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413-A 觀經直指疏序
非佛作心。不厭娑婆而造十惡。非心作佛。不欣極樂而行十善者。凡夫也。佛外有心。知苦集而觀察三界如牢。心外有佛。慕滅道而不信他方剎土者。二乘也。是佛作心。度眾生而不住涅槃。是心作佛。修萬行而不住生死者。菩薩也。即佛即心導三乘而入一乘。即心即佛。攝九界而歸佛界者。如來也。所以無量佛出淨土而來穢土。改濁還清。二大士引惡人而到善人。革凡成聖。國王現逆順之境有感有應。世尊示折攝之門。為避為趨。是心作佛之教。於是乎興。是心是佛之理。於是乎顯矣。葢教能詮行。理由觀彰。行開三種。觀分十六。行行稱真如之性。觀觀宗法界之心。日落懸皷於西方。水起瑠璃於樂土。樹葢現十方之塵剎。池水演三寶之玄音。地內暎寶珠之色。界上總樓閣之觀。華座本是願力所成。聖像不離心想而變。欲覩全體之金容。先瞻眉毫之玉相。觀音上頂於佛果。勢至下動於含靈。然後普觀自身之能生。雜想三聖之所現。金剛臺上之以上。寶蓮花中而又中。化佛流光。下品得往。總之境不離心。事依理顯。觀心妙也。時時住唯心之安養。究理盡也。念念見理具之阿彌。由此國太夫人。悟即心是佛。忍證無生。諸天侍女。了作佛是心。記發無上。真所謂火內之蓮花。海中之舟楫。病客之良醫饑民之美饍。未有甚於此經者也。故得阿難受持於王宮。耶舍傳譯於宋世。天台智者。解說於隋朝。清凉國師。備釋於唐代。詎知言近而旨遠者。宜若登天之不及。文簡而義周者。奈何墜地以無聞。因之一心投佛。三復斯文。遵賢首之宗承。秉帝心之觀道。集成略疏。名為直指。若曰智辨無礙。有慚往哲。法門增廣。無愧今心。將使諸佛心內之眾生。在在觀即心之諸佛。眾生心內之諸佛。常常迎作佛之眾生。生佛與心。同歸法界。是則此疏之作。寧不為西方之直指也歟。欲往彼國而慮乎蹊徑者。請沉玩於斯焉。
時康熈癸亥年閏六月初八上弦日灌頂行者續法題於慈雲觀堂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直指疏卷上
△疏此經義。文分為二。先略標章門。
將釋此經。十門分別。
一教起因緣。二藏乘分攝。三辨定時會。四教義分齊。五所被機宜。六能詮體性。七宗趣通局。八翻譯傳授。九總釋經題。十別解文義。
△後詳釋義相(十)。
初教起因緣
初教起因緣者。
華嚴云。非以一緣一事。而得成就如來出現。今說觀經。亦多因緣。
一為揀娑婆苦。多惡逆人。當厭捨故。二為顯安養樂。聚佛菩薩。應欣取故。三為宣揚三種淨業。前後有勝劣故。四為開示十六觀門。事理有淺深故。五為的明是心作佛。成念佛三昧故。六為直指是心是佛。悟身中佛性故。七為令信稱佛名。但十念。頓饒益故。八為令知帶惑業。亦往生。漸斷證故。九為度七趣男女。皆可到彼淨土故。十為引三乘權小。盡得歸於佛界故。
由茲十義。說此經也。
△二藏乘分攝
二藏乘分攝者。
藏有二。一三藏。經律論也。此經明觀。經藏所攝。二二藏。聲聞。菩薩也。此觀三聖。菩薩藏攝。
乘有四。一小乘。聲聞四諦法也。如羊車。二中乘。辟支因緣法也。如鹿車。三大乘。菩薩六度法也。如水牛車。四一佛乘。諸佛菩提涅槃法也。如白牛車。今教念佛。疾成佛道。一乘所攝。
分謂十二分教。一契經。二應頌。三授記。四諷頌。五因緣。六自說。七本事。八本生。九方廣。十未曾有。十一譬喻。十二論議。今此經者。契經。授記。因緣。方廣。未有。譬喻六分所攝。何者。以是長行直說。侍女悉記。因請方施。廣陳觀法。臺光現界。冰類瑠璃故也。
△三辨定時會
三辨定時會者。
時有三。一日出先照時。為圓頓大根眾生。轉無上根本法輪。所謂初善。日初分時入也。二日昇轉照時。為下中上三類眾生。轉依本起末法輪。所謂中善。日中分時入也。此一時內。轉開三照。初轉照時。為下根轉小乘法輪。中轉照時。為中根轉大乘法輪。後轉照時。為上根轉一乘法輪。三日沒還照時。為上上根眾生。轉攝末歸本法輪。所謂後善。日後分時入也。此當中轉時說。談念佛門。引攝凡小入大乘故。
會有五。一華嚴會。直顯教也。二阿含會。隱實教也。三深密會。引攝教也。四妙智會。融通教也。五法華會。開會教也。此當深密會攝。以方廣大教剎海之談。諸佛菩薩甚深行願。皆是引攝教會諸法相故。應如法思之。
△四教義分齊
四教義分齊者。開二。
先約教詮法通局顯分齊。教相有五。初小乘教。但說我空。不顯法空故。二大乘始教。但說法空。未能盡理故。亦名分教。但說法相。有不成佛故。三終教。明如來藏。方盡極說故。亦名實教。悉當成佛。稱真實理故。四頓教。唯辨真性。不談法相故。五圓教。法界性海。緣起無盡故。今此經者。屬後三教。是心作佛。終也。是心是佛。頓也。佛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圓也。
次約法生起本末顯分齊。法義亦五。初唯一心為本源。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即華嚴一真法界無障礙心。圓教也。二依一心開二門。一者。心真如門。所謂心性不生不滅。頓教分齊也。始教中空義。亦是密說此門。以空宗人。不知如來遣相處。以為顯真性。故非彼分。二者。心生滅門。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終教分齊也。分教中識義。亦是密說此門。以相宗人。不知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故非彼分。三依後生滅門明二義。一者。覺義。謂心體離念。等虗空界。二者。不覺義。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破相宗齊此覺義。以為清淨本然之地。以彼宗未明真空相。即真如心性。故說諸法無不是空。縱有一法勝涅槃者。我亦說為如幻如夢。凡所有相。皆是虗妄。離念相者。即是法身。依此法身。說名為覺。故空宗詮法。唯齊覺義。四依後不覺義生三細。一者。業相。二者。轉相。三者。現相。唯識宗齊此業相。以為諸法生起之本。以彼宗未明此三細等與真如。同以一心為源。故說真如無知無覺。凝然不變。不許隨緣。但說八識生滅。縱轉成四智亦唯是有為。不得即理。故相宗詮法。唯齊業識。五依後現相生六麤。一者。智相。法執俱生也。二者。相續相。法執分別也。三者。執取相。我執俱生也。四者。計名字相。我執分別也。上四。皆惑道。五者。起業相。業道也。六者。業繫苦相。苦道也。小乘教唯齊第三。但斷我執。未證法空故。人天乘唯齊第五。但知善惡業相。不識二執惑故。下文明法界無盡身佛。圓演三心六念百千陀羅尼法。即一心總相法也。徧滿虗空中大身佛。純說甚深第一義諦。即真如也。無量無邊高出一切世界上身佛。具說大乘實相因果。即生滅也。高六十萬億那由他真實身佛。說大乘般若。發無上道心。即覺不覺義也。高恒河沙由旬具足身佛。說百法明門。住歡喜等十地。即三細義也。丈六身佛。說四諦門。具足戒法。即齊執名義也。八尺身佛。讚歸戒孝養仁慈善法。即齊業苦義也。此經通詮本末。義理深廣。明矣。
