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壽尼子雍如禪師語錄序
大法西來而比丘尼能欽承正道。機辯穎悟扣擊無虛弘揚法化者。自初祖嗣總持高安嗣末山然後代▆乏人。本朝所推重金粟乘祖嗣祇園剛龍池微祖嗣繼宗徹雪竇雲祖嗣唯極致天童奇祖嗣印月霖諸禪師建立門庭。鉗錘後學。著奇操偉業精通至理。其所持說雖碩學名德莫能難焉。俱各傳續其人。乃相率折節為勤儉程猷經用風教盛行。江浙齊楚樹聲保社。規模嚴肅彬彬然大有可觀也。余進都門將二十餘載。其大家命婦入山問道嘗求開示。而真參實悟。委蛻之際神識了然。報身斯驗者。往往有▆。而比丘尼中如南方諸禪師輩全提直指。向同髏而能破除生死情妄可為軌式模範者。指不多屈。今年春永壽尼子雍成如禪師造山參禮。見其貌古心虔。頗有衲僧氣概。詢其師承古律範兄嗣也。範兄昔年寓仁壽間。嘗從余游而信余言有切於法門。是以不辭晦明風雨。樂與晨夕抑揚厲志。究其詣而合於規宜。其相傳或不造次也。繼而如姪出一冊呈余。云是開法所錄。讀之語雖無文。然斤斤篤至。時露本色機用。穩實而不迷昧。聞其實德感動閭聖。而有慈航普渡之稱。屢請余命欲以問世。余在唯唯否否間遲之秋半。復修誠叩室勤懇乞余一諾。以便流行。余因思都下比丘尼中。以本分接人可存一證據者甚難。許其所請序述。顛末而付梓人如姪勉旃萬弗負余屬望之殷也。
康熙己卯仲秋中澣十日深雪永潛叟撰於聖感方丈
子雍如禪師住永慶禪院語錄
師於康熙三十年歲次辛未佛成道日進院。
山門。山門獨鎮古來今。此事無分舊與新。要識現前端的處。顧眾喝一喝曰。密移一步見天真。
佛殿。虛空不用尺度。海水難將斗量。一塵不立忘形相。親見如來常放光。
當日監院指月同眾夫人設齋請上堂。拈香祝聖畢。次拈香曰。此一瓣香遍歷諸方門戶。嘗盡多少辛酸。末後三上臺山。遇著惡毒老漢。當眾勘驗逼得如上座死而復生。怨恨難忘。爇向爐中供養現住仁壽堂上傳臨濟正宗。第三十三世上古下律大和尚用酬法乳之恩。維那白椎曰。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婆子問大悲千手眼。如何是和尚的正眼。師曰你眼不能見。進曰既有眼因甚不能見。師曰倒卻門前剎竿著。婆豎一拳師便打。慧山寶維那問。達摩西來遺隻履。如何是西來意。師曰寒蟬脫殼空抱枝啼。進曰何處安身立命。師連棒趁出。許元智居士問舉一不得。舉二放過。一著落在第二。師曰爍石流金。進曰如何是藏身處沒蹤跡。沒蹤跡處莫藏身。師曰鴨嘴舟上載清風。進曰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消。殞上古許多善知識悟道。因甚麼世界依然猶在。師曰未進山門與你道過。進曰恁麼則互相熱瞞去也。師便打。進曰這一棒過在什麼處。師曰痛癢也不知。乃曰談俗則違真。談真則違俗。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見月休觀指。歸家罷問程。到者裏同殺同活同生同死。獨奮空拳橫行海上。不居蘊界使得六時。秖如建家立國一句又作麼生道。堯天永慶多恩澤。舜日常輝益兆民。喝一喝。維那結椎曰。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下座。
大士誕日上堂。婆子問觀音大士有三十二應。和尚今日應那一相。師曰我者裏一相也無。進曰既然無相上堂說法者又是個甚麼。師曰獅子咬人韓盧逐塊。僧問昔有婆子問德山。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上座點那一個心。德山無語。今日請問和尚又作麼生答。師曰寧可截舌。不犯國諱。乃曰今朝慈航道人。因大士上堂為眾說法。貴圖報德酬恩。思量無法可說。良久喝一喝曰。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法輪。
