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義疏記會本卷第三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
○二釋義二初分經三義。
求男文為三一立願二修行三德業。
○二願與下略二解一二初略願行。
願與行如文。
○二德業下釋德業。
德業者明士有百行智居其首若但智而無福則位卑而財貧觸途壈坎智與福合彌相扶顯福則財位高昇慧則名聞博遠故言便生福德智慧之男也。
○二釋求女二初唱經。
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
○二求女下解釋二初明存略意。
求女文中但明願與德業不明修行者行同禮拜故不重論願德既殊故須各辯。
○二女人下明相貌意。
女人端正七德之初但端正無相者或早孤少寡相祿不佳今明貌與相相扶彌顯其德端正則招寵愛相則招於祿敬故文云眾人愛敬若愛帶慢何謂為德愛而敬之故是相也。
○二有人下章安斥謬二初斥非顯是二初敘他謬立。
有人解宿植德本是釋疑眾人咸謂觀音但能交會父母智慧端正兒之宿植若是觀音與其智慧端正則墮無因之過。
【記】宿植德本眾人愛敬此之二句據義猶是女之德業他師謬謂雙釋男女伏疑之文意恐人疑男之智慧女之端正皆由修種忍智之因非聖能與不修而得墮無因過故出彼意云眾人咸謂觀音但能交會父母等也。
○二私難下明今正義二初難破二初立義難。
私難此語若言福慧是兒業觀音唯能會其受生兒無生緣觀音會生兒無福慧觀音亦能使有觀音遂不能令無福種福何能使無生而生論禮畏墮無因論生何不畏墮無因若爾聖人全不能與福慧只能作媒人此不可解也。
【記】福慧受生皆由緣辯觀音既能與其生緣何不能與福慧緣邪。
○二難觀下引文難。
難觀音不能令兒有福慧者上一人稱名多人皆脫羅剎之難此無因而不與彼無機那忽脫耶。
【記】兒不修因聖不能令有福慧者眾不稱名何故得脫此以現文破無因執不用義解同心乞福也。
○二今明下正立二初釋。
今明聖力甚大無所不與能使先世有福慧者託生也縱令先世不植善緣亦能令其於中陰中修福此義出中陰經也。
【記】觀音用徧三千法界於諸眾生得大自在無生緣者令植生緣無福慧者亦能令種此等皆於中陰中作故中陰經云妙覺如來以神足力將於無量四眾八部入中陰中化作七寶講堂七寶座等彼中陰眾生七日至一日終者盡令住壽如來與化佛說法教化令七十八億百千那由他中陰眾生起無上正真道意經說甚廣尚能令彼中陰眾生發菩提心豈不能令植福慧邪。
○二今不下結。
今不取此句為釋疑之意。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
○二結歎二初兩向解釋。
若有禮拜福不唐捐此結成身業之機亦是釋疑之義結義可解釋疑者若言禮拜願滿自有禮拜不蒙願滿者何得云不唐捐唐者言徒捐者言棄由心不[1]志即願未滿禮拜之功冥資不失此得是釋疑也。
【記】四句經文雖是結句亦是釋疑則可兩向若宿植德本眾人愛敬兩句經文定屬生女德業句也。
○二問禮下對前料簡二初問。
問禮拜是身業機亦應脫水火等難不。
○二答。
答此舉男女為言端爾。
○二引事。
次引事證者應驗傳有人姓鬲四月八日生月氏國癡人。
○三觀解二初明果報二初無子苦。
次觀解者果報求男女者如阿含中地獄界[A1]已上乃至欲天皆有無子之苦。
【記】阿鼻地獄無求子念諸餘輕繫苦樂相間六欲諸天皆有親愛故無子者而生苦惱。
○二禮拜下明機應。
禮拜求願亦能滿心。
○二明修因有漏無漏一切善法不出定慧即男女義皆須修習竝名修因不同諸難別以有漏之善名為修因二初列章。
次明修因論男女者先辯法門次明與願。
○二法門下釋義二初辯法門二初以事表法二初正表法二初表世間法二初明苦集。
法門者無明為父貪愛為母六根男六塵女識為媒嫁生出無量煩惱之子孫此男女不勞願求任運成眷屬也。
【記】無始至今常為癡愛及根塵識習熏資熏生於惑業無量男女此之眷屬一切眾生莫能捨離。
○二若外下示外書。
若外書以天陽地陰沈動為男女何況佛法而無此耶。
【記】易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禮云天子之與后猶陰之與陽天子修男教后修女順。
○二若就下表出世法二初表能生父母。
若就內典佛為國王經教為夫人出生一切菩薩佛子又善權方便父智度菩薩母一切諸導師無不由是生。
【記】佛於一切而得自在名為國王尊嚴如父經教含理開發智慧養育如母佛法和合生三乘僧故經云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又權智歷緣能成果用實智冥理能生果智故一切佛皆由此生初則果能生因次則因能生果共成一義也。
○二又慈下表所生男女。
又慈悲為女善心為男或禪定靜細為女觀慧分別為男二乘定多慧少菩薩定少慧多大經云若聞大涅槃佛性之法當知是人有丈夫相正觀剛決為男無緣慈悲含覆一切為女。
【記】淨名云慈悲心為女善心誠實男先據此文立於悲智名為男女冥中道智即是誠實善心故也乃類此法立諸男女初以禪慧對於男女次分三乘以對男女後約佛性見對不見而分男女何者既以見性為丈夫相即彰不見為女人相復約照性自具男女佛性正觀決破無明為福德智慧之男中道慈悲含覆一切為端正有相之女。
