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勝鬘經述記目次
- 卷之上
- 如來真實功德章第一
- 十受章第二
- 三願章第三
- 攝受章第四
- 一乘章第五
- 卷之下
- 一乘章之餘
- 無邊聖諦章第六
- 如來藏章第七
- 法身章第八
- 空義隱覆真實章第九
- 一諦章第十
- 一依章第十一
- 顛倒真實章第十二
- 自性清淨章第十三
- 如來真子章第十四
- 勝鬘獅子吼章第十五
勝鬘經述記目次(終)
勝鬘經述記卷上
此經有三分。初說經由致分。二如來妙色身以下。加持廣說分。三爾時世尊放勝光明等下。還述依行分。前中有二。初諸經通敘。二時波斯匿王下。此經別敘通敘中。若依大智度論有六。一謂如是。二謂我聞。三時。四佛。五處。六眾。明文。若依佛地論有五。如是我聞。總合為一。為令生信。何以然者。若說如是。即我聞別者。既說我聞。欲聞何法。以即前是別故。今總為一。今言如是前法我從佛聞。合一為勝。問。此言佛住。乃至餘經。復言佛在耶。答。在者遊化之處。住者遊化所居。古釋有多。非關三住等義也。問。佛地有五。何故此經獨無教所被機耶。答。勝鬘長為國后。生在深宮。出入既難。折法至重。如來愍其聰慧。為現空中。居將每逐。眾人恐招議論。於空挺住。復釋譏嫌。所以此經無通敘眾。勝鬘眷屬。即教被機。創聽深經。非常隨也。如來獨往。所以無常應隨眾。既在孤獨園中。豈是勝鬘說經之處耶。解云。不舉說經之處。但談付屬之所也。問。付屬之所。尚列為處所。何不標付屬之眾作同聞之人。解云。付屬之眾。非是所為。故此不列。付屬之處。佛意故偏釋。又解。此經亦有同聞眾。故下經云。天龍八部等。但是經家隱前顯後。若列在初者。恐時人謂給園眾生同聞勝鬘所說。此經隱前顯後者。耆闍雖無。祗洹眾有。為成二家別。故有隱顯也。
於別敘中有四。初平章遣信。二勝鬘得書以下。勝鬘喜請。三即生此念時等。佛現在空。四勝鬘及眷屬下。接歎歸禮。前中有二。初談平章因。二明遣使果。
[2]言波斯匿王者。此謬也。應言鉢羅犀那[3]恃。此云勝軍也。其仁王經云。波斯匿王。是月光王也。今三藏會云。有二種王。名此人非。故十六群童子為義。言末利夫人者。本非正妃。未得為三夫人列。[4]故末利[5]人也。以能有扶夫之用。名曰夫人也。二云末利者薗名。從因地受稱。名末利夫人也。應云末利迦。此云造鬘者。此女先是摩訶男家守園賤[6]士。因施佛飯。奉願隨身當為國母。因即現報。每以眾綖貫華。名造鬘者。問。何故古名塵頭婢耶。答。[7]抄筆者誤。然三藏意說。此以造華鬘串於頭上。為此方不解故。置華於頭上。欲莊末利。名造鬘者。此方不悟。遂疑[A1]己心。名塵頭婢。儻置餘華。應名眾色頭婢耶。言信法未久者。為夫[8]搶歸佛法。其信未堅。然婢雖久淨心隨夫。總言未久。此談平章之因也。若言未久。如何能[9]難如來三德耶。應云信法未久。書寫家錯故。
第二明遣使果。正辨平章中有四。初歎女德高。二夫人敬諾。三作書遣信。四使者依行。於歎女德中有五。初汎示平章。二明[1]女字。三恰[2]受四歎女德高。五正明籌議。
言共相謂言者。汎示也。問曰。兩人相對。言論談道。可說共相。下獨夫人敬諾。唯王語。何得稱共相謂言耶。答曰。四解。二情和順。故名為共。夫獨申語曰謂言。所以下文夫人敬諾也。又可兩面相覿無反曰共。王出言告。稱曰謂言。夫人面難相對。上文由是未語情無違背。下文所[3]以言。又可其王發語。夫人許諾[4]操云如是。即謂共相。非夫人先發。下獨稱敬諾也。又云。欲明父母俱解常住。共宜重欲及女同得此解。故言共相謂也。
言勝鬘者。二明字也。梵音云末利室羅。此云勝鬘。有三義。一云。夫人種因久遠。行果[5]令生。聰慧利根。堪聞妙法。灌勝法在心。是鬘者之女。故名勝鬘。二云。然末利產生既多。上有瑠璃太子。能除釋種。下有金剛女。門亦不逾。中有勝鬘。形貌端政。才量難思。復為用妃。末利深生敬重。是夫人愛勝之女。鬘過勝故。名曰勝鬘。三云。其母初為賤餘。後始高尊。然女終始俱珍過母。母邊勝故。名曰勝鬘也。問。既標勝之足。何須復道夫人耶。解云。子尊不加於父。雖為國后。然是女所以先標鬘。為與貴重人作軌則。復置夫人之德。若稱正名。便違他國法也。
是我之女者。三恰念也。彰[A2]己語知。[6]也言夫人。足知是女。何須重言是我之女耶。二解。[7]如前作書為別餘女故。二云。本[8]來解常之時。生死之女。今[A3]已解常。名真女。故須重也。
言聰慧等下。四歎德也。於中有二。初聰至悟者。生知之德。二從若至無疑。長益之能。亦可初在凡之德。後居聖之德。又可初有漏之德。後無漏之德。茲出性天然。如寶[9]在自潔非不成其器。要見佛而無疑。於生知之德中。有二義。為六。或可為三。言六者。一聰。聞法即悟。不假裁節故。二慧。簡擇是非故。三利根。速證真理故。四通。事理無[10]擁故。五[11]愍。明而不亂故。六易悟。聞能速解故也。云三者。上三是標。下三是釋。通故聰。簡故通也。敏故慧。[12]疎略之慧。易悟故利根。簡諸外道故。此出性天然。名生知德也。言若見佛者至心得無疑者。述曰。明長益之能。有四解。由逢佛故必速解法。修善也。心得無疑。離惡也。惑有見修障聖唯見。見中萬品。疑是為先。今所以[13]獨疑也。二云。以遇佛故。得正理證。必速解法也。大智能生。心得無疑。三云。善謂二種性得方便。方便中有三。謂聞思修。[14]故由近善知識。有聞思二慧起。即若見佛者。必速解法也。因二得定。修慧便生。簡擇諸法。謂心得無疑也。四云。勝鬘四諦具證。名為速解法也。四種淨在身。魔不能滅。謂心得無疑也。
言宜時遣信發其道意者。述曰。第五正辨籌議也。心[15]信堪可。故說名宜。今正應爾。故名曰時。上人慰下稱遣。今傳意到曰信。信至大願。遂生行因。故菩提乃尅。所以名為發其道意也。言夫人白言今正是時者。述曰。夫人敬諾也。聞法是時。宜應速往也。
言王及夫人等者。述曰。第三作書遣信。於中有二。初作書。第二遣信。言王及夫人至無量功德者。作書也。言與勝鬘書至讚。彰能歎也。如來以下。明其所歎功德無量。不可具陳。今少稱揚。故名略讚。乘如實道。名曰如來。內德無窮。稱為無量。行因所得。乃以功德為名。問。父母愛女情重。義言天隔。何不[16]噯女來聽合彼儼思。何得[17]菴含略讚功德耶。答。不得有二種過。若[*]噯女來聽。夫所制物。若合遙念。恐生我慢。但可略示尊名。任自安念也。
言即遣內人名旃提羅者。述曰。第二遣信也。旃提羅者。古釋使人名故。今解不爾。此名聲類。有三種名。戰陀羅。月也。旃陀羅。屠兒也。今旃提羅者。黃門兒也。總談其德。非獨使人之名也。
言使人奉書至敬授勝鬘者。述曰。第四使者依行。言阿踰闍國者。此云無生國。以此國中多學大乘無生觀故。從學為名也。此王名[18]右稱王故。尊信既重。不可守門。以是內人。今直入其宮內。必為下隷。所以須護於勝鬘。故名為敬。前跪申手。付書了彼。稱為授也。上為第一平章遣信也。
言勝鬘得書以下。第二勝鬘喜請。於中有二。初明喜。二明請。
前喜中有二。初得書歡喜。二向旃提羅等下。敬讚歡喜。問。勝鬘得書。何[19]利作此歡喜耶。答。有三解。一云。見送書人。異於常徒。表此書中。必有勝事也。二云。書有二種。謂吉凶故。向觀此人形。顏貌怡悅。定非凶事也。三云。勝鬘大士隱迹女人。欲化此國之人無由。及今得書[A4]已。近適[1]侶情。遠合化道。眾生根熟。正堪聞法。所以歡喜。
