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淨業卷之二
觀行儀軌(依顯密心要。准提大明。諸經特標觀行。即顯密雙修觀法也)
(前專持誦。而略觀行。便於流通。此專觀行。而兼持誦。切於修證。或公務忙迫。不能全依觀行次第。於中隨人節取用之亦可)。
准提大明經云。若有在家出家菩薩。發菩提心。行菩提行。求速出離生死者。先須入三摩耶灌頂道場。受持禁戒。堅固不退。愛樂大乘菩薩戒行。於四威儀。修四無量。發四弘願。一切事業心不散亂。方可入此秘密法門。初入道場。復須禮敬懺悔。自誓受戒。隨喜發願。然後持誦(以後觀行次第依此建立)。
壇法
(真言行者。於佛像前。齋戒設供。燒香及淨水。隨月十五夜。向東朝月。以一新鏡未曾用者。安置座前。對鏡結印。在於心上。誦呪一千八十遍。即以囊盛此鏡。佩帶在身。以後每日限定二時三時。對鏡禮誦。即是淨壇。或十齋日對鏡。餘不對鏡亦得。諸經多說想成壇法。持誦為上。但須淨心合法)行者金剛正坐。手結大三昧印(坐法印法俱見前)。誦讚云。准提功德聚。寂靜心常誦。一切諸大難。無能侵是人。天上及人間。受福如佛等。遇此如意珠。定獲無等等 南無七俱胝佛母大准提菩薩(三稱) 觀准提菩薩像(其像作黃白色。面有三目。寶冠纓絡莊嚴。腰下著白衣。衣〡有花上。身著輕羅綽袖天衣。以綬帶繫腰。珠霞絡身。其手腕以白螺為釧。其臂上釧。七寶莊嚴。一一手上著指環。有十八臂。上二手作說法相。右第二手施無畏。第三手把劒。第四手把數珠。第五手把俱緣果。第六手把鉞斧。第七手把鉤。第八手把金剛杵。第九手把寶鬘。左第二手把如意寶幢。第三手把蓮華。第四手把澡罐。第五手把索。第六手把輪。第七手把螺。第八手把賢瓶。第九手把般若波羅密經卷。菩薩下作水池。池中安蓮華。難陀龍王塢波難陀龍王共扶蓮華莖。於蓮華上。安准提菩薩。其像周圓。安明光焰。准提佛母矜憐行人。慈眼下視云) 歌訣(佛母大准提。莊嚴極妙麗。寶冠纓絡埀。天衣羅帶繫。黃金滿月相。三目十八臂。說法無畏施。寶幢得如意。把劒持珠。握俱緣。蓮華澡罐索皆備。鉞鈎金剛杵輪螺。賢瓶器寶鬘。都來色即空。般若總持第一義。此歌便記。從無畏手以下。皆先右後左。如無像。但觀鏡亦得) 想准提菩薩面前有一鏡壇。湛然清淨。想自心如一輪明月光明相映 次想准提菩薩口中吐出九聖梵書。字字相續。如貫珠。有五色光。從自口入。右旋安布心月輪中。即從中第一唵字觀起。次[A1]折字𨽻字。至第九[A2]阿字。復觀第一唵字。如是周而復始。字字分明。內外交徹。圓滿清淨。以應鏡壇(月輪梵字圖見前。[A3]已上入壇觀)。
觀[A4]㘕字。入淨法界三昧。想自身頂上有一梵書[A5]㘕字。此字徧有光明。猶如明珠。或如滿月。普照十方即誦淨法界真言 唵㘕二十一徧 次想[A6]㘕字。變成三角火輪。燃盡自[A7]己有漏之身(從頭眼耳鼻舌身。一一燒盡。縱有五無間罪。用此字燒身。亦皆除滅無遺)。徧大地盡燃。成淨法界(如同劫火燒盡有為世界。但成空寂)。念云。願我永離三界五欲男女臭穢不淨等身。願得淨土法性生身([A8]已上淨法界觀)。次觀[A9]阿字。生成無漏智身。想八葉大蓮華上(八葉蓮華表白淨八識心王)。有一[A10]阿字。此字即是無相法界。我身從無相中受生 次觀暗字。在自[A11]己頂門十字縫中(此字即體是十方諸佛光明法水。即如來秘密灌頂法門)。想十方諸佛。同時以光明法水。為我灌頂。
次結布字印(以二中指無名指向內相义。二大拇指二頭指二小指。竝直竪頭相著)
