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報記輯書卷第七
唐居士李信者
并州文水縣之太平里人也。身為隆政府衛士。至顯慶年冬。隨例往。朔州赴[7]番。乘赤艸馬一疋并將艸駒。是時歲晚凝陰風雪嚴厚。行十數里馬遂不進。信以番[8]期逼促撾之數十下。馬遂作人語。謂信曰。我是汝母。為生平避汝父將[9]石餘米乞女故獲此報。此駒即是汝妹也。以力償債向[10]了。汝復何苦敦逼如是。信聞之驚愕流洟。不能自勝。乃拜謝之。躬[11]駄鞍轡謂曰。若是信孃當自行歸家。馬遂前行。信負鞍轡隨之至家。信兄弟等見之悲哀相對。別為厰櫪養飼有同事母。屈僧營齋合門莫不精進。鄉閭道俗咸歎異之。時工部侍郎溫無隱。歧州司法張金停俱為丁艱。在家聞而奇之。故就信家顧訪見。馬猶在問其由。委並如所傳。
顯慶中。平州有人。姓孫名壽。於海濵游獵。見野火焰熾草木蕩盡。唯有一叢茂草獨不焚燎。疑此草中有獸。遂以火燒之。竟不能著。壽甚怪之。遂入草間尋覔。乃見一函金剛般若經。其傍又見一死僧。顏色不變。火不延燎。蓋由此也。信知經像非凡所測。孫壽親自說之。
唐并州城西有山寺。寺名童子。有大像。坐高一百七十餘尺。皇帝崇敬釋教。顯慶末年巡幸并州。共皇后親到此寺。及幸北谷開化等。大像高二百尺。禮敬瞻覩嗟歎希奇。大捨珍寶財物衣服。并諸妃嬪內宮之人。並各[12]損捨。并勑州官長[13]吏竇軌等。令速莊嚴備飾聖容。并[14]託龕前地務令寬廣。還京之日至龍朔二年秋七月。內官出袈裟兩領遣中使馳送二寺大像。其童子寺像披袈裟日。從旦至暮放五色光。流照崖巖洞燭山川。又入南龕小佛赫奕堂殿。道俗瞻覩數千萬眾。城中貴賤覩此而遷善者。十室而七八焉。眾人共知不言可悉。
唐龍朔元年雒州景福寺比丘尼。修行房中。有侍童任五娘。死後修行為五娘立靈。經月餘日。其姊及弟於夜中忽聞靈座上呻吟。其弟初甚恐懼。後乃問之。答曰。我生時於寺上食肉。坐此大苦痛。我體上有瘡。恐污牀席。汝可多將灰置牀上也。弟依其言置灰。後看牀上大有膿血。又語弟曰。姊患不能縫衣。汝大[1]繿縷。宜將布來。我為汝作衫及韈。弟置布於靈牀上。經宿即成。又語其[2]妹曰。兒小時患[3]漆。遂救一螃蟹取汁塗瘡得差。今入刀林地獄。肉中現有折刀七枚。願姊慈[4]念為作功德救助。知姊煎迫交不濟[5]辨。但隨身衣服無益死者。今並未壞。請以用之。姊未報間。乃曰。兒自取去。良久又曰。衣服[A1]已來。見在牀上。其姊試往觀之。乃[6]所斂之服也。遂送淨土寺寶獻師處。憑寫金剛般若經。每寫一卷了。即報云。[A2]已出一刀。凡寫七卷了。乃云。七刀並得出訖。今蒙福助即往託生。與姊及弟哭別而去。吳興沈玄法說。淨土寺僧智整所說亦同。
唐姚明解者
本是普光寺沙門也。性聰敏有文藻。工書翰善丹青。至於鼓琴亦當時獨絕。每欣俗網不樂道門。至龍朔元年舉應詔人。[7]躬赴雒陽。及升第歸俗。頗有餘言。未幾而卒。後託夢於相知淨土寺僧智整曰。明解宿無福業不遵內教。今[8]大受罪非常飢乏。儻有故人之情。頗能惠一飡不。智整夢中許諾。及其寤後乃為設食。至夜纔眠。即見明解來愧謝之。至二年秋中又託夢於畫工曰。我以不信佛法今大受苦痛。努力為我寫[9]二三卷經。執手殷勤賦詩言別。教畫工讀十八徧令記。寤乃憶之。其詩曰。握手不能別。撫膺還自傷。痛矣時陰短。悲哉泉路長。松林驚野吹。荒𡑞落寒霜。言離何以贈。留心內典章。
