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虛堂和尚語錄

[3]虛堂和尚語錄卷之五

[4]

世尊忉利天為母說法優填王思佛

紫金光聚照山河天上人間意氣多曾勅文殊領徒眾
毘耶城裏問維摩

世尊因乾闥婆王奏樂其時山河大地盡作琴聲迦葉起舞王問迦葉豈不是阿羅漢諸滿已盡何更有餘習世尊云實無餘習莫謗法也

有三尺劍可以謁趙國無千里眼難以見懸絲
巍巍堂堂三界大師

世尊因外道問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佛良久

有力量人終是別等閑垂手便相應[5]何如夜半榑桑日
推上須彌最上層

罽賓國王仗劍問師子尊者

夜闌天際墮金盆膝上焦桐調轉新易水悲風輕按指
鸞膠難續斷膓人

婆子燒庵

鐵壁迸開雲片片黑山輥出月團團就中明暗相凌處
天外出頭誰解看

善財童子參五十三知識末後到彌勒樓閣

大人境界終難到到後如何說向人不是當人知見力
莫將知見別疎親

達磨見梁武帝

玉簫吹徹鳳凰臺古殿深沈曉未開滿地落花春已過
綠陰空鎖舊莓苔

楞嚴經云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

石潤非玉水麗非金大禹決而西㴑卞和泣而陸沈
美兮渺兮錯古礱今

昔有老宿一夏不為師僧說話

冷冷寒溜泣秋纔會滄溟便泛舟見說許由曾洗耳
可憐巢父更鞭牛

維摩經云其施汝者不名福田

青山白雲碧溪蘿月畫虎成狸只得一橛

智者大師在南嶽悟法華三昧

好將真法供如來花在幽巖險處開一夜狂風吹欲盡
落英無數點蒼苔

老子曰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

青牛仙去不虛傳常用虛中落斷邊自是一生多蹇薄
夜深猶立古皇前

南嶽思大禪師因誌公令人傳語

一口吞盡三世佛牙如劍樹眼如鈴斷絃不必鸞膠續
只要知音側耳聽

夫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籩䇺纔陳見聖人莫將生死較疎親清臺曆日煩君看
一歲終須有一春

