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呪經

[1]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呪經卷上

爾時觀世音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是我前身不可思議福德因緣今蒙世尊與我授記欲令利益一切眾生起大悲心能斷一切繫縛能滅一切怖畏一切眾生蒙此威神[6]悉離苦[7]因獲安樂果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我滅後五百歲中能於日夜六時依法受持此陀羅尼神呪法門者一切業障悉皆消滅一切陀羅尼法悉皆成就今我念報世尊恩德隨在何等乃至村城國邑聚落或在山野林間我常隨逐擁護是人不令一切神鬼之所嬈害爾時觀世音菩薩又白佛言世尊後五百歲中眾生垢重薄福者多不能專念設有受者或被鬼神之所侵害今我以佛威神之力廣為饒益一切眾生安樂天人阿脩羅等為說陀羅尼法我於過去無量劫中[8]已曾[9]親近供養如是陀羅尼法乃至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皆因此陀羅尼法門[10]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專念受持此陀羅尼法門者此人現世口說流利無所質礙慧辯通達於一切天人[11]大眾中最為第一聞者歡喜悉皆稽首在所生處常得見佛法僧有所言說人皆信受當知此是諸佛威神之力非我自力爾時世尊讚歎觀世音菩薩言善哉善哉汝能如是利益安樂天人阿脩羅等及淨業道我今以智印印之令汝永不退轉爾時觀世音菩薩又白佛言世尊我念過去無量劫中持此陀羅尼法門在布怛羅山中乃逢魔王領諸魔眾惱亂我法令使呪句不成爾時我以[12]此陀羅尼法降伏是魔悉皆退散當知此陀羅尼力不可思議爾時觀世音菩薩慈悲故利益故安樂天人故即說姥陀羅尼法

