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句解卷第五
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爾時佛告諸菩薩及天人四眾。
當寶塔品說竟之時告諸菩薩及天人眾。
吾於過去無量劫中。
昔過去無量世時。
求法華經無有懈倦。
尋求法華未甞倦怠。
於多劫中常作國王。
曾於多劫為國王身。
發願求於無上菩提心不退轉。
發願欲求成佛之道而心未甞有退墮者。
為欲滿足六波羅蜜。
為欲修行滿六度故。
勤行布施心無吝惜。
六度之中布施為首檀波羅蜜攝一切行故說勤施無所吝惜是教世人立行之本。
象馬七珍國城妻子奴婢僕從。
此外財也。
頭目髓腦身肉手足不惜軀命。
此內財也隨有求者皆施與之。
時世人民壽命無量。
彼過去時人民壽長劫數無量言其難捨。
為於法故捐捨國位委政太子。
為欲求於妙法之故即時棄捨國王之位以諸國政委於太子。
擊皷宣令四方求法。
擊於大皷宣布號令四出訪求微妙之法。
誰能為我說大乘者。
誰有能為說大乘法。
吾當終身供給走使。
言終身者非是暫時言走使者為供僕從若不謙卑焉得聞法若不忍耐豈能勤苦此為世人起模𦘕聖賢令求道者法則。
時有仙人來白王言。
因宣令故所以來也。
我有大乘名妙法蓮華經。
彼仙人云我有大教名妙法華。
若不違我當為宣說。
若能不敢違逆於我當與宣說。
王聞仙言歡喜踊躍。
時王聞是仙人之言得遂所願其心歡喜不覺踊躍。
即隨仙人供給所須。
即時隨侍此之仙人如其所須皆為供給。
採果汲水拾薪設食。
隨時執作道人家風林端採果㵎下汲泉山上拾柴厨中設食是種皆為。
乃至以身而作床座身心無倦。
身為座者如肩荷擔備歷艱苦忍耐疲勞為於法故身心無倦。
于時奉事經於千歲。
經時浸久終始一如。
為於法故精勤給侍令無所乏。
為欲從師求法之故身心精勤給侍走使所須皆辯令不缺乏。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我念過去劫為求大法故。
佛念過去久遠劫中為欲求於大乘之法。
雖作世國王不貪五欲樂。
雖為世王能離欲樂五欲者色聲香味觸。
椎鍾告四方。
前云擊鼓此說椎鍾為法之深鍾皷皆作。
誰有大法者若為我解說身當為奴僕。
捨身為法不見疲勞。
時有阿私仙來白於大王。
阿私此云長壽仙人因王求故來白王言。
我有微妙法世間所希有。
微妙之法是我所持世間希有。
若能修行者吾當為汝說。
若能行者當為說之先擇其人所堪可者。
時王聞仙言心生大喜悅。
王聞仙言心喜踊躍。
即便隨仙人供給於所須。
隨侍其人給以所須。
採薪及果蓏隨時恭敬與。
蓏即瓜菜之屬隨時所須皆給與之。
情存妙法故身心無懈倦。
存情為法終不倦怠。
普為諸眾生勤求於大法。
心在利生不務專[A1]己以是之故勤求大法。
亦不為[A2]己身及以五欲樂。
亦非自為及求欲樂。
故為大國王勤求獲此法。
舊為國王獲得此法。
遂致得成佛今故為汝說。
因法修行今遂成佛法如是妙故為汝說。
佛告諸比丘。
語諸會眾。
爾時王者則我身是。
時求法王今釋迦是。
時仙人者今提婆達多是。
彼時仙人即今調達。
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
因彼提婆善知妙法識通塞故。
令我具足六波羅蜜。
即六度行。
慈悲喜捨。
即四無量心也。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成應化身諸相好也。
紫磨金色。
身如金色。
十力四無所畏。
如佛十力及四無畏。
四攝法。
菩薩四法攝化眾生。
十八不共。
佛十八法不共三乘。
神通道力。
佛之妙通及至道力此等法相並在前文尋之可見。
成等正覺廣度眾生。
於今成佛廣度一切。
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
推思有自[A3]已得成佛功由於師。
告諸四眾提婆達多却後過無量劫。
從是以去經無量劫。
當得成佛號曰天王。
佛德至大天中之天故曰天王。
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如序品解。
世界名天道。
世界清淨修天之道故曰天道。
時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
器界一增減名為一小劫成住壞空八十小劫名一中劫天王佛壽其量如是。
廣為眾生說於妙法。
住世既久說法彌多。
恒河沙眾生得阿羅漢果。
度如是等聲聞之眾。
無量眾生發緣覺心。
度如是等辟支佛眾。
恒河沙眾生發無上道心得無生忍住不退轉。
度如是等菩薩之眾無生忍者了知諸法本來空寂窮其端輗不見起處名無生也由得法空心能安忍唯進不退名不退轉。
時天王佛般涅槃後。
梵語般涅槃那此云寂滅謂天王佛入滅之後。
正法住世二十中劫。
滅後正法住世許久。
全身舍利起七寶塔。
不同釋迦碎身供養彼天王佛塔瘞全身。
高六十由旬。
表六波羅蜜。
縱廣四十由旬。
表圓教中住行向地四十聖位。
諸天人民悉以雜華。
天人所修一切善因名為雜華。
抹香燒香塗香。
以香表德。
衣服瓔珞幢幡寶蓋。
[1]表衣忍辱瓔珞表智幢幡表定慧寶蓋表頂法。
妓樂歌頌。
妓樂表四攝法歌頌表無生曲。
禮拜供養七寶妙塔。
禮拜折慢幢供養懺慳業。
無量眾生得阿羅漢果。
成就聲聞。
無數眾生悟辟支佛。
成緣覺果。
不可思議眾生發菩提心至不退轉。
眾生數多心思口議所不能及皆悉發於無上道心得不退轉。
佛告諸比丘未來世中。
釋迦滅後未來之世。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妙法華經提婆達多品。
若善男女得聞是經提婆達品。
淨心信敬不生疑惑者。
能以淨心信敬此法於其經中不疑惑者。
不墮地獄餓鬼畜生。
以信經故不墮三惡。
生十方佛前。
得生十方諸佛之前。
所生之處常聞此經。
若所生處常得聞是妙法華經。
若生人天中受勝妙樂。
若生天上及以人間得受勝妙五欲之樂。
若在佛前蓮華化生。
生佛土者不處胎藏生蓮華中。
於時下方多寶世尊所從菩薩名曰智積。
從多寶佛來此娑婆上足菩薩名曰智積。
白多寶佛當還本土。
昔為證經涌現寶塔今[A4]已聞經請還本土。
釋迦牟尼佛告智積曰。
釋迦因見智積欲還故少留之令與文殊而得相見。
善男子且待須臾。
且勸少留須臾之頃。
此有菩薩名文殊師利。
此間有一深地菩薩名曰文殊。
可與相見論說妙法可還本土。
汝可與之相見一面論說如來深妙之法然後可還下方淨土。
爾時文殊師利座千葉蓮華大如車輪。
所坐華臺如車輪大。
俱來菩薩亦坐寶蓮華。
與文殊菩薩俱來之者皆亦坐於寶蓮華臺。
從於大海娑竭羅龍宮自然涌出。
娑竭羅此云鹹海諸菩薩眾從於鹹海龍宮涌出。
住虗空中。
各以神力於空中住。
詣靈鷲山。
到靈鷲山釋迦之所。
從蓮華下至於佛所。
下蓮華臺前至佛前。
頭面敬禮二世尊足。
釋迦多寶。
脩敬[A5]已畢。
先禮世尊次見菩薩。
往智積所共相慰問却座一面。
二大菩薩各從異處來至此中禮相慰問然後却坐。
智積菩薩問文殊師利。
智積菩薩見文殊來化現之事故此致問。
仁往龍宮所化眾生其數幾何。
仁往大海龍王宮中所化之眾為有多少。
文殊師利言其數無量不可稱計。
不可稱量及以計筭。
非口所宣非心所測。
口宣心測莫能得知。
且待須臾自當證知。
待少時間自當親證而得知也。
所言未竟。
文殊所言聲尚未竟。
無數菩薩坐寶蓮華從海涌出。
所化菩薩乘華從海一時涌出。
詣靈鷲山。
佛說法處。
住在虗空。
乘通而來故依空住。
此諸菩薩皆是文師殊利之所化度具菩薩行。
一一具足菩薩之行。
皆共論說六波羅蜜。
皆共議論所修六度波羅蜜法。
本聲聞人在虗空中說聲聞行。
元是小機在於下方虗空之中說聲聞道。
今皆修行大乘空義。
如上等人從徧空理開漸入圓今則皆修不思議空。
文殊師利謂智積曰。
文殊指其所來之眾以告智積。
於海教化其事如是。
我於海中所設教化其相若此。
爾時智積菩薩以偈讚曰大智德勇健化度無量眾。
文殊大智具諸威德而能勇徤化無量眾。
今此諸大會及我皆[A6]已見。
今此現前所集大眾我悉[A7]已見。
演暢實相義開闡一乘法。
流演通暢如實相義開示弘闡一乘妙法。
廣導諸眾生令速成菩提。
廣化一切令其速得成就菩提。
文殊師利言我於海中唯常宣說妙法華經。
言常以此化無量眾。
智積問文殊師利言此經甚深微妙諸經中寶世所希有。
此法華經其義甚深語意微密妙無以加一切世間之所希有。
頗有眾生勤加精進脩行此經速得佛不。
其有眾生聞此妙經勤加精進疾成佛不。
文殊師利言。
答智積問。
有娑竭龍王女。
鹹海龍王有一女子。
年始八歲智慧利根。
方年八歲有大智慧根性聰利。
善知眾生諸根行業。
善能了知一切眾生種種根性種種行業。
得陀羅尼。
獲總持門。
諸佛所說甚深秘藏悉能受持。
一切諸佛所說秘密甚深法藏悉能受持。
深入禪定了達諸法。
善能深入菩薩妙定於一切法悉能通達。
於剎那頃發菩提心。
於一剎那至促之頃發於無上菩提之心。
得不退轉辨才無礙。
其心證得不退轉地智辯才能無所滯礙。
慈念眾生猶如赤子。
慈悲怜念一切眾生猶如赤子等無有異。
功德具足。
菩薩功德皆悉具足。
心念口演微妙廣大。
心之所念口輪演說其義深微體性廣大。
慈悲仁讓志意和雅。
慈念悲愍仁厚謙讓志願意地柔和端雅。
能至菩提。
以具如上種種之德能令至於阿耨菩提。
智積菩薩言。
智積因聞龍女之事謂文殊言。
我見釋迦如來。
我昔常見釋迦世尊。
於無量劫難行苦行。
曾於無量僧祇劫中行所難行無量苦行。
積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
積累功德求於無上菩提之道從是多劫未曾休息。
觀三千大千世界。
徧觀化境三千世界。
乃至無有如芥子許。
乃至無有一芥子地。
非是菩薩捨身命處。
無有隙地不是菩薩捨身之處。
為眾生故。
為諸一切眾生之故。
然後乃得成菩薩道。
