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佛說未曾有正法經

佛說未曾有正法經卷第二

爾時辯積菩薩摩訶薩前白妙吉祥菩薩言「今當共詣佛所問菩薩摩訶薩當云何住

是時妙吉祥菩薩即於會中不起于座攝菩薩形化如來像——相好具足與釋迦牟尼佛等無有異——即告辯積菩薩言「如來在此汝今當問

爾時辯積菩薩不知化相謂即如來前詣佛所而發問言「世尊菩薩摩訶薩當云何住

化佛答言「如我所作菩薩應如是住

辯積菩薩言「如佛世尊復云何住

化佛答言「佛世尊者不行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之法不著欲界色界無色界不行身業不發語業不起意業如是於一切處無所行善男子一切所行皆悉如化

辯積菩薩言「如佛世尊亦幻化相耶

化佛答言「如是如是菩薩摩訶薩當如是住

辯積菩薩即白佛言「云何世尊亦幻化相耶

化佛答言「不也善男子一切諸法皆幻化相

辯積菩薩言「如是如是諸法性空皆幻化相云何我佛世尊亦幻化耶

化佛答言「善男子豈唯此佛是幻化相所有一切如來皆幻化相

辯積菩薩言「誰為能化者

化佛答言「自業清淨非有能化及所化者亦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無士夫無有識無補特伽羅無佛無異生等相

辯積菩薩白佛言「世尊當云何學而得菩提

化佛答言「一切法無所學菩薩當如是學諸法無所行菩薩應如是學諸法無所畏菩薩應如是學諸法無疑惑菩薩應如是學諸法無所有無所緣無虛妄無聚集無所作無文字無生無滅無已有無今[1]非幻化非色像非智所觀離一切想菩薩摩訶薩應如是學如是學者是名正學無所減失亦無增長若如是學者無所遠離無所戲論無所樂無所厭無喜無恚無來無去若如是學是名正學

「是故善男子若有樂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知無輪迴無涅[2]無取無捨無施無慳無戒無犯無忍無恚無勤無惰無定無亂無智無愚非學非無學非行非不行無所得無所證無菩提無佛法無我想無人想無眾生想無壽者想無補特伽羅想無法想亦無非法想非有想非無想何以故諸法如幻化無二無差別無動轉相一切法非色取相眼不能觀一切法無分別相非心所知諸法性空無法可行無菩提可得

「是故善男子諸菩薩摩訶薩當如是行如是修學若有善男子聞是說者不生驚怖不生疑惑是人即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次善男子譬如虛空不可侵害火不能焚風不能轉水不能注塵不能坌電皆不能著——虛空無罣礙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心無罣礙不為諸法之所動轉無樂欲無厭捨心若虛空蘊等諸魔所不能動是菩薩當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能普為眾生作大利益而無窮盡

爾時化佛說是法已隱而不現妙吉祥菩薩却復本形辯積菩薩前白妙吉祥菩薩言「如來世尊從何所來適當說法今何所往

妙吉祥告言「本無所來今亦無去

又問「無來之來從何所來

答曰「從如是來

辯積菩薩言「如佛所言一切如來皆幻化相幻化相者非所從來亦無所去耶

妙吉祥言「如是如是如所化相無來無去一切法一切眾生亦如是

辯積菩薩又問言「一切法何所住

妙吉祥菩薩言「諸法無自性如是住

又問「一切眾生復云何住

答曰「一切眾生彼彼業報亦如是住

又問「一切眾生業報云何

答曰「諸法無[3]生亦無業報諸法平等今如是住

又問「無業報者彼彼業報云何

答曰「如所作業如所受報是為業報

又問「眾生業報性空當生亦爾復云何受

答曰「如真實法無業無報及無有生非有非無是為業報然眾生業報無亡無失自業性空是真實義

妙吉祥菩薩說是法時釋迦牟尼佛會中有尊者舍利子阿難及餘聲聞等以佛威力故聞妙吉祥菩薩所說妙法是時舍利子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希有彼諸菩薩各以種種善巧方便宣說甚深之法若有聞者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佛告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以無著心修學諸行以無懈心宣說正法舍利子如菩薩所行所得果報所有智慧及所說法皆亦如是如汝舍利子所行所學皆聲聞行有所著相所得智慧亦復如是