言我聞佛音等者。述曰。第[2]二喜也。問。勝鬘先未見佛。但覩其書。只可眼見。如何得聞耶。答。有五說。一云。論實讀書。應名眼見。聽彼者言述。依此名聞。二云。無辟林解云。勝鬘讀書。非是耳聽。今將眼讚耳。故名我聞。此解不可。三云。若論語表。獨在於聲。紙載其文。色非表業。今見色文而起解。若覩相而思仁。鑒果意念其因因。故實為聞也。四云。口讀於書。耳聞[3]昔。名聞也。五云。勝鬘得書意。父母作書意。令勝鬘讚書請佛。今既得[A5]已即請。如似我身於父母前坐聞相似。[4]名聞故也。問。此我聞一頌。異說何耶。答有二意。一云。恭敬使人。此意云。今我得書。聞佛名譽。世所無[5]此。實生希有。汝今所[6]欲。如來[7]實。實如言者。我今[8]抑汝劬勞之甚。故曰應當修供養也。二云。供養如來。非使人故。此意云。我聞如來功德好音。所言若真。我今應當具以三業修持供養如來也。此是旁義。故無辟林云。使人汝言若真。與汝作衣裳。問。上文云。勝鬘具聽。聰慧利根。一聞領悟。無所凝滯。下文復說。我久安立汝前世[A6]已開覺等。如來非使人。乃是有疑。如何說聰耶。答有二解。一云。前後二文。實為聰敏。但聞即悟。無有疑心。今此示相生疑。欲令事事皆審。喻如復若如來知而故問也。二云。此中實生其惑。何故前文說[9]聽等耶。有二種義。前約生知之德天性。所以言[*]聽。後據長益之能。[10]愴實生於心或。功德勝故。由是生疑。
言仰惟佛世尊等一行。明請也。問曰。仰惟伏惟。此二何別耶。答。深心任念名曰伏惟。佛德既高慕遵曰仰。言普為世間出者。普有二義。謂遍故並故。遍故無所不遊。並哉若日輝於東域。普照天下。喻大智也。
言即生此念時等一行。第三勝鬘嘿說。現於空。王[11]言不得輙爾。不將常隨之眾入宮。恐招議論。如來所以在空。放光故智德圓。現身故斷德立。又可上恩德[12]利他具。下斷德是自利。又可放光故令滅諸纏。現身故令修萬行也。二云。地是有。空是無。如來在空者。明佛體有相[13]生空故空也。三云。世間處空必離去地。表如來脫三相離生死地也。
言勝鬘及眷屬等一行。第四接歎歸禮。接故身業也。心故意業也。歎故語業也。問。夫言接足親捧尊容。佛既住空。如何接足耶。答有二種。一身親[14]一身接。二意親名接。今勝鬘相對尊容。意立名接也。
下說一章下正說分。言如來妙色身等以下。第二加持廣說分。於中十五章經。分之為二。謂自利利他行。前十四名自利。第十五名利他。利他即自利。一無別。何者。修智惑滅名曰自利。說授他學名曰利他。利他若成攝歸即是自利。故言為一。前自利中有二。初十三明法。第十四辨人。人無別體。攬實以成人。故前為法。十四為人也。依攝論瑜伽有三義。一處。二修行。三修行者。攝論云。十殊勝者。前二為境。今是處也。中六為行。乃修行也。後二為果。即是修行之者。今[15]十章中。既見法身真境。生滅之塵。二境共圓。名境處也。前十四章修其萬行。第十五章名修行者。其人是也。前法中有四。謂教理行果。初有四章名行。第五一章明果。後有八章。總為教理。問。何以不次第耶。答。教理前世開覺。所以後明。行果曾來示修。今時無說。於中有二。初有二章明行。修二章明願。行中有二。謂有漏無漏。或有世間出世間。或有自利利他願也。
於真實章中有四。初六行頌。讚歎如來。二有一行頌。佛許攝受。三有一行頌及少長行。勝鬘歡喜設禮[16]處恭。四佛於眾[17]生下。見殷懃為其授記。
於六行中有二。初五行歎佛。次有一行。發心求攝。於前中有二。初四行。別歎三事。總歎涅槃。次有一行。總歎眾德。別歎福智。
於前中有三。初二行歎法身。次有一行歎解脫。次有一行。歎摩訶般若。歎法身中即是三身佛也。問。涅槃所說三事唯是法身。此處及成唯識三身為法身耶。答。涅槃據如一體義說三名。此處成唯識。約事三說。若二乘位。名解脫身。在大牟尼。名法身故。體依聚義說為身。然諸論中。說智及處。俱名為般若。菩提菩提斷。俱名為菩提。攝論又云二斷二智為菩提故。故此三身。並名法身也。於二偈明三身中。初一行明化身。次兩句明報身。次後二句明法身故。云妙色身者。四事既不可唯變相色。色雖本影有別。不失其位。有用心法。若通影本。相心為境。無用所以唯化為色。此中獨歎也。言世間無與等者。有三義。無等齊德。無比者無類德。不思議者無言慮德。故釋迦如來因中。歎燃燈佛云。天地此界多聞室。逝宮天處十方無。丈夫中王大沙門。尋地山林遍無等。言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者。歎自受用身。一切法有二。色聚。非色聚。色聚舉色為首。非色以智為先。以佛果中智慧強故。故涅槃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也。
言一切法常住者。歎法身也。一切有二。謂一切一切。少分一切也。若一切一切。如來所知。是佛境名一切法也。常住所謂真如。真如與彼為依。即是一切法之常住。故我歸依也。若少分一切。謂如來地恒沙功德。唯無漏。唯無為。唯善性。一切法與常住故。我依歸佛故。此三身有三種常。法爾凝然常。不變易故。報身不斷常。一受[A7]已去更不斷故。變化身相續常。隨機應物故。言降伏心過惡等一行。明解脫也。降者下義。令煩惱卑下。伏者歸義。令相應淨。故名降伏也。然起煩惱。由二種境。一謂色。二謂心。心為因故。諸煩惱起。名心過惡。色為境故。積聚名身。四大種故。曰及與身四種也。第二解云。起諸煩惱。由三業故。言心過惡。意業也。及與身。身三邪。言四種。語四過也。譯者意存省略。若[1]有應言。降伏心三語四及身三種過惡。應在其下。今此語業標有四。應教身心各具三種過惡。既居心下。彰身與語。[2]只有此名。三云。心過惡者。無明住地。身四種者。餘四住地。今[3]意身者。[A8]已此依身起。謂所依得名也。煩惱在身。為他所伏。罪惑皆盡。故名難伏地。地者謂無明住地為難伏。佛地方斷故。二者。即指如來。
言知一切爾炎等者一行。明摩訶般若。言爾炎者。此翻為境。亦名智母。以能生智故。此境名後得智。一切種智也。智慧身自在者。謂根本智。昔由煩惱所拘。不得自在。永離罪染。解脫無為。名為自在。觀空之智也。言身者。通釋二智依止名身故。攝謂包含。一切境界。全分俱盡。真俗具収。是佛所知。後得智也。持謂任持。不令流散。持一切法者。少分非多。是根本智。能證真理。任持少分一切法界之理。名持一切法。由是我等今敬禮。
言敬禮過稱量等一行。總歎眾德。別歎福慧也。然有四種。一謂數分。若依俱舍有六十大數。四[A9]已遺落。有五十六名。阿僧祗劫。若依華嚴經。一百二十大數。至億數[A10]已。乃加億億。名非等也。二謂喻分。乃以世間法為譬。三時分。謂有四時分故。四力分。所不能伏故。今此頌中。依此四種。言過稱量。者過數分。也稱謂能計。量謂所度。名曰稱量也。言無譬類者。過喻分也。如王勢力尚自無礙。況有如來喻所能譬也。言無邊法者。過時分也。言難思議者。過力分也。尋思所不及。言論不能知。世所難伏。名過力分也。又有解者。此一行釋疑。疑曰。見上歎佛意謂如來功德。有所歎中。便即有限。今釋云。向歎說不盡。且略明之。故云歎也言哀愍覆護我等一行。[4]等二發心求攝。哀謂[5]慈。能生樂。愍謂悲愍。能拔苦。覆乃覆陰。護[6]即持。由上有慈悲二。能此覆護。具足喜捨之用。如來既能無量設造。能令於我法種增長故。法謂菩提種。即本有因也。既逢世尊。復植上因。願此世及後世。佛常攝受也。
言我久安立汝等一行。明如來許攝。佛意云。我久於過去。安立開覺。今現攝受。未來亦然。故我今時應攝受汝也。離三途名安。得人天名立。又可教斷生死之方名安。與發大安名立也。開文詮理名開。發教解生名覺。覺知善惡。
言我[A11]已作功德等。第三勝鬘歡喜設禮[7]處恭。可解也。言佛於眾中即為授記等者。第四明授記也。於中有三。初總標授記。二別陳授記。三大眾歡喜。言佛於眾中即為授記者。述曰總標也。問。於三身中。記何身耶。答。一義唯記變化身他受用身。法身與自受用身不可記故。有義自受用身可有記也。