用觸九處。布九聖梵字。想唵字安頭上。[A12]折字安兩目。𨽻字安頸項。[A13]主字安於心。𨽻字安兩肩。[A14]准字安臍中。[A15]提字安兩䏶。娑婆字安兩脛。[A16]訶字安兩足(俱用手印。隨觀隨觸。九處布之。准字[A17]已上。用大指觸。提字[A18]已下。用小指觸。依前經中。布字於身法念誦。作觀尤妙)。諦觀從頂至足。一一真言字體皆有無量光明。我身即同准提佛母身。具足相好光明。(念云)如是本尊真實相。能滅諸罪得吉祥。猶如金剛堅固聚。是名准提勝上法(由想布九聖字結印加持故。令我身即同本尊。諸相具足。滅除一切業障。積集無量福德吉祥。即得金剛不壞之體)。然後誦護身真言。與一字大輪呪同誦。結金剛界。
奄嚙𡄦(二合)○唵部林(二合)
(同持二十一遍。作是思惟。我於四方面五百驛內。結金剛界。所有障者。諸惡鬼神遠走而去。所來聖眾不越本三摩耶。大悲而住。願垂加護 [A19]已上護身觀)。
觀[A20]阿字。入禮敬觀。此字即是毗盧法身。觀在目前。即作帝網無盡禮敬觀。想盡虗空遍法界塵塵剎剎帝網無盡三寶前。各有帝網。無盡自身。一一自身遍禮帝網無盡三寶。一一三寶各受帝網無盡身禮敬。窮未來際相續不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次念普禮真言。
唵嚩[A21]日囉(二合)。
勿七遍就定中作觀禮。(念云)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觀禮一拜)。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觀禮一拜)。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觀禮一拜。[A22]已上禮敬觀)。
觀唵字。入供養觀。想盡虗空遍法界塵塵剎剎帝網無盡三寶前。各有帝網。無盡自身。一一自身燒香散花燃燈。出無盡供具。供養帝網無盡三寶。一一三寶各受帝網無盡身供養。窮未來際相續不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次想自身在諸佛前。燃香普薰。(念云)弟子(某)謹燃五分真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運此法香。充滿法界。供養三寶。普薰眾生。咸生淨土。次結出生供養印(二手當心合掌。以指上節。右壓左頭。相交復安。在頂上散之)。誦出生供養真言 唵二十一遍(若無飲食香花。但佛像前手結此印。口誦此加持真言。亦自然有無盡供養普遍法界也)念云。以我功德力如來加持力及以法界力。普供養而住。即誦大虗空藏菩薩真言。
唵誐誐曩三婆嚩嚩目羅(二合)斛三遍([A23]已上供養觀)
觀[A24](音吽)字。入懺悔發願觀。此字即是金剛部主解脫法門觀。此字時。想盡虗空徧法界塵塵剎剎帝網無盡三寶前。各有帝網。無盡自身。一一自身盡皆至誠懺悔帝網無盡罪障。一一罪障有帝網無盡身懺悔。一一自身發起帝網無盡清淨行願。一一淨願有帝網無盡身成就。窮未來際相續不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次懺云。弟子(某)至心懺悔。我及眾生。無始以來。迷本淨心。染穢三業。身有殺盜婬。口有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有貪嗔癡。煩惱所知一切罪障。我今悉以清淨三業。恭對諸佛菩薩前。誠心懺悔。誓不復造。恒住淨戒一切功德。
次誦戒讚
