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下解證道住處。謂前修習加行位滿即入初地。得無[41]漏智體會真如。故名證[42]道。八住處中名淨心住處。三地之中名淨心地。得無[43]漏故。名[44]曰等心。四證淨故名淨心也。於見道前。在加行位。雖觀空有。[45]猶帶彼相。故於三性未真證入。帶相觀心有所得故。於真勝義尚未能證。加行位後。入見道時。以泯相故。住無所得。內[46]冥至理。證真勝義。名入證道。得證道時。獲[47]一種智。成妙大身。為[48]顯此義。有此文也。天親菩薩論云。第一大段釋疑之中。從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下有二。此當第二。舉喻彰身。以譬虛實。由此所[49]得。明阿耨菩提不實不妄。謂以如來得彼菩提故不妄。非實有為[50]相故不實。即顯離二障故。得名妙身。遍一切處功德大故。得名大身。雖非有為相。[1]亦名妙大故。法報兩種。如應說妙[2]大有為相也。兩論其文義各異耳。又[3]云。世親菩薩論唯依真如釋妙大也。或[4]二論同[5]俱妙大。亦通法報故。淨心地[6]名有通有別。依莊嚴論。唯判於初地。名淨心地。從初得處為名。若依天親菩[7]提攝論。有兩釋。若以四人分十地。則唯初地名清淨[8]定行人。二地至六地名有相行人。七地名無相行人。八九十地名[9]無功用行人。若通則從初地乃至十地。總名清淨定行地。此中說入淨心地人得二種智。據通說也。離慢[10]亦通十地說故。十地說斷十無[11]明故。斷十重障。八十地故。
[12]經文有[13]二。謂得智離慢。得智有三。初如來告。即依說相[14]欲願。[15]令未得者起願心故。次善現安立第一義。令離增益[16]損減失故。後佛言善現下印可。[17]什本文略無印可相也。論文有二。初標名屬經。次正釋義。釋義中初[18]總標得[19]智離慢二門。次隨釋二義。云何得智下是釋得智中有二。初問標二智。後正釋二智。初釋種姓智。云能得妙身者。由得無分別智。決定能紹如來位。故名種[20]姓智。得此智已。當[21]得成佛法報等身。故言能得[22]於妙身也。故前卷云。至得成就身[23]得畢竟轉依故。當得畢竟二轉依果也。天親亦云。[24]遠離二障得畢竟法身妙身之義。如前皆說。[25]戒即初地分得三身。名為能得。[26]謂初地以上隨[27]位證得遍行等真如故。名畢竟通[28]達轉。亦不違也。次解平等智。由證平等真法界故。離我[29]我所。化眾生[30]時。於自他身。得五種平等心。能攝一切眾生身。總為自大身一。故名平等智。大莊嚴論亦說入[31]淨心地得五種平等。與此名有同異。其義不殊也。此初麁惡平等者。[32]是我我所執。是[33]障根本[34]果。苦[35]同生故名麁惡。由[36]離此故。得平等名。莊嚴論第一名無我平等。第二法無我平等。謂出觀度生但見自他五蘊之法皆如幻化。名法無我。莊嚴第二名有[37]苦平等。彼自釋云。謂於自他所有苦法。無差別故。意云。由無我所分別相。見彼有苦法時。與自身[38]空有苦法平等。名法無我平等。自他苦法名為法故。第三斷相應平等。謂永斷他苦。與斷自苦。心相應故。莊嚴第三名所作平等。彼自釋云。謂於自他作斷苦事。無差別故。第四無悕望心相應平[39]等。謂斷他苦。與他樂時。[40]不望其報。與斷自苦與自樂不望報心相應。故[41]名平等。[42]後論第四名不望平等。後自釋云。謂於自他拔苦與樂。不求報心。無差別故(此前四平等總當攝論資糧不足中得一切眾生心平等也)。第五一切菩薩證道平等。如諸菩薩。證平等法界。於自他身。得平等心。我亦同得。彼第五名同得平等。彼自釋云。如諸菩薩所得。我得亦爾。無差別故(此當攝論得一切菩薩心平等。攝論更有得一切諸佛心平等。略不說體)。由於眾生得此五種平等心故。能攝一切他身。總為得一大身。故論結云。得此平等故。得大身等也。世親論意。真如自體離二障。故名妙身。遍一切處。及功德大。名為大身。十地經說。入初地時得百法明門。即此[43]但說得二智者。自利證真。利他平等。此二要故。佛偏說也。莊嚴論云。何故初地名[44]歡喜耶。由見真[45]利物故。於二利中。此二[46]最要故。如來說有[47]是二智也。
次第二釋善現安立第一義中。初標其經。次解其義。此有二意。一為破前攝他為自大身執。[48]若以平等心。總攝自他。為一身。非自非他。亦非[49]自身。故論云。於[50]彼身安立非自非他等。二為破尋二身名起執[51]故。雙安立二身為第一義。故論云。此於妙身等中。安立第一義。如是等。依真諦本及唐本此論[52]本。皆雙安立二身即非身。令諸菩薩離增益失。又亦雙結。令離損[53]減失。[54]羅什本及魏本[55]非結。皆闕妙身也。世親菩薩云。非身者無[56]有諸相。大身者有真如體。如是即名妙身大身。經[57]在第三。佛為印可。什魏二本不正。餘本皆云。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以須菩提安立二身合理。故重印可。
[58]下解離慢。[59]經文有三。初明起我度[60]發慢不名菩薩。次顯諸法無實除度執。後引佛說證結成上。論解有二。初標問屬經。次[61]正釋義。[62]正釋義中有二。初釋經中[63]執我度慢不名菩薩。真諦能斷此論皆言若菩薩作是念。唯什魏本無菩薩字。以錯入前印文中故。其義可解。不釋經文第二教除度執。如大品第一及第六中說。菩薩但有名字。名字亦空。故言實無有法名為菩薩。若無一法是能度菩薩。則不見有法可作慢者。故[1]言無法名菩[2]薩也。能斷本中重言有[3]情者。能度所度二有情[4]也。第三引佛說證中。初標[5]能經。[6]次反。
[7]解成上若菩薩有眾生念等。是標配中云。為顯示此故者。謂顯次前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故。佛世尊自引前說。以成今義。已觀魏本。似須菩提引佛先語。[8]熟尋餘本。皆是佛言。能斷為正。將此[9]為本。少有不同。應前[10]被演。[11]問前說淨心地人。於自他身。得[12]五種平等心。則彼度眾生時。應無我度他想。何須呵彼度他慢[13]耶。答前說出觀。攝散心[14]時。[15]反緣所證平等法界。則於自他得[16]度平等心。然俱生我習未除。又未[17]既念退。故度眾生時。或有[18]其念不一覺[19]起我一。見我度他慢故。大品經云。發趣品中。教初地菩薩離於憍慢。教五地菩薩觀內外法空[20]遠離自大蔑人。乃至七地猶教不著我眾生不見有法可作慢者。十地經及莊嚴論皆說。三地有我慢解法慢。四地[21]有身淨分別慢。亦名相續異慢。[22]五地有[23]苦染淨法分別慢。莊嚴論判第七地。有我當作佛慢。此[24]有失念故起。今此所呵。我度他慢是四地已還。身淨分別慢。若生執習及法執慢。則至七地已還失念。皆有我度他慢[25]故。大品經教七地菩薩不著我不著眾生不見有法可作慢者。故知至七地。終方除度他慢盡也。然於地上雖有多慢。而我度他慢正違菩薩平等度眾生心。故此偏訶。[26]餘應[27]唯離。成唯[28]識說修習位中。謂於十地修十勝行。斷[29]十重障。證十真如。方能證得究竟轉依。今說淨心。即攝十地。分位雖殊。皆淨心故。得二種智。攝十勝行。自他[30]利中。智為首故。離我度慢。十[31]種障攝。彼據礙智通名。此以高舉[32]偏過。由斯攝論名十無明。迷闇增故。別舉隨增。通皆說障。亦不違也。據實慢地[33]地除。然大品等隨位對機。[34]於一相偏說。今此雖慢。以實而論。通於十地。位位中斷煩惱所知。若現若種。若體若習。或伏或離。如應說故。淨心通名貫十地故。然於此中。略而不說證十如也。離相為宗。顯如不二。故於真理不說十如。由斯略也。其十地勝行十[35]障等義。廣如十地經論及解[36]深密并唯識攝論等釋。世親菩薩論解。若菩薩作是言下。大[37]段破疑中第二文[38]也。於中[39]然有三段。一者於前本宗[40]上疑。疑云。若無菩薩者。佛亦不成大菩薩。眾生亦不入涅槃。亦無清[41]淨佛國土。若如是。為何義[42]於諸菩薩發心[43]欲令眾生入涅槃。起心修行。清淨佛國土耶。即此已下及嚴淨佛國文是矣。若菩薩作是言等。一段經文。二論釋別。世親菩薩為同破一疑故。遠入後文。無著論[44]主入證道時。顯[45]出離慢。故合為前段。各不違也。第二第三[46]疑至[47]下當述。
自下大文第三釋如來地。此說佛地功德。令淨心地上求。故十八住處中名上求佛地。[48]又八住[49]處內名究竟住處。義可知也。何故次說佛地者。為[A1]顯淨心地人願滿成佛功不虛故。又令行未滿者慕上懃求。故次說也。[50]問[51]既說佛地。令彼上求。[52]未知佛地有幾。答依唐日照三藏所翻契證大乘功德經中第二卷說。如來[53]有十地。第一名最勝甚深難識毘富羅光明智[54]作地。第二名無垢身威莊嚴不思議光明[55]化地。第三名[56]作妙光明月幢[57]寶[58]懺海藏地。第四名淨妙金光功德神通智化地。第[59]五[60]名光明味場[61]威照作地。第六名空中勝淨無垢持[62]炷開敷作地。第七名勝廣法界藏光明起地。第八名最勝妙淨佛智藏光明遍照清淨諸障[63]智[64]通地。第九名無邊莊嚴俱胝[65]毘[66]盧遮那光作地。第十[67]名智海[68]毘盧遮那地。[69]正士是名不可言說如來智十地。與此經中如來地六具足文相攝者。[70]彼經復云。如來初地[71]微細習氣。皆悉正斷。於一切法。自在無礙者。此顯最[72]後細障入如來地。[73]由斯佛地說斷[74]二[75]愚。斷已成佛[76]於。是總句也。彼經[77]又云。如來[78]二地施設聲聞教誡。安立三乘。如來四地說八[79]萬四千法聚。降伏四魔。如是二地。即是此中施設大法。施設大法時教誡三乘。[80]令修正道。降伏四魔。令捨[1]耶故。彼經又云。如來五地[2]摧諸異論乃至耶妄。[3]皆調伏一切行惡道者。即是此經施設大利中。破外疑執。[4]文即此中念處攝。由住念處。降耶妄故。又此中見智淨攝[5]他心智等。摧異論故。彼經又云。如來六地安立無邊眾生。於[6]六神通及六大通。所謂示現無邊佛土。以佛功德。莊嚴清淨。示現無邊菩薩。[7]侍奉圍[8]遶。示現佛土廣博無邊。示現於無邊佛土。顯現自身。示現滅度。乃至說法隱沒。示現無邊神力神通變化。彼六通者。即[9]此天眼[10]化心念處。念處亦攝[11]漏盡通故。又是名色觀[12]自在行住。即離通[13]障[14]獲神足也。彼六大通。唯佛所起。故稱大也。於中示現佛土者。即此國土淨。示現菩薩侍奉者。即此施設大法利。由生聞法。便侍奉故。又即不住涅槃及流轉。不染其利生。故有侍奉也。又淨土中亦有侍奉[15]眷屬[16]輔翼。[17]皆圓滿故。示[18]現佛土[19]博廣者。[20]亦即是[21]圓滿淨也。示無邊[22]土中現自身者。即此相好無住涅槃。流轉不染皆現身也。現滅度者。即前現身皆有[23]示滅。現神[24]力神通者。[25]則此破名色自在行住淨。由觀名色得自在故。隨宜轉變。起神通用也。又彼經說。如來七地三十七菩提分[26]法。以無自性為所著故。為諸菩薩。如實開[27]顯。即是此中語具足。設利法及說法不染。又說云。如來八地以四記法。授一切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28]記([29]四者首楞嚴[30]說。一不現前記。二[31]者現前。三發心。四無生忍記[32]也)。即是此中語具足等所攝。又云。如來九地以善方便。示諸菩薩(此通現三業。隨義應配)。[33]又云。如來十地以一切法無性。教諸菩薩。開大[34]般涅槃。[35]聲說一切法究竟般涅槃樂。此說隨應可解。然彼經中多據外[36]利應化身。[37]說如來十地。此中總說法報身應化身。義配三身者。至下方悉。問此[38]下[39]既明佛地功德。與唯識論佛地經[40]等。有何同異。答大義可同。廣略為異。佛地經初說。所居淨土。即是此中所說淨土。彼經次說。清淨法界。體即此說法身中攝。彼經第三明佛四智體。即不離此中所[41]說五眼。明他心。念處等攝。[42]四智[43]品亦隨應。即五眼等故。然彼淨土法界四智。皆以多義分別。此明佛色身說法念處正覺不住生死涅槃[44]行住[45]淨等。雖此不離四智。然非彼經所明。故此說之。是[46]則與彼文有廣略也。對唯識論。[47]唯此應判。准論判經。文有其六。如前已屬經。然上論云。佛地[48]論說。有六種具足攝轉依。具足攝轉依者。謂六轉依中。此說如來果地功德。即攝第四果圓滿轉[49]依。轉依四義中。是所轉得。隨有無為。生顯得故。或此[50]雖說佛地功德。欲令信淨二地菩薩若近若遠修行求故。成就轉依。六轉依中具攝五種。隨位如應。信行淨心及如來地。成轉依故。但不攝於下劣。轉依四義亦具足。攝三地。始終成四義故。又轉依四義之中。第三所轉捨者。異[51]熟識等生死劣法。總皆[52]棄捨。由斯經說。捨無常蘊。獲得常蘊。攝論復說。轉五陰依者。由轉色陰依故。[53]得淨土色身光明無邊音無見頂自在。即此淨土相好二身及語具足中無邊音是也。由轉受陰依故。得[54]不失無量大安樂自在。即下不住生死涅槃行住淨等是也。由轉想陰依故。得於一切名字文句聚等中正說自在。說自在即語具足。及[55]施大利法時。於名字文句及[56]法義。三解等是。由轉行陰依故。得引攝大[57]集。引[58]得淨法自在。即施設大利法時。引集大眾。及轉得[59]淨自在法。令入彼心是也。由轉識陰依故。得顯了平等妙觀作事智自在。顯了鏡智是。餘[60]三可知。四智如次。即是佛眼慧法眼體。及[61]肉天眼所發識也。麁相如是。究[62]竟理更思。四智至佛。皆佛眼故。言[63]攝依具足。六具[64]足中。應[65]開[66]轉具足為七。或於六中。應合相好為身具足成五具足。然論[67]除廣去略。判為六也。六中初明國土淨具足者。是外果故。所依器故。
[68]經文有三。初明取相及我莊嚴不名菩薩。次徵及釋教捨[69]相心及我嚴意。後正勸入二無我理無相[70]莊嚴。論文有二。初標經來意。次正釋文。標來意云。為淨國土三摩鉢[71]帝故者。意顯[72]世尊欲令菩薩修無相因[73]證無相土。無相因者。即謂等至。為令菩薩修等至因嚴淨土故。有此文也。世親論主此淨土文。與前離慢。合為一段。俱是破疑。故彼論言。不達真法界。起度眾生意。及清淨國土生心。即是[1]倒。此顯未證真如不除二我。起度眾生意及嚴土心。皆是顛倒。故非菩薩。
正釋文中有二。初正解釋經。後重釋前[2]苦見正行。前中有三。[3]初釋[4]經三段[5]如次三。第三段中初解二無我。次釋經中重言菩薩。顯雙[6]證二無我。文異解也。或唯證人無我。亦名菩薩故。即二[7]乘也。世親云。眾生及菩薩。知諸法無我。非聖自智信。及聖以有智。此意說言。凡夫[8]眾生但信解二無我。聖者菩薩以世出[9]世間智。證知二無我。即由凡聖。則重言菩薩也。世出世諦攝各別故。唯什本無重無我。或一無字貫下我法。無菩薩。文闕略矣。然淨土義如餘處說。佛身依土各自有異。成唯識說。[10]又自性身依法性土。雖此身土體無差別。而屬佛法相性異故。自受用身還依自受用土。謂圓鏡智相應淨識。由昔所修自利無漏。純淨佛土。因緣成就。從初成佛。盡未來際。相[11]續變為純淨佛土。周圓無際。眾寶莊嚴。自受用身常依而住。他受用身亦依自土。謂平等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無漏。純淨佛土因緣成就。隨住十地菩薩所宜。變為淨土。或小或大。或劣或勝。前後[12]改轉。他受用身依之而住。若變化身依變化土。謂成事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無漏。淨穢佛土因[13]緣成就。隨未登地菩薩所宜。化為佛土。或淨或穢。或小或大。前後改轉。佛變化身依之而住。自[14]性身土一切如來同所證故。體無差別。自受用身土雖一切佛各反不同。而皆無邊。不相障礙。餘二身土[15]皆隨諸如來所化有情。[16]共不共。前此經中勸捨後二。勸求前二。得二真莊嚴。能現後二。故此中所說。與前[17]文中離小攀緣。法用相似。所為機別。前信行地。若因若果。皆未圓滿。[18]上教十地菩薩因成得佛淨土故。致具足之名。
