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疏鈔卷第三
佛言。惡人聞善故來撓亂者。汝自禁息。當無瞋責。彼來惡者而自惡之。福德之氣。常自在此也。
【疏】存心不善曰惡人。志仁無惡曰善人。
身口辱曰撓。意來辱曰亂。有意非無心曰故。禁息。意忍也。無瞋責。身口忍也。
依華嚴明。忍具八心。一忍辱心。如司空圖之耐辱。耐人之所不耐。二柔和心。如老子柔弱勝剛強。三諧順心。如婁師德之唾面自乾。四悅美心。如孫登之投水嬉笑。五不瞋心。如孟子之橫逆自反。六不動心。如帝釋之訶其愚癡。七不濁心。如黃憲之汪洋萬頃。撓之不濁。八不報心。如陳騫之含隱怨害。置之不報。若配此文。身加辱而忍耐不瞋。口毀罵而美順不責。意嫉害而柔和不報。不動不濁。此其所以為善人也。善人若還對彼此無智慧。
不對心清涼。罵者口熱沸。故云而自惡也。經言。彼重以惡來。吾重以善往。福德之氣。常在此間。害氣重殃。反在於彼。此明禍因惡積。福緣善慶。故云福氣常自在也。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不其然乎。
【鈔】初二句所對境。次二句能治心。末四句出罪福。司空圖者唐人。居中條山。作休休亭。自號耐辱居士。柔勝剛者。德經云。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又云。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文)今謂他人陵我以剛強。我則騁之以柔和也。婁師德者。唐人有弟。出守代州。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者。拭之而[A1]已。師德曰。拭之是違其怒也。使自乾爾。投水笑者。普孫登。為人絕無恚怒。人或投其水中戲之。既出嬉笑自如。橫逆自反者。孟子曰。有人於此。其待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無禮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禮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A2]已矣。如此。則與禽獸奚擇哉。於禽獸又何難焉。(文)訶愚痴者。雜阿含云。有阿修羅。與帝釋戰不如。遭五繫縛。將還天宮。輙瞋罵詈。御者白帝釋曰。釋今為畏彼。為力不足耶。能忍阿修羅面前而罵辱。帝曰。不以畏故忍。亦非力不足。何有黠慧人。而與愚夫對。御者又曰。若但行忍者。於事則有闕。愚痴者當言。畏怖故行忍。是故當苦治。以智制愚痴。帝曰。我常觀察彼。制彼愚夫者。見愚者瞋盛。智以靜默伏。非力而為力。是彼愚痴力。愚痴違遠法。於道則無有。若使有大力。能忍於劣者。是則為上忍。無力有何忍。於他極罵辱。大力者能忍。(文)黃憲者。漢時人。郭林宗曰。黃叔度汪洋若萬頃之波。澄之既不清。撓之亦不濁。未可量也。
陳騫者。晉傳云。騫沉厚。有大度量。雖加怨害惱怒。並皆含隱不報。此則含人之所不含者也。
△二聖不可訶。
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亦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
【疏】先引明罵佛自禍二。初默然不對。有人指六師外道諸惡人也。守道。以理存心也。仁者愛人。慈者憐人。施於身曰行。遍法界曰大。有本云。愚人以吾為不善。吾以四等慈護濟之。彼以惡來。吾以善往。釋曰。四等四無量心也。故云行大仁慈。罵有二種。一作色。二戲笑。於中或帶宗親。或但自身。復有十相。一種族。二形貌。三稱名。四據齒。五家業。六品位。七威儀。八事迹。九罪過。十善道。致罵亦二義。一愛人者人恒愛之。則佛有弟子。而外道無眷屬。故致罵也。二下土聞道則大笑之。此乃不得絕聖絕仁之意。是故不但背後笑毀。而且致面罵也。默者笑其狂。愍其痴。忍其怒。治其罵也。內含四悉。默具事理。見者適悅。是世界悉檀。得歡喜益。單為彼默。舊善心生。是為人悉檀。得生善益。不對罵止。新惡除遣。是對治悉檀。得破惡益。悟入聖道。永不為惡。是第一義悉檀。得入理益。下問答中。亦具四悉。例此可知。問下。二舉事況顯。子者。雖無伏斷。亦住正因。故有外子之名字也。迎送拜揖謂之禮。以禮待人。人受禮尚歸於自。況於不受禮乎。則知受罵不受罵。亦皆歸自身矣。所以然者。葢受禮則生自福。如育王之禮僧。不受禮則自有禮。如不輕之深敬。受罵則自招殃。如歌利罽賓國王。不受罵則訶罵自。如毱多叔孫武叔。
今來罵佛。是自求禍。禍豈不隨其身者哉。故法華明獲重罪。楞嚴示墮無間。孟子貶為亡者。老子斥名死徒也。宜矣。
【鈔】諸惡人者。法華謂諸外道梵志(在家外道。事梵天故)尼犍子(此云離繫。出家外道)等。及造世俗文筆。讚詠外書。及路伽耶陀(此云善論。亦名師破弟子。是順世外道。計順世情故)。逆路伽耶陀(此云惡論。亦名弟子破師。是不順世外道。以逆君父之論故)也。以理守心者。揀彼邪師心遊道外也。
仁慈。揀彼惡人無仁慈也。孔子曰。道二。仁與不仁而[A3]已矣。
(文)遍法界者。佛之同體大慈。揀乎菩薩未遍。二乘人天。梵王大千世界。帝釋六欲四洲之仁慈也。愛人句。出孟子。具云。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文)下士句。出老子。德經云。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文)。不得絕仁意者。老子曰。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朴。少私寡欲。(文)解曰。絕聖。令還天理也。棄智。令反無為也。絕仁。令復真心也。棄義。令歸本源也。絕巧。令抱朴。素也。棄利。令守公正也。不得其意。遂以棄絕為是。仁智為非。而來呵佛罵祖。毀聖詆賢。此則名為迷中倍人可憐愍者。默者下。有本云。佛默不答者。愍之。痴冥狂愚使然。默具事理下。大通佛之默然受諸梵請。老子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世界也。楞伽四答中(一向反詰分別置止也)。止論以制外道。世論婆羅門默然不辭而退。為人也。如來教令密擯惡比丘。公主說偈。密默治王子瞋(昔有一微賤人。從此國逃彼國。訛稱王子。彼國以公主妻之。多瞋難事。有一明人。從其國來。主往說之。其人語曰。再若瞋時。當說偈云。無親遊他國。欺誑一切人。粗食是常事。何勞復作瞋。說[A4]已默然瞋歇。後不復瞋。是主及餘諸人。但聞偈不知意也)。對治也。淨名默住不二。智積默然信受。第一義也。梵語悉檀。此翻徧施。佛以四法徧施眾生也。問中具四悉者。問明善惡歡喜不瞋。世界也。為說善法。生彼善心。為人也。以今善教。破除惡罵。對治也。得悟其理。非善非惡。第一義也。