如是備修後方成佛。
不信此女於須臾頃便成正覺。
我實不信此小龍女於須臾間便成正覺事異常途所以不信。
言論未訖。
智積文殊言論未畢。
時龍王女忽現於前。
神通力故欲證是事所以現前。
頭面禮敬却住一面。
頭面致敬禮佛足[A8]已却住一面。
以偈讚曰深達罪福相徧照於十方。
龍女歎佛深達一切罪福之相智慧光明徧[1]照。
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
微妙即報身淨法即法身三十二即應身一語該括總歎三身。
以八十種好用莊嚴法身。
若據法身萬德相好以為莊嚴所謂微塵相海功德妙身今言八十用嚴法身即於劣應點出妙體本迹不二方契圓宗。
天人所戴仰龍神咸恭敬。
若天若人咸所推戴一心慕仰若龍若神咸悉歸敬欽崇佛德。
一切眾生類無不宗奉者。
一切世間有生之類無不[2]如敬宗奉之者。
又聞成菩提。
又聞佛法得成菩提。
唯佛當證知。
唯佛世尊自當證知。
我闡大乘教度脫苦眾生。
我闡大乘一實之教度脫無量苦惱眾生。
爾時舍利弗語龍女言。
因見文殊告智積曰龍女八歲慈悲和雅能至菩提所以疑也。
汝謂不久得無上道是事難信。
即前文云於剎那頃發菩提心故言不久得無上道此實難信。
所以者何。
出其所以不信之意。
女身垢穢非是法器。
方便教中說諸女人有五種障不得成佛所以執此而為難端。
云何能得無上菩提。
不信能成。
佛道懸曠。
佛之道者懸遠曠大。
經無量劫勤苦積行具修諸度然後乃成。
經歷多劫精勤勞苦積累功行具足修行六波羅蜜然後乃成。
又女人身猶有五障。
如下次列。
一者不得作梵天王。
大梵天王色界天[3]王彼尚無女云何為王。
二者帝釋。
忉利天王亦非女作。
三者魔王。
魔居欲頂他化天宮亦非女作。
四者轉輪聖王。
四種輪王皆是男身非女人作。
五者佛身。
佛身淨妙女身垢穢豈容為佛。
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此舍利弗執權難實欲破權疑願聞實道。
爾時龍女有一寶珠。
龍之神通全在珠上。
價直三千大千世界。
至貴寶也。
持以上佛。
龍女持此以奉世尊表大施也。
佛即受之。
龍女獻珠為表圓解如來納受印證其心。
龍女謂智積菩薩尊者舍利弗言。
既獻珠[A9]已乃問智積及舍利弗。
我獻寶珠世尊納受是事疾不。
獻珠之事佛受速不。
答言甚疾。
二人答言是事甚疾。
女言以汝神力。
以汝所有神通之力。
觀我成佛復速於此。
見我成佛速如獻珠。
當時眾會。
當時在會諸聽法者。
皆見龍女忽然之間變成男子具菩薩行。
忽轉男身具足大行。
即往南方無垢世界。
所應化國在於南方世界名字號為無垢。
坐寶蓮華成等正覺。
即報身也。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即麤之妙。
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說妙法爾時娑婆世界。
此娑婆界。
菩薩聲聞天龍八部人與非人。
三乘八部人天大眾。
皆遙見彼龍女成佛。
眾見龍女於彼成佛。
普為時會人天說法。
又見彼佛為眾說法。
心大歡喜悉遙敬禮。
眾心大喜悉皆遙望恭敬作禮。
無量眾生聞法解悟得不退轉。
彼土眾生得聞佛說心得開悟住不退轉。
無量眾生得受道記。
復有無量根熟大士得成佛記。
無垢世界六反震動。
如序品解。
娑婆世界三千眾生住不退地。
因於彼土聞法得益登不退地。
三千眾生發菩提心而得受記。
眾見彼佛發大道心遂蒙授記。
智積菩薩及舍利弗一切眾會默然信受。
昔所未信所以有語今見其事所以默然眾皆得益無可疑也。
妙法蓮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爾時藥王菩薩摩訶薩及大樂說菩薩摩訶薩與二萬菩薩眷屬俱。
二大菩薩與諸眷屬二萬之眾俱同發心。
皆於佛前作是誓言。
對佛立誓。
惟願世尊不以為慮。
願佛世尊不必以謂無能弘經而為憂慮。
我等於佛滅後當奉持讀誦說此經典。
我等諸人當任此責。
後惡世眾生善根轉少。
去聖時遙善根之人轉轉希少。
多增上慢。
間有增上能修行者未得謂得多於侮慢。
貪利供養。
貪著事物利養供養。
增不善根。
因修行中而起惡業反種生死不增善根。
遠離解脫。
遠離清淨解脫之法。
雖難可教化。
是等之則難可說法教化。
我等當起大忍力。
難化之人當起精進大忍辱力。
讀誦此經持說書寫。
一讀二誦三持四說五寫名五種法師。
種種供養不惜身命。
有弘持者當修種種恭敬供養為於法故於身命財無所吝惜。
爾時眾中五百阿羅漢得受記者。
此五百人皆[A10]已得受成佛記者。
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自誓願。
我等亦各自發誓願。
於異國土廣說此經。
於異國者畏此濁惡難可教化願於餘土而廣說之。
復有學無學八千人得受記者。
即第九品得記之者。
從座而起合掌向佛作是誓言。
離座合掌表於敬儀然後立誓。
世尊我等亦當於他國土廣說此經。
是等力微畏此難化。
所以者何是娑婆國中人多弊惡。
病弊處多又且頑惡。
懷增上慢。
稍能增上便慢他人。
功德淺薄。
功能德善皆悉淺薄。
瞋濁諂曲。
嗔怒昏濁諂佞迂曲。
心不實故。
為此土人有如是過所以發誓求化他方。
爾時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
義如序品。
與學無學比丘尼六千人俱。
佛之姨母與尼眾俱。
從座而起一心合掌。
先具威儀。
瞻仰尊顏目不暫捨。
將有所請願聞[1]授持所以瞻敬不能暫捨。
於時世尊告憍曇彌。
此云眾主以是尼眾主首之故亦即如來姨母之名出本行集。
何故憂色而視如來。
佛見姨母頗有憂色所以問之。
汝心將無謂我不說汝名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耶。
汝心將非謂我授記於尼眾中不提名字為授記莂所以憂耶。
憍曇彌。
佛告姨母。
我先總說一切聲聞皆[A11]已授記。
僧尼雖異據所修行同稱聲聞既云一切皆與授記則諸尼眾[A12]已在其中。
今汝欲知記者。
今欲得知別記名者。
將來之世。
於未來時。
當於六萬八千億諸佛法中。
六萬即表六根八千即表八識六根八識一時清淨名見諸佛。
為大法師。
於大乘中而為法師。
及六千學無學比丘尼俱為法師。
六千尼眾亦復如是。
汝如是漸漸具菩薩道。
汝等如是漸漸修行具足菩薩所修之道。
當得作佛號一切眾生喜見。
因中具修慈忍之行不惱眾生所以果上一切眾生皆喜見之。
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如序品解。
憍曇彌是一切眾生喜見佛及六千菩薩。
即六千尼。
轉次授記。
展轉次第與授記莂。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得成無上正徧知覺。
爾時羅睺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作是念。
羅睺母者是佛之親義當別記未聞佛言所以作念。
世尊於授記中獨不說我名。
意謂諸尼皆得別記而獨於我不聞拈出。
佛告耶輸陀羅汝於來世百千萬億諸佛法中修菩薩行。
百千萬億諸佛之法不出修行一念之心善淨心法名曰介爾。
為大法師漸具佛道。
常為大眾演法之師漸漸具足成佛之道。
於善國中當得作佛。
因修善行果應善國。
號具足千萬光相。
因中供養百千萬億佛具菩薩道果上具足千萬光相成十力尊。
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如序品解。
佛壽無量阿僧祇劫。
住世壽量如是長遠。
爾時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及耶輸陀羅比丘尼並其眷屬。
二比丘尼及六千眾。
皆大歡喜得未曾有。
俱蒙授記將來成佛故皆歡喜得未曾有。
即於佛前而說偈言世尊導師安隱天人。
唯佛世尊是大導師善能安隱諸天人民。
我等聞記心安具足。
我等得聞授記之音身心安寧所願具足。
諸比丘尼說是偈[A13]已。
諸尼說偈贊歎佛[A14]已。
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能於他方國土廣宣此經。
以力微故畏此濁惡願於餘處而廣說經。
爾時世尊視八十萬億那由他諸菩薩摩訶薩。
世尊慈眼徧視會中所化弟子諸大菩薩。
是諸菩薩皆是阿惟越致。
此云不退轉。
轉不退法輪。
菩薩自住不退轉地復轉不退無上法輪。
得諸陀羅尼。
此云總持是諸菩薩得此三昧總皆攝持護善遮惡。
即從座起至於佛前一心合掌。
諸大菩薩八十萬億見佛一視善解知機故從座起合掌具儀致敬於佛。
而作是念。
眾心作念。
若世尊告勑我等持說此經者。
若蒙世尊勅使我等受持讀說此經典者。
當如佛教廣宣斯法。
當依佛教廣說此經。
復作是念。
又復作意如是念言。
佛今默然不見告勅。
佛於今者但只默然不見發言有所告命。
我當云何。
我等今是當如之何。
時諸菩薩敬順佛意。
敬順如來前寶塔品付囑之意。
並欲自滿本願。
并欲自滿菩薩所修本有行願。
便於佛前作師子吼而發誓言。
既思惟[A15]已即於佛前發師子音立深誓願。
世尊我等於如來滅後。
我等諸人於佛滅後。
周施往返十方世界。
徧一切處佛之境界。
能令眾生。
能令末世正信之人。
書寫此經受持讀誦解說其義如法修行正憶念。
如經中說修行之法正心憶念勤而行之。
皆是佛之威力。
皆藉世尊廣大威力。
唯願世尊在於他方遙見守護。
此方化周佛歸圓寂餘處機熟更應餘方故云遙見希垂守護。
即時諸菩薩俱同發聲而說偈言唯願不為慮。
惟願世尊不必為慮。
於佛滅度後恐怖惡世中我等當廣說。
佛滅之後甚可恐怖濁惡世中我當廣說。
有諸無智人惡口罵詈等。
有諸不善無智之人惡口穢言罵詈等事。
及加刀杖者我等皆當忍。
