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鬘經述記卷下
於第三明道諦智中。有二。初明二乘不得四智。第二明如來得四智。前中有三。初舉喻。顯此有三。[9]二意即生。第二牒[10]四住地無明住地作業不同。第三將無明住地與四住斷處懸別。前中有二。初舉喻。二出法。言世尊又如取緣有漏業因而生三有者。述曰。三界處生。要須名言種子為親因。愛取業為增上緣。三有果起。今不取名言為因。乃用有漏業為因。愛取為緣。以業望果。有大勝用。故說為因。愛取資助。既[11]能說為緣故。於明法中有二。初乘前起後。明亦有三。第二說三種意生身因緣是爾。言如是無明住地至三種意生身者。述曰。昔由有漏業所感得身。若隨業力。不久即滅。聖者[1]即欲三劫修因。恐癈長時修涅槃行。乃將定願無漏資助感身。今身業令彼長時與果不絕。所知障助為緣。無漏有分別業為因。有三種意生身。謂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阿羅漢喻欲界。辟支佛若色界。大力菩薩猶無色界。成唯識。名大自在菩薩。謂八地[A1]已上。皆得相土二自在故。名為自在。問。何故楞伽經云。前五地名三摩䟦提[2]業樂法意生身。六七二地名覺法自性意生身。八九十地名種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然今此經即言羅漢等三耶。答。此經據三乘決定者作。言羅漢辟支佛。以前三果迴心受變易不定故。菩薩之中。唯據頓悟。大悲增者。要八地[A2]已上。方受變易身。其楞伽經。唯據頓悟。不說二乘漸悟。唯論大智增上。[3]非增上者故。前五地[A3]已還。修五度故。名三摩䟦提樂法意生身。六七二地。既得無相。在身猶有加行。名覺法自性意生身。八地[A4]已上。與前相似。名為種類。任運起故。名曰俱生。更不作功用。名無作行。二種經。各據一義。亦取不相違也。言此三地彼三種意生身至依無明住地者。述曰。第二諸因緣意爾。於中有二。初明依。二明緣。無明住地。[4]彰三身起無始時義。此三地者。謂羅漢辟支佛大悲菩薩。[5]樂受生時也。彼三種身。由無漏業資無明住地為緣。須正逐生也。言有緣非無緣至緣無明住地者。述曰。二明緣。彼定此三種三身。彼有緣非是無緣。故[6]在生。是故三身無漏業為因。無明是緣也。
言世尊如是有愛住地至業因者。述曰。第二明五住地作業不同也。有愛。最上微玅。故今偏舉。由四住地能發業而生。通不善故。其所知障。以非發法。發潤唯有覆故。但能發有覆無覆二業。不能發不善之業。故說不同業也。
於第三明無明住地與四住斷處懸別中。有二。初總標。第二別顯所以。言無明住地異離四住地至佛菩提智所斷者。述曰總標也。無明住地與四住地異。亦離於彼。唯佛能斷。非二乘除。以不證法空故。何以故下釋所以。於中有二。初明二乘證理不盡。二明二乘不知不見也。前中有二。初明二乘不盡。二出不盡之相。言何以故至亦不作證者。述曰。問云有何所以。唯如來能斷。二乘不除耶。言無漏不盡不得自[7]在者。古解漏有二。謂煩惱漏。二過失漏。二乘但斷煩惱漏盡。作所作[A5]已辦。以不能滅過失漏。名無。彼漏不盡故。不得自在也。今基法師云不然。無漏者。只道淨故名無漏。無漏有二。若生空無漏。二乘證得。以[8]不得法空無漏名證無漏不盡故不得自在。亦不作證也。問何者是無漏不盡耶。言無漏不盡者即是無明住地者。述曰。第二出不盡相。由二乘不斷無明住地故。便證無漏不盡。謂法空智是也。第二出二乘不知等中。有四。初明斷過有餘。二以不斷故下。明三事有餘。三以成就下。明知諦有餘。四是名得少分下。明所得涅槃有餘也。前中有二。初明三乘聖人為無明所覆遂無知覺。二明不究竟。言世尊至不知不覺者。述曰。明三乘聖人為覆無知覺也。此二乘人。為未斷無明住地。覆法空理。障法空智。於彼彼真俗境中。不知不覺。最後身菩薩者。或是化相中。王宮生菩薩。未至妙覺地。為微細[9]者著[10]礙所覆障。未得知覺。或是實相菩薩。未至金剛道[A6]已還。不斷二障種習。解脫道果未起[A7]已來。為障所覆。亦無知覺。無知覺者。二乘未得法空中。[11]根本[12]者智故不知。無後得智故不覺。亦約盡智無生智解也。若最後身菩薩。未得佛地真淨圓滿本後二智。名不知覺也。亦約如理如量二智解也。言以不知見至究竟者。述曰。第二明不究竟也。若二乘人。未迴心。未斷過。地不滿。不斷所應斷法執。終不究竟證得大果。若最後身菩薩。未到妙覺地始。等覺地終。猶有餘染。未名圓證樂果。名不究竟也。上雖有二名。斷過有餘也。言以不斷故至一切功德者。述曰。第二三事有餘也。言三事者。即涅槃經中三事涅槃故。然解三事有三義。一唯約無為真如。二唯約有為智慧。三通約心境也。言約無為真如者。此真如上。性有三德。為煩惱覆不顯。非是新得。修道證[13]三時。假名新淨。如虗空除雲作淨也。即此真如在纏。名如來藏。出纏。與眾生為依。名為法身。離障縛邊。名為解脫身。性能覺照。與覺知為依。名摩訶般若身。此即體一義分有三也。言約有為智慧者。即此智慧。雖是修生。然種本有。要[1]仰勳習。四智方成。為法莊嚴之相。依處體依聚義。總得名身。稱法身也。昔為無知覆而礙解。今既斷[A8]已。如蓮華開永無障染。名解脫身。智慧本來性能覺了。此[A9]已圓滿。具德無邊。名為般若也。言通約心境者。此三事中。法身唯攝真如。性凝非假所立。般若但取智慧。動照要藉修生。解脫離縛得名。境智二俱成有。若言唯真三事二乘何不證修。若道獨智。稱三慧照。寧無真境。如來。二俱平等。離障顯淨。既云通二。合得三身。於理教當見矣。二乘雖證真如與佛無別。但無利他業。三義不顯。與佛有異。下此文中。言解脫者解脫身。言清淨者即法身。言功德者即般若。此三中一一。皆初句稱與。後句感應也。言以成就至有餘功德故者。述曰明知諦有餘。於中有二。初牒前三事。生起後文。二正明知諦。此即初也。為於三事未得。雖昔證理。於真諦猶不具足。言知有餘苦至修有餘道者。述曰。正明知諦也。然諦有三義。一苦等。二名諦是[A10]已實也。三名實一真法界也。然凡夫但知苦等。不知諦是實。二乘知苦等及諦。而不知實。菩薩於中三皆有知故。今二乘為不知四諦之實理。皆名有餘也。如涅槃經辨。或可約有作無作八諦解亦得。言是名少分至向涅槃界。述曰。第四明所得涅槃有餘也。約四種涅槃。無第四故。名作有餘。是得涅槃之分無為理[2]故。向涅槃界。界者因也。是向涅槃之[3]不因。起菩提之大體故。
於第二明如來得四智中。有二。初明佛所得之爾所以。以佛成就一切功德故得。二如來應[4]等正師子吼大。正明佛得。前中有四。翻前二乘四種有餘。得四無餘。經文前却不次。前二乘中。初斷過。二[5]事。三知諦。四明[6]無。今此文中。初知諦。二涅槃。三三事。四斷過。問何故作次不同然。答是如來隨自意語。不可准釋也。
言若知一切苦至修一切道者。述曰。明知諦無餘。翻前三有作無作二種。皆名[7]四無餘。又於苦等諦一實三事中。俱證悟盡。名無餘也。
於第二明涅槃中。有二。初明佛自利德。二於無覆護下。明利他德也。翻第四。言於無常壞世間至常住涅槃界者。述曰。明自利德也。凡世間有二。謂[8]言器世間。有情世間。如來於有情世間。自斷障染。於器世間。為他[9]分所持。於中但見清淨。言無常壞世間者。器世間也。然此為三灾所壞。四相所遷。隨業感生起。名無常壞也。言無常病世間者。有情世間也。有情隨業。生死漂流。四百四病。常不離身。非情非故。三乘因眾。皆有此病。麤細有異。如來。於二世間中。證得常住圓寂妙理名涅槃界也。言於無覆至為依者。述曰。第二明利他德也。言無覆世間者。是有情世間。皆未證無漏所收。名無覆護。如來能為護世。言無依世間者。是器世間。既有成住壞空。無久依處。如來於彼為依。令成淨土也。
