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品第一 智論
第一章
第一誦品
[P.4]一
「聽聞之慧是聞所成智」者如何?
云:「應證知此等之諸法」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云:「應徧知此等之諸法」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云:「應斷此等之諸法」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云:「應修習此等之諸法」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云:「應現証此等之諸法」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云:「此等之諸法乃順退分」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云:「此等之諸法乃順住分」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云:「此等諸法乃順勝進分」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云:「此等之諸法乃順決擇分」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云:「一切諸行乃無常」是聽聞,以其了知慧是聞所成智。云:「一切諸行乃是苦」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云:「一切諸行乃無我」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云:「此是苦之聖諦」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云:「此苦集之聖諦」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云:「此苦滅之聖諦」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P.5]云:「此順苦滅道之聖諦」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
二
云:「『應証知此等之諸法』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者如何?
應証知一法,〔是言〕一切有情依食而住[1]。應証知二法,〔是言〕二界[2]。應証知三法,〔是言〕三界[3]。應証知四法,〔是言〕四聖諦。應証知五法,〔是言〕五解脫處[4]。應証知六法,〔是言〕六無上[5]。應証知七法,〔是言〕七無過失事[6]。應証知八法,〔是言〕八勝處。應証知九法,〔是言〕九次第住[7]。應証知十法,〔是言〕十滅事[8]。
三
諸比丘!應証知一切。諸比丘!「應証知一切」者如何?諸比丘!應証知眼,應証知諸色,應証知眼識,應証知眼觸,即應証知緣眼觸所生受之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應証知耳,應証知諸聲,〔……乃至……〕應証知鼻,應証知諸香,〔……乃至……〕應証知舌,應証知諸味,〔……乃至……〕應証知身,應証知諸所觸,〔……乃至……〕應証知意,應証知諸法,應証知意識,應証知意觸,即應証知緣意觸所生受之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
四
應證知色,應證知受,應證知想,應證知諸行,應證知識。應證知眼,應證知耳,應證知鼻,應證知舌,應證知身,應證知意。應證知諸色,應證知諸聲,應證知香,應證知諸味,應證知諸所觸,應證知諸法。應證知眼識,應證知耳識,應證知鼻識,應證知舌識,應證知身識,應證知意識。應證知眼觸,應證知耳觸,應證[P.6]知鼻觸,應證知舌觸,應證知身觸,應證知意觸。應證知眼觸所生之受,應證知耳觸所生之受,應證知鼻觸所生之受,應證知舌觸所生之受,應證知身觸所生之受,應證知意觸所生之受。應證知色想,應證知聲想,應證知香想,應證知味想,應證知所觸之想,應證知法想。應證知色之思,應證知聲之思,應證知香之思,應證知味之思,應證知所觸之思,應證知法之思。應證知色之渴愛,應證知聲之渴愛,應證知香之渴愛,應證知味之渴愛,應證知所觸之渴愛,應證知法之渴愛。應證知色之尋,應證知聲之尋,應證知香之尋,應證知味之尋,應證知所觸之尋,應證知法之尋。應證知色之伺,應證知聲之伺,應證知香之伺,應證知味之伺,應證知所觸之伺,應證知法之伺。
五
應證知地界,應證知水界,應證知火界,應證知風界,應證知空界,應證知識界。應證知地徧,應證知水徧,應證知火徧,應證知風徧,應證知青徧,應證知黃徧,應證知赤徧,應證知白徧,應證知空徧,應證知識徧。
六
應證知髮,應證知毛,應證知爪,應證知齒,應證知皮,應證知肉,應證知筋,應證知骨,應證知骨髓,應證知腎,應證知心,應證知脾,應證知肋膜,應證知肝,[P.7]應證知肺,應證知腸,應證知肛,應證知腹,應證知屎,應證知膽,應證知痰,應證知膿,應證知血,應證知汗,應證知脂,應證知淚,應證知膏,應證知唾,應證知洟,應證知黃水,應證知尿,應證知腦。
七
應證知眼處,應證知色處,應證知耳處,應證知聲處,應證知鼻處,應證知香處,應證知舌處,應證知味處,應證知身處,應證知所觸處,應證知意處,應證知法處。應證知眼界,應證知色界,應證知眼識界。應證知耳界,應證知聲界,應證知耳識界。應證知鼻界,應證知香界,應證知鼻識界。應證知舌界,應證知味界,應證知舌識界。應證知身界,應證知所觸界,應證知身識界。應證知意界,應證知法界,應證知意識界。應證知眼根,應證知耳根,應證知鼻根,應證知舌根,應證知身根,應證知意根,應證知命根,應證知女根,應證知男根,應證知樂根,應證知苦根,應證知喜根,應證知憂根,應證知捨根,應證知信根,應證知精進根,應證知念根,應證知定根,應證知慧根,應證知未知當知根,應證知已知根,應證知具知根。
[P.8]八
應證知欲界,應證知色界,應證知無色界。應證知欲有,應證知色有,應證知無色有。應證知想有,應證知無想有,應證知非想非非想有。應證知一蘊有[9],應證知四蘊有[10],應證知五蘊有[11]。應證知初靜慮,應證知第二靜慮,應證知第三靜慮,應證知第四靜慮。
九
應證知慈心解脫,應證知悲心解脫,應證知喜心解脫,應證知捨心解脫。應證知虛空無邊處定,應證知識無邊處定,應證知無所有處定,應證知非想非非想處定。應證知無明,應證知行,應證知識,應證知名色,應證知六處,應證知觸,應證知受,應證知渴愛,應證知取,應證知有[12],應證知生,應證知老死。
一〇
應證知苦,應證知苦集,應證知苦滅,應證知順苦滅道。應證知色,應證知色集,應證知色滅,應證知順色滅道。應證知受……乃至……應證知想……乃至……應證知行……乃至……應證知識。應證知眼……乃至……應證知老死,應證知老死集,應證知老死滅,應證知順老死滅道。
一一
應證知徧知苦義,應證知斷苦集義,應證知現證苦滅義,應證知修習順苦滅道義。應證知徧知色義,應證知斷色集義,應證知現證色滅義,應證知修習順色滅[P.9]道義。應證知受……乃至……想……乃至……行……乃至……識……乃至……眼……乃至……徧知老死義,應證知斷老死集義,應證知現證老死滅義,應證知修習順老死滅道義。
一二
應證知通達苦之徧智義,應證知通達苦集之斷義,應證知通達苦滅之現證義,應證知通達修習順苦滅道義。應證知通達色之徧智義,應證知通達色集之斷義,應證知通達色滅之現證義,應證知通達順色滅道修習之義。應證知受之……乃至……想之……乃至……行之……乃至識之……乃至……眼之……乃至……通達老死之徧智義,應證知通達老死集之斷義,應證知通達老死滅之現證義,應證知通達順老死滅道之修習義。
一三
應證知苦,應證知苦集,應證知苦滅,應證知苦集滅,應證知苦之欲貪滅,應證知苦之嘗味,應證知苦之過患(痛苦),應證知苦之出離。應證知色,應證知色集,應證知色滅,應證知色集滅,應證知色之欲、貪滅,應證知色之嘗味,應證知色之過患,應證知色之出離。應證知受……乃至……應證知想……乃至……應證知行……乃至……應證知識……乃至……應證知眼……乃至……應證知老死,應證知老死集,應證知老死滅,應證知老死集滅,應證知老死之欲、貪滅,應證知老死之嘗味,應證知老死之過患,應證知老死之出離。
[P.10]一四
應證知苦,應證知苦集,應證知苦滅,應證知順苦滅道,應證知苦之嘗味,應證知苦之過患,應證知苦之出離。應證知色,應證知色集,應證知色滅,應證知順色滅道,應證知色之嘗味,應證知色之過患,應證知色之出離。應證知受……乃至……應證知想……乃至……應證知行……乃至……應證知識……乃至……應證知眼……乃至……應證知老死,應證知老死集,應證知老死滅,應證知順老死滅道,應證知老死之嘗味,應證知老死之過患,應證知老死之出離。
一五
應證知無常觀,應證知苦觀,應證知無我觀,應證知涅槃觀,應證知離貪觀,應證知滅觀,應證知定棄觀。應證知色之無常觀,應證知色之苦觀,應證知色之無我觀,應證知色之涅槃觀,應證知色之離貪觀,應證知色之滅觀,應證知色之定棄觀。受之……乃至……想之……乃至……行之……乃至……識之……乃至……眼之……乃至……應證知老死之無常觀,應證知老死之苦觀,應證知老死之無我觀,應證知老死之涅槃觀。應證知老死之離貪觀,應證知老死之滅觀,應證知老死之定棄觀。
一六
應證知生,應證知轉[13],應證知因相[14],應證知存續[15],應證知結生[16],應證知趣,應證知生成,應證知生起[17],應證知誕生,應證知老,應證知病,應證知[P.11]死,應證知愁,應證知悲,應證知惱。應證知不生,應證知不轉,應證知不因相,應證知不存續,應證知不結生,應證知不趣,應證知不生成,應證知不生起,應證知不誕生,應證知不老,應證知不病,應證知不死,應證知不愁,應證知不悲,應證知不惱。
一七
應證知生,應證知不生,應證知轉,應證知不轉,應證知因相,應證知不因相,應證知存續,應證知不存續,應證知結生,應證知不結生,應證知趣,應證知不趣,應證知生成,應證知不生成,應證知生起,應證知不生起,應證知誕生,應證知不誕生,應證知老,應證知不老,應證知病,應證知不病,應證知死,應證知不死,應證知愁,應證知不愁,應證知悲,應證知不悲,應證知惱,應證知不惱。
一八
應證知生是苦,應證知轉是苦,應證知因相是苦,應證知存續是苦,應證知結生是苦,應證知趣是苦,應證知生成是苦,應證知生起是苦,應證知誕生是苦,應證知老是苦,應證知病是苦,應證知死是苦,應證知愁是苦,應證知悲是苦,應證知惱是苦。
一九
應證知不生是樂,應證知不轉是樂,應證知不因相是樂,應證知不存續是樂,應證知不趣是樂,應證知不生成生樂,應證知不生起是樂,應證知不誕生是樂,應[P.12]證知不老是樂,應證知不病是樂,應證知不老是樂,應證知不愁是樂,應證知不悲是樂,應證知不惱是樂。
二〇
應證知生是苦,不生是樂。應證知轉是苦,不轉是樂。應證知因相是苦,不因相是樂。應證知存續是苦,不存續是樂。應證知結生是苦,不結生是樂。應證知趣是苦,不趣是樂。應證知生成是苦,不生成是樂。應證知生起是苦,不生起是樂。應證知誕生是苦,不誕生是樂。應證知老是苦,不老是樂。應證知病是苦,不病是樂。應證知愁是苦,不愁是樂。應證知悲是苦,不悲是樂。應證知惱是苦,不惱是樂。
二一
應證知生是怖畏,應證知轉是怖畏,應證知因相是怖畏,應證知存續是怖畏,應證知結生是怖畏,應證知趣是怖畏,應證知生成是怖畏,應證知生起是怖畏,應證知誕生是怖畏,應證知老是怖畏,應證知病是怖畏,應證知死是怖畏,應證知愁是怖畏,應證知悲是怖畏,應證知惱是怖畏。
二二
應證知不生是安穩,應證知不轉是安穩,應證知不因相是安穩,應證知不存續是安穩,應證知不結生是安穩,應證知不趣是安穩,應證知不生是安穩,應證知[P.13]不生起是安穩,應證知不誕生是安穩,應證知不老是安穩,應證知不病是安穩,應證知不死是安穩,應證知不愁是安穩,應證知不悲是安穩,應證知不惱是安穩。
二三
應證知生是怖畏,不生是安穩。應證知轉是怖畏,不轉是安穩。應證知因相是怖畏,不因相是安穩。應證知存續是怖畏,不存續是安穩。應證知結生是怖畏,不結生是安穩。應證知趣是怖畏,不趣是安穩。應證知生成是怖畏,不生成是安穩。應證知生起是怖畏,不生起是安穩。應證知誕生是怖畏,不誕生是安穩。應證知老是怖畏,不老是安穩。應證知病是怖畏,不病是安穩。應證知死是怖畏,不死是安穩。應證知愁是怖畏,不愁是安穩。應證知悲是怖畏,不悲是安穩。應證知惱是怖畏,不惱是安穩。
二四
應證知生是愛染,應證知轉是愛染,應證知因相是愛染,應證知存續是愛染,應證知結生是愛染,應證知趣是愛染,應證知生是愛染,應證知生起是愛染,應證知誕生是愛染,應證知老是愛染,應證知病是愛染,應證知死是愛染,應證知愁是愛染,應證知悲是愛染,應證知惱是愛染。
二五
應證知不生乃非愛染,應證知不轉乃非愛染,應證知不因相乃非愛染,應證知不存續乃非愛染,應證知不結生乃非愛染,應證知不趣乃非愛染,應證知不生乃非愛染,應證知不生起乃非愛染,應證知不誕生乃非愛染,應證知不老乃非愛染,[P.14]應證知不病乃非愛染,應證知不死乃非愛染,應證知不愁乃非愛染,應證知不悲乃非愛染,應證知不惱乃非愛染。
二六
應證知生是愛染,不生乃非愛染。應證知轉是愛染,不轉乃非愛染。應證知因相是愛染,不因相乃非愛染。應證知存續是愛染,不存續乃非愛染。應證知結生是愛染,不結生乃非愛染。應證知趣是愛染,不趣乃非愛染。應證知生是愛染,不生成乃非愛染。應證知生起是愛染,不生起乃非愛染。應證知誕生是愛染,不誕生乃非愛染。應證知老是愛染,不老乃非愛染。應證知病是愛染,不病乃非愛染。應證知死是愛染,不死乃非愛染。應證知愁是愛染,不愁乃非愛染。應證知悲是愛染,不悲乃非愛染。應證知惱是愛染,不惱乃非愛染。
二七
應證知生是諸行,應證知轉是諸行,應證知因相是諸行,應證知存續是諸行,應證知結生是諸行,應證知趣是諸行,應證知生成是諸行,應證知生起是諸行,應證知誕生是諸行,應證知老是諸行,應證知病是諸行,應證知死是諸行,應證知愁是諸行,應證知悲是諸行,應證知惱是諸行。
二八
應證知不生是涅槃,應證知不轉是涅槃,應證知不因相是涅槃,應證知不存續是涅槃,應證知不結生是涅槃,應證知不趣是涅槃,應證知不生成是涅槃,應證知不生起是涅槃,應證知不誕生是涅槃,應證知不老是涅槃,應證知不病是涅槃,[P.15]應證知不死是涅槃,應證知不愁是涅槃,應證知不悲是涅槃,應證知不惱是涅槃。
二九
應證知生是諸行,不生是涅槃。應證知轉是諸行,不轉是涅槃。應證知因相是諸行,不因相是涅槃。應證知存續是諸行,不存續是涅槃。應證知結生是諸行,不結生是涅槃。應證知趣是諸行,不趣是涅槃。應證知生成是諸行,不生成是涅槃。應證知生起是諸行,不生起是涅槃。應證知誕生是諸行,不誕生是涅槃。應證知老是諸行,不老是涅槃。應證知病是諸行,不病是涅槃。應證知死是諸行,不死是涅槃。應證知愁是諸行,不愁是涅槃。應證知悲是諸行,不悲是涅槃。應證知惱是諸行,不惱是涅槃。
第二誦品
三〇
應證知攝受之義,應證知伴屬之義,應證知圓滿之義,應證知一境[1]之義,應證知無散亂之義,應證知精勤之義,應證知無散逸之義,應證知無濁之義,應證知不動之義,應證知依一性近住[2]力之心住義,應證知所緣之義,應證知行境[3]之義,應證知斷之義,應證知永捨之義,應證知出離[4]之義,應證知退轉之義,應證知寂靜之義,應證知妙善之義,應證知解脫之義,應證知無漏之義,應證知度[5]之義,應證知無因相[6]之義,應證知無願[7]之義,應證知空性[8]之義,應證知一味之[P.16]義,應證知不超越之義,應證知俱存[9]之義,應證知出離[10]之義,應證知[11]因之義,應證知[12]見之義,應證知增上之義。
三一
應證知寂止無散亂之義,應證知正觀之隨觀[13]義,應證知止觀一味之義,應證知俱存不超越之義,應證知學之受持義,應證知所緣行境之義,應證知下劣心精勤之義,應證知制御掉舉心之義,應證知俱清淨[14]觀察之義,應證知殊勝證得[15]之義,應證知上通達[16]之義,應證知諦之現觀義,應證知令住於滅義。
三二
應證知信根之勝解[17]義,應證知精進根之精勤義,應證知念根之近住義,應證知定根無散亂之義,應證知慧根之見義。
三三
應證知於信力不信之不動義,應證知於精進力之懈怠不動義,應證知於念力之放逸不動義,應證知於定力之掉舉不動義,應證知於慧力之無明不動義。
三四
應證知覺支之近住義,應證知擇法覺支之思擇義,應證知精進覺支之精勤義,應證知喜覺支之徧滿義,應證知輕安覺支之寂靜義,應證知定覺支之無散亂義,應證知捨覺支之簡擇義。
三五
應證知正見之見義,應證知正思惟之現前解義,應證知正語之攝受義,應證[P.17]知正業之等起義,應證知正命之清淨義,應證知正精進之精勤義,應證知正念之近住義,應證知正定之無散亂義。
三六
應證知〔五〕根之增上義,應證知〔五〕力之不動義,應證知〔七〕覺支之出離義,應證知〔八聖〕道之因義,應證知〔四〕念住之近住義,應證知〔四〕正勤[18]之勤義,應證知〔四〕神足之神通義,應證知〔四聖〕諦之如義,應證知〔四〕加行之止滅義,應證知〔四〕果之現證義,應證知尋之現前解義,應證知伺之伺案義,應證知喜之徧滿義,應證知樂之濕潤義,應證知心之一境義,應證知傾心之義,應證知識之義,應證知了知之義,應證知想之義,應證知一趣[19]之義。
三七
應證知通智之所知義,應證知徧智之度[20]義,應證知斷之永捨義,應證知修習之一味義,應證知現證之觸接義,應證知〔五〕蘊之蘊義,應證知〔十八〕界之界義,應證知〔十二〕處之處義,應證知有為〔法〕之有為義,應證知無為〔法〕之無為義。
三八
應證知心之義,應證知心之無間義,應證知心之出離義,應證知心之退轉義,應證知心之因義,應證知心之緣義,應證知心之事義,應證知心之地義,應證知心之所緣義,應證知心之行境義,應證知心之所行義,應證知心之趣義,應證知心之引發義,應證知心之出義,應證知心之離義。
[P.18]三九
應證知一性[21]之傾心義,應證知一性之識義,應證知一性之了知義,應證知一性之想義,應證知一性之一趣義,應證知一性之合義,應證知一性之躍進義,應證知一性之明寂義,應證知一性之停止義,應證知一性之解脫義,應證知見此一性寂靜義,應證知一性之乘所作義,應證知一性之實所作義,應證知一性之隨成義,應證知一性之徧熟義,應證知一性之善造作義,應證知一性之攝受義,應證知一性之伴屬義,應證知一性之圓滿義,應證知一性之總攝[22]義,應證知一性之攝持[23]義,應證知一性之習義,應證知一性之修習義,應證知一性之多作義,應證知一性之善成就義,應證知一性之善解脫義。應證知一性之悟義,應證知一性之隨悟義,應證知一性之別別悟義,應證知一性之等悟義。應證知一性之覺義,應證知一性之隨覺義,應證知一性之別別覺義,應證知一性之等覺義,應證知一性之隨覺義,應證知一性之隨覺分義,應證知一性之別別覺分義,應證知一性之等覺分義。應證知一性之明義,應證知一性之開明義,應證知一性之隨明義,應證知一性之別別明義,應證知一性之等明義。
四〇
應證知開演之義,應證知徧照之義,應證知煩惱之煩熱義,應證知不垢之義,應證知離垢之義,應證知無垢之義。應證知等之義,應證知會之義,應證知離之義,應證知離所行之義,應證知離貪之義,應證知離貪所行之義。應證知滅之義,應證[P.19]知滅所行之義。應證知最捨[24]之義,應證知最捨所行之義。應證知解脫之義,應證知解脫所行之義。
四一
應證知志欲之義,應證知志欲之根本義,應證知志欲之足義,應證知志欲之勤義,應證知志欲之神通義,應證知志欲之勝解義,應證知志欲之精勤義,應證知志欲之近住義,應證知志欲之無散亂義,應證知志欲之見義。
四二
應證知精進之義,應證知精進之根本義,應證知精進之足義,應證知精進之勤義,應證知精進之神通義,應證知精進之勝解義,應證知精進之精勤義,應證知精進之近住義,應證知精進之無散亂義,應證知精進之見義。
四三
應證知心之義,應證知心之根本義,應證知心之足義,應證知心之勤義,應證知心之神通義,應證知心之勝解義,應證知心之精勤義,應證知心之近住義,應證知心之無散亂義,應證知心之見義。
四四
應證知思惟之義,應證知思惟之根本義,應證知思惟之足義,應證知思惟之勤義,應證知思惟之神通義,應證知思惟之勝解義,應證知思惟之精勤義,應證知思惟之近住義,應證知思惟之無散亂義,應證知思惟之見義。
四五
應證知苦之義,應證知苦之害義,應證知苦之煩熱義,應證知苦之變壞義。應證知集之義,應證知集之存續義,應證知集之因緣義,應證知集之合義,應證知集之障礙義。應證知滅之義,應證知滅之出離義,應證知滅之離別義,應證知滅之[P.20]無為義,應證知滅之不死義。應證知道之義,應證知道之出離義,應證知道之因義,應證知道之見義,應證知道之增上義。
四六
應證知如之義,應證知無我之義,應證知諦之義,應證知通達之義,應證知證知之義,應證知徧知之義,應證知法之義,應證知界之義,應證知所知之義,應證知現證之義,應證知觸接之義,應證知現觀之義。
四七
應證知出離,應證知無瞋,應證知光明想,應證知無散亂,應證知法決定,應證知智,應證知勝喜,應證知初靜慮,應證知第二靜慮,應證知第三靜慮,應證知第四靜慮,應證知虛空無邊處定,應證知識無邊處定,應證知無所有處定,應證知非想非非想處定。
四八
應證知無常觀,應證知苦觀,應證知無我觀,應證知厭惡觀,應證知離貪觀,應證知滅觀,應證知定棄觀,應證知盡觀,應證知衰觀,應證知變壞觀,應證知無因相觀,應證知無願觀,應證知空性觀,應證知增上慧法正觀,應證知如實智見,應證知過患觀,應證知簡擇觀,應證知退轉觀。
四九
應證知預流道,應證知預流果得,應證知一來道,應證知一來果得,應證知[P.21]不還道,應證知不還果得,應證知阿羅漢道,應證知阿羅漢果得。
五〇
依勝解之義應證知信根,依精勤之義應證知精進根,依近住之義應證知念根,依無散亂之義應證知定根,依見之義應證知慧根。依於不信不動之義應證知信力,依於懈怠不動之義應證知精進力,依於放逸不動之義應證知念力,依於掉舉不動之義應證知定力,依於無明不動之義應證知慧力。
五一
依近住之義應證知念覺支,依思擇之義應證知擇法覺支,依精勤之義應證知精進覺支,依徧滿之義應證知喜覺支,依寂靜之義應證知輕安覺支,依無散亂之義應證知定覺支,依簡擇之義應證知捨覺支。
五二
依見之義應證知正見,依現前解之義應證知正思惟,依攝受之義應證知正語,依等起之義應證知正業,依清淨之義應證知正命,依精勤之義應證知正精進,依近住之義應證知正念,依無散亂之義應證知正定。
五三
依增上之義應證知〔五〕根,依不動之義應證知〔五〕力,依出離之義應證知〔七〕覺支,依因之義應證知〔八聖〕道,依近住之義應證知〔四〕念住,依勤之義應證知〔四〕正勤,依神通之義應證知〔四〕神足,依如之義應知四聖諦,依無散亂之義應證知寂止,依隨觀之義應證知正觀,依一味之義應證知止觀,依不超越之義應證知俱存。
五四
依律儀之義應證知戒清淨,依無散亂之義應證知心清淨,依見之義應知見清[P.22]淨,依解脫之義應證知解脫,依通達之義應證知明,依永捨之義應證知解脫,依斷之義應證知盡智,依止滅之義應證知無生智,依根本之義應證知志欲,依等起之義應證知作意,依總攝之義應證知觸,依等趣之義應證知受,依現前之義應證知定,依增上之義應證知念,依此上之義應證知慧,依堅固之意應證知解脫,依盡際[25]之義應證知入不死涅槃。
五五
凡所證知諸法悉已得知。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應證知此等諸法』是云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
第三誦品
五六
云:「『應徧知此等諸法』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者如何?
應徧知一法,〔是言〕觸是有漏之所取。應徧知二法,〔是言〕名、色。應徧知三法,〔是言〕三受。應徧知四法,〔是言〕四食。應徧知五法,〔是言〕五取蘊。應徧知六法,〔是言〕六內處。應徧知七法,〔是言〕七識住[1]。應徧知八法,〔是言〕八世法[2]。應徧知九法,〔是言〕九有情居[3]。應徧知十法,〔是言〕十處[4]。
五七
諸比丘!應徧知一切。諸比丘!「應徧知一切」者如何?諸比丘!應徧知眼,應徧知諸色,應徧知眼識,應徧知眼觸,即應徧知以眼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P.23]或不苦不樂。應徧知耳,應徧知諸聲,……乃至……應徧知鼻,應徧知諸香……乃至……應徧知舌,應徧知諸味……乃至……應徧知身,應徧知諸所觸……乃至……應徧知意,應徧知諸法,應徧知意識,應徧知意觸,即應徧知以意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
五八
應徧知色,應徧知受,應徧知想,應徧知諸行,應徧知識,應徧知眼……乃至……老死……乃至……依盡際之義應徧知不死而入涅槃。凡為諸法之獲得故而精進者,已獲得其諸法。如是其諸法令徧知且令度。
五九
為獲得出離故而精進者,已獲得其出離。如是此法令徧知且令度。為獲得無瞋故而精進者,已獲得其無瞋。如是此法令徧知且令度。
為獲得光明想故……〔乃至〕……且令度。
為獲得無散亂故……〔乃至〕……且令度。
為獲得法決定故……〔乃至〕……且令度。
為獲得智故……〔乃至〕……且令度。
為獲得勝喜故……〔乃至〕……且令度。
[P.24]六〇
為獲得初靜慮故……〔乃至〕……且令度。
為獲第二靜慮故……〔乃至〕……且令度。為獲得第三靜慮故……〔乃至〕……為獲得第四靜慮故……〔乃至〕……且令度。
為獲得虛空無邊處定故……〔乃至〕……且令度。
為獲得識無邊處定故……〔乃至〕……且令度。
為獲得無所有處定故……〔乃至〕……且令度。
為獲得非想非非想處定故……〔乃至〕……且令度。
六一
為獲得無常觀故……〔乃至〕……且令度。
為獲得苦觀故……〔乃至〕……且令度。
為獲得無我觀故……〔乃至〕……且令度。
為獲得涅槃觀故……〔乃至〕……且令度。
為獲得離貪觀故……〔乃至〕……且令度。
為獲得滅觀故……〔乃至〕……且令度。
[P.25]為獲得定棄觀故……〔乃至〕……且令度。
為獲得盡觀故……〔乃至〕……且令度。
為獲得衰觀故……〔乃至〕……且令度。
為獲得變壞觀故……〔乃至〕……且令度。
為獲得無因相觀故……〔乃至〕……且令度。
為獲得無願觀故……〔乃至〕……且令度。
為獲得空性觀故……〔乃至〕……且令度。
六二
為獲得增上慧法之正觀故……〔乃至〕……且令度。
為獲得如實知見故……〔乃至〕……且令度。
為獲得過患觀故……〔乃至〕……且令度。
為獲得簡擇觀故……〔乃至〕……且令度。
為獲得退轉觀故……〔乃至〕……且令度。
六三
為獲得預流道故……〔乃至〕……且令度。
[P.26]為獲得一來道故……〔乃至〕……且令度。
為獲得不還道故……〔乃至〕……且令度。
為獲得阿羅漢道故而精進者,已獲得阿羅漢道。如是而徧知此法且令度。
凡為諸法之獲得故而精進者,已獲得其諸法,如是其諸法令徧知且令度。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其了知義是慧。故曰「『應徧知此等諸法』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
六四
云:「『應斷此等諸法』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者如何?
應斷一法,〔是言〕我慢。應斷二法,〔是言〕無明與有愛。應斷三法,〔是言〕三愛[5]。應斷四法,〔是言〕四暴流[6]。應斷五法,〔是言〕五蓋[7]。應斷六法,〔是言〕六愛身[8]。應斷七法,〔是言〕七隨眠[9]。應斷八法,〔是言〕八邪性[10]。應斷九法,〔是言〕九愛根[11]。應斷十法,〔是言〕十邪性[12]。
六五
斷有二,〔是言〕斷斷與止斷。斷斷者,是修習順出世間滅盡者之〔斷〕,止斷者,是獲果剎那之〔斷〕。
斷有三,〔是言〕斷諸欲是離即出離,離諸色即無色,有、有為、緣已生之滅是離也。獲得出離者是斷諸欲且永捨。獲得無色者是斷諸色且永捨。獲得滅者是斷諸行且永捨。
[P.27]斷有四,〔是言〕通達徧智通達而斷苦諦,通達斷通達而斷集諦,通達現證通達而斷滅諦,通達修習通達而斷道諦。
斷有五,〔是言〕消除斷,決定斷、斷斷、止斷及出離斷。消除斷者乃修習初靜慮者〔云斷五蓋〕。決定斷者乃修習順決擇分之定〔云斷〕成見。斷斷者乃修習順出世間滅盡道者之斷。止斷者乃獲果剎那之〔斷〕。出離斷者乃滅〔即〕涅槃。
六六
諸比丘!應斷一切。諸比丘!「應斷一切」者如何?諸比丘!應斷眼,應斷諸色,應斷眼識,應斷眼觸,即應斷以眼觸為緣所生受之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應斷耳,應斷諸聲〔……乃至……〕應斷鼻,應斷諸香〔……乃至……〕應斷舌,應斷諸味〔……乃至……〕應斷身,應斷諸所觸〔……乃至……〕應斷意,應斷諸法,應斷意識,應斷意觸,即應斷以意觸為緣所生受之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
斷見色,斷見受,斷見想,斷見諸行,斷見識。斷見眼……乃至……老死……乃至……依盡際之義見斷而入不死涅槃。
凡所斷之諸法悉被永捨。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其了知之義是慧。故曰:「『應斷此等諸法』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
第四誦品
[P.28]六七
云:「『應修習此等諸法』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者如何?
應修習一法,〔是言〕喜悅俱行之身念。應修習二法,〔是言〕寂止與正觀。應修習三法,〔是言〕三三摩地[1]。應修習四法,〔是言〕四念住。應修習五法,〔是言〕五支正定[2]。應修習六法,〔是言〕六隨念處[3]。應修習七法,〔是言〕七覺支。應修習八法,〔是言〕八支聖道。應修習九法,〔是言〕九精進致淨支[4]。應修習十法,〔是言〕十徧處[5]。
六八
修習有二,〔是言〕世間修習與出世間修習。
修習有三,〔是言〕色纏善法之修習、無色纏善法之修習及非所攝善法之修習。色纏善法之修習有劣、有中、有勝。無色纏善法之修習有劣、有中、有勝。非所攝善法之修習則是〔常〕勝。
修習有四,〔是言〕通達徧智通達而修習苦諦,通達斷通達而修習集諦,通達現證通達而修習滅諦,通達修習通達而修習道諦。此是四修習。
六九
次又修習有四,〔是言〕尋求修習,獲得修習,一味修習及習修習。
何為尋求修習?〔是言〕「凡修定者於其時所生諸法是一味」,此是尋求修習。
何為獲得修習?〔是言〕「凡已修定者於其時所生諸法相互不超越」,此是獲得修習。
七〇
何是一味修習?〔是言〕「依勝解之義修習信根者,依信根之力故,其他之四[P.29]根是一味」,依四根一味之義而修習。云:「依精勤之義修習精進根者,依精進根之力故其〔他〕四根是一味」,依四根一味之力而修習。云:「依近住之義修習念根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習。云:「依無散亂之義修習定根者……〔乃至〕……是一味」……〔乃至〕……是修習。云:「依見之義修習慧根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習。
云:「於不信依不動義修習信力者,依信力之力故,其〔他〕四力是一味」,依四力一味之義而修習。云:「於懈怠依不動之義修習精進力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習。云:「於放逸依不動之義修習念力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習。云:「於掉舉依不動之義修習定力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習。云:「於無明依不動之義修習慧力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習。
云:「依近住之義修習念覺支者,依念覺支之力故,其〔他〕之六覺支是一味」,依六覺支一味之義而修習。云:「依思擇之義修習擇法覺支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習。
云:「依精進之義修習精進覺支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習。云:「依徧滿之義修習喜覺支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習。
云:「依寂靜之義修習輕安覺支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習。云:「依無散亂之義修習定覺支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習。「依簡擇之義修習捨覺支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習。
[P.30]云:「依見之義修習正見者,依正見之力故,其〔他之〕七道支是一味」,依〔七〕覺支一味之義而修習。云:「依現前解之義修習正思惟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習。云:「依攝受之義修習正語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習。云:「依等起之義修習正業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習。云:「依清淨之義修習正命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習。云:「依精勤之義修習正精進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習。云:「依近住之義修習正念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習。云:「依無散亂之義修習正定者,依正定力故,其〔他之〕七道支是一味」,依〔七〕覺支一味之義而修習。此是一味修習。
七一
如何是習修習?此處比丘於早晨時亦習,於日中時亦習,於黃昏時亦習,於早餐亦習,於初夜亦習,於中夜亦習,於後夜亦習,夜分亦習,晝分亦習,晝夜亦習,於黑〔半月〕亦習,於白〔半月〕亦習,雨期亦習,冬季亦習,夏期亦習,年初期亦習,年中期亦習,年後期亦習。此為習修習。
以上為四修習。
[P.31]七二
次又有四修習,依於其處所生之諸法不超越義而修習,依諸根之一味義而修習,依由其所生促進精進之義而修習,依習之義而修習。
七三
如何依其處所生之諸法不超越義而修習?
云:「依出離之力斷欲欲者所生諸法是相互不超越」,依其處所生之諸法不超越義而修習。云:「依無瞋之力斷瞋者所生之諸法相互不超越」,依其處所生之諸法不超越義而修習。云:「依光明想之力斷惛眠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習。云:「依無散亂之力斷掉舉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習。云:「依法決定之力斷疑者[6]……〔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習。云:「依智之力斷無明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習。云:「依勝喜之力斷不欣喜者[7]……〔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習。云:「依初靜慮之力斷五蓋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習。云:「依第二靜慮之力斷尋伺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習。云:「依第三靜慮之力斷喜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習。云:「依第四靜慮之力斷樂、苦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習。云:「依虛空無邊處定之力斷色想、有對想、種種想者……〔乃至〕……不[P.32]超越」……〔乃至〕……而修習。云:「依識無邊處定之力斷虛空無邊處想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習。云:「依無所有處定之力斷識無邊處想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習。云:「依非想非非想處定之力斷無所有處想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習。云:「依無常觀之力斷常想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習。云:「依苦觀之力斷樂想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習。云:「依無我觀之力斷我想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習。云:「依厭惡觀之力斷歡喜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習。云:「依離貪觀之力斷貪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習。云:「依滅觀之力斷集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習。云:「依定棄觀之力斷執取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習。云:「依盡觀之力斷厚想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習。云:「依衰觀之力斷存續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習。云:「依變壞觀之力斷堅固想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習。云:「依無因相觀之力斷因相者……[P.33]〔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習。云:「依無願觀之力斷願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習。云:「依空性觀之力斷現貪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習。云:「依增上慧法正觀之力斷堅執現貪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習。云:「依如實智見之力斷迷妄現貪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習。云:「依過患觀之力斷執著現貪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習。云:「依簡擇觀之力斷無簡擇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習。云:「依退轉觀之力斷合現貪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習。云:「依預流道之力斷見同位[8]之煩惱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習。云:「依一來道之力斷麤之諸煩惱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習。云:「依不還道之力斷細之諸煩惱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習。云:「依阿羅漢道之力斷一切煩惱者,所生諸法相互不超越」,依其處所生之諸法不超越義而修習。
以上依其處所生之諸法不超越義而修習。
七四
如何依諸根一味之義而修習?
云:「依出離之力斷欲欲者而五根是一味」,依諸根一味之義而修習。云:「依無瞋之力斷瞋者而五根是一味」,依諸根一味之義而修習。……乃至……云:「依阿羅[P.34]漢道之力斷一切煩惱者而五根是一味」,依諸根一味之義而修習。
以上依諸根一味之義而修習。
七五
如何依其處所存促進精進之義而修習?
云:「依出離之力斷欲欲者,促進精進」,依其處所存促進精進之義而修習。云:「依無瞋之力斷瞋促進精進」,依其處所存促進精進之義而修習。……〔乃至〕……云:「依阿羅漢道之力斷一切煩惱者促進精進」,依其處所存促進精進之義而修習。
以上依其處所存促進精進之義而修習。
七六
如何依習之義而修習?
云:「斷欲欲者習出離」,依習之義而修習。「斷瞋者習無瞋」,依習之義而修習……乃至……「斷一切煩惱者習阿羅漢道」,依習之義而修習。
以上依習之義而修習。
以上為四修習。
見色而修習,見受而修習,見想而修習,見諸行而修習,見識而修習。見眼而修習……乃至……老死……乃至……依見盡際之義於不死入涅槃而修習。
凡修習諸法悉皆一味,此依所知之義智,依了知之義慧。故曰:「『應修習此等諸法』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
第五誦品
七七
云:「『應現證此等諸法』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者如何?
應現證一法,〔是言〕不動之心解脫。應現證二法,〔是言〕明與解脫。應現證三法,〔是言〕三明[1]。應現證四法,〔是言〕四沙門果[2]。應現證五法,〔是言〕五[P.35]法蘊[3]。應現證六法,〔是言〕六神通[4]。應現證七法,〔是言〕七漏盡力[5]。應現證八法,〔是言〕八解脫[6]。應現證九法,〔是言〕九次第滅[7]。應現證十法,〔是言〕十無學法[8]。
七八
諸比丘!應現證一切。諸比丘!「應現證一切」者如何?
諸比丘!應現證眼,應現證諸色,應現證眼識,應現證眼觸,即應現證以眼觸為緣所生受之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應現證耳,應現證聲……乃至……應現證鼻,應現證諸香〔……乃至……〕應現證舌,應現證諸味〔……乃至……〕應現證身,應現證諸所觸〔……乃至……〕應現證意,應現證諸法,應現證意識,應現證意觸,即應現證以意觸為緣所生受之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
現證見色,現證見受,現證見想,現證見諸行,現證見識。現證見眼……乃至……老死……乃至……依盡際之義現證見入於不死涅槃。
凡所現證諸法悉皆到達,此依所知義是智,依了知義是慧,故曰:「『應現證此等諸法』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
云:「『此等諸法是順退分,此等諸法是順住分,此等諸法是順勝進分,此等諸法是順決擇分』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者如何?
對獲得初靜慮者作意欲之俱行想為現行,〔此〕是順退分之法,隨順彼法為念住,〔此〕是順住分之法,作意無尋之俱行想為現行,〔此〕是順勝進分之法,作意厭惡[P.36]之俱行想為現行而伴隨離貪,〔此〕是順決擇分之法。對獲得第二靜慮者作意尋之俱行想為現行,〔此〕是順退分之法,隨順彼法為念住,〔此〕是順住分之法,作意捨、樂之俱行想為現行,〔此〕是順勝進分之法,作意厭惡之俱行想現行為伴隨離貪,此是順決擇分之法。對獲得第三靜慮者作意喜樂之苦行想現行,〔此〕是順退分之法,隨順此法為念住,〔此〕是順住分之法,作意不苦、不樂之俱行想為現行,〔此〕是順勝進分之法,作意厭惡之俱行想現行為伴隨離貪,〔此〕是順決擇分之法。對獲得第四靜慮者作意捨、樂之俱行想為現行,〔此〕是順退分之法,隨順此法為念住,〔此〕是順住分之法,作意虛空無邊處之俱行想為現行,此是順勝進分之法,作意厭惡之俱行想現行為伴隨離貪,〔此〕是順決擇分之法。對獲得虛空無邊處者作意色之俱行想為現行,〔此〕是順退分之法,隨順此法為念住,〔此〕是順住分之法,作意識無邊處之俱行想為現行,此是順勝進分之法,作意厭惡之俱行想現行為伴隨離貪,〔此〕是順決擇分之法。對獲得識無邊處者作意虛空無邊處之俱行想為現行,〔此〕是順退分之法,隨順此法為念住,〔此〕是順住分之法,作意無所有處之俱行想為現行,〔此〕是順勝進分之法,作意厭惡之俱行想現行為伴隨離貪,〔此〕是順決擇分之法。對獲得無所有處者作意識無邊處之俱行想為現行,〔此〕是順退分之法,隨順此法為念住,〔此〕是順住分之法,作意非想非非想之俱行想為現行,〔此〕是順勝進分之法,作意厭惡之俱行想現行為伴隨離貪,〔此〕是順決擇分之法。
[P.37]此依所知義是智,依了知義是慧。故曰「『此等諸法是順退分,此等諸法是順住分,此等諸法是順勝進分,此等諸法是順決擇分』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
七九
云:「『一切諸行是無常,一切諸行是苦,一切諸行是無我』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者如何?
云:「色依滅盡之義是無常,依滅盡之義是苦,依不堅固之義是無我」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云:「受、想、諸行、識、眼……乃至老死依滅盡之義是無常,依滅盡之義是苦,依不堅固之義是無我」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一切諸行是無常,一切諸行是苦,一切諸行是無我』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
八〇
「『此是苦之聖諦,此是苦集之聖諦,此是苦滅之聖諦,此是順苦滅道之聖諦』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者如何?
此中如何是苦之聖諦?〔是言〕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悲、苦、憂、惱是苦,怨憎會是苦、愛別離是苦、求而不得是苦、略說五取蘊是苦。
此中如何為生?各各之有情於各各有情聚而生、出生、生成、生起、〔五〕蘊興起而獲得十二處,此名為生。
此中如何為老?各各之有情於各各有情聚而老、老耄、齒落、白頭、皮緩皺、盛壯向衰、諸根毀熟,此名為老。
[P.38]此中如何為死?各各之有情,於各各有情聚而隱沒、下生、散滅、消滅、死喪、命盡、五蘊離散、破棄身體、命根閉塞,此名為死。
八一
此中如何為愁?若蒙親屬損滅,若蒙財富損滅,若蒙病損滅,若蒙戒損滅,若蒙見損滅,若具隨一損滅,蒙隨一苦法者之愁、憂愁、愁愁、內愁、內徧愁、心之苦惱、憂、愁痛,此名為愁。
此中如何為悲?若蒙親屬損滅,若蒙財富損滅,若蒙病損滅,若蒙戒損滅,若蒙見損滅,若具隨一損滅,蒙隨一苦法者之痛哭、悲痛、痛嘆、悲嘆、痛痛、悲悲、叫泣、號泣、慟哭、大哭、叫哭,此名為悲。
此中如何為苦?身不喜悅是身之苦,身觸所生不喜悅之所受是苦,身觸所生不喜悅之受是苦,此名為苦。
此中如何為憂?心不喜悅是心苦,心觸所生不喜悅之所受是苦,心觸所生不喜悅之受是苦,此名為憂。
此中如何為惱?若蒙親屬損滅,若蒙財富損滅,若蒙病損滅,若蒙戒損滅,若蒙見損滅,若具隨一損滅,蒙隨一苦法者之苦惱、懊惱、憂惱、愁惱、痛惱、大惱,此名為惱。
[P.39]八二
此中如何為怨憎會苦?此處凡對其人採取非可愛、非可親、非適意色、聲、香、味、所觸,若欲其人之不利得、不利益、不適悅、不安穩者等與之會合、俱會、遭遇、相合,此名為怨憎會苦。
此中如何為愛別離苦?此處凡對其人採取可愛、可親、適意色、聲、香、味、所觸,若欲其人利得、利益、適悅、安穩,或母或父或兄弟、或姊妹、或厚友、或親友、或親屬、或親戚等與之不會合、不俱會、不遭遇、不相合,此名為愛別離苦。
此中何謂求而不得苦?於有生法之有情欲望如是生:「嗟!我等不希生法,嗟!希不受生」,然對此欲望不適。於有老法之有情……乃至……於有病法之有情……乃至……於有死法之有情〔……乃至……〕有愁、悲、苦、憂惱法之有情,生如是欲望:「嗟!我等希無有愁、悲、苦、憂惱法,嗟!希不受愁、悲、苦、憂惱」,然對此欲望不適。此名為求而不得苦。
如何為略說五取蘊是苦?即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此等名為略說五取蘊是苦。以上名為苦之聖諦。
八三
此中如何為苦集之聖諦?此處渴愛生後有,喜貪俱行而隨處歡喜,即欲愛、[P.40]有愛、無有愛。復次,此渴愛於何處生於何處住且住?於世間為喜、悅者此渴愛生且生住且住。復次如何於世間是喜悅?眼於世間是喜悅,此處此渴愛生且生住且住。耳於世間〔……乃至……〕鼻於世間〔……乃至……〕舌於世間〔……乃至……〕身於世間〔……乃至……〕意於世間是喜悅,此處此渴愛生且生住且住。諸色於世間是喜悅,此處此渴愛生且生住且住。諸聲於世間是喜悅……乃至……諸法於世間是喜悅〔……乃至……〕眼識於世間……乃至……意識於世間〔……乃至……〕眼觸所生之受於世間……乃至……意觸所生之受於世間〔……乃至……〕色想於世間……乃至……法想於世間〔……乃至……〕色思於世間……乃至……法思於世間〔……乃至……〕色愛於世間……乃至……法愛於世間〔……乃至……〕色尋於世間……乃至……法尋於世間〔……乃至……〕色伺於世間……乃至……法伺於世間是喜、悅,此處此渴愛生且生住且住。
以上名為苦集之聖諦。
八四
此中如何為苦滅之聖諦?此渴愛悉皆離滅、捨離、定棄、解脫、無執。復次此渴愛於何處被斷且被斷,被滅且被滅?於世間為喜、悅者,此渴愛被斷且被斷,被滅且被滅。復次如何於世間是喜、悅?眼於世間是喜、悅,於此處此渴愛被斷且被斷,被滅且被滅……乃至……法伺於世間是喜悅,於此處此渴愛被斷且被斷,被滅且被滅。
以上名為苦滅之聖諦。
[P.41]八五
此中如何為順苦滅道之聖諦?此即八支聖道,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此中如何為正見?知苦、知苦集、知苦滅、知順苦滅道,此名為正見。
此中如何為正思惟?思惟出離、思惟無慎、思惟無害,此名為正思惟。
此中如何為正語?離虛誑語、離離間語、離麤惡語、離雜穢語,此名為正語。
此中如何為正業?離斷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此名為正業。
此中如何為正命?此處聖聲聞斷邪命依正命為命,此名為正命。
此中如何為正精進?此處比丘未生之惡不善法令不生故生志欲策勵、發勤、策心、持心。為已生之惡不善法令斷故……乃至……為令生未生之善法生故……乃至……為令住已生之善法不妄失、倍修習、廣修習,為之圓滿故生志欲策勵、發勤、策心、持心。此名為正精進。
此中如何為正念?此處比丘於身觀身而住,精勤、正知,具念於世間應識貪、憂,於諸受〔……乃至……〕於心〔……乃至……〕於諸法觀法而住,精勤、正知、具念,於世間應識貪、憂。此名為正念。
此中如何為正定?此處比丘離諸欲、離諸不善法,有尋有伺由離生喜樂具足初靜慮而住。成尋伺之寂靜故內成淨,心定為一趣,無尋無伺由三摩地生喜樂具足第[P.42]二靜慮而住。由離喜故住於捨念,為正知正受身樂,如是「捨而具念樂住」具足聖者宣說之第三靜慮而住。由斷樂並斷苦故,且前已斷喜、憂故,不苦不樂而捨念清淨具足第四靜慮而住。此名為正定。
以上名是順苦滅道之聖諦。
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此是苦之聖諦,此是苦集之聖諦,此是苦滅之聖諦,此是順苦滅道之聖諦』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
以上「聽聞之慧是聞所成智」。
第二章
一
「聽聞後律儀之慧是戒所成智」者如何?
