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天童密雲悟禪師語錄奏章 庶一
浙江寧波府鄞縣天童寺臣僧道忞謹奏為恭懇天恩賜將先師語錄入藏以光祖道以茂皇猷事皇上統承精一道契真宗性命之學尤深致意至於古聖語言有關世道人心者尤必廣布頒行使若見若聞各達本性方愜御衷真覺皇之慈心振古希有者矣道忞幸逢盛化身叨寵遇又每承天眷追念先師賜邈頂相復刻遺編感恩已渥復敢何求唯是𥾝念天童先師圜悟生當末運興振禪宗六坐名山忘軀荷法一時提唱機語皆開鑒人天單明直指日雖刻布人間但未經入藏恐漸湮沒道忞伏見宋景德年中僧道原所著傳燈錄三十卷頒降入藏元祐間明教禪師契嵩所著輔教編三卷及傳法正宗記一十二卷亦賜入藏乾道七年僧蘊聞所進大慧禪師宗杲語錄三十卷亦賜入藏元元統二年僧善達密的理所進其師普應國師明本語錄三十卷皆賜入藏此四者人雖異代咸遇清時道法耿光於今維烈况忞生值昌期之運躬逢佛心天子重法之秋誠千載一時奇遇謹扳前件事例將先師圜悟語錄壹拾貳卷與忞所編年譜陸拾貳帙先經繕寫進呈外伏乞俯鑒微忱下頒鈞旨賜[(冰-水+〡)*ㄆ]入大藏永使流通則正法眼千古長新而願力恩普天均戴者矣為此冒昧具奏懇賜下部施行忞不勝翹禱待命之至謹具奏聞。
順治十七年三月二十三日奉旨禮部議奏本月二十九日禮部覆奏本日奉旨依議。
密雲禪師語錄序
達磨受西天般若多羅密印六傳而至曹谿曹谿之後分為二支而臨濟之兒孫獨盛臨濟之後又分為二支而楊岐之兒孫獨盛盖監寺受慈明遙記與黃檗之記臨濟正同故禪道獨為天下冠今之所傳臨濟派者則皆系出於圓悟勤之子虎邱隆者也虎邱之子天童華知見高邁大慧嘗作偈特稱之天童華傳天童傑傑傳破菴先先傳無準範範傳雪嵒欽欽傳高峰玅玅傳中峰本本傳千嵒長長傳萬峰蔚蔚傳寶藏持持傳東明旵旵傳海舟慈慈傳寶峰瑄瑄傳天奇瑞瑞傳絕學聰聰傳月心寶寶傳禹門傳禹門嫡子是為今天童圓悟大師大師之望前圓悟勤公凡二十世其望臨濟則三十世而望達磨則四十世也天童居大海之東山川環擁當年之坐道場說法者八十餘員大率皆臨濟之裔也庚午之春余在武林僧舍偶見大師語錄一編始知臨濟宗風至今未墜修書致敬請師說法太白山中即天童華禪師故址也棒喝交馳學者無開口處莫不望風而靡以為臨濟再來也大師操履嚴峻有古尊宿之風行解相應與末世之狂禪迥別余嘗覩其用處縱奪自䌛每吐一言盖天盖地其所從來者異矣應般若多羅之讖而中興臨濟之道於今時正令全提坐斷十方世界至矣哉。
崇禎壬申歲三月朔旦弟子黃端伯稽首和南譔
密雲禪師語錄目錄
- 奏章
- 序文
- 第一卷
- 上堂
- 第二卷
- 上堂
- 第三卷
- 上堂
- 第四卷
- 上堂開示
- 小參
- 室中開示
- 入室機緣
- 問畣機緣
- 第五卷
- 問畣機緣
- 勘辨機緣
- 法語
- 書問
- 第六卷
- 書問
- 舉古
- 拈古
- 第七卷
- 拈古
- 徵古
- 別古
- 代古
- 頌古
- 第八卷
- 頌古
- 佛祖贊
- 自贊
- 偈
- 佛事
- 雜著
- 第九卷
- 行狀
- 年譜
- 第十卷
- 年譜
- 塔銘
密雲禪師語錄目錄
密雲禪師語錄卷第一
上堂
住常州荊溪龍池禹門禪院
