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諸佛境界攝真實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薄伽梵妙善成就金剛威德三摩耶智、種種希有最勝功德;已能獲得一切如來灌頂寶冠,超過三界;已能證入一切如來妙觀察智大瑜伽法,無礙自在;已能成就一切如來微妙智印,於所作事善巧成[2]就,諸有情類種種願求,隨其所樂皆令滿足。大慈毘盧遮那如來體性常住,無始、無終,三業堅固,猶若金剛,十方諸佛咸共尊重,一切菩薩恭敬讚歎。
時薄伽梵住妙高山頂三十三天帝釋宮中摩訶摩尼最勝樓閣——三世諸佛常說法處,□□[3]柔軟如兜羅綿,白玉所成,色瑩珂雪。有妙樓閣七寶莊嚴,寶鐸、寶鈴處處懸列,微風吹動出微妙音,繒蓋、幢幡,華鬘、瓔珞、半滿月等而為嚴飾,光明照曜遍於虛空,無數天仙咸共稱讚——與大菩薩摩訶薩眾、十六俱胝那庾多百千菩薩眷屬俱。其名曰:[4]金剛藏菩薩、金剛弓菩薩、金剛善哉菩薩、金剛胎菩薩、金剛威德菩薩、金剛幢菩薩、金剛笑菩薩、金剛眼菩薩、金剛受持菩薩、金剛輪菩薩、金剛語言菩薩、金剛羯磨菩薩、金剛精進菩薩、金剛摧伏菩薩、金剛拳菩薩,如是等十六菩薩摩訶薩,一一各有一億那庾多百千菩薩以為眷屬。
復有四金剛天女,其名曰:金剛燒香天女、金剛散花天女、金剛然燈天女、金剛塗香天女。如是等金剛天女,一一各有一千金剛天女為眷屬俱。
復有四金剛天,其名曰:金剛鉤天、金剛索天、金剛鎖天、金剛鈴天。如是等金剛天,一一各有一千金剛天為眷屬俱。
復有忉利天主釋提桓因、大梵天王、摩醯首羅等諸大天王,及三十三天無數天子,無量俱胝那庾多諸天[A1]婇女,種種歌舞一心供養。
復有恒河沙數無量無邊一切化佛,現閻浮提遍滿虛空,一一如來示現無邊廣大佛剎,彼佛剎中一一如來無量無數海眾菩薩賢聖圍繞,說此大法。
爾時,毘盧遮那如來盡虛空界常住不變,觀察海會如大象王,入於遍滿一切虛空覺悟本性智慧希有金剛三昧。入三昧已,從胸臆中放青色光,照于東方無量世界如紺琉璃。從其面門乃至足指,一[5]一毛孔發青色光,此等光明合成一色,靡不周遍——下至阿鼻地獄,上至阿迦膩吒天。彼諸世界無量化佛,一一化佛示現無邊廣大佛剎。彼諸佛剎中,一一如來無量無邊海會菩薩大眾圍繞,說此大法。黑闇世界、無日月處諸有情等,乃至生盲,悉蒙光照,得見毘盧遮那如來一切化佛,永盡眾苦,受無量樂。
爾時,如來從定起已,復入一切虛空極微塵數出生金剛威德大寶三昧。入三昧已,從右肩上放金色光,[6]照于南方無量世界。從頂至足,一一毛孔放此光明,如是光明合成一色,照於南方靡不周遍。彼諸世界無量化佛,彼等諸佛示現無邊廣大佛剎。彼等佛剎一一如來無量無邊海會菩薩大眾圍繞,說此大法。黑闇世界、無日月處一切眾生,乃至生盲,悉蒙光照,得見毘盧遮那如來及以化佛,眾苦皆除,受無量樂。
爾時,如來從定起已,復入一切如來諸法本性清淨蓮華三昧。入三昧已,從其背上放紅蓮華色光,照于西方無量世界,乃至一切毛孔放紅蓮華色光遍照西方,盡虛空界合成一色,靡不周遍。彼等世界無量化佛,彼諸化佛現不可說廣大佛剎。彼等佛剎一一如來無量無邊海會菩薩大眾圍繞,說此大法。黑闇世界、無日月處一切眾生,乃至生盲,悉蒙光照,得見毘盧遮那如來及以諸佛,永滅眾苦,受無量樂。
爾時,如來從此定起,復入一切如來摩訶菩提金剛堅牢不空最勝成就種種事業三昧。入三昧已,從左肩上放五色光,照于北方無量世界。一切身分乃至毛孔放五色光,遍滿北方,盡虛空界合成一色,靡不周遍。彼諸世界無量化佛,彼諸如來示現難思廣大佛剎。彼等佛剎一一如來無量無邊海會菩薩大眾圍繞,說此大法。黑闇世界、無日月處一切眾生,乃至生盲,悉蒙光照,得見毘盧遮那如來及十方界一切諸佛,是等眾生永離眾苦,受無量樂。
爾時,如來從此定起,復入遍滿一切極虛空際現諸境智能善調伏盡眾生界最勝三昧。入三昧已,從於頂上放白色光,照于十方無量世界一切佛剎,靡不周遍。前之所放四種光明從四方來入此光內,遍滿虛空。微塵沙數諸佛、菩薩、無邊諸天眾,見是光明歎未曾有,各作是念:「以何因緣現此瑞相?」