戒有五,〔是言〕有邊清淨戒、無邊清淨戒、圓滿清淨戒、不惛昧清淨戒[1]、止滅清淨戒。
此中如何為有邊清淨戒?未近圓而有有邊學處者,此為有邊清淨戒。
如何為無邊清淨戒?已近圓而有無邊學處者,此為無邊清淨戒。
如何為圓滿清淨戒?善異生而相應善法,於有學之邊際成圓滿,無顧慮身、命,永捨命者,此為圓滿清淨戒。
如何為不惛昧清淨戒?七有學[2],此為不惛昧清淨戒。
[P.43]如何為止滅清淨戒?如來漏盡之聲聞、獨覺、及如來、應供、正等覺者,此為止滅清淨戒。
二
於戒有有邊,於戒有無邊。
此中如何為有邊戒?戒以利養為邊,戒以稱譽為邊,戒以親屬為邊,戒以身分為邊,戒以命為邊。
如何利養為邊之戒?此處或者依利養之因、利養之緣、利養之因由,犯所受之學處,如是乃利養為邊之戒。
如何稱譽為邊之戒?此處或者依稱譽之因、稱譽之緣、稱譽之因由,犯所受之學處,如是乃稱譽為邊之戒。
如何親屬為邊之戒?此處或者依親屬之因、親屬之緣、親屬之因由,犯所受之學處,如是乃親屬為邊之戒。
如何身分為邊之戒?此處或者依命之因、命之緣、命之因由,犯所受之學處,如是身分為邊之戒。
如何命為邊之戒?此處或者依命之因、命之緣、命之因由,犯所受之學處,如是乃命為邊之戒。
如是諸戒為破缺、穿壞、錯雜、間斷,不具自在,非不失,惛昧而不資於定者,非無追悔,非勝喜事,非喜事,非輕安,非樂事,非定事,非如實智見事,非資於一向厭惡、離貪、滅、寂靜、通智、正覺、涅槃,如是為有邊戒。
三
如何為無邊戒?於戒不以利養為邊,於戒不以稱譽為邊,於戒不以親屬為邊,[P.44]於戒不以身分為邊,於戒不以命為邊。
如何不以利養為邊戒?此處或者依利養之因、利養之緣,利養之因由,不令生心為欲犯所受之學處,況欲為犯?如是乃不以利養為邊戒。
如何不以稱譽為邊戒?此處或者依稱譽之因……〔乃至〕……乃不以稱譽為邊戒。
如何不以親屬為邊戒?此處或者依親屬之因……〔乃至〕……乃不以親屬為邊戒。
如何不以身分為邊戒?此處或者依身分之因……〔乃至〕……乃不以身分為邊戒。
如何不以命為邊戒?此處或者依命之因、命之緣、命之因由,不令生心為欲犯所受之學處,況欲為犯?如是乃不以命為邊戒。
如是諸戒乃無缺、不穿、不雜、不間斷、具自在、不失、不惛昧而資定,無追悔事,以勝喜為事,以喜為事,以輕安為事,以樂為事,以定為事,以如實智見為事,而資於一向厭惡、離貪、滅、寂靜、通智、正覺、涅槃。如是為無邊戒。
四
如何為戒?戒有幾何?戒依何等起?戒攝幾何之法?
如何為戒?思是戒,心所是戒,律儀是戒,不犯是戒。
戒有幾何?戒有三,是善戒,不善戒、無記戒。
[P.45]戒依何等起?依善心等起是善戒,依不善心等起是不善戒,依無記心等起是無記戒。
戒攝幾何之法?戒攝律儀,戒攝不犯,戒攝於如是者所生之思。依斷生命律儀之義是戒,依不犯之義是戒,依不與取律儀之義是戒,依不犯之義是戒,依欲邪行律儀之義是戒,依不犯之義是戒,依虛誑語律儀之義是戒,依不犯之義是戒,依離間語律儀之義是戒,依不犯之義是戒,依麤惡語律儀之義是戒,依不犯之義是戒,依雜穢語律儀之義是戒,依不犯之義是戒,依貪律儀之義是戒,依不犯之義是戒,依瞋律儀之義是戒,依不犯之義是戒,依邪見律儀之義是戒,依不犯之義戒,依出離欲欲律儀之義是戒,依不犯之義是戒,依無瞋瞋之律儀是戒,依不犯之義是戒,依光明想惛沈,睡眠之……〔乃至〕……依無散亂之義掉舉之……〔乃至〕……依法決定疑之……〔乃至〕……依智無明之……〔乃至〕……依勝喜不欣喜之……〔乃至〕……依初靜慮五蓋之……〔乃至〕……依第二靜慮尋伺之……〔乃至〕……依第三靜慮喜之……〔乃至〕……依第四靜慮樂苦之……〔乃至〕……依虛空無邊處定色想、有對想、種種想之……〔乃至〕……依識無邊處定虛空無邊處想之……〔乃至〕……依無所有處定識無邊處想之……〔乃至〕……依非想非非想處定無所有處想之……〔乃至〕……依無常觀常想之……〔乃至〕……依苦觀樂想之……〔乃至〕……依無我觀我想之……〔乃至〕……依厭惡觀歡喜之……〔乃至〕……依離貪觀貪之……〔乃至〕……依滅觀集之……〔乃至〕……依定棄觀執取之……〔乃至〕……依盡觀厚想之……〔乃至〕……依衰觀存續之……〔乃至〕……依變壞觀堅固想之……〔乃至〕……依無因相觀因相之……〔乃至〕……依無願觀願之……〔乃至〕……依空性觀現貪之……〔乃至〕……依增上慧法正觀堅執現貪[3]之……〔乃至〕……依如實智見迷妄現貪之……〔乃至〕……依過患觀執著現貪之……〔乃至〕[P.46]……依簡擇觀無簡擇之……〔乃至〕……依退轉觀合現貪之……〔乃至〕……依預流道見一處諸煩惱之……〔乃至〕……依一來道麤之諸煩惱……〔乃至〕……依不還道細之諸煩惱之……〔乃至〕……依阿羅漢道一切煩惱律儀之義是戒,依不犯之義是戒。
五
戒有五。斷生命之斷是戒,離是戒,思考是戒,律儀是戒,不犯是戒,如是諸戒資心無追悔,資勝喜,資喜,資輕安,資喜悅,資習,資修習,資多作,資莊嚴,資資具,資伴屬,資圓滿,資一同厭惡、離貪、滅、寂靜、通智、正覺、涅槃。如是諸戒之律儀清淨是增上戒,依律儀清淨住心無散亂,無散亂清淨是增上心,正見律儀清淨,正見無散亂清淨見清淨是增上慧。此處律儀之義,此即是增上戒學,此處無散亂之義,此即是增上心學,此處見之義,此即為增上慧學。如是且學收了三學,正知而學,見而學,觀察而學,攝受心而學,依信信解而學,策勵而學,令近住念而學,定心而學,依慧了知而學,通知應通知而學,徧知應徧知而學,斷應斷而學,現證應現證而學,修習應修習而學。
六
戒有五。斷生命、不與取、欲邪行、虛誑語、麤惡語、離間語、離穢語、貪、瞋、邪見之,依出離欲欲之,依無瞋瞋之,依光明想惛忱與睡眠之,依無散亂掉舉[P.47]之,依法決定疑之,依智無明之,依勝喜不欣喜之,依初靜慮〔五〕蓋之,依第二靜慮尋伺之,依第三靜慮喜之,依第四靜慮樂苦之,依虛空無邊處定色想,有對想想、種種想之,依識無邊處定虛空無邊處想之,依無所有處定識無邊處想之,依非想非非想處定無所有定之,依無常觀常想之,依苦觀樂想之,依無我觀我想之,依厭惡觀歡喜之,依離貪觀貪之,依滅觀集之,依定棄觀執取之,依盡觀厚想之,依衰觀存續之,依變壞觀堅固想之,依無因相觀因相之,依無願觀願之,依空性觀現貪之,依增上慧法正觀堅執現貪之,依如實智見迷妄現貪之,依過患觀執著現貪之,依簡擇觀無簡擇之,依退轉觀合現貪之,依預流道見一處諸煩惱之,依一來道麤諸煩惱之,依不還道細諸煩惱之,依阿羅漢道一切煩惱之斷是戒,離是戒,思是戒,律儀是戒,不犯是戒。如是諸戒資心無追悔,資勝喜,資喜,資輕安,資喜悅,資習,資修習,資多作,資莊嚴,資資具,資伴屬,資圓滿,資一向厭惡、離貪、滅、寂靜、通智、正覺、涅槃。如是諸戒之律儀清淨是增上戒,依律儀清淨住心無散亂,無散亂清淨是增上心,正見律儀清淨,正見無散亂清淨是增上慧。此處律儀之義,[P.48]此即是增上戒學。如是且學收了三學,正知而學,見而學,觀察而學,攝受心而學,依信信解心而學,策勵而學,令近住念而學,定心而學,慧依慧而學,通知應通知而學,徧知應徧知而學,斷應斷而學,現證應現證而學,修習應修習而學。
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了知之義是慧,故曰:「聽聞後律儀之慧是戒所成智。」
第三章
一
「律儀後定之慧是修定所成智」者如何?
定有一,是心之一境性。定有二,是世間定與出世間定。定有三,是有尋有伺定,無尋唯伺定,無尋無伺定。定有四,是順退分定,順住分定,順勝進分定,順決擇分定。定有五,是喜徧滿性,樂徧滿性,心徧滿性,光明徧滿性,觀察因相。定有六,是依念佛力心一境性是無散亂定,依念法力心之一境性是無散亂定,依念僧力心之一境性是無散亂定,依念戒力心之一境性是無散亂定,依念捨力心之一境性是無散亂定,依念天力心之一境性是無散亂定。定有七,是定善能,定之等至善[P.49]能,定之住善能,定之起善能,定之身安善能,定之行境善能,定之引發善能。定有八,依地徧力心之一境性是無散亂定,依水徧力……乃至……依火徧力〔……乃至……〕依風徧力〔……乃至……〕依青徧力〔……乃至……〕依黃徧力〔……乃至……〕依赤徧力〔……乃至……〕依白徧力之力心一境性是無散亂定。定有九,有劣於色纏之定,有中,有勝,有劣於無色纏之定,有中,有勝,〔並〕有空性定,無因相定及無願定。定有十,依膨脹想之力心一境性是無散亂定,依青瘀想之力〔……乃至……〕依[A1]潰爛想之力〔……乃至……〕依斬斫離散想之力〔……乃至……〕依食噉想之力〔……乃至……〕依棄擲想之力〔……乃至……〕依殺戮棄擲想之力〔……乃至……〕依血塗想之力〔……乃至……〕依蟲啖[1]想之力〔……乃至……〕依骸骨想之力心一境性是無散亂定。以上有五十五定。
二
復次,定有二十五定之義,依攝受之義是定,依伴屬之義是定,圓滿之義……〔乃至〕……一境之義……〔乃至〕……無散亂之義……〔乃至〕……無散逸之義……〔乃至〕……無濁之義……〔乃至〕……不動之義……乃至……依解脫之義是定,依一性近住之力依心之住是定,依尋覓等是定,依不尋覓不等是定,依尋覓等是定,依不尋覓不等是定,依取等是定,依不取不等是定,依取等事是定,依不取不等是定,依入等是定,依不入不等是定,依入等事是定,依不入不等事是定,依靜慮[2]等是定,依燒盡不等是定,依靜慮等事是定,依燒盡不等事是定,依等(三摩)而為利益(紇多)之樂是定(三摩地)[3]。以上定有二十五定之義。
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律儀後定之慧是修定所成智。
第四章
[P.50]一
「緣攝受之慧是法所依智[1]」者如何?
無明是諸行生之所依、轉之所依、因相之所依、存續之所依、合之所依、障礙之所依、集之所依、因之所依、緣之所依。依此等九相云:「無明是緣,諸行是緣所生,俱此二法是緣所生。」緣攝受之慧〔即〕是法所依智。於過去世、未來世,無明亦是諸行生之所依、轉之所依、因相之所依、存續之所依、合之所依、障礙之所依、集之所依、因之所依、緣之所依。依此等九相云:「無明是緣,諸行是緣所生,俱此二法是緣所生。」緣攝受之慧〔即〕是法所依智。諸行是識之……乃至……識是名色之〔……乃至……〕名色是六處之〔……乃至……〕六處是觸之〔……乃至……〕觸是受之〔……乃至……〕受是渴愛之〔……乃至……〕渴愛是取之〔……乃至……〕取是有之〔……乃至……〕有是生之〔……乃至……〕生是老死生之所依、轉之所依、因相之所依、存續之所依、合之所依、障礙之所依、集之所依、因之所依、緣之所依。依此等有九相云:「生是緣,老死是緣所生,俱此二法是緣所生。」緣攝受之慧〔即〕是法所依智。於過去世、未來世生亦是老死生之所依、轉之所依、因相之所依、存續之所依、合之所依、障礙之所依、集之所依、因之所依、緣之所依。依此等之九相云:「生是緣,老死是緣所生,俱此二法是緣所生。」緣攝受之慧〔即〕是法所依智。
二
云:「無明是因,諸行是因所生,俱此二法是因所生。」緣攝受之慧〔即〕是法[P.51]所依智。云:「於過去世,未來世,無明亦是因,諸行是因所生,俱此二法是因所生。」緣攝受之慧〔即〕是法所依智。云:「諸行是因,識是因所生,〔俱此二法是因所生〕」……乃至……「識是因,名色是因所生〔……」……乃至……〕「名色是因,六處是因所生〔……」……乃至……〕「六處是因,觸是因所生〔……」……乃至……〕「觸是因,受是因所生〔……」……乃至……〕「受是因,渴愛是因所生〔……」……乃至……〕「渴愛是因,取是因所生〔……」……乃至……〕「取是因,有是因所生〔……」……乃至……〕「有是因,生是因所生〔……」……乃至……〕「生是因,老死是因所生,俱此二法是因所生。」緣攝受之慧〔即〕是法所依智。
三
云:「無明是由緣[2],諸行是緣起生[3],俱此二法是緣起生。」緣攝受之慧,即是法所依智。云:「於過去世、未來世,無明亦是由緣,諸行是緣起生,俱此二法是緣起生」緣攝受之慧,即是法所依智。云:「諸行是由緣,識是緣起生〔俱此二法是緣起生〕……乃至……識是由緣,名色是緣起生〔……」……乃至……〕「名色是由緣,六處是緣起生〔……」……乃至……〕「六處是由緣,觸是緣起生〔……」……乃至……〕「觸是由緣,受是緣起生〔……」……乃至……〕「受是由緣,渴愛是緣起生〔……」……乃至……〕「渴愛是由緣,取是緣起生〔……」……乃至……〕「取是由緣,有是緣起生〔……」……乃至……〕「有是由緣,生是緣起生〔……」……乃至……〕「生是由緣,老死是緣起生,俱此二法是緣起生。」緣攝受之慧,即是法所依智。云:「於過去世、未來世亦俱是由緣,老死是緣起生,俱此二法為緣起生。」緣攝受之慧〔即〕是法所依智。
[P.52]四
云:「無明是緣,諸行是緣所生,俱此二法是緣所生。」緣攝受之慧〔即〕是法所依智。云:「於過去世、未來世,無明亦是緣,諸行是緣所生,俱此二法是緣所生。」緣攝受之慧〔即〕法所依智。云:「諸行是緣,識是緣所生〔俱此二法是緣所生〕」……乃至……「識是緣,名色是緣所生〔……」……乃至……〕「名色是緣,六處是緣所生〔……」……乃至……〕「六處是緣,觸是緣所生〔……」……乃至……〕「觸是緣,受是緣所生〔……」……乃至……〕「受是緣,渴愛是緣所生〔……」……乃至……〕「渴愛是緣,取是緣所生〔……」……乃至……〕「取是緣,有是緣所生〔……」……乃至……〕「有是緣,生是緣所生〔……」……乃至……〕「生是緣,老死是緣所生,俱此二法是緣所生。」緣所攝受之慧〔即〕法所依智。云:「於過去世、未來世生亦是緣,老死是緣所生,俱此二法是緣所生。」緣攝受之慧〔即〕法所依智。
五
於前之業有愚癡是無明,存續是諸行,欲望是渴愛,到達是取,思是有。此五是法〔存〕於前之業有,於此世依結生是緣。於此世結生是識,生成是名色,明朗是處,所觸是觸,所受是受。此五法〔存〕於此世之生有,而前所作之業為緣。於此世依成熟〔六〕處之愚癡是無明,存續是諸行,欲望是渴愛,到達是取,思是有。此五法是〔存〕於此世之業有,於後世依結生是緣。於後世結生是識,生成是名色,明朗是處,所觸是觸,所受是受。此五法〔存〕於後世之生有,於此世所作之業是緣。如是知、見、認、知、通達是四重、三世、二十相、三相續緣起法。
此依所知之義為智,依了知之義為慧,故曰:「緣攝受之慧是法所依智。」
第五章
[P.53]一
「決定攝過去、未來、現在諸法之慧是會得智」者如何?
過去、未來、現在何等之色,或內、或外、或麤、或細、或劣、或妙、或遠、或近一切之色,依無常而決定,〔此〕是一之會得,依苦而決定,〔此〕是一之會得,依無我而決定,〔此〕是一之會得。〔過去、未來、現在〕何等之受……乃至……〔過去、未來、現在〕何等之想……乃至……〔過去、未來、現在〕何等之諸行……乃至……〔過去、未來、現在〕何等之識,或內、或外、或麤、或細、或劣、或妙、或遠、或近一切之識,由無常而決定,〔此〕是一之會得,依苦而決定,〔此〕是一之會得,依無我而決定,〔此〕是一之會得。〔過去、未來、現在〕何等之眼……乃至……過去、未來、現在何等之老死,依無常而決定,〔此〕是一之會得,依苦而決定,〔此〕是一之會得,依無我而決定,〔此〕是一之會得。
二
決定攝「過去、未來、現在之色乃依滅盡之義是無常,依怖畏之義是苦,依不堅固之義是無我」之慧,乃是會得智。〔過去、未來、現在之〕受……乃至……〔過去、未來、現在之〕想……乃至……〔過去、未來、現在之〕諸行……乃至……〔過去、未來、現在之〕識……乃至……〔過去、未來、現在之〕眼……乃至……決定攝「過去、未來、現在之老死乃依滅盡之義是無常,依怖畏之義是苦,依不堅固之義是無我」之慧,乃是會得智。
三
決定攝「過去、未來、現在之色是無常、有為、緣起生、盡法、衰法、離法、滅法」之慧,乃是會得智。〔過去、未來、現在之〕受……乃至……〔過去、未來、現在之〕想……乃至……〔過去、未來、現在之〕諸行……乃至……〔過去、未來、現在之〕識……乃至……〔過去、未來、現在〕眼……乃至……決定攝「過去、未來、現在之老死是無常、有為、緣起生、盡法、衰法、離法、滅法」之慧,乃是會得智。
[P.54]四
攝而決定「緣生而有老死,無生時乃無老死」之慧,是會得智。攝而決定「於過去世、未來世亦是緣生而有老死,無生時乃無老死」之慧,是會得智。「緣有而有生,〔無有時乃無生〕」……乃至……「緣取而有有〔無取時乃無有〕」……乃至……「緣渴愛而有取〔無渴愛時乃無取〕」……乃至……「緣受而有渴愛〔無受時乃無渴愛〕」……乃至……「緣觸而有受,〔無觸時乃無受〕」……乃至……「緣六處而有觸,〔無六處時乃無觸〕」……乃至……「緣名色而有六處〔無名色時乃無六處〕」……乃至……「緣識而有名色〔無識時乃無名色〕」……乃至……「緣諸行而有識,〔無諸行時乃無識〕」……乃至……攝而決定「緣無明而有諸行,無無明時乃無諸行」之慧,是會得智。攝而決定「過去世、未來世亦緣無明而有諸行,無無明時乃無諸行」之慧,是會得智。
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了知之義是慧,故曰:「攝而決定過去、未來、現在諸法之慧,是會得智。」
第六章
一
「觀現在諸法之變壞慧是觀生滅智」者如何?
現在之色已生,〔云:〕其成相是生、壞相是滅乃是觀智。〔現在之〕受已生〔……乃至……現在之〕想已生〔……乃至……現在之〕諸行已生〔……乃至……現在之〕識已生……〔乃至……現在之〕眼已生……乃至……現在之有已生,〔云:〕其成相是生、壞相是滅乃是觀智。
二
見五蘊之生者是見幾何相?見滅者是見幾何相?見生滅者是見幾何相?〔言〕[P.55]見五蘊之生者是見二十五相,見滅者亦見二十五相,見生滅者是見五十相。
三
見色蘊生者是見幾何相?見滅者是見幾何相?見生滅者是見幾何相?見受蘊之……乃至……見想蘊之……乃至……見行蘊之……乃至……見識蘊之生者是見幾何相?見滅者是見幾何相?見生滅者是見幾何相?
見色蘊之生者是見五相,見滅者是見五相,見生滅者是見十相。見受蘊之……乃至……見想蘊之……乃至……見行蘊之……乃至……見識蘊之生者是見五相,見滅者是見五相,見生滅者是見十相。
四
見色蘊之生者是見如何之五相?
「依無明之集而有色集」,依緣集之義而見色蘊之生。「依渴愛之集而有色集」,依緣集之義而見色蘊之生。「依業之集而有色集」,依緣集之義而見色蘊之生。「依食之集而有色集」,依緣集之義而見色蘊之生。又見成相而見色蘊生。見色蘊之生者而見此五相。
五
見滅者是見如何之五相?
「依無明之滅而有色滅」,依緣滅之義而見色蘊之滅。「依渴愛之滅而有色滅」,依緣滅之義而見色蘊之滅。「依業之滅而有色之滅」,依緣滅之義而見色蘊滅。「依食[P.56]之滅而有色滅」,依緣滅之義而見色蘊滅。又,見壞相乃見色蘊滅。見色蘊滅者乃見此五相。
見生滅者是見以上之十相。
六
見受蘊之生者是見如何之五相?
「依無明之集而有受之集」,依緣集之義而見受蘊生。「依渴愛之集而有色之集」,依緣集之義而見受蘊生。「依業之集而有受之集」依緣集之義而見受蘊生。「依觸之集而有色之集」,依緣集之義而見色蘊生。又見成相而見受蘊生。見受蘊生者乃見此五相。
七
見滅者是見如何之五相?
「依無明之滅而有受之滅」,依緣滅之義而見受蘊滅。「依渴愛之滅而有受之滅」,依緣滅之義而見受蘊滅。「依業之滅而有受之滅」,依緣滅之義而見受蘊滅。「依觸之滅而有受之滅」,依緣滅之義而見受蘊滅。又見壞相乃見受蘊滅。見受蘊滅者乃見此五相。
見生滅者是見以上之十相。
八
見想蘊……乃至……行蘊……乃至……識蘊之生者是見如何之五相?
「依無明之集而有識之集」,依緣集之義而見識蘊生。「依渴愛之集而有識之集」,依緣集之義而見識蘊生。「依業之集而有識之集」,依緣集之義而見識蘊生。「依名色[P.57]之集而有識之集」,依緣集之義而見識蘊生。又見成相乃見識蘊生,見識蘊生者乃見此五相。見蘊生者乃見此之相。
九
見滅者是見如何之五相?
「依無明之滅而有識之滅」依緣滅之義而見識蘊滅。「依渴愛之滅而有識之滅」,依緣滅之義而見識蘊滅。「依業之滅而有識之滅」,依緣滅之義而見識蘊滅。「依名色之滅而有識之滅」,依緣滅之義而見識蘊滅。又見壞相乃見識蘊滅。見識蘊滅者乃見此之五相。
見生滅者是見以上之十相。
見五蘊生者是見此等之二十五相,見滅者是見此等之二十五相,見生滅者是見此等之五十相。
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了知之義是慧,故曰:「觀現在諸法之變壞慧,是觀生滅智。」
色蘊是食之集,受、想、行三蘊是觸之集,識蘊是名色之集。
第七章
一
「思擇所緣而觀破壞之慧,是正觀智」者如何?
所緣色而心生已壞,思擇此所緣而觀其心之破壞。
[P.58]「觀」者,如何為觀?依無常而觀不依常,依苦而觀不依樂,依無我而觀不依我。厭惡而不歡喜,離貪而不貪著,令滅而不令集,定棄而不執取。依無常而觀以斷常想,依苦而觀以斷樂想,依無我而觀以斷我想。厭惡以斷歡喜,離欲以斷貪欲,令滅以斷集,定棄以斷執取。
二
所緣受而……乃至……所緣想而……乃至……所緣行而……乃至……所緣識而〔……乃至……〕〔所緣眼而〕……乃至……所緣老死而心生已壞,思擇此所緣而觀其心之破壞。
「觀」者,如何為觀?依無常而觀不依常,依苦而觀不依樂,依無我而觀不依我。厭惡而不歡喜,離貪而不貪著,令滅而不令集,定棄而不執取。依無常而觀以斷常想,依苦而觀以斷樂想,依無我而觀以斷我想。厭惡以斷歡喜,離貪而斷貪欲,令滅以斷集,定棄以斷執取。
三
依了知,事有次第[1],〔諸法〕有退轉
傾心之力[2]與思擇,〔生〕正觀
依所緣之類[3]〔智〕決定同一〔過、未〕之二
勝[4]解滅為是壞相正觀
思擇所緣以觀破壞
依於空性之近住乃增上慧之正觀
若善[7]三近住於見無動搖
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思擇所緣而觀破壞之慧,是正觀智。」
第八章
[P.59]一
「怖畏近住之慧,是過患之智」者如何?
云:「生是怖畏」怖畏近住之慧,是過患之智,云:「轉是怖畏」怖畏近住之慧,是過患之智,「因相是怖畏」……乃至……「存續是怖畏」……乃至……「結生是怖畏」〔……乃至……〕「趣是怖畏」〔……乃至……〕「生成是怖畏」〔……乃至……〕「生起是怖畏」……〔……乃至……〕「誕生是怖畏」〔……乃至……〕「老是怖畏」〔……乃至……〕「病是怖畏」〔……乃至……〕「死是怖畏」〔……乃至……〕「愁是怖畏」〔……乃至……〕「悲是怖畏」〔……乃至……〕云:「惱是怖畏」怖畏近住之慧,是過患之智。
云:「不生是安穩」,乃寂滅處[1]之智,云:「不轉是安穩」,乃寂滅處之智……乃至……云:「不惱是安穩」,乃寂滅處之智,云:「生是怖畏,不生是安穩」,乃寂滅處之智,云:「轉是怖畏,不轉是安穩」乃寂滅處之智……乃至……「惱是怖畏,不惱是安穩」,乃寂滅處之智。
二
云:「生是苦」,怖畏近住之慧是過患智,云:「轉是苦」,怖畏近住之慧,是過患之智……乃至……云:「惱是苦」,怖畏近住之慧是過患乃過患之智。
云:「不生是樂」,乃寂滅處之智,云:「不轉是樂」乃寂滅處之智,〔……乃至……〕云:「不惱是樂」,乃寂滅處之智。
云:「生是苦,不生是樂」,乃寂滅處之智,云:「轉是苦,不轉是樂」,是寂滅處之智……乃至……云:「惱是苦,不惱是樂」,是寂滅處之智。
三
云:「生是愛染」怖畏近住之慧,是過患之智,云:「轉是愛染」怖畏近住之慧,是過患之智……乃至……云:「惱為愛染」怖畏近住之慧,是過患之智。
云:「不生乃非愛染」,是寂滅處之智,云:「不轉乃非愛染」,是寂滅處之智,〔……乃至……〕云:「不惱乃非愛染」,是寂滅處之智。
[P.60]云:「生是愛染,不生乃非愛染」,是寂滅處之智,云:「轉是愛染,不轉乃非愛染」,是寂滅之智〔……乃至……〕云:「惱是愛染,不惱乃非愛染」,是寂滅處之智。
四
云:「生是諸行」怖畏近住之慧是過患之智,云:「轉是諸行」怖畏近住之慧是過患之智……乃至……云:「惱為諸行」怖畏近住之慧是過患之智。
云:「不生是涅槃」,是寂處滅之智,云:「不轉是涅槃」,是寂滅處之智,〔……乃至……〕云:「不惱是涅槃」,是寂滅處之智。
云:「生是諸行,不生是涅槃」,是寂滅處之智,云:「轉是諸行,不轉是涅槃」,是寂滅處之智……乃至……「惱是諸行,不惱是涅槃」,是寂滅處之智。
五
見生、轉、因相、存續、結生是苦
此乃過患之智
見不生、不轉、不因相、不存續、不結生是樂
此是寂滅處之智
此過患之智是於五處[2]生
於五處了知寂滅處之十智
若善〔此〕二智者
於種種見無動搖
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怖畏近住之慧,是過患之智。」
第九章
一
「簡擇欲解脫,[1]停止慧是捨諸行智」者如何?
簡擇欲生之解脫,停止慧是捨諸行智,簡擇欲轉之解脫,停止慧是捨諸行智,簡擇欲因相之……乃至……存續、結生、趣生、生成、生起、誕生、老病、死、愁、悲、惱之解脫,停止慧是捨諸行智。
[P.61]二
「生是苦」簡擇欲解脫,停止慧是捨諸行智,「轉是苦」簡擇欲解脫,停止慧是捨諸行智……乃至……「惱是苦」簡擇欲解脫,停止慧是捨諸行智。
「生是怖畏」簡擇欲解脫,停止慧是捨諸行智「轉是昔」簡擇欲解脫,停止慧是捨諸行智……乃至……「惱是怖畏」簡擇欲解脫,停止慧是捨諸行智。
三
「生是愛染」簡擇欲解脫,停止慧是捨諸行智,「轉是愛染」簡擇欲解脫,停止慧是捨諸行智。……乃至……「惱是怖畏」簡擇欲得解脫,停止慧是捨諸行智。
「生是諸行」簡擇欲解脫,停止慧是捨諸行智,「轉是諸行」簡擇欲解脫,停止慧是捨諸行智……乃至……「惱是諸行」簡擇欲解脫,停止慧是捨諸行智。
四
云:「生是諸行,捨此諸行」,是諸行之捨,云:「諸行、捨、俱是諸行,捨此諸行」,是諸行之捨。
云:「轉是諸行……乃至……惱是諸行,捨此諸行」,是諸行之捨,云:「諸行、捨、俱是諸行,捨此諸行」,是諸行之捨。
五
依幾何之相有心之引發於諸行之捨?
〔言〕依八相有心之引發於諸行之捨。
於異生依幾何之相有心之引發於諸行之捨?於有學依幾何之相有心之引發於諸行之捨?於離貪者依幾何之相有心之引發於諸行之捨?〔言〕於異生依二相有心之[P.62]引發於諸行之捨,於有學依三相有心之引發於諸行之捨,於離貪者依三相有心引發於諸行之捨。
六
於異生依如何二相有心之引發於諸行之捨?
異生或歡喜或正觀諸行之捨,於異生如是依二相有心之引發於諸行之捨。
於有學依如何三相有心之引發諸行之捨?
有學或歡喜或正觀或簡擇而諸行捨獲果,於有學依如是三相有心之引發於諸行之捨。
於離貪者依如何三相有心之引發於諸行之捨?
離貪者或正觀或簡擇而諸行捨獲果,或已捨或於空性住、或於無因相住、或依無願住而住,於離貪者依如是三相有心之引發於諸行之捨。
七
如何於異生與有學諸行捨之心引發而為同一?
異生歡喜諸行之捨故,其心被污染,阻害修習,障礙通達,於後世有結生之緣,有學亦歡喜諸行之捨故,其心被污染,阻害修習,障礙上通達,於後世有結生之緣,如是於異生與有學諸行捨之心引發為同一,依歡喜之義故。
八
如何於異生、有學及離貪者諸行捨之心引發為同一?
[P.63]異生依正觀無常、苦、無我而諸行之捨,有學依正觀無常、苦、無我而諸行之捨,離貪者依正觀無常、苦、無我而諸行之捨,如是於異生、有學及無貪者諸行捨之心引發為同一,依觀之義故。
九
如何於異生、有學及離貪者諸行捨之心引發為相異?
於異生諸行之捨是善,於有學諸行之捨是善,於離貪者諸行之捨是無記,如是於異生、有學及離貪者諸行捨之心引發是相異,依善與無記之義故。
一〇
復次如何於異生、有學及離貪者諸行捨之心引發為相異?
於異生諸行之捨,有時善明,有時善不明,於有學諸行之捨,有時善明,有時善不明,於離貪者諸行之捨,畢竟為善明,如是於異生、有學及離貪者諸行捨之心引發是相異,依明義與不明義故。
一一
〔復次〕如何於異生、有學及離貪者諸行捨之心引發是相異?
異生正觀無厭足而諸行之捨,有學亦正觀無厭足而諸行之捨,離貪者正觀滿足[2]諸行之捨,如是於異生、有學及離貪者諸行捨之心引發是相異,依滿足之義與無厭足之義故。
一二
〔復次〕如何在異生、有學、及離貪者諸行捨之心引發是相異?
異生斷三結[3]為獲得預流道故,正觀諸行之捨,有學已斷三結,更為獲得上[4]故,正觀諸行之捨,離貪者已斷一切煩惱,為現法樂住故而正觀,如是於異生、有學及離貪者,諸行捨之心引發是相異,依已斷之義與未斷之義故。
[P.64]一三
〔復次〕如何是異生、有學、及離貪者諸行捨之心引發是相異?
異生或歡喜或正觀諸行之捨,有學或歡喜或正觀或簡擇而獲〔諸行之〕捨果,離貪者或正觀或獲諸行之捨果,或已捨或依於空性住、或無因相住、或無願住而住,如是於異生、有學及離貪者諸行捨之心引發是相異,依得住之義故。
一四
幾何諸行之捨是依寂止而生?幾何諸行之捨是依正觀而生?
〔言〕是依寂止而生八諸行之捨,依正觀生十諸行之捨。
如何依寂止生八諸行之捨?
為獲得初靜慮故,簡擇〔五〕蓋,停止慧是捨諸行智,為獲得第二靜慮故,簡擇尋伺,停止慧是捨諸行智,為獲得第三靜慮故,簡擇喜,停止慧是捨諸行智,為獲得第四靜慮故,簡擇樂苦,停止慧是捨諸行智。為獲得虛空無邊處定故,簡擇色想、有對想、種種想,停止慧是捨諸行智,為獲得識無邊處定故,簡擇虛空無邊處想,停止慧是捨諸行智,為獲得無所有處定故,簡擇識無邊處想,停止慧是捨諸行智,為獲得非想非非想定故,簡擇無所有處想,停止慧是捨諸行智。如是依寂止而生八諸行之捨。
一五
如何依正觀而生十諸行之捨?
[P.65]為欲獲得預流道故,簡擇生、轉、因相、存續、結生、趣、生成、生起、誕生、老、病、死、愁、悲、惱,停止慧是捨諸行智,為逮得預流果故,簡擇生、轉、因相、存續、結生、趣、生成、生起、誕生、老、病、死、愁、悲、惱,停止慧是捨諸行智,為獲得一來道故……乃至……為逮得一來果故……乃至……為獲得不還道故……乃至……為逮得不還果故……乃至……為獲阿羅漢道故……乃至……為逮得阿羅漢果故……乃至……為逮得空性住故……乃至……為逮得無因相住故,簡擇生、轉……乃至……惱,停止慧是捨諸行智,如是依正觀而生十諸行之捨。
一六
幾何諸行之捨是善、幾何是不善、幾何是無記?十五諸行[5]之捨是善,三諸行之捨是無記,非諸行之捨而是不善者也。
慧令簡擇停止心之行境八
異生二行境[6]有學〔依〕三
離貪者有三而令心轉
十八諸行捨是三解脫[9]之緣
於慧如是知有十八相
能捨諸行者
種種見無動搖
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簡擇欲解脫,停止慧是捨諸行智」。
第十章
[P.66]一
「外之出離退轉之慧是種姓地[1]之智」者如何?
云:「降伏生」是種姓地,云:「降伏轉」是種姓地,云:「降伏因相」是種姓地,云:「降伏存續」是種姓地,云:「降伏結生」是種姓地,云:「降伏趣」是種姓地,云:「降伏生成」是種姓地,云:「降伏生起」是種姓地,云:「降伏誕生」是種姓地,云:「降伏老」種姓地,云:「降伏病」是種姓地,云:「降伏死」種姓地,云:「降伏愁」是種姓地,云:「降伏外之諸行因相」是種姓地。云:「躍進不生」是種姓地,云:「躍進不轉」是種姓地……乃至……云:「躍進滅盡、涅槃」是種姓地。云:「降伏已躍進不生」是種姓地,云:「降伏轉已躍進不轉」是種姓地,云:「降伏因相已躍進無因相」是種姓地……乃至……云:「降伏外之諸行因相已躍進滅盡、涅槃」是種姓地。
二
云:「由生出離」是種姓地,云:「由轉出離」是種姓地,云:「因相……〔乃至〕……存續……〔乃至〕……結生……〔乃至〕……趣……〔乃至〕……生成……〔乃至〕……生起……〔乃至〕……誕生……〔乃至〕……老……〔乃至〕……病……〔乃至〕……死……〔乃至〕……愁……〔乃至〕……悲……〔乃至〕……惱……〔乃至〕……由外之諸行因相出離」是種姓地。云:「躍進不生」是種姓地,云:「躍進不轉」是種姓地……乃至……云:「躍進滅盡、涅槃」是種姓地。云:「由生出離躍[P.67]進不生」是種姓地,云:「由轉出離躍進不轉」是種姓地……乃至……云:「由外之諸行因相躍進出離而滅盡、涅槃」是種姓地。云:「由生退轉」是種姓地,云:「由轉退轉」是種姓地……乃至……云:「由外之諸行因相退轉」是種姓地。云:「躍進於不轉」是種姓地……乃至……云:「躍進於滅盡、涅槃」是種姓地。云:「於生已退轉躍進不生」是種姓地,云:「由轉已退轉躍進不轉」是種姓地……乃至……云:「於外之諸行因相已退轉躍進滅盡、涅槃」是種姓地。
三
幾何之種姓地法依寂止而生?幾何之眾聖法依正觀而生?
〔言〕八種姓地法依寂止而生,十種姓地法依正觀而生。
四
如何八種姓地法依寂止而生?
云:「為獲得初靜慮故降伏〔五〕蓋」是種姓地,云:「為獲得第二靜慮故降伏尋伺」是種姓地,云:「為獲得第三靜慮故降伏喜」是種姓地,云:「為獲得第四靜慮故降伏樂苦」是種姓地,云:「為獲得虛空無邊處定故降伏色想、有對想、種種想」是種姓地,云:「為獲得識無邊處定故降伏虛空無邊處想」是種姓地,云:「為獲得無所有[P.68]處定故降伏識無邊處想」是種姓地,云:「為獲得非想非非想處定故降伏無所有處想」是種姓地。如是八種姓地法依寂止而生。
五
如何十種姓地法依正觀而生?
云:「為獲得預流道故降伏生、轉、因相、存續、結生、趣、生成、生起、誕生、老、病、死、愁、悲、惱、外之諸行因相」是種姓地,云:「為逮得預流果故降伏生、轉、因相、存續、結生」是種姓地,云:「為獲得一來道故……」……乃至……為逮得一來果故〔……乃至……〕為獲得不還道故〔……乃至……〕為逮得不還果故〔……乃至……〕為獲得阿羅漢道故生、轉……乃至……為逮得阿羅漢果故〔……乃至……〕為逮得空性住故〔……乃至……〕云:「為逮得無因相故降伏生、轉、因相、存續、結生」是種姓地。如是十種姓地法依正觀而生。
六
幾何之種姓地法是善,幾何是不善,幾何是無記?十五種姓地法是善,三種姓地法是無記,而種姓地法乃非不善。
愛染[2]非愛染願無願
繫[3]離繫出離未出離
依定之緣為八智之行境十
十八種姓地法是三解脫之緣
於慧知此十八相
善退轉出離者於種種見無動搖
此依所知義是智,依了知義是慧,故曰:「外之出離退轉之慧是種姓地智。」
第十一章
[P.69]一
「俱出離、退轉[1]之慧是道智」者如何?
於預流道之剎那,依見之義正見出離邪見,於其隨轉出離諸蘊、諸煩惱,及出離外之一切因相,故曰:「俱之出離、退轉之慧是道智。」
依現前解之義正思惟出離邪思惟,於其隨轉出離諸蘊、諸煩惱,及出離外之一切因相,故曰:「俱之出離、退轉之慧是道智。」
依攝受之義正語出離邪語……〔乃至〕……「……是道智。」
依等起之義正業出離邪業……〔乃至〕……「……是道智。」
依清淨之義正命出離邪命……〔乃至〕……「……是道智。」
依精勤之義正精進出離邪精進……〔乃至〕……「……是道智。」
依近住之義正念出離邪念……〔乃至〕……「……是道智。」
依無散亂之義正定出離邪定,於其隨轉出離諸煩惱、諸蘊,及出離外之一切因相,故曰:「俱之出離、退轉之慧是道智。」
[P.70]二
於一來道之剎那,依見之義正見……乃至……依無散亂之義正定出離麤之欲貪結、瞋結、麤之欲貪隨眠、瞋隨眠,於其隨轉出離諸煩惱、諸蘊,及出離外之一切相,故曰:「俱之出離、退轉之慧是道智。」
三
於不還道之剎那,依見之義正見……乃至……依無散亂之義正定出離細之欲貪結、瞋結、細之欲貪隨眠、瞋隨眠,於其隨轉出離諸煩惱、諸蘊,出離外之一切因相,故曰:「俱之出離、退轉之慧是道智。」
四
於阿羅漢道之剎那,依見之義正見……乃至……依無散亂之義正定出離色貪、無色貪、慢、悼舉、無明、慢隨眠、有貪隨眠、無明隨眠,於其隨轉出離諸煩惱、諸蘊,及出離外之一切因相,故曰:「俱之出離、退轉之慧是道智。」
依已知令知未知故名為智
如善智之解脫於種種見無動搖
如定而正觀正觀而定
正觀及寂止存而等分、俱存
見諸行是苦涅槃是樂
俱出離慧是達不死
知解脫行曉異性一性
二智[2]能於種種見中無動搖
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俱之出離、退轉之慧是道智。」
第十二章
[P.71]一
「加行止滅之慧是果智」者如何?
於預流道之剎那,依見之義正見出離邪見,於其隨轉出離諸煩惱,及出離外之一切因相,此處加行已令止滅故正見生,此是道果。
依現前解之義正思惟出離邪思惟,於其隨轉出離諸煩惱、諸蘊,及出離外之一切因相,此處加行已令止滅故正思惟生,此是道果。
依攝受之義正語出離邪語……〔乃至〕……此是道果。
依等起之義正業出離邪業……〔乃至〕……此是道果。
依清淨之義正命出離邪命……〔乃至〕……此是道果。
依精勤之義正精進出離邪精進……〔乃至〕……此是道果。
依近住之義正念出離邪念……〔乃至〕……此是道果。
依無散亂之義正定出離邪定,於其隨轉出離諸煩惱、諸蘊,及出離外之一切因[P.72]相,此處加行已令止滅故正定生,此是道果。
二
於一來道之剎那,依見之義正見……乃至……依無散亂之義正定出離麤之欲貪結、瞋結、麤之欲貪隨眠、瞋隨眠,於其隨轉出離諸煩惱、諸蘊,及出離外之一切因相,此處加行已令止滅故正定生,此是道果。
三
於不還道之剎那,依見之義正見……乃至……依無散亂之義正定出離細之欲貪結、瞋結、細之欲貪隨眠、瞋隨眠,於其隨轉出離諸煩惱、諸蘊,及出離外之一切因相,此處加行已令止滅故正定生,此是道果。
四
於阿羅漢道之剎那,依見之義正見……乃至……依無散亂之義正定出離色貪、無色貪、慢、悼舉、無明、慢隨眠、有貪隨眠、無明隨眠,於其隨轉出離一切之諸煩惱、諸蘊,及出離外之一切因相,此處加行已令止滅故正定生,此是道果。
依此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加行止滅之慧是果智。」
第十三章
一
「觀所斷之慧是解脫智」者如何?
依預流道正斷有身見、疑、戒禁取、見隨眠、疑隨眠之我心隨煩惱,如是五隨煩惱及其諸纏之心解脫、善解脫。
[P.73]此依解脫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觀所斷之慧是解脫智。」
二
依一來道正斷麤之欲貪結、瞋結、麤貪隨眠、瞋隨眠之我心〔四〕隨煩惱,如是四隨煩惱及其諸纏之心解脫、善解脫。
此依解脫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觀所斷之慧是解脫智。」
三
依不還道正斷細之欲貪結、瞋結、細之欲貪隨眠、瞋隨眠之我心〔四〕隨煩惱,如是四隨煩惱及其諸纏之心解脫、善解脫。
此依解脫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觀所斷之慧是解脫智。」
四
依阿羅漢道正斷色貪、無色貪、慢、掉舉、無明、慢隨眠、有貪隨眠、無明隨眠之我心〔八〕隨煩惱,如是八隨煩惱及其纏之心解脫、善解脫。
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觀所斷事之慧是解脫智。」
第十四章
一
「其時修得諸法正觀之慧是觀察智」者如何?
於預流道之剎那,依見之義,於其時修得正見,依現前解之義,於其時修得正思惟,依攝受之義,於其時修得正語,依等起之義,於其時得正業,依清淨之義,[P.74]於其時修得正命,依精勤之義,於其時修得正精進,依近住之義,於其時修得正念,依無散亂之義,於其時修得正定。依近住之義,於其時修得念覺支,依思擇之義,於其時修得擇法覺支,依精勤之義,於其時修得精進覺支,依徧滿之義,於其時修得喜覺支,依寂靜之義,於其時修得輕安覺支,依無散亂之義,於其時修得定覺支,依簡擇之義,於其時修得捨覺支。於不信依不動之義,於其時修得信力,於懈怠依不動之義,於其時修得精進力,於放逸依不動之義,於其時修得定力,於掉舉依不動之義,於其時修得定力,於無明依不動之義,於其時修得慧力。依勝解之義,於其時修得信根,依精勤之義,於其時修得精進根,依近住之義,於其時修得念根,依無散亂之義,於其時修得定根,依見之義,於其時修得慧根。依增上之義,於其時修得〔五〕根,依不動之義,於其時修得〔五〕力,依出離之義,於其時修得〔七〕覺支,依因之義,於其時修得〔八聖〕道,依近住之義,於其時修得〔四〕念住,依勤之義,於其時修得〔四〕正勤,依神通之義,於其時修得〔四〕神足,依如之義,於其時修得〔四聖〕諦,依無散亂之義,於其時修得寂止,依觀之義,於其時修得正觀,依一味之義,於其時修得止觀,依不超越之義,於其時修得俱存。依律儀之義,於其時修得戒清淨,依無散亂之義,於其時修得心清淨,依見之義,於其時修得見清淨,依解脫之義,於其時修得解脫,依通達之義,於其時修得明,依永捨之義,於其時修得解脫,依斷之義,於其時修得盡智,依根本之義,於其時修得[P.75]志欲,依等起之義,於其時修得作意,依總攝之義,於其時修得觸,依等趣之義,於其時修得受,依現前之義,於其時修得定,依增上之義,於其時修得念,依其上之義,於其時修得慧,依堅固之義,於其時修得解脫,依盡際之義,於其時修得入不死涅槃,出離已而觀察。於其時修得如是諸法。
二
於預流果之剎那,依見之義,於其時修得正見,依現前解之義,於其時修得正思惟……乃至……依止滅之義,於其時修得無生智,依根本之義,於其時修得志欲,依等起之義,於其時修得作意,依總攝之義,於其時修得觸,依等趣之義,於其時修得受,依現前之義,於其時修得定,依增上之義,於其時修得念,依其上之義,於其時修得慧,依堅固之義,於其時修得解脫,依盡際之義,於其時修得入不死涅槃,出離已而觀察。於其時修得如是諸法。
三
於一來道之剎那……乃至……於一來果之剎那……乃至……於不還道之剎那……乃至於不還果之剎那……乃至……於阿羅漢道之剎那,依見之義,於其時修得正見……乃至……依斷之義,於其時修得盡智。依根本之義,於其時修得志欲,依等起之義,於其時修得作意,依總攝之義,於其時修得觸,依等趣之義,於其時修得受,依現前之義,於其時修得定,依增上之義,於其時修得念,依其上之義,於其時修得慧,依堅固之義,於其時修得解脫,依盡際之義,於其時修得入不死涅槃,出離已而觀察。於其時修得如是諸法。
四
於阿羅漢果之剎那,依見之義,於其時修得正見……乃至……依止滅之義,於[P.76]其時修得無生智,依根本之義,於其時修得志欲,依等之起之義,於其時修得作意,依總攝之義,於其時修得觸,依等起之義,於其得受,依現前之義,於其時修得定,依增上之義,於其時修得念,依其上之義,於其時修得慧,依堅固之義,於其時修得解脫,依盡際之義,於其時修得入不死涅槃,出離已而觀察。於其時修得如是諸法。
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其時修得諸法正觀慧是觀察智。」
第十五章[1]
一
「內決定之慧乃事之種種相智」者如何?
如何而決定內之諸法?
〔是言〕決定內眼,決定內耳,決定內鼻,決定內舌,決定內身,決定內意。
二
如何而決定內眼?