於萬曆丁[A1]巳四月望日眾請開堂迎至法座前師指云堂堂坐斷千差路卓卓分明絕去來喝一喝顧視大眾云還見麼遂陞拈香云此一瓣香明歷歷上拄天下拄地爇向爐中端為今上皇帝祝延聖躬萬歲復拈云此一瓣香名不得狀不得自從親遭毒手今日對眾拈出供養即此堂上傳曹谿正脈三十三世幻有老人用醻法乳之恩就座白椎云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師舉拂子召云大眾見麼只此拂子已[A2]刺破釋迦老子眼睛了也眾中莫有眼見如盲口說如啞者向金不博金處道將一句來良久云眼空宇宙渾無物大座當軒孰敢窺擊拂云若向者裏領略得去便請歸家穩坐脫或未然更聽葛藤復擊拂云一切智智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禹門院裏上堂四大部洲打鼓南山起雲北山下雨且道蓑衣箬笠向甚處著有知著落處者出來對眾通箇消息若也未知恰是開眼瞌睡禹門如此告報莫有不甘底衲僧奮性出來把腳拽下座前爛搥一頓共助無為之化寧不謂之好事者哉雖然如是逢人切莫錯舉擲下拂子復舉波斯匿王問佛勝義諦中還有世俗諦否若言其有智不應一若言其無智不應二一二之義其義云何佛言大王汝於過去龍光佛所曾問此義我今無說汝亦無聞無說無聞是名一義二義今日忽有人問禹門勝義諦中還有世俗諦否若言其有智不應一若言其無智不應二一二之義其義云何只向道一箇鼻頭兩孔出氣是名一義亦名二義白椎云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師拍厀下座。
上堂舉高峰和尚云海底泥牛銜月走巗前石虎抱兒眠銕蛇鑽入金剛眼崑崙騎象鷺鷥牽此四句內有一句能縱能奪能殺能活簡點得出者參學事畢師云高峰之句不妨奇怪只是不經簡點今日禹門亦有四句四句者何饑飡渴飲閒坐困眠此四句內亦有一句能縱能奪能殺能活簡點得出者來方丈通箇消息。
上堂若論此事畢竟直不藏曲諺云不曲咸謂面赤不如語直禹門看來即也不然若據不曲語直不如面赤良久召眾云還會麼不見道心不負人面無慙色遂涌身震威一喝下座。
上堂舉盤山示眾心月孤圓光吞萬象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忘復是何物洞山云光境未忘復是何物大慧云白鷺下田千點雪黃鸝上𣗳一枝華師驀拈拄杖云孟八郎漢又恁麼去也好與三十棒且道過在甚麼處擲下云具眼者辨取。
普請採茶上堂舉溈山摘茶次謂仰山云終日摘茶祇聞子聲不見子形仰撼茶𣗳溈云子祇得其用不得其體仰云未審和尚如何溈良久仰云和尚祇得其體不得其用師云溈仰父子雖善切磋未免體用分作二路爭似禹門者裏體用本無二致且作麼生是體用一致底旨舉手云普請採茶去。
上堂四月十五日已過去六月十五日猶未來過去與未來以拄杖〡云都從者裏剖復以拄杖[中-口+○]云若於此識得根源朝打三千暮打八百若識不得是不知痛癢底死漢莫怪悟上座造口業壓良為賤擲下拄杖復舉德山初出蜀於澧陽路上見一婆子賣餅息肩買餅點心婆指擔曰什麼文字曰青龍疏鈔曰講何經曰金剛經曰我有一問你若答得施與點心若畣不得且別處去金剛經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未審上座點那箇心德山當時無語師云我若作德山只向道山僧肚饑揀大者快搬來使者婆子直得手忙腳亂打發不迭及至搬來時肩擔便行管教者婆子疑殺行腳衲僧別有長處。
上堂擬欲參禪圖脫生死已錯了也不擬參禪圖脫生死又錯了也敢問眾兄弟合作麼生得不錯去咄洎合停囚長智。
