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阿彌陀經疏鈔卷第三
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
【疏】上敘寶池。此談金地之上。華樂交輝也。天樂者。異世樂故。常作者。無間歇故。
【鈔】異世樂者。大本云。第一四天王天。及諸天人。百千香華。百千音樂。以供養佛。及諸菩薩聲聞之眾。於是第二忉利天王。欲界諸天。以至第七梵天。一切諸天。香華音樂。轉相倍勝。又云。亦有自然萬種伎樂。無非法音。清暢嘹喨。微妙明雅。一切音聲。所不能及。觀經云。無量諸天。作天伎樂。又有樂器懸處虗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以是天人所作之樂。非人間所有。故云異世樂也。無間歇者。世樂須人。有作有輟。天樂自鳴。故云常作也。今人念佛。臨終之日。天樂迎空。正唯淨土常作天樂故。
【疏】稱理。則自性萬德和融。是天樂義。
【鈔】自性如實空。則不立一塵。如實不空。則交羅萬德。調和而克諧不悖。融液而一味無乖。忍進相與低昂。則[A1]塤鳴篪奏。止觀雙成定慧。則玉振金聲。慈悲。則哀矣不傷。喜捨。則樂而不泆。如斯天樂。非唯不鼓。兼復無聲。羽寂宮沈。響天震地。
○二金地。
黃金為地。
【疏】此躡前起後。謂極樂世界。上則樂作於天。下則金嚴其地。而居此黃金地上。不獨耳聞天樂。亦且眼見天華也。黃金者。謂瑠璃地上。間以黃金。然亦眾寶無定。
【鈔】間以黃金者。如觀經云。見瑠璃地。內外暎徹。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瑠璃地。其幢八棱。百寶所成。一一寶珠放千光明。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暎瑠璃地。如億千日。瑠璃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界以七寶。分齊分明。據此。則地本瑠璃。而黃金者。又地面之莊嚴也。大本云。彼剎自然七寶。體性溫柔。相間為地。或純一寶。光色晃耀。超越十方。恢廓曠蕩。不可窮盡。地皆平正。無有須彌及諸山海坑坎井谷幽暗之所。據此。則亦可專以黃金為地。良繇彼國廣大。非止一隅。黃金瑠璃。且以一寶二寶言之。眾寶為之。當亦無盡。
【疏】稱理。則自性真如平等。是金地義。
【鈔】真如。則無雜無穢。無變無遷。歷萬劫而常新。平等。則不增不減。不高不下。為千聖所共履。毗舍如來。謂當平心地。則世界平。如舍利弗。心有高下。乃見丘陵坑坎是也。是故人人行處是黃金。何待如來以足指按地。
○三雨華(三)。
初天雨妙華二持以供佛三供[A2]已自適。
○初天雨妙華。
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
【疏】言此黃金地上。常雨天華也。彼無須彌日月。而言六時者。以華鳥為候也。盧山蓮漏。蓋倣此意。
【鈔】此土日月旋環。遶須彌而分晝夜。如贍部正當須彌之南。晝則始東洲半。經乎南洲。終西洲半。夜則始西洲半。經乎北洲。終東洲半。配十二支。六時成晝。六時成夜。為一日也。彼國既無須彌。又無日月。常明不昏。晝夜無辨。唯以華開鳥鳴而為晝。華合鳥棲而為夜也。然日月有無。諸本不同。漢譯云。日月處空。吳譯仍漢。王氏復云處空而不運轉。曹魏不言有無。元魏及宋。直云無有。若和會之。當是日月雖存。以佛及聖眾。光明掩暎。與無同耳。而以理揆之。無者為正。何者。忉利而上。尚不假日月為明。何況極樂。或漢譯日月上。缺無有二字。未可知也。高明更詳之。蓮漏者。遠祖於廬山。集眾念佛。刻木為蓮。具十二葉。引流泉入池。每度一時。水激一葉。晝夜六時。禪誦不輟。與會諸賢。往生甚眾。今人六時淨業。本於遠祖。遠祖本此。
【疏】曼陀羅。天華名也。此云適意。又云白華。天雨者。讚歎道德。如空生帝釋事。
【鈔】白華者。天華多種。如曼殊沙。則云赤華。今止白華。文省便也。亦可西方屬金。取白業義。適意者。天華妙好。適悅人意也。大本云。一切諸天。皆賷天上百千華香來供彼佛。及諸菩薩聲聞之眾是也。讚歎者。世人行善。諸天歡喜。何況彼國。如來菩薩賢聖上善之所集會。讚歎雨華。理固應爾。如空生帝釋者。須菩提宴坐。帝釋散華。須菩提問。空中散華。當是何人。答曰。我乃天帝。以尊者善說般若故。是知淨土往生之眾。一心不亂。則諸念不生。萬法空寂。即是善說般若。感動諸天。又何疑哉。
【疏】又華有二種。一者天華。二者樹華。今是天華。以天攝樹故。
【鈔】天華者。從天而下。義如前釋。樹華者。大本云。四方自然風起。出五百音聲。吹諸樹華。華生異香。隨風四散。散諸菩薩聲聞大眾。華墮地者。積厚四寸。極目明麗。芳香無比。及至小萎。自然亂風吹去。是彼土亦雨樹華。故曰以天攝樹。
【疏】稱理。則自性開覺。是華義。
【鈔】自性在迷。如華尚蕊。自性忽悟。如華正開。又妙色煥爛。不繪而成。妙香馥郁。不行而至。華雨自空不種而生。不採而下。自性神靈通達。亦復如是。
○二持以供佛。
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
【疏】此言天所雨華。眾生持取供佛也。眾生者。除佛而言也。清旦者。六時之一也。衣裓者。盛華之器也。供畢還國。猶在食時。以神足故。
【鈔】除佛者。唯佛一人。獨稱大覺。菩薩而下。以至往生彼國初心凡夫。皆名眾生也。以生佛相對故。六時之一者。清旦。於晝時為最先。以旦供佛。表至敬也。又旦是夜氣清明之際。清旦供佛。取心淨也。彼國眾生雖晝夜一心。固無清濁。而未登佛地。猶有無明。觸事涉緣。不無少動。亦以平旦號清明心。亦可隨順此方言清旦也。常者。日日恒然。不疲厭故。各者。人人皆然。無勤惰故。盛華器者。真諦謂衣裓為外國盛華之器。或言衣襟。亦以襟盛華也。他方。自本國而他方也。不言本國者。文省也。十萬億佛。一佛一大千土。言廣遠也。食時者。晨齋時也。清旦至於晨齋。為時至少。以至少時。供至多佛。明其速也。如大本言。諸大菩薩。承佛威神。一食之頃。徧至十方無量世界。供養諸佛。華香伎樂。衣葢幢旛。無數供具。若欲獻華。則於空中化成華葢。周四十里。乃至六百八百里。各隨大小。停於空中。勢皆下向。以成供養。復以妙音。歌歎佛德。聽受經法。既供養[A3]已。忽然輕舉。還到本國。猶為未食之前。據此。則有種種諸供養具。又化華成葢。又供畢聽法。今止言以華供養。皆文省也。神足者。如大本法藏願云。我作佛時。我剎中人。皆得神足。如一念頃。過百千萬億那由他世界。又願云。即得宿命。又云天眼。又云天耳。又云他心。則生彼國者。六通自在。不止飛行。今不言者。亦文省也。
【疏】按此神足。住位。行位。菩薩所有。如華嚴中說。
【鈔】華嚴經云。八住菩薩。一剎那頃。遊行無數世界。又十行頌云。佛剎無邊無有數。無量諸佛在其中。菩薩於彼悉現前。親近供養生尊重。則今之神足。豈易及哉。問。此於三種意生身。當屬何等。答。楞伽三種。分屬聲聞菩薩大聖。則生彼國者。隨其所修。各有所證。如九品例。
【疏】稱理。則自性自嚴。是盛華供養義。自性自徧。是十萬億佛義。自性自空。是食時還義。自性自住。是本國義。
【鈔】自嚴者。心本具含萬德。還以萬德嚴心。德無所德。嚴無所嚴。是真供養。思益經云。誰能供養佛。通達無生者。寶雨經云。如理思惟。即是供養如來。是也。自徧者。以心徧一切處。即是一一承事。無空過者。故維摩經言。無前無後。一時供養。自空者。心體本空。空無來往。是故以食時還。聊對此方䟦涉耳。實則不越剎那。還國[A4]已竟。自住者。心源湛寂。常住不遷。是當人故鄉田地。安身立命處。金剛經還至本處。即此經還到本國也。此之謂務本。
○三供[A5]己自適。
飯食經行。
【疏】承上食時。故次言食。經行者。循環不斷義。返[A6]已而食。食[A7]已而行。彷徉自適也。
【鈔】飯食者。大本云。諸往生者。其飯食時。銀鉢金鉢。種種寶鉢。隨意現前。百味飲食。充滿其中。酸鹹甘淡。各如所願。不餘不缺。不以美故。過量而食。食[A8]已自消。而無遺滓。或見色聞香。意以為食。自然飽適。無所味著。身心輕利。食畢化去。時至復現。循環者。如經貫緯。絡繹連緜。往來無[A9]已也。食[A10]已而行。一以調身。使無凝滯。一以調心。使不放逸也。彷徉者。優遊自得意。世人食[A11]已。非奔走塵務。則增長睡眠。彼國飯食經行。解脫之風。逍遙之狀。可想見也。
【疏】唯言飯食。不及衣等。唯言經行。不及坐等。亦文省故。
【鈔】衣者。大本法藏願云。我作佛時。我剎中人。所欲衣服。隨念即至。不假裁縫擣染浣濯。又復有無量上妙衣服。寶冠環釧。耳璫瓔珞。華鬘帶鎖。諸寶莊嚴。百千妙色。自然在身。又云。復有無量如意妙香。塗香末香。其香普熏彼佛國界。故不言衣。以食攝衣。及一切資生之具故。不及坐者。教開四種三昧。一曰常行。二曰常坐。三曰半行半坐。四曰非行非坐。就此文中。則唯第一。然二部中。皆言往生者。坐蓮華中。般舟三昧則復言立。當知以行攝坐。及四威儀故。
【疏】稱理。則自性常定。是飯食義。自性常慧。是經行義。
【鈔】禪悅為食。故定有食義。智能運轉。故慧有行義。如論頌云。愛樂佛法味。禪三昧為食。又佛地論。淨土中諸佛菩薩。能說能受大乘法味。又正體智受真如味。能住持身命。使不斷壞。長養萬法。故名為食。又阿含唯識等。說出世五食。一禪悅。二願。三念。四解脫。五法喜。謂禪定資神。輕安適悅。即為食義。願力持法。法身增長。即為食義。念力明記。聖道現前。即為食義。解脫除障。居然資益。即為食義。法喜內充。極喜樂故。即為食義。今止言定者。舉一兼四。禪定之中。無不攝故。維摩經云。未發大乘意。食此食者。至發意乃消。[A12]已發意者。得無生忍[A13]已乃消。得忍者。至一生補處乃消。華嚴具足優婆夷云。一生所繫菩薩。食我食者。皆於菩提樹下成等正覺。皆自性真如無盡之理而為食也。經行者。持世經云。如來行處。是無行處。無行處者。真慧也。故知拈匙放箸。口口不離。舉足動身。步步踏著。何得埋頭喫飯。空過一生。翫水觀山。徒勞萬里。
○四總結。
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疏】結上天樂天華等。種種莊嚴。皆本佛願行功德所成就也。
