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一切經音義卷第三
- 續新音大方廣佛花嚴經從第十六盡四十
- 新譯十地經九卷
- 迴向輪經一卷
- 十力經一卷
右四經三十六卷同此卷續音。
新花嚴經卷第十六
補陁落迦(亦云補怛洛迦舊云寶陀羅皆梵語楚夏也此云小花樹山謂此山中多有此花樹其花甚香即南海[2]此岸孤絕山觀自在菩薩所居宮[3]也)。
蓊鬱(上烏孔反玉篇云蓊欝謂[4]草木茂盛)。
𦟛圓(上丑容反爾雅曰𦟛均也郭注云謂齊等也爾雅作𦟛字)。
弓矢(上居戎反釋名云弓穹也謂穹穹然說文云像形字也下又作矢笑皆音式是反世本云黃帝夷牟作矢也)。
寶璫(上博抱反眾珍之總名也亦作珤從玉缶聲下都郎反說文云穿耳施珠也韻英云耳飾也從玉當聲)。
髑髏(上同祿反下勒候反埤蒼云頭骨也說文[5]云頂骨也並從骨獨樓省聲字經文有作䫳䫫俗字非正[6]體)。
依怙(胡古反爾雅曰怙恃也詩云無母何怙也)。
慞惶(上諸良反切韻云懼也下胡光反考聲云慞惶恐懼也韻英遽也悚懼失次也)。
驚駭(上舉[A1]卿反怖也下候揩反切韻云駭亦驚也說文云從馬亥聲孫然注爾雅云禹疏九河北河功難眾懼不成因名徒駭也)。
捔力(上古岳反合單作角考聲云競也切韻云角牴戲也今作捔說文云掎捔也有經作捔椓又作斠平斗斛槩也皆非角力義掎音居綺反)。
[7]新花嚴經卷第十七(無可音訓)
新花嚴經卷第十八
捶楚(上隹蘂反說文云以杖擊也[8]從手垂聲或從竹作箠策也從木作棰棓也下瘡所反切韻云榎楚也楸木名亦荊從林疋聲疋音踈榎音賈)。
開闡(下昌演反韓康伯注周易云闡明也廣雅云闢也聲類云大開也說文云從門單聲也單音善)。
揀擇(上姦眼反文字集略云擇也從手[9]東聲說文作東分別也從束八下音澤韻英云擇亦揀也從手澤省聲也)。
主稼(爾雅曰師職主也廣雅云主守也字從王[必-心]聲[必-心]音竹句反下加暇反馬融注論語云樹五穀曰稼即苗稼也此神守之不令有損也)。
新花嚴經卷第十九
覺寤(上音教蒼頡篇寤覺也經文作𭔏俗字下吾故反考聲云寤中有所見覺而有信謂之寤從㝱省吾聲也)。
號泣(上胡刀反切韻哭也爾雅曰舞號雩也郭璞注云雩祭吁嗟請雨也說文作唬下去急反切韻哭泣也考聲云無聲出涕曰泣從水立聲也)。
稻梁(上徒皓反切韻云秔稻也本草云秔米主益氣止煩泄稻米主溫中令人多熱字林云秔稻不黏糯稻黏說文云糯即稻也下音良或作梁切韻云稻梁也廣志云遼東有赤梁米也)。
嬉戲(上許其反聲類云美也遊也從女喜聲下香義反切韻云弄也謔也郭注爾雅云謂調戲也謔音虛虐[10]反)。
新花嚴經卷第二十一
廛里(上直連反考聲云市空地也又居也經作[堐-圭+(里/八/土)][12][土*厘]皆俗字下良史反周禮云五家為隣五隣為里也風俗通云里止也謂五十家共止為里也)。
新花嚴經卷第二十二
惽寐(上呼昆反考聲云不明也字林又音呼困反昧也經文單作昬爾雅云昬強也切韻曰暮也非此用下民致反玉篇寢臥也孝經曰夙興夜寐說文從㝱省聲也)。
檢策(上錦儼反爾雅曰檢同也釋名云撿禁也說文云從木僉聲下楚革反或作筴賈注國語云策計也字書云策謀筭也說文從竹朿音此志反經文從宋作榮誤書字也宋音送)。
新花嚴經卷第二十三
旋澓(上似泉反爾雅曰旋澓返也謂𢌞[13]還也下音復爾雅釋水云逆流而上曰泝洄即澓也三蒼云澓深也謂河海中旋流處)。
枯槁(上苦姑反切韻云朽也考聲云木乾死也下苦皓反切韻云槁亦枯也說文云從木高聲)。
船筏(上食川反方言云關東曰船關西曰舟說文云從舟沿省聲也沿與專反鉛錫之銘沿流之沿皆同經文作船或作舡皆非本字下又作橃亦作𦪑同扶月反方言云𥱼也編竹木浮於河運物也𥱼音蒲住反)。
