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盂蘭盆經疏下
[33]四、[34]正解經文(二)。正解經文,於中復二:初釋題目、[35]二解本文。初、釋題目。
佛說盂蘭盆經
[36]此經總有三譯:一、晉武帝時,剎法師翻,云盂蘭盆經。二、惠帝時,法炬法師譯,云灌臘經,應[37]此文云「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38]錠燭等」故。三、舊本別錄,又有一師翻,[39]為報恩經,約所行之行而立名故。今所釋者,即初譯也。義淨三藏云:「頒自我口,暢之彼心,以教合機,故稱佛說。」盂蘭,是西域之語,此云倒懸。盆乃東夏之音,仍為救器。若隨方俗,應曰救倒懸盆。斯繇尊者之親魂沈闇道,載飢且渴命似倒懸,縱聖子之威靈無以[1]拯其塗炭。佛令盆羅百味式貢三尊,仰大眾之恩光,救倒懸之窘急,即從此義以[2]立經名。經者,正名為線,義曰契經。線能貫華、經能持緯,謂所詮之義似緯似華,能詮之文能持能貫。今順此方典誥,是以目之為經。借義助名,仍加契字。此釋,[3]符《佛地論》二義中貫穿之義,《雜心論》五義中結鬘之義也。
[4]二、解本文。[5]解本文分三:[6]一序分、[7]三正宗分、三流通分。以三分之興,彌天高判,冥符西域,今古同遵。初序分中,諸經多有二序:一、證信序,謂如是之法,我從佛聞。標記說時說處分明,大眾同聞非謬,以為證據令[8]總信受。經無豐約,非信不[9]傳,繇是經初必須證信。故《智度論》云「說時方人,[10]令生信故。」二、發起序,發明[11]信起正宗之法。如《淨名》寶蓋、《法華》毫光之類。然證信亦云通序,諸經皆同故。亦云經後序,佛說法時而未有故。發起亦云別序,諸經各別故。亦云經前序,佛先自發起,方說正宗故。
初、證信[12]序。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13]則佛臨滅度[14]時,阿難請[15]問四事,佛令置此言也。所問四事,佛一一答,謂一依四念處、二以戒為師、三默擯惡性比丘、四一切經初皆云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某[16]處若干人[17]俱。諸經多具六種成就,文或闕略,義必具之,謂一信、二聞、三時、四主、五處、六眾。六緣不具,教則不興。必須具六,故云成就。今經闕於列眾也。又聞成就為初,異餘經者,各是譯人之意。謂或云如是之法我從佛聞,或云我於佛邊聞如是法,皆是指法之[18]詞也。[19]不云我者,意彰聖人皆證無我[20]理故。餘經有者,即阿難自指五蘊假者,不同情計之我,亦無過也。聞,謂耳根發識聽彼外聲。次云如是者,信成就也。夫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故肇公云:「信順之詞[21]也。」一時者,師資合會說聽究竟,總名一時;[22]簡異餘時也。謂如來說經,時有無量,不能別舉,一言略周故但云一。諸方時分延促不定,故[23]總言一[24]時。然諸經中不指定時、[25]指定處者,[26]有解招難,故不用之。今詳其意,以處則不過十六國中遊化住止之處而有其數,易為標指。時則年月春秋寒熱晝夜寅卯須臾等時,變異迅速、積數無量、不可說錄,難為標指[27]故。佛者,梵[28]語佛陀,此云覺者,謂覺了真妄性相之者也。覺有三義:一、自覺我空,簡異凡夫。二、覺他法空,簡異二乘。三、覺滿俱空,合於本覺,名究竟覺或名大覺妙覺,簡異菩薩。在舍衛等者,處成就也。真諦記云「住處有二:一境界處,[29]謂化在俗之流。二依止處,謂統出家之眾。初即舍衛,後即祇園。」《婆沙論》云「舉舍衛[30]者,令遠人知;舉祇園者,令近人知。」舍衛,此云聞物,謂具足[31]財寶之物、多聞解脫之人,遠聞諸國[32]故。義淨三藏譯《金剛經》云名稱大城。祇樹等者,即祇陀太子所施之樹、給孤長者所買之園。祇陀,此云戰勝,波斯匿王太子也。生時王與外國戰勝,因以為名。給孤獨者,是臣之號,本名須達多,此云善施,謂給孤[33]獨即是善施。又常行施故名善施,鄉人美之號給孤獨。然園是須達所買、樹是祇陀所施,園總樹別先合標園,今以禮別尊卑故樹先園後。西國呼寺為僧伽藍[34]摩,此云眾園。以佛教東流初至中國,止鴻臚寺賓異域僧;僧既漸多,散置別館,存其本號皆曰寺焉。其買園施樹者,《涅槃經》說:須達長者為兒聘婦,詣王舍城。因見佛發心,請入舍衛說法。佛令舍利弗隨歸,先揀住處。[35]擇得祇陀太子之園,長者問買,太子戲云:「側布黃金,滿即賣之。」長者便欲交付。太子云:「是戲言。」共請斷事之人斷之,彼斷令依先語。長者載金側布,唯[36]少一隅。太子見其不惜財寶,知佛殊勝,遂施所餘之地置立門屋,施園中樹以為林蔭。二人共成精舍,請佛居之,故云祇樹等也。闕眾成就者,但文略也,如《無常經》等。然有其時,必具徒眾,故經末云「四輩弟子歡喜奉行。」