【鈔】願者。如大本法藏願云。我作佛時。自地以上。皆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又願云。我作佛時。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聞我名號。然燈散華。又願云。我作佛時。剎中菩薩。以香華等種種供具。欲往他方世界供養諸佛。一食之頃。即可徧至。又願云。我作佛時。我剎中人。欲食之時。寶鉢之中。百味飲食。化現在前。食[A14]已自去。今來成佛。一一所願。皆悉成就。行者。如大本云。法藏比丘既發願[A15]已。天雨妙華。而散其上。又云。或為比丘。或為天王。或為輪王。或為大臣。恒往佛所。承事供養。又云。手中常出衣服飲食。幢旛寶葢。一切音樂。今來成佛。如上天樂天華等報。自合成就。
○四化禽風樹(三)。
初化禽演法二風樹演法三總結二嚴。
○初化禽演法(二)。
初正示法音二釋無惡道。
○初正示法音(二)。
初宣音二獲益。
○初宣音。
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
【疏】上言諸天獻瑞。此言禽樹成音。又上言供養之勝。今言聞法之勝也。種種言非一。奇妙言異常。雜色言美觀。白鶴等者。多種中舉一二也。白鶴。孔雀。鸚鵡。常見可知。舍利解現前文。迦陵頻伽。此云妙音。共命。一云命命。如是種種。悉皆奇妙。非凡鳥比。
【鈔】奇妙者。形殊眾鳥名奇。音能說法名妙。白鶴者。此土鶴有四種。玄黃蒼白。以白為勝。然鶴雖白。自無純白。非真白鶴也。孔雀。鸚鵡。皆此土所貴。故獨舉也。頻伽。此云妙音。未出殻時。[A16]已有音聲超眾鳥故。正法念處經云。此鳥音聲。若人若天。緊那羅等。無能及者。唯除如來。故云妙音。共命。亦云命命。亦云生生。梵語耆婆耆婆迦。二首一身。報同識異。謂是釋迦調達宿因。又雪山有二頭鳥。一曰迦婁嗏。一曰優波迦婁嗏。是也。彷彿如二頭之蛇。九頭之鳥。千頭之魚。今刻繪作人身二首。恐非也。上文數鳥。四通震旦。二局西乾。在此土者。[A17]已稱珍異。若在彼國。形體色音。轉更奇妙。今姑取名同。而實則異。例如欄網行樹等。皆以寶成。非人世所有也。舉一二者。多不悉陳。如觀經中有鳧鴈及鴛鴦等。今以少攝多。亦文省也。
【疏】然此土諸鳥。唯鸚鵡解作人言。而亦僅稱學語。彼國則晝夜出音。且和且雅。為能演暢根力覺道一切道品。非漫鳴也。
【鈔】僅稱學語者。謂但依人語。未能知義。記曰。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則人道未通。何況佛心。鸚鵡且然。餘可知矣。和雅者。和與暴對。如鴟鴉等。是名暴音。雅與俗對。如鶯鸝等。是名俗音。優柔平中。無有麤厲。能令聽者躁心自釋。是名和音。正大謹嚴。無有邪靡。能令聽者欲心自平。是名雅音。由之瑟尚缺於和。鄭之聲大背於雅。鳥兼二美。是黃鍾大呂所不及也。演者。張而廣之。義無盡故。暢者。敷而達之。意無滯故。如是演暢根力覺道。三十有七諸道品也。道品者。以是入道之品類故。
【疏】然此三十七品。屬小乘法。實通大乘。隨其心行。如諸經論中說。
【鈔】通大乘者。瑜伽四十四云。大乘菩提分。乃有多種。三十七品。是其中別義。通於大小。智論云。三十七品。無所不攝。即無量道品。亦在其中。淨名云。道品是道場。又云道品是法身因。攝大乘云。道品是菩薩寶炬陀羅尼。涅槃云。若人能觀八正道。即見佛性。名得醍醐。皆約大說。隨心行者。如涅槃云。智有二種。一者中智。二者上智。觀諸陰苦。是名中智。分別諸陰有無量相。非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則知道品是一。觀智大小。固無定也。
【疏】五根者。一信。二進。三念。四定。五慧。能生聖道。故名為根。又如俱舍。具三義故。
【鈔】根有二義。一者能持義。持其所[A18]已得。而自分不失也。二者生後義。生其所未得。而勝進上求也。言信根者。謂於諦理深忍樂欲。是名信根。此一為總。餘四承上。進根者。既信此理。勤求不息。是名為進。念根者。既求此理。念茲在茲。明記不忘。是名為念。定根者。既念此理。繫緣一境。相應不散。是名為定。慧根者。既定心在道。復正觀分明。決擇是非。是名為慧。能生聖道者。以此五法。調治其心。譬如陰陽和適。一切種子皆得發生故。俱舍三義者。俱舍論明最勝自在光顯為根。最勝者。根體勝故。自在者。根用勝故。光顯者。體用雙彰故。於中開二十二根。有信等五根故。
【疏】五力者。即前五根增長。具有大力。故名為力。
【鈔】力有二義。一者不為他伏。二者又能伏。他如瑜伽論。此五力者。能於後後所證出世間法。生深勝解。難制伏故。又具大威勢。摧伏一切諸魔軍故。信力者。深信諦理。轉更增長。能遮疑惑。不為動搖。能拒邪外。不為迷亂。能破煩惱。不為侵害故。一總餘承。如上根例。進力者。進根增長。能破身心種種懈怠。成辦出世種種事業故。念力者。念根增長。能破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故。定力者。定根增長。能破一切諸雜亂想。發起事理諸禪定故。慧力者。慧根增長。能破一切邪外等見。能斷一切偏小等執故。
【疏】七菩提分者。即七覺支。亦繇前根力。得此慧用。謂一念。二擇法。三精進。四喜。五猗。六定。七捨。一云。一擇法。二精進。三喜。四除。五捨。六定。七念。今依後釋。
【鈔】覺支者。覺即菩提。支即是分。謂分分隨宜而用也。繇前者。瑜伽云。諸[A19]已證入正位者。如實覺慧。用此為支。故知根力既固。後須覺慧。合宜則用。依後釋者。以天台所釋。意明顯故。又華嚴疏。亦以擇法為自體。餘分為分故。一擇法者。觀諸法時。善能覺了。揀別真偽故。二精進者。修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苦行故。三喜者。心得法喜時。善能覺了。不隨顛倒之法而生喜故。四除者。除諸見煩惱時。善能覺了斷絕虗偽。不損真正善根故。五捨者。捨所見念著之境時。善能覺了取捨虗偽。永不追憶故。六定者。發諸禪定時。善能覺了諸禪虗假。不生見愛故。七念者。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若心沈沒。當念用擇進喜三支。察而起之。若心浮動。當念用除捨定三支。攝而伏之。念念調和。使中適故。
【疏】八聖道者。亦名八正道。繇前擇法。故入正道。謂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
【鈔】一正見者。雜集云。若覺支時。所得真覺。以慧安立。諦理分明。無有錯謬故。二正思惟者。見此理時。無漏心相應。思惟籌量。為令增長入涅槃故。三正語者。不惟心無邪思。以無漏智。攝口四業。住四善語故。四正業者。以無漏智。除身三種一切邪業。住清淨身業故。五正命者。以無漏智。通除三業中五種邪命故。六正精進者。以無漏智。應勤行精進。趨涅槃道故。七正念者。以無漏智。於應念正道法。及助道法。心不動失故。八正定者。以無漏智相應。正住於理。決定不移故。皆言正者。以不依偏邪名正。能至涅槃名道。若華嚴離世間品。則八正俱菩薩道。正見者。遠離一切諸邪見故。正思惟者。捨妄分別心。隨順一切智故。乃至正定者。善入菩薩不思議解脫門。於一三昧中。出入諸三昧故。釋云。據此文證。豈不深玄。以例推之。七覺根力三十七品。皆隨眾生因地所修。機見不同。證大證小。各有所得。
【疏】言如是等法者。等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成三十七品。及等餘一切法故。
【鈔】三十七品。上惟二十有五。故等以攝之。四念處者。所謂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而云念處者。以不淨。是觀身者所當念處之所也。苦無常等。亦復如是。四正勤者。解見前文。以生善滅惡。不懈弛故。名之為勤。勤所當勤。合於理故。名正勤也。四如意者。亦名四神足。所謂欲如意足。心如意足。勤如意足。慧如意足。良繇念處正勤以來。精進增多。定心稍弱。修此四種定力攝心。則智定均等。能斷結使。所願皆遂。名如意足也。合此七類。則為三十七品。婆沙智論。皆以喻顯。念處如種子。正勤如栽植。神足如抽芽。五根如生根。五力如莖葉。覺支如開華。聖道如結果。故名道樹。餘一切法者。如四心六度。無量法門等。
【疏】問。何不先敘念等。而首舉根。答。以重信故。又上三科至此。始有根力故。
【鈔】據七類次第。聞法先當念持。次即勤修。勤故攝心調柔。柔故成根。根增成力。乃七覺分別。八道正行。今重信者。此經以信為主。而根力二俱首信。信持餘四。是道之元。德之母也。如五位之中。信亦居初。十信之中。信亦居初。十一善法。信亦居初故。上三科者。從念處。正勤。如意。修為至此。方得根力堅固。能使前所得法。無有退失故。又後當得法。畢竟能得。亦繇乎信。故首舉也。
【疏】稱理。則自性變化。是眾鳥義。自性出生一切法門。是根力覺道義。
【鈔】下文言彼佛變化所作。今謂妙色雅音。全體是自心顯現。何得高推聖境。又心地含諸種。則五根等。全體是自心培植。何得向外馳求。故先德謂信心堅固。湛若虗空。即五根力。覺心不起。即七覺支。直了心性。邪正不干。即八正道。故云海生萬物。無物不海。心生萬法。無法不心。
○二獲益。
其土眾生。聞是音[A20]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疏】聞音無益。則同世音。祇取娛樂。今念三寶。正明益也。三寶者。略有三相。一住持相。二別相。三同相。可尊貴故。名之曰寶。
【鈔】住持相者。雕鑄塑畫。名為佛寶。黃卷赤軸。名為法寶。比丘五眾。和合無爭。名為僧寶。即世間三寶也。別相者。略有三義。一者三寶自別。二者三寶大小乘別。三者三寶名相各別。括其大意。則常身尊特。示現不同。名為佛寶。教行理果。為門不同。名為法寶。三賢十聖四果四向緣覺獨覺。階位不同。名為僧寶。即出世間三寶也。同相者。若約五教。則一者立事就義門。二者會事歸理門。三者理事融顯門。四者絕相理實門。五者融通不礙門。雖前淺後深。而同歸一原。括其大意。則性體靈覺。照了諸法。名為佛寶。恒沙性德。皆可軌持。名為法寶。性相不二。冥合無違。名為僧寶。即出世間最上三寶也。尊貴者。佛兩足尊。法離欲尊。僧眾中尊。依之修行。則出三界。世間珍重。無與為伍。故名為寶。通書亦云。至尊者道。至貴者德。況三寶道德之極。豈不稱寶。
【疏】聞念三寶。自有四義。一者鳥音之中。讚三寶故。二者說法有方。善入人故。三者晝夜無間。熟耳根故。四者鳥尚解說。激勝心故。
【鈔】讚三寶者。雖上根力覺道。種種諸法。為品不同。約而言之。皆三寶攝。演暢此法時。或明含靈本具覺性。眾生聞者。得自本心。乃知有佛。或明性具種種諸相。眾生聞者。解入深義。乃知有法。或明性相和合不二。眾生聞者。事理無礙。乃知有僧。故念三寶。善入人者。雖談妙法。不善為辭。聞則扞格。今惟和雅之音。優柔調適。理義悅心。聽者生喜。故念三寶。熟耳根者。雖善說法。一暴十寒。心則懈廢。今唯六時相續。習聽飫聞。浹隨淪肌。熏陶成性。故念三寶。激勝心者。鳥能說法。人胡不如。慚恥一生。精進自發。故念三寶。
