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607-A 玅法蓮華經新註敘
法華之王諸經也。孩提之童。亦能言之。至於說其所以為王。則雖大才宏智。亦弗能也。其故何也。盖法華者佛乘也。佛乘者佛知見也。佛知見者佛境界也。以凡智說佛境界宜乎。弗能也。震旦諸師。釋之者數十家。惟天台大師。為得其說。大師者靈山同聞眾。而所謂降德為如來所使者也。夫得其說。不亦宜乎。大師之後。採摘其疏者亦多。惟若一如新註。則略而取之。引而伸之。於其折中。頗得宜當矣。一如號一庵。明永樂中。為僧錄司。住上天竺。甞奉勅探討大藏。撰三藏法數。我應永之間。奉使來于本朝。時與津絕海遊。和應制三山詩。其人品可知耳。余甞得新註一本。把玩不[A1]已。自惜不與人俱。遂弗顧固陋。竊訓其傍。授剞劂氏。夫一心之妙。散而為語言。結而為文字。語言及文字。祗是一心之玅焉耳矣。上機乃神而解之。下根乃信而入之。但如中智與愚者。則覺知而分別之。若夫神解與信入者。不取語言文字之相。直聞經文。亦可領焉。至乎覺知分別者。非疏愈惑。非訓難導。倘或尋之文義。偶發一句解。生一念信。而染其神。則其利益不可量。是吾流通之志也。
旹寬文丁未季秋之穀僧不可思議書於霞谷蘭若之西庵
No. 607-B 重刻法華經科註序
夫鈆錐鑿井。井在高原。非唯理水。而艱得現前。即至濕泥。而尚復懸遠。何如利钁斵地。直透金剛磐石無前。而法泉溢湧。昔在耆闍。說經八載。結集西竺。八里連綿。傳來震旦。而譯為七卷。則真實理味。隱在重山。而六朝諸師。竟為註疏。屈指可數七十餘家。求其理詣辭長。則光宅為最。豈高原鑿井乎。鈆錐弗銛乎。迨乎智者一出。玄義敷敡。先破光宅雲公。餘者望風而退。其利钁斵地乎。法泉溢湧乎。然而世人。徒知乎流長末茂。而未原乎源遠根深。蓋我智者。昔在靈山。預會親聞。思大同聽。的承印記。大蘇道場。圓證三昧。縱無礙辯。稱性宣敡。矧復章安結集。非撰述之足擬。荊溪記釋。有文獻之可徵。然則先賢既爾服從。後學何煩措意。不猶爝火之爭光二曜。蹄涔之擬酌四溟。多見其不知量也。須知智者法華之妙。在於玄義。文句次之。若夫今之科註。又其次也。學者或先科註。而後文句。文句而後玄義。其猶觀水於河於江於海。不免望洋向若而歎。若先玄義而後文句。文句而後科註。其猶伐木于根于莖于枝。可謂拔茅連茹而征。上天竺一庵如法師。國朝洪武時人也。是板刻於留都。年久板廢。余先得梵夾印本于四明。復廉覔之。得翻刻之板于閩之壽寧。後因學者求之不便。乃命四明會首寶峯高公。而募刻之。今存武林龍樹庵者是也。邇日東甌玄孫靈(操榮)慮。梵夾賷持不便。細書老眼難觀。改為方冊。稍大書之。募資剞劂。以廣流通。為法䖍虔。可謂勤矣。復命刻余所述玄義輯略于前。庶令學者雖未能廣目義海。亦先使其染指知味。事竣問言于余。故不辭蕪穢。勉為之序云。
旹皇明天啟七年。歲在疆圉單閼。坐夏之七旬五日。傳天台教觀七十四老僧傳燈。書於楞嚴壇之東方不瞬堂。
No. 607-C 法華經科註疏序
如來說法四十九年。雖五時四教。而意極於圓。故華嚴屬兼。般若猶帶。惟至法華。直捨方便。單說無上。是以殷勤稱嘆。為經中王。良以此也。教流東夏。弘華嚴若賢首。弘般若如禪宗者。猶如恒沙。而弘法華者。止天台十餘代耳。此其故何哉。蓋偏權易受。圓實難肩。彼無情之旨。性惡之談。雖迦葉尊者。猶疑魔說。況金容掩色。欲舉當時天人所驚疑者。而直領之。豈不如鳳毛麟趾之希遘哉。余於是益信弘法華難也。諸佛出世。不值大根。有不說法華而入涅槃者。則機器之難遇也。光宅首唱河北。繼者數十家。權實本迹之義。至智者始定。則四依之難逢也。自台嶺集成。至五季四百餘年耳。中國[A2]已無有能舉其義者。求於高句麗而始得之。則傳習之難繼也。宋朝迄明。妙旨再絕。隆萬間。妙峯法師振起之。一傳無盡燈公。再傳幻由路公。圓乘獨𢰾彼狹小偏秘之流。怨嫉載道。則特立之難堅也。由此觀之。則手把虗空。足躡須彌。猶為易事。而單提圓上。不墮通別。而其難為更陪也。路公之孫操師榮師者。慨佛種之難純。於是舉科註而更定之。與同志明宇王君葵赤張君振揚陳君知默鄧君季黃馬君禎甫姜君迎華陳君仰峯林君道如蓋君國進龔君應華高君汝化葉君等。謀壽諸梓。夫法華以文句為入門。玄義為堂宇。摩訶止觀為奧室。科註者文句之略也。不知科註而弘法華。即溫陵要解猶然兼帶。而況妄解經文。單伸臆說。其為法華也。猶北轍矣。 師精玄義止觀。豈不能創為新異。而謹守妄傳者。正以自智者之外。皆雜通別。但攬轡白牛。於羊鹿交馳之世。[A3]已自橫絕。何必強作解事。而蒙不知之誚哉。此又雪竹師之難也。余於是風告諸方。因科註而玄義。因玄義而止觀。至法華藏深固幽遠者。可以徑造。慎毋墮落通別。而夾雜圓種也。則如來為其厚幸矣。是為敘。
賜進士第欽差行人司行人永嘉邵建䇿薰沐合十書
No. 607-D 新註法華經序
經云法華經藏深固幽遠無人能到若然豈言說可能跂及者哉此即釋迦世尊於三七日中所說華嚴法界無二無別雖智如鶖子未免驚疑況餘眾乎此實難信難解不可思議大解脫法門也陳隋間天台智者大師顗公靈山親承大蘇妙悟證法華三昧獲旋陀羅尼既而居江陵為章安等弟子開玄義十卷惟釋經題所謂九旬談妙者也後居瓦官寺復為章安等以權實本迹開顯之旨別釋經文名曰文句亦十卷先是光宅所註其中不免訛謬大師悉去之以正其說至唐荊溪尊者又推廣大師之說撰釋籤十卷釋玄義妙樂十卷釋文句則一經之妙大備而無餘蘊矣然而文辭浩博義理深玄自非老於座主之學者弗能入也於是元之慧愚谷者一以大師成言註於句下以使初學啟發蒙昧惜乎歲久板刻不存前住上天竺一菴如法師乃前高僧具菴法師之弟子也得其正傳博通教義講說熟閑於今兩測一人而[A4]已間居南京大報恩寺念祖道之荒涼大教之將墜於是亦一以大師成言註述斯經不敢妄加[A5]己見混餚其說疑誤後學比慧愚谷者加詳編為七卷吳中顧道珍繕寫極為嚴整道珍與同學佛人管叔純馮覺成顧道昇顧禧然姜孟圭等共募眾緣為之刊梓流通一日叔純等懷香過予徵予序引予時年八十四歲抱病在家焉能措筆然覩茲盛德之事亦當為之助喜若以法華經藏深固幽遠無人能到豈可以言說跂及者哉姑摭一二為序以弁其端當知此經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上足以答君親之厚恩下足以濟飛潛之幽趣如太虗空豈有量哉故為序後之覽者當求言外之意云。
永樂十六年正月十五日資善大夫太子少師吳郡姚廣孝序
妙法蓮華經科註卷第一
○初釋首題明五重玄義一法喻為名二實相為體三一乘因果為宗四斷疑生信為用五無上醍醐為教相法喻為名者法即妙法喻謂蓮華所言妙者妙名不可思議乃褒美之辭也所言法者十界十如權實本迹之法也良以妙法難解假喻易彰蓮華則華果同時妙法則權實一體故有迹門三喻本門三喻迹門三喻者一為蓮故華喻為實施權二華開蓮現喻開權顯實三華落蓮成喻廢權立實本門三喻者一為蓮故華喻從本垂迹二華開蓮現喻開迹顯本三華落蓮成喻廢迹立本此首題中蓮華一喻乃總喻也若經文中火宅等七喻是別喻也故妙玄云七譬是別蓮華是總舉總攝別故冠篇首總別雖殊莫非為顯權實本迹之法耳經者法也常也十界同軌之為法三世不易謂之常故以法喻為此經之名也實相為體者謂十界十如之法一一離虗妄相名為實相故龍樹云除諸法實相餘皆魔事然此妙體在迹門謂之諸法實相在本門謂之非如非異本迹雖殊妙體是一故以實相為此經之體也一乘因果為宗者宗即要義所謂佛自行因果為宗也云何為要無量眾善言因則攝無量證得言果則攝故以一乘因果為此經之宗也斷疑生信為用者用即力用也迹門開顯斷權疑生實信本門開顯斷近疑生遠信故以斷疑生信為此經之用也無上醍醐為教相者教者聖人被下之言也相者分別同異也此經純圓異乎偏少之教喻如醍醐上味不同乳酪生熟酥味故以無上醍醐為此經之教相也然此五重玄義皆是經中所詮之旨祖師預取解釋首題者欲令受持讀誦之人即於首題能了一經之大旨故也。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經題五字如前釋弘傳序者弘廣也大也傳轉也亦流傳也序即次序爾雅云東西墻謂之序註云所以別內外也謂見墻別宅舍之內外觀序知一經之由致也律師序述此經之大猷葢欲廣傳後代展轉流通而不絕也。
終南山釋道宣述
終南山名距長安八十里在扶風武功縣東接驪山太華西連太白隴山其山北來勢終於南故云終南關中記云終南一名中南在天之中居都之南故曰中南釋者梵語具云釋迦此云能仁佛之姓也故凡投佛出家者皆以釋為姓阿含經云四河入海同一鹹味四姓出家皆名為釋是也律師諱道宣生京兆錢氏父吏部尚書母夢月輪貫懷而孕又夢梵僧語之曰所孕者梁之祐律師也及長師日嚴頵(於倫切)公出家落𩬊年二十依首師進具又從學律唐高祖武德七年甲申徙居終南紵麻蘭若製行事鈔甞行般舟三昧前後總二十會常感天人送饌侍衛後在西明寺行道中夜臨砌足蹶且仆有少年介冑擁衛之律師問汝為誰曰弟子博叉天王子張瓊也以師戒德故來給衛耳因以佛牙授師夜捧行道晝藏地穴唯弟子文綱知之又授以餌藥修合之方即今天王補心丸是也師問以世尊在世及滅後時事瓊一一為言隨問隨錄集為感天侍應傳一卷高宗乾封二年丁卯冬十月三日入滅眾聞天人同聲請師歸彌勒內院穆宗讚曰代有覺人為如來使龍鬼歸降天人奉侍聲飛五天辭驚萬里金烏西墜佛日東舉稽首皈依肇律宗主懿宗朝[A9]諡澄照述者著述也述者之謂賢作者之謂聖儒典云述而不作律師自謙故云述也。
妙法蓮華經者統諸佛降靈之本致也。
統(他綜切)總也降靈猶降神也致趣也諸佛皆從兜率降神出現於世其本懷之致趣莫不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授記作佛而後[A10]已今經開顯既開眾生佛之知見授記作佛則總紀諸佛出世之意故云統諸佛降靈之本致也。
蘊結大夏出彼千齡東傳震旦三百餘載。
蘊積也蘊結即結集也大夏即竺國之美稱如來生於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入滅於周穆王五十二年壬申二月十五日既入滅弟子阿難輩於是始結集大小經律論藏至東漢明帝永平七年計一千餘年故曰出彼千齡齡即年也是年帝夢金人長大項有日光飛至殿庭旦問羣臣太學聞人傅毅奏曰周昭王時西域有佛出世其形長一丈六尺而黃金色陛下所夢將非是乎博士王遵推周書異記佐之帝遂遣中郎將蔡愔博士秦景等一十八人使西域求佛法蔡愔等至天竺隣境月氏國遇梵僧摩騰法蘭二人奉佛經像來震旦遂同東還永平十年入闕獻經像帝大悅帝於雍門外立寺騰蘭居之以白馬䭾經而來遂名白馬寺永平十四年五嶽道士費叔才褚善信等忌之斥言虗偽騰蘭白於帝曰吾佛出世法水火不能壞請與方士驗之帝敕叔才等盡出所有奇經秘訣與騰蘭所持來經像就焚之正月十五日火作而騰蘭諸經完然不燼方士稽首欽服帝益異之由是騰蘭習漢言久之譯四十二章經十地斷結佛本生法海藏佛本行等五經佛法自此始流東土故曰東傳震旦震旦或曰真丹琳法師云東方屬震是日出之方故云震旦華嚴音義翻為漢地樓炭經云葱河以東名為震旦以初日出耀於東隅故得名也據此則震旦非梵語矣自漢永平七年至獻帝合一百五十五年歸魏魏五主合四十五年歸西晉西晉四主合五十二年至東晉安帝義熈二年羅什譯此經時合八十九年總計三百四十一年故曰三百餘載載年也爾雅云唐虞曰載取物終更始也。
西晉惠帝永康年中長安青門燉煌菩薩竺法護者初翻此經名正法華。
西晉武皇帝司馬氏諱炎字安世文帝昭之子也受魏禪即帝位乙酉改元泰始國號晉都洛陽故曰西晉始自武帝次惠帝次懷帝終於愍帝惠帝諱衷字正度武帝第二子庚戌四月即位改元永熈繼改元康庚申又改永康止一年長安古稱咸陽漢高祖改名長安青門在長安城東即邵平種瓜處也燉煌即今甘肅沙州路古流沙地禹貢雍州之域也漢為燉煌郡陽關玉門關洼水在焉竺曇摩羅剎此云法護月氏國人究三十六國道術兼通其語泰始二年丙戌自天竺達於玉門因居燉煌世號燉煌菩薩後入長安居青門大周目錄云太康七年譯正法華今謂太康乃武帝年號序既云惠帝當以永康為正也。
東晉安帝隆安年中後秦弘始丘慈沙門鳩摩羅什次翻此經名妙法蓮華。
東晉司馬氏都建康始於元帝終於恭帝禪於宋凡十一主合一百三年元帝諱睿瑯琊王覲之子宣帝曾孫也年十五嗣封瑯琊王後為安東將軍鎮建康西晉愍帝建興四年丙子詔王攝萬幾明年即王位改元建武又明年戊寅始即帝位改元大興鳩摩羅什譯經於後秦境內序必先書東晉者存正統也第十主安帝諱德宗孝武太子丙申繼孝武即帝位次年丁酉改元隆安凡五年又改元興凡三年又改義熈凡十四年後秦姓姚名萇字景茂赤亭羗人當晉孝武皇帝太元八年癸未前秦符堅攻晉以兗州[A11]刺史姚萇為龍驤將軍後又以為司馬討慕容泓等萇軍大敗懼奔時渭北馬牧等紏扇羗豪率其戶口歸萇者五萬餘家推萇為盟主晉太元丙戌四月萇自[A12]陝西等路入長安即帝位改年建初國號大秦史以後秦別之萇遣將吳忠執堅於五將堅子丕立為馮該所害南安王符登立晉太元十八年癸巳十二月萇卒子興立率眾伐前秦秦主登大敗次年甲午興即帝位改年皇初凡五年又改弘始當晉隆安三年[A13]己亥也丘慈與龜茲同國名在焉耆西南沙門此云勤息謂勤脩眾善止息諸惡也鳩摩羅什此云童壽龜茲國人前秦符堅遣驍騎將軍呂光等率兵七萬伐龜茲國取什當晉太元七年壬午歲光與什俱還至涼州聞堅[A14]已歿光遂據涼州即三河王位國號大涼改年太安當晉太元十一年也及光卒子紹立為太原公呂纂所害纂立又為呂超所廢立呂隆後秦姚興弘始三年遣師伐隆隆上表隆興遂迎什至長安當晉隆安五年辛丑也弘始八年什於草堂寺譯出今經為七卷當晉義熈二年丙午也序文律師言隆安年中者乃是什始至長安之年非什譯此經之年也法華文句云鳩摩羅什以偽秦弘始五年四月二十三日於長安逍遙園譯大品經竟至八年夏於草堂寺譯此妙法蓮華經什少時日誦三萬二千言隨母出家遍遊西域淹貫羣籍尤善大乘在龜茲日諸王會同每請師說法必跪伏而聽後居秦國大闡經論所譯出者三百八十卷秦主以師禮事之優寵特甚弘始十五年四月十三日入滅壽七十歲當晉義熈九年癸丑也。
隋氏仁壽大興善寺北天竺沙門闍那笈多後所翻者同名妙法。
隋高祖文皇帝姓楊名堅弘農華陰人漢太尉震十四代孫初宇文秦仕魏封周公至子覺受魏禪國號周堅父忠甞事周有功官至太傅隋國公堅襲封焉陳大建十三年辛丑堅受周禪都長安國號隋自文帝至恭帝三主合三十七年今以國稱故云隋氏仁壽文帝年號也名義云天竺之稱異議紏紛舊云身毒或曰賢豆今從正音宜云印度此云月葢以其土賢聖繼軌導凡御物如月照臨故也五印度之境周九萬餘里今云北天竺者即五天竺國之一也闍那笈多二法師名闍那具云闍那崛多此云志德北天竺人剎帝利種遊涉行化來達此境笈多具云達摩笈多此云法密南天竺人序不云者缺也按添品經序云大隋仁壽元年辛酉普曜寺沙門上行請闍那崛多達摩笈多二法師於大興善寺重譯此經為八卷名曰添品妙法蓮華故知闍那笈多是二人也昇師目錄云言添品者謂於晉秦兩譯經內添合改移有五一於晉秦譯本添普門品後偈頌二於秦譯藥王品後補日光喻之全文三合天授品於寶塔品內四移囑累品於普賢品後五回陀羅尼品於神力品後又唐不空譯法華軌儀全與添品法華改易是同甚違什師按品次第。
三經重沓文旨互陳時所宗尚皆弘秦本。
一經三譯故云重沓文詞旨趣交互陳述如十如是晉譯則無秦譯則有又藥草喻後半品之文晉隋兩譯則有秦譯則無又囑累品秦譯置二十二隋譯則置之卷末故云文旨互陳也宗尊也尚高也此經雖更三譯然古今所尊尚者唯傳弘什師所譯之本。
自餘支品別偈不無其流具如序曆故所非述。
三譯之外如名義云達摩摩提於齊武永平年中譯出提婆達多品經一卷又東晉祗密帝譯出普門品經一卷此師名義不載支分各異故曰支品又闍那崛多於西川益州龍淵寺譯出普門品重頌偈一卷故曰別偈如是品偈雖支別不同莫不各有源流具如彼經本序紀其所自故今所不述也又流即流類如云品類相從目之為品是也曆象也又通作歷又一解餘饒也饒即多之義也葢言秦本之內自多支品別偈其品偈之源流流類備如各品各偈之中[A15]已自序曆可見故今所以不陳述也私謂前解獨指普門品重頌為別偈者固是若細詳之文意似不特言別譯達多普門二品為支品葢言一經之內諸品為支品也且律師作序正為序於秦本安得濫及別譯之品哉讀者審之。
夫以靈嶽降靈非大聖無由開化適化所及非昔緣無以導心。
靈嶽降靈者此借用儒典維嶽降靈生申及甫之意蓋言靈山所化之機皆蘊英靈之秀而降生者自非吾佛大聖神通駭動智辨宣揚則何由開導而化度之此言應稱於機也適化所及者適當也亦稱適也謂佛雖大聖不能化無緣之人如靈山所化之機昔皆於大通佛世聽王子覆講法華之時[A16]已下一乘之種中間退大漸次調停以至於今方得妙悟自非宿昔有緣種者則無因開導其心此言機稱於應也。
所以仙苑告成機分大小之別金河顧命道殊半滿之科豈非教被乘時無足覈其高會。
梵語婆羅痆(女黠切)斯舊曰波羅柰或翻江繞城或以羣鹿所居亦名鹿苑以古仙所居亦名仙苑告成者如來六年苦行之後於菩提樹下而成正覺也佛既成道必說法被機機有利鈍則大小不同如初華嚴大隔於小鹿苑小隔於大方等大小同聞是也此二句言應必被機也梵語㕧剌拏伐底河此云有金河是產閻浮金處河畔有娑羅林在拘尸城外顧命者儒典尚書有顧命篇鄭玄註云臨終出命故謂之顧顧將去意也佛將入滅而垂言教說涅槃之經如成王將終作顧命之書也涅槃追說四教事同方等藏為半字教通別圓為滿字教故曰道殊半滿之科科等也此二句言機必稟教也初言仙苑後言金河者葢舉一化之初後以攝中間方等般若之二時故總結云教被乘時等如華嚴被大機乘時為說圓滿脩多羅教鹿苑被小機乘時為說藏教方等被大小機乘時為說藏通別圓之四教乃至涅槃亦復如是上之四時設教雖則被機乘時約部言之皆屬於權並不足以考覈其實如法華之高會唯譚一實也法華功高一化理冠羣經[A17]已今當說最為第一律師之言足可徵矣。