倩女離魂

行弔先桃茢喪車後紙錢老胡門下客寧可入黃泉

調達謗佛

萬仞崖頭𢬵得去不知何處覓全屍業風吹起再甦醒
却問如今是甚時

女子出定

野水浮輕楫暖煙生紫蒪晚來湖上望多是罟魚人

王常侍訪臨際者一堂僧還看經否

事到無心不苟欺烏玄鵠白尚懷疑自非親見黃頭老
爭敢逢人泄漏伊

楊大年參廣慧璉和尚發明有頌八角磨盤空裏走金毛獅子變作狗擬欲將身北斗藏直須合掌南辰後

白石鑿鑿韞爾美璞君子道晦君子斯樂

陳操尚書一日與眾官登樓望見數僧有一官人云來者總是行脚僧尚書云不是官人云焉知不是尚書云待近與諸公勘過須臾僧至尚書召云上座僧舉首尚書云不信道

李咸曾相壺丘子隨變難分丞自逃輸與高樓凝望者
炯然明可察秋毫

龐居士臨示寂以首藉于頔相公膝囑云但願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

欲識窮原處何人為指迷夕陽鷄犬外桃李自成蹊

裴相國問僧看甚麼經僧云無言童子經裴云有幾卷僧云兩卷裴云既是無言為甚却有兩卷僧無語

曾落石霜機外笏又扶麁行到唐天只將四海垂綸手
鰕蟹魚龍一串穿

黃檗在南泉作首座甘贄請施財

拋來撒去互施呈地獄門前鬼眼睛覷破髑髏肝膽外
摩醯頂上復重明

陸亘大夫問南泉肇法師也奇怪

裁書擬欲扣天閽往往無人可共論因得老生輕指撥
臨風不覺暗消魂

錢唐鎮使在界上凡見僧便問若相契即留止宿有二僧從馬大師處來便問大師有何方便僧云即心是佛便被揖出又有二僧到亦如前問僧云非心非佛亦被揖出

碧油幢下立功勳韜略雙全獨見君一自赤心來報國
邊頭刁斗不曾聞

寒山拾得預知溈山來國清受戒

靈山一別無碑記三度親曾作國王[1]主丈再探知遠近
眇然天地略玄黃

六祖謂門人云吾欲歸新州

興在天南天盡頭未行先已到新州來時無口去無伴
那更蕭蕭黃葉秋

讓和尚云道一江西說法不見寄箇消息來

老婆心切日忡忡恐墮他家韲甕中消息得來胡亂後
江西宗派好流通

忠國師問紫璘供奉甚處來奉云城南來師云城南草作何色奉云作黃色師乃問童子城南草作何色童子云作黃色師云只者童子亦可簾前賜紫對御談玄

欲把枯膓盡底傾出門不覺又叮嚀勸君及早回頭去
莫待春風柳眼青

馬祖因百丈再參

啐喙之機類不同飛星撒火髑髏空偷心死盡難為活
忽見金烏出海東

百丈野狐

不落因果突出野狐人心似鐵官法如爐不昧因果
得脫野狐頂上無骨頷下有鬚

黃檗因臨際自大愚歸

拔樹鳴條浩浩風雨雲翻覆在其中千波萬浪驚天地
到海方知信不通

禾山四打鼓

草履為冠松作釵一般瀟灑眼頭乖語音只在風簷下
終日無人不下堦

夾山云路逢死蛇莫打殺無底藍子盛將歸

擔板漢沒拘束餓死首陽山誓不食周粟

來山云我二十年住此山未曾舉著宗門中事有僧問承和尚有言二十年住此山未曾舉著宗門中事是否山云僧便掀倒禪床山休去至明日普請掘一坑令侍者請昨日問話僧來山云老僧二十年只說無義語今請上座打殺老僧埋向坑中若不打殺老僧上座自著打殺埋此坑中其僧束裝潛去

海運鵬摶日月忙夜光潛透斗牛傍非惟按劍屢生子
瞎眼波斯滿大唐

麻谷一日紙帳內坐以手巾蓋頭披雲入見便作哭聲良久出去法堂繞禪床一匝再來谷去却手巾而坐雲云死中得活萬中無一谷下床作抽坐具勢雲近前[2]住云前死後活爾還甘否谷云甘即甘阿師堪作甚麼雲推開云知道爾前言不副後語

五十笑他先百步何如騎馬勝騎牛不須重較多和少
歸到家山即便休

風穴因僧問語默涉離微

以玉抵鵲以鼠為璞眇然視之太虛寥廓

首山示眾諸上座不得盲喝亂喝尋常向爾道賓則始終賓主則始終主賓無二賓主無二主若有二賓二主兩箇即成瞎漢所以我若立爾須坐我若坐爾須立坐則共爾坐立則共爾立雖然如是急著眼始得

賓主有無俱遣外行藏須要出常情無棲泊處開門戶
月到中宵不敢明

南院因僧問赤肉團上壁立萬仞豈不是和尚語院云僧便掀倒禪床院云爾看者瞎漢亂做僧擬議院便打趁出

日月無光殺氣浮揭天鼉鼓戰豼貅捷呼獲下真番將
那箇兒郎不舉頭

鄧隱峯辭馬祖祖云甚處去峯云石頭去祖云石頭路滑峯云[1]千木隨身逢場作戲便去到石頭繞禪床一匝振錫一下問云是何宗旨頭云蒼天蒼天峯無語回舉似馬祖祖云汝更去待他道蒼天蒼天汝便噓兩聲峯又去依前問頭乃噓兩聲峯又無語回舉似馬祖祖云向汝道石頭路滑