【疏】稱理。則自性真心一體。是佛法僧義。
【鈔】如上同相所陳。則知唯一真心。更無別體。心體本自覺即照佛寶。心體本自性離即法寶。心體本自不二即僧寶。故曰自歸依佛。自歸依法。自歸依僧。但令歸自。不說歸他。念念還歸自心。是名真念三寶。
○二釋無惡道。
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疏】恐疑淨土何因而有畜生。不符法藏本願。故明彼國實無惡道。以彼佛欲令法徧人耳。神力變化。非真畜生故。又不同天鳥能說法故。
【鈔】何因者。愚癡暗蔽以為之因。生畜生趣。慳貪嫉妒以為之因。生餓鬼趣。十惡五逆以為之因。生地獄趣。名三惡道。以六道中天為最善。人道次之。脩羅介乎善惡之中。故獨此三。最名為惡。夫因於淨心。生於淨土。何繇淨土而有惡道。如其有者。是雜穢處。不異娑婆。何名極樂。故有疑也。本願者。大本法藏願云。我作佛時。剎中無餓鬼畜生。以至蜎蝡。又願云。我剎中人。皆不聞不善之名。何況有實不得是願。終不作佛。云何佛道[A21]已成。頓違宿願。故明彼國原無惡道。非唯目所未覩。亦復耳所不聞。良繇耳之所聞。唯是諸佛如來萬德洪名。菩薩聲聞。及諸天善人。種種嘉號。曾無三惡名字歷耳根故。變化所作者。復自難言。既無畜生。今白鶴孔雀等何所從來。而在彼國。乃出其繇。是佛化作。非真實有。如觀經云。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化為百寶色鳥。是也。法音宣流者。宣則宣布。自上徧下。猶如王言。流則流通。自近及遠。猶如逝水。佛欲法音普周無間。故不獨以人說法。使彼鳥音皆說妙法。無處無時而不聞聽。此則大神通力之所變化。豈同愚暗為因。而感報畜生之真鳥耶。然此變化。自有二義。一者如佛遣化人。說種種法。二者性具諸法。依性起修。果上自能色心互融。依正不二。皆悉說法。是則鳥音演暢。法爾自然。非佛有心。特為變作也。不同天鳥者。正法念處經云。諸天遊樂。池中鳧鴈等。皆出音聲。宣揚偈頌。開示五欲。畢竟無常。不可耽玩。諸天聞[A22]已。有涕淚者。此則實鳥。繇在世時。口說妙法。不務真修。報作諸鳥。處於天宮。以其宿習。猶能說法。非如淨土佛所變化。故不同也。
【疏】問。法藏偈云。地獄鬼畜生。皆生我剎中。何言彼無惡道。答。偈意自明。不俟疑辯。女人生者。義亦如是。
【鈔】偈意自明者。法藏比丘願後說偈。先云地獄鬼畜生。皆生我剎中。次即云。一切來生者。修習清淨行。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則知必於娑婆[A23]已植淨緣。故得往生。既生彼國。失本惡道。皆成上善。相好如佛。尚何地獄鬼畜舊日之形體耶。女生亦然者。論謂女及根缺。俱不生彼。故援上例。亦繇女人宿修淨行。一生彼國。具丈夫相。無復女形矣。今繪九品。猶存女人。謬也。當是娑婆念佛時相。不可謂是極樂得生時相也。抑或表其因地。以明一切皆得往生耳。達者審之。
【疏】稱理。則自性本無貪瞋癡等。是無三惡道義。自性本具如幻法門。是變化所作義。
【鈔】若據不二門中。貪瞋癡即戒定慧。則善道惡道。悉皆如幻。幻無自性。唯是一心。一心不生。萬法俱息。
○二風樹演法。
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疏】前言行樹羅網。今言此諸樹網。因風出音。如上鳥鳴。化導眾生。利益無盡也。風曰微者。風之美也。音曰微妙者。音之美也。微妙即和雅意。百千種樂者。以少況多。讚其至美。極人天樂。所不能及。其音亦宣根力覺道。種種道品。不言者。文省也。又大本云。微風觸身。今不言者。亦文省也。
【鈔】微風為美者。此土颶風吹動。則出傾湫倒峽。可戰懼聲。猛風吹動。則出撼屋拔木。可厭惡聲。乃至毗嵐風吹動。則出摧山碎嶽。壞諸世界。無可避聲。即令明庶清明等風。雖亦稱美。止是披拂山林。生長百物而[A24]已。彼國之風。似有似無。非寒非熱。輕細醇和。不可云喻。觀經云。八種清風。清即微意。況彼行樹。及諸羅網。皆是七寶。被以微風。互相敲叩。自然而出微妙音聲。如百千樂。同時並作。則六律交暢。八音克諧。和之極也。雅之至也。彼風樹既非絲竹。誰為宮商。而能與百千種樂。同此洋洋。誠謂希有。人天莫及者。如大本言。世間帝王之樂。百千萬種。不如忉利天宮一音之美。忉利天宮百千種樂。不如夜摩天宮一音之美。展轉諸天。乃至不如極樂國中。風吹樹林。出妙音聲之美。是超出人天也。亦宣道品者。以經中但稱妙音。其實意含說法。若非法音。何能使人憶念三寶。故大本云。微風徐動。吹諸寶樹。或作音樂。或作法音。是其證也。以前例後。皆文省故。言觸身者。大本云。彼國一切有情。為風吹身。安和適悅。猶如比丘得滅盡定。則亦不說法之說法也。
【疏】又此寶樹等。三種寶中。今是最勝。能作佛事故。
【鈔】智論言。寶有三種。一人寶者。輪王之寶。能雨諸物。二天寶者。諸天之寶。能隨使令。三佛寶者。能於十方而作佛事。今能說法。是為寶中最勝。出過人天故。
【疏】又佛道樹說法。今不言者。亦文省故。例前池水皆說法故。又華嚴般若等。皆有此義。
【鈔】道樹者。大本言。佛道場樹。眾寶莊嚴。寶網覆上。微風徐動。出無量妙法音聲。徧諸佛剎。眾生聞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轉。以至成就無上菩提。今不言者。如前疏引攝行樹中。謂行樹尚能說法。佛樹寧獨不然。故曰文省。又例推之。如前止說寶池。疏引二部經文。則寶水流衍。皆說妙法故。又例推之。如大本言。其道場樹。眾生見者。無其眼病。聞其香者。亦無鼻病。食其果者。舌亦無病。樹光照者。身亦無病。觀想樹者。心得清淨。無復貪瞋煩惱之病。又云見此樹者。得三法忍。則知樹色香味。皆亦演暢根力覺道。如是等法。眾生聞者。咸念三寶。又例推之。彼國金沙。彼國階道。彼國樓閣。彼國蓮華。天樂天華。衣裓食器。一切諸物。皆亦演暢根力覺道。如是等法。眾生聞者。咸念三寶。如華嚴香雲臺網。皆出頌言。又忉利天鼓。演莫測之真詮。雷音寶林。說無生之妙偈。又大般若云。淨土樹林等內外物中。常有微風衝擊。發微妙音。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等。同此義也。
【疏】善會之者。此土有情無情。亦皆說法。如聞鶯擊竹等。況復淨土。
【鈔】善會者。謂不以境為境。而會境即心。則物物頭頭。皆祖師意。今姑舉二事也。聞鶯者。一僧因疑法華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久參未悟。忽聞鶯聲。遂得大徹。頌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春到百華香。黃鶯嗁柳上。擊竹者。香[1]巖以不會父母未生前句。發憤住山。一日治地次。拋石擊竹。鏗然有聲。忽爾大悟作頌。有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等語。如是。則簷前鵲噪。野外松聲。一蚊一蠅。一草一葉。莫不演揚妙法。鼓發道心。況清淨佛土乎。問。教中聖說法。聖默然。二不偏廢。今水鳥樹林演法無[A25]已。則有動無靜。答。大本云。其欲聞者。輒獨聞之。其不欲聞者。輒獨不聞也。則寂用隨心。即動即靜。
【疏】稱理。則自性理智交融。是風樹義。
【鈔】理含萬法如樹。智周法界如風。智與理冥。理隨智顯。然而風樹各不相知。理智原無二本。百千種樂。不是風作。不是樹作。仁者心作。
○三總結二嚴。
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疏】結上化禽風樹二種莊嚴。皆彼佛因地願行功德所成就也。又變化功德。大乘功德等。四種成就。如論中說前後功德。繁不各係條下。
【鈔】願所成者。大本法藏願云。我作佛時。我剎中人。隨其志願所欲聞者。自然得聞。故鳥樹皆成妙法音也。行所成者。大本願後修行。如云。常以和顏愛語。饒益眾生。是以得成風吹林樹。皆出妙音故。如云。於佛法僧。信重恭敬。是以得成眾生聞者。咸念三寶故。變化功德者。如論頌云。種種雜色鳥。各各出雅音。聞者念三寶。忘相入一心。是也。大乘功德者。如論頌云。大乘善根男。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是也。等者。等虗空及性也。前後如是功德莊嚴下。不各係論頌。以今頌一缺化作。二缺惡道。故特明之。言眾鳥出音。若非佛作。焉能聽者忘相一心也。不云惡道。以人中尚無女人。聖中尚無小聖。況復有惡道也。前後明顯可知。故不繁係。又正報二功德。在如是莊嚴條外。故亦不係。
【疏】稱理。則自性般若周徧法界。是鳥樹說法義。
【鈔】首楞嚴鈔云。若能轉物。即同如來。以心外無物。物即是心。但心離分別。即是正智般若。周徧法界。無有障礙。是故西方水鳥樹林。悉皆說法。今不見鳥樹說法。以未離念故。起信云。離念相者。等虗空界。是故虗空界中。普皆說法。
○二正報(二)。
初化主二化伴。
○初化主(二)。
初徵名二顯德。
○初徵名。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疏】上明依報之勝。而依從正生。故次明正報。於意云何。審其解否也。[A26]已知彼佛號阿彌陀。未知其義。以彼佛乃一經正主。故須審問。
【鈔】正主者。報有依正。佛居其正故。正有主伴。佛為其主故。義須審者。以彌陀萬德之號。其義深廣。應為開闡。使人曉了。生向慕故。
【疏】稱理。則自性正思惟。是於意云何義。
【鈔】籌量名意。世人起於意識。念念逐外籌量。是邪思惟也。旋其意識。扣[A27]已而參。思之又思。思盡還源。思無所思。全身即壽即光。何論彼佛此佛。
○二顯德(二)。
初名含多義二道成遠劫。
○初名含多義(二)。
初光明無量二壽命無量。
○初光明無量。
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疏】無量[A28]已如前釋。然未知無量得名之故。今謂是光明壽命。二皆無量也。光明者有二。一者智光。二者身光。復有二義。一者常光。二者放光。又光所因。復有二義。一是萬德所成。一是本願所致。