[13]根本大身呪(用後總攝身印)那麼薩[14]囉婆(二合)(爾那[15]切)(一) 娜謨喝囉怛那(二合)多羅(二合)(引)(二) 娜謨阿[16]弭陀婆(重平)耶怛他揭多耶(三) 阿囉訶羝三藐三菩陀耶(四) 娜謨阿[17]唎耶(二合)跋路枳帝(五) 濕[18](二合)囉耶(六) 菩提薩埵耶(七) 摩訶薩埵耶(八) 摩訶迦嚕尼[19](去聲)迦耶([20]九) 娜謨摩訶薩他摩(二合)波羅(二合)鉢多(二合)(十) 菩提薩埵耶(十一) 摩訶薩埵耶(十二) 摩訶迦嚕尼迦耶(凡迦字皆鳩[21]耶切十三) 娜謨毘補羅毘麼那(十四) 素(上[22]聲)鉢喇(二合)(丁枳切)瑟恥(二合)(去聲十五) 僧棄(長)[23]耶素(引)唎耶(二合)舍多娑訶薩囉(二合)阿羝唎(引)(十六) 鉢囉(二合)(重平聲)阿嚩([24]皆肥麼切)(重平聲)悉多(短)(引)㗚怛(重去聲短二合)(十七) 摩訶末尼(去聲)摩矩吒軍荼囉陀㗚泥(去聲十八) 薄伽伐底(丁里切)鉢頭摩(二合)(引)(上[25]聲)(十九) 薩囉婆(二合)路迦阿(阿字是上聲迦字上[26]聲長緣此句內有阿字更不須迦引聲)(長去聲)(二十) 奢(去聲)麼那(去聲長)(二十一) 毘毘(去聲)[27](長)佉三摩鞞(去聲引)舍吠瑟吒([28]二合二十二) [29]薩婆薩埵跛哩慕者那(去聲引)(二十三) 怛姪他(二十四) 唵(二十五) 勃([30]重)(長)(伏訛[31]切二十六) 摩訶路迦羯囉(短)[32]𧹞(二十七) 那[33][34](丁舸[35]切)[36](二十八) 悉底(丁里切二合)([37]短)(二十九) 鉢吒囉(三十) [38]毘那舍娜(引)[39]囉耶(三十[40]一) 囉伽墜(二合引)[41]沙摩訶慕(引)訶闍(引)[42](三十二) 奢摩(去聲)[43](三十三) 奢婆迦(三十四) 囉訖叉迦(三十五) 薩婆波耶突唎揭(二合)(平聲三十六) 鉢囉(二合)舍麼迦那[44]揭囉耶(三十七) 薩婆怛他揭哆(三十八) 三摩[45]嚩駄([46]重引) 那羯囉(短[47]三十九) 醯醯(重努氣道四十) 摩訶菩提薩埵嚩囉駄(四十一) 鉢頭摩(二合)(引)迦三步(重)(四十二) 摩訶迦嚧尼迦(四十三) 折([48]植列切[49]引)(上聲)麼矩吒(長上聲)(近冷[50]切)訖㗚哆(二合四十四) [51]舍唎蘭摩尼羯那(上聲)迦囉闍[52]哆跋折囉(二合)吠住[53]𠻗耶(二合四十五) 楞訖㗚(引)[54]舍利囉(四十六) 阿弭哆(引)婆視那(短四十七上聲) 迦摩[1]囉楞訖㗚哆(四十八) 鉢囉(二合引)(去聲引)囉那囉哩者那(四十九) 摩訶社那娜囉(短)(長)(五十) 舍哆娑訶薩囉(二合)阿毘(重平聲)囉使哆迦耶(五十一) 摩訶菩提薩埵(五十二) 毘馱摩毘馱摩(五十三) 毘那舍耶毘那舍耶(五十四) 摩訶(引)演覩魯(二合)訖隷([2]二合引)奢迦皤(去聲)吒皤(去聲)畔哆僧娑[3]囉迦(上聲[4]短五十五) 波羅迦囉(二合)摩他那(五十六) 布嚧沙鉢頭摩(二合五十七) 布嚕沙那伽(五十八) 布嚕沙婆伽囉(五十九) [5]毘囉毘[6]羅闍耶(六十) 素[7][8]多素誕[9](六十一) 鉢哩筏哩(二合[10]重)(六十二) 馱摩馱摩(六十三) [11]些摩些摩(六十四) [12](重)嚧度嚧(六十五) 鉢囉(二合)[13](引)[14](短)(六十六) 鉢[15](二合)(引)薩耶(六十七) [16](重去聲)[17]囄祁囄(六十八) 毘囄毘囄(六十九) 只囄只囄(七十) 姥([18]音母)嚧姥嚧(七十一) 姥庾姥庾(七十二) 悶遮悶遮(七十三) 度那度那(七十四) 毘[19](近佛音)度那毘度那(七十五) 度嚕度嚕(七十六) 伽[20](去聲引)耶伽耶(七十七) 伽馱耶[21]伽馱耶(七十八) [22]喝娑喝娑(七十九) 鉢囉(二合)訶娑鉢囉訶娑(八十) [23](去聲)(上聲)(八十一) 羯隷(二合)(去聲八十[24]三) [25](去聲引)(短)[26]那麼麼寫(某甲[27]八十三) 荷囉(去聲)荷囉(八十四) 僧(司孕切)荷囉僧荷囉(八十五別入) 覩(重)嚕徵(八十六知智切) [28]覩嚕[29]徵摩訶曼荼(去聲短)(八十七) [30]迦囉拏(八十八) 舍[31]哆鉢囉(二合)細迦(八十九) 皤婆(重)(九十) 毘娑那(長)舍麼迦(九十一) 摩訶菩提薩埵(九十二) 皤囉馱(九十三) 莎訶(九十四句) [32]此陀羅尼名薄伽梵蓮華手嚴飾寶[33]世尊於大金剛歡喜殿說為尊勝菩薩及無量天龍緊那羅之所讚歎為摧壞廣大業障山故若有得聞者若讀若誦[34]若得覩視者[35]此人所有一切煩惱業障悉得消滅若有人於晨朝時生尊重心誦此陀羅尼者常為觀世音菩薩恒常隨逐擁護是人所思念事皆得成就若有求願使得成就者當獨坐靜處心念觀世音菩薩更勿餘緣誦此陀羅尼七遍無願不果又得一切眾生之所愛樂不墮一切[36]惡趣之[37][38]若坐若行若住常念佛如對目前者是人於無量百千俱胝生所有積集諸惡罪業皆得消滅是人當得具足千轉輪王之福生生常得與觀世音菩薩同時出生生貴姓家若以[39]一掬香華散於觀世音菩薩前誦此陀羅尼七遍者得大千功德大悲法性彼人於世間得大力成就若至心看菩薩面誦此陀羅[40]尼者即得見觀世音菩薩微笑相見已[41]即得離垢[42]地能照耀世間即於此生當得見[43]臨命終時如入禪定生生之[44]處得宿命智所有罪障皆悉消滅若欲受持此陀羅尼者當於白月十五日受持八戒齋著白淨衣於有舍利塔[45]前及有舍利[46]處諸佛前[47]得用[48]檀作壇(其[49]白檀於石上[50]磨取末用塗地)以種種華散彼壇內佛前燒香然燈[51]於佛所生恭敬心觀世音菩薩而來入是壇內當誦此陀羅尼一百八遍是人所有一切罪障五逆重罪悉皆消滅身口意業皆得清淨得佛三昧力灌頂力波羅蜜地力殊勝智力悉皆成就若須雨時[52]當視天誦此陀羅尼甘雨應時即下若視地誦此陀羅尼者能令百穀皆得成[53][54]於枯池河泉邊誦此陀羅尼者[55]即得水還盈滿若一切病患當誦此陀羅尼以手摩[56]之即得除差於失念者邊誦此陀羅尼還得正念若於飢渴人邊當視其面誦此陀羅尼所有飢渴悉皆消滅若欲結界當入池水中寫此陀羅尼繫著幢上一百由旬內無諸衰患即成[57]就結界擁護成就