[37]二發起序(六)。[38]發起者,此經既以孝順拔苦為宗,故託救母之緣而為發起。文分為六:第一[39]目連道滿、第二知恩欲酬、第三攀慕遍尋、第四得見所在、第五[40]痛哭往救、第六惡習現前。
[41]初、目連道滿。
大目犍連始得六通。
[42]此人姓大目犍連,唐言[43]菉菽氏。彼國上古有仙,常食[44]菉荳,尊者是彼之種族也。名尼拘律陀,即樹名也。尊者二親因祭此樹神而生尊者,故名此也。是王舍城中輔相之子,時人貴其種,所以稱其[45]氏。始得六通者,始即是初,初得聖道便度二[46]親,本因親而修道故也。道雖無異,本願各殊,故諸聖者不必皆爾。六通者,一神境通,[47]智證神境故。亦名如意通,身如其意欲往即到故。二天眼通、三天耳通,謂能見能聞若近若遠障內障外色聲等故。四宿命通,能知宿世本生本事故。五他心通,謂於定散漏無漏心一切能知故。六漏盡通,謂身中漏盡而能知故。六皆無擁,故總名通。
[1]二知恩欲酬。
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
[2]度謂度脫。然報恩兩字,但是通標虛位,度脫正是其報。乳謂母乳,哺是嚼哺。然父母有遠近、恩有輕重、報有分全。遠者七世乃至多世,近者即生此身。七世者,外教所宗。人以形質為本,傳體相續,以父[3]祖已上為七世,故偏尊於父。佛教所宗,人以靈識為本,四大形質為靈識所依,世世生生皆[4]有父母,生養此身已去乃至七生所生父母為七世[5]也。然寄託之處[6]惟在母胎,生來乳哺懷抱亦[7]多是母,故偏重母,是以經中但云[8]報乳哺之恩也。乃至多世者,於中偏取歸依佛已來所[9]有生[10]身父母,能生我[11]身修[12]道器故。諸佛成道之時,多生父母皆相會遇,聞法獲益。恩[13]有輕重者,此生父母最重,餘漸輕也。報有分全者,侍養一生為分,度脫多生為全。故經云「左肩擔父、右肩擔母,遍行大地,亦不能報恩。」故知此生所報[14]為分,設同孟宗、董黯、董永之類,亦為分也。今經云「欲度[15]父母者,[16]意令得道。」明其全也。若總不報,便是不孝罪人,況加逆事。且[17]泛論一切人恩,《華嚴經》云「不知恩者,多遭橫死。」《觀佛相海經》云「[18]有恩不報,是阿鼻因。」諸恩尚然,況於父母。父母之恩無可校量,故《詩》云「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乃至無父[19]可怙,無母可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20]撫我[21]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故三藏云:「父母義高天地、恩深巨海,是以係仰顧腹之恩、思答劬勞之德。」《父母恩重經》云「父母懷抱,[22]含笑未語[23]和和弄聲,飢時須食非母不哺,渴時須飲非母不乳(云云)。[24]計論母恩昊天罔極。嗚呼慈母云何可報(云云)。至於行來東西隣里井竈碓磨,不時還家。母忽心驚,兩乳流出,即知我兒家中憶我。即便還家。」
問:詳此經文淺朴,偏誡貧賤之流何也?答:君子自孝,故偏誡小人。又君子有簞瓢之貧,何妨確磨等事。又偏敘艱勤之語,始彰鞠養之勞耳。
又云「其兒遙見母來,或在[25]欄車搖頭弄腦,或復曳腹隨行嗚呼向母。母為其子曲身下就,長舒兩手摩拭塵土,嗚和其口、開懷出乳,[26]以乳乳之。母見兒歡、兒見母喜,二情相交恩愛慈重莫復過是(云云)。既生長大,朋友相隨,梳頭摩髮,欲得好衣覆蓋其身,敝衣故破父母自著,新好綿帛先與其子。至[27]于行來官私急疾,傾心南北、逐子東西,橫簪頭上。[28]子漸長大,[29]為與索[30]妻,得他女子父母轉疎,私房[31]室內共相語樂。父母年[32]老氣力衰[33]微,終朝至暮不來借問。或復父孤母寡獨守空房,猶如客人寄止他舍,常無恩愛。或無襦被寒凍苦辛,厄難遭之太甚。年老色衰多饒蚤蝨,夙夜不臥長吟歎息:『何罪宿愆,生此不孝之子。』或時呼喚,瞋目驚怒[34]盡不從順。婦兒罵詈,低頭含笑(云云)。帝釋梵王諸天人民,一切眾會聞經歡喜發菩提心,號哭動地淚下如雨。」評曰:細思其事,誠哉是言。或有母不如此、兒不如彼者,百中無一也。良繇眾生無始無明迷真執妄,既根本顛倒,故枝末一一皆然。禍哉凡愚,云何可度。
三、攀慕遍尋。
即以道眼觀視世間。
[35]觀求生處,是天眼通。繇證道而得,故云道眼。世間有二,謂三界是器世間,六道是有情世間。然尊者喪親之日猶是凡夫,不知父母生于何道。今成聖果,力可追求,故以天眼上下觀視,于三界處尋六道身。得通便觀,故云即也。
四、得見所在。
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