【鈔】先釋光明也。智光身光者。如盧舍那。此云光明徧照。自受用身。照真法界。是名智光。他受用身。徧照大眾。是名身光。又涅槃云。瑠璃光菩薩。放身光明。文殊言。光明者。名為智慧。則事理圓融。身智不二也。常光放光者。常所顯光。無放不放。如圓光一尋等。是也。放光者。或於眉間。或於頂上。或口。或齒。或臍。或足之類。是也。今言光者。正意在常。而亦兼放。及與身智。如大本言。爾時阿彌陀佛。從其面門。放無量光。又云。我以智慧光。廣照無央界故。萬德所成者。華嚴賢首品。開四十四門光明。各出其因。或歸三寶。或發四弘。三學六度之所成就。一一結云。是故得成此光明。又般若經。佛言。我於一切法。無所執故。得常光一尋。則知今佛光明。非一德所致也。本願所致者。大本法藏願云。我作佛時。頂中光明。勝於日月百千萬億倍。又願云。願我作佛時。光明照無央數天下。幽冥之處。皆當大明。諸天人民。以及蜎蝡。見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來生我國。又願前偈云。能使無量剎。光明悉照耀。故今成佛。得如所願。
【疏】無量者。言所照之廣也。十方者。不同他經。照一方故。無障礙者。不同日光。猶有礙故。
【鈔】不同他經者。如法華東照。則不說餘方。萬八千。則不該餘國。義各有取故。今則四維上下。一切國土。無不照故。不同日光者。日雖有光。脩羅掩之則礙。鐵圍兩間則礙。覆盆之下則礙。又閻浮明。則單越礙。瞿耶明。則弗于礙。今則徹山透壁。通幽達冥。無能遮障。使光隱沒。無能隔礙。使光斷絕故。如大本云。彼佛光明。最為遠著。諸佛光明所不能及。十方諸佛頂中光明。有照一里者。二里者。如是漸遠。有照二百萬里者。有照一世界者。二世界者。如是漸遠。有照二百萬世界者。唯阿彌陀佛光明。照千萬世界無有窮盡。故號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乃至超日月光佛。皆光明無量義也。觀經云。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又云。彼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有八萬四千光明。徧照十方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又大本言。阿難頭腦著地。稱佛名號。禮未起際。佛放大光明。徧十方上下。皆光明無量義也。或難日猶有礙。世所共知。佛光無礙。當有何據。答。須達老女。不願見佛。避入深閨。佛光所及。垣壁俱徹。內外四方。恒與佛對。即無礙之徵也。
○二壽命無量。
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疏】光明無量。是無量之一義。今言壽命亦無量也。佛壽有三。法壽。報壽。應壽。如法華及觀經疏中說。然佛壽無量。隨機所見。今之無量。亦可即無量之無量。
【鈔】壽命者。壽之所歷。有短有長。今當減劫。壽僅百年。彼增劫時。亦止八萬。縱輪王天帝。諸佛住世。亦有限量。唯彼佛壽命。至為久遠。不局常數。云無量也。三壽者。法華壽量品疏云。壽者受也。若法身。真如不隔諸法。故名為受。若報身。境智相應。故名為受。若應身。一期報得。百年不斷。故名為受。法身以如理為命。報身以智慧為命。應身以因緣為命。觀經疏云。示同生滅。有始有終者。應身壽也。一得永得。有始無終者。報身壽也。非壽非不壽。無始無終者。法身壽也。又謂彼佛壽命。實有期限。人天莫數。是有量之無量也。越溪解云。此經雖云無量。乃是三十二相常所見身。非觀經勝應尊特之身。亦同上意。今謂隨機所見者。此經佛身無定。前義理中[A29]已辯。況經文但言阿彌陀佛現在其前。未曾指定現何等身。越溪安得判屬三十二相。必謂劣應。則劣機自見。非此經專以劣應而被劣機也。大本法藏願云。我作佛時。假令十方眾生。皆作緣覺聲聞。皆坐禪一心。欲計我年壽幾千億萬劫。無能知者。豈亦常所見身之無量乎。是故入滅雙林。或見靈山未散。舍那千文。或見丈六金身。佛本不移。機自異故。則謂彼佛壽命。即無量之無量。亦何不可。
【疏】及其人民者。巧用倒語故。言人民者。佛如王故。阿僧祇。此云無數。倍之名無量無邊。人壽有二。一佛本願力故。二自功德力故。
【鈔】倒語者。正語當云佛及人民。壽命無量。如波羅密。云彼岸到。當是到彼岸耳。以意會之。無以辭害。佛如王者。彼國雖無君臣父子。然佛為法王。有君主義。生彼國者。依佛學佛。有人民義。非如此土。版籍所統。實編氓也。僧祇者。入十大數之首。從百洛叉。倍倍積累而生。又僧祇僧祇為一無量。無量無量為一無邊。今合言者。自有二義。一是實明其數。以僧祇計之。有無量無邊僧祇也。二是極讚其多。無復邊量。無復窮盡之僧祇也。佛力者。大本法藏願云。我作佛時。我剎中人。壽命皆無央數劫。無有能計其數者。是承佛願力。有此壽故。自力者。一心念佛。心清淨故。蓮華化生。清虗之身。不同質礙肉身。有老病死。是自精進力。有此壽故。
【疏】問云。此無量亦可即無量之無量者。還有證否。答。例如華嚴中說。
【鈔】上引觀疏云。此無量是有量之無量。而言亦可即無量之無量者。以今文正似華嚴故。彼經十迴向文云。無量阿僧祇。釋云。此非數中之一。但是無數之言。若定是數。便當局限。今經亦云無量無邊阿僧祇。二經文勢。意極相類。故言彼佛壽命。亦可即是更無限量之無量也。問。華嚴壽量品。謂娑婆世界一劫。為極樂世界一晝夜。極樂世界一劫。為袈裟幢世界一晝夜。展轉劫日相對。乃至百萬阿僧祇世界。極於勝蓮華。則極樂僅勝娑婆。劣後殊甚。安得為更無限量之無量乎。答。彼鈔釋云。三身既融。三壽無礙。即長能短。即短恒長。無長無短。長短存焉。一一圓融。言思斯絕。其義自明。不勞更辯。
【疏】又壽命光明者。約而言之。少攝多故。二部名題。止曰無量壽者。約之又約。體攝用故。若具說者。依報正報。悉皆無量。
【鈔】約言者。佛具萬德。今止舉壽命光明者。如華嚴八地。言身相無量。智慧無量。方便無量。光明無量。清淨音聲無量等。則知舉二事者。以少攝多也。體攝用者。或難既光壽雙舉。云何大本及觀經題。皆止云無量壽。不言光者。復是何義。良以一真如心。無去無來。亘古亘今。其壽無量。其光亦爾。金體金光。不相離故。起信云。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周徧法界。不起。壽也。智慧。光也。言壽則光在其中。故單舉也。依正無量者。自佛一身所有功德。及如下文聲聞菩薩。乃至前之欄網行樹等。種種莊嚴。悉無量故。
【疏】稱理。則自性常照。是光明義。自性常寂。是壽命義。自性寂照不二。是阿彌陀義。
【鈔】靈明洞徹。光絕涯涘。湛寂常恒。壽何籌算。常恒而復洞徹。故即壽而光。洞徹而亦常恒。故即光而壽。如是。則阿彌陀佛。雖過十萬億剎之外。而實於此娑婆世界眾生心中。結跏趺坐。儼然不動。何乃佩長生之訣。枉自殤亡。負杲日之明。翻成黑暗。心本是佛。自昧自心。佛本是心。自迷自佛。
○二道成遠劫。
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
【疏】[A30]已知彼佛得名之義。未審彼佛成佛至今。經幾何時。劫者。具云劫波。此云時分。十劫者。一云大劫。一云小劫。今謂明遠。應是大劫。又十大劫。亦是一期赴機之說。究極而言。成佛以來。亦應無量。如法華中說。
【鈔】一大劫者。成住壞空。各二十小劫。八十劫終。方成大劫。云十大劫。是八百小劫也。經意為明成佛久遠。而曰小劫。未見其遠。今依唐譯。云十大劫。亦應無量者。如法華中。眾疑世尊成佛未久。云何曠劫菩薩是所教化。佛言。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劫。則彌陀成佛。其可量乎。
【疏】若考阿彌陀佛。成佛以前因地。不但法藏一因。有多種因。如諸經中說。
【鈔】法藏因者。大本云。定光佛前五十三佛。名世自在王。法藏時為國王。捨位出家。發四十八願。今阿彌陀佛。是法藏所成之佛也。多種因者。一。法華經。大通智勝如來時。十六王子。出家淨修梵行。求無上菩提。佛滅度後。常樂說是妙法華經。後悉成佛。第九王子。於西方成佛。彼王子者。今阿彌陀佛是。二。悲華經云。無量劫前。有轉輪王。名無諍念。供養寶藏如來。時王發願。願成佛時。國中種種清淨莊嚴。佛與授記。過恒河沙劫。西方世界作佛。國名安樂。彼國王者。今阿彌陀佛是。三。大乘方等總持經云。無垢𦦨稱起王如來時。有淨命比丘。總持諸經十四億部。隨眾生願樂。廣為說法。彼比丘者。今阿彌陀佛是。四。賢劫經云。雲雷吼如來時。有王子名淨福報眾音。供養彼佛。彼王子者。今阿彌陀佛是。五。彼經又云。金龍決光佛時。有法師名無限量寶音行。力弘經法。彼法師者。今阿彌陀佛是。六。觀佛三昧第九經云。空王佛時。有四比丘。煩惱覆心。空中教令觀佛。遂得念佛三昧。彼第三比丘。今阿彌陀佛是。七。如幻三摩地無量印法門經云。獅子遊戲金光如來時。有國王名勝威。尊重供養彼佛。修禪定行。彼國王者。今阿彌陀佛是。八。一向出生菩薩經云。阿彌陀佛。昔為太子。聞此微妙法門。奉持精進。七千歲中。脅不至席。不念愛欲財寶。不問他事。常獨處止。意不傾動。復教化八千億萬那由他人。得不退轉。彼太子者。今阿彌陀佛是。以上略舉數端。若其多劫多因。亦應無量。
【疏】稱理。則自性本來成佛。是十劫義。
【鈔】華嚴舉十。是表無盡。即今自性成佛以來。何止威音那邊更那邊。塵沙劫又塵沙劫也。若定執十劫。昔人道。猶是王老師兒孫。
○二化伴(二)。
初見在二往生。
○初見在(三)。
初聲聞二菩薩三總結。
○初聲聞。
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
【疏】主必有伴。先聲聞。次菩薩。明皆賢聖之侶也。今初聲聞。聲聞者。聞四諦聲教而得證果。阿羅漢者。揀非前三也。不言緣覺。攝聲聞中故。非算數者。甚言其多也。
【鈔】聞四諦者。世尊為憍陳如等五人。轉苦集滅道法輪。初示。二勸。至三則證。諸漏[A31]已盡。成阿羅漢。因聞聲教以得開明。故名聲聞。聲聞之號。通前三果。今四果也。緣覺攝者。緣覺觀十二因緣而得開悟。雖十二支。而束之不出四諦。雖有利生之心。而亦未廣。故攝聲聞中也。算數者。世間算數。盡於九章。佛說算數。如阿僧祇品。則非世人心力所計。今云算數。通世出世間而言也。以其多多無盡。超出算數之外。雖洛閎一行。無所施其巧者也。上言無量無邊。十大數中當其二三。是有算數。而今言非是算數所知。故知無量。乃讚歎極多之語。未可以常數泥也。如大本云。假使比丘滿億那由他百千數量。皆如目連神通。欲共計算彼佛初會聲聞。盡其神力。百分中不能知一。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能知一。又云。佛告阿難。假使有人。出一身毛。碎為微塵。以一一塵。投海出水。毛塵水多。海中水多。阿難答言。毛塵出水。不及半合。海水無量。佛言。彼佛剎中聲聞弟子。有知數者。如毛塵水。數未盡者。如海中水。