[58]總攝身印第一

先起立端身並脚齊立右脚微曲少許先以左手舒下以中指無名指並屈著掌中小指食指[59]以大母指散舒仰掌向上次以右手亦然屈肘與[60]髆齊掌向前此是總攝身印若欲降伏魔怨及諸外道邪見稠林令入正道者當作此印誦陀羅尼二十一遍必如所願呪曰

(上聲)謨曷囉[61](二合)[62]怛囉夜耶(一)那謨阿唎耶(二)[63]婆路咭帝攝伐(二合)囉耶(三)菩提薩埵跛耶([64]四二合)摩訶薩埵跛耶(五)摩訶迦[65]嚕尼迦耶(六)怛姪他(七)(去聲)跋陀阿跋陀(八)跋唎跋帝(九)堙醯夷醯(十)莎訶[66](十一)

總持陀羅尼印第二

準前身印上合掌當心以五指相叉左[67]壓右以二頭指直竪頭相拄以大母指附頭指壓第一文上掌少開此印名總持陀羅尼法若人作此印者誦呪二十一遍能滅無量劫生死業障當來往生十方淨土[1]往昔釋迦牟尼[2]臨欲成道[3]為魔王所惱作此總持陀羅尼印獲得禪定呪曰

[4]哆姪他薩婆陀羅尼(一)曼荼羅耶(二)[5]堙醯[6]夷醯(三)[7][8]麼輸馱(四)薩跢跛耶(五)莎訶

[9]解脫禪定印第三

先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頂上屈二頭指[10]以頭相拄二大指附頭指第二文上此法印名解脫禪定印過去諸佛同修此法得禪定解[11]脫同前呪

[12]千眼印呪第四

起立並足先以二中指無名[13]指小指各以甲背相著其二頭指竪頭相拄其二大母指側[14]搏附頭指第二文上側腕開五寸許置於眉間此名千眼印作此印呪法門者即得觀見百千萬億世界[15]諸佛剎淨妙國土一一佛國各得[16]百萬四千菩薩與行者為同伴侶若未經三曼荼羅者必不得見此印法門通作此法印親驗菩薩授法與智通凡有所願悉皆滿足呪曰

(一)薩婆斫芻伽[17]囉耶(二)陀羅尼(三)(去聲)(丁[18]涅切)唎耶(四)莎訶[19](五)

[20]千臂總攝印第五

起立並足先仰右手掌五指各相附後以左手掌仰壓右掌上當心著此名總攝千臂印此印能伏三千大千世界魔怨呪曰

怛姪他(一)婆盧枳帝(二)攝伐囉耶(三)薩婆咄(徒訥切)瑟吒(四)烏訶耶彌(五)莎訶(六)

[21]通達三昧[22]印第六

起立以脚跟相[23]先以左手竪五指相搏屈肘向前[24]次以右手亦然屈肘向內托此名通達三昧印此印能令通達一切三昧智印莊嚴[25]八萬四千法門皆因此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用前大身呪

[26]呼召天龍八部神鬼集會印第七

起立並足先以左手無名指捻大母指甲上次以右手亦如是作二小指及中指直竪頭相拄合腕以頭指來去呪曰

(一)薩婆提婆那伽(二)(去聲)那唎(三)莎訶(四)

[27]呼召大梵天王及憍尸迦來問法印第八

準前印上開腕以手側相拄仰掌以頭指來去呪曰

(一)魔訶梵摩(去聲)(二)堙醯夷醯(三)莎訶(四)