[36]本觀世間俱尋父母,父生樂處不假施勞,既非經宗故此不述。母生鬼道已屬三塗,復在餓中,是鬼之極苦,拔濟苦者唯盂蘭盆,發起正宗意在斯也。生餓鬼中是異熟果,酬引業故。不見飲食是等流果,酬滿業故,是慳[37]貪業之果也。皮骨連立是增上果。準《正理[38]論》,鬼本住在[39]此洲之下五百繇旬,縱廣亦爾。有琰魔羅界,從此展轉散[40]取餘方,[41]人間一月為一日,乘此積月積年壽五百歲。然鬼有三種:一、無財鬼,以無福德不得食故。二、少財鬼,少得淨妙飲食故。三、多財鬼,多得淨妙飲食故。此三種[42]鬼,復各有三。[43]無財三者,一、炬口鬼,謂火炬炎熾常從口出。繇[44]是前生燒壞村柵、焚炙賢良以此求財,墮於地獄,從地獄出墮此鬼中。故《正法念經》云「若人貪嫉枉奪人財、破人城郭殺害抄掠得財,奉王大臣,轉增凶暴,墮熾然餓鬼中。」二、[1]鍼咽鬼,謂[2]頭大如山、咽如鍼孔。[3]繇於破齋夜食、盜竊眾僧之食故。故《齋法清淨經》[4]云「目連路逢數百萬[5]鬼,頭如[6]大山」等。三、臭口鬼,謂口中腐臭自惡受苦。以多貪名利,自是非他,讚歎惡人、毀謗賢善故。據此三種,寧吞鐵丸不食信施。少財三者,一、鍼毛鬼,毛利如鍼,行便自刺。為貪利故,妄行鍼炙及刺畜生,但為求財不愈疾故。二、臭毛鬼,毛利而臭,自拔受苦。[7]繇於販賣猪羊、烹宰鵝鴨,湯爛刀剝[8]楚痛難堪,地獄罪終墮斯鬼趣。三、大癭鬼,咽垂大癭,自決噉膿。繇嫉妬於人常懷瞋恨故。多財三者,一、得棄鬼,謂常得祭祀所棄食故。繇於罪多福少,少施多慳,棄擲之物[9]方惠施故。二、得失鬼,謂常得巷陌所遺食故。以於現財常生慳著,疑欲失者[10]而方[11]捨故。三、勢力鬼,謂夜叉、羅剎、毘舍闍等。所受富樂類於[12]人天,或依樹林、或住山谷、或居靈廟、或處空宮,形竪而行,屬於鬼趣。此等變化多端者,繇於因地罪福不精,[13]苦樂之因相雜作故。《付法藏[14]傳》說:僧伽耶舍比丘,遊大海邊,見妙宮殿,其家鎖二鬼等。今尊者之親,是無財鬼中炬口鬼也。又有處說,餓鬼有三種:一、外障,得遇水時即見[15]有人執刀仗等而障礙故。二、內障,口有火炬,或咽如鍼故。三、無障,見河是猛火,或食糞穢、或[16]自割身肉食噉等。今尊者之親當內障也。上來諸[17]鬼皆[18]繇自心因行[19]所招,果報必應,譬如影響繇於形聲,雖父母至親不相替代。故諸智者宜各勵心,儻遇善緣不應空過,一朝去世誰為修崇?縱託子孫,七分獲一;況無孝子,悔恨何追。且濁世凡流[20]鮮懷仁孝,唯憂妻子,豈念幽靈?貧賤者迫以飢寒,富貴者荒於財色,設能追福,厭課者多;竭力罄心,萬中無一。世途目擊,豈不昭然。故《恩重經》云「夫妻和合同作五逆,[21]彼時呼喚急速走使。[22]父母之語十喚九違,不相從順罵詈瞋[23]目。」生存尚爾,歿後可知。[24]自既不仁,兒豈能孝?故昔有送[25]父林野,乃持輿迴歸。以古觀今,雖途跡異而心同也。
五、慟哭往救。
目連悲哀,即以鉢盛飯往餉其母。
[26]悲哀者,生育恩重如上所陳。死別隔生忽然再見,縱使顏容仍舊,亦可啼泣悲傷,況覩鬼形皮骨連立、喉中煙焰腹裏空虛,苦似倒懸命唯喘息,豈不能碎身擗踊竭氣號咷,恨罪逆之偷安、痛慈親之受苦。經標總意但曰悲哀,細察當時[27]何疑不爾。故三藏科云摧慟,釋云:感激徹於骨髓,號叫動於天地。鉢飯往餉[28]者,母既氣綿夕漏厄在朝飢,飢而且渴理須救濟,濟此之急飯食為先,故以鉢盛飯持餉於母。
六、惡習現[29]在。
母得鉢飯,便以左手障鉢,右手揣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
[30]境隨心變,果藉業成。餓因未除,飽緣寧致?鬼是炬口,食近口而熾然;水作堅氷,氷近湯而確[31]耳。即知神力不禁業力,除飢要且除慳,故六通往餉而招殃、百味盆羅而[32]致苦。大哉業熟,可思者焉。今左手障鉢,慳恐餘侵。右手揣食,貪於自給。慳貪猛盛如此現行,飯食劣緣若何充濟?故化為火,不得食也。上來序分竟。
[33]二、正宗分(二)。[34]正宗分,文分為二:初目連悲陳苦厄、二如來廣示因緣。
[35]初、目連悲陳苦厄。
目連大叫悲號涕泣,馳還白佛,具陳如此。
[36]子急告父,臣急告君,自力不如,理宜投佛。弟子勤觀四諦、已證三明,可以反覆山河、迴轉日月。豈料母縈極苦、命若到懸,竭其孝誠盡其神變,[37]而竟不能令除惡報暫濟飢腸,所以叫泣奔還,備申哀懇。
[38]二、如來廣示因緣(八)。[39]如來廣示因緣,且依三藏大分八段:第一彰母罪深、第二明子德[40]劣、第三斥邪無力、第四顯正有能、第五許以救方、第六示其正法、第七孝子領悟、第八慈母獲益。
[41]初、彰母罪深。
佛言:「汝母罪根深結。」
[42]有經[43]中說:定光佛時目連名羅卜,母字青提。羅卜欲行,囑其母曰:「若有客來,孃當具膳。」去後客至,母乃不供,仍更詐為設食之筵。兒歸問曰:「昨日客來,若為備擬?」母曰:「汝豈不見設食處耶?」從爾已來五百生中慳慳相續,故云罪根深結。罪謂身口之業,根謂慳貪之心。多生相續為深,交固難解為結。從慳所起皆是罪業,非唯彼時一度妄語。謂慳貪是苦根,所作是苦業,餓鬼是苦果,為三[44]事也。若準十重戒中,慳亦是業,唯貪為[45]根,[46]起罪業故。