【疏】論言二乘不生。今言聲聞者。以慣習小。不久證大。終無小故。如觀疏說。若據變化。小亦無礙。
【鈔】終無小者。觀經疏謂習小之人。本不得生。繇彼臨終。發大乘心。亦乃得生。以慣習小。纔聞苦空無常等法。順其先習。遂證小果。而向大之心[A32]已成。況得近佛。自當不久證大。安在其為聲聞乎。是則經舉聲聞。以暫有故。論明二乘不生者。以終無故。小亦無礙者。淨土尚容眾鳥。聲聞豈不鳥如。鳥既變化所成。聲聞寧獨實有。縱使彼國久有聲聞。亦復何礙。
○二菩薩。
諸菩薩眾。亦復如是。
【疏】承上不獨小乘。諸大乘菩薩無不生故。亦復者。亦無量無邊不可算數也。又復具無量無邊功德。如大本中說。
【鈔】菩薩者。自初心以至地盡。前如教起中辯。後如補處文中所引。甚多無量。何可數計。功德者。大本佛讚彼國菩薩種種功德。為二十三喻。一。堅固不動。如須彌山。二。智慧明了。如明日月。三。廣大如海。出功德寶故。四。熾盛如火。燒煩惱薪故。五。忍辱如地。一切平等故。六。清淨如水。洗諸塵垢故。乃至二十三。如慈氏觀。等法界故。末復結云。今為汝等舉要言之。若廣說者。一劫不盡。則知菩薩之數。無量無邊。菩薩功德。亦無量無邊也。
【疏】如華嚴云。如來所都。諸清淨眾。於中止住。正同此義。
【鈔】華嚴二十五經云。一切諸佛國土莊嚴。如來所都。不可思議。同行宿緣諸清淨眾。於中止住。未來世中。當成正覺。如來所都。即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清淨眾者。即諸菩薩。未來成佛。即下文一生補處。
【疏】稱理。則自性即空即假。是佛有聲聞菩薩義。
【鈔】性空。則一真凝寂。性假。則萬用恒沙。凝寂。則杳莫邊涯。恒沙。則廣無際限。曾何算數可得評量者哉。是則賢聖三乘。共宗一佛。真俗二諦。同出一心。一心了然。福足慧足。
○三總結。
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疏】結上聲聞菩薩弟子莊嚴。皆彼佛宿因願行功德之所成就也。論云。如來淨華聚。正覺華得生。是也。
【鈔】願者。大本法藏願云。我作佛時。剎中菩薩。神通智慧辯才。相好威神。悉皆如佛。今來成佛。得遂所願也。行者。大本言爾時法藏教化眾生。修行六度。廣行教化。致無量眾生。發菩提心。行今成就。有斯莊嚴也。淨華聚者。如淨名經。七種淨華。一者戒淨。三業淨故。二者心淨。煩惱結漏盡故。三者見淨。見法真性。不起妄想故。四者度疑淨。見深疑斷故。五者分別道淨。是道宜行。非道宜捨故。六者行斷知見淨。所行所斷通達故。七者涅槃淨。以無學故。海東謂論頌聲聞。今謂亦可兼通菩薩。如道品亦通大小乘故。自欄網行樹至此。依正共五番莊嚴。極樂之義。略盡於是。下文眾生生者。及補處等。亦正報中攝。
○二往生(二)。
初大眾二上首。
○初大眾。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䟦致。
【疏】承上不獨見在彼國。無非賢聖。但有生者。悉皆不退也。眾生者。統攝一切。阿鞞䟦致者。此云不退轉地。如大本及論所明。復有多種因緣。故得不退。如十疑五種。通讚十勝。羣疑三十益等。
【鈔】生皆不退者。恐疑彼國固多賢聖然是久修上士。其新生者。未必不退。故言不論聖凡。但往生者。即不退轉。以決其志也。大本所明者。如云。生彼國者。處仁遷義。不妄動作。終無淫怒之心。愚癡之態。又云。生彼國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諸根明利。乃至成佛。不受惡趣。又論頌云。人天不動眾。清淨智海生。不動即不退也。良繇念佛之力。得依如來智海。含潤而生。有進無退故。五種者。十疑論云。有五因緣。故得不退。一者彌陀大悲願力攝持。故不退。今釋。謂如大本法藏願云。我作佛時。聞我名號。皈依精進。即得第一忍。第二忍。第三忍。於諸佛法。永不退轉。譬如涉海。得乘巨航。不沈溺故。二者佛光常照。故菩提心增進不退。今釋。謂如大本言。見佛光明。而生慈心。又念佛之人。佛放光明。攝受此人。譬如日月。照燭闇途。不墮坑塹故。三者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皆說苦空。聞者常起念佛法僧之心。故不退。今釋。謂如此經。及二部中說。譬之亡者。聞鐘磬聲。增其正念故。四者純諸菩薩。以為勝友。外無魔邪。內無煩惱。故不退。今釋。謂如此經言。諸上善人。同會一處。譬之置子莊嶽。不復楚語故。五者壽命永劫。與佛齊等。故不退。今釋。謂如經言。佛及人民。壽命無邊。譬之涉萬里途。假以時日。終至寶所故。十勝三十益。大約同此。恐繁不引。
【疏】又不退三義。大乘不退。[A33]已得不退。未得不退。例如彌勒問經說。
【鈔】大乘不退者。往生彼國。趨入大乘。更不退轉。復作二乘故。[A34]已得不退者。但生彼國。凡所[A35]已得。更不退轉。喪失本有故。未得不退者。但生彼國。凡所未得。更不退轉。阻其前進故。又彌勒問經云。自分堅固名不退。勝進不壞名不轉。今以大乘[A36]已得未得三義參之。則前二同乎自分。後一同乎勝進也。
【疏】又同名不退。而有淺深。如起信。妙宗。及慈照所說等。
【鈔】起信論云。生彼國者。常見佛故。終得不退。疏明不退有三位。一者信行未備。未得不退。以無退緣。名不退。二者信位滿。入十住。得少分法身。名不退三者賢位滿。入初地以去。證徧滿法身。名不退。又妙宗鈔云。不退有三。若破見思。名位不退。則永不失超凡之位。伏斷塵沙。名行不退。則永不失菩薩之行。若破無明。名念不退。則永不失中道正念。又慈照宗主。四土圖說。以未斷煩惱。生同居土。為願不退。破見思。生方便土。為行不退。破塵沙。分破無明。生實報土。為智不退。破三惑盡。生寂光土。為位不退。則不退名同。而淺深自別。如九品義。
【疏】又四教不退。非今經義。
【鈔】四教各明不退。謂藏教別相念不退。通教性地不退。別教七住不退。圓教七信不退。則知自此以前。進退未定。今念佛者。但生彼國。雖惡人畜生。即得不退。豈不勝妙直捷。異乎諸教。
【疏】稱理。則自性常住。是不退轉義。
【鈔】譬如虗空。自古及今。不曾退轉。縱欲退轉。退至何所。
○二上首。
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疏】承上言生彼國者。豈惟不退。復有補處菩薩不可勝紀。深勸求生也。補處者。止此一生。次補佛位。即等覺菩薩也。
【鈔】深勸求生者。生皆不退。[A37]已超餘國。復多補處。可謂超越殊勝。極其至也。止此一生者。此土修行。捨身受身。千生萬生。未有窮[A38]已。乃至證三果者。猶尚有生。阿羅漢地。方斷後有。雖斷後有。不得成佛。今此唯餘一生。次即補佛。前如護明。後如慈氏。菩薩之極位也。又大本云。生彼國者。皆具三十二相。究竟深入妙法要義。皆當一生遂補佛處。據此。則如儲君暫在東宮。必紹南面。非餘百官轉展陞進。止是位極人臣之比也。此等菩薩。咸皆往生。薄劣西方。不揣甚矣。
【疏】問。彼處觀音。次當補佛。次乃勢至。勢至之後。不聞補者。今言補處甚多。何日當補。又補處者。菩薩地盡。住等覺位。如星中月。何得甚多。而在彼國。答。補處不必定補彌陀之處。十方世界無盡。諸佛涅槃無盡。補處菩薩亦無盡。住彼國中。而待補處。奚為不可。又諸佛尚如微塵。無有窮盡。況復菩薩。其數甚多。無足疑也。如大本中說。
【鈔】大本云。佛告彌勒。此世界中。有七百二十億菩薩生彼。一一[A39]已曾供養無央數佛。如彌勒者。諸小菩薩不可勝紀。他方世界。第一光遠照佛所。有八十億菩薩。皆當往生。第二寶藏佛所。有九十億。第三無量音佛所。有二百二十億。展轉至十四佛剎。以及無量佛剎。往生者不可復計。但說佛名。窮劫不盡。況其菩薩當往生者。言如彌勒。則甚多補處。益可為證。
【疏】如上依正二報。或經文中有。本願中無。或本願中有。經文中無。互見無礙。
【鈔】若據慕佛發願。滿願成佛。則彼方種種所有。皆彼佛願願所成。悉應契合。今明互為有無者。以文雖小殊。而意則具足也。又如法藏願云。我作佛時。剎中諸天人民。一切萬物。皆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者。雖得天眼。不能辨其名數。觀此。則正報依報。攝無不盡。不可拘文而限義也。
【疏】稱理。則自性決定成佛。是一生補處義。
【鈔】圭峰云。今知心是佛心。定當作佛。然而本來成佛。非作得故。則但見始覺新來。不知本覺固有。可謂補則決定補。成則實不成。
○二正示願行令知修證(四)。
初發願二起行三感果四結勸。
○初發願(二)。
初勸發願心二出其所以。
○初勸發願心。
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疏】上陳依正二報。今言眾生得聞此者。應當發起大願。願生彼國。是為第一重勸。後乃反覆申明。
【鈔】第一重勸者。經中反復勸聞。勸信。勸願。約有四重。今當最初。是聞依正莊嚴勝妙功德之說而發願也。二言聞是說者。是聞一心持名決定往生之說而發願也。三言聞是經者。是聞持名佛護不退菩提之說而信受也。不言願者。信受即願故。四言若有信者。是總結聞[A40]已深信。信有願者無一不生之說而發願也。聞聞轉深。願願倍切。語雖反覆。義不雷重。憫物情深。誨人不倦。
【疏】又聞攝信義。願攝行義。三事資糧。悉備於此。
【鈔】聞然後信。匪聞則信自何生。願然後行。無願則行何繇起。下文信行。此為本原。信行願三。淨土資糧。充足無欠。
【疏】又願之為力。不可思議。彼佛淨土。亦繇願故。臨終往生。惟仗願故。三界因果。悉隨願故。諸大菩薩。皆願生故。
【鈔】彼佛淨土者。法藏以因中四十八願。今成佛道。廣度眾生。則如來無盡功德。皆從願生。故云不可思議。臨終往生者。行願品言。是人臨命終時。一切諸根。悉皆敗壞。以致親屬威勢。象馬珍寶等。悉皆散滅。惟有願王不相捨離。一切時中引導其前。一剎那間。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故云不可思議。三界因果者。願受天樂。則貧母上生。願作冥王。則嶽神治鬼。種種隨願。莫為而為。故云不可思議。菩薩願生者。普賢頌云。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乃至願蒙授記。廣利眾生等。至如文殊發願往生所說之偈。亦云。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彌陀佛。往生安樂剎。與普賢若合符節。他如天親龍樹等。多難悉陳。故云不可思議。