子者下。愽地凡夫。稱名字子。具正因。住自性佛性。而未有觀行。故小乘七方便。大乘三賢。稱相似子。具緣因。引出性佛性。緣理伏惑故。小乘四果辟支。大乘十聖。稱真實子。具了因。至得果佛性。斷惑證真故。外子者。一凡外。外子也。未入佛家故。二二乘。庶子也。未付家業故。三菩薩。真子也。紹隆佛位故。今於二種三子中。皆初子義。故稱子也。育王禮僧者。阿育王經云。王見福田僧。不問大小。悉皆禮拜。耶奢大臣。怪而諫曰。應當自重。何輕作禮。王集群臣。不聽殺生。仰勅各得一頭。若牛若馬之類。唯勅耶奢。得死人頭。既皆得[A5]已。使貨於市。餘頭賣盡。人頭獨存。王問眾臣。一切物中何者為貴。答曰。唯人最貴。王言人貴應得多價。何以不售。答言。人生雖貴。死乃最賤。頭尚可惡。況有價乎。王問。一切人頭皆賤否耶。答言皆爾。王言。今我頭亦賤耶。爾時耶奢。懼不敢對。王言。若不異者。汝何遮我不使禮拜。汝若是我善知識者。應當勸我禮拜。使我將來得諸天身。賢聖勝頭。頭有所直。何故我自作禮。汝尚嗤笑。
(文)不輕深敬者。法華云。常不輕菩薩見諸四眾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汝等行菩薩道。當得作佛。乃至遠見四眾。亦復故往禮拜。四眾之中。有生瞋者。惡口罵詈。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擲之。不輕菩薩。能忍受之。其罪畢[A6]已。六根清淨。增益壽命得無量福。漸具功德。疾成佛道。彼時四眾輕賤我故。二百億劫。不值三寶。千劫於阿鼻獄。受大苦惱。(文)歌利者。此云極惡。金剛疏云。佛昔作忍辱仙人。山中修道。王獵疲寢。妃共禮仙。王問得四果否。皆答不得。王怒。割截身體。天怒。飛砂雨石。王懼求懺。仙言無瞋。誓後身復如故。(文)罽賓王者。傳燈錄云。師子尊者。因罽賓國王秉劍於前云。師得蘊空不。曰[A7]已得。問。離生死不。曰[A8]已離。問。既離生死。就師乞頭得不。曰。身非我有。豈況於頭。王便斬之。白乳涌高數尺。王臂自墮。(文)毱多者。魔王名。莊嚴經論云。尸利毱多。因設火坑并諸毒食。害佛不得。悔過號泣。世尊告言。汝勿憂怖。即說偈言。害我我無瞋。久捨怨親心。右以旃檀塗。左以利刀割。於此二人中。其心等無異。
(文)武叔者。魯論云。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踰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踰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文)。自求禍者。所謂禍福無門。唯人自造也。孟子曰。般樂怠傲。是自求禍也。禍福無不自[A9]己求之者。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文)獲重罪者。法華四卷云。若於一劫中。常懷不善心。作色而罵佛。獲無量重罪。其有讀誦持。是法華經者。須臾加惡言。其罪復過彼。
(文)墮無間者。楞嚴八卷云。毀佛法僧。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獄。(文)梵語阿鼻。此云無間。謂受苦無間刻也。
貶為亡者。孟子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候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今惡死亡而樂不仁。是猶惡醉而強酒。(文)強酒而欲無醉。既不可得。樂不仁而欲無死亡。又豈可得哉。斥名死徒者。德經云。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又曰。我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仁慈則用力救助)。儉故能廣(節儉日用自寬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捨慈且勇。捨儉且廣。捨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文)今則不仁不慈而恃強橫。死亡也可知。
【疏】猶下。次結誡止惡行善。初二句喻也。次一句合也。後一句誡也。惡因惡果。既如形聲影響。則善因果亦爾。是故應當止惡行善。轉禍為福也。
【鈔】善惡能感因。如形聲。禍福所報應。如影響。此感彼應。毫髮不爽。故云隨無離也。而曰終者。縱經多劫。因果亦不亡也。經中說言。有三業報。一現報業者。現作善惡。現受苦樂。二生報業者。此生作善作惡。來生受苦樂報。三後報業者。此生作善作惡。直至未來無量生中。受苦樂報。若見惡人好者。此是過去生報後報善業熟故。所以有此樂果。豈關現作惡業而得好報。若見善人苦者。此是過去生報後報惡業熟故。現在善根力弱。不能排遣。所以有此苦果。豈關現作善業而招惡報。(文)中竺大士名闍夜多。問鳩摩羅多尊者曰。我家父母。素信三寶。而常縈疾瘵。凡所謀為。皆不如意。隣家一人久為旃陀羅行。而身常勇徤。所作和合。彼何幸而我何辜耶。尊者答曰。善惡之報。有三時焉。凡人但見仁夭暴壽逆吉義凶。便謂亡因果虗罪福。殊不知影響相隨。毫釐靡忒。縱經百千萬劫亦不磨滅。(文)原人論云。殺盜等心神。乘此惡業。生三途中。施戒等心神。乘此善業。生於人天。然雖因引業。受得此身。復由滿業。故有貴賤貧富壽夭病徤盛衰苦樂。若前生敬慢為因。今感貴賤之報。乃至仁壽殺夭。施富慳貧種種別報。不可具述。是以此身。或有無惡自禍。無善自福。不仁而壽。不殺而夭等者。皆是前生滿業[A10]已定。故今世不同。所作自然如然。愚者不知前世。但據目覩。唯執自然。復有前生少者修善。老而造惡。或少惡老善。故今世少年富貴而樂。老大貧賤而苦。或少貧苦老富貴等。俗人不知。唯執否泰由於時運。(文)此皆不明三世輪迴者也。則知善惡之報。有大小遲速矣。即影響之喻。乃言其必然。非謂其速也。影之隨形。亦有遠近。影遠則大。影近則小。報之遲速。亦猶是也。速則報輕。遲則報重。又或惡業多而先受惡報。善業多而先受善報。抑或善心退轉。則又因福而得禍。惡心改悔。則又因禍而得福。雖有種種差殊。總之一定不移。故曰應隨終無離也。書云。惠廸吉。從逆凶。惟影響。正此意耳。
