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857-A 因明入正理論集解自序
萬曆乙酉仲秋。余與董玄宰。侍紫柏大師於金陵之攝山中。日相與縱談無生。且謂枯坐默照為邪禪。非深汎教海不可。一日於素庵法師閣上。得一小梵冊。有喜色。手授余二人曰。若欲深汎教海。則此其舟航維楫乎。觀之則因明入正理論也。余二人茫不知所謂。素庵之嗣幻齋。自言昔嘗講演。師令為余二人解說。迄不能明。玄宰蹙頞棄去。余手錄一紙。略為科判。藏之巾笥。歲暮計偕入都門。偕于中甫。訪密藏禪師于僧舍。見几上有書。漫開視。乃解此論者。問之知為幻居法師筆。因囑中甫。為錄一本。暇時讀之。雖晣於幻齋。而汶汶猶故也。自後每逢講肆。必首叩此論。僉曰。此論自奘師以來。稱最奧難曉。況古疏鈔亡失。講下又無傳派。今欲臆決良難。余遂不復。措意久矣。[A1]己酉夏。余在南曹。於同年。何矩所齋中見師子窩澄法師解。似又晣于幻居。而義滋淺狹。意頗少之。壬子夏。蘊璞法師結制余拙隱園中。出此論解。見示。余伏枕無所用心。因得從容讀之。開卷暸然。具有定見。非餘揣摩依傍者比也。至以龍樹論與清涼永明所引因明疏鈔語。參互考訂。則所牴牾亦復有之。於是晝而考夜而思。研究不輟。寢食俱忘。如坐暗室。久而漸明。今則了了盡見室中諸物。乃至鍼縷亦無所眩矣。因採集諸論有關者。及三家註疏之合者。重為解釋一過。始於五月十一日。成於是月二十日。嗚呼此論不過立破之規矩耳。非有微言奧義待悟而明者也。況古疏鈔雖不可考見。而頗散見於諸處。收合餘燼。猶足發明。況其間一字一句具有來歷。亦散見諸論中。何至以臆決哉。學此論者。非失傳之患。患不深思博究耳。余以措大。白首逃禪。況今久病。其於此論。如管窺天而蠡測海。豈敢自謂能深思博究。所為諄諄若此者。正自量無能。而重有望於諸師。不安於其所[A2]已至。而益勉其所未至也。中所引用。成說為多。故名集解。表非[A3]己見。間有指他非。以明[A4]己是者。盖有不得[A5]已焉。眾言淆亂。學者倀倀焉。眩於所從。如見迷途者。方從人問津。而初告者。又非是忍不明言。其非是導之正途。乃坐視其迷耶。昔奘師之未至西天也。文殊警止戒賢之自裁。以待其至。其未還也。復警之使速還。可見此方與此一宗。有大因緣。晦而復明。絕而復續。正在今日。吾輩不可不彊自力。凡預此宗者。皆他日龍華一會之人。非則相與共斥之。是則相與共遵之。無分爾我。無較短長。而又不可以大家打哄。護痛惜情。為無爾我短長。不然且有自誤誤人之咎。三塗惡報且不能免。況可作見慈氏之羔雉乎。此語不真。此舌當拔。
萬曆四十年歲次壬子夏至前一日念西居士王肯堂力疾書
因明入正理論
商羯羅主菩薩造
商羯羅主。未見的翻。後序云。奧有天主[A8]菩薩。今釋者遂以商羯羅為天字。然天之梵語。自曰提婆。或應四字皆梵語耳。菩薩。具云菩提薩埵。此云覺有情。悲智雙運自他俱利之稱也。
△三譯人。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唐高祖皇帝李淵。為太原留守。進封唐公。後有天[A9]下。遂為國號。三藏者。經。律。論也。法師行迹。具慈恩傳。得此論與翻譯本末。則後序備矣。
△四正文四。初頌。
此之一偈。總有八義。一真能立(此標名。下釋義)。謂對敵伸量(釋上能立二字)。三分圓明(圓謂不缺。明謂不謬。此釋真字)。開曉於他故(由所立真故。即能生他智果。下反此可知)。二真能破。謂斥他支量。非圓有謬。示悟於主故。三似能立。謂對敵伸量。三分闕謬。非曉於敵故。四似能破。謂妄斥他量。非圓有謬。不悟於主故五真現量。謂於色等義。有正智生。自相處轉故(無分別智。得境自性)。六真比量。謂藉眾相。而觀於義(如見煙知火)。相應智起故。七似現量。謂有分別智。於義異轉(不稱實境而知故)。了瓶衣等故(瓶衣假合。非真現量境)。八似比量。謂以似因智。於所比義。相違。解起故。悟他。自悟。即二益也。悟他者。由能立破。皆能啟他未了義故。自悟者。由現比量能引有無分別二智故。自悟悟他。似亦例爾。
△次論釋頌八。
如是總攝諸論要義。
謂此一偈。攝盡諸論之中要義。以論雖多。不出八門二益立破之規矩也。
△八中初真能立門二。先總示三支。
此中宗等多言。名為能立。由宗因喻多言。開示諸有問者未了義故。
言此中者。起論端義。或簡持義。是宗等中。故名此中。簡謂簡他。持謂持自。揀非他論。持此論中所應說也。初句。舉法標名。宗等。等餘因喻。能立有二。一三支為能立。對問者得名。二因喻為能立。對宗得名。今即前義也。故結云。如是三分。說名能立。由宗下。釋成。以對問者。說名能立。開示未了。即悟他也。
△後別開三支四。初宗。
此中宗者。謂極成有法。極成能別。差別性故。隨自樂為所成立性。是名為宗。如有成立聲是無常。