決定「眼是無明所生」,決定「眼是渴愛所生」,決定「眼是業所生」,決定「眼是食所生」,決定「眼是四大種所造」,決定「眼是已生」,決定「眼是已修得」,決定「眼非前有,是今生,於後無有」,決定「眼是不堅固、無常、變壞法」,決定「眼是無常、有為、緣起生、盡法、衰法、離法、滅法」,決定眼是依無常不依常,決定是依苦不依樂,決定是依無我不依我,厭惡而不歡喜,離貪而不貪著,令滅而不令集,定棄[P.77]而不執取,決定依無常而斷常想,決定依苦而斷樂想,決定依無我而斷我想,厭惡而斷歡喜,離貪而斷貪欲,令滅而斷集,定棄而斷執取。如是而決定內眼。
三
如何而決定內耳?
決定「耳是無明所生」……乃至……如是而為決定內耳。
如何決定內鼻?
決定「鼻是無明所生」……乃至……如是而決定內鼻。
如何而決定〔內〕舌……乃至……身……乃至……內意?
決定「意是無明所生」……乃至……如是決定內意。
如是而決定內之諸法。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內決定之慧是事種種相之智。」
第十六章
一
「外決定之慧是行境種種相之智」者如何?
如何而決定外之諸法?
〔是言〕決定外色,決定外聲,決定外香,決定外味,決定外所觸,決定外之諸法。
如何決定外色?
決定「色是無明所生」,決定「色是渴愛所生」,決定「色是業所生」,決定「色是食所生」,決定「色是四大種所造」,決定「色是已生」,決定「色是已修得」,決定「色是前無有、今生、於後無有」,決定「色有邊」,決定「色是不堅固、無常、變壞法」,決[P.78]定「色是無常、有為、緣起生、盡法、衰法、離法、滅法」,決定色是依無常而不依常,決定是依苦而不依樂,決定是依無我而不依我,厭惡而不歡喜,離貪而不貪著,令滅而不令集,定棄而不執取,決定依無常而斷常想,決定依苦而斷樂想,決定依無我而斷我想,厭惡而斷歡喜,離貪而斷貪欲,令滅而斷集,定棄而斷執取。如是而決定外色。
二
如何而決定外聲?
決定「聲是無明所生」……乃至……如是而決定外聲。
如何而決定〔外〕香……乃至……味……乃至……所觸……乃至外法?
決定「法是無明所生」,決定「法是渴愛所生」,決定「法是業所生」,決定「法是食所生」,決定「法是四大種所造」,決定「法是已生」,決定「法是已修得」,決定「法是前無有、今生、後無有」,決定是有邊法,決定「法為不堅固、無常、變壞法」,決定「法是無常、有為、緣起生、盡法、衰法、離法、滅法」,決定法依無常而不依常,決定依苦而不依樂,決定依無我而不依我,厭惡而不歡喜,離貪而不貪著,令滅而不令集,定棄而不執取,決定依無常而斷常想,決定依苦而斷樂想,決定依無我而斷我想,厭惡而斷歡喜,離貪而斷貪欲,令滅而斷集,定棄而斷執取。如是而決定外之法。
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外決定之慧是行境種種相之智。」
第十七章
[P.79]一
「所行決定之慧是所行種種相之智」者如何?
云所行者是三所行,〔是言〕識行、無智行及智行。
何者是識行?
為見於色故傾心行之無記是識行,於色見之義是眼識之識行,於色已見為性,現前解是異熟意界之識行,於色現前已解為性,異熟意識界是識行。為聞於聲故傾心行之無記是識行,於聲聞之義是耳識之識行,於聲已聞為性,現前解是異熟意界之識行,於聲現前已解為性,異熟意識界是識行。為嗅於香故傾心行之無記是識行,於香嗅之義是鼻識之識行,於香已嗅為性,現前解是異熟意界之識行,於香現前已解為性,異熟意識界是識行。為味於味故傾心行之無記是識行,於味味之義是舌識之識行,於味已味為性,現前解是異熟意界之識行,於味現前已解為性,異熟意識界是識行。為觸於所觸故傾心行之無記是識行,於所識觸之義是身識之識行,於所觸已觸為性,現前解是異熟意界之識行,於所觸現前已解為性,異熟意識界是識行。為識於法故傾心行之無記是識行,於法識之義是意識之識行,於法已識為性,現前解是異熟意界之識行,於法現前已解為性,異熟意識界是識行。
[P.80]二
識行者依何義是為識行?
無貪行故是識行,無瞋行故是識行,無瞋行故是識行,無癡行故是識行,無慢行故是識行,無見行故是識行,無掉舉行故是識行,無疑行故是識行,無隨眠行故是識行,離貪行故是識行,離瞋行故是識行,離癡行故是識行,離慢行故是識行,離見行故是識行,離掉舉行故是識行,離疑行故是識行,離隨眠行故是識行,離善業行故是識行,離不善業行故是識行,離善業行故是識行,離不善業行故是識行,離有呵責業行故是識行,離無呵責業行故是識行,離黑業行故是識行,離白業行故是識行,離與樂果業行故是識行,離與苦果業行故是識行,離受樂異熟業行故是識行,離受苦異熟業行故是識行,於已識行故是識行,於識云如是有所行故是識行,云:心依無煩惱之義而本性情淨故是識行。以上是識行。
三
何者是無智行?
於可意之色,為貪之勢速故傾心行之無記是識行,貪之勢速是無智行,於非可意之色,為瞋之勢速故傾心行之無記是識行,瞋之勢速是無智行,於此兩者無觀待於事,為癡之勢速故傾心行之無記是識行,癡之勢速是無智行,為繫縛慢之勢速故傾心行之無記是識行,慢之勢速是無智行,為惛昧見[1]之勢速故傾心行之無記是識[P.81]行,見之勢速是智行,為散亂掉舉之勢速故傾心行之無記是識行,掉舉之勢速是無智行,為不到究竟之疑勢速故傾心行之無記是識行,疑之勢速是無智行,為有力隨眠之勢速故傾心行之無記是識行,隨眠之勢速是無智行,於可意之聲……乃至……於可意之香……乃至……於可意之味……乃至……於可意之所觸……乃至……於可意之法,為貪之勢速故傾心行之無記是識行,貪之勢速是無智行,於非可意之法,瞋之勢速故傾心行之無記是識行,瞋之勢速是無智行,於此兩者之無觀待,於事為癡之勢速故傾心行之無記是識行,癡之勢速是無智行,為縛之慢勢速故傾心行之無記是識行,慢之勢速是無智行,為惛昧見[*][A2]之勢速故傾心行之無記是識行,見之勢速是無智行,為散亂掉舉之勢速故傾心行之無記是識行,悼舉之勢速是無智行,為不到究竟疑之勢速故傾心行之無記是識行,疑之勢速是無智行,為有力之隨眠勢速故傾心行之無記是識行,隨眠之勢速是無智行。
四
無智行者依何義是無智行?
有貪而行故是無智行,有瞋而行故是無智行,有癡而行故是無智行,有慢而行故是無智行,有見而行故是無智行,有悼舉而行故是無智行,有疑而行故是無智行,有隨眠而行故是無智行,具足貪而行故是無智行,具足瞋而行故是無智行,具足癡而行故是無智行,具足慢而行故是無智行,具足見而行故是無智行,具足掉舉而行[P.82]故是無智行,具足疑而行故是無智行,具足隨眠而行故是無智行,離善法而行故是無智行,離不善法而行故是無智行,離有呵責業而行故是無智行,離無呵責業而行故是無智行,離黑業而行故是無智行,離白業而行故是無智行,離與樂果業而行故是無智行,離與苦果業而行故是無智行,離與樂果異熟業而行故是無智行,離受苦異熟業而行故是無智行,於無知而行故是無智行,於無智云而有如是所行故是無智行。以上是無智行。
五
何者是智行?
為無常觀故傾心行之無記是識行,無常觀是智行,為苦觀故傾心行之無記是識行,苦觀是智行,為無我觀故傾心行之無記是識行,無我觀是智行,為厭惡觀故……乃至……為離貪觀故〔……乃至……〕為滅觀故〔……乃至……〕為定棄觀故〔……乃至……〕為盡觀故〔……乃至……〕為衰觀故〔……乃至……〕為變壞觀故〔……乃至……〕為無因相觀故〔……乃至……〕為無願觀故〔……乃至……〕為空性觀故〔……乃至……〕為增上慧法觀故〔……乃至……〕為如實智見故〔……乃至……〕為過患觀故〔……乃至……〕為簡擇觀故傾心行之無記是識行,簡擇觀是智行,退轉觀是智行,預流道是智行,預流果得是智行,一來道是智行,一來果得是智行,不還道是智行,不還果得是智行,阿羅漢道是智行,阿羅漢果得是智行。
六
智行者依何義是智行?
無貪而行故是智行,無瞋而行故是智行,無癡而行故是智行,無掉舉而行故是[P.83]智行,無疑而行故是智行,無慢而行故是智行,無見而行故是智行,無悼舉而行故是智行,無疑而行故是智行,無隨眠而行故是智行,離貪而行故是智行,離瞋而行故是智行,離癡而行故是智行,離慢而行故是智行,離見而行故是智行,離悼舉而行故是智行,離疑而行故是智行,離隨眠而行故是智行,離善業而行故是智行,離不善業而行故是智行,離有呵責業而行故是智行,離無呵責業而行故是智行,離黑業而行故是智行,離白業而行故是智行,離與樂果業而行故是智行,離與苦果業而行故是智行。離受樂異熟業而行故是智行,離受苦異熟業而行故是智行,於已知行故是智行,於智云有如是所行故是智行。以上是智行。
云:「識行、無智行及智行之相異。」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所行決定之慧是所行之種種相智。」
第十八章
一
「四法決定之慧是地之種種相智」者如何?
於地有四,是欲纏地、色纏地、無色纏地、非所攝地。
二
何者是欲纏地?
下限無間地獄上至他化自在天止,於此中間此之纏,此所攝之蘊、界、處、色、受、想、行、識,此為欲纏地。
三
何者是色纏地?
[P.84]下限梵世上至色究竟天止,於此中間此之纏,此所攝之至於〔彼處〕或生者或現法樂住者之心、心所法,此為色纏地。
四
何者是無色纏地?
下限到虛空無邊處天,上至非想非非想處天止,於此中間此之纏,此之所攝至於〔彼處〕或生者或現法樂住者之心、心所法,此是無色纏地。
五
何者是非所攝地?
非所攝之道、道果、無為之界,此為非所攝地。以上是四地。
六
復次有四地,為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四靜慮、四無量[1]、四無色纏定[2]、四無礙解[3]、四行[4]、四所緣[5]、四聖種[6]、四攝事[7]、四輪[8]、四法句[9]。以上是四地。
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四法決定之慧是種種相智。」
第十九章
一
「九法之決定慧是法之種種相智」者如何?
如何而決定諸法?乃依善而決定、依不善而決定、依無記而決定欲纏之法;乃依善而決定、依無記而決定色纏之法;乃依善而決定、依無記而決定無色纏之法;乃依善而決定、依無記而決定非所攝之法。
[P.85]二
如何是依善而決定、依不善而決定、依無記而決定欲纏之法?
依善而決定十善業道,依不善而決定十不善業道,依無記而決定色、異熟、所作。如是乃依善而決定、依不善而決定、依無記而決定欲纏之法。
三
如何是依善而決定、依無記而決定色纏之法?
依善而決定住於此處者之四靜慮,依無記而決定生於其處之四靜慮。如是而依善而決定、依無記而決定色纏之法。
四
如何是依善而決定、依無記而決定無色纏之法?
依善而決定住於此處者之四無色纏定,依無記而決定生於其處之四無色纏定。如是而依善決定、依無記而決定無色纏之法。
五
如何而依善而決定、依無記而決定非所攝之法?
依善而決定四聖道,依無記而決定四沙門果、涅槃。如是依善而決定、依無記而決定非所攝之法。如以上而決定法。
六
以勝喜為根本有九法,依無常而作意者是勝喜生,勝喜者喜生,若意喜則身輕安,如身輕安則受樂,若樂得心定,若得心定則如實知見,若如實知見則厭惡,若厭惡則離貪,若離貪則解脫。依苦而作意者勝喜生……乃至……依無我而作意者勝喜生〔……乃至……〕色依無常而作意者勝喜生……乃至……色依苦而作意者勝喜生……乃至……受……乃至……想〔……乃至……〕諸行〔……乃至……〕識〔……乃至……〕眼〔……乃至……〕老死依苦而作意者勝喜生……乃至……老死依無我[P.86]而作意者勝喜生,勝喜生者喜生,若意喜則身輕安,身若輕安則受樂,若樂則得心定,若得心定則如實知見,若如實知見則厭惡,若厭惡則離貪,若離貪則解脫。此是勝喜為根本之九法。
七
以如理作意為根本有九法,依無常而如理作意者勝喜生,勝喜者喜生,若意喜則身輕安,若身輕安則受樂,若樂則得心定,若得心定,則如實了知「此是苦」,如實了知「此是苦集」,如實了知「此是苦滅」,如實了知「此是順苦滅道」。依苦而如理作意者勝喜生,勝喜者喜生,若意喜則身輕安,若身輕安則受樂,若樂則得心定,若得心定,則如實了知「此是苦」,如實了知「此是苦集」,如實了知「此是苦滅」,如實了知「此是順苦滅道」。依無我而如理作意者勝喜生……乃至……色依無常而如理作意者勝喜生……乃至……色依苦而如理作意者勝喜生……乃至……色依無我而如理作意者勝喜生……乃至……受〔……乃至……〕想〔……乃至……〕諸行〔……乃至……〕識〔……乃至……〕眼〔……乃至……〕老死依無常而如理作意者勝喜生……乃至……老死依苦而如理作意者勝喜生……乃至……受〔……乃至……〕想〔……乃至……〕諸行〔……乃至……〕識〔……乃至……〕眼……乃至……老死依無我而如理作意者勝喜生,勝喜者喜生,意喜則身輕安,若身輕則受樂,若樂則得心定,若得心定則如實了知「此是苦」,如實了知「此是苦集」,如實了知「此是苦[P.87]滅」,如實了知「此是順苦滅道。」此是如理作意為根本之九法。
八
於種種相有九,緣界之種種相,觸之種種相生,緣觸之種種相,受之種種相生,緣受之種種相,想之種種相生,緣想之種種相,思惟之種種相生,緣思惟之種種相,志欲之種種相生,緣志欲之種種相,熱煩之種種相生,緣熱煩之種種相,尋求之種種相生,緣尋求之種種相,獲得之種種相生。此是九種之種種相。
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九法決定之慧是法之種種相智。」
第二十章
「通智之慧是所知義之智,徧智之慧是度義之智,斷之慧是永捨義之智,修習之慧是一味義之智,現證之慧是觸接義之智」者如何?
凡所通知之諸法悉為知,凡所徧知之諸法悉為度,凡所斷之諸法悉為永捨,凡所修習之諸法悉為一味,凡所現證之諸法悉為觸接。
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通智之慧是所知義之智,徧智之慧是度義之智,斷之慧是永捨義之智,修習之慧是一味義之智,現證之義是觸接義之智。」
第二十一章
[P.88]一
「義之種種相慧是義無礙解智,法之種種相慧是法無礙解智,詞之種種相慧是詞無礙解智,辯之種種相慧是辯無礙解智」者如何?
信根是法,精進根是法,念根是法,定根是法,慧根是法,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等皆是別法。知此等種種法之智,即通達此等種種法之智,故曰:「法之種種相慧是法無礙解智。」
二
勝解之義是義,精勤之義是義,近住之義是義,無散亂之義是義,見之義是義,勝解之義、精勤之義、近住之義、無散亂之義、見之義〔等〕皆是別義。知此等種種義之智即是通達此等種種義之智,故曰:「義之種種相慧是義無礙解智。」
三
為顯示五法而有文、詞、言,為顯示五義而有文、詞、言、法詞、義詞、之別。知此等種種詞之智即通達此等種種詞之智,故曰:「詞之種種相慧是詞無礙解智。」
四
於五法有諸智,於五義有諸智,於十詞有諸智,法之諸智、義之諸智、辭之諸智是別。知此等種種智之智,即通達此等種種智之智,故曰:「辯之種種相慧是辯無礙解智。」
五
信力是法,精進力是法,念力是法,定力是法,慧力是法,信力、精進力、念[P.89]力、定力、慧力〔等〕皆是別法。知此等種種法之智,即通達此等種種法之智,故曰:「法之種種相慧是法無礙解智。」
六
於不信不動之義是義,於懈怠不動之義是義,於放逸不動之義是義,於無明不動之義是義,於不信不動之義、於懈怠不動之義、於放逸不動之義、於掉舉不動之義等皆是別義。知此等之種種義智,即通達此等之種種義智,故曰:「義之種種相慧是義無礙解智。」
七
為顯示五法而有文、詞、言,為顯示五義而有文、詞、言……〔乃至〕……故曰:「詞之種種相慧是詞無礙解智」。
八
於五法有諸智,於五義有諸智,於十詞有諸智……〔乃至〕……故曰:「辯之種種相慧是辯無礙解智。」
九
念覺支是法,擇法覺支是法,精進覺支是法,喜覺支是法,輕安覺支是法,定覺支是法,捨覺支是法,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等皆是別法。知此等之種種法智,即通達此等之種種法智,故曰:「法之種種相慧是法無礙解智。」
[P.90]一〇
近住之義是義,思擇之義是義,精勤之義是義,徧滿之義是義,寂靜之義是義,無散亂之義是義,簡擇之義是義,近住之義、思擇之義、精勤之義、徧滿之義、寂靜之義、無散亂之義、簡擇之義等皆是別義。知此等之種種義智,即通達此等之種種義智。故曰:「義之種種相慧是義無礙解智。」
一一
為顯示七法而有文、詞、言,為顯示七義而有文、詞、言……〔乃至〕……故曰:「詞之種種相慧是詞無礙解智。」
一二
於七法有諸智,於七義有諸智,於十四詞有諸智……〔乃至〕……故曰:「辯之種種相慧是辯無礙解智。」
一三
正見是法,正思惟是法,正語是法,正業是法,正命是法,正精進是法,正念是法,正定是法,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皆是別法,知此等之種種法智,即通達此等之種種法智。故曰:「法之種種相慧是法無礙解智。」
一四
見之義是義,現前解之義是義,攝受之義是義,等起之義是義,清淨之義是義,精勤之義是義,近住之義是義,無散亂之義是義,見之義、現前解之義、攝受之義、等起之義、清淨之義、精勤之義、近住之義、無散亂之義等皆是別義。知此[P.91]等之諸義智,即通達此等之諸義智。故曰:「義之種種相慧是義無礙解智。」
一五
為顯示八法而有文、詞、言,為顯示八義而有文、詞、言,法詞、義詞者是別。知此等之種種詞智,即通達此等之種種詞智,故曰:「詞之種種相慧是詞無礙解智。」
一六
於八法有諸智,於八義有諸智,於十六詞有諸智,法之諸智、義之諸智、詞之諸智是別。知此等之種種智智,即通達此等之種種智智,故曰:「詞之種種相慧是詞無礙解智。」
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義之種種相慧是義無礙解智,法之種種相慧是法無礙解智,詞之種種相慧是詞無礙解智,辯之種種相慧是辯無礙解智。」
第二十二章
一
「住之種種相慧是住義之智,等至之種種相慧是等至義之智,住等至之種種相慧是住等至義之智」者如何?
依怖畏因相而正見,於無因相而勝解,一一觸接而見衰壞是無因相住,依怖畏願而正見,於無願勝解,一一觸接見衰壞是無願住,依怖畏現貪而正見,於空性勝解,一一觸接見衰壞是空性住。
二
依怖畏因相而正見,於無因相勝解而捨轉,思慮滅、涅槃是無因相,等至是無[P.92]因相等至,依怖畏願而正見,於無願勝解而捨轉,思慮滅、涅槃是無願,等至是無願等至,依怖畏現貪而正見,於空性勝解而捨轉,思慮滅、涅槃是空性,等至是空性等至。
三
依怖畏因相而正見,於無因相勝解,一一觸接見衰壞而捨轉,思慮滅、涅槃是無因相,等至是無因住等至,依怖畏願而正見,於無願勝解,一一觸接見衰壞而捨轉,思慮滅、涅槃是無願,等至是無願住等至,依怖畏現貪而正見,於空性勝解,一一觸接見衰壞而捨轉,思慮滅、涅槃空性,等至是空性住等至。
四
依怖畏色因相而正見,於無因相勝解,一一觸接見衰壞是無因相住,依怖畏色願而正見,於無願勝解,一一觸接見衰壞是無願住,依怖畏色現貪而正見,於空性勝解,一一觸接見衰壞是空性住。
五
依怖畏色因相而正見,於無因相勝解而捨轉,以思慮滅、涅槃是無因相,等至是無因相等至,依怖畏色願而正見,於無願勝解而捨轉,無願以思慮滅、涅槃是等至是無願等至,依怖畏色現貪而正見,於空性勝解而捨轉,以思慮空性滅、涅槃空性等至是等至。
六
依怖畏色因相而正見,於無因相勝解,一一觸接見衰壞而捨轉,思慮滅、涅槃無因相,等至是無因相住等至,依怖畏色願而正見,於無願勝解,一一觸接見衰壞[P.93]而捨轉,思慮滅、涅槃無願,等至是無願住等至,依怖畏色現貪而正見,於空性勝解,一一觸接見衰壞而捨轉,思慮是滅、涅槃空性,等至是空性住等至。
七
受因相……乃至……想因相〔……乃至……〕行因相〔……乃至……〕識因相〔……乃至……〕老死因相而正見,於無因相勝解,一一觸接見衰壞是無因相住,依怖畏老死願而正見,於無願勝解,一一觸接見衰壞是無願住,依怖畏老死現貪而正見,於空性勝解,一一觸接見衰壞是空性住。
八
依怖畏老死因相而正見,於無因相勝解而捨轉,思慮是滅、涅槃無因相,等至是無因相等至,依怖畏老死願而正見,於無願勝解而捨轉,思慮是滅、涅槃無願,等至是無願等至,依怖畏老死現貪而正見,於空性勝解而捨轉,思慮是滅、涅槃空性,等至是空性等至。
九
依怖畏老死因相而正見,於無因相勝解,一一觸接見衰壞而捨轉,思慮是滅、涅槃無因相,等至是無因相住等至,依怖畏老死願而正見,於無願勝解,一一觸接見衷壞而捨轉,思慮是滅、涅槃無願,等至是無願住等至,依怖畏老死現貪而正見,於空性勝解,一一觸接見衰壞而捨轉,思慮是滅、涅槃空性,等至是空性住等至。
[P.94]無因相住、無願住與空性住是別,無因相等至、無願等至與空性等至是別,無因相住等至、無願住等至與空性住等至是別。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住之種種相慧是住義之智,等至之種種相慧是等至義之智,住等至之種種相慧是住等至義之智。」
第二十三章
一
「以無散亂清淨為體而斷漏之慧是無間三摩地之智」者如何?
依出離之力心一境性是無散亂之三摩地,依此三摩地之力智生,依此之智諸漏盡,此之最初是寂止後是智,依此之智諸漏盡,故曰:「以無散亂清淨為體而斷漏之慧是無間三摩地之智。」
二
諸漏者以何為此之諸漏?
為欲漏、有漏、見漏、無明漏。
此諸漏盡於何處?
依預流道見漏悉盡,順惡生之欲漏盡,順惡生之有漏盡,順惡生之無明漏盡,於此處如是諸漏盡。
依一來道麤之欲漏盡,與此同位之有漏盡,與此同位之無明漏盡,於此處如是諸漏盡。
依不還道欲漏悉盡,與此同位之有漏盡,與此同位之無明漏盡,於此處如是諸漏盡。
依阿羅漢道有漏悉盡,無明漏悉盡,於此處如是漏盡。
[P.95]三
依無瞋之力〔……乃至……〕依光明想之力〔……乃至……〕依無散亂之力〔……乃至……〕依法決定之力〔……乃至……〕依智之力〔……乃至……〕依勝喜之力〔……乃至……〕依初靜慮之力〔……乃至……〕依第二靜慮之力〔……乃至……〕依第三靜慮之力〔……乃至……〕依第四靜慮之力〔……乃至……〕依虛空無邊處定之力〔……乃至……〕依識無邊處定之力〔……乃至……〕依無所有處定之力〔……乃至……〕依非想非非想處定之力〔……乃至……〕依地徧之力〔……乃至……〕依水徧之力〔……乃至……〕依火徧之力〔……乃至……〕依風徧之力〔……乃至……〕依青徧之力〔……乃至……〕依黃徧之力〔……乃至……〕依赤徧之力〔……乃至……〕依白徧之力〔……乃至……〕依空徧之力〔……乃至……〕依識徧之力〔……乃至……〕依念佛之力〔……乃至……〕依念法之力〔……乃至……〕依念僧之力〔……乃至……〕依念戒之力〔……乃至……〕依念捨之力〔……乃至……〕依念天之力〔……乃至……〕依入出息念之力〔……乃至……〕依念死之力〔……乃至……〕依念身之力〔……乃至……〕依寂靜念之力〔……乃至……〕依膨脹想之力〔……乃至……〕依青瘀想之力〔……乃至……〕依漬爛想之力〔……乃至……〕依斬斫離散想之力〔……乃至……〕依食噉想之力〔……乃至……〕依棄擲想之力〔……乃至……〕依殺戮棄擲想之力〔……乃至……〕依血塗想[1]之力〔……乃至……〕依虫啖想之力〔……乃至……〕依骸骨想之力〔……乃至……〕依長入息之力〔……乃至……〕依長出息之力〔……乃至……〕依短入息之力〔……乃至……〕依短出息之力〔……乃至……〕依覺徧身入息之力〔……乃至……〕依覺徧身出息之力〔……乃至……〕依止身行入息之力〔……乃至……〕依止身行出息之力〔……乃至……〕依覺喜入息之力〔……乃至……〕依覺喜出息之力〔……乃至……〕依覺樂入息之力〔……乃至……〕依覺樂出息之力〔……乃至……〕依覺心行入息之力〔……乃至……〕依覺心行出息之力〔……乃至……〕依止心行入息之力〔……乃至……〕依止心行出息之力〔……乃至……〕依覺心入息之力〔……乃至……〕依覺心出息之力〔……乃至……〕依令心喜入息之力〔……乃至……〕依令心喜出息之力〔……乃至……〕依觀令心得定……乃至……觀令心解脫之無常、觀離貪、觀滅、觀定棄者之入息之力〔……乃至……〕依觀定棄者之出息之力則心之一境性是無散亂之三摩地,依此三摩地之力智生,依此之智諸漏盡,此之最初是寂止,後[P.96]是智,依此之智諸漏之盡,故曰:「以無散亂清淨為體而斷漏之慧是無間三摩地之智。」
四
諸漏者何以為此之諸漏?
為欲漏、有漏、見漏、無明漏。
此諸漏如何而盡?
依預流道見漏悉盡,順惡生之欲漏盡,順惡生之有漏盡,順惡生之無明漏盡,於此之處如是諸漏盡。
依一來道麤之欲漏盡,與此同位之有漏盡,與此同位之無明漏盡,於此之處如是諸漏盡。
依不還道欲漏悉盡,與此同位之有漏盡,與此同位之無明漏盡,於此之處如是諸漏盡。
依阿羅漢道有漏悉盡,無明漏悉盡,於此之處如是漏盡。
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以無散亂清淨為體而斷漏之慧是無間三摩地之智。」
第二十四章
一
「見增上與寂靜得住妙勝解之慧是無諍住之智」者如何?
見增上者,無常觀是見增上,苦觀是見增上,無我觀是見增上。於色之無常觀是見增上,於色之苦觀是見增上,於色之無我觀是見增上,於受之……乃至……於想〔……乃至……〕於諸行〔……乃至……〕於識〔……乃至……〕於眼……乃至……於老死之無常觀是見增上,於老死之苦觀是見增上,於老死之無我觀是見增上。
[P.97]二
寂靜得住者,空性住是寂靜得住,無願住是寂靜得住。
妙勝解者,於空性勝解是妙勝解,於無因相勝解是妙勝解,於無願勝解是妙勝解。
無諍住者,初靜慮是無諍住,第二靜慮是無諍住,第三靜慮是無諍住,第四靜慮是無諍住,虛空無邊處定是無諍住……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定是無諍住。
無諍住者,依何義而是無諍住?
依初靜慮除〔五〕蓋故是無諍住,依第二靜慮除尋伺故是無諍住,依第三靜慮除喜故是無諍住,依第四靜慮除樂苦故是無諍住,依虛空無邊處定除色想、有對想、種種想故是無諍住,依識無邊處定除虛空無邊處想故是無諍住,依無所有處定除識無邊處想故是無諍住,依非想非想處定除無所有處定故是無諍住,如是乃是無諍住。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見增上與寂靜得住之妙勝解慧是無諍住之智。」
第二十五章
一
「具二力止三行依十六智行與九三摩地行得自在之慧是漏盡定之智」者如何?
二力是寂止力與正觀力。
二
何者是寂止力?
依出離之力心一境性無散亂是寂止力,依無瞋之力心一境性無散亂是寂止力,[P.98]依光明想之力心一境性無散亂是寂止力,依無散亂之力心一境性無散亂是寂止力[1]……乃至……依觀定棄者出息之力心一境性無散亂是寂止力。
三
寂止力者,依何義是為寂止力?
依初靜慮於〔五〕蓋不動故是寂止力,依第二靜慮於尋伺不動故是寂止力,依第三靜慮於喜不動故是寂止力,依第四靜慮於樂苦不動故是寂止力,依虛空無邊處定於色想、無對想、種種想不動故是寂止力,依識無邊處定於虛空無邊處想不動故是寂止力,依無所有處定於識無邊處想不動故是寂止力,依非想非非想處定於無所有處定不動故是寂止力,於掉舉與掉舉隨伴之煩惱、蘊不動、不震、不漏故是寂止力。如是乃為寂止力。
四
何者是正觀力?
無常觀是正觀力,苦觀是正觀力,無我觀是正觀力,厭惡觀是正觀力,離貪觀是正觀力,滅觀是正觀力,定棄觀是正觀力,於色無常觀是正觀力……乃至……於色定棄觀是正觀力,於受……乃至……於想〔……乃至……〕於諸行(……乃至……)於識〔……乃至……〕於眼……乃至……於老死無常觀是正觀力……乃至……於老死定棄力是正觀力。
五
正觀力依何義是正觀力?
[P.99]依無常觀於常想不動故是正觀力,依苦觀於樂想不動故是正觀力,依無我觀於我想不動故是正觀力,依厭惡觀於歡喜不動故是正觀力,依離貧觀於貪欲不動故是正觀力,依滅觀於集不動故是正觀力,依定棄觀於執取不動故是正觀力,無明與無明隨伴之煩惱與於蘊不動、不震、不涌故是正觀力,如是乃為正觀力。
六
「止三行」者,何者是止三行?
成就第二靜慮者,止尋伺之語行,成就第四靜慮者,止出入息之身行,成就想所受滅者,止想受之心行。如是云三行之止。
七
十六智行者,何者是十六智行?
無常觀是智行,苦觀是智行,無我觀是智行,厭惡觀是智行,離貪觀是智行,滅觀是智行,定棄觀是智行,退轉觀是智行,預流道是智行,得預流果是智行,一來道是智行,得一來果是智行,不還道是智行,得不還果是智行,阿羅漢道是智行,得阿羅漢果是智行。如是是十六智行。
八
九三摩地行者,如何是九三摩地行?
初靜慮是三摩地行,第二靜慮是三摩地行,第三靜慮是三摩地行,第四靜慮是三摩地行,虛空無邊處定〔是三摩地行〕,識無邊處定〔是三摩地行〕,無所有處定〔是三摩地行〕,非想非非想處定是三摩地行。為獲得初靜慮故有尋、伺、喜、樂、心一境性……乃至……為獲得非想非非想處定故有尋、伺、喜、樂、心一境性。如是是[2]九三摩地行。
[P.100]九
自在者,是五自在:傾心自在、等至自在、攝持自在、出離自在與觀察自在,云:「如意、應意[3]、隨意傾心初靜慮,而傾心無有遲鈍」是傾心自在,云:「如意、應意、隨意等至初靜慮,而等至無有遲鈍」是等至自在,云:「如意、應意、隨意攝持初靜慮,而攝持無有遲鈍」是攝持自在,云:「如意、應意、隨意出離初靜慮,而出離無有遲鈍」是出離自在,云:「如意、應意、隨意觀察初靜慮而觀察無有遲鈍」是觀察自在,云:「……第二靜慮……乃至……如意、應意、隨意傾心非想非非想處定,而傾心無有遲鈍」是傾心自在,云:「如意、應意、隨意等至非想非非想處定……乃至……攝持……乃至……出離……乃至……觀察而觀察無有遲鈍」是觀察自在。如是是五自在。
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具二力止三行依十六智行與九三摩地行得自在之慧是滅盡定之智。」
第二十六章
「正知者永盡流轉之慧是般涅槃智」者如何?
此處[1]正知者依出離永盡欲欲之流轉,依無瞋永盡瞋之流轉,依光明想永盡惛眠之流轉,依無散亂永盡掉舉之流轉,依法決定〔永盡〕疑之〔流轉〕,依智〔永盡〕無明之〔流轉〕,依勝喜〔永盡〕不喜之〔流轉〕,依初靜慮永盡〔五〕蓋之流轉……[P.101]乃至……依阿羅漢道永盡一切煩惱之流轉,復次正知者於無餘依涅槃界永盡此眼之流轉,其他不生眼之流轉,此耳之流轉……乃至……鼻之流轉〔……乃至……〕舌之流轉〔……乃至……〕身之流轉〔……乃至……〕永盡意之流轉而其他意之流轉不生。如是正知者永盡流轉之慧是般涅槃之智。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了知之義是慧,故曰:「正知者永盡流轉之慧是般涅槃之智。」
第二十七章
一
「一切諸法之正斷、滅、不近住性之慧是齊首義[1]之智」者如何?
一切諸法者,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善法、不善法、無記法、欲纏法、色纏法、無色纏法、非所攝法。
二
正斷者,是依出離正斷欲欲,依無瞋正斷瞋,依光明想正斷惛眠,依無散亂正斷掉舉,依法決定正斷疑,依智正斷無明,依勝喜正斷不欣喜,依初靜慮正斷〔五〕蓋……乃至……依阿羅漢道正斷一切煩惱。
三
滅者,是依出離滅欲欲,依無瞋滅瞋,依光明想滅惛眠,依無散亂滅掉舉,依法決定滅疑,依智滅無明,依勝喜滅不欣喜,依初靜慮滅〔五〕蓋……乃至……依阿羅漢道滅一切煩惱。
[P.102]四
不近住者,是獲得出離者不近住欲欲,獲得無瞋者不近住瞋,獲得光明想者不近住惛眠,獲得無散亂者不近住掉舉,獲得法決定者不近住疑,獲得智者不近住無明,獲得勝喜者不近住不欣喜,獲得初靜慮者不近住〔五〕蓋〔……乃至……〕獲得阿羅漢道者不近住一切煩惱。
五
三摩[2]者,乃已斷欲欲故出離是三摩,已斷瞋故無瞋是三摩,已斷惛眠故光明想是三摩,已斷掉舉故無散亂是三摩,已斷疑故法決定是三摩,已斷無明故智是三摩,已斷不欣喜故勝喜是三摩,已斷〔五〕蓋故初靜慮是三摩……乃至……已斷一切煩惱故阿羅漢道是三摩。
六
首者,是十三首,障礙之首是渴愛,繫縛之首是無明,勝解之首是信,精勤之首是精進,近住之首是念,無散亂之首是定,見之首是慧,流轉之首是命根,行境之首是解脫,諸行之首是滅。
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一切諸法之正斷、滅、不近住性之慧是齊首義之智。」
第二十八章
一
「永盡別性[1]、異性[2]、一性[3]、威力之慧是漸損[4]義之智」者如何?
別性者,乃貪是別性,瞋是別性,癡是別性,忿是別性……乃至……恨是〔別性〕,覆是〔別性〕,惱是〔別性〕,嫉是〔別性〕,慳是〔別性〕,諂是〔別性〕,誑是〔別性〕,傲是〔別性〕,怒是〔別性〕,慢是〔別性〕,過慢是〔別性〕,憍是別性,放逸是別性,一切煩惱是〔別性〕,一切惡行是〔別性〕,一切現行是〔別性〕,一切順有業是別性
[P.103]二
異性、一性者,欲欲是異性,出離是一性,瞋是異性,無瞋是一性,惛眠是異性,光明想是一性,掉舉是異性,無散亂是一性,疑是異性,法決定是一性,無明是異性,智是一性,不欣喜是異性,勝喜是一性,〔五〕蓋是異性,初靜慮是一性……乃至……一切煩惱是異性,阿羅漢道是一性。
三
威力者,有五威力:乃行威力、德威力、慧威力、福威力、法威力。依行威力已令服故,永盡破戒威力,依德威力已令服故,永盡非德威力,依慧威力已令服故,永盡惡慧威力,依福威力已令服故永盡非福威力,依法威力已令服故永盡非法威力。
四
漸損者,欲欲是無漸損,出離是漸損,掉舉是無漸損,無散亂是漸損,疑是無漸損,法決定是漸損,無明是無漸損,智是漸損,不欣喜是無漸損,勝喜是漸損,〔五〕蓋是無漸損,初靜慮是漸損……乃至……一切煩惱是無漸損,阿羅漢道是漸損……乃至……一切煩惱是無漸損,阿羅漢道是漸損。
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永盡別性、異性、一性,是漸損義之智。」
第二十九章
一
「依不怠、持心精勤義之慧是發勤之智」者如何?
為未生之惡不善法令不生故,依不怠、持心精勤義之慧是發勤之智,為己生之惡不善法令斷故依不怠、持心精勤義之慧是發勤之智,為未生之善法令生故依不怠、[P.104]持心精勤義之慧是發勤之智,為已生之善法令住、不妄失、倍修習、廣修習圓滿故依不怠、持心精勤義之慧是發勤之智。
二
為未生之欲欲令不生故依不怠、持心精勤義之慧是發勤之智,為未生之出離令生故依不怠、持心精勤義之慧是發勤之智,為已生之出離令住、不妄失、倍修習、廣修習圓滿故依不怠、持心精勤義之慧是發勤之智……乃至……為未生之一切煩惱令不生故依不怠、持心精勤義之慧是發勤之智,為已生之一切煩惱令斷故依不怠、持心精勤義之慧是發勤之智,為已生之阿羅漢道令住、不妄失、倍修習、廣修習圓滿故依不怠、持心精勤義之慧是發勤之智。
依此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依不怠、持心精勤義之慧是發勤之智。」
第三十章
一
「說明[1]種種法之慧是顯示義之智」者如何?
種種法者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善法、不善法、無記法、欲纏法、色纏法、無色纏法、非所攝法。
二
說明者,是色依無常而說明,色依苦而說明,色依無我而說明,受……乃至……想〔……乃至……〕諸行〔……乃至……〕識〔……乃至……〕眼〔……乃至……〕[P.105]老死是依無常而說明,老死是依苦而說明,老死是依無我而說明。
三
義之顯示者,斷欲欲以顯示出離之義,斷瞋顯示無瞋之義,斷惛眠顯示光明之義,斷掉舉顯示無散亂之義,斷疑顯示法決定之義,斷無明顯示智之義,斷不欣喜顯示勝喜之義,斷〔五〕蓋顯示初靜慮之義……乃至……斷一切煩惱顯示阿羅漢道之義。
依此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說明種種法之慧是顯示義之智。」
第三十一章
「通達一切諸法之攝一、異性、一性之慧是見清淨之智」者如何?
一切諸法者,是五蘊……乃至……非所攝法。
攝一者,是依十二行相攝一切諸法為一,〔言〕如之義、無我之義、諦之義、通達之義、證知之義、徧知之義、法之義、界之義、所知之義、現證之義、觸接之義、現觀之義,如是依十二行相攝一切諸法為一。
異性、一性者,欲欲是異性,出離是一性……乃至……一切煩惱是異性,阿羅漢道是一性。
通達者,通達苦諦是徧智通達,通達集諦是斷通達,通達滅諦是現證誦達,通達道諦是修習通達。
[P.106]見清淨者,乃於預流道之剎那見清淨,於預流果之剎那見已清淨,於一來道之剎那見清淨,於一來果之剎那見已清淨,於不還道之剎那見已清淨,於不還果之剎那見已清淨,於阿羅漢道之剎那見己清淨,於阿羅漢果之剎那見已清淨。
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通達諸法之攝一、異性、一性之慧是見清淨之智。」
第三十二章
「已解之慧是忍智」者如何?
色是依無常而解,色是依苦而解,色是依無我而解,凡已解〔之法〕是悉此忍,故己解之慧是忍之智。受……乃至……想〔……乃至……〕諸行〔……乃至……〕眼……乃至……老死是依無常而解,老死是依苦而解,老死是依無我而解,凡已解〔之法〕是悉此忍,故已解之慧是忍之智。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已解之慧是忍之智。」
第三十三章
「觸之慧是深解之智」者如何?
色是依無常而觸,色是依苦而觸,色是依無我而觸,凡觸〔法〕是悉此深解,故觸之慧是深解之智。受……乃至……想〔……乃至……〕諸行〔……乃至……〕識〔……乃至……〕眼……乃至……老死是依無常而觸,老死是依苦而觸,老死是依無我而觸,凡觸法是悉此深解,故觸之慧是深解之智。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觸之慧是深解之智。」
第三十四章
以邪見為緣亦有所受,以邪見寂靜為緣亦有所受,以正見為緣亦有所受,以正見寂靜為緣亦有所受,以邪思惟為緣亦有所受,以邪思惟寂靜為緣亦有所受,以正思惟為緣亦有所受……乃至……以邪解脫為緣亦有所受,以邪解脫寂靜為緣亦有所受,以正解脫為緣亦有所受,以正解脫寂靜為緣亦有所受。以欲為緣亦有所受,以欲寂靜為緣亦有所受,以尋為緣亦有所受,以尋寂靜為緣亦有所受,以想為緣亦有所受,以想寂靜為緣亦有所受。以欲非寂靜、尋非寂靜、想非寂靜以其為緣亦有所受。以欲寂靜、尋非寂靜、想非寂靜以其為緣亦有所受。以欲寂靜、尋寂靜、想非寂靜以其為緣亦有所受。以欲寂靜、尋寂靜、想寂靜以其為緣亦有所受。為令得未得故有精勤,其處逮得時,以其為緣亦有所受。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總攝之慧是分住之智。」
第三十五章
「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轉之智」者如何?
云:「出離增上性之慧[1]是依想[2]而欲欲退轉」,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轉之智。云:「無瞋增上性之慧是依想而瞋退轉」,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轉之智。云:「光明想增上性[P.108]之慧是依想而惛眠退轉」,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轉之智。云:「無散亂增上性之慧是依想而掉舉退轉」,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轉之智。云:「法決定增上之慧是依想而疑退轉」,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轉之智。云:「智增上性之慧是依想而無明退轉」,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轉之智。云:「勝喜增上性之慧是依想而不欣喜退轉」,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轉之智。云:「初靜慮增上性之慧是依想而〔五〕蓋退轉」,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轉之智〔……乃至……〕云:「阿羅漢道增上性之慧是依想一切煩惱退轉」,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轉之智。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轉之智。」
第三十六章
「異性之慧是思退轉之智[1]」者如何?
云:「欲欲是異性,出離是一性,思出離之一性者是心由欲欲退轉」,異性之慧是思退轉之智。云:「瞋是異性,無瞋是一性,思無瞋之一性者是心由瞋退轉」,異性之慧是思退轉之智。云:「惛眠是異性,光明想是一性,思光明想之一性者是心由惛眠退轉」,異性之慧是思退轉之智……乃至……云:「一切煩惱是異性,阿羅漢道是一性,思阿羅漢道之一性者是心由一切煩惱退轉」異性之慧是思退轉之智。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異性之慧是思退轉之智。」
第三十七章
「攝持之慧是心退轉之智」者如何?
[P.109]云:「斷欲欲者依出離之力攝持心」,云:「斷惛眠者是依光明想之力攝持心」,攝持之慧是心退轉之智。云:「斷瞋者依無瞋之力攝持心」,攝持之慧是心退轉之智……乃至……云:「斷一切煩惱者依阿羅漢道之力攝持心」,攝持之慧是心退轉之智。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攝持之慧是心退轉之智。」
第三十八章
「空性之慧是智退轉之智」者如何?
云:「眼或於我,或於我所,或於常、或於堅固、或於恒、或於不易法是空,如實知見者由眼之現貪智退轉」,空性之慧是智退轉之智。云:「耳……乃至……鼻〔……乃至……〕舌〔……乃至……〕身〔……乃至……〕意或於我、或於我所、或於常、或於堅固、或於恒、或於不易法是空,如實知見者由意之現貪智退轉」,空性之慧是智退轉之智。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空性之慧是智退轉之智。」
第三十九章
「最捨之慧[1]是解脫退轉之智」者如何?
云:「依出離最捨欲欲」,最捨之慧是解脫退轉之智。云:「依無瞋最捨瞋」,最捨之慧是解脫退轉之智。云:「依光明想最捨惛眠」,最捨之慧是解脫退轉之智。云:「依無散亂最捨掉舉」,最捨之慧是解脫退轉之智。云:「依法決定最捨疑」,最捨之[P.110]慧是解脫退轉之智。……乃至……云:「依阿羅漢道最捨一切煩惱」,最捨之慧是解脫退轉之智。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最捨之慧是解脫退轉之智。」
第四十章
一
「如義之慧是諦退轉之智」者如何?
云:「徧知退轉苦之害義、有為之義、煩熱之義、變壞之義」,如義之慧是諦退轉之智。云:「斷而退轉集之存續義、因緣之義、合之義、障礙之義」,如義之慧是諦退轉之智。云:「現證退轉滅之出離之義、離別之義、無為之義、不死之義」,如義之慧是諦退轉之智。云:「修習退轉道之出離之義、因之義、見之義、增上之義」,如義之慧是諦退轉之智。
想退轉、思退轉、心退轉、智退轉、解脫退轉、諦退轉[1]〔之中〕,解了而退轉是想退轉,思而退轉是思退轉,識而退轉是心退轉,作智而退轉是智退轉,最捨而退轉是解脫退轉,於如義之退轉是諦退轉。
二
想退轉之處是思退轉,思退轉之處是想退轉。想退轉、思退轉之處是心退轉,心退轉之處是想退轉、思退轉。想退轉、思退轉、心退轉之處是智退轉,智退轉之處是想退轉、思退轉、心退轉。想退轉、思退轉、心退轉、智退轉之處是解脫退轉,解脫退轉之處是想退轉、思退轉、心退轉、智退轉。想退轉、思退轉、心退轉、智退轉、解脫退轉之處是諦退轉。諦退轉之處是想退轉、思退轉、心退轉、智退轉、解脫退轉。
[P.111]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如義之慧是諦退轉之智。」
第四十一章
「決定身、心為一依攝持樂想、輕想之力神通義之慧是神通類之智」者如何?
於此處比丘成就三摩地[1]修習勤行神足,勤三摩地……乃至……心三摩地……乃至……成就觀三摩地修習神足,彼於此四神足徧習調伏其心令柔軟堪任,於四神足徧習調伏其心已,作柔軟堪任已而攝於身心,攝於心身,以身之力轉變心,以心之力轉變身,以身之力攝持心,以心之力攝持身,以身之力轉變心已,以心之力轉變身已,以身之力攝持心已,以心之力攝持身已,於身樂想、輕想入已而住。如是而以已修、悉清、悉淨之心,以心引發導入神通類之智,如斯領受多端神變,一身而成為多身,多身而復成為一身,或現或隱,過山崖牆壁無有礙如於虛空,出沒地中如於水中,行於水上而無壞如於地上,於虛空結跏趺坐行如飛鳥,有大神通,大威德,以手捫摸此日月,乃至以身及威達於梵世。
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決定身心為一依攝持樂想、輕想之力神通義之慧是神通類之智。」
第四十二章
[P.112]「依尋思徧滿[1]之力深解異性、一性聲相之慧是耳界清淨智」者如何?
於此處比丘成就欲三摩地……乃至……勤三摩地……乃至……心三摩地……乃至……觀三摩地修習神足,彼於此四神足徧習調伏心令柔軟堪忍,於此四神足徧習調伏心已,作柔軟堪任已,亦作意遠處聲之聲相,亦作意近處聲之聲相,亦作意麤聲之聲相,亦作意細聲之聲相,亦作意滑軟、非滑軟聲之聲相,亦於東方作意聲之聲相,亦於西方作意聲之聲相,亦於北方作意聲之聲相,亦於南方作意聲之聲相,亦於東南方作意聲之聲相,亦於西北方作意聲之聲相,亦於東北方作意聲之聲相,亦於西南方作意聲之聲相,亦於下方作意聲之聲相,亦於上方作意聲之聲相,如是而以已修、悉清、悉淨之心,以心引發、導入耳界清淨智,如是以超人清淨天耳界聞遠近天、人之聲。
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依尋思徧滿之力深解異性、一性聲相之慧是耳界清淨智。」
第四十三章
[P.113]「依三心[1]之徧滿,依〔五〕根明淨之力深解異性、一性識行之慧是心差別智」者如何?