言汝嘆如來至皆集於彼者。述曰。別陳授記。於中二。一授因。二記果。授因中有二。初內德圓滿。二主緣會遇也。言汝歎如來至為自在王者。述曰。內德圓滿也。由歎如來真實功德。資益本有無漏種子。令漸增長。所資種子。當得報身。不能資有漏善種子。能招地前十王果報。故說天人中[8]尊。據位應得十王果報。菩薩成而不取也。言一切生處等者。述曰。主緣也。於中有二。初明見一佛。二廣事如來。言一切生處至如今無異者。述曰。明見一佛也。如來記云。汝於今生。逢我稱歎。願更餘生。當現讚歎。眷屬無捨。問。勝鬘有盡之身。如來化形有極。於茲永滅。更不重生。如何說言生生常見耶。答。有二解。一云。若勝鬘地下凡夫。當見化佛。佛於此土一面各有三十二。一時成佛。或次第生。勝鬘捨身。於彼稱讚。以此化身相續故。二云。勝鬘既是八地菩薩。見受用身。或見[1]佛報。報佛常於此處。大火所不能燒。勝鬘常在此中稱歎。有何過失。言當復供養無量阿僧祇佛者。述曰。明主緣更多廣事如來也。若依小乘。初劫逢六萬五千。第二劫逢六萬六千。第三劫逢六萬七千也。今大乘。初劫五恒河沙佛。二劫[2]六萬六恒河沙佛。三劫逢七恒河沙佛。依涅槃經。第十地菩薩。事八恒河沙佛。然勝鬘具事諸佛。[3]具緣不小也。言過二萬阿僧祇等者。述曰。記果也。於中有三。初明時。二列名。即正報。三舉果。即依報。言過二萬阿僧祇劫。述曰。明時也。二果用證要三僧祇。佛德既高。無邊因感。三僧祇劫。必善心相續。勝鬘三性所間。或雜或純。所以要經二萬僧祇初。准此勝鬘未十信也。言當得作佛至應正徧知者。述曰。明佛名正果也。由佛普放淨光遍世間出。為斯授記勝鬘。名曰普光如來應正徧知。略舉前[4]立三德智斷及恩三德圓滿也。言彼佛國土等者。述曰。第三明依果也。於中有二。初明所無惡。二明所有善也。明無惡中有二。初果。後因。言彼佛國土至不適意苦。述曰。明無惡果也。言[5]惡趣。無彼三途。唯有人天。又無八苦等事。如理思取也。言亦無不善惡業道名。述曰。明因也。果既非有。何得獨有其因。故無不善業名也。又解云。老死人趣。衰[6]惱趣。餘同前。言彼國眾生等者。述曰。明所有善也。於中有二。初明果。二明因。言彼國眾生至自在諸天。述曰。明果也。色故無老苦。顏色不改故。力故無病苦。由無彼病。氣力無竭故。壽命故無惱。必無壽命若中滅者臨死眾生。法不生[7]愛惱。故云眾生等無不適意苦。於一切二境中。皆悉快樂。故於六欲天中。唯他化自在天。欲境最勝。今彼國內快樂過彼。故云勝於他化自在天也。言彼諸眾生至皆集於彼。述曰。明因也。如師子王遶圍故。今勝鬘所生之處。當成大乘根器眾生共於彼國也。
言勝鬘夫人至皆當往生。述曰。第三勝鬘得記歡喜皆願生也。上明真實功德語行始起。
自下明十大受身行久修。於中有二。[8]勝鬘佛前而立自受下說第二章十大受。第二世尊下。作證求相。前中有三。[9]總標得記。第二別說受十受儀戒。第三明得十大受之意。
[10]言爾時勝鬘聞受記[A12]已恭敬而立受十大受者。述曰。總明得記也。世尊者。能授也。大者。出過二乘。體用弘廣。名之為大。大有容納。復名為受。即是大受之受。依主釋也。恭敬者。心肅曰恭。形處曰敬。二云。立而受戒似慢。今名恭敬立者。佛立空。勝鬘在地。欲使言語通天故立。聲聞自跪。但支形恭。不與心會。菩薩二俱不妨。今言立者。即無二乘心也。三云。夫立者必持行之。獨得勝受。得意能行。故起受戒。為受者要。受方行故。問。此中受。為是受語。為是持語。答。只持語。乃至菩提不起犯心等。即是持文。又云。恭敬而立受十大受。即是受文。
於別說十。依菩薩地。有三種戒。謂律儀等。即此十中。受之為三。初有五種。明律儀戒。第二有四種。明饒益有情戒。第三有一種。明攝善法戒。然菩薩戒及八五戒。通時因緣受。若出家戒。不能行臥受。故無有自受。其菩薩三戒。起受心時。要先斷惡。方能修善。由斷惡修善[A13]已。始能饒益有情。然此文相。次第稍別。由先斷惡故。此前說菩薩起心法欲。一利物故。[11]餘第二說饒益有情戒。既能自惡[A14]已斷。令他亦善。於諸善品。方能攝受故。次第三明攝善法戒也。律儀戒者。斷一切惡。菩薩戒內。有四種者。亦依此義。文中有二。初有一大受。於性及遮。若輕若重。根本隨順。[12]但悉堅持。第二有四受。唯持其性非遮。唯重非輕。唯根本非隨順也。於中有四。即四波羅夷。此名他勝處。惡法損[A15]己。名他勝處。善法益[A16]已。名[A17]已勝處。何者為四種。一若有財法不得恡惜。二不得為名聞等自讚毀他。三有怨嫌彼此相和。四不得起大邪見謗無因果。今此文中。不依斯次。從後向前說。欲明斷惡。邪見最重。所以先明也。言世尊我從今日至不起犯心者。述曰。第一總也。言世尊我從今日至不起慢心。述曰。第一明第四不得起大邪見也。慢者。自恃非他。高舉之相。今於諸尊者一切功德尊宿之處。不起慢心。長謂師長。有德之人。亦無慢意。由此不起增上慢邪見也。言世尊我從今日至不起恚心。述曰。第二明第三不得[1]賜歡喜也。若有一人於我所生憎害心。又若相共有怨嫌心。相謝令喜。不生瞋恨。故云不起恚心也。言世尊我從今日至不起嫉心。述曰。第三明第二不得為名聞等也。若懷嫉妬。於他身色及外眾具即是依止二根內外二果。深生嫉妬。所有造作。皆為名等。既無嫉所作。不為名等也。言世尊我從今日至不起慳心。述曰。第四明第一不施財法也。由持戒故。若內財法。若外財法。物不生惱恨。是故不起四波羅夷也。於四大受。明饒益有情中有二。初之二種。明慈與樂行。第二有兩大受。明悲拔苦行。於初中有二。初畜淨財。二明攝受有情也。言世尊我從今日至貧苦眾生。述曰。置淨財也。菩薩所有錢財有三種。一敬田。謂三寶。二悲田。謂貧苦等。三中容田。謂從子等。菩薩願所受畜。皆為此三。[2]不[A18]已名等置錢財等。言世尊我從今日至一切眾生故。述曰。第二攝受中。於中有二。初總。後別。此即初也。菩薩所畜。不自為[A19]己。樂行四攝。利益一切眾生。四攝者。謂布施通三。二愛語。柔和悅故。三利行。樂勸為善。四同事。共所作業。故名四攝也。言以不愛染心無厭足心無罣礙心攝受眾生。述曰。別受解。然世間中。有三種心極急可汙。一於知識生愛染心。二於怨家起殺害心。三於中容人起不攝受心。今菩薩無此三種故。名四攝圓。言不以愛染心者。無第一故。言無厭足心。於諸怨惡。不欲棄捨。生懷念[3]之。無礙心者。於中容者。當欲攝受。不生捨相也。二云。無釋疑故。眾疑既問。愛諸攝物情。謂菩薩染心說。更有即足有礙故。解云。大眾宜聞故說。非染心故。既無有染。即無足無礙也。三云。不同凡夫故無染。不同二乘無足。俱離此二。即無礙心也。上二名與樂也。下二明拔苦。於中有三。初拔現在苦果。二明拔未來苦因。初中有二。初標宗。二釋所以。言世尊我從今日至終不暫捨。述曰標也。勝鬘意云。若見孤謂無父母。若見獨謂無兒等。幽謂深加重縛。繫謂枷鎻等繫。病即惡風。種種危難者。危謂危怖。難謂厄難。困苦眾生。通結上也。若見此類。終不暫捨。何以故[4]引。言必欲安隱至然後乃捨。述曰釋也。若見危難。令得安隱。義有二義。一財義。二道理義。若見孤獨人。必以財義饒益。然後乃捨。若見幽繫人。道理拔彼。令得饒益。後方可捨。若有疾病等人。安慰與藥。令除重病。饒益方捨也。言世尊我從今日至終不棄捨。述曰。第二未來苦因也。於中有二。初舉宗。二釋所以。於前有二。明眾生造業我見生念。第二正明折伏。此即初也。然惡律儀。經論有異。如彌勒疏說。律謂法也。儀謂戒也。有所法戒。故名律儀。今造眾苦行彼淨戒。名惡律儀。律儀之體。非造惡也。勝鬘發意。若見惡律及有破戒等人。終不棄捨。令廣造罪欲何所作耶。言我得力時至而攝受之。述曰。正明折伏也。勝鬘云。我自無力。所不能為。若[5]不得有人王力時也。又得眾生機根感我無量力時。降伏有二。謂剛強眾生。二隨順者。若剛強者。必苦折伏之。若隨順者。應業攝受之。此舉宗竟。釋所以中有三。初徵起所由。二正釋所由。三結攝之意。言何以故者。述曰徵也。於正釋有二。初舉不捨。二明得益。言以折伏攝受故。述曰。總舉不捨也。此文中總。應別論云。言該下二。故者結於下。若剛強者當折伏故。隨順者應以攝受故。言令法久住至而得隨轉。述曰。明得益也。由攝持此二種有情故。諸惡法[6]離。善法俱生。教不自陳。要由人說。既流機學。正法不滅。故云令法久住也。由法久住。人天多。惡道少。善根純熟。既有斯事。常[7]說過佛正法輪起。恒隨如來。聽聞勝法也。見是利故等。述曰。於第三明攝善法戒中。有三。初標宗。二釋所以。言世尊我從今日至終不忘失者。述曰標宗也。攝者包含義。法界善法修。受者領納義。眾善法須念也。於此正法。欲不忘失也。言何以故者。述曰下釋所以。於中有三。初徵。二釋。三明忘失有損。此即為初徵竟。釋中有四。即是大乘教理行果。言忘失法者至則不欲大乘者。述曰釋也。忘失法者。謂失教法也。忘大乘者。謂忘理也。忘波羅蜜者。謂無行也。不欲大乘者。謂不得果菩提涅槃等果也。言若菩薩不決定大乘至越凡夫地者。述曰。明忘失有損也。不決定者。謂無勝解。勝解若有。於大乘等。深生決定。既於大乘。不能決定。由無勝解。即涅槃心中。生勝解脫。教法不習。則不能攝受正法。無有法。即欲於四善根隨所樂入之義永絕。由是不能越凡夫地也。