△三賢不可毀。
【疏】初標舉。神明不測謂之聖。才德出眾謂之賢。又聖者正也。捨凡性入正性故。四果十地等。賢者良也。背惡心向良心故。三資四加等。心無悲愍。損惱於他。名之為害。猶下。次喻明。初喻毀斥上等聖賢。次喻逼惱同學良善。含血噴天。還污[A14]己身。如方士之訶責賢祖。身自瘡疱。把塵揚風。反坌自體。如蔡京之貶剝司馬。自取戮辱也。雜阿含云。徤罵婆羅門。遙見世尊。作粗惡語。瞋罵訶責。把土坌佛。時有逆風。還吹其土。反自坌身。世尊說曰。若人無瞋恨。罵辱以加者。清淨無結垢。彼惡還歸[A15]己。猶如土坌彼。逆風還自污時婆羅門。懺過而去。賢下。後合示。譬喻經云。有清信士。初持五戒。後時衰老。多有廢忘。爾時山中有渴梵志。從其乞飲。田家事忙。不暇看之。遂恨而去。梵志能起尸使鬼。召得殺鬼。勅曰。彼辱我。往殺之。山中有羅漢知之。往田家語言。汝今夜早然燈。勤三自歸。可得安隱。主人如教。通曉念佛誦戒。鬼莫能害。鬼神之法。人令其殺。即便欲殺。但彼有不可殺之德。法當反殺其使鬼者。其鬼乃恚。欲害梵志。羅漢蔽之。令鬼不見。田家悟道。梵志得活。法華云。呪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皆是毀賢禍[A16]己之明證也。
【鈔】又下。比證曰賢。親證曰聖。資粮加行位名。通大小乘。方士訶賢祖者。天授二年。曾州牧宰。迎請三祖藏和尚講華嚴。因論邪正。時有方士。在會嫉恨。面興慍色。口出惡言。謂三祖曰。但自講經。何起誹毀。祖曰。今講經旨。無他論議。問。一切諸法。悉平等耶。祖曰。諸法亦平等亦不平等。又問。何法平等。何法不平等。答。諸法不出二種。一者真諦。二者俗諦。若約真諦。無此無彼。無自無他。無淨無穢。一切皆離。故平等也。若約俗諦。有善有惡。有尊有卑。有邪有正。豈得平等。方士詞窮無對。猶瞋不解。但加罵詈毀辱而[A17]已。歸去經宿。明朝洗面。眉髮俱落。通身瘡疱。方生悔心。敬信三寶。求哀三祖。祖令持華嚴經百遍。以贖前𠍴。誦至八十遍。忽感眉髮重生。身瘡頓愈。又如四禪無聞比丘。謗阿羅漢身遭後有。墮阿鼻獄。皆是唾天自污也。
蔡京者。宋徽宗時。蔡京為相用事。排陷元祐諸臣。目曰奸黨。首列司馬光。刻石殿門。又自書大碑。頒布州縣。長安中無敢議者。惟石工安民辭曰。司馬相公。海內稱其正直。今謂之奸邪。我不忍刻也。官欲加罪。民泣曰。乞免鐫安民二字於石末。恐得罪後世。聞者愧之。靖康中京既正罪。安民亦得褒贈。
後合下。毀賢合唾天颺風。禍[A18]己合墮[A19]己坌身。三業之中。口業實重。好言是口。莠言是口。讚則靡德不歸。猶如寒谷生春。毀則何惡不往。宛似炎天飛雪。關係既大。招致不輕。報恩經云。佛告阿難。人生世間。禍從口生。當護於口。甚於猛火。猛火熾然。能燒一世。惡口熾然。燒無數世。猛火熾然。燒世間財。惡口熾然。燒聖七財。口中之舌。鑿身之斧。滅身之禍。莊子曰。為不善於顯者。人得而誅之。為不善於幽者。鬼得而誅之。則知毀聖害賢者。必有滅[A20]己之大禍。不可作也。
法華下。圓通解曰。毒藥交兼相呪詛。惡心仍更禱神祗。彼來於我起侵傷。還著本人招橫害。豈是等慈成過失。自然黑業果相隨。則還著者。還是自害自也。
△三明上上果二。初道果顯勝二。初奉道得大智果。
佛言。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疏】博學多聞。則涉於名言。愛道廣遠。則高於門境。那知道不遠人。徒增慳慢。法本離言。何勞強記。猶如阿難徒聞。未全道。力。故云難會。
心之所至謂之志。理之所詣謂之道。持守其志。則無如外智。體奉其道。則無智外如。心境相契。如葢合底。體包太虗。用周沙界。故云甚大。三乘菩提。皆在自心得矣。豈遠乎哉。
【鈔】上二句。明不善學之失。執著法相曰慳。自恃其道曰慢。本離言者。起信云。是法從本[A21]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文)阿難證也。楞嚴云。汝雖歷劫憶持如來祕密妙嚴。不如一日修無漏業。頌曰。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
(文)守志下二句。明善學之益。
志。能也。心也。智也。道。所也。境也。如也。三乘二句。上智契心得佛菩提。中智契心得辟支菩提。下志契心得聲聞菩提。心賦註云。天有道以輕清。地有道以寧靜。山谷有道以盈滿。草木有道以生長。鬼神有道以靈聖。君王有道執王天下。道即靈知心也。故曰在自心得。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豈不可惜。若夫達磨西來。不立語言。直指人心。賢首頓教不說法相。唯辨真性。可謂得斯意矣。
△二助道得大福果。
佛言。覩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沙門問曰。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火去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疏】初直明隨喜福大。施道。是法施。揀非財施。助歡。是隨喜。揀非自作。見作曰覩。人通五乘。福甚大者。大品明不可知數。法華謂無量無邊。以隨喜施道。揀非隨喜施財也。沙門下。次問答福報無盡。先問。上大且約橫遍法界。此盡乃對竪窮時世。故疑難云。此福雖大亦有盡耶。佛下次答。先喻。一炬之火本。喻初聞隨喜者福。千百炬來分取。喻百千人展轉聞而隨喜得福。熟食喻得定身福。禪悅食也。除冥喻得慧身福。生空慧除界內無明也。亦可熟食喻涅槃法性身福。法喜食也。除冥喻得智身福。法空智除界外無明也。如故。謂本有之火不減。喻不因展轉分取其福。而致初聞隨喜之福有減損也。末一句合法。轉聞分取。福尚無減。況自行持。福豈盡乎。經云。財施有盡。法施無盡。則隨喜福。亦無盡也。
【鈔】法施以五教乘。施眾生也。財施內則身命。外則寶物。淨名云。當為法施。何用是財施為。華嚴云。諸供養中法供養最。隨喜者。隨則順事順理無有差別。喜是慶[A22]己慶人。聞微妙法。順理有實德。順事有權功。慶[A23]己有智慧。慶人有慈悲。別行疏云。由昔不喜他善。故今隨喜。為慶悅彼除嫉妬障。起平等善(文)。通五乘者。行願品云。諸佛從初發心。乃至菩提。所有善根。六趣四生聲聞辟支所有功德。一切菩薩難行苦行。我皆隨喜。婆沙云。所有布施福。持戒修禪慧。從身口意生。去來今所有。習學三乘人。具足一乘者。無量人天福。皆隨而歡喜。