瞖瞙(上於計反目病也下音莫字統云目不明也二字皆從目殹莫聲也經作膜謂皮內肉外也)。
寶繩(下食蠅反世本曰涶作準繩尚書曰繩𮘧糺謬格其非心也又曰木從繩則正說文索也從糸蠅省聲也)。
妃嬪(上芳非反韻英云[1]喜偶也郭璞注爾雅云相偶[女*((奐-大)/比)][女*((奐-大)/比)]音疋閉反案毛詩傳云關鴠后妃之德也下符真反爾雅釋親云嬪婦也禮記云生曰父母妻死曰考妣嬪也堯典曰降二女於媯汭嬪于虞孔傳曰使行婦道於虞氏也)。
新花嚴經卷第二十四
煢獨(渠營反尚書云無虐㷀獨孔安國曰㷀單也謂無兩依也無子曰獨也亦作惸字)。
溝阬(上苟侯反考工記云井間廣四尺深四尺謂之溝鄭注周禮云十夫二隣之田所以通於川也說文云水瀆也從水冓聲也下客庚反爾雅云阬[2]虛也蒼頡篇云阬壑也陷也塹也古今正[3]字從阜亢聲經作坑俗字也)。
堆阜(上當雷反考聲云堆土之高也說文云小阜也從土隹聲也經文作塠俗字非也下房務反爾雅曰大陸曰阜考聲云丘類也釋名云阜厚也從𠂤土省聲古文作𨸏大篆作[4]隹經文作阜埠皆非也)。
荊棘(上舉[A2]卿反切韻荊木名可以染也從草刑聲也下紀力反考聲云酸棗木名也切韻云箴也從二朿也朿音㓨也)。
鬚蘂(上相俞反切韻小髻也下如捶反廣雅云花也謂[5]花鬚頭點也說文云從三心作蘂云花外曰萼花內曰蘂經從三止或從木作蘃皆非)。
新花嚴經卷第二十五
婬佚(上余針反切韻云邪也蕩也說文云貪也從女㸒聲也㸒字從爪壬音同上下寅質反切韻云佚樂也說文云從人失聲也)。
囹圄(上歷丁反下魚舉反獄名周禮三王始有獄釋名云囹領也圄禦也謂領錄囚徒御禁之說文云囹獄也圄守也外形內聲字)。
搒笞(上白忙反顧野王云搒擊也字書云捶也說文從手旁聲下恥持反說文云苦擊也從竹台音怡聲也)。
臏割(上蒲忍反大戴禮云人生暮而臏生然後行也說文云[6]臏膝骨也尚書傳曰决關梁踰城郭略而盜者其刑臏顧野王曰斷足之刑也即呂刑䠊刑之類也或從骨作𩪯下古達反爾雅曰割裂也切韻云剝截也從刀害聲也)。
宮闈(上居戎反世本云禹作宮室爾雅曰宮謂之室禮記云由命氏以立火子皆異宮案古者貴賤同稱宮自秦漢以來唯王者所居之稱下雨非反爾雅曰宮中之門謂之闈郭璞注云謂相通小門也其小者謂之闈也)。
犀牛(上音西爾雅曰犀似豕郭璞注云似水牛豬頭大腹庳脚脚有三蹄色黑三角一角頂上一角額上一角鼻上鼻上者即食角也小而不橢好食棘亦有一角者從牛尾省聲經文作[尸@丰]誤也橢音他果反)。
新花嚴經卷第二十六
肝膽(上古安反木之精也白虎通云像木有葉王叔和云肝與膽為府其候目故肝實熱則目赤暗也下答敢反白虎通云膽者肝之府脈經云膽病則神不守是也二字並從肉干詹聲也詹音占形聲字也)。
膓胃(上除良反釋名云膓腹內暢氣之府也下或作𦝩正作[鬯-匕+((氘-气)@二)]白虎通云脾之府色黑說文云穀府也從肉作[鬯-匕+((氘-气)@二)]像形字)。
環珮(上戶關反切韻玉環也爾雅曰肉好若一謂之環郭注云謂邊孔適等也下蒲妹反切韻云玉佩也禮記云古之君子珮以比德也)。
母脇(上莫厚反爾雅曰父為考母為妣父之妣為王母郭注云加王者尊之也蒼頡云字從女雨點像婦人乳形也下香業反或作脅亦同說文云肚兩[7]傍也從肉劦聲劦音叶從三力也)。
慙愧(上徂含反下軌位反說文愧亦慙也禮記云君子不以所能者而病於人不以所不能者而愧於人廣雅曰慚恥也爾雅云愧慙也二字互相訓也說文作愧亦作謉聭二形皆古字也)。
新花嚴經卷第二十七
沮壞(上慈與反毛詩傳云沮猶壞也廣雅溼也說文云從水且聲也且音子余反下懷聵反考聲云崩摧也說文從土褱聲古文作𡎯)。