【疏】稱理。則自性還歸本體。是願生彼國義。
【鈔】若知本體不離當處。則非生彼國。乃生此國耳。雖云十萬億程。何曾咫尺動步。故謂不勞彈指到西方也。如其真如不守自性。五道隨緣。則是窮子旅泊他鄉。應歸故里。
○二出其所以。
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疏】此躡前徵起。何故教人發願生彼。以彼國是諸上善人同會之處。得生彼國。則入如是勝會。故當求生。
【鈔】徵有二義。一者娑婆亦是佛邦。何必遠離故國。二者十方無盡佛剎。若為偏向西方。故徵其繇。今融而答之。復有三義。一者。或有國土。人畜鬼獄。之所共居。未必皆人故。二者。或有國土。雖純人所居。未必皆善故。三者。或有國土。雖純善人所居。未必皆上善故。今曰諸上善人。則不獨為人中之善。亦復善中之善也。如上所列聲聞菩薩。乃至補處。此等諸上善人。今得往生。即與俱會一處。所謂觀音勢至。把手共行。文殊普賢。親為勝友。喻如登龍與瀛。世所希故。是以大士求登蓮錄。況復凡夫。卜居猶擇里仁。矧云學道。如斯勝會。可勿願歟。
【疏】問。生極樂者。其類不一。何得槩稱上善。答。以皆得不退轉故。
【鈔】類不一者。謂有聖有凡。有大有小。上中下品。分位秩然。乃略其中下。槩曰上善。故為此難。今明眾生生者。皆是阿鞞䟦致。則究竟皆成無上正覺。是佛境界。故無別也。
【疏】稱理。則自性萬善同歸。是同會一處義。
【鈔】百川會於一海。眾景會於一空。諸上善人。不會此之一處。而將奚會。
○二起行(二)。
初揀餘行二示正行。
○初揀餘行。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疏】承上言凡羣易就。善聚難親。何況最上善人之會。豈可以少善少福而得生也。於中靈芝。以善根為正行。屬之持名。以福德為助行。屬之淨業。三福。海東。則總以多善多福為正行。云是發菩提心。以少善少福為助行。云是執持名號。二義相違。今雙為和會。謂欲生彼國。須多善多福。今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正所謂發菩提心。而為生彼國之大因緣也。
【鈔】相違者。一以持名屬正。一以持名屬助。二說矛盾。而此經大旨。正重持名。若持名為助行。則下文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義云何通。助行持名。斷無此理。又靈芝以觀經三福配此福德。則第三福發菩提心。乃成助行。與海東菩提心為正行。二亦矛盾。而觀經以三福為淨業正因。則助行菩提。亦無此理。今雙為和會者。還以持名為正行。復以持名為發菩提心。則雙取兩家。而和會其義也。善根者。觀經。則如上第三福發菩提心。大本。則三輩往生。皆言發菩提心。據此。則發凡夫心。是謂無善根。發聲聞心。不發菩提心者。是謂少善根也。福德者。觀經。則孝養父母等。大本。則修諸功德等。據此。則施戒等。乃至立寺造像禪誦苦行一切福業。捨置不作。是謂無福德。但作此福。種人天小果有漏之因。是謂少福德也。善中善者。自有五義。以具智論五菩提心故。一。發心菩提。謂於無量生死中。發大菩提心也。而持名。正於凡夫生死心中。起大覺故。二。伏心菩提。謂斷諸煩惱。降伏其心也。而持名。則正念纔彰。煩惱自滅故。三。明心菩提。謂了達諸法實相也。而持名。正即此一心。明了一切諸法實相故。四。出到菩提。謂得無生忍。出三界。到薩婆若也。而持名。即得一二三忍。捷超生死。趨一切智故。五。無上菩提。謂坐道場。成最正覺也。而持名。則得不退轉地。直至成佛故。又海東疏引菩薩心地品云。諸菩薩初發心。能攝一切菩提分法。殊勝善根。瑜伽第三十七云。菩薩所集善根。以純一淨妙信心。迴向無上菩提。梁攝第十云。所作善根。悉以迴向無上菩提。則皆以菩提為善根。而今經持名。正迴向無上菩提之善根也。以阿彌陀佛。即無上菩提故。是則善中之善。名多善也。福中福者。亦有二義。一者彌陀乃萬德名號。一名纔舉。萬德齊圓。不期於福。福[A41]已備故。二者以持念力。自然諸惡不作。眾善奉行。以之修福。福易集故。是則福中之福。名多福也。
【疏】因緣者。清涼以親能發起為因。假之助發為緣。今此復有二義。一者善根為因。福德為緣。二者善福各有因緣。
【鈔】善因福緣者。菩提善根。入道正因。如諸經言。不發正覺菩提之心。雖行六度萬行。經恒沙劫。終不成佛。故知萬善之所根本。是之謂因。然須一切福德。助成菩提。以福濟慧。以事實理。輔翼入道。是之謂緣。各有因緣者。善根福德。其所繇來。從何發心。均名曰因。而善根發起。必有種種善緣為助。福德發起。必有種種福緣為助。是各有其緣也。
【疏】問。何故觀經發菩提心在第三福。答。以福有事理。不專事故。
【鈔】觀經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難謂云何發菩提心。而與上之二者同名曰福。今明福有事理。此菩提心。是般若中如虗空不可思量之福。非達摩所斥人天有漏之福也。故前二福猶共凡小。此獨擅大乘耳。然今疏不以配福。而屬之善根者何。良以善之與福。別之則二。總之則一。別而言之。則菩提心偏屬善根。總而言之。則菩提心。亦可云福。觀經總舉言福無礙。問。寶積大本云。欲見無量壽佛者。應發無上菩提心。復當專念彼國。積集善根。則菩提善根。似為二事。今何直以善根屬菩提心。答。彼但言善根。此乃云多善根。多之一字。非菩提心。何以當此。
【疏】問。即持名為多善根福德。此經之外。別有證據否。答。歷歷可證。如大悲大品等說。
【鈔】證善根者。大悲經云。一稱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窮盡。又云。我滅度後。北天竺國。有比丘名祈婆伽。修習無量最勝善根。[A42]已而命終。生於西方過百千億世界。無量壽佛國。以後成佛。號無垢光如來。又大莊嚴經論。佛世一老人來求出家。舍利弗等諸大弟子俱不肯度。以觀彼多劫無善根故。佛自度之。即證道果。因告大眾。此人無量劫前。為採薪人。猛虎逼極。大怖上樹。稱南無佛。以是善根。遇我得度。華嚴第十迴向云。願憶念無量無邊世界。去來現在一切諸佛。而次云。以此念佛善根。凡此。皆持名為多善根之明證也。證福德者。大品般若經云。若人散心念佛。亦得離苦。其福不盡。況定意念。稱揚諸佛功德經云。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一心信樂。持諷誦念。此人當得無量之福。永離三途。命終之後。往生彼剎。智論云。譬如有人初生墮地。即能日行千里。滿一千歲。七寶奉佛。不如有人。於後惡世。一聲稱念阿彌陀佛。其福勝彼。增一阿含經云。四事供養閻浮提一切眾生。若有稱佛名號。如𤛗乳頃。功德過上。不可思議。凡此。皆持名為多福德之明證也。又寶積十九經云。時一比丘。聞佛讚揚不動如來佛剎功德。心生貪著。而念生彼。佛言。不以愛戀之心。遂得往生。惟有植諸善本。修諸梵行。得生彼剎。善本即善根。梵行即福德。此又雙顯持名。為多善多福之明證也。諸經交讚。可弗信受。
【疏】問。此土單修圓頓。不願往生者。寧可謂之少善根耶。答。圓頓行人。雖悟一心。尚餘後有。正宜求生彼國。親近彌陀。喆老青公。皎然覆轍。若其自負圓人。不願往生。當知亦是善根薄故。如華嚴中說。
【鈔】後有者。後陰也。即來生也。圓人見地雖與佛齊。然而麤細無明。猶未盡除。恒沙性德。猶未悉備。有惑潤生。寧無後有。既存後有。則有生方。不離六道。除彼[A43]已登實報。餘或未免人天。而天上多欲。人間雜苦。墮落者眾。解脫者希。不生淨土。而將焉往。喆老青公。俱稱有悟。而喆老後身。耽戀富貴。青公後身。多歷苦憂。皆繇不慕往生。自失善利。致使淹滯多生。曠菩提路。豈非善根涼薄。乃致如斯。言華嚴者。入法界品云。遮那會上。諸大聲聞。不見佛者。以善根不同故。本不修習見佛自在善根故。故知執持名號。願見彌陀。誠多善根。大善根。最勝善根。不可思議善根也。
【疏】稱理。則自性出生一切法。是善根義。自性富有一切法。是福德義。
【鈔】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二示正行。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疏】承上多善多福。乃至彼國。而善根難植。福德難修。況復云多。累劫劬勞。莫之能辦。如寶積十心。華嚴十願等。今有一法。直捷簡易。即為多善多福。故顯持名功德殊。
【鈔】善根難植者。如前身子發大乘心。因婆羅門乞眼退失等。福德難修者。如涅槃三十四經云。五品心修十善。謂下。中。上。上中。上上。各十善而成五十。始修終修。方成百福。則福之不易修明矣。寶積十心者。一。於眾生起大慈。無損害心。二。於眾生起大悲。無逼惱心。三。於佛法不惜身命。樂守護心。乃至十。於諸佛捨離諸相。起隨念心。具此十心。往生淨土。華嚴十願者。一者禮敬諸佛。乃至十普皆迴向。亦以此十生彼國土。以上皆菩薩廣大智行。非可易植易修。今持名功德。就使十心未備。十願未齊。淨業一成。便生彼國。既得往生。此心此願。自然成就。豈非多善根福德乎。不經迂曲。是謂直捷。無諸煩瑣。是謂簡易。直捷而深造。簡易而廣獲。諸餘法門之所不及。是謂殊勝。
【疏】善男子女人者。善有二義。一是宿生善因。一是今生善類。男女者。通指緇素利鈍。及六道一切有緣眾生也。
【鈔】宿生善因者。大本云。世間人民。前世為善。乃得聞阿彌陀佛名號功德。一聞佛名。慈心喜悅。志意清淨。毛髮聳然。淚即出者。或宿世曾行佛道。或他方佛所菩薩。固非凡人。則信心念佛者。皆宿修善本者也。今生善類者。如華嚴云。寧在諸惡趣。恒得聞佛名。不欲生善道。暫時不聞佛。夫不以人天為善。而以得聞佛名為善。則信心念佛者。皆善人之儔類也。緇素利鈍者。淨土法門。一切收攝。如大本云。其上輩者。捨家離俗而作沙門。亦有不捨家離俗者。即出家五眾。在家二眾也。但念佛者。俱得往生。是通緇素。又蓮分九品。上該盛德菩薩。下及悠悠凡夫。乃至惡人等。但念佛者。亦得往生。是通利鈍。又鬼畜地獄。雌雄牝牡。亦可均名男女。但念佛者。俱得往生。是通一切眾生也。往生集中。稽古驗今。頗載一二。願詳覽焉。
【疏】次文有三。謂彌陀名號。是標念境。執持一心。是明念法。一日七日。是剋念期。
【鈔】非境。則法無所施。非法。則境為虗立。非期。則雖境勝法強。懈怠因循。功不速建。三事具故。能令淨業決定成就。
【疏】標念境者。彼佛萬德成就淨土攝生。故以阿彌陀佛四字洪名。為所念之境。依之修行。有所指故。