爾時,佛薄伽梵——無始無終寂靜大聖主,護念眾生最勝大仙,擁護世界,利益有情,能為父母,拔生死苦,有大方便,最勝安樂,大慈大悲,具他心智——大毘盧遮那如來,觀察大眾心之所疑,普告一切大會諸菩薩摩訶薩言:「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今演說『摩訶瑜伽諸佛祕密心地法門諸佛境界攝真實經』,永斷汝等所有疑網,唯修此法得成佛道。此法善能引導一切菩薩摩訶薩坐菩提樹,此法即是諸佛根本,是法能滅一切惡業,是法能滿一切所願,是法能竭一切眾生生老病死憂悲苦海,是法能過生死曠野,是法能靜生死波濤,此法即是諸佛種子,此法即是建大法幢,此法即是大師子座,此法即是無上法輪,此法即是能照生死長夜黑暗大智慧炬,此法即是吹大法螺,此法即是擊大法鼓,此法即是大師子吼,能摧外道。」
爾時,大會無量無邊一切化佛、十六俱胝那庾多諸菩薩摩訶薩、忉利天主釋提桓因、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夜摩天子、都史多天子、樂變化天子自在天子,及以他方無數世界百千萬億俱胝那庾多天子,親對佛前,聞《諸佛境界大瑜伽大乘對法諸佛祕密攝真實經》名,歡喜踊躍,得未曾有,心生愛樂,各各脫身所著天衣,手執衣裓旋轉空中以供養佛。亦以天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花、曼[1]殊沙花、摩訶曼殊法花供養諸佛及諸大會,復以諸天上妙伎樂百千萬種於虛空中供養諸佛,復雨天上種種妙花——所謂瞻蔔迦花、蘇摩那花、阿提目多迦花、婆利師迦花等——供養於佛及諸大會。
爾時,大眾聞此經名,無量眾生獲大利益,恒河沙眾生得無生法忍,或有菩薩得歡喜地、或有菩薩得離垢地、或有菩薩得發光地、或有菩薩得焰慧地、或有菩薩得難勝地、或有菩薩得現前地、或有菩薩得遠行地、或有菩薩得不動地、或有菩薩得善慧地、或有菩薩得法雲地,復有無量無邊諸天子等發菩提心,永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諸佛境界攝真實經出生品第二
爾時,佛薄伽梵大毘盧遮那如來住普賢心,頂上寶冠現難思事,一切化佛影現其中——是諸如來大觀自在,得大法智波羅蜜多、一切如來毘須羯磨不空無礙,能所作事皆得善巧,一切心願無不[3]滿足——依大神力,一切佛體安自心中莊嚴法身。
是時如來入一切諸佛普賢菩薩三摩耶出生金剛薩埵廣大威德三昧,從定起已,於自心中出生祕密真言曰:
「[4]
唵(一) 縛(去) 日囉(二合)(二) 薩 怛婆(二合)(三)」爾時,毘盧遮那如來說此諸佛境界真實瑜伽祕密心地法時,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六種震動,妙高山頂三十三天帝釋宮中大摩尼寶最勝樓閣亦復震動,天雨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花、曼殊沙花、摩訶曼殊沙花而散佛上及諸大眾。
時諸大眾見此十方無量無數恒河沙等諸佛剎土六種震動、并見妙高山頂帝釋宮中大摩尼寶最勝樓閣六變震動,而作是念:「今者如來現大神變,以何因緣而有此瑞?」
爾時,如來知諸大會心之所念,而告之言:「汝等於此莫生疑惑,我今已說是深妙法——三世諸佛心中之心。一切佛法攝入此經、一切佛法從此經出,是法名為『一切如來真實境界大乘瑜伽微妙對法』,此是一切如來之心金剛真言最勝祕密。」
爾時,從諸佛心出是法已,即是時薄伽梵普賢陀羅尼此祕密法變成無量無數圓滿月輪,此滿月輪能令眾生大菩提心皆得清淨。此等無數圓滿月輪在於一切如來左右,從此月輪現諸如來無量無數大智金剛。此大智金剛從滿月出,復入毘盧遮那如來心中,依金剛薩埵三昧妙堅固力及一切如來大威德力故,無量無數智慧金剛合成一聚,量等虛空,現大光鬘。如是光鬘即得變成一切如來妙身語意堅牢智性五股金剛,從諸佛心出,住於毘盧遮那如來兩手掌中。從此金剛出種種色光金剛相貌,無量無數光明遍滿一切世界,平等無礙。此金剛光復從口出,現十方界微塵數等一切如來無礙法身,遍法界海。以何因緣遍滿法界?謂諸如來得平等慧及大神通,現能覺悟一切眾生,令發無上大菩提心,善能成就普賢難思種種妙行,一切如來因種性力善能親近、恭敬、供養大菩提樹,能滅一切惡魔波旬,證大菩提,自能覺悟、能轉無上最妙法輪,乃至能護盡虛空界一切眾生,能作一切利益安樂。一切如來善能成就大智神通最勝悉地,一切如來善能示現種種神通,依普賢三昧體及金剛三昧微妙堅牢和合力故,出現普賢大菩薩身。爾時,普賢菩薩立於毘盧遮那如來心中,而說偈言:
爾時,普賢大菩薩從毘盧遮那如來心中出,對諸佛前坐月輪中,右手執金剛杵轉於掌內。是時毘盧遮那如來入一切如來金剛不壞智大三摩耶三昧,依是三昧力為普賢菩薩令得諸佛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蘊微妙大法輪利益眾生大方便力智大三摩耶,救護一切、盡眾生界一切自在主、一切大安樂深心愛樂,乃至一切如來平等性智、最勝神通、大乘對法、最勝悉地如是等果。是一切如來悉地金剛,為欲授與普賢大菩薩手故、為欲授與一切如來轉輪王體故、為欲授與一切如來不可思議佛事業故、為欲授與寶冠白繒灌頂故,毘盧遮那如來以自兩手授與金剛印。時一切如來與名字灌頂,號金剛手。爾時,金剛手菩薩摩訶薩得此金剛已,右手執金剛杵轉於掌中,安置當心,而說偈言:
[1]諸佛境界攝真實經金剛界大道場品第三
爾時,金剛手菩薩摩訶薩承佛威神,觀察十方無量無邊塵數世界一切眾生如觀掌中阿摩勒果,為眾生故,生大悲心,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而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間諸有情類,或有貪著財寶、或有貪著飲食、或有貪著五欲憎嫌三寶、或有愛樂歌舞恣情遊戲,是等眾生未曾見聞真實妙法,入於邪見外道法中而不修習諸佛梵行。彼諸眾生廣造惡業、作地獄因,一切餘法不能救度,唯有金剛界大曼陀羅無上大法善能救護。何以故?若有眾生造種種罪,當墮地獄、餓鬼、畜生及八難處,唯有此法而能拔濟。若有眾生希望一切最勝安樂,唯此祕密善能圓滿。復有眾生愛樂正法,願求一切如來淨戒、三昧、智慧、最勝悉地,此祕密法為方便行。曾多佛所修種種行,求於禪定、解脫等果,如是眾生易入此曼陀羅,即便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況世間福樂果報?今者,世尊發起最勝大慈悲心,為斯等事,今當演說陀羅尼法。」
爾時,佛薄伽梵告金剛手菩薩言:「善哉,善哉。金剛手!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汝起大悲,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示如實道。善男子!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今為汝次第廣說此曼陀羅大道場法。
「善男子!若有修學諸佛境界此金剛界瑜伽大曼陀羅法[A2]者,最初第一作何等事?瑜伽行者最初入道場時,先結滅罪印,以左右大母指頭指更互相叉,以左右中指直竪,次以二中指頭相屈,更互拄著其左右無名指,小指如大拇指頭指更互相叉,即持真言。如此名為三業祕密真言,曰:
「 [2] 唵(一) 薩縛(去二合)(二) 婆(去) 縛([A3][3A]三) 輸 陀(大聲)(四) 薩 嚕縛(去二合)(五) 那 魯磨(二合大聲)(六) 薩縛(去二合)(七) 婆(去) 縛(八) 戍 度(九)
吽(大聲)(十)」「持一遍已,作如是想:『一切諸法本性清淨,我及眾生亦本性清淨。』作是想已,復次,瑜伽行者結金剛合掌印,先合二掌,次十指頭更互相叉,以右押左,即是金剛合掌印,一切印法皆從此生。持真言曰:
「
唵(一) 縛 日囒(去二合)(二) 惹 哩(三)「持真言已,印身五處——一、頂上,二、右肩上,三、左肩上,四、心上,五、喉上。于時行者以此金剛合掌之印加持五處,即時身上被金剛甲。行者及弟子身心堅固悉得安穩,一切惡鬼、毘那夜迦不得其便。