○二今借下結表意。
今借世間男女以表法門爾。
○二問那下釋難明表二初執無妨有難二初立無男女理。
問那得以男女表法門無男女故即無法門。
○二大經下引無男女文二初正引教文二初引大乘文。
如大經永離十相名大涅槃大論云無男女相故名無相淨名云一切諸法非男非女如佛所說亦非男非女安樂行云亦不分別是男是女入不二法門云無聲聞心即無於定無菩薩心即無於慧。
【記】大經二十八云涅槃無相謂色相聲相香味觸相生住壞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無如是相故名無相次大論淨名及安樂行皆列男女二名非之以顯無相若不二門云無定慧乃是男女所表之法也。
○二小乘下引小乘文。
小乘三藏緣諦理吾聞解脫之中無有言說成論入空平等亦無男女。
【記】理無相故不可言說無相即非男女相也空平等故離男女等一切相也。
○二男女下結無所表。
男女既無所表安在故知無定慧法門也。
【記】能表男女既無所表定慧安在。
○二答大下即遮而照釋二初廣釋三初說默相即二初據理妙絕。
答大乘實相不當有男女及無男女。
【記】若論絕理尚不可說無男女相豈可被論有男女邪。
○二善巧下被機有無。
善巧方便以四悉檀說於有無天女云無離文字說解脫義文字性離即是解脫皆以文字有去來今非謂菩提實相亦爾。
【記】若於眾生有四益者或說無男女或說有男女故引天女不離文字說解脫相性空即脫何妨文字真無三世俗即有二諦既即說默無違。
○二非有下明一二本融三初法。
非有非無非二而二明此二法未曾相離。
【記】中道雙非則無定慧當體雙照定慧宛然言未曾相離者即定慧不離法性也。
○二譬如下喻。
譬如一身有左右手。
【記】豈因左右令一身異豈可一身而廢左右。
○三合。
定慧亦爾定靜慧照雖復二分不離法性。
【記】只一覺性有寂照德名為定慧豈此二德暫離覺性。
○三言定下明定慧互具二初約義明具三初法。
言定即有慧言慧即有定。
【記】一覺靜明名為定慧是故此二終不孤立。
○二譬。
譬如女人而有左手亦如男子而有右手。
【記】上以一身左右譬於二德不離一性猶恐謂其二德相離故以二人左右譬之此如修性不二門云二與一性如水為波二亦無二亦如波水當以彼喻而尋此喻。
○三定慧下合。
定慧亦爾無緣之慈具正觀慧而以定當名中道種智具大慈定以智標目。
○二何但下據文證釋二初慧具定。
何但理然今文亦爾文云便生福德智慧之男此語自具二法門何勞有疑而稱男子也。
【記】男本表慧而兼福德即慧具定也。
○二文云下定具慧。
文云便生端正有相之女端正無邪醜表中道正觀離二邊之醜即慧義也相即三十二相慈心所種即表定義也雖具二而名女。
【記】慈心種相者經云清淨慈門剎塵數共生如來一妙相即無緣慈定而修其相也互具可知。
○二故知下總結二初以一二相即結。
故知此文若作男女二解即表定慧不二而二若作不二解即表定慧二而不二。
【記】此文男女各具二德即表定慧二法互具若非體一何能互具故以互具顯乎體一故二不二舒卷自在。
○二理實下以說默相即結。
理實非二非不二赴緣為二為不二即是表二法門文義斯在。
【記】理非一二赴緣兩說如此說者何異不說經示男女其德互具表於定慧一二無異說默不殊能此解者方得經文表法之義。
○二次明下與願二初示義門二初明十番感應四初果報。
次明應機滿願者果報滿願如前說。
○二修因下世善三初五戒二初表行法。
修因者若就修五戒[1]事論不殺是仁不盜是廉屬女表定法不妄語是質直不婬是貞良不飲酒是離邪昏此屬男表慧法。
○二若不下求願滿。
若不得此五戒男女則失人天道孤獨墮在三途歸命求救五戒完全即男女願滿。
【記】行人若為五種惑業牽破持心當念未來感報苦樂歸命觀音障退戒完二求即滿。
○二十善。
十善例可知。
【記】若例五戒妄攝口四酒即意三竝慧屬男若自細作不綺是真實屬男不兩舌是和愛不惡口是柔善屬女不貪癡是無染智慧屬男不瞋是慈屬女餘同五戒。
○三修禪下八定。
修禪時方便修慧精進等三方便為男念一心為女若就支林覺觀喜為男樂一心為女乃至非想禪禪中細作可解。
【記】定即四禪四空各有修證且論初禪五法為修五支為證修以樂欲精進巧慧此三方便分別屬男憶念一心此二方便靜細屬女若證支林三支慧多屬男二支定多屬女若論二禪四支一內淨二喜屬男三樂四一心屬女三禪五支一捨二念三慧屬男四樂五一心屬女四禪四支一不苦不樂與第四一心屬女二捨三念清淨屬男若論四空一空處定二識處定三無所有處定四非有想非無想定此四雖無支林男女而有微細四陰通以四處受想為女行識為男若論四無量心慈悲屬女喜捨屬男今且粗辯備在禪門須者應撿。
○三四教四初三藏三初聲聞二初表行法。
次明聲聞男女者五停心觀治瞋用慈治散用數此二為女治貪用不淨治癡用因緣治障道用念佛此三屬男又直緣諦理正智決斷名為男出觀用法緣慈為女。
【記】略舉停心以為所表念處乃至正道節節應明男女之義以諸道品不出定慧二法故也直緣諦理者即四諦十六行觀也出觀等者歷事之時愍物執常為說四諦名法緣慈。
○二若不下求願滿。
若不得此兩法即當墮落凡夫為火宅燒害貧窮孤露若蒙垂應五停心男女生即得入真出觀男女生得入假二義既滿則不復畏二十五有也。
【記】出觀男女者法緣即正智之男慈悲即柔和之女既帶空入假則歷事不染故不畏諸有也。
