治人滅罪殄諍論之。次舉白佛。次彰不應。略無第四判不成文。又無如者。亦是略也。次義還以四門分別。
初約僧者。據文治人等。十八法是四人僧。及二十人僧攝。義准亦道。五十二僧。以重秉者。皆成非故。然四人僧中。所秉事多。重非亦多。餘五人等。三僧所秉事少。重非亦少。
次約法者。文中約緣。且彰十八。理實義通自等三法體。白等三法。約位總舉。若其搜求上下諸文。對事設法。合有一百五十七。謂[1]白四十。白二七十一。白四四十六。若約僧尼二部。通局總明。便成二百七十八法。單白四十。形法二同白。差教授師。喚人眾。戒師問難。二部受問難(合六)。說戒白非時和合。非時說戒。增說戒二白。僧懺及發露二白(合七)。白恣白。略恣白一。却恣三白(合五)。受懺。行鉢。異語觸惱受功德衣及捨(合六)現前滅諍蘭眾白。遣出三人三白草覆白(合五)。五百結集中六白。差眾一。正集一對波離阿難問答。各有二白。七百中。有五白欲結集一。差眾一。正集一。問答各一。舊出單白有四十三。今以略恣三白。體同合一。及七百中。對眾刊法。三白體同。屏處論法三白。是以不離。既除此五。更加增說戒。二白為四十。此四十中尼受問難。白局為尼。秉結集中十一白。局比丘秉。餘二十八通二部。即五十六法。及十二局者。合六十八單白。白二七十一。二房兩法。還衣有二轉付反直離衣。六年持鉢(七)。學家癲狂覆鉢。不禮捨教捨及解(十)。結大小界八。及說戒堂攝。衣界三淨地。庫藏并解。合二十六。分僧德施二轉付。及直攝分。亡人物亦然。賞勞法二(六)四月共住受日杖絡囊請畜眾持故。房與居士修一營付德衣六切差人為一亦得。或可隨類別者。離明亦得。差身子說過差自恣人。差教誡尼人。尼差請教授人。差往僧中恣人。差人作德衣。差人守德衣。差人守庫藏。差分房臥具。差人懺白衣。差人告覆鉢家。差行等人。差人取欲。差受戒使。差撩理房人。差分衣雨衣粥等。如沓婆類為一(合十六)此中解覆鉢捨。教捨及解。解戒場二攝衣。說戒堂淨地庫藏。餘三大界。取得作德衣。賞知事人。衣分僧施。亡人二直。攝此十七法。准文合有。略無法體。舊出白二。有六十一。合加還衣。轉付無村。衣界及解。分僧得施。及立人物。各直攝法。差分房人。差懺白衣人。差守庫藏人。及捨庫藏。賞知事人衣。為七十一。此中不禮及解差。請教授人。差往僧中。恣人差受戒使合五。是尼法差教授。尼人捨教。及解合三。是比丘法。除此八法。餘六十三。通二部秉。即一百二十法。及局有八。合一百三十四白二。白四四十六。僧尼及沙彌違諫。合有十二七法。解作為十四。僧尼受戒。及六法三。別住等五。憶念等三。及解罪處四。犯重及逆人等合為一。擯學悔重犯。擯法擯沙彌及解五。尼有半月本日。出罪三法。此半月等三。及解擯沙彌。并邊等擯法。准文合有。略無法體。舊出白四有四十一。今除本法白四既本法中三白不離白四。何目別出。更加尼半月等三。以能秉異故。及解擯沙彌。又擯及本日。各加其一。為四十六。此中不同諫有六。及六法為七。局是尼法。為尼受戒。半月本四。出罪四法局為尼。秉別住等五。是比丘法。除此十六。餘三十法。通二部秉。即六十法。及十六局者。合七十六白四。今此重非隨以一法為頭。乘作餘法。並悉成非。亦可以法對僧。明應秉者五人。應秉有八。謂自恣中和眾改眾二白受戒中。有四單白二白。四十人應秉。但有受戒六體。此六法與邊受體同。約僧用中。有。別據法體邊。即同二十人僧。有二白四。餘一百三十七法。是四人所秉。隨以一法為頭。重秉餘法。便成一百四十六非。此一既爾。餘類亦然。總成一百四十七箇。一百四十六非。餘五人等三僧所秉。各各當分明重可知。問未知重秉餘法。根本成不。一解根本。呵責法成。以藥病相當故。重作擯等。十七不成。以其藥病。不相當故。故文言。不應作呵責羯磨[A98]已。復作擯羯磨。乃至如草覆地。此中計法。有三百二十四。唯根本。十八法。成餘三百六非。又解前法雖竟。事猶未終。如說恣德衣。受懺白等。若便重作。即成其非。若其法竟。事亦得終。如捨德衣。解界等類。縱使重作。前法得成。又解望心以說若其本心。憎惡前人。擬重治者。此則不成。如惡心解淨。不成之類。若其本心。直作呵責。作此法竟。恐畏不成。如是重增擯等十七。此則前法成就。重秉者非。依文十八。解釋既然。廣對一百五十七。重義亦爾。