是知五千退席為進增慢之儔五百授記俱崇密化之迹。
方便品初如來既歎諸佛權實二智甚深無量難解難入舍利弗即騰疑致請及如來誡許為說五千人等便乃越席而去如來即斥言此輩罪根深重及增上慢又云退亦佳矣雖曰斥他意在䇿進在座有增上慢者不生退席之心也富樓那等五百弟子本是深位菩薩今內秘外現迹示聲聞至法華會上復授與成佛之記者蓋崇其密示輔佛行化之迹也崇高也猶迹高本下之義也。
所以放光現瑞開發請之教源。
序品中言如來說無量義經[A18]已入定放白毫光具現六瑞故使彌勒懷疑以請文殊決答是知放光現瑞乃開發起啟請說教之本源也。
出定揚德暢佛慧之宏略。
方便品如來從三昧安詳而起讚揚諸佛權實二智之德意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則佛慧之宏遠方略方乃通暢也二智佛之知見皆佛慧之異名耳。
朽宅通入大之文軌。
譬喻品初以三車誘引諸子及出火宅後乃等賜大車以喻鹿苑初為聲聞等權說諦緣度三乘之法令其脩習出於三界逗至法華開權顯實唯談一乘圓實之法咸令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故經云如來初以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譬天下大治之時書同文車同軌約法則同圓教一實之文約喻則同大車一乘之軌豈非朽故火宅之喻乃是引小向大之說故云通入大之文軌。
化城引昔緣之不墜。
化城者無而倐有名化防非禦敵曰城以喻小乘真空涅槃防見思之非禦生死之歒也化城喻品初為疲極之眾化作一城以為止息然後令至寶所以譬如來昔為王子之時為其下大乘之種中間退大向小如止化城今至法華復為說大授記作佛豈非化城之喻是導引宿昔之緣之不墜失也。
繫珠明理性之常在。
五百弟子授記品陳如等得記之後悔過自責乃以繫珠為喻以陳領解珠譬實相之理乃大乘緣種也葢佛昔於大通佛世嘗以大法教令發心為下一乘之種多劫廢忘不知不覺今得授記方知緣種不失理性常在譬人至親友家親友以珠繫其衣內其人醉臥不覺及後親友復為示之即知衣內之珠不失以喻理性之常在也。
鑿井顯示悟之多方。
法師品佛說譬如有人渴乏須水穿鑿高原猶見乾土知水尚遠施功不[A19]已轉見濕土其心決定知水必近以喻在家出家之人若未聞解思惟脩習此經是人去阿耨菩提尚遠若得聞解思惟脩習此經必知是人得近阿耨菩提佛以種種方便教化方乃悟入故云示悟之多方。
詞義宛然喻陳惟遠。
文詞義理宛然符合加以如上種種比喻敷陳則一經之旨獨惟幽遠也。
自非大哀曠濟拔滯溺之沉流一極悲心拯昏迷之失性。
眾生滯著諸有沒溺愛河此等之流自非如來興大哀憐廣為津濟安能拔其生死之苦令得涅槃之樂又眾生為無明所覆昏惑迷倒自非如來等一至極悲愍之心安能拯其昏迷之暗令復本性之明也。
自漢至唐六百餘載總歷羣籍四千餘軸受持盛者無出此經。
自漢永平十年佛教始流東土至東晉合三百五十二年又宋五十九年又齊二十三年又梁五十五年又陳三十三年又隋三十七年又唐高祖至高宗乾封二年律師入滅合五十年總計六百九年故云六百餘載但莫考律師於唐代何年作此序耳六百餘載之內總經譯出諸經卷目雖有四千餘軸之多今昔受持之盛者莫出什師所譯之法華也。
將非機教相扣並智勝之遺塵聞而深敬俱威王之餘勣。
機教相扣者機即所化之機教即能被之教扣擊也謂機必稟教教必被機機教互相擊動也且稟教之機竝昔從大通智勝佛所同下一乘種子其上根利智者於初中間[A20]已得道竟其鈍根者中間退大以來佛為節節調停至今王城亦得道竟後之受持此經者將非昔同下種最鈍之人乎望前之多比今之少有若遺塵故云智勝之遺塵又若聞此經信敬不疑謗者乃是威音王佛所不輕為下大乘緣種之餘功故也。
輙於經首序而綜之。
輙專也綜即機縷之持絲制經者律師專於此經之首述為序文綜括一經之大旨庶使誦持者知義意之有歸法喻之相顯譬若機縷之持絲制經令其條然有緒而不紊亂也。
庶得早淨六根仰慈尊之嘉會速成四德趣樂土之玄猷。
此謂誦持之人苟知一經之大旨念念從聞思脩依解立行自然獲得六根清淨則能見佛常在耆山如隋智者大師行法華三昧誦經至藥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即豁然大悟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故經云若有深心信解則為見佛常在耆山等或云慈尊指彌勒也普賢勸發品云若有受持讀誦解其義趣乃至云即往兜率天上彌勒菩薩所二說俱通速成四德者謂常樂我淨也不遷不變謂之常離二死苦謂之樂八大自在謂之我三惑淨盡謂之淨既成就四德必得往生極樂國土故經云如說脩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趣向也猷道也道即能通之義謂因此玄玅之道即能通至淨邦也。
弘贊莫窮永貽諸後云爾。
贊助也貽遺也律師作序之意葢欲贊助此經永遺後代冀展轉流通無窮無盡也或問法華本迹二門律師何但序迹而不言本今為答曰若知從本垂迹即知因迹顯本故荊溪尊者云若解迹妙本妙非遙本迹雖殊不思議一。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終)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奉 詔譯
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
序義有三謂次也由也述也如是等五事冠於經首次序也放光六瑞起發之端由序也問答釋疑正說弄引序述也具此三義故稱為序品者梵語䟦渠此翻為品義類同者聚在一段故名品也唯藥王菩薩本事品是佛親唱餘或結集者所置或譯人添足諸品之始故言第一然有通序別序從如是去至却坐一面是通序以諸經初同有如是等五事故從爾時世尊去至品盡是別序以別序一經故。
△次釋經文二初迹次本法華文句章安祖師云天台智者大師分文為三初品為序方便品訖分別功德十九行偈凡十五品半名正從偈後盡經凡十一品半名流通又一時分為二從序至安樂行十四品約迹開權顯實從涌出訖經十四品約本開權顯實本迹各序正流通初品為序方便訖授學無學人記品為正法師訖安樂行為流通涌出訖彌勒[A21]已問斯事佛今答之半品名序從佛告阿逸多下訖分別功德品十九行偈名正此後盡經為流通今記從前三消文也初迹門三初一品序分二初通序六初所聞法體。
如是。
如是者舉所聞之法體也不異名如無非曰是如於三諦之是故曰如是若約教釋者諸經不同如是亦異若佛明俗諦有文字真諦無文字阿難傳佛俗諦文字與佛說不異故名如因此俗文會真諦理故名是此則三藏經初如是也佛明即色是空空即是色色空空色無二無別空色不異為如即事而真為是阿難傳佛能詮之文不異為如能詮即所詮為是此則通教經初如是也佛明生死是有涅槃是無出生死有入涅槃無出涅槃無入於中道阿難傳此出有入無出無入中與佛說不異為如從淺至深無非曰是此則別教經初如是也佛明生死即涅槃亦即中道真如法界實性實際徧一切處無非佛法阿難傳此與佛說無異故名如如如不動故名是文如理是究竟成就此則圓教經初如是即今經之如是也大論云佛將涅槃阿難問佛一切經首當作何語佛言應云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方某國與某大眾俱此即通序亦名破邪序對破外道阿漚故亦名證信序為令聞者不疑故。
△二能持之人。
我聞。
我聞者謂如是之法阿難從佛而聞也大論云阿難與聽眾述佛遺旨親承不謬故曰我聞。
△三聞持和合。
一時。
一時者聞持和合非異時也又感應因緣合一之時也。
△四時從佛聞。
佛。
梵語佛陀此云知者知過去現在未來眾生非眾生數常無常等一切諸法故名佛陀又云覺者覺有三義一者自覺悟性真常了惑虗妄二者覺他運無緣慈度有情界三者覺行圓滿即名妙覺故華嚴經云一切諸法性無生亦無滅奇哉大導師自覺能覺他若約教釋者於道場樹下知覺世間出世間覺世即苦集覺出世即道滅亦能覺他三十四心正習俱盡現丈六身為三乘人說諦緣度法即三藏教佛也現帶劣勝應身樹下一念相應斷餘殘習者即通教佛也單現尊特相坐蓮華臺受佛職者即別教佛也隱前三相惟示不可思議如虗空相即圓教佛也今經正彰開顯開前三教果頭之佛即是圓教法身之佛如云垢衣內身實是瓔珞長者故三十二相相相無邊即是尊特亦即法身所以龍女讚云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淨名疏云四處現尊特唯法華最勝。
△五聞持之所。
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住者能住住所住能住即是首楞嚴三昧所住即是忍土王城王舍城者駁足王與千王共立舍城都五山中為大國故云王舍城因緣出大論耆闍崛此云靈鷲亦云鷲頭山峯似鷲故名亦云狼跡前佛今佛皆居此山若佛滅後羅漢住法滅後支佛鬼神住既是聖靈所居因呼為靈鷲山佛說此經凡三會中會在多寶塔內前後二會皆在此山中者佛居中道今處山中說中道也。
△六聞持之伴二初列眾三初聲聞眾二初比丘眾二初多知識六初舉類。
與大比丘眾。
與者共義大者器量尊重為天王等大人所敬有大道故有大用故有大知故故言大比丘者淨名疏云或言有翻或言無翻有翻者翻云除饉眾生薄福在因無法自資得報多所饉乏出家戒行是良福田能生物善除因果之饉乏故言除饉言無翻者名含三義一破惡二怖魔三乞士戒防形非定除心亂慧悟想虗能破見思之惡故名破惡既能破惡摩羅念言其既出界復化餘人俱出三界乖於魔意魔乃愁懼故名怖魔夫在家人三種如法一田二商三仕用養身命出家之人佛不許此惟乞食自濟身安道存福利檀越故名乞士眾者梵語僧伽此云和合眾事和無別眾法和無別理也。
△二明數。
萬二千人俱。
△三明位。
皆是阿羅漢。
梵語阿羅漢舊翻無著不生應供或言無翻名含三義無明糠脫後世田中不受生死果報故云不生斷九十八使煩惱盡故名殺賊具智斷功德堪為人天福田故云應供。
△四歎德。
諸漏[A24]已盡無復煩惱此兩句歎上殺賊漏者三漏也一欲漏謂欲界一切煩惱除無明二有漏謂上二界一切煩惱除無明三無明漏謂三界無明無明即癡也成論云失道故名漏律云癡人造業開諸漏門毗曇云漏落生死成論義通因果律專在因毗曇唯果由惑造業致生死苦亡法身失慧命喪重寶皆是賊義煩惱者昏煩之法惱亂心神即九十八使也煩惱是能潤漏業是所潤能所既盡是殺賊義逮得[A25]己利一句是歎應供三界因果皆名為他智斷功德皆名[A26]己利[A27]己利具足故成應供盡諸有結心得自在此兩句是歎不生諸有即二十五有生處也結即二十五有生因也因果不亡故名為有因盡果亡即是不生心得自在者定具足名心自在慧具足名慧自在慧自在未必心自在心自在必慧自在今言心自在即是定慧具足也。
△五列名。
其名曰阿若憍陳如。
阿若者名也此翻無知無知者非無所知乃知無耳若依二諦即是知真以無生智為名也憍陳如姓也此翻火器婆羅門種其先事火從此命族火有二義照也燒也照則暗不生燒則物不生故以不生為姓也或稱之為釋摩男者以其聞法得道最在一切人天羅漢之前如云佛最長子即陳如也。
摩訶迦葉。
此翻大龜氏其先代學道靈龜負仙圖而應從德命族故名大龜氏時人多以姓召之其名畢鉢羅父母禱樹神而生故亦云飲光以其身光能暎餘光使不現故亦云光波以其身光炎涌故佛弟子中多名迦葉如十力三迦葉等於同姓中最長故曰摩訶迦葉梵語摩訶含大多勝三義即五種不翻中多含不翻也如來滅後以法付之令法久住乃傳金縷大僧伽黎住鷄足山至未來彌勒出世付法授衣竟然後入滅。
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
迦葉如前釋優樓頻羅此云木瓜林伽耶此云城那提此云河此三人昔於毗婆尸佛時共樹剎柱以是因緣報為兄弟兄為瓶沙王師有五百弟子兩弟亦各有二百五十皆行兄法不肯歸佛佛因作十種神變謂龍毒不中龍火不燒恒水不溺等兄及二弟師徒皆伏投佛出家具出瑞應經。
舍利弗。
舍利此云鶖(七由切)鷺水鳥也弗此云子大論云婆陀羅王婦生一女眼似舍利鳥眼即名此女為舍利以其是舍利所生故名舍利弗又翻身子此女好形身身之所生故言身子增一阿含經云我佛法中智慧無窮決了諸疑者舍利弗第一。
大目犍連。
目犍連婆羅門姓也此云讚誦名拘律陀拘律陀樹名禱此樹神而生故文殊問經翻萊茯根真諦云勿伽羅翻胡豆二物皆古仙嗜食因以命族正云摩訶沒特伽羅此云[A28]采菽氏菽亦豆也增一阿含經云我弟子中神通輕舉飛到十方者大目連第一。
摩訶迦旃延。
迦旃延婆羅門姓也此云文飾善論義故阿含經云善分別義敷演道教者迦旃延第一。
阿㝹樓䭾。
或云阿那律陀此云無貧或云阿泥盧豆此云如意即名也昔於飢世以稗飯施辟支佛獲九十一劫天人之中受如意樂故名如意爾來無所乏少故名無貧及稟佛出家由精進故七日七夜眼睫不交遂喪精失肉眼[A29]已佛令求天眼繫念在緣四大淨色半頭而發內外通徹明暗悉睹見大千世界如觀掌果增一阿含經云我佛法中天眼徹視者阿那律比丘第一。
劫賓那。
此云房宿以因父母禱房星而生故以名之又初出家時因往見佛夜值雨寄宿淘師房以草為座後一比丘亦來寄宿劫賓那即推草與之至中夜後來比丘問何所往答曰我欲見佛後比丘遂為說法豁然得道後比丘即佛也以共佛宿淘師房從得道處為名故言房宿又善占星宿明識圖像從解得名阿含經云我佛法中善知星宿日月者劫賓那比丘第一。
憍梵波提。
此云牛呞亦曰牛跡昔五百世曾為牛王牛若食後恒事虗哨餘報未除唼唼常嚼故時人稱為牛呞避人笑故恒居天上不知佛滅迦葉集千羅漢遣下座僧使追憍梵憍梵問佛使答云佛[A30]已入滅即言佛出我出佛住我住佛滅我滅遂入滅阿含經云樂在天上不樂人間牛跡比丘第一。
離婆多。
亦云離越此翻星宿父母從星辰乞子因星作名雖得出家猶隨本字阿含經云坐禪入定心不倒亂離越比丘第一。
畢陵伽婆蹉(七何切)。
此云餘習五百世為婆羅門餘氣猶貢高過恒水叱河神云小婢駐流河神分為兩派其神被叱遂往訴佛佛令懺謝即合掌言小婢莫嗔大眾笑之河神云懺而更罵佛言本習如此實無高心。
薄拘羅。
此云善容容貌端正故年一百六十歲無病無夭由昔持不殺戒故九十一劫命不中夭昔施僧一訶梨勒果故身常無病增一阿含曰壽命極長終不中夭常樂閑居不處眾中薄拘羅第一。
摩訶拘絺羅。
此云大膝膝骨麤大故乃舍利弗舅與姊舍利論議不如拘絺羅思惟念言非姊力也必懷智人寄言母口未生乃爾及生長大當如之何即棄家往南天竺讀十八經時人笑之累世難通一生非冀乃歎曰在家為姊所勝在外為他所輕誓讀不休無暇剪爪時人呼為長爪梵志後投佛出家得法眼淨。
難陀。
亦云放牛難陀此云善歡喜妙樂云從初慕道為名歡喜中勝故云善也。
孫陀羅難陀。
孫陀羅此名好愛妻名也難陀此云歡喜[A31]己號也揀異放牛難陀故標妻名也。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富樓那翻滿願是父名彌多羅翻慈是母名尼者天竺女人通名也從父母得名故名滿慈子阿含經云我父名滿我母名慈諸梵行人遂呼我為滿慈子。
須菩提。
此云空生亦云善吉亦云善業其生之日家中庫藏一切皆空故字空生庫藏空故父母驚異以問占者占者言吉因名善吉及其出家見空得道兼修慈心得無諍三昧是以常能將護物心故名善業佛從忉利天下率土輻凑爭先頂禮惟須菩提端坐石室念諸法空豁然悟道故為解空第一。
阿難。
此云歡喜或云慶喜或云無染佛成道日生舉國欣慶故名歡喜亦名慶喜阿難隨佛入天人龍宮見天人龍女心無染著故名無染佛滅度後迦葉大眾讚曰面如淨滿月目若青蓮華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其入滅時於恒河中入風奮迅三昧分身為四分一與天上一與龍宮一毗舍離國一阿闍世王增一阿含經云知時明物所至無疑所憶不忘多聞廣達堪任奉持阿難第一。
羅睺羅。
此云覆障是佛親子往昔因塞鼠穴又不看婆羅門六日故處胎六年因名覆障初佛為太子時求出家父王不許乃曰汝若有子聽汝出家太子即以指指妃腹曰却後六年汝當生男太子既出家[A32]已耶輸有娠諸釋咸瞋疑其非正耶輸遂設火坑誓曰我若為非子母俱滅若真遺體天當為證因抱子投坑坑變為池蓮華捧體王及國人始復不疑於是父王喜曰雖失其子而獲其孫孫為金輪吾亦何恨後佛索令出家父王不許耶輸將上高樓目連飛空取之佛度出家為舍利弗弟子密行第一。
△六結句。
如是眾所知識大阿羅漢等。
此結多知識眾也言知識者聞名為知見形為識或見形為知見心為識知識者多故曰眾所知識。
△二少知識。
復有學無學二千人。
學無學者前之三果研真斷惑名為學第四阿羅漢果真窮惑盡名曰無學此但舉位明數而不歎德故名為少知識眾耳聖與凡絕交亦不分別多識少識特以希高慕遠者以多識引之藏名隱德退讓者以少識引之然不可以多少之迹失其本也。
△二比丘尼。
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與眷屬六千人俱。
摩訶波闍波提此云大愛道亦云憍曇彌此云眾主以有智故方能愛道故名大愛道為尼眾之主故名眾主乃佛之姨母也會正記云佛成道後十四年姨母求出家佛不許阿難為陳三請佛令阿難傳八敬法若能行者聽汝出家彼云能行遂度出家八敬者一百歲比丘尼見初受戒比丘當迎拜請坐二不得罵謗比丘三不得舉比丘過失比丘得說尼過四於僧中求受大戒五若犯僧殘罪應半月向僧中行摩那埵六當於僧中求教授人七不應在無比丘處夏安居八夏訖詣僧中求自恣人。
羅睺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亦與眷屬俱。