云。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A25]已真是諸佛子(居士沙彌大僧戒相隨舉增進菩薩戒云)弟子(某)一心歸命三寶。受菩薩心地戒。有十重波羅提木叉。今當受持第一殺戒第二盜戒第三婬戒第四妄語戒第五酤酒戒第六說四眾過戒第七自讚毀他戒第八慳惜加毀戒第九嗔心不受悔戒第十謗三寶戒。如是十戒。誓願受持。永不墮波羅夷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三稱)即今自誓受菩提心戒。離一切我執。遠離蘊處界。及離能取所取。於法平等。自心本不生。自性空故。如過去一切佛菩薩。發菩提心。我亦如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虗空有盡。我願無窮。虗空有盡。我願無窮([A26]已上懺悔發願觀)。
次入持誦觀
想盡虗空遍法界塵塵剎剎帝網無盡三寶前。各有帝網無盡自身。一一自身受持帝網無盡真言教法。諸佛菩薩名號。一一真言名號有帝網無盡身受持。窮未來際相續不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次想五輪指端。有一[A27]吽字。變成白淨五金剛杵。又想舌端。有一[A28]吽字。變成金剛不壞舌。然後結金剛拳印(兩手俱結印。印法同前)仍誦淨法界真言。
○唵㘕(二十一遍)
誦護身真言○。
唵嚙𡄦(二合)(二十一遍。用梵書唵字。七畫記數。寫三遍即合數)誦大明六字真言
唵嘛尼八訥銘(二合)吽(一百八遍) 仍觀准提聖像。及心月輪中九聖梵字。結准提印。(印法同前)誦准提呪。與一字大輪呪同。誦一百八遍
南無颯哆喃三藐三菩䭾俱胝喃怛你也(二合)他唵折𨽻主𨽻准提娑婆(二合)訶部林(二合)
(正結印誦呪。欲記數時。將九聖梵字。畫數記之。初觀唵字。意中填寫。每持一遍。填寫一畫。至第九[A29]訶字。再寫第一唵字竟。則為一週。但圖轉者。通作一畫。折轉者。每折作一畫。如是二迴即合一百八遍之數。加多隨人)即以右手。作金剛拳印(拳印同前)。口誦[A30]吽字。真言而印五處(先印額上。次左右肩。次心上喉上印竟。於頂上散之) 復結三昧印。端身閉目。澄心靜意。仍觀月論梵字。及身所布字。一時齊現。炳然圓明。起大精進。決定取證。無有懈怠。必當得見本源清淨之心。然後迴向。
弟子(某)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現生父母。及多生父母。法界眾生。一切冤親。同生淨土。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准提觀行竟)。
(凡設准提聖像。須以帛覆像。念誦時去覆帛。念誦畢仍以帛覆之。結印用衣覆手。勿令人見。須當秘密。[A31]已上觀行。但早課行之。至二時三時。只觀現成身所布字及月輪中字。即便持誦真言。不必復用諸觀也)。
淨業續課諸經如前
念佛觀門
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觀此阿字即體。是毗盧遮那法身念佛。即念毗盧法身佛十六妙觀甚深法門。以此一字收之。義無不盡又觀佛有八萬四千相好光明。境細心粗。初機難入。念佛持名。又恐散動。難得一心。今觀字簡易。以心緣字。又不散亂。入手尤便也。
真言之母