及以加之刀劒杖石當為弘經悉忍諸惡。
惡世中比丘邪智心諂曲。
惡世之僧無正智慧生諸異見心地不直諂佞迂曲。
未得謂為得。
如第四禪無聞比丘本是凡夫妄言證聖。
我慢心充滿。
自高我慢邪心充滿。
或有阿練若。
此云空靜處謂或有人修空靜行。
納衣在空閑。
冬夏常被一衲之夜在彼閑處修於空靜。
自謂行真道輕賤人間者。
自謂所行是真實道輕賤人間行化之者。
貪著利養故與白衣說法。
為貪利養與俗說法。
為世所恭敬如六通羅漢。
得諸世人之所恭敬如同得果六通羅漢。
是人懷惡心常念世俗事。
口雖說法心存求利是人內懷如此惡見常念世間塵俗之事。
假名阿練若好出我等過。
借練若名行塵俗事好出我等弘經者過。
而作如是言。
出彼邪見所謗之言。
此諸比丘等是貪利養故說外道論議。
反謗人𨞬慈悲大士名貪利人斥毀所說大乘妙經名外道義。
自作此經典誑惑世間人。
反謗佛經是私撰造欺誑迷惑世間之人。
為求名聞故分別說是經。
為欲求於名聲聞望故分別說如是之經。
常在大眾中欲毀我等故。
常在一切大眾之前為欲毀訾我等之故。
向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
向於國王及以大臣諸婆羅門即淨行者居士即是處家之士。
及餘比丘眾誹謗說我惡。
及在其餘比丘之前生諸誹謗說我等惡。
謂是邪見人說外道論議。
以正為邪反生輕謗。
我等敬佛故悉忍是諸惡。
我等為欲敬順佛故悉忍是等違惱之惡。
為斯所輕言汝等皆是佛。
為此邪見輕謗者言汝等諸人悉皆是佛。
如此輕慢言皆當忍受之。
如此之類輕慢語言以為法故皆忍受之。
濁劫惡世中多有諸恐怖。
謂當來世濁惡之時多有是等恐怖之事。
惡鬼入其身罵詈毀辱我。
諸邪惡鬼附入其身常見罵詈毀辱於我。
我等敬信佛當著忍辱鎧。
我等諸人欲言如來當修慈忍大悲之行著忍辱鎧化所難化。
為說是經故忍此諸難事。
為欲廣說是經之故當忍此等難忍之事。
我不愛身命但惜無上道。
我等不敢自愛身命但當愛惜無上之道。
我等於來世護持佛所囑。
我等當於未來之世護持世尊之所付囑。
世尊自當知。
我心如是佛自當知何待我說。
濁世惡比丘不知佛方便隨宜所說法。
濁惡世中諸比丘等不善了知佛慈方便諸三乘法隨宜所說乃生疑心執權謗實。
惡口而顰蹙。
顰蹙即是眉頭皺也以薄福故聞是妙經顰蹙罵詈。
數數見擯出。
數數反見擯出眾外。
遠離於塔寺。
遠離僧坊塔寺之處。
如是等眾惡。
有如是等種種眾惡。
念佛告勅故皆當忍是事。
思念吾佛告勅之故持說此經皆當忍受諸如是等違惱之事。
諸聚落城邑。
村居聚落或城郭中或是縣邑諸眾生居。
其有求法者。
其或有人求大法者。
我皆到其所說佛所囑法。
我等皆當到其所住說佛所囑無上妙法。
我是世尊使處眾無所畏。
八十萬億深地聖人神通自如道力充盛能於濁惡末世之中當為如來說法之使處眾演說得大無畏非同先來初心菩薩及羅漢等。
我當善說法願佛安隱住。
我等當得善說法要願佛安住不必介懷。
我於世尊前。
釋迦佛前。
諸來十方佛。
十方遠來諸分身佛。
發如是誓言。
勇發如上深重誓言。
佛自知我心。
佛神力故自知我等廣大堅固誓願之力。
妙法蓮華經卷第五
妙法者即是心法心是法體法是心用念頭瞥起事相隨生一切時中放教平澹但依公理勿徇私情自然明白無往不通如是清淨不染塵埃如是公正無有諂邪微妙香潔甚於蓮華我佛證此愍物迷之故現世間說如是法名之為一大事[1]四緣諸佛由是得最正覺其法妙故名為妙法居塵不染名曰蓮華經者法也教諸眾生法茲常理回光返照入一佛乘。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 詔譯
眾生語音在處各異佛出中梵隨彼方言演說諸法傳至東華語音字義皆不可曉有丘慈國羅什法師博通三藏善知佛理姚秦國主遣使迎來譯中梵音成東華語。
妙法蓮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前持品中蓋因如來勸募流傳藥王樂說及二萬眾敬順佛意發誓通經佛又以眼願視大眾八十萬億大菩薩眾誓於惡世竭力流通於是文殊復為末世初心菩薩白佛世尊求方便門云何修進。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
文殊師利此云妙德佛為法王菩薩傳道名法王子。
菩薩摩訶薩。
此云大道心成眾生蓋稱文殊有大道心能成眾生。
白佛言世尊。
佛有聖德為世所尊。
是諸菩薩甚為難有。
歎前持品發誓通經諸大菩薩甚是難有。
敬順佛故。
敬重隨順如來之故。
發大誓願。
對於佛前發深重願。
於後惡世。
於佛滅後濁惡之世。
護持讀說是法華經。
護惜任持讀誦解說如是妙經。
世尊菩薩摩訶薩。
此指末世初發道心諸菩薩也。
於後惡世云何能說是經。
初心之人根力既淺惡世之中云何可行。
佛告文殊師利。
因文殊問如來答之。
若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欲說是經。
若有菩薩於惡世中欲說是經。
當安住四法。
一教行處及親近處名身安樂行二誡口過令善說法名口安樂行三淨心業離貪瞋癡名意安樂行四起慈悲誓度一切名誓願安樂行。
一者安住菩薩行處。
於佛法中終日履踐名為行處。
親近處。
遠離惡友親友善人名親近處。
能為眾生演說是經。
行用有法親近得人則能為他演說是經。
文殊師利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行處。
牒前章門重新問起何名菩薩行用之處。
若菩薩摩訶薩。
能行之人。
住忍辱地。
安心住於忍辱之地。
柔和善順。
柔則勿強和則勿諍善則遠惡順則隨宜。
而不卒暴。
而不可以倉卒躁暴。
心亦不驚。
若聞妙法亦勿驚疑。
又復於法無所行。
又復常於妙法之中敬順佛意謙卑自牧勿謂於法能有所行。
而觀諸法如實相。
而當觀察一切諸法本來空寂如實之相。
亦不行不分別。
恐人聞說法性本寂使謂如空無所分別亦勿行此無分別見。
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
如是而行是名菩薩之所行處。
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親近處。
前云安住親近之處故此牒起為之釋通。
菩薩摩訶薩不親近。
不可縱情親附近傍。
國王王子大臣官長。
若近貴人恐恃權勢損物害他。
不親近諸外道梵志。
不可親近諸外道中出家之人行梵志者。
尼犍子等。
諸外道種總有六師各有弟子師資合論九十六種故云等也心外求法名為外道梵語尼犍陀此云離繫即外道中出家總名為離人間繫眷之故。
及造世俗文筆讚詠外書。
及勿親近製造俗典文筆之人以至讚嘆詠外書者。
及路伽耶陀。
此云惡論世俗之中惡不善論。
逆路伽耶陀者。
此云逆論背逆君父不善之論及路伽耶陀名師破弟子逆路伽耶陀名弟子破師者之一字即學論人不可近者恐為所感生諸異見。
亦不親近諸有𠒋戲。
又亦勿近𠒋險戲者。
相扠相撲。
共相扠搪與夫廝撲。
及那羅等。
那羅此云力士捔力戲也。
種種變現之戲。
應是世間粧飾面首變諸異相緣撞倒擲如路岐人所作之戲若觀戲劇令心捶蕩。
又不親近旃陀羅。
此云屠儈即殺生者。
及畜猪羊鷄狗。
畜此等物無非為殺。
畋獵漁捕。
獵獸捕魚等是惡類狎習惡者損[A16]己道心。
諸惡律儀。
應諸不善殺害之法名惡律儀。
如是人等。
如上種種諸惡人輩。
或時來者。
或時之間善心來者。
則為說法。
則可與之說於正法。
無所希望。
不可有所希望之心。
又不親近求聲聞。
求小乘果。
比丘比丘尼。
出家僧尼。
優婆塞。
善男子。
優婆夷。
善女人即小乘四眾也。
亦不問訊。
道既不同不須問訊。
若於房中。
房院之中。
若經行處。
行道之處。
若在講堂中不共住止。
若或在於講堂之中不必與之同一住止。
或時來者。
如是人等或時之間以好心故而自來者。
隨宜說法。
但可隨宜與之說法。
無所希求。
切勿有所希求之心。
文殊師利又菩薩摩訶薩。
又復習大菩薩之人。
不應於女人身。
不當於女人之身。
取能生欲想相。
生心取著起情欲相。
而為說法。
內心腐穢外現威儀而為說法。
亦不樂見。
亦不欲見女人之身。
若入他家。
若有緣故入於他家。
不與小女處女寡女等共語。
小女即年幼者處女即是在室大童女也寡女即喪其夫守寡之者與之共語事涉譏嫌況為誘調恐生重過。
亦復不近五種不男之人以為親厚。
端謹之人因心正故形體具足諸邪諂者由宿惡業雖得人身諸根不具言五種者一生謂生下來男根不具二鍵謂鍵去外腎三妬謂見他行欲心妬色故身分方勇四變謂或時變轉男女不定五半謂上半月男下半月女由形不正故號不男斯等之人性多雜染無丈夫操故誡勿近與之親厚自害道心。
不獨入他家。
不可獨自入他俗舍。
若有因緣。
若有急緣事不容[A17]己。
須獨入時。
須因獨自入他家時。
但一心念佛。
但當一心想念於佛佛既見前過惡自弭。
若為女人說法。
若或有緣為女說法。
不露齒笑。
笑不露齒欲謹嚴也。
不現胷臆。
遮覆胷臆令拘檢也。
乃至為法猶不親厚。
乃至正念實心為法猶不當得而生親厚。
況復餘事。
況復為餘不善之事。
不樂畜年少弟子。
年少之人多諸輕躁。
沙彌小兒。
沙彌幼小未稟具戒小兒憍懦非受道器。
亦不樂與同師。
亦不欲與是等同師。
常好坐禪。
常須好樂安坐禪寂。
在於閑處。
在於空曠閑靜之處。
修攝其心。
心久在迷遂成過病今欲入道須修其心令復本淨於一切時攝其正念。
文殊師利是名初親近處。
四安樂行第一先明菩薩行處親近處就親近中又自分二初從菩薩摩訶薩不親近國王等即初親近處二從復次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等即第二親近處初親近中又自分二初不近國王等此是即遠論近凡非其人皆勿親近是令遠去又云或時來者則為說法是令近之即遠論近也又云常好坐禪等令修攝其心乃即近論近也。
復次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如實相。