△五所被機宜
五所被機宜者。料揀有二。一具三慧。佛地論云。菩薩履三妙慧。得於淨土往還。一者聞。佛法歷於耳根識也。二者思。觀道想於心意內也。三者修。淨業行於身口外也。下文夫人請云。願遣為說。令我見聞。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如來誡曰。汝當諦聽。善思念之。一心受持諦觀彼佛。後況顯說。但聞佛名。除無量罪。何況憶念。若無三慧。即非器矣。華嚴云。寧在諸惡趣。恒得聞佛名。不欲生善道。暫時不聞佛。
二貲三糧。一者信。信有淨土。心不疑貳也。二者願。願求往生。心常樂欲也。三者行。行念佛法。心無間斷也。下云。深信因果。不謗大乘。善根迴向。發願往生。修行六念。具諸戒行。是知信。則地獄蒙光。脫苦往生。不信。雖二乘不生。如五百聲聞。不見舍那神力。願。則餓鬼畜生等。來生我剎中。不願。雖積行菩薩難往。出現品云。菩薩於無量劫行六波羅蜜。若此不思議大威德法門。不順不入。不得名為真實菩薩。以不能生如來家故。行。則五逆邪定。亦能滅罪見佛。不行。雖禪戒人天亦被移他土。又有願行而無信。則從胎生處於疑城。有信行而無願。如悠悠念佛。臨終不得往生。有信願而無行。如眾多障礙牽纏。不念佛者。故具二缺一。具一缺二。皆非機也。華嚴云。雖住海水劫火中。堪受此法必得聞。其有生疑不信者。永不得聞如是義。
若總收者。無論聞與不聞。信與不信。或順或違。或讚或毀。皆為所被。毀如罵常不輕。違如十仙外道。不信者。大本云。疑城眾生。識其本罪。深自悔責。得離彼處。往詣佛所。不聞者。大本云。無量壽光照三途時。解脫眾苦。即得往生。故知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有性無性。齊成佛道。圓覺云。一切眾生。皆證圓覺。涅槃云。有佛性者。皆得成佛。此之謂也。
△六能詮體性
六能詮體性者。略開四門。
一隨相門。又三。初聲名句文體。此之四法。皆屬能詮。體用假實。二相貲故。下云。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二通攝所詮體。若不詮義。文非教故。下云。善解義趣。三六塵顯法體。光臺樹網。同演妙音故。下云。水流光明。寶樹鳧鴈皆說妙法。
二唯識門。前三教體。皆自識所變故。下云。但當憶想。令心眼見。見此事者。即見諸佛。
三歸性門。識性體空。唯真如故。下云。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
四無礙門。謂前理事交徹。心境圓融故。下云。滿虗空中水鳥樹林及與諸佛所出音聲。皆演妙法。與十二部經合。是則此經。四門通取為教體矣。
△七宗趣通局
七宗趣通局者。
先通辨諸宗。有六。一隨相法執宗。阿含俱舍諸經論也。二唯識法相宗。深密瑜伽諸經論也。三真空無相宗。般若中觀諸經論也。四藏心緣起宗。勝鬘起信諸經論也。五真性寂滅宗。楞伽佛性諸經論也。六法界圓融宗。華嚴十地諸經論也。今此經宗。當第四門。經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
後唯明此經。又有總別。總以一心觀想念佛為宗。願生西方見佛安樂為趣。別者五對。一教義對。教修福作觀為宗。達三種業十六門義為趣。二事理對。舉觀行事相為宗。顯法界理性為趣。三境智對。所緣依正佛生境為宗。能觀心眼分明智為趣。四行位對。三心六念行為宗。四果十地位為趣。五因果對。不退道心。直至等覺因為宗。生方見佛。圓成妙覺果為趣。此之五對展轉相由生起者也。
△八翻譯傳授(二)
先總明部類差別。
八翻譯傳授者有二。一部類部。謂此觀無量壽佛經也。類又二。一大本。一名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後漢支婁迦讖譯。二名無量壽經。曹魏康僧鎧譯。三名阿彌陀經。吳支謙譯。四名無量壽莊嚴經。宋法賢譯。二小本。一名阿彌陀經。姚秦鳩摩羅什譯。二名稱讚淨土佛攝受經。唐玄奘譯。又亦部亦類者。鼓音聲王經也。非部非類者。寶積第五。無量壽如來會。楞嚴二十四。勢至念佛圓通章。華嚴行願品末。以十願王。導歸樂土。法華藥王品終。讀誦斯經。得見阿彌。是也。
△次別出譯人名代。
二譯人者。劉宋。西域三藏法師。畺良耶舍譯也。劉宋。標代。姓劉。國號宋。南北朝時也。西域。約處。三藏。顯德。通經律論故。佛法誨眾。名為法師。畺良耶舍。此云時稱。出名。譯者。翻梵成華也。表行。名義集云。耶舍。西域人。性剛直。寡嗜欲。深善三藏。多所諳知。尤工禪思。宋文帝元嘉元年。鐘山翻譯。僧含筆受。天台疏云。此本是宋元嘉時畺良於楊州譯也。
△九總釋經題
九總釋經題者。
題名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佛者。覺也。覺了真妄性相故。佛地云。具二智。斷二障。覺二諦。得自他二利。如夢覺花開二喻。故名為佛。即本師釋迦牟尼佛也。說者悅也。八音遠被。暢悅佛口及機心故。既云佛說。揀非菩薩天仙化人說也。觀。能觀智也。梵語阿彌陀。此云無量壽。亦云無量光。所緣境也。無量者。如來功德。無盡量故。壽光。略舉恒沙性德中一。應化隨緣現為壽命。有始有終。權智事法界觀。報身以智慧為壽命。有始無終。實智理法界觀。法身真如性為壽命。無始無終。中道智理事無礙法界觀。法界身法界心為壽命。有無俱泯。法界無盡智事事無礙法界觀。若以兩佛料揀。一化身壽。有量之有量。如釋尊八十唱滅。大論云。此間閻浮惡故。釋迦壽應短。阿彌陀佛。亦有不嚴淨國。如釋迦佛身土。此則緣促同促也。二應身壽。有量之無量。如阿彌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大本云。聲聞緣覺。智力共筭。計其壽命長遠之數。不能窮盡知其限極。法藏願云。設我壽有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涅槃云。西方去此三十二恒河沙。有無勝國。其中莊嚴。如安樂世界。我於彼土。出現於世。大論云。釋迦文佛。更有清淨國土。如阿彌陀佛國。餘處眾生好故。佛壽應長。楞嚴三昧經云。堅首菩薩問。佛壽幾何。佛令往東方。過三萬二千佛土。於莊嚴國。問照明莊嚴自在王佛。彼佛答云。如釋迦壽。我亦如是。汝欲知者。我壽七百阿僧祇劫。堅首迴此白佛。阿難云。彼佛乃是釋迦異名。雖有齊限。人天莫數。此則緣長同長也。三報身壽。無量之有量。金光明經。四佛為信相菩薩說云。海滴山斤。地塵空界。可知其數。無有能知如來壽者。法華云。我成佛[A1]已來。甚大久遠。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四法身壽。無量之無量。涅槃經云。唯佛與佛。其壽無量。五法界身壽。有量無量。俱泯不立。華嚴云。法界非有量。亦復非無量。牟尼[A2]已超越。有量及無量。光明有二。一者智光。二者身光。大本明阿彌陀。