石頭路嶮人難到到者方知滑似苔兩度三回雖躂倒
滿身泥水又歸來

南泉住庵時一僧到泉云我上山作務齋時做飯喫了送一分來其僧飯了將家事一時打碎就床上臥泉伺久不來遂歸見僧臥泉亦就臥僧便起去

短袴長衫白苧巾吚吚月下急推輪洛陽路上相逢著
盡是經商買賣人

南泉云心不是佛智不是道

昨日因過竹院西隣家稚子隔溪啼山寒水肅半黃落
無數歸鴉卜樹棲

乾峯示眾法身有三種病二種光

貝葉持來曉者疎自稱靈驗世無如依然還我唐人譯
始有人知是梵書

琅瑘因僧問清淨本然

不設陷穽不揮雪刃一箭穿楊神目不瞬翻思昔日李將軍
射虎之機猶是鈍

大慈示眾山僧不解答話只是識病時有僧出慈便歸方丈

輕如毫末重如山地角天涯去復還黃葉殞時風骨露
水邊依舊石斕斑

德山托鉢

德山疑處問巖頭惹得渾家一地愁父又呪兒兒呪父
冤冤相報幾時休

雪峯問僧甚處來僧云浙中峯云船來陸來僧云二途俱不涉峯云爭得到者裏僧云有甚隔礙峯打趁出僧過十年後再來峯又問甚處來僧云湖南峯云湖南與者裏相去多少僧云不隔峯竪拂子云還隔者箇麼僧云若隔則不到也峯又打趁出僧住後凡見人便罵雪峯有同行聞得去問兄到雪峯有何言句便如此罵僧舉前話被同行詬叱與之說破當時悲泣常向中夜焚香遙禮雪峯

見說閩山多蠱毒千方百計避無由殤中既有催魂鬼
一命還他方始休

雪峯住庵有僧敲門峯放身出云是甚麼僧亦云是甚麼峯低頭歸庵僧舉似巖頭頭云我當時若向伊道末後句天下不柰雪老何

扶過斷橋水伴歸明月村只知途路遠不覺又黃昏

雪峯因三聖問透網金鱗以何為食

新羅主丈遂寧鉢衲子家風那箇無一等看來如墨黑
誰能重與較錙銖

雪峯自著塔銘

風冷蒹葭雨作秋倚門無意謁諸侯明年再決龍蛇陣
塞北安南一道收

雪峯云三世諸佛向火焰裏轉大法輪雲門云火焰為三世諸佛說法三世諸佛立地聽

烈焰瀾翻為說時百千諸佛盡攢眉梵音深遠難明辨
只許韶陽雪老知

[2]舡子囑夾山汝向後直須藏身處沒蹤跡

藥貼明明說得親不知裏面偽和真諄諄教誡癡兒女
莫把方書誤後人

夾山初住京口寺因僧問如何是法身山云法身無相又問如何是法眼山云法眼無瑕時道吾在座下失笑山請益後散眾參舡子省發後歸聚徒道吾令僧往問如何是法身山云法身無相又問如何是法眼山云法眼無瑕僧回舉似道吾吾云者漢此回方徹

始見春花歸閬苑又逢秋葉墮宮牆思量世事如翻掌
誰得長生不死方

趙州因僧辭乃囑云有佛處不得住

有佛無佛不得住三千里外無憑據趙州贏得口皮光
却是者僧知落處

趙州訪茱萸

世路風波只自知見人多是不揚眉呼燈隔夜書名紙
未審朱門復見誰

趙州庭前柏樹子

有問自知無答處却將柏樹當門庭搖風擺雨經年久
不似松根有茯苓

劉鐵磨訪溈山

春暖山桃次第紅翩翩蝴蝶鬪芳叢驀然一陣狂風至
輥入花枝不見蹤

南泉歸宗麻谷同去禮拜忠國師

各將財本去經營上國如天好趁晴未出門時先算帳
如何得到鳳凰城

丹霞訪忠國師值師睡次見侍者耽源

蹤跡由來久避秦洞門深鎖古臺春落花只為隨流去
便有尋芳拾翠人

玄沙問鏡清不見一法是大過患

雪老門高兒女盛又能情重貴天倫把家幹蠱雖相似
也有貪盃落草人

玄沙訪太原孚上座適值在水樓上打水沙云相看孚云已相見了沙云甚麼劫中曾相見孚云莫瞌睡沙白雪峯云已勘破了峯云作麼生勘破沙舉前話峯云汝著賊了也

象王象子儘相隨岸上人看蹄蹈蹄香草細飡知飽足
歸來不待日頭低

頭示眾大凡唱教須從無欲中流出三句只是理論咬去咬住欲去不去欲住不住或時一向不去或時一向不住

三文買箇撈波子摝蜆撈鰕得幾年逆順短長休要說
誰家屋裏竈無煙

頭因沙汰在甘贄家過夏補衣次贄行過頭以針作劄勢贄遂整衣欲謝妻問云作甚麼贄云說不得妻云也要大家知贄舉前話妻云此去三十年後須知一回飲水一回噎女子聞云誰知盡大地人性命被奯上座針鋒上劄將去也