於第三明三事中。有三。初總明三事。二智慧等下別明。三是故下結也。翻前第二也。言何以故至故得涅槃。述曰總明也。有二。初徵。次釋。言法無優劣者。如來所成名優。優者。長也滿也。二乘所證名劣。劣者。弱也半也。此一法言有通四種。[10]理教行果。今既會如果。同歸一乘。四種俱會。如法華經中云。三車誘引。果同設異。此即會果也。一雨普潤。教同機異此。即會教。也涅槃經中三。獸渡河。理同證異此。即會理也。此經上文六處大因。行同修異。此即會行也。教理行果。皆同一味。即無優劣。若悟此理。故得涅槃也。言智慧等至得涅槃者。述曰。第二別明三事也。等者平等。無半滿。絕大小。混師資。離頓漸。名為平等也。言智慧等者。摩訶般若也。言解脫等者。解脫身也。言清淨者。法身也。言是故涅槃(至)謂解脫味者。述曰。第三結成三味也。一味者法身也。[11]味者般若也。[12]解脫身也。味者資身之用。如世間味資壽命。出世之味益慧命故。此三味即三事涅槃。如來悟知。引二乘證。
於第四斷無餘翻前第一中。有二。初返釋如來不斷之失。二世尊於此起煩惱下。順解斷得。前返中有三。初以淨顯前由不斷無明住地不得三事。二何以故下。若不斷無明住地。不得恒沙佛法。三是故無明住地積集下。由不斷無明住地。[13]遂起恒沙煩惱。言世尊若無相住地至謂明解脫味者。述曰。以後證前也。但為不斷無明住地故。三事理皆不證。既不證三事。即是斷過有餘。既證三事。明知斷過無餘也。
於第二不得恒沙佛法中。有二。初明不斷不究竟。二正明不得恒沙佛法。言何以故至不究竟者。述曰。明不斷不究竟也。但為無明住地不空故。過恒沙所應斷法。皆不斷不究竟也。言過恒沙等至應證不證者。述曰。正明不得佛法也。但為過恒沙等所應斷法無明不斷故。遂於得中道諦。應得而不得。滅諦。應證而不證。便為大失。
於第三由無明生一切煩惱中。有三。初明無明能生一切煩惱。二如是過恒沙下。明一切煩惱依無明立。三一切上煩惱起下。雙結之。前中有二解。一云。合有十三句。文分之為二。初二是總。十一是別。別中有二。前七能覆因上。後四能不得果上。前七中有二。初一能覆菩提心。下有六覆菩薩行中。止是定初。觀是慧始。禪與正受。是定行成。方便與智。是慧行成。於果中。初一是總。後三是別也。二云於十三句中。合為五對。初二名見修對。二有三句三學對。三有二句名界地對。四有三句名因果對。五有三句名有為無為對。今約後解名為五段也。言是故至上煩惱者。述曰。第三句見修對也。言修道斷煩惱俱生也。上煩惱者。見惑分別起。以亦別助故名為上故。言彼生心上至觀上煩惱者。述曰。第二有三句名三學對也。問止者名定。觀故稱慧。其理可知。何以故言心行為戒耶。答二乘持戒。但防七支。唯色非通。菩薩持戒。具受十支。雖通色心。意不防色。但護其心故。涅槃經云。淨壞聞有女人環命菩薩起念。即是犯心。故非關色。又云。菩薩有戒。雖非形色。而可護持。雖無[1]解體。善修方便。可得具足。以此文證。故心名戒。然此三以下。非是煩惱。為戒緣起。從境得名。即分三種。如滅道諦也。言禪上至受上煩惱者。述曰。第三有二句名界地對也。禪謂四禪。即是色界。正受謂無色界。緣此起惑。乃分二也。言方便上至果上煩惱者。述曰。第四有三句因果對也。方便謂加行。智者謂因中所有智。此二是因。[2]後名也。言得上至無畏上煩惱者。述曰。第五有三[3]果句有為無為對。得謂證得。無為之得。力謂十力。無畏謂四無所畏。此二名有為也。言如是至之所建立者。述曰。第二明一切煩惱皆依無明得立也。此四住地。如來能除。起時依無明住地。方得生矣。如[4]天。言一切上至緣無明住地者。述曰。第三雙結也。言一切上煩惱起者。謂四住地。若因若緣。皆因無明住地。而得生長。此一皆言通下緣上。應云一切煩惱起皆因無明住地皆緣無明住地故。
於第二順明佛斷得中。有三。初明由斷無明故恒沙惑隨滅。翻前第三。[5]如是一切煩惱上煩惱斷下。明得恒沙佛法。翻前第二。三離一切過惡下[6]明三事。翻前第一。前中有二。初將五住地相對辨麤細。二正明隨滅。前中有二。初明四住地是麤。二明無明住地是細。言世尊於此煩惱至剎那相應者。述曰。第一明四住地麤也。起者現行義。剎那者時節義。然相應具五義。謂時依行緣事。即[7]心法具此名相應故。今文云於此起煩惱者。出能相應心所也。剎那心者。出所相應心王也。剎那相應者。合辨相應。以具五義故。言世尊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者。述曰。第二明無明住地細也。言心不相應義者。種子義。無緣慮故。名不相應也。無始者。顯無始本際。是常起義也。無明住地者出體。問。何故四住地但明現行。無明住地中。唯明種子耶。答。有二義。一云。欲明五住地有麤細相續間斷義。起者名曰現行。現行不即常起。名為間斷。麤也。心不相應者是種子。種子無始恒有。名為相續。細也。二云。起四住[8]豈種子。何[9]曰得無明恒無現行。此是影略說也。於第二明隨斷中有三。初法說。二喻說。三合說。言世尊若復過至所建立者。述曰法說也。但四住地一切煩惱現起未斷[A11]已來。皆依無明住地持建立。若准喻合說中。此少隨滅。但有依生。至下當知。於喻說中。有二。初明依生喻。二明隨[10]義滅喻也。言譬如至建立增長者。述曰依生也。一切種子喻四住地。地者喻無明住地。緣有地故。一切種子。依地生[A12]已。復依地增長也。言若地壞者彼亦隨壞者。述曰隨滅也。大地為水火風所壞之時。萬物種類。皆隨地滅。所依無故。能依不立也。於合說中。有二。初合生二合[11]說中有二初合生二合隨滅。言如是至建立增長者。述曰合上生也。但有生執。必有[12]法。法為依故。自有法執無有生。獨行法執故。由此四住地皆依無明生也。言若無明住地斷者至亦隨斷者。述曰。合上隨滅也。唯十地位中。法執[A13]已[1]出。生執不隨滅。要至金剛除。即不得言隨無明斷滅。然約十地故。意心因生種道力時。法執皆斷。若不合斷。何故者留為道欲斷。方便受生。異於二乘得留名故。又約畢竟所說。金剛道中。四住隨滅也。問。為要由無明斷四住隨滅。為有不由無明斷四住自滅。若要由無明者。二乘既不斷無明。四住應不滅。不由無明故滅。即不得言皆隨法執滅也。答。無明本。四住末。未若斷時。皆須依本。二乘雖斷。唯滅種子。習氣未亡。無學果中。猶有障礙。[2]在依附性不調[3]異性不安隱性硬澁無堪[4]住性。障生淨土。無[5]外清淨。若也迴心。斷無明[A14]已。習氣隨滅。更無餘染。由是得言四住隨滅也。言如是一切至一切智見者。述曰。第二得恒沙佛法也。一切諸法者。謂真俗法也。通達無礙者。根本智也。一切智見者。後得智也。又解。通達無礙者。人法二空智也。一切智[6]見者。謂二根本智故。一切見者。謂二後得智故。二乘不得此。名有餘也。言離一切過惡至自在之地者。述曰。第三明得三事也。離一切過惡者。解脫身也。一得切功德者法身。為諸功德之所莊嚴及依故。法王法主而得自在者。謂般若也。謂諸四智。緣真故稱王。緣俗故稱主。皆得自在也。登一切法自在之地者。總結三事。謂如來昇妙覺地。為法王主也。
上總明如來得之所以。下正明佛得。於中有三。初歎佛德用。二正明得四種無餘之智。三結佛得之所由。言如來至正師子吼者。述曰歎德也。德中有二。初內自利德。二外利他德。言如來應等正覺者。內自德也。有十號。前三號。三德所收。如來者斷德也。應等者恩德也。正覺者智德也。即是經中多陀阿伽等義故。廣釋名義如常。正師子吼者。外利德也。由如來具梵音聲相。利益群品。為師子吼故。
言我生[A15]已盡至不受後有者。述曰。第二正明佛德四智也。明佛具證八聖諦盡不同二乘也。言是故世尊至一向記說者。述曰結也。[7]非了義。非不了義。但說一向。非餘三記。不同二乘也。