此字具含無量法門。釋迦如來及過去如來。皆因觀想。此字而得成佛。如觀九聖字。先觀此字分明。餘皆現前。凡持誦及四威儀中。但觀此字。即得總持法門。按華嚴字母四十二字。以阿字為首。疏云。阿者是無生義。以無生之理。統該萬法。故宗門教人。提無字公案。與此相似。要之心觀法門。不落分別。諦理幽䆳。顯密圓融。今[A32]但常觀此阿字。作個本參。話頭得失。是非一時放却可也。又天台止觀教人。昏沉時觀鼻端。掉舉時觀臍輪。禪門口訣。但令人觀臍中白。即入禪定。今謂臍中觀一月輪。於月輪中。有一梵書阿字。或唵字。以意觀寫。默念此呪。即得三密相應。亦與出入息。持相符較。所稱玄關一竅。不啻浮漚之與大海也。彼之所守。止於色身。此之所觀。等於法界也。
觀行次第。具詳前文。於中尚有修習儀軌。一往未悉。方便多門。故當備述。又隨所住處。欲辟除鬼神。結金剛界。但誦准提真言呪。香水二十一遍。八方上下灑之。即成辟除結界。又正持誦時。准俱胝陀羅尼經金剛頂經及諸經教中。說隨根所樂。亦有多種。一瑜伽持。但想心月中布字。謂想自心。如一月輪。湛然清淨。內外分明。以梵書唵字。安心月中。以折𨽻主𨽻。准提娑婆訶字。從前右旋次第周布輪緣(去聲呼之)。終而復始。(詳如觀行中前後所說)二出入息持。謂出入息中。想有真言梵字。息出字出。息入字入。字字朗然。如貫明珠。不得間斷。(或息出時。想自心月輪中九聖梵字。字字連環。皆有五色光明從自口中出。流入准提菩薩口中。右旋安布准提菩薩心月輪內。若息入時。想准提菩薩心月輪中字。亦字字連環皆有五色光明。從准提菩薩口出。流入自口中。右旋安布心月輪內。如是終而復始。想之甚妙)三金剛持唇齒。不動舌。不至㗁。但口中微動(微動者。舌微動也。口不作聲)。四微聲持。[A33]但令自耳聞之。不緩不急。字字須得分明稱之(准提大明經云。誦呪時不急不緩。不得高聲。須分明稱字。而令自聞所觀本尊及上布字念誦記數於一念中。竝須一時觀見。不得有缺使心散亂。如觀念疲勞。隨力念誦。或一千二千。乃至三千四千五千遍。常取一數為定。如有緣事。亦不得減數至一百八遍[A34]已下)。五高聲持。令他聞之。滅罪復有二種持誦。一無數持誦。謂不持珠定數。常無間斷持之。二有數持誦。謂掐數珠。每日須得限定。其數不得闕少(數珠功德諸經廣讚。又金剛頂念珠經偈云。若安頂髻淨無間。由戴頸項滅四重。手持臂上除眾罪。能令行人速清淨。又一字頂輪儀說。先用[A35]㘕字真言。加持數珠七遍。然後掐數珠課誦。至母珠却回。不得越過母珠)。
按准提真言之妙。在於觀行。經云。坐中澄心。定意須見。心月輪中。梵字分明。既不散動。得定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必當得見本源清淨之心。又云。若求解脫。速出離生死。作三摩地瑜伽觀行者。即想心月輪中。梵字及諦觀。一一字義與心相應。不得差互。此名三摩地念誦。則持誦之法。無若瑜伽矣。又有一法。將前瑜伽。持金剛持。合而為一。但觀想心月輪中。九聖梵字。即將全呪。用金剛持念誦。雖然念誦意重觀行。且觀字時。即便可以記數。初觀唵字。意中填寫至第九[A36]訶字。再寫第一。唵字竟。則為一週(記數法詳前)。又將身上布字作母數以統記之。雖多遍而不亂(如寫月輪字一週。然後寫頂上唵字。作一母數又寫月輪字一週。然後寫右目[A37]折字。又作一母數。次左目[A38]折字。次項頸隷字。計週身布字竟。通算共有八百二十八遍之數。如是加多至一千二千。隨人方便)。或用此法。只持九字。亦得總要稱字。觀字分明。即文即義。即畫即心。自然得入三昧。故知心觀法門惟貴修鍊。鍊之有味。說之言淡也。
