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覺竹峰續禪師語錄卷第四
頌古
拈花微笑
婆子燒菴
南泉斬貓
三玄三要
馬祖三喝
乞食城歸。忽見西山晚晴。雪霽峰巒。盡大地是一則現成公案。且道如何是現成公案。
第一則
雪覆千山。因甚麼孤峰不白。
著語云。瘦處難瞞。
頌云。
第二則
溪聲盡是廣長舌。且道所談何事。
著語云。默而識之。
頌云。
第三則
山色豈非清淨身。且道無山色時。喚甚麼作清淨身。
著語云。北斗裏藏身。
頌云。
忽於[A4]己躬下得些快活。不敢顢頇。法堂鳴序鐘。舉似大眾。大家得些快活。各著一語並頌。
著語云。頭上瞞瞞。腳下瞞瞞。
頌云。
古人七個蒲團。昭覺撞斷鐘搥。且道是同是別。
各著一語並頌。
著語。是定當看。
頌云。
牧牛頌
十無頌
無根樹
無絃琴
無鑰鎖
無底缽
無孔笛
無縫塔
無底船
無孔錘
無星秤
無底籃
原書闕
丹霞燒木佛
如貓捕鼠
臨濟四喝
世尊初生
趙州狗子
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
萬法歸一
示偈
一劍直歲
文雅書記
翀石副寺
崑劍監寺
圓月香燈
得珍殿主
慶雲茶頭
正修米頭
國一侍者
六瑞行者
朗徹監收
聖制行者
寶池行者
居一法孫
自成戒徒
天聞禪人
慧滿戒孫
提封禪人
恒璧禪人
月輪禪人
覲顏禪人
一觀禪人
廣智禪人
巨明禪人
大智禪人
大慈禪人
遍恒禪人
參微禪人
立志禪人
圓明禪人
明鏡禪人
雲波禪人
自安禪人
衢衡禪人
一悟禪人
推雲禪人
大願禪人
東傳戒徒
九天通雲
碧空法孫
晗輝侍者
定水開士
性壽徒孫
性權徒孫
清海沙彌
機慶玄孫
常經孟居士
常溥莊頭
樂天李居士
佛事
為囪門和尚起龕。松風慘慘。林鳥悽悽。石火電光。覷之不及。禪翁昨夜[A13]已西歸。三腳驢兒緊著錐。烈燄光中騰碧漢。不生滅法讓阿誰。
為懸珠禪人起龕。歷遍天台更遊燕。南州不住到松潘。於斯撒手還家去。今日出門值雨天。急須去。莫留連。木馬頻嘶芳草地。丙丁童子對渠言。
舉火。踏遍錦江。吾不識汝。住老松潘。渠不識我。昨度禪房話片時。今朝乞吾一把火。直承當。休避躲。八萬四千功德聚。願汝急時成正果。
舉火。虛空拍拍韻還鄉。九九餘翁一電光。過量大人今[A14]已矣。方稱敏手過蘆江。拈杖指龕云。此是落翅孔。切莫露鋒芒。撒手那邊千聖外。銀山鐵壁絕商量。以火炬打○云。鐵牛口裏黑煙生。三腳驢兒就此行。好把眼光收挕住。優曇花裏現全身。遂擸。
起襯云。蒼顏雪鬢個頭陀。九九齡餘韻蓼莪。今把絲綸收挕住。悠悠且唱涅槃歌。涅槃歌。閒觀綠水繞山阿。老禪那。會也麼。生滅既滅。寂滅為樂。寂滅以滅。有何不悅。撩起便行。莫管南北。以拄杖指襯云。這個聻。常寂光中鑒遠心。白雲山裏膺巢穴。
入塔。末法淋漓實可傷。潸然拙句鑒衷腸。禪翁面目分明處。林鳥溪聲共泣揚。恭惟太虛和尚坐斷兩頭。當陽顯露。化緣[A15]已畢。示涅槃樂。今日是我恒明大士深恩厚德。水木難忘。建窣堵波。安厝師骸。飛簡至昭覺。敦請續頭陀作入塔佛事。到這裏向起口不得處。一一露出我太虛和尚末後一段風光。顧眾云。大眾且道。是那一段風光。拈杖指塔戶云。天幹律音成寶所。地凝七級瘞牛眠。剎竿直向此峰豎。萬古標名樂自然。便入。
為法叔問潮和尚起龕云。潸然吾叔棄雲堂。悅豫心傷送夕陽。老恨慈舟幡影折。獨憐紅日墜山崗。恭惟老法叔運悲心於末世之中。斬荊棘於五濁之際。八十餘年本色道底。以拄杖指龕云。木馬嘶風遍大千。鐵牛吼破萬重關。須彌頂上翻波浪。無相光中駕鐵船。
舉火。拈火炬打○云。鐵鷂摶空。金聲擲地。這邊那邊。一無回避。老法叔。休疑議。輕輕放下閒家具。悠悠直上涅槃山。維摩室裏閒遊戲。遂擸。
為蓮生老宿起龕云。七十餘年事。忽爾一旦灰。這個臭皮袋。秪用一堆柴。即須去。莫徘徊。撒手那邊千聖外。休教留落在塵埃。
舉火。以火炬打○云。阿呵呵。七十餘年個衲僧。今朝一著甚分明。這邊那畔無拘束。鶻臭布衫脫得成。
為浣月尊宿起龕。秋風滿院。落日沉西。這個消息。有幾人知。擺脫塵勞。直下便歸。以拄杖指龕云。還有這個聻。仰煩大眾送汝一程。
為雲白茶頭起龕。七十八年住世間。燒茶換水結人緣。今朝撒手還家後。不知那裏是長安。雲白長老還識路頭麼。擊龕云。杖頭引得清風起。少刻紅蓮遍大千。
舉火。青山綠水西來意。翠竹黃花古佛心。林鳥悽悽傷往事。祥煙靄靄駕慈雲。聊將拙句酬辛苦。時拈拄杖驗精神。雲白何必疑來去。一回煆煉一回新。
