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卷上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時有眾多大苾芻眾,在安適堂同集會坐,作如是類往復談論言:「諸大德!世尊曾以無量異門,說十二分甚深緣起,於彼最初宣說無明,以為緣性。何因緣故,一切煩惱諸行緣中,唯說無明以為緣性?於此無明見何殊勝?」由是因緣便興諍論。
于時世尊,遊於天住,以超過人清淨天耳,聞如是事。於日晚時從宴坐起,詣安適堂,在大眾前敷如常座,結[4]加趺坐,以清美音告諸大眾:「汝等何故集此堂中而興諍論?汝等今者,為何所論於此集會?」
時諸大眾白言:「世尊!我等集此,作如是類往復談論言:『諸大德!世尊曾以無量異門[5]說十二分甚深緣起,於彼最初,宣說無明以為緣性。何因緣故,一切煩惱諸行緣中,唯說無明以為緣性?於此無明見何殊勝?』世尊!我等由是因緣便興諍論,我等今者為論是事於此集會。」作是語已。
爾時世尊告彼大眾:「我有如是分別緣起初勝法門,汝應諦聽極善作意,當為汝說。云何名為分別緣起初勝法門?謂十一種殊勝事故,於緣起初,宣說無明以為緣性。何等十一?謂所緣殊勝、行相殊勝、因緣殊勝、等起殊勝、轉異殊勝、邪行殊勝、相狀殊勝、作業殊勝、障礙殊勝、隨縛殊勝、對治殊勝。」
爾時眾中有一苾芻,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禮佛,白言:「世尊!云何無明所緣殊勝?」
世尊告曰:「無明所緣,即是一切若因若果有眾過患諸雜染品,及以一切若因若果有眾功德諸清淨品,是名無明所緣殊勝。」
復言:「世尊!云何無明行相殊勝?」
世尊告曰:「如是無明隱覆真實、顯現虛妄以為行相。是名無明行相殊勝。」
復言:「世尊!云何無明因緣殊勝?」
世尊告曰:「如是無明,普於一切煩惱雜染、諸業雜染、諸生雜染,能作因緣根本依處。云何一切煩惱雜染?謂略有三煩惱品類,普攝一切煩惱雜染,謂無知煩惱、猶[1]預煩惱、顛倒煩惱。云何一切諸業雜染?謂略有三自相差別(身、語、意業)及三障礙對治差別(謂福、非福及不動業),普攝一切諸業雜染。云何一切諸生雜染?謂略有三依止三受(謂樂及苦、不苦不樂)所起三苦(壞苦、苦苦及以行苦),普攝一切諸生雜染。云何無明普於一切煩惱雜染、諸業雜染、諸生雜染,能作因緣根本依處?謂於諸諦有二種愚,能令一切煩惱雜染,未生而生,生已增廣;及令一切諸業雜染,未生而生,生已積集;亦令一切諸生雜染,未生而生,生已不轉。是故我說如是無明,普於一切煩惱雜染、諸業雜染、諸生雜染,能作因緣根本依處,是名無明因緣殊勝。」
復言:「世尊!云何無明等起殊勝?」
世尊告曰:「謂此無明,或愚當來苦諦所攝後有自體,或愚現法苦諦所攝已得自體,如是愚者,或有能引所引緣起,或有能生所生緣起。此二緣起,即以愚於當來現法自體無明作等起緣。」
復言:「世尊!云何能引所引緣起?」
世尊告曰:「第一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是名能引所引緣起。」
復言:「世尊!云何能生所生緣起?」
世尊告曰:「第二無明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是[2]名能生所生緣起。」
復言:「世尊!云何名為第一無明與其能引所引緣起作等起緣?」