此印呪法能攝無量無數陀羅尼印法門悉皆來集若日月[28]蝕時[29]酥二十一遍以印印酥食者令人聰明日誦萬偈此印法門日藏如來授與觀世音菩薩

[30]歡喜摩尼隨意明珠印第九

起立合掌當心以二大母指雙屈入掌中餘四指直竪合掌當心誦前大身呪二十一遍決定得入諸天宮殿遊歷十方諸佛國土百千珍寶隨心皆得供養諸佛[31]菩薩金剛一切聖眾若有人能作此法門者晨朝早起清淨澡[32]作此印法面見十方恒河沙[33]國土諸佛滅除無量劫來生死惡業重罪是故讚歎如是功德

[34]乞願隨心印第十

準前印屈二頭指壓二大母指甲上其頭指甲背相著用前身呪若人隨所求願皆悉滿足必定不退菩提之道

[35]入滅盡定三昧印第十一

準前印直竪散頭持大母指開掌此印我在因地時[36]恒河沙諸佛授我此法令我得證菩提之道[37]前大身呪

[38]請佛三昧印第十二

準前印合掌當心頭指來去呪曰

(一)薩婆勃陀三摩(去聲)(二)堙醯夷醯(三)鉢囉摩輸陀薩埵(四)莎訶[39](五)

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十肘曼荼羅法門凡作一切曼荼羅法門時謹按梵本云此國土無有作曼荼羅地如彼天竺皆取上勝福德之地以為壇場婆羅門國別有擇地方法不能廣說且論漢地第一山居閑靜之處[40]在山頂上有形勢處掘地去其石礫及瓦器惡物然始平治以瞿摩夷和香塗地縱廣一丈六尺[41]起基十二指乃至十六指一肘以為勝上第一取白栴檀香於其石上磨取末塗曼荼羅上以五色粉謨界其壇[42]安四門[43]東門安提頭賴吒天王南方門安毘樓勒叉天王[44]西門安毘樓博叉天王[45]北門安毘沙門天王次安天王左右及眷屬各居本位其曼荼羅中心安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1]像前置案案上置呪法燒種種香安種種飲食散種種華以為供養唯除雜物[2]葷辛酒肉自外日別造香鮮者華[3]香果子於像前著三白食乳酪[4]酥蜜燒檀香沈香蘇合龍腦[5]等香[6]每日三時洗浴受三律儀至心誦呪供養千眼觀世音菩薩晨朝午時日暮供養日別不闕如是乃至三七日盡意供[7]養其呪師面向東方誦呪作前第一第二第三乃至十二請佛三[8]昧印作前印一遍各誦呪七遍乃至第十二印畢當自發不退堅固[9]意但作法呼召一切皆來令發菩提決定心端坐想一切呪神在其眼前一無障難不得異境誦前大身呪滿一千八十遍爾時觀世音菩薩現阿難身相貌來間行者所須何法求何願[10]行者白言為求無上菩提陀羅尼法

[11]又願一切[12]法壇皆悉成就一切鬼神悉皆順伏得如願已但自知[13]不得向人傳說[14]又法若欲得求一切願者當作四肘水曼荼羅法燒沈水香誦前身呪一百八遍作前第十乞願印即得一切如願滿足[15]稱心

又法若欲得一切歡喜者作前第九歡喜摩尼隨意明珠印誦身呪呪烏麻二十一遍火中燒[16]之即得如意[17]獲得歡喜如意稱心[18]又法若欲令曷囉(二合)闍歡喜者當取[19]曷囉(二合)闍園內樹枝呪二十一遍擲置園中[20]即得歡喜

又法若欲降伏惡人怨[21]家者當呪苦[A1]楝木二十一遍[22]一呪一燒即得歸伏

又法若有神鬼難調伏者取安悉香及白芥子呪二十一遍擲火中燒一切神鬼病者自然降伏若有疫病流行當作四肘水曼荼羅取好牛酥呪一百八遍火中燒之一切災疫[23]悉皆消滅又取酥少分與疫病人食之立即除愈[24]昔罽賓國[25]有疫病流行[26]人得病者不過一二日並死有婆羅門真諦[27]起大慈悲心施此法門救療一國疫病應[28]時消滅[29]時行病鬼王[30]應時出離國境[31]故知有驗耳

