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童子三昧經卷下
[14]爾時,慧命阿難白佛言:「世尊![15]惟願世尊或住一劫、或減一劫,憐愍此等諸眾生故。所以者何?如來、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若住世者,如是大事常現於世,又令是等真善大士,數數往返閻浮提內。我等眾生復應於此如許時間,當見此等菩薩[16]大眾承事供養;又於此時,如是經典復應當得廣行流布;復如許時,我等得聞[17]合佛法義;如許時間,令我得見如來世尊及大士等種種現化神通之力。若如來今日不住於世、入涅槃者,我等眾生於如來世尊滅度之後遠離三事。何等為三?所謂不見佛、不聞正法、三者不見此等大士弘廣之心,亦復不得承奉供養;有如是失。」慧命阿難說是言已,悲號大哭,憂歎懊惱,涕淚滿目,宛轉在地,如斫樹倒,並唱是言:「我等速疾共佛別離,諸善知識亦復別離。」
爾時,眾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曰善思義,以偈白慧命阿難言:
爾時,慧命阿難以偈報善思義菩薩言:
爾時,寂靜轉善男子復向慧命阿難以偈白言:
爾時,慧命阿難以偈報寂定菩薩摩訶薩言:
爾時,無攀緣菩薩摩訶薩以偈告慧命阿難言:
爾時,慧命阿難以偈白無攀緣菩薩摩訶薩言:
爾時,開敷華神通德善男子以偈白慧命阿難言:
爾時,慧命阿難住於佛後,三大叫喚而說偈言:
爾時,無攀緣善男子以偈告彼一[8]切諸天、世人及諸梵天王、[9]商主、魔王子等,而說偈言:
爾時,世尊告慧命阿難及富婁[11]那、須菩提,并不空見王童子、迦葉上座、大俱絺羅及諸上座:「今告汝等諸比丘言,將汝右手來與我。」彼諸比丘聞佛世尊如是言已,即白佛言:「善哉!世尊!」
爾時,諸比丘等滿一千人,各以右手奉授世尊。爾時,世尊復以左手執彼一切諸比丘右手。執已,復以右手執羅睺羅及阿難手,付與諸比丘手中,口遺囑曰:「汝等比丘!我阿難賢及羅睺羅上座,今付囑汝等,遺囑汝等。」於如是時,出大叫聲、如是叫聲悲號啼哭,[12]震動天地甚大可畏,而彼大聲遍此佛剎。爾時,羅睺羅、阿難當付[13]囑時,眾中五百比丘見是事已,便捨身命。所以者何?彼諸比丘不忍見佛入於滅度,彼作是念:「寧使我等先入涅槃,不忍見此世間大燈、世間導師、大慈悲父、最善知識、憐愍眾生、常與世樂,今入滅盡,我豈忍見?」
爾時,於彼剎那羅婆[14]浮休多時,五百諸佛各住自剎,皆伸右手與釋迦牟尼。爾時,世尊又以手執阿難、羅睺羅上座手,付囑與彼如來手中,而說偈言:
爾時,五百諸佛異口同聲而說偈言:
爾時,長老阿難、慧命羅睺羅兩膝著地,以偈白彼諸佛[1]曰:
爾時,彼五百諸佛告慧命阿難及羅睺羅言:「汝等善男子!莫大啼哭、莫大愁憂。本性如是、事盡如是、真實如是、諸行如是;一切有為法、一切作法、一切世諦法,悉皆如是。盡際如是,已捨身命,如來行乃無量,以世諦法如是,故不得自在。又如來者,是法身,非有為身,無住世法,汝等不應請如來住。諸善男子!汝等且止,到我佛剎,釋迦如來即時當伸右手,當放光明,彼之光明照我剎土。照彼土已,汝等還來見釋迦佛在汝等前為汝說法,令汝等聞。是故,汝等莫大憂愁。」