次約處事。准類應知。
次第五明四種僧。先解其義。三門分別。第一列數釋名。第二定其體狀。第三諸門分別。
言列數釋名者。法雖辨事成本由僧。僧隨事用。略列四種。謂四人五人十二十。釋相翻名。如上辨。
次明體者。正論僧體。是善五薀。僧以秉法成和。和合體者。依一切有宗。不相應行中。別有和合性。此和合性。即是僧體。以僧破時。捨此性故。或此和合性。即眾同分收。僧破不和合。是非得所攝。
次諸門有四。一立四所以。二收僧盡不。三人法相對。四用位通局。
初門。所以須四者。古舊解云。要須四人[A99]已上。作法方成。有除罪滅諍。始名為僧。且如說戒。一人秉說。一人上座。一人唱白。三人秉眾。下至一人聽戒。四人和合。始可名僧。若三人[A100]已下。即𨷂此義。今解。但以四人和難。若能和者。始名為僧。如有一人。隨心作事。二人同處。即有違拒。雖有違拒。調和不難。若也三人。遂成二部。一同二見。亦非是難。若其四人。彼此各二。共相黨[1]授。情和即難。於此能和。方成僧用。又若一人起事。二人平量。一須斷決。始成僧用。又解。法爾須四。不須論其所以。如林軍等。豈辨所以。次五人者。舊云。義道受隨。隨自恣舉罪治罸。若但四人。不成差治。故要五人。方成僧用。若爾受日處分。離衣六年等。亦須五人。應五人收。答受是別為。不得五皆受日。故所以非。若爾功德衣為眾。應是五人僧耶。答有得利不得利。故亦非類。今自恣者。一則為僧異。受日等二五皆自恣。不同德衣故。是五人僧。問為差治故。須五人者。正差正治。是五以不。答差治四人僧。問何時五人僧用耶。答正自恣是。所以爾者。本為舉罪。若但四人不成差。不成治舉。義則𨷂故。始終須五。方成恣舉。正取白竟。受自恣時。是五人用。以其[A101]但明三非及遮時以說。故知專取自恣時。為五人僧用。今解。理實為恣。制須五人。正取作白說時。為五人用。所以爾者。以作恣時假白攝眾。復一一對五德宣情。如舊解云。若[A102]但四人不成差治者。義則不爾。以正差治四人僧攝。邊地。五人對中開半。又解。五人僧亦是法爾。以說戒自恣。制常行故。言十人者。佛知彼等因善義微。自非十眾強緣。無由發戒。為斯益故。下局十人。即以十人辦事。故曰十人僧。二十人者。為犯僧殘。可悔中重。將欲除殄。救拔事難。自非強緣。無由滅業。故制二十人除罪。名二十人僧。又此四僧。位分為二。前二法爾。後兩逐情。法爾二者。四為成說。防其未非。五為成恣。除[A103]已起罪。逐情二者。十人為受。發生眾善。二十為懺。殄滅往𠎝。位事通論。離成四別。
第二門。問此既位事通論。立僧四種。未知此四。收僧盡不。答立僧既約位事通論。明知此四攝亦周盡。爾者未知懺重偷蘭。何僧所攝。答雖餘部言夷邊重蘭一切僧中懺。今依此律。但四人僧收。故文言。大眾者四人若過。又此文中。四人約用。但除三事。不甄悔蘭。明知悔蘭是四人攝。爾者。所以五分第二十四。有無量比丘僧。解彼[2]真列名。不別顯用。故知四種攝僧斯盡。此雖不言無量。義亦通有。故文言。二十人僧者。一切羯磨應作。況復過二十。此即當彼無量之義。問如四人僧為唯局四。為過亦得。餘三亦爾。答通論四位。少非僧用。故文言。四人[3]二十一人。非法非毗尼。餘三亦爾。多則成就。故文言。二十人僧。一切羯磨應作。況復過二十。問其事云何。如雖五十人。乃至百千。但除恣等。秉餘法者。皆四人收。故文言。四人僧者。除自恣。受戒出罪。餘一切如法羯磨應作。五人等准類應知。問何故不言二十人僧者。除受恣等。答在上通下。得為多用。下不辨上。相望說除。即是四人用寬。體成僧故。餘三約事。轉次漸狹。