上堂禪不在參道不須悟直下了然超佛越祖驀拈拄杖云即今莫有超佛越祖者麼卓拄杖云正好朝打三升暮打八百為甚如此者裏放過即不可。
上堂一葉落天下秋一塵起大地[(冰-水+〡)*ㄆ]今朝七月六日無論一葉落不落而天下秋眾兄弟[A3]已備知矣舉起拂子云一塵起也且作麼是大地[(冰-水+〡)*ㄆ]底道理擲下云若知撲落非他物始見縱橫不是塵。
上堂大道只在目前要且目前難睹若知大道真體箇箇成佛作祖以手搥胸云甜瓜徹蔕甜苦瓜連根苦。
上堂百日禪期正如畫地為牢祗要諸人知箇分曉若也知得分曉便知四月十五日結制本非結今日七月十五日解制亦非解既非結亦非解且畢竟四月十五日到今日七月十五日者是箇甚麼良久云若總未分曉無奈漆桶不快何。
上堂舉文殊師利在靈山會上諸佛集處見一女子近佛坐入於三昧文殊白佛云何此女得近佛坐佛云汝但覺此女令從三昧起汝自問之文殊繞女三帀鳴指一下乃至托至梵天盡其神力而女不出定佛云假使百千文殊出此女定不得下方過四十二恒河沙國土有罔明菩薩能出此女定須㬰罔明從地涌出作禮世尊世尊敕出此女定罔明即於女前鳴指一下女子從定而出師云若文殊大士用處與罔明大士用處一般因甚女子不出定又若罔明大士與文殊大士用處一般因甚女子卻出定眾兄弟還知二大士併女子落處麼顧視左右云有利無利不離行市放過一著落在第二。
上堂竪起拂子云眾兄弟見麼過去諸佛現在諸佛未來諸佛盡向悟上座拂子頭上聚頭打葛藤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若也放開從教口勞舌費若也把住擊禪牀云不消一擊復竪起云還見麼擲拂子下座。
歲旦上堂舊年是新年舊新年是舊年新新年與舊年有口也難申所謂處處真處處真塵塵盡是本來人真實說時聲不現正體堂堂沒卻身乃顧視大眾喝一喝下座。
晚參上堂今宵正是正月半家家點起上元燈禹門院裏家風別卻將吹滅暗中行遂吹息燭下座佇立云眾兄弟還見麼若也見得則諸暗相永不能昏若也未見高聲喚侍者云移取皮燈籠來引大眾過堂喫茶去。
上堂今日禹門院裏結制須與眾兄弟一議不用眾兄弟參禪不用眾兄弟會理單單不許瞌睡若也瞌睡一棒打出骨髓莫言不道立秋上堂舉諺云朝立秋陰颼颼暮立秋熱殺秋此中大有好消息所謂治世語言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只是世間人未曾一簡點若也簡點就要會天地同根萬物一體有甚麼難眾中有曾簡點其中消息者麼一總未曾悟上座試為簡點朝暮且置不知喚什麼作秋卻說陰颼颼熱殺秋還知麼不見道不因夜來雁爭見海門秋拍香几下座。
上堂舉洞山云秋初夏末兄弟東去西去直須向萬里無寸草處去禹門又卻不然禹門今日解制兄弟東去西去驀拈拄杖云逢人切莫錯舉擲拄杖喝一喝下座。
因雪上堂昨日青山今朝白雪眾兄弟好消息壄鹿行人步步成迹唯有挂角𦏪羊絕氣息從來獵犬難尋覓高著眼始得。
上堂人人本具箇箇不無不是聖賢了事凡夫且事又作麼生了舉起拂子云不喚作拂子便了取好不喚作拂子便了又喚什麼作事以拂子擊香几云惺惺底惺惺瞌睡底瞌睡然喚作惺惺瞌睡依舊無本可據喝一喝云老僧據本去也便下座。
普請上堂據眾兄弟擔了飯米來伴悟上座各各計明[A4]己躬事不該動靜眾兄弟然而俗諺有之曰有例不可滅無例不可置如百丈大智禪師剏叢林立規矩有普請例及諸家語錄亦有普請說所謂作則均其勞飯則同其食自今觀之似乎不然作者應當作閒者應當閒致令古風凋喪法門澹薄無他盖主者不舉之故也乃云要且者般事須是者般漢若畏刀避箭躲賴偷閒不足為伴雖然恰有箇驗處以何為驗舉手鼓掌云打鼓普請看。