此中。真能立中也。宗有二訓。所宗名宗。主也。能宗名宗。尚也。隨自愛樂所崇尚義。以為其主。啟悟於他。故名為宗。宗有依有體。極成有法。前陳宗依也。極成能別。後陳宗體也。宗體所依。故名宗依。宗體為能別。則宗依為所別矣。言有法者。如色聲等。有體當情。故名有法。言極成者。此能所別。須要立敵兩家共許。方曰極成。問。立敵共諍。名為宗體。何要共許方極成耶。答。一開口時。便被敵者遮曰。世間本無如是道理。何用諍為。則立義不成矣。故先泯諍之迹以為入諍之路耳。如唐三藏立唯識量云。真故極成色。是有法。此極成言。即簡自他兩般不極成色。諸小乘說最後身菩薩染污諸色。一切佛有漏之色。大乘不許有故。此是他法自不許者。若立為唯識。便犯一分自所別不極成。亦有一分違宗之失。大乘宗說十方佛色。及佛無漏色。小乘不許有故。此是自法他不許者。若立為唯識。便犯他一分所別不成。其此二因。皆有隨一一分所依不成。說極成言。為簡於此。今者立二所餘兩家共許諸色為唯識故。宗後陳言定不離眼識。是極成能別。問。小乘既不許色不離眼識。何不犯能別不極成過耶。答。今此是有法宗依。但他宗中有不離義便得。以小乘許眼識緣色親取其體有不離義。兼許眼識當體亦不離眼識。故無能別不極成過。問。既共許有。豈無相符過耶。答。大乘但許境不離心。外無實境若前陳後陳和合為宗了。立者即許。敵者不許。立敵共諍。名為宗體。故無相符之過。此中[A10]但諍言陳耳。未推意許也。差別性故者。謂宗依宗體之上。有此種種差別性故。所以定須置極成言以簡別之。方不犯似立宗中相違五過不極成四過也。隨自樂三句。前[A11]已釋訖。對因能成。故名所成。如有成立聲是無常。立宗式也。九種宗法。皆以聲為有法者。聲體微妙。不在四微之數。四大於四微。有具不具。唯聲皆具。故或計常。或計無常。夫常與無常。皆為邊見。而此以無常立為宗式。至後出過屢舉常宗。蓋有意焉。常住事勝。眾生欣樂。多生耽著。無常事劣。能引諸苦。易生厭離。是以經論廣破常見。屢言無常。能了此義。則於此論思過半矣。
△二因四。初總標三相。
因有三相。何等為三。謂徧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異品徧無性。
華嚴鈔云。所言因者。所由所以順益待籍之義相也。由有此所由所以順益待籍。宗果方明。故說此等名為因也。此即要是宗之所由。亦是宗之所以等。由此即顯與所立宗一向一味。能建立宗。名為因也。此因通乎生了。生了各有三種。如前[A12]已說。據智覺言。三支比量。理貫五明。以破立為宗。言生智了為體。則生了二因。各取三種中第一種為因。明矣。同異二品。釋見下文。宗法即因。以如是因。成如是宗。名宗法也。或云。如舉聲言。未立宗時。但詮聲之自性。名為有法。若云是無常者。即詮聲之差別。謂是無常聲。非是其常。今言宗法。即差別法也。此中三相。即隨舉一因。望於三處。立三相名。如立聲是無常。所作性故。同喻如瓶。異喻如空等。即此所作性。望於無常聲法之上。決定有性。名徧是宗法性。望於瓶等同品法上。定有所作。名同品定有性。望於空等異品法上。徧無所作。名異品徧無性。此所作性。具三相[A13]已。方真成無常因也。此三相。翻下似因一十四過。
△二別釋二相。
云何名為同品異品。謂所立法。均等義品。說名同品。如立無常。瓶等無常。是名同品。異品者。謂於是處。無其所立。若有是常。見非所作。如虗空等。
所立法者。所立之宗法也。謂喻要與宗之義類。均平齊等。謂之同品。如立無常。所立法也。瓶等無常。均等義品也。是處。異品處也。宗與因對同品敵體相番。方為異品。無之一字。非止相違別異而[A14]已。故龍樹云。此中若品與所立法隣近均等。說名同品。以一切義皆名品故。若所立無。說名異品。非與同品相違或異。若相違者。應惟簡別。若別異者。應無有因。由此道理。所作性故。能成無常及無我等。不相違故。若法能成相違所立。是相違過。即名似因。如無違法相違亦爾。所成法無定無有故。非如瓶等因成猶豫。於彼展轉無中有故。以所作性現見離瓶於衣等有。非離無常於無我等此因有故。云何別法於別處轉。由彼相似。不說異名。言即是此。故無有失。若不說異。云何此因說名宗法。此中但說定是宗法。不欲說言惟是宗法。若爾同品應亦名宗。不然別處說所成故。因必無異。方成比量。故不相似。
△三結成因性。
此中所作性。或勤勇無間所發性。徧是宗法。於同品定有性。異品徧無性。是無常等因。
先釋同異二品。尚未明因性。至此方結示因之三性也。如舉所作性因。此因要具三性。方是無常之因。徧是宗法者。謂凡是一切所作性者。皆是無常宗法。少有不是此宗法者。則所作因為不成過。同品定有者。此所作性。要於無常同品法中。決定有性。方為正因。設於無常同品法中或不定有。為不定過。即似因也。異品徧無者。此所作性。要於虗空異品法中。皆無其性。如於異中少有所作。此因則寬。相違不定。故此三性。翻十四過。
○因明正理門論九種宗法。謂立聲常。所量性故。或立無常。所作性故。或立勤勇無間所發。無常性故。或立為常。所作性故。或立為常。所聞性故。或立為常。勤勇無間所發性故。或非勤勇無間所發。無常性故。或立無常。勤勇無間所發故。或立為常。無觸對故。此中立式顯過之宗因。不出此九種中。此似楷定以所作性。與勤勇無間所發性。為無常正因。三相具足。然所作性即可爾。其勤勇無間所發性。於無常宗亦非正因。故龍樹云。如前成立聲是無常。勤勇無間所發性故。現見勤勇無間所發。或顯或生。故成猶豫。今所成立為顯為生。是故不應以如是因證無常義。又異品非勤勇無間所發。如電光等。及樹聲水聲風聲。亦是無常。則非徧無。又缺第三相矣。此但借為例耳。或謂於多因中檢此二因為此論中能立之因性者誤也。