第三門。問所以能秉之僧。有其四別。所秉之法。唯有其三。今解。能所相對。雖可如是。論其立意。義則不[*]體。通論能秉。位總有三。謂一人眾多僧。一人秉心念。眾多秉對首。眾僧秉羯磨。羯磨三位。並是僧秉。體僧四種。本為法爾逐情中立。不望所秉。所秉三法。自對事立。事有三品。上中下異。對此三事。立三羯磨。如說戒自恣二同行鉢等。或是制所常行。或是事不繁重。和既不難。單白即能辦事。以能辦故。立名單白羯磨。如受日離衣。六年四月。事稍為重。情和次難。先須白表申一羯磨。量其可不。方得成濟。立名白二羯磨。如受戒懺殘治人設諫。事當上品。情和㝡難。故須一白。表宣三羯磨量可。方能成辦。立名白四羯磨。爾者。如憶念等。事有三品。何故俱用白四羯磨。答約事細分。應可為九。此憶念等。俱當上品。以是齊用白四羯磨。
第四門。且論能秉。大位有三。次即為六。以約僧中。位分有四。或可為八。以分眾多。作其三位。廣為十一。謂四有兩眾多。五有三眾多。一人隨前二。僧位有四。故成十一。[*]體一與眾多。局在四五兩僧下。所以爾者。為通常行制令作故。十人二十逐情中立。必專僧秉。無下二用。次論法者。以初能秉。大位有三。法亦有三。謂心念對首翔磨。於中相望。位有通局。且論局者。如懺吉羅就戒座中發露。此局一人秉法。第二局對眾多人秉。如受衣鉢屬授淨施懺提可呵小眾蘭等。第三句是僧秉。如結界處分離衣六年憶念不疑罪處所等。次論通者。該三位秉。如說戒自恣。二種分衣。有則對多。無便對少。一人作心念捨墮者。以三為境。無一人秉心念捨。又有安居法爾須一。眾多雖可四五所為。通僧及別。今局明僧非眾多等。問如說恣等。通三位作。有何異相。專明其僧。答異相眾多。且標其五。一秉人多少。二用法不同。三處有通局。四欲無欲異。五別眾多少。謂應來等三二一別。有斯異故。專局明僧。若論尼所秉者。准比丘說。
次釋其文。文中有四。一告四數。二列四名。三是中下。示用分齊。四若應下。明不足義。於中文二。初約四明。次易五等。初文復二。一直明少作法不成。第二乃以尼等。二十三人。足滿四數。尼雖具戒。異類不足。下三未具。不合同法。十三難人。非是具戒。被舉三人。治法重故。滅擯應滅。體不清淨。所為之人。為他裁斷。以此等人足滿四數。同前少限法事不成。此中文略。不明足義。若以足翻。應有其二。一善比丘反二十二。二乃至語傍人。翻前所為。亦可此中直簡不足。不欲明足。故𨷂此文。問前四滿中。有二十八。別住等五。所以此無。舊解云。此取在座不足者。既別住等五。來即足數故。所以不說。若爾身若在座。即成呵滿。何故彼有。答欲明遙呵。不成呵故。若爾為顯不成遙足。解言此舉四種僧等。故對少一人中攝。上不舉四僧等。對何辨少。所以爾者。此處專解不足數義。何故不足。少故不足。何處去少。謂別住神足故少。但言少一。隱餘名字。故唯列二十三人。前文通解呵滿。若言少人者。對滿可爾。呵義不順。正是少人。豈可由少。呵不成呵。如四人三人二人。亦應呵別。故彼不得舉少一人。攝別住等。以無可攝。廣列二十八。今解不體。計應合有。無者是略。又解。彼以滿呵相對。故須具足而列。如第三句不滿不合呵。第四句滿而合呵。以此相反。具足而列。此明不足。無足以反。既無足反。豈類滿呵。故知滿呵與不足數。義既不同。無勞比決。
次第六七非應不。先解其義。五門分別。第一列數釋名。第二辨其非相。第三名體具不。第四明其總別。第五收非盡不。