每日依法持誦時。須限定其時分。若一時持謂。早晨若二時持。并黃昏若三時持。加正午(若忙務者。不拘時分。但有暇時持之)。若上根持誦。須得三密相應。一身密結印。二語密誦呪。三意密觀想。或想真言梵字。或緣持誦之聲。或想准提菩薩。或想菩薩手中所執杵瓶花果等物。故神變經疏云。若用三密為門。不須經歷劫數。具修諸行。只於此生滿足諸波羅蜜 又正持誦。未滿一百八遍。不得共人語話。若欲語話時。於自舌上。想一梵書[A39]㘕字。縱語話不成間斷 問曰。為當只持一道真言功德成就。為復廣持多本真言功德成就。答有二門。一者隨根所樂門。謂根有多種好樂不同。或有樂持三道五道十道。乃至百道等中間。隨根所樂不同。皆得持誦。二者疾得成就門。謂欲求一切功德。即得成就。宜專持誦一道。真言成時。一切真言功德皆悉成就。故文殊儀軌經說。若欲一切功德成就。不得於別真言。而起思想是也。如上雖有數道真言。皆是持誦准提真言之次第。問曰。既專誦一呪。疾得成就。何以獨示准提真言。令人持誦。答云。一為准提總含一切諸真言故。准提能含諸呪。諸呪不含准提。如大海能攝百川。百川不攝大海。二為准提壇法人易成辦故。但以一新鏡未曾用者。便是壇法(准提經云。鏡壇總設二十五部大曼荼羅。梵語曼荼羅。此云壇也。是知鏡壇最尊最上。能滅一切魔障。能生一切功德。眼見身戴。皆獲利樂。故昔人云。壇者生也。出生無盡功德故。壇者集也。無邊聖賢集會之處)。不同餘呪。建辦壇法。須得揀選淨處香埿塗地。廣造佛像。多用供具。方能成就(有財物者。廣造佛像。多辦供具。於佛像前。安置鏡壇。對之持誦更妙)。三為准提不揀染淨得持誦故。不問在家出家飲酒食肉有妻子等。皆得持誦。不同餘呪。須要持戒。方得誦習。所以多示准提真言。令人持誦。若有樂持餘真言者。隨心皆得。勿要定執一途耳。
又真言行者。每日對鏡。初欲持誦時。或只如前。想一[A40]㘕字。或想布准提九聖梵字。然後持誦(持明藏儀軌經云。若於准提菩薩法中求成就者。先觀准提菩薩根本微妙字輪。安自身分。一一分明。是人先身所造一切罪業。悉得除滅凡有所求。決定成就。布字法見前)。或想自心。如一月輪。圓滿清淨。於月輪中。有一梵書唵字(此字具含無量法門。是一切真言之母。如來因位多年修行。不得菩提。後習此觀。於初夜分便成正覺。過去如來皆因觀想此字。而得成佛)。或心月輪中想一阿字(謂阿字。是毗盧佛身。亦是法界亦是菩提心。若人想念。能生無量功德)。或心月輪中。想一[A41]吽字(謂吽字總攝金剛部一切真言。是金剛部主身。亦是三解脫門。若常想念。能除一切罪障。成就一切功德)。或舌上想一[A42]㘕字。或[A43]吽字想竟。然後持誦。或想自身頸上有大蓮華。於蓮華上。現出阿字。復想阿字。變成月輪。又想月輪。變成[A44]吽字。吽字變成五股金剛杵。又想此杵移於舌上。方得名為金剛舌。然後持誦(次於一一手中。亦想阿字阿字。變成月輪。月輪變成[A45]吽字吽字。變為白色五股金剛杵。方得名為金剛手。然後結一切印)。觀想梵字所有功德。廣如諸陀羅尼經中說之(此梵字觀門。若四威儀中。常思之更妙。凡諸經中。說想真言字者。皆是梵字。非是此方文。故一字頂輪王儀軌云。所言觀諸字。惟瞻於梵字。非是隨方文有大神用力)。或有不能想得梵字者。但只專心持誦。亦具一切三昧。故大悲心經云。陀羅尼是禪定藏。百千三昧常現前故。若人緊切持誦時。或逢種種魔障。或忽然怕怖。或舌難持誦。或身心不安。或多嗔多睡。或見諸異相。或於呪反生疑心。不欲持誦等。若對治者。應觀梵書[A46]囉字。或觀[A47]㘕字。或觀阿字等。但隨觀一字。彼境界自然消滅(此上且約一途而說。若實言之。隨一字一切處。皆得用之。謂一字實具一切字一切功用也)。問曰。何以梵字皆有如是不思議神用。答謂每一一字即體。是諸佛菩薩身心故。又即體是離相法界故。又即體是教理行果故。