問:五百生慳,為人為鬼?答:人鬼相間,造受相資。若唯人身不名惡報,若唯鬼身不應造業。或亦為畜,於理無妨。但慳習不除,即名相續。
問:目連自定光佛世已來,所生之母不一,如何偏救彼之青提?答:青提與目連緣深,今生復為其母。但救此身所生之母,非謂救彼遠世青提。餘論云云,皆為未達。
[1]二、明子德劣。
「非汝一人力所奈何。」
[2]汝母慳心,慳於一切。時經多世、事歷多人,豈汝一人力可濟拔?
[3]三、斥邪無力。
「汝雖孝順聲動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
[4]三藏云:「縱汝感天靈[5]于上界、激地祇于下方,縱攝邪魔、橫羅外道,統六合以同[6]一家、總八部以為一眾,併其神力亦不奈何。」外道道士者,外道中之道士也,[7]簡內道中之道士。佛教初傳此方,呼僧為道士[8]故。四天王者,毘沙門等護持世界者也。
[9]四、顯正有能。
「當須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脫。」
三藏云:「一縷不能制象,必假多絲;一人不能除業,必資眾德。」今詳前後經文,以邪正一多相對乃有四句:一、正而非多,此不能救,故前「非汝一人奈何」。二、多而非正,亦不能救,即前「神祇邪魔外道」等也。三、亦多亦正,方可救拔,即十方僧也。四、不多不正,居然不可,故無經文。
[10]五、許以救方。
「吾今當說救濟之法,令一切難皆離憂苦。」
[11]今當說者,正是許[12]詞。救濟法者,是所許事。令一切等者,千鈞之弩不獨為鼷鼠發機,三界之尊豈偏令汝母離苦。
[13]六、示其正法。[14]示[15]正法,於中分二:初教孝子獻供之法、後教眾僧受供之儀。[16]初復有五:一定勝時、二發勝意、三設勝供、四讚勝田、五獲勝益。謂自恣日為勝時,如春陽之月。孝心為勝意,如精新種子。百味五果等為勝供,如好牛犁。以之供養,如能耕墾,賢聖為勝田,如膏腴之地。存亡父母六親眷屬,乃至七代離苦生天為勝益,如千[17]箱萬斛秋收冬藏。經文意勢,豈不然乎?智者詳之,如指其掌。
佛告目連:「十方眾僧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
[20]梵語僧伽,此云眾和合。謂若眾而不和,如群商群吏及軍眾等,不名僧寶。若和而不眾,如二人同心之類,亦非僧寶。眾而和合為福之因,方名僧寶。和合者,此有六種,謂身和同事、語和同默、意和同忍、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也。儒說小人君子或和或同,今釋子比丘和而同也。今云十方者,法無限局,豈隔親疎?眾僧者,唐梵重標,譯人之拙。七月十五日者,前三月夏安居竟,故可自恣。自恣有三日,或十四、十五、十六,今舉中間也。此剩僧字,去之又句闕,亦是譯人之失也,何不云「共自恣時」?自恣者,自己之過,恣他所舉。謂一夏安居九旬加行,不階四果亦得四禪,佛設教門本意如此。正[21]像末法僧等皆然,雖後五百歲,亦有持戒修福[22]者故。然將超苦海,謹護浮囊,猶恐當局者迷,必藉旁觀得失。縱不斷惑證果,還希罪滅福生,故褊袒於眾中,白大德長老:「或見我過、或聞我罪、或疑我犯,恣任所舉。哀愍語我,我當懺悔。」如此則身心清淨猶如琉璃,[23]禪定解脫或有之矣。供養此者力用可知,豈不拔濟先亡、資熏現在?故三藏云:「比丘受歲之日、大眾自恣之時,僧多獲道於四果,故能濟厄於七代。」
二、發勝意。
「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者,」
[24]當為者,能救之心。七世下,所救之境。約境明心,故云勝也。七世者,所生父母,不同儒教取上代祖宗。厄難中者,通於存歿。歿則地獄鬼畜,存則病痛枷禁,皆名厄難。七世父母雖似轉疎,皆是生我修道之器。既蒙鞠育,豈負深恩。故三藏云:「天地覆載,既無憚於劬勞;幽顯沈淪,理合答於罔極。」
三、設勝供。
「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
[25]具飯百味者,總標也。如人盛饌盤筵邀命賓客,唯云喫飯,故飯為總,統於百味。百者大數,非定一百。五果者,一核果,如棗杏桃李等。二膚果,如瓜梨柰椹等。三殼果,如胡桃石榴等。四糩果,如蘇荏等。五角果,如菱豆等。上皆舌所嘗也。汲灌盆器者,沐浴等所用,并下床敷臥具,皆身所覺也。香者,鼻所嗅也。油[26]錠燭者,炤燎等用,眼所見也。亦可香油塗身,亦屬身攝,西域如此。盡世甘美者,亦屬舌也。上來於五欲境中唯闕聲也。盡世之言,詳其意趣有二種盡,謂富貴則盡世所有,有即須求;貧賤則盡力所及,及則須覓。即知不定少多之物,但在竭盡其心。亦類彼享[27]於克誠、馨於明德也。著盆中者,譯經訛錯,如何床等可置盆中?應云「著盂蘭盆供會之中」也。供養二句者,正明行也。據經本意,但以可受用物供養大德之僧,不必雕鏤金玉、剪割繒綵、高聳[1]欄架等也。故三藏云:「汝須物華四事、盆美八珍,歷十方而運想、澄一心而供養。」