上堂悟上座妄譚般若未死舌頭先壞死後定墮拔舌犁耕眾兄弟有相救者出來試救看良久云無則悟上座只得自作自受去也。
上堂忽雨忽晴天道變化物遂其生舉起拂子云唯有者箇自古至今不屬雨晴且道屬箇甚麼與侍者云縣於方丈內異日指他人。
上堂天上月正圓人間道月半衲僧事如何直截當自看。
上堂纔然正月初一不覺二月十五光陰迅速催遷日月如同電火竪起拂子云觀音玅智力能救世間苦擊拂子云眾兄弟休莾鹵擲拂子下座云參。
上堂古人道若論此事多說不如少說少說不如不說驀拈拄杖卓云者裏是甚麼所在說多說少說說說不說舉起拄杖云是多耶是少耶是說耶是不說耶復云正當恁麼時諸人還委悉也無若委悉去獨步大方橫行天下如未委悉不煩久立便下座。
上堂問梧桐葉落傳秋信作家相見意如何師便喝進云喝後如何師乃打進云何不道看師云將謂作家元來不是乃云舉一不得舉二放過一著落在第二只如今朝七月一汝等作麼舉若也舉得南天台北五臺若舉未得喝一喝云速退速退便下座。
歲朝連雪上堂連日雪紛紛山河一色吞天開銀世界別是一乾坤眾兄弟還會麼當恁麼時正是古人所謂三十年前未得箇入處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三十年後得箇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是箇大地平沈底時節且憑箇什麼得恁麼地良久云世出世間窮徹底常樂我淨獨為尊。
上堂今朝正是正月七世上相傳是人日可憐大夢未惺人卻見陰晴起瞋說令人轉憶雲門老解道日日是好日眾兄弟還知雲門老子落處麼良久云祇是不分皂白底漆桶復云日日好日當下心息本無孔竅寧容情測各各珍重不煩久立。
上堂若論此事擬心則差強言則隔覿面分付罕人委悉遂展手云分付了也眾兄弟還曾委悉麼若未委悉急須珍重。
幻有和尚忌辰拈香云當時巴陵為雲門大師設忌有三轉語高峰為雪巗和尚設忌單單只有一句悟上座今日為幻有老人設忌一句也無何以舉起香云者是一句耶是三句耶插香云逢人切莫錯舉。
上堂盤山道向上一路千聖不傳慈明道向上一路千聖不然徑山道向上一路熱盌鳴聲老僧道向上一路蹋破草鞵。
上堂舉教中道今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眾兄弟還知釋迦老子立地處麼若也知得從教徧界分身設若未知悟上座不免更資一路舉起拂云者是放底光明且如何是實相義擲下拂云急著眼覰。
上堂古者道我一喝不作一喝用遂喝一喝云且道悟上座一喝與古人相去多少莫有端的者試端的看良久復喝一喝下座。
上堂云竺土大僊心東西密相付謹白參玄人光陰莫虛度且作麼生是不虛度底光陰記得小時騎竹馬看看又是白頭翁。
上堂唲聲一發獨稱尊引得兒孫惡水淋不是與人難共聚大都緇素要分明。
上堂今朝正是五月一為眾分明重剖析昔日雲門老古錐[A5]卻道日日是好日是又是別又別汝諸人瞥不瞥龐公不昧本來身衲僧正眼頂門裂喝一喝下座。
上堂六月日頭真箇熱赤肉團邊如火畗且問現前眾兄弟無位真人徹未徹若也[A6]已徹向無陰陽地上竪去橫來若也未徹未免來日熱如今日。
上堂竚立座前云老僧氣喘不能說話遂咳嗽吐痰於地云眾兄弟試道看良久無有出者師以腳抹卻歸方丈。