又法他國侵[32]撓盜賊逆亂起來作前第一總攝身印呪一百八遍一切盜賊自然殄滅[33]又法若一切業報眾生命根盡者作前滅盡定印日日供養燒沈水香誦呪滿一千八十遍[34]得轉其業障昔波羅[35]柰國有[36]一長者唯有一子壽年合得十六[37]至年十五有一婆羅門巡門乞食見其長者愁憂不樂夫妻憔悴面無光澤婆羅門問曰長者何為不樂長者[38]說向因緣婆羅門答曰長者不須愁憂但取貧道處[39]分子得壽年長遠于時婆羅門作此法門一日一夜得閻羅王報[40]長者[41]其子壽年只合十六[42]已十五唯有一年今遇善緣得年八十[43]故來相報[44]爾時長者夫妻歡喜踊躍罄捨家資以施[45]佛法眾僧當知此法不可思議[46]具大神驗以曾入大[47]都會三曼荼羅金剛大道場者不須作[48]曼荼羅唯結印誦呪無願不果[49]速當成佛又法若有女人臨當產時受大苦惱呪酥二十一遍令彼食之必定安樂所生男女具大[50]相好眾善莊嚴宿植德本令人愛敬常於人中受勝快樂

又法若有眾生[51]眼若痛者以菩薩千眼[52]印呪二十一遍[53]以印印眼眼即[54]除愈以此大因緣其人獲得天眼光明徹見上界[55]諸天受勝快樂

[56]又畫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像法謹按梵本造像皆用白[57]廣十肘此土一丈六尺[58]二十肘此土三丈二尺菩薩身作檀金色面有三眼一千臂一一掌[59]中各有一眼彩色中不得著膠以香乳和彩色菩薩頭著七寶[60]天冠身垂瓔珞又一本云此無好[61]大白㲲[62]但取一幅白絹菩薩身長五尺作兩臂依前第五千臂印法亦得供養不要千眼千臂[63]此亦依梵本[64]唯菩薩額上更安一眼即得若欲供養此法門者先須畫像[65]畫像法必須作曼荼羅如法令匠者受八[66]戒齋出入一上廁一洗浴其像作成[1]其畫匠及呪師恐多不如法對像懺悔罪過即安置曼荼羅中即須作法[2]廣設供養[3]滿三七日[4]其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像[5]放大光明過於日月[6]無量無邊普照三千大千世界皆悉大明一切眾生極大重罪一時消滅咸得清淨作此法門者除不至[7]心其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像[8]過去毘婆尸佛亦現作[9]降魔身[10]眼各出一佛以為賢劫千佛[11]千臂各各[12]化出一[13]輪王為千代轉輪聖王此菩薩降魔身中最為第一[14]爾時世尊告觀世音菩薩我以佛神力窮劫廣說不能得盡爾時觀世音菩薩聞佛說已歡喜信受作禮而退

灌頂印

先二大母指屈於掌中捻無名指無名指中節相背二小指頭相拄二中指直竪頭相拄二頭指屈各捻中指背上即呪曰

(一)步三末囉(二)蘇摩鹽莎訶(三)

誦呪二十一遍自灌其頂還復如故若欲續驗每日平旦於盆上結印誦呪持呪之人犯欲及五辛等穢當誦此呪解[15]