○論主舉此。貴圖易曉。今應取奘師比量為正式。即前色不離眼識宗。因云。𣅀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同喻如眼識。宗中眼識。意許是自證分因識。喻中眼識意許是見分果識相分見分皆不離自證分故。三藏意許相分色為有法也。如是。則何不立量云。相分是有法。定不離自證分是宗。因云。是彼識分故。同喻如見分。曰。小乘不許有四分故。恐犯隨一等過。故但言眼識。問。此量言陳。立得何色耶。曰。若但望言陳。即相質二色俱成不得。若將意就言。即立得相分色也。既分相分本質色。便是不極成。前陳何言極成色耶。相分非共許故。曰。若望言陳有法自相。立敵共許色。故著極成。若相分色。是大乘意許。何關言陳自相。寧有不極成乎。言初三攝者。十八界中三六界。皆取初之一界也。即眼根界。眼識界。色境界。是十八界中初三界也。設不言初三攝。但言眼所不。攝。復有何過。曰。有二過。一不定過。二違自教過。且不定過者。若立量云。真故極成色。定不離眼識(自證分)。因云。眼所不攝故。喻如眼識(見分)。即眼所不攝因闊。向異喻後五三上轉。皆是眼所不攝故。被外人出不定過云。為如眼識(同喻見分)眼所不攝。眼識(見分)不離眼識(自證分)。證極成色不離眼識(自證分)耶。為如後五三亦是眼所不攝。後五三定離眼識(見分)。却證汝極成色定離眼識(自證分)耶。問。今大乘言後五三亦不離眼識(見分)。得否。答。設大乘許後五三亦不離眼識(見分)免犯不定。便違自宗。大乘宗說後五三定離眼識(見分)故。故置初三攝半因。遮後五三非初三攝故。問。[A15]但言初三攝。不言根所不攝。復有何過。答。亦犯二過。一不定過。二法自相決定相違過。且不定者。若立量云。真故極成色。定不離眼識(自證分)。因云。初三攝。喻如眼識(見分)。即初三攝因闊。向異喻眼根上轉。出不定云。為如眼識(見分)初三攝。眼識(見分)不離眼識(自證分)。證極成色不離眼識(自證分)耶。為如眼根亦初三攝。眼根非定不離眼識(見分)證汝極成色非定不離眼識(自證分)耶。問。何不言定離。而言非定不離。答。大乘眼根望於眼識(見分)。非定即離。且非離者。根因識(見分)果。以同時故。非即者。色心(見分)各別故。故但言非定不離。二犯法自相決定相違過者。外人申相違量云。真故極成色是有法。非不離眼識宗。因云。初三攝故。喻如眼根。即外人將前量異喻為同喻。將同喻為異喻。問。得成法自相相違耶。答。非真能破。夫法自相相違之量。須立者同無異有。敵者同有異無。方成法自相相違。今立敵兩家。同喻有。界喻有。故非真法自相相違過。問。因初自許之言何用。答。緣三藏量中犯有法差別相違過。因明之法。量若有過。許著言遮。今三藏量既有此過。故置自許言遮。問。何得有此過耶。答。緣大乘宗有兩般色。有離眼識本質色。有不離眼識相分色。若離眼識色。小乘即許若不離眼識色。小乘不許。今三藏量云。真故極成色是有法。若望言陳自相。是立敵共許色。及舉初三攝眼所不攝因。亦[A16]但成立共許色不離於眼識。若望三藏意中所許。但立相分色不離眼識。將初三攝眼所不攝因。故立有法上意許之差別相分色。定不離眼識。故古疏云。謂真故極成色是有法自相(前陳宗依)。定不離眼識色是法自相(後陳宗體)。定離眼識色(本質色)。非定離眼識色(相分色)是有法差別(即前陳差別)。立者意許是不離眼識色(相分)。問。外人出三藏量有法相違過時。自許之言如何遮得。答。待外人申違量時。將自許二字。出外人量不定過。外量既自帶過。更有何理能顯得三藏量中有法差別相違過耶。問。小乘申違量行相如何。答。小乘云。乍觀立者言陳自相三支無過。及推所立。元是暗含。若於有法上意之差別(相分色)。將因喻成立有法上意許相分色不離眼識(自證分宗)者。即眼識(見分)不得為同喻。且如眼識無不離色。以一切色皆離眼識故。既離眼識。不得為同喻。便成異喻。即初三等因。却向異喻眼根上轉。不改立者之因。立相違量(同申一有法云)。真故極成色(後陳定相翻云)。非不離眼識宗(此論前陳意許也不改先因云)。初三攝。眼所不攝故(翻異作同云)。同喻如眼根。合云。諸初三攝眼所不攝故者。皆非不離眼識。同喻如眼根。異喻如眼識。非即是無。無不離眼識色。即遮三藏意許相分色是無也。所以三藏預著自許言句。取他方佛色。却與外量作不定過。出過云。為如眼識是初三攝眼所不攝。眼識非不離眼識色。證汝極成色非不離眼識色耶。為如我自許他方佛色亦是初三攝眼所不攝。他方佛色是不離眼識色。却證汝極成色是不離眼識耶。外人相違量。既犯共中他不定過。明知非真能破也。三藏量却成真能立也。若因中不言自許。空將他方佛色與外人相違量作不定過。即他小乘不許。犯一分他隨一過。他不許此一分他方佛色在初三攝眼所不攝因中故。
△三喻二。初標列。
喻有二種。一者同法。二者異法。
具云譬喻。譬比也。喻。曉也即以近事比類。令於深法得曉了故。無著云。喻者見邊義。謂以所見邊與所未見邊和合正說。名之為喻。師子覺云。所見邊者。謂[A17]已顯了分。未所見邊者。謂未顯了分。以顯了分。顯未顯了分。令義平等。所有正說。名為立喻。龍樹云。然此因言。唯。為顯了是宗法性。非。為顯了同品異品有性無性。故須別說同異喻言。若唯因言所詮表義說名為因。斯有何失。復有何得。別說喻分。是名為得。應如世間所說方便。與其因義都不相應。若爾何失。此說[A18]但應類所立義。無有功能。非能立義。由彼[A19]但說所作性故。所類同法。不說能立所成立義。又因喻別。此有所立同法異法。終不能顯因與所立不相離性。是故[A20]但有類所立義然無功能何故無能。以同喻中不必宗法。宗義相類。此復餘譬所成立故。應成無窮。又不必定有諸品類。非異品中不顯無性有所簡別能為譬喻。故說頌言。若因唯所立。或差別相類。譬喻應無窮。及遮遣異品。世間[A21]但顯宗因異品同處有性為異法喻。非宗無處因不有性。故定無能。若唯宗法是因性者。其有不定應亦成因。云何具有所立能立及異品法二種譬喻而有此失。若於爾時所立異品非一種類。便有此失。如初後三。各最後喻。故定三相。唯為顯因。由是道理。雖一切分。皆能為因。顯了所立。然唯一分且說為因。