具足五智。一佛菩提智。二大乘廣智。三不可稱智。四不思議智。五無等無倫最上勝智。由此故有五種慧光。緣照五教眾生法界也。身光又二。一常光。無放不放。如圓光百億三千界等。二放光。即眉間頂上口齒臍足之類。行者當以真實智觀智光。方便智觀身光。佛亦三。一本覺佛。涅槃云。一切眾生即是佛。如貧女舍寶。力士額珠。此則全覺全迷。起信云。依此平等法身。說名本覺。下云。是心是佛。二始覺佛。依本覺內熏之力。發心觀行修證。此則覺而未盡者也。故起信云。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下云。是心作佛。諸佛正徧知海。從心想生。於中又三。一名字覺佛。大悲經云。一稱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法華云。一稱南無佛。皆[A3]已成佛道。如須達聞名。身毛皆豎。下云。但聞佛名。除無量劫生死之罪。稱佛名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起信云。凡夫人覺知前念起惡故。能滅後念。令其不起。稱為名字覺也。二相似覺佛。楞嚴云。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下云。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起信云。二乘觀智。初發意菩薩等。覺於念異。以捨麤分別。執著相故。名相似覺也。三隨分覺佛。楞嚴云。心佛二同。善得中道。於大菩提。[A4]已得通達。覺通諸佛如來境界。如是菩薩順行而至。覺際入交。下云。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現前授記。起信云。法身菩薩。覺於念住。以離分別麤念相故。名隨分覺也。三究竟覺佛。歷超十二位。方盡妙覺道。如十五夜月。圓滿具足。此則無所不覺者也。起信云。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生起。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下云。佛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今於三中。究竟佛也。經中詳十六觀。獨舉第九者。舉主該伴。舉正攝依。舉果徹因故。經者。梵語修多羅。此云契經。契有二義。一上契諸佛之理。二下契眾生之機。經復多義。佛地開二。一貫穿。貫穿所說法也。二攝持。攝持所化生也。此方四義。一常。三世不易也。二法。十方同軌也。三徑。古今共由也。四典。遠近尊守也。
若作對釋。共有六義。一能所對。經字。能詮也。佛等。所詮也。亦名為教義對。又名通別對。經則總通諸部。佛說等別局此本。二自他對。就所詮義中。佛說。自國本師也。觀佛。他土教主也。亦名彼此對。東西對。三心境對。亦名因果對。就觀彼西土佛中。觀字。因也。能緣心智也。壽佛。果也。所緣理境也。四名德對。亦名同異對。就果境中。無量壽。果德也。獨自別有之號。異乎餘佛者。佛字。果名也。十號非唯自有。同共餘佛者。五一多對。亦名揀顯對。就異德中。無量。多也。顯也。顯功德多無量也。壽字。一也。揀也。單明壽命無量。揀非光明。音聲。身相。智慧。方便。教門無量也。六智辨對。亦名傳習對。就說此東土佛中。佛是能傳授人。二智暢本懷故。說是所受習法。四辨說無礙故。
又以四法配之。佛說。教也。觀。行也。無量壽。理也。佛。果也。
則知此一題內。人法雙標。因果齊列。下云。為說經首題名。除却千劫重惡。若不義盡理圓。豈得通為一部之總稱哉。
△十別解文義(二)
先略敘大意。
十別解文義者。先略敘大意。後詳解經文。敘意中。初明科判。次釋疏式。
科判者。一卷三分。彌天高判。第一序分。先序此經通別之由致也。第二正宗分。由致既彰。當根受法。故次演一經所宗之正義也。第三流通分。正宗既陳。務於利濟。使現在當來。弘傳不絕也。又正宗中。開為四分。遠遵清凉。近稟雲棲。則信解行證。是此經之宗歸。為念佛三昧之終始也。
疏式者。準賢家疏經。式有四門。初約教。五教也。二觀心。三觀也。三出果。果證也。四稱理。諦理也。始從如是我聞。終至禮佛而退。悉作四例。而今偶一及者。令人得意。不俟繁文。智者自能一一比知。直指之名。為此設耳。
上敘意竟。次當詳解也。
△後詳解經文(三)。初序分(二)。先證信序。
如是我聞(至)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
爾時王舍大城有一太子(至)制諸羣臣一不得往。
爾時。顯佛正在王城說法。揀非遊化諸國時也。
阿闍世者。此云未生怨。胎時[A6]已於父王。起怨害故。或婆羅留支。此云折指。生時王令撲之不死。折一指故。
調達。具云提婆達多。此云天熱。生時人天熱惱故。亦云天授。從天乞授故。自造三逆。一推山壓佛。石傷足指。二蓮華色尼呵之。拳打眼出。三別搆五法。以誘五百新學。謂斷肉。斷鹽。不受五味。不受割截衣。不居聚落邊寺。破和合眾。教他二逆。一教王殺父。二教王害母。故稱為惡友。
隨順教者。調達教言。我殺牟尼以作新佛。汝殺頻娑以作新王。闍王見其五通。取天花食。遂信其說。行殺逆也。
頻婆娑羅。此翻顏貌端正。或云色像殊妙。亦曰模實。影堅。
阿闍未生有怨。幽因也。隨順惡教。幽緣也。重室制往。幽法也。收執閉置。幽業也。
經初以幽父為發起者。有二意。一者。頻婆昔於毗富羅山。遊行獵鹿。周遍無得。唯見一仙。生瞋惡心。怒其逐去。勑左右殺之。其仙臨終。誓言為子。還以心口而害於汝。若不報怨。不能禁人無辜加害故。楞嚴謂怨害輪迴。食父母想。如土梟破獍等類。正此義也。二者。子若不逆。必貪富貴。終不能令聞法得果。厭此娑婆苦故。如此殺無明父。利也大矣。
△次夫人往濟。
國太夫人名韋提希(至)得聞法故顏色和悅。
先往濟飯食也。
頻娑稱妻曰夫人。闍王稱母曰太夫人。
韋提希。此云思惟。聞佛正受。善思惟故。
敬者。頻娑常於佛所。種諸善根故。
澡下。外以淨妙漿麨密供。表敬意也。
爾下。次請求法食也。初請應。潄口。求法須淨三業故。遙禮。佛有天眼通故。
目犍連。此云[A7]采菽氏。名拘律陀。無節樹也。禱此樹神生故。
以友輔仁。名為親友。揀上惡友也。
慈則與法樂。悲則㧞怨苦。
經云。受此輪迴。由隨殺盜婬故。欲得菩提。要除三惑。故求授戒。
時下。二赴感。如鷹疾至。神足通也。
八戒。謂不殺。不盜。不婬。不妄語。不飲酒。不著華香。不觀伎樂。不坐高床。戒也。及不過中食。齋也。名為八關戒齋。
富樓那。翻滿慈。或滿願。
諸弟子中。說法第一。故稱尊者。
知有妙辯。令人法喜。故遣為說。法者。善惡因果。真妄斷證法也。
如下後。快得充餐也。飯食外貲色身。法食內貲慧命。故和悅。
次以往濟為發起者。孝敬夫主。是淨土因。王命不濟。淨業何從。如提胃獻佛麨蜜。佛與密成果記。又維摩言。法喜為妻者。淨心以澡浴。甘露法之食。解脫味為漿。既悅可其意。乃發以道心。莫非韋提希乎。