爾時有菩薩名光嚴即從座起前詣佛所而白佛言「世尊云何名聲聞行

佛言「善男子聲聞行者於法有所限量於所修行不能遠離諸相樂離生死趣證涅盤厭捨眾生不能濟度智慧狹劣無廣大心所以菩薩觀聲聞行猶若愚盲是故菩薩心行無所著智慧無限礙而能廣度眾生利益無量

是時光嚴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彼妙吉祥菩薩及諸大士莫於今時而來此會說妙法耶我等樂聞何以故妙吉祥菩薩證甚深法入解脫門以無礙辯善說法要

爾時釋迦牟尼佛即以神通警覺令妙吉祥菩薩來赴法會是時妙吉祥菩薩與二十五大菩薩及天人眾咸到釋迦牟尼佛所各各頭面禮佛雙足右繞三匝住於一面

是時光嚴菩薩即白妙吉祥菩薩言「云何大士離於佛所異處說法

妙吉祥答言「佛所說法甚深難解離諸語言非我能知

光嚴菩薩言「佛所說法甚深難解如大士者智慧無量尚不能知我等云何當能了解

妙吉祥菩薩言「唯佛與佛而悉通達非如來者不能信悟是故我今隨力演說其所說法但如法說於真際法界非離非不離如是所說是名說法於諸語言於諸戲論於諸名相於諸生滅亦非離非不離諸法平等是名說法諸法無自相無他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非輪迴相非涅盤相是名說法

爾時釋迦牟尼佛讚妙吉祥菩薩言「善哉善哉如汝妙吉祥所說是真說法何以故諸法離言離一切想無大法無小法斷諸分別非三昧心所觀所見未有一法若增若減如是說法是名解法即名見佛

是時釋迦牟尼佛說此法時會中有八千菩薩證無生法忍

有二百天子先發大乘心不久而作是念「佛法甚深難解難知不能窮盡而我等終不能解了深義行諸勝行趣證無上菩提不若於聲聞緣覺之果趣求涅盤定無疑惑」於是退轉大乘心

爾時世尊知諸天子心所思念告諸天子言「汝等勿起懈怠心退失大乘行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堅固無退

爾時釋迦牟尼佛為欲度諸天子故即化一長者身手持滿鉢眾味飲食來入法會到佛所已以所持食奉上世尊然後頭面禮世尊足而作是言「唯願世尊哀愍我故受我此食」是時世尊隨長者意而受此食

於是妙吉祥菩薩從座而起合掌恭敬前白佛言「世尊佛所受食無有限量應遍法界而無所著無施者無受者[A1]悉皆平等如法受食

爾時舍利子心生疑念「施食長者從何所來豈非妙吉祥菩薩所化而作佛事

爾時世尊知舍利子心之疑念即告舍利子言「汝舍利子勿作是念若來若去佛自知時

爾時世尊以所受食擲鉢置地其所擲鉢於下方世界各各佛剎現說法者一一佛前鉢皆至彼

諸佛弟子各發問言「此鉢從何所來

諸佛皆為告言「上方世界名曰娑婆有佛世尊號釋迦牟尼今現說法此鉢從彼而來為欲教化諸菩薩故

其鉢下過七十二殑伽河沙數佛剎有世界名光明佛號光明王如來應供正等正覺現在說法於彼佛前虛空中住

爾時釋迦牟尼佛擲是鉢已即告尊者舍利子言「汝舍利子當以神力觀所擲鉢今在何處於何所住

是時舍利子即入十千三摩地門於其定中以自智力及佛神通力於十千佛剎遍觀此鉢不見所住從定出已而白佛言「世尊如我所觀經十千佛剎不見此鉢所住之處

爾時世尊即告尊者大目乾連言「汝大目乾連當以神力觀所擲鉢何所而住

是時尊者大目乾連承佛聖旨即入八千三摩地門於其定中以自通力於下方世界經八千佛剎遍觀此鉢亦不見所住從定出已前白佛言「世尊我以自通力於下方世界經八千佛剎不見此鉢所住之處