於此處比丘成就欲三摩地……乃至……勤三摩地……乃至……心三摩地……乃至……觀三摩地修習神足,彼於此四神足徧習調伏心令柔軟堪任,徧習調伏心已,作柔軟堪任已,如是了知,〔即〕「此色是喜根等起,此色是憂根等起,此色是捨根等起」。如是而以已修、悉清、悉淨之心,以心引發、導入心差別智,於是以心審而了知他眾生、他人之心,〔即〕了知有貪心「為有貪心」,了知離貪心「為離心」,有瞋心……乃至……離瞋心〔……乃至……〕有癡心〔……乃至……〕離癡心〔……乃至……〕收了心〔……乃至……〕散亂心〔……乃至……〕廣大心〔……乃至……〕非廣大心〔……乃至……〕有上心〔……乃至……〕無上心〔……乃至……〕得定心〔……乃至……〕未得定心〔……乃至……〕解脫心〔……乃至……〕了知未解脫心「為未解脫心」。
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依三心之徧滿,依〔五〕根明淨之力深解異性、一性識行之慧是心差別智。」
第四十四章
[P.114]「依緣所轉之諸法徧滿異性、一性業之力,深解慧是宿住隨念智」者如何?
於此處比丘〔成就修習神足〕欲三摩地勤行……乃至……柔軟堪任作已,如是了知,〔即〕「此有則彼有,依此生則彼生,即緣無明而有諸行,緣行而有識,緣識而有名色,緣名色而有六處,緣六處而有觸,緣觸而有受,緣受而有渴愛,緣渴愛而有取,緣取而有有,緣有而有生,緣生而有老死、悲、愁、苦、憂、惱,如是悉皆有此苦蘊之集」。如是而以已修、悉清、悉淨之心,以心引發導入宿住隨念智,於是多多隨念宿住,即〔隨念〕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多壞劫、多成劫、多成壞劫,「我於此處,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種姓、如是食、如是受樂苦、如是壽限,由此處沒,往生於彼處,於彼處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種姓〕、如是食,如是受樂苦、如是壽限、由彼處沒來生於此間」,如是隨念多多之宿住,其狀貌、方處。
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依緣所轉之諸法徧滿異性、一性業力,深解慧是宿住隨念智。」
第四十五章
「依光曜[1]之力見異性、一性之色相義之慧是天眼智」者如何?
[P.115]於此處比丘〔成就勤行修習神足〕欲三摩地勤行……乃至……柔軟堪任作已,作意光明想攝持日想,〔即〕「如日夜亦爾,如夜日亦爾」,以辯了無覆之心,修習光明心,如是而以已修、悉清、悉淨之心,以心引發、導入有情死生智[2],如是以超人清淨之天眼見有情之死、生、劣、勝、妙色[3]、惡色、生於善趣、生於惡趣,了知從業之有情,即:「嗟!此諸有情身具足惡行,語具足惡行,意具足惡行,誹謗聖者有邪見受邪見業,身壞死後往生惡生、惡趣、墮處、地獄。嗟!又此諸有情身具足善行,語具足善行,意具足善行,無誹謗聖者有正見受正見業,身壞死後往生善趣、天世」。如是而以超人清淨之天眼見有情之死、生、劣、勝、妙色、惡色、生於善趣、生於惡趣,了知從業有情。
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依光曜之力見異性、一性之色相義慧是天眼智。」
第四十六章
一
「具六十四行相三根得自在之慧是漏盡智」者如何?
如何是三根?為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
未知當知根達幾何之處,已知根達幾何之處,具知根達幾何之處?
[P.116]未知當知根達於一處,〔言是〕預流道。已知根達於六處,〔言是〕預流果、一來道、一來果、不還道、不還果、阿羅漢道。具知根達於一處,〔言是〕阿羅漢果。
二
於預流道之剎那,未知當知根以信根為勝解眷屬而有,以精進根作為精勤眷屬而有,以念根為近住眷屬而有,以定根為無散亂眷屬而有,以慧根為見眷屬而有,以意根為識眷屬而有,以喜根為歡喜眷屬而有,以命根為流轉寂滅增上眷屬而有。於預流道之剎那所生諸法,除心等起之色,悉是善,悉是無漏,悉是出離性,悉是順滅,悉是出世間,悉是涅槃之所緣。於預流道之剎那,未知當知根有如是八根,〔此等〕是俱生眷屬、是相互眷屬、是依止眷屬、是相應眷屬、是俱行、是俱生、是相合、是相應。此〔根〕有如是行相與眷屬。
三
於預流果之剎那,已知根以信根為勝解眷屬而有,以精進根為精勤眷屬而有,以念根為近住眷屬而有,以定根為無散亂眷屬而有,以慧根為見眷屬而有,以意根為識眷屬而有,以喜根為歡喜眷屬而有,以命根為流轉寂滅增上眷屬而有。於預流果之剎那所生諸法悉是無記,除心等起之色,悉是無漏,悉是出世間,悉是涅槃之所緣。於預流果之剎那,已知根有如是八根,〔此等〕是俱生眷屬,是相互眷屬,是依止眷屬,是相應眷屬,是俱行,是俱生,是相合,是相應。此〔根〕有如是行相與眷屬。
[P.117]四
於一來道之剎那……乃至……於一來果之剎那……乃至……於不還道之剎那……乃至……於不還果之剎那……乃至……於阿羅漢道之剎那,己知根以信根為勝解眷屬而有……乃至……以命根為流轉寂滅增上眷屬而有。於阿羅漢道之剎那所生諸法,除心等起之色,悉是善,悉是無漏,悉是出離性,悉是順滅,悉是出世間,悉是涅槃之所緣。於阿羅漢道之剎那,已知根有如是八根,〔此等〕是俱生眷屬、是相互眷屬、是依止眷屬、是相應眷屬、是俱行、是俱生、是相合、是相應。此〔根〕有如是行相與眷屬。
五
於阿羅漢果之剎那,具知根以信根為勝解眷屬而有,以精進根為精勤眷屬而有,以念根為近住眷屬而有,以定根為無散亂眷屬而有,以慧根為見眷屬而有,以意根為識眷屬而有,以喜根為歡喜眷屬而有,以命根為流轉寂滅增上眷屬而有。於阿羅漢果之剎那所生諸法悉是無記,除心等起之色,悉是無漏,悉是出世間,悉是涅槃之所緣。於阿羅漢果之剎那,具知根有如是八根,〔此等〕是俱生眷屬、是相互眷屬、是依止眷屬、是相應眷屬、是俱行、是俱生、是相合、是相應。此〔根〕有如是行相與眷屬。
如是而有八八六十四〔行相與眷屬〕。
六
漏者,此漏為何?是欲漏、有漏、見漏、無明漏。
此諸漏於何處盡?
[P.118]依預流道見漏悉盡,順惡生之欲漏盡,順惡生之有漏盡,順惡生之無明漏盡。於此處如是諸漏盡。
依一來道麤之欲漏盡,與此同位之有漏盡,與此同位之無明漏盡,於此處如是諸漏盡。
依不還道欲漏悉盡,與此同位之有漏盡,與此同位之無明漏盡,於此處如是諸漏盡。
依阿羅漢道有漏悉盡,無明漏悉盡。於此處如是漏盡。
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具六十四行相三根得自在之慧是漏盡智。」
第四十七章
一
「徧智義之慧是苦智,斷義之慧是集智,現證義之慧是滅智,修習義之慧是道智」者如何?
於苦有害之義、有為之義、煩熱之義、變壞之義、徧智之義,於集有存續之義、因緣之義、結之義、障礙之義、斷之義,於滅有出離之義、離之義、無為之義、不死之義、現證之義,於道有出之義、因之義、見之義、增上之義、修習之義。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徧智義之慧是苦智,斷義之慧是集智,現證義之慧是滅智,修習義之慧是道智。」
第四十八章
一
「有苦智、苦集智、苦滅智、順苦滅道智」者如何?
[P.119]具道者之智即是苦智、苦集智、苦滅智、順苦滅道智。
二
此中以何為苦智?以苦為所緣而生慧、了知、擇、思擇、擇法、觀[1]、察、各察、聰明、善巧、察智、觀想、思、近解、廣慧、怜眦、導智、正觀、正智、插杵[2]、慧、慧根、慧力、慧劍、慧殿、慧明、慧光、慧燈、慧寶、無癡、擇法、正見,此名為苦智。
三
以苦集為所緣……乃至……以苦滅為所緣……乃至……以順苦滅道為所緣而生慧、了知……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此名為順苦滅道智。
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有苦智、苦集智、苦滅智、順苦滅道智。」
第四十九章
「有義無礙解智、法無礙解智、詞無礙解智、辯無礙解智」者如何?
諸義之智是義無礙解,諸法之智是法無礙解,諸詞之智是詞無礙解,諸辯之智是辯無礙解。
義種種相之慧是義無礙解智,法種種相之慧是法無礙解智,詞種種相之慧是詞無礙解智,辯種種相之慧是辯無礙解智。義決定之慧是義無礙解智,法決定之慧是[P.120]法無礙解智,詞決定之慧是詞無礙解智,辯決定之慧是辯無礙解智。觀義之慧是義無礙解智,觀法之慧是法無礙解智,觀詞之慧是詞無礙解智,觀辯之慧是辯無礙解智。察義之慧是義無礙解智,察法之慧是法無礙解智,察詞之慧是詞無礙解智,察辯之慧是辯無礙解智。義分別之慧是義無礙解智,法分別之慧是法無礙解智,詞分別之慧是詞無礙解智,辯分別之慧是辯無礙解智。義開顯之慧是義無礙解智,法開顯之慧是法無礙解智,詞開顯之慧是詞無礙解智,辯開顯之慧是辯無礙解智。義示現之慧是義無礙解智,法示現之慧是法無礙解智,詞示現之慧是詞無礙解智,辯示現之慧是辯無礙解智。義徧照之慧是義無礙解智,法徧照之慧是法無礙解智,詞徧照之慧是詞無礙解智,辯徧照之慧是辯無礙解智。義說明之慧是義無礙解智,法說明之慧是法無礙解智,詞說明之慧是詞無礙解智,辯說明之慧是辯無礙解智。
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故曰:「有義無礙解智、法無礙解智、詞無礙解智、辯無礙解智。」
第五十章
[P.121]一
如來於此處見有情之少塵、太塵、利根、鈍根、善行相、惡行相、善受教、不受教等,或者知他世之罪禍,或者不知他世之罪禍。
二
「少塵、太塵」者,信人是少塵,不信人是太塵,發勤人是少塵,懈怠人是太塵,念住人是少塵,失念人是太塵,得定人是少塵,不得定人是太塵,具慧人是少塵,惡慧人是太塵。
三
「利根、鈍根」者,信人是利根,不信人是鈍根,發勤人是利根,懈怠人是鈍根,念住人是利根,失念人是鈍根,得定人是利根,不得定人是鈍根,具慧人是利根,惡慧人是鈍根。
四
「善行相、惡行相」者,信人是善行相,不信人是惡行相,發勤人是善行相,懈怠人是惡行相,念住人是善行相,失念人是惡行相,得定人是善行相,不得定人是惡行相,具慧人是善行相,惡慧人是惡行相。
五
「善受教、不受教」者,信人是善受教,不信人是不受教,發勤人是善受教,懈怠人是不受教,念住人是善受教,失念人是不受教,得定人是善受教,不得定人是[P.122]不受教,具慧人是善受教,惡慧人是不受教。
六
「或者知他世之罪禍,或者不知他世之罪禍」者,信人知他世之罪禍,不信人不知他世之罪禍,發勤人知他世之罪禍,懈怠人不知他世之罪禍,念住人知他世之罪禍,失念人不知他世之罪禍,得定人知他世之罪禍,不得定人不知他世之罪禍,具慧人知他世之罪禍,惡慧人不知他世之罪禍。
七
「世」者,是蘊世、界世、處世、敗有世、敗生世、成有世、成生世。有一世,〔言是〕一切有情依食而住。有二世,〔言是〕名與色。有三世,〔言是〕三受。有四世,〔言是〕四食。有五世,〔言是〕五取蘊。有六世,〔言是〕六內處。有七世,〔言是〕七識住。有八世,〔言是〕八世法。有九世,〔言是〕九有情居。有十世,〔言是〕十處。有十二世,〔言是〕十二處。有十八世,〔言是〕十八界。
八
「罪」者,一切煩惱是罪,一切惡行是罪,一切現行是罪,一切順有業是罪。
如是於此世此罪對激烈怖畏想之近,猶如持於拔劍之殺害者。如是具五十行相以知、見、辭、通達五根。此是如來之根上下智。
第五十一章
[P.123]一
何為如來之有情意樂意趣智[1]?
於此處如來知有情之意樂,知意趣,知所行,知勝解,了知眾生之能、不能。
二
何為有情之意樂?
若「世是常」,若「世是無常」,若「世是有邊」,若「世是無邊」,若「命即是此身」,若「命與此身異」,若「如來死後有」,若「如來死後無有」,若「如來死後有,亦無有」,若「如來死後非有,亦非無有」。如是有情或著有見,或著無有見,若復,離此二邊者,依依緣性,於緣已生之諸法,獲得隨順忍,〔以〕如實智,知習欲者,「此人是尊重欲、意樂欲、勝解欲」,而知是習欲[2]者,「此人是尊重出離、意樂出離、勝解出離」,而知是習出離者,「此人是尊重瞋、意樂瞋、勝解瞋」,而知是習瞋者,「此人是尊重無瞋、意樂無瞋、勝解無瞋」,而知是習無瞋者,「此人是尊重惛眠、意樂惛眠、勝解惛眠」,而知是習惛眠者,「此人是尊重光明想、意樂光明想、勝解光明想」,而知是習光明想者。此是有情之意樂。
三
復次,何為有情之意趣?
有情之意趣〔隨眠〕為七,〔言是〕欲貪意趣(欲貪隨眠)、瞋意趣(瞋隨眠)、慢意趣(慢隨眠)、見意趣(見隨眠)、疑意趣(疑隨眠)、有貪意趣(有貪隨眠)、無明意趣(無明隨眠)。於世間於喜、悅者有情之隨眠欲貪隨眠,於世間於不喜、不[P.124]悅者有情之隨眠瞋隨眠,應知如是於二法無明隨伴,慢、見、疑與彼為一處。此是有情之意趣(隨眠)。
四
復次,何為有情之所行?
是福現行、非福現行、不動現行,小地或大地。此是有情之所行。
五
復次,何為有情之勝解?
於有情有少勝解者,於有情有勝勝解者。少勝解之有情是依附、親近、敬奉〔少勝解之〕有情,勝勝解之有情是依附、親近、敬奉〔勝勝解之〕有情,於過去世亦少勝解之有情是依附、親近、敬奉少勝解之有情,勝勝解之有情是依附、親近、敬奉勝勝解之有情,於未來世亦少勝解之有情是依附、親近、敬奉少勝解之有情,勝勝解之有情是依附、親近、敬奉勝勝解之有情。此是有情之勝解。
六
如何有情是不能?
有業障、有煩惱障、有異熟障之有情是不信、無樂欲[3]、惡慧而不能入善法正性決定是不能,如是之有情是不能。
七
如何有情是能?
無有業障、無有煩惱障、無有異熟障之有情是有信、有樂欲、具慧而能入善法正性決定是能,如是之有情是能。
此是如來之有情意樂、意趣智。
第五十二章
[P.125]一
如何是如來之對偶示導智[1]?
於此處如來為對偶示導,〔此〕與不共聲聞。由上身轉火聚,由下身轉水流,由下身轉火聚,由上身轉水流。由前身轉火聚,由後身轉水流,由後身轉火聚,由前身轉水流。由右眼轉火聚,由左眼轉水流,由左眼轉火聚,由右眼轉水流。由右耳孔轉火聚,由左耳孔轉水流,由左耳孔轉火聚,由右耳孔轉水流。由右鼻孔轉火聚,由左鼻孔轉水流,由左鼻孔轉火聚,由右鼻孔轉水流。由右肩轉火聚,由左肩轉水流,由左肩轉火聚,由右肩轉水流。由右手轉火聚,由左手轉水流,由左手轉火聚,由右手轉水流。由右脇轉火聚,由左脇轉水流,由左脇轉火聚,由右脇轉水流。由右足轉火聚,由左足轉水流,由左足轉火聚,由右足轉水流。由各指轉火聚,由各指間轉水流,由各指間轉火聚,由各指轉水流。由一一之毛轉火聚,由一一之毛轉[P.126]水流,由毛孔轉火聚,由毛孔轉水流。是青、黃[2]、赤、白、緋、淨之六色。
世尊經行〔亦為〕化人,或佇立或坐或臥,世尊佇立〔亦為〕化人,或經行或坐或臥,世尊坐〔亦為化人〕,或經行或佇立或臥,世尊臥〔亦為〕化人,或經行或佇立或坐,化人經行〔亦為〕世尊,或佇立或坐或臥,化人佇立〔亦為〕世尊,或經行或坐或臥,化人坐〔亦為〕世尊,或經行或佇立或臥,化人臥〔亦為〕世尊,或經行或佇立或臥,化人臥〔亦為〕世尊,或經行或佇立或坐。
此是如來之對偶示導智。
第五十三章
一
如何是如來之成大悲智[1]?
諸佛世尊觀以諸多之行相、於觀諸有情而生大悲,觀「世間住是熾然」而諸佛世尊於諸有情生大悲,觀「世間住是繁劇」而諸佛世尊於諸有情生大悲,觀「世間住是墮」〔……乃至……〕觀「世間住是墮惡路」〔……乃至……〕觀「世間住能至不堅固」〔……乃至……〕觀「世間住為無護、無主」〔……乃至……〕觀「世間住是無所屬,應為放[P.127]棄一切」……乃至……觀「世間住是缺乏、無滿足而耽染之奴僕」……〔乃至〕……觀「世間住是無護」……〔乃至〕……觀「世間住是無安處」……〔乃至〕……觀「世間住是無歸依處」……〔乃至〕……觀「世間住是無歸依者」……〔乃至〕……觀「世間住為騷優而非寂靜」……〔乃至〕……觀「世間住是有箭而是大箭之刺處,措我他無之拔箭者」……〔乃至〕……觀「世間住是無明之闇所覆,能使入煩惱之籠,措我無他之示光明者」……〔乃至〕……觀「世間住是無明之闇所覆[2]普纏[3]紛糾而於腫物所掩,如們叉草與波羅波草無能超越惡生、惡趣、墮處、輪迴」……〔乃至〕……觀「世間住是染無明毒過依於煩惱而穢惡」……〔乃至〕……觀「世間住是貪、瞋、癡所纏,措我無他之解纏者」……〔乃至〕……觀「世間住是依多多之耽染所結」……〔乃至〕……觀「世間住是耽染之網所掩」……〔乃至〕……觀「世間住是依耽染之流所流」……〔乃至〕……觀「世間住是依耽染之結所結」……〔乃至〕……觀「世間住是隨行耽染之隨眠」……〔乃至〕……觀「世間住是依耽染之煩熱所燒」……〔乃至〕……觀「世間住是依耽染之極熱所極燒」……〔乃至〕……觀「世間住是依多多之見所結」……〔乃[P.128]至〕……觀「世間住是依見之極熱所極燒」……〔乃至〕……觀「世間住是生隨行」……〔乃至〕……觀「世間住是老俱行」……〔乃至〕……觀「世間住是依病所威服」……〔乃至〕……觀「世間住是蒙死」……〔乃至〕……觀「世間住是墮於苦」……〔乃至〕……觀「世間住是耽染所縛」……〔乃至〕……觀「世間住是老之牆壁所閉」……〔乃至〕……觀「世間住是死魔之索網[4]所閉」……〔乃至〕……觀「世間住是大縛所縛,〔即〕是貪縛、瞋縛、癡縛、慢縛、見縛、煩惱縛、惡行縛,措我無他之解縛者」……〔乃至〕……觀「世間住是極狹隘處,措我無他之示餘裕處者」……〔乃至〕……觀「世間住是大障礙之障礙所,措我無他之斷障礙者」……〔乃至〕……觀「世間住是墮大嶮處,拱我無舉出他嶮處者」……〔乃至〕……觀「世間住是墮大曠野,措我無他之越曠野者」……〔乃至〕……觀「世間住是墮大輪迴,措我無他之使由輪迴解脫者」……〔乃至〕……觀「世間住是流轉於大難處,措我無他之舉出難處者」……〔乃至〕[P.129]……觀「世間住是墮大沼澤,措我無他之舉出沼澤者」……〔乃至〕……觀「世間住是極壞……〔乃至〕……世間住是依貪火、瞋火、癡火、生、老、死、愁、悲、苦、憂、惱成熾然,措我無他之消滅此者」……〔乃至〕……觀「世間住是行分散、令分斷、常無護而受刑罰」……〔乃至〕……觀「世間住是罪縛所縛、近於殺戮場,措我無他之解縛者」……〔乃至〕……觀「世間住是孤獨而最可哀,措我無他之救度者」……〔乃至〕……觀「世間住是苦所壓服、於長夜懊惱」……〔乃至〕……觀「世間住是常受結縛而常渴」……〔乃至〕……觀「世間住是闇而無眼」……〔乃至〕……觀「世間住是缺導者無徧導師」……〔乃至〕……觀「世間住是迷於邪路脫正路,措我無導他之導於此聖路者」……〔乃至〕……觀「世間住是迷於大暴流,措我無他之使由此暴流出者」……〔乃至〕……觀「世間住二成見[5]所纏」……〔乃至〕……觀「世間住是依三惡業[6]而迷」……〔乃至〕……觀「世間住是結於四軛[7]是四軛所結」……〔乃至〕……觀「世間住是依四繫[8]所縛」……〔乃至〕……觀「世間住是依四取[9]所取」……〔乃至〕……觀「世間住是入於五趣[10]」……〔乃至〕……觀「世間住是依五妙欲[11]所染」……〔乃至〕……觀「世間住是依五蓋所掩」……〔乃至〕……觀「世間住是依六[P.130]諍根[12]而諍爭」……〔乃至〕……觀「世間住是依六愛身[13]所染」……〔乃至〕……觀「世間住是六成見[14]所纏」……〔乃至〕……觀「世間住是依七隨眠所污」……〔乃至〕……觀「世間住是依七結[15]所結」……〔乃至〕……觀「世間住是依七慢[16]為憍」……〔乃至〕……觀「世間住是依八世法而轉」……〔乃至〕……觀「世間住是依八邪性決定」……〔乃至〕……觀「世間住是依八人過而為過」……〔乃至〕……觀「世間住是依九嫌事而嫌」……〔乃至〕……觀「世間住是依九種慢為憍」……〔乃至〕……觀「世間住是依九愛根法所染」……〔乃至〕……觀「世間住是依十染事[17]所染」……〔乃至〕……觀「世間住是依十嫌事而嫌」……〔乃至〕……觀「世間住是具十不善業道」……〔乃至〕……觀「世間住是依十結[18]所結」……〔乃至〕……觀「世間住是十邪性決定」……〔乃至〕……觀「世間住是具十事邪見」……〔乃至〕……觀「世間住是具十事邊執見」……〔乃至〕……觀「世間住是依百八耽染之百戲論而戲論」,諸佛世尊於諸有情生大悲,觀「世間住是六十二成見所纏」,諸佛世尊於諸有情生大悲。觀「我已度,世間是未度,我已解脫,世間是未解脫,我已調伏,世間是未調犬,我己寂靜,世[P.131]間不寂靜,我已安息,世間是未安息,我已般涅槃,世間是未般涅槃,我已度故能度,已解脫故能令解脫,已調伏故能令調伏,寂靜故能令寂靜,己安息故能令安息,已般涅槃故能令入涅槃」諸佛世尊於諸有情生大悲。
此是如來之成大悲智。
第五十四章
一
以何是如來之一切智智?
悉知一切之有為、無為故是一切智智,於其處無有障礙故是無障智[1]。
知過去之一切故是一切智智,於其處無有障礙故是無障智。
知未來之一切故是一切智智,於其處無有障礙故是無障智。
知現在之一切故是一切智智,於其處無有障礙故是無障智。
知眼與諸色之一切故是一切智智,於其處無有障礙故是無障智。
知耳與諸聲……乃至……鼻與諸香……乃至……舌與諸味……乃至……身與諸所觸〔……乃至……〕意與諸法之一切故是一切智智,於其處無有障礙故是無障智。
二
乃至知無常之義、苦之義、無我義之一切故是一切智智,於其處無障礙故是無[P.132]障智。乃至知色無常之義、苦之義、無我義之一切故是一切智智,於其處無有障礙故是無障智。乃至知受之……乃至……知想之……乃至……知諸行之……乃至……知識之……乃至……知眼之……乃至……知老死之無常義、苦之義、無我義之一切故是一切智智,於其處無有障礙故是無障智。
三
乃至知通智之通智義之一切故是一切智智,於其處無有障礙故是無障智。乃至知徧智之徧智義……乃至……知斷之斷義……乃至知修習之修習義……乃至……知現證之現證義之一切故是一切智智,於其處無有障礙故是無障智。乃至知〔五〕蘊之蘊義……乃至……知〔十八〕界之界義……乃至知〔十二〕處之處義……乃至知有為之有為義……乃至知無為義之一切故是一切智智,於其處無有障礙故是無障智。
四
乃至知善法……乃至知不善法……乃至知無記法……乃至知欲纏法……乃至知色纏法……乃至知無色纏法……乃至知非所攝法之一切故是一切智智,於其處無有障礙故是無障智。乃至知苦之苦義……乃至知集之集義……乃至知滅之滅義……乃至知道之道義一切故是一切智智,於其處無有障礙故是無障智。
[P.133]五
乃至知義無礙解義之無礙解義……乃至知法無礙解之法無礙解義……乃至知詞無礙解之詞無礙解義……乃至知辯無礙解之無礙解義一切故是一切智智,於其處無有障礙故是無障智。乃至知根上下智……乃至知有情意樂意趣智……乃至知對偶示導……乃至知成大悲智之一切故是一切智智,於其處無有障礙故是無障智。
六
乃至以意知天魔、梵世、人天、沙門、婆羅門、諸生之所見,所聞、所思、所識、所得、所尋、所行之一切故是一切智智,於其處無有障礙故是無障智。
七
普眼者依何義而為普眼?
佛智有十四,苦智是佛智,苦集智是佛智,苦滅智是佛智,順苦滅道智是佛智,義無礙解智是佛智,法無礙解智是佛智,詞無礙解智是佛智,辯無礙解智是佛智,根上下智是佛智,有情意樂意趣智是佛智,對偶示導智是佛智,作大悲智是佛智,一切智智是佛智,無障智是佛智。如是為十四佛智,如是之十四佛智中,八智是共聲聞,六智是不共聲聞。
[P.134]八
乃至苦之苦義之一切已知而無有未知之苦義故是一切智智,於其處無有障礙故是無障智。乃至苦之苦義之一切已見、一切已知、一切已證、一切慧已觸而無有慧未觸之苦義故是一切智智,於其處無有障礙故是無障智。乃至集之集義……乃至滅之滅義……乃至道之道義……乃至義無礙解之義無礙解義……乃至法無礙解之法無礙解義……乃至詞無礙解之詞無礙解義……辯無礙解之辯無礙解義之一切已見、一切已知、一切已證、一切慧已觸而無有慧未觸之辯無礙解之義故是一切智智,於其處無有障礙故是無障智。乃至根上下智……乃至有情意樂、意趣智……乃至對偶示導智……乃至成大悲智之一切已知……一切已見……是無障智。天、魔、梵世、人天、沙門、婆羅門、諸生之所見、所聞、所思、所識、所得、所尋、所行之一切意已知、一切已見……是一切智智,於其處無有障礙故是無障智。
大品第二 見論
[P.135]一
如何為見?於見處有幾何?於見纏有幾何?於見有幾何?
於見現貪有幾何?何為見處永斷?
如何為見?以現貪取見為見。
於見處有幾何?於見處有八。
於見纏有幾何?於見纏有十八。
於見有幾何?於見有十六。
於見現貪有幾何?於見現貪有三百[1]。
何為見處永斷?預流道為見處永斷。
二
如何現貪取見為見?
以色云「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予之我」,現貪取見是見。
以受……乃至……以想……乃至……以諸行……乃至……以識云「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予之我」,現貪取見是見。以眼……〔乃至〕……以耳……乃至……以鼻……乃至……以舌……乃至……以身……乃至……以意……乃至……現貪取見是見。
以色……〔乃至〕……以聲……乃至……以香……乃至……以味……乃至……以所觸……乃至……以法……乃至……現貪取見是見。
[P.136]三
以眼識……〔乃至〕……以耳識……乃至……以鼻識……乃至……以舌識……乃至……以身識……乃至……以意識……乃至……現貪取見是見。
以眼觸所生之受……〔乃至〕……以耳觸所生之受……乃至……以鼻觸所生之受……乃至……以舌觸所生之受……乃至……以身觸所之受……乃至……以意觸所生之受……乃至……現貪取見是見。
四
以色想……〔乃至〕……以聲想……乃至……以香想……乃至……以味想……乃至……以所觸想……乃至……以法想……乃至……現貪取見是見。
以色思……〔乃至〕……以聲思……乃至……〔以香思……乃至……以味思……乃至……以所觸思……乃至……〕以法思……乃至……現貪取見是見。
以色愛……〔乃至〕……以聲愛……乃至……〔以香愛……乃至……以味愛……乃至……以所觸愛……乃至……〕以法愛……乃至……現貪取見是見。
以色尋……〔乃至〕……以聲尋……乃至……〔以香尋……乃至……以味尋……乃至……以所觸尋……乃至……〕以法尋……乃至……現貪取見是見。
以色伺……〔乃至〕……以聲伺……乃至……〔以香伺……乃至……以味伺……乃至……以所觸伺……乃至……〕以法伺……乃至……現貪取見是見。
五
以地界……〔乃至〕……以水界……乃至……以火界……乃至……以風界……乃至……以空界……乃至……以識界……乃至……現貪取見是見。
以地徧……〔乃至〕……以水徧……乃至……以火徧……乃至……以風徧……乃至……以青徧……乃至……以黃徧……乃至……以赤徧……乃至……以白徧……乃至……以空徧……乃至……以識徧……乃至……現貪取見是見。
[P.137]六
以髮……〔乃至〕……以毛……〔乃至〕……爪……乃至……齒……乃至……皮……乃至……肉……乃至……筋……乃至……骨……乃至……骨髓……乃至……腎……乃至……心……乃至……脾……乃至……肋膜……乃至……肝……乃至……肺……乃至……腸……乃至……肛……乃至……腹……乃至……屎……乃至……膽……乃至……啖……乃至……[2]膿……乃至……血……乃至……汗……乃至……脂……乃至……淚……乃至……膏……乃至……唾……乃至……洟……乃至……黃水……乃至……尿……乃至……以腦子皮……乃至……現貪取見是見。
七
以眼處……〔乃至〕……以色處……乃至……以耳處……乃至……以聲處……乃至……以鼻處……乃至……以香處……乃至……以舌處……乃至……以味處……乃至……以身處……乃至……以所觸處……乃至……以意處……乃至……以法處……乃至……以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以耳界、聲界、耳識界……乃至……以鼻界、香界、鼻識界……乃至……以香界、味界、舌識界……乃至……以身界、所觸界、身識界……乃至……以意界、法界、意識界……乃至……現貪取見是見。
八
以眼根……〔乃至〕……耳根〔……乃至……〕鼻根〔……乃至……〕舌根〔……乃至……〕身根〔……乃至……〕意根〔……乃至……〕命根〔……乃至……〕女根〔……乃至……〕男根〔……乃至……〕樂根〔……乃至……〕苦根〔……乃至……〕喜根〔……乃至……〕憂根〔……乃至……〕捨根〔……乃至……〕信根〔……乃至……〕精進根〔……乃至……〕念根〔……乃至……〕定根〔……乃至……〕以慧根……乃至……現貪取見是見。
[P.138]九
以欲界〔……乃至……〕色界〔……乃至……〕無色界〔……乃至……〕欲有〔……乃至……〕色有〔……乃至……〕無色有〔……乃至……〕想有〔……乃至……〕無想有〔……乃至……〕非想非非想有〔……乃至……〕一蘊有〔……乃至……〕四蘊有〔……乃至……〕五蘊有〔……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慈心解脫〔……乃至……〕悲心解脫〔……乃至……〕喜心解脫〔……乃至……〕捨心解脫〔……乃至……〕虛空無邊處定〔……乃至……〕識無邊處定〔……乃至……〕無所有處定〔……乃至……〕以非想非非想處定……乃至……現貪取見是見。
一〇
以無明〔……乃至……〕行〔……乃至……〕識〔……乃至……〕名色〔……乃至……〕六處〔……乃至……〕觸〔……乃至……〕受〔……乃至……〕渴愛〔……乃至……〕取〔……乃至……〕有〔……乃至……〕生〔……乃至……〕以老死云「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予之我」,現貪取見是見。
如是現貪取見是見。
一一
何為八見處?
蘊是見處,無明是見處,觸是見處,想是見處,尋是見處,非理作意是見處,惡友是見處,從他音聲是見處。
蘊是因,蘊是緣,以諸見[3]之等起故,蘊是見處。以無明是因……乃至……以觸是因……乃至……以想是因……乃至……以尋是因……乃至……以非理作意是因……乃至……以惡友是因……乃至……以從他音聲是因,從他音聲是緣,以諸見等起故,從他音聲是見處。如是有八見處。
一二
何為十八見纏
見者,此是成見、見稠林、見曠野、見諍、見惱、見結、見箭、見害、見障礙、見縛、見嶮、見隨眠、見熱、見煩熱、見繫、見取、見現貪、見取見。如是有十八見纏。
[P.139]一三
何為十六見?
是味見、隨我見、邪見、有身見、有身事常見、有身事斷見、邊執見、隨前邊見、隨後邊見、順結見、我慢縛見,我所慢縛見、我論所應見、世論所應見、有見、無有見,如是有十六見。
一四
於味見現貪有幾何之行相?於隨我見現貪有幾何之行相?於邪見……〔乃至〕……於有身見……〔乃至〕……於有身事常見……乃至……於有身事斷見……乃至……於邊執見……乃至……於隨前邊見……乃至……於隨後邊見……乃至……於順結見……乃至……於我慢縛見……乃至……於我所慢縛見……乃至……於我論所應見……乃至……於世論所應見……乃至……於有見……乃至……於無有見現貪有幾何之行相?
一五
於味見現貪有三十五行相,於隨我見現貪有二十行相,於邪見現貪有十行相,於有身見現貪有二十行相,於有身事常見現貪有十五行相,於有身見現貪有五行相,於邊執見現貪有五十行相,於隨前邊見現貪有十八行相,於隨後邊見現貪有四十四行相,於順結見現貪有十八行相,於我慢縛見現貪有十八行相,於我所慢縛見現貪[P.140]有十八行相,於我論所應見現貪有二十行相,於世論所應見現貪有八行相,於有見現貪有一行相,於無有見現貪有一行相。
一六
於味見現貪有如何之三十五行相?
云:「緣色而生樂、喜,此之色而有此之味」,乃現貪取見是見。見非味,味非見,見與味為各別。見而為味,此名為味見。味見是邪見,邪見是見壞,具此見壞之人是壞見,不可依附壞見之人,不可親近、不可敬奉。此依何之因?其〔人〕之見為惡故。見之貪非是見[4],見非是貪,見與貪為各別。見而為貪,此名為見貪。具此見與貪之人為見貪所染。布施與見貪所染之人無大果、無大功德。此依何之因?其〔人之〕見為惡故。
味見是邪見,於邪見人有二趣,地獄或傍生。隨邪見人之見是成受身業……乃至……語業,隨見成受意業、思、希求願及諸行等一切諸法是資於非可愛、非可親、非適意、不利益、苦。此依何之因?其人之見是惡故。譬如將拈筏種子、或拘舍怛祇種子[5]、或苦葫蘆種子[6]置於潤地時,其執受之地味、其執受之水味悉皆資於此[P.141]苦性、辛性不實性。此依何之因?其種子是惡故。如是隨具邪見男人之見成受身業……乃至……語業,隨見成受意業、思、希求願及諸行等一切諸法是資於非可愛、非可親、非適意、不利益苦。此依何之因?其人之見是惡故。味見是邪見,邪見是成見、見稠林、見曠野、見諍、見惱、見結、見箭、見害、見障礙……乃至……見取見。
一七
云:「緣受……乃至……緣想……乃至……緣諸行……乃至……緣識……乃至……眼……〔乃至〕……耳……〔乃至〕……鼻……〔乃至〕……舌……〔乃至〕……身……〔乃至〕……意……〔乃至〕……色……〔乃至〕……聲……〔乃至〕……香……〔乃至〕……味……〔乃至〕……所觸……〔乃至〕……法……〔乃至〕……眼識……〔乃至〕……耳識……〔乃至〕……鼻識……〔乃至〕……舌識……〔乃至〕……身識……〔乃至〕……意識……〔乃至〕……眼觸……〔乃至〕……耳觸……〔乃至〕……鼻觸……〔乃至〕……舌觸……〔乃至〕……身觸……〔乃至〕意觸……〔乃至〕……眼觸所生之受……〔乃至〕……身觸所生之受……〔乃至〕……鼻觸所生之受……〔乃至〕……舌觸所生之受……〔乃至〕……身觸所生之受……〔乃至〕……緣意觸所生之受而樂、喜生,此之意觸所生之受而有此之味」,乃現貪取見是見。見非是味,味非是見,見與味各別。見而為味,此名為味見。味[P.142]見是邪見,邪見是見壞,具此見壞之人是壞見,不可依附壞見人,不可親近、不可敬奉。此依何之因?其〔人之〕見惡故。見貪非是見,見非是貪,見與貪各別,見而為貪,此名為見貪。具此見與貪,是見貪所染之人。布施與見貪所染之人無大果、無大功德。此依何之因?其〔人之〕見惡故。
味見是邪見,於邪見人有二趣,地獄或傍生〔趣〕。隨邪見人之見成受身業……乃至……語業,隨見成受意業、思、希求願及諸行等一切諸法是資於非可愛、非可親、非適意、不利益、苦。此依何之因?其〔人之〕見惡故,譬如拈筏種子,或拘舍怛祇種子,或苦葫蘆種子置潤地時,其執受地之味,其執受水之味是皆資於此苦性、辛性、不實性。此依何之因?其種子為惡之故。如是隨邪見人之見成受身業……乃至……語言,隨見成受意業、思、希求、欲及諸行等一切諸法是資於非可愛、非可親、非適意、不利益、苦。此依何之因?其人之見惡故。味見是邪見,邪見是成[P.143]見、見稠林、見曠野、見諍、見惱、見詰、見箭、見害、見障礙……乃至……見取見。纏心之合有如是十八行相。
一八
結而亦有為見,結而亦有不為見。
如何結而亦為見?
有身見與戒禁取見。此等結而亦為見。
如何結而亦不為見?
欲貪結、瞋結、慢結、疑結、有貪結、嫉結、慳結、隨眠結、無明結。此等是結而亦非見。
於味見在現貪有如是三十五行相。
一九
於隨我見,現貪如何有二十行相?
於此處未聽聞之異生乃未見聖者,不明解聖法,不調順於聖法,不見善士,不明解善士之法,不調順於善士之法,由我觀見色,或我有色,或色於我,或於色〔觀見〕我。由我觀見受……乃至……想……乃至……諸行……乃至……或依我而觀見識,或我有識,或識於我,或於識〔觀見〕我。
二〇
如何是由我觀見色?
[P.144]於此處有者由我觀見地徧,「地徧是此我,我是此地徧」觀見地徧與我為不二。譬如油燈之燃時「燄是此色,色是此燄」觀見燄與色為不二[7],如是於此處有者由我觀見地徧,「地徧是此我,我是此地徧」觀見地徧與我為不二。現貪取見是見,見非是事,事非是見,見與事為各別。見而亦為事,此為初色事隨我見。隨我見是邪見,邪見是見壞。隨我見是邪見,於邪見人有二趣……乃至……此等是結而亦非見。
於此處有者由我觀見水徧〔……乃至……〕火徧〔……乃至……〕風徧……〔乃至……〕青編……〔乃至……〕黃徧〔……乃至……〕赤徧〔……乃至……〕白徧,「白徧是此我,我是此白徧」與……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如是而由我觀見色。
二一
如何而觀見我是有色?
於此處有者由我而觀見受、想、行、識,於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此予之我是復,具此色而有色」,觀見我有色。譬如有樹具影,有人如是應謂:「此是樹,此是影,樹與影各別,而此樹具此影而有影」,則觀見樹有影。如是於此處有者,由我而觀見受、想、行、識,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此予之我是復,具此色而有色」,則觀見我有色。現貪取見是見,見非是事,事非是見,見與事各別。見而為事,此為第二色事隨我見。隨我見是邪見,邪見是見壞……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如是觀見我有色。
[P.145]二二
如何而於我觀見色?
於此處有者,由我觀見受、想、行、識,於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而於此之我有此之色」,而於我觀見色。譬如有華而具香,有人如是應謂:「此是華,此是香,華與香各別,而於此華有此香」,而於華觀見香。如是於此處有者,由我觀見受[8]……乃至識,於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而於此之我有此之色」,而於我觀見色。現貪取見是見……乃至……此為第三色事隨我見……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如是而於我觀見色。
二三
如何而於色觀見我?
於此處有者,由我觀見受、想、行、識,於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此色〔中〕有此予之我」,而於色觀見我。譬如有寶珠安置於篋中,有人如是謂:「此是寶珠,此是篋,寶珠與篋而各別,而此寶珠在此篋中」,而於篋中觀見寶珠。如是於此處有者,由我而觀見受……乃至……識,於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而此予之我有此色」,而於色觀見我。現貪取見是見……乃至……此為第四色事隨我見……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如是而於色觀見我。
二四
如何而由我觀見受?
於此處有者,由我觀見眼觸所生之受〔……乃至……〕耳觸所生之受〔……乃至……〕鼻觸所生之受是我〔……乃至……〕舌觸所生之受〔……乃至……〕身觸所生之受〔……乃至……〕意觸所生之受,「意觸所生之受此是我,我是此意觸所生之[P.146]受」,觀見意觸所生之受與我為不二。譬如觀見油燈之……乃至……為不二。如是於此處有者,由我觀見意觸所生之受,「意觸所生之受此是我,我是此意觸所生之受」,觀見意觸所生之受與我為不二。現貪取見是見……乃至……此是初受事隨我見……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如是而由我觀見受。
二五
如何觀見我而有受?
於此處有者,由我觀見想、行、識、色,於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此予之我是復,具此受而有受」,而觀見我有受。譬如有樹……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如是觀見我而有受。
二六
如何於我觀見受?
於此處有者,由我觀見想……乃至……由我觀見色,於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而於此我有此受」,而於我觀見受。譬如有華……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如是於我觀見受。
二七
如何於受觀見我?
於此處有者,由我觀見想……乃至……由我觀見色,於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於此予之我有此之受」而於受觀見我。譬如有寶珠……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如是於受觀見我。
二八
如何由我觀見想?
[P.147]於此處有者,由我觀見眼觸所生之想……乃至……由我觀見意觸所生之想,觀見意觸所生之受……乃至為不二。譬如油燈之……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如是而由我觀見想。
二九
如何觀見我有想?
於此處有者,由我為觀見行……乃至……由我觀見受,於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此予之我是復,具此之想而有想」,而觀見我為有想。譬如有樹……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如是觀見有想我。
三〇
如何於我觀見想?
於此處有者,由我觀見行……乃至……由我觀見受,於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而於此我有此之色」,而於我觀見色。譬如有華……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如是我於觀見想。
三一
如何於想觀見我?
於此處有者,由我觀見行……乃至……由我觀見受,於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此予之我是有此想」,而於想觀見我。譬如有寶珠……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如是於想觀見我。
三二
如何由我觀見行?
於此處有者,由我觀見眼觸所生之思……乃至……意觸所生之思,觀見「意觸所生之思……乃至……為不二。譬如油燈之……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如是由我觀見行。
三三
如何觀見我有行?
於此處有者,由我觀見識……乃至……由我觀見想,於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此予之我是復,具此等之行而有行」,而觀見我有行。譬如有樹……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如是觀見我有行。
[P.148]三四
如何於我觀見行?
於此處有者,由我觀見識……乃至……由我觀見想,於彼生如是念:「此為予是之我,此之我有此等之行」,而於我觀見行。譬如有華……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如是於我觀見行。
三五
如何於行觀見我?
於此處有者,由我觀見識……乃至……由我觀見相,於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於此等之行有此予之我」,而於我觀見行。譬如有寶珠……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如是於行觀見我。
三六
如何由我觀見識?
於此處有者,由我觀見眼識……乃至……由我觀見意識,意識……乃至……觀見為不二。譬如油燈之……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如是由我觀見識。
三七
如何觀見我有識?
於此處有者,由我觀見色……乃至……由我觀見行,於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此予之我是復,具此之識而有識」,而觀見我有識。譬如有樹……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如是觀見我有識。
三八
如何於我觀見識?
於此處有者,由我觀見色……乃至……由我觀見行,於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而於此我有此之識」,而於我觀見識。譬如有華……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如是於我觀見識。
三九
如何於識觀見我?
[P.149]於此處有者,由我為觀見色……乃至……由我觀見行,於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此予之我有此之識」,而於識觀見我。譬如有寶珠……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如是於識觀見我。
於隨我見現貪有如是二十行相。
四〇
於邪見現貪有如何之十行相?
云:「無布施」之事如是說邪見現貪取見而是見,見非是事,事非是見,見與事各別,見而為事,此為初邪事邪見。邪見是見壞……乃至……此是結而非見。「無供施」……乃至……「無燒施」〔……乃至……〕「善作、惡作諸業之果,無異熟」〔……乃至……〕「無此世」〔……乃至……〕「無他世」〔……乃至……〕「無母」〔……乃至……〕「無父」〔……乃至……〕「無化生有情」〔……乃至……〕云「於世間無正行、正入之沙門、婆羅門之自證知、此世與他世、現證之宣說者」如是說邪見現貪取見而為見……乃至……此為第十邪事邪見。邪見是見壞……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
於邪見現貪有如是十行相。
四一
於有身見現貪有如何二十行相?
於此處未聽聞之異生,未見聖者,不明解聖法,不調順於聖法,不見善士,不明解善士之法,不調順於善士之法,由我觀見色,若〔觀見〕我有色,或色於我,或我於色。由我觀見受……〔乃至〕……觀見想……〔乃至〕……諸行……〔乃至〕……由我觀見識,或觀見我有識,或識於我,或我於識。
如何由我觀見色?
[P.150]於此處有者,由我觀見地徧……乃至……由我觀見白徧,「白徧是此我,我是此白徧」,觀見白徧與我為不二。譬如油燈燃時……乃至……如是於此處有者,由我觀見白徧〔……乃至……〕現貪取見是見……乃至……此為初色事有身見。有身見是邪見……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如是由我觀見色……乃至……〔觀見我〕。
於有身見現貪有如是二十行相。
四二
於有身事常見現貪有如何十五行相?
於此處未聽聞之異生,未見聖者……乃至……不調順於善士之法,〔觀見〕我有色,或色於我,或我於色。〔觀見〕我有受〔……乃至……〕我有想〔……乃至……〕我有行〔……乃至……〕我有識,或識於我,或於識〔觀見〕我。
如何觀見我有色?
於此處有者,由我觀見受、想、行、識,於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此予之我是復,具此之色而有色」,而觀見我有色。譬如有樹而具影……乃至……如是於此處有者是受……乃至……此為初有身事常見。常見是邪見……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如是觀見我有色……乃至……
於有身事常見現貪有如是十五行相。
四三
於有身事斷見現貪如何有五行相?
於此處未聽聞之異生,未見聖者……乃至……不調順於善士之法,由我觀見色,由我觀見受〔……乃至……〕想〔……乃至……〕行〔……乃至……〕識。
如何由我觀見色?
[P.151]於此處有者,由我觀見地徧……乃至……由我觀見白徧,白徧是此我……乃至……觀見為不二。譬如油燈之燃時……乃至……此為初有身事斷見。斷見是邪見……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如是由我觀見色……乃至……〔觀見我〕。
於有身事斷見現貪有如是五行相。
四四
於邊執見現貪如何有五十行相。
云「世是常」於邊執見現貪有幾何之行相?
云「世是無常」於邊執見現貪有幾何之行相?
云「世是有邊」於邊執見〔……乃至……〕
云「世是無邊」於邊執見〔……乃至……〕
云「命是此身」於邊執見〔……乃至……〕
云「命與身異」於邊執見〔……乃至……〕
云「如來死後有」於邊執見〔……乃至……〕
云「如來死後無有」之邊執見〔……乃至……〕
云「如來死後有亦無有」於邊執見〔……乃至……〕
云「如來死後無有亦非無有」於邊執見現貪有幾何之行相?
「世是常」於邊執見在現貪有五行相〔……乃至……〕「如來死後無有亦非無有」於邊執見現貪有五行相。
四五
云「世是常」於執邊見現貪有如何之五行相?