世尊告曰:「謂有一類,愚於當來後有自體,即便發起[3]後有希求。由愚所生後有希求,便於後有見勝功德。若於現法執著可愛、不可愛境,邪分別故,造非福行。彼於資具生貪著故,或於怨憎生瞋恚故,及彼相應不能決了功德過患,放逸愚故,造斯惡行。即於後世所有過失不能思惟,不能解了行相,無明能作如是非福行緣。若於後有見勝功德,或見出離,便造福行或不動行。彼依教法或依[4]誨法,發起思擇及修習故,能造斯行。應知如是思擇修習雖在善心,然不如理作意思惟,故是後有愚癡所引,謂於後有見勝功德,癡覆藏故,及見出離,癡覆藏故。如是非福、福、不動行,障礙對治,與六識身俱生俱滅,能於現在已得生滅異熟識中安置諸行。三種習氣由此方便,攝受後有新生種子。攝受後有新種子故,於當生中所起後有所攝名色、六處、觸、受次第而生。此名色等,於現已得異熟識中,但起因性未有果性,是故但名所引緣起。如是名為第一無明與其能引所引緣起作等起緣。」
復言:「世尊!云何名為第二無明與其能生所生緣起作等起緣?」
世尊告曰:「謂有一類,愚於現在已得自體,於六觸處為緣生受,便起味著。由味著故,希求當來如是類受。由希求故,於追求時便起於取,樂受所起愛為緣故,發生欲取。言欲取者,謂於諸欲妄分別貪。此為上首,此為前行,便有欲界一切煩惱。若復以其苦受為緣,生無有愛,厭離俱行非理所引,厭離相應,依止此愛,不正方便求無有時,即便發起出離惡見、定期惡見,及此二種所依惡見。由此義故,名愛緣取。若即以此取為所依,不離欲貪而命終者,由此諸見及與欲界一切煩惱,名有欲界愛為緣取。若離欲貪,或離色貪,彼色界愛或無色愛便得生處。彼於色界或無色界煩惱轉時,發起色界、無色界取,由此諸色、無色煩惱及彼諸見,名有色界愛為緣取,及無色界愛為緣取。彼由如是愛為緣取,先得種種行所熏習異熟果識,名為有取。彼由如是取所攝受,先所積集行等種子,若彼彼處諸愛未斷,即彼彼處功能現前,能生後有。由彼行等能有當生,能令生有將入現在,故說名有。由彼取力,行等成有。以是為緣,從此命終,先所引發漸次生起,由此義故,名有緣生。生既生已,先起時分變異名老,於最後邊命盡名死,由是故名生緣老死。如是名為第二無明與其能生所生緣起為等起緣。」
復言:「世尊!何緣不說愛取二種能生緣起與行為緣?」
世尊告曰:「愛取二種自界所行有分齊故。所以者何?欲界愛取,與彼色界或無色界諸不動行為等起緣,不應道理,非境界故。如說欲界愛取二種於不動行,如是色界愛取二種於無色界諸不動行,若無色界愛取二種於欲界行或色界行,及以色界愛取二種於欲界行,當知亦爾。」
復言:「世尊!何緣欲界愛取二種,不與非福、福行為緣?」
世尊告曰:「諸有現前愛非愛境增上力故,發生欲愛起不善根造非福行,一切皆由於因於果非福行中不知過患。彼由意樂有過失故,或由加行有過失故,起非福行。如是意樂、加行過失,唯用無明以為勝緣,非境界愛及不善根。若由欲愛造諸福行,彼信為依乃造斯行,於死於生起定信故。此愛及取,由信攝伏,我施設為有覆無記。若法欲界有覆無記,於發諸行無勝功能,以於因果及福行中不知出離,求可愛生造斯福行故,此福行亦唯無明以為勝緣。」
復言:「世尊!何緣色界愛取二種不作色界不動行緣?」
世尊告曰:「諸有未離欲界貪者,色界愛等未得生處。若無生處則無堪能,故非色界不動行緣。如說色界愛取二種,於其色界諸不動行;如是無色愛取二種,於無色界諸不動行,應知亦爾。彼於色界或無色界,有過患身,起有功德作意想見,或依教法或依誨法,發起如是非理作意,能為彼界不動行緣。如是所起非理作意無明所引,如是無明由此所起非理作意及果為伴,能為彼界不動行緣。是故應知,彼不動行亦唯無明以為勝緣。復有一類,依無有愛造諸福行或不動行,彼由如是無有愛故,既於諸有見多過患,豈更悕求當來諸有?然於無有不如實知,由無知故,不得諸有真對治道。又無知故,於非對治起對治想,造諸福行或不動行。由是道理,如是諸行應知唯用無明為緣,非愛及取為諸行緣。」