一切法者謂世出世間諸所有法正心誠意如理詳審名之為觀了一切法本性空寂求其起處而不可得即知本空雖則性空不妨現用復是假義空假不二即是中道非一非三而三而一名如實相又復應知如即空義相即假義實即中義不一不異不並不別一性圓具即空假中如實相也。
不顛倒。
自體本空實無倒正背覺合塵名顛倒相滅塵合覺即無顛倒。
不動。
法性本空如如不動。
不退。
了性平等不生退屈。
不轉。
如箭離弦無反回勢。
如虗空。
如大虗空無一切相。
無所有性。
無其所有種種妄性妄既本空心思處滅。
一切語言道斷。
非口可議語路處絕。
不生不出不起。
性空寂故本自不生葉如幻化本自不出無始無終本自不起起滅皆幻性自本空三際來之如夢所見生出起相皆不可得。
無名無相。
無名者法身之體徧一切處而不可以名字詮顯如佛菩薩菩提涅槃凡諸名字悉是假立無相者謂無我人眾生壽者虗妄之相非無如實清淨之相。
實無所有。
法身清淨照體獨立實無前境所有之相。
無量無邊。
無量者法身之體包徧虗空而不可以數日度量無邊者體本空寂前後際斷而不可以邊際推窮。
無礙無障。
無礙者體性虗通無有質礙如風於空無所礙故無障者體性無染離一切障無明體相本自不有無煩惱障自性清淨過惡不生則無業障生死本空不受後有則無報障。
但以因緣有。
體雖空寂不礙緣生譬如虗空體非群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以無明為緣則起六凡法界貪嗔癡者三惡道起不貪嗔癡三善道起以教行為緣則起四聖境界修四諦法則起聲聞修十二緣則起緣覺修六度行則起菩薩無緣大慈不思議用則起佛乘非心為因非境為緣世出世法無從而生但以因緣而有法起。
從顛倒生故說。
楞嚴云眾生無始種種顛倒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云何二種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當知本明元清淨體即如實相枉受輪迴入諸趣者即指六凡從顛倒生故說輪轉一念頓悟了性本空大千沙界水上浮漚一切聖凡猶如電拂。
常樂觀如是法相。
常願諦觀如是空寂清淨本然如實之相。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
此是即非遠非近處而論親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如來欲顯滅後惡世初心菩薩行處近處住四安樂第一行門重括前意以偈敷演欲令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
若有菩薩。
若有佛子行菩薩道。
於後惡世。
於佛滅後濁惡世中。
無怖畏心。
無有怕怖畏懼之心。
欲說此經。
欲說如是妙法華經。
應入行處。
即前文中菩薩行處。
及親近處。
即前文中親近之處。
常離國王及國王子大臣官長。
王有威力王子儲君大臣乘權郡縣官長各有權勢恐或親附恃勢惱他長慢損德。
𠒋險戲者。
即世邪術刀杖等戲。
及旃陀羅。
諸屠儈者是等心惡悉令離之。
外道梵志。
外道出家行梵志者道不同故不相為謀。
亦不親近增上慢人。
增上修行傲慢之人。
貪著小乘。
於小乘教生貪著心。
三藏學者。
學經律論小乘藏者雖則習學三藏之教機劣智微非菩薩友。
破戒比丘。
雖是比丘破佛禁戒。
名字羅漢。
非實有德名字號為得道羅漢。
及比丘尼好戲笑者。
尼女報別近則招譏好多戲笑尤當遠之。
深著五欲。
於五塵境深生欲著。
求現滅度。
求現異相妄稱涅槃。
諸優婆夷。
女人非是所可親近況復貪欲求現清淨涅槃相者。
皆勿親近。
如上諸人皆勿親近。
若是人等以好心來。
雖非其人用好心來。
到菩薩所為聞佛道。
到菩薩所為欲聞道。
菩薩則以無所畏心。
凡昇高座先自安心。
不懷希望而為說法。
不可懷於希望之意當須安詳為之說法。
寡女處女。
寡婦室女。
及諸不男。
生鍵妬變半五種不男如前[A18]已解。
皆勿親近以為親厚。
皆莫近傍親愛相厚。
亦莫親近屠兒魁膾。
殺中之魁名為魁膾。
畋獵漁捕。
縱火曰畋用犬曰獵漁網張捕。
為利殺害。
為財利故而行殺害。
販肉自活。
販賣魚肉以自活命。
衒賣女色。
即倡妓家以色衒賣。
如是之人皆勿親近。
近殺增瞋近色生欲皆令勿近。
𠒋險相撲。
即前𠒋戲及相扠撲。
種種嬉戲。
應是種種世間嬉戲。
諸婬女等。
前衒色者為利故賣令諸婬女說貪色者。
盡勿親近。
是等諸人皆非善類盡勿近之。
莫獨屏處為女說法。
夫說法者應於當陽屏處涉私不可說也。
若說法時無得戲笑。
說法之時貴於持重戲笑非法毋得如是。
入里乞食將一比丘。
入村里時須將一人以為同伴。
若無比丘一心念佛。
必若無人可以為侶當須一心思念於佛勿令散亂。
是則名為行處近處。
結歸上文行近二處。
以此二處能安樂說。
用此行近二如法處能得安樂可以說之若餘非處不可說也。
又復不行上中下法。
菩薩六度名為上法緣覺所修名為中法聲聞四諦名為下法皆非佛道復不當行。
有為無為。
有為即是世間因果生死苦業人天之法無為即是空寂涅槃二乘小行方便之法。
實不實法。
實者即是有宗執一切法悉是實有不實義者即是空宗空有二見皆非佛乘求佛道者不當行也。
亦不分別是男是女。
佛法平等普被一切亦不必得分別男女。
不得諸法不知不見。
小乘法中誡令擇機有得不得如諸律部唯被僧尼未稟具者不許見聞大菩薩法但有能解法師語者悉得聞之如海納流無所簡擇。
是則名為菩薩行處。
如是而行是名菩薩之所行處。
一切諸法空無所有。
一切法者謂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世間諸法及出世間四諦十二緣六度萬行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皆悉空寂本無所有。
無有常住亦無起滅。
小乘三藏說色生滅性是真常色性兩分一常一滅大乘法者空即是色無有常住色即是空亦無起滅不同小乘二邊之見空色不二即是圓常。
是名智者所親近處。
如是解了不墮愚癡名為智者所親近處。
顛倒分別諸法有無。
法性本寂離一切相眾生顛倒妄起分別說有說無皆名妄見。
是實非實。
小乘有宗執一切法悉是實有小乘空宗說一切法悉如幻夢非是實有。
是生非生。
在於閑處修攝其心。
修行之法貴要沉靜若處隤閙心豈能安佛勸行人在於空閑寂靜之處以攝其心。
安住不動如須彌山。
安心住定而不傾動猶如鎮靜須彌山王。
觀一切法皆無所有。
以智觀察了法性空。
猶如虗空無有堅固。
猶如太虗本來空寂無有堅固[3]室礙之相。
不生不出不動不退。
本性自爾不從因出不從緣生不從法起不曾動搖亦無進退。
常住一相。
前文中云無有常住今此又云常住一相其旨云何前云無者是破偏見確定死常今此常住是住無相一實相理。
是名近處。
是名菩薩所親近處。
若有比丘於我滅後入是行處及親近處。
若有人能於佛滅後入於如上行近二處。
說斯經時無有怯弱。
前云心無所畏今云無有怯弱此勸行人留心於道先當靜定觀法觀緣精思熟慮理義入神行必依經言必中理縱然有得億千萬眾悉在目前舉起口時句句令他心開意解學力既到智解又明如理而說何怖之有苟不精究詐言得解欲無畏怯其可得乎。
菩薩有時入於靜室。
菩薩有緣欲說法時先當入於寂靜之室。
以正憶念隨義觀法。
以正定心記憶思念隨經中義觀察於其所說之法。
從禪定起。
思得之[A19]已理義精當然後安詳從定而起。
為諸國王王子臣民婆羅門等開化演暢說斯經典。
即前文云如是人等或時來者則為說法。
其心安隱無有怯弱。
如我所說依而行之則得其心自然安隱無有臨時怖畏大眾怯弱之過。
文殊師利是名菩薩安住初法。
安心住畏菩薩所修最初安樂清淨行門。
能於後世說法華經。
則能於佛滅後惡世為諸四眾說法華經自此以去一段經文正當第二口安樂行。
又文殊師利如來滅後於末法中欲說是經。
於佛滅後欲說法華。
應住安樂行。
應當住於安樂行門。
若口宣說若讀經時。
若說若讀此經之時。
不樂說人及經典過。
不欲說人及經典過。
亦不輕慢諸餘法師。
亦不可以輕陵侮慢諸餘經典說法之師。
不說他人好惡長短。
不說共他尋常之人身中好惡長短之事。
於聲聞人。
小乘之人。
亦不稱名說其過惡。
亦不指名談其過失。
亦不稱名讚歎其美。
亦不指名讚其德處云何毀讚二俱不可以壞真心平等法故毀之生諍互不能安讚之生愛容引餘人入於小法故雙止也。
又亦不生怨嫌之心。
此尤不可。
善修如是安樂心故。
善能攝修如是口業則令其心得安樂故。
諸有聽者不逆其意。
法師演說當觀機緣順聽者意不可逆之。
有所難問。
前人有所質難請問。
不以小乘法答。
若問大時答以小義則失機宜。
但以大乘而為解說。
問小答大引權入實問大答大正合前機二俱有益。
令得一切種智。
令諸聽者皆得中道一切種智。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菩薩常樂安隱說法。
修行菩薩常欲離過令心安隱如理說法。
於清淨地而施床座。
當擇清淨無染濁處而施說法高廣牀座。
以油塗身。
小乘教中不許愛好香油塗身今令塗者為除惡氣非貪美也。
澡浴塵穢。
澡洗塵垢為淨身也。
著新淨衣。
或著新衣或洗浣淨又所有衣求處非法亦名不淨。
內外俱淨。
內心外儀俱當清淨。
安處法座。
安詳居於說法之座。
隨問為說。
隨其所問而為解說。
若有比丘及比丘尼。
出家僧尼。
諸優婆塞。
清信男子。
及優婆夷。
清信女人。
國王王子。
王及王子。
群臣士民。
在朝群臣士子庶民。
以微妙義。
如上諸人到菩薩所當以微妙甚深之義。
和顏為說。
和悅顏色而為演說。
若有難問。
若有人來起難問時。
隨義而答。
隨其所問約義而答。
因緣譬喻。
或引因緣或舉譬喻。
敷演分別。
敷布流演分別曉白。
以是方便。
以此等緣為化方便。
皆使發心。
皆令聽者發無上心。
漸漸增益。
理可頓悟事須漸修令得增益。
入於佛道。
入於一乘無上佛道。
除懶墮意。
除去懶散惰慢之意。
及懈怠想。
