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溪大休珠禪師住越城天華寺百問卷第七
問: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樹倒藤枯。且道句歸何處?
答:夜來床席煖,伸腳到天明。
頌:
問:若論此事,直饒辨若懸河?答如流水,總與那事沒交涉。如何是那事?
答:某甲忘卻了。
頌:
問:千說萬說,不如一決。且道決個甚麼?
答:鼻孔大頭垂。
頌:
問:喝一喝云:是賓耶?是主耶?
答:某甲昨日從天台來。
頌:
問:拈拄杖云:一千七百則葛藤皆從這裡出。且道這個又從甚麼處出?
答:且放下著。
頌:
問:不是嶺頭傳底事,豈從雞足付將來?即今手裡拈的口裡道的畢竟從甚麼處得來?
答:拂子頭邊。
頌:
問:心明能超曠劫,英雄力破重圍,為甚麼道秪為分明極番令所得遲?
答:太平原是將軍致,不許將軍見太平。
頌:
問:如是我聞,與乾屎橛是同是別?
答:冬瓜直儱侗,瓠子曲灣灣。
頌:
問:東家作驢,西家作馬,要騎便騎,要下便下。且道此人得何三昧?
答: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楊州。
頌:
問:夜深不向蘆灣泊,迥脫中間與兩頭,且道此人如何行履?
答:風力扶帆行不棹,笛聲邀月下滄洲。
頌:
問: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手曰捉,在足曰奔。便恁麼承當,還有過也無?
答:親者不問,問者不親。
頌:
問:高峰四句內有一句能縱能奪,能殺能活,且道是那一句?
答:問處甚分明。
頌:
問:趙州東壁挂葫蘆,意旨如何?
答:無意旨。
頌:
問:此眾無枝葉,惟有諸真實,作麼生說個真實底道理?
答:人人腳跟點地。
頌:
問:摘葉尋枝則不問,直截根源事若何?
答:曲了也。
頌:
問:殺父殺母,向佛前懺悔。殺佛殺祖,向甚處懺悔?
答:燈籠露柱。
頌:
問:無舌人解語、無手人行拳,無手人打、無舌人無舌人,說個甚麼?
答:逢人但恁麼問。
頌:
問:普慧雲興二百問,普賢瓶瀉二千酬。且道問底答底從甚麼處來?
答:隨聲便喝。
頌:
問:多年塵土無人拂,一身常鎮在天涯,為甚長安大鬧。
答:錦上鋪花。
頌:
問:有語成謗,無語成誑,有無俱遣。且道作麼生商量?
答:老漢忘卻話頭了也。
頌:
問:風吹日炙還當得祖師西來意麼?
答:爛卻多少。
頌:
問:三腳驢子上天台,且道日行多少?
答:一去,二、三里。
頌:
問:參禪學道人秪要會得本命元辰的落處,假若四大分張,本命元辰落在甚麼處?
答:只在此山中。
頌:
問:劫火洞然,大千俱壞,未審此個壞不壞。
答:長安雖鬧,我國晏然。
頌:
問:玄沙三種病人,如何接得?
答:便與麼去。
頌:
問:道遠乎哉?觸事而真。如何是道?
答:飢來喫飯倦來眠。
頌:
問:古人道: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向上一路。千聖不然不傳。不然則不問,如何是向上一路。
答:觸破天邊月。
頌:
問:般若如大火聚動動則燎卻面門,為甚麼又道眼光爍破四天下?
答:不離當處。
頌:
問:一即六,六即一,一六俱忘時如何?
答:家家門前火把子。
頌:
問:拈一莖草遍覆大千。還信得及麼?
答:少賣弄。
頌:
問:觀世音菩薩將錢買糊餅,放下卻是饅頭,還是神通妙用,還是法爾如然。
答:栗棘蓬。
頌:
問:開口早經千萬里。低頭思慮萬重關。指人若也無正眼。何啻前程作野犴。作麼生是指人底正眼。
答:爛冬瓜。
頌:
問:雲門扇子𨁝跳上三十三天,築著帝釋鼻孔,東海鯉魚打一棒,雨似盆傾,試道道看。
答:打云放過則不可。
頌:
問:肅宗夢發菩提心,誌公向宗道十二,其中還有道理麼?
答: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頌:
問:江山改而心不易,海嶽遷而志不移,為甚麼有得有失?
答:石人無夢。
頌:
問:瞬目[A1]已經千萬劫,揚眉猶隔萬重關。作麼生得勦絕去?
答:未開口前。
頌:
問:徹底掀翻的我道未在鼻孔撩天者,尚不放行。且道山僧具甚麼眼目?
答:瞎。
頌:
問:世尊言: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驀拈拄杖云:喚作個甚麼?
答:沒有名字。
頌:
問:談真即逆俗,順俗則違真,如何得不相違去?
答:君明臣良。
頌:
問:法不在內外中[A2]間,未審在甚麼處?
答:鳴指云:在這裡。
頌:
問:會得那邊事,卻來這邊行履。且道那邊事作麼生?
答:逢人切忌錯舉。
頌:
問:莫向白雲深處坐,切忌寒灰煨殺人。畢竟如何出得此過?
答:剎竿頭上風車子。
頌:
問:拈拄杖云:喚作是亦不得喚作非亦不得。畢竟喚作個甚麼?
答:胡張三、黑、李四。
頌:
問:三玄收不得,四句豈能該?未審是個甚麼?
答:石女不揚眉。
頌:
問:一輪超出三界外,當軒照破萬家門,即今山門佛殿作麼生說個超破的道理?
答: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
頌:
問:猿抱子歸青嶂裡。鳥啣花落碧岩前。不得作境會。且道作麼生會?
答:舌頭無骨。
頌:
問:劫火洞然而常靜,步行踏斷流水聲,還有是般人麼?
答:十字街頭石敢當。
頌:
問:汝若胡喝亂喝,我即橫打豎打。且道賓主相見還有過也無?
答:赤眼撞著柴火頭。
頌:
問:善財參遍處,黑豆未生芽,且道明甚麼邊事?
答:踏著秤鎚原是鐵。
頌:
卷第七
【經文資訊】《嘉興藏》第 27 冊 No. B192 大休珠禪師語錄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1-28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嘉興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LINDEN 大德提供之部份經文,北京龍泉寺人工智能標點引擎提供新式標點初稿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