於第四明集諦智中。有二。初總標不受後有智。第二別顯。言世尊不受後有智有二種者。述曰總也。有二解。一云。言二種智者。謂半滿二智也。如來具得二故名得不受後有智圓。二乘但得半智。所以四智不究竟也。二云。二智者。謂分段變易二智也。如來具斷二生死無。證四智究竟。二乘但斷分段。四智不圓滿也。別顯中有二。初明佛得以智圓。二明二乘不得。前中有二。初明如來具得三事智故圓滿。第二結成。前中有三。初法身。二般若。三解脫也。言謂如來至不思議。法身者。述曰。明降魔成道證得法身。伏魔有三。謂[8]實權破。如法華抄中述也。言於一切爾炎地至無所得地者。述曰明般若也。爾炎。翻為境界。亦名智母。能生智故。能於真俗二境之中。無礙自在。至不退地。名無所得地。所作[A16]已辦故。言十力勇猛至無畏之地者。述曰。解脫德圓滿也。雖有此三。合為第一也。言一切爾炎至師子吼者。述曰。第二總結成也。明如來得此智究竟也。
明二乘不得中。有二。初明得離苦。第二明得蘇息處。言世尊阿羅漢至不受死苦。者述曰明離苦也。言世尊至蘇息處涅槃地者。述曰。明得蘇息處。上來雖有多文。廣釋怖畏中。第一正明怖畏訖。
自下第二攝入一乘中。有二。初談不定種姓得入一乘。第二何以故下。正明攝入。前中有二。初談本性。二明用。言世尊彼先所得地至不由於他者。述曰。明本性也。彼先所得地者。謂住二乘因果之位地也。不愚於法者。謂聲聞有二。若定姓。總名愚法。聞說大乘。生怖畏故。二若不定種姓。名不愚法。一聞大乘。即便迴趣求一乘故。言不由於他者。謂身中舊有菩薩種姓。性自仁賢。非由他人有所作故。言亦自知得有餘地至三菩提者。述曰明用也。有一。二乘證得自道滿[A17]已得與此執。今得離苦圓滿。不求菩提也。有一。二乘雖證小位。自知[A18]已得有餘之地。當有所作。及意能往無上涅槃。言亦者何。以不愚於法。亦能自知證有餘。地捨而起大也。
於第二正明攝入中。有二。初總攝入。二得一乘者下。別攝入。前中有二。初徵。後釋也。言何以故者。述曰徵也。問意云。有何所以。二乘證得自乘。而非究竟耶。言聲聞至即是一乘者。述曰外徵也。汎明乘有三對。一小大對。二因果對。三一三對。言大乘對小故。言佛乘形因故。言一乘待三故。約此三對。以明攝入。小乘入大乘。因乘入佛乘。三乘入一乘者。名總明攝入也。於別明攝入中。有五。初入菩提。二入涅槃。三入法身。四入一乘。五結成無邊不斷。言得一乘者至三菩提者。述曰入菩提也。言阿耨至涅槃界者。述曰入涅槃也。言涅槃界至如來法身者。述曰入法身也。言得究竟法身至一乘者。述曰入一乘也。言無異如來至無邊不斷者。述曰結歸。不斷將如來法身。辨無異相。即名為究竟。即是一乘究竟。名無邊不斷也。
於第二廣釋依章中。有二。初正明歸依。二若如來隨彼意欲下。明攝入一乘。前中有二。初明別歸依。二明同歸依。前中有二。初明歸依佛。二法者[A19]已下。歸依法僧。前中有二。初歸依三身。二無限大悲下。結戒歸依。前中有三。即三身也。
言世尊至時住者。述曰。第一明法身也。真體凝然。無有限齊。遍周法界。無處不在。何[1]語限齊。言如來至後際等住者。述曰。第二受用身也。受用身有二。謂自他故。若自受用。四智為體。亦遍法界。同前無限。若他受用。唯[2]化色形。而無[3]慮用。隨機起化。三際往來。名後際等住。今文[4]舉十中三德。言後際者。是他受用也。言如來至安慰世間者。述曰。第三明變化身也。然變化身依法身。[5]亦今同舉法。以證化身始能安[6]慰。言如來無限齊者。舉法身也。言大悲亦無限齊者。是化身也。談如來德化相具大慈悲。今此獨明悲者。偏明拔苦勝故。由法身無限。明知能依化身大悲。亦無限齊。為起大悲故。遂能安愍世間也。第二結中。有二。初別結。二總。別中有二。初結化身。二結法受二身。言無限大悲至是名善說如來者。述曰結化也。即此化有二用。一能行悲。二能安慰。此二俱無限齊。為法身故。如是說者。是名善說也。問。如維摩經云。或有恐怖或歡喜者。名為化身。[7]故此化身。安怖不定。一向受樂。名受用身。若唯行大悲安慰情敬。便是受用。何名變化。答。談[8]聖化身。通有歡怖。今且偏舉拔苦[9]安恐濫地上他受用[10]身據世間稱也。言無盡法常[11]住者。結法身也。言一切世間之所歸者。結受用身也。能如是說者。亦名善說如來也。言是故至正覺也者。述曰。第二總結三身也。言於未度世間無依世間者。化身也。未度者外凡位。無依者內凡位。言與後際等作無盡歸依者。受用身也。言常住歸依者。法身也。謂[A20]已[12]上出所歸依法體故。上明歸依佛訖。
於歸依法僧二寶中。有二。初出法僧二體。二明歸依非真非[13]令。言法者至三乘眾者。述曰。第二出法僧體也。言法者即是說一乘道。道者三乘[14]之法。是大乘之方便也。僧者是三乘眾者。四果四向。[15]出獨行十地。三僧俱僧寶攝。出二歸依體也。明歸依非中有二。初總標舉宗歸依。二者[16]不。二何以故下釋非所以。言此二歸依至少分歸依者。述曰舉宗也。若別歸法僧。非究竟。不[*]令。猶有上故。於釋非中。有三。初徵。次釋。後結也。言何以故者。述曰初徵也。有何所以。法僧二歸。名少分耶。下釋中有二。初釋法。二釋僧。言說一乘道法至一乘法事者。述曰釋法也。若說一乘道法。能得法身。法身上更無說有一乘法[17]中。即如來法身。名一乘法。然二乘法上。即更有一乘法事故。非究竟也。言三乘眾者至菩提者。述曰釋[18]僧。若三乘眾。障習未盡。是有恐怖歸依。若能求出修學大因。即是向菩提分。是究竟也。此二皆舉實歸依及證二乘是權也。言是故至是有限依者。述曰。第三結二歸是有限無限。問。直明二乘非實歸依便足。何須舉實法僧明權耶。答。舉權顯實故。[19]釋今知權實故。又明權歸不真故。須舉實也。問曰。何故佛中但明真。歸法僧便二耶。答。理實俱齊。是[20]並有權實。然佛[21]中[22]即真。佛大悲之因。不須破遣。法僧二內。有偽有真。所以雙舉。問。一乘說有三十四心次第成佛。王宮樹下。即是真身。將此[23]為依。何必究竟如何內不舉破之。答。佛中權實三身俱是歸依。然二乘不了。迷假愚權。執為真佛但歸依者。是實歸處。由是前文具明三身。法僧二寶。有真實。[24]真權修。迷假[25]化真[1]假。真假俱非究竟。為是法僧二中。舉權顯實也。
上明別歸訖。下明同歸。同歸者。一體三寶。於真如上。說三義故。故涅槃經云。若能計三寶常住真諦。此則是諸佛最真誓願。於中有三。初出能歸依人依別法僧。二非此二歸下。言若有眾生至是二歸依者。述曰。第二出歸依人也。言若有眾生如來調伏者。外凡位人也。言歸依如來者。地前位也。得法津澤者。十地[2]內也。生信樂心者。雙結上二。以信通漏無漏故。又解云。從若有眾生歸依如來者。十信[A21]已前。得法津澤者。地前菩薩。非得初地無漏法水之津澤。未具正潤故。言生信樂心者。初地以上。證四不壞信心也。此人若別歸法僧者。名別歸依也。於釋別彰同中。[3]有。初[4]摧別歸同是。二何以故下。以同即別非。[5]有有二。初[*]摧別即非令歸第一。二[*]摧別非令歸究竟也。言非此二歸依至是歸依如來者。述曰。令歸第一也。解云。非此二歸依。即是歸[6]依第一義諦。是歸依如來故。言此二歸依至如來者。述曰。令歸究竟也。若能歸依第一義者。即是究竟歸依如來故。言何以故至即三歸依者。述曰。以同即別非也。如來者即攝二歸依義。義歸與如來道身無異。如來者即三歸依故。上明別非同是訖。下舉如來為證也。言何以故至獅子吼說者。述曰。以如來說一乘道。四無所畏。師子吼說。談一乘道。同體三歸。深為可信。別歸法非[7]竟也。上明歸依訖。