耶輸陀羅此云華色亦曰名聞然在家為菩薩之妻天人知識出家為尼眾之主位居無學即名聞也十二遊經出三夫人一瞿夷二耶輸三鹿野未曾有及瑞應經皆云羅睺是瞿夷子涅槃及法華皆云是耶輸子二義云何通或可彼經舉大母此經舉所生釋論云瞿毗陀是寶女不孕即是瞿夷翻明女故知是耶輸子也。
△二菩薩眾六初氣類。
菩薩摩訶薩。
具足應云菩提薩埵摩訶薩埵今略提埵二字菩提此云道薩埵此云心大論釋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眾生用諸佛道成就眾生故名菩提薩埵又菩提是自行薩埵是化他自修佛道又化他故。
△二大數。
八萬人。
餘經集眾菩薩甚多此經何少或是語其大數或譬王論密事不可率土同謀且言八萬耳。
△三階位。
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云無上正徧知道莫之大無上也其道真正無法不知正徧知也苑師云阿翻無耨多羅翻上三藐翻正也等也徧也菩提翻覺梵語阿鞞䟦致地此云不退轉不退有三一位不退二行不退三念不退華嚴明初住得如來一身無量身具三不退若以不次寄次第說者則七信名位不退八信[A33]已去名行不退初住[A34]已去名念不退又入空名位不退入假名行不退入中名念不退今言初住分具三德名三不退般若是位不退離二死故解脫是行不退諸行具故法身是念不退證實境故此不退轉一句即具兩意成上即是明位起後即是歎德今以不退轉至下能度百千眾生凡十三句作橫竪消文一竪約十地義便二橫約初住義便不退轉者竪論即是歎初歡喜地喜其不退墮二邊入於中道獲三不退故知歎初地也橫論即是歎初發心住一發一切發出過二邊革凡超聖住於中道其心念念寂滅故言得不退轉。
△四歎德。
皆得陀羅尼。
陀羅尼此云總持又云遮持竪論即是歎第二地此地名離垢亦名離達離遮諸惡達持眾善即陀羅義故知歡第二地也橫論即是歎初住遮離取相無知無明等障持達般若解脫法身等德故言得陀羅尼。
樂說辯才。
樂說辯才即四無礙辯之一也竪論即是歎第三發光地亦名明地內智明外說辯欲知智在說故說有種種樂說最勝故知歎第三地也橫論即是歎初住十信似解尚能以一妙音徧滿三千界何況初住真解口密功德故言樂說辯才。
轉不退轉法輪。
不退轉如向釋輪有轉義摧碾義葢轉法輪即能摧破眾生惑業故也竪論即是歎第四𦦨慧地𦦨能破暗又能焦炷轉法輪自害[A35]己惑如焦炷破他迷如除暗故知歎第四地也橫論即是歎初住能分身百世界作佛以能說法教化故言能轉不退法輪。
供養無量百千諸佛。
竪論即是歎第五難勝地此地得深禪定用神通力難勝難及於一念頃徧至十方供養諸佛故知歎第五地也橫論即是歎初住得不思議神力徧能承事法界諸佛故言供養無量百千諸佛也。
於諸佛所植眾德本。
竪論即是歎第六現前地由得禪定能供養諸佛福資種智種智現前智是德本如種植於地故知歎第六地也橫論即是歎初住得實相本能植眾德也。
常為諸佛之所稱歎。
竪論即是歎第七遠行地二智方便出過一切廣修利益稱會佛心故知歎第七地也橫論即是歎初住開佛知見知見[A36]己法與諸佛同故為諸佛之所稱歎。
以慈脩身。
竪論即是歎第八不動地正智不動不出三界但以慈熏身應入五道熏口為說法熏心為設方便正法華具熏三業故知歎第八地也橫論即是歎初住以無緣慈普現色身徧應法界故言以慈脩身。
善入佛慧。
竪論即是歎第九善慧地深入實際妙徹本源此名義最合故知歎第九地也橫論即是歎初住入秘密藏故言善入佛慧。
通達大智。
竪論即是歎第十法雲地法身如虗空禪定如大雲智慧如大雨善入佛法名慧巧用佛法名智故知歎第十地也橫論即是歎初住一心三智無能障礙故云通達大智。
到於彼岸。
竪論即是歎第十地內德到三諦之彼岸因中說果又到在不久也橫論即是歎初住事理分究竟故言到於彼岸。
名稱普聞無量世界。
竪論即是歎第十地外德由內德深廣致令聲名普聞內外相稱也十地後若開等覺位者以上到於彼岸及今名稱普聞無量世界二句擬之橫論即是歎初住圓德真實與名相稱故言名稱普聞無量世界。
能度無數百千眾生。
竪論即是歎第十地餘地度人或一界至九界不名能度此第十地勝前故稱能度須知諸地悉具如上功德而今出沒釋者為人情好異故依十地名便又竪義易解故作此一途消文橫論即是歎初住能為十法界而作依止安立救護故言能度百千眾生圓歎初住何德不攝略言十三句耳初住尚爾況後位耶眾生者劫初男女眾共生世又五陰眾共而生又處處受生故名眾生。
△五列名。
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
文殊師利此云妙德大經云了了見佛性猶如妙德等思益經云雖說諸法而不起法相不起非法相故名妙德西域記云曼殊室利此云妙吉祥首楞嚴經云過去無量阿僧祇劫作佛號龍種上尊王佛央掘經云現在北方歡喜世界作佛號歡喜藏[1]牟尼寶積佛慈恩上生經云未來成佛名曰普現。
觀世音菩薩。
梵語婆婁吉低稅此云觀世音能所圓融有無兼暢照窮正性察其本末故稱觀也世音者是所觀之境也萬像流動隔別不同類音殊唱俱蒙離苦菩薩弘慈一時普救皆令解脫故曰觀世音悲華經云若有眾生受苦稱我名念我者為我天耳天眼所見聞不得免苦不取正覺爾時寶藏佛云汝觀一切眾生生大悲心今當字汝為觀世音至本品詳釋。
得大勢菩薩。
梵語摩訶那鉢此云大勢至思益經云我投足之處震動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宮殿故名大勢至寶藏佛言由汝願取大千世界今當字汝為大勢至。
常精進菩薩。
寶積經云是菩薩為一眾生經無量劫隨逐不捨猶不受化無一念棄捨以身心精進故名常精進。
不休息菩薩。
思益經云恒河沙劫為一日夜三十日為月十二月為歲過百千萬億劫得值一佛如是值恒河沙佛行諸梵行修習功德然後受記心不休息故名不休息。
寶掌菩薩。
寶積經云以何義故名為寶掌謂彼菩薩於諸佛土化眾生時欲以右手徧捫若干諸佛世界即隨所欲而能成辦從其手出佛法僧聲乃至慈悲喜捨之聲又大論云寶掌菩薩七寶從其手出給施一切眾生又令歡喜得至涅槃故名寶掌。
藥王菩薩。
觀經云昔名星光從尊者日藏聞說佛慧以雪山上藥供養眾僧願於未來能治眾生身心二病舉世歡喜號為藥王後當作佛名曰樓至如來。
勇施菩薩(至)越三界菩薩。
此七菩薩疏文欠釋補註略出其義云出世法寶徧施眾生而無疲厭故名勇施所證三諦可尊如寶能證三智圓照如月故名寶月圓妙三智能除昏煩熱惱猶如月光清涼破暗故名月光三智圓明無有缺減猶如滿月故名滿月境智冥合有大力用故名大力以大力用徧應眾緣徧拔眾苦故名無量力超越分段變易二種生死故名越三界也。
䟦陀婆羅菩薩。
䟦陀婆羅此云善守思益經云若眾生聞名者畢定得三菩提故名善守或云賢首以位居等覺為眾賢之首故也。
彌勒菩薩。
西域記云梅哩麗耶此云慈氏姓也過去為王名曇摩流支慈育國人自爾至今常名慈氏思益經云若眾生見者即得慈心三昧故名慈氏又名阿逸多此云無能勝。
寶積菩薩。
什師註淨名經云積聚智慧寶故名寶積也。
導師菩薩。
思益經云於墮邪道眾生生大悲心令入正道不求恩報故名導師。
△六結句。
如是等菩薩摩訶薩八萬人俱。
△三八部眾八初欲界天眾。
爾時釋提桓因與其眷屬二萬天子俱。
釋提桓因因陀羅此云能作能作忉利天主故也瓔珞經云過賢劫二千二十四劫作佛號無著世尊。
復有名月天子普香天子寶光天子。
此三天子是帝釋內臣如卿相即三光天子也名月是寶吉祥月天子普香是明星天子寶光是寶意日天子。
四大天王與其眷屬萬天子俱。
四大天王是帝釋外臣如武將居須彌山腹四面東提頭賴吒此云持國護持國土故亦云安民居黃金埵領乾闥婆富單那南毗留勒叉此云增長令他善根增長故居琉璃埵領薜茘多鳩槃茶西毗留愽叉此云廣目亦云雜語能作種種語言故居白銀埵領毒龍毗舍闍北毗沙門此云多聞福德之名聞四方故居水精埵領羅剎夜叉此四天王各領二鬼不令惱人故稱護世次此上有忉利夜摩兜率三天而不列者文略耳。
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與其眷屬三萬天子俱。
自在即第五化樂天於五欲境變化自娛樂故大自在即第六他化自在天欲得五欲境時餘天為化假他所作以成[A37]己樂故即魔王也。
△二色界天眾。
娑婆世界主梵天王(至)與其眷屬萬二千天子俱。
娑婆正云索訶此翻忍其土眾生安於十惡不肯出離從人名土故稱為忍悲華經云云何名娑婆是諸眾生忍受三毒及諸煩惱故名忍土淨名疏云梵是西音此翻離欲除下地繫上升色界故名離欲尸棄此翻頂髻經標梵王後舉尸棄似如兩人依釋論正以尸棄為王梵王是舉位尸棄是顯名恐目一人耳此天居於初禪中間內有覺觀外有言說故得主領為王毗曇論云二禪[A38]已上無言語法不得為王若涅槃疏言摩醯首羅居色界頂主大千者乃取尊極為王若曰有言語號令能統上冠下只是尸棄為王光明即二禪天等即等於三禪四禪天也。
△三龍王等眾。
有八龍王難陀龍王䟦難陀龍王。
難陀此云歡喜䟦此云善此兄弟二龍常護摩竭提國雨澤以時國無飢年瓶沙王年為一會以報百姓聞皆歡喜從此得名即目連所降者也。
娑伽羅龍王。
娑伽羅此云醎海從居海受名。
和脩吉龍王。
和脩吉此云多頭亦云寶稱。
德叉迦龍王。
德叉迦此云現毒亦云多舌。
阿那婆達多龍王。
亦云阿耨達此翻無惱阿含經云雪山有池名阿耨達池中有五柱堂龍常處此從池得名。
摩那斯龍王。
摩那斯此云大身亦云大力脩羅排海水淹善見城此龍縈身以遏海水。
優鉢羅龍王。
亦云漚鉢羅此翻黛色蓮華龍依此住從池得名。
等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四緊那羅眾。
有四緊那羅王(至)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緊那羅此云疑神似人而有一角故號人非人乃天帝法樂之神也居十寶山若身有異相即上奏樂佛說法時諸天弦歌而頌法門即此神也舊云法緊奏四諦妙緊奏十二因緣大緊奏六度持緊總奏前三今言奏四教法門也本住不可思議迹寄弦管歌詠十力也。
△五乾闥婆眾。
有四乾闥婆王(至)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乾闥婆此云嗅香以香為食亦云香陰其身出香乃天帝俗樂之神也樂者緣幢倒擲之伎也樂音者鼓節弦管也美者幢倒中之勝者也美音者絃管中之勝者也。
△六阿脩羅眾。
有四阿修羅王(至)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正云阿素洛此云無端正男醜女端正故又云非天淨名疏云此神果報隣次諸天而非天故又云無酒四天下採華醞於大海魚龍業力其味不變瞋妬誓斷故言無酒有二種鬼道攝者居大海邊畜生道攝者居大海底婆稚正云䟦稚迦此翻團圓與天帝戰時被縛因誓得脫故以名焉佉羅騫䭾此云廣肩胛亦云惡陰即湧海水者毗摩質多羅此云淨心亦名種種疑即舍脂父也羅睺羅此云障持障持日月者也以日光照眼不能見遂舉手障日世人因言日蝕月亦如是。
△七迦樓羅眾。
有四迦樓羅王(至)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迦樓羅此云金翅其翅金色兩翅相去三百三十六萬里頸有如意珠以龍為食大威德者威勝羣輩又威攝諸龍故大身者身大羣輩故大滿者所噉之龍恒充足[A39]己意故如意者頸有此珠故。
△八人王民眾。
韋提希子阿闍世王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韋提希此云思惟闍王母也阿闍世此云未生怨十六觀經疏云未生之日相師占之此兒生[A40]已定當害父故名未生怨妙樂云母懷之日[A41]已有惡心於瓶沙王未生[A42]已惡故名未生怨或呼婆羅留支此云無指妙樂云初生相者云凶王令升樓撲之不死但損一指故為名也內人將護呼為善見普超經云阿闍世從文殊懺悔得柔順忍命終入賓叱羅地獄即入即出生上方佛土得無生忍彌勒出時復來此界名不動菩薩後當作佛號淨界如來。
△二總結。
各禮佛足退坐一面。
△二別序五初眾集序二初眾集威儀。
爾時世尊四眾圍繞。
爾時者欲現六瑞之時也梵語路迦那他此翻世尊成論云具上九號為物欽重天上人間所共尊仰故曰世尊四眾者舊謂出家在家各二合為四眾此名局意狹今約一眾更開為四謂發起當機影響結緣發起者權謀智鑑知機知時擊揚發動成辦利益名發起眾當機者宿植德本緣合時熟聞即得道名當機眾影響者古往諸佛法身菩薩隱其圓極匡輔法王如形之有影谷之有響雖無為作而有巨益名影響眾結緣者結謂結搆立機之始緣即緣助能成其終既無擊動之能亦無鎮嚴之用而過去根淺三慧不生現世雖見佛聞法無四悉檀益但作未來得度因緣名結緣眾比丘眾既爾餘三眾亦然合十六眾圍繞者行旋威儀也。
△二眾集供養。
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供養者通論三業皆是供養別論施其依報名供養卑謹虔禮名恭敬至念專注名尊重發言稱美名讚歎。
△二現瑞序二初此土六瑞六初說法。
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說大乘經者善戒經有七大一法大謂十二部毗佛略也二心大謂求菩提三解大謂解菩薩藏四淨大謂見道淨心五莊嚴大謂福德智慧六時大謂三僧祇行行七具足大謂以相好自嚴得菩提也前六是因大第七是果大大因大果合為大乘經乘以運載為義運歸三德秘藏故也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所謂無相無相不相名為實相從此實相生無量法所謂二法三道四果此等諸法名為無量實相為義處從一義處出無量法得為無量法入一義處作序譬如算師從一算下諸算除諸算歸一算由下故除下為除本從一派諸收諸歸一開為合序亦復如是故無量義經謂之從一出多今經謂之收多歸一是以無量義經為法華之序也教菩薩法者無量義處用教菩薩義處即諦理也佛所護念者無量義處是佛自所證得是故如來之所護念經云佛自住大乘是也妙樂云無生死相故言無相涅槃亦無故言不相二法即頓漸三道即三乘四果即羅漢支佛菩薩佛。
△二入定。
佛說此經[A43]已(至)身心不動。
結加趺坐者禪門云若半加以左壓右若全加更䟤右以壓左如龍蟠結古往諸佛及弟子眾盡行此法又加趺起惡覺尚生他敬心況入深境界而不適悅天人耶又非世受用法不與外道共能破魔軍煩惱故三昧此云調直定又云正定亦云正受佛說無量義經[A44]已復入無量義處三昧者慧定相成非禪不智須先入定非智不禪故先說法說此無量義經竟而更入者是為法華作序耳身心不動者三昧之法持於身心故不動也。
△三雨華。
是時天雨曼陀羅華(至)而散佛上及諸大眾。
曼陀羅此云適意又云白華曼殊沙此云柔輭又云赤華雨此四華者表其當獲佛因佛因者住行向地圓因也小白表習種性十住開佛知見也大白表性種性十行示佛知見也小赤表道種性十回向悟佛知見也大赤表聖種性十地入佛知見也因有趣果之義故云而散佛上。
△四地動。
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光明記云六種者動起踊三種是形震吼擊三種是聲妙樂云此六種者若約事釋新舊不同新云動涌震擊吼爆今且用舊搖颺不安名動自下升高名起[嶙-山+土]壠凹凸名涌隱隱有聲名震砰(披耕切)磕(克合切)發響名吼令物覺悟名覺經論略標多云震動即於形聲各標一也於六種中又各有三謂動徧動等徧動直動為動四天下動為徧動大千動為等徧動餘五亦如是合十八種動若約法者表淨十八界也今經言六種動即表住行向地等妙六番破無明無明盤礴未曾侵毀方將破壞故動地以表之無明若轉即變為明故普佛世界六種震動也六種中光記云擊今疏云覺擊打搏也爆火聲也。
△五眾喜。
爾時會中比丘(至)歡喜合掌一心觀佛。
比丘比丘尼出家二眾也優婆塞優婆夷在家二眾也優婆塞正云鄔婆索迦此翻近事男優婆夷正云鄔婆斯迦此翻近事女言近事者親承近事諸佛法故梵語提婆此云天天然自然樂勝身勝故名天即欲界等諸天也梵語那伽此云龍龍有四種一守天宮殿持令不落者二興雲致雨益人間者三地龍決江開瀆者四伏藏守轉輪王大福人藏者夜叉正音藥叉此云捷疾亦云勇揵亦云暴惡乾闥婆等如前釋摩睺羅伽亦云摩呼羅伽此云大腹行什曰是地龍而腹行也人非人者八部中有人鬼畜故以人非人等總結也龍鬼等得預法會者以其乘急戒緩故由乘急得聞法由戒緩墮龍鬼也輪王者阿含經云人壽增至二萬歲時銕輪王出獨治南洲增至四萬歲時銅輪王出治東南二洲增至六萬歲時銀輪王出治東西南三洲增至八萬歲時金輪王出治四天下有金輪寶忽現在前王曰可向東方如法而轉輪即東轉王將四兵隨其後往巡行諸國南西北方亦復如是故曰轉輪聖王眾見雨華地動瑞相非常知甘露將降欣躍內充表大機當發感於勝應是故歡喜合掌一心觀佛也。
△六放光。
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至)靡不周徧。
白毫者觀佛海三昧經云佛初生時牽長五尺苦行時長一丈四尺得佛時長一丈五尺其毫中表俱空如白琉璃筒內外清淨從初疑心中間行行種種相貌乃至入涅槃一切功德皆現毫中毫在二眉之間即表中道常德也其相柔軟表樂德卷舒自在表我德白表淨德光照此土他土表自覺覺他照東方者東是四方之初表十住是諸位之始也萬八千者約十八界論百法界千性相即有一萬八千此等境界佛慧未開今應當開故以數表之耳迹門說法生身菩薩朗然見理入於十住乃至十地本門說法法身菩薩增道損生亦四位增長故云靡不周徧。
△二他土六瑞六初見六趣眾生。
下至阿鼻地獄(至)盡見彼土六趣眾生。
阿鼻此云無間成論明趣果受苦時命及形五皆無間也地獄者輔行云從義立名謂地下之獄名為地獄故婆沙論云贍部洲下過五百踰繕那乃有其獄阿迦尼吒此云質礙究竟即色究竟天也六趣者天人脩羅地獄鬼畜也趣是向義謂隨所作業向六道受生也。