○二支佛二初表行法。
次支佛者緣方便道起慈觀名女慧觀為男若發真緣理名男出觀緣慈名女支佛譬鹿猶有回顧之慈也。
【記】緣方便等者即凡地修福種相之時名起慈觀慧觀者即觀十二因緣無常無我發真約頓證之位出觀能用生法二緣之慈譬鹿回顧者大論譬三獸在獵圍求出不同聲聞如麞驚怖跳出都不顧群緣覺如鹿雖顧盻群怖不停待菩薩如大香象雖遭刀箭擁群共出。
○二若不下求願滿。
若不得如此定慧何由速出殷勤求法若得願滿坦然快樂。
○三次明下菩薩二初表行法。
次明六度菩薩菩薩有慈悲不斷惑在生死利物名女行六度方便智慧名男女人法應生子慈悲法應受生死化物化於前人善心開發即是生子義前人生五度者是生女前人生智慧是生男。
【記】方便智慧或第六度分地世智或辯六度邪正之智或是事中伏惑之智此皆方便也此等猶是能生男女所被之機必修六度乃以五一而為所生之男女也。
○二若定下求願滿。
若定慧義不成則菩薩行不立故求觀音而獲願滿。
○二通教二初表法。
次通菩薩既斷煩惱則有智斷緣諦理之慧為男慈悲扶餘習入三界名女何以故如男法不生表智慧決斷斷於煩惱不生三界而今還生者乃是慈扶餘習故得更生稱之為女。
【記】小同三藏唯論菩薩凡亦同前唯於真位以智為男以慈為女。
○二求願下願滿。
求願觀音蒙此願滿。
○三別教二初明男女生相。
次明別教十信菩薩修福德莊嚴五波羅蜜為女從一地二地智慧莊嚴為男三十心名男女交處聖胎初地中道正智開發名為男生無緣慈心發名為女生此兩要在初地方得開發亦名男女雙生若不如此即墮二乘生死兩邊之過生此男女者生大歡喜故稱歡喜地。
【記】此教外凡為破見思所修正助作意趣空望中猶名有為有漏五度福嚴故稱為女而知地上無作智嚴在今心性乃緣此性通伏無明名之為男雖緣無作為偏修空尚違中理故男女相遙若入內凡見思破處心趣假中順於本性名男女交至迴向位正修中觀名懷聖胎證初地時即遮而照慈智合發名為雙生得念不退無兩邊過副本斯故地名歡喜。
○二慈悲下明男女有能所生。
慈悲被物物荷恩故稱為大慈大悲大慈大悲能成佛道生出般若是諸佛之祖母故稱為大女十力無畏等眾生不知故不名為大也。
【記】初地慈智男女既是真因任運能生上地男女上地復生極果男女是故諸佛皆以初地為祖父母仍辯慈智得名所以慈悲稱大者以拔苦與樂物荷深恩故稱為大十力無畏既唯自證物莫能知故不稱大。
○四圓教二初表法。
次圓教以無緣慈悲種三十二相業亦名為女此女端正有相以中道智慧為男此男質直福德十信六根清淨名為處胎初住慈智男女雙生若得此[1]男不畏愛見大悲順道法愛亦不畏無慧方便縛無方便慧縛。
【記】此教頓修始心即用性德慈智以為男女方稱經文雙具德業慈無偏緣故名端正慈即佛相故名有相女德備矣智離邊邪故名質直智含萬善故名福德男德備矣似位無明不覆而覆名為處胎初住慈智不顯而顯名為雙生真慈出假愛見莫拘真智趣果無似愛滯亦不畏者同體權實二皆無縛。
○二方便下願滿。
方便與慧俱解者即男女具足二求願滿也。
○四變易。
變易兩番可解。
【記】言兩番者方便實報同名變易乃以二土名為兩番若實報人斷證雖分四十一品皆是破於障果無明唯求究竟慈智男女故於此土論一番益其方便土人根雖利鈍法分漸頓而皆大乘俱求佛智此土唯望實報為益唯求分真慈智男女是故論益亦只一番。
○二復次下作三差料簡三初明人天定散二初明有善禪之德。
復次從五戒十善齊第六天[A2]已來皆無禪定番番悉是散心慧法狂男子也但慧無定四禪有支林一心名為男女福慧備也。
【記】空居四天因亦修定以散心強故但名男例此四空以定強故合云唯女四禪諸支既對定慧即名男女俱時而得故曰一心。
○二從三下斥無動出之功。
從三界定慧男女男無破惑之功女無生出無漏之力此無用之男女。
【記】三界功德雖名定慧而皆愛味或雜邪見都屬有漏是故男女無動出用。
○二從二下明藏通智斷二初明有無漏之德。
從二乘通教等慧有斷惑之用則是幹事之男女有發生無漏紹繼之德也。
○二從二下明無中道之失。
從二乘通教所有定慧不能破無明見佛性雖男而女定則不能懷於中道之子猶如石女雖女而男故大經云二乘之人定多慧少不見佛性通教菩薩之人慧多定少亦不見佛性自此之前我等皆名邪見人也。
【記】大經既以見佛性者名為丈夫故不見性皆名女人無漏諸定不能發生中道之智故如石女二乘偏空名為定多菩薩偏假名為慧多此之定慧俱不能見寂照平等三德之性迦葉菩薩涅槃之前豈是外道名邪見者蓋未出二邊望中名邪。
○三唯有下明別圓地住。
唯有別教登地真明慧發無緣慈成此乃名為真正男女圓教初住見中道時定慧具足男女相滿方稱經文男則福德女則端正。
【記】修因雖異證道是同斯乃性德緣了顯為果中定慧。
○二故知下斥他局。
故知借事表法何得作媒嫁解觀音耶。
○第三勸持二初科經。
第三從是故眾生去是勸受持也即為三一勸持二格量三結。
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二勸持下釋義三初勸持。
勸持者上說觀音得名因緣其力廣大既不辯形質相對正述名論德若欲歸崇宜奉持名號故舉持名為勸也。
○二格量二初科。
二格量為四一格量本二問三答四正格量。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
○二格量下釋四初格量本。