下辨攝入。於中有二。初明權。二辨實。言若如來至無有[8]三乘者。述曰明權也。即法華經中。破三歸一。但有攝入一乘。即是如來隨彼意欲。而方便說。非真了義。名為權說也。言三乘者至即第一義乘者。述曰明實也。今此經中。具明出生攝入一乘真諦了義不隨他語。名真說故。若法華經中說。一乘是實。三乘[9]稱。此經中。四乘是實。說一乘稱權。以有無種姓定姓二乘。故各別說。說人名實。若隱此種姓。總說一乘。一乘是權。其攝大乘論為引攝一類等。欲破不定種姓。令歸大乘。非定姓故。上有五章。明行果二訖。下有八章。明教理兩種。理外無教。約理以明聖教故。
[10]於無邊聖諦中。有二。初釋無邊。二世尊聖者下。釋聖諦。
前中有五對。初行因頓漸對。二修行半滿對。三[11]出[12]戒令缺對。四證理同分對。五得果勝劣對。前中有二。初明因漸非頓。二[13]行[14]八因頓非漸。前中有二。初約人標初智斷諸地非上。二釋初智知四諦相也。言世尊至斷諸住地者。述曰。約人標初智也。二乘人。於苦法忍。初觀四[15]諦[16]之斷諸住地。不以無作之智斷無明地所以非上也。言以一智四至此四法義者。述曰斷相也。言以一智四者。謂是一有作智。分為四種也。言斷知功德作證者。[17]四智[18]然名。斷者斷集。知者知苦。功德者修道。作證者滅諦也。言亦善以下。不但能知四智之理。亦能善知此四法之與義也。上明[19]漸。下辨頓。頓中有三。初反釋上上智無漸至故。云順釋頓智名上上也。言世尊至及四緣漸至者。述曰反釋也。出世間上上者。謂是頓悟無作智故。若有作智。即有漸至之義。此出世間智。無有四智及緣漸至之理也。言無漸至上上智者。述曰順釋也。若無有四智緣漸至法者。是出世上上無作之智。由此故名為頓智也。上名行因頓漸對故。下明修行半滿對。於中有二。初順終滿。二反始[20][21]半。言世尊至第一義智者。述曰反辨[22]知半也。非二乘不[*]出無明地以初智名第一[23]義。可得由此反證二乘初智名半也。於出惑全缺對中。有三。初明[*]出惑缺。二辨出惑全。言世尊以無二至斷諸住起者。述曰明缺也。二乘以無二聖諦智。但以有作一智。斷諸[24]四住地。名[*]出惑。[25]不盡稱缺也。言世尊如來至煩惱藏者。述曰明全也。如來以不思議空智。[*]出一切煩惱[26]四住地藏稱全。非二乘境界故。言世尊若壞至第一義智者。述曰。第四證理同分對也。如來能壞五住地煩惱藏。證理既圓。名究竟第一智。二乘但斷四住。不滅其藏證[27]理分。非究竟。非第一義智也。言初聖諦智至三菩提智者。述曰。第五明得果勝劣對也。初聖諦智非究竟智。明劣也。向三菩提智。是究竟智。名勝果也。上明無邊訖。
下辨[1]出諦。於中有二。初明聖及諦不在二乘。二世尊此諦下。明聖及諦唯在如來。前中有二。初明聖義非二乘義。二聖諦者下。明諦非二乘[2]諦。言世尊聖義者至故名之為聖者。述曰。明聖非二乘也。初先舉聖義非二乘得。有量少分。釋成小聖。即二乘人。但成就有量少分功德。名之為聖。不名大聖。以未得無量全分功德故。明聖義非二乘義也。言聖諦者至緣覺功德者。述曰。明諦非二乘也。今言聖諦者。非二乘所得諦。[3]亦彼功德。要無作諦。[4]始名聖諦故。於明聖諦在如來中有三。初明聖諦如來始覺。二明如來能說。三歎聖諦深義。上二乘中。具明聖及諦。下如來中。亦合明二。唯辨聖諦者。以如來即是大聖故。言世尊至初始覺知者。述曰。第一明如來始覺也。然此聖諦。如來大師尚始覺知。反顯二乘元來不得也。言然後至是故名聖諦者。述曰。顯如來能說也。佛證無作始覺知也。復能無[5]倒。為彼世間無明㲉藏愚痴眾生。開現演說。故名聖諦也。於歎聖諦中。有二。初[6]果歎甚深。二明所智能信也。言聖諦者說甚深義者。述曰牒歎也。言微細難知至所不能信者。述曰。釋成甚深。辨知不信也。即此聖諦。義既甚深。微細難知。非心慮境。是智者所知。世間所不能信。若二[7]乘少分信。今菩薩。少分知。全分能信。佛即圓滿。故知聖諦甚深也。
[8]於如來藏章中。有四。初牒前甚深說如來之藏以生後。二明非二乘知。三歎甚深。四明不信。
言何以故至如來之藏者。述曰牒前也。初徵。後解。言如來藏者至緣覺所知者。述曰。此[9]究是理。唯如來知。十地尚不能知。何況二乘耶。言如來藏處至聖諦亦甚深者。述曰。歎甚深也。將境即知二種甚深。依如來藏處說有聖諦之義。處既甚深。故知聖諦亦甚深也。言微細難知至所不能信者。述曰。第四聖者悉信。世間不信。以理法甚深。卒難生信也。然如來藏有四種。依楞伽經。有二。謂阿梨耶識名空如來藏。[10]具足無漏薰習名不空如來藏也。依此經。有二。謂諸煩惱覆真如性。二真如理性。若本識含無漏種子。後時生報身佛。若煩惱所覆真理當顯。得法身也。本識藏故所捨也。煩惱藏故所[11]出也。聞薰藏故所生。真如藏故所顯也。
[12]於法身中。有三。初將因即果。二於說如來藏下。合因果二即二諦。三世尊過於恒沙不離下。釋因果相異。言若於無量煩惱藏至亦無疑惑者。述曰。將因即果也。若眾生自知身中具有佛性。解如來藏。因既如是。於如來法身。亦不生疑惑也。
於第二中。有三。初總舉因果即二諦。第二如是難知下。別釋二諦。第三如是八聖諦下結成四。言於說如來藏如來法身至說二聖諦者。述曰此初也。若有眾生。於藏法身。心得決定不疑者。便能信解。說二諦義。別釋二諦中有二。初總標。二問答解釋。言如是難解者謂說二聖諦義者。述曰總標。言何等說為二聖諦義者。述曰。問答解釋。有二。初問起。二答。此初也。言謂說作聖諦義說無作聖諦義者。述曰。下答也。有二。初總答。二別答。此初也。[13]別答總標也。言說作聖諦義者是說有量至四聖諦義者。述曰別答也。有二。初答有作。二答無作。有作中有三。初立宗。二釋。三結。此立宗也。有作聖諦也。問。何故此有無有八。瑜伽。安立有四。非安唯一。成唯識論。世俗勝義各四耶。答。瑜伽。據別體實性證而知者。故說非安唯一安立有四。唯識。據別法相形有勝有劣。故成各四。此經據約人說法有無各四。作是生義。起滅之用也。安立通理事二門。有作唯在聖事也。量謂限量。二乘劣智。且知有量。不知無量。何者耶。言何以故非因他能至修一切道者。述曰釋也。二乘要[14]他說[15]各四。因他始能立知苦斷集證滅修道。菩薩非由他能作四諦斷也。言是故世尊至及無餘者。述曰結證也。如來依此。說有二死二槃。分段生死。因緣俱有為故。名有為生死。變易生死。若據真理。名無為變化即有為。若據無漏法。不為業煩惱為故。亦[1]為名無為即變易。得名無為生死。從助因說。因既有二。得果非一。若煩惱障盡所得真理。名為有餘。具出一切[2]二障盡。名曰無餘也。答。無作中有二。初立宗明無作義。二釋所以。言說無作聖諦義者至四聖諦義者。述曰立宗也。法無邊際[3]也。名為無量也。言何以故至修一切受滅道者。述曰釋所以也。由具出二障。離二生死。修二智道。證不住等理。所以[4]不無[5]量也。於第三結八成四中。有二。初牒八[6]不越於四。二如是四無作下。釋云權實明盡不盡。言如是八聖諦如來說四聖諦者。述曰。第一牒成四也。理實有其八。類攝[7]實遇有四。謂苦等也。於釋中有二。初牒四無作雙[8]苦。二乘如來明究[9]竟。二別釋二義如來相。言如是四無作聖諦義至辟支佛事究竟者。述曰。第一雙分也。無作無量道理深遠。唯佛淨土。是究竟事。非二乘事為究竟。此即宗。下釋所以有二。初釋二乘非究竟。二釋如來是究竟。言何以故非下中上法得涅槃者。述曰。自釋二乘也。二乘。以欲界智為下。色界智名中。無色名上。既起三界[10]出智。唯能證有作四聖諦。不能得彼無作四聖諦。故知非究竟。下釋如來中有三。初釋如來是究竟立宗。二出無作之相。三釋疑。言何以故如來應等正覺至事究竟者。述曰立宗也。二乘不爾。唯佛而為究竟也。言以一切如來應等正覺至苦滅作證者。述曰。第二出無作相也。以如來正覺不但知現在。亦知[11]未苦三障等。總出修證盡四諦。文即為四。所以如來事究竟。言世尊非壞法故名為苦滅者。述曰。第三釋疑有二。初略標釋疑。二所以言下。出相除疑。此初也。亦可初明事滅。二明理滅也。恐有人疑[12]所苦[13]壞無所得之理。[14]今滅者非是壞法。名[15]作苦滅總也。言所言苦滅者至離一切煩惱藏者。述曰。第二出相除疑也。本有無始[16]無成故。無作無為故。無起無盡。更無遷動名常住。在纏不染名自性清淨。能除諸惑名離一切煩惱藏也。上來第二釋因果即二諦訖。