言我見如是無量大過至故受此大受者。述曰。第三勝鬘明受之意。既見現在無量過失。深生欲斷。復見未來正法可攝。菩薩功德。無有邊際。為有斯利故。我今日受此十受也。上雖有三文。今是第一受十受也。
自下第二法主證明。勝鬘請應。於中有六。初法主為證。二勝鬘求相三瑞相現前。四大眾俱見。五同時發願。六如來許可。
言法主世尊現為我證者。述曰。勝鬘引佛為證明。法真堪可遵持。世絕言故。
於請瑞相中有二。初起請所因。第二正明發請。前中有二。初為根薄疑生。長夜不安。非義饒益也。言惟佛世尊現前證知至極難度故。述曰。有情根薄疑生故。須請證如來。雖為我身作證。現有情類。不能悟解。何以彼善根極為微薄。從聞深理。疑惑便[A20]已。何以生耶。以十大受極難受故。度者到彼岸也。言彼或長夜至說誠實誓者。述曰。眾生長夜不安。非義饒益故。今日請瑞相證明。而眾生等。惱於長夜。起不饒益事。不得安樂。受諸苦。為安彼故。令常得樂故。我今於佛前。說誠實誓。誓言何耶。言我受此十受至出天妙音者。述曰。第二正明發請也。我今日受十受。十受功德。如說依行。終不棄捨。誓當護持。永無忘失。願行威力。於大眾中。一雨華出音。證明我誓。令法非利益群品。華有過惡結果。二能聲有引悟依學兩用。為此故祈斯相也。
言說是語時至真實無異者。述曰。第三瑞相現前也。由前發誓其心王至如來為應。出聲雨華。於音樂中。而聲言曰。如說行者。如是如是。正法無鏁真菓疑。可當依學也。
言彼見妙華至喜躍無量。述曰。第四大眾俱見也。勝鬘眷屬。俱見此事。一切眾會。疑惑除滅。喜不息止也。
言而發願言至同其所行者。述曰。第五同時發願也。願有二種。我等大眾。願常同生。不相捨離。二若有眾行。所習無殊也。
言世尊悉記至如其所願。述曰。如來許可也。雖有二受。即是初文二行。
下有二受明教散定二願。於中先散。後定。散中有二。初勝鬘發願。二如來讚嘆。前中有二。初總標發願之意。二別發三願。
[1]言爾時勝鬘至無邊眾生。述曰總標也。我[A21]已行之。今發實願。安慰有情。無苦得樂。益諸眾生。[A22]已下三願。文即為三。言以此善根至第一大願。述曰。此發正法之智願。演教智也。言我得正法至第二大願。述曰。由前發正法智[A23]已。若得願。於無量劫中。為諸有情。常說妙法。永無疲厭勞慮之心也。言我於攝受至第三大願。述曰。由說法無厭故。於攝受正法中。所有身命財等不恡惜心。常能護持正法不壞故。護者守護。持者任持。正法終無忘失。
言爾時世尊即應勝鬘至三大誓願。述曰。第二如來讚嘆有三。初法。二喻。三合法。此即初也。汝既能發斯三願。體用弘廣。名為大故。言如一切色悉入空界。述曰喻也。如眾色空界能納。今此如室除喻若不見惡。言如是菩薩至真實廣大。述曰合法也。恒沙大願。皆入三內。以三願體用弘廣故。云真實廣大也。
於定願中有二。初略。二廣。略中有四。初勝鬘請說。二如來聽許。三勝鬘正說。四如來讚嘆。
[2]言爾時勝鬘至真實無異。述曰。初請說也。勝鬘言。今復承佛威神。更請調伏大願。定非虗妄。調謂修善。伏謂折惡。或調者自利。伏者利他。或住前有漏相心所拘。為相心所間。非為調伏。今明無相真解不為相心所間。故言調伏也。問上之三業。皆無承佛。為何此處獨得此名耶。解云有二。一云。上三心是住下之行。是[A24]己智分。不假承佛。今攝受正法十地行。願深取遠。非我境界。要須承佛。二云。初章正明常住佛果。理實是難。為奉來書。書上具載。勝鬘披[A25]已。隨解無疑。因即歎說。今日此章。行願二種無所載。勝鬘生長。但住深宮。未聞聖旨。仰空對佛。請加方說。以此行願。非凡小知。唯佛能悟。故此經云。如來述讚此攝受正法。皆是三世諸佛共所歎說。今我亦然。功德無量。故此一章。獨有承佛之言也。
言佛告勝鬘恣聽汝說。述曰。第二佛許也。恣者從任。汝隨意所說。我今加有三。[3]三謂三業也。初顯示無師身身加也。二歎勝鬘語加。發此二業。心有二即思即是心加故。今恣說故。
言勝鬘白佛至真為大願。述曰。第三正說有三。初攝受總。[1]只名攝用歸體。二所謂下。正出願體。三攝受下。結歎願勝。然總意云也。菩薩所有無量諸願無不皆入一大願中。何者是耶。謂攝受正法願。乃至包含法界善法皆盡。名之為攝也。此願真為大願故。
於如來歎中有二。初如來讚嘆。二勝鬘復歎。前中有三。初歎智謂二能。第二引三世諸佛為證。三自行為證也。前中有二。初歎智。二歎說。言佛讚勝鬘至甚深微妙。述曰。汝有智慧方便。非下所知。甚深微妙不可思議也。智慧者實智也。方便者權智也。實智照實。名甚深也。權智巧用。名微妙也。亦可二智俱深俱巧也。言汝[A26]已長夜至解汝所說。述曰歎說也。汝久植善本。來世有情。若非久植善根。餘者未能解汝所說也。汝所說甚深難測故。言汝之所說至今說當說。述曰。引三世佛為證[A27]己。不但汝今始說此攝受正法。過去三世諸佛。曾[A28]已廣說故。言我今得無至攝受正法。述曰。自引為證也。何但三世諸佛[A29]已說。我得無上菩提[A30]已來。常亦說也。自下勝鬘復說歎。[2]前中有二。初標。二釋也。若准梵本。先說。後智慧。今翻譯者依此本。不據彼方。若論此因。應先智慧。後方說故。於中有二。初標說。二標智也。言如是我說至不得邊際。述曰標說也。如是說攝受正法所有功德。若欲窮之。不得邊際。三十二相中。梵音聲相最為殊勝故。言如來智慧辨才亦無邊際。述曰。七辨無盡。豈心慮所及乎。言何以故是至有大利益。述曰釋也。是攝受正法功德利益。俱無量故。[A31]已上略竟於廣中有二。初勝鬘廣說。二如來隨喜。前中有二。初勝鬘承加廣說。二推功歸佛。前中有三。初勝鬘請說。令佛加持。二佛許說。三正說也。
言勝鬘白佛至廣大之義。述曰請也。言佛言便說。述曰許也。於正說中有二。初總標有三。第二依標廣說。言勝鬘白佛至四千法門。述曰總略也。既言攝受正法廣大義。何者是耶。今有三義。一是無量出生[3]廣故。二一切佛法成就[*]廣故。三攝八萬四千法門包含廣故。具斯三義。名為攝受正法廣大義也。下釋中有三。解此三故。有何所以。有此三耶。答。以上發三種大願故。一得正智。當今無量也。二以無厭心為眾生說。當今第三八萬四千法門也。三護持正法。當今第二一切佛法也。雲水地藏四字。解上無量也。六波羅蜜下。解上八萬四千也。捨三得三護持正法下。解上得一切佛法也。問。何故標中不說前。以後廣釋中。乃有前耶。答。標中標果。為論要先以根成熟。後方攝生。為是所依。前義次第。下廣釋中。果既由自。隨因次第。更不可說也。
於釋無量中有四義。一雲顯內德融故。二水[4]他滿故。三地攝益足故。四寶藏包含具故。問。何故三地攝四喻次第。答。劫初雲能普[5]覆。雲雨[6]日心水聚為喻。水枯歸地為喻。地中有藏為喻。前中有二。初喻。次法也。言譬如劫初成時至及種種寶。述曰喻也。二十劫空訖。從上向下。成器世間界。至四空居天竟。於炎摩天中大雲露。乃遷二千界。雲中起風二邊。其中風下堅[7]鞭。遶四方持。漸復下雨。有水風擊。有金為地輪。地輪上更有水成海。以向上名為須彌山。有七金山。四大洲起故。大雲內出生無量有果五雨及以種種寶。謂四色故。東黃金。南瑠璃。西白銀。北水精也。東名勝身。面目端嚴故。南名瞻部。從樹得名故。西名牛貨。用牛為市故。北名拘盧。地側四方故。此得舉喻也。言如是攝受至善根之雨。述曰法也。由此攝受正法出生善根之雨。無量福報隨二即而生。今此文中。不依次第。先果後因也。