△三闍王幽母。
時阿闍世問守門者(至)閉置深宮不令復出。
初探父事實也。先闍王探問。
次門人實答。不可禁者。太后位尊。非如臣可禁約。羅漢神通。非重門能制止也。沙門。華言勤息。勤修眾善。息滅諸惡故。
時阿下。二怒母欲害也。向彼異謀謂之賊。竊與飲食名賊伴。違背我心稱為惡。劍欲害母不害父者。瞋其通信。母亡父不存故。不殺守門人者。先未勑禁婦女沙門故。
時有下。三聽臣捨劍也。初諫勸。月光。智謀如月故。耆婆。此云能活。昔精醫道能活他命故。是闍王庶兄。奈女所生子也。初詣得叉尸羅國。師於阿提梨。學醫經七年。其師與一籠。及掘草之具。令遍覓藥草。後於貨柴人所。一大束中。見有一木。光明徹照。名為藥王。對諸病人。照出身心一切症候。悉令除愈。毗陀論。此云智論。即四韋陀典也。殺君父名惡王。不忠孝名無道。剎利。秦言田主。王種也。旃陀羅。此云屠者。或云殺者。魁膾也。不忍聞者。但令臣見。莫使人聞。穢名一傳。輔相何顏。晉有司言。有子殺母者。阮籍曰。嘻。殺父乃可。至殺母乎。文帝曰。殺父。天下之極惡。而以為可乎。籍曰。禽獸知母而不知父。殺父。禽獸之類也。殺母。禽獸之不若。故此貶曰。不忍聞世傳名是旃陀也。不住有二。一罪及女人。二刑加生母。按劍却退者。國有諍臣。不得不用忠言以逆耳。示威德以止怒也。
時下。二畏從。聽其言也厲。則驚怖。觀其威也猛。則惶懼。賢臣去而國亡。名不為。
耆下。三重誡。慎。誡也。直諫以誡警也。
王下。四止害。懺是梵語。具云懺摩。此翻請忍。或云請恕。容恕我罪。願忍勿瞋責也。悔是華言。百法中惡作也。厭先過失故。合之。身則懺謝。意則悔責。向白法名懺。捨黑法名悔。懺是求來。悔是改往。懺則慚天而興善。悔則愧人而罸惡。求救者。國唯以善人為寶。豈可不哀留而受怨敵害也。
勑下。後勑官幽閉也。
三以此為發起者。亦二意。一者。普超經云。阿闍世從文殊懺悔。得柔順忍。命終入賓吒羅地獄。即入即出。生上方佛土。得無生忍。彌勒出時。復來此界。名不動菩薩。後當作佛。號淨界如來。其迹既爾。本豈可量。權現害生母者。如我逆罪。尚通懺悔。況餘人輕重垢乎。若不容懺。佛道無從。二者。若不行逆。母於子女。起諸貪愛。何能求見佛僧。欣彼淨土樂乎。楞伽云。貪愛名為母。斷即證實法。維摩言。行於非道。通達佛道。闍王之謂歟。設非權現。墜墮三途永無出期。豈能得忍而成正覺哉。
△四夫人求救。
時韋提希被幽閉[A8]已(至)普雨天華持用供養。
先因禁求佛也。初語誠求。心意悲苦曰愁憂。形容枯槁曰憔悴。安心名慰。探身名問。應攝受者而攝受之。故恒遣教誡。阿難。此云慶喜。又云無染。佛成道日生。白飯王子。如來堂弟也。多聞第一。故稱尊者。佛乃人天師。不為一人。故威重無見。內居深宮。外避嫌疑。故求見二師。目連是佛上首。阿難是佛侍者。請之則無患焉。佛昔偏遣阿難來見。頻娑王敬信三寶。韋提夫人亦無故。而今非昔比也。
作下。二意哀求。不能離生死怨。故悲淚。不能得佛法樂。故向禮。未舉下。次隨請來赴也。初遣徒來。感應道交。難思議故。云未舉頃。佛之三智。無不知故。云知心念。道不虗行。遇緣應故。云勑空來。
佛下。二佛親降。山宮出沒者。十佛中隨樂佛。十身中意生身也。問。王與夫人。皆請弟子。何故王則遣徒。夫人自去耶。答。有三意。一頻娑願受戒聞法。可遣人傳授。韋提願求生淨土。非佛難開示。二於王若自往者。阿闍謂朋父謀政。怨嫌必重。致滅法僧。罪不可解。於夫人自往者。阿闍謂母無謀理。嫌恨尚輕。縱幽二親。罪猶可懺。三王乃丈夫。可遣弟子教誡。則無餘嫌憎。夫人是女。必須師弟同來。自度諸疑謗。時韋下。後禮見主伴也。初句能禮。舉下所見。有五。一佛身。釋迦。翻能仁。姓也。從慈悲利物。故不住涅槃。牟尼。翻寂默。字也。取智慧冥理。故不住生死。悲智並運。立此嘉稱。紫金色者。清淨德性熏成。非是欲愛生故。二蓮座。表念佛三昧。絕百非。具百法故。三二聖。先度目連。故侍左。後度阿難。故侍右。四諸天。釋。具云釋提桓因。此云能天主。能作三十三天主故。梵是西音。此云離欲。或云淨行。高淨。大梵天王也。護世。四大天王也。護持世界故。諸天。盡於三界天也。五華供。天華有二。一曼陀羅。此云適意。白花也。二曼殊沙。此云柔軟。赤花也。或雨或供。皆表因趣果義。
四以求救為發起者。令知負債含怨。雖夫父最親。縈華[A9]已極。一旦對至。無可代受。毗奈耶偈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唯除諸佛菩薩羅漢。堪令出離。楞伽云。若有實造五逆罪者。唯除覺了自心。遇善知識。方證解脫。楞嚴云。殺彼命者。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停𥨊。是以念佛求生。為解怨釋結之要訣。超生脫死之良方也。
統上四種發起事緣。獨此經有。餘所無者。亦名別序。
△二正宗分(四)。初廣現十方佛土。令生信樂分。二先夫人三問。詳三世事以請。
時韋提希見佛世尊(至)教我觀於清淨業處。
先追察過去業因也。初歸誠三業。自絕。去意地貪欲以求佛心。舉身。捨身中婬殺以投佛身。號泣。斷口內妄語以依佛口。若不盡命歸罪。苦何由脫。
白下。二求示二因。何罪。過去因。惡子。現在果。問自身眷屬因也。緣如前釋。
世下。問如來眷屬因。緣者。昔於定光佛時。耶若達欲嫁女。有年老梵志須摩提。求為女婿。聰明而貌醜。時釋迦為摩納童子。顏貌姝好。就珍寶仙人。學習既成。從遠方來。遇見摩提論議。摩提言屈。耶若歡喜。以女妻之。摩提忿極。誓願當來生生惱害。摩提。調達是。女者。瞿夷是。如出生經。共為眷屬者。調達。是佛從兄。阿難親兄也。釋氏譜及經律異相云。淨飯王生二子。長名悉達。次名難陀。白飯王二子。長調達。次阿難。斛飯王二子。長摩訶男拘利。次阿那律。甘露飯王二子。長娑婆。次䟦提。一女名甘露味。又涅槃報恩法句經云。調達教闍王。放五百醉象。蹋殺如來。佛入慈定。舒手五指。出五師子。象見怖畏。後調達復以毒藥著指爪中。意因禮拜。中傷佛足。往而未到。地自裂開。生入地獄。故此問言。佛有何緣。與達多共眷屬也。應知闍王達多。皆是逆行。一令惡人不起逆罪。二現逆行為攝惡類。故大雲稱不思議。法華與天王記。若果實造。輪轉惡道不休。豈得世世同佛為伴哉。
唯願下。次逆求未來生處也。初正求請。閻浮提。此云勝金。樹名。濁謂五濁。劫見煩惱眾生命也。惡謂十惡。身三。殺盜婬。口四。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三。貪瞋痴也。
此濁下。二出所以。有四。一地獄。梵語捺洛迦。此云苦具。或翻惡處。惡者生處。徧滿苦器故。二餓鬼。梵語闍黎哆。此云祖父。或翻餓鬼。長受飢餓故。三畜生。梵語底栗車。此云畜生。為人畜養故。亦云旁行。身行不正故。四不善。五逆十重等。三途因也。
願我下。三結欣厭。邪教離。耳清淨。惡友離。眼清淨。
今向下。後啟請現在教觀也。兩肘兩膝頭頂為五體。要知過去因。今生受者是。恐償未盡。故求懺。要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觀法不諳。故願教。滅除眾生暗。稱為佛日也。清業。揀惡聲。則無憂。淨處。揀惡人。則無惱。