為演山徒起龕。十五日前不生。十五日後不死。今正十五日。生死到來。撩起便行。且道不著生死關一句作麼生委悉。遂拽龕云。東關門外。青松嶺畔。
舉火。松潘不住住錦江。錦江不住便回鄉。即須去。莫徬徨。不可狼籍在他方。以火炬打○云。與子道個末後句。回頭休戀火中央。
為超然尊宿起棺云。曲盡詞窮本寂寥。個中消息赤條條。青山綠水還如舊。轉眼娑婆又一遭。意上座。莫辭勞。直不薦取歸根竅。棒頭點出金剛眼。始知生死不同條。既不同條。說甚一遭兩遭。以拄杖擊棺云。與伊指個安身處。青山綠水任逍遙。
為自惺大德舉火。咄。這個關頭太險。自惺今日了然。一塵不染威音外。萬劫都消烈焰前。昨夜碧天雲散盡。今朝清霜徹骨寒。若還於斯親見得。輕輕擊碎上頭關。且道這個關頭是甚麼閒家具。於此薦得。不妨請行。脫或未然。老僧火炬與伊露個消息。咦。一腳踏翻生死海。掉身別是一家風。遂擸。
為洪湛禪人起棺。來也恁麼來。不挂一絲。去也恁麼去。一絲不挂。來去赤洒洒。未免成墮話。秪如出門一句作麼生相委。以拄杖擊棺云。起。
為性佑禪人起龕。運水搬柴[A16]已四載。今朝脫卻臭皮袋。這邊那畔任遊行。從此了然無罣礙。既無罣礙。行處行來在處在。
慈和大師請化骷骨。師云。髑髏遍地不忍看。行人積聚如丘山。今朝幸遇中元節。各各能生火裏蓮。還委悉麼。脫或未然。今日乃赦罪之辰。行僧慈和請山僧為汝有情無情。一切生靈。舉揚般若。令汝等一一化生西方去也。遂擸火炬云。六道四生從此去。善惡分明恁縱橫。
為舟海禪人舉火。重陽九月菊花香。抖擻精神返故鄉。欲識途中親切句。紅爐焰上電飛光。急須去。莫徬徨。撒手那邊千聖外。回頭休戀火中央。
為白衣庵太虛和尚起龕。拄杖芒鞋到處喃。傾心法雨洒南閻。滹沱法道湮淪久。一段真風繼法筵。所以擲地金聲。始覺從前是錯。摩霄伎倆。不期翅落虛空。恭惟太虛和尚全身放下。兩袖清風。住世八十六齡。一生玉潔冰清。[A17]眨眼峰含翠月。依稀電閃長空。若據此事。更不相關。且道亦任來去自由是甚麼人境界。以拄杖指龕云。這個聻。
舉火云。一二三四五。打起禾山鼓。六七八九十。樂奏無孔笛。十九八七六。齊唱還鄉曲。五四三二一。大家在這裏。以火炬打圓相云。北斗藏身處。峨眉月上弦。夏至三庚後。遍界火生蓮。遂擸。
起龕云。法兄七十古來稀。又得餘齡也大奇。阿呵呵。也大奇。露柱吹笙藏北斗。燈籠拍板入南支。老法兄雖則任麼瞥地。要兩得相應。顧眾云。五蘊山下活埋菴。斜挂孤燈月一圓。照見未生時面目。翻身直上佛頭眠。以拄杖作揖勢云。起。
入塔云。窣堵波上還水秀。黃金骨地廓天欄。大白牛兒就此眠。一花五葉遍人間。老法兄生滅[A18]已滅。寂滅為樂。以拄杖拍櫬云。這個聻。便入。
為有堂門人起龕云。拭杖芒鞋至錦關。一聲兒哭一聲天。太平寺裏閑家具。只見遺形不見俺。天。老眼紛紛淚羅灣。只望曾子養曾晢。誰知顏路哭顏淵。天。此去再來吞佛祖。赤手扶起破沙籃。兒。莫辜老僧臨行句。火爐頭畔冀團圞。以手拍龕云。天。生不到。死不到。古人徹底風浩浩。又拍云。天。不到不到真不到。駕起摩空鐵鷂兒。一翅鵬摶天下曉。
舉火云。金佛不度爐。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且道真佛向甚麼處安身立命。吾徒有堂也消得這箇隔子麼。脫或躊躇。老僧火爐頭略較些子。拈火炬打○云。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爐中火。收攝眼珠歸去來。賢劫位中添一朵。遂擸。
為太平昆劍禪師起棺云。花神念一午。入城打口鼓。太平昆上座。切莫從頭數。六六三十六。五五二十五。木人把板雲中拍。石女含笙井底舞。阿呵呵。苦苦苦。拈拄杖擊棺云。五十四年。一任卜度。
舉火云。金烏飛。玉兔走。海底泥牛啣月吼。悲風生。淚雨落。雲中木馬號淘哭。薦舉太平昆上座。漫道人前六九數。以火炬打○云。死木頭。活鵲兒。翻身直向來時路。拈火炬云。丙丁童子笑渠言。烈燄光中從頭悟。遂擸。
昭覺竹峰續禪師語錄卷第四終
校注
【經文資訊】《嘉興藏》第 40 冊 No. B479 昭覺竹峰續禪師語錄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嘉興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LINDEN 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