吳夫人母難日請上堂。若論此事原無生滅。既無生滅。又道吳夫人今日生辰。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庭前松柏常青翠。好指須彌作壽眉。
結制眾夫人請上堂。若論此事三世諸佛拈不出。歷代祖師提不起。天下老和尚說不到。今日禪和子秖恁麼依依稀稀彷彷彿彿。聞板過堂。困來瞌睡。卓拄杖曰。伶俐漢便承當。是則魚化龍時能作浪。否則繡花雖好不馨香。復卓拄杖下座。
解制趙夫人請上堂。問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師曰妄想作麼。進曰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師曰且緩緩著。問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羅盡是閑言語。如何是和尚親切句。師曰不被葛藤絆倒方是好手。僧擬議。師便打。乃曰解開彌勒袋口。放出文殊普賢。東西南北去。隨處有三椽。假如途中有人問你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又作麼生。劈面一掌攔胸兩拳。薦取吾宗最上禪。
舒夫人為夫主捨替僧請上堂。佛制相傳捨僧替度。祖祖欽承綿綿託付。即今少司空命沙彌佛宸斬斷恩山。掃開魔路。參須實參悟須實悟。喝一喝曰。行來盡是功德林。挽起眉毛毋自誤。
師誕日上堂。止止止。五十知命[A1]已如此。總全本性妙光明。辦道成功從今始。在釋在俗得自由。利[A2]己利人任所使。頂門慧眼爍週天。火裏曇花開蕊紫。鑊湯爐炭俱催傾。劍樹刀山直下毀。頓開金鎖關。劈破銅山址。全提本分絕支流。覿面承當只這是。
小參法語
元旦雲峰請小參。婆子問新年頭的佛法即不問。如何是和尚底佛法。師曰堂堂意氣際風雲。婆禮拜。師曰禮拜直須頭著地。新年還是舊年人。乃曰主賓相會家風舊。此日同沾御苑香。禪門在城何寂寂。鄰家爆竹慶三陽。無情說法能親切。遍界觀音不覆藏。為報現前參學士。耳根圓妙絕商量。
慧山寶維那誕日請小參。世尊未離兜率已降王宮。未出母胎度人[A3]已畢。今日維那母難之辰。請山僧登曲彔床。說無生法。且道與釋迦老子是同是別。會得是同。不會則別。花開一樣春。磬響千家月。那吒太子現全身。無量壽佛讚不及。若要㘞地一聲須用親自打徹喝一喝。
吳夫人送替僧落髮請小參。手舉剛刀削除萬病。落髮裙釵更名祖勝。剔起慧燈磨開智鏡。照徹十方毘盧法性。喝一喝曰。昨朝還是塵中客。今日能為方外人。
小參。揮拂子曰。參尋個事不尋常。爐火通紅煉銕銅。覷破一星空大地。更須換骨與洗腸。好分菽麥還辦奴郎。現前諸兄弟切忌亂承當。擲拂子下座。
七期趙夫人請小參。古人信手指一景。信口道一句。喚作一個話頭。使人東卜西度。黑漆漆地忽然打破疑團。始知今人就是古人。古人就是今人。山僧十三年前。抱一個話頭廢寢忘餐如痴似兀死人一般。十三年後如杲日麗天無所不照。諸仁者還會麼。以拂擊香几曰。雲散家家月。春來樹樹花。復擊一擊下座。
趙夫人請小參。道得放參句山僧與你一個枕頭。道不得亦與你一個枕頭。且道利害在甚麼處。眾無語。師曰天晴不肯走。直待雨淋頭。以拄杖旋風打散歸方丈。
為趙夫人對靈小參。生有原死有實。天上人間能建立。照見山河無朕。跡從前知見一時息。且道息個甚麼。良久曰咄克力。
那夫人領眾打三[A4]已完。考眾小參。耳裏觀音打鼓。眼裏文殊作舞。胸中有個普賢騎象。親臨作主著力便上天堂。退念即入地府。願爾堅執慈悲王。菩薩沾著些惡如猛虎。
大護法公主領眾善信(舒門趙氏 那門葛氏 趙門蒼氏 吳門王氏)請開光小參。五臺雪覆萬年冰。峨眉遍照千江月。點放開光眼耳明。普覆十方永無歇。莊嚴非相六根空。照耀如燈久不滅。擊杵一下云。清霄遍徹聆妙音。永茂金枝與玉葉。
甲[A5]戌元旦師正睡熟。侍者請起淨面。師拭目早參。法語平生好瞌睡。素性懶參禪。體安心自澈。鼾呼意了然。開張獅子口。喝斷野狐涎。問著不放過。開封一頓拳。
劉中丞慈母歸西。請師對靈小參。撒手歸西七十春。青蓮花裏現金身。從今脫下娘生襖。任意逍遙不染塵。