夜半三更來討火我罵爾兮爾罵我相喚相呼歸未歸
也有無衣草裏坐

石頭因藥山問三乘十二分教某甲粗知

一重山了一重雲行盡天涯轉苦辛驀劄歸來屋裏坐
落花啼鳥一般春

溈山云老僧百年後山前檀家作一頭水牯牛

百年猶恐沒人知名字仍將左脇題入水入泥難放牧
仰山只得半邊騎

溈山問仰山甚處來仰云田中來

一日須來三五度有時歡喜有時嗔改頭換面休疑著
元是尖簷帽下人

鼓山晏國師示眾鼓山門下不得咳嗽

遼空一箭九重城雪老門風儘有聲見說禁班宣號令
耶邊渾不許人行

法華舉和尚訪琅瑘

青郊鳴錦雉綠水漾金鱗安得郢中客共歌臺上春

興化因僧問四方八面來時如何化云打中間底

塞北煙塵終載靜江南花木四時榮不須特地分彊界
萬里山河似掌平

洞山聰和尚甞自負柴上山路逢一僧山上有柴何故將去山放柴於地云會麼僧云不會山云我要燒

此行莫擬幾時回此去應須到五臺若過曼殊放光處
殷勤為我記歸來

雲門示眾析半裂三針箇鼻孔在甚麼處為我一一拈出來看自代云上中下

昔年曾扣睦州關負義忘恩當等閑見說吳音俱變盡
語言渾似廣南蠻

雲門云平地上死人無數

聲如鳴玉靜邊聞誰信幽人不見君花到海棠將寂寞
繡衣猶把麝香熏

洞山冬夜喫菓子

拄天拄地黑如漆不分晝夜是何物拈來拋向屎坑中
火裏紅蓮香拂拂

保福展和尚因僧問雪峯平生有何言句得似羚羊挂角時我不可作雪峯弟子不得

生平未審何言句得似羚羊挂角時拊擊自然皆率舞
不須羌管隔雲吹

大隋真和尚因僧辭隋問甚處去僧云峨眉禮普賢去隋竪起拂子云文殊普賢總在者裏僧畫一圓相拋向背後隋云侍者將一貼茶與者僧去

瀰漫萬樹梨花雨凍玉隄邊水欲流頃刻陽[1]烏昇太白
那時渾不見蹤由

法雲杲和尚示眾老僧熈寧三年文帳在鳳翔府供申是年華山崩陷了八十里人家汝輩後生茄子瓠子那裏知得

隔水何人歌竹枝動人情思極幽微夜深轉入單于調
月朗風高聽者稀

龍濟示眾具足凡夫法凡夫不知具足聖人法聖人不會

融峯強萬丈未話足先酸若不緣雲去那知星斗寒

芭蕉示眾爾有主丈子我與爾主丈子

爾有更須當面與渠無背手奪將來驀然夜半化龍去
黑雨鳥風裂地雷

廣德周和尚因僧問承教有言阿逸多不斷煩惱不修禪定佛記此人成佛無疑此理如何德云鹽又盡炭又無僧云鹽盡炭無時如何德云愁人莫向愁人說說向愁人愁殺人

收放隨時雖有準出門入戶恐難論長安路子君須到
莫向深村草裏蹲

資福示眾隔江見資福剎竿便回

望見剎竿回首去脚跟三十謾輕酬人言閬苑花千樹
不直[2]僊家十二樓

魯祖凡見僧來參便面壁而坐

泉石膏肓不可醫曉鐘吟到夕陽時天然句子終難得
幾向風前暗皺眉

修山主悟空法眼行脚到地藏院避雨向火道話地藏入來附火乃問山河大地與上座自己是同是別修云不別藏竪起兩指而去

火爐頭話幾多般自己同時作麼觀直下起來呈兩指
山河大地黑漫漫

翠巖夏末示眾一夏與兄弟東說西話

發言先要心無媿遣事應須理處長莫學里閈無信者
從朝至暮錯商量

雪竇住翠峯時有數僧到竇云新到那僧云竇云參堂去僧纔行竇復喚云來來僧回首竇云洞庭難得師僧到與爾一椀茶喫

入門句子已先酬喚去呼來第二頭到此不知茶味者
紛紛空買洞庭舟

汾陽示眾識得主丈子行脚事畢

評漫學屠龍人言[3]枉費工自非親到者難與論窮通

慈明因泉大道來參明云片雲橫谷口

一文一武偶相逢說盡英雄各不同俱往長安朝聖主