(文)大品者。彼經隨喜品中。明大千海水。一毛破為百分。滴取海水。可知其數。隨喜之福。不可知數。(文)法華者。六卷隨喜品云。如是展轉至第五十人。聞經隨喜功德。尚無量無邊。何況最初於會中。聞而隨喜者。其福復勝。無量無邊阿僧祇。不可得比。(文)先喻下。炬喻隨喜。火喻福報。人喻行者。分取喻轉教他人作隨喜福。揀上自行隨喜也。冥。黑暗也。有室內室外之別。
△二聖果顯勝二。初備顯飯善令得無漏。
佛言。飯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持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疏】先凡位中較田勝。非善非惡謂之凡。貧病等也。仁慈無害謂之善。忠恕等也。歸信佛律。名持五戒。兼攝餘戒定慧人天。及小教中七方便也。飯百下。次聖位中較田勝。初四果中較也。
飯十下。次三乘中較也。別行鈔云。辟支佛者。此云獨覺。獨一覺故。亦名緣覺。從緣生覺故。飯一三世諸佛者。謂於三世諸佛中。隨飯一佛也。聲聞斷使。如燒木成炭。支佛侵習。如燒炭成灰。佛則正習俱除。如灰炭俱盡。而又說法利生。故增勝耳。飯千下。後有無乘較也。千億諸佛者。謂諸佛中。飯至千億尊佛也。念心住境修因。證果也。無念。揀凡夫善人之有念。無住。揀持戒之有住。無修。揀三果之有修。無證。揀羅漢辟支諸佛之有證。
前九較中。後後勝前。雖有福報。猶住於相。以生心動念。即乖法體故。今則無心。不取於相。所獲福報。亦如虗空不可思量。以取捨情亡等於真空故。指要錄云。佛為須達。說布施果報。謂多施少報。少施多報。供養百千白衣。不如供養一淨行人。乃至供養百千諸佛。不如供養一無心道人。問。施食有何功德。答。食施獲五福報。一曰施命。二曰施色。三曰施力。四曰施安。五曰施辨。亦云無盡功德。猶彼尼拘類樹種如纖芥。生長高四十里。歲下數萬斛實。是故婢捨一文。得公主之貴。女施二錢。感正后之榮。文荼舉家皆福。那律多劫無貧。德勝獻麨為人王。使女施潘成支佛。問。貧者將何作施。答。優婆塞戒經云。貧者說無財施。是義不然。何以故。貧賤之人。亦有食分。食[A24]已洗器。棄蕩滌汁。施應食者。亦得福德。若以塵麨。施於蟻子。亦得無量果報。天下極貧誰無塵許麨耶。誰有三日食三揣麨。命不全者。是故諸人。應以食半施於乞者。善男子。極貧之人。誰有赤裸無衣服者。若有衣服。豈無一線可以施人。天下之人誰貧無身。如其有身。見他作福身應往助。亦名行施。亦得福德。(文)如迦旃延教一老婢取水以施。是也。問。若施聖人得福多者。云何經說智人行施。不簡福田。答。釋有多意。明能施人有愚智之別。所施境有悲敬之殊。悲是貧苦。敬是三寶。悲是田劣而心勝。敬是田勝而心劣。若取心勝。施佛則不如施貧。如經說言。供養諸佛菩薩聲聞。不如施畜一口飲食。其福勝彼百千萬億。故舍利弗一飯上佛。佛迴施狗。此明悲田最勝也。若據敬法重人。敬田即勝。如經說言。若施畜生得百倍報。乃至須陀洹得無量報。羅漢辟支尚不如佛。況餘類耶。若據平等而行施者。無問悲敬。等心而施。得福弘廣。故維摩云。分作二分。一施難勝如來。一與城中乞人。福田無二也。
【鈔】貧病等人者。田有三。一苦田。悲心愍之。貧病人也。二德田。敬心奉之。三寶等也。三恩田。孝心事之。父母師長等也。忠恕等者。德田中人也。皈信佛律者。善而兼戒者也。五戒後有八戒十戒等。戒學後有定學慧學等。近而人乘天乘。遠而三資四加。今皆超略。故云兼攝餘也。三乘者。聲聞小乘。辟支中乘。佛大乘也。
獨一覺者。獨宿孤峰觀物變易自覺無生故。從緣生覺者。由觀因緣覺真諦理故。別行鈔云。此有二種。一麟喻。二部行。謂觀外物。因生覺解。自得道果。猶如麒麟獨一角故。故名麟喻。出無佛世。以神通化物者也。若部行者。即因聞解生。悟解無性。或觀因緣而得菩提。或觀老死而得菩提。名為緣覺。唯一果向。名為有學。辟支佛果。名為無學。(文)有無乘者。諸佛唯有一佛乘也。無證無有一佛乘也。楞伽云。三乘與一乘。非乘我所說。第一義法門。住於無所有。何建立三乘。諸禪無量等。又云。諸天及梵乘。聲聞緣覺乘。諸佛如來乘。我說此諸乘。乃至有心轉。諸乘非究竟。若彼心滅盡。無乘及乘者。無有乘建立。我說為一乘。引導眾生故。分別說諸乘。
(文)後後勝前前者。葢人有優劣。德有大小。位有高下。斷有深淺。故飯之者。福報亦有不同耳。少報多報者。菩薩本行經云。何謂施多報少。雖多布施。無歡敬心。貢高自大。所施之人。信邪倒見。不得快士。猶如耕田。下種雖多。収實甚少。何謂施少福大。所施雖少。清淨心與。而不望報。所施之人。復得快士。佛及辟支。猶如良田。種子雖少。收實甚多。般若經云。若恒捨無量財。而不迴向菩提。願與有情同證一切智智。如是多行布施。攝受少福。若施少分財物。而能迴向菩提有情。如是行少布施攝受多福。(文)一曰下。經云。人若不食。則七日壽終。顏色顦顇。身羸力弱。心愁體危。困不能言。若能施與。世世獲報。財富長壽。端正人喜。多力無耗。安隱無患。人採法言。(文)無盡德者。尊那經云。無盡功德。乃有七種。一園林池沼。二建立精舍。三牀衣臥具。四財糓等物。五往來僧物。六病苦僧物。七飲食湯藥。
尼拘類樹者。譬喻經云。佛至舍衛城外乞食。有女作禮飯著鉢中。佛為呪願。種一生百。種百生億。得見道諦。其夫不信佛言。卿見尼拘類樹。種如纖芥。生長高四十里。歲下數萬斛子。鉢飯種福亦然。夫婦心開得初果道。(文)公主貴者。育王一婢。偶因掃地。得一銅錢。即施僧中。命終為育王女。右手出一金錢而無窮盡。往問夜奢羅漢。始知前因。
正后榮者。靈山有一貧女。於糞壤中。拾得兩錢。即施眾僧。當用買食。上座呪願。女大歡喜。出到樹下。黃雲覆之。時王相師。見此貧女。福堪為王夫人。更衣迎至王所。王喜甚重。文荼者。王城有一織師。因辟支乞食。夫婦兒媳奴僕。各減分與。後生䟦提城。皆有大福。文荼長者。入倉雨糓。婦飯隨滿。兒囊瀉金。媳斛分米。僕耕七壠。奴香遍塗。那律者。阿那律陀。昔於饑世。以稗飯施辟支佛。獲九十一劫天人之中受如意樂。絕無貧乏。