唐[10]癰州萬年縣閻村。即灞渭之間也。有婦[11]女謝[12]氏。適同縣。元氏有女。適迴龍村人來阿照。謝氏永徽末亡。龍朔元年八月。託夢於來氏女曰。我為生時酤酒。小作升方取價太多。量酒復少。今坐此罪。於北山下人家為牛。近被賣與法界寺夏侯師家。今將我向城南耕稻田。非常辛苦。及寤其女[13]洟泣為阿照言之。至二年正月。有法界寺尼至阿照村。[14]女問尼。尼報云。有夏侯師。是實女。即就寺訪之。云近於北山下買得一牛。見在城南耕地。其女洟泣求請寺尼。乃遣人送其女就之。此牛平常唯一人禁制。若遇餘人必陸梁觝觸。見其女至乃䑛其遍體。又流淚焉。女即憑夏侯師贖之。乃隨其女去。今現在阿照家養飼。女常呼為阿[15]孃。承奉不闕。京師王侯妃[16]媵多令召視。競施錢帛。
唐曹州濟陰縣西二十里村中有精舍。至龍朔二年冬十月。野火暴起非常熾盛。及至精舍踰越而過焉。比僧房草舍焚燎總盡。唯金剛般若經一卷儼然如舊。曹州參軍[17]事席文禮說之。
唐幽州漁陽縣無終戍城內有百許家。龍朔二年夏四月戍城火災。門樓及人家屋宇並為煨燼。唯二精舍及浮圖并佛龕上紙簾蘧蒢等。但有佛像獨不延燎。火既不燒巋然獨[18]存。時人見者莫不嗟異。以為佛力支持。中山郎餘令既任彼官。又家兄餘慶交友人。郎將齊郡因如使營州。並親見其事。具為餘令說之。
唐兖州曲阜人[19]倪買得妻皇甫氏。為有疾病祈禱泰山。稍得瘳愈。因被冥道使。為伺命每被使。即死經一二日。事了以後還復如故。前後取人亦眾矣。自云。曾被遣取鄉人龐領軍小女。為其庭前有齋壇讀誦。久不得入。少間屬讀誦稍閑。又因執燭者詣病女處。乃隨而入。方取得去。問其取由。乃府君四郎所命。府君不知也。論說地獄具有條貫。又云。地下訴說生人非止一二。但人微有福報。追不可得。如其有罪攝之則易。皇甫見被使役。至今猶存。今男子作生伺命者。兖州見有三四人。但不知其姓名耳。
唐前大理司直河內司馬喬卿
天性純謹有志行。到永徽中為楊州戶曹。丁母憂居喪毀瘠。刺心上血寫金剛般若經一卷。未幾於廬上生芝草二莖。經九日長尺有八寸。綠莖朱蓋日瀝汁一升。傍人食之味甘如蜜。去而復生。如此數四。喬卿同僚數人。並向餘令陳說。天下士人多共知之。
冥報記輯書卷第七(終)
校注
[0320007] 番三本俱作蕃次同 [0320008] 期下同有期字 [0320009] 石同作碩 [0320010] 了元明俱作子 [0320011] 駄三本俱作駝 [0320012] 損疑捐 [0320013] 吏三本俱作史 [0320014] 託同作開拓二字 [0321001] 繿三本俱作藍 [0321002] 妹同作姉 [0321003] 漆同作染 [0321004] 念同作流 [0321005] 辨同作辦 [0321006] 所同作可 [0321007] 三本俱無躬字 [0321008] 大受同作受大 [0321009] 二三同作三二 [0321010] 癰三本俱作雍 [0321011] 女同作姓 [0321012] 同無氏字 [0321013] 洟同作涕次同 [0321014] 女下同有乃字 [0321015] 孃元明俱作娘 [0321016] 媵宋作勝 [0321017] 三本俱無事席文禮四字 [0321018] 存同作在 [0321019] 倪下三本俱有氏字【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88 冊 No. 1648 冥報記輯書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