△次如來一光。現十方土為答。
爾時世尊放眉間光(至)嚴顯可觀令韋提希見。
初總示能現也。眉。表中道。光。表智。觀佛海三昧經云。眉間毫相。長一丈五尺。如瑠璃筒。從中發光。金色者。表金剛觀察。徧照世界者。表智緣法界。此則一入一切也。佛頂。無見頂相。表第一義諦。金臺。表實相體。須彌。唐言妙高。山王也。東黃金。南瑠璃。西白銀。北頗梨。隨方現色。佛土皆現者。表從體起用。此則一切入一也。
或下。二別舉所現也。七寶合成者。如南方寶生佛土等。因示七菩提行。揀不善聚也。純蓮華者。如西方蓮華世界等。因開一乘佛教。揀惡業聲也。自在。他化天。如北方自在稱王世界等。因入大涅槃果。揀三途也。玻瓈鏡者。如東方瑠璃佛土等。因悟如來藏心大圓鏡智。揀惡人也。十方者。上則別列四方。此則別盡餘方也。
有如下。三結成教觀也。莊飾曰嚴。煥麗曰顯。可觀。答觀。令見。答教。音聲。名有相教。光現。名無相教。今乃後一也。
又問三答一者。現土自生欣樂。欣樂自信教觀。觀教自厭宿業。故舉中以該前後耳。
△二略示三種淨業。令發知解分。二先韋提的求往生樂土。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至)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是下。總揀去也。清淨。斷德成就。光明。智德莊嚴。諸土共有者。我下。別擇取也。極樂者。梵語須摩提。此云安樂。安養。清泰。妙意。依報土名。阿彌陀。此云無量壽。亦云無量光。正報佛號。散心度量名思惟。約慧言。一心繫念名正受。約定言。
△次如來直指西方淨業(二)。先且令頻娑成果。
爾時世尊即便微笑(至)自然增進成阿那含。
初微笑。意有二。一答夫人樂因。故歡笑。二成大王樂果。故歡笑。初見不笑者。夫人欲自絕。佛又何笑言。
有下。二光照。不待答而先光照王者。令相見佛僧。斷疑釋結。一令相悟世法。盡如幻夢(二)。令相信善惡因果不忒(三)。令相知各得修證利益(四)故也。五色。表破五陰苦而成五分法身樂。超五濁而得五清。從口。表法王子。皆從佛口法化生故。光照王頂。表一切智果。出人天上。最為尊勝。
爾下。三成果。心眼無障者。即凡心而見佛心。依肉眼而見佛眼也。阿那含。此云不還。不來欲界受生死故。三果也。增進成者。佛知見光。增道損生。故令轉凡為聖。從初至三也。此猶約近成言。終歸大乘佛果。如蒙光天子。高超十地。足可徵矣。
△次正示韋提淨業(二)。先舉無量佛土果以教正受。
爾時世尊告韋提希(至)諦觀彼國淨業成者。
初教知佛果。樂國去十萬億土外而云不遠者。一約機緣心行。心則迷佛在心外。則遠。悟佛土唯心。則近。行則善力微無緣。則遠。善根熟有緣。則近。二約佛力加被。初則佛頂臺中。現出佛土。令可觀見。次則佛出聲光。徹彼佛土。欲見即見。皆名為近。除此盡遠也。
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故教其解知。下云。是心是佛。真諦智知法身佛也。是心作佛。俗諦智知報化佛也。
汝當下。二教觀國土。彼國淨業成者。極樂國中。無量莊嚴。皆是無漏性德熏成。清淨福業修成者也。
事一心名繫念。念報化土。理一心名諦觀。觀法性土。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故教其念觀也。此二詳下前十三觀。
△次明三種淨業因以教思惟。
我今為汝廣說眾譬(至)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先舉益也。眾譬。指下後十四五六觀。現在益。亦令下。當來益。
欲生下。次明修中。初標列。惡業謂之禍。善業謂之福。
一下。二釋義。一共凡夫業。孝奉。尊親也。慈善。愛物也。供軄不怠名孝養。服勞無違。名奉事。不殺。略舉止善。十善。詳列行善。釋之。不殺盜婬。妄言綺語兩舌惡口。不貪瞋痴。十止善也。放生。布施。梵行。誠實。質直。和諍。柔軟。不淨。慈悲。因緣。十行善也。
二共小乘業。三歸。佛法僧也。眾戒。比丘等戒。威儀。初中後際。行住坐臥內。各具二百五十戒律。共三千焉。
三共大乘業。菩提心。成等正覺心也。信誦。自覺心行。勸進。覺他心行也。
此則兼利他。名世出世間上上福。為上輩。次則唯自利。名出世福。為中輩。初則人天。名世間福。為下輩。
如此下。三結成。以此三福德。向彼佛土修。皆共成佛道。故同名淨業。
佛告下。後歎顯。諸佛從心想生。是業從性起修。故是佛業正因。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修不明心。便同有作。故問知不。
△三別明十六觀法。令成因行分(四)。初如來誡勸(三)。先總誡諦聽。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至)善哉韋提希快問此事。
佛下。誡今聽。真實曰諦。無邪曰善。聽。聞慧。有心耳異。須重誡。思慧可知。念。修慧。
如來下。明當說。賊者。劫法財。戕慧命故。
善哉下。讚前問。利益現未。宜稱善快。
△次別勸阿難。
阿難汝當受持廣為多眾(至)應時即得無生法忍。
初勸持說。領納法義曰受。捧執文句曰持。自利也。宣說。利他也。
如來下。二出所以中。先示觀法。觀兼事理。土通性相。然上淨業。是求生樂土因。此樂土。是淨業所感果。法也。執譬修持。鏡譬觀心。像譬土境。喻也。
見彼下。後明忍益。得。證也。忍。智也。無生法。理也。慧心安此無生法性理故。名得無生法忍。華嚴云。無生忍者。不見有少法生。不見有少法滅。大彌陀經云。有三法忍。一音響忍。二柔順忍。三無生忍。鈍根者。成就二忍。利根者。得無生忍。三十四。四十八願云。聞我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第一第二至第三者。不取正覺。信力入印度經云。無生忍法。則能清淨初歡喜地。仁王云。無生忍菩薩。所謂遠不動觀慧。遠即七遠行地。不動即第八地。觀慧即九善慧地也。應時者。圓頓入也。見土。是境妙。心歡。是因純。即得。是果熟。楞嚴云。身心快然。如來淨妙。皆現其中。是人即獲無生法忍。此之謂也。
△後重示韋提。
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至)有異方便令汝得見。
凡夫肉眼不見障外。想心不得正受。菩薩天眼洞徹他土。觀心入正定聚。此揀凡聖心眼不同也。諸佛如來。指彌陀及餘佛三身。上約依報果。此約正報果也。方便有二。謂十六觀門及佛加持力。觀則兼見法身。如解脫長者。隨意即見。持則見報化身。如城東老母。背手皆見。異者。勝捷奇妙也。起信云。如來有勝方便。謂以念佛因緣。常見於佛。