所以有不思議神用(西天梵字。法爾本有。世界初成時。梵王傳說。便有此字。不同此方字是蒼頡等創製)。問曰。或有眾生。欲除種種災障。或欲增長福慧。或欲祈證聖果等。為當只依前儀軌持誦耶。為復更別有方法耶。答曰。但只依前儀軌持誦。凡有所求決定成就。或有樂隨所求之事。各別作法者。隨意皆得(准諸真言儀軌等說。有五種壇法。所謂息災法。增益法。敬愛法。降伏法。出世間法。息災四種。另有作法)。若作出世間法者(為欲速滿福德智慧二種資糧。及頓圓十波羅蜜。超越三無數劫。今世祈尅聖果現前)。行者在於山間深谷。殊勝巖窟。清淨伽藍。運大悲心。常樂利樂。無邊有情。同准提王菩薩。仗託無盡諸佛菩薩大悲願力。助護限一期之內。阻絕人客。默斷語言。三密相應。心無間斷。行者面向東。像面向西。於准提像前。安置鏡壇。一心諦想准提菩薩。具無盡相好光明。於菩薩心月輪中。想有九聖字壇。行者想自心月輪中亦有九聖字壇。并自身分中想布九聖之字。依前次第軌儀持誦。至准提真言。從頭無記無數。專精念誦。勤䇿身心。不令懈怠。欲近成就時。必有種種障起。應如前觀字對治之法。
又行者不須苦節勞形。恐心神散亂。於行住坐臥四威儀中。皆得三密修習。於見聞覺知。惟觀阿字(於一真清淨法界。亦常作觀行。即有障起。自當消滅)。專精持誦。但令一念相應。隨行者根性差別。於其中間。必獲三昧現前。即於定中。見無數佛。會聞妙法音證。得十地菩薩之位(此一種法。唯求出世間。若欲於此法中求成就者。須得預前。持誦准提真言。五百萬遍。或七百萬遍。或千萬遍。而為先行。方作此法。定有靈驗)。
又驗成行相行者。用功持誦。或夢見諸佛菩薩聖僧天女。或夢見自身騰空自在。或正持誦時。見諸𤳖光明(異相多端。不能具述)。若逢如上之事。但是福慧增長。近成就相。莫生疑惑之心。勿起取捨之念。應觀所逢境界。皆是阿字。或[A48]㘕字等(或想皆如夢幻。或想皆如法界一心)。若得如是應驗。更須䇿發三業。加功持誦。不得宣說。呪中境界。衒賣與人。唯同道者。不為名利敬讚。方得說之 問曰。上說對壇結印誦呪等。豈不是有相耶。答曰。圓宗無障礙法界體上。本具無盡法門。禪宗無相法門。但是無盡門中之一門耳。今密宗壇法。手印真言。即體便是無障礙法界也 問曰。上引古來諸師。皆云呪是諸佛秘密之法。非因位所解。何却如前解說。阿字是毗盧佛身。吽字是三解脫門等耶。答云。准賢首般若心經疏及神變疏并密藏諸陀羅尼經意。而有二門。一不可說門。謂呪是諸佛密法。佛佛相傳不通他解。但當持誦不須強釋。二強說門。謂真言中隨舉一字。或作人。或作法。橫竪該羅。自在解說。舉要而言。無盡法門。於一字中。總解說盡。方是陀羅尼字義。就此言之。假使十方諸佛經恒沙劫。共說真言。一字中義亦不能盡。何況餘人。說者尚難。豈況受者。所以且於一字中少分。或作人或作法而解說之。前說阿字。是毗盧佛身。吽字是三解脫門等。即是強說中少分一途之義。餘處有文。解釋真言。字義句義。皆是此強說門中少分一途義耳。
按禪宗提無。義味話頭。不通解說。欲其思盡還源耳。持真言者亦復如是。不通解說。且理圓解偏。解興理喪。所以不解。准提大明經云。若求無分別者。當觀無分別無記念。若求無色相。當觀文字。無文字念。又云。如上觀念。當入一切如來三摩地門甚深方廣不思議地。是正念處。是正真如正解脫。是知不可說門。方稱密宗甚深法要。
准提淨業卷二
校注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59 冊 No. 1077 準提淨業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