於第二中有二。初喻。後法。言又如劫初成時至種種類洲。述曰舉喻也。三千界藏者。謂一佛所化。水所持也。四百億種種類洲。(離此三千。為四百億。億類不同。或以百萬為億。或以萬萬為億。進不就廣。退不就略。但取中間千萬為億。億亦不多。錢團不少。得百億名。名不不殊。一須彌其四天下。既有百億須彌。約四天下百億。一四百億也)言如是攝受至皆於中出。述曰法也。攝受正法者。如喻三[8]千藏也。[9]一切菩薩也。一切菩薩神通之力者。喻東方勝身洲。一切世間安隱快樂者。喻西方牛貨洲也。一切世間如意自在者。昔不自由。聞攝受法。後得自在也。及出世間安樂劫成者。明得淨土也。乃至天人本所未得皆於中出者。總結上四也。
於第三中有二。初喻。後法也。言又如大地持至四者眾生。述曰舉喻也。大地能持四種擔也。於法中有三。初總標喻地。二徵別含四。三結四同喻。言如是攝受至喻彼大地。述曰。今攝受正法能含四種眾生。即如於地也。言何等為四至攝以大乘。述曰。別說有四。為常所說也。言是名攝受至為世法母。述曰。此即結文。於中有三。初結同彼大地負四種之擔。二結與眾生作不請之友。三結為世法母。如文可解。
自下第四。於中有二。初喻。次法。言又如大地至四種寶藏。述曰。如意名無價。海岸名上價。金等名中價。銅名下價。此舉喻也。自下舉法。於中有四。初總舉同喻。二問起。三別同。四結。言如是攝受至最上大寶。述曰總同也。言何等為四。述曰問起也。言攝受正法至授以大乘。述曰別同也。言如是得大至攝受正法。述曰此即結文。其中有二。初結眾生得寶。顯由攝受正法。二結大寶。即是攝受正法也。如文可解。
自下解攝八萬四千法門。其中有二。初以總即別教。二以總即別行。言世尊授受至即是攝受正法。述曰。將總即別。別復即。相即故體無異。
自下於即別行中有三。初標。二釋。三結也。言世尊無異至是波羅蜜。述曰總標也。准前教應言世尊攝受正法攝受正法者無異波羅蜜等。然翻譯家。不能繁廣。以前置訖。後文略之。但言無異波羅蜜等也。
別釋中有二。初徵。後釋也。言何以故攝至子善女人。述曰此徵[1]記也。善男子等言。該下六度。前六度中。文即為六。
自下說布施中有三。初標其所化。二以施成熟下。同行攝。三是名下結[A32]己化行為波羅蜜義。言應以施成熟者。述曰第一標其所化也。於同行攝中有三。初菩薩自行布施。二將護彼意下。以施攝他。三彼所熟下。明所化眾生因化德位也。言以施成熟至捨身支節。述曰。第一菩薩自行施也。言將護彼意而成熟之。述曰。第二以施攝他也。言彼所成就建立正法。述曰。第三所化眾生德也。言是名檀波羅蜜。述曰。第三總結也。下餘五度。皆如施中。不能繁述。自應准知。
於戒中有三。言應以戒成就者。述曰。標所化也。言以守護六至正四威儀。述曰。菩薩自持戒也。言將護[2]彼而成熟之。述曰。以戒攝他也。言彼所成熟至建立正法。述曰。所化[3]答。言是名等。述曰。第三結也。
自下於忍中有三。准知。言應以忍成熟者。述曰。標所化也。言若彼眾生至顏色無變。述曰。菩薩自行忍也。若有眾生種種罵辱無恚心者。耐怨害忍也。言饒益心者。安受苦忍也。第一忍者。諦察法忍也。言將護彼意而成熟之者。述曰。以忍攝取也。言彼所成熟至建立正法。述曰。所化益也。言是名等下。述曰第三結也。
自下精進中亦有三。言應以精進成熟者。述曰。標所化也。言於彼眾生至若四威儀。述曰。菩薩自行精進也。言不起懈怠者。被甲精進。也生大欲心。者攝善精進也。第一者。利樂精進也。言將護彼意等。述曰。以精進攝取也。言彼所熟等。述曰。所化益也。言是名等下。述曰。第三結也。
自下於禪度中亦有三。言應以禪成熟者。述曰。標所化也。言於彼眾生至終不忘失。述曰。菩薩行禪也。以不亂心者。安住靜慮故。即四禪中現法樂住也。不外向心者。引發靜慮也。但能引發無量神通。心恒緣內故。第一正念等者。辨事靜慮也。以能成熟一切有情。於所作所說。久時不忘失故。言將護彼意等者。述曰。以禪攝取也。言彼所成熟等者。述曰。所化益也。言是名等。述曰。第三結也。
自下於智慧中亦有三。言應以智慧成熟者。述曰。標所化也。言彼諸眾生至工巧諸事。述曰。菩薩自行慧也。顯菩薩具學五明論。成熟眾生故。言將護彼意等。述曰。以慧攝取也。言彼所成熟等。述曰。所化益也。言是名等下。述曰。第三結也。
言是故世尊至是波羅蜜多。述曰。第三結文也。
自下於第二。得一切佛法。即是前文三大願中。第三護持正法也。文分為三。初請說。二佛許。三正陳。
言世尊我今承佛威神更說大義。述曰請說也。復佛三加。我今更說也。言佛言便說。述曰佛許也。佛言汝隨時宜順便應當更說也。自下正陳中文有三。初將法即人。二釋上所以。明即有三別。三明擁護也。前中有二。初明人法無異。二明相即。言勝鬘白佛至攝受正法。述曰。明無異也。者謂假者。即五蘊也。人人無別。人攬別法。以成總假人故。今行攝受正法別行。即是攝受正法者。總離別法無體。故名無異也。言攝受正法至即是攝受正法。述曰。明即是無異也。既言攝受正法善男子即是攝受正法。故知法即是其人也。
自下於釋所以中有三。初憑上所以作勢生起。明人法相即。有三分義。第二明捨三得三。第三總結。前中有二。初問起。二正釋也。言何以故。述曰。問曰有何所以攝受正法無異者故。復言即耶。次文是答也。言若攝受正法至捨三種分。述曰釋也。有何所以。得知即法為人。以能捨三種別故。以知為即。何者是耶。自下別解中有三。初徵起。二略答。三別解也。言何等為三。述曰問也。既言有三。何者是耶。言謂身命財。述曰略答也。捨身。謂將[A33]己身助化造作不惜功力等也。捨命者。謂不顧身命能有拔濟眾苦等事。捨財者。謂能具捨內外財故也。別釋此三中。文即為三。前中有二。初明起常等。二明五德也。言善男子至生死後際等。述曰。明迷悟等也。言生死者。謂染縛也。後際者。謂還滅也。言等者。此二無異也。何以故[1]者。以彼真如迷悟依故。若有智慧達解。則為後際涅槃。若有愚癡迷謬。則生死逐起。謂無涅槃名染縛故。言離老病死至如來法身。述曰。明五德也。一離老病死德。二所不壞常住德。三無有變易。四不可思議功德。五如來法身德也。於捨命中有二。初明無異故等。如前解可解。二明五德也。何者是耶。言捨命者等。述曰。明生死涅槃無異也。言畢竟離死至甚深[2]弘法。述曰。明五德也。一畢竟離死。二得無邊。三常住。四不可思議功德。五通達一切甚深[*]弘法也。於捨財中有二。初明無二故等。二明六德。何者是耶。言捨財者生死後際等。述曰。明生死涅槃無異也。言得不共一切眾生至殊勝供養。述曰。明六德。一不共德。二無盡無減德。三畢竟[3]成就德。四不可思議德。五具足功德。六供養功德也。言世尊如是至之所瞻仰。述曰。總結也。
言世尊又善男子等。述曰。第三明能護也。於中有二。初正法將滅四眾乖反。二以正直心入彼和解也。言世尊又善男子等者。是即初文。朋黨謂互相扇惑也。諍訟謂彼此言斷也。言破壞。諍訟故然。云離散。朋黨故爾也。又云。朋黨意業也。諍訟語業也。離散身業也。言以不諂曲至入法朋中。述曰。明和彼也。於中有二。初明不惜身命和解。二為如來所記也。[4]此即也。此即為初。此以五種心。能和於彼諍訟乖違。一不諂曲身業。二不欺誑心語業。三不幻偽心意業。[A34]已上三種不同惡也。四愛樂正法意業也。五攝受正法語業也。入法朋中身業也。下三同善也。為此三心所拘礙故。入法朋中。不趣邪徒之內也。言入法朋者至之所授記。述曰。如來所記也。
言世尊我見至亦悉知見。述曰。第二推功歸佛。明佛為證。顯法可行也。