四、讚勝田。
「當此之日,一切聖眾,或在山間禪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樹下經行、或六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或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在大眾中,皆同一心受鉢和羅飯。具清淨戒聖眾之道其德汪洋。」
[2]初二句約人讚時而總標,末二句以威儀讚人[3]而總結。中間人法有其五對,但文不次。謂處有山間樹下對,證有四果六通對,行有自利利他對,學者戒定對,人有大小對亦名權實對。又總束之不出人法,謂三學三乘對也。從初至四果,禪定也。次從或在下至自在教化,智慧也。皆同下三句,淨戒也。三[4]乘,即聲聞、緣覺、十地大人也。皆同一心,是意和合,謂受供時皆同運慚愧殷重心、慈悲報恩救濟心。人雖位有凡聖、德有優劣,而所運心一而無異,故云同也。受鉢和羅飯者,鉢中飯也。梵云鉢多羅,此云應[5]量器,和字訛也。今時但云鉢者,略也。經題云盆,即是鉢也。譯時隨俗,題之云盆,盆之與鉢皆[6]是器故,[7]故三藏釋題翻為救器。此一句經正明自恣大德受盂蘭盆供也。
五、獲勝益。
「其有供養此等自恣僧者,現世父母六親眷屬得出三塗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父母現在者,福樂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華光。」
[8]此一唱經有兩節意:初一半者,蒙悲願之力而離苦;後一半者,蒙慈願之力而得樂,樂中有存亡之異。初云此等自恣僧者,指前五對所說也。現世父母者,生此身父母也,非謂未亡名為現世,故指得益云出三塗。其現在未亡之父母下,自有文云「福樂百年」是也,不應重舉。三藏錯會,故作異釋,甚非文意。六親者,父母兄弟夫妻。眷屬者,一切姻戚,通於表裏。出三塗解脫者,總名離苦也。衣食自然者,且翻三塗生於人天,故屬拔苦之文;亦可得樂,屬於後也。若父母下,明存亡得樂,文相可知。天華光者,天上妙華光明也,略指快樂之相矣。
時佛勅十方眾僧,皆先為施主家呪願,願七世父母行禪定意,然後受食。初受食時,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眾僧呪願竟,便自受食。
[11]此中前半淨三業,後半具三寶。前中呪願口業,禪定意業,受食身業。後中塔前是佛,呪願是法,受食是僧。從他受而後食,法律如此,即受字亦屬法也。塔者,邊國訛語,正云窣堵波,此云高顯處。此中意通殿塔,塔安舍利,殿安佛像。
[12]七、孝子領悟。
時目連比丘及大菩薩眾,皆大歡喜。目連悲啼泣聲釋然除滅。
[13]淨業既成,必知離苦。觀因驗果聲響不差,故喜而止啼也。如處世刑獄,囑大力人,財賭既行其心已喜。
[14]八、慈母獲益。
[15]時目連母,即於是日得脫一劫餓鬼之苦。
[16]目連聞經且是受教,施設盆供合在餘時。今說經次便云脫餓鬼者,譯經闕略也。應於正宗終處敘結集家文,云「爾時目連聞是。是法已,至七月十[17]五施設盆供,[18]供自恣僧已,其母即於是日得脫一劫餓鬼之苦。」則文義俱顯矣。故三藏云:「孝子既獻供於此晨,慈母乃除殃於是日。大哉聖力速疾如斯。」其餓鬼受苦年劫時分,待檢敘之。
[19]三、流通分。[20]流通[21]分有三:[22]一申請、二讚請、三答請。
一、申請。
目連復白佛言:「弟子所生母,得蒙三寶功德之力、眾僧威神之力故。若未來世一切佛弟子,亦應奉盂蘭盆救度現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23]可為爾不?」
[24]說此語時,亦是設供之後,非一[25]席之事。至畢鉢羅窟,方始總集為經也。目連愛其親而及他人,如潁考叔諫莊公[26]也。
二、讚請。
佛言:「大善快問。我正欲說,汝今復問。」
[27]初句標讚大善快問者,深契聖心;後二句釋所以。以正欲說,即遇問[28]詞,機感相投潛通密應,故言快[29]問。佛本意者,欲說孝道最大故、拔苦事重故、盂蘭法勝故。[30]世尊覩[31]眾勝緣機熟,可教化故。
三、答[32]請(五):一、教起行。
「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國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萬民庶人行慈孝者,皆應先為所生現在父母、過去七[33]世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飯食安盂蘭盆中,施十方自恣僧。」