姓名終是達天聰

黃龍室中云鐘樓上念讚

樓上讚聲資菜色驀然突出老[A1]於菟迢迢古路無遮障
雙眼如鈴誰敢逾

楊岐為慈明忌日設齋

一棚傀儡木雕成半是神形半鬼形歌鼓歇時天未曉
尚餘寒月挂疎櫺

白雲端和尚云此事如萬仞崖頭相似總知道放著手便撲到底只是捨命不得法華今日不動一毫頭教諸人到底去也擲下主丈

擬從險處放身時那箇商量不皺眉不動毫芒親到底
眼睛皮綻蓋須彌

保寧勇和尚示眾釋迦老子四十九年說法不曾道著一字優波毱多丈室盈籌不曾度得一人達磨不居少室六祖不住曹溪誰是後昆誰為先覺

煙暖土膏民氣動一犁新雨破春耕郊原眇眇青無際
野草閑花次第生

五祖演和尚因僧問如何臨際下事祖云五逆人聞雷

五逆聞雷慊慊然尋常爭敢與人宣自從六十輕酬後
濟北驢名不浪傳

五祖因僧問如何是佛祖云口是禍門

坑坑坎坎嶮嶮巇巇一言易出駟馬難追

佛眼示眾千說萬說不若親面一見縱不說亦自分明王子寶刀喻眾盲摸象喻禪學中隔江招手事望州亭相見事深山巖崖處事此皆親面而見之不在說也

寧辨人間是與非生來淈𣸩眼如眉不因說著當年事
萬古千秋那得知

虎丘隆禪師參死心心問爾是甚麼僧丘云行脚僧心云爾是何處村僧行甚驢脚馬脚丘云廣南蠻道甚麼何不高聲道心云却有些衲僧氣息遂留過夏

客裏謾牢落天涯多故人好懷無處寫舊話得重論
殘雪未消石梅英先破春徘徊殊有約來此續芳塵

大慧室中云喚作竹篦則觸

野犴鳴獅子吼喪盡生涯不容開口

應庵云道不得底句不在天台定在南嶽

耆婆去後無消息病者憧憧日扣門百草自知無識者
叢叢垂泣在籬根

密庵破沙盆

直甚破沙盆掀翻海嶽昏頂門真箇瞎千古累兒孫

松源師祖臨示寂垂語大力量人因甚擡脚不起

力難擡處為君言神駿何勞更著鞭一躍洞天三十六
到時凡骨也成[1]

開口不在舌頭上

含糊一世無分曉開口何甞在舌頭萬古業風吹不盡
又隨月色過羅浮

明眼衲僧因甚脚跟下紅絲線不斷

脚跟不斷紅絲線掉臂乾坤自在行填溝無處著
歸來依舊兩眉橫

楊雄著大玄乃云世不我知當有子雲復生此亦無媿之詞也蒙釋氏之子大聖之所覆每慨念其慧命幾若懸絲食息茫負遂愨志力究久而乃得逮巡禮諸祖遍歷湖湘對境思人輒取其機緣精奧者間為頌之自秀溪復鄮嶺僅四十餘則辛丑夏謝事芝峯分簷霞谷谷深緣絕復取佛祖已下皆唐公卿宿衲機契者萃成一百則初不以儒釋道優劣之求其正而已其間或凝或流或隆或殺不可以事拘不可以理遣儻其中之人一見而皦如也豈敢竊其賞識相與擊節直欲報佛祖萬分之一是吾願也淳祐二寅月正初吉智愚謹書

[2]虛堂和尚語錄卷第五


校注

[1019003] 卷題新加 [1019004] 古【大】古(一百則)【甲】 [1019005] 何如【大】如何【甲】 [1020001] 主丈【大】*拄杖【甲】* [1020002] 把【大】地【甲】 [1021001] 千【大】干【宮】【甲】 [1021002] 舡【大】*船【甲】* [1023001] 烏【大】鳥【甲】 [1023002] 僊【大】仙【甲】 [1023003] 枉【大】抂【甲】 [1024001] 僊【大】仙【甲】 [1024002] 卷末新加
[A1] 於【CB】菸【大】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