云「色於世是常」之現貪取見是見,依此見,執彼之邊執為邊執見。見非是事,事非是見,見與事各別,見而為事云此「世是常」,為邊執見之第一。邊執見是邪見……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
云「受於世是常」……乃至……「想〔……乃至……〕行〔……乃至……〕識於世[P.152]是常」之現貪取見是見,依此之見執彼之邊……乃至……云此「世是常」為執邊執見之第五。邊執見是邪見……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
云「世是常」於邊執見現貪有如是五行相。
四六
云「世是無常」於邊執見現貪有如何五行相?
云「色於世是無常」之現貪取見是見,依此見執彼之邊為邊執見。見非是事,事非是見,見與事各別。見而為事此云「世是無常」,是為邊執見之第一。邊執見為邪見……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
云「受於世而無常」……乃至「想〔……乃至……〕行〔……乃至……〕識於世而無常」之現貪取見是見,依此之見執彼之邊……乃至……云此「世是無常」為邊執見之第五。邊執見是邪見……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
云「世是無常」於邊執見現貪有如是五行相。
四七
云「世是有邊」於邊執見現貪有如何五行相?
於此處有者,由青徧滿少虛空。於彼生如是念:「此世是有邊而周圓」,如此有邊想「徧滿之處此事而是世,為徧滿者此我而是世」之現貪取見是見,依此之見執彼之邊是邊執見。見非是事……乃至……云此「世是有邊」,為邊執見之第一……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
於此處有者,由黃徧滿少虛空〔……乃至……〕由赤徧滿〔……乃至……〕由白徧滿〔……乃至……〕由光徧滿。於彼生如是念……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
[P.153]云「世是有邊」於邊執見現貪有如是五行相。
四八
云「世是無邊」於邊執見現貪有如何五行相?
於此處有者,由青徧滿廣虛空。於彼生如是念:「此世是無邊而無限」,如此有無邊想「徧滿者……乃至……」云此「世是無邊」,為邊執見之第一……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
於此處有者,由黃徧滿廣虛空……乃至……由光徧滿。於彼生如是念……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
云「世是無邊」於邊執見現貪有如是五行相。
四九
云「命是此身」於邊執見現貪有如何五行相?
云「色是命而是身,命是此身」之現貪取見是見,云此「命是此身」,為邊執見之第一[9]……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受〔……乃至……〕想〔……乃至……〕行〔……乃至……〕識是命而是身,命是此身」……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
云「命是此身」於邊執見現貪有如是五行相。
五〇
云「命與身是異」於邊執見現貪有如何五行相?
云「色是身而非命,命非是身,命與身是異」之現貪取見是見……乃至……云此「命與身是異」,為邊執見之第一……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受〔……乃至……〕想〔……乃至……〕行〔……乃至……〕識是身而非命,命非是身……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
[P.154]云「命與身是異」於邊執見現貪有如是五行相。
五一
云「如來死後有」於邊執見現貪有如何五行相?
云「色於此處唯有死法,如來身壞而後有、住、生、成」之現貪取見是見……乃至……云此「如來死後有」,為邊執見之第一……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受〔……乃至……〕想〔……乃至……〕行〔……乃至……〕識於此處只有死法……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
五二
云「如來死後無有」於邊執見現貪有如何五行相?
「色於此處唯有死法,如來身壞後斷滅,如來死後無有」之現貪取見是見……乃至……云此「如來死後無有」,為邊執見之第一……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受〔……乃至……〕想〔……乃至……〕行〔……乃至……〕識」於此處唯有死法……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
云「如來死後無有」於邊執見現貪有如是五行相。
五三
云「如來死後有亦無有」於邊執見現貪有如何五行相?
「色於此處唯有死法,如來身壞後有、亦無有」之現貪取見是見……乃至……云此「如來死後有亦無有」,為邊執見之第一……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受〔……乃至……〕想〔……乃至……〕行〔……乃至……〕識於此處唯有死法……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
云「如來死後有亦無有」於邊執見現貪有如是五行相。
五四
云「如來死後無有亦非無有」於邊執見現貪有如是五行相?
[P.155]云「色於此處唯有死法,如來身壞後無有[10]亦非無有」;現貪取見是見……乃至……云此「如來死後無有、亦非無有」為邊執見之第一……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受〔……乃至……〕想〔……乃至……〕行〔……乃至……〕識於此處唯有死法……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
云「如來死後無有亦非無有」為邊執見之第一……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受〔……乃至……〕想〔……乃至……〕行〔……乃至……〕識於此處唯有死法……乃至……」此等是結而見。
云「如來死後無有、亦非無有」於邊執見現貪有如是五行相。
於邊執見現貪有如是五十行相。
五五
於隨前邊見在現貪有如何十八行相?
是四常論、四一分常論、四有邊無邊論、四瓢簞鯰論[11]、二無因生論。
於隨前邊見現貪有如是十八行相。
五六
於隨後邊見現貪有如何四十四行相?
是十六有想論、八無想論、八非有想非無想論、七斷滅論、五現法涅槃論。
於隨後邊見現貪有如是四十四行相。
五七
於順結見現貪有如何十八行相?
見是此成見、見稠林……乃至……見現貪、見取見。
於順結見現貪有如是十八行相。
五八
於我慢續見現貪有如何十八行相?
[P.156]云「眼是我」之現貪取見是我慢縛見。見非是事……乃至……此為初我慢縛見。慢縛見是邪見……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云「耳是我」……乃至……「鼻〔……乃至……〕舌〔……乃至……〕身〔……乃至……〕意〔……乃至……〕色〔……乃至……〕法〔……乃至……〕眼識〔……乃至……〕意識是我」之現貪取見是我慢縛見……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
於我慢縛見現貪有如是十八行相。
五九
於我所慢縛見現貪有如何十八行相?
云「眼是我所」之現貪取見我所慢縛見。見非是事……乃至……此為初我所慢縛見。慢縛見是邪見……乃至……此為初我所慢縛見。慢縛見是邪見……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云「耳是我所」……乃至……鼻〔……乃至……〕舌〔……乃至……〕身〔……乃至……〕意〔……乃至……〕色〔……乃至……〕法〔……乃至……〕眼識〔……乃至……〕「意識是我所」之現貪取見是我所慢縛見……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
於我所慢縛見現貪有如是十八行相。
六〇
於我論所應見現貪有如何二十行相?
於此處未聽聞之異生,未見聖者……乃至……不調順於善士之法,由我觀見色,或我有色,或色於我,或我於色……〔乃至〕受〔……乃至……〕想〔……乃至……〕行〔……乃至……〕由我觀見識,或我有識,或識於我,或我於識……乃至……〔觀見〕我。
如何而由我觀見色?
於此處有者,由我觀見地徧……乃至……由我觀見白徧,白徧此是我……乃至……譬如油燈之燃時……乃至……如是於此處有者,由我觀見白徧……乃至……此[P.157]是初色事我論所應見……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如是而由我觀見色……乃至……〔觀見我〕。
於我論所應見現貪有如是二十行相。
六一
於世論所應見現貪有如何八行相?
云「我與世是常」之現貪取見為世論所應見。見非是事……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云「我與世是無常」……乃至……「我與世是常亦無常」……乃至……「我與世是無常亦非無常」……乃至……「我與世是有邊」……乃至……「我與世是無邊」……乃至……「我與世是有邊亦無邊」……乃至……「我與世非有邊亦非無邊」之現貪取見是世論所應見。見非是事……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見。
於世論所應見現貪有如是八行相[12]。
六二
執著現貪[13]是有見,失蹤現貪是無有見。於味見三十五行相之現貪中幾何是有見、幾何是無有見?於隨我見二十行相之現貪中幾何是有見、幾何是無有見?……乃至……於世論所應見八行相之現貪中幾何是有見、幾何是無有見?
於味見三十五相之現貪,或有有見,或亦有無有見。於隨我見二十行相之現貪中十五是有見,五是無有見。於邪見十行相之現貪悉是無有見。於有身見二十行相[P.158]之現貪中十五是有見,五是無有見。於有身事常見十五行相之現貪悉是有見。於有身事斷見五行相之現貪悉是無有見。云「世是常」於邊執見五行相之現貪悉是有見。云「世是無常」於邊執見五行相之現貪悉為無有見。云「世是有邊」於邊執見五行相之現貪或亦有有見,或亦有無有見。云「世是無邊」於邊執見五行相之現貪或亦有有見,或亦有無有見。云「命是此身」於邊執見五行相之現貪悉是無有見。云「命與身是異」於邊執見五行相之現貪悉是有見。云「如來死後有」於邊執見五行相之現貪悉是有見。云「如來死後無有」於邊執見五行相之現貪悉是無有見。云「如來死後有亦無有」於邊執見五行相之現貪或亦有有見,或亦有無有見。云「如來死後無有亦非無有」於邊執見五行相之現貪或亦有有見,或亦有無有見。於隨前邊見十八行相之現貪或亦有有見,或亦有無有見。於隨後邊見四十四行相之現貪或亦有有見,或亦有無有見。於順結見十八行相之現貪或亦有有見,或亦有無有見。於我慢縛見十八行相之現貪悉是無有見。於我所慢縛見十八行相之現貪悉是有見。於我論所應見二十行相之現貪中十五是有見,五是無有見。於世論所應見八行相之現貪或亦有有見,或亦有無有見。
[P.159]諸見悉是味見[14],諸見悉是隨我見,諸見悉是邪見,諸見悉是有身見,諸見悉是邊執見,諸見悉是順結見,我論所應見是有見、無有見。論此兩〔見〕依止者無有滅智,此世間是顛倒想。
六三
諸比丘!天、人是二見所纏,或者執著,或者失蹤,而具眼者見。
復次諸比丘!如何而某者是執著?諸比丘!天、人於喜有、歡喜有、喜悅有者,若雖說有滅法,心不躍進,不明寂,不定住,不勝解。諸比丘!如是某者是執著。
復次諸比丘!如何某者是失蹤?有者是復,有羞恥、慚愧、恐懼而無有歡喜,「此之我實於身壞後斷滅、死後無有,故此是真實[15],唯一、妙善、如實」。諸比丘!如是是某者之失蹤。
復次諸比丘!如何是具眼者見?諸比丘!於此處比丘如實見有[16],如實見有已向有之厭惡、離貪、滅盡對向。諸比丘!如是是具眼者見。
[P.160]六四
於壞見人有三,於具見人有三。
如何是三壞見人?
是外道師、外道師聲聞、邪見者。此等是三壞見人。
如何為三具見人?
是如來、如來之聲聞、正見者。此等是三具見人。
六五
壞見有三,具見有三。
如何是三壞見?
云「此是我所」是壞見,云「此是我」是壞見,云「此是予之我」是壞見。如是有三壞見。
如何是三具見?
云「此非我所」是具見,云「此非我」是為具見,云「此非予之我」是為具見。如是有三具見。
六六
「此是我所」為如何見?為幾何之見?其見執如何為邊?
「此是我」為如何見?為幾何之見?其見執如何為邊?
「此是予之我」為如何見?為幾何之見?其見執如何為邊?
「此是我所」為隨前邊見,見有十八,此是執前邊見。
「此是我」為隨後邊見,見有四十四,此是執後邊見。
[P.161]云「此是予之我」之中,有二十事之隨我見,有二十事之有身見,為有身見之始而有六十二之成見,此等是執前邊、後邊之見。[19]
六八
諸比丘!凡於我究竟者,悉是此具見,此具見者之中,五是於此世究竟,五是捨離此世已而究竟。
如何是五於此世究竟?極七返有、家家、一種[20]、一來及現法阿羅漢。如是五於此世究竟。
如何是五於捨離此世已而究竟?是中般涅槃、除般涅槃[21]、無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上流、到色究竟。如是是五捨離此世已而究竟。
六九
諸比丘!凡於我證淨者,此悉是預流,此預流之中,五於此世究竟,五於捨離此世已而究竟。
如何是五於此世究竟?是極七返有、家家、一種、一來及現法阿羅漢。如是五於此世究竟。
如何是五捨離此世已而究竟?是中般涅槃、除般涅槃、無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上流、到色究竟。如是是五捨離此世已而究竟。如是五於捨離此世已而究竟。
諸比丘!凡於我證淨者此悉是預流,此預流之中五於此世究竟,五於捨離此世已而究竟。
大品第三 入出息論
第一誦品
[P.162]一
有修習十六事入出息念三摩地時,二百之定智生,〔即〕八阻害智、八利益智、十八隨煩惱智、十三清淨智、三十二作念智、二十四定力智、七十二正觀力智、八厭惡智、八厭惡隨順智、八厭惡止滅智、二十一解脫樂智。
二
如何是八阻害智及八利益智?
欲欲是三摩地之阻害,出離是三摩地之利益。瞋是三摩地之阻害,無瞋是三摩地之利益。惛眠是三摩地之阻害,光明想是三摩地之利益。悼舉是三摩地之阻害,無散亂是三摩地之利益。疑是三摩地之阻害,法決定是三摩地之利益。無明是三摩地之阻害,智是三摩地之利益。不欣喜是三摩地之阻害,勝喜是三摩地之利益。一切不善法是三摩地之阻害,一切之善法是三摩地之利益。
如是依十六行相掉舉心而柔軟心[1]與俱之心定住於一性,由諸蓋為清淨。
[P.163]三
此一性者如何?
出離是一性,無瞋是一性,光明想是一性,無散亂是一性,法決定是一性,智是一性,勝喜是一性,一切善法是一性。
此諸蓋者如何?
欲欲是蓋,瞋是蓋,惛眠是蓋,掉舉是蓋,疑是蓋,無明是蓋,不欣喜是蓋,一切不善法是蓋。
四
蓋依何義而為蓋?依障礙出之義而為蓋。
此出者如何?
出離是聖者之出,而依此出離聖者而出離,欲欲是出之蓋,依此欲欲被覆者,不了知出離是聖者之出,故欲欲是出之蓋。無瞋是聖者之出,而依此無瞋聖者而出離,瞋是出之蓋,依此瞋被覆者,不了知無瞋是聖者之出,故瞋是出之蓋。光明想是聖者……乃至……聖者出離,惛眠是出之蓋……乃至……是出之蓋。無散亂是聖者……乃至……聖者出離,掉舉是出之蓋……乃至……是出之蓋。法決定是聖者……乃至……聖者出離,疑是出之蓋……乃至……是出之蓋。智是聖者……乃至……聖者出離,無明是出之蓋……乃至……是出之蓋。勝喜是聖者……乃至……聖者出離,不欣喜是出之蓋……乃至……是出之蓋。一切善法是聖者……乃至……聖者出離,一切不善法是出之蓋……乃至……出之蓋。而復,清淨心修習十六事入出息念三摩[P.164]地時,如是有諸蓋與一剎那俱會[2]。
五
如何十八隨煩惱生?
念隨行於入息之初、中、後時,心於內散亂者是三摩地之阻害。念隨行於出息之初、中、後時,心於外散亂者是三摩地之阻害。入息之希求、欲求、愛行是三摩地之阻害。出息之希求、欣求、愛行是三摩地之阻害。依入息被威服者獲得出息時,有惛迷者是三摩地之阻害。依出息被威服者獲得入息時,有惛迷者是三摩地之阻害。
六
對因相傾心者之於入息心動搖是三摩地之阻害。於入息傾心者之於因相心動搖是三摩地之阻害。於因相傾心者之於出息心動搖是三摩地之阻害。對出息傾心者之於因相心動搖是三摩地之阻害。於入息傾心者之於出息心動搖是三摩地之阻害。於出息傾心者之於入息心動搖是三摩地之阻害。
七
隨行過去蒙心之散亂是三摩地之阻害。希求未來心被鎮伏是三摩地之阻害。蒙退縮心之懈怠是三摩地之阻害。蒙太高心之掉舉是三摩地之阻害。蒙上向心之貪是三摩地之阻害。蒙下向心之瞋是三摩地之阻害。
八
念隨行入息之初、中、後時,於內依散亂心,而身、心俱激憤、動搖、震動。念隨行出息之初、中、後時,於外依散亂心,而身心俱……乃至……震動。依入息之希求、欣求、愛行,身、心俱……乃至……震動。依出息之希求、欣求、愛行,[P.166]身、心俱……乃至……震動。依入息被威服者獲得出息時依惛迷身、心俱……乃至……震動。依出息被威服者獲得入息時依惛迷身、心俱……乃至……震動。傾心於因相者之入息依心動搖身、心俱……乃至……震動。傾心於入息者之因相依心動搖身、心俱……乃至……震動。傾心於因相者之出息依心動搖身、心俱……乃至……震動。傾心於出息者之因相,依心動搖身、心俱……乃至……震動。傾心於入息者之出息依心動搖身、心……乃至……震動。傾心於出息者之入息依心動搖身、心……乃至……震動。依蒙過去隨行心之散亂身、心俱……乃至……震動。依希求未來心之被鎮伏身、心俱……乃至……震動。依蒙退縮心之懈怠身、心俱……乃至……震動。依蒙太高心之掉舉身、心俱……乃至……震動。依蒙上向心之貪身、心俱……乃至……震動。依蒙下向心之瞋身、心俱……乃至……震動。
次復、清淨心修習十六事之入出息念三摩地時,彼之諸蓋與一剎那有俱會,依此生如是十八隨煩惱。
九
如何為十三清淨智。
[P.167]於隨行過去,心蒙散亂,遠離此於一處令得定,如是而心不散亂。希求未來,心被鎮伏,遠離於其處令勝解,如是而心不散亂。退縮心是蒙懈怠,以此策斷懈怠,如是而心不散亂。太高之心是蒙掉舉,折伏此而斷掉舉,如是而心不散亂。上向之心是蒙貪,正知此而斷貪,如是而心不散亂。下向之心是蒙瞋,正知此而斷瞋,如是而心不散亂。如是依六處,心為悉清、悉淨、一性者。
一〇
此之一性者如何?
是布施最捨近住一性,寂止因相近住一性,壞相近住一性,滅盡近住一性。於棄捨勝解者有布施最捨近住一性,於增上心所繫者有寂止因相近住一性,於正觀者有壞相近住一性,於聖人有滅盡近住一性。如是依四處為一性者,心依道之清淨為明淨,捨增長,見依智令慶喜。
一一
於初靜慮如何是初、如何是中、如何是後?
於初靜慮道之清淨是初,捨之增長是中、慶喜是後。
一二
於初靜慮道之清淨是初,於〔此〕初有幾何之相?
於初有三相,由於其處所存之阻害,心清淨者,依已清淨,心入中之寂止相,依已所入於其處心躍進。〔即〕由阻害為清淨心,依已清淨心入寂止相,依已入於其[P.168]處是躍進心。於初清靜道之清靜是初,〔此〕初有如是三相。故曰,初靜慮是初善而亦相具足。
一三
於初靜慮捨之增長是中,於〔此〕中有幾何之相?
於中有三相,觀察清淨心,觀察入於寂止〔心〕,觀察一性近住之〔心〕。〔即〕觀察清淨心〔相〕、觀察入於寂止〔心〕之〔相〕、觀察一性近住〔心〕之〔相〕。於初靜慮捨之增長是中,於〔此〕中有如是三相。故曰初靜慮是中善而亦為相具足。
一四
於初靜慮慶喜是後,於〔此〕後有幾何之相?
於後有四相,依於其處所生諸法之不超越義而有慶喜,依諸根之一味義而有慶喜,依彼精進促進之義而有慶喜,依習之義而有慶喜。於初靜慮慶喜是後,於〔此〕後有如是四相。故曰,初靜慮是後善而亦為相具足。
如是而三轉之心是三善、十相具足,尋具足而是伺具足、喜具足、樂具足、心攝持具足、信具足、精進具足、念具足、定具足、慧具足。
一五
於第二靜慮如何是初、如何是中、如何是後?
於第二靜慮道之清淨是初,捨之增長是中,慶喜是後……乃至……如是而三轉之心是三善、十相具足,是[5]喜具足、樂具足、心攝持具足……乃至……慧具足。
[P.169]於第三靜慮如何是初,如何是中,如何是後?……乃至……如是而三轉之心是三善、十相具足,是樂具足[6]、心攝持具足……乃至……慧具足。
於第四靜慮如何是初,如何是中,如何是後?……乃至……如是而三轉之心是三善、十相具足,是捨具足、心攝持具足……乃至……慧具足。
一六
於虛空無邊處定〔……乃至……〕於識無邊處定〔……乃至……〕於無所有處定〔……乃至……〕於非想非非想處定如何是初,如何是中,如何是後?……乃至……如是而三轉之心是三善、十相具足,是捨具足、心攝持具足……乃至……慧具足。
一七
於無常觀如何是初,如何是中,如何是後?……乃至……如是而三轉之心是三善十相具足,是尋具足……乃至……慧具足。
於苦觀……乃至……於無我觀〔……乃至……〕於厭惡觀〔……乃至……〕於離貪觀〔……乃至……〕於滅觀〔……乃至……〕於定棄觀〔……乃至……〕於盡觀〔……乃至……〕於衰觀〔……乃至……〕於變壞觀〔……乃至……〕於無因相觀〔……乃至……〕於無願觀〔……乃至……〕於空觀〔……乃至……〕於增上慧法正觀〔……乃至……〕於如實智見〔……乃至……〕於過患觀〔……乃至……〕於簡擇觀〔……乃至……〕於退轉觀〔……乃至……〕於預流道〔……乃至……〕於一來道〔……乃至……〕於不還道〔……乃至……〕於阿羅漢道是如何是初、如何是中、如何是後?
於阿羅漢道之清淨是初,捨之增長是中,慶喜是後。
一八
於阿羅漢道道之清淨是初,於〔此〕初有幾何之相?
[P.170]於初有三相,由其處存阻害而心清淨,依已清淨,心入中之寂止相,依已入於其處是躍進心。〔即〕由阻害清淨心,心已依清淨入中之寂止相,依已入於其處是躍進心。於阿羅漢道道之清淨是初,於〔此〕初有如是三相。故曰阿羅漢道是初善亦是相具足。
一九
於阿羅漢道捨之增長是中,於〔此〕中有幾何之相?
於中有三相,觀察清淨心,觀察入寂止〔心〕,觀察一性近住之〔心〕。〔即〕觀察清淨心〔相〕、觀察入寂止〔心〕〔相〕,觀察一性近住之〔心〕〔相〕。於阿羅滿道捨之增長是中,於〔此〕中有如是之三相。故曰阿羅漢道是中善,亦是相具足。
二〇
於阿羅漢道慶喜是後,於〔此〕後有幾何之相。
於後有四相,依於其處所生諸法不超越之義而有慶喜,依諸根一味之義而有慶喜,依彼所生精進促進之義而有慶喜,依習之義而有慶喜。於阿羅漢道慶喜是後,於〔此〕後有如是四相。故曰阿羅漢道是後善亦是相具足。
如是三轉之心是三善、十相具足、尋具足、伺具足、善具足、樂具足、心攝持具足、信具足、精進具足、念具足、定具足、慧具足。
二一
因相、入息、出息乃非於一心之所緣,不知〔此之〕三法者不得修習,[P.171]因相、入息、出息乃非於一心之所緣,知〔此之〕三法者得修習。
二二
「此之三法非一心之所緣,非不知此三法,而心不散亂,了知精勤,成立加行,證得殊勝」者如何?
譬如有樹,被橫於平地,有人以鋸欲斫之,依樹為鋸齒所觸故於人念近住,不作意鋸齒之來去,〔而且〕非不知鋸齒之來去,了知精勤,成立加行,證得殊勝。由[7]合生之因相,如樹被橫於平地,入出息如鋸齒,比丘或於鼻頭或於顏面令近住念而坐不作意入出息之來去,而亦非不知入出息之來去,了知精勤,成立加行,證得殊勝,依如樹被鋸齒之觸故,人念近住,而不為作意鋸齒之來去,〔而亦〕非不知鋸齒之來去,了知精勤,成立加行,證得殊勝。
二三
如何是精勤?
於有發勤者,身、心俱堪任,此之是精勤。
如何是加行?
於有發勤者,斷隨煩惱,令尋思寂滅,此是加行。
如何是殊勝?
於有發勤者,斷結離隨眠,此是殊勝。
[P.172]如是此之三法,非一心之所緣,非不知此之三法,而心不散亂,了知精勤,了知加行,證得殊勝。
二四
入息者是入息,非是出息,出息者是出息,非是入息。
依入息力近住是念,依出息力近住是念,行入息者是〔念〕近住,行出息者是〔念〕近住。
圓滿者,依攝受之義而圓滿,依伴屬之義而圓滿,依圓滿之義而圓滿。
善修習者,修習有四,依於其處生諸法不超越之義是修習。依諸根一味之義是修習,依彼所生精進促進之義是修習,依習之義是修習。此人以此四修習之義,乘作、實作、隨成徧熟,令善造作。
二五
乘作,於欲求處則得自在、得力、得無畏,於人此之諸法是傾心所繫、欲求所繫、作意所繫、四句所繫,故云是乘作。
實作者,心善攝持於實事,令念善安立,念善安立於實事,心善攝持,故云是實作。
隨成者,心所引發,念隨轉,念之所隨轉,心引發,故云隨成。
[P.173]徧熟者,依攝受之義是徧熟,依伴屬之義是徧熟,依圓滿之義是徧熟,以念攝受者,征服惡、不善法,故云徧熟。
善造作者,善造作有四,依於其處所生諸法不超越之義是善造作,依諸根一味之義是善造作,依彼所生精進促進之義是善造作,依其敵家善永斷諸煩惱是善造作。
蘇三麼[8]者,有三麼,有蘇三麼。如何是三麼?於其處生無呵責、善覺分[9],此是三麼。如何是蘇三麼?各各法之所緣[10]、滅、涅槃此是蘇三麼。如是而知、見[11]、解、現證、觸接、了知已,發勤而不怠,念近住而不忘,身輕安而無忿,心得定而一境,故云善造作。
二六
次第徧熟者,依長入息之力於前前徧熟,於後後隨徧熟,依長出息之力於前前徧熟,於後後隨徧熟,依短入息之力於前前徧熟,於後後隨徧熟,依短出息之力,於前前徧熟,於後後隨徧熟……乃至……有定棄觀者依入息之力於前前徧熟,於後後隨徧熟,有定棄觀者依出息之力於前前徧熟,於後後隨徧熟。〔此等〕十六事之入出息念,悉相互徧熟,且隨徧熟,故云次第徧熟。
二七
如者,如義有十,自調伏之義是如義,自寂止之義是如義,自導般涅槃之義是如義,通智之義是如義,徧智之義是如義,斷之義是如義,修習之義是如義,現[P.174]證之義是如義,〔聖〕諦現觀之義是如義,令住於滅之義是如義。
二八
佛者,是世尊,自然於未曾[12]聞之法,自現等覺聖諦,於彼得一切智性,於諸力自在。
佛者,依何義而為佛?乃聖諦之覺者故是佛,為生類之令悟者故是佛,依一切智性故是佛,依一切已見性故是佛,依他不能導性故是佛,依已脫性[13]故是佛,依漏盡之類故是佛,依無依[14]之類故是佛,一向離貪故是佛,一向離瞋故是佛,一向離癡故是佛,一向無煩惱故是佛,行一行道[15]故是佛,使現等覺無上正等覺唯一者故是佛,覺不損而獲得覺故是佛。
云佛之此名,非母之所造,非父之所造,非兄弟之所造,非姊妹之所造,非厚友之所造,非親戚之所造,非沙門、婆羅門之所造,非諸天之所造,於此解脫之邊,諸佛世尊於菩提樹下,獲得一切智智而俱生真實之語言,即云是佛。
二九
「說法」,是自調伏之義,如義乃「如佛之所說」,自寂滅之義,如義乃「佛之所說」,自導涅槃之義,如義乃「如佛之所說」……乃至……令住於滅之義,如義乃「如佛之所說」。
「徧熟者[16]」,云或居家,或出家。
「世」者,是蘊世、界世、處世、敗有世、敗生世、成有世、成生世、有一世,一切有情乃依食而住……乃至……有十八世,是十八界。
[P.175]三〇
「照」者,自調伏之義現等覺如義光輝照此世,自寂止之義現等覺如義光輝照此世,自導般涅槃之義現等覺如義光輝照此世……乃至……令住於滅之義現等覺如義光輝照此世。
三一
「如月之離雲」者,煩惱猶如雲,聖智猶如月,比丘猶如月天子[17],月以離雲、離霧[18]、離煙、塵,脫羅睺之執障[19]光輝徧照,比丘亦脫一切煩惱光輝徧照,故云「離雲如月」。
以上是十三清淨智。
第二誦品
三二
如何是三十二作念智?
於此處比丘或往阿蘭若,或往樹下,或往空屋結跏趺坐,端正持身,普前令近住念。如斯或念入息,或念出息,長入息了知「我、長入息」,長出息了知「我、長出息」,短入息了知「我、短入息」,短出息了知「我、短出息」,當學「覺我、徧身入息」,當學「覺我、徧身出息」,當學「我、入息止身行」,當學「我、出息止身行」,當學「我、覺喜……乃至……我、覺樂〔……乃至……〕覺心行〔……乃至……〕止心行〔……[P.176]乃至……〕覺心……乃至……令心歡喜〔……乃至……〕令心得定〔……乃至……〕令心解脫〔……乃至……〕觀無常〔……乃至……〕觀離貪〔……乃至……〕觀滅盡〔……乃至……〕我、入息觀定棄」,當學「我、出息觀定棄」。
三三
「此處」者,是於此見、此忍、此喜、此攝持、此法、此律、此法律、此教、此梵行、此師教,故云「此處」。
「比丘」者,或善異生,或有學之比丘,或法不動之阿羅漢。
「阿蘭若」者,出於門限[1]之外處皆是阿蘭若。
「樹下」者,為比丘設座,或床、或小床、或褥、或筵、或皮片、或草敷具、或葉敷具、或藁敷具之處,比丘或徑行、或立、或坐、或臥。
「空」者,是居家或出家之不充滿。
「屋」者,是舍、半屋[2]、房、樓房、洞。
「結跏趺坐」者,是足盤跏趺而坐之事。
「端正持身」,正身善持立。
「令普前[3]近住念」,「普」是攝持之義,「前」是出離之義,「念」是近住之義,故云「令普前近住念」。
[P.177]三四
「念入息,或念出息」者,作念三十二行相。〔即〕依長入息之力,了知心之一境性、無散亂者,則念近住,此念、此智而作念。依長出息之力心一境性……乃至……作念。依短入息之力心一境性……乃至……作念〔……乃至……〕觀定棄依入息之力〔……乃至……〕觀定棄依出息之力心一境性……乃至……作念。
三五
「長入息而了知『我、長入息』,長出息而了知『我、長出息』」者如何?
於長時之類入息以長入息,於長時之類出息以長出息,於長時之類入出息以長入出息,於長時之類入出息以長入出息者志欲生。依志欲之力於長時之類入息以較前者更微細之長入息,依志欲之力於長時之類出息以較前者更微細之長出息,依志欲之力於長時之類入出息以較前者更微細之長入出息,依志欲之力於長時之類入出息以較前者更微細之長入出息者勝喜生。依勝喜之力於長時之類入息以較前者更微細之長入息,依勝喜之力於長時之類出息以較前者更微細之長出息,依勝喜之力於長時之類入出息以較前者更微細之長入出息者,由長入出息心退轉而捨住。如是依有九行相之長入出息身是近住,念是隨觀智,身之近住乃非念,念近住而自念,此念依此智隨觀此身,故曰「於身隨觀身〔即〕是念處之修習」。
[P.178]三六
「隨觀」者,如何而隨觀此身?由無常隨觀而不由常,由苦隨觀而不由樂,由無我隨觀而不由我,由厭惡而不歡喜,由離貪而不貪,令滅而不令集,定棄而不執取,由無常隨觀以斷常想,由苦隨觀以斷樂想,由無我隨觀以斷我想,厭惡以斷歡喜,離貪以斷貪,使滅以斷集,定棄以斷執取。如是而為隨觀此身。
「修習」者,修習有四,依於其處生諸法不超越之義是修習,依諸根一味之義是修習,依彼所生精進促進之義是修習,依習之義是修習。
三七
依長入出息之力了知心之一境、無散亂者、是悟受之生、悟近住、悟滅,悟想之生、悟近住、悟滅,悟尋之生、悟近住、悟滅。
三八
如何而悟受之生,悟近住,悟滅?
如何而悟受之生?
「由無明之集而有受之集」,依緣之集之義而悟受之生,「由渴愛之集而有受之集」〔……乃至……〕「由業之集而有受之集」〔……乃至……〕「由觸之集而有受之集」,依緣集之義而悟受之生,見成相而悟受之集。如是而悟受之生。
如何而悟受之近住?
由無常作意而悟滅盡近住,由苦作意而悟怖畏近住,由無我作意而悟空性近住。如是而悟受之近住。
如何而悟受之滅?
[P.179]「依無明之滅而有受之滅」,依緣滅之義悟受滅,「依渴愛之滅有受滅」〔……乃至……〕「依業之滅有受之滅」〔……乃至……〕「依觸之滅有受之滅」,依緣滅之義悟受滅,見壞相悟受滅。如是而悟受之滅。
如是而悟受之生、悟近住、悟滅。
三九
如何而悟想之生、悟近住、悟滅?
如何而悟想之生?
「由無明之集而有想之集」,依緣集之義悟想生,「由渴愛之集而……乃至……見成相悟想之生」。如是而悟想之生。
如何而悟想之近住?
由無常而作意……乃至……悟空性近住。如是而悟想之近住。
如何而悟想之滅?
「依無明之滅而有想之滅」……乃至……見壞相悟想之滅。如是而悟想之滅。
如是而悟想之生、悟近住、悟滅。
四〇
如何而悟尋之生、悟近住、悟滅?
如何而悟尋之生?
「由無明之集而有尋之集」,依緣集之義而悟尋之生,「由渴愛之集而……乃至……」見成相而悟尋之生。
如何悟尋之近住?
由無常而作意……乃至……悟空性近住。如是為悟尋之近住。
如何而悟尋之滅?
[P.180]「依無明之滅而有尋之滅」……乃至……見壞相而悟尋之滅。如是而悟尋之滅。
如是而悟尋之生、悟近住、悟滅。
四一
依長入出息之力了知心之一境性,無散亂者通達力了知攝〔五〕根行境……乃至……通達能力了知攝諸法行境。
攝五根者,如何而攝五根?
依勝解之義攝信根,依精勤之義攝精進根,依近住之義攝念根,依無散亂之義攝定根,依見之義攝慧根。此人於此所緣攝此五根,故云「攝五根」。
了知行境,此人之所緣是此人之行境,此人之所緣了知是此人之行境,此之人以慧了知。
等[4]者,所緣之近住是等,心之無散亂是等,心之攝持是等,心之清淨是等。
義者,無呵責之義、無煩惱之義、清淨之義,是勝義。
通達者,通達所緣之近住,通達心無散亂之義,通達心攝持之義,通達心清淨之義,故云「通達能力」。
四二
攝〔五〕力,如何而攝五力?
依於不信之不動義攝信力,依於懈怠之不動義攝精進力,依於放逸之不動義攝念力,依於掉舉之不動義攝定力,依於無明之不動義攝慧力。此人於此所緣攝此之〔五〕力,故云「攝此〔五〕力」。
了知行境……乃至……故云「通達能力」。
[P.181]四三
攝〔七〕覺支,如何而為攝〔七〕覺支?
依近住之義攝念覺支,依思擇之義攝擇法覺支,依精勤之義攝精進覺支,依徧滿之義攝喜覺支,依寂止之義攝輕安覺支,依無散亂之義攝定覺支,依簡擇之義攝捨覺支。此人於此所緣攝此之〔七〕覺支,故云「攝〔七〕覺支」。
了知行境,……乃至……故云「通達能力」。
四四
攝〔八聖〕道,如何而為攝〔八聖〕道?
依見之義攝正見,依現前解之義攝正思惟,依攝受之義攝正語,依等起之義攝正業,依清淨之義攝正命,依精勤之義攝正精進,依近住之義攝正念,依無散亂之義攝正定。此人於此緣攝八聖道,故云攝〔八聖〕道。
了知行境……乃至……故云「通達能力」。
四五
攝諸法,如何而攝諸法?
依增上之義攝〔五〕根,依不動之義攝〔五〕力,依出離之義攝〔七〕覺支,依因之義攝〔八聖〕道,依近住之義攝〔四〕念處,依勤之義攝〔四〕正勤,依神通之義攝〔四〕神足,依如之義攝〔四聖〕諦,依無散亂之義攝寂止,依觀之義攝正觀,依一味之義攝止觀,依不超越之義攝俱存,依律儀之義攝戒清淨,依無散亂[P.182]之義攝心清淨,依見之義攝見清淨,依解脫之義攝解脫,依通達之義攝明,依永捨之義攝解脫,依斷之義攝盡智,依止滅之義攝無生智,依根本之義攝志欲,依等起之義攝作意,依總攝之義攝觸,依等趣之義攝受,依現前之義攝定,依增上之義攝念,依其上之義攝慧,依堅固之義攝解脫,依盡際之義攝入不死涅槃。此人於此所緣攝此之諸法,故曰「攝諸法」。了知行境……乃至……故云「通達能力」。
四六
「『我、短入息』了知短入息『我、短出息』了知短出息」者如何?
於短時之類入息以短入息,於短時之類出息以短出息,於短時之類入出息以短入出息,於短時之類入出息以短入出息者志欲生。依志欲之力於短時之類入息以較前者更微細短入息,依志欲之力於短時之類出息以較前者更微細短出息,依志欲之力於短時之類入出息以較前者更微細短入出息,依志欲之力於短時之類入出息以較前者更微細短入出息者勝喜生。依勝喜之力於短時之類入息以較前者更微細短入息,依勝喜之力於短時之類出息微細短出息,依勝喜之力於短時之類入出息以較前者更微細短入出息者,由短入出息心退轉而捨住。如是依有九行相短入出息身是近[P.183]住,念是隨觀智,身之近住非念,念近住而亦〔自〕念,此念依此智隨觀此之身,故曰「於身隨觀身〔即〕成為念處之修習」。
四七
「隨觀」者,如何而隨觀此身?……乃至……如是而隨觀此身。
「修習」者,修習有四……乃至……依習之義是修習。
依短入出息之力了知心之一境性、無散亂者悟受之生……乃至……故云「通達能力」。
四八
「當學『我、入息覺徧身』,當學『我、出息覺徧身』」者如何?
身者,身有二,是名身與色身。
如何是名身?是名受、想、思、觸、作意、名、名身、及〔其他〕心行者,此是名身。
如何是色身?是名四大、四大所造色、入息、出息、因相、合、及其他身行者,此是色身。
四九
如何而了悟此身?
依長入息之力了知心一境性、無散亂者是念近住,依此念、此智了悟此身。依長出息之力……乃至……依短入息之力……乃至……依短出息之力了知心一境性、無散亂者是念近住,依此念、此智了悟此身。傾心者了悟此身,知者了悟此身,見者了悟此身,觀察者了悟此身,攝持心者了悟此身,以信勝解者了悟此身,精勤精進者了悟此身,使近住念者了悟此身,令得定心者了悟此身,以慧[5]了知者了悟此[P.184]身,證知所證知者了悟此身,徧知所徧知者了悟此身,斷所斷者了悟此身,修習所修者了悟此身,現證所證者了悟此身。如是而了悟此身。依入出息若覺徧身者身是近住,念是隨觀智,身之近住非念,念為近住而〔自〕念,依此念、此智隨觀此身,故曰「於身隨觀身〔即〕是念處之修習」。
五〇
「隨觀」者,如何而隨觀此身?……乃至……如是而隨觀此之身。
「修習」者,修習有四……乃至……依習之義是修習。
於入出息覺徧身依律儀之義是戒清淨,依無散亂之義是心清淨,依見之義是見清淨。於此處律儀之義此是增上戒學,於此處無散亂之義此是增上心學,於此處見之義此是增上慧學。傾心學此三學,知而學……乃至……學現證所證。
依入出息之力覺徧身,了知心一境性、無散亂者是悟受之生……〔乃至〕……故云「通達能力」。
五一
「當學『我入息止身行』,當學『我出息止身行』」者如何?
如何是身行?
長入息是身行,此法是身繫、身行,學令止滅、令寂靜此身行。長出息是身〔行〕……乃至……學令寂靜。短入息〔……乃至……〕短出息〔……乃至……〕入息覺徧身〔……乃至……〕出息覺徧身是身〔行〕……乃至……學令寂靜。
[P.185]如是依身行於身有來屈、往屈、等屈、極屈、動轉、震動、震、動,而當學「我入息止身行」,當學「我出息止身行」。如是依身行於身無有來屈、往屈、等屈、極屈、動轉、震動、震、動,而當學「我、入息止身行」,當學「我、出息止身行」。
實如是而當學「我入息止身行」,當學「我出息止身行」,如是而無得風之顯現,無入出息之顯現,無入出息念之顯現,無入出息念定之顯現,無有聰明而入此定及出定。〔又〕實如是而當學「我入息止身行」,當學「我出息止身行」,如是而有得風之顯現,有入出息之顯現,有入出息念之顯現,有入出息念定之顯現,有聰明而入此定及出〔定〕。
以何為譬喻?譬如撞鐘初轉麤聲,善持、善作意、善考量麤聲之因相,麤聲已滅後,亦轉細聲,善持、善作意、善考量細聲之因相,細聲已滅後,亦依所緣細聲之因相心轉。如是於初亦轉麤入出息,善持、善作意、善考量麤入出息之因相,麤[P.186]入出息已滅後,亦轉細入出息,善持、善作意、善考量細入出息之因相,細聲已滅後,亦依所緣細入出息之因相而心不散亂。如是有得風之顯現……乃至……有入出息念定之顯現,聰明而有入此定及出〔定〕。入出息止身心時,身是近住,念是隨觀智……乃至……故曰,「於身隨觀身〔即〕念處之修習」。
五二
「隨觀」者,如何隨觀此之身?……乃至……如是而隨觀此身。「修習」者,修習有四……乃至……依習之義是修習。
於止身行之入出息依律儀之義是戒清淨,依無散亂之義是心清淨,依見之義是見清淨。於此處律義之義此是增上戒學,於此處無散亂之義此是增上心學,於此處見之義此是增上慧學。傾心學此三學……乃至……現證學所證。
依入出息止身行之力了知心之一境性、無散亂者是悟受之生……乃至……故云「通達能力」。
於隨觀智有八,於近住隨念有八,於身隨觀身四經事[6]。
第三誦品
五三
當學「我入息覺喜」、當學「我出息覺喜」者如何?
如何是喜?
依長入息之力了知心之一境性、無散亂者喜喜生……乃至……依長出息之力〔……乃至……〕依短入息之力〔……乃至……〕依短出息之力〔……乃至……〕[P.187]依入息力覺徧身〔……乃至……〕依出息力覺徧身〔……乃至……〕依入息力止身行〔……乃至……〕依出息力止身行了知心之一境性、無散亂者喜喜生,即於心有喜喜、喜悅、極喜、悅、極悅、歡喜、最喜、如意,此為喜。
五四
如何而了悟此之喜?
依長入息之力了知心一境性、無散亂者是念近住,依此念、此智了悟此之喜。依長出息之力……乃至……依出息之力止身行了知心之一境性、無散亂者是念近住,依此念、此智了悟此之喜。傾心者了悟此之喜,知者〔……乃至……〕見者〔……乃至……〕觀察者〔……乃至……〕攝持心者〔……乃至……〕以信勝解者〔……乃至……〕精勤精進者〔……乃至……〕使近住念者〔……乃至……〕使得定心者〔……乃至……〕以慧了知者〔……乃至……〕證知所證知者〔……乃至……〕徧知所徧知者〔……乃至……〕斷所斷者〔……乃至……〕修習所修者〔……乃至……〕現證所證者了悟此之喜。如是而為了悟此之喜。依入出息覺喜之力受是近住,念是隨觀智,受之近住非念,念是近住而〔自〕念,依此念、此智隨觀此之受,故曰「於受隨觀受〔即〕是念處之修習。」
「隨觀」者,如何而隨觀此之受?……乃至……如是而隨觀此之受。
「修習」者,修習有四……乃至……依習之義是修習。
於入出息覺喜依律儀之義是戒清淨……乃至……依入出息覺喜之力了知心之一境性、無散亂者……〔乃至〕……故云「通達能力」。
五五
當學「我入息覺樂」、當學「我出息覺樂」者如何?
[P.188]「樂」者,樂有二,是身樂與心樂。
如何是身樂?身悅、身樂、身觸所生之悅、樂之所受、身觸所生之悅、樂之受,此是身樂。
如何是心樂?心悅、心樂、心觸所生之悅、樂之所受、心觸所生之悅、樂之受,此是心樂。
如何而了悟此之樂?依長入息之力……乃至……現證所證者了悟此之樂。如是而了悟此之樂。依入出息之力覺樂之受……乃至……依此之智隨觀此之受,故曰「於受隨觀受〔即〕念處之修習」。
「隨觀」者,如何而隨觀此之受?……乃至……如是而隨觀此之受。
「修習」者,修習有四……乃至……依習之義是修習。
在入出息覺樂依律儀之義是戒清淨……乃至……故云「通達能力」。
五六
「當學『我入息覺心行』、當學『我出息覺心行』」者如何?
如何是心行?
依長入息之力想、受是心〔行〕,此法是心繫、心行,依長出息之力……乃至……依出息之力覺樂想、受是心〔行〕,此法是心繫、心行。如是是心行。
如何了悟此心行?
[P.189]依長入息之力……乃至……現證所證者了悟此心行。如是而了悟此心行。依入出息之力覺心行之受……乃至……依此之智隨觀此之受,故曰「於受隨觀受〔即〕念處之修習」。
「隨觀」者,如何而隨觀此之受……乃至……如是而隨觀此之受。
「修習」者,修習有四……乃至……依習之義是修習。
於入出息覺心行依律儀之義是戒清淨……乃至……故云「通達能力」。
五七
「當學『我入息止心行』、當學『我出息止心行』」者如何?
如何是心行?
依長入息之力想、受是心行,此法是心繫、心行,學令止滅此心行令寂靜。依長出息之力……乃至……依出息之力覺心行之想、受是心〔行〕,此法是心繫、心行,學令止滅此心行令寂靜。
依入出息之力止心行,受是……乃至……依此智隨觀此之受,故曰「於受隨觀受〔即〕念處之修習」。
「隨觀」者,如何而隨觀此之受?……乃至……如是而隨觀此之受。
「修習」者,修習有四……乃至……依習之義是修習。
於入出息止心行依律儀之義是戒清淨……乃至……故云「通達能力」。
於隨觀智有八,於近住隨念有八,於於受隨觀受有四經事。
五八
「當學『我入息覺心』、當學『我出息覺心』」者如何?
如何是此心?
依長入息之力是識心、心、意、意所、實心、白心、意、意處、意根、識、識[P.190]蘊、意念[1]、識界。依長出息之力……乃至……依出息之力止心行是識心、心、意、意所、實心、白心、意、意處、意根、識、識蘊、意念、識界。此是心。
如何而了悟此心?依長入息之力……乃至……現證所證者了悟此心。如是而了悟此心。依入出息之力覺心之識心……乃至……故曰「於心隨觀心〔即〕念處之修習」。
「隨觀」者,如何而隨觀此心?……乃至……如是而隨觀此心。
「修習」者,修習有四……乃至……依習之義是修習。
於入出息覺心依律儀之義是戒清淨……乃至……故云「通達能力」。
五九
「當學『我入息使心歡喜』、當學『我出息令心歡喜』」者如何?
如何心之歡喜?依長入息之力……乃至……依出息之力覺心了知心之一境性、無散亂者心之歡喜生,即於心有心之喜悅、極喜、悅、極悅、歡喜、最喜、如意,此是心之歡喜。
依入出息之力令心歡喜之識心……乃至……故曰「於心隨觀心〔即〕念處之修習」。
「隨觀」者,……乃至……如是而隨觀心。
「修習」者,……乃至……故云「通達能力」。
六〇
「當學『我入息令心得定』、當學『我出息令心得定』」者如何?
[P.191]如何是定?依長入息之力心之一境性、無散亂是定,依長出息之力心之一境性、無散亂是定〔……乃至……〕依入息之力令心得定……乃至……依出息之力令心得定心之一境性、無散亂是定,即心之住、止住、安住、不亂、無散亂、意不亂、寂止、定根、定力、正定,此是定。
依入出息之力令心得定之識心……乃至……故曰「於心隨觀心〔即〕念處之修習」。
「隨觀」者,……乃至……如是而隨觀此心。
「修習」者,……乃至……故云「通達能力」。
六一
「當學『我入息令心解脫』、當學『我出息令心解脫』」者如何?
當學「我入息令心由貪解脫」,當學「我出息令心由貪解脫」,當學「我入息令心由瞋解脫」,當學「我出息令心由瞋解脫」,當學「我入息令心由癡解脫」,當學「我出息令心由癡解脫」。當學……乃至……令心由慢解脫〔……乃至……〕令心由見解脫〔……乃至……〕令心由疑解脫〔……乃至……〕令心由惛眠解脫〔……乃至……〕令心由掉舉解脫〔……乃至……〕使心由無慚解脫〔……乃至……〕當學「我入息令心由無愧解脫」,當學「我出息令心由無愧解脫」。
依入出息之力令心解脫之識心……乃至……故云「通達能力」。
隨觀智有八,近住隨念有八,於心隨觀心有四經事。
六二
「當學『我入息觀無常』、當學『我出息觀無常』」者如何?