初門者。非出妄情。事乃無量。今隨緣起。略辨七非。一非法非毗尼。二非法別。三非法和合。四法別眾。五法相似別眾。六法相似和合。七呵不止作無軌要。名為非法。不能滅惡生善。是非毗尼。餘名解釋。隨文可知。皆名羯磨者。以實不能濟辦前事。是故皆名非法等羯磨。次辨相者。謂約事法等辨。此七非中。以為三位。初一事法俱非。次五人法相參。後一呵不止非。第二人法五中。非似二別。人法俱非。非似二和。法非人如。法別眾一。法如人非。體以義求。位應有五。謂非法非毗尼一。非法二。似法三。法四。呵不止五。若以此五。對人和別。應各為二。便成十非。所以文中但有其七。解法和是如。故須除去。呵不止者。若未呵時。不名為非。因呵不止。始名為非。是則但名呵不止非。不可對人和別。以分二呵。初非且約事法以明。若對人分。與餘無異。由此義故。非但有七。問如三非中。非法別等三。與此非法別等三。有何異相。答如三非中非法者。或一白處作二白。或此事上。作彼事白。此中非法者。如為此事作白。乃為彼事作羯磨。別眾及餘可解。問略四初非與此初非。並言非法。有何異相。答四初唯事。無有法非。此初通有事法二非。是則此初非體。寬於四初。又解。此中初非除去下六。除六非外。始是初收。四中初非。但除下三。除三之外。則初非攝。准此四初非體。寬於此初。又此七非。准文但從白二白四兩法中來。問所以不明單白非者。答以單白中。無七非故。又以說恣法中。[A104]已明竟故。[*]體以義道。久說單白。雖說單白。無有二以。次名體具不者。此之七非。具有名體。不同昔云呵不止非。有名無體。以呵前六。更無別體。又舊解云。此呵不止有名有體。謂前六非未呵。是六呵即呵不止收。如似非法別非法和。用人和別。以分二非等。類而可知。及六非外。呵而不止。此釋雖有少異。亦未盡理。以不應言未呵。是前六呵。即不止收。若其未呵。是前六非。如何因呵。轉為不止。故今正解。但便是前六非。即前六攝。不以呵故。名呵不止。論呵不止者。羯磨實如。謂非故呵。因呵不止。名呵不止羯磨。故此體狀離其六外別有。由此七非具有名體。次總別者。此之七非體各不同。不得有總相攝之義。雖非總別。而有通局。初非是通。以下六非。並無軌要。及以生善滅惡之義。准此即是初通下局。次收非盡不者。此之七非。収非不盡。所以知者。若以四種現前來驗。但有僧法事如非。而無處如非相。即如處中有隔河道遠。二界錯涉。曾經棄捨。戒場在外。或有秉法對處差互。如於戒場恣說。處分分衣。並悉不成。如及前說。又僧法事中。隨緣更有如非之相。不能具述。以此推之。明知七非。且從起說。收非不盡。又此據文。唯是白二白四。不論單白中非。不盡何惑。
次下釋文。文中有四。一六群起非。二比丘白佛。三佛判不應。四云何下。牒章解釋。既釋七非。文即為七。先解初文。於中有二。初則舉非令弃。二云何下。顯是勸修。此二各三。謂舉釋結。次下諸句各三類[*]體。就前釋中文分為二。初約法體以明非。二是中下。無事治人以明非。前法體中有二。初約白二。次約白四。就白二中有三。初有十九句。先白後羯磨。此中有五位。初純白無羯磨作四句。次一白為頭。增二三眾多羯磨為三。若增一羯磨。即是如故不來。次二白三白眾多白為頭。各有四句。故成十九。次十九句。先羯磨後白。此中位亦有五。初四句純羯磨無白。次有三句。一羯磨為頭。增二三眾多白。若增一白。即落似法。以除此一。故但三句。次二羯磨三羯磨眾多羯磨為頭。各有四句。復成十九。次有一句。約體增[1]減三位。合成三十九。句。下白四中。亦三十九。類此應知。次事非有三七句。初七實無有罪。他問見不。答云不見等。尋聲行罸。有三單三雙一合。故成其七。次七亦實無罪。答言見等為異。次七實有其罪。答言見等。此雖實犯為答言見。即無耶過。治成非法。三舉既爾。類餘亦然。文不載者。是其略也。次明其如。初就法體明。如白二白。各有一句。翻前兩位。三十九句。次就事明如。[A105]但有七句。各以一句如。翻三句非。謂有罪翻前二。不見等翻後兩。問所以非多如少者。答撿尋上下諸文。非如多少。趣舉一義。亦無揩據。如此文及滅諍中自言等。即非多如少。或有如多非少。如默[*]體及與欲。或有非如等。如作呵責等。如非各有九三。及遮說捉籌等。