△二見彼土諸佛。
又見彼土現在諸佛。
是現彼佛為五濁故出現於世與此土佛出世意同也。
△三聞諸佛說法。
及聞諸佛所說經法。
是現彼佛初從無相一法非頓而頓與此土佛初說華嚴意同也。
△四見四眾得道。
并見彼諸比丘比丘尼(至)諸脩行得道者。
是現彼佛非漸而漸與此土佛次說三藏意同也諸脩行者三乘修諦緣度之行也得道者得見道脩道也。
△五見菩薩行行。
復見諸菩薩摩訶薩(至)種種相貌行菩薩道。
是現彼佛說方等般若眾經與此土佛三藏之後所說意同也種種因緣者昔種善為因今稟教為緣菩薩通乎四教故云種種因緣四教各有四門即種種相貌故知因緣相貌種別無量皆是彼與此同妙樂云因緣謂感應差別信解謂能感不同相貌謂信後行異有此不同故云種種雖復殊途不逾二味。
△六見諸佛涅槃。
復見諸佛般涅槃者(至)以佛舍利起七寶塔。
是現彼佛般若之後開權顯實收無量法還入一法唱入涅槃息化起塔與此土佛說法華涅槃意同也般涅槃者梵音略也具足應云摩訶般涅槃那此云大滅度大即法身滅即解脫度即般若即三德秘藏也舍利或云室利羅亦云設利羅他翻靈骨或翻骨身梵語塔婆或云窣堵波此翻方墳或翻圓塚亦翻高顯謂安置身骨處也起塔之相雖表二經法華之相仍隱若於所見中亦見授記聲聞及說壽長遠[A45]已泄正宗之意則不成序今雖見涅槃一相乃含於法華故疏云開權等也。
△三疑念序二初彌勒疑念三初正念六瑞。
爾時彌勒菩薩作是念(至)以何因緣而有此瑞。
神變者神名天心即是天然內慧變名變動即是六瑞外彰法王法力超益一切彌勒不測外變亦不知內慧故興疑念又彌勒值佛植善既多何容不髣髴知應須隱明示暗權言不知耳。
△二念問誰答。
今佛世尊入於三昧(至)當以問誰誰能答者。
△三念問文殊。
復作此念(至)必應見此希有之相我今當問。
△二大眾疑念二初念六瑞。
爾時比丘比丘尼(至)是佛光明神通之相。
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徹照無礙故曰神通。
△二念問誰答。
今當問誰。
△四發問序二初長行二初經家述二初述自疑。
爾時彌勒菩薩欲自決疑。
△二述他疑。
又觀四眾比丘比丘尼(至)眾會之心。
△二正發問二初問此土。
而問文殊師利言(至)放大光明。
△二問他土。
照於東方萬八千土悉見彼佛國界莊嚴。
△二偈頌二初頌上問二初頌問此土六瑞。
於是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以偈問曰。
西域記云舊曰偈梵本略也或曰偈他梵音訛也今從正音宜云伽陀此翻頌長行之後復有偈頌者龍樹毗婆沙云一隨國土天竺有散華貫華之說如此土序後銘也二隨樂欲不同有樂散說或樂章句三隨生解不同或於散說得解或於章句得解四隨利鈍不同利者一聞即悟鈍者再說方悟又表佛殷勤重說又為眾集前後故有偈也。
文殊師利導師何故(至)身意快然得未曾有。
初一行頌放光瑞導師謂佛也良以說法入定能導於人故稱導師次一行半頌雨華瑞梵語旃檀或曰此方無故不翻或云義翻與藥能除病故旃檀香風者風本無香而香為奇特香本屬華華香如檀故曰旃檀香風夫天華至妙豈有色而無香此表因運至果如華之有香風華既集地地則嚴淨此表因若趣果果則嚴淨也次半行頌地動瑞次一行頌眾喜瑞也。
△二頌問他土六瑞六初問六趣眾生。
眉間光明照於東方(至)受報好醜於此悉見。
眾生是能趣之人生死是所趣之處善惡業緣是能趣之因受報或好或醜是所趣之果也。
△二頌彼佛說法。
又覩諸佛聖主師子(至)照明佛法開悟眾生。
此四行偈謂彼佛說頓教逗大根性也聖主者聖即是主主謂主伴是諸菩薩伴中之主故云聖主梵語鄔波僧訶此云師子又云狻猊大經云師子發聲震吼為壞詐師子為欲試自力等喻佛能摧伏魔軍示眾十力等故云聖主師子又師子吼者名決定說前兩教主非師子吼說非決定不談真實第一義故演說經法微妙第一者即如此土先照高山說華嚴教也雖云兼別最初純大故云第一前之兩教猶雜煩惱故非清淨赴機未徧不名柔輭以彼說別圓二教故名清淨柔輭也教諸菩薩者即如此土七處等會無聲聞也別圓並詮中道故云梵音深妙稱理當機故云令人樂聞各於世界者一者以萬八千為各二者主伴不同為各別圓二教各有四門名為種種等照明佛法開悟眾生者即如此土始見我身入如來慧也妙樂云無三乘事故言佛法。
△三問他土四眾三初開聲聞小乘。
若人遭苦厭老病死為說涅槃盡諸苦際。
此頌具明四諦若人遭苦苦含因果即苦集二諦厭老病死即道諦為說涅槃即滅諦若人遭苦而造惡業苦不得盡若人遭苦而造善業苦亦不盡若人遭苦於外道法中而求解脫但增見長非苦亦不盡若人遭苦厭苦復厭集感佛說涅槃者此人則能盡諸苦際也涅槃者肇法師涅槃論曰此云滅度言其大患永滅超度四流斯乃小乘真空涅槃也。
△二開緣覺中乘。
若人有福曾供養佛志求勝法為說緣覺。
若人有福者聲聞三生種福支佛百劫種福形彼聲聞故言有福此是脩福多也曾供養佛是供佛多也志求勝法者謂深求緣起勝妙之理是聞法多也梵語辟支迦羅此云緣覺因觀十二因緣覺真諦理故言緣覺別行記云支佛脩行不立分果深觀緣起久種三多福慧既隆預侵二習故居聲聞上。
△三開六度大乘。
若有佛子脩種種行求無上慧為說淨道。
以真慈悲能紹佛種故言佛子脩於六度故言種種行志求佛道故言無上慧六度中無六蔽如藥中無病故言淨道非畢竟淨也妙樂云脩種種行及無上慧諸教共有今形凡小亦得種種及無上名非畢竟者且約三藏六度言之藥中無病名為淨耳。
△四結前并開後。
文殊師利我住於此(至)如是眾多今當略說。
見聞若斯者又見佛子等即見也演說經典及為說等即聞也大綱略足故云若斯此是結前也及千億事等即是開後也開後者續後而說故云今當略說。
△五問脩菩薩行三初總略問。
我見彼土恒沙菩薩種種因緣而求佛道。
妙樂云恒沙者恒即恒河亦云殑伽河阿耨達池四面各出一河東銀牛口出殑伽河南金象口出信度河西琉璃馬口出縛芻河北頗胝迦師子口出徙多河各繞池一匝流入四海惟殑伽沙細而多外人所計以為福河入洗滅罪佛亦順俗故常指之又佛說法多近此河故以為喻。
△二次第問六初問檀那三初問捨財。
或有行施金銀珊瑚(至)欄楯華葢軒飾布施。
軒大夫以上車也以物飾軒故曰軒飾。
△二問捨身。
復見菩薩身肉手足及妻子施求無上道。
身肉等是內身妻子等是外身。
△三問捨命。
又見菩薩頭目身體欣樂施與求佛智慧。
捨頭目即捨命而不言法者讓後般若也。
△二問尸羅。
文殊師利我見諸王(至)剃除鬚𩬊而被法服。
諸王剃除鬚𩬊而科云問戒者正約比丘論持戒也在家施易戒難出家施難戒易故約比丘明戒也妙樂云往詣等者表往非餘故指佛所所問尊極云無上道所棄不輕故云樂土身心俱離故云剃除法服者即袈裟也瓔珞經云若天龍八部鬬諍念此袈裟生慈悲心意令比丘安可不忍又龍得一縷金翅不吞具明如僧祇律。
△三問忍辱。
或見菩薩而作比丘獨處閑靜樂誦經典。
忍有三種閑林邃谷惡人惡獸忍耐無瞋即生忍自節守志即苦行忍為求佛道即第一義忍又而作比丘即苦行忍獨處閑靜即生忍樂誦經典即第一義忍也。
△四問精進。
又見菩薩勇猛精進入於深山思惟佛道。
夫深山可畏非窳怯者所居唯勇進者能安之傍若無物思脩實相念念不休進求佛道也。
△五問禪定二初問根本禪。
又見離欲常處空閑深修禪定得五神通。
離欲者藏通二教修根本背捨亦修不淨等觀離欲界欲別教兼離二乘欲圓教又離順道法愛欲深修禪定者發初禪一品此定未深乃至九品傳傳為深此定轉變自在能發諸通凡夫但五通二乘具六別教菩薩讓佛分有無漏亦但稱五通也圓教約理初後皆具六通若從實說初住[A46]已去亦但分得無漏通耳六通者一天眼二天耳三他心四宿命五身如意六漏盡今言得五神通者未得究竟漏盡通也二乘斷見思盡雖云具六若望菩薩亦但五也別圓無明未盡分證無漏故亦但稱五也。
△二問出世禪。
又見菩薩安禪合掌以千萬偈讚諸法王。
此是別圓之禪靜散不相妨不起滅定現諸威儀如修羅琴不拊而韻無緣無念有感則形故能安禪讚佛也。
△六問般若二初問自行。
復見菩薩智深志固能問諸佛聞悉受持。
智深者慧窮理本也志固者誓願廣大也此即二種莊嚴能問能持也。
△二問化他。
又見佛子定慧具足(至)破魔兵眾而擊法鼓。
定慧具足者別圓地住方乃具足無量喻者即是種種方便諸教之中引無量譬類助顯第一義也破魔兵眾者空觀破四魔假觀次第破八魔中觀圓破八魔梵語魔羅此云能奪命死魔實能奪命餘煩惱魔五陰魔天主魔能作奪命因緣又能奪智慧命故四魔皆云能奪命也又翻為障能為修道者作障礙故前三魔可知天主魔者垂裕記云第六天上別有魔羅所居他化天攝既破魔[A47]已應轉法輪而云擊法鼓者初發心住便成正覺百佛世界作佛以真妙梵音警悟眾生即是圓擊梵輪法鼓輔行云八魔者謂陰等四及無常等四古譯經論魔字從石自梁武來謂魔能惱人字宜從鬼。
△三不次問七初問禪定二初問入捨禪。
又見菩薩寂然宴默天龍恭敬不以為喜。
不以為喜即捨禪妙樂云捨禪者第四禪也亦可別圓忘懷之捨忘彼禪故名之為捨。
△二問入悲禪。
又見菩薩處林放光濟地獄苦令入佛道。
婆沙論云初禪脩悲易二禪脩喜易三禪脩慈易四禪脩捨易此中悲禪既云化他豈獨初禪故知一一禪皆應云慈乃至喜捨。
△三問精進。
又見佛子未甞睡眠經行林中勤求佛道。
未甞睡眠即是般舟念佛等法門也睡眠者止觀云心神昏昏為睡六識暗塞四大倚放為眠。
△三問尸羅。
又見具戒威儀無缺淨如寶珠以求佛道。
威儀無缺即是初不缺戒淨如寶珠即是第十究竟戒但舉初後中間可解大論明十戒一不缺二不破三不穿四不雜五隨道六無著七智所讚八自在九隨定十具足即究竟也今十始終悉是菩薩故皆求佛道。
△四問忍辱。
又見佛子住忍辱力(至)皆悉能忍以求佛道。
忍辱者法界次第云內心能安忍外所辱故名忍辱有二種一者生忍二者法忍生忍有二一於恭敬供養中能忍不著則不生憍逸二於瞋罵打害及蚊蚋等能忍則不生瞋惱是為生忍法忍亦二一者非心法謂寒熱風雨飢渴老病等二者心法謂瞋憂欲慢諸邪見等於此二法能忍不動是名法忍力者阿含經云力有六種小兒啼為力女人瞋為力國王憍為力羅漢進為力諸佛悲為力比丘忍為力遺教經云若不能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妙樂云初半行能忍人次半行所忍境下半行用忍意。
△五更問禪。
又見菩薩離諸戲笑(至)億千萬歲以求佛道。
離戲笑是却掉悔葢離痴眷屬是除瞋葢親近智者是除疑葢一心除亂是却貪葢攝念山林是除睡葢妙樂云初一行半明所離次半行明離意以諸教禪皆離五葢意在佛道如寶積經中迦葉云有四法急走捨離百由旬外一利養二惡友三惡眾四同住多戲笑或瞋鬬等。
△六問檀那二初四事施。
或見菩薩肴膳飲食(至)流泉浴池施佛及僧。
妙樂云初一行二事謂飲食湯藥次一行衣服次二行臥具房舍等肴𦵔也膳美食也。
△二結成施。
如是等施種種微妙歡喜無厭求無上道。
△七問般若三初不可說而說般若。
或有菩薩說寂滅法種種教詔無數眾生。
至理寂滅本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詔爾雅訓導。
△二不可觀而觀般若。
或見菩薩觀諸法性無有二相猶如虗空。
諸法性空本不可觀順性而脩故可觀也。
△三而說而觀論般若。
又見佛子心無所著以此妙慧求無上道。
心無所著即是心行處滅心不著故必離言說即是言語道斷言語道斷泯前初行不可說而說心行處滅泯前次行不可觀而觀雖復雙泯而說而照。
△六問佛般涅槃六初標佛滅起塔。
文殊師利又有菩薩佛滅度後供養舍利。
△二問塔數多少。
又見佛子造諸塔廟無數恒沙嚴飾國界。
△三明塔量縱廣。
寶塔高妙五千由旬縱廣正等二千由旬。
△四明塔相莊嚴。
一一塔廟各千幢幡珠交露幔寶鈴和鳴。
幔(莫羊切)幕也交謂交結露謂顯露。
△五明供養眾具。
諸天龍神人及非人香華伎樂常以供養。
△六結供養塔廟。
文殊師利諸佛子等(至)如天樹王其華開敷。
天樹王者即忉利天波利質多羅樹此云圓生大經云樹高百由旬根深五由旬枝葉布五十由旬其華香徧五十由旬光照八十由旬。
△二頌請答二初舉疑述請三初舉見此土事。
佛放一光我及眾會見此國界種種殊妙。
△二舉見他土事。
諸佛神力智慧希有放一淨光照無量國。
初二句歎光本本即神力智慧言諸佛者舉諸顯一正指釋迦希有者正歎爾前不然故云希有第三句歎光體由二事故其光乃淨第四句歎光用即所照國也過萬八千方云無量故前立數且從所表。
△三請答決眾疑。
我等見此得未曾有佛子文殊願決眾疑。
見此者見二土瑞也與一化異故云未曾諸佛子等疑事不輕故重啟之非專為[A48]己故云眾也。
△二釋四伏難二初正釋。
四眾欣仰瞻仁及我(至)及見諸佛此非小緣。
此四行偈釋伏難也言伏難者文殊內心搆難不肯時答其意有三一此瑞希奇不可倉卒輕爾有判二智眾如海謙光推高三靳固前却生眾渴仰故以伏難潛而拒之彌勒彰灼釋難意亦有三一瑞大疑大若不為釋憂兕在懷妨聞正說二眾海乃多機在仁者三闔眾瞻仁故知注誠殷重所以彰言釋難請令時答初伏難者因正請生請云佛子文殊願決眾疑文殊仍此起初伏難汝云眾疑眾未曾疑若疑應問眾既不疑我何所決彌勒即以第一偈釋云四眾欣仰瞻仁及我及我欲令我問瞻仁欲得仁答文殊因此起第二難眾同有疑不易可答待佛出定然後決疑彌勒即用第二偈釋若有疑在懷憂兕不泰應以時答復知如來何時定起故言佛子時答決疑令喜文殊因此起第三難我與仁者同居學地欲測佛意微共籌量獨令我答於理不可彌勒即以第三偈釋我亦微心下思踟蹰兩楹為說妙法為當授記故言佛坐道場所得妙法為欲說此為當授記文殊因此起第四難若如汝說即是釋疑何煩我答彌勒即以第四偈釋安得以我猶豫之心而判大事故言示諸佛土此非小緣文殊伏難既窮謙光亦止此發問序中文殊伏乎四難則是潛也彌勒釋之四偈則是顯也文殊為賓彌勒為主此四伏難光宅受於次師次師受於江北釗師既是先賢文外巧思天台承用若下答問序中彌勒伏乎四疑則是潛也文殊釋之四偈則是顯也彌勒為賓文殊為主此亦文外巧思出自天台非傳他疏也。
△二結請。
文殊當知四眾龍神瞻察仁者為說何等。
△五答問序二初長行四初自惟忖答二初標章。
爾時文殊師利語彌勒菩薩摩訶薩(至)如我惟忖。
惟者思惟忖者籌量惟今如昔忖昔如今然文殊古佛豈應不知迹示思惟也。
△二正惟忖。
今佛世尊欲說大法(至)擊大法鼓演大法義。
欲說大法者惟昔諸佛說無量義經後則開權顯實收無量以歸一忖於今佛既說無量義[A49]已亦應開權顯實會無量以歸一一者即大法也雨大法雨者惟昔諸佛天雨四華之後一雨所潤普入圓因住行向地忖於今佛雨華之後亦應一雨所潤皆成佛因住行向地故言雨大法雨也吹大法螺者吹螺改號惟昔四眾見瑞歡喜障除機動即改人教行理皆一忖今眾喜亦應障除機動改人教行理皆一所改既深故言吹大法螺也擊大法鼓者嚴鼓誡兵譬破無明惟昔地動[A50]已後即有六番破無明賊忖於今佛地動[A51]已後亦應六番破無明賊聲教極妙故言擊大法鼓也演大法義者惟昔諸佛放白毫光後即說法華忖於今佛放光[A52]已後亦應即說法華故言演大法義也如是五句悉是惟昔判今忖今類昔也。
△二略曾見答。
諸善男子我於過去諸佛(至)故現斯瑞。
初以[A53]己智惟忖今以略曾見答欲令眾生咸得聞知者聞即聞慧知即思慧收無量歸一改三乘教理六番破無明等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故言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也。
△三廣曾見答三初引最初一佛同三初時節。
諸善男子如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
梵語阿僧祇劫此云無數時。
△二標名。
爾時有佛號日月燈明(至)天人師佛世尊。
日月燈明是別號如來等是通號佛佛應身皆具此十故名通號此十號義若總略釋者無虗妄名如來良福田名應供知法界名正徧知具三明名明行足不還來名善逝知眾生國土名世間解無與等名無上士調他心名調御丈夫為眾生眼名天人師知三聚名佛具茲十德名世間尊此十號名經論開合不同大經釋為十一句大論第三合無上士調御丈夫為一句世尊為第十句瓔珞經云一者如來乃至十者佛陀具足十號名世中尊。
△三說法三初明初說頓教同。
演說正法初善中善後善(至)具足清白梵行之相。
初中後三善者即是頓教序正流通三段名為時節善其義深遠即是頓教了義之理二乘不測其邊底故言深遠名為義善其語巧妙即是頓教之文八音所吐會理直說悅菩薩心名為語善純一無雜不與二乘共即是頓教獨一善具足者具明界內界外滿字之法即是頓教圓滿善清白無二邊瑕穢即是頓教調柔善梵行之相者即是頓教無緣慈善此文殊引古佛頓教七善與今佛頓說七善同也。
△二頓後開漸教同。
為求聲聞者(至)為諸菩薩說應六波羅蜜。
聞佛聲教故曰聲聞苦集滅道四皆審實不虗故名四諦止觀云苦則三相遷移(生異滅)集則四心流動(貪嗔痴等分)道則對治易奪(菩提煩惱更互相傾)滅則滅有還無(滅二十五有還無餘涅槃)涅槃者即小乘真空涅槃也上問若人遭苦為說涅槃今文殊引古佛次頓之後亦開此聲聞乘以答斯問也梵語辟支迦羅此云緣覺因觀十二因緣覺真諦理故名緣覺十二因緣者一無明(無所明了故曰無明即過去一切煩惱)二行(造作名行即過去業也)三識(既有惑業意識妄念投托母胎名之為識)四名色(名是心色是質)五六入(六根成此胎中根有入塵之義故名為入)六觸(出胎[A54]已後由根對塵是名為觸)七受(因六塵觸六根即領納前境名之為受)八愛(貪于五欲名之為愛)九取(於五塵境生取著心名之為取)十有(體即是業如過去行由善惡業當生三有故名為有)十一生(從有還受後世五眾之身是名為生)十二老死(從生五眾之身熟壞是名為死)無明行等展轉感果為因互相由藉為緣故名十二因緣也上問若人有福志求勝法今文殊引古佛次頓之後亦開此中乘以答斯問也六波羅蜜者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是為六波羅蜜此云到彼岸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由脩此六度能到涅槃故也亦云事究竟菩薩為眾生徧修一切事行滿足故也上問佛子脩種種行今文殊引古佛次頓之後亦開六度菩薩乘以答斯問也如上三乘皆明古佛頓後說漸與今佛說漸同也。