爾時世尊即告尊者須菩提言「汝當以神通力觀所擲鉢今在何處於何處住

須菩提承佛聖旨即入萬二千三摩地門於其定中經萬二千佛剎遍觀此鉢不見所住從定出已前白佛言「世尊我以自通力經萬二千佛剎遍觀此鉢不見所住

如是五百聲聞弟子各各以自神通及天眼力遍觀此鉢皆不能見

爾時尊者須菩提前白慈氏菩薩摩訶薩言「仁者受一生記當補佛處惟願今時入三摩地觀鉢所往示諸大眾

慈氏菩薩告須菩提言「尊者然我受一生記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有妙吉祥菩薩一切三摩地門名字尚不能知何況證入唯妙吉祥菩薩悉能證之所作所行無不通達須菩提諸佛如來所作今我豈能知耶是故我今神通智慧未逮於妙吉祥菩薩而今世尊所擲之鉢唯妙吉祥可知所住降茲已往皆莫能知

是時須菩提前白佛言「世尊彼妙吉祥菩薩功德尊勝自捨如來無能過者應知世尊所擲之鉢惟願世尊勅妙吉祥菩薩以大神通取鉢赴會示諸大眾而作佛事

於時世尊即告妙吉祥菩薩言「妙吉祥汝知此鉢當何所往復何所住

於是妙吉祥菩薩承佛語已而作是念「我今不起于座不離佛會不隱其身當取此鉢示諸大眾」作是念已即入三摩地於其定中舒其右手於下方界過一一佛剎於一一佛前其手發聲作如是言「我今敬禮諸佛我師釋迦牟尼佛問訊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行不』」伸問訊已其手於一一毛孔放百千俱胝光明一一光明有百千蓮華一一華上各有如來坐於其上一一如來各各讚歎釋迦牟尼佛一一世界皆悉六種震動現大光明遍照佛土復現幢幡傘蓋種種嚴飾之具而作佛事如是一一佛剎悉皆如是度七十二殑伽沙數佛剎已到光明王佛所其手發聲致敬問訊亦復如是復放百千光明一一光中有百千蓮華一一華上皆有佛坐諸佛各各讚歎釋迦如來光明交照洞徹無量

爾時光明王佛會中有菩薩名曰光幢從座而起前白光明王如來言「此手何來現如是相放此光明復於光中現如是蓮華於其華上有諸如來各各讚歎釋迦牟尼佛是相云何願佛宣示

爾時光明王如來告光幢菩薩言「上方去此七十二殑伽沙數佛剎有世界名娑婆佛號釋迦牟尼應正等覺現在說法教化眾生彼有菩薩名妙吉祥具大功德被不思議精進鎧有大智力已到彼岸是菩薩於彼釋迦牟尼佛會中不起於座舒其右手來取其鉢以是緣故有斯瑞應

爾時光明王如來從於眉間放大光明普照七十二殑伽沙數佛剎上至娑婆世界廣大照曜而此世界所有眾生蒙光照者得大快樂如轉輪王所有修菩薩行者蒙光所照皆得其果自行圓滿所有諸大菩薩皆得日光三摩地門所有修聲聞行者皆得八解脫法門彼光明王佛剎諸菩薩[1]承如來光皆得見此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并妙吉祥菩薩諸聲聞眾圍繞說法