格量本者舉三多六十二億舉福田多盡形壽舉時節多四事具足舉種子多舊但三意今持名字多凡舉四多為格量本也。
【記】經舉六十二億恒河沙不多不少者佛頂首楞嚴云此三千大千世界現住世間諸法王子有六十二億恒河沙數修法垂範教化眾生隨順眾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既是現住娑婆菩薩是故特舉為格量本。
於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1]功德多不。
○二問。
次問。
無盡意言甚多世尊。
○三答。
答如文。
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
○四正格量二初約教釋二初約佛眼略示二初以少格多。
次正格量者還舉四少以格四多也功德正等持名少田少時少種子少。
○二問起答釋二初以人情問。
問何意以少敵多。
○二答佛下約佛眼答。
答佛眼稱量不增不減四多重倍功德正齊如此格量秋毫無謬。
【記】佛眼所照稱法界量四多法界不增四少法界不減故云功德正齊。
○二問何下對他解廣釋二初問。
問何意等。
【記】雖示佛眼稱量不謬其意難明故須問起先引古釋方彰今義。
○二舊解下答二初敘舊解非五初引物論等。
舊解有五一云其福實殊引物論等此解乃是虗談觀音遂無實德可貴也。
【記】其福實殊者謂六十二億之福實勝觀音但是方便引物論等此解最謬破意可知。
○二二云下田有高下。
二云田有高下薄瘠所致如供養百初果不如一二果乃至無學此亦非歎德之意乃是以下比高法應優劣爾。
【記】對劣顯勝不見觀音證理之德何名為歎。
○三心有濃淡。
三心有濃淡故令福不等。
○四時解不解。
四時得解不得解此二釋皆是前人心力致福何關觀音德高也。
【記】意謂觀音雖少稱名之時解心現前六十雖多供養之時解心不發是故多少得福乃等此之二釋皆在持供心之優劣歎德遠矣。
○五有緣無緣。
五有緣無緣者如供毀路人罪福淺供毀父母罪福深也。
【記】父母有生育之緣故供之福深毀之罪重路人無緣故淺文雖不斥理亦全疎豈可觀音但與眾生有緣而[A3]已。
○二今明下明今義是二初明今立義二初約實際釋。
今明一多性不可得無有二相一則非一多則非多同入如實際正等無異。
【記】一多人法皆無性相二空既顯一實斯彰存則假實暫分亡則一多齊致存亡不二方名正等。
○二一中下以經偈釋。
一中解無量故說六十二億無量中解一故說觀音展轉生非實者則是一無一實一從無量生故多無多實多從一生故其理正均故言不異智者無所畏者照其事理既明不生疑畏故言正等也。
【記】舉華嚴偈釋今經意良由一與無量俱同實際故互能圓解也以實際之多生觀音之一故非是一以實際之一生河沙之多故非是多既其一多無決定性故互生非實也照其事理者事謂一多之相理謂融即之體慎勿以多為事以一為理。
○二法華下引本論證。
法華論云畢竟決定知法故法即法性真如法身是故六十二億佛名與觀音名功德無差別也。
【記】論以持六十二億河沙佛名為校量者古云論誤蓋不解論意也今具引論文并荊溪解釋方曉其義論云受持觀音名與六十二億恒沙諸佛名彼福平等者有二種義一信力故二畢竟知故信力復二一者求我如觀音畢竟信故二生恭敬心如彼功德我亦得故二畢竟知者決定知法界故法界者名為法性初地菩薩能證入一切諸佛平等身故平等身者謂真如法身是故受持觀音與六十二億恒沙諸佛功德無差荊溪云以此驗知須依圓釋何者於二義中信力約事畢竟約理事理相資方成所念如信力二中既云求我如觀音即指化身又云觀音功德我亦得之乃指報身願齊報應方乃成念但念果德者何必識理故次義云知法界等次引證位即是初地且引分證令人識之故知若念觀音三身須却以念佛挍之若以念法身論之縱引十方諸佛其功亦等何但六十二邪所以論文雖似舉經乃是增句釋義亦如方便初加難解難知欲說大法乃增三句而為申釋今六十二億菩薩加以佛釋。
○二又約下約觀釋。
又約觀解者二觀發中道二觀實不等而言等者以中道等故故言為等如乞人等彼難勝如來故言等也。
【記】雖三種觀俱受修名而中是性是故得云二觀發中二觀實不等者破立不等也雖乃不等而二皆是中道之德二與中道畢竟不異中道既等二豈不等是故言空三皆是空假則皆假中則皆中乞人難勝其實不等亦以此二同一法性是故等也。
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三結成。
三結成一時稱名福不可盡大品云一華散空乃至畢苦其福不盡如文。
【記】此但通云受持名號以正格中言一時故復引大品一華供佛以類一時持觀音名其善流入法性海故如海無盡言至畢苦者二死盡也葢言成佛散華之福猶尚不盡。
○大章第二問答二初標章述意二初標章。
第二問答從無盡意白佛言云何遊娑婆下。
○二前問下述意二初述前科。
前問何緣得名佛答眾生三業顯機為境法身靈智冥應境智因緣名觀世音此義[A4]已竟。
【記】稱名常念及以禮拜三業現前故曰顯機菩薩以此為所觀境法身靈智即始本二覺分合之真身也望於眾生即能觀智乃以此智冥應拔苦即此境智而為因緣亦名感應以此因緣名觀世音蒙說[A5]已領。
○二今問下示今意。
今問云何遊此娑婆世界佛答以普門示現三業顯應應眾生冥機等十義。