第二非法別眾。非法可知。別眾者。此之三句。皆成別眾。於三句中。第一局申手外。和通內外。以後來入。告淨成和。第二與欲和別。並申手外。在內即是。初人成和中。攝第三呵者。和之與別。俱申手內。又十誦三十有四句。三別一和。第一是羯磨中。所須比丘不和合一處。二可與欲者不與欲。三現前比丘遮成遮。是名別眾。第二句。𨷂初一句。是名別眾。第三句云所須比丘和合一處。二可與欲[2]者與欲。現前比丘遮成遮。是名別眾。第四句。並𨷂上三。是名和合。問此呵與第七何別。答各別不同。此情乖故呵。呵成別眾。下情同故呵。呵成呵不止。次下四非。釋相可解。
第七文四。一舉章徵問。二列成不成。三何者下解釋。四是為下總結。但解釋成不。文中分二。二中各三。謂舉釋結。文中列二十八人。不成呵非。明知更有餘非法人。亦本不合呵。縱有呵者。亦不成非。又前滿呵中。第三俱句。不得滿數。復不合呵。即與此文相同無別。次第七文。傍秉餘法。於中文二。初明藥不當病三百六非。二佛語下對非辨如。有一十八。非中有二。先約呵責為法。次如是展轉下舉餘類易。前文須二。先明作不相當。謂應與作呵責羯磨。於上乃作擯等十七。次不應與作下復有十七。佛判不應。次類易以餘十七為頭同前。故曰如是展轉乃至草覆羯磨。此傍非合三百六。次辨其如。但一十八。次義准上。亦作四門。初約僧者。准文十八頭傍非是四人僧。若約及二十僧人所為之事。[*]體以義准。亦通五十二僧。若約應秉論之。即是四人僧家。所為事多。傍非亦多。餘五人等三僧。所為事少。傍非亦少。或可既是傍非。並悉具起。不須約僧分齊別說。言約法者。文中且寄十八法論之。謂有十八箇十七傍非。合有三百六。准義亦須通餘一百五十七為頭辨之。始可盡理。即是具有一百五十七箇一百五十六。傍非計數。合有二萬四千四百九十二非。若其對非辨如。依文但有十八。義通總說。合一百五十七如。次約處事。准義應知。
次第八臨事難成。文中有三。初五處僧秉法不成。二諸比丘白佛。三佛言下。判不成就。昔來所說。還寄十八法論。先約呵責作五非請佛。佛判不成。故言諸如是不如法。羯磨不成就。呵責既爾。餘十七類體。故言如是一切羯磨亦不成就。義還為四。初約僧者。准十八法。即是四人僧少分。二十人僧全。五十二僧准義通有。[A106]但是四人僧中。所為事多。臨事難成。落非亦多。餘三僧中。所為事少。臨事[1]難成難。落非亦少。次約法者。若約文中。五非寄十八法論之。合成八十四非。謂現前自言草覆三法。各帶三非。即有其九。餘十五法。各帶五非。合七十五。此及前九。總八十四。若約七非說者。十五箇七。即一百五。餘現前等各五。合十五非。如是總成一百二十非。若欲廣約一百五十七法。辨非多少者。是中單白四十。計有二百非。白四一百一十七。計有八百一十九非。如是總成一千一十九非。或約二百七十八法明者。准類應知。又約文中五非說者。亦准類知。處事准知。不能繁具。
次第九文眾共諍非。文中有四。一明眾僧。作非法別眾羯磨。此雖不顯羯磨名字。下佛定中。言是呵責。二爾時下七人共諍。三諸比丘下。比丘白佛。四佛言下。佛定如非。此中唯言非法別眾者是法語。乃至法相似和合亦爾。以此等人。咸稱非說。故是法語。准五分二十四。應言二人語如法。謂言非法者。及言不成者。次義還四。先約僧者。亦是四人僧中。所為事多。諍非亦多。餘三僧中。所為事少。諍非亦少。言約法者。若此還寄十八論者。諍非多少。義准應知。又若准義。須通一切羯磨。據文五非。四十單白。各興五諍。除其二似。若一百一十七白二白四。並起七諍。計諍多少。准數應知。處之與事。亦可准知。