獻麨者。阿育王經云。佛入王城乞食。德勝小兒。弄土而戲。作舍宅倉庫。以土為麨。著倉庫中。見佛歡喜。掬倉土麨。奉上世尊。願我當來。葢於天地廣設供養。後為育王。王閻浮提。施潘者。普曜經云。佛入城乞食。人皆閉門。有一使女。見佛空鉢。欲以瓦器潘澱弊食供之。佛即受取。呪言十五劫中。天人中樂。最後出家成辟支佛。(文)取水施者。賢愚經云。迦旃延尊者。在阿槃提國。時有一老婢。大家走使。受苦無訴。晝夜求死。尊者語言。貧何不賣。婢言。云何賣貧。尊者教施。婢言貧窮。尊者與鉢。教取水施授為呪願。次與皈戒。教勤念佛。日日當謹走便。伺大家臥竟。即於自居止處。敷坐觀佛。後命終時。生忉利天。還詣迦旃延所聞法證初果道。(文)問下。詳在諸經要集。若以心田相對。有四料揀。一心勝田劣。如悲愍貧病等。二田勝心劣。如慢心飯僧等。三心田俱勝。如恭敬齋佛等。四心田俱劣。如慳惜濟貧等。
△二別顯孝德令成正覺。
佛言。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二親。二親最神也。
【疏】天通三界。地攝四居。鬼盡疫厲蠱毒。神該水火晝夜。事者。如塗灰外道。事自在天。安荼論師。事大梵天。圍陀論師。事那羅延天。方論師。計地方。路迦耶。計微塵。諸迦葉波。勤役四大。復有梵志尼犍子等。告召山林樹塚等神。殺諸眾生。取其血肉。祭祀藥叉羅剎[A25]娑等。
孝者。竭力事奉。盡心供養也。二親父母也。不如者。天唯覆。地唯載。神能福。鬼作威。父母於我福威覆載。無不施設。故事天地鬼神。不如孝二親也。心地觀云。父有慈恩。母有悲[1]母。若詳說之。有十種德。則長養恩。彌於普天。憐愍之德過於大地。假使有人為福供養一百淨行大婆羅門。一百五通諸大神仙。一百大智師長善友。不如一念住孝順心。以微少物供養父母。又彼父母能生我身修道器故。若孝養之。即為供佛。令得速成無上菩提。揀非敬事天地鬼神但成世間有漏福也。大集經云。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者。即是事佛。父母於我為先覺故。心地觀云。若人至心供養佛。復有精勤修孝養。如是二人福無異。三世受報亦無窮。報恩經云。為孝養父母。知恩報恩故。令我速成阿耨菩提。如釋尊目連道紀鑒宗。故云二親最神也。
【鈔】四居者。海居洲居山居林居也。如楞嚴明。鬼者歸也。魂魄歸於地也。又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神者申也。精氣申於天也。又能也。大力者。能移山填海。小力者。能隱顯變化也。
尸子曰。在天曰靈。在地曰祗。鄭玄曰。聖人之精氣謂之神。賢人之精氣謂之鬼。長阿含云。一切人民所居舍宅。一切街巷四衢道中。屠兒市肆及丘塚間。皆有鬼神。無有空者。凡有鬼神皆隨所依。即以為名。依人名人。依村名村。乃至依河名河。一切樹木。極小如車軸者。皆有鬼神依止。廣列三財九類。如蘭盆疏。事者下。出華嚴玄談。
孝者下。有二。一世間孝。奉養甘旨。二出世孝。教親佛法。經云。飯羅漢辟支。不如以三尊之教度其一世二親。孝子經云。子之養親。百味恣口。眾音娛耳。名衣耀體。肩荷周流。未為孝矣。若親頑暗。不奉三尊。子當極諫以啟悟之。心崇正道。奉佛五戒。於是二親。處世常安。壽終生天。諸佛共會得聞法言。長與苦別。唯此為孝耳。十種德者。一名大地。母胎為所依故。二名能生。經苦而能生故。三名能正。恒理五根故。四名養育。隨時長養故。五名智者。能以方便令生智慧故。六名莊嚴。玅衣嚴飾故。七名安隱。母懷止息故。八名教授。善巧導引故。九名教誡。善言令離惡故。十名與業。付囑家業故。
則長下。經云。長養之恩彌於普天。憐愍之德廣大無比。世間所高莫過山岳。悲母之恩逾於須彌。世間之重大地為先。悲母之恩亦過於彼。(文)今略引也。又彼下。釋最神。謂無父母生長色身。法身慧命無所依故。事佛聞法。亦無據故。大集下。引證。如釋下。舉事。謂釋尊行孝成佛。目連盡孝證果。道紀至孝明經。鑒宗篤孝悟道。雜寶藏經云。雪山有一鸚鵡。常取好菓。奉盲父母。後因田主發施願心。即取其穀供親。田主見虫鳥作踐生瞋。便設羅網捕得鸚鵡。鸚鵡語言。見施心故。乃敢來取。供盲父母。又何見捕。田主咨嗟。禽獸尚能孝養父母。豈況於人。汝從今後應常此取。田主者舍利弗是。鸚鵡者我身是。盲父母者淨飯摩那是。由昔孝養。今得成佛。心地觀云。佛昔修行為慈母。感得相好金色身。名聞廣大遍十方。一切人天咸稽首。人與非人皆恭敬。自緣往昔報慈恩。我昇三十三天宮。三月為母說真法。令母聽問歸正道。悟無生忍常不退。如是皆為報悲恩。雖報恩深猶未足。(文)此是如來孝親得成佛也。崇行錄云。佛世目連事母至孝。生則養。導其正信。死則葬。又薦其靈。心猶未安。故出家修行。欲度母親報乳哺恩。因此精進。得六神通成羅漢果。心地觀云。神通第一目犍連。[A26]已斷三界諸煩惱。以神通力觀慈母。見在受苦餓鬼中。目連自往報母恩。救免慈親所受苦。上生他化諸天眾。共為遊樂處天宮。當知父母恩最深。諸佛聖賢咸報德。(文)此是目連孝親成羅漢也。
齊道紀。性誠孝。勞於色養。語人曰。母必親供者。以福與登地菩薩等也。衣著食飲。大小便利。躬自經理。不煩他人。習成實及餘經論。後忽豁然悟通。造金藏論七卷。於鄴城東郊講演。道俗感化者甚眾。唐鑒宗。湖州長城人。姓錢。父晟有疾。宗割股肉饋之曰。他畜之肉。能治疾者也。父病因愈。乃求出家。後謁鹽官悟空禪師。頓徹心源。住徑山為二祖。此明紀宗孝親得道者也。
陰陽不測之謂神。彌勒勸孝偈云。堂上有佛二尊。懊惱世人不識。不用金彩粧成。亦非旃檀雕刻。只今現在爺娘。便是釋迦彌勒。若能供養得他。何須別作功德。(文)是故盡力孝養。則世出世間善果。無不能得。猶如天地造化。人莫能知。故曰神。玅萬物而為言者也。
上鬼神約人言。此最神約法言。
△二十四章分別因功起行分二。初總明世出世行。
佛言。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覩佛經難。生值佛世難。忍色離欲難。見好不求難。有勢不臨難。被辱不瞋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不輕未學難。除滅我慢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對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
【疏】先總標。貧下。次別列中。先世間行難。貧者無福。窮者無慧。又貧無財產。窮無衣食。施有三。一者財。二者法。三者無畏。貧賤施財。豈不為難。道則戒善禪定等法。然饑寒困苦。道心易發。富貴尊榮。學道則難。色心連持為命。物物貪生。人人怕死。故棄命為難。然難與易。俱出於心。若心生疑。非難成難。心若無疑。是難非難。
貧者肯施。如賣薪三錢。紡績一縷。磨鏡手指。牧羊草葢。設不信施。雖富貴亦難。如摩訶南長者。又肯學道何拘豪貴。波琉璃王持名見佛。祇陀太子。因酒念戒。