及以懈倦荒怠之想。
離諸憂惱。
謹言離過則無憂心。
慈心說法。
以慈忍心而為說法。
晝夜常說。
晝夜常常為人演說。
無上道教。
明無上道一乘之教。
以諸因緣。
用諸善惡二種因緣惡令止息善勸修持。
無量譬喻。
以無量種事相譬喻。
開示眾生。
開解曉示一切眾生。
咸令歡喜。
咸令信解生歡喜心。
衣服臥具。
若於衣服及以臥具。
飲食醫藥。
二時飲食醫治藥料。
而於其中。
而心於此四事之中。
無所希望。
無有規求希望之心。
但一心念說法因緣。
但只專一端心正念演說妙法清淨因緣。
願成佛道。
願得成就無上佛道。
令眾亦爾。
令諸大眾亦得如是。
是則大利安樂供養。
是則名為廣大之利施於安樂清淨供養。
我滅度後。
佛滅之後。
若有比丘。
說法之僧。
能演說斯妙法華經心無嫉恚諸惱障礙。
心中清淨如湛止水無有一切嫉妬瞋恚亦無相惱障礙之事。
亦無憂愁及罵詈者。
亦無一切憂愁思慮及以惡語罵詈之者。
又無怖畏加刀杖等。
慈忍之人其心常安既不惱他人誰惱[A20]己則怖畏刀杖等事。
亦無擯出。
亦無被人擯出眾外。
安住忍故。
能住大乘安樂行故。
智者如是。
諸有智者若能如是。
善修其心。
善能修攝於其道心。
能住安樂。
則能住於口安樂行。
如我上說。
如我上文之所宣說。
其人功德。
其弘經人所獲功德。
千萬億劫。
於千萬億無數劫中。
筭數譬喻。
以數筭計引事譬喻。
說不能盡。
說其功德終不能盡。
△自此以去一段經文正當第三意安樂行。
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
若有菩薩摩訶薩埵。
於後末世法欲滅時。
於佛末世法欲滅時。
受持讀誦。
信受憶持明讀背誦。
斯經典者。
此法華者。
無懷嫉妬。
無得輙懷憎嫉妬忌。
諂誑之心。
諂佞虗誑不善之心。
亦勿輕罵學佛道者。
亦莫輕觸及以罵詈習學佛門聖道之者。
求其長短。
推求伺覔他人長短。
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義如前解。
求聲聞者。
求學聲聞四諦之者。
求辟支佛者。
求學緣覺十二緣者。
求菩薩道者。
求六度行菩薩道者。
無得惱之令其疑悔。
勿得妄惱令生疑惑掉悔之心。
語其人言汝等去道甚遠。
向前人說汝等所行去於佛道甚是長遠。
終不能得一切種智。
終竟不能得於如來一切種智一切者即空智種即道種智空假不二即是圓融大覺如來中道妙智。
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於道懈怠故。
汝是縱性放蕩狂逸不善之人不能於道勤精進故此上七句正是輕惱他人之語。
又亦不應戲論諸法有所諍競。
又亦不當於一切法強生戲論紊亂法門有所廢立而興諍競。
當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
當於一切世間眾生哀怜拔苦起大悲想。
於諸如來起慈父想。
於諸如來起於愛敬慈父之想。
於諸菩薩起大師想。
於諸菩薩起於受法大師之想。
於十方諸大菩薩常應深心恭敬禮拜。
於十方界諸大菩薩不應淺見應當深心恭敬禮拜。
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
於諸眾生以平等心而為說法。
以順法故不多不少。
以順平等心法之故不敢少多取中而說。
乃至深愛法者亦不為多說。
乃至於法深愛樂者亦不偏心為之多說。
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
於惡世中當如來法滅盡之時。
有成就是第三安樂行者。
有能成就此第三種安樂法門清淨行者。
說是法時無能惱亂。
說法華時無有他緣而能惱亂。
得好同學共讀誦是經。
得善好人與之同學受持讀誦。
亦得大眾而來聽受。
亦能感得一切大眾聽信領受。
聽[A21]已能持。
耳聽聞[A22]已憶持在心。
持[A23]已能誦。
既憶持[A24]已然後能誦。
誦[A25]已能說。
既皆誦[A26]已能為人說。
說[A27]已能書。
為人說[A28]已又能書寫。
若使人書。
自雖不能倩人為書。
供養經卷。
復能志心修法供養。
恭敬尊重讚歎。
恭敬故不敢侮慢尊重故不敢輕視讚歎故不敢毀訾。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欲說是經。
若人欲得演說是經。
當捨嫉恚慢諂誑邪偽心。
當須捨去嫉妬嗔恚傲慢諂諛邪佞虗偽諸不善心。
常修質直行不輕懱於人。
常爾修習質樸正直如法之行不可輕易懱裂於人。
亦不戲論法。
又亦不可強生知見戲論於法。
不令他疑悔云汝不得佛。
不令他人生疑悔心云汝所修不得成佛。
是佛子說法。
若能如是善用其心此則名為佛子說法。
常柔和能忍。
常常柔和善能含忍。
慈悲於一切。
於諸眾生起慈心故與之快樂起悲心故拔其苦惱。
不生懈怠心。
常勤為眾而不可生懈慢怠墮。
十方大菩薩愍眾故行道。
十方世界諸大菩薩愍眾生故行慈悲道。
應生恭敬心是則我大師。
應當生於恭敬之心此則是我傳法大師。
於諸佛世尊生無上父想。
於諸如來則起慈悲無上父想。
破於憍慢心說法無障礙。
破除一切憍傲慢心善說法要無障礙緣。
第三法如是智者應守護。
此第三種意安樂行其義如是諸有智者應當謹守常懷愛護。
一心安樂行。
齊一之心安樂妙行。
無最眾所敬。
常為一切無量大眾之所恭敬。
△自此以去一段經文正當第四誓願安樂行。
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
佛告文殊有大道心成眾生者。
於後末世法欲滅時。
如來之法有正像末正像之世人淳易化唯末法時善根轉少難可化度故指此時弘經最難。
有受持法華經者。
有能持是法華經者。
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
當於在家善男信女出家僧尼眾人之中生於大慈與樂之心。
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
於諸不修菩薩大行邪見之人應生大悲拔苦之心。
應作是念。
應當發心作是念言。
如是之人則為大失。
如斯不信大乘之人是大過失。
如來方便隨宜說法。
云何為失良由如來慈悲方便演說諸法。
不聞不知不覺。
不能聽聞不能了知不能省覺。
不問不信不解。
不能請問不能信受不能問解則是大失。
其人雖不問不信不解是經。
其人雖則於是妙經不能請問不能信解。
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
我若悟得無上道時。
隨在何地。
隨其所處在何方所。
以神通力智慧力。
當以神通而行化誘以智慧力而為開導。
引之令得住是法中。
從應作是念至住是法中正是第四誓願度生安樂妙行以善誘之令得入法。
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訶薩。
是修妙行道心眾生。
於如來滅後有成就此第四法者。
有成就此大慈悲心大誓願力第四一能安樂行者。
說是法時無有過失。
演說如是妙法華時無有一切不善過失。
常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國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羅門居士等。
並如前解。
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由如法故願力深重智解又深所以諸人皆敬仰也。
虗空諸天。
虗空之中所有諸天。
為聽法故亦常隨侍。
為欲聽聞法音之故亦常晝夜隨逐侍衛。
若在聚落城邑空閑林中。
其說法人若在村聚或是郡邑空閑靜處山林之中。
有人來欲難問者。
有人來欲質難請問論法之者。
諸天晝夜常為法故而衛護之。
諸天面於佛前立誓護持正法有難說者故天護之。
能令聽者皆得歡喜。
能令聽聞法要之者皆得深妙法喜之樂。
所以者何。
云何持經諸天擁護聞者歎喜得大法利。
此經是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神力所護故。
典由經深妙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以神通力之所護故。
文殊師利是法華經。
如是妙法大乘經。
於無量國中乃至名字不可得聞。
於餘無量國土之中乃至欲聞首題名字尚不可得。
何況得見受持讀誦。
何況親眼欲見是經心內受持口中讀誦。
文殊師利譬如強力轉輪聖王。
金輪王者王四天下有大威力強壓一切經舉輪王以況於佛有大威德攝化一切種種眾生。
欲以威勢降伏諸國。
王欲以勢降諸小國如佛現通降伏魔眾。
而諸小王不順其命。
小國不順輪王之命如諸異見不入正法。
時轉輪王起種種兵而往討罰。
兵之為義象馬步騎隱伏揚耀名色不同故云種種喻佛善巧或折或攝神通妙用愈出愈奇而人莫測。
王見兵眾戰有功者即大歡喜隨功賞賜。
王喜兵勝歡喜賜賞佛見弟子勤修正行隨其功力與方便果。
或與田宅聚落城邑。
田即三昧宅即智慧聚落即喻初二兩果邑即三果城即四果涅槃之樂。
或與衣服嚴身之具。
軍功勝者賜以章服紫袍金帶法戰勝者得服慚愧忍辱之衣得行養身助道之法。
或與種種珍寶金銀琉璃硨磲碼碯珊瑚琥珀。
或復賜與珍玩之具七寶妙物喻佛授彼有德行者七覺支寶。
象馬車乘奴婢人民。
軍功賜以鞍馬乘輿法將賜以象馬車乘即是二乘盡無生智奴婢即是神通功用人民即是有漏善法。
唯髻中明珠不以與之。
唯王頂髻一顆明珠不妄與人喻佛頂上甚深妙法是人乃付。
所以者何。
有何所以不輕與人。
獨王頂上有此一珠。
獨王有者言其貴極喻一乘法唯佛獨知。
若以與之。
若輕與之。
王諸眷屬必大驚怪。
即三乘人自謂無分偶然賜之反生驚恠。
文殊師利如來亦復如是。
合輪王喻。