△三頓漸後顯實同。
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種智。
一切種智者觀音玄義云能於一種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種一相寂滅相種種行類能知能解名一切種智即佛智也。
△二引中二萬佛同。
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至)所可說法初中後善。
初引一佛備舉頓漸說法與今佛同中引二萬佛但舉說頓與今佛同故言所可說法初中後善後引一佛但舉開漸與今佛同故言說大乘經名無量義等所以然者文殊見時皆具五味但文殊巧說為避繁文指初一佛可知故中後引同但互舉耳頗羅墮此云捷疾亦云利根。
△三引最後一佛同三初曾見事與今[A55]已同。
其最後佛未出家時(至)[A56]已於千萬佛所植諸善本。
昔佛八子今佛一子數雖不等竝出同居之土俱示有子一八赴緣別有所表生一子表一道清淨生八子表八正道其數雖異今取有子事同也言發大乘意者秪是四弘誓也梵行者慈悲喜捨因中化他之行也。
△二曾見事與今今同二初現相同二初明此土六瑞。
是時日月燈明佛(至)照東方萬八千佛土靡不周徧。
此明昔佛自土六瑞悉與今同初至佛所護念是說法同二從說是經[A57]已至身心不動是入定同三從是時至及諸大眾是雨華同四普佛世界六種震動是地動同五從爾時會中至一心觀佛是眾喜同六從爾時如來至靡不周徧是放光同。
△二明他土六瑞。
如今所見是諸佛土。
總云如今所見則知昔佛他土六瑞亦與今同。
△二疑念同。
彌勒當知爾時會中(至)欲知此光所為因緣。
昔佛會中疑念與今彌勒疑念是同也。
△二曾見事與今當同六初因人同。
時有菩薩名曰妙光有八百弟子。
昔佛定起因妙光說經今佛定起因身子說經正是所因人同昔佛八子師於妙光如來定起對告妙光又付託妙光今佛子羅雲亦師身子佛定起亦對告身子迹門竟又付託身子是故同也疑者云妙光是菩薩身子是聲聞云何是同昔事[A58]已彰稱為菩薩今事未發且言聲聞比及發迹身子是大菩薩非同何謂昔妙光垂迹何必不作聲聞特是文殊巧說方便隱顯耳弟子者淨名疏云夫師有匠成之能學者有資稟之德資則捨父從師敬師如父師之謙讓處之如弟。
△二說法同。
是時日月燈明佛(至)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三時節同。
六十小劫不起于座(至)若身若心而生懈倦。
昔佛說經六十小劫不起于座今佛說經五十小劫謂如半日即是時節同也妙樂云六十與五十食頃與半日數似小異皆即長而短故云同也須信六十小劫經文非虗聞法之志加以佛威一坐經時忘其久耳梵語劫簸此云分別時節以劫初人壽十歲時子年倍父年如是增至八萬四千歲後百年減一歲如是減至十歲此一增一減為一小劫如是二十番增減為一中劫成住壞空各二十番增減為一大劫空劫亦言二十番增減者且約住劫數量言之今釋迦出現於世正當二十小劫中第九減劫也。
△三唱滅同。
日月燈明佛於六十小劫(至)當入無餘涅槃。
昔佛說法華即唱入滅亦如迦葉佛以土淨故於法華唱滅即入滅也今佛說寶塔品中明如來不久當入涅槃化道[A59]已足唱滅事齊也梵魔等者梵即色界主亦三界主魔為欲界主沙門此云勤息勤行眾善止息諸惡故婆羅門者此云淨行外道中出家云淨行種也。
△五授記同。
時有菩薩名曰德藏(至)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授記者聖言說與曰授果與心期曰記昔佛授德藏菩薩記今經授聲聞記豈得是同昔化事[A60]已成故言授菩薩記正是會三歸一聲聞得記也若說昔授聲聞記者佛從定起更何所論文殊巧談故不說授聲聞記耳多陀阿伽度此云如來阿羅訶此云應供三藐三佛陀此云正徧知十號中略舉三號也。
△六滅後通經同五初明時節。
佛授記[A61]已便於中夜入無餘涅槃。
同緣出世薪盡火滅乃究竟涅槃也。
△二出其人。
佛滅度後妙光菩薩持妙法蓮華經。
△三明久遠。
滿八十小劫為人演說。
△四明所化二初正明八子行成久[A62]已得佛。
日月燈明佛八子(至)其最後成佛者名曰然燈。
所以引此八子八百者近則釋疑密開壽量釋疑者或謂彌勒補處為大文殊非補處為小小不應答大不應問故舉彌勒是昔八百之一八百既是妙光弟子宜應有問妙光昔親對佛先復為師故應釋今彌勒六瑞之疑密開壽量者妙光是釋迦九世祖師孫今成佛祖師為弟子師弟無定將密顯生非生滅非滅之意也妙樂云若論八子皆師妙光則八子皆以妙光而為父師既云八子展轉授記雖同師妙光應先記長子餘者次第展轉為師故得妙光居八代之首八子最後名曰然燈然燈既為釋迦之師是故妙光為釋迦九代祖也生非生等者既師弟更互當知師弟生實非生爾前曾滅滅亦非滅然燈者大論云太子生時一切身邊光如燈故故云然燈以至成佛亦名然燈釋尊修行名儒童時二僧祇滿遇然燈佛得受記莂。
△二八百之一方成今住補處。
八百弟子中有一人(至)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五會古今。
彌勒當知爾時妙光(至)求名菩薩汝身是也。
△四分明判答。
今見此瑞與本無異(至)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二偈頌三初頌廣曾見等同。
爾時文殊師利於大眾中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念過去世無量無數劫(至)令入佛智慧。
△二頌最後佛三同三初頌曾與[A63]己同。
佛未出家時所生八王子見大聖出家亦隨脩梵行。
△二頌曾與今同二初頌此彼六瑞同二初頌此土六瑞。
時佛說大乘經名無量義(至)現諸希有事。
初一行頌說法次一行頌入定次二句頌雨華長出天鼓自鳴表無問自說也次半行頌眾喜次半行頌地動次一句頌放光現諸希有事者即總頌諸瑞也。
△二頌他土六瑞五初頌見六趣眾生同。
此光照東方萬八千佛土(至)各供養其佛。
初半行重明總瑞次一句正舉六趣故云一切次一句中總明生死因果及處生死兩字總標也業明生死之因報明生死之果處即二十五有次一行明所依土前長行文及問答中皆不云光色至此方云者前豈應無玻瓈或云塞頗胝迦此云水玉琉璃具云吠琉璃此云青色寶亦翻不遠謂西域有山去波羅奈城不遠山出此寶因以名焉次一行明諸趣供養雖云供養意表機成當知前亦非無也。
△二頌見彼土諸佛同。
又見諸如來自然成佛道(至)內現真金像。
自然成佛道者方便道則加心修習發真道即是自然任運與理合也自然成佛道是報身琉璃是法身本淨金像是應物現形。
△三頌聞佛說頓教同。
世尊在大眾敷演深法義。
此則將法約人法既深玄當知必逗大機開頓教也此頌上純一無雜七善之文妙樂云言將法約人者但云深法不語菩薩約法須之。
△四頌見聲聞等三乘即是昔佛開漸教法同。
一一諸佛土聲聞眾無數(至)斯由佛光照。
此即將人約法人既二乘必知開三藏說也初一行頌上為聲聞人說應四諦等也雖不頌出緣覺兼攝在中次二行頌上六度大乘也行施忍辱等等餘禪慧二度耳而以比丘為六度菩薩者前發問偈中既云又見菩薩而作比丘於此名比丘為菩薩義亦無妨妙樂云言將人約法者但云聲聞不云四諦約人須之亦可從或有諸比丘去至說法求佛道四行總頌菩薩即六度義足以第三行是禪第四行是智。
△五頌見菩薩種種因緣即是開方等般若教同。
又見諸菩薩深入諸禪定(至)說法求佛道。
△二頌四眾疑念同。
爾時四部眾見日月燈佛(至)是事何因緣。
△三頌曾與當同六初頌因人同。
天人所奉尊適從三昧起(至)令妙光歡喜。
世間者隔別名世間差名間世間眼者言菩薩為世間出世間之眼目化導於人也。
△二頌說法同。
說是法華經。
△三頌時節同。
滿六十小劫不起於此座(至)悉皆能受持。
妙光奉持昔佛之法亦如身子受今佛付囑也。
△四頌唱滅同。
佛說是法華令眾歡喜[A64]已(至)當入於涅槃。
此是昔佛唱滅與今佛同尋繼也。
汝一心精進當離於放逸諸佛甚難值億劫時一遇。
此是昔佛囑累亦與今佛同如遺教經云汝等比丘我滅度後當珍敬波羅提木叉如暗遇明如貧得寶等。
世尊諸子等聞佛入涅槃各各懷悲惱佛滅一何速。
此時眾聞佛入滅而生悲泣亦與今佛同如大經云涕泣盈目徧體血現如波羅奢華此即重法慕人之志也。
聖主法之王安慰無量眾我若滅度時汝等勿憂怖。
此昔佛慰諭時眾亦與今佛同如遺教經云汝等比丘勿懷悲惱若我住世一劫二劫會亦應滅會而不離終不可得自利利人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無所益。
△五頌授記同。
是德藏菩薩於無漏實相(至)亦度無量眾。
無漏實相謂圓妙三諦之法也無漏者收攝三諦無漏失也實相者離虗妄分別之相名為實相即無相之相也。
△六頌滅後通經同五初頌滅後時節眾益。
佛此夜滅度如薪盡火滅(至)以求無上道。
如薪盡火滅者小乘佛以果報身為薪智慧為火慧依報身身滅智亡故云薪盡火滅大乘以機為薪逗應為火眾生機盡應形亦滅故云薪盡火滅。
△二頌能弘經人名號。
是妙光法師奉持佛法藏。
△三頌行經時節久近。
八十小劫中廣宣法華經。
△四頌所益弟子果滿二初頌[A65]已成弟子。
是諸八王子妙光所開化(至)度脫無量眾。
天中天者涅槃經明四種天一者世間天如諸國王二者生天從四天王至非非想天三者淨天謂四果支佛四者義天謂十住菩薩以見一切法是空義故今佛超出四天名天中天。
△二頌當成弟子。
是妙光法師時有一弟子(至)其數無有量。
釋師子者華嚴經云譬如大師子吼小師子聞悉皆勇徤一切禽獸遠避竄伏佛師子吼諸菩薩等若聞讚歎菩提心聲長養法身妄見眾生慚伏退散今以師子喻釋迦佛故云釋師子也。
△五結會古今。
彼佛滅度後懈怠者汝是妙光法師者今則我身是。
△三頌分明判答三初頌說大乘經。
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說法華經。
△二頌教菩薩法。
今相如本瑞是諸佛方便(至)充足求道者。
上之六句但明欲說之由誡眾令生渴慕耳下二句正頌上教菩薩法。
△三頌佛所護念。
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餘。
是佛所護故為斷疑故此一行是頌佛所護念又從我見燈明佛至此凡四行即是約行五章但缺教相初一偈是妙法為名第二偈是實相為體第三偈是一乘因果為宗第四偈是斷疑生信為用天台大師約五義申釋首題葢本於此前彌勒釋四伏難令文殊必定有答此中是文殊斷四伏疑使彌勒莫復更問初第一疑因文殊廣引先佛曾說法華故彌勒潛疑欲問諸佛赴緣人時各異古佛雖名法華今佛何必如此文殊即以第一偈斷云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說法華經此斷其疑名之問也彌勒因此又疑自有名同義同自有名同義異此名何所顯召文殊即以第二偈斷云今相如本瑞是諸佛方便今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此斷其疑體之問也彌勒因此又疑實相無相何人會之文殊即以第三偈斷云諸人今當知合掌一心待佛當雨法雨充足求道者此斷其疑宗之問也彌勒因此又疑佛雨法雨止洽菩薩亦潤二乘文殊即以第四偈斷云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餘此即斷其疑用之問也彌勒聯翩構疑文殊頻煩為斷既事窮理盡即得之於懷可謂善於問答具二莊嚴光宅但知述於釗師釋四種伏難使文殊必答顯彌勒之美不見文殊釋四伏疑令彌勒不問抑妙德之能此義出自天台非傳他疏。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第二
方便有三一方者法也便者用也善用偏法逗會眾生即前三教方便也此義可釋他經非今品意二方便者門也門名能通通於所通方便權略皆為真實作門真實得顯功由方便從能顯得名故以門釋方便如經云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此義可釋他經非今品意三方者祕也便者妙也妙達於方即是真祕點內衣裏無價之珠與王頂上唯有一珠無二無別指客作人是長者子亦無二無別如斯之言是祕是妙如經云惟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故以祕釋方以妙釋便正是今品之意故言方便品也。
△二八品正說文句云從此品訖分別功德品十九行偈或至偈後現在四信弟子文盡名為正說分若作兩正說從此下訖授學無學人記品是迹門正說今且逐近就迹門正說更為兩初方便品初略開三顯一二初開三顯一二初長行并十七行半偈歎二智二初長行二初寄言歎二智二初明諸佛權實三初雙歎二初經家提起。
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告舍利弗。
爾時者即指文殊答問竟時也佛常在定何故言起此有所示往古諸佛說此經時必前入無量義定今佛亦爾入定緣理安心實相出定令他亦安心實相內安實相方起化他故言安詳而起也告舍利弗者其小乘中智慧第一將欲因其破小智顯大智故先告之以動羣輩耳。
△二歎智二初歎實智。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非三教化他權實故言諸佛顯自行之實故言智慧此智慧體即一心三智甚深無量者即稱歎之辭也明佛實智竪徹如理之底故言甚深橫窮法界之邊故言無量無量甚深竪高橫廣譬如根深則條茂源遠則流長實智既然權智例爾。
△二歎權智。
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
道前方便有進趣之力故名為門從門入到道中道中稱實道前為權也難解難入者歎權智之辭也不謀而了無方大用七種方便不能測度十住始解解即開也十地為入舉初與後中間難示難悟可知而別舉聲聞緣覺所不能知者執重故別破之耳華嚴頓照聾啞瞽聵故云不知方等彈斥保住草菴故言不知般若轉教無心希取一飡之意故言不知今大機啟發放光動地彼此今古諸佛道同由懷疑惑故言不知利根菩薩節節能知鈍同二乘是亦不知也又智慧門者自有方便智慧為門得入佛智慧如瓔珞經云二觀為方便道得入中道第一義諦是也自有佛智慧為門得入佛智慧即是今經所歎其智慧門是也妙樂云此中須以十地為道前妙覺為道中證後為道後故知文意在因之位除真如外凡有脩入皆屬於權惟以果位真如究滿為清涼池此約自行因果相望以釋若通約事理等釋之此則不然豈以道前而無實豈以道後而無權耶故難解難入略歎道前因位始末耳。
△二雙釋二初釋實智。
所以者何佛曾親近(至)盡行諸佛無量道法。
所以者何者雙冠二智何故實智甚深良由外值佛多稟承至要故實智甚深復由內行純厚盡行道法故實智無量無量則釋橫廣甚深則釋竪高。
△二釋權智。
勇猛精進名稱普聞。
其智慧門難解難入良由勇猛精進能入難入之門既入門[A66]已澤被無疆物欽勝德故名稱普聞亦可勇猛精進能入法門即釋權智深名稱普聞即釋權智廣觀上歎權智文無深廣之語例實智此義則成。
△三雙結二初結實智。
成就甚深未曾有法。
稱理究竟故言成就到彼岸底故言甚深昔所未說故未曾有此結成實智也。
△二結權智。
隨宜所說意趣難解。
稱機適會故言隨宜非七方便所知故言難解此結成權智也。
△二明釋迦權實三初雙歎二初歎實智。
舍利弗吾從成佛以來。
若實智不圓佛道不成既云成佛一成一切成此歎實智也。
△二歎權智。
種種因緣種種譬喻(至)引導眾生令離諸著。
四十餘年以三種化他權實逗會眾生故言種種因緣也譬喻者小乘中以芭蕉水沫為譬大乘中以乾城鏡幻等為譬廣演者能於一法出無量義也無數方便者即七種方便也引導眾生令離諸著者說散十善離三途著說靜十善離欲界著說三藏離見思著說菩薩法離涅槃著說佛法離順道法愛著。
△二雙釋。
所以者何如來方便知見波羅蜜皆[A67]已具足。
如來即是釋實智從真如實相中來而得成佛道故名如來方便即是釋權智由於方便善巧故能種種因緣說也知見波羅蜜者即是雙舉權實知見也一切種智名實知佛眼名實見道種智名權知法眼名權見悉到事理邊底故悉名波羅蜜言皆[A68]已具足者權實悉究竟也。
△三雙結二初結實智。
舍利弗如來知見廣大深遠。
如來知見如前說廣大明橫深遠明竪如此實智非橫非竪寄言往歎論其橫竪照無限極如函大葢大也妙樂云無限故非橫無極故非竪如函大等者用不二智稱不二理也。
△二結權智。
無量無礙力無所畏(至)成就一切未曾有法。