爾時光幢菩薩摩訶薩見此娑婆世界眾生業濁而生悲泣即白光明[2]王如來言「世尊我承佛光明得見彼娑婆世界而此世界穢惡充滿諸大菩薩生於彼處譬如吠瑠璃寶沒於泥中是事云何

爾時光明王如來告光幢菩薩言「善男子勿作是言我此世界諸修菩薩行者於十劫中修習禪定而不及彼娑婆世界眾生發起一念慈悲喜捨之心便能獲於無量功德滅除一切煩惱重障何以故娑婆世界眾生猛利是故諸菩薩生於彼中為護佛法故汝今勿應而生悲泣

爾時釋迦牟尼佛會中諸菩薩眾蒙光照已即白佛言「世尊何緣有此光明普能照曜亦令我等生大適悅諸眾生等滅諸煩惱

釋迦牟尼佛告諸菩薩言「善男子下方去此七十二殑伽沙佛剎有世界名[3]曰光明有佛如來名光明王正等覺現在說法教化眾生彼佛眉間放大光明照此世界

是時諸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我今欲見彼光明世界光明王佛及諸菩薩願佛以神通力令我得見

爾時釋迦牟尼佛現其足下千輻輪相於其輪中放大光明下照七十二殑伽沙數世界至光明王佛剎廣大照曜是時諸菩薩眾乘佛光明皆得見彼光明王佛及諸菩薩已而能獲妙高燈三摩地法門

於時下方一一佛剎光明普照與此娑婆世界互得相見逈無障礙如是下方諸世界乃至光明王佛剎諸菩薩眾與此娑婆世界諸菩薩互相觀見各得瞻敬譬如日光去其闇[A2]一切眾生各得相見亦復如是是時彼諸菩薩各各發起精進之心趣求大果

爾時妙吉祥菩薩舒手至光明王如來前住虛空中當取鉢時有諸佛剎無數百千俱胝那由他大菩薩眾恭敬圍繞隨鉢上至娑婆世界瑞相光明皆悉漸隱

妙吉祥菩薩置鉢於釋迦牟尼佛前虛空中住於是出三摩地從座而起前詣佛所禮世尊足而白佛言「世尊我承佛旨於下方世界取所擲鉢今在佛前置虛空中願佛納受」於是世尊默然而受

是時下方世界諸佛剎中菩薩之眾隨鉢至者咸詣釋迦牟尼佛前禮敬雙足各各稱彼佛名「某佛如來正等正覺問[4]訊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氣力安不教化眾生無疲勞耶』」

如是伸敬已畢世尊安慰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告舍利子言「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妙吉祥菩薩過去所行及本因緣」時舍利子受教而聽

佛言「舍利子過去無數百千俱胝那由他劫彼時有佛號無能勝幢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於世彼佛世界名不可毀有八萬四千聲聞之眾萬二千菩薩眾彼佛說三乘法教化眾生是佛亦出五濁惡世為諸菩薩說六波羅蜜法

「舍利子彼時有苾芻名曰智王聰慧明達善說法要是苾芻食時著衣持鉢入一王城次第乞食其城名曰廣大得滿鉢眾味食已將出彼城是時城中有長者子名曰淨臂在母懷中見彼苾芻持鉢而過即詣苾芻前欲鉢中飲食是時苾芻見是童子善根純熟是大法器即取鉢中歡喜團而授與之童子得彼食已發歡喜心隨智王苾芻至無能勝幢如來之所

「時彼童子即詣佛前禮世尊足智王苾芻將所乞食授其童子而告之言『汝以此食供養世尊及諸大眾當令汝得無量福聚』是時童子如苾芻言即捧其食添世尊鉢食猶未盡然後次第供諸大眾是會菩薩聲聞咸受其食悉皆飽滿食猶未盡