焚爇(上符分反切韻燒也下又作焫同如雪反韻英放火也亦燒也)。
新花嚴經卷第二十八
翼從(上與職反切韻恭也助也爾雅云翼敬也論語云趨進翼如也孔注云言端謹也下疾用反切韻云後也侍也經文或作翊俗用亦通)。
延袤(上以然反下莫候反延長也袤廣也如前第七卷經已釋訖)。
殞滅(上為敏反聲類云殞沒也爾雅云落也亦作隕左傳星隕如雨是也下亾烈反說文作[8]威解云火從十月亥受氣至九月戌乃死故從火戌也蔡邕加水作滅)。
佞媚(上乃定反切韻云諂也論語云雍也仁而不伎郭註爾雅云佞人似信者也下明祕反考聲云悅也美也切韻云姿媚也論語云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竈也)。
愆違(上去乾反又作𮘧𠍴[奸/心]三形皆同爾雅[9]曰逸𮘧過也書云監於先王其永無愆孔注云過也下雨非反字林背也切韻違逆也拒也)。
乞匃(下垓艾反顧野王云匃亦乞也考聲云求也古今正字云人亾財則匃也說文云從人亾會意字也古作勹几二形並音人)。
猨𤜴(上雨元反爾雅曰猱猨善援也下余救反山海經云鬲山多蜼音同上郭璞注云似獼猴而大蒼黑色尾長四五尺似獺尾頭有兩歧天雨則倒懸於樹以尾塞鼻江東養之捕鼠切韻云虫名也亦作[(白/虫)*虫][豸*冘]狖古字有作㹨非)。
袨服(上玄絹反文字集略云盛服也考聲云袨美服字書云袨衣服鮮者也從衣玄聲)。
新花嚴經卷第二十九
慳悋(上苦間反切韻云恡也爾雅曰慳固也郭璞云慳然牢固也下良刃反切韻云鄙財曰悋考聲云惜也或作恡吝𠫤皆俗字)。
繒纊(上疾綾反下苦謗反說文曰繒帛也纊綿也小雅曰絮之細者曰纊也)。
迫窄(上博陌反切韻逼近也考聲附急也古文作皈下又作迮側伯反切韻陿也亦迫也)。
洗滌(上先禮反古文亦作洒切韻云盡也浴洗亦肅敬皃下徒歷反玉篇除也韻英淨也毛詩曰十月滌場傳云滌掃也)。
新花嚴經卷第三十
開闢(上苦哀反韻集云解也張也字從門幵聲幵音牽下房皃反切韻開也舜曲曰闢四門孔傳云開闢四方之門說文云從門辟聲也)。
瑩徹(上烏定反蒼頡云瑩治也賈注國語云徹明也或作鎣撤二字亦通)。
禦捍(上魚舉反爾雅曰禦圉禁也韻英云當也切韻示敵也說文亦禁也從示御聲也下胡幹反切韻云抵也又拒也從手旱聲也)。
新花嚴經卷第三十一
婀字(阿可反) 攞字(盧可反)。
哆字(多可反已上三字皆梵語作觀祕門不求字義)。
咸綜(上胡嵒反切韻云皆也同也下宗送反說文云機縷持交絲者也從糸宗聲糸音覓)。
癲癎(上丁堅反廣雅云癲狂也聲類云大風疾說文作瘨下限姦反聲類云小兒病也說文云癎風病也從疒間聲疒音女厄反姦音間)。
鉛錫(上與專反說文云青金也尚書云青州貢鉛錫下先戚反爾雅曰錫謂之鈏郭璞注云白鑞也鈏音余刃反)。
讖緯(上楚𧮂反釋名云讖[1]纖也謂其義纖微也下緯字前已釋)。
該練(上古哀反廣雅云咸也包也切韻云備也古文作眩字下練字桂苑珠叢云煮絲令熟曰練鎔金作鍊字)。
新花嚴經卷第三十二
沃田(上烏酷反切韻云地肥美曰沃顏注漢書云沃謂溉灌也)。
鬻金(上余六反切韻云賣也說文作鬻從毓聲也毓音與上同)。
補特伽羅(舊經云富伽羅亦云弗伽羅舊翻為數取趣謂諸有情數造集因數取苦果又云或翻為入言捨天陰入人陰等)。
奢摩他(梵語也案慧苑法師花嚴音義云此云止息亦曰寂靜謂正定離沈掉等也)。
毘鉢舍那(或云毗婆設那此云觀察謂正慧決擇也即止觀二名也)。
新花嚴經卷第三十三
關鑰(上古還反說文曰以橫木持門曰關從門𢇇聲也經文作閞音弁爾雅曰閞謂之[2]槉非此用下羊斫反說文作[3]𨷲謂關之鎻也或作籥非也)。