[2]爾時,世尊入於三昧。住三昧已,即伸右手,於右手中乃至大拇指端、及於左手諸身節分,乃至千輻輪處足相之中、及手足柔軟網縵相中,赤銅色[3]瓜甲、及以十指妙色掌文寶手之間,皆悉放於百千億光明。一一光明化[4]生蓮華百千億數,一一華臺化出[5]化師子高座百千億數,一一座上[6]見一佛坐,一一化佛教化無量百千億眾生——其間或得漏盡、或得離欲地——如是一切諸相好中所放光明,事相皆亦如是;如是等臍輪之間及陰馬藏相,亦復如是;面輪眉間亦復如是。
爾時,世尊從於頂上放百千種光明,一一光明端化出蓮華百千億數,一一花臺化作師子[7]臺座百千億數,一一座上化一佛坐為說妙法。彼諸如來不說餘法,[8]唯說菩薩密藏修多羅及諸陀羅尼金剛章句,為人顯說清淨三輪如來諸力無畏法等[9]似彼法門。一一化佛一一說法,能淨無量無邊眾生令住不退轉地,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世尊於娑羅雙樹間,右脇師子臥床中,化現一佛右脇而臥。化已,自身即至活大地獄中。到彼處已,身放光明。放光明已,其光遍照活地獄中。爾時,世尊以此光明照於活大地獄已,而說偈言:
爾時,如來說是偈已,於彼剎那羅婆[12]摩休多時,令彼活大地獄三十億數諸苦眾生便得捨身。即捨身已,生於三十三天。爾時,世尊復至三十三天還說此偈,以佛神力聲遍一切諸大地獄。彼地獄趣無量百千億諸眾生,捨地獄身生兜率陀天,得生天已,還復憶念前所說法,皆得阿那含果。
爾時,[13]諸天子得法果已,證法、證果,入於諸法,共說偈言:
爾時,世尊以涼冷光明普照阿鼻脂地獄處。作涼冷已——除滅熱惱一切苦毒,成就諸法千數億分,能令一切得諸喜樂,愍哀潤益一切眾生,安慰柔軟哀憐喜慶利益眾生,合三空門,無相、無願及以無作——告彼地獄諸眾生等,而說偈言:
爾時,八百千億眾生得聞偈已,此偈所說三世無礙,是諸法分[14]成百千種,已至耳邊清淨微妙。聞是聲已,從於阿鼻脂大地獄捨地獄身,即生他化自在天宮。爾時,世尊住梵天宮,復說此偈言:
爾時,彼百千億數諸眾生等所生之處即得無漏天仙妙果,即便憶念宿命之時受地獄苦,復念如來丈夫功德,知報佛恩,先取滅度;又復不忍見於如來、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入於涅槃,時諸天子已得果者,異口同聲而說偈言:
作是語已,即於此處入於涅槃。
爾時,世尊於彼剎那牟[1]休多時,從梵天宮便自隱身,即至娑羅雙樹之間。爾時,世尊作如是念曰:「我於今日後夜分時入於涅槃,即是最後見於眾生。我今當可令其歡喜,滅一切苦[2]而受快樂,顯現如來大神通力,令彼眾生即便得入安隱之門。欲顯如來無餘涅槃,合諸佛意故示神通。」
爾時,世尊作是念已,[3]欹右脇臥,猶如師子心無所畏觀察十方一切大眾,猶大龍象。如是觀已,即以右足第一拇指,按此大地出大音聲,六種震動遍十方界,示現無礙不思議光照[4]曜十方。爾時,世尊從身諸相復放光明。放光明已,一一毛孔復出微妙恒河沙數微妙光明,一一光明遍照恒河沙等諸佛剎土——彼之光明不相[5]雜入,無所妨礙——如是數數從毛孔中,次第放諸微妙光明;如是毛孔各各次第復放光明,還復如是,遍照如前。
爾時,世尊更復顯現作諸神通。現神通已,以佛神力、佛護持力,令諸眾生皆得具足,所見境界佛眼無異。彼諸眾生住此佛剎,皆悉覩見如來光明所照一切諸佛剎土。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見彼東方世界有城,周圓縱廣一千由旬,如是廣大,上下亦爾,以諸微塵百千億數滿此[6]國城,汝等見不?」諸比丘白佛言:「如是婆伽婆,如是修伽陀,我等皆見。」