△二牒釋二。初同喻。
同法者。若於是處。顯因同品決定有性。謂若所作。見彼無常。譬如瓶等。
是處。同喻處也。顯因同品者。謂立同法喻者要當顯此喻先與前因同品合其定有之所作性。則無能立不成過。而後合其所立之宗法。則無所立不成過及俱不成過。謂若下。引喻式也。於中初八字。是先因後宗之合詞。如此則無無合倒合二過。譬如瓶等。正舉喻體。喻亦有依有體。瓶等是喻依。各有所作性是喻體。今取喻體。不取喻依。不應分別聲瓶有異。但取無常義相似為因也。故龍樹云。所作相似乃有三種。若難瓶等所作性於聲上無。此似不成。若難聲所作性於瓶等無。此似相違。若難即此常上亦無。是不共故。便似不定。或似喻過。引同法故。何以故。唯取總法建立比量。不取別故。若取別義。決定異故。比量應無。此所謂總法。即是喻體。所謂別義。即是喻依也。若有所缺。則是似同法喻過。
△次異喻四。初正立異喻。
異法者。若於是處。說所立無。因徧非有。謂若是常。見非所作。如虗空等。
是處。異喻處也。說所立無者。謂前所立無常之宗在此異喻中無有。則無所立不違過。因徧非有者。謂前同品定有之因於此異喻中要全非有。則無能立不遣過及俱不遣過。謂若是常。先遣宗也。見非所作。後遣因也。如是則無無離倒離二過。如虗空等。正舉喻體。若有所缺。則是似異法喻過。
合離宗因。前後不同。其故難曉。若謂比量之法宗藉因明。是以先合因而宗自順。則離詞何獨不然。只是舉因成宗。引法類喻。揀異立同。語勢如此。如合云。諸所作性。見彼無常。喻如瓶。即離云。若是常者。見非所作。喻如空也。云何知所作性得成無常。曰。我見一切所作性者皆是無常。如彼瓶等。之類是也(此合也)。云何此因不成常宗。曰。若是常者。自非所作。如虗空等。是也(此離也)。由是合詞因先宗後為正。離詞宗先因後為正。其勢然也。
△次申釋異喻。
此中常言。表非無常。非所作言。表無所作。如有非有。說名非有。
釋異品云。謂於是處無其所立。釋異法云。若於是處說所立無。其於徧無之性不啻明晣矣。恐人仍作相違別異會去。故於離詞之後。復申明以常遣無常以非作遣所作之故。以見異法之異。乃以所立無故為異。而非相違別異之異也。問相違別異與無何別。曰。兩法對立。可言相違。可言別異。今直言是法無耳。何得無別。如有非有說名非有者。如有一法。以其無故。名之曰無。豈別有一無。與有相違與有別異。而謂之無哉。相違別異。名似同法。不名異法。在龍樹論中。前[A22]已具引矣。
△四結成真能立。
[A23]已說宗因等。如是多言。開悟他時。說名能立。如說聲無常者。是立宗言。所作性故者。是宗法言。若是所作見彼無常如瓶等者。是隨同品言。若是其常見非所作如虗空者。是遠離言。唯此三分。說名能立。
簡定三支。結成能立。
△二似能立門初四。似宗三。初總標。
雖樂成立。由與現量等相違故。名似立宗。謂現量相違。比量相違。自教相違。世間相違。自語相違。能別不極成。所別不極成。俱不極成。相符極成。
即九種似宗也。相違五種。以所立宗。於智。於教。於自。於他。有所違故。不成四種。以能所別立敵不許極成就故。俱兼宗依宗體言之。或以相違為宗體過。不成為宗依過。或以相違為宗依過。不成為宗體過。皆非也。
△二牒釋二。初釋相違五過。
此中現量相違者。如說聲非所聞。
聲是耳識現量境故。今於聲有法上。立非所聞宗。故違現量。
[A24]比量相違者。如說瓶等是常。
有分別智。了瓶衣等。謂之比量。故於瓶等立常宗者。為比量相違。
自教相違者。如勝論師立聲為常。
勝論二十四德中。聲唯所作。餘或所作或非所作。又謂聲有三種。一合生。二離生。三聲生。夫可合可離。有生有滅。與所作性。皆是無常。而立為常。故違自教。
世間相違者。如說懷兔非月有故。又如說言人頂骨淨。眾生分故。猶如螺貝。
世間有二。一學者世間。二非學者世間。世俗共說兔之懷胎因月而有。今言非月。即與非學者世間相違。二乘學者修不淨觀時。觀眾生身無非不淨。今曰人頂骨淨。即與學者世間相違。
○三藏量云。真故極成色。真故二字。簡世間相違過。及違教等過。外人問云。世間皆知色離識有。今者大乘立色不離眼識。以違世間共所知故。何不犯世間相違過。答。夫立比量。有自他共。隨其所應。各有標簡。若自比量(謂自立義令他解了)。自許言簡(顯自許之言無他隨一等過)。若他比量(於他立中出宗因過)。汝執言簡(無違宗等失)。若共比量(於他立中出比量過)。勝義言簡(無自教等失)今此共比量有所簡別。真故之言。表依勝義。即依四種勝義諦中體用顯現諦立。問不違世間非學即可爾。又如世尊於小乘阿含經。亦許色離識有。學者小乘共計心外有其實境。豈不違於阿含等教學者小乘。答。但依大乘殊勝義立。不違小乘之教學者世間之失。
是知[A25]但依殊勝義立。則違世間亦不為過。故著於此。以為標準。
自語相違者。如言我母。是其石女。
生育我身。名為我母。石女不生。而言我母是石女者。自語相違也。
△二釋不極成四過。
能別不極成者。如佛弟子。對數論師。立聲滅壞。
能別者。即後陳宗體。立敵共許有此法故。名為極成。數論不許聲滅壞故。是能別宗體不極成。
按龍樹論以勤勇無間所發因。成立聲滅壞。廣百論破根境品。亦廣推微聲性散壞。正對數論師說。或謂假立。非也。
所別不極成者。如數論師。對佛弟子。說我是思。
前陳有法。名為所別。佛弟子不許有我故。是所別宗依不極成。