搏噬(上補各反切韻云手聲也爾雅曰暴虎徒搏也郭注云謂空手執也下時制反切韻齧噬也又建也從口筮聲也)。
犗牛(上古邁反切韻牛去勢曰犗即犍牛也從牛從害聲也)。
紹繼(下古詣反爾雅曰紹胤嗣續係繼也說文從糸㡭會意字㡭古文絕字經文作繼或作継皆不成字也)。
浣染(上洹管反公羊傳注云去舊垢曰浣鄭箋毛詩云浣謂洗滌也說文云澣濯從水幹聲下如琰反廣雅云染污也說文云以繒染為綵也從水杂聲杂音同上)。
佷戾(上胡懇反切韶佷亦戾也下郎計反切韻云乖也尚書云罪也爾雅云辜辞戾辜也說文云曲也從犬出戶下也)。
新花嚴經卷第三十四
草積(下子賜反切韻云委積也說文云聚也正作𥢼從朿音㓨聲也字書相承[4]肄省作積亦音子惜反經文從草作𧂐俗字)。
青瘀(下於據反考聲云謂皮肉中凝血也文字典說云積聚血也)。
䏺脹(上疋江反又作肨切韻云䏺亦脹也下知亮反說文云滿也壯脹也或作痮亦同經文作膖俗字)。
新花嚴經卷第三十五
尒燄(下又作焰梵語也此云所知謂智所知境非預識境故云過尒燄也)。
哽噎(上加杏反說文曰食肉有骨噎在喉內悲憂噎塞者故借為喻言)。
擐甲(胡串反杜注左傳曰擐貫也賈注國語云衣甲也衣音意案五經文字擐亦音古患反)。
穽陷(上疾政反古文作阱阮也書云敜乃穽字書云陷獸曰穽下戶蘸反切韻云入也隤沒也考聲云墮也說文作臽小阮也蘸音㽵陷反臽字從[色-巴]在臼上也[色-巴]音人諂燄之類皆從此或從爪作舀音羊小反韜蹈之字於此敜音躡)。
利鐮(下力炎反切韻刈刀也釋名云鐮廉也取其廉薄也從金[5]廉形聲字也經從兼作鎌俗用字也)。
金錍(下府移反切韻云錍鏃之薄者也又音疋迷反今按金鎞合作釵鎞之鎞也)。
鉗鑷(上儉嚴反合作鈷說文云䥫夾也鉆取物者也經文作鉗乃小兒䥫枷也下黏[6]輙反合作銸說文云銸亦小鉆也從金耴聲耴音同上經文從聶作鑷車下䥫纂也二字皆非經義)。
貿易(上莫候反爾雅曰𧵍賈市也切韻交易也考聲云賣也下羊益反變也)。
支提(梵語也或云制底或云制多皆訛略應云制底耶此翻為積聚謂於如來涅盤及說法經行等處起塔廟臺閣令無量人天積集福善之所此義翻也舊亦翻為高墳或云靈廟)。
新花嚴經卷第三十六
瘢痕(上薄宮反切韻云瘡瘢也下戶恩反隱也即瘢痕隱也)。
沈溺(上直林反切韻云沈沒也濁也爾雅曰祭川曰浮沈下乃歷反古文作㲻說文云人沒水也)。
鎧仗(上苦亥反切韻云甲之別名也字書從金皚省聲下直兩反字書云儀仗也)。
銷秏(上相[7]焦反切韻云鑠金也亦冶金也作消盡也滅也下呼倒反玉篇減也又損也或云秏亦稻屬今不取)。
竄伏(上倉乱反玉篇曰竄謂逃藏也廣雅云隱匿也說文云從鼠在穴中則竄矣下伏字按說文從犬從人云犬見人則伏矣)。
卵㲉(上落管反玉篇鳥卵也說文云無乳生㲉者曰卵也下苦角反切韻云鳥卵㲉也說文云從卵𣪊聲𣪊音同上有本作聲甚乖於義)。
貓貍(上莫交反詩云有貓似虎切韻云捕鼠獸也下力之反切韻云野貍也爾雅曰貙似貍郭注云貙虎類也大如猫文如貍也二字皆從豸經文從犬作猫狸非正字也)。
礠石(上疾之反切韻礠石可以引針也)。
延齡(上似然反爾雅曰永承引延長也下歷丁反廣雅曰齡年也禮記云古者謂年為齡)。
滲漏(上所禁反水潛沒也下盧候反字書云漏落也又刻漏以銅盤盛水滴漏百刻以定晝夜也)。
新花嚴經卷第三十七
金屑(上金字說文曰五色金也黃為長久薶不生百鍊不輕從革不違西方之行生於土從土今左右注像金在土中形今聲下先結反切韻盡也清也不安皃按經意合作糏粖之糏)。
三摩鉢底(梵語也此云等至琳菀二法師云謂由加行伏沈掉力至其受位身心安和也亦云等持[8]謂平等持心也)。
法螺(下盧和反俗字也正作蠃說文介蟲也經作𧋠音禮皆非法蠃字)。