復言:「世尊!諸所有行,與六識身相應俱有,同生同滅,何緣故說行是識緣?」
世尊告曰:「以六識身與福、非福及不動行相應俱有,同生同滅,異熟識中安置諸行熏習種子,引發餘生新異熟識。由此道理,是故宣說行是識緣。」復言:「世尊!何緣名色、六處、觸、受諸分種子,異熟識中同時引發,而復說有先後次第?」
世尊告曰:「彼於當來,先後次第而生起故,如是而說。」
復言:「世尊!何緣名色、六處、觸、受,說為當來生身之相?」
世尊告曰:「由彼是因受用依止,及是其因受用體故。」
復言:「世尊!若唯名生都無其色,斯有何過?」
世尊告曰:「若一生中唯有其名不依色住,相續生起不應道理。」
復言:「世尊!若唯色生都無其名,斯有何過?」
世尊告曰:「若唯有色無名執受,即應散壞不得增長。」
復言:「世尊!若但說言識緣六處,斯有何過?」
世尊告曰:「初受生時六處未滿,唯有身根及意根轉,應不可得由此兩根為體。名色最初有故,次第增長,與後圓滿六處為緣故,說名色是六處緣。」
復言:「世尊!若六處滿生身究竟,何緣復說觸受二種?」
世尊告曰:「若於生身六處已滿,雖是受用所依究竟,而未得名受用究竟,由因及受,方得說名受用究竟。是故應知,要須受用所依究竟,及與受用因體究竟,方得說名生身究竟。」
復言:「世尊!如說無明為緣生愛,又復說言受是愛緣。若唯無明是其愛緣、不緣於受,斯有何過?」
世尊告曰:「愛有三種,應於一時三種俱起,由愛觀待受為緣故,非一時起,由此道理,非唯無明與愛為緣。」
復言:「世尊!若爾,此愛唯受為緣,斯有何過?」
世尊告曰:「應一切受皆是愛緣,然復有受非是愛緣,彼能為緣斷滅諸愛,是故非唯受為愛緣。」
復言:「世尊!若唯說愛與有作緣,不緣於取,斯有何過?」
世尊告曰:「[1]悕求名愛,於[2]嶮惡趣無有悕求,然由所作非福行故,雖求善趣相違果生,彼果生時豈緣於愛?唯應用彼取為其緣。又如所說無有愛者,悕求無有;求無有時,由造福行、不動行故,相違果生。此果生時豈緣於愛?唯應說彼取為其緣。由此道理,非唯用愛與有為緣。」
復言:「世尊!若取緣有,有緣生者,何緣不說取之與有以為集諦?」
世尊告曰:「愛能造作四種業故,一者此愛於其自體境界受中,能作貪味繫縛業故;二者此愛能作發起諸取業故;三者此愛能作令先所引行等成有業故;四者此愛能作死後續生業故。由是因緣,唯說此愛以為集諦。」
復言世尊!若生老死,名色六處觸受為相,於此生身何緣顯示生老死名。世尊告曰:「為顯如是生身之相,有三種苦成苦性故。」
復言:「世尊!生顯何苦?」
世尊告曰:「生顯行苦。」復言:「世尊!老顯何苦?」
世尊告曰:「老顯壞苦。」復言:「世尊!死顯何苦?」
世尊告曰:「死顯苦苦。」復言:「世尊!如是四種生身之相,由生老死有何差別?」
世尊告曰:「即此四種生身之相,若次第生,若屬彼生,若如是生,應知是名生身生相。」
復言:「世尊!云何次第生身生相?」
世尊告曰:「於其最初有下種生,從此無間有漸增生,從此無間有出胎生,從此無間有漸[1]長生。既成長已,受用言說能得等生,如是品類名次第生。」
復言:「世尊!此屬誰生?」
世尊告曰:「蘊、界、處[2]生都無有我。所以者何?以諸蘊等漸增長故,其性無常,即無常法有此生相。」