次第十文應解不者。文中有二問答。先總次別。初文若作永擯法者。解不成解。除永擯法解。餘則成解。故文言。或成不成。次文若為十三種人作羯磨後。解不成解。除此十三種人[A107]已。為餘人作後解成解。問未知何者是十三人。昔解。僧四重尼八重為十二。加下眾滅擯為十三。爾者。既以僧尼四八。離為十二。何不亦離下眾。為其十六。又若唯此為十三者。如十三難人何位中攝。為比今解。十三人者。即是十三難攝。如向所列十三人者並邊罪收。以文如此等人。咸應滅擯。餘非滅擯。解者俱成。次義還四。無約僧者。如十三人。不須解者。並是四人僧中。所為之事。餘須解者。是四人僧中。所為之事。亦通五十二僧。二十人僧。不得說有。次約法者。准文不須解者。是永𢷤白四。即是白四中少分。除此[A108]已外。並似須解。[*]體更尋思文據一相。以餘諸法五亦有不解。且如白四羯磨。合有十二法須解。謂呵責等七。及罪處所。本為調人。調[A109]已聽解。又擯沙彌。亦合有解。僧尼受戒。及六法聽捨。此之捨法。即是其解。諸餘白四。即無有解。白二之中。有十八法。謂結界等十三。及學家癲狂覆鉢不禮捨教捨有解。餘悉無解。單白之中。唯有功德衣捨。又望捨戒。豈局白四。是中通尼說者。更有四箇單白。及形法二同兩白。並有捨法。諸餘單白。並無有解。昔解。無心乞領。並是須解。有心乞領。便不須解。今尋此釋。不盡旨歸。究其實義。各通解不。且如呵責等。及罪處所。為無心領。須解可體。如永擯法誰欲領之。闡陀二白。諸諫亦爾。有心領中。行鉢受三離衣六年受日杖囊別住等法。不須解者。此義可爾。如何德衣受戒。並有捨法。次約處事。准應知之。
次第十一應駈不者。若永擯者。駈出成駈。非永𢷤者。駈不成駈。故文答言。或成不成。體還舉前十三種人。是合駈故。駈即成駈。除此十三。諸餘人等。不合駈故。駈不成駈。釋義四門。准而可解。上來瞻波法竟。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八末
校注
[0522001] 百疑一自 [0522002] 恐疑恣 [0522003] 微疑徵 [0522004] 律卷第三十八 [0522005] 盜疑恣 [0523001] 能疑然 [0524001] 皮革犍度第五 [0525001] 體疑然下同 [0525002] 衣犍度第六 [0525003] 賤疑賊 [0525004] 是雖疑倒 [0526001] 清疑請 [0527001] 及疑反 [0527002] 修疑條 [0528001] 看疑著次同 [0528002] 服疑眼 [0528003] 戒疑成 [0529001] 又疑文 [0530001] 令疑今 [0530002] 虗疑處 [0530003] 提一作從 [0530004] 兩一作雨次同 [0531001] 二日一作旨下同 [0531002] 者疑看下同 [0531003] 言佛疑倒 [0532001] 院疑浣下同 [0532002] 甚疑其 [0532003] 現應疑倒 [0533001] 清疑請 [0533002] 及疑反 [0533003] 合疑含 [0533004] 律卷第四十二 [0534001] 攝疑稱 [0534002] 爾疑示 [0534003] 從疑後 [0534004] 非疑洮 [0534005] 證疑澄下同 [0534006] 前疑煎 [0534007] 住疑任 [0535001] 一無嫌字 [0536001] 伐疑代 [0537001] 計一作許 [0539001] 拘睒彌楗度第九 [0541001] 律卷第四十四 [0544001] 白上疑脫單字 [0545001] 授疑援 [0545002] 真疑直 [0545003] 二十一作少下同 [0547001] 減【CB】,滅【卍續】,滅疑減 [0547002] 一無者等三字 [0548001] 難字疑剩【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42 冊 No. 735 四分律開宗記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6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