自下第三明因果相別。初果相。後因相。言世尊過於恒沙(至)如來法身者。述曰明果也。由此真理不離成就。名為法身也。言世尊如是如來至名如來藏者。述曰明因也。未離煩惱。名為藏也。
[17]自下有空義[18]覆真實中。釋前如來藏。於中有二。初總標立宗。明有二種如來藏。非未滿者所知。第二別釋。前中有二。初立二宗。二非化所知。言世尊如來藏智是如來空智者。述曰。古來相傳。以實空為如來藏者。非也。此是清辨等宗。然梵本有二[19]名。若若多名為空。空者無也。若瞬若多[20]名空性。性者有也。今言空者。從空所顯理故名空。據體有也。此明如來智故不被覆。言世尊如來藏者至本所不得者。述曰。第二非他所知。明無智故被覆。此如來藏。[21]非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本所不見不得。十地菩薩。猶不能了盡。況二乘耶。故名不見不得也。此上標宗也。下釋中有二。初標藏[22]二。第二解不見不得。前中有三。初標藏二。二別釋二藏。三舉能信人。言世尊有二種如來藏空智者。述曰標有二義藏。謂空[23]理智也。釋中有二。初釋空。二解不空。言世尊空如來藏至一切煩[24]惱者。述曰解空也。四種如來藏中。能覆隱真理名空如來藏。於金剛道後。此方出故。言世尊不空如來藏至不可思議佛法者。述曰。解不空也。此真理為煩惱所覆。不離脫等諸佛法故。當得法身。名不空如來藏也。此下。第[25]二舉能信人結也。言世尊此二空智至能信如來者。述曰。此二種藏。皆有二義。大地菩薩能信解如來也。何故但說聲聞能信。不論獨覺菩薩耶。答曰。菩薩能信。不說自成。聲聞能信。於理為妙。一是回心人。二不愚法。三如瑜伽論廣慧聲聞能信。其獨覺者。一為不見佛何能信。二亦於聲聞[26]中。上解二藏訖。自下解不見不得中。有三。初明二乘唯於四[27]不[28]處。二結也。三舉佛能知反顯二乘不知。言一切阿羅漢至倒境界轉者。述曰。由二乘等唯常樂我淨四處轉。為是不見不得如來藏二種也。言是故至本所不得者。述[29]曰結成前義。言一切苦滅至一切滅苦道者。述曰。第三舉佛[1]知顯二乘不知所由。唯有如來。滅一切苦。二生死盡。證一切滅苦道。二乘不爾。故不見不得也。
[2]於一諦章中。有二。初釋一諦義。二是滅過。一切下解一諦深妙。此一諦一依。釋前法身。身者依止義。故成唯識第十卷云。體依聚義。總說名身。法謂能持自性。非假所立。真如能與恒沙功德。為依止處。名為法身。今一諦者。一謂真理。更無差別。名為一也。諦者實也。有即言有。無即言無。今非此義。唯實名諦。即是身也。於前中有二。初總標。第二釋所以。
言世尊此四聖諦至一是常者。述曰。若有漏無漏對苦集有漏。滅道通無漏。[3]若有無為對有多義。若非為業煩惱所為。名無為。滅道俱名無為故。前文無為生死。[4]據無漏煩惱無漏助因說。若據性墮起盡。眾緣所生。名有為。非如此名無為者。即三諦俱有為。唯滅是無為。今此真如具二義故。名曰無為。一性不起盡。二非業所為也。由此一唯常也。
於釋中有二。初釋三是無常。二釋擇滅是常。前中有二。初釋。後結。釋中有二。[5]知初明有為等三義。二明非依。言何以故三諦入中為相至是虗妄法者。述曰。有何所以三諦是有為耶。以三入有為相故。有為即無常。性有起盡。無常者。無彼常有常無。名曰無常。真如有而恒有。故是常有。[6]我今三生故。簡本無今有名生也。兔角無而常無。故是常無。今三滅[7]而。簡[8]故本有今無故。此三雙無彼常有常無故。名曰無常也。若無常者即是虗妄。虗妄者顛倒。即苦集二可名虗妄。豈有道諦亦是妄耶。以非倒故。但說三界心心所是虗妄分別。不言無漏也。答。今與二諦合為文故。總名虗妄。據實道諦虗而非妄也。此上三義訖。下辨非依也。言虗妄法者非諦非常非依者。述曰。若有無[9]別定。俱三名諦。若性凝名諦。餘三即由[10]非非諦[11]不常。[*]不常故非是為依之處。所以之[12]非依。言是故(至)非常非依者。述曰。第二總結。三明非依攝入無常也。
[13]於釋一滅中有二。初釋。次結。前中有二。初一滅離有為等三義。二明是依。言一苦滅諦至非虗妄法者。述曰。此真如理[14]離有二初一滅。離有為相。非生等所遷。離彼相是常。常故非虗妄也。言非虗妄者至是依者。[15]依述曰二明依也。此一諦既非虗妄。是諦故是常故可依。三乘究竟。皆趣依彼故。言是故滅諦至不思議者。述曰能成一常也。
[16]於釋一諦深妙中。有二。初略解。二凡夫下廣解。前中有三。初法說。二舉喻。第三合。
言是滅諦至智慧境界者。述曰法說。然此真理。凡夫不能識。二乘所不知。細境。麤智不能緣故。言譬如生盲至不見日輪者。述曰喻說也。如世間人。若生盲者。離有眾色顯現於前。而自無目不能得見。復有七日嬰兒。眼睛猶弱。縱覩日色。為耀[17]石鑒。但為目眼。是初非圓日滅也。言苦滅諦者至智慧境界。述曰合法也。凡夫無始[A22]已來不覺。喻生盲者不覩色。二乘雖證[18]半道。猶嬰兒者。非見日色。恒而不滅。有盲俗者。不見苦滅。常而無沒。[19]水聖所[20]以良由至理甚深。無識淺智而不悟也。
於廣釋中有二。初略標。非凡夫二乘境界。開二章也。二別顯所由。釋二[21]別章。言凡夫識者至則是清淨者。述曰凡夫而二見所弊。顛倒不見真如。二乘雖[22]出。兩邪。智淺不能觀達。為此故非彼境也。由二章也。
於別釋中有二。初釋凡夫二見章。二釋二乘清淨智章也。於前中有四。初明邊見依我見生。二出二見相[23]収。三釋二見起之所由。四解二見作用也。言邊見者至所謂常見斷見者。述曰第一也。凡夫之人。於五受陰。妄想計著。執為身見。依此身見。計之有常有斷。名為邊見。故知邊依我見起也。問。此中欲解凡夫為惡見所弊不見滅理。何故但說二見。豈餘三見不覆理耶。答論實五見俱能覆真。此中但據根本。故說身見。身見即起邊見。為此且舉二也。問。邊見依身起。能依[24]但二。二[25]取答。二取起時不定。或通餘。此不說。邊見若起定依身。為此但言身邊二也。
言見諸行無常是斷見至作如是見者。述曰第二也。遷流造作。名之為行。此行前盡後生。二趣相接。名曰無常。愚夫不了。不覩未來生相續。遂計為斷。名為斷見。心心所法。微細難知。本識一類。常無改易。不了是識。便計為我。此我恒通。能作業受果。無有生滅。妄執為涅槃。常住不滅。即名為常見。[1]七由妄想見故作如是見也。言於身諸根至妄想見故者。述曰。第三明起二見所由。有二初斷。二常。此斷見也。於身諸根者。謂於五根四大種。[2]次起分別思惟度見。此[3]根相續。斷壞於後。不見遂生斷相。謂或身滅起[4]中見也。言於心相續至妄想見故者。述曰明常見。於心相續者。謂於心心所法上起。或可是本識相續不斷容他執故。愚[5]闡者。謂無明覆心。不達本識。或一切心法非常非我也。不知剎那間者。然心心法。念念謝滅。[6]為餘境易[7]達。[8]時不定。若准此說間言。上文於心者。通一切心法。非唯第八。以此中說餘境間故。又可[9]間又間者未必為餘境所隔名間。但是念念前後相續剎那不同。名之為間。上文於心者。唯是第八故。攝論第一云。何容分別此度為我心第八。始從無始終至金剛。行相一類。無改易故。故知今執為常。謂是涅槃。不離第八也。意識境界者。謂諸心法。皆第六緣。名意[10]識境。若取第八為心者。即意識言。通六七兩識。意及意識故。類形業道相似不違。此法起常見故。[11]妄想生也。