[34]雖貴賤品隔、僧浴道殊,自非化生濕生,無不有父有母。慈烏鸚鵡尚解思恩,豈況人倫而不濟拔?孝之利害已具[35]玄談,既識是非須依正道,故云應先為所生等也。據制令必為,不為即是違制,故亦當於制教,是以前判亦屬律藏。然佛無悲喜,今於此日示現歡喜者,應機緣也。以佛本出世[1]只為勸人修行,見人造惡則悲、見人修善則喜,今比丘九旬加行日滿倍更懇誠。三千界中皆同如此稱佛本意,寧不欣歡。此日設供,其福甚[2]矣。
二、教發願。
「願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餓鬼苦,生人天中福樂無極。」
[3]所修必假行門,所獲必[4]繇心願。願者心之樂欲,欲得存歿咸安。存者保壽於人間,常無病惱;歿者遷神於天上,永絕冥塗。行願相資,無所不利。
三、教常作。
「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5]是佛弟子修孝順者,反明非佛弟子及不孝[6]順孝即任不設盆供也。念念常憶者,無終始也。長養是事,慈愛是心,故前起行及發心願以報之也。餘文可解。三藏云:「父母結愛,既念念不[7]去心;孝子報恩,須年年不絕供。」
四、勸受持。
「若一切佛弟子,應當奉持是法。」
《[8]智度論》云「信力故受,念力故持。」今云奉者,即受之義。應當者,勗此二力。
五、喜而奉命。
時目連比丘、四輩弟子,歡喜奉行。
[9]四輩者,僧尼士女,或云人天龍鬼,疑故兩存。然凡厥生靈皆依恃怙,故父母恩均於天地。此雖至孝不得其門,今受神方[10]信知靈驗,必能除七世之厄難、報二親之劬勞。自知心有所之,是以歡喜承命。
[11]佛說盂蘭盆經疏下終
盂蘭經疏,唐圭峯禪師會孝道要言以注經,廣明釋門真孝,令學者得報親之方,不落異解傍岐,入佛最上乘也。故歷代高僧,於自恣日誘諸緇素,設盂蘭會作度親筏,實遵此經疏耳。慶與徐序東孝廉結弘法會集,諸宰官居士續梓方冊三百卷目中,適此疏未鐫,李太僕捐資鏤板。余檢閱南北藏,文句不同,今依雲棲大師定本刻之。大師分科節目別出手眼,但南北較訛多不能書,謹跋數語,令觀者不獨識文句異同,或因指見月,得佛大孝報恩之旨。是所願矣。 貴州赤水雪山沙門繼慶跋
疏主傳略(案《孝衡鈔》、《傳燈錄》二本節要)
終南山圭峯宗密禪師,果州西充縣人也,姓何氏,唐建中元年生。髫齔通儒書,冠歲探釋典。元和二年將赴貢舉,偶造遂州道圓和尚法席,欣然契會,遂求披削,當年進具,傳契心印。又遍訪名能,廣乎知見。著述《圓覺》、《華嚴》、《涅槃》、《金剛》、《起信》、《唯識》、《盂蘭盆》、《法界觀》、《行願經》等疏鈔,并集諸宗禪言為《禪源詮》,及酬答書偈議論等,總百餘卷,並傳於世。文宗太和中,詔入內賜紫,累問法要,朝士傾慕。尋請歸山,至會昌元年正月六日,于興福塔院坐滅,四眾哀泣喧野。奉全身于圭峯,茶毘得舍利數十粒,明白潤大,藏之石室。世壽六十二,僧臘三十四。宣宗追[A1]諡定慧禪師,塔曰青蓮。嘗有偈云:作有義事,是惺悟心;作無義事,是狂亂心。狂亂隨情念,臨終被業牽;惺悟不繇情,臨終能轉業。
校注
[0506033] 不分卷【甲】 [0506034] 正解經文二【大】,〔-〕【甲】 [0506035] 二解本文初釋題目【大】,〔-〕【甲】 [0506036] 此【大】,述曰此【甲】 [0506037] 此【大】,以【甲】 [0506038] 錠【大】,挺【甲】 [0506039] 為【大】,云【甲】 [0507001] 拯【大】,極【甲】 [0507002] 立【大】,制【甲】 [0507003] 符【大】,扶【甲】 [0507004] 二解本文【大】,〔-〕【甲】 [0507005] 解【大】,次解【甲】 [0507006] 一【大】,第一【甲】 [0507007] 三【大】,二【甲】 [0507008] 總【大】,物【甲】 [0507009] 傳【大】,階【甲】 [0507010] 令【大】,〔-〕【甲】 [0507011] 信【大】,生【甲】 [0507012] 序【大】,者【甲】 [0507013] 則【大】,述曰則【甲】 [0507014] 時【大】,〔-〕【甲】 [0507015] 問四事【大】,〔-〕【甲】 [0507016] 處【大】,眾【甲】 [0507017] 俱【大】,等【甲】 [0507018] 詞【大】*,辭【甲】* [0507019] 不云【大】,又無【甲】 [0507020] 理故【大】,〔-〕【甲】 [0507021] 也【大】*,〔-〕【甲】* [0507022] 簡【大】*,揀【甲】* [0507023] 總【大】,〔-〕【甲】 [0507024] 時【大】,也【甲】 [0507025] 指【大】,而必指【甲】 [0507026] 有解招難故不用之【大】,〔-〕【甲】 [0507027] 故【大】,故也【甲】 [0507028] 語【大】,云【甲】 [0507029] 謂【大】*,為【甲】* [0507030] 者【大】*,〔-〕【甲】* [0507031] 財【大】,欲塵財【甲】 [0507032] 故【大】,故也【甲】 [0507033] 獨【大】,給獨【甲】 [0507034] 摩【大】,〔-〕【甲】 [0507035] 擇【大】,揀【甲】 [0507036] 少【大】,餘【甲】 [0507037] 二發起序六【大】,〔-〕【甲】 [0507038] 發【大】,二發【甲】 [0507039] 目連道滿【大】,知道已證【甲】 [0507040] 痛【大】,慟【甲】 [0507041] 初目連道滿【大】,〔-〕【甲】 [0507042] 此【大】,述曰此【甲】 [0507043] 菉【大】,采【甲】 [0507044] 菉荳【大】,蒃豆【甲】 [0507045] 氏【大】,氏也【甲】 [0507046] 親【大】,親者【甲】 [0507047] 智【大】,知【甲】 [0508001] 二【大】,第二【甲】 [0508002] 度【大】,述曰度【甲】 [0508003] 祖【大】,母【甲】 [0508004] 有【大】,是【甲】 [0508005] 也然【大】,〔-〕【甲】 [0508006] 惟【大】,唯【甲】 [0508007] 多【大】,皆【甲】 [0508008] 報【大】,〔-〕【甲】 [0508009] 有【大】,〔-〕【甲】 [0508010] 身【大】,身之【甲】 [0508011] 身【大】,〔-〕【甲】 [0508012] 道【大】,道之【甲】 [0508013] 有【大】,〔-〕【甲】 [0508014] 為分【大】,〔-〕【甲】 [0508015] 父母【大】,〔-〕【甲】 [0508016] 意令得道【大】,〔-〕【甲】 [0508017] 泛【大】,汎【甲】 [0508018] 有恩不報【大】,〔-〕【甲】 [0508019] 可【大】*,何【甲】* [0508020] 撫【大】,拊【甲】 [0508021] 畜我【大】,〔-〕【甲】 [0508022] 含笑未語【大】∞和和弄聲【甲】 [0508023] 和和弄聲【大】∞含笑未語【甲】 [0508024] 計【大】,十指甲中食子不淨云云計【甲】 [0508025] 欄【大】,闌【甲】 [0508026] 以乳乳之【大】,用以與之【甲】 [0508027] 于【大】*,於【甲】* [0508028] 子漸長大【大】,〔-〕【甲】 [0508029] 為【大】,既【甲】 [0508030] 妻【大】,婦【甲】 [0508031] 室內共相【大】,屋室共妻【甲】 [0508032] 老【大】,高【甲】 [0508033] 微【大】,老【甲】 [0508034] 盡不從順【大】,〔-〕【甲】 [0508035] 觀【大】,述曰觀【甲】 [0508036] 本【大】,述曰本【甲】 [0508037] 貪業之果【大】,食之業【甲】 [0508038] 論【大】,論中說【甲】 [0508039] 此洲【大】,於【甲】 [0508040] 取【大】,趣【甲】 [0508041] 人【大】,以人【甲】 [0508042] 鬼【大】,中【甲】 [0508043] 無【大】,初無【甲】 [0508044] 是【大】,〔-〕【甲】 [0509001] 鍼【大】下同,針【甲】下同 [0509002] 頭【大】,腹【甲】 [0509003] 繇於【大】,謂【甲】 [0509004] 云【大】,說【甲】 [0509005] 鬼【大】,人【甲】 [0509006] 大【大】,太【甲】 [0509007] 繇於【大】*,以【甲】* [0509008] 楚痛【大】,痛楚【甲】 [0509009] 方【大】,方能【甲】 [0509010] 而【大】*,〔-〕【甲】* [0509011] 捨【大】,起捨【甲】 [0509012] 人天【大】,天人【甲】 [0509013] 苦樂之因相雜作【大】,故惑樂相雜【甲】 [0509014] 傳【大】,傳中【甲】 [0509015] 有【大】,〔-〕【甲】 [0509016] 自割身肉食噉【大】,自拔自噉【甲】 [0509017] 鬼【大】,鬼等【甲】 [0509018] 繇【大】,出【甲】 [0509019] 所【大】,既【甲】 [0509020] 鮮【大】,解【甲】 [0509021] 彼【大】,或【甲】 [0509022] 父母之語【大】,〔-〕【甲】 [0509023] 目【大】,毒【甲】 [0509024] 自【大】,身【甲】 [0509025] 父【大】,祖【甲】 [0509026] 悲【大】,述曰悲【甲】 [0509027] 何【大】,〔-〕【甲】 [0509028] 者【大】,〔-〕【甲】 [0509029] 在【大】,存【甲】 [0509030] 境【大】,述曰境【甲】 [0509031] 耳【大】,爾【甲】 [0509032] 致【大】,拔【甲】 [0509033] 二正宗分二【大】,〔-〕【甲】 [0509034] 正【大】,自下正【甲】 [0509035] 