△二韋提啟請。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至)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先為現在自他請。佛力。楞伽明二。一入三昧。二現身手。為二持故。即見諸佛。般舟見佛論三力。一佛威攝取力。二念佛三昧力。三本性功德力。初仗佛。次二約自。今乏自力。故請方便門也。
若下。次為滅後眾生請。無仁義禮智信。名濁惡。殺盜婬妄飲酒。破五戒善。名不善。因也。五陰熾盛。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名五苦。果也。眾生因果如濁水。如來依正如月影。感應因緣。兩不相逗。故須請。心水若淨。佛月自現矣。
△三如來詳示(二)。先總以標徵。
佛告韋提希汝及眾生(至)想於西方云何作想。
汝下。標。汝生。人也。應下。法也。觀住於理名專心。想注於事名繫念。一處。文殊般若經謂一行三昧。知法界一相也。約能緣言。
西方。境也。前六觀。依報功德。中七觀。正報相好。後三觀。三輩業行。約所想言。
云何句。徵。
△次別為解釋(十六)。初目想觀。
凡作想者一切眾生(至)是為日想名曰初觀。
初標境。生盲。揀非機。小本彌陀經。持名念佛一門[A10]已攝。有目。顯當機。昔有目而今盲者。亦為所被。見日沒者。既見日從西沒。定知樂土。居西方矣。立日為境。成事法界。
當起下。次明觀。想念西向。定能緣心。日欲沒相。定所緣境。未沒欲沒。似有如無。日相從西沒時。日性亦從西沒。真空絕相觀也。
心緣理。想緣事。堅住不移。深勝初起。日欲沒。事即理。狀如皷。理即事。理事無礙觀也。
[A11]已皆明了。超前中住。開目明日無心外之日。日日遍心。閉目了心無日外之心。心心含日。開閉普融。日心無礙。周遍含容觀也。日作法界觀既爾。餘十五門例知之。
是為下。後結成。
△二水想觀。
次作水想見水澄清(至)是為水想名第二觀。
初句。標事境。見下。明觀門二。先正作水觀。明了無分能緣也。水。所緣。澄則不渾。清則不濁。真空觀也。既見水性。起冰相想。前句以理奪事。次句事能隱理。無礙觀也。見映。能作。瑠璃。所作。不外瑠璃之水冰。全體相在乎瑠璃。不外冰水之瑠璃。全體攝入乎冰水。周遍觀也。
此想下。後兼想地境。水因地而權設。是地前方便觀道。地乃水之實法。為水後正修行處。故可合明。意顯教觀。前後無不圓融者也。於中分三。先明地內外映徹。
下有下。次明地上下莊嚴。又二。初地下。初句。金剛為基。
七寶下。七寶為幢。幢楞有八。擎八方地。放光如日也。
瑠璃下。二地上。先金繩為間。謂以黃金繩。間廁界道傍也。
以七下。次七寶為界。界。階道也。瑠璃地上。有八交道。俱以七寶成也。小本云。四邊階道。四寶合成。於中連有四嚴。一出妙華光。
又似下。二光成樓臺。
於臺下。三臺邊幢樂。
八種下。四樂宣法音。八風者。東明庶。東南清明。南景。西南凉。西閶闔。西北不周。北廣莫。東北條也。又魏譯大本。出八風相。文云。自然得風。徐微。(一)調和。(二)不寒。(三)不暑。(四)溫凉。(五)柔輭。(六)不遲。(七)不疾。(八)吹諸網樹。演布無量法音德香。樂器。謂金石絲竹匏土革木。苦空。舉一小乘法。以攝大乘常樂我淨等也。
是為下。結成想。
△三地想觀。
此想成時一一觀之(至)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先標境。躡前地想。以為今門所依事體也。
一下。二明觀二。先行布觀。想冰作瑠璃地。地性本空。真空觀也。性空瑠璃地上。想出無量嚴相。理事觀也。地之內外上下。交相遍容。周遍觀也。前後次第作法界觀。故云一一。觀道深細。修須純一。故除衣食分散心時也。漸入假想。未得精妙。名曰麤見。
若下。次圓融觀。地性嚴無量相。亦空亦即亦遍。同時具足。不外一心。故得此三昧。知見不可說矣。
是為下。三結成。佛告下。四顯益。先勸傳持。
若觀下。次出利益。有二。一滅罪益。地是如實觀。能除斷。非日水假想。不明滅。又結地以例餘前後觀。皆有此益也。
捨身下。二生方益。無疑者。證信淨土唯心也。
作是下。三揀邪正。觀境合經。見則斷惑證真。便稱淨業。名正觀。相與經異。見則生諸愛慢。即為魔事。名邪觀也。
△四樹想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至)是為樹想名第四觀。
佛下。標境。地句結前。次句起後。
觀寶下。起觀三。初總觀體性。行樹。立體。從心觀樹體。樹樹皆心性。真空觀也。一下。二別觀用相。高葉華果。相也。童子幡葢。用也。於中六。一高大。
其下。二枝葉。
一下。三光色。瑠璃。此云青色寶。或云綠色寶。梵語蘇伐羅。此云金。玻瓈。此云水玉。又云白珠。紅色者。梵語鉢摩羅伽。此云赤光珠。瑪瑙。梵語摩羅伽隷。具赤白二色。硨磲。此云大貝。青白色寶。綠珍珠。梵語摩羅伽陀。大論云。此珠金翅鳥口邊出。綠色。能辟一切毒。珊瑚。梵語鉢攞娑福羅。此云珊瑚樹。生海底。碧色。應法師云。初年青色。次年黃色琥珀。梵語阿隰摩揭婆。其色紅瑩。
妙真下。四羅網又三。一明體相。妙真珠。梵語因陀尼羅。大論云。天赤珠。
一下。二出重數。
一下。三詳德用中開二。一宮殿。
諸天下。二童子。又四。一住處。
一下。二身衣。釋迦毗楞伽。此云能勝。摩尼。此云離垢。淨離垢穢故。又云增長。增長威德故。楞嚴三昧云。帝釋於善法堂中。著釋迦毗楞伽摩尼瓔珞。
其下。三光明。
不可下。四寶色。初句總貫。次二句別顯。謂眾寶物不可具說。間錯狀不可具引。色形相不可具言也。
此下。五次第。大本云。行行相值。莖莖相望。枝枝相準。葉葉相向。華華相順。實實相當。皆明行伍相也。
於下。六花果。中又二。先總。
一下。次別。分四。一葉形量大色多可知。畫線條也。
有眾下。二花色。閻浮檀。此云勝金。閻浮樹果水汁。點物成金。因流入河。染石為金。其色赤黃。兼帶紫𦦨。涌生下。三果實。帝釋天有一器。名功德瓶。隨所須物。皆從瓶出。花涌眾果亦爾。
有下。四光明又二。先化成幡葢。
是寶下。次映現國事。三千。極樂本土也。十方。餘外鄰邦也。
以上六門相用。事非理性外有。一真體性。理非事相外顯。無礙觀成矣。
見此下。三遍觀性相。初句見樹性相。結前也。亦下。起後也。一一觀。指七重行樹。七七相重。重重無盡矣。樹莖等。指六門相用。彼此遍容。一多即入也皆令明者。周遍觀成也。
是為下。結成。
△五池水觀。
次當想水欲想水者(至)是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觀。
次句境也。
欲下。觀也。先總體。想八池水性。唯無相心成。真空觀也。
一下。次別相五。初池水。又二。先能造體。柔軟者。稱心適意故。如意珠者。梵語摩尼。自在曰王。珠中最勝故。圓覺云。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
分下。次所流相。支派也。
黃金下。二渠流襍色者。許慎云。金有五色故。
一下。三蓮花。
其下。四泉聲。先明灌注隨意。
其聲下。次明音聲演法。苦空。小乘法也。波羅密。大乘始終法也。相好。一乘圓頓法也。