自下第二為見智淨具足。六具足中。上明外果。下彰內果。內果之中。先明見智淨。化用中要故。令菩薩求。有此文也。世親論解第二[19]疑中。子段第二。謂有疑曰。前說菩薩不見彼[20]是眾生。不見我為菩薩。不見清淨佛國土。何以故。以不見諸法。名為諸佛。若如是。或謂諸佛如來不見諸法。為釋此疑故。此文生[21]也。故[22]論[23]意云。雖不見諸法。非無了境眼。諸佛五種眼實。以見彼顛倒。准論釋經為二。初明見智淨。後明福自在。[24]即福智二行也。前中初見。後智。[25]五眼他心如次二故。論文分二。初標名屬經。次正釋義。[26]釋義中。初[27]智。後福。智中[28]初解見智。後為應智中證故。下重[29]釋[30]料簡。前中[31]先明見淨。見淨中。初顯經來意。次正釋[32]五眼。[33]上來意云。以佛向來說諸法空。人或謂佛唯有慧眼。或謂唯慧眼勝。或謂唯教菩薩求佛慧[34]眼。由此說佛有五眼也。為令知佛見淨勝故。說有五種眼。非唯一慧眼。云何勝者。說有前四。顯同有中勝。說有佛[35]眼。顯於[36]一切修得中勝說有慧眼。於二[37]乘菩薩慧眼中。佛[38]眼顯獨有故勝。謂說有肉眼。[39]顯於一切肉眼中勝。說有天眼。顯於一切修得中勝。說有慧眼。顯[40]於二乘菩薩慧眼中勝。凡夫無慧眼故。說有法眼。顯於菩薩中勝。二乘無法眼故。此上四種明佛見彼所見能勝彼所見。故同有勝。說有佛眼。顯佛獨有。一切種智能見一切所不見法。故名[41]上見淨。若不說佛具有五眼。菩薩[42]乘佛前說。則唯求佛慧眼。不求餘四。[43]為有離此過故。次說佛有五眼也。總名眼者。以見境為義。見境有五。故名五眼。釋別名者。四塵名肉[44]眼。清淨色[45]根。依肉而住。故名肉眼。靜[46]慮名天。因天得[47]眼。故名天[48]眼。慧舉能見。法舉所見。佛者舉人。義可知也。肉天二[49]眼。以四大造淨色為性。肉通長養異[50]就無記。天據離障修生說。唯長養。慧法二眼以慧為性。佛眼攬前四種為體故。龍樹說。譬如四河流至[51]大池通名大海。四眼至[52]佛亦爾。又云。人等有肉眼。天等有天眼。二乘有慧眼。菩薩有法眼。佛有佛眼。由此是說五。然說肉眼名法果者。在佛身[53]中。行滿所成。非業異熟。故佛之五眼唯無漏故。在餘身中。肉天二眼唯是有漏。如是體性如論應知。若薩婆多宗肉天法三唯有漏。慧佛[54]二眼亦通無漏。如其次第。以肉眼見近非遠。見麁非細。見明非闇。見障內非外。於用有闕。故修天[55]見已。[56]雖無前過。但見色虛妄相。不見諸法實性。未是出生死道。故修慧眼。雖得慧眼。於諸法中無知。故修法眼。雖得法眼。於所知中。由[1]未周極。故修佛眼。
上來次第約自用說。若約化他明次第者。菩薩已肉眼見眾生受生老病死貪[2]病憂惱等諸苦相。故心生[3]怜愍。欲遍知六道中眾生苦[4]樂。故修天眼。得天眼已。[5]已見三惡道中眾生受燒煮等種種苦惱。[6]益生[7]憐愍。欲[8]救度彼故。次修慧[9]眼。雖得慧眼。未知度眾生方法。又未知眾生根欲性等。於化[10]生有闕。故修法眼。雖得法眼。於化他猶劣。未能普化一切。故修佛眼。若依此論以辨次第。隨應就釋。所見分二句者。瑜伽十四說有三眼。一肉眼。能照顯露。無障礙色。大智[11]度論云。凡人肉眼最勝者。無過輪王。見百由旬內無光明色。若如日月[12]星等有光明色。雖更處遠。餘人亦能見。二乘肉眼同凡夫說。若菩薩肉眼如大品說。小者見百由旬。大者見三千界。何故不說見他方者。彼論釋云。菩薩肉眼帶障故。不得見他方。若修法華經。[13]方以父母所生肉眼。見三千界。上至有頂。亦見眾生善惡因果。與[14]上淨天眼相似。[15]此體[16]是法。果用是修經果。非修禪果也。二天眼[17]能照[18]隱顯。有無障色。大論[19]云。凡夫修得天眼。但見一四[20]天下。小[21]羅漢見小千界。大羅漢見中千界。阿那律[22]以偏修力。見大千界。小辟支佛同大羅漢。大辟支佛任運見大千界。此等但是見色塵相。菩薩天眼小者。見百由旬。乃至最大菩薩見十方無邊界。能見諸[23]天所不見色及三世因果。又大品經說。聲聞天眼見色虛妄相。不見色生滅相。亦不見色如。不同菩薩者。聲聞天眼見色塵相。同於菩薩。不見生滅等。不同菩薩。俱天眼攝。若爾聲聞應有法眼。見塵同故。然大論[24]於判菩薩法眼。知眾生根欲性。及知種種度眾生法。聲聞全無智故無法眼。三慧眼能照一切種若色非色。法眼之體[25]合慧為一。不同色眼[26]壞有隱顯。故略不論。今此中肉天合一。以色攝故。慧法別開。觀於理事。空有別故。瑜伽但談於因故。唯三種此說佛有故。通四五眼。任運[27]見一切。不同菩薩故。大品說佛眼。無所不見所不聞所不知(以互用故亦能聞等)。
論正釋五眼。經文有五。五眼別故。一一先佛問。次[28]善現答。初問有肉眼不者。以經中說八地已上無有肉身。恐[29]自疑佛無肉眼故。須問答顯佛有清淨肉眼。體無漏故。勝過一切。除[30]佛餘肉眼。見非無[31]限故。此有依義說相欲願三義。令諸菩薩起欲願心。故為問也。下皆准知。能斷本言如來等。加等字者。舉於初號。等餘九[32]也。次善現答明。彼[33]有佛依[34]世俗諦問。以顯有故。還依俗答云有。餘皆准知。一一皆舉餘人所見。以比佛勝餘人眼境。前以釋[35]訖。只如[36]慧眼。二乘唯見生空。地前菩薩亦得相似慧眼。十地真得。猶有障故。未[37]得於佛。最為勝顯故。問餘皆[38]准知。論文有二。初[39]列四五眼。開合別故。次[40]虛境界故。下釋四眼義。解慧眼中。但明先。後不[41]列釋義。以可知故。
自下明[42]智淨中。經文有三。初明如來能知一切若干種心。次徵釋知多心所以。後重徵釋[43]非心住義。前文有六。一佛問。二善現答。知佛欲以恒河中沙為數依俗諦問。還依[44]俗[45]吞也。三重問。四重答。五約前多界顯眾生多。六[46]約前多生顯有多心。一一生有多種心故。論文有二。初引經屬當。[47]次正釋難。問慧[48]法二眼何不名智。其他心智亦見外境。何不名見。論說智耶。答法[49]門各別。若照境義。即見門說。若決斷義即智門說。問大論中說法眼知生根欲性等。此則亦知他心。何故此經於五眼外。別說他心智。答通則法眼。佛亦知他心。佛今[50]別以有別義故。大論斷法眼但知眾生根欲性等。不言知他有貪無貪等若干種心。大品涅槃華嚴並云。他心[51]智他有貪無貪等心。不言知他根欲性等。據此兩文。別明法眼。不攝他心。佛眼[52]雖是一切[53]種智。由四眼至果以成佛眼。四既不攝他心。佛眼亦[54]等。或說佛眼亦知他心。不爾[55]何名一切智。但由知相不顯故。佛於五眼外。別說他心智也。又以法門[56]各異。遂乃差別而[57]談。然六通三明亦是見智。何故不說餘通明者。神足[58]但是身之作用。非智見[59]相。天耳聞聲。為知彼心。[60]但知彼心。言聲非要。故不說之。宿命[61]乃知[62]未來事。天眼所攝。故亦不說。[63]漏盡中緣自漏盡。是佛眼攝。緣他漏盡。[1]知是此他心智攝。是故不說。或說一會對機所宜。何要須具。
正釋經中論[2]文有二。初解心住及若干種。次釋經中心住即為非[3]住。言心住者。唐本云流[4]注。以心住言有過失故。據尋此心竟無有住。故云流注。即三世中念念流注。生滅相續。不離三世。若干種者。約前多生。顯[5]令生類有多[6]種心。論文易解。十地經說。菩薩他心智能知一切眾生有貪無貪等二十二種心。彼論義束為八。初有貪嗔癡及離貪嗔癡六心。名隨煩惱心。第七染心第八不染心名使心。言如是與餘相應心。第九小心第十廣心十一大心十二無量心。此四名生心。約生為別。生四天下者。知見小故名小心。[7]六欲天知見稍廣名[8]廣心。生色[9]界知見更大名大心。生無色知見無量名無量心。十三攝心十四不攝心名學三昧心。學三昧心者名攝心。不學三昧者名不攝心。十五定心十六不定心。名得三昧心。入三昧時名定心。不入時名[10]不定[11]心。十七解脫心十八不解脫心名具縛離縛心。十九求心二十不求心名妄[12]行心。此是作業心。二十一[13]自上心二十二無上心。名增上慢心。此二十二心中小廣大無量四心。皆通染淨。餘十八心皆一染一淨。此等諸心不[14]可具說。故總言若干種心。論言世者。謂過去等分者。有一期三世剎那。三世染淨諸心念念[15]生滅。不離三世。[16]顯心[17]雖多。如來總知。故經說言如[18]來悉知。世親云。何者是顛倒。偈言。種種顛倒識。以離於實念。不住彼實智。是故說顛倒。謂四念處是[19]是為住不住。四念是顛倒也。
自下第二釋非住中有二。初標配經安立第一義。[20]次釋經文推三世心皆無實體言。何以故者。第二文中。先徵。後釋也。大論[21]釋此[22]責有二。一佛心常樂空寂。云何遍知一切眾生心。二佛心一心何能知[23]爾多心。[24]故言[25]何以[26]故。次經文釋知所以。由佛證諸[27]心。故言非心。由見諸心通體故。能悉知諸心故。無性攝論云。[28]若於一切法真如總相。即遍知一切法。名一切智。若歷法而知。雖經多時。不能知一切法。大品經中佛亦[29]自問。云何[30]佛知眾生染心。佛釋云。佛依諸法實相故知。大論釋云。眾生心雖多種。不離諸法實相。依理照事。故能悉知眾生諸心。摩訶衍品又云。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是實有非虛妄者。佛不能知一切眾生種種諸心。以眾生心法虛[31]妄無[32]來處無去處故。佛能知眾生諸心。又云。若分別取。相則不見實[33]法。不見實法故。不[34]能通達一切。若不取相。心無分別則得法實性。得法實性故。能悉照知一切法。此中釋意亦如是。說諸心住皆非心故。能照知眾生若干種心。次釋經文推三世心皆無實體。諸經論中推現在法。多以念念滅。釋未免[35]諍。謂住相未滅。何妨是有。今以第一義推之。剎那住相亦不可得。
自下論文第二重[36]料簡有二。初云。何故先說見淨。後說智[37]淨者。論自釋云。為應知中證。故安立見。為教彼[38]彼眾生寂靜心。故安立智。非所應知中先須自證[39]故。先說見淨。自證解已。為教眾生斷惡修善[40]名寂靜心故。次說知他。此則自覺覺他為次第也。次釋同是一住處故。於智淨中。安立所知心非[41]心。類前見淨中說有能見。五眼亦非眼。理亦[42]得成。若爾[43]復福具足與見智。亦同一住處。何故不於福具文[44]後總安立者。福是見智因。同一住處。福慧體不同。是以別安立。
自下第二名福具足。明佛有[45]大福德莊嚴。何故與見[46]智同一住處者。此福德[47]是前佛智根本非顛倒福德。由有大[48]福德莊嚴故。見智皆淨。勝過一切。天親菩薩論同。天親自下子段破第三疑。[49]疑云。[50]向說心住顛倒。若如是福德亦是顛倒。若是顛倒。何名善法。為顯福德非顛倒故。偈言。佛智慧根本。非顛倒功德。以是福德相。故重說譬喻。自下所有舉福校量其福。皆是佛慧之因。十[51]地轉轉勝故。或復自下唯舉地上勝福。還自校量持說功德。不同上來非慧福行。
經文有四。初問。次答。第三佛為述成。若福聚下第四破尋名執。什本無述成文。又別以福德無故下文。論文有二。初標名屬經。次逐難解。云何能以滿三千界七寶布施者。大品經說。阿毘跋致菩薩能以七寶滿三千世界布施。第三十八中又云。菩薩或以三千世界珍寶施與三[1]尊。[2]次以衣服飲食國城妻子頭[3]目身肉等施。及[4]法施無畏施。隨喜迴向。乃至孝養父母。師長[5]供養。慈悲喜捨等福。與法界[6]虛空量等。今且七寶滿三千[7]佛。施悲敬二田為問也。[8]若言[9]若有人者。舉過去修福業人。[10]逐難解中。恐人尋福德。名起執故。安立福德第一義。教[11]請菩薩修福而不取。離增[12]減二失。世親論云。以此福德聚是有漏。所以如來不說福德聚。又解意云。若道分善福德聚者。即福德聚若非道分福德聚者。如來不說為智慧根本。由福分道分。或有無漏別。故經中重言福聚也。
自下大文第三。論名隨形好身具足。并[13]復相具足文。明佛轉色陰依。故得佛地相好色身。令菩薩求八十種好。如大品涅槃諸經中說無見頂相。大品在八十種好初。涅槃在三十二相[14]末。若據大論[15]持地。校量[16]詺相功德。無見頂相最大。然諸經在八十種好初。經文初問。後答。論判可知。此問有二意。一依對治義。問破菩薩取佛色身相執。令以無相心求。二依說相意問。顯佛身具足八十種好。令[17]請菩薩起欲願心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者。此引大品經釋佛。於大品經數處。說八十種好空。故言如來說即非也。若爾何須[18]理此八十種好者。涅槃經釋世間眾生事八十種天。彼八[19]十天各有一一好相。令人信向。佛為化彼事天眾[20]生信入佛法。亦令彼天除憍慢心故。佛於一身[21]土現八十具相。令求故舉問也。善現知問有破執[22]意故。即安立色身為第一義。故言即非具足色身。是故如來說名具足色身者。為成菩薩求佛色身意故。俗諦說名具足色身。
第四論名相身具足義與隨形[23]類相好文相似。[24]皆准[25]下。次前釋論亦可解。世親論中自下大文第三段破疑。謂上兩[26]疑即是因前本宗起。下有四疑。皆是展轉而生。就此文[27]中然有三[28]段。此第一也。謂有疑云。若諸佛以無為法得名。云何諸佛成就八十種好三十二相而名為佛。無著論[29]主相好別故。開為兩門。世親菩薩論主同破色身有疑。故合為[30]一。彼論云。法身畢竟體非彼相好身。以非相成就。非彼法身。故不離於法身。彼二非不佛。故重說成就。亦無二及[31]自。以彼法身中無故。言即非成就。以不離彼法身故。而言成就。餘言易解。
自下第五論名[32]悟具足。顯佛語業所說具足。為所說。若爾云何顯佛所說具足。謂如前說相好色身。於無色中。能現相好[33]妙色。佛語所說亦爾。於無說中。能具法說。故論名語具足也。然佛地中總顯如來三業功德。既[34]知見[35]智淨者。即顯如來意業功德。色身具足者。即顯身業功德。語具足者。即顯語業功德。心具足者。顯如來心所作。作用多種[36]下具顯。世[37]親論自下[38]子段第二疑云。色身及相成就既不[39]可得。云何如來說法。為[40]斷此疑。故偈言。如佛法亦然。所說二著別。不離於法界。說法無自相。謂顯所說[41]法義二種離真法界不[42]可得其自相。與此論[43]同。經文有四。一問。二遮。三徵釋遮之所[44]以。四重徵釋不解佛所說義之由。論文有二。准上可知。今此但言無法可說。不釋所以。八卷楞伽言。不說法依二種義。一依自內證法。離言語分別相。離名字相。我不見有一法可說。二依古先聖道。我今但依古佛舊道而說。此道常有。如趣成道。古佛舊道外更無一字可[45]說。故言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由法義二。重言說法。准什本無重。
自下第六論名心具足。此中明佛六種心所作[46]用。乃至第六明佛三業行住淨。以身語行住亦是佛心之所運用。故論總名心具足也。上論判此文復有六。如前已配。此初明佛三念處功德。故名念處。世親第三[47]子疑。疑云。若言諸佛說者是無所說法。不離於法身。亦是其無有何等人能信如是甚深法[48]義。經文有二。初問。次答。[49]答中初[50]先依二諦。以空[51]有兩觀答。次重徵釋以[52]成義論文有三。初標屬經。次解來意。後釋經文。解來意云。此處顯示如世尊[53]令處。故此中明佛。於信[54]謗人。皆如世尊。一平等念。約三人說。故名三念處。頗有未來開生信者。此舉信佛語人。不者舉不信人。此信[55]謗二是[56]動念境。故偏舉之。不舉中人。由違[57]順境一切處時有故。今且約聞此經者。說論來意故。即釋經善現問也。釋經有二。初解佛答文。次解佛[1]欲信法之人。若以第一義觀眾生性相俱[2]空。言彼非眾生。此是空觀。若一向無眾生。佛於何處起平等[3]念。依俗諦非無虛假眾生。此是假觀。空中假中皆無實違順者。故佛於信謗中[4]人。俱起[5]一平等念。次重徵釋以成前[6]義。無著論不解。以易知故。其徵意云。[7]即說彼非眾生。何故復言非也。釋眾生。眾生者牒空假二說。非眾生者約第一義。是名眾[8]生者依世俗諦。又論次解信佛法人云。是人則為第一希有者。顯示說第一義。是不共及相應。此解意云。今[9]欲信佛語人能利益信佛[10]說彼非眾生。此約第一義顯不共義。信說非不眾生。此約俗諦顯相應義。此人難及。故言第[11]一希有。[12]請本皆無此文。然佛雖於信謗平等。今言信者非不平等。世親論云。所說說者[13]深非無能信者。非眾生眾生。非聖非不聖。上兩句正答前疑。釋善現問下之兩句解如來答。此顯能信是經者非是凡夫眾生。故言非眾生。乃至聖眾生[14]故。言非[15]不眾生也。什本闕無此一段文。