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呪經卷上


校注

[0090001] 【原】明本此經與麗本異同甚繁故別載 [0090002] 唐【大】大唐【宋】唐大【元】 [0090003] 三藏【大】*〔-〕【宋】【元】* [0090004] 門【大】門釋【元】 [0090005] 譯【大】奉詔譯【元】 [0090006] 悉【大】悉皆【宋】 [0090007] 因【大】〔-〕【宋】 [0090008] 已【大】以【宋】【元】 [0090009] 親近【大】〔-〕【宋】【元】 [0090010] 成【大】〔-〕【宋】【元】 [0090011] 大眾【大】〔-〕【宋】【元】 [0090012] 此【大】〔-〕【宋】【元】 [0090013] 根本大身呪【大】千臂千眼觀世音菩薩大身呪第一【宋】【元】 [0090014] 囉【大】*羅【宋】* [0090015] 切【大】*反【宋】【元】* [0090016] 弭【大】彌【宋】【元】 [0090017] 唎【大】利【宋】【元】 [0090018] 嚩【大】*縳【宋】【元】* [0090019] 去聲【大】〔-〕【宋】【元】 [0090020] 九【大】九去【宋】【元】 [0090021] 耶【大】也【宋】那【元】 [0090022] 聲【大】*〔-〕【宋】【元】* [0090023] 耶【大】耶(上)【宋】【元】 [0090024] 皆肥麼【大】肥可【宋】【元】 [0090025] 聲【大】去【宋】【元】 [0090026] 聲長【大】長聲【宋】【元】 [0090027] 毒【大】素【宋】 [0090028] 二合【大】〔-〕【元】 [0090029] 薩【大】薩(二合)【元】 [0090030] 重【大】重二合【宋】【元】 [0090031] 切【大】〔-〕【宋】【元】 [0090032] 𧹞【大】舸𧹞【宋】 [0090033] 哆【大】多【宋】 [0090034] 丁舸切【大】〔-〕【宋】 [0090035] 切【大】反【元】 [0090036] 麼【大】摩【宋】【元】 [0090037] 短【大】知短【宋】 [0090038] 毘那舍娜【大】毘那毘那舍𡌈舍𡌈【宋】【元】 [0090039] 囉【大】囉(三十二)【宋】【元】 [0090040] 一【大】二【宋】【元】 [0090041] 沙【大】廢沙【宋】【元】 [0090042] 三十二【大】〔-〕【宋】【元】 [0090043] 迦【大】婆迦【宋】【元】 [0090044] 揭【大】羯【宋】【元】 [0090045] 嚩【大】*縳【宋】* [0090046] 重引【大】重三十九【宋】 [0090047] 三十九【大】〔-〕【宋】 [0090048] 植【大】殖【宋】【元】 [0090049] 引【大】〔-〕【宋】【元】 [0090050] 切【大】音【宋】【元】 [0090051] 舍【大】多舍【宋】 [0090052] 哆【大】*多【宋】【元】* [0090053] 𠻗【大】唎【宋】【元】 [0090054] 舍【大】捨【宋】【元】 [0091001] 囉【大】*羅【宋】*【元】 [0091002] 二合引【大】引二合【宋】【元】 [0091003] 囉【大】囉(列遮反)【宋】 [0091004] 短【大】短音【宋】【元】 [0091005] 毘【大】毘(引)【宋】【元】 [0091006] 羅【大】羅吠唎【宋】【元】 [0091007] 誕【大】誕(長)【宋】【元】 [0091008] 多【大】跢得可反【宋】【元】 [0091009] 跢【大】哆【宋】【元】 [0091010] 重【大】〔-〕【宋】【元】 [0091011] 些【大】*縒【宋】【元】* [0091012] 度【大】*覩【宋】* [0091013] 引【大】〔-〕【宋】【元】 [0091014] 短【大】〔-〕【宋】【元】 [0091015] 羅【大】囉【宋】【元】 [0091016] 祁【大】*祇【宋】【元】* [0091017] 囄【大】*離【宋】* [0091018] 音母【大】母音【宋】【元】 [0091019] 近佛音【大】〔-〕【宋】 [0091020] 去聲引【大】〔-〕【宋】【元】 [0091021] 伽馱耶【大】∞喝娑【宋】 [0091022] 喝娑【大】∞伽馱耶【宋】 [0091023] 毘去聲【大】毘馱【宋】【元】 [0091024] 三【大】二【宋】【元】 [0091025] 嚩【大】縳【宋】【元】 [0091026] 那【大】那(八十三)【宋】 [0091027] 八十三【大】〔-〕【宋】 [0091028] 覩【大】杜【宋】 [0091029] 徵【大】胝【宋】 [0091030] 迦【大】覩嚕徵知起反覩魯徵摩訶曼荼拏迦【宋】【元】 [0091031] 哆【大】多【宋】【元】 [0091032] 此【大】爾時觀世音菩薩摩訶薩說此【宋】【元】 [0091033] 仗【大】杖【宋】【元】 [0091034] 若得覩【大】此陀羅尼【宋】 [0091035] 