以禪定智慧力。
由禪定智慧二種道力。
得法國土。
得出世法無生國土。
王於三界。
統王三千大千世界。
而諸魔王不肯順伏。
諸魔王者內即心魔五陰煩惱及以死魔外則天魔居欲界頂行人修進道業將成震動魔宮故來相擾不肯順正而自調伏。
如來賢聖諸將與之共戰。
佛諸弟子於生死中與魔相戰。
其有功者。
於其中間有功勞者。
心亦歡喜。
佛心亦復與之助喜。
於四眾中為說諸經。
於僧尼士女四種眾中與之演說諸餘經典。
令其心悅。
令其聞之心生歡悅。
賜以禪定解脫。
四禪四定及八解脫。
無漏根力。
無漏智慧五根五力。
諸法之財。
即指三十七品名為出世解脫之財。
又復賜與涅槃之城。
得涅槃者能脫生死譬如大城可以禦敵。
言得滅度。
示言[A29]已得出世寂滅。
引導其心令皆歡喜。
以斯方便誘引化導令皆聞之心得歡喜。
而不為說是法華經。
而獨不為說是法華。
文殊師利如轉輪王。
合如來喻。
見諸兵眾有大功者心甚歡喜。
如兵有功王心甚喜。
以此難信之珠。
以此頂上難信之法。
久在髻中不妄與人。
八萬四千法門名為頭髮此妙法者法中最勝如髻中珠四十餘年秘而不談名為久在為機未熟不敢說示。
而今與之。
而今靈山根器既淳正是其[1]持覿面付與。
如來亦復如是。
如來說法隨機受道亦如輪王隨功賞賜。
於三界中為大法王。
為大乘教法中之王。
以法教化一切眾生。
以無漏法教化一切。
見賢聖軍。
見大小乘賢聖軍之。
與五陰魔。
色受想行識五者和聚假名為人被身心惱名曰陰魔。
煩惱魔。
即指一念無明煩惱或亂正性名之為魔。
死魔共戰。
人皆有死所不能免名之為魔修善却惡名共魔戰。
有大功勳。
戰退諸魔有大功勳。
滅三毒出三界破魔網。
羅漢之人滅盡三毒得出三界不為界繫之所羈縻名破魔網。
爾時如來亦大歡喜。
如來見諸修道之者得出三界亦大喜悅。
此法華經能令眾生至一切智。
此之妙經能令修者至於一切如來智地。
一切世間多怨難信。
世間之人多所怨惡難得信受。
先所未說。
先為難信所以未說。
而今說之。
今因信及所以說之。
文殊師利此法華經是諸如來第一之說。
此經微妙乃是諸佛第一法門。
於諸說中最為甚深。
於諸所說經典之中此經最為甚深難解。
末後賜與。
末後靈山為開三乘同入佛性遂乃賜之。
如彼強力之王。
如彼強力轉輪聖王。
久護明珠。
久護頂髻所有明珠。
今乃與之。
今因極太不賞之功乃賜與之。
文殊師利此法華經諸佛如來秘密之藏。
久默斯要不務速說名秘密藏今乃分明為眾而說即是顯露。
於諸經中最在其上。
諸經之中各有果位如諸小王此法華經統攝一切如轉輪王。
長夜守護不妄宣說。
於諸眾生無明長夜深心守護不敢妄說。
始於今日乃與汝等而敷演之。
始於末後靈山會上知時舉要與汝等說。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佛欲重宣誓願安樂甚深之義而作偈說。
常行忍辱哀愍一切。
常行安忍耐於耻辱哀愍一切世間眾生。
乃能演說佛所讚經。
如是之人乃能末世演說佛讚妙法華經。
後末世時持此經者。
末世持此法華經者。
於家出家及非菩薩。
於在家人及出家者乃至非是學教菩薩。
應生慈悲。
於是等人當生愍恤。
斯等不聞不信是經則為大失。
於此妙經不能從師聞問信解則是大失。
我得佛道。
我若得明無上佛道。
以諸方便為說此法。
以諸所應善巧方便為說此之甚深妙法。
令住其中。
令彼聞者住於法中。
譬如強力轉輪之王兵戰有功賞賜諸物。
王見兵勝稱功而賞。
象馬車乘嚴身之具及諸田宅聚落城邑或與衣服種種珍寶奴婢財物歡喜賜與。
一一如前表對釋說。
如有勇健能為難事。
如有傑出勇健之人[1]起三界者。
王解髻中明珠賜之。
佛開頂上圓融智寶而賜與之。
如來亦爾。
如輪王也。
為諸法王忍辱大力智慧寶藏。
佛為法王有大忍力具足智慧功德寶藏。
以大慈悲如法化世。
如諸佛說佛亦隨行誘化一切故云如法。
見一切人受諸苦惱欲求解脫。
見世上人受諸一切愁憂苦惱欲求清淨自在解脫。
與諸魔戰。
與諸四魔之所鑿戰。
為是眾生說種種法。
三乘教。
以大方便說此諸經。
佛以大悲善巧方便為諸眾等說此諸經。
既知眾生得其力[A30]已。
[A31]已知眾生於方便法得修行力。
末後乃為說是法華。
待機熟[A32]已末後說妙。
如王解髻明珠與之。
賞極功也。
此經為尊眾經中上。
於眾經中此經最上。
我常守護不妄開示。
佛常秘護不輕示人。
今正是時為汝等說。
今日正是開示之時故為汝說。
我滅度後求佛道者。
佛滅末世欲求成就佛之道者。
欲得安隱演說斯經。
欲得常時身心安隱演說此經。
應當親近如是四法。
即四安樂。
讀是經者常無憂惱。
心安隱也。
又無病痛。
身安隱也。
顏色鮮白。
不醜黑也此因經力除現惡報。
不生貧窮卑賤醜陋。
未來之世常生勝處不受貧窮卑陋之事此因經力除來報也。
眾生樂見如慕賢聖。
一切眾生願欲見之心生敬慕如見賢聖。
天諸童子以為給使。
童真天仙而來給侍此之四句轉[2]貧愛障成富足也。
刀杖不加毒不能害。
刀杖之屬不臨其身一切諸毒不能為害。
若人惡罵口則閉塞。
若人欲加罵詈之時口自閉塞。
遊行無畏如師子王。
遊行[3]出間無所畏忌猶如獸王大威猛者此之六句轉瞋恚障成安樂也。
智慧光明如日之照。
智慧明了其光普照如日當空罄無側影此之二句轉愚癡障成智慧也。
△自從此去直至品末說一大夢是轉煩惱即成菩提。
若於夢中但見妙事。
善惡之境唯心所現以修善故心無惡想若感夢時其相亦善但見佛法勝妙之事其事云何如次下列。
△初夢信位。
見諸如來坐師子座諸比丘眾圍繞說法。
心存佛國勝境冥現見佛及眾又聞說法此是心神靈悟所染暫得如是非為聖證。
又見龍神阿脩羅等數如恒沙恭敬合掌。
又見眾集恭敬於[A33]己。
自見其身而為說法。
見[A34]已為眾而說諸法此是夢入十信位也。
△二夢十住。
又見諸佛身相金色。
前雖見佛未甚精明今見佛相作紫金色身輪應世也。
放無量光照於一切。
放光表智即意輪鑑機也。
以梵音聲演說諸法。
以淨妙音說方便教口輪說法也。
佛為四眾說無上法。
又見如來為四眾說無上道者即如實相一佛乘法無上道教。
見身處中合掌讚佛。
自見其身處大眾中恭敬合掌說偈讚佛覩相生善也。
聞法歡喜而為供養。
聞佛為說一切之法心得歡喜而興供養精義入神也。
得陀羅尼證不退智。
得總持門證智不退法眼清淨也。
佛知其心深入佛道。
佛他心通知[A35]已深入一佛乘道。
即為授記成最正覺。
夢佛與授無上道記。
汝善男子當於來世得無量智佛之大道。
記於來世得佛智慧成無上道正報勝也。
國土嚴淨廣大無比。
所應之土廣大淨妙依報勝也。
亦有四眾合掌聽法。
化法流行徒眾多也此上八句即夢佛為授記之辭夢成正覺從又見諸佛至合掌聽法總二十六句此表夢入十住位也。
△三夢十行。
又見自身在山林中修習善法。
法雖本有非修不證在山林中樂寂淨也修習善法勤正行也此表夢入十行位也。
△四夢十向。
證諸實相。
因修獲證悟實相理此表夢入十向位也。
△五夢十地。
深入禪定見十方佛。
入於深禪定中見佛此表夢入十聖位也。
諸佛身金色百福相莊嚴。
見諸佛身作紫金色百福相好以為莊嚴。
聞法為人說。
從佛得聞微妙之法自見其身為他演說。
常有是好夢。
若人修此安樂行者常有如是善好之夢前云若於夢中但見妙事此是標起從見諸如來至十方佛此釋妙事今此四句結示所夢五十位事不言等覺者攝十地中或可修即等覺證即妙覺也此下夢見八相成道。
又夢作國王捨宮殿眷屬及上妙五欲。
雖為國王一切棄捨樂出家也。
行詣於道場在菩提樹下而處師子座。
行至道場樹下安座修聖道也。
求道過七日得諸佛之智。
求道七日得佛智慧證妙果也。
成無上道[A36]已起而轉法輪為四眾說法。
從定而起為眾說法轉法輪也。
經千萬億劫說無漏妙法。
夢經許久常說妙法。
度無量眾生。
夢度生也。
後當入涅槃如煙盡燈滅。
度眾事畢後入涅槃如油煙盡燈光即滅此表夢入般涅槃也。
△後四句彰功益。
若後惡世中說是第一法。
若使滅後末世之中能說如是第一之法。
是人得大利如上諸功德。
是說法人當得最妙廣大利益如上所說不可思議甚深功德。
妙法蓮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靈山說妙他方遠聞諸菩薩眾其數眾多過如八箇恒河沙數聞釋迦說弘經福大願於此土發誓傳通佛即止云不須汝等此世界中我所化者自有無數諸菩薩等能護是經作此語時下方舊住大菩薩眾即時聞得皆從地涌。
爾時他方國土諸來菩薩摩訶薩。
從他方國來聽法者。
過八恒河沙數。
言眾多也。
於大眾中起立合掌作禮而白佛言。
將欲請委起身具儀而白佛也。
世尊若聽我等。
由諸菩薩從餘佛土來至此方故求聽許。
於佛滅後在此娑婆世界。
於釋迦佛滅後惡世在此娑婆界。
勤加精進。
勤力加功精心進行。
護持讀誦書寫供養是經典者。
守護受持讀誦書寫敬心供養法華經者。
當於此土而廣說之。
我當於此娑婆國土廣為大眾而演說之。
爾時佛告諸菩薩摩訶薩眾。
因菩薩請佛故語之。
止善男子不須汝等護持此經。
令止此事不必煩汝。
所以者何我娑婆世界。
何故不勞我此世界。
自有六萬恒河沙等菩薩摩訶薩。
上首弟子自有許多。
一一菩薩各有六萬恒河沙眷屬。
各人所化眷屬之眾亦各許多。
是諸人等能於我滅後護持讀誦廣說此經。
言我此眾能任其責。
佛說是時。
釋迦如來作是說時。
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國土地皆震裂。
佛神力故感動他境振動地裂。
而於其中有無量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同時涌出。
下方空中諸菩薩眾聞佛語故從彼發來。
是諸菩薩身皆金色三十二相無量光明。
身紫金色相好具足光明無量皆大菩薩。
先盡在娑婆世界之下。
光明經云如此大地厚十六萬八千由旬今言此下即空輪也。
此界虗空中住。
住虗空者不屬彼此表住中道大涅槃空。
是諸菩薩聞釋迦牟尼佛所說音聲從下發來。
因師之命所以來也。
一一菩薩皆是大眾唱導之首。
言是上首大菩薩也。