自下心具足中第二[16]段。論名正[17]覺。此中明佛[18]得無上正覺義。世親論自下大文第四破疑。於中然有三段。此第一也。疑云。若如來不得一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離於上上證。轉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則於前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19]實無所得。[20]文上以生疑[21]在。或於然燈授記[22]文之[23]上。此疑生也。既無一法可得。即是離其上[24]性證法。云何復言。轉轉得於無上菩提。經文有三。初問。次答。後印述。什本闕無答文。論文有二。初標名屬[25]經。次正釋。釋中有三。初釋答詞。次解印述。略不解問。然於問中亦有依義說相欲願三意。依義意者。此問為破菩薩[26]取佛無上正覺執故。佛問顯第二說相。意者此問則是說佛菩[27]薩無上正[28]等覺相。欲願意者。[29]令諸菩薩於佛無上等覺起欲願心。須菩提答亦是安立佛無上覺為第一義故。先[30]直答言不也。次云。世尊無有法如來者。釋不也意。故論[31]釋云。[32]無有法者。為離有見[33]遇。說佛無少法得菩提。非但顯佛離有見過。亦令[34]淨心地人離有見過。若一向無得。云何不[35]墮無見過者。若無見無得。實亦是過。但為病多起有故。此偏說佛離有無二種見故。解[36]印述中。經文先印。後述。我於阿耨[37]下述文。世親菩薩論云。彼處無少法知菩[38]提無上。法界不增減。淨平等自相。有無上方便。及離於漏法。是故非淨法即是清淨法。彼以四義釋佛菩提有無上義。一明佛菩提更無一法可得。故知菩提得名無上。即初二句也。屬經可知。二是法平等下明佛證平等法界不增減更無有上故名無上。即第三句也。三以無眾生下明佛法身平等無差別故。又以法無我自體真實更無上上故名無[39]上。第四[40]句。一切[41]善法下明佛菩提有無上方便修一切善根。是故名無上。皆對二乘說為無上。
此論第二解經印述文中有二。謂菩提及菩提道。初約果明佛菩提有無上義。即是所標菩提也。次一切善法下約因釋[42]佛菩提有無上覺義即。是所標菩提道也。前中有二。謂二語別故。即此二語配釋法報二身。如義應知。論文有二。初標二種。次配釋。[43]初語中先牒指配。此顯示菩提自相故下釋義。釋義中菩提自相故者。明[44]佛得菩提時雖得諸法實相而不分別見有[45]得。此解經中不可得菩提。自相不得故。解脫相故者。亦不見有菩提實體。此釋不可有也。離障解脫所有相體不可[46]得故。彼中已下重釋[47]結也。什魏二本皆總相云無有少法可得。唐及真[48]諦本[49]咸以無有為先。無得為後。若爾即以菩提自相解無有。不見菩提自體有故。以解脫相釋無得。不見解脫是可得故。或有解云。無有[50]者。[51]雖得能得無上覺智。而不見有能覺知故。無得者。雖得所得之實相亦不見有所得實相。配論應知。即是大品經說。無[52]知亦無得也。此解意說。初語之中通能所證。第二語中唯能證智。若據真諦本。先云無法如來所捨。明佛轉依。捨[53]徵障時。不見少法可捨。此顯菩提解脫相。後云無法如來所得。明佛得無上覺。於一切法得無礙知見。亦不見能得所得。此顯佛無上覺相。故[54]名菩提自[55]相。下第二解三佛陀語。經名菩提。以通二乘及因果。故論名佛陀。唯在佛果。依論有三。初言是法平等者。顯諸佛同有無上覺智平等。諸佛同有正覺智故。[1]次云無有高下者顯示諸佛第一義中壽命等無高無下故。化身隨[2]緣示有高下。諸佛實報同證[3]一義[4]成。故壽命色身神通福報[5]皆無高下。故名覺等。第三以無眾生下明[6]法諸佛同無我我所。等生死不平等心。故名等覺。此論及魏本並[7]漏無。餘皆有也。何故說二語者。一為簡二乘菩[8]薩彼非無上故。二為破二乘疑執。彼疑如來菩提[9]與已不異故。故大論云。二乘不名無上覺者。不得一切種智。有所不知故。以彼二乘法執未除故。見有[10]所得。我我習未斷故。見有能得。[11]由當起我[12]生已盡等念。今明如來不同於彼。故佛菩提有無上語。
[13]自下大文第二舉佛菩[14]薩因顯佛菩薩果[15]有無上等覺經文有二。初正顯。後破執。論隨解經。亦分為二。梁什魏本皆云修一切善法得阿耨菩提。[16]從明佛因時具修一切善法滿足故得無上正等菩提不同二乘。大品經第三十八說。一切善法是無上菩提[17]因。須菩提白佛。[18]何等是一切善法。佛言。六波羅蜜四念處等乃至十八不共法。皆是菩薩道菩薩行。是諸善法具足已。得一切種智。轉法輪度眾生。轉法輪度眾生[19]即[20]復施設大利文。是此明佛具修一切善法故得無上覺等。若[21]依真本及唐本。云一切善法無不現證一切善法無不妙覺。論通說[22]佛因因[23]果。善[24]法圓滿。謂無間道時。一切善法因滿足。[25]徵[26]或永盡。與[27]諸佛同證寂[28]滅忍。故言一切善法無不現證。至解脫道時。微苦亦盡。功德圓滿與諸佛。同名為妙覺。故[29]言一切善法無不妙覺。因果皆悉不同二乘。故佛菩提有無上等覺語。次破執者。有人尋善法名起執故。約第一義說善法即非善法。[30]論於此為安立第一義。破[31]增益失。[32]復恐撥無緣生善法。故約俗說是名善法。令離損減失。世親解云。是故彼[33]漏非是淨法。此中[34]說善。即是清淨無漏法故。又此善法[35]無有漏。故名非善法。以漏無故。是名善法。由是唐本重言。善法或因果二。故重言也。
[36]自下心具足中大文第三論名施設大利法。前明佛證正覺。此明依證起說施設正教大利眾生。世親此下子段第二疑云。若一切善法滿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則所說法不能得大菩提。何以故。以所說法無記法故。經文有二。初約施設此經。利益大小。顯佛一代所說皆大利益眾生。次汝謂如來作是念下破外疑執。前[37]中先舉大施多福。若人以此般若下比顯不如修一偈經大益。初文有三。一舉施福多。二顯修經少。三比校施設此經利益大[38]小。論文有二。初標名屬。次[39]逐難解。依檢新本。此中有十重比校。此百分不及一。即是一分修此經一偈福為百分。以彼大施多福。比此百分中一分猶不及。故言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者。此第二更分修一偈經福為千分(准前解之)。百千萬分不及一者。第三四合舉之也。依新本。第三云。百千分即十萬分中亦不及一。第四云。俱胝百千分[40]者。俱胝當此千萬。以百千為數。數至千萬。即萬億分亦是[41]非一。彼大施福比此修一偈經福。萬億分中亦不及一。魏本三四合說。仍脫億字。故言百千萬分不及一也。歌[42]羅分者此第五也。是西方[43]別數名耳。依新本。此第五名俱胝那庾多百千分。一俱胝是千萬。萬俱胝是一那庾多當千億。以百千為一數。數至千億。是一那庾多百千。又以一那庾多百千為一數。數至一俱胝。名俱胝[44]那庾多百[45]千。百千[46]該分也。不知魏文。何故喚千該[47]說為歌羅分耶。下之五數未見解處。諸本中亦有差別異。應對檢[48]之。世親偈云。雖言無記法。而說是彼因。是故一法寶勝無量珍寶。上二句就他宗以釋疑。下兩句依自宗而遣滯。大[49]乘諸佛名句文三。唯是善故。十地論云。一者聲。二善字。又[50]彼論中。束此十重。比校為四種勝。初及第八竿分第九數第十喻總名數勝。以數無限故。攝得餘數。第五歌羅分不及一名力勝。彼論不[51]釋(顯此經之勢[52]方施福不及)。第[53]六數分不及一名不[54]相似勝。此福無數彼福[55]可數故。此福若無數。云何言不及一。第七優婆尼沙陀分不及一名因勝。此福因果勝彼因果故。雖作此釋。未見所以。此十[56]皆是數名。何故有顯力勝。有顯無似勝。有顯因果勝。此論不釋意。一分數彌多。則一分彌少。[1]言彼大施多福比此最少一福。亦不及也。故彼偈言。數力無似勝。無似因亦然。一切世間法。不可得為喻。
[2]自下第二破外疑執。謂凡夫二乘聞佛施設教法大利眾生便謂佛有我度生想。故[3]須明佛雖常度生而無我度眾生之想。世親此下子段第三疑云。若[4]法是平等無有高下者。云何如來名為度眾生。為[5]斷此疑故文生也。與前正覺文。同為一段。相承展轉有疑生故。無著正覺法利分二。自利利他證已方[6]說。有差別故。實無違也。經文有三。初問。次遮。第三[7]徵釋。問中即依對治之義。說相攝持在前文也。第三段中。先徵。次釋。釋復有三。初破凡夫疑佛有度他想。如來說有我下次覆破[8]凡夫疑。前文有二。初順釋。次[9]反解。論逐難解中。唯釋破外疑文有二。初總指經[10]數安立第一義。次別釋文中亦三。初解度他想疑。次若實無我下解有我[11]想疑。[12]三凡夫凡夫下解[13]脫凡夫疑。初中但釋反解文。順釋易知。正破凡夫。謂佛[14]設教度眾生時。有我度想。二乘知佛[15]我無所想。不起此疑。故佛自說度眾生時。尚不見有眾生可度。云何得起我[16]他度想。故言實無眾生如來度者。世親論云。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以名共彼陰不離於法界。如彼論釋。應知。次下反解。證佛無我度想。論釋云。如來如爾涅槃而知。此先成前實無眾生如來度者言。佛[17]尚如所證而知故。[18]雖度眾生。不見有實眾生可度。又云。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為有我[19]取。此始依經反釋。若謂佛見有眾生可度。佛應還[20]同凡夫。不[21]如爾涅槃而知。若信佛如來如爾涅槃而知不同凡夫。亦須信佛不[22]見有眾生可度故。無我度他想。世親論云。取我度為過。以取彼法。是取度眾生故。上一句總。次句釋中。一[23]釋取眾生。[24]一釋起度[25]想。次下雙破凡夫執佛說有我想。什魏二本似破說我。依餘經本及此論。皆云如來說我取者即非我取。此[26]疑依前起。[27]若佛如爾涅槃而[28]知。不見有眾生可度。亦應如爾涅槃知我相性空。何故佛說凡夫有我等[29]相。故論云。若實無我而言有我等取。為離此著故。經言我取者。即為非取等。我取是我見佛。為破凡夫執我故。說凡夫無我。但有執我妄想。二乘遂執佛說凡夫有我想。為破此執故。佛說我想。即為非我想。但毛道凡夫生者。以為有我。毛道之名。譯經人錯。梵云婆羅必栗託訖那。言婆[30]羅者。目此二義。一目毛。二目愚。此經意取愚癡。必栗託訖那。此名異生。各乘異業受生故。前代譯經[31]人。異生以愛生是凡夫。故名凡夫。取前愚義。目此凡夫故。新本云愚夫異生真諦名嬰兒凡夫。此論名小兒凡夫。嬰兒小兒並取愚義。言凡夫二乘愚癡如嬰[32]孩小兒。不[33]知我本體[34]空。聞佛說凡夫有我想。即尋其名。執有我想。為破此執。故言即非。然魏本云。毛道凡夫生者。彼著我愚凡。如畜生故。近取負毛之類。皆釋之也。[35]或愚夫異生如次。即是二乘凡夫。[36]此二同執故。即唯識論名凡愚也。世親論偈釋此云。不取取應知。以彼不實義[37]故。是故如來不於執取。[38]然以佛不取者。即是凡愚於中執取。由此故名不取取也。次下第三又破說凡夫疑。若佛無我等想。亦應無[39]凡聖想。何故佛說有我想者名凡夫耶。故佛破云。即非凡夫。此經既以破執為宗。恐諸學者尋名起[40]疑。故佛隨說。即遂破之。此論但牒出經而不標解。世親論云。如來說名非生者。不生聖人法。故言非生。解云。無種[41]姓故聖法不生。以有二乘異生別故。此論牒經。重凡夫[42]也。
自下大文第四。論名攝取法身。明佛如來攝取法身以為身故。經如來地攝三身者。無上見智念處正覺。及不住生死涅槃。雖通化身。大位判之。顯報身也。攝取法身顯法身也。行住淨中具顯法報化三。如次即是三行住故。或彼但顯如來三業。餘皆通顯報化二種。成唯識說。清淨法界攝自性身。說自性身本性[43]常故。無生滅故。證因得故。乃至雖[44]有真實無邊功德。而無為故。不可說為色心等物。四智品中。真實功德鏡智所起常遍色身。攝自受用。平等[45]智品所現佛身攝他受用。成事智品所現隨類種種身相攝變化身。廣如彼[46]說。今此法身即彼初二。若有無為諸功德法。皆法身故。金光明說。如如及智皆法身故。世親大段第五破疑。然亦有三。初云雖相成就。不可得見如來。以非彼體。以如來法身為體。而如來法身以見相成就。比[47]知則知如來法身福相成就。由此文生。此中明佛攝取二種法身為身。初長行及偈明佛攝取真如法身為身不應[1]以色聲相見。[2]後偈明攝取五分法身。真如法身相應故。得菩提。不以色相為菩提。其五分法身者。即四智心品。前中先長行。後偈頌。長行有六。一問。二答。三印可。四反釋。五順結。六生後。其文可解。什本文別并略也。偈既[3]頌前長行中意。即四種偈中。結義偈亦應頌經也。論文有二。初標名屬經。次正解經。正解經中。不解[4]頌前長行。世親論云。非是色身相。可比知如來。諸佛唯法身。轉輪王非佛。此頌正答前疑也。次釋轉輪聖王非佛。此頌正[5]前答無前疑也。次釋轉輪聖王應是如來。謂有人言。福德能成[6]是相。果報以成是[7]相故。則知福德力得大菩提。若如是如來則以相成就。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遮此故。遂有反釋順[8]結等文。故彼偈言。非相好果報。依福德成就而得真法身。方[9]便異相故。此顯福德果報是差異相不同法身。以智內證無差異相[10]故。[11]此方便各別也。此論正解經中。先釋偈。
次若爾如來[12]若下釋偈。後經文兩偈為二。解初偈中。上半顯如[13]何不應見。下半顯不可見故。今言若以色見我者。此舉凡夫二乘以相好色身相觀佛。以音聲求我者。此舉凡夫二乘以佛色身八種[14]妙聲及六十種莊嚴音聲相觀佛。諸佛四蘊凡夫二乘不能知見故。佛但示色聲二相。令彼見聞[15]作入道因緣。凡夫二乘及小菩薩多取諸佛妙色聲相。以觀於佛。由此相。轉不能得見無相法身故。佛破彼取色聲相。令觀諸佛真如法身。何故初[16]解名如何不應見者。言[17]如彼所取色聲相。但見色聲虛妄相。不應以此覺見佛真如法身。何故取[18]佛色聲相。不見佛法身故。下半明不可見故。言取相心不[19]可見佛無相法身。何故不可見。論云。諸見世諦故。法身是第一義。唯出世無分別智。始能證會非見色聞聲等。世諦法。見所知境界故下。釋云是人行[20]邪道不能見如來。論釋行邪道。名行邪[21]靜。以得禪者。說名寂靜者故。寂靜是定名。言取佛色聲相觀佛。是行取相[22]耶定。不可以此見佛法身。故言不能見如來。唐本云履耶斷。道斷靜三皆是定之異名耳。又解。法身名斷。是斷性故。以智契證。[23]稱之為[24]履。若觀化相。執為法身。非正證故。名履耶斷。前解應[25]為勝。取論為正。後釋違論。又約禪定別名。釋耶定義。禪定亦名思惟修。思者意所攝。意以思量為義。欲入定時。先意思量定境故。正[26]在定時名修。定中境相。是定識變還。為定識所取。[27]前耶定是世俗[28]諦。意及識攝。非是菩薩無分別智。不能以此見佛法身故。言不能見如來。次解第二偈。顯示如彼不應見及不可見因緣。上[29]半是初分。顯如彼不應見。言如彼如來法身。如來妙體不應以凡夫二乘取相麁識所見。故言彼如來妙體即法身諸佛。唐本文別。什本闕此後偈。真諦及此論初句皆云。以法應見佛。此順西方倒語。若順此方語。應以法見佛。論釋法者。真如義也。何故但教以真如法觀佛故。次經云導師法為身。言佛導師唯法為身故。但應以真如法觀佛。人[30]惑生疑。佛現有妙色妙聲相。何故不許以色聲相觀佛。故論釋云。以[31]如緣故出生諸佛淨身。此不可見但應見法。言但由觀色聲如故。[32]出生佛果妙色[33]妙聲。故大品經。[34]諸佛語薩提陀波[35]倫言。我等無所念中住。謂是金色身大光明三十二相等。此是法身末事故不可見。但應觀佛真如法身。法身非取相心所見。故論名如彼不應見。次釋不可見因緣。即下二句法[36]體不可見。顯佛法身非凡夫二乘麁識所緣。彼識不能知。顯凡夫二乘麁識。非見法身因故。此兩句名不見因緣。論重釋云。復何因緣故不可見等者。文易解也。非見實不能知故。若不證見實際。必不知也。世親論云。唯見色聞聲。是人不[37]可知。佛以真[38]如法身。非是識境故。釋意可知耳。