無量即佛地四無量心也無礙即佛地四無礙辯也力即十力十力者一是處非處力佛知一切因緣果報定相從是因緣生如是果報從是因緣不生如是果報如是種種是處不是處佛悉徧知無能壞無能勝故名力也二業智力佛知一切眾生過去未來現在諸業諸受三定力佛知一切諸禪三昧四根力佛知他眾生諸根上下五欲力佛知他眾生種種欲樂六性力佛知世間種種無數性七至處道力佛知一切道至處相八宿命力佛知種種宿命一世二世乃至百千世中如是姓名苦樂壽命長短等九天眼力佛見眾生死時生時端正醜陋若墮惡道若生善道十漏盡力佛諸漏盡故自知我生[A69]已盡不作後有無所畏即四無所畏也一一切智無所畏二漏盡無所畏三說障道無所畏四說盡苦道無所畏此四通名無所畏者於八眾中廣說自他智斷既決無失則無微致恐懼之相故稱無所畏禪即實相之禪定即首楞嚴定解脫者亦窮八脫之源三昧者禪定解脫至初住時破二十五有即王三昧也深入無際者結成竪深成就一切未曾有法者結成橫廣也妙樂云問實相之禪與楞嚴定何別答不同何者於根本禪達即實相名為達禪首楞嚴定本性徤相故。
△二絕言歎二智二初舉絕歎由二初舉絕歎之由。
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至)悅可眾心。
種種分別巧說諸法者舉權智也言辭柔輭悅可眾心者舉實智也前寄言歎從實舒權故前實後權今絕言歎卷權歸實故前權後實妙樂云既言悅可眾心赴物應是舉權那云舉實等眾心乃以得實為悅故也。
△二指絕言之境。
舍利弗取要言之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佛悉成就。
取要言之是指實境無量無邊未曾有法是指權境又舉要是創指之端無量無邊是指權未曾有法是指實言此二法佛悉成就脩道得故此那可說。
△二正絕言歎二初正絕言歎。
止舍利弗不須復說。
此法深寂言語道斷體不可說故止而歎之設慈悲為說聞不能解傷其善根是故止之也。
△二釋止歎意二初佛最上人成就修得最上法故不可說二初明最上人權實橫滿不可說。
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
成就對不成就第一對不第一希有對不希有難解對不難解即是橫明成就等脩道得故故不可說妙樂云成就對不成就者以果對因因即因人自他相對即是橫也第一對不第一希有對不希有者圓中極果方云第一希有降此之外皆非第一希有難解不難解可知。
△二明最上人權實竪深不可說。
唯佛與佛乃能究盡。
惟釋迦與十方諸佛究竟實相邊底如十五日之月體無不圓光無不徧如此竪深脩道得故故不可說妙樂云前句既以成就等言對他為橫今有究盡之言故對因明竪。
△二明權寔法甚深境不可思議故不可說二初略標權實章。
諸法實相。
諸法權也實相實也即實而權權外無實即權而實實外無權斯謂同體妙權妙實法華開顯如點銕成金妙在此也妙樂云此是法華之理本諸教之端首釋義之關鍵眾生之依止發心之凭杖權謀之用體迷悟之根源果德之理本一化之周窮五時之終卒得此十義以消諸異坦然無誤所以先歎能依之智即五佛之權實權實何依所謂妙境。
△二廣釋權實相。
所謂諸法如是相(至)如是本末究竟等。
相以據外覽而可別名為相性以據內自分不改名為性主質名為體功能為力搆造為作習因為因助因為緣習果為果報果為報初相為本後報為末所歸趣為究竟等南岳大師讀此文皆云如故呼為十如也天台云依義讀文凡有三轉一云是相如是性如乃至是報如二云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報三云相如是性如是乃至報如是若皆稱為如者如名不異即空義也若作如是相等點空相性名字施設即假義也若作相如是等如於中道實相之是即中義也分別令易解故明空假中得意為言空即假中約如明空一空一切空點如明相一假一切假就是論中一中一切中非一二三而一二三不縱不橫名為實相此之十如乃十界上因果之法一法界具十如是十法界具百如是又一法界具九法界則有百法界千如是九界為權佛界為實細論各具權實然此權實不可思議乃是三世諸佛二智之境以此為境何法不收此境發智何智不發故荊溪云指的妙境出自法華正指此也。
△二十七行半偈頌長行二初頌寄言歎二智二初合頌歎二佛二智二初頌歎諸佛二智。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世雄不可量諸天及世人一切眾生類無能知佛者。
世即三世世必有方言三世十方諸佛智慧雄猛故云世雄頌上諸佛智慧也不可量者頌上甚深無量此頌諸佛實智也次三句頌上諸佛權智。
△二頌歎釋迦二智。
佛力無所畏解脫諸三昧及佛諸餘法無能測量者。
佛者頌吾成佛也正頌實智力無畏等頌諸功德是頌權智餘法者即指化他之權是實智之餘助耳正頌上種種因緣等也妙樂云前行但云世雄世必有方故知是頌諸佛今直云佛力以前文中釋迦權智具有力無畏等知是頌釋迦也。
△二合頌二佛釋歎結歎。
本從無數佛具足行諸道(至)我[A70]已悉知見。
本從無數佛具足行諸道頌上佛曾親近百千諸佛盡行道法也甚深微妙法頌上成就甚深未曾有法也難見難可了頌上意趣難解也於無量億劫行此諸道[A71]已頌上知見波羅蜜皆[A72]已具足此二句舉因具足道場得成果舉果具足我[A73]已悉知見一句頌上如來知見廣大深遠也。
△二頌絕言歎二智五初頌不思議境。
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
頌上十如是大即妙也十界不同故云種種但舉初後中間可知義字兼頌究竟等也義謂義理一究竟之言有空假中義理故也。
△二追頌絕言境。
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
頌上取要言之佛悉成就也。
△三追頌絕言歎。
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
頌上止止不須說也實相非方所故不可示非言語道故言辭相寂滅。
△四頌舉不知人八初總揀不入者。
諸餘眾生類無有能得解。
即七方便人也。
△二揀能入者。
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
即圓教十信故言信力堅固者也長行明究竟佛知今頌中明初信知互舉耳。
△三揀二乘不知。
諸佛弟子眾曾供養諸佛(至)其力所不堪。
一切漏三界見思也最後身二乘極果也。
△四舉身子不知。
假使滿世間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
△五舉諸弟子不知。
正使滿十方皆如舍利弗(至)亦復不能知。
△六舉支佛不知。
辟支佛利智無漏最後身(至)莫能知少分。
△七舉發心菩薩不知。
新發意菩薩供養無數佛(至)不能知佛智。
新發意者發心語通或可六度菩薩三僧祇未斷惑名為發心或可指上諸天及世人等自攝得六度而發心之語別擬通別二教初心之人皆名新發意菩薩也。
△八揀不退菩薩不知。
不退諸菩薩其數如恒沙一心共思求亦復不能知。
通教三八人地至第七[A74]已辦地斷界內惑名位不退別教初住至七住亦斷界內惑亦名位不退八住至十向名行不退等亦所不知也。
△五頌唯佛能知實相境。
又告舍利弗無漏不思議(至)十方佛亦然。
無漏不思議者頌上結要舉權實二智所止之境也無漏名同應思義別收三諦無漏失權實智無漏失故名無漏即權而實即實而權故不可思議也甚深微妙法一句頌上第一希有難解之法我今[A75]已具得等三句頌上唯佛與佛乃能究竟也明諸佛道同同皆究竟故云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
△二三行半正略開顯動執生疑二初諸佛顯實三初諸佛道同。
舍利弗當知諸佛語無異。
△二勸令生信。
於佛所說法當生大信力。
△三正顯真實。
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
△二釋迦開三三初正明開三。
告諸聲聞眾及求緣覺乘我令脫苦縛逮得涅槃者。
上明諸佛顯實今明釋迦開三顯實必開三開三必顯實互明一邊以顯佛佛道同也將明二乘之非故言逮得涅槃者又解我令解苦縛逮得涅槃即擬六度菩薩乘謂六度行前度他故故言我令脫苦縛後取無漏故言逮得涅槃此義推之知是六度乘也。
△二正斥三乘。
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
△三出立三之意。
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
立三之意意是權引離諸苦故非為真實但是方便門耳。
△二騰疑致請二初敘疑二初經家敘二初敘千二百疑。
爾時大眾中(至)阿若憍陳如等千二百人。
△二敘四眾等疑。
及發聲聞辟支佛心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上斥三乘皆是方便故執動疑生今敘疑但言二乘者以其執重疑深故偏舉耳若至下陳疑中即云求佛諸菩薩大數有八萬亦皆有疑故知三乘僉疑偏舉二乘耳。
△二正生疑二初疑佛二智二初總疑二智。
各作是念今者世尊何故殷勤稱歎方便。
△二別疑二智二初疑實智。
而作是言佛所得法甚深難解。
△二疑權智。
有所言說意趣難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
因聞諸佛語無異要當說真實從此生疑何者佛昔說三乘智慧同證不差但餘習有盡不盡耳今忽稱歎如來二智非我所及是故疑佛二智也。
△二疑[A76]己所得。
佛說一解脫義(至)而今不知是義所趣。
一解脫者藏教三人同一解脫也此是自疑所得三乘聖道是真出要我脩此理亦到涅槃而今忽言皆是方便未知何者真實故言不知是義所趣此從上斥三為偽而生是疑。
△二正請決文有三請二止第一請二初長行二初陳疑。
爾時舍利弗知四眾心疑(至)甚深微妙難解之法。
此下有三請二止就前為三止葢佛預知三周得益前後不俱故三抑俟其三請也今先陳二疑第一下疑權智甚深下疑實智也。
△二陳請。
我自昔來(至)殷勤稱歎甚深微妙難解之法。
我自昔下陳[A77]已請今者四眾下陳眾請也。
△二偈頌六初頌疑實智。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慧日大聖尊久乃說是法。
三智圓明能破癡暗故云慧日。
△二頌疑權智。
自說得如是力無畏三昧(至)諸佛之所得。
△三明三乘疑。
無漏諸羅漢及求涅槃者(至)願佛為解說。
初句明聲聞次句明六度菩薩何以得知止云逮得涅槃者此中稱及及者此菩薩自求涅槃又以及他故異二乘知是菩薩也後二行明緣覺兩足尊者謂福慧二種莊嚴悉皆滿足為世間尊也。
△四明身子疑。
於諸聲聞眾佛說我第一(至)為是所行道。
身子智慧第一不了佛之權實二智定是果上究竟之法定是因中所行之道。
△五明佛子疑。
佛口所生子合掌瞻仰待願出微妙音時為如實說。
聞佛說法法身得生故言佛口所生子。
△六總明同疑請。
諸天龍神等其數如恒沙(至)欲聞具足道。
△第二止第一止指上文止舍利弗不須復說。
爾時佛告舍利弗(至)皆當驚疑。
△第二請。
舍利弗重白佛言(至)聞佛所說則能敬信。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法王無上尊惟說願勿慮是會無量眾有能敬信者。
△第三止。
佛復止舍利弗若說是事(至)將墮於大坑。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諸增上慢者聞必不敬信。
△第三請。
爾時舍利弗重白佛言(至)多所饒益。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無上兩足尊願說第一法(至)則生大歡喜。
願說第一法者融師云由前斥三乘是偽又聞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在二乘邊未知法華是實但據斥三非真三外必更有法故云願說第一法。
△二后七品半廣明開三顯一三初兩品半為上根人法說五初正明法說二初長行三初許說三初順許。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A78]已殷勤三請豈得不說。
初是順豈得下許也。
△二誡許。
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初是誡吾當下許也諦聽是聞慧善思是思慧念之是修慧。
△三揀許。
說此語時會中有比丘(至)即從座起禮佛而退。
初是揀汝今下許也初五千在座故如來三止今將許說威神遣去故禮佛而退。
所以者何此輩罪根深重(至)有如此失是以不住。
五濁障多名罪重執小翳大名根深未得三果謂得三果未證無學謂證無學名增上慢有如此失者謂障執慢三種之失也。
世尊默然而不制止。
上聞開三顯一言略義隱猶未生謗足作繫珠因緣去則有益若聞廣開三顯一乖情起謗住則有損是故不制止也。
爾時佛告舍利弗我今此眾無復枝葉純有貞實。
無復枝葉者枝葉細末不任器用此等執方便者於大非器大品云攀附枝葉棄於根本是人為不黠即是此義也。
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至)汝今善聽當為汝說。
應知上慢不全無法但以淺位自謂增上而慢他人名增上慢退亦佳矣者既以小自翳復妨他大光今退無謗法之𠍴復無障他之過故云佳矣上枝葉未去故如來三止貞實願聞故身子四請師弟鑑機非徒靳固也汝今善聽即結許也。
△二受旨。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唯(愈水切)諾也又應聲唯之聲速而質諾之辭緩而文。
△三正說二初明四佛章廣上諸佛權實二初總明諸佛章四初歎法希有。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至)如優曇鉢華時一現耳。
時乃說之者諸佛同出五濁必前開三如今世尊四十餘年始顯真實久久稀疎故云時乃說之久不說者為人不堪故時未至故五千未遣故今人[A79]已堪時[A80]已至五千[A81]已去決定說大乘故云時乃說之優曇華者此云靈瑞亦云瑞應三千年一現現則金輪王出表三乘調熟[A82]已後方說妙法授法王記般泥洹經云閻浮提內有尊樹王名優曇鉢有實無華若金華生者世乃有佛施設論云繞贍部洲有輪王路廣一踰繕那無輪王時海水所覆無能見者若輪王出海水減少金輪路現此華乃生作金輪王之先兆也。
△二說無虗妄。
舍利弗汝等當信佛之所說言不虗妄。
汝等當信者勸信無虗妄也此理至深理與昔異此言至妙言與昔反此行至普行與昔乖此人至勝勝於昔劣還指客作四種之麤而今皆妙恐物生謗故勸信也妙樂云理教行人皆云至者實之極也若至今經無過上故故皆云至。
△三開其方便三初開。
舍利弗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
佛隨三種機宜說方便教故言諸佛隨宜說法而佛意在實物莫能解故云意趣難解。
△二釋。
所以者何我以無數方便(至)演說諸法。
舉今佛之權能釋諸佛之方便巧慧同故借此釋彼如我以無數方便者諸佛開權亦如我也。
△三結四示其真實五初標勝人法。
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
是法非思量等者此有兩義或作結開權或正作顯實結開權者佛意難知唯佛與佛能了稟教者謂三諸佛知一耳作顯實者即屬後文初標人法舉無分別法惟是佛所知佛以無分別智解知無分別法即是顯實義也。
△二標出世意。
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初總釋次分字釋總釋者諸佛覺知如實之相乘此實道出應於世秪令眾生得此實相唯為此事曾無他事次分字釋者一則一實相也非五非三非七非九故言一也其性廣博博五三七九故名為大諸佛出世之儀式故名為事眾生有此機感佛故名為因佛乘機而應故名為緣是為出世之本意而今開三者為一弄引耳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一乘即此義也妙樂云非五七九等者以三五等皆是方便故皆云非三藏三乘加人天五也加通教二乘七也加通別菩薩九也。
△三重示出意。
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至)出現於世。
將欲分別更重提起為解釋之端耳。
△四正釋真實四初理一二初正釋。
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至)出現於世。
此釋理一復為四意一約四位二約四智三約四門四約觀心。
○一約四位釋者諦境不可知見唯佛智佛眼乃能知見若二智四眼則不能知見今取圓教住行向地分得佛眼佛智則能知見故寄此四位以釋理一即約位顯理也開者即是十住初破無明開如來藏見實相理如日出暗滅眼目有用故名為開緣脩破惑故云使得清淨示者即是十行惑障既除知見體顯法界眾德顯示分明故名為示悟者即是十向障除體顯法界行明事理融通更無二趣故名為悟入者即是十地事理既融自在無礙任運從阿到茶入薩婆若海故名為入。
○二約四智釋者一道慧見道實性實性中得開佛知見也二道種慧知十法界諸道種別解惑之相一一皆示佛知見也三一切智知一切法一相寂滅即悟佛知見也四一切種智知一切法一相寂滅相種種行類相貌皆識即入佛知見也。
○三約圓教四門釋者空門一空一切空即開佛知見也有門一有一切有即示佛知見也亦空亦有門一切亦空亦有即悟佛知見也非空非有門一切非空非有即入佛知見也能通則四所通則一開示悟入是能通之門所知所見是所通之理也。