薦徒佛光小參。綠水源流歸碧海。白雲散盡見青山。從今指引無生路。此去逍遙莫等閑。
衲夫人婆媳雙亡。恭請師對靈小參。雙靈立願不曾離。消息分明誰許知參。禮彌陀無別路。同聲相應證蓮池。
圖司空對靈小參。六十餘年古所稀。不被紅塵活計移。果能參透西來意。撞倒須彌粉碎微。雖則高官登極品。合家普利醒群迷。月在孤峰映徹底。大抵當陽會者希。古今無物可擬比。鐵面冰清顯大機。維摩妙用果無私。百千手眼重當時。今朝復現圖居士。來去分明任所之。以拂子畫○曰。灼破虛空絕我相。儒禪合一見真師。
葉居士對靈小參。掀倒須彌水倒流。無端拋業石人愁。嚴霜著處枯楊落。識得分明任意遊。以如意打圓相曰。直下了然超百億。一輪皎月豁雙眸。
佛事
掛鐘板。人天榜樣列祖風規。把住則霜清水肅。放行則電捲星馳。正恁麼時且道把住好放行好。拈椎擊板一下曰。一聲霹靂震天地。三尺浪高魚化龍。
觀音庵慧山請師為斗母開光裝成。法像接引人間。能起法海波瀾。色相本來空寂。若論斗母眼光。日月未足喻其明。虛空未足喻其大。說甚麼豎窮三際。橫亙十虛。以筆點一點曰。權將者個為天聽。顯露當陽著意看。
為胡夫人起棺。師曰脫下娘生褲。拋卻著肉衫。花隨流水去。大地絕追攀。卓拄杖曰。喚醒南柯夢。蓮臺處處閒。復卓一卓起。
舉火。來時無姓去時無名。生來一似霜天月。死去紅▆明片雪。今朝與你一把火。須信乾坤別有春。
與佛賢落髮。拈起剛刀當場作戲。斬斷孽根豁開心地。改換塵容圓成聖智。翻身直上逍遙林。踏斷須彌無阻滯。喝一喝曰。昨現夜叉頭。今遵菩薩面。
佛光入龕。十八日後真火自煉。賦以志勝。自家流出火焚身。金碧光中見本真。三昧神通無罣礙。西方東土任逡巡。
機緣
在西山永安寺有一箇行腳僧直進方丈。在單上坐下。師曰豺狼撞入獅子窩。進曰文殊在此。師曰正好與山僧洗腳。進曰獅子大翻身。師便打。僧無語。師連棒打出。
系三日後有一南方秀士進堂相見。士曰終日訪慈航。誰知慈航是個老婆相。師震威一喝曰。這是甚麼所在。說男說女。士無語。師曰進前來我與你道。士進前。師扭住曰。自別靈山無覓處。從今母子又相逢。士曰我深信伏隨。即皈依求剃染。
僧指像問這是假的。那是真容。師展兩手。進曰那裏畫來。師曰王維寫不真。
師問如何是正法眼藏。僧便喝。師曰向者瞎驢邊滅卻。僧連喝兩喝。師便打曰。切莫錯承當。
師問趙州訪二庵主。因甚許一不許二。進曰舌頭在趙州口裏。師曰你又作麼生。僧豎拳。師曰水淺不是泊舟處。
問。你從那裏來。進曰南方。師豎拳曰。南方還有這箇麼。進曰若無爭到者裏。師便打。
問。你是那裏人。進曰真滿洲。師曰未出母胎那裏住。進曰遍界不曾藏。師曰好箇真滿洲。
一僧入門禮佛。師拈椎打磬。僧曰家裏人不須打磬。師曰家裏人更須驗過。進曰這一椎落在甚麼處。師連打兩椎。
問。那裏來。僧曰江南。師曰到這裏作甚麼。進曰親近和尚。師以手打圓相曰。識得這箇許你親近。
問。你在南方親近幾箇和尚。僧曰一箇。師曰那一箇。僧豎拳。師曰死了燒了這一箇在甚麼處。僧無語。師打曰。假雞聲韻難瞞我。未肯蒙籠放過關。
上臺山過妙德庵。禮覲本師老人同諸位大師出臨濟三頓痛棒。三玄三要命頌。師總頌曰。
鍾子擊碎於此有感隨作一偈
行腳偈
聞斫木聲
詠雪
山居二首
山行
丙子述懷
永壽即事
述懷
參方日晚投山寺不納感賦
朝五臺山路迷失感菩薩現身指示賦以紀異
雜詠
今上公主讚
中秋示眾
這一半那一半。無物比光燦爛。仔細觀莫思算。以拂子打圓相曰。今朝便是八月半。
午日示眾
今朝端午節。一物亦無得。只有這條棒。當鋒頭腦裂。賞罰甚分明。誰敢輕饒舌。且道利害在甚麼處。卓拄杖曰。斷貫穿過南山鱉。
廛中四威儀
【經文資訊】《嘉興藏》第 39 冊 No. B465 子雍如禪師語錄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嘉興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LINDEN 大德提供之部份經文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