【鈔】極樂依正。言佛便周。佛功德海。亦言名便周。故以四字名號為境。依於此境。而加執持。然後向往有地。詣。至也。謂至於彼國也。或謂心外無境。觀心即足。何以境為。不知心境一如。亦復互發。先德謂有三昧直觀三道。顯本性佛。有三昧兼持呪。有三昧兼誦經。有三昧兼念佛等。今標念境。即是兼念佛三昧。皆助顯本性之佛也。或直顯。或助顯。其致一也。況初學凡夫。障染濃厚。全資勝境。發我妙心。實為修行要術。不可忽也。
【疏】明念法者。謂既聞聖號。要在執持。執者。聞斯受之。勇猛果決。不搖奪故。持者。受斯守之。常永貞固。不遺忘故。
【鈔】執持分釋如上。單言持。則攝執。總之為專念不忘意也。又持復有數種。一者明持。謂出聲稱念。二者默持。謂無聲密念。三者半明半默持。謂微動脣舌念。呪家名金剛持是也。又或記數持。或不記數持。具如密教中說。隨便皆可。而各分事理。憶念無間。是謂事持。體究無間。是謂理持。下當詳辯。以是為因。後一心不亂。亦有事理。其不解此意者。以念佛是被鈍根。參禪乃能悟道。初機聞此。莫能自決。不知體究念佛。興前代尊宿教人舉話頭。下疑情。意極相似。故謂參禪不須別舉話頭。只消向一句阿彌陀佛上著到。妙哉言乎。
【疏】又執持。即歸命義。
【鈔】歸命者。梵語南無。解見前序。若不委身歸命。焉能一心執持。故義同也。歸復二義。亦如前序中說。一者歸投義。執持名號。一心向往。即事一心。二者歸元義。執持名號。還歸一心。即理一心也。
【疏】以上境法二中。復有三義。一者聞說佛名。是為聞慧。二者執受在懷。是為思慧。三者持守不忘。是為修慧。
【鈔】聞慧者。阿彌陀佛。雖有無量功德。而此功德。非聞不知。非說不聞。故華嚴云。得無生慧。先賴多聞又云。佛法無人說。雖慧不能了。或聞經論之所宣揚。或聞知識之所開示。一歷耳根。永為道種。是之謂聞。而言慧者。聞即是慧。對木石說。頑不聞故。對愚人說。聞不䬸[A44]采。如不聞故。故曰聞慧。思慧者。既入乎耳。須存乎心。諦審諦觀。是何法門。是何義理。是之謂思。而言慧者。思即是慧。禽畜雖聞。不解思故。愚人雖聞。入耳出口。不憶想故。故曰思慧。修慧者。既深思之。宜力行之。是之謂修。而言慧者。修即是慧。狂人雖思。蔽精役神。不實踐故。問。此指三慧。有何證據。答。佛地論云。菩薩履三妙慧。淨土往還。釋云。以聞思修。得入淨土。故知念佛必有三慧。
【疏】復有三義。聞說佛名。心不疑貳。是之謂信。信[A45]已而執。心起樂欲。是之謂願。願[A46]已而持。心勤精進。是之謂行。
【鈔】信。願。行。下文中當辯。
【疏】名號者。阿彌陀佛四字洪[A47]名。不兼色像等。如文殊般若。及毗婆沙論中說。以色像等攝名中故。
【鈔】不兼色像等者。正明此經專主執持名號也。文殊般若經云。佛告文殊。欲入一行三昧者。應處空閒。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彼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念一佛功德。與念無量佛功德無二。阿難所聞佛法。猶住量數。若得一行三昧。諸經法門。一一分別。皆悉了知。晝夜宣說。智慧辯才。終不斷絕。阿難多聞辯才。百千等分。不及其一。龍樹毗婆沙論云。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易行疾至。應當念佛。稱其名號。阿彌陀佛本願如是。攝名中者二義。一者名必有相故。二者名相皆不離一心故。則一舉佛名。正報依報攝無不盡。何疑色像。
【疏】今人聞佛不肯執持者。約有四障。四障破除。方能執持。乃至一心故。
【鈔】障者。遮也。以此四種。遮障念心。不肯執持。故須破除。四障者。一謂即心是佛。何必捨[A48]己念彼。不知即佛是心。不妨念佛故。良繇即心是佛。豈不即佛是心。但執念心。不許念佛。則心佛是二。即義不成。是以念佛念心。兩不礙故。二謂何不徧念諸佛。而唯念一佛。不知心專志一。乃成三昧故。良繇眾生智淺。繁則不勝。故用志不分者神凝。役心行岐者功喪。如普廣大士問佛。十方俱有佛土。何以獨讚西方。佛言。閻浮提人。心多雜亂。令其專心一境。乃得往生。以諸佛同一法性身。念一佛。即念一切佛故。三謂佛佛可念。何不隨念一佛。而必念阿彌陀佛。不知彼佛與諸眾生。偏有因緣故。良繇彼佛名號。人所樂稱。就令惡人。有時不覺失聲念佛。乃至人逢善事。不覺念佛。歡喜讚歎。人逢惡事。及與苦難。不覺念佛。傷悲痛切。機感因緣。莫或使之而自然故。四謂何不念佛功德智慧。相好光明。而但念名號。不知持名。於末法中最逗機故。不思議故。逗機者。文殊般若經云。眾生愚鈍。觀不能解。但令念聲相續。自得往生。不思議者。如前所明一行三昧。則不但逗乎鈍機。神用不測故。如遺教經言。心者制之一處。無事不辦。今制心佛號。而至一心。何可思議。
【疏】剋念期者。一日至七日。是所剋定之期要也。七日者。世出世間。重其事者。恒以七故。七日稱佛。免地獄故。又七日之期。復有二義。各分利鈍。又多則大本十日。聲王十日。大集七七日。般舟九十日等。少則大本一日。觀經十念等。言日者。以經天道晦明之一周故。
【鈔】期要者。若據如來得菩提。實不係於日。則非日非劫。焉有七日。若據菩薩修行。動經塵劫。則無窮無盡。何止七日。今立期要者。以末法眾生修諸功德。精進恒難。廢弛恒易。應須剋限。乃發勝心也。七為世重者。如禮懺曰七夜。持呪曰七徧。此經欄網行樹曰七重。乃至國家記祖曰七廟。教民曰七年。竭誠曰七日齋戒之類。是也。免地獄者。經律異相云。有王害父。七日當墮地獄。一尊者教其稱南無佛。王便一心稱佛。七日不懈。命終。至地獄門。稱南無佛。徧獄罪人。皆得解脫。利鈍者。有謂利根一日。鈍或至七。今謂利鈍二根。各一至七。利根者。性敏捷故。一日功成。即得一心。便無所亂。其稍鈍者。或二或三。乃至七日。方得純一。亦有利根。經於七日。端然一心。終不少亂。其稍鈍者。僅六僅五。乃至一日。或便散亂。是故各有利鈍。不應偏屬。十日者。大本云。齋戒清淨。一心常念。十晝夜不絕者。命終必生我剎。又鼓音王經云。若受持彼佛名號。堅固其心。憶念不忘。十日十夜。除捨散亂。必得見彼阿彌陀佛。七七日者。大集經云。若人專念一方佛。或行或坐。至七七日。現身見佛。即得往生。九十日者。般舟三昧經云。若人自誓。九十日中常行常立。一心繫念。於三昧中。得見阿彌陀佛。又文殊般若云。九十日中。端坐西向。專念於佛。即成三昧。一日者。大本法藏願云。一心繫念於我。雖止一晝夜不絕。必生我剎。十念者。觀經下下品云。其人苦迫。不遑念佛。十聲稱佛等。則知一日至七。隨日多少。皆往生期。顧力行何如耳。晦明一周者。從子至午。乃自晦而明。從午至子。乃自明而晦。是為天道一晝夜。夫心固剎那生滅。呪晝夜乎。於此一心。所謂二六時中念念無間者也。
【疏】又此七日。不必定是臨終七日。以平時有如是定力者。必生彼國。
【鈔】平時者。恐人執七日之文。謂必一日至七而便命終。方名七日。故言或臨終。或平時。但有一日或七日之定力者。皆得往生也。所謂閒時辦。忙時用。後至命終。因果相符。必生彼國。
【疏】一心不亂。言執持之極也。是為一經要旨。
【鈔】心者。揀口誦而心不念也。一者。揀心雖念而念不一也。不亂者。揀念雖一而有時乎不一也。一心不亂。淨業之能事畢矣。
【疏】釋此四字。先總明大意。次乃詳陳事理。大意謂一往是正反語。正語一心。反語不亂。
【鈔】一則不亂。亂則不一。有其一心。無其亂心。故云正反。如言純一不雜。精一無二之類。是也。華嚴十迴向第四文云。所謂不亂迴向。一心迴向。釋云。一心者。專注正境也。不亂者。不生妄念也。專注不妄。即正反意。
【疏】次明事理者。如來一語。事理雙備。故同名一心。有事有理。如大本云。一心繫念。正所謂一心不亂也。而事理各別。初事一心者。如前憶念。念念相續。無有二念。信力成就。名事一心。屬定門攝。未有慧故。
【鈔】前執持中。以憶念體究。略分二種。憶念者。聞佛名號。常憶常念。以心緣歷。字字分明。前句後句。相續不斷。行住坐臥。唯此一念。無第二念。不為貪瞋煩惱諸念之所雜亂。如成具光明定意經。所謂空閒寂寞。而一其心。在眾煩惱。而一其心。乃至襃訕利失。善惡等處。皆一其心者。是也。事上即得。理上未徹。惟得信力。未見道故。名事一心也。言定者。以伏妄故。無慧者。以未能破妄故。
【疏】理一心者。如前體究。獲自本心。故名一心。於中復二。一者了知能念所念。更非二物。唯一心故。二者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非非有非無。離於四句。唯一心故。此純理觀。不專事相。觀力成就。名理一心。屬慧門攝。兼得定故。
【鈔】體究者。聞佛名號。不惟憶念。即念反觀。體察究審。鞫其根源。體究之極。於自本心。忽然契合。中二義者。初即如智不二。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是智外無如。所念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是如外無智。非如非智。故惟一心。二即寂照難思。若言其有。則能念之心。本體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無。則能念之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歷歷分明。若言亦有亦無。則有念無念俱泯。若言非有非無。則有念無念俱存。非有則常寂。非無則常照。非雙亦。非雙非。則不寂不照。而照而寂。言思路絕。無可名狀。故唯一心。斯則能所情消。有無見盡。清淨本然之體。更有何法而為雜亂。以見諦故。名理一心也。言慧者。能照妄故。兼定者。照妄本空。妄自伏故。又照能破妄。不但伏故。
【疏】又教分四種念佛。從淺至深。此居最始。雖後後深於前前。實前前徹於後後。以理一心。即實相故。
【鈔】四種如前序中說。一稱名。二觀像。三觀想。四實相。稱名者。即今經。觀像者。謂設立尊像。注目觀瞻。如法華云。起立合掌。一心觀佛。即觀相好光明現在之佛也。若優填王。以栴檀作世尊像。即觀泥木金銅鑄造之佛也。故云觀像。觀想者。謂以我心目。想彼如來。即觀佛三昧經。十六觀經所說。是也。實相者。即念自性天真之佛。無生滅有空能所等相。亦復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是名實相。所謂我欲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隨意即見。是也。此之四者。雖同名念佛。前淺後深。持名雖在初門。其實意含無盡。事一心則淺。理一心則深。即事即理。則即淺即深。故曰徹前徹後。所以者何。理一心者。一心即是實相。則最初即是最後故。問。豈得稱名便成實相。答。實相云者。非必滅除諸相。蓋即相而無相也。經云。治世語言。皆與實相不相違背。云何萬德洪名。不及治世一語。一稱南無佛。皆[A49]已成佛道。何況今名理一心也。又觀經第九。觀佛相好疏。直謂觀佛法身。相好既即法身。名號何非實相。