於第二如來隨喜中。有二。初經家標舉。明佛起隨喜心。二正明隨喜心也。言爾時世尊至起隨喜心。述曰。此經家總標明佛隨喜意。既能攝受正法。是大精進力。精謂精純。進謂悍勇。故名精進也。
於正喜中有三。初明精進力大。二勸勝鬘攝受。三引自為證也。前中有三。一謂力士。二牛王。三須彌山王也。力士中有二。初舉喻。二法合。言如是勝鬘至大苦痛。述曰。汝既能持攝受正法大精進力。無能屈伏。如大力士以小威力少觸身分。彼人生苦無窮也。言如是勝鬘至令魔苦惱。述曰合也。有二。舉餘。反解。此初。菩薩解具此攝受正法。能除四魔。以小力故。眾魔退散。修自利善根。名為少分。魔皆憂苦。由少攝受正法也。言我不見下。述曰翻解。不見凡夫二乘小善令苦小[5]善也。
於牛王中有二。初舉喻。二合法。言又如牛王至勝一切牛。述曰明喻也。然此牛王。有五種相。謂角峯胡[6]歸局。形色嚴麗。諸牛中勝。名曰牛王也。言如是大乘至以廣大故。述曰。一切善根。有三差別。今此攝受善根。勝餘二乘善根。唯舉利他一德。名為少分。何以故耶。大乘以廣大故也。
於山王中有二。初舉喻。[7]二二合法也。言又如須彌山王至勝於眾山。述曰。然須彌七重山內。最為殊勝。名為山王也。
言如是大[8]眾至以廣大故。述曰。攝受有二。一不捨身命財。謂地前初住菩薩。二捨身命財。復能攝受正法。地上菩薩。故云勝不捨身命財大乘初住菩薩善根。尚不同地上菩薩善根。何況二乘有善。故云何況二乘。所以者何。以大乘廣大故也。問曰。何以要有三種喻耶。答有五解。一云。上文云攝受無量一切佛法攝八萬四千法門也。今力士。即無量也。牛王者。即攝四千也。須彌山王者。謂一切佛法。二云。有三種行。謂離惡。利生。攝善。今力士者。離惡行也。牛王者。利眾生行也。須彌山王者。攝善行也。三云。三乘故。力士。勝聲聞也。牛王者。出緣覺也。山王者。出於七地也。四云。佛有三身故。五因有三惑故。六用有三明故。七能除三毒故。八能修三學故。九能出三居故。十永離三塗故。力士取力勝。牛王取外好勝。山王取體勝。又云。力士喻降魔勝。牛王對二乘勝。山王形地前勝。言是故勝鬘當以攝受至建立眾生。述曰。第二勸學也。於中有二。初明勸勝鬘開演也。二明開演利益。此即初也。然即眾生三種機別。一最下。二中。[1]三。言開[2]士。為下機力士也。言教[3]他者。為中機牛王也。言建立者。為上機山王也。或有眾多三分如所述也。言如是勝鬘至如是大果。述曰。明利益也。與聲聞乘。名為大利。力士。與緣覺果。名為大福。牛王也。與大乘果。名為大果。山王也。更有餘三。准前可解也。
言勝鬘我於至不得邊際。述曰。第三引佛自下證也。於中有二。初說難盡。二[4]難功德無邊也。此即初也。佛言。此攝受正法。於多僧劫。說之難盡也。不但說之難窮。功德復無量。何者。言是故勝鬘至無邊功德。述曰。總結明功德無邊也。上來四章明行訖。
[5]自下第五明果。於中有二。初明佛勸說。二勝鬘承力正陳也。
言佛告勝鬘至攝受正法。述曰。佛加勸說。加有三加。謂身語意。如上具辨。問。上之四章。如來不勸。勝鬘自陳。何故此中佛加勸說耶。答。上之四行。[A35]已曾修學。所以自陳。今果雖復通因。今位曾未來[6]修。非[A36]己之分。所以須加也。昔開一為三。未明合三為一。勝鬘則為[7]破。念恐其情違於聖教。為此要待佛告。
於正說中有二。初勝鬘敬諾歎仰受教。第二承力即說也。言勝鬘白佛至唯然受教。述曰。承佛威力。敬諾於[8]故。故曰唯然也。說中有二。初明出生名曰大乘。二六處下。攝入故名曰大乘門。何以有名二耶。答有二義。一云。若定姓[9]智定皆從大乘中出。名出生[10]名大乘也。二云。若不定種姓及大乘種姓。畢竟還歸大乘。名攝入大乘。二云於不定性中有二義。若始從小教。趣小果時。名出生故名大乘。若[A37]已迴心歸大乘時。名曰攝入故。名大乘也。
於前明出生名大乘中有三。初總標略舉。二釋所以。三結成也。言即白佛言至是摩訶衍。述曰。略標舉也。今言攝受正法者。即是摩訶衍。摩訶衍者。名大乘故。此名[11]訛。應名摩訶耶那。方語謬名為衍故。於釋中有二。初總。次別。總中有二。初徵。後釋。言何以故。述曰徵也。言摩訶衍至出世間善法。述曰總釋也。何以故者。有何所以。攝受正法。即是摩訶。而能出生三乘等耶。答意云。摩訶衍者是總。總能含別。為是能[12]出三乘等也。
於別釋中有二。初出生德。二依生德。出生德亦有二。初舉喻。二合法也。言世尊如阿耨等。述曰舉喻也。言阿耨者。名曰清涼。無諸熱故。此名謬略。應言阿那婆達多池故。此在香山南雪山北。深五十由旬。方亦如是。其岸亦高五十由旬。除非得通人。方能往彼。此池出四大河。南殑伽。北信度。西徙多。東博蒭。作牛頭等。此四出[A38]已。各遶池一周。入四方海也。此四河出。至五十由旬。各分為五。[13]四有河。何故此中言八大河耶。答。餘經中四者據本說。復有餘經言二十河。末並合說。此中言八者。說此經。在南面。河分五河。更取餘三方根本。名曰八河。南取末除本。餘取本非末也。言如是摩訶至出世間善法。述曰合法也。可解。問。喻中八河為況。法中但有聲聞等四。如[14]何喻相喻耶。答。法中還有八義。即此四中。俱有因果二義。即名為八義也。言世尊又如至而得生長。述曰。此名依生德。世間一切種子。皆依於地。而得生。而得長也。言如是一切至而得增長。述曰合法也。三乘等種。依大乘而得增長也。
言是故世尊至出世間善法。述曰總結有二。初大外無小。小外無大。二世出世亦爾。故得為生為依也。
於攝入明一。前中有二。初明因攝入。二明果攝入。前中有二。初總標。二釋所以。言如世尊說至說此六處。述曰此總標也。文有三別。一引佛誠說。二別徵。三別列明說也。此六法中。三義所攝。依四法迹。謂無貪無瞋為戒學迹。正念定學迹。正定慧學迹。戒學但是威儀。不能斷惑。唯有定慧。方能滅除。今此文中。依斷惑次第。先定慧。後說戒學。以定慧二能斷惑修善故。名住名滅。住故善法得生。滅故諸惑皆盡也。前四名所受教法。後二名能受者行法。前四中。前二經法。後二律法。又六法中為三對。初二住滅相當。中二廣略相當。後二始終相當。若此六法。趣聲聞果。即是小乘家近方便。與大為方便。方便大乘也。波羅提木叉者。名為解脫。略本也。毗尼者。名為調伏。廣本也。何以故下釋。釋中有二。初徵。後釋。何以[1]故。謂徵也。釋中有三。釋彼三學。文即為三。言正法住等。述曰解住也。通定慧二學故。言正法滅等。述曰釋滅也。通二學故。言波羅提木叉等。述曰解戒學也。於中有二。初解波羅與毗尼無異。第二明出家受具足。言波羅提[2]木至第一名異。述曰。明無異也。此二廣略有異。而體無殊。同明戒學義故。於解出家受具足中。有三。初正解毗尼即大乘學。二明上所以結歸出家受具足。三引阿羅漢為證明無異。言毗尼者至受具足故。述曰。解毗尼也。於中有二。初標。二釋。釋中有二。初徵。後釋。言毗尼者即大乘學者。標也。明與大乘為方便。畢竟歸本故。何以故者。徵問起也。以依佛出家而受具足者。釋所以也。以三乘學果隨依佛學故出。大乘學也。言是故說[3]大至是受具足。述曰。乘上所以。結為出家受具足也。而雖後起果不同。畢竟是歸大乘故。此六法為大乘說也。有何所以得者知耶。言是故阿羅漢等。答上所以也。第三引阿羅漢為證也。於中有二。初標。二釋。言是故阿羅漢等。述曰標宗也。阿羅漢人。無自能出家。要依佛故。又云。離大乘外。無有羅漢能自出家。要依大乘也。此中既云[4]緣以有麟角喻人亦見佛故。唯有諸佛。自然得戒也。言何以故。述曰釋也。有二。初徵。後釋所以。此即是徵。
言阿羅漢依至受具足故。述曰。釋所以也。阿羅漢人。要依如來出家等。故知六法。為大乘故。說究竟歸本故。
於第二明果攝入中。有二。初略開二章。二[5]略廣釋上章。言阿羅漢有恐怖。述曰略開二章也。初歸依佛章。以色法未盡有歸。此明心失。二有恐怖章。以對治未滿五住地[6]在有怖。此明行失。由是阿羅漢又須依於佛猶有恐怖。標宗也。下釋中有二。初略釋二章。二阿羅漢得辟支佛下。廣釋二章。略中有二。初言便先釋恐怖章。二何以故世尊依不[7]共依下。釋歸依章。前中有三。初法。次喻。後結。