復言:「世尊!云何而生?」
世尊告曰:「由命根力有暫時住,分限法故,其性無常,即無常法如是而生。即此四種生身之相,時分變異,應知能作五種衰損,說名為老。」
復言:「世尊!云何名為五種衰損?」
世尊告曰:「一者鬚髮衰損,以彼鬚髮色[3]衰壞故;二者身相衰損,形色膚力皆衰損故;三者作業衰損,發言氣上喘息逾急,身戰掉故,住便僂曲,以其腰脊皆無力故,坐即低屈身羸弱故,行必按杖,身虛劣故,凡所思惟智識愚鈍,念惛亂故;四者受用衰損,於現資具,受用劣故,於戲樂具,一切不能現受用故,於諸色根所行境界,不能速疾明利而行,或不行故;五者命根衰損,壽量將盡,隣近死故,遇少死緣,不堪忍故。即於此四生身相中,復有六種死差別相:一者究竟死、二者不究竟死、三者自相死、四者不究竟死分差別相、五者究竟死分差別相、六者時非時死。應知此中自相死者,謂識離身,色[4]相滅沒差別之相,如是名為生身相中名色等相由生老死而有差別。」
復言:「世尊!於緣起中說三種愛,一切皆是生身之緣。何緣處處多分,唯說欲界生身?」
世尊告曰:「欲界生身相最麁故,易顯了故,非永解脫退還道故。」
復言:「世尊!如先所說諸引緣起,諸生緣起有十二分,於諸分中,幾是能引?幾是所引?幾是能生?幾是所生?」
世尊告曰:「應知於此十二分中,無明與行及識一分,名為能引;復有一分識及名色、六處、觸、受,名為所引;復有一分受、愛、取、有,名為能生;生及老死名為所生,應知一分名色、六處及與觸、受,亦名所生。」
復言:「世尊!如是諸分,若引若生,為一時起?為次第起?」
世尊告曰:「一時而起,次第宣說。」
復言:「世尊!如是諸分,若一時起,何因緣故,先說其引後說其生?」
世尊告曰:「要由有引後有方生,非無引故。」
復言:「世尊!無明亦緣非理作意,何故唯說無明為緣?」
世尊告曰:「無明亦引非理作意與行為緣,又從無明所生觸受為緣生愛,是故偏說。」
復言:「世尊!略由幾相應知緣起?」
世尊告曰:「略由三相應知緣起:一者由無動作知緣起相,二者由性無常知緣起相,三者由有堪能知緣起相。」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卷上
校注
[0837003] 大【大】,〔-〕【宋】【明】【宮】 [0837004] 加【大】,跏【明】 [0837005] 說【大】,諸【宋】【元】【明】 [0838001] 預【大】,豫【宮】 [0838002] 名【CB】【麗-CB】【宮】,明【大】 [0838003] 後【大】,復【明】 [0838004] 誨【大】,悔【宮】 [0839001] 悕【大】下同,希【宋】【元】【明】【宮】下同 [0839002] 嶮【大】,險【宮】 [0840001] 長生【大】,生長【宋】【元】【明】 [0840002] 生【大】,生生【宮】 [0840003] 衰【大】,變【元】【明】【宮】 [0840004] 相【大】,想【元】【明】【宮】【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6 冊 No. 717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1-26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陳伯勳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