言此妄想見至不淨淨想者。述曰。第四明二見作用也。若常見。於彼心法之義。昔非涅槃今妄計為涅槃。趣於[12]上名若過。作[13]異分別。起常見。若斷見。於身根彼義未來實有。不達至處。深計為斷。情慮不到名不及。作[14]異分別。起斷見也。由此二見有情於五受陰起常樂我淨。非我等上起也。
於明二乘清淨智中有三。初明二乘不見。二明隨順者能見。三舉二乘極果。顯初業當得也。言一切阿羅漢至本所不見者。述曰第一明二[15]業智識。於一切若總別。[16]若真俗。若理。若虗實等境。及如來法身。本來不聞不見也。
於第二明隨順中有二。初總標。二釋所以。言或有眾生至是名正見者。述曰。若有眾生。雖是凡夫。有大乘種姓。不愚於法。聞佛所說常等四德。即便隨信。言不虗妄。名為正見也。下釋所以中。有三。初明起四不倒。二結名正見。三名真佛子。言何以故至淨波羅蜜者。述曰。於四德中。能深悟解。波羅蜜。到彼岸義。信真理是常是樂是我是淨。不起於無常等妄起常等。如是解者。名為正見。此中或破凡夫四倒二乘四倒。或約煩惱業[17]生四障。或約闡提不信等四障。具說亦得也。言於佛法身至是名正見者。述曰。第二結名正見也。言正見者至得法餘財者。述曰。第三明真佛子。有三釋。若有無漏法爾種子。樂大乘上果。如來攝受。名真佛子也。從佛口生名聞慧。從正法生思。慧。從法化生謂修慧。於七聖財。未能證盡。[A23]已得少分。名得法餘財也。二是佛子者。三乘不定性人。其性定故。如來攝受。名真佛子。從佛口生聲聞也。從正法生緣覺也。從法化生大乘也。法財各自隨分證得也。三真佛子。如前解。言從佛口生。謂初發心十信也。從正法生。十[18]信解十行十迴向也。從法化生。謂四善根位中。得法餘財。謂至見道[A24]已去也。
於第三舉二乘極果顯初業當得。於中有二。初舉極果定性者不能。況初業人。二釋初[19]當業所以。前中有二。初單舉二極果。二相例也。言世尊淨智者至波羅蜜者。述曰。波羅蜜。名到彼岸。故是二乘極果也。言此淨智者至況四[20]智依智者。述曰第二相例也。二乘極果淨智。尚不知一苦滅諦。況二乘初學依四諦智之人能了耶。言何以故至說四依者。述曰。下釋所以。二乘初業者。謂二乘人。創迴心向大乘時。名為初業。以不愚於法。然於彼義中。無間道當覺。解脫道當得也。為彼故世尊說四依者。此是反顯。世尊為彼決定種姓愚法之人說[21]四智。及顯初業之人不愚於法。當覺當得。世尊不為說四依智也。[22]言或可如是反顯此文即解不定性人未迴心時世尊為說四依智也。於一切依中。有二。初明安立非安立二諦依義。二世尊生死者下。明如來藏即生死涅槃為迷悟依也。前中有二。初明安立非安立。若依詮顯諦真如滅諦收安立也。若癈詮談旨真如非滅攝非安立也。言世尊此四依者是世[1]間者。述曰明安立諦也。若據性。是有漏名世間者。即無漏名出世。若據有此相狀名世間。安立四諦。俱名為世間法也。言世尊一依者至所謂滅諦者。述曰。明非安立諦也。謂滅諦更無差別名一。諸法之止住處名依。於一切依中。此最上第一義依不可思議也。
[2]於第二明迷悟依中。有二。初迷依。二世尊若無下明悟依。迷中有二。初本際依。二世尊生死生死下。明不一不異。前中有二。初明生依。二明依持依。
言世尊生死者至本際不可知者。述曰生依也。生死妄法由迷故生。依真而起。如來藏既如下無始本際不可知。如滿月輪故至無始不可得也。言世尊有如來藏故至是名善說者。述曰。依[3]持。如波依水。波[4]無有水有波。波水不異。我今生死。依於真如。由理故能[5]持生死也。此解依訖。
自下第二解不異不一。於中有二。初釋。二是故下結。前中有二。初明不異。二明不一。前中有二。初解生死名。二正明不異也。言世尊生死生死者至是名生死者。述曰。為生死過多故。[6]其[7]聖言生死。於[8]異領納。受果為先。本識執受諸根名受根也。若諸受根沒不受名為死。若次第受根起名生也。又[9]云諸受根彼次第不受名死。若諸受根次第起名生也。若言不受根名生。豈有一根不為本識執受耶。應問法師。言世尊生死者至有死有生者。述曰。第二明不異。然此二法。依如起。離本無末。虗幻所生生死法。今如來藏。猶波即水。但由世間假立說故。道有生死二名。窮其實也。真外無妄。言說有故。故知不異也。解不一中。有二。初解生死。二明不一。言死者諸根壞生者新諸根起者。述曰。諸根壞[A25]已名死。諸根新起名生。故說無常有生滅也。言非如來藏有生有死至常住不變者。述曰。如來藏者性也。凝然永離有為等相。但妄有生死二。非如來藏有此二法也。若將如來藏一向一者。豈如來藏亦有生死。故知不可[10]定一定異。故大乘宗。一切諸法。不異不一也。自下結。結中有三。初總結如來藏是依等。二出所依持法體義。三舉不能為依外顯出能為依[11]法。言是故如來藏至是建立者。述曰。如來藏生死之依。能持生死。生死妄法。由此建立。建立者施設造作義。談是本故也。言世尊不離不斷至佛法者。述曰。第二出所依法[12]體。真如常一故曰不離。非妄可染名為不斷。無為故名不脫。一類故名不異。非一識議所得。名不思議佛法也。言世尊斷脫異外至是如來藏者。述曰。第三生死妄。[13]謂是斷是脫是異。此二外別有一法。不斷解等故。真如理性[*]體。為依持建立者。是如來藏也於明悟依中。有二。初明無藏不能。二明有藏即能。前中有二。初標。二釋。言世尊若無如來藏者至樂求涅槃者。述曰。若無種姓有情。無佛性故。常為無明所覆。究竟不能厭苦欣求涅槃。或可以無慧解。不能照了。簡擇是非。亦不能也。言何以至樂求涅槃。述曰釋也。由因中有眼等六識。果上心法智。佛地智強而識劣。但以心法智為名。因中識勝而智劣。乃據六識以為[14]因。若因對[15]果應[16]有。亦以果形因。因應心智。各據一義。亦不相違。由此七法剎那不住。念念不種。為是不能厭苦樂求涅槃也。
言世尊如來藏者至樂求涅槃者。述曰。第二明有藏即能。以如來藏。本來無際。不生不滅。由是能厭苦樂求涅槃也。於顛倒章中。有二。初明非四執所緣。二明非三類有情境。言世尊如來藏至非命非人者。述曰此非我等執。如唯識抄說也。言如來藏者至非其境界者。述曰。外道異生。不達真俗二理。迷真執事。人我遂生。名墮身見眾生。[17]人執也。二乘雖斷我愚。而於諸法。執有法體。名顛倒眾生也。如執[18]法也。清辨等類。堅執空理。撥無實有[19]真亦無。名空亂意眾生。如撥無四塵也。
[1]於自性清淨章中。有二。初勝鬘自說。二如來述贊。前中有二。初略明清淨義。二何以故下。廣辨清淨等義前略中有四。初明自性清淨。二明其用[2]深。三下情不測。四唯佛能知。
言世尊至自性清淨藏。述曰。明自性清淨也。有四藏。一法界藏。通非情故。二法身藏。唯情所收故。三出世間藏。出纏也。四清淨藏。在纏也。言此自性至上煩惱所染。述曰。第二彰其用[*]深也。性雖本淨。而為客塵所汙故。言不思議者。述曰。第三下情不測也。言如來境界者。述曰。第四唯佛能知也。上略明四義訖。
自下廣辨。亦有其四。如次即是。言何以故至而能得染心者。述曰。解第一也。言剎那善心者。謂無垢如[3]也。即此二心性非煩惱故。言觸者。和合一味義。此心與煩惱。既不和合一味何得說有染心耶。心者。真實義。謂真如也。言世尊至煩惱染心者。述曰。解第二也。雖復性淨。然為五住地之所染也。言自性清淨至難可了知者。述曰。解第三也。既有[4]情淨染依二名。實難了也。言唯佛世尊至如實知見者。述曰。解第四也(於中有十解如樞要說)。
[5]第二如來述讚中。有二。初內心隨喜。二發言述可。言勝鬘夫人至佛即隨喜者。述曰。第一內心隨喜也。於發言述可中。有二。但述可前四義中收二。不述前二義易知故也。言如是如是至亦難可了知者。述曰。第一述前第三非下情測也。言此二法至唯信佛語者。述曰。第二述前第四唯佛能知也。