平坦(他袒反說文云坦安也廣雅云亦平也論語云君子坦蕩蕩是)。
陿劣(上咸甲反顧野王曰陿迫隘下廣大也說文曰從阝[A3]匚夾聲也經文從犬作狹乃習[9]犬馬也非經意下戀惙反考聲云弱也少力也會意字也古文作[10]乎阝音𨸏[A4]匚音方夾音田)。
新花嚴經卷第三十八
霈然(上普蓋反雨盛皃切韻云霶霈也說文從雨沛聲沛音同上)。
新花嚴經卷第三十九
沮壞(上慈與反下懷瞶反前經第二十七卷已釋)。
新譯十地經卷第一(并經前記)
天竺(相承音竹准梵聲合音篤古云身毒或云賢豆新云印度皆訛轉也正云印特伽羅此翻為月也月有千名斯乃一稱西域記云良以彼土佛日既隱賢聖誕生相繼開悟導利群生如月照臨故以為名也)。
踈勒國(梵語訛略也正云佉路數怛勒此翻為惡性國以其國人性多獷戾故或云彼國有佉路數怛勒山因山立稱也在北印度境也)。
乾陁羅(上音䖍舊云健䭾羅此云持地昔此國多有得道聖賢住持其境不為他國侵害故也又云香氣邏謂此國多生香氣之花遍其國內以為名也其國在中印度北北印度南境也)。
迦濕彌羅(或云迦葉蜜羅舊云罽賓訛略也此翻為阿誰入謂此國未建時有大龍池人莫敢近其後有羅漢見地形勝宜人居止從龍乞容一膝[2]地時龍許之羅漢變身漸大膝滿龍池龍以言信捨之而去羅漢[3]復以神力乾竭其水遂建城郭眾人咸言我等不因聖師阿誰得入故因此語乃立國名其國北印度境也)。
披緇(上敷羈反說文云開也散也或作帔襜也巾也又作被音平義反服也加也衣也今合從後作下側持反說文云緇黑色繒也論語云涅乎不緇注云涅謂黑泥可以染皂者也涅音奴結反從水日炙土也)。
鄔波𬽓耶(鄔烏古反𬽓亭也反正梵語也舊云郁波弟耶此云近誦謂以弟子年小不離於師常近隨逐受經而誦也或翻為親教龜茲于闐等國訛云和闍或云鶻社今云和上本非梵語亦非唐言蓋䓗右諸國訛轉音耳也)。
蒙鞮(下都奚反非正梵語蓋罽賓國寺名也未詳翻對案鞮字履屬也)。
拗怒(上於六反博雅云止也說文云從手幼聲又音於綾反今不取下乃故反字書恚也切韻嗔也又音弩亦嗔目皃也)。
僅全(上渠靳反切韻云能也少也顧野王云僅纔也下正作全音疾緣反韻英云完也說文云具也從工亼會意字也亼才入反三合之形也)。
那爛陀(或云娜那爛多西域寺名也此云施無猒西域記云歷代帝王共建合為一寺東闢其門常供千僧自興建已來未有一人犯間疑者故五印度境捨施無猒因以為名也在中印度境)。
泠泠(郎丁反[4]序中人名不求字義)。
提堤犀魚(次都奚反三音西非印度言龜茲語也此云蓮花精進彼國三藏法師名也)。
郭昕(下許斤反人名也案字日欲出也釋名云昕者忻也言皎日將出万物忻然也)。
滴霤(上都歷反切韻云水滴也說文云涯也從水滴省聲也下力救反案滴霤合作溜說文云水溜也字書云小流也今作霤說文云霤神名也非此用)。
程鍔(上直貞反人姓也本自顓頊重黎之後周宣王時程伯休甫入為大司馬封于程後以為氏也下五各反[5]人名也案字劒口端也說文云從金咢聲也咢音同上)。
所齎(下祖西反考聲云持物行也韻英云送也切韻云付也遺也說文從貝齊聲也俗作賷訓同非正字也)。
鍊冶(上音郎甸反又作煉說文云銷金也從金柬聲柬音揀從束八下羊者反切韻銷金也尹子曰[山/虫]尤作冶說文從仌音[6]氷台音怡考聲云氷熱則冶遇寒則疑也)。
悅豫(上余雪反爾雅曰悅懌服也切韻喜樂也說文云從心說省聲下羊恕反爾雅曰愉豫愷康樂也又曰豫安也玉篇逸豫也說文云從象予聲也)。
[7]新譯十地經卷第二
珂貝(上恪何反玉篇珂螺屬也出於海者其白如雪所以[8]纓馬膺也下博蓋反亦珂類也爾雅曰貝居陸𧷼在水者蜬郭注云水陸異名貝中肉如科斗但有頭尾耳說文貝像形案貝古者用以市物也故財貨買賣之流皆從貝也𧷼音標蜬音含也)。