【記】乃明觀音意業鑒機身業現相口業說法既令眾生知覺見聞故云顯應而且不說眾生三業修行之相此由宿善冥伏在懷乃能致感故曰冥機通釋十雙即當法慈福應珠顯權迹緣斷十隻之義。
○二分科釋經二初分科。
一問二答問即為三。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遊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二一云下釋經二初問二初示三業文。
一云何遊是問身業云何說是問口業方便是問意業。
【記】方便問意者非是道前取理方便正當證後鑒機方便。
○二此是下明三業德二利通釋三業二初標列三義。
此是聖人三業無謀而徧應一切亦名三不失三輪不思議化也亦名三不護。
○二三不下解釋三義三初釋三不護二初法。
三不護者明觀音住不思議圓普法門實不作意計校籌量次第經營方施此應既無分別亦無前後任運成就。
【記】作意等十字是其護義實不兩字彰於任運然須不共三惑之護即能三業任運度生。
○二譬如下諭。
譬如明鏡隨對即現一時等應故言三業不護也。
○二三無下釋三無失。
三無失者眾生根機不同深淺有異觀音雖不作念逗機逗機無失契當前人冥會事理故言不護。
【記】不護顯於思議寂絕無失彰其逗會稱宜得三悉益即會事也得第一義即冥理也。
○三三輪下釋三輪二初徧示三輪。
三輪不思議化者若示為佛身亦示佛心佛口乃至示執金剛神身亦示金剛心口。
【記】三業應機旋轉自在能為眾生摧破三障故名為輪。
○二雖普下釋不思議化二初約義釋相。
雖普現色身屈曲利物於法身智慧無所損減。
【記】心體離念即是法身本性智慧今雖垂應委悉被機而能稱本離於思念故於法身無所損減。
○二淨名下引經證釋。
淨名云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不動而動此乃不思議化故也。
【記】分別諸法證於垂化於義不動證不思議即理而事名不動而動。
○二問意下別明示意二初問。
問意業云何可示。
○二答。
答聖意無能測者若欲示之乃至昆蟲亦能得知也。
【記】若隨自意無能測者若隨他意蜫蟲亦知又無機者不測有緣者令知。
○二佛答下答二初分經。
佛答為三一別答二總答三勸供養。
○二初別下釋義三初別答二初懸示經意三初明諸身皆答三業二初明相二初以三答三。
初別答還答三問應以之言是答其方便之力意業問也何以故意地觀機見其所宜宜示何身宜說何法隨而化之故知應以是答意也現身是答身業說法是答口業故知具答三問也。
○二又但下約二答三二初現身具三。
又但作二答兼得於三論其現身不止色陰而[A6]已必具五陰即兼答意也口亦依身即兼答口。
○二若說下說法具三。
若說法者不止如樹木無心欲知智在說巧運四悉檀方便即兼口以答意也。
【記】不如樹木風吹作聲口兼身業其義易明故不言也。
○二二釋下結示。
二釋俱明答三問也。
○二從別下以諸身束對十界二初約義示。
從別答中凡現三十三身十九說法束為十界身。
【記】若據身說理合齊等但約經中結說文少故云十九如八部四眾但結一說耳。
○二而文下足闕文二初明菩薩二初敘他四解。
而文闕二界者或指上品云菩薩身或[1]翻者脫落或依古本正法華文或言觀音即是菩薩身何須更現。
○二若三下今取古本。
若三解皆有難今所不用今依古本為明菩薩義故然菩薩一界或權或實種種應化義不可闕故釋菩薩界也。
【記】若指上品今品那闕若云脫落餘何不脫若言觀音即是菩薩不須更現妙音菩薩何故更現故云三解皆有難也若依古本即今品文菩薩一界為化義廣最不可闕。
○二又無下明地獄二初敘三釋。
又無地獄界身者或指上品或言苦重不可度或言其形破壞人見驚畏故不現。
【記】若指上品亦可為例其次二釋人之局情耳。
○二今明下明今有義二初依總答明有。
今明別釋雖無總答中有文云以種種形遊諸國土何得言無耶。
【記】總文既云現種種形豈可無於地獄形邪。
○二又請下據二經明有。
又請觀音云或遊戲地獄大悲代受苦或言止代受苦不論說法若依方等婆藪教化即有說法釋論云菩薩化地獄多作佛身獄卒見不敢遮以此而推應有地獄界身說法也若爾十法界身則為具足。
【記】請觀音經遊戲五道文先明地獄方等陀羅尼經說婆藪大權示為商主堅執邪見殺羊祀天生陷地獄於地獄中說法教化九十億罪人來至佛會皆令得道那言代苦不論說法況復論云多作佛身豈不說法。
○三今通下約諸身對機四句二初釋相二初通示四句。
今通約十身四句料簡自有一界身度一界自有十界身度十界自有一界身度十界自有十界身度一界也。
【記】經云眾生應以佛身得度即現佛身為獨現佛為兼餘身同度彼生又為一界獨感於佛為兼餘界同感於佛諸身乃至執金剛神能應共獨能感共獨不可偏執故今通就十法界應對十界機一多相對立以四句方見經文感應之相。
○二別對三相[2]三不唯感應多少成於四句人法因果亦有多少故須更立兩重四句初機應四句二初若妙下釋四句四初一界度一界。
若妙覺法身應實報土為舍那佛受化之人純諸菩薩皆求佛道更無異身此一界度一界也若方便有餘土五人同生皆求大乘上文云而於彼土求佛智慧於此土為佛亦是一界度一界也若同居土寂滅道場初成佛先開頓說稟教之徒皆有見思煩惱之人而是圓機同感佛身亦得是一界身度一界也。