廣百論破我品。廣破思我。此但取佛弟子不許有我。非不許思。思屬徧行心所故(廣百論是諍意許此[A26]但言陳故不同耳)。
俱不極成者。如勝論師。對佛弟子。立我以為和合同緣。
能別所別二俱不成也。勝論計六句義。第六和合句。彼云。和合者。如鳥飛空。忽至樹枝。住而不去。一切異法。忽爾和合。由和合性使之然也。佛弟子不許有我是所別不極成。亦不許有和合性。是能別不極成。故名俱不成。
相符極成者。如說聲是所聞。
聲是所聞。立敵共許。是相符也。是極成也。何亦為過。蓋極成之法。雖立敵共許。而前陳後陳和合為宗了。立者即許。敵者不許。立敵共諍。是名宗體。若敵者不諍。兩家符同。則正義何由而伸。正智何由而生。非過而何。
△三結成似宗。
如是多言。是遣諸法自相門故。不容成故。立無果故。名似立宗過。
是遣諸法自相門故。結相違五過。如說聲非所聞。即此非所聞言。便與聲之自相相違。如言瓶常。即此常言。便與瓶之自相相違等。不容成故。結不極成四過。末句總結兩段皆不生智果。
△二似因二。初總標。
[A27]已說似宗。當說似因。不成不定。及與相違。是名似因。
於因三相。有缺減處。即名似因。
△二別釋三。初釋不成二。初列名。
不成有四。一兩俱不成。二隨一不成。三猶豫不成。四所依不成。
此以因望宗。亦就不許說不成。解者遂以為缺徧是宗法性之過。既不成矣。又豈論其缺何相缺何相哉。
△二釋相。
如成立聲為無常等。若言是眼所見性故。兩俱不成。
如成立聲為無常等。此是總句。下所作性故。亦承此說去。以聲為眼境。非但敵者不許。即立者亦難自許。故兩俱不成。此兩字。解者俱謂常無常二宗。據龍樹云。彼此不同許。定非宗法。如有成立聲是無常。眼所見故。又若敵論不同許者。如對顯論。所作性故。則謂立敵兩家俱不成者為得之。
所作性故。對聲顯論。隨一不成。
以所作性為無常因。得矣。而對彼聲顯論師。不許聲為所作性故。犯隨他一分不成過。聲顯論者。成唯識云。有餘偏執一切聲常。待緣顯發。方能詮表。瑜伽亦云。外聲論師。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聲相本有。無生無滅。然由數宣吐。方得顯了。而聲體是常。
於霧等性起疑惑時。為成大種和合火有。而有所說。猶豫不成。
此無磪見而立量者之譬也。遠處見煙。比知有火。何過之有。今於霧等。尚未了知是煙非煙。而遽成立大種和合火有有所言說。應立量云。彼所見相是有法(即霧等性)。大種和合火有為宗。因云。以見煙故。四大能造。故稱為種。即薪炭等和合有火而煙生焉。起疑惑時。即是猶豫。不必以大種和合分為兩因以作猶豫也。況和合大種。是宗非因。以現煙故為因。龍樹論可據。
虗空實有。德所依故。對無空論。所依不成。
虗空是有法。實有為宗。因云。德所依故。自說則可。若對無空論立。則所依不成。以彼不許有虗空故。空既非有。德何所依。龍樹云。或於是處有法不成。如成立我其體周徧。於一切處生樂等故。對無我論。所依不成。據此則所依即宗依也。然則與所別不極成何異。曰前說宗不成。此說因不成。所以不同。
△二釋不定二。初列名。
不定有六。一共。二不共。三同品一分轉。異品徧轉。四異品一分轉。同品徧轉。五俱品一分轉。六相違決定。
此以喻顯不定。解者俱以為後二因。性不具之過。玩論文意。正謂不定是何宗。乃缺徧是宗法性耳。不定即是猶豫因。
△二釋相。
此中共者。如言聲常。所量性故。常無常品。皆共此因。是故不定。為如瓶等。所量性故。聲是無常。為如空等。所量性故。聲是其常。
常無常二宗共一因故名共。如言下。立量。常無下。辯過。為如下。正出不定之相。後文倣此。聲常所量性故。即九種宗法中第一種。此中常宗。空為同品。瓶為異品。所量性因。同異俱有。則聲果常耶。抑非常耶。故成不定。
言不共者如。說聲常。所聞性故。常無常品。皆離此因。常無常外。餘非有故。是猶豫因。此所聞性。其猶何等。
常無常二宗。皆離此因。故名不共。聲常。所聞性故。即九種宗法中第五種。此所聞性之因。以空為同品。空何所聞而顯常。則常品離此因矣。以瓶為異品。瓶何所聞而顯無常。則無常品亦離此因矣。二處皆離。二外無法。此所聞性。當以何法為同品耶。此似闕同品定有性。其實三相俱缺。
同品一分轉異品徧轉者。如說聲(有法)非勤勇無間所發(宗)。無常性故(因)。此中非勤勇無間所發宗。以電空等為其同品(且按定同品。下舉因出過)。此無常性。於電等有(一分轉)。於空等無(一分不轉。此不應無而無即乖同品定有性)。非勤勇無間所發宗。以瓶等為異品(以瓶由人工無間得成故)。於彼徧有(以瓶全體是無常故。即異品徧轉。此不應轉而轉。即乖異品徧無性)。此因以電以瓶為同法故。亦是不定(此句按定下出不定之相)。為如瓶等無常性故。彼是勤勇無間所發。為如電等無常性故。彼非勤勇無間所發(兩趣不定意因不成)。
聲有三種。一因執受大種。謂語等聲。一因不執受大種。謂樹等聲。一因俱大種。謂手鼓等聲(以手舉鼓手是執受鼓是不執受故曰俱)。此非勤勇無間所發聲。即因不執受大種聲也。下勤勇無間所發聲。即因俱大種聲也。非勤勇無。間所發。無常性故。即九種宗法中第七種。此無常性下六句。雖正釋同品一分轉異品徧轉。而實非正出過之詞。不過審定以電以瓶為同法耳。為如瓶等下。乃正出不定之相。下二條亦準此。謂若揀去一分不轉之空。而取徧轉之瓶。與電偕為同法。庶免缺二相過。然亦是不定。何者。電瓶二物。在無常因。則為同法。以此二物皆無常故。在非勤勇無間所發宗。則電同瓶異。今舉因成宗。則兩趣無定。將以無常之瓶。成勤發之宗乎。抑以無常之電。成非勤發之宗乎。既不定是非勤發之宗。則非徧是宗法性矣。何止後二相俱缺而[A28]已耶。下條倣此。