如下。五鳥音。哀雅讚者。哀則讚佛大悲拔苦。讚法解脫二死。讚僧悲增化他。雅則讚佛大慈與樂。讚法證得二果。讚僧智增自行。通上五門。具二觀法。事相即理性。理性即事相。無礙觀也。此一即彼多。彼多即此一。周遍觀也。至此觀勝根利。故得合轍。不須次第偏歷。
是為下。結也。八功德者。唐譯云。一澄淨。澄渟潔淨。離污濁故。二清冷。清湛凉冷。無煩熱故。三甘美。甘甜美妙具上味故。四輕輭。輕巧柔輭。可上下故。五潤澤。津潤滑澤。不枯澁故。六安和。安靜和緩。絕迅汎故。七。除飢。除飢渴病。有勝力故。八長養。諸根長養。調身心故。
△六總相觀。
眾寶國土一一界上(至)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初明觀二。先別觀寶樓閣。界上。謂界道內地面上也。五百億。重數也。
其下。樓中諸天作樂也。
又下。空裏樂器自鳴也。
此下。樂內演出三寶聲也。
眾音。指天樂空樂二種音。樓閣天樂。事法界。為所緣境。一一唯心性成。理法界。真空觀事相遍於理。理性遍於事。事理法界。無礙觀。理如事相無盡。事如理性圓遍。事事法界。周遍觀。皆能修觀。此既總門。故能所不分。境觀圓融也。
此下。後總結池地樹。望後諸觀。此猶約略見依土事。未及詳悉正報。名麤。樹地池樓一齊見者。境觀後後勝前前故。較前第三見地。前是麤中麤。此則麤中細矣。
是為下。二結成。望前次第別相觀者。今則四事同時具足。名總。
若見下。三顯益。先滅罪。命下。次生方。作下。後揀取正則取。邪則揀也。
△七華座觀(二)。初示現正報果發起信解。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至)觀無量壽佛及二菩薩。
先如來許示。諦聽善念。誡也。
為汝別說。許也。苦。三苦八苦等。果也。惱十使煩惱等。因也。除苦。轉生死得涅槃。除惱。轉惑業成菩提。
汝等下。勸也。上自行。此利他。
說是下。次三聖現前。悲華經云。過去劫中。世界名刪提嵐。劫名善持。輪王名無諍念。生有千子。臣名寶海。唯生一子。號曰寶藏。出家成道。還號寶藏如來。為王說法。其王千子。各各供養。經三月[A12]已。佛欲為記。先入三昧。光中現界。或有濁惡或有淨妙。王問其因。佛言。皆以願力度眾生故。王言。我願成佛。不取不淨佛土。願世界淨妙。無四惡道。亦無女人。等一化生。壽命無量。宮殿莊嚴。如第六天。聞我名者。必生我界。唯除五逆。誹謗聖人。破壞正法等。王發願[A13]已。佛即告曰。大王。汝見西方。過百千萬億佛土。有尊音王如來。世界嚴淨。悉如汝願。四佛滅後。過二恒河沙阿僧祇劫中。世界轉名安樂汝當作佛。號無量壽如來。次授輪王千子中。第一不眴太子記曰。汝觀六道。生大悲心。斷諸苦惱。令安樂故。今當字汝為觀世音。無量壽佛般涅槃後。二恒河沙阿僧祇劫。於夜初分。正法滅[A14]已。於夜後分。土其轉名一切珍寶之所成就。種種莊嚴。勝安樂界。於一念頃。便成正覺。號徧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壽九十六億那由它百千萬億劫。又告第二尼摩太子。由汝願取大千界故。今當字汝為大勢至。功德山王佛滅度後。汝當成道。號善住珍寶山王如來。如是次第授千子中。有願取五濁成佛者。即我釋迦文是。以大悲故。土名娑婆。生佛忍於三毒諸煩惱惡。故名忍土。今佛將說三聖諸觀。故現身相以證信也。
閻浮金不得比者。閻浮檀金。展轉比至迦葉身金。猶如聚墨。況佛光耶。智論云。閻浮提金。比七金山須彌山金則不現。須彌山金。比忉利天瓔珞金。乃至𦦨摩他化自在金則不現。諸天身金。比聲聞辟支菩薩身色則不現。在佛光邊。譬如焦炷。比閻浮金。
時下。後韋提禮請。接足。頂禮三聖足也。白佛。仰白釋迦尊也。因佛者。目覩觀則易自可緩。未來者。未見觀則難。他須示。故須代請。然云觀佛菩薩。揀前兼請觀極樂界。
△次正說華座觀令成修證(二)。初正明觀境。
佛告韋提希欲觀彼佛者(至)是為華座想名第七觀。
先標境。初三句牒所請。次二句。示未問。佛所坐者。蓮臺為座。故當想蓮花也。
令下次。明觀二。初觀花葉。開五。初顏色。
有八下。二脉絡。中又二。先畫路。脉有下。次光明。
花葉下。三形量。直淺曰縱。橫濶曰廣。
如是下。四瓣數。
一下。五珠鬚。三先映影。
一下。次放光。
其下。三現葢。
釋下。二觀蓮臺。有九。初臺即房也。
此下。次網。內含四相。一房面金剛為孔。二透出赤色肉尖。甄叔迦。此云赤色。西域有叔迦樹。其花色赤。形大如手。此寶似之。要解云。翻鸚鵡寶。赤如其嘴故。三內以摩尼為肉。梵者。白淨之謂。四真珠為肉衣網。校飾於外也。
於其下。三幢。前觀寶樹。止高八千由旬。今寶幢高百千萬億山王。觀境展轉深勝可知。
幢上下。四幔。夜摩。此云妙善時分。時時唱快樂故。幔中受樂。如彼天也。
復下。五珠。幢幔周圍。皆有如意珠瓔珞垂也。
一下。六光。
一下。七色。一下。八瑞。謂變臺網雲種種異瑞相也。
於下。九益。見臺。則悟如來妙覺果見網。則解心地眾法門。見雲。則知菩薩萬行因。故隨現佛事。機無不被其澤也。
上想花葉蓮臺。一一本無自性。真空觀焉。依此空無自性。想成花臺相用。理事觀焉。花臺幢幔珠光。一一皆遍法界。周遍觀焉。
是為下。後結成。
△二重出所由。
佛告阿難如此妙華(至)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先華座因也。華臺不可思議。名為妙華。亦事亦理。亦因亦果。亦依亦正。亦多亦一故。法藏願力者。魏譯大本云。過去錠光佛出。至五十三佛。名世自在王。時有國王。發心出家。號曰法藏。佛為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法藏聞[A15]已。即說四十八願。今[A16]已成佛。現在西方安樂世界。眾寶蓮華。周滿世界。故依正二報。皆佛行願功德成也。
若欲下。二修觀法也。佛坐蓮臺。如諸天隨身宮殿。故當前觀。不得襍觀應一一者。謂華葉中色脉量數珠光。蓮臺內房網幢幔光色。皆應一一作三法界觀也。此為初機鈍根者說。一下。葉珠臺幢一一皆分明者。作圓融法界觀。揀上行布觀。故如鏡中。頓現面上眼耳鼻口眉鬚髮頂像也。此為後心利根者說。
此想下。三成利益先。現在滅罪。前地觀除八十億劫者。初見彼國地故。次總觀除無量億劫者。通見彼國依報諸境故。今觀除五萬億劫者。始見彼佛一華座故。較前則勝。於次則劣。然是佛智如量說耳。非餘者所可道也。
必下。次當來生方。
作是下。四揀邪正也。
△八聖像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至)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
初標境也。見句結前。次句起後。
所下。次明觀二。初徵也。