佛復告曰:「汝諸比丘於意云何,此微塵數是為多不?」諸比丘言:「如是,如是,婆伽婆。」
佛復告言:「諸比丘!若有人能於諸法中知如是等無為之法,不生、不滅、無漏、無為。如是知者,彼諸眾生得脫諸苦一切惡道。」
當於爾時,有三十億諸眾生等,聞此法已,即得阿那含果。
既得果已,異口同聲而說偈言:
爾時,世尊立住黑繩大地獄岸上,放大光明遍照彼大地獄,拔於彼處無量眾生置於天上。如是等熱惱地獄、大熱惱地獄,亦皆如是;叫喚、大叫喚大地獄,眾合、大眾合地獄,拔出無量無邊眾生,安置善道及涅槃道。
爾時,世尊復以金色光明照八大地獄。其光明力能令眾生所觸身者皆得安樂,遍體潤益,身心歡喜,苦惱消除;眼目所觀心地歡慶,快得清涼,從慈悲生,令身安隱。光明遍照大地獄已,滅諸熱惱和軟流潤,彼大地獄所有眾生在大火聚熾然中者,與彼樂故,於諸毛孔次第而放如是光明。
爾時,世尊以大光明普覆一切無量眾生,令心柔軟堪任法器,具足無量百千功德,以微妙語而說偈言:
[10]爾時,如來說此偈已,即於剎那羅婆牟[11]休多時,諸比丘眾及諸眾生多於前數,復有無量無邊諸佛,右脇而臥師子床上,彼諸世尊從師子床起,還復示現如是神通。
爾時,彼四部眾白佛言:「世尊!此諸佛等皆悉欲於剎那羅婆牟休多時,入般涅槃現神通耶?如今世尊所現無異。」
佛告諸比丘:「如是,如是。彼諸佛等今日同欲捨最後身入於涅槃,彼諸佛等悉皆同名釋迦牟尼,皆於力士所生之地娑羅雙樹,臥師子床,今後夜分當入涅槃。」
爾時,世尊於南方及西南方、西方及西北方、北方及東北方、東方及東南方、上下二方,遍告十方諸比丘言:「汝等比丘!見於東方無量無邊諸佛世尊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諸比丘言:「如是,如是,婆伽婆,我等皆見,以世諦故見,非第一義。」
佛復告諸比丘:「譬如四天下世界微塵悉滿,乃至從金剛際至梵天宮,諸比丘!於汝意云何?頗有人知其數不?能以譬喻知其數不?」
諸比丘言:「不也,世尊!難可得知。」
佛復告諸比丘:「譬如前所說微塵譬喻,如是等四天下世界,如是百千億世界,皆悉充滿彼微塵眾。諸比丘!彼所有微塵,如是等微塵,我以肉眼見此世界諸佛世尊所住在東方,如一步地,但以肉眼無礙、無分別,見前世界如向所說;如是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諸比丘!譬如四大天下諸世界,若百千億數滿彼微塵,從金剛際至梵天宮,所有微塵,一一方面,各有若干諸佛世尊,一一方面,我皆現見此諸世尊坐於道場,或有已坐或始坐者,彼等一切諸佛世尊,皆悉同名釋迦牟尼;如是復有無量諸佛,與然燈佛同一名號;我復見有諸佛世尊名勝一切,亦同名號;如是一切諸佛同名蓮華上,如是等上佛同一[1]名者,如是上名稱佛同一名者;如是拘樓孫佛同一名者;如是拘那含佛同一名者;如是迦葉佛同名號者;如是各各佛同名號者,我在於此皆悉現見。彼諸佛等各各名號,我於世間得最勝法、微妙法、無極之法,但有能稱名者皆得善根。彼等諸佛各各名號如是無邊,如是等諸佛世尊,我住於此皆悉現見;如是等現在世間種種名字,或入無餘涅槃、或現住世轉於法輪,我住於此悉皆現見。彼佛世尊,於我肉眼無礙無妨,皆現在前。
「諸比丘!如來如是復勝此知,更復勝知不可思議,更復不可思議無量無邊,復[2]有無量無邊如是等無量知見。諸比丘!以是義故,如來[3]智見無邊,如是無邊不可稱量,如是不可稱、如是不可思議,但以肉眼,況復盡於諸佛智法?