異品一分轉同品徧轉者。如立宗言聲是勤勇無間所發(宗)。無常性故(因)。勤勇無間所發宗。以瓶等為同品(亦勤發類故)。其無常性(此句貫下二於字)。於此徧有(即同品徧轉也。此不為過)。以電空等為異品(皆非勤發類故)。於彼一分電等是有(即異品一分轉也此正是過)。空等是無(此不為過)。是故如前亦為不定。
聲是勤勇無間所發。無常性故。此九種宗法中第三種。如前者。謂此無常因。以電以瓶為同法故。亦為不定。為如電等無常性故。彼非勤勇無間所發。為如瓶等無常性故。彼是勤勇無間所發。此似闕異品徧無性。其實三相俱缺。
俱品一分轉者。如說聲常。無質礙故(此立量下辯過)。此中常宗。以虗空極微為同品(外道計微塵常故亦入此同品)。無質礙性(此句貫下四个於字)。於虗空等有(空無質礙故。即一分轉也)。於極微等無(塵有質礙故。即一分不轉。此不應無而無也)。以瓶樂等為異品(瓶樂皆無常故)。於樂等有(同無質礙一分轉。此不應轉而轉也)於瓶等無(瓶有質礙。一分不轉)。是故此因以樂以空為同法故亦名不定。
俱者。同品異品。俱一分轉。一分不轉也。聲常。無質礙故。九種宗法所不載。說見後似喻解中。無質礙因。於同品極微一分不轉。於異中樂等一分轉。故應揀去一分不轉之極微。而取一分轉之樂等。與空偕為同法。然於無質礙因可爾。若舉因成宗。則為不定。將以無質礙之空。成聲是常乎。將以無質礙之樂。成聲是無常乎。樂字。若是音樂之樂。則亦聲耳。不可以聲還喻於聲。當以苦樂之樂為定。葢數論師執我是思。受用薩埵剌闍答摩所成大等二十三法。薩埵剌闍答摩。舊譯樂苦癡。亦名喜憂闇。新翻貪嗔癡。詳金七十論廣百論中。二論多言樂等三法。立量專為破外道。而數勝其渠魁也。故舉喻舉宗舉因。皆不出此數種論中。不當更為異釋耳。
相違決定者。如立宗言。聲是無常。所作性故。譬如瓶等。有立聲常。所聞性故。譬如聲性。此二皆是猶豫因故。俱名不定。
聲是無常。所作性故。即九種宗中第二種。或立為常。所聞性故。即第五種。此立敵共諍一有法。因喻各異。三相無缺。但兩家俱不能出過。如立者雖自立無常。而亦許聲是所聞性。同彼聲性。故不能出常宗過也。敵者雖自立常。而亦許聲是所作性。同彼瓶等。故不能出無常宗過也。既不能互出其過。兩家猶豫。不能定成一宗。互不生其正智。故名決定相違不定過。解者皆謂缺第三相。謬矣。
△三釋相違二。初列名。
相違有四。謂法自相相違因。法差別相違因。有法自相相違因。有法差別相違因。
法。即後陳宗體。有法。即前陳宗依。自相。即言陳之自相。差別。即意許之差別。如真故極成色。是有法自相。定離眼識色。非定離眼識色。是有法差別。定不離眼識宗。是法自相。相分定不離自證分。是法差別。相違者。是因違於宗也。凡相違因出過申量。皆改宗不改因。番異作同。番同作異。舊註家似不了此。
△二釋相。
此中法自相相違因者。如說聲常。所作性故。或勤勇無間所發性故。此因唯於異品中有。是故相違。
此因與後陳宗法之自相相違也。如說聲常。所作性故。即九種宗法中第四種。或勤勇無間所發性故。即九種中第六種。此因唯於異品中有者。以常住宗。必以虗空等為同品。以瓶甌等為異品。今所作因。或勤勇無。間所發因。止向瓶等異品上轉。不向同品空等上轉。故與常宗自相相違。
法差別相違因者。如說眼等(宗之自相)。必為他用(宗之差別相)。積聚性故(相違之因)。如臥具等(喻也上立量下辯違)。此因如能成立。眼等必為他用(此他即是我)。如是亦能成立所立法差別相違(先出過名後言所以)。積聚他用諸臥具等。為積聚他所受用故(此他屬他人)。
此因與後陳宗法上意許差別之相相違也。數論師金七十論云。我是實有。聚集為他故。我見世間一切聚集。並是為他。譬如牀席等聚集非。為自用。必皆為人設。有他能受用。為此故聚集。屋等亦如是。大等亦如是(大。即地。水。火。風。空。等即等餘二十二法)。五大聚名身。是身非自為。決定知為他。他者即是我。故知我實有。此中即借其說立量以破之。取其五大聚名身中眼一種為有法。非為自用並是為他句為宗。聚集句為因。如牀席等為同喻。夫眼與牀席非同類無論也。眼之積聚不同牀席之積聚亦無論也。今第就所謂他者辯之。先曰非為自用必皆為人設。則自他有辨矣。後曰他者即是我。則自他無辨矣。欲成就身積聚。則混自他而一之。欲成就臥具積聚。則析自他而二之。豈非違乎。自。他。即差別也。故此積聚性之因。如能成就眼等必為他用之宗法。亦能成就此宗法差別相違之過。何以故。工匠之積聚牀席等。專為積聚主人所受用故。眼積聚性。異熟長養。俱不屬他人。豈其類哉。造牀織席。亦有自用者。為揀此一分。故曰積聚他用諸臥具等。申違量云。眼等不為他用。積聚性故。喻如眼根。有法是浮塵根。喻是勝義根。
有法自相相違因者。如說有性(有法)。非實非德非業(宗)。有一實故。有德業故(因)。如同異性(喻)。此因如能成遮實等(非實德業宗)。如是亦能成遮有性(亦非大有性)。俱決定故(既能遮此定亦遮彼)。