○四約觀心釋者觀於心性三諦之理不可思議此觀明淨名為開雖不可思議而能分別空假中心宛然無濫名為示空假中心即三而一即一而三名為悟空假中心非空假中而齊照空假中名為入是為一心三觀而分開示悟入之殊也所以約四種釋者見理由位位立由智智發由門門通由觀觀故則門通門通故智成智成故位立位立故見理見理故名為理一也。
△二結成。
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結成理一也昔方便教亦得義論開示悟入而非佛知見故是權今明佛知見故是實實即理一也。
△二人一。
佛告舍利弗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
就昔方便謂教化三乘理實而言但化菩薩如彼窮子自謂客作賤人長者所觀實為[A83]己子即是人一也。
△三行一。
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
三乘眾行名之為諸為圓故諸即是一事此行何所至到唯趣佛之知見即是行一意也。
△四教一。
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至)無有餘乘若二若三。
圓頓之教名一佛乘自別教[A84]已去皆名有餘之說即不了義非佛一乘今言但以一佛乘者純說佛法圓教乘也無餘乘者無別教帶方便有餘之說無二者無般若中所帶之義無三者無方等中所對之三也。
△五總結法同。
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
△二列三世佛章三初過去佛二初開權。
舍利弗過去諸佛(至)而為眾生演說諸法。
△二顯實。
是法皆為一佛乘故(至)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一佛乘是教一是諸眾生下即行一妙樂云是法及釋迦章如此兩字並指權是實故名顯實故知述其施權意在開也。
△二未來佛二初開權。
舍利弗未來諸佛當出於世(至)而為眾生演說諸法。
△二顯實。
是法皆為一佛乘故(至)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三現在佛三初標出世意。
舍利弗現在十方無量百千(至)多所饒益安樂眾生。
如諸佛章中唯以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此亦如是唯以饒益安樂眾生而出於世也。
△二開權。
是諸佛亦以無量無數方便(至)而為眾生演說諸法。
△三顯實二初別明現在教一行一。
是法皆為一佛乘故(至)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二總明三世人一理一。
舍利弗是諸佛(至)欲令眾生入佛之知見故。
但教化菩薩是人一欲以下是理一。
△二釋迦章廣明上釋迦權實五初開方便權。
舍利弗我今亦復如是(至)而為說法。
我即現在釋迦佛也先三後一如四佛不異故言亦復如是知諸眾生有種種欲者即是五乘根性欲也過去名根現在名欲未來名性深心所著者即是根也方便者即是隨宜開三乘權法也妙樂云知諸眾生去感也種種因緣去應也。
△二顯四真實。
舍利弗如此皆為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
如此等者指權是實也佛乘是教一一切種智所知即理一能知即行一能得佛乘能得種智即兼人一也。
△三舉濁釋權二初標其意。
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
將舉五濁先標其意上[A85]已說諸佛開權顯實未明隱實施權其法清淨湛如一空尚無帶二(般若)帶三(方等)之權況有單三(三乘)單五(加人天)之權秪為五濁障重實不得宣須施單三單五之權亦施帶三帶二之權故言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分別說於若帶二帶三之三若單五單三之三也。
△二舉五濁四初唱數。
舍利弗諸佛出於五濁惡世。
△二列名。
所謂劫濁煩惱濁眾生濁見濁命濁。
劫濁無別體劫是長時剎那是短時但約四濁立此假名名為劫濁眾生濁亦無別體攬見慢果報三濁立此假名名眾生濁煩惱濁指五鈍使為體見濁指五利使為體命濁指連持色心為體若論五濁相者四濁增劇聚在此時劫濁也瞋恚增劇刀兵起貪欲增劇饑饉起愚痴增劇疾疫起三災起故煩惱倍隆煩惱濁也諸見轉熾見濁也麤獘色心惡名穢稱眾生濁也摧年減壽命濁也妙樂云空成壞三而無劫濁於住劫中準悲華經八萬至三萬亦未有濁至二萬歲為五濁始四濁增聚故小劫名濁。
△三體相。
如是。
如是者明五濁體相也濁體及相不可具說但略云如是也。
△四結釋。
舍利弗劫濁亂時(至)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劫濁亂時即劫濁眾生垢重即眾生濁慳貪是煩惱濁嫉妬是見濁成就不善根不善之言通於煩惱濁見濁諸根成就即連持為命即命濁秖由此土眾生五濁障重能障大乘故如來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四揀偽敦信二初正揀真偽二初若不聞不知非真弟子。
舍利弗若我弟子(至)非阿羅漢非辟支佛。
如世弟子隨順師法繼嗣傳燈若不聞不知則無法可順何謂弟子如來昔說五濁開三汝隨順得涅槃得聞得知名為弟子今五濁既除為汝說一何意不聞不知不聞者即不聞教一不知者即不知行一非真即非理一非弟子即非人一。
△二聞不信受成增上慢人。
又舍利弗是諸比丘(至)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
此敦其使信也何者汝自謂再不受身是最後身汝雖出分段尚有變易土生身尚無量實非後身汝自謂究竟應變易土生死盡若未盡者實非究竟未得謂得豈非增上慢耶若實得者不起上慢知非究竟信於究竟故云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
△二開除釋疑二初開除二初揀除佛滅度後者則不成增上慢人。
除佛滅度後現前無佛。
若佛在世正說此經不信不受非真羅漢成增上慢若佛滅後方得羅漢者偏執權經不信圓法聽許非增上慢。
△二好人難得深經難解亦不成增上慢。
所以者何佛滅度後(至)是人難得。
佛雖入滅此經尚在不信不受應是上慢耶即得開除佛滅度後雖有此經解其文義者此人難遇致令羅漢不信不解亦聽許非增上慢。
△二釋疑。
若遇餘佛於此法中便得決了。
恐疑云若佛滅後解經人難遇得羅漢者即永入涅槃耶即釋云是人雖生滅度之想捨命[A86]已後便生界外有餘之國值遇餘佛得聞此經即便決了妙樂云方便有餘土佛名為餘佛南岳云餘佛者四依也羅漢遇之聞經決了又羅漢修念佛定見十方佛為說此經便得決了又凡夫行人苦到懺悔見十方佛為說亦得決了。
△五明無虗妄三初勸信釋迦實說。
舍利弗汝等當一心信解受持佛語。
△二勸信諸佛無虗。
諸佛如來言無虗妄。
諸佛道同彌加信受。
△二結成不虗之意。
無有餘乘唯一佛乘。
△二偈頌二初頌上許答二初頌揀許二初頌五千退席。
爾斷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比丘比丘尼有懷增上慢(至)不堪受是法。
上慢我慢不信四眾通有但出家二眾多脩道得禪謬謂聖果偏起上慢在俗矜高多起我慢女人智淺多邪辟不信不自見其過者三失覆心藏玼揚德不能自省是無慚人也若自見過是有羞僧也於戒有缺漏者律儀有失名缺定共道共有失名漏無道定等故內起惡覺如玉含瑕無律儀故外動身口如玉露玼覆罪自得故名護惜小智者不得學無學智而有世間小智妄謂有漏以為無漏故言小智也糟糠者是五千等但有世間禪無無漏禪定潤故如糟但有文字解無理慧之實故如糠又糟糠無酒米譬其無大機下文枝葉譬其非好器悉不任用故須遣之妙樂云糟糠者若依世禪以得無漏如糟出酒從文入理如糠出米既無無漏反計世禪如棄酒存糟不得真理反封文字如棄米存糠。
△二頌眾[A87]已清淨。
此眾無枝葉惟有諸貞實。
△二頌誡許。
舍利弗善聽。
△二頌上正答二初頌四佛章四初總頌諸佛章五初頌施權二初頌正施權法。
諸佛所得法無量方便力(至)優波提舍經。
諸佛所得法者脩道得於諸權法也正當自行體內之權即此法體亦不可說以方便故為眾生說成化他權故云無量方便力而為眾生說眾生心念等者頌上隨宜說法也現起希望名念法門不同名種種隨宜之相即是照九法界機說七方便法總言九七不可定判故言若干過去所習名性現在欣樂名欲善惡業者七方便傳傳迭論善惡佛悉知是[A88]己等者佛以權智照諸方便性欲然後以諸因緣譬喻隨其所宜說九部經修多羅此云契經有通有別通則聖教之都名別則為十二部中直說法相者名修多羅伽陀此云孤起不重頌者是也本事者說本昔世界事也本生說本昔受生事也未曾有者佛現種種神力眾生怪未曾有也因緣者一切佛語緣起事皆名因緣也譬喻者如云月隱重山舉扇喻之風息太虗動樹訓之祗夜此云重頌重頌上直說修多羅也優波提舍此云論議[A89]已上九部言昔施權為七方便人說也若十二部更有方廣無問自說授記。
△二頌結施權意。
鈍根樂小法貪著於生死(至)為是說涅槃。
前世根鈍今世無機不堪聞大故言不行深妙道前世貪著障重今世眾苦所惱唯可聞小故言為是說涅槃也。
△二頌顯實四初頌理一。
我設是方便令得入佛慧(至)以故說是經。
令得入佛慧頌上一大事因緣也決定說大乘總頌上開示悟佛知見也入大乘為本頌上入佛知見也。
△二頌人一。
有佛子心淨柔輭亦利根(至)皆成佛無疑。
頌上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也上直云教化菩薩頌中廣出諸方便人皆成實人有佛子心淨即別教之人為此佛子說大乘經得記心喜即成圓教真實之人聲聞若菩薩者聲聞兼得緣覺若菩薩兼得六度通教等諸菩薩皆成佛無疑者即是七種方便無非佛子也。
△三頌教一。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至)說佛智慧故。
頌上如來但以一佛乘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也無二者無通教中半滿相對之二也無三者無三藏中之三乘也如此等二三皆是假名引導眾生即方便教也今但一佛圓乘故云說佛智慧也。
△四頌行一。
諸佛出於世唯此一事實(至)此事為不可。
頌上諸有所作常為一事也終不以小乘濟度於眾生頌上常為一事之意也佛自住大乘以此度眾生頌上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也後一行釋不以小乘度之意。
△三頌勸信二初舉果勸信二初舉內心。
若人信歸佛如來不欺誑(至)而獨無所畏。
如來不欺誑者明佛心清淨無明慳垢眾惡[A90]已斷淨心中說故是可信。
△二明外色。
我[A91]已相嚴身光明照世間無量眾所尊為說實相印。
身相炳著光色端嚴內無暗惑外有光明則口無欺誑為眾所尊說大乘印則可信受釋論云諸小乘經若有無常無我涅槃三印印之即是佛說脩之得道無三法印即是魔說大乘經但有一法印謂諸法實相名了義經能得大道若無實相印是魔所說故身子云世尊說實道波旬無此事。
△二舉因勸信二初舉昔誓。
舍利弗當知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
我昔誓願非但自誓菩提亦誓眾生同入佛慧今酬誓故說是亦可信。
△二明願滿。
如我昔所願今者[A92]已滿足化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
今菩提既滿眾生亦入汝既自證佛慧亦驗我誓不虗妙樂云問佛初立誓誓度一切今眾生尚多願云何滿答且從一期總而言之但令眾生得入佛乘即名願滿是故經云如我無異。
△四舉五濁四初總明五濁障重令大不生。
若我遇眾生盡教以佛道無智者錯亂迷惑不受教。
眾生受苦諸佛興悲悲苦相對故云相遇遇則盡令入於佛道故五濁不能障大無智不受故云障大也。
△二別廣明五濁障過患之相五初眾生濁。
我知此眾生未曾修善本(至)備受諸苦毒。
善本者真如實相也不依此種善根故不感大也五欲者謂色聲香味觸並能生於行者須欲之心故名五欲即諸惡之本也癡即無明愛即貪愛從癡有愛故現生苦惱後墮地獄餓鬼畜生也止觀明五欲過患者色如熱金丸執之則燒聲如塗毒鼓聞之必死香如憋龍氣嗅之則病味如沸蜜湯舌則爛如蜜塗刀舐之則傷觸如臥獅子近之必囓。
△二命濁相。
受胎之微形世世常增長薄德少福人眾苦所逼迫。
形即五陰陰亦名世壽命連持諸陰入世初從薄酪[A93]已至老死故名世世增長下二句明命濁相也翻譯名義明胎中五位初七日名歌羅邏此云凝滑狀如凝酥二七日名頞部曇此云疱狀如瘡疱三七日名蔽尸此云凝結狀如就血四七日名徤男此云凝厚漸堅硬故五七日名鉢羅奢佉此云形位具諸形故。
△三見濁相。
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依止此諸見具足六十二。
五見交加如稠林密茂若有是常見若無是斷見因此二見生六十二如外道計我有四句色即是我離色是我色大我小我住色中我大色小色住我中四陰亦爾是為二十三世為六十并根本斷常二見為六十二。
△四[1]頌惱濁。
深著虗妄法堅受不可捨我慢自矜高諂曲心不實。
△五劫濁相。
於千萬億劫不聞佛名字亦不聞正法如是人難度。
長時無佛法即是劫濁又上來四濁集在時中故名劫濁如是人難度者五濁障故不信一乘則不可度也。
△三明為治五濁障故先說小。
是故舍利弗我為設方便說諸盡苦道示之以涅槃。
此說三藏四諦也苦即苦諦苦必有因即集諦道即道諦涅槃即滅諦。
△四明為大說小小治濁大興。
我雖說涅槃是亦非真滅(至)來世得作佛。
析三界妄盡滅色取空則非真滅若體達無明本無常寂即是真滅雖本無常寂若不修道無由契會故言佛子行道[A94]已來世得作佛也。
△五頌不虗三初明釋迦先開三。
我有方便力開示三乘法。
△二明諸佛後顯實。
一切諸世尊皆說一乘道。
△三正明不虗除疑。
今此諸大眾皆應除疑惑諸佛語無異唯一無二乘。
前權後實誠言不虗勿生疑也。
△二頌過去佛章二初頌開三。
過去無數劫無量滅度佛(至)演說諸法相。
△二頌顯一二初略頌上三一。
是諸世尊等皆說一乘法化無量眾生令入於佛道。
皆說一乘法是頌教一化無量眾生是頌人一令入於佛道是頌理一兼得行一也。
△二約五乘廣頌顯一二初總約五乘顯一實。
又諸大聖主知一切世間(至)助顯第一義。
天人羣生類是舉諸乘以明人一更以異方便是舉諸行以顯行一兼得教一第一義即是理一若用圓妙正觀此即實相方便不名為異若用七方便觀助顯第一義者名異方便。
△二別約五乘以顯一三初開菩薩乘。
若有眾生類值諸過去佛(至)皆[A95]已成佛道。
若作五乘釋者但是六度菩薩乘若作七方便釋者兼得通別菩薩乘何者三教大乘皆行六度而運心有異相心行六度即三藏菩薩無相即通教菩薩非相無相次第行六度即別教菩薩今但列六度未知定判屬誰尋上文云更以異方便者非獨六度菩薩即三教菩薩方便也六度中前五是福後一是慧故云種種福慧昔聞法皆[A96]已成教一昔六度行皆[A97]已成行一如是諸人等皆[A98]已成人一皆[A99]已成佛道皆[A100]已成理一。
△二開二乘乘。
諸佛滅度後若人善輭心如是諸眾生皆[A101]已成佛道。
此開聲聞緣覺皆入一乘何以得知大品歎阿羅漢心調柔輭又淨名云住調伏心是賢聖行是以知之昔善輭心皆成行一諸眾生是人一成佛道是理一妙樂云二乘文中有人理行不云兼教者秪是文略。
△三開天人乘二初約天人小善成緣因種子以顯實十初捨財造塔明天乘。
諸佛滅度[A102]已(至)若於曠野中積土成佛廟。
因時至心傾財捨寶果時任運自然受樂故是天乘也木樒者長安有木名樒亦任造像金光明云以佛舍利如芥粟許置小塔中三十三天[A103]已有自然果報即其義也。
△二戲沙作塔明人業。
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A104]已成佛道。
因時泛泛悠然作善果時作意勤求得樂故是人業也。
△三志心建像明天業。
若人為佛故建立諸形像(至)皆[A105]已成佛道。
優婆塞戒經不許用膠得失意罪而此經用者古師云外國用樹膠耳妙樂云造像功德經有十一種功德一者世世眼目清潔二者生處無惡三者常生貴家四者身如紫磨金色五者豐饒珍玩六者生賢善家七者生得為王八者作金輪王九者生梵天壽命一劫十者不墮惡道十一者後生還能敬重三寶又云若人臨終發言造像乃至如麥𪍿能除三世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四戲畫作佛明人業。
乃至童子戲若草木及筆或以指爪甲而畫作佛像。
△五結成建像者顯實。
如是諸人等漸漸積功德(至)度脫無量眾。
諸人皆成人一漸漸積功德具足大悲心即成行一佛道即成理一既[A106]已成佛復能化他但化菩薩即是教一。
△六諸塵供養明天業。
若人於塔廟寶像及畫像(至)皆[A107]已成佛道。
唄者或云唄匿此云讚頌貝大螺也。
△七散心塵供明人業。
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供養於𦘕像漸見無數佛。
△八身業供養明天人業。