此【大】彼【宋】【元】 [0091036] 惡【大】諸惡【宋】【元】 [0091037] 中【大】趣【宋】【元】 [0091038] 若坐若行若住【大】若行住坐【宋】【元】 [0091039] 一【大】一滿【宋】【元】 [0091040] 尼【大】尼呪【宋】【元】 [0091041] 即得【大】見人當證【宋】【元】 [0091042] 地【大】初地【宋】【元】 [0091043] 佛【大】佛憶念攝受【宋】【元】 [0091044] 處【大】處親奉諸佛【宋】【元】 [0091045] 前【大】〔-〕【宋】 [0091046] 處諸【大】〔-〕【宋】 [0091047] 得【大】得作之【宋】 [0091048] 檀【大】檀香塗地【宋】 [0091049] 白【大】〔-〕【宋】 [0091050] 磨【大】摩【宋】【元】 [0091051] 於佛所【大】〔-〕【宋】 [0091052] 當【大】當舉頭【宋】【元】 [0091053] 熟【大】就【宋】 [0091054] 於【大】〔-〕【宋】【元】 [0091055] 即得水還【大】水即【宋】【元】 [0091056] 之【大】所患【宋】【元】 [0091057] 就【大】〔-〕【宋】【元】 [0091058] 總【大】*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總【宋】【元】* [0091059] 以【大】〔-〕【宋】【元】 [0091060] 髆【大】膊【宋】 [0091061] 二合【大】〔-〕【宋】【元】 [0091062] 怛【大】怛那三合怛【宋】【元】 [0091063] 婆【大】波【宋】【元】 [0091064] 四二合【大】二合四【宋】【元】 [0091065] 嚕【大】盧【宋】【元】 [0091066] 十一【大】〔-〕【宋】【元】 [0091067] 壓【大】*押【宋】* [0092001] 往【大】〔-〕【宋】【元】 [0092002] 佛【大】〔-〕【宋】 [0092003] 為【大】〔-〕【宋】 [0092004] 哆【大】跢【宋】【元】 [0092005] 堙【大】*𤧕【宋】【元】* [0092006] 夷【大】曳【宋】【元】 [0092007] 羅【大】囉【宋】【元】 [0092008] 麼【大】摩【宋】【元】 [0092009] 解【大】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解【宋】【元】 [0092010] 以【大】指【宋】【元】 [0092011] 脫【大】脫神通每以此法供養得見十方諸佛了然目前【宋】 [0092012] 千【大】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千【宋】【元】 [0092013] 指【大】〔-〕【宋】 [0092014] 搏【大】*博【宋】* [0092015] 諸【大】〔-〕【宋】 [0092016] 百【大】百千【宋】 [0092017] 囉【大】羅【宋】【元】 [0092018] 涅【大】濕【宋】 [0092019] 五【大】〔-〕【宋】【元】 [0092020] 千【大】菩薩千【宋】【元】 [0092021] 通【大】菩薩通【宋】【元】 [0092022] 印【大】成印【宋】 [0092023] 拄【大】*跓【宋】* [0092024] 托【大】*託【宋】【元】* [0092025] 八【大】方便八【宋】 [0092026] 呼【大】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呼【宋】【元】 [0092027] 呼【大】菩薩呼【宋】【元】 [0092028] 蝕【大】食【宋】【元】 [0092029] 酥【大】*蘇【宋】* [0092030] 歡【大】菩薩歡【宋】【元】 [0092031] (菩薩眾)八字【大】〔-〕【宋】 [0092032] 漱【大】嗽【宋】【元】 [0092033] 國土諸【大】〔-〕【宋】 [0092034] 乞【大】菩薩乞【宋】【元】 [0092035] 入【大】菩薩入【宋】【元】 [0092036] 恒【大】乃有恒【宋】【元】 [0092037] 前【大】〔-〕【宋】 [0092038] 請【大】菩薩請【宋】【元】 [0092039] 五【大】〔-〕【宋】【元】 [0092040] (在山處)八字【大】〔-〕【宋】 [0092041] (起基其)四十二字【大】〔-〕【宋】【元】 [0092042] 安【大】開【宋】【元】 [0092043] 東【大】東方【宋】【元】 [0092044] 西【大】西方【宋】【元】 [0092045] 北【大】北方【宋】【元】 [0093001] 像【大】〔-〕【宋】 [0093002] 葷【大】熏【宋】【元】 [0093003] 香【大】樹【宋】 [0093004] 酥【大】*蘇【宋】*【元】 [0093005] 等【大】〔-〕【宋】【元】 [0093006] (每日暮)二十九字【大】最好者【宋】【元】 [0093007] 養【大】養比來見諸呪師作壇皆地作法呼召一切皆上圖畫像形今案梵本無如此事但知【宋】【元】 [0093008] 昧【大】昧何勞假設【宋】【元】 [0093009] 意【大】〔-〕【宋】【元】 [0093010] 耶【大】耶此語智通親自供養蒙作此問以此錄之【宋】【元】 [0093011] 又【大】若蒙受記之時唯願發殷勤心無求名利所願須救一切眾生觀同一子又【宋】【元】 [0093012] (法壇切)八字【大】〔-〕【宋】【元】 [0093013] 之【大】耳【宋】【元】 [0093014] 又法【大】通翻此法與玄譽受學【宋】【元】 [0093015] 稱心【大】訖即燒焚却此本自外更無如此供養一切陀羅尼法門悉皆成就【宋】【元】 [0093016] 之【大】〔-〕【宋】【元】 [0093017] (獲得心)八字【大】〔-〕【宋】【元】 [0093018] 又法【大】*〔-〕【宋】【元】* [0093019] 曷【大】喝【宋】【元】 [0093020] 即【大】〔-〕【宋】【元】 [0093021] 家【大】〔-〕【宋】 [0093022] 一呪一燒【大】火中燒之【宋】【元】 [0093023] (悉皆疫)十一字【大】〔-〕【宋】【元】 [0093024] 昔【大】昔有【宋】【元】 [0093025] 有疫病【大】疫患【宋】【元】 [0093026] 人【大】〔-〕【宋】【元】 [0093027] (起大國)十三字【大】將此法行【宋】【元】 [0093028] 時【大】時即得【宋】【元】 [0093029] 時【大】〔-〕【宋】【元】 [0093030] 應時【大】〔-〕【宋】【元】 [0093031] 故【大】〔-〕【宋】【元】 [0093032] 撓【大】繞【宋】 [0093033] 又法【大】*〔-〕【宋】【元】* [0093034] 得【大】當【宋】【元】 [0093035] 柰【大】〔-〕【宋】【元】 [0093036] 一【大】〔-〕【宋】【元】 [0093037] 至年【大】歲至【宋】【元】 [0093038] 說向【大】向說【宋】【元】 [0093039] 分子得【大】分得子【宋】【元】 [0093040] 云【大】〔-〕【宋】【元】 [0093041] 其【大】〔-〕【宋】【元】 [0093042] 已【大】有【宋】 [0093043] 故來相報爾時【大】〔-〕【宋】 [0093044] 爾時【大】〔-〕【元】 [0093045] 佛法【大】〔-〕【宋】 [0093046] 具大神驗【大】〔-〕【宋】【元】 [0093047] 都會【大】〔-〕【宋】【元】 [0093048] 曼荼羅【大】*壇【宋】【元】* [0093049] 速當成佛【大】若有善男子觀世音菩薩前常誦念此呪其威不可思議【宋】【元】 [0093050] 相好【大】好相【宋】 [0093051] 眼若【大】有眼【宋】【元】 [0093052] 印【大】印印【宋】【元】 [0093053] 以【大】以以母陀羅尼【宋】【元】 [0093054] (除愈眼)十三字【大】〔-〕【宋】【元】 [0093055] 諸天受勝快樂【大】種種天人勝快處【宋】【元】 [0093056] (又畫薩)十一字【大】次說畫【宋】【元】 [0093057] 㲲【大】*疊【宋】* [0093058] 二【大】長二【宋】【元】 [0093059] 中【大】〔-〕【宋】【元】 [0093060] 天【大】〔-〕【宋】【元】 [0093061] 大【大】〔-〕【宋】【元】 [0093062] 但取【大】大者但【宋】【元】 [0093063] 此【大】此法【宋】【元】 [0093064] 唯【大】准【宋】【元】 [0093065] 畫【大】〔-〕【宋】 [0093066] 戒【大】戒日日持【宋】【元】 [0094001] (其畫即)十八字【大】〔-〕【宋】【元】 [0094002] 廣設【大】設廣【宋】【元】 [0094003] 滿【大】滿足【宋】【元】 [0094004] 其【大】〔-〕【宋】【元】 [0094005] 放【大】必放【宋】【元】 [0094006] (無量者)三十七字【大】〔-〕【宋】【元】 [0094007] 心【大】心者【宋】【元】 [0094008] 法【大】法武德年中中天竺婆羅門瞿陀提婆將此像本來進入內即不出通案梵本只言千眼千臂更無釋名又案梵本菩薩【宋】【元】 [0094009] 降【大】降伏【宋】【元】 [0094010] 眼【大】眼中【宋】【元】 [0094011] 也【大】〔-〕【宋】【元】 [0094012] 化【大】化作【宋】【元】 [0094013] 輪王為千代【大】〔-〕【宋】【元】 [0094014] (爾時退)四十二字【大】法門我若廣說者窮劫不盡【宋】【元】 [0094015] 之【大】之爾時世尊告觀世音菩薩我以佛神力窮劫廣說不能得盡【宋】【元】
[A1] 楝【CB】棟【大】(cf. T20n1089_p0220a02)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