言何以故至怖畏相住。述曰法說。言一切無[8]有。無謂空無。即空觀也。行謂緣空之智。若菩薩依止空智而[9]無怖。其阿羅漢人。依大乘教觀空之智。逐相住故。名怖畏相住。明二乘未修三乘之外對治無明住地之行故。故言無行也。恐怖者。變易生死也。相者。是慧於空住法不解名相也。住者。此二乘利。相者。自智解不滿。住[10]者餘地名住也。若順此方。應云住相。今順西方。故名相住也。言如人執釰欲來害[A39]己。述曰喻說。無明為貪應因果相去甲如執。變易生死如釰。[A40]已者羅漢。是二乘[A41]已修自地名[A42]已滿。謂無生死。今為變易生死墮後。故名害[A43]己。喻成相也。言是故阿羅至無究竟樂。述曰。明阿羅漢既是恐怖即知無畢竟樂也。
言何以故阿羅漢依不求[11]依。述曰。釋歸依章有三。初法。次喻。後結。言依不求依者。不求依。謂如來更無有人能與如來為歸依處故。名不求依。今羅漢依如來得住故。名依不求依。言如眾生無依至則求歸依。述曰喻也。二喻。二乘不能與他為依。如似多生於他無依。一彼無明。二彼生死。故言彼彼。如此眾生有恐怖。便即求依。羅漢既恐。故知求也。言如是阿羅至依於如來。述曰。能成依佛也。
於廣釋中有二。初滌有恐怖人。二是故阿羅漢下。正解怖畏歸依。於中有二。從初至無邊不斷如來解怖畏。二如來無有齊限下。廣解歸依。於中有二。初正明怖畏。二世尊彼者所得地下。正明攝入一乘。前中有二。初略明二乘不得菩提。二何以故唯如來下。廣釋。前中有二。初明無菩提。二明無涅槃。
言世尊阿羅漢至當有所斷。述曰。明無菩提也。約四智文則有四。然四諦有二。謂有化四聖諦。二無化四聖諦。[12]應唯無分段生。名我生[A44]己盡。未離變易生。故名有餘。生法不盡。故有生也。道有二種。謂生空。法空。若唯證生空智。名梵行[A45]已立。若未證法空智。名有餘梵行[13]成故不純也。滅有二種。謂有餘等。二云不住處也。若住有餘等[14]二。名所作[A46]已[A47]辦。若未得不住。名事不究竟故當有所作。集有二種。謂二障也。若唯斷[1]故煩惱障盡。名不受後有。若未斷所知障。名不度彼。故當有所斷也。此上明無菩提也。言以不斷故至槃界遠故。述曰。明無涅槃也。以未斷煩惱。畢竟無有三事大涅槃也。
下廣中有二。初廣涅槃。二觀察解脫下。廣菩提。前中人二。文有五對。人二者。如來二乘也。問。直明二乘不得以竟。何須名如來得耶。答有三義。一舉如來得。顯三乘本來不得也。二[2]云舉如來得。顯與二乘為歸依處。五對中。前四明得不得義。第五雙結。前四中有二。初三明行德分別。後一顯斷德分別。前行德中有三。初寬狹。次淺深。後麤細。以四中先明如來得。後明二乘不得。一一句中。皆有四句。初二明如來得。後二明二乘不得。翻前二也。亦有別解。明我生[A48]已盡智等現。五對中。前四如次第。一有為無為對。無寬狹對。言何以故唯至是佛方便。述曰。二乘唯得無為。言無涅槃。如來具證。實得涅槃也。然無為中有二。謂真假第二對也。言唯有如來至是佛方便。述曰。假實對。亦名淺深對。如來二種俱有。名有涅槃。二乘唯得是假。名無涅槃。言唯有如來至是佛方便。述曰。第三對。於假擇滅中有二。若聲聞唯得煩惱障假擇滅。若如來具證二障假擇滅。故於如來名得涅槃。麤細對也。言唯有如來至是佛方便。述曰。於假擇滅中有二。謂種習對也。若聲聞唯斷種子。不除習氣。若如來具斷二種。名得涅槃。種習對也。言唯有如來得般涅槃至去涅槃界者。述曰。法身解脫對。若聲聞所斷。唯得名曰解脫身。若如來所得。名曰法身。為三界尊。作四生主。人天敬仰。八部遵持。故說如來實得涅槃。若聲聞是方便也。
於廣菩提中有二。初總明聲聞不得四智。二別顯。言阿羅漢至不了義說者。述曰總也。有二。初明如來昔之得四智。亦是大乘。有餘經所說二乘人觀察有得四智。名得蘇息處。[A49]已上。以隨他意語。不了義說。方便引導。非真實得。唯佛世尊。名為真得。問曰。化城不得實方便說二。何故羊鹿非實。然則具說三耶。答。涅槃唯果德假真說二。成事有因果別行[3]異。說三車也。
於別顯中有四番。我生[A50]已盡智等四智。文分為四。即十四智。於盡智無生智中。分為四智。言盡智無生智者。智能斷惑。名之為盡。盡中得智。名為盡智。知彼煩惱當[4]結不生。名無生智。於此二智中。離為四智。緣於生死盡處。名我生[A51]已盡。於中離出梵行[A52]已立智。云何得知。修斷道意。欲斷生死。生死既盡。我行得立。故盡中離出梵行[A53]已立智也。就無生智中。離出所作[A54]已辦智。知當無生可[5]愛。名不受後有智。知當無生不斷不復作行。名所作[A55]已辦。故知無生智中離出所作[A56]已辦智也。又解脫境有四。我生[A57]已盡不受後有。緣滅諦生。梵行[A58]已立所作[A59]已辦。緣道諦生。[6]生明苦諦智中有二。初汎舉道理。二正明未盡智義。前中有二。初問起總徵。二別顯相貌。何以故有二種死者。述曰問起也問。意[7]也有三義。一云。總徵下四云。有何所以。二乘四智俱未圓耶。若據下釋。皆別徵[8]又。此中未必為總。二云。但徵初人。有何所以。我生未盡。是佛不了義說耶。下別顯中有三。初問。次列。後釋。言何等為二者。問也。言謂分段死不思議變易死者。述曰列也。言分段死者謂虗偽眾生者。述曰。此解分段。隨業長短。壽有齊限。一期各別。名為分段。段即分故。生死即分段。俱持業也。謂虗偽者。既處三界。因果俱漏。名曰虗偽也。言不思議變易至無上菩提者。述曰。妙用難測。名不思議。改[9]後轉本形。名為變易。有三種得。謂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意生身。乃至涅槃。常受此身。於中不斷。今言生者非也。既不辨體。何得言生耶。今解。三種意成身。但轉本形。非新生故。問。此中欲明我生[A60]已盡。何故乃言二種死耶。答。此中據實。相生非死。以約無常相行。應說生死二名。但以生者仰觀。死者厭觀。今約厭觀。但言二種死故。問。三[10]舉死明知生。今何故乃明梵行[A61]已立等三耶。答。實唯明我生[A62]已盡。不欲明後三。乘義相連故[11]舉。為成初一。故總明也。
二正明我生[A63]已盡。於中有二。初明四智相。二結歸我生[A64]已盡也。前中有四。四謂四諦。言二種死中至我生[A65]已盡者。述曰。明離分段生死。名生[A66]已盡。不無變易。名不了義也。言得有餘果證故說梵行[A67]已立者。述曰明滅智也。唯證有無二依。名梵行[A68]已立。梵者淨也。即真如故。行謂因也。言凡夫人天至說所作[A69]已辦者。述曰。明道諦智。凡夫人天。但依伏不斷。道智不得。三果四向名七。唯能斷惑。所作未辦。唯阿羅漢。能除虗偽煩惱盡。名所作[A70]已辦也。言阿羅漢至謂不受後有者。述曰。明集諦智也。既斷煩惱障。發因俱無。[1]名不受後有也。上別明四智訖。自下第二結歸第一苦諦智也。言非盡一切煩惱至故說不受後有者。述曰。上來雖舉餘三。意明第一我生[A71]已盡也。
於釋梵行[A72]已立中。文有二。初總舉明障不斷。二別顯差別。言何以故至所不能斷者。述曰總也。此文中。翻譯者謬。不受。言煩惱非二乘斷。通三乘故。應言有障非二乘斷。不障二乘故。別顯差別中有二。一別明四住地。二明無明住地。前中有二。初標宗有二。第二別解二種。前中有三。初標顯形。第二徵。三列也。言煩惱有二種。述曰舉數也。言何等為二者。述曰問起二也。言謂住地煩惱及起煩惱。述曰列名也。下別解中有二。初解住地煩惱。明有四種。第二乘前解起煩惱。前中有三。初[2]滅住名四。二徵有四。三釋其四。言住地有四種者。述曰。舉數名也。住者是現行居止之處。名地種子能生[3]上心之義。喻地。能生萬物。種子亦然也。言何等為四者。述曰問起也。言謂見一處至[4]方名[5]有住地者。述曰列名也。古來大德解云。三界諸見。名一處住。三界中無明。名無明住地。欲界除見無明。名為欲愛。上二界并除無明見。名色愛之有愛住地。今基法師云不然。若三界無明。名無明住地者。即應三乘同斷。如何乃言唯有如來涅槃智之所能斷耶。以此准知前解未可。然障有二。謂煩惱所知。所知無明是勝。總立名無明住地。煩惱障中。分成見修。見道。以見為首。發業迷理是增。以一時斷。但是分別。總立名見一處住地。修道。迷別事生。斷復前後。復要須數。宜為此約界。分成三種。欲色二界。自界得名。無色恐執為無。顯是三有。破外道計為涅槃。為名有愛。非是無也。