「諸比丘!譬如此剎所有一切眾生,若在家、若出家,彼諸眾生假使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彼諸世尊有一善男子,能以四事供養承事,足滿一劫尊重恭敬,種種樂具諸莊嚴事,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復有善男子、善女人等,能信我此顯示一切諸佛所說法門,乃至一念頃能生實[4]想不起疑心,彼人即於發心之時所得功德,近諸如來所有功德,復勝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證得諸佛一切智已,經劫供養,得福雖多,不如於此法門生一念信,福多於彼。若有菩薩信此智者,彼之菩薩即得近諸世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世尊說此肉眼功德之時,有六十二億諸眾生,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還生退心。所以者何?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難可證故,我等但於此處,滅盡諸苦,取[5]漏盡果;復有無量無邊眾生住於學地;復有十那由他菩薩成就最初發菩提心;復有三十二億諸菩薩等得無生[6]忍法。
爾時,魔王波旬愴怏苦惱,泣淚滿面,白佛言:「世尊!我為何事欲令[7]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早入涅槃?乃令無量無邊眾生出我境界。今者,世尊!東方黃晦日未現頃,所作佛事如住一劫、若[8]住一劫,未能過此利益度脫多數眾生。所謂住於般涅槃道,如來今者,令我境界悉皆空虛。」
時魔波旬說是言已,佛告波旬:「汝莫啼[9]哭,波旬!汝猶大有不作善業及不信者,是汝朋友在汝境界,汝是彼伴。」
爾時,世尊即以甲爪取地上塵,告魔波旬:「於汝意云何?為我爪上土塵多耶?為此大地[10]上塵多乎?」
作是語已,時魔波旬白佛言:「世尊!指甲上土少不足言。」
如是語已,佛告波旬:「譬如甲上土塵甚少,我所度眾生入涅槃者,復少於此爪甲上土。波旬!譬如大地土塵甚多,無量無邊,在汝境界眾生亦復如是,甚多無量。波旬!汝莫憂愁,應生歡喜。何以故?眾生在汝境界多大地土故。波旬!然諸眾生自作不善,去涅槃遠,非汝所為。所以者何?但眾生界無有邊際。波旬!汝欲所作但當作之,如來今日於後夜分當入涅槃。」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諸比丘!見此世界諸佛已不?」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如是,[11]如是,婆伽婆,我等已見。」
佛復告諸比丘:「此諸佛剎復多無量,汝等當知見諸佛剎莊嚴已不?復見諸菩薩莊嚴淨土已不?復見諸聲聞莊嚴已不?」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如是婆伽婆,如是修伽陀。」
佛復告諸比丘:「如來如是知見,復倍上數[12]知見無量,更復無量皆悉了知。諸比丘!假使我於一劫所說如是佛剎莊嚴之事,如我見於十方世界,亦復如是;假使於一百劫、於一千劫、億載數劫、那由他劫,更倍譬喻,廣分別說,猶不可盡。
「然,諸比丘!導師所作者,為諸聲聞所作已訖於,於一切處我已說訖,示現內外諸法,真心示現,皆已說竟。諸佛於法無有悋惜無不[1]辯者,乃至一莖草、等一毛髮許。汝等比丘!從今已去,應須如法,勤而修行。我已為汝示現涅槃、我已為汝說涅槃道、已成就眾生善根,我所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於往昔行大苦行及於難行。汝等今者於彼大法具足受持,勿令隱沒。汝等應作如是修行。」
爾時,世尊現大神通,十方諸佛所有說法及說法處,此剎眾生皆得聞知;彼諸如來所有教勅,所有眾生承奉教勅皆已證知;復有恒河沙數眾生,住於三種智;復有十億百千諸眾生等,發菩提心,住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十百千億那由他諸眾生等,住於辟支佛地;自餘諸眾生等得漏盡證;如是次第無量無邊阿僧祇、不可數、不可量、不可思、那由他諸眾生,聞此法已得大饒益。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比丘!當知我今不久涅槃。汝等!應當護持如來教法,為自利、為他利故。汝等諸比丘!應當如是修學。」
佛說經已,慧命阿難及天人、龍、阿修羅、[2]揵闥婆等,一切世間,聞佛所說,頂戴奉行。
四童子三昧經卷下