「無常」者,如何是無常?五蘊是無常。此依何之義是無常?依生滅之義是無常。
見五蘊之生者以見幾何之相?見滅者以見幾何之相,見生滅者以見幾何之相?
[P.192]見五蘊之生者以見二十五相,見五蘊之滅者以見二十五相,見五蘊之生滅者以見如是之五十相。
當學「我入息於色觀無常」、當學「我出息於色觀無常」、當學〔……乃至……〕於受〔……乃至……〕於想〔……乃至……〕於行〔……乃至……〕於識〔……乃至……〕於眼……乃至……「我入息於老死觀無常」……乃至「……出息於老死觀無常」。
依入出息之力觀無常之法……乃至……故曰「於法隨觀法〔即〕念處之修習」。
「隨觀」者,……乃至……故云「通達能力」。
六三
「當學『我入息觀離貪』、當學『我出息觀離貪』」者如何?
於色見過患於色之離貪,生志欲勝解信而善攝持其心,當學「我入息於色觀離貪」,當學「我出息於色觀離貪」。於受……乃至……於老死見過患,於老死之離貪,生志欲勝解信而善攝持其心,當學「我入息……乃至……出息於老死觀離貪」。
依入出息觀離貪之法……乃至……故云「通達能力」。
六四
「當學『我入息觀滅盡』、當學『我出息觀滅盡』」者如何?
於色見過患於色之滅盡,生志欲勝解信而善攝持其心,當學「我入息於色觀滅盡」、當學「我出息於色觀滅盡」。於受……乃至……於老死見過患於[2]老死之滅盡生志欲勝解信而善攝持其心,當學「我入息……乃至……應出息於老死觀滅盡」。
六五
依幾何之行相於無明有過患?依幾何之行相無明滅?
依五行相於無明有過患,依八行相無明滅。
[P.193]依如何五行相於無明有過患?依無常之義於無明有過患,依苦之義於無明有過患,依無我之義於無明有過患,依煩熱之義於無明有過患,依變壞之義於無明有過患,如是依五行相於無明有過患。
依如何八行相無明滅?依因緣滅而無明滅,依集滅而無明滅,依生滅而無明滅,依有[3]滅而無明滅,依因滅而無明滅,依緣滅而無明滅,依智生而無明滅,依滅盡近住而無明滅。如是依八行相而無明滅。
如是依五行相見無明之過患,如是依八行相於無明之滅[4]生志欲勝解信而善攝持其心,當學「我入息……乃至……出息於無明觀滅盡」。
六六
依幾何之行相於行有過患?依幾何之行相行滅?……乃至……依幾何之行相於識有過患?依幾何之行相識滅?……乃至……依幾何之行相於名色有過患?依幾何之行相名色滅?……乃至……依幾何之行相於六處有過患,依幾何之行相六處滅?……乃至……依幾何之行相於觸有過患?依幾何之行相觸滅?……乃至……依幾何之行相於受有過患?依幾何之行相受滅?……乃至……依幾何之行相於渴愛有過患?依幾何之行相渴愛滅?……乃至……依幾何之行相於取有過患?……乃至……依幾何之行相取滅……乃至……依幾何之行相於有有過患?依幾何之行相有滅……乃至……依幾何之行相於生有過患?依幾何之行相生滅?……乃至……行相於老死有過患?依幾何之行相老死滅?
依五行相於老死有過患,依八行相而老死滅。
[P.194]依如何五行相於老死有過患?依無常之義於老死有過患,依苦之義……乃至……依變壞義於老死有過患。如是依五行相於老死有過患。
依如何八行相而老死滅?依因緣滅而老死滅,依集滅……乃至……依滅盡近住而老死滅。如是依八行相而老死滅。
如是依五行相見老死之過患,如是依八行相於老死之滅,生志欲勝解信而善攝持其心,當學「我入息……乃至……出息於老死觀滅盡」。
依觀滅盡入出息力,法……乃至……故云「通達能力」。
六七
「當學『我入息觀定棄』、當學『我出息觀定棄』」者如何?
「定棄」者,定棄有二,是永捨定棄與躍進定棄。云「永捨色」是永捨定棄,云「於色滅涅槃心躍進」是躍進定棄,當學「我入息……乃至……出息觀定棄」。云「永捨受……乃至……老死」是永捨定棄,云「於老死滅涅槃心躍進」是躍進定棄,當學「我入息……乃至……出息於老死觀定棄」。
依入出息之力觀定棄,法……乃至……故云「通達能力」。
於隨觀智有八,於近住隨念有八,於法隨觀法有四經事。
以上是三十二作念智。
六八
如何是二十四定力智?
依長入息心之一境性、無散亂是定……乃至……依出息之力令心解脫心之一境性、無散亂是定。
如是是二十四定力智。
如何是七十二正觀力智?
[P.195]由無常而長入息依隨觀義而有正觀,由苦而長入息依隨觀義而有正觀,由無我而長入息依隨觀義而有正觀。由無常而長出息……乃至……由無我而長出息依隨觀義而有正觀……乃至……令心解脫由無我而入息……乃至……出息依隨觀之義而有正觀。
如是是七十二正觀力智。
如何是八厭惡智?
云「觀無常如實知見入息」是厭惡智,云「觀無常如實知見出息」是厭惡智……乃至……云「觀定棄如實知見入息」是厭惡智,云「觀定棄如實知見出息」是厭惡智。
如是是八厭惡智。
如何是八厭惡隨順智?
於入息觀無常怖畏近住之慧是厭惡隨順智,於出息觀無常怖畏近住之慧是厭惡隨順智……乃至……於入息觀定棄怖畏近住之慧是厭惡隨順智,於出息觀定棄怖畏近住之慧是厭惡隨順智。
如是是八厭惡隨順智。
如何是八厭惡止滅智?
觀無常而簡擇停止入息之慧是厭惡止滅智,觀無常而簡擇停止出息之慧是厭惡止滅智……乃至……觀定棄而簡擇停止入息之慧是厭惡止滅智,觀定棄而簡擇停止出息之慧是厭惡止滅智。
如是是八厭惡止滅智。
如何是二十一解脫樂智?
依預流道斷斷有身見故生解脫樂智,斷斷疑故生解脫樂智,斷斷戒禁取見……乃至……斷斷見隨眠、疑隨眠故生解脫樂智。依一來道斷斷麤之欲貪結……乃至……[P.196]斷斷瞋結、麤之欲貪隨眠、瞋隨眠故生解脫樂智。依不還道斷斷細之欲貪結……乃至……斷斷瞋結、細之欲貪隨眠、瞋隨眠故生解脫樂智。依阿羅漢道斷斷色貪、無色貪、慢、掉舉、無明、慢隨眠、有貪隨眠、無明隨眠故生解脫樂智。
如是是二十一解脫樂智。
修習有十六事入出息念三摩地時,如是二百之定智生。
大品第四 根論
第一誦品
[P.1]一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在舍衛國祇樹林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曰:「諸比丘!」「世尊!」彼等比丘應答世尊。
世尊如是說曰:
諸比丘!有如是五根。如何為五?是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諸比丘!有如是五根。
二
此之五根依幾何之行相為清淨?此五根依十五行相為清淨。
遠離不信人,依附親近、敬奉有信人,於觀察殊妙之經者,如是依三行相信根清淨。遠離懈怠人,依附、親近,敬奉發勤人,於觀察〔四〕正勤者,如是依三行相是精進根清淨。遠離念忘失人,依附、親近、敬奉念近住人,於觀察〔四〕念處者,如是依三行相是念根清淨。遠離未得定人,依附、親近、敬奉已得定人,於觀察靜慮解脫者,如是依三行相是定根清淨。遠離劣慧人,依附、親近、敬奉具慧人,[P.2]於觀察深智行者,如是依三行相是慧根清淨。
如是而遠離彼之五人,依附、親近、敬奉此之五人,於觀察五經蘊者,如是依三行相是五根清淨。
三
依幾何之行相五根具修習?依幾何之行相五根之修習?
依十行相五根具修習。依十行相五根之修習。
斷不信者修習信根,修習信根者斷不信。斷懈怠者修習精進根,修習精進根者斷懈怠。斷放逸者修習念根,修習念根者斷放逸。斷悼舉者修習定根,修習定根者斷掉舉。斷無明者修習慧根,修習慧根者斷無明。
依如是十行相五根具修習。依如是十行相五根之修習。
四
依幾何之行相五根具修習、善修習已?
依十行相五根具修習、善修習已。
已斷、善斷不信之故,信根具修習、善修習已,已修習善修習信根[1]之故不信善斷、斷已。已斷、善斷懈怠之故精進根……乃至……具善斷已。已斷、善斷放逸之故念根……乃至……善斷已。已斷善斷掉舉之故定根……乃至……善斷已。已斷、善斷無明故慧根……乃至……具善斷已。
依如是十行相五根具修習善修習已。
五
依幾何之行相五根具修習?依幾何之行相五根具修習善修習已,令止滅、令善止滅已?
[P.3]依四行相五根具修習。依四行相五根具修習、善修習已,令止滅、令善止滅已。
於預流道之剎那五根〔具〕修習,於預流果之剎那五根具修習、善修習已,令止滅、令善止滅已。於一來道之剎那……乃至……於不還道之剎那……乃至……於阿羅漢道之剎那五根具修習,於阿羅漢果之剎那五根具修習善修習已,令止滅、令善止滅已。
如是於道清淨有四,於果清淨有四,於斷清淨有四,於止滅清淨有四。依如是四行相五根〔具〕修習,依如是四行相五根〔具〕修習善修習已,令止、滅、令善止、滅已。
六
於幾何之人根之修習?幾何之人修習根已?
於八人根之修習。三人修習根已。
於如何八人根之修習?是七有學與善異生。於如是八人根之修習。
如何三人修習根已?依聽聞如來[2]之漏盡聲聞修習根已,依自然性之義獨覺修習根已,依無量之義如來、應供、正等覺者修習根已。如是三人修習根已。
如是於此之八人根之修習。此三人修習根已。
舍衛國因緣
[P.4]七
諸比丘!如是有五根。如何為五?是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諸比丘!凡沙門、或婆羅門而如實不了知此五根之集、滅、嘗味、過患、出離者,則沙門、婆羅門於沙門中不受尊敬之沙門,於婆羅門中不受尊敬之婆羅門,彼等又復沙門性或婆羅門性於現法非自證知、現證非具足住之具壽。
諸比丘!凡沙門或婆羅門而如實了知此五根之集、滅、嘗味、過患、出離,則沙門、婆羅門於沙門中則受尊敬之沙門,於婆羅門中則受尊敬之婆羅門,彼等又復於現法自證知、現證具足住、是具壽之沙門性與婆羅門性[3]。
八
依幾何之行相有五根之集?依幾何之行相了知五根之集?依幾何之行相有五根之滅?依幾何之行相了知五根之滅?
依幾何之行相有五根之嘗味?依幾何之行相了知五根之嘗味?依幾何之行相有五根之過患,依幾何之行相了知五根之過患?
依幾何之行相有五根之出離?依幾何之行相了知五根之出離?
依四十行相有五根之集,依四十行相了知五根之集。依四十行相有五根之滅,依四十行相了知五根之滅。
依二十五行相有五根之嘗味,依二十五行相了知五根之嘗味。依二十五行相有五根之過患,依二十五行相了知五根之過患。
[P.5]依百八十行相有五根之出離,依百八十行相了知五根之出離。
九
依如何四十行相有五根之集?依如何四十行相了知五根之集?
為勝解之故傾心之集是信根之集,依勝解之力志欲之集是信根之集,依勝解之力作意之集是信根之集,依信根之力一性近住是信根之集。
為精勤之故傾心之集是精進根之集,依精勤之力志欲之集是精進根之集,依精勤之力作意之集是精進根之集,依精進之力一性近住是精進根之集。
為近住之故傾心之集是念根之集,依近住之力志欲之集是念根之集,依近住之力作意之集是念根之集,依念根之力一性近住是念根之集。
為無散亂故傾心之集是定根之集,依無散亂之力,志欲之集是定根之集,依無散亂之力作意之集是定根之集,依定根之力一性近住是定根之集。
為見故傾心之集是慧根之集,依見力志欲之集是慧根之集,依見力作意之集是慧根之集,依慧根之力一性近住是慧根之集。
為勝解故傾心之集是信根之集,為精勤故傾心之集是精進根之集,為近住故傾[P.6]心之集是念根之集,為無散亂故傾心之集是定根之集,為見故傾心之集是慧根之集。
依勝解之力志欲之集是信根之集,依精勤之力志欲之集是精進根之集,依近住之力志欲之集是念根之集,依無散亂之力志欲之集是定根之集,依見之力志欲之集是慧根之集。
依勝解之力作意之集是信根之集,依精勤之力作意之集是精進根之集,依近住之力作意之集是念根之集,依無散亂之力作意之集是定根之集,依見之力作意之集是慧根之集。
依信根之力一性近住是信根之集,依精進根之力一性近住是精進根之集,依念根之力一性近住是念根之集,依定根之力一性近住是定根之集,依慧根之力一性近住是慧根之集。
依如是四十行相有五根之集,依如是四十行相了知五根之集。
一〇
依如何四十行相有五根之滅?依如何四十行相了知五根之滅?
為勝解故傾心之滅是信根之滅,依勝解之力志欲滅是信根之滅,依勝解力作意之滅是信根之滅,依信根之力一性不近住是信根之滅。
為精勤故傾心之滅是精進根之滅,依精勤力志欲之滅是精進根之滅,依精勤力[P.7]作意之滅是精進根之滅,依精進根之力一性不近住是精進根之滅。
為近住故傾心之滅是念根之滅,依近住力志欲之滅是念根之滅,依近住力作意之滅是念根之滅,依念根之力一性不近住是念根之滅。
為無散亂故傾心之滅是定根之滅,依無散亂力志欲之滅是定根之滅,依無散亂力作意之滅是定根之滅,依定根之力一性不近住是定根之滅。
為見故傾心之滅是慧根之滅,依見力志欲之滅是慧根之滅,依見力作意之滅是慧根之滅,依慧根之力一性不近住是慧根之滅。
為勝解故傾心之滅是信根之滅,為精勤故傾心之滅是精進根之滅,為近住故傾心之滅是念根之滅,為無散亂故傾心之滅是定根之滅,為見故傾心之滅是慧根之滅。
依勝解力志欲之滅是信根之滅,依精勤力志欲之滅是精進根之滅,依近住力志欲之滅是念根之滅,依無散亂力志欲之滅是定根之滅,依見力志欲之滅是慧根之滅。
[P.8]依勝解力作意之滅是信根之滅,依精勤力作意之滅是精進根之滅,依近住力作意之滅是念根之滅,依無散亂力作意之滅是定根之滅,依見力志欲之滅是慧根之滅。
依信根之力一性不近住是信根之滅,依精進根之力一性不近住是精進根之滅,依念根之力一性不近住是念根之滅,依定根之力一性不近住是定根之滅,依慧根之力一性不近住是慧根之滅。
如是依四十行相有五根之滅,如是依四十行相了知五根之滅。
一一
如何依二十五行相有五根之嘗味?如何依二十五行相了知五根之嘗味?
不信之不近住是信根之嘗味,不信熱煩之不近住是信根之嘗味,勝解行之無畏是信根之嘗味,為寂靜之得住是信根之嘗味,以信根為緣所生之樂喜,此是信根之嘗味。
懈怠之不近住是精進根之嘗味,懈怠熱煩之不近住是精進根之嘗味,精勤行之無畏是精進根之嘗味,寂靜之得住是念根之嘗味,以念根為緣所生樂、喜,此是信根之嘗味。
[P.9]放逸之不近住是念根之嘗味,放逸熱煩之不近住是念根之嘗味,近住行之無畏是念根之嘗味,寂靜之得住是念根之嘗味,以念根為緣所生樂、喜此是念根之嘗味。
掉舉之不近住是定根之嘗味,掉舉熱煩之不近住是定根之嘗味,無散亂行之無畏是定根之嘗味,寂靜之得住是定根之嘗味,以定根為緣所生樂、喜,此是定根之嘗味。
無明之不近住是慧根之嘗昧,無明熱煩之不近住是慧根之嘗味,見行之無畏是慧根之嘗味,寂靜之得住是慧根之嘗味,以慧根為緣所生樂、喜,此是慧根之嘗味。
如是依二十五行相有五根之嘗味,如是依二十五行相了知五根之嘗味。
一二
如何依二十五行相有五根之過患?如何依二十五行相了知五根之過患?
不信之近住是信根之過患,不信熱煩之近住是信根之過患,依無常之義有信根之過患,依苦之義有信根之過患,依無我之義有信根之過患。
懈怠之近住是精進根之過患,懈怠熱煩之近住是精進根之過患,依無常之義有精進根之過患,依苦之義有精進根之過患,依無我之義有精進根之過患。
放逸之近住是念根之過患,放逸熱煩之近住是念根之過患,無常之義……乃至……苦之義……乃至……依無我之義有念根之過患。
[P.10]掉舉之近住是定根之過患,掉舉熱煩之近住是定根之過患,無常之義……乃至……苦之義……乃至……依無我之義有定根之過患。
無明之近住是慧根之過患,無明熱煩之近住是慧根之過患,無常之義……乃至……苦之義……乃至……依無我之義有慧根之過患。
如是依二十五行相有五根之過患,如是依二十五行相了知五根之過患。
一三
如何依百八十行相有五根之出離?如何依百八十行相了知五根之出離?
依勝解之義故信根由不信出離已,由不信熱煩出離已,隨轉此諸煩惱與由諸蘊出離已,由外之一切因相出離已,更依獲得殊勝信根由前之信根出離已。依精勤之義故精進根由懈怠出離已,由懈怠煩熱出離已……乃至……由前之精進根出離已。依近住之義故念根由懈怠出離已,由懈怠熱煩出離已……乃至……由前之念根出離已。依無散亂之義故定根由掉舉出離已,由掉舉熱煩出離已……乃至……由前之定根出離已。依見之義故慧根由無明出離已,由無明熱煩出離已……乃至……由前之慧根出離已。
於初靜慮之力五根由前分之五根出離已。於第二靜慮之力五根由初靜慮之五根出離已。於第三靜慮之力五根由第二靜慮之五根出離已。於第四靜慮之力五根由第三靜慮之五根出離已。於虛空無邊處定之力五根由第四靜慮之五根出離已。於識無邊處定之力五根由虛空無邊處定之五根出離已。於無所有處定之力五根由識無邊處[P.11]定之五根出離已。於非想非非想處定之力五根由無所有處定之五根出離已。依無常觀之力五根由非想非非想處定之五根出離已。依苦觀之力五根由無常觀之五根出離已。依無我觀之力五根由苦觀之五根出離已。依厭惡觀之力五根由無我觀出離已。依離貪觀之力五根由厭惡觀之五根出離已。依滅觀之力五根由離貪觀之五根出離已。依定棄觀之力五根由滅觀之五根出離已。依盡觀之力五根由定棄觀之五根出離已。於衰觀之力五根由盡觀之五根出離已。依變壞觀之力五根由衰觀之五根出離已。依無因相觀之力五根由變壞觀之五根出離已。依無願觀之力五根由無因相觀之五根出離已。依空性觀之力五根由無願觀之五根出離已。依增上慧法正觀之力五根由空性觀之五根出離已。依如實智見之力五根由增上慧法正觀之五根出離已。於過患觀之力五根由如實智見之五根出離已。於簡擇觀之力五根由過患觀之五根出離已。依[P.12]退轉觀之力五根由簡擇觀之五根出離已。依預流道之力五根由退轉觀之五根出離已。依預流果得之力五根由預流道之五根出離已。於一來道之力五根由預流果得之五根出離已。依一來果得之力五根由一來道之五根出離已。於不還道之力五根由一來果得之五根出離已。於不還果得之力五根由不還道之五根出離已。於阿羅漢道之力五根由不還果得之五根出離已。於阿羅漢果得之力五根由阿羅漢道之五根出離已。
於出離五根由欲欲出離已。於無瞋[4]五根由瞋出離已。於光明想五根由惛眠出離已。於無散亂五根由掉出離已。於法決定五根由疑出離已。於智五根由無明出離己。於勝喜五根由不欣喜出離已。於初靜慮五根由五蓋出離已。於第二靜慮五根由尋伺出離已。於第三靜慮五根由喜出離已。於第四靜慮五根由樂、苦出離已。於虛空無邊處定五根由色想、有對想、種種想出離已。於識無邊處定五根由虛空無邊處想出離已。於無所有處定五根由識無邊處想出離已。於非想非非想處定五根由無所有處想出離已。於無常觀五根由常想出離已。於苦觀五根由樂想出離已。於無我觀五根由我想出離已。於厭惡觀五根由歡喜出離已。於離貪觀五根由貪出離已。於滅[P.13]觀五根由集出離已。於定棄觀五根由熱取出離已。於盡觀五根由厚想出離已。於衰觀五根由存續出離已。於變壞觀五根由堅固想出離已。於無因相觀五根由因相出離已。於無願觀五根由願出離已。於空性觀五根由現貪出離已。於增上慧法正觀五根由堅執現貪出離已。於如實智見五根由迷妄現貪出離已。於過患觀五根由執著現貪出離已。於簡擇觀五根由無簡擇出離己。於退轉觀五根由合現貪出離已。於預流道五根由見同位之煩惱出離已。於一來道五根由麤之煩惱出離已。於不還道五根由細之煩惱出離已。於阿羅漢道五根由一切煩惱出離已。於有一切之漏盡者五根隨處出離、善出離、令止滅、善令止滅。
如是依百八十行相有五根之出離,如是依百八十行相了知根之出離。
第二誦品
舍衛國因緣
一四
諸比丘!如是有五根,如何為五?是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復次諸比丘!信根於何處得見?於四預流分,於此之處得見信根。
復次諸比丘!精進根於何處得見?於四正勤,於此之處得見精進根。
[P.14]復次諸比丘!念根於何處得見?於四念處,於此之處得見念根。
復次諸比丘!定根於何處得見?於四靜慮,於此之處得見定根。
復次諸比丘!慧根於何處得見?於四聖諦,於此之處得見慧根。
一五
於四預流分依信根之力,五根依幾何之行相得見?
於四正勤依精進之力,五根依幾何之行相得見?
於四念處依念根之力,五根依幾何之行相得見?
於四靜慮依定根之力,五根依幾何之行相得見?
於四聖諦依慧根之力,五根依幾何之行相得見?
於四預流分依信根之力,五根依二十行相得見。
於四正勤依精進根之力,五根依二十行相得見。
於四念處依念根之力,五根依二十行相得見。
於四靜慮依定根之力,五根依二十行相得見。
於四聖諦依慧根之力,五根依二十行相得見。
一六
於四預流分依信根之力,五根依如何二十行相得見?
善士依倚於預流分,依勝解增上之義得見信根,依信根之力,依精勤之義,得見精進根,依近住之義,得見念根,依無散亂之義,得見定根,依見之義,得見慧根。於正法聽聞之預流分〔……乃至……〕於如理作意之預流分〔……乃至……〕[P.15]於法隨法行之預流分,依勝解增上之義,得見信根,依信根之力,依精勤之義,得見精進根,依近住之義,得見念根,依無散亂之義,得見定根,依見之義,得見慧根。
於四預流分依信根之力,五根依如是二十行相得見。
一七
於四正勤,依精進根之力,五根依如何二十行相得見?為令不生未生之惡、不善法,故於正勤,依精勤增上之義得見精進根,依精進根之力,依近住之義得見念根,依無散亂之義得見定根,依見之義得見慧根,依勝解之義得見信根。為斷已生之惡、不善法故於正勤……乃至……為令生未生之善法故於正勤……乃至……令不忘失住已生之善法令倍修習、廣修習使圓滿故於正勤,依精進增上之義得見精進根,依精進根之力,依近住之義得見念根……乃至……依勝解之義得見信根。
於四正勤依精進根之力,五根依如是二十四行相得見。
一八
於四念處,依念根之力,五根依如何二十行相得見?
於身隨觀身,於念處依近住增上之義得見念根,依念根之力,依無散亂之義得見定根……乃至……依精勤之義得見精進根。於受隨觀受,於念處……乃至……於心隨觀心,於念處〔……乃至……〕於法隨觀法,於念處依近住增上之義得見念根,[P.16]依念根之力,依無散亂之義得見定根……乃至……依精勤之義得見精進根。
於四念處,依念根之力,五根依如是二十行相得見。
一九
於四靜慮,依定根之力,五根依如何二十行相得見?
於初靜慮,依無散亂增上之義得見定根,依定根之力,依見之義得見慧根……乃至……依近住之義得見念根。於第二靜慮……乃至……於第三靜慮〔……乃至……〕於第四靜慮,依無散亂增上之義得見定根,依定根之力,依見之義得見慧根……乃至……依近住之義得見念根。
於四靜慮,依定根之力,五根依如是二十行相得見。
二〇
於四聖諦,依慧根之力,五根依如何二十行相得見?
於苦聖諦,依見增上之義得見慧根,依慧根之力,依勝解之義得見信根……乃至……依無散亂之義得見定根。於苦集聖諦……乃至……於苦滅聖諦[1]〔……乃至……〕於順苦滅道聖諦〔……乃至……〕依見增上之義得見慧根,依慧根之力,依勝解之義得見信根……乃至……依無散亂之義得見定根。
於四聖諦,依慧根之力,五根依如是二十行相得見。
二一
於四預流分,依信根之力,五根之所行,依幾何之行相得見?於四正勤……乃至……於四念處……乃至……於四靜慮……乃至……於四聖諦依慧根之力,五根之所行,依幾何之行相得見?
[P.17]於四預流分,依信根之力,五根之所行,依二十行相得見。於四正勤……乃至……於四念處〔……乃至……〕於四靜慮〔……乃至……〕於四聖諦,依慧根之力,五根之所行,依二十四行相得見。
二二
於四預流分,依信根之力,五根之所行,依如何二十行相得見?
善士依倚於預流分,依勝解增上之義得見信根之所行,依信根之力,依精勤之義得見精進根之所行……〔乃至〕……於四預流分,依信根之力,五根之所行依如是二十行相得見。
二三
於四正勤,依精進根之力,五根之所行,依如何二十行相得見?
[P.18]為令不生未生之惡、不善法,故於正勤,依精勤增上之義得見精進根之所行,依精進根之力,依近住之義得見念根之所行……〔乃至〕……於四正勤,依精進根之力,五根之所行如是依二十行相得見。
二四
於四念處,依念根之力,五根之所行依如何二十行相得見?
於身隨觀身,於念處依近住增上之義得見念根之所行,依念根之力,依無散亂之義得見定根之所行……〔乃至〕……於四念處,依念根之力五根之所行依如是二十行相得見。
二五
於四靜慮,依定根之力,五根之所行依如何二十行相得見?
於初靜慮,依無散亂增上之義得見定根之所行,依定根之力,依見之義得見慧根之所行……〔乃至〕……於四靜慮,依定根之力,五根之所行依如是二十行相得見。
二六
於四聖諦,依慧根之力,五根之所行依如何二十行相得見?
[P.19]於苦聖諦,依見增上之義得見慧根之所行,依慧根之力,依勝解之義得見信根之所行……〔乃至〕……於四聖諦,依慧根之力,五根之所行依如是二十行相得見。
二七
通達隨覺行作、住,隨行、隨住而伴侶有智以同梵行者於諸深處思惟者,必是具壽,或已得或將得也。
「所行」者,有八所行,是威儀路行、處行、念行、定行、智行、道行、逮得行、出世間行。
「威儀路行」者,是於四威儀路〔所行〕。
「處行」者,是於六之內外處〔所行〕。
「念行」者,是於四念處〔所行〕。
「定行」者,是於靜慮〔所行〕。
「智行」者,是於四聖諦〔所行〕。
「道行」者,是於四聖道〔所行〕。
「逮得行」者,是於四沙門果〔所行〕。
「出世間行」者,是於如來、應供、正等覺者、一分之獨覺、一分之聲聞〔所行〕。
於願具足者有威儀路行,於守諸根之門者有處行,於住不放逸者有念行,於增上心所繫者有定行,於覺具足者有智行,於正入者有道行,於證得果者有逮得行,於如來、應供、正等覺者、一分之獨覺與一分之聲聞有出世間行。
如是是八所行。
[P.20]復次有八所行。以信勝解而行,以精進精勤而行,以念令近住而行,以定無散亂而行,以慧了知而行,以識[2]識知而行,「如是已入者,證得殊勝」云以殊勝而行,「如是已入者,善法來至[3]」云以行處而行。
如是有八所行。於正見有見行,於正思惟有現前解行,於正語有攝受行,於正業有等起行,於正命有清淨行,於正精進有精勤行,於正念有近住行,於正定有無散亂行。
如是是八所行。
二八
「住」者,是以信勝解而住,以精進精勤而住,以念令近住而住,以定作無散亂而住,以慧了知而住。
「隨覺」者,是隨覺信根勝解之義,隨覺精進根精勤之義,隨覺念根近住之義,隨覺定根無散亂之義,隨覺慧根見之義。
「通達」者,是通達信根勝解之義,通達精進根精勤之義,通達念根近住之義,通達定根無散亂之義,通達慧根見之義。
「隨行」者,是以如是信而行,以如是精進而行,以如是念而行,以如是定而行,以如是慧而行。
「隨住」者,以如是信而住,以如是精進而住,以如是念而住,以如是定而住,以如是慧而住。
[P.21]「有智」者,是有智、明智、[A3]伶俐、聰明、覺具足。
「伴侶同梵行者」,是同業、同教、同學。
「深處」者,名為深處是〔四〕靜慮、〔八〕解脫、諸三摩地、〔八〕等至、〔四〕道、〔四〕果、通智、〔四〕無礙解。
「思惟」者,是信勝解。
「必」者,是此一向語,無礙語,無惑語,無可二語,無別語,必然語,確實語[4],決定語,此云為「必」。
「具壽」者,此是愛語,敬重語,具畏敬、具敬之增語。此云為具壽。
「已得」者,是已證得。
「將得」者,將證得。
圓滿因緣
二九
諸比丘!如是有五根,如何為五?是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諸比丘!如是有五根。此五根依幾何之行相得見?此五根依六行相得見。依如何之義得見?是依增上之義、初淨之義、甚大之義、住持之義、永盡之義、令安住之義。
三〇
如何是依增上之義得見〔五〕根?
[P.22]依斷不信勝解增上之義得見信根,依信根之力,依精勤之義得見精進根,依近住之義得見念根,依無散亂之義得見定根,依見之義得見慧根。依斷懈怠精勤增上之義得見精進根,依精進根之力,依近住之義得見念根……乃至……依勝解[5]之義得見信根。斷放逸依近住增上之義得見念根,依念根之力依無散亂之義得見定根……乃至……依精勤之義得見精進根。斷掉舉依無散亂增上之義得見定根,依定根之力依見之義得見慧根……乃至……依近住之義得見念根。斷無明依見增上之義得見慧根,依慧根之力依勝解之義得見信根……乃至……依無散亂之義得見定根。
斷欲欲依出離之力,依勝解增上之義得見信根,依信根之力,依精勤之義得見精進根,依近住之義得見念根,依無散亂之義得見定根,依見之義得見慧根。斷欲欲依出離之力,依精勤增上之義得見精進根,依精進根之力,依近住之義得見念根……乃至……依勝解之義,得見信根。依斷欲欲出離之力,依近住增上之義得見念根,依念根之力依無散亂之義得見定根……乃至……依精勤之義得見精進根。依斷欲欲出離之力,依無散亂增上之義得見定根,依定根之力,依見之義得見慧根……乃至……依近住之義得見念根。依斷欲欲出離之力,依見增上之義得見慧根,依慧根之力,依勝解之義得見信根……乃至……依無散亂之義得見定根。
[P.23]斷瞋,依無瞋之力……乃至……以斷惛眠,依光明想之力……乃至……以斷一切煩惱,依阿羅漢道之力,依勝解增上之義得見信根……乃至……依無散亂之義得見定根。
如是依增上之義得見〔五〕根。
三一
如何依初淨之義得見〔五〕根?
依勝解之義,依信根防護不信之義,戒清淨是信根之初淨,依精勤之義,依精進根防護懈怠之義,戒清淨是精進根之初淨,依近住之義,念根依防護放逸之義,戒清淨是念根之初淨,依無散亂之義,定根依防護掉舉之義,戒清淨是定根之初淨,依見之義,慧根依防護無明之義,戒清淨是慧根之初淨。
於出離五根依防護欲欲之義,戒清淨是五根之初淨,於無瞋五根,依防護瞋之義,戒清淨是五根之初淨,於光明想,五根依防護惛眠之義,戒清淨是五根之初淨,〔……乃至……〕於阿羅漢道,五根依防護一切煩惱之義,戒清淨是五根之初淨。
如是依初淨之義得見五根。
三二
如何依甚大之義得見五根?
為修習信根志欲生,為斷不信志欲生,為斷不信熱煩志欲生,為斷見同位之諸煩惱志欲生,為斷麤之諸煩惱志欲生,為斷細之諸煩惱志欲生,為斷一切煩惱志欲[P.24]生,依志欲之力,依信之力而信根甚大。依志欲之力勝喜生,依勝喜之力,依信之力而信根甚大。依勝喜之力喜生,依喜之力,依信之力而信根甚大。依喜之力輕安生,依輕安之力,依信之力而信根甚大。依輕安之力樂生,依樂之力,依信之力而信根甚大。依樂之力光曜生,依光曜之力,依信之力而信根甚大。依光曜之力永倨[6]生,依永倨之力,依信之力是信根甚大。依永倨之力心得定,依定之力,依信之力而信根甚大。如是善策定心,依策心之力,依信心之力而信根甚大。如是善捨策心,依捨之力,依信心之力而信根甚大。依捨之力由種種煩惱心解脫,依解脫之力,依信之力而信根甚大。已解脫故諸法一味,依一味之義,依修習力,依信之力而信根甚大。已修習故,更於殊勝之退轉,依退轉之力,依信之力而信根甚大。已退轉故由此最捨,依最捨之力,依信之力而信根甚大。已最捨故由此滅,依滅之力,依信之力而信根甚大。
依滅之力有二之最捨,是永捨最捨、躍進最捨。云「永捨諸煩惱、諸蘊」為永捨最捨。云「於滅盡涅槃界心躍進」是躍進最捨。依滅之力有如是二之最捨。
三三
為修習精進根志欲生,為斷懈怠志欲生,為斷懈怠熱煩志欲生,為斷見同位之諸煩惱志欲生……乃至……為斷一切煩惱志欲生……乃至……為修習念根志欲[P.25]生,為斷放逸志欲生,為斷放逸熱煩志欲生……乃至……為斷一切煩惱志欲生……乃至……為修習定根志欲生,為斷掉舉志欲生,為斷掉舉熱煩志欲生……乃至……為斷一切煩惱志欲生……乃至……為修習慧根志欲生,為斷無明志欲生……乃至……為斷無明熱煩志欲生……乃至……為斷一切煩惱志欲生,依志欲之力,依慧之力而慧根甚大。依志欲之力勝喜生,依勝喜之力,依慧之力而慧根甚大。依勝喜之力喜生,依喜之力,依慧之力而慧根甚大。依喜之力輕安生,依輕安之力,依慧之力而慧根甚大。依輕安之力樂生,依樂之力,依慧之力而慧根甚大。依樂之力光曜生,依光曜之力,依慧之力而慧根甚大。依光曜之力永倨生,依永倨之力,依慧之力而慧根甚大。依永倨心得定,依定之力,依慧之力而慧根甚大。如是善策定心,依策心之力,依慧之力而慧根甚大。如是善捨策心,依捨之力,依慧之力而慧根甚大。依捨之力,由種種煩惱心解脫,依解脫之力,依慧之力而慧根甚大。已解脫故諸法一味,依一味之義,依修習之力,依慧之力而慧根甚大。已修習故更於殊勝之物退轉,依退轉之力,依慧之力而慧根甚大。已退轉故由此最捨,依最捨之力,依慧之力而慧根甚大。已最捨故由此而滅,依滅之力,依慧之力而慧根甚大。
[P.26]依滅之力有二之最捨,是永捨最捨與躍進最捨。云「永捨諸煩惱與諸蘊」是永捨最捨。云「於滅盡涅槃界心躍進」是躍進最捨。依滅之力有如是二之最捨。
如是而依甚大之義得見五根。
第三誦品
三四
如何而為依住持之義〔五〕根得見?
為信根之修習志欲生,依志欲之力,依信之力住持信根,依志欲之力勝解生,依勝解之力,依信之力住持信根……乃至……
如是而依住持之義得見〔五〕根。
三五
如何而依永盡之義〔五〕根得見?
依勝解之義信根永盡不信、永盡不信熱煩。依精勤之義精進根永盡懈怠、永盡懈怠熱煩。依近住之義念根永盡放逸、永盡放逸熱煩。依無散亂之義定根永盡掉舉、永盡掉舉熱煩。依見之義慧根永盡無明、永盡無明熱煩。
於出離五根永盡欲欲,於無瞋五根永盡瞋……乃至……於阿羅漢道五根永盡一切煩惱。
如是而依永盡之義得見〔五〕根。
三六
如何而依令安住之義〔五〕根得見?
有信者令安住於勝解之信根,有信者之信根為安住於勝解。具精進者令安住於精勤之精進根,具精進者之精進根為安住於精勤。具念者令安住於近住之念根,具念者之念根為安住於近住。得定者令安住於無散亂之定根,得定者之定根為安住於無散亂。具慧者令安住於見之慧根,具慧者之慧根為安住於見。
[P.27]觀行者令安住於出離之五根,觀行者之五根為安住於出離。觀行者令安住於無瞋之五根,觀行者之五根為安住於無瞋。觀行者令安住於光明想之五根,觀行者之五根為安住於光明想。觀行者令安住於無散亂之五根,觀行者之五根為安住於無散亂……乃至……觀行者令安住於阿羅漢道之五根,觀行者之五根為安住於阿羅漢道。
如是而依令安住之義得見五根。
三七
異生修習定依幾何之行相是近住善能[1]耶?
有學修習定依幾何之行相是近住善能耶?
離貪者修習定依幾何之行相是近住善能耶?
異生修習定依七行相是近住善能。
有學修習定依八行相是近住善能。
離貪者修習定依十行相是近住善能。
三八
異生修習定依如何之七行相是近住善能耶?
依令傾心所緣近住善能,寂止因相近住善能,精勤因相近住善能,無散亂近住善能,光曜近住善能,慶喜近住善能,捨近住善能。異生修習定依如是七行相是近住善能。
有學修習定依如何八行相是近住善能耶?
令依傾心所緣近住善能……乃至……捨近住善能,一性近住善能。有學修習定依如是之八行相是近住善能。
離貪者修習定依如何之十行相近住善能耶?
[P.28]令依傾心所緣近住善能……乃至……一性近住善能。智近住善能,解脫近住善能。離貪者修習定依如是十行相是近住善能。
三九
異生修習正觀依幾何之行相是近住善能耶?依幾何之行相是不近住善能耶?
有學修習正觀,依幾何之行相是近住善能耶?依幾何之行相是不近住善能耶?
離貪者修習正觀,依幾何之行相近住善能耶?依幾何之行相不近住善能耶?
異生修習正觀,依九行相近住善能,依九行相不近住善能。
有學修習正觀,依十行相近住善能,依十行相不近住善能。
離貪者修習正觀,依十二行相近住善能,依十二行相不近住善能。
四〇
異生修習正觀,依如何九行相近住善能耶?依如何九行相不近住善能耶?
無常近住善能,常不近住善能。苦近住善能,樂不近住善能。無我近住善能,我不近住善能。盡近住善能,厚不近住善能。衰近住善能,存續不近住善能。變壞近住善能,堅固不近住善能。無因相近住善能,因相不近住善能。無願近住善能,願不近住善能。空性近住善能,現貪不近住善能。異生修習正觀,〔依如是九行相介〕住善能,依如是九行相不近住善能。
[P.29]有學修習正觀如何依十行相近住善能耶?依如何十行相不近住善能耶。
無常近住善能,常不近住善能……乃至……空性近住善能,現貪不近住善能。智近住善能,無智不近住善能。有學修習正觀,依如是十行相近住善能,依如是十行相不近住善能。
離貪者修習正觀依如何十二行相近住善能?依如何十二行相不近住善能?
無常近住善能,常不近住善能……乃至……智近住善能,無智不近住善能。離近住善能,合不近住善能。滅近住善能,行不近住善能。離貪者修習正觀,依如是十二行相近住善能,依如是十二行相不近住善能。
令依傾心,依所緣近住善能之力攝五根,了知行境,通達能力……乃至……攝諸法,了知行境,通達能力。
四一
「攝〔五〕根」者,如何而攝〔五〕根?
依勝解之義攝信根……乃至……依寂止因相近住善能之力,依精勤因相近住善能之力,依無散亂近住善能之力,依光曜近住善能之力,依慶喜近住善能之力,依捨近住善能之力,依一性近住善能之力,依智近住善能之力,依解脫近住善能之力,依無常近住善能之力,依常不近住善能之力,依苦近住善能之力,依樂不近住善能之力……乃至……依滅近住善能之力,依行不近住善能之力,攝〔五〕根,了知行境,通達能力。
[P.30]四二
具六十四行相三根得自在之慧是漏盡智。如何是三根?是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
未知當知根達幾何之處,已知根達幾何之處,具知根達幾何之處?
未知當知根達於一處,〔言〕是預流道。已知根達於六處,〔言〕是預流果、一來道、一來果、不還道、不還果、阿羅漢道。具知根達於一處,〔言〕是阿羅漢果。
四三
於預流道之剎那未知當知根是以信根為勝解眷屬而有,精進根為精勤眷屬而有,念根為近住眷屬而有,定根為無散亂眷屬而有,慧根為見眷屬而有,意根為識[P.31]眷屬而有,喜根為歡喜眷屬而有,命根為流轉寂滅增上眷屬而有……〔乃至〕……有如是八八六十四。
四四
「漏」者,以何為此漏?是欲漏、有漏、見漏、無明漏。此之諸漏盡於何處?
依預流道見漏悉盡,順惡生之欲漏盡,順惡生之有漏盡,順惡生之無明漏盡。於此之處如是諸漏盡。依一來道麤之欲漏盡,與此同位之有漏盡,與此同位之無明漏盡。於此之處如是之諸漏盡。依不還道欲漏悉盡,與此同位之有漏盡,與此同位之無明漏盡。於此之處如是諸漏盡。依阿羅漢道有漏悉盡,無明漏悉盡。於此之處如是諸漏盡。
未見之物不存在
未知物無不可知
如證知一切所了
云如來是普眼者
「普眼」,是依何之義為普眼?於佛智有十四,苦智是佛智,苦集智是佛智……乃至……無障智是佛智。如是十四佛智。此十四佛智中,八智是共聲聞,六智不共聲聞。
四五
凡已知苦之苦義,無有未知苦義故是普眼。普眼此是慧眼。依慧根之力,依勝解之義而有信根,依精勤之義而有精進根,依近住之義而有念根,依無散亂之義而有定根。
[P.32]凡已見、解、現證苦之苦義,以慧觸接,無有尚未以慧觸接苦義故是普眼,普眼此是慧根,依慧根之力,依勝解之義而有信根……乃至……依無散亂之義而有定根。
凡集之集義……乃至……滅之滅義〔……乃至……〕道之道義〔……乃至……〕義無礙解之無礙解義……乃至……法無礙解之法無礙解義〔……乃至……〕詞無礙解之詞無礙解義〔……乃至……〕辯無礙解之辯無礙解義〔……乃至……〕根上下智〔……乃至……〕有情意樂意趣智〔……乃至……〕對偶示導智〔……乃至……〕是大悲智……乃至……以意已知、見解、現證天世、魔世、梵世、沙門、婆羅門、人天生類之所見、所聞、所思、所識、所得、所求、所伺,以慧觸接,無有尚未以慧觸接之處故是普眼,普眼此是慧,依慧之力,依勝解之義而有信根……乃至……依無散亂之義而有定根。信且精勤,精勤且信,信且令近住,近住且信,信且得定,得定且信,信且了知,了知且信,精勤且令近住,近住且令精勤,精勤且得定,得[P.33]定且精勤,精勤且了知,了知且精勤,精勤且信,信且精勤,近住且令得定,得定且令近住……乃至……近住且令精勤,精勤且令近住,得定且了知,了知且得定……乃至……得定且令近住,近住且令得定,了知且令信,信且令了知……乃至……了知且得定,得定且了知。已信故精勤已,已使精勤故信已,已信故令近住已,已使近住故信已,已信故得定已,已令得定故信已,已信故了知已,已令了知故信已。已精勤故令近住已,已令近住故精勤已……乃至……已精勤故信已,已信故精勤已,已近住故得定已,已令得定故近住已……乃至……已令近住故精勤已,已令精勤故近住已,已得定故了知已,已了知故得定已……乃至……已令得定故近住已,已令近住故得定已,已了知故信已,已信故了知已……乃至……已了知故得定已,已得定故了知已。
佛眼是此佛智,佛智是此佛眼。如來以此眼觀見有情之少塵、太塵、利根、鈍根、善行相、惡行相、善受教、不受教而或者知怖畏他世之罪過或者不知怖畏他世之罪過。
四六
「少塵、太塵」者,有信人是少塵,不信人是太塵。發勤人是少塵,懈怠人是太塵。念近住人是少塵,念忘失人是太塵。得定人是少塵,不得定人是太塵。具慧人是少塵,劣慧人是太塵。
「利根、鈍根」者,有信人是利根,不信人是鈍根……乃至……具慧人是利根,劣慧人是鈍根。
「善行相、惡行相」者,有信人是善行相,不信人是惡行相……乃至……具慧人是善行相,劣慧人是惡行相。
「善受教、不受教」者,有信人是善受教,不信人是不受教……乃至……具慧人是善受教,劣慧人是不受教。
「或者知怖畏他世之罪過,或者不知怖畏他世之罪過」者,有信人知怖畏他世之罪過,不信人不知怖畏他世之罪過……乃至……具慧人知怖畏他世之罪過,劣慧人不知怖畏他世之罪過。
[P.34]「世」者,是蘊世、界世、處世、敗有世、敗生世、成有世、成生世。於世有一,一切有情依食而住。於世有二,是名與色。於世有三,是三受。於世有四,是四食。於世有五,是五取蘊。於世有六,是六內處。於世有七,是七識住。於世有八,是八世法。於世有九,是九有情住。於世有十,是十處。於世有十二,是十二處。於世有十八,是十八界。
「罪過」者,是一切煩惱罪過,一切惡行罪過,一切現行罪過,一切順有業罪過。如是而於此世於此罪過近對成猛烈怖畏想,猶如對於拔劍殺戮者。
以上依五十行相知、見、了知、通達此之五根。
大品第五 解脫論
第一誦品
圓滿因緣
[P.35]一
諸比丘!於解脫有三。如何為三?是空性解脫、無因相解脫、無願解脫。諸比丘!如是為三解脫。
復次有六十八解脫
是空性解脫、無因相解脫、無願解脫、內出離解脫、外出離解脫、俱出離四解脫、內出離隨順四解脫、外出離隨順四解脫、俱出離隨順四解脫、內出離止滅四解脫、外出離止滅四解脫、俱出離止滅四解脫、有色觀諸色解脫、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淨勝解解脫、虛空無邊處定解脫、識無邊處定解脫、無所有處定解脫、非想非非想處定解脫、想受滅定解脫、時解脫、不時解脫、順時解脫、不順時解脫、動解脫、不動解脫、世間解脫、出世間解脫、有漏解脫、無漏解脫、愛染解脫、非愛染解脫、超非愛染非愛染解脫、願解脫、無願解脫、願止滅解脫、有繫解脫、離繫[P.36]解脫、一性解脫、異性解脫、想解脫、智解脫、得清涼解脫、靜慮解脫、不取即心解脫。
二
如何是空性解脫?於此處有比丘若往蘭若,若往樹下,若往空屋,思擇「此我我所亦是空」者,於其處無作現貪是空性解脫。如是是空性解脫。
如何是無因相解脫?於此處有比丘若往阿蘭若……乃至……於其處無作因相是無因相解脫。如是是無因相解脫。
如何是無願解脫?在此處有比丘若往阿蘭若……乃至……於其處無作願是無願解脫。如是是無願解脫[1]。
如何是內出離解脫?是四靜慮。如是是內出離解脫。
如何是外出離解脫?是四無色定。如是是外出離解脫。
如何是俱出離解脫?是四聖道。如是是俱出離解脫。
三
如何是內出離四解脫?初靜慮是由〔五〕蓋出離,第二靜慮是由尋伺出離,第三靜慮是由喜出離,第四靜慮是由樂苦出離。如是是內出離四靜慮。
如何是外出離四解脫?虛空無邊處定是由色想、有對想、種種想出離,識無邊處定是由虛空無邊處想出離,無所有處定是由識無邊處想出離,非想非非想處定是由無所有處想出離。如是是外出離四解脫。
[P.37]如何是俱出離四解脫?預流道是由有身見、疑、戒禁取之見隨眠、疑隨眠出離,由其隨轉之諸煩惱與諸蘊出離,由外之一切因相出離。一來道是由麤之欲貪結、瞋結、麤之欲貪隨眠、瞋隨眠出離,由其隨轉之諸煩惱與諸蘊出離,由外之因相出離。不還道是由細之欲貪結、瞋結、細之欲貪隨眠、瞋隨眠出離,由其隨轉之諸煩惱與諸蘊出離,由外之一切因相出離。阿羅漢道是由色貪、無色貪、慢、悼舉、無明、慢隨眠、有貪隨眠、無明隨眠出離,由其隨轉之諸煩惱與諸蘊出離,由外之一切因相出離。如是是俱出離四解脫。
四
如何是內出離隨順四解脫?為獲得初靜慮故有尋、伺、喜、樂、心一境性,為獲得第三靜慮故……乃至……為獲得第三靜慮故……乃至……為獲得第四靜慮故有尋、伺、喜、樂、心一境性。如是是內出離隨順四解脫。
如何是外出離隨順四解脫?為獲得虛空無邊處定故有尋、伺、喜、樂、心一境性,為獲得識無邊處定故……乃至……為獲得無所有處定故……乃至……為獲得非想非非想處定故有尋、伺、喜、樂、心一境性。如是是外出離隨順四解脫。
如何是俱出離隨順四解脫?為獲得預流道故有無常觀、苦觀、無我觀。為獲得一來道故……乃至……為獲得不還道故……〔乃至〕……為獲得阿羅漢道故有無常觀、苦觀、無我觀。如是是俱出離隨順四解脫。
五
如何是內出離止滅四解脫?初靜慮之獲得或有異熟,第二靜慮……乃至……第[P.38]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之獲得或有異熟。如是是內出離止滅四解脫。
如何是外出離止滅四解脫?虛空無邊處定之獲得或有異熟,識無邊處定……乃至……無所有處定……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定之獲得或有異熟。如是是外出離止滅四解脫。
如何是俱出離止滅四解脫?於預流道有預流果,於一來道有一來果,於不還道有不還果,於阿羅漢道有阿羅漢果。如是是俱出離止滅四解脫。
六
如何是有色觀諸色解脫?於此處某者於內自作意青相獲得青想,如是令善決定、善考量、善持此之因相。使善決定、善考量、善持此之因相已,於外之青相近習心獲得青想。如是令善決定、善考量、善持此之因相。令善決定、善考量、善持此因相已,習修習多習。於此人生如是念:「內、外俱成此色」,如是是有色想。
於此處某者於內自作意黃相……乃至……赤相……乃至……作意白相獲得白想,如是善持此之因相……乃至……多習。於此人生如是念:「內、外俱成此色」如是是有色想。
如是是有色觀諸色解脫。
[P.39]七
如何是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於此處某者內自不作意青相,不獲得青想,於外之青相心近習獲得青想。如是善考量、善持此之因相……乃至……多習。於此之人生如是念:「內無無色而外成此色」,如是為有色想。於此處某者於內自不作意黃相……乃至……赤相……乃至……不作意白相,不獲得白想,於外之白相心近習獲得白想。如是善持此之因相……乃至……多習。於此人生如是念:「內無色而外成此色」,如是成有色想。
如是是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
八
如何是淨勝解解脫?