上堂若論此事描也描不成畫也畫不就喝下銕圍山倒走一句當天八萬門句句自然絕滲漏趙州關雲門普雪峰輥毬禾山打鼓上來一隊老古錐看來未解師子㖃汝諸人須抖擻轉身路子若能行處處莫著隨人後拶著翻身便齩伊始可人前開大口且道禹門者裏用箇什麼驀拈拄杖云一條拄杖黑如漆是聖是凡劈脊摟喝一喝下座。
上堂恁麼也不得道火何曾燒著口不恁麼也不得嚼爛虛空牙齒出恁麼不恁麼總不得石頭老子舌無骨驀拈拄杖云恁麼也得放下云不恁麼也得復拈拄杖擲下云恁麼不恁麼總得汝諸人還知禹門落處麼便下座。
上堂十方無壁四面無門中有一寶任運縱橫便下座。
上堂年年有箇臘月八相傳世尊悟時節咸謂如來睹明星誰知打失眼睛瞎諸人若欲辨端倪正眼須從頂門發從茲突出普天輝將此深心奉塵剎喝一喝眾兄弟還見釋迦老子打破漆桶處麼便下座。
住天台山通玄寺
結夏上堂若論此事本非行住坐臥之相豈可結制定期為限祇如今古叢林皆以九旬禁足三月安居正眼看來大似畫地為牢置人必死之地雖然如是正恁麼時諸人向什麼處出氣有善出者速速出來對眾出氣看良久云一總未能且有條攀條無條攀例以大圓覺為我伽藍身心安居平等性智與悟上座眉毛廝結到八月一日說破時有僧出云說破箇什麼師云速退僧茫然師云只得一跳出去僧云再撲一交師云速禮三拜復舉開山韶國師云通玄峰頂不是人間心外無法滿目青山法眼聞云只此一偈堪起吾宗師云殊不知滅汝宗者即此偈耳不見道毘婆尸佛早留心直至而今不得玅今日新通玄不免別開一路乃云通玄峰頂別是人間只緣不薦錯認青山遂喝一喝云還薦麼便下座。
上堂纔然昨日又是今朝流光電速人亦隨遷當勤精進如救頭然驀拈拄杖云穿[A7]卻諸人鼻孔換卻諸人眼睛還我救底頭來擲拄杖云大眾委悉麼差之毫𨤲失之千里平地上死人無數切莫停囚長智。
上堂今朝正是六月六貓兒狗兒皆沐浴通玄峰頂禪和子箇箇渾身乾暴暴復云會即途中受用不會即世諦傳續且道傳續箇什麼三十年後抱頭哭莫言老僧不道參。
晚參茲當六月初七夜衲子聚頭將畢夏霹靂天風忽地來草菴卸下琉璃瓦且道是何宗旨喝一喝下座。
上堂十五日[A8]已前誰復重打算十五日[A9]已後孰肯定從容今日正當十五日又且如何透脫宗驀拈拄杖云龍袖拂開全體現象王行處絕狐蹤卓拄杖下座。
上堂茲當六月念五况是日輪明露本無雲翳覆藏爭奈時人不睹驀拈拄杖云睹不睹若也睹自然超佛越祖。
上堂拈拄杖指云不得舉二唯舉一老僧拄杖為竭力指示分明須薦取莫待將來驀頭楔喝一喝云天色時炎不煩久立便下座。
上堂舉韶國師偈通玄峰頂師云大家在者裏不是人間師云錯下註腳心外無法師云逼塞殺人滿目青山師云有眼如盲大眾還識韶國師麼若也識昔日韶國師今日老僧不成話墮若不識且道是誰之過下座云參。
上堂八月一日解制訖腰間包頭上笠通玄寺裏放門開行腳衲僧攙前出被人拶著要翻身切莫隨人穿卻鼻復舉洞山云秋初夏末師云將謂忘卻兄弟東去西去師云亂走作麼直須向萬里無寸草處去師云坐斷路頭石霜云出門便是草師云奴見婢殷勤又有道直得不出門亦是草漫漫地師云同阬無異土乃云者一隊老漢被老僧折倒了也諸人還知出身處也無若也知得日費斗金非分外脫或未然萬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撈摝始應知喝一喝下座。