次解偈後經文。明佛攝取五分法身與前真如法身相應故得菩提。不以諸相為菩提。亦不以諸相為因得菩提。經文有三。初問。次遮。後徵釋。什魏二本。[39]皆皆闕徵釋之文。論文有二。初牒外難。為離此[40]著故。下屬經成[41]來意。此中初[42]問。依上義破外疑也。依前卷論。為破二疑。一破疑佛諸相即是菩[43]提故。上論釋此問。明相[44]具足體非菩提。二破疑佛為太子時先具諸相為[45]因始得菩提。[46]故上論云。亦不以諸相為因得菩提。前意可解。故此不舉。上論釋不以相為因云。以相是色性故。菩提正覺[47]智即五分法身為慧身。是由修得。此正覺智故。證真如法身。[1]始得菩提。諸相是色性。不能正覺諸法。故知諸相非菩提。亦不以[2]諸相為因得菩提。
自下大文第五。論名不住生死涅槃。若依世親攝論[3]等。悲智所輔。名為無住。以簡二凡。若依大品及此經意。不但二[4]行輔。亦[5]由般若不見有生死涅槃可住。故名[6]無住。經文有二。先明菩薩不見有煩惱可斷故不[7]見涅槃可住。顯佛不住涅槃。何故此文來者。時眾聞佛不諸相為因而得菩提。遂執諸佛同於二乘由斷煩惱。得住有餘。捨此身始住無餘。為破此執故。次明佛不住涅槃。於中有三。初問。次遮。第三徵釋。魏本問中云。菩薩發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相。已以明菩薩。不說有[8]惑可斷。譯人失也。若依真諦本云。汝謂如來說行菩薩乘人有法可滅可斷耶。此則明佛不說菩薩有惑可[9]滅可斷。若依唐本。直問發行菩薩乘者。頗有少法若壞若斷。此則直明菩薩不見有惑可[10]滅可斷。真諦[11]釋云。滅者滅[12]集。顯住有餘。斷者斷苦。顯住無餘。[13]若見有苦集可滅可斷。則見有涅槃可住。今教菩薩不見有苦集可斷可滅故不見有涅槃可住。故為問也。
論文分二。初標名屬經。次正釋經。正釋經中。初解不住涅槃中第三文。次解不住生死文。然徵釋文義亦不正。如問中解。應取唐本為定。如所住法而通達者。謂能通達所住涅槃無定實法而可住也。不斷生死。[14]影像法者。顯生死幻化猶如影像。又是識[15]變之影像相。[16]教諸菩薩不於涅槃而有住著。故留煩惱。助願受生。住在生死影像法[17]內。故名不斷。由得涅槃。[18]雖居生死。而能自在行利[19]益事。[20]不同二乘一向寂靜。由此顯示不住涅槃。世親論自下子段第二破疑。疑云。若不依福德得大菩提。如是諸菩薩則失福德。及失果報。為破此疑。故有文也。偈[21]言。不失功德因及彼勝果報。得勝忍不失。以得無垢果。示勝福德相。是故說[22]喻譬。是福德無報。如是受不取。於中初二句。解不[23]說斷滅。文。既於諸法不說斷滅。即[24]顯因果皆不生也。次[25]後二句釋知無我得成於忍。次後二句解重譬喻。次後二句解不受福德。應依此配。論釋似[26]錯。依無著論。自下第[27]二經文明佛不住生死。論文有二。初舉難屬。經次正[28]釋義。[29]二乘及初學菩薩聞佛不住涅槃。便謂如來有生死者。故以為難。屬經可知。
正釋經中以其三義。明佛不住生死。一明佛[30]達生死空。無生死法我執故。不見有生死可住不受生死苦。即是本性無生忍。依世親論。生法二我本來無故。二明佛身非惑業所生故不受生死苦。即惑苦無生忍也。由證真如。惑苦滅故。三明佛無取福不住生[31]死因故。無生死苦果可住。即自然無生忍[32]也。[33]即從因生非自然故。義[34]雖有三。而文但有二。初合明佛無我無生故不受生死苦。以諸菩薩下明佛無住生死因故不受生死苦。今言大施多福。比顯不如菩薩信解無我無生之福[35]也。信者信佛無我無生。解者自解無我無生。其信解福尚能勝彼大施多福。況佛具證無我無生福智與虛空等。而[36]反受生死[37]苦。論次教解無我意云由佛達生死法空。無生死我[38]執故。不見有生死可住。故言無我。解無生意云。佛身化現。非惑業所生。故言無生。故雙結云。名無我者無生者。上教解文。次問答顯問意[39]云。此中以大施多福。比顯不及菩薩信解無我無生福多。云何顯佛不受生死苦。答意云。諸凡夫以取相心。修施戒等。有漏之福。尚於人天受樂報。無諸苦惱。何況菩薩通達無我無生。無相心修自利利他。福勝彼無量無邊。而[40]反受生死苦。菩薩分證無我。尚不受生死苦。況佛具證[41]二無我。身又非惑業所生。何乃翻有受生死苦。故知佛處生死而不染。如影之在水火也。自下義第三。文第二。明佛無取福住生死因故。不受生死苦。於中有三。初[42]轉約教菩薩不取福德。顯佛無取福住生死因。次善[43]現問。後如來釋。什魏[44]二本譯人失故。違前校量福多。即云。以諸菩薩不取福德故。[45]已釋前福多所以。真諦及唐本皆別云菩薩不[46]攝應[47]受福聚。前卷論舉此文。亦云菩薩於福聚不應受不應取。彼又釋云。受者說有故。取者修彼道故。謂修福時。說[48]不福體可受。又執福[49]德能取善道[50]果。以此心修福。是住生死因。今教菩薩修福時不見有福體可受。亦不見福業能取善報。故於福體及果中。皆不應著。故名不受不取福聚。大品經云。教菩薩行。布施時。[51]莫著布施。何以故。若著布施。[52]尚更受身。若有[1]身則不得[2]離生老病死。[3]豈非以取福故受生死苦。佛從值然燈佛[4]得無相無生已來。雖恒修福。不見有福體可受。亦不見有[5]福能[6]取善報。無住生死因故。佛不住生死。論解此文。易而不述。次解善現問。[7]以世尊於餘處說應受福[8]聚故者。謂上諸處說修經福無量無邊。何故此[9]中反教菩薩不受不取福德耶。次解如來釋文。我言不受。非不修福而不著。故言受而不取故。論云。以方便應受。而不應取。此無取福住生死因。故不住生死。世親論說。不生二種無我相。是故受而不取者。謂諸菩薩得法忍時。能了生法二我為無。而於二無不生二相。名受不取。執著福德。求有[10]漏果。名之為取。此取善道。是有過故。同如下彼非善道失。故云[11]如取非道。若不取善福德而得有漏之果。如[12]是修時。名受福德而[13]不取也。
自下大文第六。論名行住淨。此中明佛三業。行住皆無染故名淨。何故有此文者。為釋伏疑[14]成前不住生死義。凡夫二乘見佛三業行住不異眾人。何能受生而不染故。次明佛示有行住異無所染。依論判住為三。初名威儀行住淨。明佛身業現行住而非行住。次[15]名色觀自在行住淨。明[16]佛意業於[17]破名色觀中自在行住。[18]若菩薩以滿無量下第三名不染行住淨。此中有說法不染。顯佛語業行住有流轉不染。明佛於一切有為法。中行住淨故。論總名行住淨。然上所明已配三業。與此何別者。謂念處已下總明如來心所作業。名心具[19]足。於中若理性心。若事相心。若報心。若化心。皆在此說。其理性心法身文是體。無作用從能證說。此言三業者。[20]皆據化[21]現。成所作智現三業故。即是如來心所作用。前配三業。通於報化。故與此別。初威儀中。經文[22]中[23]有二。初舉外疑。遮破。次徵釋出其所以。論文有二。初標名[24]屬經。次[25]逐難解。世親論下子段第三破疑。疑云。若諸菩薩不受彼果報。云何諸菩薩福德眾生受用。為破此疑分文有四所。一明化身外利物故。亦受福德。法身無去來。故無受福德。[26]次[27]破微塵下明法身一[28]化身多。三若人言佛說我等下明我法無實。四若有菩薩以滿下明化身有無[29]盡福。偈[30]云。是福德應報。為化諸眾生。自然如是業。諸佛現十方。此之一偈正破外疑。次一偈顯不去來義。云去來化身佛。如來常不動。於是法界處非一亦不異。偈上半正解不去來義。下半生起後經。若有人言。如來等者。此舉凡夫二乘疑執。見佛身現行住等相。謂同凡夫實有行住坐臥。或化身成道名來。入滅稱去。是人不解者。約上釋如來名[31]以遮外執。明佛證如成佛。如佛中實無行住坐臥。若人執佛有來。[32]去坐臥。彼不解我前釋如來義。次徵意云。何故不解。釋云。上明如來。即是真如。無前際故。無所從來。無後際故無所至去。無中際故亦無住處。[33]住處亦不可得。何況[34]坐臥而可得。故大品經中。薩陀波論菩薩問[35]曇無竭菩薩。諸佛從何處來。去至何處。曇無竭答。諸佛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何以故。諸法[36]如無動相。諸法如即是佛。如中非但無去相。亦無來相。佛以眾人多緣來去相執故。約如來名。明佛無所至去無所從來故名如來。此則顯佛身四威儀似行住而非行住淨。
自下第二破名色觀中自在行住。謂此約教淨心地。作破名色觀。顯佛於破名色觀中自在行住。故有經文。世親論自下明法身是一化身是多他受用身亦化攝。故二論[37]其文[38]各有異意。准論科經為二。初明破[39]名色身二種方便。次若人如是言佛說我見人見等下顯作二觀時不分別。前中有三。初佛舉界塵為問。次善現答而[40]復釋。後如來述成善現所釋。佛言下是問中有二。初標兩重塵界。次正以為問。問中但舉細作方便。破自他色身。答中始具二種方便。今言善男子等者。舉求佛地人[41]也。以三千世界微塵者。此先教以細作方便破三千世界地為微塵。即是破自色身為微塵。後以爾許微塵世界破為微塵者。此破一切眾生色身亦為微塵。以諸眾生迷自色身相起相[42]縛。依此復起愛憎等麁重[43]或業。故教破自色身為微塵已。復破一切眾生色身。亦為微塵。問前破名色中云以彼不限量攀緣作意。菩薩恒於世界作意攀緣故說三千世界。已是通破自他色身。何須更破餘世界地[44]比破一切眾生色身耶。答前以信行地人於破[45]色身影[46]像於中無巧便故。且破一三千界地。比破自他色身。今顯佛巧便大故。以破三千界地為微塵。比自色[47]身。雖大破之則為微塵。復以爾許微塵界地。比一切眾生色身。破之。亦是微塵(此依魏本文解什本少異)。阿僧祇者顯微塵無數。此文諸本或有或無。復既問塵多不。何須自言微塵無數。是以諸本多無。[1]正為問中有二意。一若不明見多塵。則不破色身一執故。須問顯塵多。成前細作方便。二顯色身是一。破[2]此得為多塵。則知微塵[3]雖多。[4]破則非微塵。生[5]後無所見方便。故自他色身為微塵。已復問微塵多不。世親論兩行頌釋。前頌釋[6]界破為微塵以喻法化一多。及喻煩惱盡而法界淨。後頌[7]顯界空非實。喻三身一[8]異。初云。世界作微塵。此喻[9]爾彼義。微塵[10]破為[11]末。示現煩惱盡。此頌上半正顯一多。以成前頌云於彼法界處非一亦非異。故云此喻示彼義。下半頌明煩惱盡而證法身。謂麁界塵而為末虛空。得淨二障體。而[12]即錯法身。得[13]顯一多中經有四重。一世界。二[14]破界為塵。三算塵為界。四彼界皆塵。今為四喻。初一界者聚塵[15]成。喻滅煩惱以成法身。復喻法身唯一無二法佛證故。次破為塵者。喻[16]化受用依法身起而有多故。算塵為界者。喻[17]一一土有一大化身。決[18]釋位中菩薩見故。彼界皆塵者。喻一一塵土。百億喻化身。凡夫二乘共所見故。其他受用及[19]變化身隨他機。[20]見之有異。只如初地菩薩所見報佛。坐百葉華。一葉是一三千界量。有百億化釋迦牟尼。初心凡夫及二乘見。四善根位[21]應隣初地所[22]見殊故。一葉上有一大總主化佛王三千界。由此經說一三千界是一佛土不。爾如何名一佛土。應[23]撿法華六根中疏以成立之。若至二地所見佛身。坐千葉上。即有十箇初地菩薩所見之佛百箇四善根菩薩所見之佛千箇百億國土釋迦牟尼。此隨大小。二地菩薩皆悉得見。上得見下。[24]下不得見上。然彼菩薩自身身量。與彼所見千葉總主。大小相稱。[25]地地皆爾。具應准知。故經中說。我[26]今盧舍那(此[27]云受用)。方坐蓮華座。周匝千華上。復[28]現千釋迦。一華百億[29]國一釋迦。[30]各座菩提樹。一時成正覺。千華上有千釋迦。即知千葉[31]各各一大化主。四善根菩薩之所見佛此好證也。什本界塵唯有一重。便闕上義。次又頌云。非聚集故集。非唯是一喻。聚集處非彼。非是差別喻。此第二顯界塵非實。喻三身非一異。於中上半釋微塵即非微塵。以喻化身法身非一異處。[32]次且[33]破界為塵。塵界而非一異。法身流化。化法亦無。即[34]離寄塵。以喻化身多。[35]豈即有實塵體。故復非之。後半頌釋世界非界。[36]界破一合執。義准可知。彼論長行初解上二句。次如是三千世界一合相喻下解後二句。但凡夫之人下解次頌云。但隨於音聲凡夫取顛倒也。世親解此一段。配釋稍隱難知。委尋古德所陳釋處。[37]皆甚無指的。大師既往痛絕追[38]訽。慈[39]顧未成。悲無發[40]悟。且隨鄙見。[41]若以裁規。[42]庶[43]有鑒通。伏[44]希改決。
善現答中文分為二。初別破名色。二相若世界下第二合破名色二相。前中亦二。初別破色身。明相分非有。顯所取空。教作無相觀佛。世尊如來說三千下別破名身。明見分非有。顯[45]能取空。教作無[46]生[47]觀名身。雖亦通於所取。今對色身唯所取故。四蘊體見故。說能取收所執。相見即能所取。依他二取即相見故。隨應釋皆可通。何故先破色身者。此有二意。一為除前威儀行住淨中。疑佛所證[48]如。[49]雖無來去。佛色身相豈無[50]去來。故佛先破色身。為無成前實無來去。二為相麁見細。先破相分。相分破已。見無依故。破之則易。故先破色。色中有五。一直答。二却徵。三反釋。[51]四重徵。[52]五引佛前說順成。論文有二。初標名屬經。次正釋經義。釋經義中。先釋別破名色。次解合破名色。別中先破色。於中復二。初指同前。次解別義。[53]解別義中。先牒經屬細[54]末方便。次牒[55]經屬無見方便。答微塵多。還有二義。一述世尊顯塵多。意成前細作方便。故論判此甚多之言。答是細作方便。此是善現述佛細作方便。[56]非自說也。二佛問塵多。意欲破塵為非微塵生後無所見方便。有此兩[57]意。故答塵多。次却徵云。何故前言甚多。第三反釋顯塵非有。故論判此已下是無所見方便。論責此反釋。有何義者。云佛問塵多[58]不。只應直答甚多。何[59]反釋若塵實有佛則不說前義。此說有何意耶。論自釋云。若[1]微塵[2]聚第一義中是有者。佛前信行地中不應說微塵[3]佛非微塵佛前說塵即非塵。故知今問塵多。還欲顯非微塵。問第一義中。無一切法。何故[4]獨[5]說無微塵耶。答以凡夫二乘不能破微塵故。或執微塵[6]是實是常。或執第一義中有實微塵。為破此等妄執故。言若微塵[7]聚第一義中是有佛則不說是微塵眾。又第四重[8]徵云。何故前言。[9]若微塵第一義中是有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次下第五引佛前說。順成佛前。說微塵非微塵。故知問多不。還欲顯非微塵。故論說云。世尊說微塵聚非聚。是名微塵聚者。以此聚體不成就故。若異此[10]雖不說。亦自知是聚。何義須說言。佛問塵多不。[11]言明微塵體空。若不爾。破色身為多塵。凡夫二乘皆自知是多塵。何須問塵多不故。知此問是無所見方便。上來以二種方便破色身。明相分無所取非有竟。次下破名身見分非有。經文可知。論文有二。初牒經屬義。指同前說。次明世界唯屬有情但名身也。今觀名身界空故。言世界即非。
自下大文第二。合破名色身。通能所取無相無生。破能取心。令不生。故名無生。文中有三。初依前重徵。若世界下第二指出執[12]體。如來說下第三正[13]破。今言何以故者。乘前起[14]責。何故[15]前說微塵即非[16]塵微世界[17]即非世界。次第二覆釋亦是指出執體。言若執微塵及名身界為實有。皆是妄想中一合妄想。故論釋云。於中為並[18]說若世界若微塵界。此二皆是一合妄想。何故不舉色身一合相者。色身破相麁相易知。界塵破相細而難知故重破之。若執此二為實有。此是二種一合妄[19]想。非相字也。故新本云名一合執。真[20]諦本[21]名聚一執。即是中邊論八分別內聚中。執一分別。亦是地持八妄想中。積聚妄想。八妄想者。一[22]合妄想是貪。二不合妄想是嗔。三合不合俱相違妄想是癡。此三是[23]彼煩惱。四我妄想。謂執自為我。五我所妄想。謂執眾生為我所。此二是[24]宍煩惱。六自性妄想。謂執諸法有自性。亦名自性分別。七差別妄想。謂執法有大小好惡等差別。亦名差別分別。八積聚妄想。此於多物[25]和合處起一執。此三是心煩惱。善現知名身聚[26]及微塵聚以多物合成。前雖異破為無。恐初學[27]人猶起一執。故重指云。若執名身界。及塵界為實有。即是二種一合相故。論名二種[28]摶取。謂一摶取及差別[A2]摶取。[A3]摶是一合。取是執相。然世界是名身界。不可破一為多故。但是一[A4]摶取。微塵是色身中差別故。執微塵有者。[29]是差別[A5]摶取故。論云。以取微塵聚集故。善現[30]言。破此二執故。先指此二執。皆是八妄想中一合妄想。第三引[31]佛前說。正破一合相故。論云。即非[A6]摶取者。名安立第一義。謂安立一合相。為第一義。是名一[32]合相者。依俗諦假說。為一合相。