【記】三即下三土以現佛身必徧三處葢等覺下至于凡夫皆能感佛故須三土以明其應初實報能度所度純一佛界二方便土就本而說故曰五人生彼土[A7]已沒其異稱以皆求佛是故感應亦純一界三同居土且明寂場圓機感佛不論形類及兼別機是故亦當第一句也。
○二若寂下一界度多界。
若寂滅道場稟教之徒諸界不同或人或天龍神鬼等又根性圓別兩異雖諸界不同同見一佛身而為說法者即是一界度多界也。
【記】更以寂場對於次句不唯形異亦乃根殊能感雖多能應唯一問何不二酥對於次句那將初乳配兩句邪答本論佛界度於多界二酥之佛勝劣相合鈍見劣身尚是偏空體非佛界故以寂場一中道佛度於圓別佛菩薩界及五道形方名一界度多界句。
○三若有下多界度一界。
若有一界之機但見一界身現則不得度則示種種之身眷屬圍繞共逗一緣是名多界身度一界也。
【記】諸時諸會三乘八部翼從世尊共化一機或諸大權共成化事或佛自徧現而度一機若有一人應以十界身而得度者觀音即現十身而為說法。
○四若佛下多界度多界。
若佛身菩薩身徧作十法界身徧入諸道各令得見同其形像而為說法此是多界度多界。
【記】文中且約作十界身徧入諸道而為此句若委論者或有多機同在一處應以十身而得度者亦隨彼現也。
【記】[1]二用此下歷五味。
用此四句歷五味五時現身皆如此。
【記】若就根性為能感機就所證體而為能應則乳唯得一界度二界醍醐唯得一界度一界若就形相為感應者則味味中各有四句既云應以何身得度知正約形為感應也學者應知約土約味別對句者欲易解故若見一多四句相[A8]已一切時處應自在作。
○二復次下人法四句。
復次約說法多少者如善財從百一十知識聞諸法門[2]則多法為一人說如淨名云為聲聞說四諦為緣覺說十二因緣乃至為梵王說勝慧為帝釋說無[3]常一人用一法為一人說若如通教說般若三乘人同稟此則一法為多人說也若是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開佛知見此則多法為多人說。
【記】上之四句以人對人今之四句以法對人此由經云而為說法故須更論人法四句初句云善財從百一十者所歷之城也知識即五十三人也雖帶人辯意在所說法異二三兩句可見第四句云一道出生死而言多法者葢於法法開佛知見以開十界十如皆是實相即不思議之多法此四能被多少之法雖引諸經皆顯觀音能應之德。
○三復次下因果四句。
復次因果相對明多少者五戒十善因少果亦少聲聞五停心煖頂等入二涅槃此因多果少支佛見華飛葉落即得道此因少果多諸菩薩萬行成就萬德果圓因多果亦多。
【記】上二四句對機說法法須修證從因至果自若不然他何所効如轉四諦滅我[A9]已證道我[A10]已修故諸身說一一皆有因果始終方能被物故四句中戒善麤略感報亦然故因果俱少聲聞因中凡分內外聖有見修正助行法徧於三藏而只證得二種涅槃故因多果少獨覺不稟三學行法但觀凋變頓成果[A11]已能具種種神通化事故因少果多菩薩修因時長行廣及成佛果二智萬德故因果俱多此等皆是悉檀示現修因證果大略如是。
○二觀音下結示二初結歸聖能。
觀音明了眾生根之所趣或示現身多少或說法多少或修因多少或證果多少逗彼機宜必無有差。
○二有人下敘他斥局。
有人云現因身說果法現果身說因法現一身說多法現多身說一法或現身而無說此比十法界機狹。
【記】雖因果迭論一多互說不能顯於權實體相今以十界三重四句望彼之義塵嶽相殊。
○二舊釋下科釋經文二初科經二初舊科二初分三枝末。
舊釋三十三身為三初三乘人二四眾三八部各有枝末以人天為聖末以其是受道器故童男童女為四眾末可成四眾故執金剛為八部末同有大力故。
○二若爾下釋疑問答。
若爾執金剛力大何意為末答此最在後為掩迹故也。
○二今明下今科。
今明三十三身文為八番一聖身二天身三人身四四眾身五婦女身六童男女身七八部身八金剛身明其次第出自人意爾。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
○二一明下釋義八初聖身四初佛身三初垂應相狀二初約身簡定二初定應化。
一明聖人先明佛者為是應佛為是化佛但聖人逗物具有二義若一時歘有為化應同始終名應若尋此文明於應義也。
【記】化則變化歘然而有歘爾而無葢是暫時益物相也應則應答同物始終如極樂人民壽不可數佛同無量此土壽促佛同八十有降生日有入滅時即八相佛也若尋等者據列三乘八部四眾至金剛神宛是一期化物之相知非歘爾也。
○二問何下揀真應二初問。
問何不以真佛為眾生說法而以應耶。
【記】因向文云妙覺法身應於三土說法被機既本是真佛何用垂應方說法邪。
○二答。
答佛身多種若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人真佛者據妙覺法身究竟極地毗盧遮邪乃名真佛真佛淵遠不可說示云何能解如妙音所作文殊不知況下地凡夫為示真身耶如為牛羊彈琴不如作蚊之䖟聲。
【記】雖云多種豈出四身法報應化法身則遠而難示應化則近而易狎報身則亦遠亦近智同法身像屬勝應般若讚云應化非真等者此以真法而奪應化是則無相之相方名真佛無說之說方名說法據妙覺法身等者此據住上品寂光方是真法上地菩薩亦莫能覩以等覺還皆住果報竝依業識見佛若望妙覺俱是勝應故云真法淵遠如妙音等者問妙音東來先現八萬四千眾寶蓮華文殊見[A12]已而問於佛據此亦是不識應相那忽引證不知真身答斯乃見迹不識其本即是不知真身也故下問云是菩薩種何善本修何功德行何三昧即真法也。