璧玉(上必益反爾雅云肉倍好謂之璧璧大六寸謂之瑄郭注云肉邊也好孔也白虎通曰外圓像天內孔方法地君執為信以祭天也下語欲反爾雅曰以玉者謂之珪禮記曰執玉不趨舜典曰修五禮五玉孔注云五等諸㑦各執其玉白虎通云玉像君子之德燥不輕溼不重也說文云玉有五德)。
資糧(上即夷反玉篇助也考聲取也切韻資亦貨財也說文從貝次聲也下呂張反亦作糧說文云糧儲也切韻云倉糧也爾雅曰[9]粻糧也郭注今江東通呼粮為粻)。
麤獷(上倉孤反切韻疏也大也字統云鹿之性相背而食虞人獸害之故從三鹿俗省作麁義同下古猛反切韻大也字書云猛也說文云從犬廣聲又音俱[10]永反)。
蜇螫(上陟列反字書云蠍蜇蜂蠆毒也古文作虻下商隻反切韻蟲行毒也云地有螫毒不可[11]觸其尾考聲云螫噬也嚙也古文作蠚)。
磣剌(上楚錦反又作墋說文云[12]土石砂參也經文作磣非下郎遏反上言磣下剌令作糲切韻云[夕/鹿]也米之脫粟者也作此剌字[石*辛]也戾也非磣糲義也)。
捺落迦(梵語也或云那落迦此云苦器或云苦具即治罰罪人之器具地獄總名也故俱舍論云此下過二万無間深廣同上七捺落迦八增皆十六)。
湍馳(上他端反說文云淺水流沙上也字書云疾瀨也音落大反下直离反玉篇云馳逐也字書云馳騖也說文疾也從馬池省聲也)。
淪溺(上力迍反字書沈也沒也爾雅曰小波為淪郭注云謂薀淪也下乃曆反切韻云溺水也說文沒也從水弱聲也古文作[13]㲻云人墮水也)。
灘渚(上他單反玉篇云河灘也爾雅曰太歲在申曰涒灘下章與反爾雅云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日渚小渚曰沚又作陼音同上沚音止)。
新譯十地經卷第三
捫摸(上莫盆反毛詩傳曰捫持也韻詮云捫搎也下音莫說文云摸𢱢也案捫搎摸𢱢猶摩挲也搎音孫𢱢音索挲音娑)。
蚊蚋(上音文莊子云蟭螟巢於蚊眉下而稅反小蚊蚋說文云秦人謂之蚋楚人謂之蚊通俗文云蜎化[14]為蚋也蜎音血緣反又作蚉蜹二形)。
𧏙蜋(上去羊反下呂張反爾雅釋蟲云蛣𧏙𧏙蜋郭璞注云黑甲蟲也噉糞土者)。
策勵(上楚革反韻集云謀也籌也顧野王云馬撾也釋名曰策者教令於上駈策諸下也下力制反字書云兔也廣雅云勸勵也說文云力也從力厲形聲字厲音同上猛也列也又嚴整也)。
慍暴(上於問反切韻云怒也論語云人不知而不慍何晏注云慍怒也凡人有所不知君子不怒下蒲報反五經音義云謂侵暴說文云從日共音拱水音別作暴經文從田恭作暴甚乖字義也)。
新譯十地經卷第四
箭鏃(上子賤反郭璞注爾雅云竹箭篠也字書云竹高一丈節間三尺可為矢也下作屋反爾雅曰金鏃翦羽謂鍭郭注云今之錍箭是也篠音蘇鳥反錍音普兮反)。
溟渤(上莫經反考聲云深也山海經云北海謂之溟說文云從水冥聲下蒲沒反玉篇渤澥也字書云海水渤渤然也)。
厚膜(上胡口反切韻云重也廣也下音莫字統云皮內肉外謂之膜說文肉間䀭膜也䀭音古衰反)。
纏裹(上直連反考聲云繞也束也說文云纏約也從糸廛聲下光火反考聲云包也說文云裹纏也從衣果聲也俗作畏訛略字也)。
印璽(上正作[爪*(ㄗ@、)]釋名曰印信也因也封物因付信也下斯氏反蔡雍獨斷曰天子之璽以玉[螘-豆+虫]虎劒古者諸侯共之月令曰秦以前諸侯鄉大夫皆曰璽自茲以降天子獨稱璽諸侯不敢用也傳璽譜云秦王子嬰上高祖傳國璽李斯所篆其文曰受命於天帝壽永昌也[螘-豆+虫]音勅支反)。
癲癎(上丁堅反廣雅云癲狂也毛詩箋云癲病也聲類云癲風病也或作瘨下音閑集訓云小兒癲病說文云風病也從疒間聲或作𤺛亦通)。