開爐上堂烹佛烹祖大爐𩍁煆生煆死惡鉗鎚驀拈拄杖云若是超佛越祖出生逾死者不用如何若何便請單刀直入與通玄拄杖子相見良久乃云今日是箇十月十五今古謂之開爐老僧更指虛空是箇爐子其中山河大地草木叢林凡有事物俱是煤炭世間僧俗男女一切人天皆在者箇爐子裏苦樂逆順聲色逼惱晝夜煎熬生情取舍遂成輪轉謂之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唯有一門可出而復狹小汝諸人還知出路麼時有僧出云出路即不問如何是火宅師云待汝出來與汝道僧無語師云汝道不得老僧為汝道去也一盲引眾盲相牽出火阬便下座。
冬至上堂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時節若至如迷忽悟如忘忽憶驀拈拄杖云三世諸佛一切眾生被老僧拄杖一時穿卻了也拈起也直教箇箇放光動地放下也直使人人無處出氣不拈不放時且道落在什麼處若是銕眼銅睛漢直下覰透時即見三世諸佛此時成道此時說法此時度人亦見一切眾生此時輪廻此時日用所謂百姓日用而不知若也知去即見兩儀䌛此時剖判日月乘此時運行四序從此時推移於無陰陽地上好不資一蒙醜不資一豪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正當恁麼時忽憶忽悟一句作麼生道還委悉麼到頭輸我惺惺者不住陰陽造化中。
上堂舉金剛經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師豎起拳云還見麼喝一喝云還聞麼聞見分明若喚作聲色入地獄如箭䠶一僧出眾云不喚作聲色喚作甚麼師乃合掌云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即如來。
上堂病骨尚未愈無[A10]已強扶笻陞堂無法說坐斷通玄峰乃拈拂子云只得借拂子為諸人通箇消息豎起云見麼敲香几云聞麼若見若聞正是逐色隨聲漢不聞不見又是避色逃聲漢更若非見非聞又是戲論相違漢直須中間撒開兩頭截斷二邊渾莫立中道不須安正當恁麼時獨脫一句作麼生道八角磨盤空裏走下座。
上堂五九四十五窮漢街頭舞會則途中受用不會則世諦流布。
上堂天上月正圓人間道月半半即背於圓圓定違於半欲得兩相應分身兩處看。
歲旦上堂新年新月新日新時長老又披新法衣提起衣云者箇是衣如何是法放下衣云九九百百張七趙八孟春猶寒不得露骨喝一喝下座。
請化主上堂今朝正是正月半通玄峰頂無燈看祇要諸人返自觀迥脫根塵常煥煥常煥煥大地虛空無畔𡶨森羅萬象歷歷同參一切眾生明明共伴若人如是見徹氣質如是變化本無能化所化之人亦無能施所施之物化者施者吾道一貫雖然如是更有一事且去化緣歸來重新打算。
上堂當頭一著坐斷要津纔然側耳喪[A11]卻家珍從來佛法不順人情所以道出群須是英靈漢敵勝還他師子皃。
上堂新正二十日又五且喜日輪正當戶晝夜明明無間斷只因時人不解顧若解顧廓徹乾坤全體露東西南北任縱橫那事應須沒差互所以道參玄人莫虛度且如何是不虛度底光陰阿呵呵還見麼復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光陰本自非他物青天白日笑唫唫。
密雲禪師語錄卷第一
音釋
校注
【經文資訊】《乾隆藏》第 154 冊 No. 1640 密雲悟禪師語錄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乾隆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