或有人禮拜或復但合掌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
五體著地是上禮即天業合掌低頭是中禮即人業。
△九結成供養者顯實。
以此供養像漸見無量佛(至)如薪盡火滅。
非但自入佛道亦能化度眾生入於涅槃子果縛盡名曰無餘機薪既盡應火云亡故云薪盡火滅也。
△十口業供養明人業。
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A108]已成佛道。
南無或云那謨或云南摩此翻歸命或翻度我大品云佛言若有一人稱南無佛乃至畢苦其福不盡。
△二約聞法則成了因種子以明顯實。
於諸過去佛在世或滅後若有聞是法皆[A109]已成佛道。
例上皆具相無相非相無相至心散心等五乘種子今皆開入一實至心聞一句是天業散心聞一句是人業。
△三頌未來佛章二初頌開三。
未來諸世尊其數無有量(至)以無量方便。
△二頌顯一四初頌人一。
度脫諸眾生入佛無漏智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
△二頌行一。
諸佛本誓願我所行佛道普欲令眾生亦同得此道。
△三頌教一。
未來世諸佛雖說百千億(至)是故說一乘。
知法常無性者實相常住無自性乃至無無因性無性亦無性是名無性佛種從緣起者中道無性即是佛種迷此理者由無明為緣則有眾生起解此理者由教行為緣則有正覺起欲起佛種須一乘教是為頌教一也。
△四頌理一。
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A110]已導師方便說。
是法住法位者眾生正覺一如無二悉不出如故皆以如法為位也分局定限故名為位世間相常住者十界依正生住異滅之相名世間相以即理故皆常住也故法智尊者云生法即性故常住異滅即性故常即性之常非常無常言偏意圓斯之謂歟又世間相常住者出世正覺以如為位亦以如為相位相常住世間眾生亦以如為位亦以如為相豈不常住世間相既常住豈非理一於道場知[A111]已者此舉果釋成開權顯實道場朗然斯理久暢物情障重方便施三故云導師方便說妙樂云染淨之法皆名是法染謂眾生淨即正覺一一皆住真如法位故云是法住法位。
△四頌現在佛章三初頌化意。
天人所供養現在十方佛(至)亦說如是法。
△二頌顯實。
知第一寂滅以方便力故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佛乘。
知第一寂滅即頌理一其實為佛乘或頌教一或頌行一。
△三頌開權。
知眾生諸行深心之所念(至)隨應方便說。
△二頌釋迦章二初略頌上權實為下總譬作本二初頌顯實。
今我亦如是安隱眾生故以種種法門宣示於佛道。
今我亦如是者我即釋迦一化之主同以一實教化眾生故言如是為下有大長者譬作本也安隱者即大涅槃常樂住處此處寂靜無五濁障故名安隱安隱即對不安隱謂三界有五濁障名不安隱即為下火宅譬作本眾生即是五道受化之徒為下五百人譬作本種種法門即對不種種為下唯有一門譬作本妙樂云如來本以一門利物事不獲[A112]已施種種門施權之意本在顯實故云宣示於佛道。
△二頌開權。
我以智慧力知眾生性欲方便說諸法皆令得歡喜。
智慧力者即權智力也知眾生性欲者即是五道根性有三乘差別為下三十子譬作本諸法即三乘法也又云知眾生性欲者鑑小機也方便說諸法者正施權也皆令得歡喜者隨宜稱機也二偈雖略收佛一化開權顯實原始要終罄無不盡故稱略頌為下總譬本也。
△二廣頌上六義為下別譬作本六初頌上五濁三初明佛有能見之眼。
舍利弗當知我以佛眼觀。
佛眼觀見為下長者能見譬作本明佛在法身地上以常寂佛眼圓照羣機若根利濁輕則以盧舍那像說一乘法若根鈍濁重則脫瓔珞以老比丘像驚入火宅方便開三秪是于時鑑機故言我以佛眼觀見也若觀色法應用天眼若分別根機應用法眼云何言以佛眼見耶佛眼圓通舉勝兼劣又四眼入佛眼皆名為佛眼故也。
△二頌上明所見五濁五初眾生濁。
見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
妙樂云貧窮等為眾生濁者貧故由無福痴故由無慧痴貧眾生聚在一處故名眾生濁也。
△二頌命濁。
入生死險道相續苦不斷。
妙樂云入生死為命濁者於生死中又加險道險道之中命易斷故即短壽處而猶相續為命濁也。
△三頌煩惱濁。
深著於五欲如𤛆牛愛尾以貪愛自蔽盲瞑無所見。
𤛆牛者獸如牛而尾長說文云西南夷長髦牛也牛愛其尾就身護尾人愛其尾故殺其身譬人貪五欲而害其身亦若是也。
△四頌劫濁。
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
妙樂云劫中無佛故名為濁四濁生此亦無所求劫若有佛雖濁能破故經云唯我一人能為救護。
△五頌見濁。
深入諸邪見以苦欲捨苦。
或云外道五熱炙身欲望捨苦反得苦報或云諸見即是受受即是苦行此苦因望欲捨苦豈可得耶妙樂云六十二多故名為諸由此見故則有三受見家之受故云見即是受三受皆苦以此苦受欲捨苦者無有是處。
△三明起大悲應赴機。
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
為五濁眾生故大悲熏心應入三界施設方便引趣佛慧。
△三頌施化宜不得三初明用大擬宜。
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至)微妙最第一。
始坐道場者至理無時假時化物為化之初故言始也事釋者道場在摩竭提國西南去尼連河不遠佛初在此處脩治得道故言道場坐此樹下得三菩提故名道樹感樹恩故觀察念地德故經行道成賽澤之時欲以大法擬宜眾生也樹地無有分別豈須報恩未曾有經云秪以通化傳法名報耳三七日者過去因果經云佛成道初一七日思惟我法妙無能受者二七日思惟眾生上中下根三七日思惟誰應先聞法即至波羅奈為五人說四諦等且以三乘而為三根此就小乘釋也今明佛在法身之地寂而常照恒以佛眼洞覽無遺豈始至道場淹留三七方思此事言三七者明有所表也表佛初欲三周說法故假言三七耳初七思法說次七思譬說後七思因緣說皆無機不得是故息大施小也此偏就圓教大乘為釋耳若通途約大乘釋者初七思惟欲說圓教次七思惟欲說別教後七思惟欲說通教皆無機不得是故息大說三藏三乘為方便之化也。
△二明眾生無機三初明障重故。
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
△二明不堪聞。
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
△三明諸梵請。
爾時諸梵王及諸天帝釋(至)請我轉法輪。
諸梵雖請說大佛知無機所以不說妙樂云問如何得知梵王請大答據佛酬云若但讚佛乘等故知是請大也若據一四天下只一梵王為三界天主今云諸梵王者如來統御大千世界有百億四天下則有百億梵王又禪禪各一梵王故云諸也若論請法正在初禪三界天主也。
△三明念欲息化二初無機。
我即自思惟若但讚佛乘(至)墜於三惡道。
明無機強說聞則有損。
△二息化。
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
說則有損滅但無益故此思惟為下施權之張本也寧(平聲)願詞也如人言寧可如此是願如此也。
△二念同諸佛用權稱宜二初明化得四初三乘[1]疑宜。
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
尋念者仍念彼雖無大機不容永捨要以方便而誘濟之非都不知開三欲引同諸佛故云尋念也。
△二明有小機二初明諸佛稱歎五初釋迦自敘諸佛現。
作是思惟時十方佛皆現梵音慰喻我。
佛現者由念佛方便力故現現由擬法會機二義故佛現也。
△二佛歎釋迦隱實設權。
善哉釋迦文第一之導師(至)而用方便力。
上欲大化於彼無機故諸佛不歎今欲說小曲會根緣則始終得度所以佛歎善哉也為一施三引入佛慧即是第一導師得是無上法者即是得實智微妙第一也而用方便力者隨諸一切佛隱實用權也釋迦是姓此云能仁淨名疏云天竺語釋迦為能文文為儒義即名能儒大論亦云釋迦文佛。
△二明諸佛亦隱實用權。
我等亦皆得最妙第一法為諸眾生類分別說三乘。
△四雙釋隱實設權二義。
少智樂小法不自信作佛是故以方便分別說諸果。
為眾生少智不堪聞大所以隱實而復樂小所以施權。
△五雙結隱實設權二義。
雖復說三乘但為教菩薩。
雖復說三終為顯實也。
△二明釋迦酬順二初發言酬順。
舍利弗當知我聞聖師子深淨微妙音稱南無諸佛。
既聞諸佛稱歎即對曰南無諸佛南無此云敬從若翻度我等非此意也妙樂云今釋迦因聞十方諸佛慰喻乃稱南無答於諸佛故知釋迦不請諸佛度也。
△二念順物機。
復作如是念我出濁惡世如諸佛所說我亦隨順行。
△三明施化小。
思惟是事[A113]已即趣波羅奈(至)為五比丘說。
波羅奈正音婆羅痆(女熙切)中印度境婆沙云有河名波羅奈去其不遠造立王城或翻江繞城亦云鹿苑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下即是前說中道無性佛種之理此理非數又不可說今以方便作三乘說又非生非滅而以方便作生滅說又偏真之理亦不可說以方便故作四門說初為五人說無常有門也佛念五人當往先度故至波羅奈一夏調根初為陳如說四諦得道次為頞鞞䟦提說布施生天福樂二人同時證果三為迦葉拘利二人亦如前說皆得聖果是為三番度五比丘也。
△四受行悟入。
是名轉法輪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羅漢法僧差別名。
轉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轉法輪陳如初得初果即斷見惑分證滅諦亦是分得有餘涅槃涅槃之音起自於此由此得成無學便有羅漢之名能說三乘者名佛所說三乘即法初果與羅漢名僧三寶於是現世間也妙樂云涅槃音者由弟子受行煩惱斷處涅槃名生故名為音眾教之始故言起自於此三寶現世間者亦約漸始且在小乘未論一體。
△二釋疑念。
從久遠劫來讚示涅槃法生死苦永盡我常如是說。
恐疑師云佛初未能鑑機尋念諸佛始知根性即釋云非我不知用於方便特欲引同故念諸佛非始念方知從久遠劫來見其樂小[A114]已為讚示令盡眾苦所以聞小即得解脫也恐疑弟子云云何眾生一世暫聞即證羅漢即釋云從久遠劫來為其讚示稱於本習故速得道故以一偈釋二疑也。
△三頌顯真實四初頌人一。
舍利弗當知(至)曾從諸佛聞方便所說法。
此二行頌人一三乘行人皆是佛子故也又此二行亦名大乘機發亦云索果明由機發故索果索果由於機發此應有四句自有障除機未發如諸羅漢在三藏時以樂小故濁障雖除大根鈍故妙機未發自有大機發障未除如法華中諸凡夫人等雖未斷結以大根利故機發自有障即除機即發如說無量義經時證二乘果即於此座大機即發自有障未除機未發即五千等是也志求佛道者即是索大非求小果也咸以恭敬心皆來至佛所者一云耻小慕大大機感佛故云至佛所今明非但機至佛所亦乃身到如無量義中四眾圍繞合掌敬心欲聞具足道也曾從諸佛聞方便所說法者此中初味調伏受行三藏六度通別等三教方便由此調熱故使障除機發而求大也。
△二頌理一。
我即作是念如來所以出為說佛慧故今正是其時。
此一行頌理一故云為說佛慧即上種智佛知見也又從此至下今我喜無畏二行一句亦名佛歡喜佛為佛慧故出昔障重無機不得即說佛慧中間雖障除又未得說今機發正是說時故云今正是其時又昔眾生機鈍智小恐其謗法墮惡故未是說時今機利智大聞必信解故佛歡喜無畏者不畏執小謗大起罪墮惡故言無畏也。
△三頌教一。
舍利弗當知鈍根小智人(至)但說無上道。
此二行頌教一故云但說無上道又從於諸菩薩眾至但說無上道三句亦名正顯實也五乘是曲而非直通別偏傍而非正今皆捨彼偏曲但說正直一道也。
△四頌行一。
菩薩聞是法疑網皆[A115]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
此一行頌行一故云悉亦當作佛又此一行亦名信行悟入六度通教二菩薩初聞略說動舊執致新疑今悉[A116]已除非獨菩薩二乘亦爾而云聲聞皆當作佛者昔教不說二乘作佛今與授記授記豈獨二乘除疑豈獨菩薩互存則兩備。
○舍利弗當知下亦名大乘機動我即作是念下亦名佛歡喜於諸菩薩中下亦名正顯實菩薩聞是法下亦名受行悟入。
△四歎法希有二初頌上如是妙法。
如三世諸佛說法之儀式我今亦如是說無分別法。
如三世者引同諸佛用權權是引物之儀式也說無分別法引同諸佛顯實實則言語道斷豈存儀式又權實無分別為鈍根小智分別權實今還悟入一三不二即知佛說三一無分別也諸佛皆爾何獨我耶。
△二頌上時乃說之五初舉人難遇。
諸佛興出世懸遠值遇難。
久久懸遠時有佛出此舉人難。
△二舉法難說。
正使出于世說是法復難。
如今佛出世四十餘年始顯真實。
△三舉聞法難。
無量無數劫聞是法亦難。
如五千之流梵音盈耳越席而去聞豈不難乎。
△四舉信受難。
能聽是法者斯人亦復難。
眾中唯身子前達中下之機雖聽猶未能了。
△五舉華譬四難。
譬如優曇華(至)是人甚希有過於優曇華。
此華非其時不現現則維其時故云時時乃一出但合聞者難餘例可解。
△五頌上不虗二初勿於可信人生疑。
汝等勿有疑我為諸法王(至)無聲聞弟子。
法王者夫為人王言則不二佛為法王豈容虗說夫方便可是權假真實寧應是妄聞法王說法勿生疑也。
△二勿於可信法起疑。
汝等舍利弗聲聞及菩薩當知是妙法諸佛之秘要。
四十餘年蘊在佛心他無知者名為秘一乘直道總攝萬途故言要也。
△六揀眾敦信二初頌揀眾三初頌揀增上慢非佛弟子。
以五濁惡世但樂著諸欲如是等眾生終不求佛道。
若樂諸欲是行魔業故須揀之上文著涅槃尚非佛弟子此文著生死那是佛弟子互揀非耳終不求佛道者頌上揀增上慢上慢者未得上法謂得上法是故其人不求佛道也。
△二頌佛滅後解義者難得。
當來世惡人聞佛說一乘迷惑不信受破法墮惡道。
此明不善人勿為說也。
△三頌若遇餘佛便得決了。
有慚愧清淨志求佛道者當為如是等廣讚一乘道。
此明善人當為說也。
△二頌敦信二初敦信於權。
舍利弗當知諸佛法如是(至)不能曉了此。
初一行結秘要明此法如是先以萬億方便然後乃示真實其不習學不能曉了此正結不善者勿為說也兼對習學者則能曉了此乃可為說也。
△二敦信於實。
汝等既[A117]已知諸佛世之師(至)自知當作佛。
方便施權正為於實權實無疑自知作佛。
妙法蓮華經科註卷第一
校注
[0183001] 牟或作摩 [0205001] 頌疑煩 [0208001] 疑疑擬【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1 冊 No. 607 法華經科註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11-18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妙法蓮華經者本地甚深之奧藏也乃一化之根源五時之極唱如來出世意欲即說此經開示眾生本源覺藏究竟直指見性成佛故經曰諸佛惟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所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是也其奈小機未堪此聞聞則生謗墮苦故經曰若但讚佛乘眾生沒在苦謗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如來不得[A6]已而為實施權先以華嚴大教擬宜小乘之人既不能信受是以不動寂場遊化鹿苑為其說三藏教而又保證真空故須方等彈斥令其耻小慕大雖復慕大而執真之情未忘乃寄空生身子為之轉教廣譚空慧之法而淘汰之執情破[A7]已然猶以實覆權權掩於實未開二乘根敗作佛未顯如來成佛久本於是高會鷲峯劇談秘要開方便之權門示真實之妙理發眾聖之權巧顯本地之幽微故經曰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其為教也三乘咸會一乘九界同歸佛界長遠壽量至此方彰出世本懷於今始暢夫是之謂妙法蓮華經也。
○此經凡二十八品所談妙法不出權實本迹權謂九界三乘實謂佛界圓乘本謂久遠成佛迹謂果後施化前十四品是迹門開權顯實後十四品是本門開迹顯本然迹本二門開顯由機分利鈍故有三周七喻不同三周者初法說周為上根人作三乘一乘說舍利弗一人得悟即方便品中所談是也二譬說周為中根人作三車一車說迦葉等四大弟子領解即譬諭品中所說是也三因緣周為下根人作宿世因緣說千二百聲聞得記即化城喻品中所明是也迹門施化終於三周周者終也終必對始故上根始於鹿苑稟小終於法華得記中根例知下根始於大通下種終於因緣開會故云三周也七喻者一火宅喻喻三界不安隱如譬喻品中所明是也二窮子喻喻小乘無大乘功德法財如信解品中所明是也三藥草喻喻有漏諸善皆能除惡而無漏之善為最如藥草喻品中所明是也四化城喻喻二乘真空涅槃能防見思之非禦生死之敵如化城喻品中所明是也五衣珠喻喻王子結緣下一乘智寶之種即了因種如五百弟子受記品中所明是也六髻珠喻喻中道實相極果所宗如安樂行品中所明是也[A8]已上六喻皆喻迹門開權顯實也七醫子喻喻佛如大醫王徧療一切眾生之病如壽量品中所明此一喻喻本門開迹顯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