自下大文第三。如來述成善現所釋。理亦合述。別破名色。由次合破。名色[33]言。故偏述成。次意云。世諦[34]故有彼[A7]摶[35]取。第一義故彼法不可說。言第一義中。無彼[A8]摶取可說。但凡夫二乘不知一合相空。尋名強執。故論引經云。彼小兒凡夫如言說。取非第一義。世親論云。但隨於音聲。凡夫取顛倒。即是釋此文也。
自下大文第二顯作二觀時不分別。是教入相應三昧時不分別。於中初乘前起[36]徵若一合相即非一合[37]想。但是凡夫隨執[38]者。即我見等[39]諸見亦應非見。何故佛說凡夫有我見邊見等諸見耶。此論牒經。[40]并什本無徵文也。次破說我見等執。文中有三。初問。次答。第三佛為述成。亦是結勸菩薩。[41]一切法應如是知見信解。論文有二。初解等至方便。次顯不說欲願[42]及攝散方便所以。前中有三。初結前已明彰後未說。次標問四門。後隨標配釋。前總別破作無想無生觀。合而言之。總是無所見家方便。故云已說。未說淨心[43]人證真俗時相應三昧不分別故。次說云。配釋中先配釋此文。後例餘住處。前中初問及答顯示如所不分別。菩薩發心者。顯示何人不分別。於一切法者。顯示何法不分別。第四何方便通前問答及後觀。知見信解皆是不分別方便。故釋問答已云。如是[44]觀菩薩乃至即此觀察。為[45]入方便。
世親自下大文第三明我法無實故。彼偈云。非無二得道。[46]遠離於我法。非不無此我法。二種而得菩提。必[47]離此二見。[48]方得菩[49]提故。此偈總釋一部文意。無著論初。解如何不分別中。初問[50]起指答。[51]次正解經文。解經文中有三。初牒經配屬。次問答正解。後如是觀察下結通方便。以何方便亦通用此問答故。問答正解中。初問意言。云何顯示如所不分別。[1]寧佛[2]雖說凡夫有我人等見。知諸見體[3]空。不應如佛所說起執有分別。若爾何故佛說凡夫有我人[4]見等。論釋云。[5]如外道說我。如來說為我見。故安置人無我。故經云。如愚所分別。外境實皆無。習氣[6]擾濁心。故似彼而轉。佛為破凡夫外道說有我故。佛說凡夫。但[7]有執我妄見。實無有我。即[8]厚嚴經云。為對遣愚夫所執實我法故。於識所變。[9]假說我法名。今顯佛說所執我無但假說有彼我見故。與彼義同。佛說凡夫有我見者。且為成立人無我理。內凡二乘聞佛說凡夫有我人等見。[10]復執佛說有我人等見。此是法執。佛今於此般若經中。總破凡夫二乘諸見分別。顯諸見體空。故問[11]善現。論釋此問意云。佛為凡夫二乘。說有我見。欲明我見體空。顯法無我。故作此問。成唯識云。為入我空。說六二[12]法。復唯識[13]論二十云。依此教能入數[14]取趣無我。[15]所執法無我。復依餘教入法空。如是等文皆同此說。答文有三。初直答。次却徵。[16]後引佛說釋。佛前於施設大[17]利中。說我想即非我[18]相故。彼執佛說我見。非正[19]語也。[20]何故佛說我見等。即非見者。論云。若有彼我見是見所攝。言若執有我見。[21]還是法執[22]見攝。障入相應三昧故。佛教觀我見等即非見也。故世親[23]論云。見我即不[24]見無實。虛妄見。此是微細障見真如[25]遠離。此顯執我之見本不見我以無實體。但妄見故。我見無體。[26]然法見亦爾。以證如[27]時。不見二我。此微細障。便得遠離。故知此二見說名不見。彼論之意。舉生類法。[28]說即非見。故配此文。讀者應[29]悉。論第三文。結通方便意云。先以聞思修慧。推我見體本空。不起諸見分別。[30]始得入相應三昧。故云即此觀察為入方便。
次下第三佛為[31]述成。亦是勸行菩薩[32]乘人。准前我見非見。亦應如是知見信解一切法非法。於中初述成。次破尋名執。菩薩發心者。真諦能斷及此論並[33]舉發行菩薩人。故論云。菩薩乘發行者。此顯示何人不分別。答前第二問也。言行菩薩[34]乘者。應如是不分別。於一切法者。顯示何法不分別。言於一切法皆不分別。非但我見等。應如是知見信解者。此以答第四何方便。今據論釋[35]如所不分別已。又云。即此觀察為[36]入方便。故知方便通前三義。知見信解者。經有三。論判為二。謂定慧學即[37]心智也。於修二時。無[38]漏戒俱[39]亦為戒學。無別修位。故略不說。若爾云何成知見信解三句。論云。於無分[40]別中知見勝解。意言修無分別時。定慧別修為二。合修入觀為一。故有三句。初言應如是[41]知者。此教修定時應知諸法非法。論言若智。是修無分別人智。依止奢摩他。是修定時名[42]止品也。言修[43]無分別人。若修諸定及依定。起天眼等。觀諸[44]時法。應知定心定境及所知法皆非法。如前我見非見。故言應如是[45]知。應如是見者。論云。依止毘鉢舍那。觀通理[46]事。言菩薩若以智慧觀諸法時。亦應明見諸法非法。如前我見非見。[47]前故言應如是。以慧觀法。明了不同定智。故名為見。此二在加行中。定慧[48]隨增修。[49]二未均修故。應如是信解者。雙持定慧二心。正入真觀時解故。論云。此二依止三摩提故勝解。爾時正解諸法。非法此是證[50]信時解。故經名信解。論勝前知見時解。故名勝解。故無性攝論云。謂於法界。內證相應。而[51]起勝解。云何勝解。論云。[52]以三摩[53]提自在故。此據[54]入真觀時[55]離取相轉。故名自在。勝前取相解。故名勝解。又云解內攀緣[56]影像彼名勝解。此據入俗觀時。解識內法如影像等[57]故。名勝解論。牒經結云。如是知解已而不[58]住法想者。[59]撿尋諸本。皆無結文。唯此論牒經有斯一句。結前三句。結前三義。推其文勢。有亦無妨。而不住法想者。明得此勝解時於一切法無住著想。如於我見住非見想。故能斷云。如不住法相。什本[60]云。不生法想者。即不起執著。然闕如字。此不住想正顯無分別。前[61]知見二是加行故。或知見勝解三種皆方便攝。正不住法始是根本後得二智。故論牒經[62]結釋云如是知解已而不住法[63]想者。此正顯示無分別也。世親論解三[64]句云。二智及三昧。如是得遠離。[65]謂世出世智如論說知見。二皆依三昧故。名為勝解。能伏及斷我法見故。名為遠離。次下第二破尋名執。佛說不住法想。以有法想可住故。後安立法想。為第一義。破言即非法想。即非法[1]想是不共義。是名法想。是相應義。皆准前釋。
自下大文第三論名不染行住淨。此不染中有二。初長行中明佛於說法中不染。次偈[2]文明佛於流轉中不染。初中復二。初以大施多福。比校不如無染說法福多。欲令諸說法人學佛以無染心說法。次云何為人說下問答釋不染說法相。前中復二。初舉大施多福。次善男子下以彼多福比。[3]顯不如[4]無染心說法。論文有二。初標名屬經。次正解文義。隨前判經亦為二段。義顯[5]易知。勝天王般若中。佛自以兩義釋。一以財施有[6]竭法施無盡。此顯行施時施財有限故施必有盡法無限故說[7]而不盡。二以財施但得世間果報。昔曾已得。即已墮落。今[8]雖更得。[9]必還退失。若以無染心說法未得。決定當[10]得證[11]大涅槃。得已不失。自利利人。永[12]無究盡。此明得果時異。大論文云。財施得有[13]量果。得欲界[14]繫果。得[15]三界繫果。[16]法施得無量果。得三界繫不繫果。彼文皆據有相財施。以對法施。今此見智淨下。凡所舉福皆無相施。果亦無量。然比法施。法施猶勝福德。智慧名之為導。正[17]是道法福為助故。有此大益。故佛勸修。論云。有如是大利益故。決定[18]應演說[19]如是演說而無所染。受持讀誦是說法因。是以[20]兼舉。世親論云。化身示現福。非無無盡福。雖佛化身作業。而說法時有無盡福。[21]勸諸學[22]人。心無染說也。問答釋中有二意。一問。云何為人演說。勝前大施多福。二問。云何為人演說。而[23]不名說。佛自釋云。而不演說。[24]名演說。魏本作而不名說。及[25]新本皆作如字。言雖演說。如不演說。有二義。一觀能說所說體空。雖恒演說。如不演說。故論云。不[26]可言說。故不演說。彼法有可說體。應如是演說。若異[27]此則[28]為染說。以顛倒[29]故。言若不觀說體空。則以取相心說。非無染說故。什云。不[30]取相如如不動。謂說法時。如證真如。離於動搖。即餘本言。如不演說。二云。以名利心說則雖恒說如不演說。故論云。又如是說時。不貪[31]敬供養等。亦為無染說法。然佛於說此經末。[32]無染說法。非唯顯佛於說法中無染。[33]然佛亦教[34]後人以無染心說也。世親論云。諸佛說法時。不言是化身。以不如是說。是故彼說正。彼[35]論意云。佛說法時。不言我是化身。故名而不演說此意別。
自下第二明佛於流轉法中不染不住生死中。論亦名為不住流轉者。前總說佛不住[36]生死由達法無我。此中別說九種觀行。顯於流轉不染。即是成前不住生死義。又釋前雖說佛不見有生死可住。何妨生死是有故。此觀佛九種。生死法皆虛妄。如[37]星翳[38]等故。佛雖處生死。生死不能染污。是名流轉不染。世親論此下大文[39]釋第六[40]疑。疑云。若諸佛如來常為眾生說法。云何[41]言如來入涅槃。此疑於前化身有去來法身無去來中起。[42]或是次前如不演說中起。若作此解。便是第[43]五段中。開出無別第六段也。為斷此疑故。說九觀。偈言。非有為非離。諸如來涅槃。九種有為法。妙智正觀故。此顯諸佛得涅槃故不住生死。示現世間行利益故不住涅槃[44]化入涅槃法身恒住。上二句正答所疑。下二[45]句明化身示現世間行而不住有為法中。以觀有為作九觀故。此經偈分為三。初一句總舉有為法。為所觀境。次兩句正[46]以九[47]喻教。觀九[48]釋有為。下一句結勸修行。能斷[49]云。諸和合所為者。謂四相等因緣和合。[50]令所生住。故曰所為。無[51]漏有為體亦遷變。二[52]乘厭背。故教不染。或唯有漏。為煩惱之所為故。名曰有為。生死雜染沈溺有情。教令[53]莫染。作九觀故。餘如大師前卷中[54]解。
金剛般若[55]論會釋卷下
(〔黑〕)
右金剛經會釋全部三卷客歲夏五月借得南京東大寺大佛殿勸進所龍松院所藏本荏苒踰年今文化十三年丙子春正月五日遂謄寫切了。
順藝志通(三十又二)
同年夏六月十九日一校了廿一日再校了。
二十三日三校了無隻字之差也。
(〔青〕)
文政二年己卯八月十七日借得南京龍松院之藏中一本校合了。
同四年辛巳冬十二月廿四日再校了。
同五年壬午夏四月念八日三校了。
會釋三卷前一卷校合先所得一本及龍松所藏二本后二卷唯挍撿龍松藏二本文化五年壬午四月廿八日夜於洛東岡崎客舍成功。
釋 順 藝(春秋三十有八)
校注
[0765038] 金剛般若論【大】,般若疏亦名【甲】 [0765039] 釋【大】,釋五經二論【甲】 [0765040] 此下有選號慈恩寺基選五字 [0765041] 漏【大】,滿【甲】 [0765042] 道【大】,〔-〕【甲】 [0765043] 漏【大】,漏道【校異A-甲】 [0765044] 曰等【大】,曰淨【甲】,證道等【校異A-甲】 [0765045] 猶【大】,指【校異A-甲】 [0765046] 冥【大】,實【校異A-甲】 [0765047] 一【大】,【甲】 [0765048] 顯【大】,〔-〕【甲】 [0765049] 得【大】,〔-〕【甲】 [0765050] 相【大】,相此【校異A-甲】 [0766001] 亦【大】,乖【甲】 [0766002] 大【大】,大非【校異A-甲】 [0766003] 云【大】,〔-〕【甲】 [0766004] 二【大】,一【甲】 [0766005] 俱【大】,但【校異A-甲】 [0766006] 名有【大】,有名【校異A-甲】 [0766007] 提【大】,薩論【甲】 [0766008] 定行人【大】,〔-〕【校異A-甲】,意行人【校異B-甲】 [0766009] 無【大】,〔-〕【甲】 [0766010] 亦【大】,乖【校異B-甲】 [0766011] 明【大】,〔-〕【校異A-甲】,功【校異B-甲】 [0766012] 經【大】,性【校異A-甲】 [0766013] 二【大】,〔-〕【甲】 [0766014] 欲【大】,〔-〕【甲】 [0766015] 令【大】*,合【校異A-甲】* [0766016] 損減【大】,滅【校異A-甲】,成【校異B-甲】 [0766017] 什【大】,付【甲】 [0766018] 總標得【大】,總得【甲】,標【校異A-甲】 [0766019] 智【大】,智得【校異A-甲】 [0766020] 姓智【大】,性旨【校異A-甲】 [0766021] 得【大】,〔-〕【甲】 [0766022] 於【大】,出【校異A-甲】 [0766023] 得【大】,得果【甲】 [0766024] 遠【大】,遂【校異A-甲】 [0766025] 戒【大】,或【甲】 [0766026] 謂【大】,〔-〕【校異A-甲】 [0766027] 位【大】,信【校異A-甲】 [0766028] 達【大】,達等【校異A-甲】 [0766029] 我【大】,或【校異A-甲】 [0766030] 時【大】,恃【校異A-甲】 [0766031] 淨【大】,深【校異A-甲】 [0766032] 是【大】,〔-〕【甲】 [0766033] 障【大】,彰【甲】 [0766034] 果【大】,業【校異A-甲】 [0766035] 同【大】,因【甲】 [0766036] 離【大】,〔-〕【甲】 [0766037] 苦【大】,在【校異B-甲】 [0766038] 空【大】,〔-〕【考偽-甲】 [0766039] 等【大】,苦【甲】 [0766040] 不【大】,有【甲】 [0766041] 名【大】,〔-〕【乙】 [0766042] 後【大】,彼【甲】【乙】 [0766043] 但【大】,俱【校異A-甲】 [0766044] 歡【大】,勸【校異A-甲】 [0766045] 利【大】,利他【乙】 [0766046] 最【大】,取【甲】 [0766047] 是【大】,〔-〕【甲】,是此【校異A-甲】 [0766048] 若【大】,言【校異A-甲】 [0766049] 自【大】,自他【考偽-甲】 [0766050] 彼【大】,彼此【乙】 [0766051] 故【大】,故故【乙】 [0766052] 本皆【大】,出【甲】,皆【乙】 [0766053] 減【大】,滅【校異A-甲】 [0766054] 羅什【大】,唯【甲】【乙】 [0766055] 非【大】,並【考偽-甲】 [0766056] 有【大】,有為【乙】 [0766057] 在【大】,居【乙】 [0766058] 下【大】,〔-〕【校異A-甲】 [0766059] 經【大】*,性【校異A-甲】* [0766060] 發【大】,〔-〕【乙】 [0766061] 正【大】,正二【乙】 [0766062] 正【大】,〔-〕【乙】 [0766063] 執【大】,起【乙】 [0767001] 言【大】,〔-〕【甲】【乙】 [0767002] 薩【大】*,提【甲】* [0767003] 情【大】,清【甲】 [0767004] 也【大】,也次論本釋經【乙】 [0767005] 能【大】,配【甲】 [0767006] 次【大】,以【甲】 [0767007] 解【大】,解後【乙】 [0767008] 熟【大】,就【乙】 [0767009] 為【大】,者【甲】 [0767010] 被【大】,披【甲】 [0767011] 問【大】,聞【校異A-甲】 [0767012] 五【大】,正【甲】 [0767013] 耶【大】,體【乙】 [0767014] 時【大】,轉【甲】 [0767015] 反緣【大】,及處【乙】 [0767016] 度【大】,〔-〕【乙】 [0767017] 既【大】,免【甲】【乙】 [0767018] 其【大】,其失【考偽-甲】 [0767019] 