佛告舍利子「淨臂童子既供養已心大歡喜即於佛前說伽陀曰

「『我以無盡食  供佛及大眾
我今供養已  獲福聚無疑
所施食無盡  佛功德無盡
今供養於佛  必獲無盡福
我以無盡食  供養於世尊
增長諸善根  相續無窮盡

「如是以一鉢食於七日中供養如來及聲聞菩薩之眾以佛威力故食猶不盡

「是時智王苾芻告彼童子言『汝供養已當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受佛戒法盡形受持』是時童子受苾芻教歸佛既歸依已即生隨喜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是時淨臂父母求覓其子到無能勝幢如來會中到已禮世尊足住立一面淨臂童子見其父母心生歡喜問訊起居於父母前說伽陀曰

「『父母今善來  諸佛甚難值
我求大菩提  為一切眾生
[1]當觀佛相好  身放妙光明
諸有智慧者  應求菩提果
我今求出家  願父母聽許
不樂於富樂  以佛難值故

「爾時父母即為其子說伽陀曰

「『我聽汝出家  趣無上菩提
我以汝因緣  亦當如是學』」

佛告舍利子「是時淨臂童子蒙其父母聽許出家時彼父母深生信樂亦復出家歸佛歡喜信受是時復有五百人同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皆悉歸佛出家佛皆攝受

佛告舍利子「汝今當知爾時智王苾芻者豈異人乎即今妙吉祥菩薩是淨臂童子者今我身是

「舍利子我往昔時為長者子因彼妙吉祥菩薩授我鉢故令我發大菩提心

「又舍利子我從初發大菩提心乃至果滿十力無畏一切功德具無盡智皆因妙吉祥菩薩起發開導何以故我所發心猶如虛空無有邊際

「又舍利子所有十方無量無數同名釋迦牟尼佛皆如我於妙吉祥所開發菩提心

「又舍利子過去底沙如來弗沙如來[A3]燃燈如來尸棄如來如是諸佛我於無量劫中稱讚其名是諸如來亦同我於妙吉祥菩薩所發起道心得成正覺轉妙法輪

「又舍利子所有諸修菩薩行者初處兜率天示降生相出現世間初生王宮然後修諸苦行乃至坐於道場皆因妙吉祥菩薩教化示導

「舍利子當知妙吉祥菩薩為諸菩薩母出生一切諸菩薩故

「舍利子如我所說皆是真實如是往昔因緣應如是知

佛說是語時十方一切佛剎悉現種種寶蓋而來供養妙吉祥菩薩於一一蓋中放大光明廣照娑婆世界復於蓋中出妙音聲作如是言「如釋迦牟尼佛所說如是如是往昔從彼妙吉祥菩薩發菩提心

爾時釋迦牟尼佛會中先退菩提心者——二百天子——見佛世尊及妙吉祥菩薩現如是種種不思議事及聞佛說本起因緣各作是念「一切諸佛無上大法不可得聞何況得見諸佛如來功德如是我今宜於世尊前捨下劣心發起無上大菩提意決趣無上大菩提果」作是念已即發堅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復退轉

佛說未曾有正法經卷第二


校注

[0432001] 有【大】有無當有【明】 [0432002] 盤【大】下同槃【宋】【元】【明】【宮】下同 [0432003] 生【大】主【宋】【元】【明】 [0434001] 承【大】*丞【宋】【宮】*乘【元】【明】* [0434002] 王【CB】【麗-CB】【宋】【元】【明】【宮】正【大】 [0434003] 曰【大】日【宋】【元】【宮】 [0434004] 訊【大】記【宋】 [0435001] 當【大】普【元】【明】
[A1] 悉皆【CB】【麗-CB】【磧-CB】皆悉【大】(cf. K40n1408_p0011b19; Q33_p0543c09)
[A2] 暝【CB】【麗-CB】瞑【大】(cf. K40n1408_p0013b19)
[A3] 燃【CB】【麗-CB】然【大】(cf. K40n1408_p0014c17)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