又順情而背理。雖臨終而謀活。如大舜出於浚井。西伯釋於羑里。若順理而逆情。縱殺身而不顧。如孔聖甘於夕死。初果願於刀亡。薩埵投身餓虎。達王割肉饑鷹。
【鈔】施有下。先直釋其難。然難下。次雙出所以。三錢者。雜寶藏云。昔有一賣薪人。得三文錢。捨於毗婆尸佛鉢中。回家五里。步步歡願。時賣薪者。今汝惡生王是。緣施三錢於佛。五里欣慶。世世尊貴。常得五里三重錢藏(迦旃延尊者答也)。
一縷者。寶積經云。旁耆羅私佛時。有紡綫者名績。日施一縷。滿千五百。願成佛道攝受一切。由此福故。□五拘胝。為轉輪王作天帝釋。成佛號善攝受如來。手指者。昔有長者鳩留。不信佛法。與五百遠行。饑渴甚。見一叢林。到彼唯一樹神。禮[A27]已求食。神於手指。出諸飲食。甘美難言。五百伴亦皆得食。問曰。何福所致。答曰。我於迦葉佛時極貧。為磨鏡業。每有沙門乞食。常以此指。示齋主家及接眾處。如是非一。壽終生此。長者大悟。日飯八千僧。入於佛道。
草葢者。菩薩本行經云。佛行村落間。一牧羊兒念言。暑天盛熱。路無蔭凉。編草作葢。用覆佛上。捉隨佛行。佛告阿難。此人心敬。當在人天得七寶葢。竟十三劫成辟支佛。摩訶南者。雜阿含云。舍衛城長者名摩訶南。家財億萬。以慳貪故。惜不衣食。父母妻奴不能供給。貧窮乞兒訶責不與。無有子胤。遇患命終。家業入官。佛言。曩施支佛一飯。不至心與。後復生悔。故今雖富。不為享用。又為財故殺異母弟。今受福盡。入于地獄。波璃王者。木槵子經云。波琉璃王白言。國多災患。使我憂勞。願求易修要法。佛言。欲滅三障。當貫槵子百八記數。稱三寶名。二十萬遍。生𦦨摩天。滿百萬遍。斷百八結。獲無上果。王即當念。軍旅不廢。後餓三日。佛即應形而告王曰。莎斗比丘。念經十歲得成初果。今在普香世界。作辟支佛。
祇陀者。此云戰勝。未曾有經云。祇陀太子白言。向受五戒。酒戒難持。畏恐得罪。今欲捨戒受十善法。佛言。飲時有惡不耶。答曰。國中豪族。雖時時相率。賷持酒食。共相娛樂而[A28]已。餘外無惡。得酒念戒。惡亦止也。佛言若如是者。終身飲酒有何患哉。大舜者。昔瞽瞍使舜完廩。捐階焚之。舜不就死。將兩斗笠。自捍其身而下。又使浚井。從而揜之。舜又旁鑿一穴。暗地走出。故孔子曰。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嘗不在側。求而殺之。未嘗可得。小箠則待。大箠則走。以逃暴怒也。立而不去。殺身陷父以不義。不孝孰是大乎。西伯者。紂殺九侯。鄂侯爭之。并殺鄂侯。周侯昌開之歎息。崇侯虎以告於紂。乃囚昌於羑里。昌之臣散宜生閎夭等。求得有莘氏之美女及餘珍寶。使嬖臣費昌以獻紂。因釋昌。賜以弓矢鐵鉞。稱為西伯。孔聖者。論語。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初果者智度論云。一初果人。生屠殺家。父母與刀。并羊一口。閉著屋中。語言。若不殺羊。無求見日。其兒思惟。若一殺者。終為是業。豈以身口作此大罪。即便以刀自殞。父母開戶。見羊活兒死。彼兒殞時即生天上。
薩埵者。金光明云。摩訶羅陀王。有太子摩訶薩埵。出遊林野。見一母虎。產生七子。饑餓欲絕。當必噉子。念從昔來。多棄是身。曾無利益。今捨幻身濟眾生命。求於法身。即投身虎前。虎食其肉。唯留餘骨。時薩埵者今我身是。虎瞿夷是。七子舍利目連五比丘是。
達王者。度無極經云菩薩婆達王。行大布施。天帝試之。勅命邊王作鴿。自化為鷹。鴿趣達王足下。鷹尋後至。王割髀肉。乃至盡身稱髓。令與鴿等。鷹復本身。問曰何志。答曰。吾願成佛。救度彼眾。帝釋驚歎。以天藥傅之。瘡痍頓愈。乃至比干剖心。夷齊餓死。皆是致命成仁者焉。
【疏】得下。次出世行難三。初依教起行難。教典積如山岳。盡是甘露醍醐。八苦交煎。何能得覩。佛在世時我沉淪。我出頭時佛滅度。故佛前佛後。是名為難。
美色。人所欲也。珍好。眾貪求者。不欲不求。可謂難矣。
富貴逼人。以直報怨。臨事而懼。是常情也。今欲無心而不瞋臨。豈不難哉。
若能捨全軀而求半偈。造佛像而受記音。夫婦一床而分寢𥧌。見玅五欲而無歡樂。臨罵而佯為不聞。被射而慈愍無怨。無心行欲。類木人之看華鳥。不意斬殺。猶伎見之聽訟獄。則此諸難。亦不難矣。
【鈔】教下。先明難。
佛前後為難者。經云。八難。一者地獄。二者餓鬼。三者畜生。四者邊地。五者長壽天。六者雖得人身癃殘百疾。七者生邪見家。八者生於佛前。或生佛後。
以直二句。出魯論。彼具云。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臨事而懼。好謀而成。此則有瞋有心者也。要如夷齊不念舊惡。老莊恬淡無為。始名為無瞋無心也。若能下。次不難。
半偈者。涅槃經云。佛昔作婆羅門。雪山坐禪。求法修道。天帝往試。化為羅剎。說半偈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菩薩求說後半。答曰。腹饑難說。問欲何食。答曰人血。請曰。願說我當身施。即說偈曰。生滅滅[A29]已寂滅為樂。菩薩以偈遍書木石。即上樹捨身。羅剎手接之。還復本形。作禮而去。受記者。造像功德經云。帝釋請佛。昇忉利天。度夏三月。為母說法。時優填王。渴思不見。欲造木像。毗首羯磨天。化為匠者。操斧斫香木聲。上徹諸天。至佛會所。如來遙歎。授菩提記。則知別相同相。不離住持三寶。報身法身。不離應現影像。是以一見尊容。一聞經聲。即為覩佛聽法。當自生大慶幸。而城東老母。與佛同生。俱在一處。共經一世。曾不見佛。不蒙法音。以故心疑是難。未必異時亦為難也。分寢𥧌者。佛本行經云。畢鉢羅耶童子。與䟦陀羅女為夫婦。同願修行。不相染觸。子若眠時。女起經行。女若睡時。子復經行。周歷十二年。同在一室而不同寢。後女睡時。一手垂地。忽一蛇來。夫恐螫女。擎於婦臂。安置床上。時婦責曰。今乃何故起如是心。夫以實情告之。後投佛出家。皆得成道。夫即摩訶迦葉。婦即紫金光比丘尼。是也。無歡樂者。行願鈔云。佛滅百年。波吒梨城王。名阿輸何(亦名阿育。此云無憂)。因弟毗多輸(此云除憂)。敬信外道。疑僧不能離欲。假設方便。令入佛法。語大臣言。我今洗浴。汝當將我所脫衣服天冠與弟。令登王座。謂言。王乃無後。汝當即位。今者試之。有何不可。王出見怒。勅令殺之。諸臣諫勸。王言。暫延七日。即以種種妓樂婇女。供給侍衛。一切臣民。皆往問訊。更有青衣。披髮搖鈴。行殺之者。執刀門立。至七日滿。將詣王所。王問弟言。作王七日。妓樂恣意。婇女問訊。汝貪愛不。王弟答言。我於七日中。妓女歌舞聲。宮殿及臥具。名衣諸珍寶。思惟懼死故。不知如此事。以見行殺者。執刀門外立。又聞搖鈴聲。