此因與前陳有法自相相違也。勝論師立六句義。一實。二德。三業。四大有性。五同異性。六和合性。各有自體。攝法多少不同。其大有性唯一。實德業三同一有故。離實德業外別有一法為體。由此大有。有實等故。同異亦一。實德業三。總一同異。然離實等有別實體(詳見華嚴玄談八卷及勝宗十句論)。今言有性者。即彼第四大有性也。言陳有性。則有性言。直詮大有性之自相也(未論此性有非有等差別故)。非實非德非業。即用彼離實德業外別有一法實體為宗。即以實德業三有實法為因。以自有一實德業體。故非彼實德業也。以同異性為喻。同異有一實同異。非實等。以明有性有一實有性。非實等也。然此。有一實等因。既成遮實等宗。則亦成遮有性。而與有法自相相違。以彼云實德業三同一有故。既遮實等性。豈不遮大有性耶。遮此遮彼。俱決定故。申違量云。有性即實即德即業。有一實故。有德業故。如石女兒寐言曰。勝宗十句論云。同以合實德業為義。有詮智因。異以常於實等則轉依一實為性。有遮覺義。此論中引同異為喻。有深意焉。如同欲合。而異返遮。此中成遮二字。即彼合遮字也。喻況別有一實德業之因。本欲合成有法以立宗。而反遮其當體以相違。是知此同異性。及上臥具等喻。未陳違義前。可作同品定有。出違義後。翻作異品徧無。是以不改宗喻二支。[A29]但簡因之相違也。
有法差別相違因者。如即此因(有一實故有德業故)。即於前宗(非實非德非業)。有法差別(有實體之有性。無實體之有性。是有法差別)。作有緣性(以成大有性離一切法有自性故。即於有作緣也)。亦能成立與此相違作非此緣性(以遮有性故。即於非有作緣也)。如遮實等。俱決定故(實等非實等。實等非有性。以例有性非有性。有性亦非有也)。
此因與有法上意許之差別相違也。有性一也。勝論計有實體。大乘明非有實體。有與非有。有法差別也。如前別有一實等因。於遮實等宗。固能成立有實體之大有性。於有法上作有緣性。而亦即能成立無實體之大有性。於有法上作非有緣性。而與意許差別相違。何以故。如遮實等。實等非有體。亦遮有性。有性亦無體故。俱決定故。如前[A30]已說。言緣性者。因與有法作有非有之緣也。申違量云。汝所執有性是無法。即實即德即業是宗。因云。有一實故。有德業故。喻如畢竟無。寱言謂緣即因。有即同品。非有即異品。於義無乖。但變文而言。恐滋疑惑。故順文而釋。使人易曉耳。問。前云有性。詺曰自相。今有緣性。詺曰差別。俱是有性。何以異乎。曰。前云有性。即六句中大有性。以是前陳有法。非是對無而言有性。今言有緣性者。即於前陳有法之上。論有論無。故名差別。豈得同耶。
△三似喻二。初結前標後。
[A31]已說似因。當說似喻。
△二列名委釋二初標列。
似同法喻有其五種。一能立法不成。二所立法不成。三俱不成。四無合。五倒合。似異法喻亦有五種。一所立不遣。二能立不遣。三俱不遣。四不離。五倒離。
此中不成不遣。俱以聲常無質礙為宗因。查九種宗法中。無此一因。以無質礙因。常無常宗俱用不著。現見電等。皆無質礙。皆無常故。其無常宗。異品徧轉。尤難成立。今乃有此一種宗法者。葢由常宗之因。如所量性故。所聞性故。勤勇無間所發性故。俱經大乘出其過失。立義不成。且常住宗無同品故。故將無常宗異喻虗空。翻異作同。而變其因曰無質礙故。立聲為常。以聲與虗空俱無質礙故。故因明正理門論謂之顛倒成立。名為同法相似。不然。常宗無質礙因。以空為喻。可謂俱成矣。而亦列之俱不成中。其理難會。解者千說萬說。終不能明其所以。由未熟究諸論。源頭不清。故欲疏淪流委。而其道無𮈔耳。
△次釋相二。初似同法。
能立法不成者。如說聲常。無質礙故(此宗因。向下三種不成。俱承此說去)。諸無質礙。見彼是常。猶如極微。然彼極微。所成立法常性是有。能成立法無質礙無。以諸極微質礙性故。
此同喻合宗不合因也。諸無質礙。見彼是常。猶如極微。此合詞也。諸無質礙。如電光等。現見無常。犯不定過。極微之喻。雖有常性。且有質礙。三支病痛。一合便見。此無合之所以為過也。此中許極微常者。亦是縱成。立此喻式。依大乘教。亦是無常。以有方分。可分析故。
所立法不成者。謂說如覺。然一切覺。能成立法無質礙有。所成立法常性是無。以一切覺皆無常故。
此同喻合因不合宗也。勝宗十句論。覺云何。謂悟一切境。此有二種。一現量。二比量。雖無質礙。剎那剎那生滅不停。體是無常。故雖成因。不成宗也。
俱不成者。復有二種。有及非有。若言如瓶。有俱不成。若說如空。對非有論。無俱不成。
同喻宗因俱不成也。有即同品定有之有字。非有即異品徧無之無字。若言如瓶。瓶無常性。宗不成矣。瓶有質礙。因不成矣。是同品定有性中。宗因俱不成也。若說如空。則為俱成。以空是常。無質礙故。今對非有空論。無俱不成。葢空既無矣。又何論其常與無常。有質礙無質礙哉。是異品徧無性中。宗因俱不成也。問。若說如空。正以空為同品耳。今乃言異品不成。何也。曰。至教止許空為無常宗之異喻。而不許為常宗之同喻故也。何故如此。曰。虗空是依無質礙處假施設故。雖有虗言。都無實境。故廣百論云。又此虗空。四諦不攝。雖執實有。然必應許有分別智之所了知。除五識身所引意識。其餘有漏不定外門分別意識。決定不能緣實有境。故說頌曰。智者依世間。亦不見此義。謂諸有智者。依止世間。隨分別識。於虗空等。雖復專精願求實義。乃至少分亦不可得。唯見依名所起分別似虗空等種種影像。掌珍論亦立量廣破虗空非實有故。何以證至教止許空為無常異喻。曰。即無常異喻。亦止一分許。一分不許。因明正理門論云。喻有二種。同法。異法。同法者。謂立聲無常(宗)。勤勇無間所發性故(因)。以諸勤勇無間所發。皆見無常(合)。猶如瓶等(喻)。異法者。謂諸有常住。見非勤勇無間所發(離)。如虗空等(喻)。前是遮詮。後唯止濫。由合及離比度義故。由是雖對不立實有太虗空等。而得顯示無有宗處無因義成。此一分許也。又曰。若無常宗。全無異品。對不立有虗空等論。云何得說彼處此無。此一分不許也。何以證不許空為常宗同喻。曰。