【疏】又理一心。正文殊一行三昧。及華嚴一行念佛。一時念佛。又如起信明真如法身。及諸經中說。
【鈔】文殊一行者。以般若智專持佛名。詳見前文。華嚴一行者。德雲比丘示念佛法門疏云。一行三昧。觀其法身。以如為境。無境非佛。又修念佛三昧。多約漸修。謂先化身。次報身。次法身。今則一時而修。不歷次第。一行不二行。一時不二時。故曰即理一心也。起信真如者。論云。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又摩訶般若經云。菩薩念佛。不以色念。乃至不以四智。十八不共法念。何以故。是諸法自性空故。自性空。則無所念。無所念。是為念佛。又觀佛三昧海經。佛示阿難云。住念佛者心印不壞。釋曰。諦了自心。名為觀佛。不為境亂。名為三昧。一體不移。名為心印等。又舍利弗陀羅尼經云。唯修一心念佛。皆理一心義也。
【疏】又雖云一心。實則觀經三心。起信三心。論三心。乃至華嚴十心。寶積十心。無不具故。又淨名八法。亦一心故。德雲二十一念佛門。亦不出此理一心故。
【鈔】觀經三心者。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與起信三心。名殊理一。良以至誠心者。即起信直心正念真如。而此一心不亂。更無虗妄。更無遷流。隨順真如故。深心者。即起信樂集一切善根。而此一心不亂。萬善同歸故。迴向發願者。即起信度盡一切眾生。而此一心不亂。頓融物我故。論明三心。一清淨心。而此一心。垢無不盡故。二。安清淨心。而此一心。理無不具故。三。樂清淨心。而此一心。慈無不攝故。與上二種三心。正相配合也。華嚴十心者。菩薩十念藏。具明十種念佛。一寂靜念。二清淨念。乃至十無障礙念。今一心則不動。是寂靜念。一心則不染。是清淨念。一心則同乎法界。是無障礙念。寶積十心者。解見前文。前謂十心難具。今謂心既一矣。慈悲喜捨。百千種心。何所不具。淨名八法者。菩薩成就八法。行無瘡疣。生於淨土。而第八結云。恒以一心求諸功德。今既一心。百千種法。何所不具。德雲念佛門者。華嚴入法界品。德雲比丘告善財言。我得憶念一心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而復開二十一門。起於智光普照。終於住虗空。今謂心外無境界。心外無智照。心外無虗空。故不出一心。悉皆具足。那先經云。諸善之中。獨有一心。最為第一。一其心者。諸善隨之。正此意也。
【疏】又此一心。即作是二義故。
【鈔】觀經云。心想佛時。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今謂此經一心持名。繇此一心。終當作佛。從因至果。名之曰作。即此一心。全體是佛。非因非果。名之曰是。
【疏】又此一心。即定中之定故。
【鈔】定中定者。以定散判之。修餘少善福者。散善也。一心不亂者。定善也。又以一心而分定散。事一心者。定善中之散善也。理一心者。定善中之定善也。
【疏】又此一心。即菩薩念佛三昧故。
【鈔】或疑佛說菩薩念佛三昧經。其間並無信願往生等語。惟言正念諸法實相。是名念佛。似與此經意義相戾。今謂彼專主理。此兼理事。理一心者。念而無念。即實相也。蓋彼以無念正入。此以有念巧入。作用稍別。究竟不殊。是故同名念佛三昧。
【疏】又此一心。即達摩直指之禪故。
【鈔】尋常說禪者諱淨土。今謂達摩說禪。直指靈知之自性也。此理一心。正靈知自性故。門庭施設不同。而所證無兩心也。善哉中峰之言曰。禪者。淨土之禪。淨土者。禪之淨土也。有味乎言之也。或謂直指之禪。不立文字。今持名號。若為會同。不知傳法以四句之偈。印心以四卷之經。較之四字名號。文更繁矣。蓋非以斷滅文字為不立也。不即文字。不離文字。達者契之。
【疏】又此一心。當知心王心所。無不一故。
【鈔】王所解見前文。此之八者。及五十一。紛然不齊。雜然競起。而言無不一者。良繇王所雖多。遡流窮源。不出一心。今念佛人。初以耳識聞彼佛名。次以意識專注憶念。以專念故。總攝六根。眼鼻舌身。如是六識。皆悉不行。念之不[A50]已。念極而忘。所謂恒審思量者。其思寂焉。忘之不[A51]已。忘極而化。所謂真妄和合者。其妄消焉。則七識八識亦悉不行。主既不存。從者焉附。其五十一又何論也。當爾之時。巨浪微波。咸成止水。濃雲薄霧。盡作澄空。唯是一心。更無餘法。故云無不一也。
【疏】故知至心念阿彌陀佛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良繇正指理一心故。如法華三昧中說。
【鈔】人有疑言。罪既多劫。業重障深。久勤懺摩。漸積功德。庶可消亡。而念佛一聲。滅多劫罪。因微果巨。固所不信。今謂至心者。即一心也。若事一心。雖能滅罪。為力稍疏。罪將復現。多多之念。止可滅少少之愆。此之至心。正屬理一。一心既朗。積妄頓空。喻如千年闇室。豈以一燈。闇不速滅。故一稱南無佛。皆[A52]已成佛道。不獨妙法蓮華有之。法華三昧觀經云。十方眾生。一稱南無佛者。皆當作佛。惟一大乘。無有二三。一切諸法。一相一門。所謂無生無滅。畢竟空相。習如是觀。五欲自斷。五葢自除。五根增長。即得禪定。釋曰。一稱成佛者。歸命一心。無不成佛。以離自心一相一門外。更無有法可作歸依。畢竟空寂。如是觀者。五欲自斷。乃至六度萬行。悉皆成就。如上所說。非理一心而何。又佛名經云。一聞佛名。滅無量劫生死之罪。一聞則不待稱念。無量則不止八十億劫。因彌約而果彌廣。非理一心。安得致此。但患心之不一。何慮罪之不滅。
【疏】故知古人知見不普之論。乃至定心專心之辨。良繇且就事之一心。非理一故。
【鈔】知見不普者。華嚴論云。一乘大道。非樂生淨土菩薩境界。以情存淨穢。知見不普。今謂此指僅得事一心者。若得理一。則妙悟一心。有何淨穢。然雖知平等法界。無生可度。而常修淨土。教化眾生。正所謂一乘大道也。知見之普。孰過於是。又普賢菩薩為華嚴長子。非一乘境界乎。而欲面見彌陀。往生安樂。謂之情存淨穢可乎。定心專心者。永明謂九品上下。不出二心。一者定心。如修定習觀。上品上生。二者專心。如但念名號。得成末品。今謂既云但念。但之一字。正唯得事。未得理故。
【疏】故知古云愚人求淨業者。非唯不指理之一心。亦復不指事一心故。
【鈔】古德謂有參禪不靈。遽變前因。朝暮掐數珠。求淨業。又云念幾聲佛。欲免閻老子手中鐵棒。乃愚人所為。執此語者。遂生疑謗。不知此為參禪志不歸一。輒自改途者說。非呵淨業故。但言愚人朝暮掐數珠。求淨業。不言愚人朝暮一心不亂求淨業也。觀經云。但聞佛及二菩薩名。能滅無量生死之罪。何況憶念。憶念者。且指事一心也。則知事一。[A53]已非愚人。何況理一。
【疏】故知修淨業人。復業餘行。非唯不知理一。尚未能持事一心故。
【鈔】念念念佛。更無雜念。是名一心。一心念佛。又一心修餘種種法門。是二心也。夫無雜念者。止得事之一心。今且未能。何況理一。故念佛者。守志不二。勿因三昧難成。而輒改修餘行。先儒有言。不可以仁之難熟。而甘為他道之有成。此之謂也。
【疏】又此四字。若離合釋之。則相即。故名一心。相非。故名不亂。
【鈔】相即者。即空即假即中。則如前所明。此能念所念。即有而無。即無而有。二邊叵得。中亦不存。三德渾然。不可分別。是名一心。相非者。假非是空。空非是假。中非假空。則能念所念雙亡。成般若德。能念所念雙立。成解脫德。俱存俱泯。顯乎中道。成法身德。三德歷然。不可混雜。是名不亂。
【疏】又此一心不亂。亦分五教。今不敘者。以正指頓圓故。
【鈔】亦分五教者。以蓮分九品。則小大淺深。自有差等。如小教以繇心造業而感前境為一心。始教以阿賴耶識所變為一心。終教以識境如夢。唯如來藏為一心。頓教以染淨俱泯為一心。圓教以總該萬有即是一心。而佛說此經。本為下凡眾生。但念佛名。徑登不退。直至成佛。正屬頓圓。又二乘種不生。故略前三。不復分五。天台四教例此。
【疏】又此事理二持。起信中具有此意。
【鈔】論云。專念阿彌陀佛。即得往生者。此雙含事理而言也。次云若念彼佛真如法身。又云雖念亦無能念可念。皆指理一心也。
【疏】又此事理二持。即顯密二意。
【鈔】四字名號。全皆梵語。但念不忘。與持呪同。是名曰密。且念且參。觀心究理。是名曰顯。為門少異。歸元則同。顯密圓通。事理無礙。
【疏】又此事理二持。雖上詳分勝劣。有專事者。有專理者。機亦互通。不必疑阻。
【鈔】此恐僅能事念者。自疑理性不明。所為無益。故言事得通理。以決其疑。大勢至圓通章云。不假方便。自得心開。空谷云。不參念佛是誰。直爾純一念去。亦有悟日。是也。又恐唯勤理念者。自疑稱佛名少。或致落空。故言理得通事。以決其疑。念念理一。是念念彌陀也。其為稱名。不亦大乎。是故攝心體心。兩種念佛。事理互通。本不二故。
【疏】又此事理二持。或漸進。或頓入。亦隨機不定。
【鈔】漸進者。根稍鈍人。先勤事持。後漸究理。若根性大利。徑就理持。故名頓入。作用小殊。及其成功一也。
【疏】又一心不亂下。有本加專持名號二十一字。今所不用。以文義不安故。仍依古本不加。而以即是多善福之意。言外補入。斯為允當。
【鈔】文義不安者。上文[A54]已有執持名號四字。不可更著專持名號一句。上下重復。不成文義。舊傳此二十一字。是襄陽石刻。當知是前人解經之語。襄本訛入正文。混書不別耳。善文義者。當自見得。
【疏】稱理。則自性非憶非忘。是執持義。非今非昨。是七日義。非一非多。是一心義。非定非亂。是不亂義。
【鈔】本無生滅。何有憶忘。體絕去來。誰成今昨。一亦不為一。多尚奚存。定且無定形。亂將安寄。如斯會得。終日念佛。終日念心。終日念心。終日無念。即心即佛。非佛非心。是則名為真念佛者。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卷第三
校注
[0650001] 巖疑嚴【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2 冊 No. 424 阿彌陀經疏鈔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6-0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三天樂雨華(四)。
初天樂二金地三雨華四總結。
○初天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