於第二乘前解起煩惱障中。有二。初牒前四住地能生起煩惱。生起下文。辨自住地功能。二此解起義。言此四住地生一切起煩惱者。述曰。釋四功能[6]能俱能生起一切煩惱也。言起者剎那心剎那相應者。述曰正解也。起者現行義也。不起即[A73]已起。即與心相應名起。煩惱起[A74]已。纏遶其心。亦名為纏也。上總解四住地訖。
解無明住地中。有二。初總標。二別顯義。言世尊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者。述曰總標也。問。何故顯此所知障。名心不相應耶。答。所知障。唯約種子為論。故言心不相應。若據現行。名相應故。餘四住地。即云起故也。於別顯中。有四。初明數多。二為大。三辨依。四結前。言世尊此四住地力至所不能及者。述曰。數多少也。但有人執。必法執。法執有時。未必人執。所以為少。法執為是多。故云所不能及也。明力中有三。初標法明力大。二舉喻成力大。三結喻顯力大。言世尊如是無明住地力至最大。述曰。標力實大。四住之中。不能大故。言譬如惡魔波旬至自在殊勝者。述曰喻也。諸天雖無量類。然天魔。色力壽命眷屬眾具。[7]相勝[8]除天。名為勝也。言如是無明住地力至其力最勝者。述曰合法也。可解。言恒沙等數至久住者。述曰。第三明依也。然與自現行為依。復能具四住等。為所依義也。言阿羅漢至最為大力者。述曰。第四總結。唯有如來能斷。二乘不除。故知無明。其力極大也。
勝鬘經述記卷上
校注
[0898001] 目錄新作 [0898002] 如來真實功德章第一 [0898003] 恃下疑脫多字 [0898004] 故下疑脫曰字 [0898005] 人上疑脫夫字 [0898006] 士疑婢 [0898007] 抄一作此 [0898008] 搶疑創 [0898009] 難疑歎 [0899001] 女下疑脫名字 [0899002] 受疑念 [0899003] 以下疑脫曰謂 [0899004] 操疑敬 [0899005] 令疑今 [0899006] 也疑巳 [0899007] 如上疑脫一云二字 [0899008] 來疑未 [0899009] 在疑玉 [0899010] 擁疑壅 [0899011] 愍疑敏 [0899012] 疎上疑脫簡字 [0899013] 獨下疑脫舉字 [0899014] 故字疑應在識字下 [0899015] 信堪可疑當作堪可信 [0899016] 噯疑愛次同 [0899017] 菴疑奄 [0899018] 右稱王寶窟云支祥王 [0899019] 利疑故 [0900001] 侶疑俗 [0900002] 二下疑脫敬讚歡三字 [0900003] 昔疑音 [0900004] 名聞故當作故名聞乎 [0900005] 此疑比 [0900006] 欲疑歎 [0900007] 實上疑脫真字 [0900008] 抑疑仰 [0900009] 聽疑聰次同 [0900010] 愴疑創 [0900011] 言疑宮 [0900012] 利他具當作是利他乎 [0900013] 生疑在 [0900014] 一身二字疑名一字 [0900015] 十疑此 [0900016] 處疑虔 [0900017] 生當作中乎 [0901001] 有疑具 [0901002] 只疑亦 [0901003] 意疑言 [0901004] 等疑第 [0901005] 慈下疑脫哀字 [0901006] 即下疑脫護字 [0901007] 處疑虔 [0901008] 尊疑等 [0902001] 佛報疑倒置 [0902002] 六萬疑衍 [0902003] 具疑其 [0902004] 立疑之 [0902005] 惡上疑脫無字 [0902006] 惱下疑脫天字 [0902007] 愛疑衰 [0902008] 勝上疑脫第一 [0902009] 總上疑脫第一 [0902010] 十受章第二 [0902011] 餘疑次 [0902012] 但疑皆 [0903001] 賜疑傷 [0903002] 不下疑脫為字 [0903003] 之疑心 [0903004] 引疑耶 [0903005] 不疑爾 [0903006] 離字當在諸惡法上 [0903007] 說過疑悅遇 [0904001] 三願章第三 [0904002] 攝受章第四 [0904003] 三一無 [0905001] 只疑亦 [0905002] 前上一有有二初略後廣六字 [0905003] 廣下一有大字次同 [0905004] 他一作池 [0905005] 覆下疑脫為喻二字 [0905006] 日心疑衍字 [0905007] 鞭疑鞕 [0905008] 千下一有界字 [0905009] 一切等五字疑剩 [0906001] 記一作起 [0906002] 彼下一有意字 [0906003] 答一作益 [0907001] 者一作有 [0907002] 弘一作佛次同 [0907003] 成就一作常住 [0907004] 此即也三字疑剩 [0907005] 善疑分 [0907006] 歸一作睎 [0907007] 一無二字 [0907008] 眾一作乘 [0908001] 三下疑脫上 [0908002] 士疑示 [0908003] 他疑化 [0908004] 難一作歎 [0908005] 一乘章第五 [0908006] 修一作習 [0908007] 破疑說 [0908008] 故疑彼 [0908009] 智疑不 [0908010] 名一本無 [0908011] 訛下一有也字 [0908012] 出下一有生字 [0908013] 四下一有五二十之三字 [0908014] 何下一有法字 [0909001] 故下一有者字 [0909002] 木下一有叉字 [0909003] 大下一有乘字 [0909004] 緣下一有覺字 [0909005] 略疑剩字 [0909006] 在上一有自字 [0909007] 共一作求 [0909008] 有一作者 [0909009] 無下一有恐字 [0909010] 者一作有 [0909011] 依下一有者字 [0909012] 應一作若 [0909013] 成上疑脫不 [0909014] 二疑剩字 [0910001] 故疑剩字 [0910002] 一無云字 [0910003] 異一作果 [0910004] 結一作續 [0910005] 愛一作受 [0910006] 生疑剩字 [0910007] 也疑剩字 [0910008] 又一作文 [0910009] 後疑剩字 [0910010] 舉一作乘 [0910011] 舉一作滅 [0911001] 一無名字 [0911002] 滅一作舉 [0911003] 上一作巳 [0911004] 方名疑剩 [0911005] 有下疑脫愛 [0911006] 一無能字 [0911007] 相一作等 [0911008] 除疑餘【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9 冊 No. 352 勝鬘經述記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