○二若從下就土分別三初實報二初示應相。
若從妙覺應為實報圓滿相好光明無量同四十一地實報土眾生為說一實諦正真之法而教化之如此之應非餘界所堪也。
【記】圓滿相好者如華嚴如來相海品及隨好光明品說十蓮華藏世界微塵數相一一皆以妙相莊嚴說一實諦者若約教道實報猶有別教根緣亦說無量四諦今約實論也。
○二示機宜。
何以故此等諸地[A13]已分入地位不可以餘界身應亦不得以餘佛身應如此應者唯應彼土非餘土所堪也。
【記】四十一地皆與妙覺分同體用故不可以九界之身并劣應應之。
○二復次下有餘二初論有無二初大小有無。
復次變易土明應佛者小乘經云三界外無生大乘五種意生身方生方便土此即三界外受生生變易土也。
【記】方便實報二土俱受變易生死偏名此者上土分破此中全在從強受稱也小乘不說常住佛性見思若盡果報永亡大乘談常故三界外更立三土無明全破則居寂光分破實報全在有餘五種意生身即全在者也楞伽但明三種意生身今家約義開為五種且三種者一入三昧樂意成身此擬二乘入空意也二覺法自性意成身此擬通教菩薩出假意也三種類俱生無作意成身此擬別教菩薩修中意也若開為五者於三昧開兩教二乘於覺法開別教十行或作七種兩教二乘各開為二不云別教十住者義同二乘入空故也若論九人生方便土更取別教十住及取圓教十信攝入三種意生身中以未斷無明未生實報通言意者以未發真皆是作意成之以生竝從果說此依妙玄并輔行撮略而辯。
○二釋論下經論定判。
釋論云法性身菩薩生三界外既有生寧無應佛法華云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即是此義也。
○二此應下明機應二初明但示兩應。
此應佛即有兩相一示勝應身圓滿相海如前實報之應二示劣應令見者劣於前但為二佛更不示為種種諸身。
【記】初示勝應者問前實報身而云此應非餘土堪至此那云圓滿相海如前實報答彼應真機與應分合此應似機與應未合此猶作意彼則任真能見既殊所見寧一但為此機無明[A14]已伏或少分除故用報相引令入真云如前者稍似實報非謂全同二示劣應者問此土一佛示於勝劣兩種相貌與同居土尊特丈六合身之相同異如何答方便兩應但說次第及不次第二種大乘五種意生其土稟教雖有利鈍既皆稟大學佛智慧俱知佛身是大覺性能修中觀伏無明者見相則勝若在二觀未伏無明見相則劣相雖勝劣只一尊特故非合身若同居土說通教時鈍但見空故感丈六利見不空故感尊特大小二機於一佛身見解有異故名丈六尊特合身此純大見故不名合。
○二何故下明唯被二機二初總示。
何故爾五種意生利鈍之別赴此根性故示二身但說次第不次第兩種大乘故不須餘身餘法化也。
○二若圓下別示。
若圓人無明未破及[A15]已分破別人於迴向中及分破無明者此人生於彼土則利別人未修未伏及通教斷惑者三藏中斷惑者生彼皆鈍也。
【記】言圓人無明未破者即七信[A16]已上言分破者仁王般若說十地惑有三十品既於一地自有三品是知圓聖四十二位皆有三品初住三品即第十信三心用觀而對破之初心用觀對於上品破則中心中心用觀對於中品破則後心後心用觀對於下品此品若破方名初住生實報土今云分破猶生方便即第十信中後心也如等覺人住於後心經歷多劫方破下品證入妙覺別九向位十向初心俱名未破第十迴向中後二心名為分破此圓別人俱修中觀伏破無明雖生方便其根既利感佛勝身說圓頓法別第七住至十行位及通菩薩偏觀於假藏通二乘偏在於空此等生在方便有餘雖[A17]已知常求佛智慧尚滯二邊[1]竝未觀伏無明之惑其根既鈍但感劣身說漸次法。
○三凡聖同居土或稱淨穢同居土謂淨土穢土各有凡聖而同居之釋此為二初釋相二初通明二土二根二初明所感二相三初二土淨穢。
凡聖同居土明應佛者土有二種一淨二穢如富樓那土西方等土其中眾生具三毒見思無三惡名果報嚴淨此名淨土如此娑婆三惡四趣荊棘丘墟是名穢土若淨若穢皆是凡聖同居土也。
【記】論土淨穢有橫有豎若以分段對於變易為淨穢者則約通惑盡不盡說即豎論也如釋論云出三界外有淨國土聲聞緣覺出生其中若於分段自說淨穢則約五濁輕重相對即橫論也今以極樂及善淨國對於堪忍是橫非豎故使淨土有見思毒無惡道名毒非苦因則見與煩惱二濁輕也果報嚴淨劫命輕也眾生居此有何鄙稱彌陀願行攝之故輕非是斷惑方生其中以世慈善五逆稱佛亦能生故娑婆穢相目擊可知此是橫論淨穢二土而此二土皆有凡聖凡如前說聖有二種謂應來聖有修得聖二土皆然。
○二兩根利鈍。
二土眾生各有二種根利濁重根鈍濁重根利濁輕銀鈍濁輕。
【記】濁重之土論悟道根自有利鈍濁輕土根亦有利鈍以土對根故成四句。
○三五濁輕重。
濁重者若娑婆眾生身形醜惡矬短卑小命止八十或復中夭煩惱熾盛諸見心強時節麤險是為五濁重也淨土不爾是為五濁輕也。
【記】身形至卑小即眾生濁時節麤險即劫濁餘三名顯淨土不爾者如大本疏問云既言五濁何者是五清答準例邪正三毒邪是五濁正是五清他方淨土無邪三毒則五障輕也。
○二何故下明能感二行。
何故爾不多修福德生重濁土多修福德生於輕土。