各將六萬恒河沙等眷屬。
言六萬者即表六度一一度中有如是等眷屬之行。
況將五萬四萬三萬二萬一萬恒河沙等眷屬者。
若表法者五即五眼四即四諦三即三學二即定慧一即一道清淨。
況復乃至一恒河沙半恒河沙四分之一乃至千萬億那由他分之一。
從多至少次第減來。
況復千萬億那由他眷屬況復億萬眷屬況復千萬百萬乃至一萬況復一千一百乃至一十況復將五四三二一弟子者。
從前次第減損那由他為億為萬為千為百為十至於五四三二一次第說眷屬從多至少。
況復單[A37]己樂遠離行。
言諸來者所帶眷屬或多或少或有獨住樂於寂靜不畜眾者。
如是等比。
以如上等次第相比並。
無量無邊。
無有數量無有邊際。
筭數譬喻所不能知。
以數筭計以物譬喻無能知者。
是諸菩薩從地出[A38]已。
從下方中地裂出[A39]已。
各詣虗空七寶妙塔。
多寶佛塔住在空中菩薩遠來欲見佛故故皆詣空七寶塔所。
多寶如來釋迦牟尼佛所。
見二世尊。
到[A40]已向二世尊頭面禮足。
來即詣見見[A41]已作禮。
及至諸寶樹下師子座上佛所亦皆作禮。
以次巡禮。
右遶三匝合掌恭敬。
禮[A42]已遶旋表敬儀也。
以諸菩薩種種讚法而以讚歎。
用諸菩薩常途種種讚佛之偈以讚於佛。
住在一面。
既行禮[A43]已在一面立。
忻樂瞻仰於二世尊。
忻喜愛樂瞻視仰慕釋迦多寶。
是諸菩薩摩訶薩從初涌出。
自從始初地中涌出。
以諸菩薩種種讚法而讚於佛。
讚二世尊。
如是時間經五十小劫。
經是許時。
是時釋迦牟尼佛默然而坐。
世尊默然端坐受讚。
及諸四眾亦皆默然五十小劫。
時會集眾亦皆默然。
佛神力故。
以佛所證神通力故。
令諸大眾謂如半日。
曉解之者即短而長見半日事如五十劫不了之者即長而短見五十劫如半日事。
爾時四眾亦以佛神力故。
時會四眾亦因佛力。
見諸菩薩徧滿無量百千萬億國土虗空。
見於所來諸菩薩眾徧滿他境無量國土虗空之中。
是菩薩眾中有四導師。
是來菩薩大眾之中有四上首唱導之師。
一名上行。
功行殊勝最為上故。
二名無邊行。
具足無邊清淨妙行。
三名淨行。
具足修習白淨之行。
四名安立行。
安住寂滅成立梵行。
是四菩薩於其眾中最為上首唱導之師。
作唱引導為眾之師。
在大眾前各共合掌觀釋迦牟尼佛而問訊言。
出眾合掌觀佛問訊而作是言。
世尊少病少惱安樂行不。
稱言世尊少疾病不少憂惱不於四儀中常得安樂行正道不。
所應度者受教易不。
所可度眾易受教不。
不令世尊生疲勞耶。
機易受化師則不勞此約如來應化之身同於人世故以世情而致問訊若據真身初無逆順。
爾時四大菩薩而說偈言世尊安樂少病少惱。
安樂病惱相[1]持為言安則不病樂則不惱。
教化眾生得無疲倦。
於世眾生易得行化無有疲勞。
又諸眾生受化易不。
又所化眾易受教不。
不令世尊生疲勞耶。
此乃菩薩遊化十方禮事諸佛問訊之儀。
爾時世尊於諸菩薩大眾中而作是言。
此三句是阿難敘。
如是如是。
世尊答云一一皆如汝之所問。
諸善男子。
告諸菩薩。
如來安樂少病少惱。
身心俱安。
諸眾生等易可化度。
度生甚易。
無有疲勞。
亦無疲倦。
所以者何。
云何易度無有疲勞。
是諸眾生世世[A44]已來常受我化。
由其眾生易受化意由此人等久受我化。
亦於過去諸佛恭敬尊重種諸善根。
又因久於過去佛所恭敬尊重種善根故。
此諸眾生始見我身。
諸大根者始於寂場得見世尊華嚴座席。
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
如十住十行十向十地及以等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聞法信解入佛智慧。
除先修習學小乘者。
唯除最先不解華嚴習小乘者。
如是之人。
如是習小鈍根之人。
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
為鈍根故須開方便為說三乘俟根利[A45]已乃為說圓亦同華嚴令入佛慧。
爾時諸大菩薩而說偈言。
時諸菩薩聞佛所說善巧方便利根鈍根等令入於佛之智慧故以偈讚。
善哉善哉。
重言善哉美其至德。
大雄世尊。
有大雄猛萬德世尊。
諸眾生等易可化度。
上根之人極其易化不俟多方便中下之根方便度脫後易入圓。
能問諸佛甚深智慧。
華嚴會上如諸菩薩法華會上如舍利弗。
聞[A46]已信解我等隨喜。
聞如來說能信能受能解能行我等菩薩亦皆隨喜。
於時世尊讚嘆上首諸大菩薩。
四導師讚。
善哉善哉。
先[2]如讚美後述其事。
善男子汝等能於如來發隨喜心。
所讚美者善汝能於如來法中發心隨喜。
爾時彌勒菩薩。
補處菩薩。
及八千恒河沙諸菩薩眾皆作是念。
彌勒及眾見下方來諸大菩薩昔所未見所以心疑作是念言。
我等從昔[A47]已來。
自從久遠往昔[A48]已來。
不見不聞。
眼不曾見耳不曾聞。
如是大菩薩摩訶薩眾。
如是諸來大菩薩眾。
從地涌出住世尊前。
從地中涌住世尊前。
合掌供養問訊如來。
三業恭謹名為供養省問如來起居安隱。
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知八千恒河沙諸菩薩等心之所念。
他心通故所知人意。
並欲自決所疑。
心亦自疑求佛問決。
合掌向佛以偈問曰。
為眾及[A49]己問所疑事。
無量千萬億大眾諸菩薩昔所未曾見。
問所來者無量之眾。
願兩足尊說。
願福慧足世尊為說。
是從何所來以何因緣集。
一問來處是何方所二問所集為何因緣。
巨身大神通。
巨大之身有大神通從地涌出。
智慧叵思議。
智慧深遠不可思議。
其志念堅固。
立志建念堅實牢固。
有大忍辱力。
能耐一切極重違惱。
眾生所樂見。
一切眾生之所樂見。
為從何所來。
為復是從何處所來。
一一諸菩薩所將諸眷屬。
各各所帶眷屬之眾。
其數無有量如恒河沙等。
狀其多也。
或有大菩薩將六萬恒沙。
一菩薩將大恒沙眾。
如是諸大眾一心求佛道。
眾皆一心為求佛道。
是諸大師等六萬恒河沙。
上首菩薩六萬恒沙。
俱來供養佛及護持是經。
所以俱來為欲供佛及以持經。
將五萬恒沙其數過於是。
將五萬者又復過前六萬之眾。
四萬及三萬二萬至一萬一千一百等乃至一恒沙半及三四分億萬分之一千萬那由他萬億諸弟子乃至於半億其數復過上百萬至一萬一千及一百五十與一十乃至三二一。
次第數來漸漸減少。
單[A50]己無眷屬樂於獨處者。
樂於獨自在閑靜者。
俱來至佛所其數轉過上。
眷屬雖少眾數甚多轉過於上。
如是諸大眾。
如是所集無央之眾。
若人行籌數過於恒沙劫猶不能盡知。
若復有人行籌數之過恒沙劫猶不能知。
是諸大威德精進菩薩眾。
是諸菩薩有大威德勤行精進。
誰為其說法教化而成就。
為師於誰與其說法教化修行成就道果。
從誰初發心稱揚何佛法。
平昔稱揚何佛之法。
受持行誰經。
受持修行誰之經典。
修習何佛道。
其所修習何佛道行。
如是諸菩薩神通大智力。
有大神通智慧之力。
四方地振裂皆從中涌出。
地自裂開眾從地涌。
世尊我昔來未曾是是事。
白佛世尊自昔未見。
願說其所從國土之名號。
願說是眾其所來處國土之名。
我常遊諸國未曾見是事。
我住等覺常遊十方未見是眾。
我於此眾中乃不識一人。
我更不識眾中一人。
忽然從地出願說其因緣。
忽然之間從地而出願說所來為何因緣。
今此之大會無量百千億。
會眾之數。
是諸菩薩等皆欲知此事。
為眾請問咸願欲知。
是諸菩薩眾本末之因緣。
是諸菩薩自本至末如上所問種種因緣。
無量德世尊唯願決眾疑。
惟願大覺萬德世尊為諸大眾決此疑情。
△此下明分身諸佛弟子致疑。
爾時釋迦牟尼分身諸佛。
即寶塔品所集分身。
從無量千萬億他方國土來者。
十方諸佛。
在於八方。
四方四維名為八。
諸寶樹下師子座上結跏趺坐。
在此佛現寶樹下坐。
其佛侍者。
其分身佛所帶侍者。
各各見是菩薩大眾。
各見地涌大菩薩眾。
於三千大千世界四方從地涌。
自下而升。
住於虗空。
塔佛在空故住空裏。
各白其佛言。
各白自[A51]己所師之佛。
世尊此諸無量無邊阿僧祇菩薩大眾從何所來。
欲知來由。
爾時諸佛各告侍者。
諸佛各語所帶侍者。
諸善男子且待須臾。
告言少待。
有菩薩摩訶薩名曰彌勒。
此方補處慈氏菩薩。
釋迦牟尼佛之所授記次後作佛。
釋迦授記當來成佛。
[A52]已問斯事。
如前彌勒所問世尊。
佛今答之。
釋迦今者當為說之。
汝等自當因是得聞。
佛答彌勒汝自得知。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彌勒菩薩善哉善哉阿逸多。
此云無能勝彌勒名也。
乃能問佛如是大事。
即問所來諸菩薩眾稱揚受持修習何道。
汝等當共一心。
佛將答示先誡攝心。
被精進鎧。
修道破魔貴乎精進譬如入陣而披鎧甲。
發堅固意。
意不堅固事不能成故先勸發。
如來今欲顯發宣示。
欲明大事故誡勸之。
諸佛智慧。
諸佛所慧無上智慧。
諸佛自在神通之力。
一切諸佛得大自在神通無礙以智慧故不住生死以慈悲故不住涅槃或長或短隨緣應現名為自在神通之力。
諸佛師子奮迅之力。
師子行時前進後却前表進善後表却惡佛如是名為師子奮迅之力。
諸佛威猛大勢之力。
圓教大乘究盡三惑圓顯一性此佛威猛大勢之力。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當精進一心。
當須一心勤行精進。
我欲說此事。
佛欲明此大事因緣。
勿得有疑悔。
疑惑退悔不能入道故誡勿得。
佛智叵思議。
佛之智慧其義深遠心思口議所不能及。
汝今出信力。
汝今出自信心之力。
住於忍善中。
住於忍耐善法之中。
昔所未聞法今皆當得聞。
昔所未聞圓妙之法今於此會悉當得聞。
我今安慰汝勿得懷疑懼。
我今先當安慰於汝聞妙勿得懷疑憂懼。
佛無不實語智慧不可量。
佛口所宣一一稱實智慧深遠不可度量。
所得第一法甚深叵分別。
佛所證得第一妙法其義深遠不可分別。
如是今當說汝等一心聽。
如是深妙今當演說汝等咸須一心善聽。
爾時世尊說是偈[A53]已。
說上誡勸如實偈[A54]已。