初目連悲陳苦厄【大】,今初【甲】 [0509036] 子【大】,述曰子【甲】 [0509037] 而【大】,〔-〕【甲】 [0509038] 二如來廣示因緣八【大】,〔-〕【甲】 [0509039] 如【大】,後如【甲】 [0509040] 劣【大】*,薄【甲】* [0509041] 初【大】,今初【甲】 [0509042] 有【大】,述曰有【甲】 [0509043] 中【大】,〔-〕【甲】 [0509044] 事【大】,道【甲】 [0509045] 根【大】,惑【甲】 [0509046] 起罪業故【大】,〔-〕【甲】 [0510001] 二【大】,第二【甲】 [0510002] 汝【大】,述曰汝【甲】 [0510003] 三【大】,第三【甲】 [0510004] 三【大】*,述曰三【甲】* [0510005] 于【大】*,於【甲】* [0510006] 一【大】,〔-〕【甲】 [0510007] 簡【大】,揀【甲】 [0510008] 故【大】,故也【甲】 [0510009] 四【大】,第四【甲】 [0510010] 五【大】,第五【甲】 [0510011] 今【大】,述曰今【甲】 [0510012] 詞【大】,辭【甲】 [0510013] 六示其正法【大】,〔-〕【甲】 [0510014] 示【大】,第六示【甲】 [0510015] 正【大】,其正【甲】 [0510016] 初【大】,初中【甲】 [0510017] 箱【大】,廂【甲】 [0510018] 初教孝子獻供法五【大】,〔-〕【甲】 [0510019] 一【大】,今初第一【甲】 [0510020] 梵【大】,述曰梵【甲】 [0510021] 像末【大】,法像【甲】 [0510022] 者故【大】,〔-〕【甲】 [0510023] 禪【大】,況禪【甲】 [0510024] 當【大】,述曰當【甲】 [0510025] 具【大】,述曰具【甲】 [0510026] 錠【大】,挺【甲】 [0510027] 於【大】,于【甲】 [0511001] 欄【大】,闌【甲】 [0511002] 初【大】,述曰初【甲】 [0511003] 而【大】,〔-〕【甲】 [0511004] 乘【大】,乘者【甲】 [0511005] 量【大】,〔-〕【甲】 [0511006] 是【大】,〔-〕【甲】 [0511007] 故【大】,也【甲】 [0511008] 此【大】,述曰此【甲】 [0511009] 二【大】,自下第二【甲】 [0511010] 養【大】,之【甲】 [0511011] 此【大】,述曰此【甲】 [0511012] 七【大】,自下大文第七【甲】 [0511013] 淨【大】,述曰淨【甲】 [0511014] 八【大】,第八【甲】 [0511015] 時【大】,是時【甲】 [0511016] 目【大】,述曰目【甲】 [0511017] 五【大】,五日【甲】 [0511018] 供【大】,〔-〕【甲】 [0511019] 三流通分【大】,〔-〕【甲】 [0511020] 流【大】,自下大文第三流【甲】 [0511021] 分【大】,分也文中【甲】 [0511022] 一申請二讚請三答請【大】,〔-〕【甲】 [0511023] 可為爾不【大】,為可爾否【甲】 [0511024] 說【大】,述曰詳【甲】 [0511025] 席【大】,場【甲】 [0511026] 也【大】,云云【甲】 [0511027] 初【大】,述曰初【甲】 [0511028] 詞【大】,辭【甲】 [0511029] 問【大】,也【甲】 [0511030] 世尊【大】,眾【甲】 [0511031] 眾【大】,尊者【甲】 [0511032] 請五【大】,請於中有五【甲】 [0511033] 世【大】,代【甲】 [0511034] 雖【大】,述曰雖【甲】 [0511035] 玄【大】,懸【甲】 [0512001] 只【大】,祇【甲】 [0512002] 矣【大】,也【甲】 [0512003] 所【大】,述曰所【甲】 [0512004] 繇【大】,由【甲】 [0512005] 是【大】,述曰是【甲】 [0512006] 順孝【大】,者【甲】 [0512007] 去【大】,離【甲】 [0512008] 智【大】,述曰智【甲】 [0512009] 四【大】,述曰四【甲】 [0512010] 信知【大】,兼者見【甲】 [0512011] (佛說…終)九字【大】,〔-〕【甲】【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2 佛說盂蘭盆經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2-0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CBETA 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