起【大】,〔-〕【甲】【乙】 [0767020] 遠【大】,遂【校異A-甲】 [0767021] 有【大】,有心【甲】 [0767022] 五【大】,且【乙】 [0767023] 苦染【大】,菩淨【甲】,苦淨【校異B-甲】,取染【乙】 [0767024] 有【大】,皆【甲】【乙】 [0767025] 故【大】,〔-〕【甲】 [0767026] 餘【大】,除【甲】 [0767027] 唯【大】,准【甲】 [0767028] 識【大】,識論【甲】 [0767029] 十【大】,〔-〕【甲】 [0767030] 利【大】,我【甲】 [0767031] 種【大】,重【乙】 [0767032] 偏【大】,偏至【乙】 [0767033] 地【大】,地無【乙】 [0767034] 於一【大】,一於【乙】 [0767035] 障【大】,部【校異A-甲】 [0767036] 深【大】,除【乙】 [0767037] 段【大】,內【甲】 [0767038] 也【大】,〔-〕【校異A-甲】 [0767039] 然【大】,亦【乙】 [0767040] 上【大】,亦【校異A-甲】 [0767041] 淨【大】,得【校異A-甲】 [0767042] 於【大】,故【甲】 [0767043] 欲【大】,釋【校異A-甲】 [0767044] 主【大】,至【校異A-甲】 [0767045] 出【大】,其【乙】 [0767046] 疑【大】,疑疑【乙】 [0767047] 下【大】,文【甲】【乙】 [0767048] 又【大】,文【乙】 [0767049] 處【大】,〔-〕【甲】 [0767050] 問【大】,同【乙】 [0767051] 既【大】,〔-〕【甲】 [0767052] 未【大】,求【校異A-甲】 [0767053] 有【大】,他有【乙】 [0767054] 作【大】,德【校異A-原】 [0767055] 化【大】*,作【乙】* [0767056] 作【大】,化【甲】 [0767057] 寶【大】,宿【校異A-甲】 [0767058] 懺【大】,𢡠【甲】 [0767059] 五【大】,子【乙】 [0767060] 名【大】,〔-〕【甲】 [0767061] 威【大】,藏【校異B-甲】 [0767062] 炷【大】,炬【乙】 [0767063] 智【大】,智智【乙】 [0767064] 通【大】,遍【甲】 [0767065] 毘【大】,願毘【乙】 [0767066] 盧【大】,虛【校異A-甲】 [0767067] 名【大】,亦【校異A-甲】 [0767068] 毘【大】,毘[阿-可+吾]【乙】 [0767069] 正士【大】,〔-〕【考偽-原】,正土【甲】【乙】 [0767070] 彼經【大】,破性【校異A-甲】 [0767071] 微【大】,徵【甲】,最【校異A-甲】 [0767072] 後【大】,後斷徵【甲】【乙】 [0767073] 由【大】,由此【甲】 [0767074] 二【大】,三【甲】 [0767075] 愚【大】,過【甲】 [0767076] 於【大】,故【甲】【乙】 [0767077] 又【大】,眾又【甲】 [0767078] 二【大】,三【乙】 [0767079] 萬【大】,萬施【校異A-甲】 [0767080] 令【大】,今【甲】,合【乙】 [0768001] 耶【大】*,邪【乙】* [0768002] 摧【大】*,權【乙】* [0768003] 皆【大】,邪法【乙】 [0768004] 文【大】,又【乙】 [0768005] 他【大】,地【甲】 [0768006] 六【大】,有【甲】 [0768007] 侍【大】*,持【甲】* [0768008] 遶【大】,達【甲】 [0768009] 此【大】,是【甲】 [0768010] 化【大】,他【乙】 [0768011] 漏【大】,攝【甲】 [0768012] 自【大】,破【乙】 [0768013] 障【大】,障擁【甲】,〔-〕【校異A-甲】,權【乙】 [0768014] 獲【大】,護【校異B-甲】 [0768015] 眷【大】,著【校異A-甲】 [0768016] 輔【大】,轉【甲】 [0768017] 皆【大】,出皆【甲】 [0768018] 現【大】,〔-〕【甲】 [0768019] 博廣【大】,廣博【乙】 [0768020] 亦即【大】,艮【乙】 [0768021] 圓滿【大】,此國土圓【甲】,此國土【乙】 [0768022] 土【大】,五【甲】 [0768023] 示【大】,〔-〕【甲】 [0768024] 力神【大】,〔-〕【校異A-甲】 [0768025] 則【大】,即【乙】 [0768026] 法【大】,〔-〕【甲】【乙】 [0768027] 顯【大】,演【乙】 [0768028] 記【大】,〔-〕【甲】 [0768029] 四【大】,四記【甲】【乙】 [0768030] 說【大】,性說【乙】 [0768031] 者【大】,〔-〕【甲】【乙】 [0768032] 也【大】,之【乙】 [0768033] 又【大】,釋又【乙】 [0768034] 般【大】*,槃【校異A-甲】* [0768035] 聲【大】,聲聞【乙】 [0768036] 利【大】,別【乙】 [0768037] 說【大】,設【甲】 [0768038] 下【大】,下說【甲】 [0768039] 既【大】,〔-〕【校異B-甲】 [0768040] 等【大】,示【校異A-甲】 [0768041] 說【大】,明【乙】 [0768042] (四智…界)十七字【大】,〔-〕【甲】 [0768043] 品【大】,〔-〕【乙】 [0768044] 行【大】,次【甲】 [0768045] 淨【大】,端【甲】 [0768046] 則【大】,即【甲】 [0768047] 唯【大】,准【甲】 [0768048] 論【大】,〔-〕【乙】 [0768049] 依轉【大】,〔-〕【校異A-甲】,轉【乙】 [0768050] 雖【大】,准【甲】 [0768051] 熟【大】,就【乙】 [0768052] 棄【大】,奇【甲】 [0768053] 得【大】,明【乙】 [0768054] 不失【大】,無罪【乙】 [0768055] 施【大】,施設【考偽-甲】 [0768056] 法【大】,法句【甲】【乙】 [0768057] 集【大】,〔-〕【甲】 [0768058] 得【大】,得自【甲】【乙】 [0768059] 淨自【大】,自淨【乙】 [0768060] 三【大】,二【甲】 [0768061] 肉【大】,內【甲】 [0768062] 竟【大】,〔-〕【甲】【乙】 [0768063] 攝【大】,攝轉【甲】【乙】,攝心【校異B-甲】 [0768064] 足【大】,足下【乙】 [0768065] 開【大】,闇【乙】 [0768066] 轉【大】,轉補【乙】 [0768067] 除廣【大】,〔-〕【校異A-甲】 [0768068] 經【大】下同,性【校異A-甲】下同 [0768069] 相心【大】,想【考偽-甲】 [0768070] 莊嚴【大】,嚴莊【校異A-甲】 [0768071] 帝【大】,希【乙】 [0768072] 世尊【大】,無為【乙】 [0768073] 證無相土無相因【大】,〔-〕【乙】 [0769001] 倒【大】,例【校異A-甲】 [0769002] 苦【大】,共【甲】【乙】 [0769003] 初【大】,〔-〕【甲】【乙】 [0769004] 經【大】,經宗次中重言菩薩顯雙證二空文句解故或唯證人無我亦名菩薩或云入之次文同之【甲】 [0769005] 如【大】,知【甲】 [0769006] 證【大】,〔-〕【校異A-甲】 [0769007] 乘【大】,乘證【乙】 [0769008] 眾生【大】,〔-〕【甲】 [0769009] 世【大】,〔-〕【甲】 [0769010] 又【大】,文【甲】 [0769011] 續【大】,緂【乙】 [0769012] 改【大】,故【校異B-甲】 [0769013] 緣【大】*,處【校異A-甲】* [0769014] 性【大】,在【乙】 [0769015] 皆【大】,〔-〕【乙】 [0769016] 共【大】,有共【乙】 [0769017] 文【大】,又【乙】 [0769018] 上【大】,即【乙】 [0769019] 疑【大】,段【乙】 [0769020] 是【大】,見【甲】 [0769021] 也【大】,已【甲】【乙】 [0769022] 論【大】,證論【乙】 [0769023] 意【大】,通【乙】 [0769024] 即【大】,即智【乙】 [0769025] 五【大】,亦見【乙】 [0769026] 釋【大】,正釋【乙】 [0769027] 智【大】,旨【校異A-甲】 [0769028] 初【大】,福【甲】 [0769029] 釋【大】,〔-〕【乙】 [0769030] 料【大】,斷【乙】 [0769031] 先【大】,光【甲】 [0769032] 五【大】,五釋五【乙】 [0769033] 上【大】,且【乙】 [0769034] 眼【大】,〔-〕【甲】 [0769035] 眼【大】,獨【乙】 [0769036] (一切…於)十一字【大】,〔-〕【甲】 [0769037] 乘【大】,奈【甲】 [0769038] 眼【大】,眼眼【乙】 [0769039] 顯【大】,〔-〕【校異A-甲】 [0769040] 於【大】,於一切修得中勝說有惠眼於【校異A-甲】 [0769041] 上【大】,〔-〕【乙】 [0769042] 乘【大】,乘我【乙】 [0769043] 為有【大】,有為【乙】 [0769044] 眼【大】,〔-〕【乙】 [0769045] 根【大】,眼【乙】 [0769046] 慮【大】,盧【乙】 [0769047] 眼故名天眼【大】,〔-〕【甲】 [0769048] 眼【大】,眼故名天眼【乙】 [0769049] 眼【大】,勝【甲】 [0769050] 就【大】,熟【甲】【乙】 [0769051] 大【大】,天【甲】【乙】 [0769052] 佛【大】,佛所【乙】 [0769053] 中行【大】,行中【乙】 [0769054] 二【大】,三【乙】 [0769055] 見【大】,眼【甲】【乙】 [0769056] 雖【大】,隨【甲】 [0770001] 未【大】,末【校異A-甲】 [0770002] 病【大】,病病【校異A-甲】 [0770003] 怜【大】,矜【甲】 [0770004] 樂【大】,樂業【乙】 [0770005] 已【大】,〔-〕【甲】 [0770006] 益【大】,答【乙】 [0770007] 憐【大】,怜【甲】【乙】 [0770008] 救【大】,〔-〕【甲】 [0770009] 眼【大】,眼眼【校異A-甲】 [0770010] 生【大】,眾生【乙】 [0770011] 度【大】,〔-〕【甲】【乙】 [0770012] 星【大】,黑【乙】 [0770013] 方【大】,力【乙】 [0770014] 上【大】,土【甲】【乙】 [0770015] 此【大】,此則【甲】【乙】 [0770016] 是【大】,見【甲】 [0770017] 能【大】,龍【校異A-甲】 [0770018] 隱【大】,隨【甲】 [0770019] 云【大】,言【甲】【乙】 [0770020] 天【大】,無【甲】 [0770021] 羅【大】,唯【甲】【乙】 [0770022] 以偏【大】,徧【甲】【乙】 [0770023] 天【大】,天眼【甲】【乙】 [0770024] 於【大】,〔-〕【乙】 [0770025] 合【大】,念【甲】【乙】 [0770026] 壞【大】,境【考偽-甲】 [0770027] 見【大】,知見【乙】 [0770028] 善現【大】,須菩提【乙】 [0770029] 自【大】,有【甲】【乙】 [0770030] 佛【大】,此【校異A-甲】 [0770031] 限【大】,漏眼【乙】 [0770032] 也【大】,世【甲】【乙】 [0770033] 有【大】,有智【乙】 [0770034] 世【大】,〔-〕【甲】 [0770035] 訖【大】,記【乙】 [0770036] 慧【大】,惡【甲】 [0770037] 得【大】,淨【乙】 [0770038] 准【大】,唯【校異A-甲】 [0770039] 列【大】,別【乙】 [0770040] 虛【大】,麁【甲】【乙】 [0770041] 列【大】,別【甲】【乙】 [0770042] 智【大】,知【甲】 [0770043] 非【大】,悲【乙】 [0770044] 俗【大】,〔-〕【校異A-甲】 [0770045] 吞【大】,答【甲】【乙】 [0770046] 約【大】,初【校異A-甲】 [0770047] 次【大】,決【乙】 [0770048] 法【大】,汁【乙】 [0770049] 門【大】,問【校異A-甲】 [0770050] 別【大】,即【校異B-甲】,別說【乙】 [0770051] 智【大】,知【乙】 [0770052] 雖【大】,難【甲】 [0770053] 種【大】,種別【乙】 [0770054] 等【大】,爾【甲】【乙】 [0770055] 何【大】,如何【乙】 [0770056] 各【大】,名【校異B-甲】 [0770057] 談【大】,緂【甲】【乙】 [0770058] 但【大】,〔-〕【甲】,其【乙】 [0770059] 相【大】,相其【乙】 [0770060] 但【大】,且【甲】【乙】 [0770061] 乃【大】,及【甲】【乙】 [0770062] 未來【大】,過去【考偽-甲】 [0770063] 漏【大】,攝【校異A-甲】 [0771001] 知【大】*,智【乙】* [0771002] 文【大】,之【甲】 [0771003] 住【大】,〔-〕【甲】,心【考偽-甲】 [0771004] 注【大】,住【甲】【乙】 [0771005] 令【大】,今【校異B-甲】 [0771006] 種【大】,種生【乙】 [0771007] 六【大】,六知【乙】 [0771008] 廣【大】,為應【乙】 [0771009] 界【大】,廣界【乙】 [0771010] 不【大】,〔-〕【乙】 [0771011] 心【大】,心不入時名不定【乙】 [0771012] 行【大】,行正行【甲】,行不正行【乙】 [0771013] 自【大】,有【考偽-甲】 [0771014] 可【大】,云【乙】 [0771015] 生滅【大】,滅生【甲】 [0771016] 顯【大】,類【考偽-甲】 [0771017] 雖【大】*,難【甲】* [0771018] 來【大】,如未【乙】 [0771019] 是【大】,〔-〕【甲】【乙】 [0771020] 次釋【大】,決釋【甲】【乙】 [0771021] 釋【大】,釋釋【乙】 [0771022] 責【大】,〔-〕【甲】【乙】 [0771023] 爾【大】,眾【乙】 [0771024] 故【大】,何故【甲】【乙】 [0771025] 何【大】,〔-〕【甲】【乙】 [0771026] 故【大】,〔-〕【乙】 [0771027] 心【大】,心空【甲】【乙】 [0771028] 若【大】,〔-〕【甲】【乙】 [0771029] 自【大】,自同【乙】 [0771030] 佛【大】,〔-〕【甲】 [0771031] 妄【大】,〔-〕【甲】【乙】 [0771032] 來【大】,未【乙】 [0771033] 法【大】,〔-〕【乙】 [0771034] 能【大】,眼【乙】 [0771035] 諍【大】,淨【甲】【乙】 [0771036] 料【大】,斷【校異A-甲】 [0771037] 淨【大】,淨見淨【甲】【乙】 [0771038] 彼【大】,〔-〕【乙】 [0771039] 故【大】,故先說自證故【乙】 [0771040] 名【大】,為【考偽-甲】 [0771041] 心【大】,〔-〕【乙】 [0771042] 得【大】,得中【乙】 [0771043] 復【大】,後【甲】【乙】 [0771044] 後【大】,優【校異B-甲】 [0771045] 大福【大】,福大【甲】【乙】 [0771046] 智【大】,知【甲】 [0771047] 