於如來真子章中。有三。初明信利益。二於我滅後下。明[6]歎信利益。三信如來者下。結信利益也。前中有二。初略明信者能隨順得究竟。二廣解五種觀也。言若我弟子至而得究竟者。述曰。第一略明信也。言隨信者。謂四十心中也。言信增上者。謂四善根中也。言依明信[A26]已者。謂初地[A27]已去證得四不壞信。即能隨順法智。而得究竟也。四不壞信。謂三寶及戒故。於廣解五種觀中。有二。初解五觀。二總結也。於五種觀中。有二。初二明染觀。第二有三種。明淨觀。前染中有二。初一觀十二入。第二觀因果也。言隨順法智至觀察業報者述曰。第一觀染也。言根意者六根也。言境界者六塵也。因緣無定之身。施設恒無定實。[7]名意名意解。言業者因也。言報者果也。言觀察阿羅漢眠至聖自在通者。述曰。第二明觀淨也。有三觀。分為二。初[8]人明淨果。後二辨淨因。言眠者謂是煩惱。羅漢身中。此眠既斷。即知是無學果。今時仰學故。又云。二乘入滅無餘。與眠相似。名眠也。言心自在樂禪樂者。謂得四禪樂在身而常[9]得四禪樂在身而常願樂故。言聖自在通者。謂觀三乘所得神通也。言此五種巧便觀成就者。述曰。第二總結也。言於我滅後至入大乘道因者。述曰。第二[10]歎信利益也。由能具信增上隨法智故。雖為彼染。然自性淨。即是究竟。入大乘因也。言信如來者至不謗深義者。述曰。第三結信利益也。
[11]於明勝鬘師子吼章中。有五。初勝鬘承力求說。二如來聽許。三勝鬘正說。四[12]說[A28]已頭敬佛足。五如來述讚也。言爾時勝鬘至復說斯義者。述曰。第一承力求說也。言佛言便說者。述曰。第二如來聽許也。今正是時也。言第三正說中。有二。初簡去善人。非是所化。二諸眾生下。偏就惡人。以明化益。前中復二。初舉三種善人。二願此諸下。總[A29]已簡之。前中復二。初略解。二何等以下廣解。言勝鬘白佛言至入大乘道者。述曰略釋也。勝鬘云。有三種善人。而不須化。謂於深義不生誹謗名自離毀傷也。能生出善根。生大功德。復能求無上覺。名入大乘道也。於廣釋中。有二。初徵。二釋。言何等為三者。述曰徵起也。既言三種善人。何者是耶。於釋中有三。列三種名。即為三段。初自利。第二利他。第三於甚深義仰推如來非我境界。言謂若善男子至甚深法智者。述曰。第一自利也。於[13]如義中。不生誹謗。離自毀義。名自利也。言若善男子至隨順法智者。述曰。第二利他也。能隨順法智。廣利眾生。名利他也。言若善男子至仰[14]推如來者。述曰。第三仰推佛也。此是住分智故。言除此諸善男子善女人[A30]已者。述曰。第二結也。言諸餘眾生至而調伏之。述曰。第二約不善人。而明化導也。言爾時至佛足者。述曰。第四頭敬佛足也。言佛言善哉善哉至能說此義者。述曰。第五如來述讚也。第三[1]是述依行分中。有三。初如來等還。二爾時世尊入祇洹下。重述其教。三時天帝釋至歡喜奉行。大眾奉行也。於還中有二。初如來還國。二入城中下。勝鬘入城。如來還中。有二。初世尊還國。二時勝鬘下。夫人隨[2]含。言爾時世尊至還舍衛國者。述曰。第一如來還國也。七多羅者。一樹高七仞。一仞高七尺。總一樹高四十九尺。七樹即說三百四十三尺。言時勝鬘至具足念佛者。述曰。第二夫人隨念如來具有三業。言還入城中至皆向大乘者。述曰。第二勝鬘入城也。夫人住宮。與王城別。故說入城。於重述中。有三。初如來告念。二應念即至。三佛為說以明付屬也。言爾時世尊至及念天帝釋者。述曰。第一告念也。言應時至住於佛前者。述曰。第二應念即至。[3]於第三佛為說經付屬中。有二。初如來說經。二始明付屬。言爾時世尊至廣說此經者。述曰。第一說經也。
於第二付屬中。有二。初通付屬天帝阿難。第二復次憍尸迦下。別付屬天帝。於通中有二。初[4]難益勸持。第二時天帝釋白佛下。[5]問奉行。前中有二。初告天帝。二復告阿難。前中有三。初總告勸持。二校量勝劣。三是故下。總結受持。言說[A31]已至此經者。述曰。第一總告也。於校量中。有二。初舉餘行大勝。二對持經猶尚不及。言憍尸迦至波[6]羅者。述曰。第一舉勝也。言若復至為人說者。述曰。第二方比不及。言是故至分別廣說者。述曰總結也。言復告阿難至四眾廣說者。述曰。第二告阿難也。於第二問經奉持中。有二。初天帝問持。二如來正答。言時天帝至云何奉持者。述曰。此經問名。請奉持法也。於如來正答中。有二。初讚法深妙[7]如見極[8]離。二今當下。前略為說。前中有二。初歎經非二乘境。二歎經微妙。言佛告至知見者。述曰。歎非境界也。言憍尸迦至大功德聚者。述曰歎妙也。於如來為說中。有三。初如來勅聽。二天帝等受教。三正為說。言今當至念之者。述曰。第一勅[9]諸許說也。言時天帝至受教者。述曰。第二顯受。言佛言至師子吼如是受持者。述曰。第三正說正答。答中有二。初句答前名。後句答前持也。於別付天帝中。有三。初歎經深。二正付屬。三奉尊教。言復次至入一[10]二乘道者。述曰歎深也。言憍尸迦至廣分別說者。述曰。第二正付也。言帝釋至頂受尊教者。述曰第三遵教。言時天帝至[11]歎奉行者。述曰。第三依行分也。其中真草未定規矩。如有人寫者。好用心力。仰於感享歲。影從法師。首尾中間。曾無蹔捨。謹於界[12]部寶國伽藍。令[13]自春初。聽勝鬘經及二十論。隨所採撮。諮聽未聞。既受指麾。編為述記。但文約義廣。披閱稍難又於[14]儀鳳二年夏洛都東太原寺。重更普搆。舒文展義。疎缺更㬲。廣引文證。庶後學者。願莫𠷣焉。義令記也。
勝鬘經述記卷下(終)
校注
[0911009] 二一本作一 [0911010] 四住地無明住地七字下文作五住地 [0911011] 能一作強 [0912001] 即一作既 [0912002] 一無業字 [0912003] 非下一有悲字 [0912004] 彰一作障 [0912005] 樂一作更 [0912006] 一無在字 [0912007] 在下一有力字 [0912008] 不得已下十三字一本無 [0912009] 者疑剩字 [0912010] 礙下疑脫之 [0912011] 根上疑脫無 [0912012] 無者字 [0912013] 三疑剩字 [0913001] 仰疑假 [0913002] 故一作收 [0913003] 不一作小 [0913004] 一無等字 [0913005] 事上一有三字 [0913006] 無一作涅槃二字 [0913007] 四一作曰 [0913008] 一無言字 [0913009] 分下一有別字 [0913010] 理下一有謂字 [0913011] 味上疑脫等 [0913012] 解上疑脫解脫味者四字 [0913013] 遂一作逐 [0914001] 解體一作觸對 [0914002] 後下名下一并有果字 [0914003] 一無果字 [0914004] 天疑上 [0914005] 如上疑脫二字 [0914006] 明下一有得字 [0914007] 心下一有心字 [0914008] 豈一作常 [0914009] 無曰字 [0914010] 一無義字 [0914011] 說中已下九字重出 [0914012] 法下疑脫執字 [0915001] 出一作斷 [0915002] 在一作若 [0915003] 異作柔 [0915004] 住一作忍 [0915005] 外下有不字 [0915006] 見疑剩字 [0915007] 非一作唯說二字 [0915008] 實下一本有權化相身受用故實破化身化相他受用故十七字 [0916001] 語限一作限何 [0916002] 化一作他 [0916003] 慮作邊 [0916004] 舉一作通 [0916005] 亦一作名 [0916006] 慰作生 [0916007] 故一作據 [0916008] 聖一作其 [0916009] 安上一有生字 [0916010] 身下一本有也言若復至善說如來者述曰雙結法受二身十八字而無據世間稱五字 [0916011] 住下有法字 [0916012] 