於此處有比丘以慈俱行之心[A4]徧滿一方而住,第二、第三、第四〔之諸方〕亦然。如是上、下、傍徧一切處以廣大、無量、無怨、無有損害之慈俱行之心悉皆徧滿世間而住,以慈已習故於有情無厭。以慈俱行之心徧滿一方……乃至……以悲已習故於有情無厭。以悲俱行之心徧滿一方……乃至……以悲已習故於有情無厭。以喜俱行之心徧滿一方……乃至……以喜已習故於有情無厭。以捨俱行之心徧滿一方……乃至……以捨已習故於有情無厭。
如是是淨勝解解脫。
九
如何是虛空無邊處定解脫?
於此處有比丘於一切之色想出過之故,於有對想之滅沒故,於不作意種種想故,入於無邊虛空具足虛空無邊處而住。此是虛空無邊處定解脫。
如何是識無邊處定解脫?
[P.40]於此處有比丘超過一切虛空無邊處入於無邊識具足識無邊處而住。此是識無邊處定解脫。
如何是無所有處定解脫?
於此處有比丘超過一切識無邊處入於無少所有具足無所有處而住。此是無所有處定解脫。
如何是非想非非想處定解脫?
於此處有比丘超過一切無所有處具足非想非非想處而住。此是非想非非想處定解脫。
如何是想受滅定解脫?
於此處有比丘超過一切非想非非想處具足想受滅而住。此是想受滅定解脫。
一〇
如何是時解脫?是四靜慮與四無色等至。此是時解脫。
如何是不時解脫?是四聖道與四沙門果與涅槃。此是不時解脫。
如何是順時解脫?是四靜慮與四無色等至。此是順時解脫。
如何是不順時解脫?是四聖道與四沙門果與涅槃。此是不順時解脫。
如何是動解脫?是四靜慮與四無色等至。此是動解脫。
如何是不動解脫。是四聖道與四沙門果與涅槃。此是不動解脫。
如何是世間解脫?是四靜慮四無色等至。此是世間解脫。
如何是出世間解脫?是四聖道與四沙門果與涅槃。此是出世間解脫。
如何是有漏解脫?是四靜慮與四無色等至。此是有漏解脫。
[P.41]如何是無漏解脫?是四聖道與四沙門果與涅槃。此是無漏解脫。
一一
如何是愛染解脫?是色所繫解脫。此是愛染解脫。
如何是非愛染解脫?是四聖道與四沙門果、涅槃。此是超非愛染非愛染解脫。
如何是願解脫?是四靜慮與四無色等至。此是願解脫。
如何是無願解脫?是四聖道與四沙門果與涅槃。此是無願解脫。
如何是願止滅解脫?或初靜慮之獲得或有異熟……乃至……或非想非非想處定之獲得或有異熟。此是願止滅解脫。
如何是有繫解脫?是四靜慮與四無色等至。此是有繫解脫。
如何是離繫解脫?是四聖道與四沙門果與涅槃。此是離繫解脫。
如何是一性解脫?是四聖道與四沙門果與涅槃。此是一性解脫。
如何是異性解脫?是四靜慮與四無色等至。此是異性解脫。
一二
如何是想解脫?
一想之解脫是十想之解脫,十想之解脫應是一想之解脫,依事之力依差別故。
「足可」者,如何而然耶?
[P.42]無常觀智由常想解脫故是想解脫。苦觀智由樂想解脫故是想解脫。無我觀智由我想解脫故是想解脫。厭惡觀智由歡喜想解脫故是想解脫。離貪觀智由貪想解脫故是想解脫。滅盡觀智由集想解脫故是想解脫。定棄觀智由執取想解脫故是想解脫。無因相觀智由因相想解脫故是想解脫。無願觀智由願想解脫故是想解脫。空性觀智由現貪想解脫故是想解脫。
如是一想之解脫是十想之解脫,十想之解脫應是一想之解脫,依事之力依差別故。
於色之無常觀智由常想解脫故是想解脫……乃至……於色之空性觀由現貪想解脫故是想解脫……乃至……於受……乃至……於想〔……乃至……〕於諸行〔……乃至……〕於識〔……乃至……〕於眼……乃至……於老死之無常觀智……乃至……於老死之空性觀智由現貪想解脫故是想解脫。
如是一想之解脫是十想之解脫,十想之解脫應是一想之解脫,依事之力依差別故。
如是是想解脫。
一三
如何是智解脫?
一智之解脫是十智之解脫,十智之解脫應是一智之解脫,依事之力依差別故。
「足可」者,如何而然?
無常觀如實智由常迷妄、無智解脫故是智解脫。苦觀如實智由樂迷妄、無智解脫故是智解脫。無我觀如實智由我迷妄、無智解脫故是智解脫。厭惡觀如實智由歡[P.43]喜迷妄、無智解脫故是智解脫。離貪觀如實智由貪迷妄、無智解脫故是智解脫。滅盡觀如實智由集迷妄、無智解脫故是智解脫。定棄觀如實智由執取迷妄、無智解脫故是智解脫。無因相觀如實智由因相迷妄、無智解脫故是智解脫。空性觀如實智由現貪迷妄、無智解脫故是智解脫。
如是一智之解脫是十智之解脫,十智之解脫應是一智之解脫,依事之力依差別故。
於色無常觀如實智由常迷妄、無智解脫故是智解脫……乃至……於色空性觀如實智由現貪迷妄、無智解脫故是智解脫……乃至……於受……乃至……於想〔……乃至……〕於諸行〔……乃至……〕於識〔……乃至……〕於眼〔……乃至……〕於老死無常觀……乃至……於老死空性觀如實智由現貪迷妄、無智解脫故是智解脫。
如是一智之解脫是十智之解脫,十之智解脫應是一智之解脫,依事之力依差別故。
如是是智解脫。
一四
如何是得清涼解脫耶?
一得清涼之解脫是十得清涼之解脫,十得清涼之解脫應是一得清涼之解脫,依事之力依差別故。
「足可」者,如何而然?
無常觀無上得清涼智由常煩熱、熱苦、憂惱解脫故是得清涼解脫。苦觀無上得清涼智由樂煩惱熱、熱苦、憂惱解脫故是得清涼解脫。無我觀無上得清涼智由我煩熱、熱苦、憂惱解脫故是得清涼解脫。厭惡觀無上得清涼智由歡喜煩熱、熱苦、憂[P.44]惱解脫故是得清涼解脫。離貪觀無上得清涼智由貪煩熱、熱苦、憂惱解脫故是得清涼解脫。滅盡觀無上得清涼智由集煩熱、熱苦、憂惱解脫故是得清涼解脫。定棄觀無上得清涼智由執取煩熱、熱苦、憂惱解脫故是得清涼解脫。無因相觀無上得清涼智由因相煩熱、熱苦、憂惱解脫故是得清涼解脫。無願觀無上得清涼智由願煩熱、熱苦、憂惱解脫故是得清涼解脫。空性觀無上得清涼智由現貪煩熱、熱苦、憂惱解脫故是得清涼解脫。
如是一得清涼之解脫,是十得清涼之解脫,十得清涼之解脫應是一得清涼之解脫,依事之力依差別故。
於色無常觀無上得清涼智由常煩熱、熱苦、憂惱解脫故是得清涼解脫……乃至……於受……乃至……於老死無常觀……乃至……於老死空性觀無上得清涼智由常煩熱、熱苦、憂惱解脫故是得清涼解脫。
如是一得清涼之解脫是十得清涼之解脫,十得清涼之解脫應是一得清涼之解脫,依事之力依差別故。
如是是得清涼解脫。
一五
如何是靜慮解脫?
出離熾然[2]故是靜慮。以燒盡欲欲故是靜慮。依熾然解脫故是靜慮解脫。依燒盡解脫故是靜慮解脫。熾然者是諸法,是燒盡散滅諸煩惱。知熾然[3]所與燒盡故是靜慮解脫。
[P.45]無瞋熾然故是靜慮。燒盡瞋故是靜慮。依熾然而解脫故是靜慮。依燒盡解脫故是靜慮解脫。熾然者是諸法,是燒盡散滅諸煩惱。知熾然與所燒盡是靜慮解脫。
光明想熾然故是靜慮。燒盡惛眠故是靜慮。無散亂熾然故是靜慮。燒盡悼舉故是靜慮。法決定熾然故是靜慮。燒盡疑故是靜慮。智熾然故是靜慮。燒盡無明故是靜慮。勝喜熾然故是靜慮。燒盡不欣善故是靜慮。初靜慮熾然故是靜慮。燒盡〔五〕蓋故是靜慮……乃至……阿羅漢道熾然故是靜慮。燒盡一切煩惱故是靜慮。依熾然解脫故是靜慮解脫。依燒盡解脫故是靜慮解脫。熾然者是諸法,是燒盡散滅諸煩惱。知熾然者與所燒盡故是靜慮解脫。
如是是靜慮解脫。
一六
如何是不取即心解脫?
一不取即心之解脫是十不取即心之解脫,十不取即心之解脫,即是一不取即心之解脫,依事之力依差別故。
「足可」者,如何而然?
無常觀智由常之取解脫故不取即心解脫。苦觀智由樂之取解脫故不取即心解脫。無我觀智由我之取解脫故不取即心解脫。厭惡觀智由歡喜之取解脫故不取即心解脫。離貪觀智由貪之取解脫故不取即心解脫。滅盡觀智由集之取解脫故不取即心解脫。定棄觀智由執取之取解脫故不取即心解脫。無因相觀智由因相之取解脫故不[P.46]取即心解脫。無願觀智由願之取解脫故不取即心解脫。空性觀智由現貪之取解脫故不取即心解脫。
如是一不取即心之解脫是十不取即心之解脫,十不取即心之解脫應是一不取即心之解脫,依事之力依差別故。
於色無常觀智由常之取解脫故不取即心解脫……乃至……於受……乃至……於老死無常觀智……乃至……於空性觀智由現貪之取解脫故不取即心解脫。
如是一不取即心之解脫是十不取即心之解脫,十不取即心之解脫應是一不取即心之解脫。依事之力依差別故。
一七
無常觀智由幾何之取解脫?苦觀智由幾何之取解脫?無我觀智由幾何之取解脫?厭惡觀智……乃至……離貪觀智……乃至……滅盡觀智〔……乃至……〕定棄觀智〔……乃至……〕無因相觀智〔……乃至……〕無願觀智〔……乃至……〕空性觀智由幾何之取解脫?
無常觀智是由三取解脫。苦觀智是由一取解脫。無我觀智是由三取解脫。厭惡觀智是由一取解脫。離貪觀智是由一取解脫。滅盡觀智是由四取解脫。定棄觀智是由四取解脫。無因相觀智是由三取解脫。無願觀智是由一取解脫。空性觀智是由三取解脫。
一八
無常觀智如何是由三取解脫?是見取、戒禁取、我論取。無常觀智如是由三取解脫。
[P.47]苦觀智如何由一取解脫?是欲取。苦觀智由此之一取解脫。
無我觀智如何由三取解脫?是見取、戒禁取、我論取。無我觀智由如是之三取解脫。
厭惡觀智如何由一取解脫?是欲取。厭惡觀智如是由一取解脫。
離貪觀智如何由一取解脫?是欲取。離貪觀智如是由一取解脫。
滅盡觀智如何由四取解脫?是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論取。滅盡觀智如是由四取解脫。
定棄觀智如何由四取解脫?是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論取。定棄觀智如是由四取解脫。
無因相觀智如何由三取解脫?是見取、戒禁取、我論取。無因相觀智如是由三取解脫。
無願觀智如何由一取解脫?是欲取。無願觀智由此之一取解脫。
空性觀智如何由三取解脫?是見取、戒禁取、我論取。空性觀智如是由三取解脫。
無常觀智、無我觀智、無因相觀智、空性觀智之四智由三取解脫。〔即〕是見取、戒禁取、我論取。
苦觀智、厭惡觀智、離貪觀智、無願觀智之四智由一取解脫。〔即〕是欲取。
[P.48]滅盡觀智、定棄觀智之二智由四取解脫,〔即〕是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論取。
如是是不取即心解脫。
第二誦品
一九
復次此三解脫門是資世間之出離。由限界周圍觀見一切諸行而於無因相界心躍進,於一切諸行為讚勵意而於無願界心躍進,由他觀見一切諸法而於空性界心躍進。此之三解脫門是資世間之出離。
二〇
由無常作意如何而近住諸行?由苦作意如何而近住諸行?由無我作意如何而近住諸行?
由無常作意由滅盡而近住諸行。由苦作意由怖畏而近住諸行。由無我作意由空而近住諸行。
如由無常作意者,於心以何為多?如由苦作意者,於心以何為多?如由無我作意者,於心以何為多?
[P.49]由無常作意者,於心多為勝解。由苦作意者,於心多為輕安,由無我作意者,於心為多明。
由無常作意而多勝解者,獲得何種之根?由苦作意而多輕安者,獲得何種之根?由無我作意而多明者,獲得何種之根?
由無常作意而多勝解者,獲得信根。由苦作意而多輕安者,獲得定根。由無我作意而多明者,獲得慧根。
二一
由無常作意而多勝解者,是何根之增上?於修習幾何之根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而為一味?依何之義而修習?誰為修習?
由苦作意而多輕安者,是何根之增上?於修習幾何之根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而為一味?依何之義而修習?誰為修習?
由無我作意而多明者,是何根之增上?於修習幾何之根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而為一味?依何之義而修習?誰為修習?
由無常作意而多勝解者,是信根增上。於修習四根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而成一味。依一味之義而修習。正行者修習,於邪行者根無修習。
[P.50]由苦作意如多輕安,是定根增上。於修習四根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而為一味。依一味之義而修習,正行者修習,於邪行者根無修習。
由無我作意而多明者,是慧根增上。於修習四根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而為一味。依一味之義而修習。正行者修習,於邪行者根無修習。
二二
由無常作意而多勝解者,是何根之增上?於修習幾何之根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而為一味?於通達時,是何根之增上?於通達幾何之根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而為一味?依何之義而修習?依何之義而通達?
由苦作意而多輕安者,是何根之增上?於修習幾何之根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而為一味?於通達時,是何根之增上?於通達幾何之根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而為一味?依何之義而修習?依何之義而通達?
由無我作意而多明者,是何根之增上?於修習幾何之根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而為一味?於通達時,是何根之增上?於通達幾何之根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而為一味?依何之義而修習?依何之義而通達?
[P.51]由無常作意而多勝解者,是信根增上。於修習四根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於通達時,是慧根增上。於通達四根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而為一味。依一味之義而修習。依見之義而通達。如是而修習,修習而通達。
由苦作意而多輕安者,是定根增上。於修習四根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於通達時,是慧根增上。於通達四根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而為一味。依一味之義而修習。依見之義而通達。如是而修習,修習而通達。
由無我作意而多明者,是慧根增上。於修習四根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於通達時,是慧根增上。於通達四根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而為一味。依一味之義而修習。依見之義而通達。如是通達而修習,修習而通達。
二三
由無常作意者,何根是甚大?依何根之甚大而信解[1]?
由苦作意者,何根是甚大?依何根之甚大而身證?
由無我作意者,何根是甚大?依何根之甚大而見至?
[P.52]由無常作意者,信根甚大。依信根之甚大而信解。
由苦作意者,定根甚大。依定根之甚大而身證。
由無我作意者,慧根甚大。依慧根之甚大而見至。
二四
信而令勝解是信解。依已觸而現證是身證。依已見而至是見至。信而勝解是信解也。於前觸智觸,於後現證滅盡、涅槃是身證。了知令觸接、現證、識、見、知「諸行是苦,滅盡是樂」為見至。此之信解人、身證人、見至人之三種人信解而身證,且應見至,依事之力依差別故。
「足可」者,如何而然?
如由無常作意者,信根甚大,依信根之甚大而信解。由苦作意者,信根甚大,依信根之甚大而信解。由無我作意者,信根甚大,依信根之甚大而信解。如是而此三種人依信根之力而信解。由苦作意者,定根甚大,依定根之甚大而身證。由無我作意者,定根甚大,依定根之甚大而身證。由無常作意者,定根甚大,依定根之甚大而身證。
如是而此三種人依定根之力而身證。
[P.53]由無我作意者,慧根甚大,依慧根之甚大而見至。由無常作意者,慧根甚大,依慧根之甚大而見至。由苦作意者,慧根甚大,依慧根之甚大而見至。
如是而此三種人依慧根之力而見至。此之信解人、身證人、見至人之三種人信解而身證,且應為見至,依事之力依差別故。
有此信解人、身證人、見至人之三種人,信解人、身證人與見至人應為各異。
「足可」者,如何而然?
由無常作意者,信根甚大,依信根之甚大而信解。由苦作意定根甚大,依定根甚大而身證。由無我作意者,慧根甚大,依慧根之甚大而見至。
此信解人、身證人、見至人之三種人,信解而身證,且應為見至,依事之力依差別故。而信解人、身證人亦應為各異。
二五
由無常作意者,信根甚大,依信根之甚大而獲得預流道。故名為隨信行者。四根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依信根之力有四根之修習。凡依信根之力獲得預流道者,悉皆是此隨信行者。
由無常作意者,信根甚大,依信根之甚大而現證預流果。故名為信解者。四根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依信根之力已修習、善修習四根。凡依信[P.54]根之力而獲得預流果者,悉皆是此隨信行者。
由無常作意者,信根甚大,依信根之甚大而獲得一來道……乃至……現證一來果〔……乃至……〕獲得不還道〔……乃至……〕現證不還果〔……乃至……〕獲得阿羅漢道〔……乃至……〕現證阿羅漢果。故名為信解者。四根是同類……乃至……相應緣。依信根之力已修習、善修習四根。凡依信根之力而現證阿羅漢性者,悉皆是此信解者。
二六
由苦作意者,定根甚大,依定根之甚大而獲得預流道。故名為身證者。四根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依信根之力有四根之修習。凡依定根之力獲得預流道者,悉皆是此身證者。
由苦作意者,定根甚大,依定根之甚大而現證預流果……乃至……獲得一來道〔……乃至……〕現證一來果〔……乃至……〕獲得不還道〔……乃至……〕現證不還果〔……乃至……〕獲得阿羅漢道〔……乃至……〕現證阿羅漢果。故名為身證者。四根是同類……乃至……相應緣。依定根之力已修習、善修習四根。凡依定根之力現證阿羅漢性者,悉皆是此身證者。
二七
由無我作意者,慧根甚大,依慧根之甚大而獲得預流道。故名為隨法行者。四根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依慧根之力有四根之修習。凡依慧根[P.55]之力而獲得預流道者,悉皆是此隨法行者。
由無我作意者,慧根甚大,依慧根之甚大而現證預流果。故名為見至者。四根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依慧根之力已修習、善修習四根。凡依慧根之力而現證預流果者,悉皆是此見至者。
依無我作意者,慧根甚大,依慧根之甚大而獲得一來道……乃至……現證一來果〔……乃至……〕獲得不還道〔……乃至……〕現證不還果〔……乃至……〕獲阿羅漢道〔……乃至……〕現證阿羅漢果。故名為見至者。四根是同類……乃至……相應緣。依慧根之力已修習、善修習四根。凡依慧根之力而現證阿羅漢性者,悉皆是此見至者。
二八
凡已修習出離或現修習,或將修習者,已證得,或現證得,或將證得者,已得,或現得,或將得者,已獲得,或現獲得,或將獲得者,已通達,或現通達,或將通達者,已現證,或現現證,或將現證者,已觸接,或現觸接,或將觸接者,已得自在,或現得,或將得者,已得究竟,或現得,或將得者,已得無畏,或現得,或將得者,悉皆依此信根之力而信解、依定根之力而身證、依慧根之力而見至。
二九
凡已修習無瞋……乃至……光明想〔……乃至……〕無散亂〔……乃至……〕法決定〔……乃至……〕智〔……乃至……〕勝喜〔……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虛空無邊處定(……乃至……)識無邊處定〔……乃至……〕無所有處[P.56]定〔……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定〔……乃至……〕無常觀〔……乃至……〕苦觀〔……乃至……〕無我觀〔……乃至……〕厭惡觀〔……乃至……〕離貪觀〔……乃至……〕滅盡觀〔……乃至……〕定棄觀〔……乃至……〕盡觀〔……乃至……〕衰觀〔……乃至……〕變壞觀〔……乃至……〕無因相觀〔……乃至……〕無願觀〔……乃至……〕增上慧法正觀〔……乃至……〕如實智見〔……乃至……〕過患觀〔……乃至……〕簡擇觀〔……乃至……〕退轉觀〔……乃至……〕預流道〔……乃至……〕一來道〔……乃至……〕不還道〔……乃至……〕阿羅漢道〔……乃至……〕四念處〔……乃至……〕四正勤〔……乃至……〕四神足〔……乃至……〕五根〔……乃至……〕五力〔……乃至……〕七覺支〔……乃至……〕八支聖道〔……乃至……〕已修習八解脫,或現修習,或將修習者,已證得,或現證得,或將證得者,已得,或現得,或將得者,已獲得,或現獲得,或將獲得者,已通達,或現通達,或將通達者,已現證,或現現證,或將現證者,已觸接,或現觸接,或將觸接者,已得自在,或現得,或將得者,已得究竟,或現得,或將得者,已得無畏,或現得,或將得者,悉皆依此信根之力而信解、依定根之力而身證、依慧根之力而見至。
三〇
凡已得四無礙解,或現得,或將得者……乃至……悉皆依此信根之力而信解、依定根之力而身證、依慧根之力而見至。
凡已通達三明,或現通達,或將通達者……乃至……悉皆依此信根之力而信解、依定根之力而身證、依慧根之力而見至。
凡已學三學,或現學,或將學者,已現證,或現現證,或將現證者……乃至……悉皆依此信根之力而信解、依定根之力而身證、依慧根之力而見至。
[P.57]凡徧知苦,斷集,現證滅,修習道者,悉皆依此信根之力而信解、依定根之力而身證、依慧根之力而見至。
三一
依幾何之行相有〔聖〕諦之通達?依幾何之行相通達〔聖〕諦?
依四行相〔聖〕諦通達。依四行相通達〔聖〕諦。
徧智通達苦諦而通達。斷通達集諦而通達。現證通達滅諦而通達。修習通達道諦而通達。
如是依四行相有〔聖〕諦之通達。如是依四行相通達〔聖〕諦者,依信根之力而信解,依定根之力而身證,依慧根之力而見至。
依幾何之行相有〔聖〕諦之通達?依幾何之行相通達〔聖〕諦?
依九行相有〔聖〕諦之通達。依九行相通達聖諦。
徧智通達苦諦而通達。斷通達集諦而通達。現證通達滅諦而通達。修習通達道諦而通達。即有一切諸法之通智、通達,有一切諸行之徧智、通達,有一切不善之斷通達,有四道之修習通達,有滅盡之現證通達。
如是依九行相有〔聖〕諦通達。如是依九行相通達〔聖〕諦,依信根之力而信解、依定根之力而身證,依慧根之力而見至。
第三誦品
[P.58]三二
由無常作意如何而近住諸行?由苦作意如何而近住諸行?由無我作意如何而近住諸行?
由無常作意由滅盡近住諸行。由苦作意而由怖畏近住諸行。由無我作意而由空性近住諸行。
由無常作意者,於心以何多為?由苦作意者,於心以何多為?由無我作意者,於心以何多為?
由無常作意者,於心以勝解而多為。由苦作意者,於心以輕安而多為。由無我作意者,於心以明而多為。
由無常作意而多勝解者,獲得何種之解脫?由苦作意而多輕安者,獲得何種之解脫?由無我作意而多明者,獲得何種之解脫?
由無常作意而多勝解者,獲得無因相解脫。由苦作意而多輕安者,獲得無願解脫。由無我作意而多明者,獲得空性解脫。
三三
由無常作意而多勝解者,是何種之解脫增上?於修習幾何之解脫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而為一味。依何之義而修習?誰為修習?
由苦作意而多輕安者,是何種之解脫增上?於修習幾何之解脫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而為一味?依何之義而修習?誰為修習?
[P.59]由無我作意而多明者,是何種之解脫增上?於修習幾何之解脫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而為一味?依何之義而修習?誰為修習?
由無常作意而多勝解者,是無因相解脫增上。於修習二解脫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而為一味。依一味之義而修習。正行者修習,於邪行者無解脫之修習。
由苦作意而多輕安者,是無願解脫增上。於修習二解脫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而為一味。依一味之義而修習。正行者修習,於邪行者無解脫之修習。
由無我作意而多明者,是空性解脫增上。於修習二解脫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而為一味。依一味之義而修習。正行者修習,於邪行者無解脫之修習。
三四
由無常作意而多勝解者,是何種解脫之增上?於修習幾何之解脫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而為一味?於通達時何種解脫之增上。於通達幾何之解脫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而為一味?依何之義而修習?依何之義而為通達?
由苦作意而多輕安者,是何種解脫之增上?於修習幾何之解脫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而為一味。於通達時何種解脫之增上?於通達幾何之解脫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而為一味?依何之義而修習?依何之義而通達?
[P.60]由無我作意而多明者,是何種解脫之增上?於修習幾何之解脫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而為一味?於通達時何種解脫之增上?於通達幾何之解脫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而為一味?依何之義而修習?依何之義而通達?
由無常作意而多勝解者,是無因相解脫增上。於修習二解脫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而為一味。於通達時乃無因相解脫增上。於通達二解脫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而為一味。依一味之義而修習。依見之義而通達。如是通達而修習,修習而通達。
由苦作意而多輕安者,是無願解脫增上。於修習二解脫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而為一味。於通達時乃無願解脫增上。於通達二解脫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而為一味。依一味之義而修習。依見之義而通達。如是通達而修習,修習而通達。
由無我作意而多明者,是空性解脫增上。於修習二解脫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而為一味。於通達時乃空性解脫增上。於通達二解脫是同類、〔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而為一味。依一味之義而修習。依見之義而通達。如是通達而修習,修習而通達。
三五
由無常作意者,是何種之解脫甚大?依何種之解脫甚大而信解?
[P.61]由苦作意者,乃何種之解脫甚大?依何種之解脫甚大而身證?
由無我作意者,乃何種之解脫甚大?依何種之解脫甚大而見至?
由無常作意者,乃無因相解脫甚大。依無因相解脫之甚大而信解。
由苦作意者,乃無願解脫甚大。依無願解脫甚大而身證。
由無我作意者,乃空性解脫甚大。依空性解脫之甚大而見至。
三六
信而勝解是信解。依已觸而現證是身證。依已見而至是見至。信而勝解是信解。於前觸智觸,於後現證滅盡、涅槃是身證。了知令觸接現證、識、見、知「諸行是苦,滅盡是樂」乃為見至。
凡已修習出離,或現修習,或將修習者……乃至……悉皆此依無因相解脫之力而信解、依無願解脫之力而身證、依空性解脫之力而見至。
凡已修習無瞋……乃至……光明想〔……乃至……〕無散亂……乃至……凡徧知苦,斷集,現證滅,修習道者,悉皆依無因相解脫之力而信解、依無願解脫之力而身證、依空性解脫之力而見至。
三七
依幾何之行相有〔聖〕諦之通達?依幾何之行相而通達〔聖〕諦?
依四行相有〔聖〕諦之通達。依四行相而通達〔聖〕諦。
[P.62]徧智通達苦諦而通達。通達集諦而通達。現證通達滅諦而通達。修習通達道諦而通達。
如是依四行相有〔聖〕諦之通達。如是依四行相而通達〔聖〕諦,依無因相解脫之力而信解,依無願解脫之力而身證,依空性解脫之力而見至。
依幾何之行相有〔聖〕諦之通達。依幾何之行相而通達聖諦。
依九行相有〔聖〕諦之通達。依九行相而通達聖諦。
徧智通達苦諦而通達。斷通達集諦而通達。……乃至……有滅盡現證之通達。
如是依九行相有〔聖〕諦之通達。如是依九行相而通達〔聖〕諦者,依無因相解脫之力而信解,依無願解脫之力而身證,依空性解脫之力而見至。
三八
由無常作意而如實知見如何之法?如何而為正見?如何隨行此而由無常善見一切諸行?於何處斷疑惑?
由苦作意而如實知見如何之法?如何而正見?如何隨行此而由苦善見一切諸行。於何處斷疑惑?
由無我作意而如實知見如何之法?如何而正見?如何隨行此而由無我善見一切諸行?於何處斷疑惑?
由無常作意而如實知見因相。於此之故名為正見。如是隨行此而由無常善見一切諸行。於此處斷疑惑。
[P.63]由苦作意而如實知見流轉。於此之故名為正見。如是隨行此而由苦善見一切諸行。於此處斷疑惑。
由無我作意而如實知見因相與流轉。於此之故名為正見。如是隨行此而由無我善見一切諸行。於此處斷疑惑。
如實智、正見與斷惑之〔三〕法是異義而異文?或同義而唯文異?如實智、正見與斷惑之〔三〕法同義而唯文異。
三九
由無常作意而何者近住於怖畏?由苦作意而何者近住於怖畏?由無我作意而何者近住於怖畏?
由無常作意而因相近住於怖畏。由苦作意而流轉近住於怖畏。由無我作意而因相、流轉近住於怖畏。
怖畏近住之慧、過患之智與厭惡之〔三〕法是異義而異文?或同義而唯文異?怖畏近住之慧、過患之智與厭惡之〔三〕法是同義而唯文異。
無我觀、空性觀之〔二〕法是異義而異文?或同義而唯文異?無我觀、空性觀之〔二〕法是同義而唯文異。
四〇
由無常作意如何簡擇而智生?由苦作意如何簡擇而智生。由無我作意如何簡擇而智生?
[P.64]由無常作意簡擇因相而智生。由苦作意簡擇流轉而智生。由無我作意簡擇因相、流轉而智生。
欲解脫、簡擇觀與行捨之〔三〕法是異義而異文?或同義而唯文異?欲解脫、簡擇觀、行捨之〔三〕法是同義而唯文異。
由無常作意由何處心出離,於何處心躍進?
由苦作意由何處心出離,於何處心躍進?
由無我作意由何處心出離,於何處心躍進?
由無常作意由因相心出離,於無因相心躍進。
由苦作意由流轉心出離,於不轉心躍進。
由無我作意由因相、流轉心出離,於無因相、不轉之滅盡涅槃界心躍進。
外出離退轉之慧、種姓地法之〔二〕法是異義而異文?或同義而唯文異?外出離退轉之慧、種姓地法之〔二〕法是同義而唯文異。
由無常作意依何解脫而解脫?由苦作意依何解脫而解脫?由無我作意依何解脫而解脫。
由無常作意依無因相解脫而解脫。由苦作意依無願解脫而解脫。由無我作意依空性解脫而解脫。
[P.65]俱出離退轉之慧、道智之〔二〕法是異義而異文?或同義而唯文異?俱出離退轉之慧、道智之〔二〕法是同義而唯文異。
四一
依幾何之行相而三解脫有於異剎那,依幾何之行相而三解脫有於同剎那?
依四行相而三解脫有於異剎那。依七行相而三解脫有於同剎那。
如何依四行相而三解脫有於異剎那?依增上之義、攝持之義、引發之義、出離之義。
如何而依增上之義而三解脫有於異剎那?
由無常作意者,乃無因相解脫增上。由苦作意者,乃無願解脫增上。如由無我作意者,乃空性解脫增上。
如是而依增上之義三解脫有於異剎那。
如何而依攝持之義三解脫有於異剎那?
由無常作意者,乃依無因相解脫之力攝持心。由苦作意者,乃依無願解脫之力攝持心。由無我作意者,乃依空性解脫之力攝持心。
如是而依攝持之義三解脫有於異剎那。
由無常作意者,乃依無因相解脫之力引發心。由苦作意者,乃依無願解脫之力引發心。由我作意者,乃依空性解脫之力引發心。
如是而依引發之義三解脫有於異剎那。
如何而依出離之義三解脫有於異剎那?
[P.66]由無常作意者,乃依無因相解脫之力出離到達滅盡、涅槃。由苦作意者,乃依無願解脫之力出離到達滅盡、涅槃。由無我作意者,乃依空性解脫之力出離到達滅盡、涅槃。
如是而依出離之義三解脫有於異剎那。
如是依四行相三解脫有於異剎那。
四二
依如何七行相三解脫有於同剎那?依總攝之義、證得之義、獲得之義、通達之義、現證之義、觸接之義、現觀之義。
如何而總攝之義、證得之義、獲得之義、通達之義、現證之義、觸接之義、現觀之義三解脫有於同剎那?
由無常作意者,乃由因相解脫故無因相解脫。若解脫即無願故是無願解脫。若無願即空故是空性解脫。若空即因相乃是無因相故是無因相解脫。
如是而依總攝之義、證得之義、獲得之義、通達之義、現證之義、觸接之義、現觀之義三解脫有於同剎那。
由苦作意者,乃由願解脫故是無願解脫。若無願即空故是空性解脫。若空即因相是無因相故是無因相解脫。因相如成無因相,即無願故是無願解脫。
如是而依總攝之義、證得之義、獲得之義、通達之義、現證之義、觸接之義、現觀之義三解脫有於同剎那。
[P.67]由無我作意者,乃由現貪解脫故是空性解脫。空者即因相成無因相故是無因相解脫。因相若成無因相,即無願故是無願解脫。如無願即空故是空性解脫。
如是而依總攝之義、證得之義、獲得之義、通達之義、現證之義、觸接之義、現觀之義三解脫有於同剎那。
如是依七行相三解脫有於同剎那。
四三
有解脫,有門,有解脫門,有達解脫,有順解脫,有解脫退轉,有解脫修習,有解脫止滅。
如何解脫?是空性解脫,無因相解脫,無願解脫。
如何是空性解脫?
無常觀智由常現貪解脫故是空性解脫,苦觀智由樂現貪解脫故是空性解脫,無我觀智由我現貪解脫故是空性解脫,厭惡觀智由歡喜現貪解脫故是空性解脫,離貪觀智由貪欲現貪解脫故是空性解脫,滅盡觀智由集現貪解脫故是空性解脫。定棄觀智由執取現貪解脫故是空性解脫,無因相觀智由因相現貪解脫故是空性觀智,無願觀智由願現貪解脫故是空性解脫,空性觀智由一切現貪解脫故是空性觀智。
於色無常觀智由常現貪解脫故是空性解脫。……乃至……於色空性觀智由一切現貪解脫故是空性解脫。於受……乃至……於想〔……乃至……〕於諸行〔……乃至……〕於識〔……乃至……〕於眼〔……乃至……〕於老死無常觀智由常現貪解脫故是空性解脫……乃至……於老死空性觀智由一切現貪解脫故是空性解脫。
[P.68]如是是空性解脫。
四四
如何是無因相解脫?
無常觀智由常因相解脫故是無因相解脫。苦觀智由樂因相解脫故是無因相解脫。無我觀智由我因相解脫故是無因相解脫。厭惡觀智由歡喜因相解脫故是無因相解脫。離貪觀智由貪欲因相解脫故是無因相解脫。滅盡觀智由集因相解脫故是無因相解脫。定棄觀智由執取因相解脫故是無因相解脫。無因相觀智由一切因相解脫故是無因相解脫。無願觀智由願因相解脫故是無因相解脫。空性觀智由現貪因相解脫故是無因相解脫。
於色無常觀智由常因相解脫故是無因相解脫……乃至……於色無因相觀智由一切因相解脫故是無因相解脫。於色無願觀智由願因相解脫故是無因相解脫。於色空性觀智由現貪因相解脫故是無因相解脫。於受……乃至……於想〔……乃至……〕於諸行〔……乃至……〕於識〔……乃至……〕於眼……乃至……於老死無常觀智由常因相解脫故是無因相解脫……乃至……於老死無因相觀智由一切因相解脫故是無因相解脫。於老死無願觀智由願因相解脫故是無因相解脫。於老死空性觀智由現貪因相解脫故是無因相解脫。
如是是無因相解脫。
四五
如何是無願解脫?
[P.69]無常觀智由常願解脫故是無願解脫。苦觀智由樂願解脫故是無願解脫。無我觀智由我願解脫故是無願解脫。厭惡觀智由歡喜願解脫故是無願解脫。離貪觀智由貪欲願解脫故是無願解脫。滅盡觀智由集願解脫故是無願解脫。定棄觀智由執取願解脫故是無願解脫。無因相觀智由因相願[1]解脫故是無願解脫。無願觀智由一切願解脫故是無願解脫。空性觀智由現貪願解脫故是無願解脫。
於色無常觀智由常願解脫故是無願解脫……乃至……於色無因相觀智由因相願解脫故是無願解脫。於色無願觀智由一切願解脫故是無願解脫。於色空性觀智由現貪願解脫故是無願解脫。於受……乃至……於想〔……乃至……〕於諸行〔……乃至……〕於識〔……乃至……〕於眼……乃至……於老死無常觀智由常願解脫故是無願解脫……乃至……於老死無因相觀智由因相願解脫故是無願解脫。於老死無願觀智由一切願解脫故是無願解脫。於老死空性觀智由現貪願解脫故是無願解脫。
如是[2]是無願解脫。
如以上是解脫。
四六
如何是門?凡於此處生而無呵責,是善覺分之諸法,此是門。
如何是解脫門?如是諸法所緣之滅盡、涅槃。此是解脫門。
如何是違解脫?三不善根是違解脫。三惡行是違解脫。而一切之不善法是違解脫。此是違解脫。
[P.70]如何是順解脫?三善根是順解脫。三善行是順解脫。而一切之善法是順解脫。此為順解脫。
四七
如何是解脫退轉?是想退轉、思退轉、心退轉、智退轉、解脫退轉、諦退轉。
想而退轉是想退轉。思而退轉是思退轉。了知而退轉是心退轉。作智而退轉是智退轉。最捨退轉是解脫退轉。依如義而退轉是諦退轉。
凡有想退轉者即有思退轉,有思退轉者即有想退轉。有想退轉、思退轉者即有心退轉,如有心退轉者即有想退轉、思退轉。有想退轉、思退轉、心退轉者即有智退轉,有智退轉者即有想退轉、思退轉、心退轉。有想退轉、思退轉、心退轉、智退轉者即有解脫退轉,有解脫退轉者即有想退轉、思退轉、心退轉、智退轉。有想退轉、思退轉、心退轉、智退轉、解脫退轉者,即有諦退轉。如有諦退轉者即有想退轉、思退轉、心退轉、智退轉、解脫退轉。
如是是解脫退轉。
四八
如何是解脫修習?初靜慮之習、修習、多作,第二靜慮之習、修習、多作,第三靜慮之習、修習、多作,第四靜慮之習、修習、多作,虛空無邊處定之習、修習、多作,識無邊處定之習……乃至……無所有處定之習……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定之習、修習、多作,預流道之習、修習、多作,一來道之習……乃至……不還[P.71]道之習……乃至……阿羅漢道之習、修習、多作。此是解脫修習。
如何是解脫止滅?初靜慮之獲得或異熟,第二靜慮之獲得或異熟,第三靜慮之獲得或異熟,第四靜慮之獲得或異熟,虛空無邊處定之……乃至……識無邊處定之……乃至……無所有處定之……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定之獲得或異熟,預流道之預流果,一來道之一來果,不還道之不還果,阿羅漢道之阿羅漢果。此是解脫止滅。
大品第六 趣論
[P.72]一
得趣與智相應時,以幾何之因為緣而有生?大剎帝利、大婆羅門、大長者、欲纏之諸天與智相應時,以幾何之因為緣而有生?於色纏之諸天以幾何之因為緣而有生?於無色纏之諸天以幾何之因為緣而有生?
得趣與智相應時,以八因為緣而有生。大剎帝利、大婆羅門、大長者、欲纏之諸天與智相應時,以八因為緣而有生。色纏之諸天以八因為緣而有生。無色纏之諸天以八因為緣而生。
二
得趣與智相應時,幾何之八因為緣而有生?於善業之勢速剎那[1]有三善因於此剎那生是思之俱生緣。故謂以善根為緣而有行。於欣求之剎那有二不善因於此剎那生是思之俱生緣。故謂不善根為緣而有行。於結生之剎那有三無記因此剎那生是思之俱生緣。故謂名色為緣而有識,以識為緣而有名色。
[P.73]於結生之剎那五蘊是俱生緣、互緣、依緣、不相應緣。於結生之剎那四大是俱生緣、互緣、依緣、不相應緣。於結生之剎那三命行是俱生緣、互緣、依緣、不相應緣。於結生之剎那名色是俱生緣、互緣、依緣、不相應緣。於結生之剎那如是十四法是俱生緣、互緣、依緣、不相應緣。
於結生之剎那四無色蘊是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於結生之剎那五根是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於結生之剎那三因是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於結生之剎那名色是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於結生之剎那如是十四法是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
於結生之剎那如是二十八法是俱生緣、互緣、依緣、不相應緣。
得趣而與智相應時,以此之八因為緣而有生。
三
大剎帝利、大婆羅門、大長者、欲纏之諸天與智相應時,如何有八因為緣而生?於善業之勢速剎那有三善因於此之剎那生是思之俱生緣。故謂善根為緣而有行。於欣求之剎那有二不善因於此剎那生是思之俱生緣。故謂不善根為緣而有行。於結生[P.74]之剎那有三無記因於此之剎那生是思之俱生緣。故謂名色為緣而有識,以識為緣而有名色。
於結生之剎那五蘊是俱生緣、互緣、依緣、不相應緣。於結生之剎那四大是俱生緣、互緣、依緣、不相應緣。於結生之剎那三命行是為俱生緣、互緣、依緣、不相應緣。於結生之剎那名色是為俱生緣、互緣、依緣、不相應緣。於結生之剎那如是十四法是俱生緣、互緣、依緣、不相應緣。
於結生之剎那四無色蘊是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於結生之剎那五根是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於結生之剎那三因是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於結生之剎那名色是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於結生之剎那如是十四法是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
於結生之剎那如是二十八法是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
大剎帝利、大婆羅門、大長者、欲纏之諸天與智相應時,以此八因為緣而有生。
四
於色纏之諸天以如何八因為緣而有生?
於善業之勢速剎那有三善因……乃至……於色纏之諸天以此八因為緣而有生。
[P.75]於無色纏之諸天以如何八因為緣而有生?於善業之勢速剎那有三善因於此剎那生是思之俱生緣。故謂善根為緣而有行。於欣求之剎那有二不善因於此剎那生是思之俱生緣。故謂不善根為緣而有行。於結生之剎那有三無記因於此之剎那生是思之俱生緣。故謂名色為緣而有識,以識為緣而有名色。
於結生之剎那四無色蘊是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於結生之剎那五根是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於結生之剎那三因是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於結生之剎那名色是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於結生之剎那如是十四法是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
於結生之剎那如是二十八法是俱生緣、互緣、依緣、不相應緣。
於無色纏之諸天以此八因為緣而有生。
五
得趣與智不相應時,以幾何之因為緣而有生?大剎帝利、大婆羅門、大長者、欲纏之諸天與智不相應時以幾何之因為緣而有生?於色纏之諸天以幾何之因為緣而有生?於無色纏之諸天以幾何之因為緣而有生?
得趣與智不相應時,以六因為緣而有生。大剎帝利、大婆羅門、大長者、欲纏[P.76]之諸天與智不相應時,以六因為緣而有生。於色纏之諸天以六因為緣而有生。於無色纏之諸天以六因為緣而有生。
六
得趣與智不相應時,何六因為緣而有生?於善業之勢速剎那有二善因於此剎那生是思之俱生緣。故謂以善根為緣而有行。於欣求之剎那有二不善因於此之剎那生是思之俱生緣。故謂以不善根為緣而有行。於結生之剎那有二無記因於此剎那生是思之俱生緣。故謂以名色為緣而有識,以識為緣而有名色。
於結生之剎那五蘊是俱生緣、互緣、依緣、不相應緣。於結生之剎那四大是俱生緣、互緣、依緣、不相應緣。於結生之剎那三命行是俱生緣、互緣、依緣、不相應緣。於結生之剎那名色是俱生緣、互緣、依緣、不相應緣。於結生之剎那如是十四法是俱生緣、互緣、依緣、不相應緣。
於結生之剎那四無色蘊[2]是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於結生之剎那四根是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於結生之剎那二因是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於結生之剎那名色是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於結生之剎那如是十二法是俱生緣、互緣、依緣、相應緣。
[P.77]於結生之剎那如是二十六法是俱生緣、互緣、依緣、不相應緣。
得趣與智不相應時,此之六因為緣而有生。
大剎帝利、大婆羅門、大長者、欲纏之諸天與智不相應時,如何以六因為緣而有生?於善業之勢速剎那有二善因於此之剎那生是思之俱生緣。故謂以善根為緣而有行……乃至……大剎帝利、大婆羅門、大長者、欲纏之諸天與智不相應時,謂以此六因為緣而有生[3]。
大品第七 業論
[P.78]一
先有業已有業異熟,先有業未有業異熟,先有業於現有業異熟,先有業於現無有業異熟,先有業於後應有業異熟,先有業於後應無業異熟。現有業於現有業異熟,現有業於現無業異熟,現有業於後應有業異熟,現有業於後應無業異熟。後有業應有業異熟,後有業應無業異熟。
先有善業已有善業異熟,先有善業而未有善業異熟,先有善業而現有善業有異熟,先有善業而現有無善業異熟,先有善業而後應有善業異熟,先有善業而後應無善業異熟。現有善業而現有善業異熟,現有善業而現無善業異熟,現有善業而後應有善業異熟,現有善業而後應無善業異熟。而後應有善業應有善業異熟,而後應有善業應無善業異熟。
先有不善業已有不善業異熟,先有不善業而未有不善業異熟,先有不善業而現有不善業異熟,先有不善業而現無不善業異熟,先有不善業而後應有不善業異熟,[P.79]先有不善業而後應無不善業異熟,現有不善業而現有不善業異熟,現有不善業而現無有不善業異熟事,現有不善業而後應有不善業異熟,現有不善業而後不應有不善業異熟。於後有不善業應有不善業異熟,於後應有不善業有不應有不善業異熟。
二
先有呵責業……乃至……先無有呵責業……乃至……先有黑業……乃至……先有白業……乃至……先有與樂果業……乃至……先有與苦果業……乃至……先有受樂異熟業……乃至……先有受苦異熟業,已有受苦異熟業之異熟,先有受苦異熟業而未有受苦異熟業之異熟,先有受苦異熟業而現有受苦異熟業之異熟,先有受苦異熟業而現無有受苦異熟業之異熟,先有受苦異熟業而後應有受苦異熟業之異熟,先有受苦異熟業而後應無有受苦異熟業之異熟,現有受苦異熟業而現有受苦異熟業之異熟,現有受苦異熟業而現無有受苦異熟業之異熟,現有受苦異熟業而後應有受苦異熟業之異熟,現有受苦異熟業而後不應有受苦異熟業之異熟。後有受苦異熟業而應有受苦異熟業之異熟,後有受苦異熟業而應無受苦異熟業之異熟。
大品第八 顛倒論
圓滿因緣
[P.80]一
諸比丘!有四種之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如何為四?