死鐝釘我心。不知玅五欲。不得安隱眠。王語弟言。汝於七日中。思惟生死畏。而無有歡樂。不起貪愛心。佛諸弟子等。日日觀生死。云何有歡樂。而起煩惱心。觀身如怨家。三有如火宅。深樂解脫法。不貪於五欲。其心如蓮華。處水而不著。弟因回心。歸信三寶。後即出家。成羅漢果。不聞者。富弼少時。常有詬詈之者。富如不聞。或以告之。富曰。恐是罵他人耳。又曰。明呼公名。答曰。天下多有同姓名者。非罵我也。呂蒙正相參政。正入朝堂。朝士指曰。此子亦參政耶。蒙正伴為不聞。同列欲請其名。正堅止曰。一知姓名。終身不忘。不如無聞也。慈愍者。優填王正后。皈佛受戒。得須陀洹。王聽𧮂言。挽弓射后。后見不懼不怒。一心念佛。慈愍於王。箭繞三匝。還住王前。百箭皆爾。王大恐怖。詣佛懺悔。無心下。釋觸事句。無心欲者。淨諸業障經云。無垢光比丘。持鉢乞食。遇婬女呪術。因共行欲。歸以自責。投佛懺罪。佛問。汝有心耶。曰。無心也。佛云。汝既無心。云何言犯。楞嚴化樂天云。我無欲心。應汝行事。於橫陳時。味如嚼蠟。
不意殺者。梁武帝斷重罪。則終日不懌。或謀反事覺。亦泣而宥之。唐太宗謂侍臣曰。朕以死刑至重故。臨刑三覆奏。然後行刑。此是不獲[A30]已殺。非故意也。善見律云。育王太子帝須。出家興隆佛法。時有一臣。僻取王意。殺諸比丘。帝須遮護。臣即置刀。往白王言。令僧說戒。僧不順勅。依罪斬殺。帝須禁止。王聞悶絕。蘇後責言。我令說戒。何以殺耶。王往白僧眾言。不審此事。誰獲罪耶。有僧問王。有殺心不。王言。我本以功德意遣來。無殺心也。僧曰。王若如此。王自無罪。殺者得罪。上證自殺無意。此證教殺無意。故喻木人看花。伎兒處斬。皆無貪瞋煩惱心也。
【疏】廣下。二學道證果難。
一句難了。況欲窮通三藏。上座尚譏。豈能遜讓初學。空腹高心。有恃者可知。勝負氣厚。齊物也難論。是非情濃。隱惡揚善者少。入耳出口。道聽途說者多。稍有覺悟。便言見性明心。道理未窮。焉能該因徹果。必也如阿難之多聞。不輕之禮敬。難陀稽首波離。帝釋請問野干。受苦辱而無諍。順師教而遍參。女子深觀。見諦得果。老僧繫念。斷惑證真。是則觸向成易。又何難成。
【鈔】一句下。初明難。三藏。通大小乘。
譏上座者。毗婆尸佛滅後。有一年少比丘。通達三藏。多人供養。復有一摩訶羅老比丘。聲形醜惡。年少詈言。如是音聲。不如狗吠。老比丘言。汝何毀也。我得四果。即舉右手放大光明。普照十方。汝何不識。作是惡業。三藏心驚。禮足懺悔。以呵罵上座故。五百身中。常作狗身。
有恃者。或以多聞識達陵人。或以篇章技藝傲物。或辨口利辭。或華門望族。或年壽。或福德。起諸貢高。生大憍慢。慢雖多相。我慢為本。
齊物者。莊子有齊物論。謂方生方死。無成無毀。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太山為小。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夭。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般若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圓覺云。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今既人我見存。自他心立。何能齊長短而一榮枯也。入句。見善知識。徹法底源。道聽途說。德之棄也。今人不參善友。唯功口耳。故於知識無緣。
稍有下。釋見性句。道通教行理果。上豪貴道。且屬教行。此見性道。屬理果也。必下。次不難。
阿難不輕可知。難陀者。普曜經云。佛弟難陀。初落髮時。次第作禮。到優波離。止而不禮。是我家僕。世尊告言。據戒前後。不在貴賤。當思聖法。勿生憍慢。爾時難陀。去自貢高。禮優波離。大地震動。請問者。未曾有經云。帝釋問野干曰。施貪施法有何功德。答曰。布施飲食濟一日之命。布施財寶濟一世之乏。增益繫縛。說法教化。名為法施。能令眾生超出世間。解曰。天帝下心於野干。則無自他高下之見識矣。如舍利弗。以一鉢飯上佛。佛即回施於狗。問曰。汝以飯施我。我以飯施狗。誰得福多。答曰。佛施狗得福多。何者。福從心生。不因田出。心為內主。田是外事。舍利弗千萬億倍。不及佛心。佛以平等心故福勝。舍利弗以取捨心故福微。明知勝劣由心。不在田也。無諍者。昔一比丘。乞食至珠師門。珠師為王穿大摩尼之珠。進去取食。有鵝見珠。映比丘衣而作赤色。其狀似肉。即便吞之。珠師持食出來。覔珠不知所在。語比丘言。得我珠耶。比丘恐害鵝命而不敢告。珠師即加棒打絞縛。眼耳鼻口。盡皆出血。鵝來飲血。鵝亦打死。比丘即說其因。殊師剖鵝得珠。即號哭哀懺而說偈言。南無堅持戒。為鵝身受苦。不作毀缺行。此事實難有。為畜受苦。尚不分辨。豈於人中起兩舌耶。遍參者。即善財遍參五十三員善知識也。女子者。雜寶藏云。昔有女子。深信三寶。請僧齋供。至心求法。比丘不解。潛身歸寺。然此女人。念有為法無常苦空不得自在。深心觀察。獲須陀洹果。(文)此證見性不難也。
老僧者。彼經又云。昔有比丘。年老昏塞。見諸年少比丘說四果法。心生羨慕。語言。願以四果。見受於我。諸少嗤言須得好食。老者大喜。即待餚饍。諸少戲弄之曰。汝在此舍一角頭坐。當與汝果。老者歡喜如教。諸少即以皮毱打其頭上。語言。此是須陀洹果。老者聞[A31]已繫念不散。即獲初果。諸少復戲弄言。汝今雖得初果。猶有七生七死。更移一角。諸少復以毱打語言。與汝斯陀含果。老者益加專念。即證二果。諸少復言。雖得二果。然有往來生死之難。汝更移坐。諸少復以毱打。語言。與汝阿那含果。老者倍加至心。復證三果。諸少又弄之言。雖得三果。猶於色無色界。受有漏身。無常遷變。念念是苦。汝更移坐。諸少復以毱打。語言。與汝阿羅漢果。老者倍加至心。復證四果。即大歡喜。設齋報謝。與少共論道品。諸少滯塞。老者語言。我實[A32]已得羅漢道果。諸少咸皆求懺戱弄之罪。是故至心。求無不獲。(文)此證學道不難也。是下。結成。
【疏】隨下。三廣化眾生難。眾生無邊。心行無盡。云何可度。令出生死。如沙彌退心。學人不願故難也。眼貪愛色。耳分別聲。鼻齅諸香。舌嗜於味。欲逆流根至不生滅。豈易得耶。眾生病根既廣。如來法藥亦多。感有剛柔邪正機宜。應有慈威逆順教門。不能一一善解。奚使人人入道。
豈如迦旃延之善教歸戒。舍利弗之巧化浣金。
力藍不覺車聲。空生不聞鼓響。
末利假酒而救厨官。大悲用殺而活賈客。
審爾。難亦非難矣。故知難之為語。罪在於人。人有心願者。入劫燒。升梵天。把虗空。擲大千。未足為難。人無心願者。得覩佛經尚難。況能上弘下化者乎。今佛舉言難者。正欲吾人發猛勇心。立堅固願。能行其難行。常人而為難得人也。