【記】言福德者即三種福也如觀無量壽佛經云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1]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此三種業三世諸佛淨[2]土正因彼疏云初業共凡夫第二共二乘第三是大乘不共之業彼經云欲生極樂國者當修三福故今云多修福德不多修福為二土行就此福而論也。
○二若穢下別示穢土二根二初示乘戒四句二初立句相。
若穢土中生有戒乘俱緩有乘急戒緩有乘緩戒戒有戒乘俱急。
【記】戒論十戒唯取不缺不破不穿不雜此之四種前三事戒後一事定皆人天因不取隨道無著智所讚自在隨定具足以此六種雖名為戒體是三觀自屬於乘乘論五乘不取人天以其二種雖名為乘不動不出體是漏善事戒所攝唯取三乘以聲聞等該於四教是入理智雖分深淺皆能動出煩惱生死故得名乘今以四戒而對三乘論於緩急以成四句。
○二戒急下判所感。
戒急受人天身乘急有感聖之機。
【記】乘戒約過去機感約現在。
○二機有下明大小二根二初通明大小感佛。
機有二種一大二小小機則示三藏佛身說法大機應以舍那佛身說法是故降神母胎即示兩相。
【記】不問事戒有持有毀但論習學理乘大小是故文中置戒明乘故涅槃云其戒緩者未名為緩於乘緩者方名為緩以戒緩者唯失人天若其乘緩無解脫路乘分大小昔為偏真修觀行者今作小機唯感劣應佛之形聲昔為中道修觀行者今作大機能感勝應佛之形聲言降神等者如來昔於大通佛所覆講法華與無量眾生作一乘因中間退大染著五塵佛恐墮苦遂以小乘而救拔之或用衍三而引導之如是大小種種成熟堪於今世悟入佛乘是故如來為此一事出現於世然其機發復少差別故於一代而分五時有機堪能直入於實有機但能迂入於實雖此二類熟在一時故於華嚴頓談圓別被二種機此機從始即見勝相若於中間習小深者雖於今世入一佛乘而小先熟故為此機示現劣身初說三藏諸味調熟來至法華方開佛慧此機於始唯見劣身故降母胎即示兩相問華嚴頓後方施小化譬如窮子急追不至徐語方來前頓後漸其義善成今那忽云降神母胎即示兩相答諸文所論初頓次漸葢是化儀施設之語今此所說大小雙應終歸一乘方盡鑒機始末之事如方便品思無大機念欲息化諸佛勸諭方施小乘次文却云無量劫來讚涅槃法生死永盡我常是說是故思機然後施小此等之說皆是儀式不可據此以難今文預鑒群機原始要終度物之意也。
○二頓機下別示大小得益二初大機益相。
頓機所感即見舍那菩薩與百千圍繞處胎說法十方眾生皆在胎中出胎光明徧滿寂滅道場成盧舍那佛轉一實諦無量四諦等法輪譬如日出高山前照即聞頓教見佛性得度也故涅槃云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此之謂也。
【記】一類眾生大種先熟即感勝應入胎住胎出胎成佛其相皆勝轉一實諦即華嚴部頓說圓教既兼別教故云無量彼經預敘一代始終故立譬云猶如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後照平地今家義開平地為三對於涅槃五種牛味高山大機能感頓教日光前照即有次第及不次第見佛性也若涅槃中譬從牛出乳次第五味則對一代五時教味次第相生今明頓機能見佛性是故兼用食草之譬乃以雪山譬舍那佛忍草譬十二部經牛食譬大機修觀即得醍醐譬見佛性。
觀音義疏記卷第三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義疏記會本卷第三
校注
[0139001] 志一作至 [0141001] 事輔正作而 [0142001] 男下恐脫女字 [0143001] 功一作福今依疏訂 [0146001] 翻者今依一本訂成文 [0146002] 相三三原無今取古本補 [0147001] 二原脫今依古 [0147002] 則下一本有多人二字 [0147003] 常下一有此字 [0149001] 並原并今取古 [0150001] 心字諸本脫既不成句今依經補成句 [0150002] 土經業今依義作土引【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5 冊 No. 645 觀音經義疏記會本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11-18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觀音義疏記卷第三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第三身業機應二初列門。
第三從若有女人去明身業為機亦為三一貼文二引事證三觀解。
○二貼文下隨釋三初貼文二初分經料簡二初分經。
貼文為二一求願滿二結歎求又為二一求男二求女。
○二文云下料簡二初獨女求男問。
文云女人求男若是無子則絕嗣有子則父母俱欣云何獨標女人求男耶。
○二解者下女無子苦答二初他謬解。
解者或云女厭女身非求子也又解女性多愛欣子偏重故標女人。
○二今解下令正解。
今解女人以無子為苦夫之所棄竝婦所輕旁人所笑又婦有七失六猶可忍無子最劇容惡性妬不能事公姑貪食無子拙無子既苦故以標女人求男也。
○二求男下依經解釋二初求願二初大師銷文二初釋求男二初唱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