諸比丘!有於無常為常而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諸比丘!有於苦為樂而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諸比丘!於無我為有我而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諸比丘!於不淨為淨而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
諸比丘!如是有四種之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
二
諸比丘!有如是四種之想不顛倒、心不顛倒、見不顛倒。如何為四?
諸比丘!有於無常為無常是想不顛倒、心不顛倒、見不顛倒,諸比丘!於苦為苦是想不顛倒、心不顛倒、見不顛倒。諸比丘!於無我為無我是想不顛倒、心不顛倒、見不顛倒,諸比丘!於不淨為不淨是想不顛倒、心不顛倒、見不顛倒。
諸比丘!如是是四之想不顛倒、心不顛倒、見不顛倒。
如是四顛倒於具見人已斷、永斷。一分已斷而一分未斷。於無常為常而為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是已斷。於苦樂想生、心生亦見顛倒已斷。於無我為有我是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已斷。於不淨為淨而想生、心生,亦是見顛倒已斷。
於二事六顛倒已斷。於二事二顛倒已斷,四顛倒為未斷。於四事八顛倒已斷,四顛倒未斷也。
大品第九 道論
[P.82]一
道者,依何之義而為道?
於預流道之剎那,正見依見之義,斷邪見是道而亦是因,持俱生之諸法是道而亦是因,永盡諸煩惱是道而亦是因,通達初淨是道而亦是因,攝持心是道而亦是因,清淨心是道而亦是因,殊勝證得之道而亦是因,上通達是道而亦是因,〔聖〕諦現觀之道而亦是因,令住於滅之道而亦是因。依現前解[1]之義正思惟斷邪思惟是道而亦是因,持俱生之諸法是道而亦是因,永盡諸煩惱是道而亦是因,通達初淨之道而亦是因,攝持心是道而亦是因,清淨心是道而亦是因,殊勝證之道而亦是因,上通達[P.83]之道而亦是因,〔聖〕諦現觀之道而亦是因,令住於滅之道而亦是因。依攝受之義正語斷邪語是道而亦是因,持俱生之諸法是道而亦是因,永盡諸煩惱是道而亦是因,通達初淨之道而亦是因,攝持心是道而亦是因,清淨心是道而亦是因,殊勝證得之道而亦是因,上通達之道而亦是因,〔聖〕諦現觀之道而亦是因,令住於滅之道而亦是因。依等起之義正業斷邪業是道而亦是因,持俱生之諸法是道而亦是因,永盡諸煩惱是道而亦是因,通達初淨之道而亦是因,攝持心是道而亦是因,清淨心是道而亦是因,殊勝證得之道而亦是因,上通達之道而亦是因,〔聖〕諦現觀之道而亦是因,令住於滅之道而亦是因。依清淨之義正命斷邪命是道而亦是因……乃至……依精勤之義正精進斷邪精進是道而亦是因……乃至……依近住之義正念斷邪念是道而亦是因……乃至……依無散亂之義正定斷邪定是道而亦是因,持俱生之諸法是道而亦是因,永盡諸煩惱是道而亦是因,通達初淨之道而亦是因,攝持心是道而亦是因,清淨心是道而亦是因,殊勝證得之道而亦是因,上通達之道而亦是因,〔聖〕諦現觀之道而亦是因,令住於滅之道而亦是因。
二
於一來道之剎那依見之義正見……乃至……依無散亂之義正定斷麤之欲貪結、瞋結、麤之欲貪隨眠、貪隨眠是道而亦是因,持俱生之諸法是道而亦是因,永斷諸煩惱是道而亦是因,通達初淨是道而亦是因,攝持心是道而亦是因,清淨心是道而亦是因,殊勝證得是道而亦是因,上通達之道而亦是因,〔聖〕諦現觀之道而亦是因,令住於滅之道而亦是因。
[P.84]於不還道之剎那,依見之義正見……乃至……依無散亂之義正定斷細之欲貪結、瞋結、細之欲貪隨眠、貪隨眠是道而亦是因,持俱生之諸法是道而亦是因,永盡諸煩惱是道而亦是因,通達初淨之道而亦是因,攝持心是道而亦是因,淨淨心是道而亦是因,殊勝證得之道而亦是因,上通達之道而亦是因,〔聖〕諦現觀之道而亦是因,令住於滅之道而亦是因。
於阿羅漢道之剎那,依見之義正見……乃至……依無散亂之義正定斷色貪、無色貪、慢、悼舉、無明、慢隨眠、有貪隨眠、無明隨眠是道而亦是因,持俱生之諸法是道而亦是因,永盡諸煩惱是道而亦是因,通達初淨之道而亦是因,攝持心是道而亦是因,清淨心是道而亦是因,殊勝證得之道而亦是因,上通達之道而亦是因,〔聖〕諦現觀之道而亦是因,令住於滅之道而亦是因。
三
見之道是正見,現前解之道是正思惟,攝受之道是正語,等起之道是正業[2],清淨之道是正命,精勤之道是正精進,近住之道是正念,無散亂之道是正定,近住之道是念覺支,思擇之道是擇法覺支,精勤之道是精進覺支,徧滿之道是喜覺支,寂靜之道是輕安覺支,無散亂之道是定覺支,簡擇之道是捨覺支,於不信不動之道是信力,於懈怠不動之道是精進力,於放逸不動之道是念力,於悼舉不動之道是定力,於無明不動之道是慧力。勝解之道是信根,精勤之道是精進根,近住之道是念[P.85]根,無散亂之道是定根,見之道是慧根。依增上之義〔五〕根是道,依不動之義〔五〕力是道,依出之義〔七〕覺支是道。依因之義[3]是道,依近之義〔四〕念處是道,依勤之義〔四〕正勤是道,依神通之義〔四〕神足是道,依如之義〔四聖〕諦是道,依無散亂之義寂止是道,依隨觀之義正觀是道,依一味之義止觀是道,依不超越之義俱存是道,依律儀之義戒清淨是道,依無散亂之義心清淨是道,依見之義見清淨是道,依解脫之義完全解脫是道,依通達之義明是道,依永捨之義解脫是道,依斷之義盡智是道。志欲依根本之義是道,作意依等起之義是道,觸依總攝之義是道,受依等趣之義是道,定依現前之義[4]是道,念依增上之義是道,慧依其上之義是道,解脫依堅固之義是道,入不死涅槃依盡際之義是道。
大品第十 醍醐味論
[P.86]一
諸比丘!師在現前有此醍醐味之梵行。師在現前有三種之醍醐,是宣說醍醐、受者醍醐、梵行醍醐。
如何是宣說醍醐?
是四聖諦之演說、宣說、宣布、說明、辯了、分別、顯發,四念處之……乃至……四正勤之〔……乃至……〕四神足之〔……乃至……〕五根之〔……乃至……〕五力之〔……乃至……〕七覺支之〔……乃至……〕八支聖道之演說、宣說、宣布、說明、辯了、分別、顯發,此是宣說醍醐。
如何是受者醍醐?
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人並其他之受者,此是受者醍醐。
如何是梵行醍醐?
此即是八支聖道,即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此是梵行醍醐。
[P.87]二
信根是勝解醍醐,不信是滓濁,吐去不信之滓濁,吞入信根之勝解醍醐是醍醐味。精進根是精勤醍醐,懈怠是滓濁,吐去懈怠之滓濁,吞入精進根之精勤醍醐是醍醐味。念根是近住醍醐,放逸是滓濁,吐去放逸之滓濁,吞入念根之近住醍醐是醍醐味。定根是無散亂醍醐,悼舉是滓濁,吐去悼舉之滓濁,吞入定根之無散亂醍醐是醍醐味。慧根是見醍醐,無明是滓濁,吐去無明之滓濁,吞入慧根之見醍醐是醍醐味。
信力於不信是不動醍醐,不信是滓濁,吐去不信之滓濁,吞入信力之於不信不動醍醐是醍醐味。精進力於懈怠是不動醍醐,懈怠是滓濁,吐去懈怠之滓濁,吞入精進力於懈怠之不動醍醐是醍醐味。念力於放逸是不動醍醐,放逸是滓濁,吐去放逸之滓濁,吞入念力於放逸不動醍醐是醍醐味。定力於悼舉是不動醍醐,悼舉是滓濁,吐去悼舉之滓濁,吞入定力於悼舉不動醍醐是醍醐味。慧力於無明是不動醍醐,無明是滓濁,吐去無明之滓濁,吞入慧力於無明不動醍醐是醍醐味。
念覺支是近住醍醐,放逸是滓濁,吐去放逸之滓濁,吞入念覺支近住醍醐是醍醐味。擇法覺支是思擇醍醐,無明是滓濁,吐去無明之滓濁,吞入擇法覺支之思擇醍醐是醍醐味。精進覺支是精勤醍醐,懈怠是滓濁,吐去懈怠之滓濁,吞入精進覺支之精勤醍醐是醍醐味。喜覺支是徧滿醍醐,熱煩是滓濁,吐去熱煩之滓濁,吞入[P.88]喜覺支之徧滿醍醐是醍醐味。輕安覺支是寂靜醍醐,麤重是滓濁,吐去麤重之滓濁,吞入輕安覺支寂靜醍醐是醍醐味。定覺支是無散亂醍醐,悼舉是滓濁,吐去悼舉之滓濁,吞入定覺支無散亂醍醐是醍醐味。捨覺支是簡擇醍醐,無簡擇是滓濁,吐去無簡擇之滓濁,吞入捨覺支簡擇醍醐是醍醐味。
正見是見醍醐,邪見是滓濁,吐去邪見之滓濁,吞入正見之見醍醐是醍醐味。正思惟是現前解醍醐,邪思惟是滓濁,吐去邪思惟之滓濁,吞入正思惟之現前解醍醐是醍醐味。正語是攝受醍醐,邪語是滓濁,吐去邪語之滓濁,吞入正語之攝受醍醐是醍醐味。正業是等起醍醐,邪業是滓濁,吐去邪業之滓濁,吞入正業等起醍醐是醍醐味。正命是清淨醍醐,邪命是滓濁,吐去邪命之滓濁,吞入正命之清淨醍醐是醍醐味。正精進是精勤醍醐,邪精進是滓濁,吐去邪精進之滓濁,吞入正精進之精勤醍醐是醍醐味。正念是近住醍醐,邪念是滓濁,吐去邪念之滓濁,吞入正念之近住醍醐是醍醐味。正定是無散亂醍醐,邪定是滓濁,吐去邪定之滓濁,吞入正定之無散亂醍醐是醍醐味。
三
有醍醐、有味[1]、有滓濁。
[P.89]信根是勝解醍醐,不信是滓濁,此之義味、法味、解脫味是味。精進根是精勤醍醐,懈怠是滓濁,此之義味、法味、解脫味是味。念根是近住醍醐,放逸是滓濁,此之義味、法味、解脫味是味。定根是無散亂醍醐,掉舉是滓濁,此之義味、法味、解脫味是味。慧根是見醍醐,無明是滓濁,此之義味、法味、解脫味是味。
信力於不信是不動醍醐,不信是滓濁,此之義味、法味、解脫味是味。精進力於懈怠是不動醍醐,懈怠是滓濁,此之義味、法味、解脫味是味。念力於放逸是不動醍醐,放逸是滓濁,此之義味、法味、解脫味是味。定力於掉舉是不動醍醐,悼舉是滓濁,此之義味、法味、解脫味是味。慧力於無明是不動醍醐,無明是滓濁,此之義味、法味、解脫味是味。
念覺支是近住醍醐,放逸是滓濁,此之義味、法味、解脫味是味。擇法覺支是思擇醍醐,無明是滓濁,此之義味、法味、解脫味是味。精進覺支是精勤醍醐,懈怠是滓濁,此之義味、法味、解脫味是味。喜覺支是徧滿醍醐,熱煩是滓濁,此之義味、法味、解脫味是味。輕安覺支是寂靜醍醐,麤重是滓濁,此之義味、法味、解脫味是味。定覺支是無散亂醍醐,掉舉是滓濁,此之義味、法味、解脫味是味。捨覺支是簡擇醍醐,無簡擇是滓濁,此之義味、法味、解脫味是味。
正見是見醍醐,邪見是滓濁,此之義味、法味、解脫味是味。正思惟是現前解[P.90]醍醐,邪思惟是滓濁,此之義味、法味、解脫味是味。正語是攝醍醐,邪語是滓濁,此之義味、法味、解脫味是味。正業是等起醍醐,邪業是滓濁,此之義味、法味、解脫味是味。正命是清淨醍醐,邪命是滓濁,此之義味、法味、解脫味是味。正精進是精勤醍醐,邪精進是滓濁,此之義味、法味、解脫味是味。正念是近住醍醐,邪念是滓濁,此之義味、法味、解脫味是味。正定是無散亂醍醐,邪定是滓濁,此之義味、法味、解脫味是味。
四
正見是見醍醐,正思惟是現前解醍醐,正語是攝受醍醐,正業是等起醍醐,正命是清淨醍醐,正精進是精勤醍醐,正念是近住醍醐,正定是無散亂醍醐,念覺支是近住醍醐,擇法覺支是思擇醍醐,精進覺支是精勤醍醐,喜覺支是徧滿醍醐,輕安覺支是寂靜醍醐,定覺支是無散亂醍醐,捨覺支是簡擇醍醐,信力於不信是不動醍醐,精進力於懈怠是不動醍醐,念力於放逸是不動醍醐,定力於掉舉是不動醍醐,慧力於無明是不動醍醐,信根是勝解醍醐,精進根是精勤醍醐,念根是近住醍醐,定根是無散亂醍醐,慧根是見醍醐。
依增上之義〔五〕根是醍醐,依不動之義〔五〕力是醍醐,依出之義〔七〕覺支是醍醐,依因之義〔八支聖〕道是醍醐,依近住之義〔四〕念處是醍醐,依勤之義〔四〕正勤是醍醐,依神通之義〔四〕神足是醍醐。依無散亂之義寂止是醍醐,依隨觀之義正觀是醍醐,依一味之義止觀是醍醐,依不超越之義俱存是醍醐,依律儀之義戒清淨是醍醐,依無散亂之義心清淨是醍醐,依見之義見清淨是醍醐,依解[P.91]脫之義完全解脫是醍醐,依通達之義明是醍醐。依永捨之義解脫是醍醐,依斷之義盡智是醍醐,依止滅之義無生智是醍醐,志欲依根本之義是醍醐,作意依等起之義是醍醐,觸依總攝之義是醍醐,受依等趣之義是醍醐,定依現前之義是醍醐,念依增上之義是醍醐,慧依其上之義是醍醐,解脫依堅固之義是醍醐,入於不死涅槃依盡際之義是醍醐。
此品嗢柁南[2]曰:
此[3]之妙部是無等、第一、最妙之妙品而建立。
校注
[0007001] 依食而住(āhāra-ṭhitika)之食者,謂四食。 [0007002] 二界(dve dhātuyo)云:為有為界(saṅkhatā dhātu)與無為界(asaṅkhatā dhātu),(paṭisambhidāmagga-Aṭṭhakathā 以下用 PSA 簡略符號)。 [0007003] 三界者,是欲界(kāma-dhātu)色界(rūpa-dhātu)無色界(arūpa-dhātu)雖為通例,在 PSA 亦說此外有出離界、無瞋界、無害界及色界、無色界、滅界之二種三界。 [0007004] 五 解脫處(pañca vimuttāyatanāni)(一)自利為之聽法,(二)利他為之說法,(三)法之學習,(四)思惟,(五)修習(PSA 之大意)。 [0007005] 六無上(cha anuttariyāni)是見無上(dassanānuttariya),聞無上(savanānuttariya),利無上(lābhānuttariya),學無上(sikkhānuttariya),供無上(pāricariyānuttariya),念無上(anussatānuttariya)。 [0007006] 七無過失事(satta niddasavatthūni)暫且從集異門足論(大正藏第二十六卷 p. 439b)之譯語。此雖將原語見之為 nirdoṣa-vastu,但亦非必為唯一之解釋。又巴利註釋者之說見之為 nirda śa 云:漏盡者十年不出而涅槃,此不過為附會之說。見之為 nirde śa 亦不洽當。須要再加考慮。此七事為(一)受戒,(二)法之靜思,(三)欲之調伏,(四)獨住,(五)發勤,(六)念之思慮,(七)希望熱烈見之通達且持續。長阿、眾集經(大正藏第一卷 p. 52ab)有七勤法,其內容大同小異。 [0007007] 九次第住(nava anupubbavihārā)者是四靜慮再加虛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及想受滅。見(DN III. p. 265)。 [0007008] 十滅事(dasa nijjaravatthūni)者(PSA)云為以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脫滅除邪見乃至邪解脫。 [0010009] 一蘊有(ekavokārabhava)者,只有色之一蘊有,此為無想有(PSA)。 [0010010] 四蘊有(catuvokārabhava)者,為具有色以外四蘊有,此為無色有(PSA)。 [0010011] 五蘊有(pañcavokārabhava)者,具有五蘊一切之有,此為欲有及色有之一分(PSA)。 [0011012] 底本以「證知有」以下為第十項,然在義理上應為「應證知老死」前之第九項,暹羅本為如此。 [0013013] 轉(pavatta)或譯為流轉。 [0013014] 因相(nimitta)或譯為因,或亦譯為相。 [0013015] 存續(āyuhanā)又(āyūhanā)為有將繼續存在之力。 [0013016] 結生(paṭisandhi)或譯投胎,或結合生於母胎之位。 [0013017] 生起(upapatti)通常譯為生,或輪迴再生之義。 [0021001] 一境(ekagga)謂三摩地是心一境性。第三章參照。 [0021002] 一性近住之原語,在底本為 ekattapaṭṭhāna,此為 ekattupaṭṭhāna 之誤。近住乃念之稱謂,三二、三四等參照。 [0021003] 行境(gocara)或譯為境界,又譯為所行。 [0021004] 出離(vuṭṭhāna)名為由俱內外之出離。第十一章參照。 [0021005] 度(taraṇa)超越煩惱、輪迴之曠野為度(PSA)。 [0021006] 無因相(animitta)諸行之無因相故謂之無因相(PSA)或譯為無相。 [0021007] 無願(appaṇihita)是渴愛之無願故謂之無願(PSA)。 [0021008] 空性(suññatā)我無心故謂之空性(psA)稱以上之無因相、無願、空性三者為三解脫(vimokkha)又為三解脫門(vimokṣamukha)。 [0021009] 俱存(yuganasdha)顯示止與觀之相即不離。或有謂之為止觀者。 [0021010] 出離(niyyāna)謂由聖道之諸行出離(PSA)。 [0021011] 因(hetu)使到達涅槃故所成之因(PSA)。 [0021012] 見(dassana)現前見涅槃故是見(PSA)。 [0021013] 隨觀(anupassanā)或譯為循觀。 [0021014] 俱清淨(ubhovisuddha)指下劣心、掉舉心俱止而成清淨心(PSA)。 [0021015] 殊勝證得(visesādhigama)依平等心修習之殊勝證得(PSA)。 [0021016] 上通達(uttaripaṭivedha)依聖道之所現而上通達(PSA)。 [0022017] 勝解(adhimokkha)或譯為信解。 [0022018] 正勤(sammappadhāna)在北傳多稱為四正斷(samyakprahāna)在俱舍論(大正藏第二十九卷 P. 132c)依於正修習斷修位中此勤力能斷懈怠故謂之正斷。於同所或名正勝,乃正持策身、語、意中此為最勝故。此正勝即 samyakpradhāna。其一一在第五節八五。 [0023019] 一趣(ekodi)定之稱謂(PSA)。 [0023020] 度(tīraṇa)度量之義,PSA 配之以此之通智所知義、徧智之度義及斷之永捨義三慧,即所知慧、度慧、斷慧。 [0023021] 一性(ekatta)在此處云所緣之一性(PSA)。 [0024022] 總攝(samodhāna)在 Mvyut. 245, 1066 中有謂之 samodahana 語譯為妙甚解。正相當於此。見荻原博士之註記。 [0024023] 攝持(adhiṭṭhāna)或譯為攝受、加持、住處、處等。 [0024024] 最捨(vossagga)在此語中最捨即有出離之義與施之義。第三十九章參照。 [0028025] 盡際(pariyosāna)通常譯為盡。 [0031001] 七識住(satta viññaṇaṭṭhiyo)依有情之種種身、一種身、種種想、一種想等之區別立七識住。(DN. II 68F.)長阿(大正藏第一卷 P. 62ab)集異門足論(大正藏第二十六卷 P. 437b)俱舍論(大正藏第二十九卷 P. 42c)Mvyut. 119, 1-7 等參照。 [0031002] 八世法(aṭṭha lokahammā)為得(利)、不得(衰)、毀、譽、稱、譏、苦、樂。 [0031003] 九有情居(nava sattāvāsā)為於七識住加入非想非非想處及無想有情二者。 [0031004] 十處(dasāyatanāni)為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所觸之十處。 [0035005] 三愛(tisso taṇhā)為欲愛、有愛、無有愛。 [0035006] 四暴流(cattāro oghā)又為四流,即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 [0035007] 五蓋(pañca nīvaraṇāni)為欲欲、瞋、惛沉睡眠、掉舉惡作、疑之五者。 [0035008] 六愛身(cha taṇhākāyā)為眼、耳、鼻、舌、識、意所生之愛身。 [0035009] 七隨眠(sattānusayā)為欲貪、瞋、慢、見、疑、有貪、無明之隨眠。第五十一章、三參照。 [0035010] 八邪性(attha micchattā)對八正道即為邪見、邪思惟、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 [0035011] 九愛根(nava taṇhāmūlaka)為(一)以渴愛為緣,(二)尋求生,於順次,(三)得,(四)決定,(五)欲欲,(六)耽著,(七)攝受,(八)慳,(九)不護生,隨之生受刑、論爭、虛誑語等種種之惡不善法。 [0035012] 十邪性(dasa michattā)於八邪性再加邪智、邪解脫二者。 [0038001] 三三摩地(tayo samādhī)此云: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之三者。 [0038002] 五支正定(pañcaṅgiko sammāsamādhi)此云:第四靜慮三摩地,五支為喜、樂、心、光明,各別觀察之徧滿(PSA)。 [0038003] 六隨念處(cha anussatiṭṭhānāni)又亦云:六隨念,謂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捨、念天。 [0038004] 九精進致淨支(nava pārisuahi-padhāniyaṅgani)為戒、心、見、疑度、道非道智見、道智見、智見、慧、解脫之清淨。長阿及別譯(大正藏第一卷 p. 56a; 238c)DN. IIIp. 288 等參照。 [0038005] 十徧處(dasa kasināyatāni)為地、水、火、風、青、黃、赤、白、空、識之徧處。 [0042006] 疑(vicikicchā)亦譯猶豫。 [0042007] 不欣喜(arati)或譯不樂。 [0044008] 見同位(diṭṭhekaṭṭha)有見與同位之義,有身見等之諸見共同於預流道被斷。意味為見惑(diṭṭhi-kilesa)。 [0048001] 三明(tisso vijjā)為宿住隨念智、有情死生智、漏盡智(PSA)。 [0048002] 四沙門果(cattāni sāmaññaphalāni)云: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 [0048003] 五法蘊(pañca dhammakkhandha)云:戒、定、慧、解脫、解脫智見。 [0048004] 六神通(cha abhiññā)為神作智、天耳界智、宿住隨念智、心差別智、天眼智、漏盡智。 [0048005] 七漏盡力(satta khiṇāsavabalāni)DN. IIIp. 383 有詳說。有時數為十,本書「俱存品」第九力論,九即為此。十之中除第五、第六、第八時為七力。 [0048006] 八解脫(aṭṭha vimmokkhā)在本書大品第五解脫品六【南傳】,~九中詳說。其他 DN. III p. 261-262. mvyut 70、長阿及別譯(大正藏第一卷 p. 56a; 238ab)、集異門足論(大正藏第二十六卷 p. 443)等參照。 [0048007] 九次第滅(nava anupubbanirodhā)云:相當九次第住而有斷次滅。DN. III P. 266、長阿(p. 56c-57a)等參照。 [0048008] 十無學法(dasa asekhā dhammā)云:無學之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脫。 [0058001] 不惛昧清淨戒(aparamaṭṭhaparisuddhisila)已斷諸見故不執著於見取見(diṭṭhipārāmāsa)(PAS)。 [0058002] 七有學(satta sekhā)云預流道、預流果、一來道、一來果、不還道、不還果、阿羅漢道之七者。 [0062003] 堅執現貪(sārādābhinivesa)底本為 sārāgābhinivesa。暹羅本並依前記之個所改正。 [0066001] 蟲啖想(puḷavakasaññā)在解脫道論中有虫臭想。此語義未詳。 [0067002] 靜慮(jhāyati)與「燒盡」(jhāpeti)前者為 √dh yā 後者為 √kṣā 其成立全然相異,為於巴利語其形類似使為對照。 [0067003] 三摩地(samādhi)一種語源之說明。本來此語由 sam+ā √dh ā 所造成,此處依「等」sama 與利益 hita 使為說明。 [0068001] 法所依智(dhammaṭṭhiti-ñāṇa)顯示十二因緣之各支(各法)順次所依前之支以為根據。 [0070002] 緣由(paticca)通常譯為緣起,為取 paṭiccasamuppāda 前半者,元來為不變分詞為「緣於某某」之意。此處可見為與緣 paccaya 為同義,比較無差。 [0070003] 緣起生(paṭiccasamuppanna)或譯緣已生。 [0080001] 「事之次第」(vatthusaṅkamanā)於色等觀破壞心順次生他事之次第。 [0080002] 「傾心之力」(āvajjana-bala)、依 PSA 如應見為一合成語。 [0080003] 類(anvaya)、云為類智(anvaya-ñāṇa)同樣為類推之義。 [0080004] 勝解(adhimuttatā)底本有 avimtutata,意義不通。依暹羅本改正。 [0080005] 三隨觀(tisso anupassanā)通常單譯為觀、或循觀。三者是無常觀,苦觀、無我觀(PSA)。 [0080006] 四正觀(cattasso vipassanā)是厭惡觀、離貪觀、滅觀、棄觀(PSA)。 [0080007] 三近住依盡、衰、空為三(PSA)。 [0082001] 寂滅處(santipada)是涅槃之義(PSA)。 [0084002] 五處,前於本文中,雖舉生乃至惱之十五,此處云本偈中之五。次之五處及十智亦準此。 [0084001] 停止(santiṭṭhanā)云:為捨(ajjhupekkhati)之義(PSA)。 [0088002] 滿足(tittattan)在底本有無厭足(atittatan)依邏羅本改正。 [0088003] 三結(tini saññojanāni)此處云:有身見、疑、戒禁取見三者(PSA)。 [0088004] 為獲得上(uttaripaṭilābha)順次為將獲得上之道(PSA)。 [0090005] 依正觀諸行捨中最後之三,即為將逮得阿羅漢果,空性住、無因相住者等為無記,其他之八及依寂止之七成為善之意。 [0090006] 見以上之六。 [0090007] 指依寂止者,見以上之一四。 [0090008] 指依正觀者見以上之十五。 [0090009] 三解脫云:空性、無因相、無願之三解脫(PSA)。 [0092001] 種姓地(gotrabhū)對於異生(puthujjana),即同於所謂聖人、眾聖等,或為降伏異生種姓故,或為躍進於聖種姓故,而有此名(PSA)。 [0095002] 愛染(sāmisa)有欣欲之處故指寂止種姓地智。願、繫、未出離亦然。然非愛染等反此無欣欲之處故指正觀種姓地智(PSA)。 [0095003] 繫(saññuttañ)在底本有 suññatañ,依暹羅本改正。 [0096001] 俱之出離退轉(dubhato-vuṭṭhāna-vivaṭṭana)為由內外兩面出離退轉。 [0098002] 二智為見與修之二道(PSA)。 [0105001] 底本脫離十五以本章為第十六,今依暹羅本訂正為十五,從而以下各章在底本順次向下推轉一章。 [0110001] 惛昧見(parāmaṭṭhā diṭṭhi)於底本雖有(paramaṭṭhā diṭṭhi)為誤筆,或被譯為妄取見。 [0115001] 四無量(catasso appamaññāyo)云為慈、悲、喜、捨。 [0115002] 四無色纏定(catasso arūpāvacarasamāpattiyo)云為虛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 [0115003] 四無礙解(catasso paṭisambhidā)云是法、義、詞、辯之無礙解。第二十一章參照。 [0115004] 四行(catasso paṭipadā)云為苦遲通行、苦速通行、樂遲通行、樂速通行四者(PSA)。Mvyut 參照。 [0115005] 四所緣(cattāri ārammaṇāni)云為少少所緣、少無量所緣、無量少所緣、無量無量所緣。 [0115006] 四聖種(cattāri ariyavaṁsāni)諸佛、獨覺、如來、聲聞云為聖,四聖種云為衣知足、乞食知足、臥具床座知足、喜修之四類(PSA)。 [0115007] 四攝事(cattāri saṅgahavattūni)云為布施、愛語、利行、同事(PSA)Muyut. 35。 [0115008] 四輪(cattāri cakkāni)對之 PSA 舉木輪、寶輪、法輪、威儀路輪、三鉢底輪之五輪。 [0115009] 四法句(cattāri dhammapadāni)為無貪法句、無瞋法句、正念法句、正定法句(PSA)。 [0130001] 在底本脫去血塗想,依暹羅本補足。 [0134001] 應以第二十三章三之各句補充。 [0136002] 在底本有十六三摩地行,應恐為校對者之誤。 [0136003] 應意(yadicchakaṁ)依 PSA 解為 yadā+icchaka 與 yad+icchaka 之兩義,若依前者應云為「隨意時」。(CBETA 按:漢譯南傳大藏經此頁中缺相對應之註標[03],今於此處加上[03]之註標。) [0138001] 此處(idha)者,是此教,即於佛教之義(PSA)。 [0139001] 齊首之義(Samasisaṭṭha)Samasīsa 是補特伽羅之一類,同時云為斷煩惱、生命者。(Pug. 13; PugA. 186)。在異部宗輪論化他部之宗義云認有齊首補特伽羅。(西藏譯 gaṅ-Zag-pa-mgo-mñam-pa)又大毘婆沙論(大正藏第卷二十七、九二九b)作為分別論者之說出齊頂阿羅漢之義,即世尊弟子生非想非非想處,云於命終時煩惱業命三事俱盡不由聖道得阿羅漢果。齊頂與齊首相同。但在本章 所說之義,依巴利註齊首為何尚不明確。 [0140002] 三摩(Sama)次說齊首之義,齊(三摩)與首別譯。三摩元來譯等、平等、齊等。然依PSA Sama(Sama)之義解如見寂靜。但此之解釋與齊首之語說明尚然甚為緣遠。 [0141001] 別性(Puthu)孤立而不雜出世間法者(PSA)。 [0141002] 異性(nānatta)不決定、動搖故是異性(PSA)。 [0141003] 一性(ekatta)決定、無動搖故是一性(PSA)。 [0141004] 漸損(Sallekha)通常譯為「儉約」。此處云順次對治煩惱,內容上同於一性。M N. I 40f. 中阿(大正藏卷一、五七三b 以下)參照。 [0144001] 原文 Pakāsanatā,有顯示表明說明之意,日譯本譯為「開演」,開演和漢語下文之表示文意不大適合,故以「說明」譯之。 [0148001] 總攝之慧(Samodahane pañña)Samodāhane 為誤,就此語於第一章第二誦品註[22]參照。 [0148002] 分住之智(padesasvhāre ñānaṁ),蘊等之部分,一分,依支而住為分住(PSA)。 [0150001] 出離增上性之慧(nekkhammādhipattā paññā)增上出離為主要之慧,以下準此。 [0150002] 依想(Saññāya)在此處見為 saññā 之作格,或可得見為 Sañjānāti 之絕對格。 [0151001] 思退轉之智(Cetovivaṭṭe ñāṇaṁ)Ceto 通常與 Citta 同樣譯為心,此處依與 Cetayati 所云之義使譯為思。 [0153001] 最捨之慧(vossagge pañña)最捨為出離、解脫等之類語。 [0155001] 底本脫落諦退轉。 [0156001] 欲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Chandasamādhipadhānasaṅkhārasamannāgato iddhipādo)對巴利文之勤 padhāna 在梵文云為斷 prahāṇa(pāli, pahāṇa)此應注意。但在長阿含有成就欲定精勤不懈滅行,在此原文中以上兩語並列吧? [0157001] 尋思徧滿(Vitakkavipphāra)是尋思之活動力 vega 之義(PSA)Kathāvatthu IX 9(P. 413)及其英譯(P. 239)參照。 [0158001] 云三心者是喜俱行、憂俱行、捨俱行之三心(PSA)。 [0161001] 光曜(obhāsa)於此處云為使發勤第四靜慮者之徧光,此為欲以天眼見色所生為火徧、白徧、光明徧中之某一種(PSA)。 [0161002] 有情死生智(Sattānaṁ cutūpapātañāṇam)在底本有 Cutu 為誤。 [0161003] 妙色(Suvaṇṇa)在底本有 Savaṇṇa 為誤。 [0167001] 觀(Sallakkhaṇā)在底本有 Sallakhanā 為誤。 [0167002] 插杵(Patoda)依(PSA)云為向邪心示路之彼,如向入邪路辛頭馬示路所作之插杵。但在解脫道論中有慧鈎,次無單獨之慧,思之有 Paññā-patodo 者倒轉順序,二語或為分別之物。若然則此譯文單只為慧鈎,而應將次之慧省去。 [0169001] 本章以下之六智不共於聲聞,故云:「如來智」。 [0169002] 根本上下智(indriyaparopariyatte ñāṇaṁ)關於此語有異說。依巴利所傳而見時如 paro-pariyatti(para-paryāpti)依漢譯亦云上下而觀,應為(varāvara),現於榊博士編翻譯名義大集中不但有此,於其西藏譯中亦有 dbaṅ-po mchog daṅ mchogma-yin-pamkhycn-pa 依其內容而觀,此恐亦可為最妥當之解釋。舊譯云轉轉根智,其原語已有 paraṁpara 者。在解脫道論(大正藏第三十二卷、四二七c)單譯為諸根智。 [0172001] 意趣(anusaya)通例譯為隨眠。但在初期為意樂、勝解等之同類語而單應云為意趣程度者。於本書亦於論母中雖可解為此義,但在本論中(本章三參照)以七隨眠為釋。以此在論母與本論之成立得以察出為有相當間隔者之事。尚在解脫道論(大正藏第三十二卷、四二七c)中譯此智為眾生欲樂煩惱使智。 [0172002] 欲(Kāma)在底本有作身(Kāya)之誤。 [0174003] 無樂欲(acchandita)在唯識樞要(大正藏四十三卷、六一〇c)說三種之闡提中第二為阿闡底迦,云不樂欲之義故,原語應為 acchandika。今之文中以無樂欲使之列為不信,惡慧之事可足以比較。 [0175001] 對偶示導智(yamaka pāṭihīre ñāṇaṁ)在解脫道論(大正藏第三十二卷、四二七c)譯為雙變智。 [0176002] 青黃以下於底本與次文相接亦意義不通。在暹羅本無句讀之點,不為行別。今見之為形容火聚與水流。 [0177001] 成大悲智(nahākaruṇāsamāpattiyā ñāṇaṁ)在解脫道論(大正藏第三十二卷、四二七c)譯為大慈悲定智。 [0178002] 無明所覆(avijjagata)底本有 avijjhāgata 為誤。 [0178003] 普纏(pariyonaddha)底本作為 pariyonandha。 [0179004] 死魔之索網(maccupasa)底本有 paccu 為誤。 [0180005] 二成見為常斷之二見。 [0180006] 三惡行為身語意之惡行。 [0180007] 四軛(cattāri yagāni)為欲、有、見、無明。 [0180008] 四繫(cattāro ganthā)為現貪、瞋、戒禁取、此實執取。 [0180009] 四取(cattāri upādanāni)為欲、見、戒禁取、有我論(又我語)。 [0180010] 五趣為地獄、傍生、餓鬼、人、天。 [0180011] 五妙欲(pañca kāmaguṇā)云為眼、耳、鼻、舌、身等。 [0180012] 六淨根(Cha vivādamūlāni)為忿恨、覆惱、嫉慳、誑諂、邪見倒見、自我見執。 [0180013] 六愛身(cha taṇhākāyā)為眼、耳、鼻、舌、身、意解所生之愛身。 [0180014] 六成見(cha diṭṭhigatāni)云為見稠林、見曠野、見諍、見惱、見結等。 [0180015] 七結(satta saññojanāni)為欲欲、瞋、色貪、無色貪、慢、掉舉、無明。 [0180016] 七慢(satta mānā)云為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 [0181017] 十染事(dasa kilesavatthūni)為貪、瞋、癡、慢、見、疑、惛忱、掉舉、無慚、無愧。 [0181018] 十結於七結加有身見、疑、戒禁取見。 [0183001] 無障智(anāvaraṇañaṇa)在解脫道論(大正藏第三十二卷、四二七c)譯為不障礙智。 [0188001] 「三百」在暹羅本有「百三十」。 [0190002] 膿在底本雖為 Pabbaṁ 為 pubbaṁ 之誤植。 [0193003] 底本與暹羅本亦並有 diṭṭhiṭṭhānaṁ upādāya samuṭṭhānaṭṭhena 文意如應為「依見之生所以是蘊等見處」之義,則依異本採用 diṭṭhinaṁ……。 [0195004] 在底本並暹羅本有 yā diṭṭhiyo rāgo,今從在異本有 yo diṭṭhiyā rāgo。 [0195005] 拘舍怛祇種子(kosātaki-bija)在底本有 kosataki 應為誤植。 [0195006] 苦葫蘆種子 tittakālābu-bija 在底本及暹羅本有 tittaka-。但在 Mvyut, 230, 68 有 ā1ābū(葫蘆)方可為前揭之語。 [0198007] 底本有 Viṇṇañ ca 為 Vaṇṇañ ca 之誤植。 [0200008] 在底本「為由我」脫落 attato 之一語。 [0211009] 此間在底本有亂脫,依上文及暹羅本補足。但暹羅本不省略全文而返復。 [0213010] 在底本有「有、亦、無有」應為出版者之誤寫。依暹羅本等改正。 [0214011] 瓢簞鯰論(amarāvikkhepika)此語勿論是指詭辯論一種之事。於巴利傳通例 amarā 雖解為魚之一種(或為鰻)但必非如為唯一之解釋。O, Framke, Dighanikaya P. 30, Anm. 5 參照。玄奘譯為不死矯亂論。 [0217012] 在底本有二十行相,應為出版者之誤記。 [0217013] 執著現貪(o1īyanābhinivesa)在第一智論第一章第四誦品第七三項有 ālayābhinivesa 為其類語或同義語。 [0218014] 此之個處意義不明。或通於「味見(有見、無有見)之任何之見」等可譯?若然如此則邪見所有無有見故於此處列舉應為不適宜。 [0219015] 參照暹羅本脚註等改正底本如次。etaṁ santaṁ ekaṁ panitaṁ yathāvan ti. Itivuttaka, 44 參照。 [0219016] 有 bhūta 與如實 bhūtato 用為同意語。應注意於次偈亦然。 [0219017] 此一偈合於 Suttanipāta 116。有忿(kodhana)有恨(upanāhin)覆蔽(makkhin)及詭詐(māyāvin)等對所謂小煩惱地法之忿(kodha)恨(upanāka)覆(makkha)及諂(māya)相當。在此處立花教授譯 pāpa-makkhin 為姦邪(覆其他之美德)。(國民文庫刊行會國譯大藏經經部第十一卷諸經要集) [0220018] 清淨 suddhataṁ gato 或依異本應讀為 Sutathāgato 吧!(CBETA 按:漢譯南傳大藏經此頁中缺相對應之註標[18],今於此處加上[18]之註標。) [0221019] 底本無六七節。(CBETA 按:漢譯南傳大藏經此頁對應之註標[21]順序錯誤,故今將此處的[21]註標修訂成[19]註標。) [0221020] 一種 ekabījin 在 Mvyut. 46, 5 雖相當為有一間(ekavicika)但是否為本來之形難定。(CBETA 按:漢譯南傳大藏經此頁對應之註標[19]順序錯誤,故今將此處的[19]註標修訂成[20]註標。) [0221021] 除般涅槃(upahaccaparinibāyin)在 Mvvut 46, 8 亦有應相當於生般涅槃(upapadyaparinirvāyin),兩者之新舊難定。(CBETA 按:漢譯南傳大藏經此頁對應之註標[20]順序錯誤,故今將此處的[20]註標修訂成[21]註標。) [0226001] 柔軟心與俱(Samuducitta)但原文有異同,意義完全不明,此處已見為 Samrducitta之意。 [0227002] 一剎那之俱會(Khaṇika-samodhāna)Samodhana 通常若為中性名詞,則 dhānā 應成為奪格之形,想像下文有脫落(第八節末參照)。 [0228003] 於本偈中或云「意」或云「心」單只為韻律,非有深意。 [0229004] 在底本有 abhiññāta, apaññāta 亦應準在長行成為 abhinata, apanata(當底本 ṇata)。 [0233005] 在暹羅本在此之前置「伺具足」亦可無。 [0233006] 在暹羅本在此之前置「喜具足」亦可無。 [0236007] 由合生因相(upanibandhanā nimittaṁ)此句之用例不明。 [0238008] 蘇三麼(Susama)是善造作(Su-samaraddha)分解為 Susama 與 āraddha 欲試為說明者,原本在語源上為不合。 [0238009] 覺分(bodhipakkhiya)在底本有 byādhi。但義理不通。依暹羅本改正。 [0238010] 所緣(ārammaṇa)與發勤(ārambha)於巴利語之用例通常被嚴密區別。但於此之文中此語無非於發勤之義? [0238011] 見(diṭṭha)在底本亦有 iṭṭha,依暹羅本改正。 [0239012] 曾(pubbe)在底本雖有 buddhe,隨暹羅本改正。 [0239013] 已脫性在暹羅本 visatitā 此語之用例,語義不明,在此處看作 viṣṛṣṭita 或 viṣṛṣṭata 之轉。此之梵語在巴利語通常成為 vissaṭṭha 在俗語亦有成為 visadha 之形而有被用為「離脫」「無惱」等之義。Pischel, Grammatik der Prakrit-Spraehen. 6F 參照。 [0239014] 無依(nirupadhi)依(upadhi)隨煩惱(upakilesa)云為相同,漢譯通常譯為「依」。 [0239015] 一行道(ekāyanamagga)一行云為在一途使達成目的。譯語依 Mvyut. 245, 15。 [0240016] 在底本 So hi 在暹羅本亦有 hoti 依異本改正為 So ti 蓋偈文中譯成為 So 之語。 [0240017] 月天子(candimā devaputto)在底本有(devamutto)依暹羅本改正。 [0240018] 離霧(mahikā-mutta)在底本亦有 mahiyā-mutto 依暹羅本改正。次之語亦應作 dhūmaraja, mutto。 [0240019] 羅睺之執障(rāhugahaṇa)云為月蝕或日蝕。 [0244001] 門限(indakhīla)街市之城門又家屋入口前所立之標柱。在此處應指為前者。 [0244002] 半屋(aḍḍhayaga)在僧房只有一半之屋頂者。 [0244003] 普前(parimukhaṁ)單是「前」或為「小心現前」程度之義,為豫想其次之註釋附加「普」字。尚在註釋中 mukha 能云為出離義,故在此語可為有「門」之意義。 [0249004] 於此處以能力(smattha)分為「等」Sama 與「義」attha 之二語試為說明。 [0253005] 「慧」在底本有為「想」,依暹羅本及後文改正。 [0255006] 經事 Suttantavatthu 應指有關身之隨觀在經中所說之處。但在巴利並漢譯中不知有其他之用例。 [0261001] 意念於底本 tajjamāna 暹羅本有 tajjā 意義不明,可見 Rhys davids 之巴英辭典。 [0264002] 底本有「老死之離貪」應改為老死之滅盡。 [0265003] 有(bhava)在底本有 Pabhava 暹羅本有 āhara。今依異本。 [0265004] 「於滅」在底本暹羅本有「由滅」nirodhena,倣傚其他之個處改為「於滅」nirodhe。 [0271001] 底本有「不信」之字,出版之粗漏。暹羅本有「信根」之字。 [0273002] 「依聽聞云云」,在底本有 bhāvitindriyā? savanena buddho tathāgatassa sāvako khīṇāsavo,在暹羅本有 bhāvitindriyavasena buddho ti tathāgatasāvako khīṇasavo,今隨前者,但省略 buddho 一語。 [0274003] 在底本缺「婆羅門性」。在暹羅本具有。 [0281004] 「於無瞋」,在底本雖有 abyāpādāto,應如暹羅本 abyāpāde 之字為宜。 [0287001] 在底本缺「苦滅聖諦」,依暹羅本補足。 [0290002] 「以識」在底本有「識行」。依暹羅本改正。尚於底本 II. P. 225 參照。 [0290003] 「來至」在諸本雖有 āyāpenti 然此使役法之用例不明。 [0292004] 確實語(apaṇṇaka-vacana)應見為 aparṇaka- 或應見為 apraśnaka 未詳。恐應成為 aprapanca 「無戲論」之義。 [0293005] 在底本有「增上之義」應為出版者之誤解。在暹羅本有「勝解之義」。 [0295006] 三一~三二節中,日譯為「永倦」,恐誤會為永遠疲倦,倦有「倨」之義,倨是臥而不思慮,於此處應是永無思慮故改為倨字。 [0300001] 原文 upaṭṭhānakusalo 日譯本譯為近住善能,upaṭṭhāna 是奉事者、隨侍現起之意,kusalo 是善業、善、善巧,今依日譯之近住善能。(CBETA 按:漢譯南傳大藏經此頁中缺相對應之註標[01],今於此處加上[01]之註標。) [0310001] 如是云云,此一句底本缺如。 [0321002] 以「熾然」jhāyati 及「燒盡」jhāpeti 說明靜慮(jhāna)之語。於巴利語中雖然皆與靜慮 jhāyati 通用,在梵語「燒」是 √kṣa 應知其是附會。 [0321003] 「熾然云云」原文 jhāte ca jhāpe ca jānāti 之意義不明,於諸本異同甚多。 [0329001] 信解(saddhādhimutta)於底本亦作 saddhāvi。暹邏本並依 M. 46, 15 改正。 [0349001] 願之一語在底本缺如。依暹邏本補正。 [0350002] 「如是云云」之一行中,在底本缺少前者,在暹邏本缺少後者。 [0353001] 「勢速剎那」javanakkhaṇa 但對其次之「欣求之剎那」「結生之剎那」者見之,已有「死沒之剎那」Cavana 者?若然者,應譯為「善業者死沒之剎那」。 [0357002] 無色蘊,底本只在此之個處作無色法。 [0357003] 於此以下雖然應當有關色纏之諸天無色纏之諸天應有說明,但在底本暹邏本均皆缺如。 [0361001] 樂想,在底本有苦想,應為誤植。 [0363001] 現前解 abhiniropana 在底本雖亦有 abhiropana 依暹邏本改正。 [0365002] 「當起之道是正業」,此一句在底本缺如,依暹邏本補入。 [0365003] 「依因之義云云」在底本暹邏本雖共同只有 hetuṭṭhena maggo 恐應補之是「依因之義是八支聖道」。 [0366004] 現前之義(pamukhaṭṭha)在底本有 Samukhaṭṭha 為誤植。 [0370001] 原語 peyya 為「可飲」「飲料」之義,今為意譯。 [0373002] 嗢柁南(uddāna)或譯攝頌。底本有優陀那 udāna 為誤植,今隨暹邏本。 [0373003] 此之一句諸本多有異同,參照底本與暹邏本讀如下。esa nikāyavaroṭhapito asamo paṭhamo ca pavaro varavaggo ti。【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43 冊 No. 19 無礙解道(第1卷-第2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OCR,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