是【大】,見【校異A-甲】 [0771048] 福德【大】,德福【甲】【乙】 [0771049] 疑【大】,云【校異A-甲】 [0771050] 向【大】,何【乙】 [0771051] 地【大】,地持【乙】 [0772001] 尊【大】,寶【甲】 [0772002] 次【大】,況【乙】 [0772003] 目【大】,自【校異A-甲】 [0772004] 法施【大】,施法【乙】 [0772005] 供養【大】,〔-〕【甲】 [0772006] 虛【大】,虛虛【乙】 [0772007] 佛【大】,界【甲】【乙】 [0772008] 若言【大】,言若【甲】,〔-〕【考偽-甲】,言【乙】 [0772009] 若【大】,〔-〕【校異A-甲】 [0772010] 逐【大】,遂【甲】【乙】 [0772011] 請【大】,諸【甲】【乙】 [0772012] 減【大】,滅【甲】 [0772013] 復【大】,後【考偽-甲】 [0772014] 末【大】,未【甲】【乙】 [0772015] 持地【大】,地持【甲】【乙】 [0772016] 詺【大】,諸【甲】【乙】 [0772017] 請【大】,諸【甲】【乙】 [0772018] 理【大】,現【甲】【乙】 [0772019] 十【大】,十種【乙】 [0772020] 生【大】,生令【乙】 [0772021] 土【大】,上【甲】【乙】 [0772022] 意【大】,立心【甲】【乙】 [0772023] 類【大】,〔-〕【乙】 [0772024] 皆【大】,皆性【甲】【乙】 [0772025] 下【大】,〔-〕【乙】 [0772026] 疑【大】,段【乙】 [0772027] 中【大】,〔-〕【甲】 [0772028] 段【大】,疑【校異B-甲】 [0772029] 主【大】,主云【乙】 [0772030] 一【大】,一故【乙】 [0772031] 自【大】,有【甲】【乙】 [0772032] 悟【大】,語【乙】 [0772033] 妙【大】,此【甲】【乙】 [0772034] 知【大】,〔-〕【乙】 [0772035] 智淨【大】,現知澤【乙】 [0772036] 下【大】,不【校異A-甲】 [0772037] 親【大】,親菩薩【乙】 [0772038] 子【大】,兩【乙】 [0772039] 可【大】,〔-〕【乙】 [0772040] 斷【大】,破【乙】 [0772041] 法義【大】,義法【乙】 [0772042] 可【大】,云【乙】 [0772043] 同【大】,問【甲】 [0772044] 以【大】,心【乙】 [0772045] 說【大】,執【乙】 [0772046] 用【大】,由【甲】 [0772047] 子【大】,子段【考偽-甲】 [0772048] 義【大】,界【乙】 [0772049] 答【大】,〔-〕【甲】 [0772050] 先【大】,〔-〕【乙】 [0772051] 有【大】,有假【乙】 [0772052] 成【大】,成前【乙】 [0772053] 令【大】,念【甲】【乙】 [0772054] 謗【大】,傍【甲】 [0772055] 謗二【大】,傍二人【乙】 [0772056] 動【大】,初【乙】 [0772057] 順【大】*,煩【乙】* [0773001] 欲【大】,具【乙】,歎【校異B-甲】 [0773002] 空【大】,空故【乙】 [0773003] 念【大】,念故【乙】 [0773004] 人【大】,又【校異A-甲】 [0773005] 一【大】,〔-〕【乙】 [0773006] 義【大】,義者【乙】 [0773007] 即【大】,既【校異A-甲】 [0773008] 生【大】,〔-〕【乙】 [0773009] 欲【大】,歎【校異A-甲】【乙】 [0773010] 說彼【大】,法彼【甲】,說【乙】 [0773011] 一【大】,〔-〕【甲】 [0773012] 請【大】,諸【甲】【乙】 [0773013] 深【大】,除【甲】 [0773014] 故【大】,故不【乙】 [0773015] 不【大】,〔-〕【乙】 [0773016] 段【大】,段中段【乙】 [0773017] 覺【大】*,覺學【乙】* [0773018] 得【大】,佛【甲】 [0773019] 實【大】,寶【乙】 [0773020] 文【大】,天【甲】【乙】 [0773021] 在【大】,〔-〕【考偽-甲】 [0773022] 文【大】,〔-〕【乙】 [0773023] 上【大】,〔-〕【甲】 [0773024] 性【大】,上【乙】 [0773025] 經【大】,〔-〕【甲】 [0773026] 取【大】,所【甲】【乙】 [0773027] 薩【大】,提【甲】 [0773028] 等覺【大】,覺等【甲】 [0773029] 令【大】*,今【乙】* [0773030] 直【大】,置【乙】 [0773031] 釋【大】,〔-〕【甲】 [0773032] 無【大】,〔-〕【甲】 [0773033] 遇【大】,過【甲】【乙】 [0773034] 淨【大】*,得【乙】* [0773035] 墮【大】,隨【乙】 [0773036] 印述【大】,述印【乙】 [0773037] 下【大】,下是【乙】 [0773038] 提【大】下同,薩【乙】下同 [0773039] 上【大】,上即【乙】 [0773040] 句【大】,句四【校異A-甲】 [0773041] 善【大】,菩【甲】 [0773042] 佛【大】,似【乙】 [0773043] 初語【大】,性初諸【乙】 [0773044] 佛得【大】,得佛【乙】 [0773045] 得【大】,所得【乙】 [0773046] 得【大】,有【乙】 [0773047] 結【大】,佶【乙】 [0773048] 諦【大】,〔-〕【甲】 [0773049] 咸【大】,成【甲】 [0773050] 者【大】,〔-〕【甲】 [0773051] 雖【大】*,難【甲】* [0773052] 知【大】*,智【乙】* [0773053] 徵【大】,微【校異A-甲】 [0773054] 名【大】,〔-〕【甲】 [0773055] 相【大】,相侄【甲】,相經是法平等【乙】 [0774001] 次【大】,決【甲】【乙】 [0774002] 緣【大】*,處【甲】* [0774003] 一【大】,第一【考偽-甲】 [0774004] 成【大】,〔-〕【考偽-甲】 [0774005] 皆【大】,土【乙】 [0774006] 法【大】,〔-〕【甲】【乙】 [0774007] 原本冠註曰漏疑闕 [0774008] 薩【大】,提【校異A-甲】 [0774009] 與【大】,〔-〕【乙】 [0774010] 所【大】,所獲【乙】 [0774011] 由當【大】,中當【甲】,此尚【校異B-甲】,由尚【乙】 [0774012] 生【大】,〔-〕【甲】 [0774013] 自【大】,雖自【校異A-甲】,經修一切善法自【校異B-甲】 [0774014] 薩【大】*,提【甲】* [0774015] 有【大】,有果【乙】 [0774016] 從【大】,〔-〕【甲】【乙】 [0774017] 因【大】,因因【校異A-甲】,同因【乙】 [0774018] 何【大】,住【乙】 [0774019] 即【大】,眾即【乙】 [0774020] 復【大】,後【校異B-甲】 [0774021] 依【大】,智【乙】 [0774022] 佛因【大】,〔-〕【甲】【乙】 [0774023] 果【大】,眾【乙】 [0774024] 法【大】,法因【甲】【乙】 [0774025] 徵【大】,故徵【乙】,微【考偽-甲】 [0774026] 或永【大】,或求【校異A-甲】,惑永【甲】 [0774027] 諸【大】,證【乙】 [0774028] 滅【大】,〔-〕【乙】 [0774029] 言【大】,〔-〕【甲】 [0774030] 論【大】,論判【乙】 [0774031] 增益【大】,僧答【乙】 [0774032] 復【大】,復後【乙】 [0774033] 漏【大】,諸【乙】 [0774034] 說【大】,〔-〕【乙】 [0774035] 無【大】,〔-〕【甲】 [0774036] 自【大】,(若三千乃至所有諸須彌山王)自【乙】 [0774037] 中【大】,〔-〕【乙】 [0774038] 小【大】,少【乙】 [0774039] 逐【大】,遂【乙】 [0774040] 者【大】,〔-〕【乙】 [0774041] 非一【大】,一非【乙】 [0774042] 羅【大】*,唯【乙】* [0774043] 別【大】,別列【乙】 [0774044] 那【大】,〔-〕【乙】 [0774045] 千【大】,千為【乙】 [0774046] 該【大】*,婉【乙】* [0774047] 說【大】,〔-〕【乙】 [0774048] 之【大】,之也【甲】,之云【乙】 [0774049] 乘【大】,宗【校異B-甲】 [0774050] 彼【大】,彼(天親下卷)【甲】 [0774051] 釋【大】,忺【甲】【乙】 [0774052] 方【大】,力【甲】【乙】 [0774053] 六【大】,六與【乙】 [0774054] 相【大】,明【乙】 [0774055] 可【大】,福【乙】 [0774056] 皆【大】,七【乙】 [0775001] 言【大】,〔-〕【甲】 [0775002] 自【大】,(須菩提於意乃至汝等勿謂等)自【乙】 [0775003] 須【大】,顯【乙】 [0775004] 法是【大】,是法【甲】【乙】 [0775005] 斷【大】,出【乙】 [0775006] 說【大】,設【乙】 [0775007] 徵【大】*,微【甲】* [0775008] 凡夫【大】,〔-〕【甲】 [0775009] 反【大】,及【校異A-甲】 [0775010] 數【大】,〔-〕【甲】 [0775011] 想【大】,相【甲】 [0775012] 三【大】,一二【甲】 [0775013] 脫【大】,說【乙】 [0775014] 設教【大】,說故【乙】 [0775015] 我無【大】,無我【甲】【乙】 [0775016] 他度【大】,度化【甲】,度他【乙】 [0775017] 尚【大】,當知【甲】 [0775018] 雖【大】,難【甲】 [0775019] 取【大】*,所【乙】* [0775020] 同【大】,因【甲】 [0775021] 如【大】,知【乙】 [0775022] 見【大】,〔-〕【乙】 [0775023] 釋取【大】,〔-〕【校異A-甲】 [0775024] 一【大】,二【乙】 [0775025] 想【大】,總【甲】 [0775026] 疑【大】,疑執【乙】 [0775027] 若【大】,為【甲】 [0775028] 知【大】,如【甲】 [0775029] 相【大】*,想【甲】* [0775030] 羅【大】,雀【乙】 [0775031] 人【大】,人以【甲】【乙】 [0775032] 孩【大】,㱧【乙】 [0775033] 知【大】,如【乙】 [0775034] 空【大】,實【乙】 [0775035] 或【大】,惑【乙】 [0775036] 此【大】,此此【甲】 [0775037] 故【大】,〔-〕【甲】 [0775038] 然以佛【大】,佛然為【甲】 [0775039] 凡【大】,凡名【乙】 [0775040] 疑故【大】,故故【乙】 [0775041] 姓【大】,性【甲】【乙】 [0775042] 也【大】,〔-〕【甲】 [0775043] 常【大】,淨【甲】 [0775044] 有【大】,〔-〕【甲】 [0775045] 智品【大】,品智【乙】 [0775046] 說【大】,記【甲】 [0775047] 知【大】,智【甲】 [0776001] 以【大】,心【乙】 [0776002] 後偈【大】,偈後【甲】【乙】 [0776003] 頌【大】*,碩【校異A-甲】* [0776004] 頌【大】,偈【甲】【乙】 [0776005] 前【大】,〔-〕【甲】【乙】 [0776006] 是相【大】,〔-〕【甲】【乙】 [0776007] 相【大】,有【校異A-甲】 [0776008] 結【大】,法【乙】 [0776009] 便【大】,得【乙】 [0776010] 故此【大】,〔-〕【甲】 [0776011] 此【大】,此顯福德是【乙】 [0776012] 若【大】,〔-〕【甲】 [0776013] 何【大】*,後【考偽-原】* [0776014] 妙【大】,妙好【乙】 [0776015] 作入【大】,化人【乙】 [0776016] 解【大】,偈【甲】 [0776017] 如彼【大】,彼如【甲】【乙】 [0776018] 佛【大】,〔-〕【乙】 [0776019] 可【大】,云【甲】【乙】 [0776020] 邪【大】*,耶【甲】* [0776021] 靜【大】,聲【甲】 [0776022] 耶【大】*,邪【乙】* [0776023] 稱【大】,誦【乙】 [0776024] 履【大】,履之為力【甲】 [0776025] 為【大】,〔-〕【甲】 [0776026] 在【大】,〔-〕【甲】 [0776027] 前【大】,亦【甲】 [0776028] 諦【大】,諦靜【乙】 [0776029] 半【大】,羊【甲】 [0776030] 惑【大】,或【甲】 [0776031] 如【大】,如為【甲】 [0776032] 出生【大】,土出【校異A-甲】 [0776033] 妙【大】,〔-〕【甲】 [0776034] 諸【大】,〔-〕【甲】 [0776035] 倫【大】,輪【甲】 [0776036] 體【大】,觀【甲】 [0776037] 可【大】,煩【乙】 [0776038] 如【大】,知【甲】 [0776039] 皆【大】,〔-〕【甲】 [0776040] 著【大】,者【甲】 [0776041] 來【大】,〔-〕【乙】 [0776042] 問【大】,問亦【甲】【乙】 [0776043] 提【大】*,薩【校異A-甲】* [0776044] 具【大】,是【校異A-甲】 [0776045] 因【大】,固【甲】 [0776046] (故上…提)十四字【大】,〔-〕【乙】 [0776047] 智【大】,知【甲】 [0777001] 始【大】,方始【乙】 [0777002] 諸【大】,論【甲】 [0777003] 等【大】,等云【甲】 [0777004] 行【大】,行所【甲】 [0777005] 由【大】,曲【甲】 [0777006] 無【大】,不【甲】 [0777007] 見【大】,見有【甲】 [0777008] 惑【大】*,或【乙】* [0777009] 滅【大】,或【乙】 [0777010] 滅【大】,減【校異A-甲】 [0777011] 釋【大】,譯【甲】 [0777012] 集【大】,果【甲】 [0777013] 若【大】,若若【乙】 [0777014] 影【大】,顯影【乙】 [0777015] 變【大】,實【校異B-甲】 [0777016] 教【大】,故【乙】 [0777017] 內【大】,問【校異A-甲】 [0777018] 雖【大】*,雅【甲】* [0777019] 益【大】,養【校異A-甲】 [0777020] 不【大】,〔-〕【甲】【乙】 [0777021] 言【大】,云【甲】 [0777022] 喻譬【大】,譬喻【甲】 [0777023] 說【大】,說釋【乙】 [0777024] 顯【大】,顯恩【乙】 [0777025] 後【大】,〔-〕【甲】 [0777026] 錯【大】,錺【甲】 [0777027] 二【大】,三【甲】 [0777028] 釋【大】,斷【甲】 [0777029] 二【大】,及二【甲】 [0777030] 達【大】,遠【校異A-甲】 [0777031] 死因【大】,因死【乙】 [0777032] 也【大】,〔-〕【甲】 [0777033] 即【大】,說【甲】【乙】 [0777034] 雖【大】,難【甲】 [0777035] 也【大】,色【校異A-甲】 [0777036] 反【大】,及【校異A-甲】 [0777037] 苦【大】,苦輪【甲】【乙】 [0777038] 執【大】,法【甲】 [0777039] 云此【大】,此云【甲】【乙】 [0777040] 反【大】,不【考偽-甲】,及【校異A-甲】 [0777041] 二無【大】,無二【乙】 [0777042] 轉【大】,囀【甲】 [0777043] 現【大】,理【甲】 [0777044] 二本【大】,舉【校異A-甲】,奉譯【乙】 [0777045] 已【大】,正【甲】 [0777046] 攝【大】,〔-〕【甲】 [0777047] 受【大】,受取【甲】【乙】 [0777048] 不【大】,有【甲】【乙】 [0777049] 德【大】,得【校異A-甲】 [0777050] 果【大】,果報【甲】 [0777051] 莫【大】,英【甲】 [0777052] 尚【大】,當【甲】 [0778001] 身【大】,身時【甲】 [0778002] 離【大】*,難【甲】* [0778003] 豈【大】,量【校異A-甲】 [0778004] 得【大】,得下【校異A-甲】 [0778005] 福【大】,福體【甲】 [0778006] 取【大】,受【甲】 [0778007] 以【大】,次【校異A-甲】 [0778008] 聚【大】,眾【校異A-甲】 [0778009] 中【大】,中及【乙】 [0778010] 漏【大】*,滿【甲】* [0778011] 如【大】,如是【乙】 [0778012] 是【大】,是如是【甲】 [0778013] 不【大】,不受【乙】 [0778014] 成【大】,成善【甲】 [0778015] 名【大】,名名【甲】【乙】 [0778016] 佛【大】,〔-〕【甲】 [0778017] 破【大】,彼【校異A-甲】 [0778018] 若【大】,若有【甲】 [0778019] 足【大】,是【甲】 [0778020] 皆【大】,〔-〕【甲】 [0778021] 現【大】,現三【甲】 [0778022] 中【大】,〔-〕【考偽-原】 [0778023] 有【大】,〔-〕【甲】 [0778024] 屬經【大】,性屬【乙】 [0778025] 逐【大】,遂【校異A-甲】 [0778026] 次【大】,次行【乙】 [0778027] 破【大】,破壞【甲】 [0778028] 化【大】,他【甲】 [0778029] 盡【大】,量【校異A-原】 [0778030] 云【大】,初云【乙】 [0778031] 以【大】,心【乙】 [0778032] 去【大】,者【甲】 [0778033] 住處【大】,〔-〕【乙】 [0778034] 坐臥【大】,臥坐【校異A-甲】 [0778035] 曇【大】,量【校異A-甲】 [0778036] 如【大】,知【甲】 [0778037] 其【大】,生【乙】 [0778038] 各【大】,名【校異A-甲】 [0778039] 名色【大】,色名【甲】 [0778040] 復【大】*,後【校異A-甲】* [0778041] 也【大】,〔-〕【甲】 [0778042] 縛【大】,續【甲】,傳【乙】 [0778043] 或【大】,惑【甲】 [0778044] 比【大】,此【乙】 [0778045] 色【大】,名色【乙】 [0778046] 像【大】,像相【乙】 [0778047] 身【大】,〔-〕【乙】 [0779001] 正為【大】,為正【乙】 [0779002] 此【大】,此云【甲】,之【乙】 [0779003] 雖【大】,難【甲】 [0779004] 破【大】,破之【甲】【乙】 [0779005] 後【大】*,復【乙】* [0779006] 界破【大】,破界【乙】 [0779007] 顯【大】,〔-〕【甲】,欲【甲】【乙】 [0779008] 異【大】,異相【校異A-甲】 [0779009] 爾【大】,示【甲】【乙】 [0779010] 破【大】,碎【乙】 [0779011] 末【大】*,未【乙】* [0779012] 即錯【大】,即飾【甲】,既銷【乙】 [0779013] 顯一【大】,一顯【乙】 [0779014] 破【大】,散【乙】 [0779015] 成【大】,而成【乙】 [0779016] 化【大】,他【乙】 [0779017] 一一土【大】,二七【校異A-甲】 [0779018] 釋【大】,擇【甲】【乙】 [0779019] 變【大】,及【校異A-甲】 [0779020] 見【大】,尺【甲】【乙】 [0779021] 應隣【大】,近應【乙】 [0779022] 見【大】,見應【乙】 [0779023] 撿【大】,捨【乙】 [0779024] 下【大】,〔-〕【甲】,下下【乙】 [0779025] 地【大】,餘地【甲】【乙】 [0779026] 今【大】,舍【乙】 [0779027] 云【大】,上【乙】 [0779028] 現【大】,現有【乙】 [0779029] 國【大】,國一國【甲】【乙】 [0779030] 各【大】,名【甲】 [0779031] 各各【大】,合【乙】 [0779032] 次【大】,〔-〕【乙】 [0779033] 破界【大】,界破【乙】 [0779034] 離【大】,難【甲】,雖【校異B-甲】 [0779035] 豈【大】*,量【校異A-甲】* [0779036] 界【大】,〔-〕【乙】 [0779037] 皆甚【大】,甚皆【甲】,甚【乙】 [0779038] 訽【大】,論【甲】,詢【校異B-甲】 [0779039] 顧【大】,顏【甲】 [0779040] 悟【大】,語【校異B-甲】 [0779041] 若【大】,略【甲】【乙】 [0779042] 庶【大】,遮【乙】 [0779043] 有【大】,有人【校異A-甲】 [0779044] 希【大】,肴【甲】 [0779045] 能【大】,所【甲】【乙】 [0779046] 生【大】,相【校異B-甲】 [0779047] 觀【大】,觀佛尊如來說三千下別破破名身明見分非有顯能取空作無生觀【校異A-甲】 [0779048] 如【大】,知【甲】 [0779049] 雖【大】,雅【甲】 [0779050] 去來【大】,來去【校異A-甲】 [0779051] 四【大】,曰【乙】 [0779052] 五【大】,五別【乙】 [0779053] 解【大】,〔-〕【甲】,中解【乙】 [0779054] 末【大】,〔-〕【甲】,未【乙】 [0779055] 經【大】,〔-〕【甲】 [0779056] 非自【大】,作自【甲】,非之【乙】 [0779057] 意【大】,言【甲】 [0779058] 不【大】,否【甲】 [0779059] 反【大】,乃【甲】 [0780001] 微【大】*,徵【甲】* [0780002] 聚【大】,眾【甲】 [0780003] 佛【大】,〔-〕【甲】 [0780004] 獨【大】,偈【校異B-甲】 [0780005] 說【大】,說得說【甲】,說+(獨)【甲】 [0780006] 是【大】,是有【乙】 [0780007] 聚【大】,眾【甲】,取【乙】 [0780008] 徵【大】,微【甲】 [0780009] 若【大】,〔-〕【甲】 [0780010] 雖【大】,難【甲】 [0780011] 言【大】,欲【甲】 [0780012] 體【大】,別【乙】 [0780013] 破【大】,破合【乙】 [0780014] 責【大】,貴【甲】 [0780015] 前【大】,前我【乙】 [0780016] 塵微【大】,微塵【甲】 [0780017] 即【大】,〔-〕【甲】 [0780018] 說【大】,脫【校異A-甲】,悅【乙】 [0780019] 想【大】*,相【校異A-甲】* [0780020] 諦【大】,論【甲】 [0780021] 名【大】,名一【乙】 [0780022] 合【大】,令【乙】 [0780023] 彼【大】,皮【校異B-甲】 [0780024] 宍【大】,完【甲】 [0780025] 和【大】,〔-〕【甲】 [0780026] 及【大】,〔-〕【乙】 [0780027] 人【大】,人人【乙】 [0780028] 摶【CB】*,搏【大】*,博【校異A-甲】* [0780029] 是【大】,〔-〕【甲】 [0780030] 言【大】,意【甲】 [0780031] 佛【大】,〔-〕【甲】 [0780032] 合【大】*,念【乙】* [0780033] 言【大】,言受【乙】 [0780034] 故【大】,言說故【乙】 [0780035] 取【大】,所【乙】 [0780036] 徵【大】,徵言【乙】 [0780037] 想【大】*,相【甲】* [0780038] 者【大】,著【乙】 [0780039] 諸【大】,謂【乙】 [0780040] 并什【大】,羅什【甲】,并付【乙】 [0780041] 一【大】,於一【校異A-甲】 [0780042] 及【大】,〔-〕【甲】 [0780043] 人【大】,地人【甲】【乙】 [0780044] 觀【大】,〔-〕【甲】 [0780045] 入【大】,人【校異A-甲】 [0780046] 遠【大】,逐【校異A-甲】 [0780047] 離【大】,難【甲】 [0780048] 方【大】,方便【校異A-甲】 [0780049] 提【大】,薩【校異A-甲】 [0780050] 起【大】,起猶【甲】 [0780051] 次【大】,此【甲】 [0781001] 寧【大】,謂【甲】 [0781002] 雖【大】*,難【甲】* [0781003] 空【大】,見空【甲】 [0781004] 見等【大】,等見【校異A-甲】 [0781005] 如【大】,〔-〕【甲】 [0781006] 擾【大】,優【甲】 [0781007] 有【大】,說【甲】 [0781008] 厚【大】,原【甲】 [0781009] 假【大】,彼【甲】 [0781010] 復【大】,後【校異A-甲】 [0781011] 善【大】,答【甲】 [0781012] 法【大】,法空【甲】 [0781013] 論二十【大】,二十論【甲】 [0781014] 取【大】,所【校異A-甲】 [0781015] 所執法無我【大】,〔-〕【甲】 [0781016] 後【大】,復【校異A-甲】 [0781017] 利【大】,利也【校異A-甲】 [0781018] 相【大】,想【甲】 [0781019] 語【大】,誥【甲】 [0781020] 何【大】,何以【校異A-甲】 [0781021] 還【大】,運【甲】 [0781022] 見【大】,所【甲】 [0781023] 論云【大】,云論【校異A-甲】 [0781024] 見【大】,釋【校異A-甲】 [0781025] 遠【大】,遂【校異A-甲】 [0781026] 然【大】,〔-〕【甲】 [0781027] 時【大】,時我【校異A-甲】 [0781028] 說【大】,見【考偽-甲】 [0781029] 悉【大】,來【甲】 [0781030] 始【大】,垢【校異A-甲】 [0781031] 述【大】,迷【甲】 [0781032] 乘人准【大】,京人唯【校異A-甲】 [0781033] 舉【大】,舉能【考偽-原】,舉緣【甲】 [0781034] 乘【大】,示乘【校異A-甲】 [0781035] 如【大】,加【校異A-甲】 [0781036] 入【大】,入人【校異A-甲】 [0781037] 心【大】,以【甲】 [0781038] 漏【大】,滿【甲】 [0781039] 亦【大】,名【考偽-甲】 [0781040] 別【大】,別時【校異A-甲】 [0781041] 知【大】,智【校異A-甲】 [0781042] 止【大】,智【甲】 [0781043] 無【大】,〔-〕【甲】 [0781044] 時法【大】,法時【甲】 [0781045] 知【大】,如【校異A-甲】 [0781046] 事【大】,本【甲】 [0781047] 前【大】,〔-〕【校異A-甲】 [0781048] 隨【大】,修隨【甲】,隨修【校異A-甲】 [0781049] 二【大】,二乘【甲】,二求【校異A-甲】 [0781050] 信【大】,法【校異A-甲】 [0781051] 起【大】*,記【甲】* [0781052] 以【大】,心【校異A-甲】 [0781053] 提【大】,於【甲】 [0781054] 入【大】,入人其【校異A-甲】 [0781055] 離【大】*,難【甲】* [0781056] 影像【大】,轉相故【甲】 [0781057] 故【大】,故故【甲】 [0781058] 住【大】,住相【校異A-甲】 [0781059] 撿【大】,捻【校異A-甲】 [0781060] 云【大】,者【甲】 [0781061] 知【大】,如【甲】 [0781062] 結【大】,法【甲】 [0781063] 想【大】,總【校異A-甲】 [0781064] 句【大】,偈【甲】 [0781065] 謂【大】,理【甲】 [0782001] 想【大】,相【甲】 [0782002] 文【大】,又【甲】 [0782003] 顯【大】,皆顯【甲】 [0782004] 無【大】,是【校異A-甲】 [0782005] 易【大】,見【甲】 [0782006] 竭【大】,謁【甲】 [0782007] 而【大】,為【甲】 [0782008] 雖【大】,雅【甲】 [0782009] 必【大】,亦【校異A-甲】 [0782010] 得【大】,得謂【校異A-甲】 [0782011] 大【大】,夫【甲】 [0782012] 無【大】,取【甲】 [0782013] 量【大】,異【校異A-甲】 [0782014] 繫【大】,業【校異A-甲】 [0782015] 三【大】,二【校異B-甲】 [0782016] 法【大】,報【校異A-甲】 [0782017] 是【大】,智【校異A-甲】 [0782018] 應【大】,〔-〕【甲】 [0782019] 如是演說【大】,〔-〕【甲】 [0782020] 兼【大】,并【甲】 [0782021] 勸【大】,觀【甲】 [0782022] 人心【大】,〔-〕【甲】,者施【考偽-甲】 [0782023] 不名【大】,名不【甲】 [0782024] 名【大】,是名【甲】 [0782025] 新【大】,親【甲】 [0782026] 可【大】,万【甲】 [0782027] 此【大】,此者【甲】 [0782028] 為【大】,以為【甲】 [0782029] 故【大】,義故【甲】 [0782030] 取【大】,取於【甲】 [0782031] 敬【大】,教【校異A-甲】 [0782032] 無染【大】,止止【校異B-甲】 [0782033] 然佛【大】,〔-〕【校異A-甲】,法然佛【甲】 [0782034] 後【大】,復【校異A-甲】 [0782035] 論【大】,說【校異A-甲】 [0782036] 生【大】,生死中論亦名為不住流轉者者總說佛不住生【校異A-甲】 [0782037] 星【大】,〔-〕【甲】 [0782038] 等【大】,示【甲】 [0782039] 釋【大】,〔-〕【甲】 [0782040] 疑【大】,釋疑【甲】 [0782041] 言【大】,〔-〕【甲】 [0782042] 或【大】,謂【校異B-甲】 [0782043] 五【大】,子【甲】 [0782044] 化入涅槃【大】,〔-〕【校異A-甲】,〔-〕【校異B-甲】 [0782045] 句【大】,匂【校異A-甲】 [0782046] 以【大】,次【校異A-甲】 [0782047] 喻【大】,踰【甲】 [0782048] 釋【大】,種【甲】 [0782049] 云【大】,者【甲】 [0782050] 令【大】,〔-〕【考偽-甲】 [0782051] 漏【大】*,滿【甲】* [0782052] 乘【大】,等【甲】 [0782053] 莫【大】,英【甲】 [0782054] 解【大】,解無著論上卷內勘九喻文從如大師下也【校異A-甲】 [0782055] 論【大】,〔-〕【甲】,原本冠註曰插入論字【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0 冊 No. 1816 金剛般若論會釋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