蟲[屮/工/毋](上直躬反說文從三虫音許鬼反並二虫為䖵音昆爾雅曰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音文爾反今俗借虫為蟲下徒沃反切韻痛也害也考聲云苦也說文云從[1]屮作[屮/工/毋]屮音母列反)。
呪詛(上又作祝詶二形音之受反說文云詶亦詛也下側據反古文作[樝-木+示]釋名云祝屬也以善惡之辭相屬著也詛謂使人行事阻限於言也說文云從言且聲音子余反經文從口作咀音才與反非)。
眩瞖(上玄絹反賈注國語眩惑也蒼頡篇示之不明也說文云目無常主下於計反郭璞云瞖掩覆也考聲云目中瞖也說文云從目殹聲也音一奚反經文從羽作翳非眩瞖義也)。
溉灌(上基懿反韻英云澆灌也說文溉示灌也顧野王云溉猶灌注也下古玩反切韻云漬也亦澆灌也二並形聲字)。
號嘷(二字同音胡刀反上號爾雅曰舞號雩也說文哭也作唬同下嘷玉篇叫也說文作獋虎怒聲也亦作[囉-維+(((嘹-口)-小)-日+干)]字也)。
喟歎(上口愧反說文大息歎聲又作㕟爾雅曰息也又音口恠反下他旦反切韻云歎息也又作嘆傷也)。
吁嗞(上況于反切韻疑恠之詞也下子之反切韻云嗞嗟憂聲也爾雅作咨云嗟咨𨲠也郭注云今河北人云嗟歎𨲠音嗟)。
新譯十地經卷第五
廁填(上初史反切韻廁間也下唐賢反宜作瑱字漢書訓纂云謂珠玉𡑅坐為飾也又音唐見反今經作填乃是填塞之填非間飾義)。
瞬息(上式𨳝反說文云目動睫也考聲云目搖動也謂眸子轉也又作瞚眴義同下相即反藥證病源云凡人晝夜共一萬三千三[2]百息一息有差即為病矣梵云阿那鉢那此云出息入息也)。
新譯十地經卷第六
𭔏寤(上音教正作覺蒼頡篇云寐起也下吾故反說文覺而有信也寤亦晤也經文二字從穴作窹窹非也說文從㝱晤省)。
開闡(上可哀反韻集云開闢也說文啟也從門幵聲從井作開俗用非正下昌善反玉篇亦開也揚也韻英明也教也)。
遽務(上渠預反賈注國語云遽疾也玉篇云遽急也下亾遇反切韻事務也爾雅云騖務強也郭注云馳騖事務皆自免強也)。
駛流(上所吏反蒼頡篇云駛速疾也從馬史聲也經文作駛音古穴反駃騠馬名非駛疾義下流字說文從水從㐬音他忽反倒㜽也㜽音子經文作流非也古文又作㳅騠音柱奚反良馬也生走乃母)。
新譯十地經卷第七
那庾多(中羊主反梵語也或云那由他西域數名也案黃帝筭經有二十三數自萬已去皆有上中下三等數也謂萬億兆京姟秭壤溝㵎正載也下數十十變之中數百百變之上數億億變之案慧苑音義花嚴經阿僧祇品云一百洛叉為俱胝即當此億也俱胝俱胝為阿庾多即當此兆也阿庾多阿庾多為那由他即當此京也餘皆准知配之)。
幽邃(上於虬反切韻深也隱也爾雅曰幽深也說文從山𢆶聲𢆶音同上說文云微也下私醉反說文云邃深遠也古文又作㥞音訓同)。
羈繫(上居宜反釋名云絡馬頭曰羈縻馬足曰絆下古詣反玉篇云繫縛也又閇也)。
誨誘(上荒外反韻英云訓也教也論語云誨人不倦也下與[3]久論語云循循善誘人也玉篇云引導也切韻該也音古泫反泫胡詃反又教也說文從言秀形聲也)。
新譯十地經卷第八
暉昱(上許歸反切韻[4]曰光也又作輝輝皆同下余六反爾雅云昱明也切韻云光也說文從日立聲)。
靉靆(上音愛下音逮廣雅曰靉靆翳薈也薈音[5]烏外反謂雲興盛也通俗文云雲覆曰為靉靆也)。
駭蹙(上閑揩反廣雅曰駭起也夫驚者其心必舉舉即起也說文從馬亥聲下子六反切韻云促近也說文云迫急也從戚足聲也)。
新譯十地經卷第九
棽儷(上勅林反玉篇曰木枝而儷也說文木長儷也從林今聲下郎計反字統云伉儷也亦宏壯也棽又音森林二音今並不取)。
摩䤈(下又作醯同呼鷄反梵語也具足應云摩醯首羅此云大自在也即色界主大自在天王是也)。