告彌勒菩薩我今於此大眾宣告汝等。
今於眾中明示汝等。
阿逸多。
如前。
是諸大菩薩摩訶薩。
地中涌者。
無量無數阿僧祇。
如是數量。
從地涌出汝等昔所未見者。
即前云我常徧遊未見是事。
我於是娑婆世界。
佛於此界發心修行。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A55]已。
得成無上正等覺[A56]已。
教化示導是諸菩薩。
果上教化是眾菩薩。
調伏其心令發道意。
以戒定慧調柔制伏其定一心令發究竟無上道意。
此諸菩薩皆於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虗空中住。
在娑婆下不住此也在下空中不異此也不住不異即表中道菩薩住寂故云空中。
於諸經典讀誦通利。
雖則住空而不廢有讀誦諸經皆悉通利。
思惟分別正憶念。
菩薩證得無分別智一切諸塵皆不顯現住於真寂清淨湛然不涉思忖憶忘俱無是不涉有今大菩薩思惟分別即是正觀如淨名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正憶念者即是正定即淨名云雖知諸法空而常修淨土能正其心憶念不謬即正定也。
阿逸多是諸善男子等。
地涌菩薩。
不樂在眾多有所說。
在眾多事空言無益所以不樂。
常樂靜處。
常只樂於靜默安處。
勤行精進未曾休息。
勤行聖道晝夜精進無暫停息。
亦不依止人天而住。
亦不依附人間天上。
常樂深智無有障礙。
常樂修於甚深智慧觀法空寂無有障礙。
亦常樂於諸佛之法。
諸佛法者揀去三乘唯樂一乘佛所得法。
一心精進求無上慧。
常爾一心無諸思念精進求於無上佛慧。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阿逸汝當知。
告阿逸多汝當知此。
是諸大菩薩。
地涌大眾。
從無數劫來修習佛智慧。
修行習學佛之智慧。
悉是我所化令發大道心。
悉是我身之所教化令發無上大道之心。
此等是我子依止是世界。
此等皆是我之法子依此空界異餘菩薩。
常行頭陀事志樂於靜處。
頭陀是梵語此云抖擻謂修空寂抖擻一切塵勞煩惱立志樂居空勝之處。
捨大眾憒閙不樂多所說。
捨去眾事寡於言語。
如是諸子等學習我道法。
如是大眾諸弟子等學習我之無上道法。
晝夜常精進為求佛道故。
曉夜之間未常懈倦為欲求於佛道之故。
在娑婆世界下方空中住。
前彌勒問為從何來今佛答云住下方空。
志念力堅固常勤求智慧。
立志作念願力堅固常欲勤修佛之智慧。
說種種妙法其心無所畏。
善能演說種種妙法其心安隱無所畏懼。
我於伽耶城菩提樹下坐。
伽耶此云山城即中印土摩竭提國城之西南佛成道處菩提樹下。
得成最正覺轉無上法輪。
圓覺登住便名正覺佛自證處名最正覺三乘法輪分上中下一乘法輪名為無上。
爾乃教化之令初發道心。
爾時我乃常教化之令其初發無上道心。
今皆住不退悉當得成佛。
今則皆住不退之地悉當得成無上佛果。
我今說實語汝等一心信。
昔云今生伽耶成道是為劣機方便而說今云久成是說實語汝等皆當一心信受勿生疑惑。
我從久遠來教化是等眾。
我從久遠曠大劫來教化是等大菩薩眾。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及無數諸菩薩等。
彌勒及眾無數菩薩。
心生疑惑恠未曾有。
一疑釋迦成道未久二疑菩薩智慧神通所以驚恠。
而作是念。
眾心作念。
云何世尊於少時間。
謂佛成道四十餘年。
教化如是無量無邊阿僧祇諸大菩薩。
疑地涌眾非佛所化。
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今得住於無上菩提。
即白佛言。
因疑白佛。
世尊如來為太子時出於釋宮。
如來昔在迦夷羅國太子時不嗣王位出於釋宮。
去伽耶城不遠。
去於山城未得長遠。
坐於道場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便坐道場得成佛果。
從是[A57]已來始過四十餘年。
十九逾城六年苦行五年遊歷三十成道說法華時七十二歲故云始過四十餘年。
世尊云何於此少時大作佛事。
云何於此些少時間能作如是廣大佛事。
以佛勢力以佛功德。
轉凡成聖佛勢力也令具福慧佛功德也。
教化如是無量大菩薩眾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其事甚大所以疑也。
世尊此大菩薩眾假使有人於千萬億劫數不能盡不得其邊。
言眾之多久數不盡。
斯等久遠[A58]已來於無量無邊諸佛所。
謂是等眾久事諸佛。
植諸善根成就菩薩道常修梵行。
靈山會眾不識地涌諸大菩薩云何得知久植德本成菩薩道常修淨行由見所來神通智慧以果驗因知是久習。
世尊如此之事世所難信。
言此一事師少子老一切世間之所難信。
譬如有人色美髮黑年二十五。
以少壯者喻佛近成。
指百歲人言是我子。
喻佛指眾是我弟子。
其百歲人亦指年少言是我父生育我等。
喻大菩薩亦指世尊是我等師教化我者。
是事難信。
如是之事是所難信。
佛亦如是。
合少年喻。
得道[A59]已來其實未久。
四十餘年。
而此大眾諸菩薩等。
地涌之眾。
[A60]已於無量千萬億劫。
久劫[A61]已修。
為佛道故勤行精進。
為欲求於佛道之故晝夜勤行精進之道。
善入出住無量百千萬億三昧。
真常大定本無出入有出入者是示現耳端心正念趣於寂定名為入也堅固不動如須彌山名為住也稍稍安詳後定而起名為出也言三昧者即是正定。
得大神通久修梵行。
神通之力猶定而發因寂定故了了見性心通無礙故發神通福德莊嚴皆由梵行。
善能次第習諸善法。
事行眾多一時難辨善能次第隨時修習。
巧於問答人中之寶。
如初至時見佛瞻禮問答之語其義善巧於人倫中真大寶也。
一切世間甚為希有。
於諸世間甚為罕有。
今日世尊方云得佛道時。
云在伽耶得道之時。
初令發心教化示導令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初教發心導化令向無上菩提。
世尊得佛未久。
四十餘年。
乃能作此大功德事。
教化示導是諸菩薩。
我等雖復信佛隨宜所說。
我等菩薩雖復信佛如來方便隨宜而說。
佛所出言未曾虗妄。
佛金口中所出之言皆是真實未甞虗妄。
佛所知者皆悉通達。
佛智無礙所知如實無不通達。
然諸新發意菩薩於佛滅後。
彌勒所以難於佛者唯恐後人不能信故。
若聞是語或不信受。
為疑惑故不信是法。
而起破法罪業因緣。
不信則毀毀則招過。
唯然世尊願為解說除我等疑。
唯然者應諾之辭惟願為說去我等疑。
及未來世諸善男子聞此事[A62]已亦不生疑。
由問答故斷二種疑一斷現在二斷未來。
爾時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佛昔從釋種出家近伽耶。
佛在昔時從釋種中棄俗出家近伽耶城五六里間。
坐於菩提樹爾來尚未久。
坐道樹下自從爾來四十餘年。
此諸佛子等其數不可量。
言眾多也。
久[A63]已行佛道住神通智力。
久[A64]已修行住於無礙大神通力。
善學菩薩道不染世間法。
善能習學菩薩之道不敢染著世間之法。
如蓮華在水從地而涌出。
譬如蓮華在於濁水自於地中而忽涌出。
皆起恭敬心住於世尊前。
皆起敬心住在佛前。
是事難思議云何而可信。
是化現事難可思議人云何能而即信受。
佛得道甚近所成就甚多。
得道日淺化眾甚多。
願為除眾疑如實分別說。
願與眾人除疑惑故以如實義分別演說。
譬如少壯人年始二十五。
如有年少方二十五。
示人百歲子髮白而面皺。
示他年高髮白面皺百歲之人。
是等我所生子亦說是父。
少年指老我之所生老指年少謂是[A65]己父。
父少而子老舉世所不信。
事異常情人豈得信。
世尊如是得道來甚近。
如年少者。
是諸菩薩等志固無怯弱。
志願堅固無有怯弱。
從無量劫來而行菩薩道。
自從遠劫行菩薩道。
巧於難問答其心無所畏。
善巧能為疑難問答其心圓活而無所畏。
忍辱心決定端正有威德。
而能忍辱心不狐疑形體端正有大威德。
十方佛所讚善能分別說。
十方諸佛皆所讚歎善能分別演說諸法。
不樂在人眾常好在禪定。
不樂在於眾憒閙中常好習靜在於禪定。
為求佛道故於下空中住。
為欲求於成佛之道在於謙下空寂之中。
我等從佛聞於此事無疑。
我等從佛聞如是說心自不疑。
願佛為未來演說令開解。
願佛慈悲為未來世初心菩薩說令開解。
若有於此經生疑不信者即當墮惡道。
言不決疑大有所損恐生毀謗墮於惡道。
願今為解說。
願於今日明為解說。
是無量菩薩。
是諸無量地涌菩薩。
云何於少時教化令發心而住不退地。
世尊云何於少時間教化示導令發道心今皆住於不退之地。
妙法蓮華經句解卷第五
校注
[0550001] 表衣疑倒 [0552001] 照下應有十方二字 [0552002] 如疑加 [0552003] 王應作主 [0553001] 其上應有并字 [0553002] 弘下應有經字恐是原本缺落 [0554001] 授疑受 [0556001] 四疑因 [0560001] 遂應作逐 [0560002] 徧疑偏 [0560003] 室疑窒 [0565001] 持應作時 [0566001] 起疑超 [0566002] 貧疑貪 [0566003] 出疑世 [0569001] 持疑待 [0569002] 如疑加【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0 冊 No. 604 法華經句解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提婆達多即調達也此云焦熱斯人生時三十三天心皆焦熱以其生下欲破佛法故心焦也如此解者是約小乘迹門中說今約大教發迹顯本乃足如來昔世之師因是人故得成正覺明此品者正顯法華於諸經中最為第一若持此經則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