諸下。二釋二先修觀想。又四。一佛身二。初真佛。又二。先總明諸佛二。初直標佛身遍入生心。亦明佛即是心也。法界身者。即是無障礙法界身也。以無障礙法界為體。含四法界。理法界法身。事法界化身。理事無礙法界報身。事事無礙法界十身。華嚴疏云。此法界無盡身雲。真應相融。一多無礙。即理即事。即人即法。即此即彼。即因即果。即有情即非情。即三身即十身。究竟覺也。心。本覺。想。始覺。起信云。所謂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虗空界。無所不徧。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入者。華嚴云。普見一切眾生諸煩惱中。有如來身智。常無染汙。德相備足。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是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矣。
是故下。次轉釋心想佛即全彰。亦明心即是佛也。心想四句。明心即是佛化身。想佛。從性起修也。即是。全修即性也。眾生念佛。佛在眾生心內矣。
是心四句。明心即是佛報身。修成曰作。性有曰是。生通二義。新熏而後造就名出生。本具於今得顯名現生。心不想而佛不作。故云是心作佛。佛徧知海從生。華嚴云。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無有心外佛為佛證心。故云是心是佛。佛正知海從生。圓覺云。始知眾生。本來成佛。
是故下。次別明彌陀。念觀。能緣智。繫念不斷名事一心。諦觀不二。名理一心。多下。所緣境。多陀阿伽度。秦翻為如來。金剛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法身也。即真如門體大理法界。阿羅訶。秦翻應供。應受一切魔梵人天諸供養故。化身也。即生滅門中用大。事法界。三藐三佛陀。秦翻正徧知。如理智名正知。如量智名徧知。報身也。即生滅門中相大理事無礙法界。開雖有三名義。合實唯一法體。即成法界身。是大總相門一真法界心。事事無礙法界。故華嚴云。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斯之謂矣。
想彼下。二應佛。法界身。無盡難思。法性身。離相莫測。故當取應身。先為觀想。寶像。如下所說莊嚴八萬相好。法報化身。並依之顯現故。出觀入觀。開目閉目。無不知見。故云心眼明也。見極下。二依土正覺業報佛。眼尚能觀。況前想池樹幔網。法界本性佛。心猶能見。況前想樂土總境。此又倍前無數。故重表云。見如此事彌覆滿空如指掌也。
見此下。三二土。先想二蓮華座。座想[A17]已說。故云如前。
想下。次想二大士像。像想[A18]已說。故云如前。
此想下。四三聖。上皆偏觀。此則普觀。境觀增明。主伴無盡。故云一一徧滿。從前想像。至此四門。事法界也。一一皆有三法界觀。像唯想生。性本空寂。真空也。性雖空寂。隨想像遍。理事也。想像如性。遍容無礙。周遍也。清凉國師。疏觀經至此。開五種念佛門。一緣想境界念佛門。上從一心念觀彼佛至此文也。二攝境唯心念佛門。文云。是心作佛。諸佛徧知從想生也。三心境無礙念佛門。文云。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也。四心境俱泯念佛門。文云。是心是佛。諸佛正知從心生也。是心。則佛相泯絕無寄。是佛。則心相當體全空。二相不存。二性顯矣。
五重重無盡念佛門。文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以此觀觀宗乎法界。事事歸乎自心也。
此想下。後聞法益。初出利益。今人偶一隨喜見聞。尚於夢中。見諸如來。坐師子座。圍繞說法。況此想像觀耶。楞嚴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華嚴云。若有眾生。專心憶念。則佛現其前等。因果感應。法爾然也。
行者下。二令揀別。像禪觀中。佛威光力。佛本願力。諒無魔事。然有宿障深厚。或不善用心。容有魔起。未可定也。須令揀別。自無患耳。辨之有二。一見佛聞法。不與經教相合者。是為魔事。二不與本所修觀相符者。亦屬魔事。楞嚴云。十方遍作閻浮檀色。一切種類。化為如來。忽於空中。聞說法聲。或聞十方。同敷密義。斯[A19]但功用。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總見彼界佛菩薩像。猶未精純深細。名曰麤也。
是為下。三。結成。
作是下。四顯益。先滅罪。例前第六觀。
於現下。次成定。念佛三昧。亦名一行三昧。文殊般若經云。佛告文殊。欲入一行三昧者。應處空閒。繫心一佛。隨彼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見過現未來諸佛。若得是三昧者。諸經法門。皆悉了知。如威光太子。於波羅密善眼莊嚴王佛所。得念佛三昧。十千法門。皆得通達。是也。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直指疏卷上
校注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2 冊 No. 413 觀無量壽經直指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如是。指法辭。如所說者。皆是真實故。
我聞。明授本。我昔阿難。親從佛聞故。
一時。猶言當時。說聽時多。舉一該別也。
梵語佛陀。秦言覺知。自覺覺他。先知知後義。即本土化主釋迦佛也。
在。住也。
梵語羅閱祇伽羅。此云王舍城。駁足王與千王。共立舍城。都五山中。為大國故。亦云摩竭提。此云不害。無刑殺法故。
耆闍崛。翻名鷲頭。從形稱也。亦云靈鷲。佛昔為鷲鳥。於此山中。孝養父母故。山中者。山有五峯。東名象頭。南名馬頭。西名羊頭。北名師子頭。中名鷲頭。山有五精舍。一者。天主穴山精舍。二七葉穴山精舍。三蛇神穴山精舍。四少獨力山精舍。五耆闍崛山精舍。故云闍崛山中。
此舉法主時處以證信也。
與者。共義。
大者。揀小。道知用三。大多勝故。比丘者。論釋有三。一乞士。乞食貲身。乞法貲心也。二怖魔。出家離欲。眾魔怖畏也。三破惡。見思惡業。悉皆破滅也。
四人[A5]已上。名和合眾。事理無違。如水乳耳。
千二百五十人者。佛初成道。度陳如五人。次度三迦葉兄弟。一優樓於火龍窟教徒五百。二伽耶於象頭山教徒三百。三那提於希連河教徒二百。次度舍利目連。各兼徒一百。次度耶舍長者子等五十人。經舉大數。故減五人。
同時一處曰俱。
菩薩。具云菩提薩埵。此云覺有情。廣覺一切有情故。
三萬二千。數也。
文殊師利。此云妙德。亦云妙首。又云妙吉祥。入法正位。名法王子。智德獨尊。故為上首。
此列大小聽眾以證信也。
此六成就。諸經通有。亦名通序。
△次發起序(四)。初闍王幽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