上一作下 [0916013] 令疑全次同 [0916014] 一無之法二字 [0916015] 出下一有僧字 [0916016] 不下一有全字 [0916017] 中疑事 [0916018] 僧下一有也字 [0916019] 釋一作又 [0916020] 一無並字 [0916021] 中下有權者二字 [0916022] 即下有是字 [0916023] 為下一有偽字 [0916024] 真疑有 [0916025] 化疑混 [0917001] 一無假字 [0917002] 內一作因 [0917003] 有下一有二 [0917004] 摧一作惟次同 [0917005] 有一作前中二字 [0917006] 依下一有如來若歸依五字 [0917007] 竟上疑脫究字 [0917008] 三一作二 [0917009] 稱下一本有權以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故息處說二密遺二人等也若二十二字 [0917010] 無邊聖諦章第六 [0917011] 出一作斷下同 [0917012] 戒作惑 [0917013] 一無行字 [0917014] 八疑明 [0917015] 諦下一本有唯以一有作四諦七字 [0917016] 之下有智字 [0917017] 四上有出字 [0917018] 然作體 [0917019] 漸下一有也字 [0917020] 半上一有辨字 [0917021] 半下有言世尊至第一義智述曰順明終滿如來智以十地終金剛喻智出五住地聖行方滿名第一義智故三十九字 [0917022] 知作初 [0917023] 義下有智字 [0917024] 一無四字 [0917025] 不一作界 [0917026] 四一作五 [0917027] 理下一有[□@□]字 [0918001] 出一作聖 [0918002] 一無諦字 [0918003] 亦下一有非字 [0918004] 始下脫覺字 [0918005] 倒一作作 [0918006] 果一作牒 [0918007] 乘下一有少分知三字 [0918008] 如來藏章第七 [0918009] 究一作二空二字 [0918010] 具足一作有是 [0918011] 出一作斷下同 [0918012] 法身章第八 [0918013] 別答等五字疑剩 [0918014] 他上一有由字 [0918015] 各四作曰 [0919001] 一無為字 [0919002] 一無二字 [0919003] 也疑剩字 [0919004] 不下一有作字 [0919005] 量下有諦字 [0919006] 一無不字 [0919007] 實遇一作莫過 [0919008] 苦一作屬 [0919009] 竟下有不究二字 [0919010] 出一作斷下同 [0919011] 未下一有來字 [0919012] 所疑取 [0919013] 壞下一有淨字 [0919014] 今下有苦字 [0919015] 作疑為 [0919016] 無下一有為字 [0919017] 空義隱覆異實章第九 [0919018] 覆上一有隱字 [0919019] 一無名字 [0919020] 名下一有為字 [0919021] 非疑剩字 [0919022] 二下一有有字 [0919023] 理一作謂 [0919024] 惱下一有藏字 [0919025] 二疑三 [0919026] 中下一有收字 [0919027] 不下一有倒字 [0919028] 處下有轉字 [0919029] 曰下一有第二二字 [0920001] 知上一有所字 [0920002] 一諦章第十 [0920003] 若上一有若無漏三字 [0920004] 據上一有故字 [0920005] 一無知字 [0920006] 我疑剩字 [0920007] 而疑故 [0920008] 故疑剩字 [0920009] 別一作刊 [0920010] 非疑剩字 [0920011] 不一作無次同 [0920012] 一無之字(該當箇所ミアタラズ。[○@編]) [0920013] 一依第十一 [0920014] 一本無離有等六字 [0920015] 一無依字 [0920016] 顛倒真實章第十二 [0920017] 石鑒疑所弊 [0920018] 半一作中 [0920019] 水疑大 [0920020] 以下一有文字 [0920021] 一無別字 [0920022] 出一作斷 [0920023] 收一作狀 [0920024] 但下一有舉字 [0920025] 取下有亦依我何不說有三八字 [0921001] 七疑此 [0921002] 次上一有如字 [0921003] 根一作於 [0921004] 中一作斷 [0921005] 闡一作闇 [0921006] 為上一有或字 [0921007] 達作奪 [0921008] 時下有時字 [0921009] 間又二字一本無 [0921010] 識下一有名意識三字 [0921011] 妄想等四字一本無 [0921012] 上下一有名字 [0921013] 異作業字 [0921014] 異上一有業字 [0921015] 業一作乘 [0921016] 一無若字 [0921017] 生下一有等字 [0921018] 一無信字 [0921019] 當業一作業當得三字 [0921020] 一無智字 [0921021] 四下一有依字 [0921022] 一無言字 [0922001] 間下一有法字 [0922002] 依藏本已下自性清淨章第十三 [0922003] 持下一有依也二字 [0922004] 無作依於水三字 [0922005] 持一作得 [0922006] 一無其字 [0922007] 聖作重 [0922008] 異作果 [0922009] 云一作可 [0922010] 一無定一二字 [0922011] 一無法字 [0922012] 體一作能次同 [0922013] 謂一作法 [0922014] 因一作目 [0922015] 果下有果字 [0922016] 有下有識字 [0922017] 人執一作喻執蛇三字 [0922018] 法一作強 [0922019] 真下一有理字 [0923001] 自性清淨章第十三 [0923002] 深一作染次同 [0923003] 也下一本有剎那不善心者有垢如也十字 [0923004] 情疑清 [0923005] 如來真子章第十四 [0923006] 歎一作難 [0923007] 一無名意名三字 [0923008] 人疑一 [0923009] 得四等重出 [0923010] 歎下一有於難二字 [0923011] 勝鬘師子吼章第十五 [0923012] 一無說已二字 [0923013] 如一作妙 [0923014] 推疑惟 [0924001] 是疑還 [0924002] 含疑念 [0924003] 一無於字 [0924004] 難一作歎 [0924005] 問下一有經字 [0924006] 羅下疑脫蜜字 [0924007] 如一作知 [0924008] 離一作難 [0924009] 諸疑聽 [0924010] 一無二字 [0924011] 歎一作歡喜二字 [0924012] 部一作喜 [0924013] 自春初一作月一字 [0924014] 儀鳳二年慈恩示寂永淳元年此當四年之前【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9 冊 No. 352 勝鬘經述記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