「復次,喻伽行者結金剛縛印,不解其前金剛合掌印,左右十指更互相握,以右五指堅握左手、以左五指堅握右手,如縛著相。持真言曰:
「
唵(一) 縛(去) 日囉(二合)(二) 曼 陀([A4][3B]三) 怛喇吒(三合反舌半音)(四)「最後三字重持三遍,每習三字一遍,左右中指直竪,彈指一遍,如是至三。于時行者持真言已,作想:『我身及諸眾生身中所有一切煩惱悉皆除滅,內外[1]清淨猶如虛空,堪為諸佛菩薩住處,一切毘那夜迦、諸鬼神等悉皆遠離,四攝、十善、十波羅蜜……一切善業皆[2]隨圓滿,猶如眾流入於大海。』作是想已,復次,瑜伽行者將入道場,雙膝著地,合掌禮拜,結覺起印。[3]先結金剛拳,次以左右小指更互相鉤,以右鉤左,次舒左右頭指,其頭相拄,而作是想:『如今毘盧遮那如來勅于十方世界微塵沙數諸佛菩薩及賢聖眾,令止一切三昧說法等事,來集道場觀察行者,同共攝受利益眾生。』作此觀已,仰印向外,持真言曰:
「
唵(一) 縛(去) 日盧(二合)(二) 底 [4]瑟吒([5]二合)(三)「復次,瑜伽行者結金剛拳印,先以左拳安心之上,次以右拳出於外邊,次舒左拳頭指,又舒右拳頭指向外。持真言曰:
「
吽「持此真言一遍,即作此想:『逐我身中并道場內所有毘那夜迦、一切惡鬼神等。』行者持此真言時,右拳頭指向外搖動,是驅逐相即名。
「遣出魔等已,復次,瑜伽行者結金剛鉤印,先作金剛縛印,次舒右手頭指,少屈,想作鉤印,請諸佛、菩薩、一切聖眾。持真言曰:
「
唵(一) 縛(去) 日羅(二合)(二) 虞 遮 惹(入聲)(三)「纔持此真言,一切諸佛、菩薩、聖眾降臨。
「復次,瑜伽行者作集會印,先以兩手結金剛拳,次以左拳安右[6]膝上,次以右拳[7]臆上交臂束心,即作是想:『一切如來菩薩聖眾皆悉集會。』作此觀已,持真言曰:
「
唵(一) 縛(去) 日羅(二合)(二) 沙 摩 惹(引)(三)「持此真言已,即作是想:『諸佛菩薩既集會已,發歡喜心。』不搖兩臂,唯以左右拇指頭指三遍彈指。」爾時,如來而說偈言:
諸佛境界攝真實經卷上[8]
校注
[0270001] 【原】縮刷大藏經,【甲】嘉承二年寫高山寺藏本,【乙】黃檗版淨嚴等校訂加筆靈雲校本[塚-豖+(一/豖)]本賢曉氏藏本,黃檗版本以朱或墨校讐註記 [0270002] 就【大】,辨【甲】 [0270003] 柔【大】,其他柔【校異-甲】 [0270004] 原本及乙本冠註曰金剛藏菩薩之下恐欠一菩薩之名,但乙本以朱書之 [0270005] 一【大】,切【甲】 [0270006] 照【大】,遍照【甲】 [0271001] 殊檗本作珠* [0271002] 諸佛境界攝真實經八字檗本闕之乙本以朱加之 [0271003] 滿【大】,具【甲】 [0271004] 甲本無梵字以下同 [0272001] 諸佛已下八字檗本闕之乙本以朱加之 [0272002] 字乙本以朱加之 [0272003A] 三【大】,二合三【甲】 [0272003B] 三【大】,二合三【甲】 [0273001] 清檗本作請 [0273002] 隨【大】,從【甲】 [0273003] 先檗本作光 [0273004] 瑟【大】,瑟(二合三)【甲】 [0273005] 二合三【大】,〔-〕【甲】 [0273006] 膝【大】,臆【考偽-原】【考偽-乙】 [0273007] 臆【大】,左臆【考偽-原】【考偽-乙】 [0273008] 甲本奧書曰嘉承二年四月於靜定房以御本書了一交了以同御本移點了僧林覺之本【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8 冊 No. 868 諸佛境界攝真實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9-1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毛佩君、廖予安、廖予慈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