【鈔】眾下。先明難。
退心者。智度論云。昔有羅漢。領一沙彌。携持衣鉢。沙彌忽發大菩提心。羅漢知之。便取衣鉢。令其前行。行到前途。遇一水潭。多諸細䖝。思眾生多。難可化度。便退大心。羅漢原令持衣後行。沙彌問。答云。汝發大心。應前羅漢。既退道意乃是凡夫。不合居我聖人之前。
不願者。法華持品云。復有學無學八千人。作是誓言。我等亦當於它國土廣說此經。所以者何。是娑婆國中。人多弊惡。懷增上慢。功德淺薄。瞋濁諂曲。心不實故。
流根者。六根流轉於六塵也。逆者。返流旋一。六用不行也。不生滅者。如如不動也。問。此對境不動。與上觸事無心。有何義別。答。上約三業作事。不起善惡心。此約六根緣境。不動染淨念。眾生二句。楞伽云。如醫療眾病。以病不同故。方藥種種殊。我為諸眾生。滅除煩惱病。知其根勝劣。演說諸法門。感有二句。剛強眾生以威折之。柔輭眾生。以慈攝之。邪見眾生。以逆而同其事。正知眾生。以順而進其道。若欲盡解。實為難也。是故二乘。不能破所知障。大乘亦有塵沙煩惱。豈如下。次不難。先度人不難。善教者。律中云。迦旃延善能教化歸戒。令屠者受夜戒。婬者受晝戒。後受報時。各於晝夜見前樂相。長阿含云。有外道執斷見。謂無他世。破言。若無他世。則有今日而無明日。一問。我見人死不還。云何說其受苦。故無他世。答。如罪人被駐。寧得歸不(二)。問。若生天。何不歸。答。如人墮廁得出。寧肯更入廁不。又天上一日。當此百年。生彼三五日。未遑歸心。設有歸者。而汝[A33]已化。寧得知之(三)。問。我鑊煑罪人。密葢其上。伺之不見神出。故無他世。答。汝晝眠時。傍人在邊。見汝神出不(四)。問。我剝死人皮。臠肉碎骨。求神不得。知無他世。答。如小兒析薪。寸寸分裂求火。寧有可得不(五)。問。我秤死人更重。若神去應輕。既無神去。則無他世。答。如火與鐵合。鐵則輕。鐵失火則重。人生有神則輕。人死失神則重(六)。問。我見臨死人。反轉求神不得。故知無他世。答。如人反轉求於貝聲。寧得聲耶(七)。外道讚伏。又世典婆羅門語五百釋。能與我論不。五百釋言。出家下者。周利槃特。汝與論勝。我與汝名。世典便屈。後時于路遇槃特伽。問何名。答。當問義。何問名。問。汝能與我論義耶。答。我能與梵王論。況汝盲無目乎。問。盲即無目。無目即盲。豈非煩重。周利作十八變。即云。此僧但能飛變。更不解義。迦旃延天耳遙聞。即隱槃特。示身如彼。從空而下。問。汝字何等。答。字男丈夫。問。男即丈夫。丈夫即男。豈非煩重。世典答。止止。置此雜論。可論深義。即問曰。頗不依法得涅槃耶。答。不依五陰法。能得涅槃(一)。問。五陰依何生。答。因愛生(二)。問。云何斷愛。答。依八正道。即能斷愛(三)。世典聞此。遠塵離垢。巧化者。莊嚴論說。目連教二弟子。久無所證。問舍利弗。舍利弗言。以何法教。答。金師之子。教不淨觀。浣衣之子。教數息觀。舍利弗言。錯矣。鍛金之子。應教數息。浣衣之子。應教不淨。[A34]目連依教。即得羅漢。歎身子曰。我常在河邊。習浣衣自淨。安心於白骨。相類易開解。不大加功力。速疾入我意。金師常吹囊。出入息是風。以其相類故。易樂入安般。眾生所翫習。各自有勝劣。行自境界中。獲得所應得。行他境界中。如魚墮陸地。第二轉法輪。佛法之大將。於諸聲聞中。得於最上智。
力藍下。次對境不難。泥洹經云。大臣福罽。歡喜前禮。佛問。得何法喜。對曰。比丘力藍。坐於樹下。時有五百車過。繼次人至。問曰。見車過不。答曰不見。又曰。還聞車聲。答曰不聞。曰臥耶。答不臥。在觀道耳。因讚歎曰。車聲㕳㕳。覺而不聞。用心何專。難有乃爾。遂得法喜。佛言。我亦如是。昔遊阿沉。暴雷霹靂。連煞四牛。耕者二人。同時怖死。我亦不聞。定覺經行。一人作禮。隨我而步。吾問。何忩忩耳。答言。向者霹煞四牛二人。世尊獨不聞乎。我言不聞。曰臥耶。我曰不臥。自三昧耳。其人亦歎。亦得法喜。
空生者。如幻三昧經云。假使以大地為皷。須彌為槌。於須菩提耳邊打。不能令其微念心動。何以故。入空定故。
末利下。後方便不難。未曾有經云。波斯匿王。遊獵饑甚。勅斬厨官修迦羅(名也)。唯此一人。稱王意者。時夫人末利聞之。即具酒饌。將諸妓女。來至王所。共飲相樂。王嗔乃歇。后即詐傳王命。莫殺厨官。王至明旦。顏色憔悴。夫人問。何患耶。王言。昨晚饑火所逼。怒殺厨官。悔恨愁耳。夫人笑曰。其人猶在。王大歡喜。即同夫人。詣佛懺罪。謂持五戒。犯此飲酒妄語二戒。其事云何。世尊答言。似此犯戒。得大功德。無有罪過。何以故。為利益故。大悲者。寶積經云。然燈佛時。有五百賈人。入海採寶。內有一盜。欲殺諸人謀取其寶。時有導師。名曰大悲。夜夢神報。盜若殺此五百菩薩。當墮地獄。可作方便各全其命。大悲思惟。殺此一人。五百全命。我受獄苦。彼離惡道。生哀愍[A35]已。即以䂎矛。[A36]刺殺惡賊。令諸商人安隱得還。時大悲者即我身是。五百賈者。即賢劫中五百菩薩。由我行方便故。得超億劫生死之難。
故知下。後結示。入劫等者。法華云。假使劫燒。擔負乾草。入中不燒。亦未為難。若以大地。置足甲上。升於梵天。亦未為難。假使有人。手把虗空。而以遊行。亦未為難。若以足指。動大千界。遠擲它國。亦未為難。又云。我滅度後。誰能護持廣說此經。今於佛前。自說誓言(一唱也)。諸佛子等。誰能護法。當發大願。令得久住(二唱也)。諸善男子。各諦思惟。此為難事。宜發大願(三唱也)。諸餘經典。數如恒沙。雖說此等。未足為難。若持八萬四千法藏。十二部經。為人演說。令諸聽者得六神通。雖有是益。亦未為難。(文)準知有心。難亦不難也。人無等者。法華云。佛滅度後。於惡世中。暫讀此經。是則為難。於我滅後。誰能受持讀誦此經。今於佛前。自說誓言。此經難持。若暫持者。我則歡喜。(文)準知無願。非難成難也。上弘等者。得覩經等七難。中修自身也。廣學七難。上引佛道也。隨化三難。下化眾生也。自尚不修。豈能弘化。今佛下。通妨。妨云。若爾云何獨言難耶。故今通云。若不舉難。心願不發。是以法華三唱。惟願弘持也。
佛說四十二章經疏鈔卷第三
校注
[0706001] 母疑恩【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7 冊 No. 671 四十二章經疏鈔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10-2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二明世間果三初善不可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