鈿廁(上徒年反[6]玉篇金花鈿也下初吏反切韻云閒下也說文云雜廁也)。
十力經一卷
剎別(上案玉篇音初八反案經合作差字故經云種種欲樂勝解差別今云剎別恐因聲誤寫請諸高識再詳經意)。
校注
[0943002] 此【大】,北【甲】 [0943003] 也【大】*,〔-〕【甲】* [0943004] 草木【大】,〔-〕【甲】 [0943005] 云【大】*,〔-〕【甲】* [0943006] 體【大】,體也【甲】 [0943007] 新花嚴經【大】,〔-〕【甲】 [0943008] 從【大】*,从【甲】* [0943009] 東【大】*,柬【甲】* [0943010] 反【大】,也【甲】 [0943011] 蒲【大】*,浦【甲】* [0943012] [土*厘]【大】,埋【甲】 [0943013] 還【大】,遠【甲】 [0944001] 喜偶【大】,嘉耦【甲】 [0944002] 虛也【大】,〔-〕【甲】 [0944003] 字【大】,〔-〕【甲】 [0944004] 隹【大】,[(口*口*口)/巨]【甲】 [0944005] 花【大】,〔-〕【甲】 [0944006] 臏【大】,〔-〕【甲】 [0944007] 傍【大】,像【甲】 [0944008] 威【大】,咸【甲】 [0944009] 曰【大】,云【甲】 [0945001] 纖【大】,讖【甲】 [0945002] 槉【大】,撫【甲】 [0945003] 𨷲【大】,門【甲】 [0945004] 肄【大】,[隸-木+土]【甲】 [0945005] 廉【大】,[膺-倠+(券-刀)]【甲】 [0945006] 輙【大】,軌【甲】 [0945007] 焦【大】,集【甲】 [0945008] 謂平等持心也【大】,〔-〕【甲】 [0945009] 犬【大】,夫【甲】 [0945010] 乎【大】,呼【甲】 [0945011] 茻音【大】,屮草為茻【甲】 [0946001] 陸【大】,逵【甲】 [0946002] 地【大】,〔-〕【甲】 [0946003] 復【大】,後【甲】 [0946004] 序【大】,庌【甲】 [0946005] 人【大】,大【甲】 [0946006] 氷【大】,米【甲】 [0946007] 新譯十地經【大】下同,〔-〕【甲】下同 [0946008] 纓【大】,縷【甲】 [0946009] 粻【大】,粮【甲】 [0946010] 永【大】,未【甲】 [0946011] 觸【大】,濁【甲】 [0946012] 土【大】,上【甲】 [0946013] 㲻【大】,休【甲】 [0946014] 為【大】,〔-〕【甲】 [0947001] 屮【大】*,中【甲】* [0947002] 百【大】,〔-〕【甲】 [0947003] 久【大】,久反【甲】 [0947004] 曰【大】,日【甲】 [0947005] 烏【大】,鳥【甲】 [0947006] 玉【大】,王【甲】 [0947007] 玉【大】,下【甲】 [0947008] 盤【大】,槃【甲】【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54 冊 No. 2129 續一切經音義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0-0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