校注
[0939014] (囑累品第四)品名+爾時【宋】【元】【明】【宮】【聖】 [0939015] 惟【大】*,唯【聖】* [0939016] 大眾【大】,大士【宋】【元】【明】【宮】 [0939017] 合【大】,令【元】 [0940001] 渧【大】,滴【宋】【元】【明】【宮】 [0940002] 揣【大】,湍【宋】【元】【明】【宮】 [0940003] 三相【大】,二相【宮】 [0940004] 捨我等眼者【大】,捨離我等眼【宋】【元】【明】【宮】【聖】 [0940005] 見【大】,現【宮】 [0940006] 問【大】,聞【明】 [0940007] 何【大】,持【元】【明】 [0940008] 種【大】,幢【宮】【聖】 [0941001] 王【大】,主【元】【明】 [0941002] 嘍【大】,婁【宋】【元】【明】【宮】 [0941003] 澍【大】,注【宋】【元】【明】【宮】【聖】 [0941004] 天【大】,大【宋】【元】【明】【宮】【聖】 [0941005] 名【大】,多【宋】【元】【明】【宮】 [0941006] 陀【大】,他【宮】 [0941007] 愴【大】,悵【明】 [0941008] 切【大】,劫【聖】 [0941009] 商【大】,高【聖】 [0941010] 是【大】,此【宋】【元】【明】【宮】 [0941011] 那【大】,〔-〕【宮】【聖】 [0941012] 震【大】,振【宋】【元】【明】【宮】【聖】 [0941013] 囑【大】*,屬【宮】* [0941014] 浮休【大】,牟侯【明】 [0942001] 曰【大】,言【宋】【元】【明】【宮】 [0942002] 爾時【大】,地獄品第五爾時【宋】【明】【宮】,四童子三昧經地獄品第五爾時【元】,四童子經地獄品第五爾時【聖】 [0942003] 瓜【大】,爪【宋】【元】【明】【宮】【聖】 [0942004] 生【大】,出【宋】【元】【明】【宮】 [0942005] 化【大】,〔-〕【宋】【元】【明】【聖】 [0942006] 見【大】,現【宋】【元】【明】【宮】【聖】 [0942007] 臺【大】,高【宋】【元】【明】【宮】 [0942008] 唯【大】,惟【宋】【元】【明】【宮】 [0942009] 似【大】,以【宋】【元】【明】【宮】【聖】 [0942010] 想【大】,相【聖】 [0942011] 世【大】,此【宋】【元】【明】【宮】 [0942012] 摩休【大】,牟侯【宋】【元】【明】【宮】 [0942013] 諸【大】,彼諸【宋】【元】【明】【宮】 [0942014] (成百…妙)十二字【大】,清淨微妙至眾生耳【宋】【元】【明】【宮】【聖】 [0943001] 休【大】,侯【宋】【元】【明】【宮】 [0943002] 而【大】,面【聖】 [0943003] 欹【大】,倚【宋】【元】【明】【宮】【聖】 [0943004] 曜【大】,耀【宋】【元】【宮】 [0943005] 雜【大】,離【聖】 [0943006] 國【大】,圓【宋】【元】【明】【宮】 [0943007] 藥【大】,樂【聖】 [0943008] 病【大】,疾【宋】【元】【明】【宮】 [0943009] 趣【大】,道【宋】【元】【明】【宮】 [0943010] 爾時【大】,四童子經現諸佛品第六爾時【宋】【宮】【聖】,四童子三昧經現諸佛品第六爾時【元】,現諸佛品第六爾時【明】 [0943011] 休【大】*,侯【宋】【元】【明】【宮】【聖】* [0944001] 名【大】,號【宋】【元】【明】【宮】 [0944002] 有【大】,〔-〕【宋】【元】【明】【宮】【聖】 [0944003] 智【大】,知【宋】【元】【明】【宮】 [0944004] 想【大】,相【聖】 [0944005] 漏【大】,滿【聖】 [0944006] 忍法【大】,法忍【元】【明】【聖】 [0944007] 多陀【大】,多他【宮】 [0944008] 住【大】,減【宋】【元】【明】【宮】 [0944009] 哭【大】,天【元】 [0944010] 上【大】,土【宋】【元】【明】【宮】 [0944011] 如是【大】,〔-〕【宋】【元】【明】【宮】 [0944012] 知【大】,亦【明】【宮】 [0945001] 辯【大】,辦【宋】【元】【明】【宮】 [0945002] 揵【大】,犍【明】【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2 冊 No. 379 四童子三昧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毛佩君、廖予安大德提供新式標點,其他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