廣百論破常品云。彼雖方便殷勤立常。而竟不能。說有道理。如是句義。所立能立一分所依不極成故。既不許有餘同類義。同喻闕故。比量不成。又云。又立常者所說道理。唯依異法。無同法故。所立不成。夫常之同喻止有空耳。而一則云同喻闕。一則曰無同法。是不許虗空為同喻明矣。又龍樹釋似同法云。由同法喻顛倒成立。是故說名同法相似。如有成立聲是無常。勤勇無間所發性故。此以虗空為異法喻。有顯虗空為同法喻。無質等故。立聲為常。如是即此所說因中。瓶應為同法。而異品虗空說為同法。由是說為同法相似。夫既改宗為常。改因為無質。以空為同品。則同品矣。而必曰異品虗空說為同法。此非止許為異品不許為同品之明證哉。則又何疑於空喻之異品不成乎。既不成無常宗之異品。又豈成常宗之同品耶。問。世間萬法。孰非虗幻。何止虗空。且法性宗往往以虗空喻真性無為。而法相宗顧獨不許。其故何哉。答。就勝義說。虗空許有。就世俗說。虗空實無。葢因凡外種種妄計唯我與常。牢不可破。故廣百論首破常見。次破我執。皆以三支立量破之。至於常宗無同品。無常宗無異品。我宗無因無喻。此義一篇之中時隱時見。葢自三支比量一立。而凡外之邊見我見。無復置喙之地。此因明之所以匡正頹綱。能生正智。而理貫五明。為求法菩薩所必求者也。豈容以麤心少智。闖其藩離。自謂堂奧也哉。
無合者。謂於是處。無有配合。但於瓶等雙現能立所立二法。如言於瓶。見所作性。及無常性。
聲是有法。無常為宗。因云。所作性故。同喻如瓶。合云。諸所作性故者。皆是無常。同喻如瓶。異喻如空。此量式也。今但於喻上雙現宗因。而無合詞。是故成過。所以必欲合者。其說[A32]已見前條。不用前宗因者。以帶過故。既[A33]已帶過。又何須論其合不合哉。故仍舉前真能立門所引之例。下條放此。過在合中見者。是缺同品定有性。過在離中見者。是缺異品徧無生。
倒合者。謂應說言諸所作者皆是無常。而倒說言諸無常者皆是所作。
此無過之量。倒合猶未見其過。若應云諸無質礙見彼是常。而倒說言諸常住者皆無質礙。則猶豫因不甚顯現。此倒合之所以為過也。
如是名似同法喻品。
略結似同。
△二似異法。
似異法中所立不遣者。且如有言。諸無常者。見彼質礙。譬如極微。由於極微所成立法常性不遣。彼立極微是常性故。能成立法無質礙無。
真異喻者。必無同法宗因。於同宗因有一不遣。則名似也。且如下。立量。由前同法立常宗無質礙因。故今異法立無常宗有質礙因。此亦總句。三不遣俱承此說去。此謂極微之異喻。但遣能成立之無質礙因。不遣所成立之常宗。故曰所立不遣也。
能立不遣者。謂說如業。但遣所立。不遣能立。彼說諸業無質礙故。
勝宗十句論云。業句義云何。謂五種業。名業句義。何者為五。一取業。二捨業。三屈業。四伸業。五行業。取業云何。謂上下方分虗空等處極微等。合離因依一實。名取業。捨業云何。謂上下方分虗空等處極微等。離合因依一實。名捨業。屈業云何。謂於大長實依附一實。近處有合。遠近處離合因。是名屈業。伸業云何。謂於大長實依附一實。近處有合。遠近處合離因。是名伸業。行業云何。謂一切質礙實和合依一實合離因。名行業。如是五業。幾有實。幾無實。一切有實。如有實。依一實。無質礙。無德。無細分等。廣如彼論。以業無常。無質礙故。但遣所立之常宗。不遣能立之無質礙因也。
俱不遣者。對彼有論。說如虗空。由彼虗空。不遣常住。無質礙性。以說虗空是常性故。無質礙故。
以虗空喻。一分不許。一分許故。自一分不許者言之。則曰對非有論。自一分許者言之。則曰對彼有論。於似同法中。則曰對非有論。於似異法中。則曰對彼有論。此又許為異品而不許為同品之一大證據也。在異品中既俱不遣。則同品中為俱成矣。而又曰俱不成。是則虗空之喻。無施而可。豈非不許虗空作喻之明證乎。空有常性。不遣同宗。無質礙性。不遣同因。是能立所立俱不遣也。
不離者。謂說如瓶。見無常性。有質礙性。
離者。對合而言。應云。諸無常者。見彼質礙。猶如瓶等。諸無常者。如電光等。無質礙故。則知無質礙因是猶豫因。缺異品徧無性矣。因中缺第三相之過。一離便見。此離之所以不可少也。今[A34]但於異喻雙現宗因。則其過不見。故不離為過。
倒離者。謂如說言。諸質礙者。皆是無常。
先提無常在前。則無質礙之電光等俱現在前。其過易見。若云諸質礙者皆是無常。則其過隱矣。以諸質礙皆無常故。此倒離之所以為過也。
△四總結似能立門。
如是等似宗因喻言。非正能立。
此結前三十三過。總成似能立門也。
△三真現量門二。初總標。
復次為自開悟。當知唯有現比二量。
龍樹云。為自開悟。唯有現量。及與比量。彼聲喻等。攝在此中。故唯二量。由此能了自共相故。非離此二。別有所量。為了知彼。更立餘量。
二量之外。更有聖教量。以不違此二量之教。名聖教量。故云唯有二量。
△二正釋。
此中現量者。謂無分別。若有正智。於色等義。離名種等所有分別。現現別轉。故名現量。
古德釋云。現量者。現。謂顯現。即分明證境。不帶名言。無籌度心。親得法體。離妄分別。名之為現。言量者。量度。是楷定之義。謂心於境上度量楷定法之自相。不錯謬。故名量。真現量體。即五識身俱意。諸自證分。諸定心。兼第八識。此等諸心心所。有六義名現。一現有。簡龜毛等。二現在。簡過未。三顯現。簡種子。無作用故。四現離照現名為現。謂能緣之心行相。遠離諸分別故。即此謂無分別等是也。五現謂明現。謂諸定心澄湛。隨緣何境。皆明證故。即明證眾境。名為現量。六現謂親現。即親冥自體。若一切散心。若親於境。明冥自體。皆名現量。第五明現。第六親現。此二種。簡諸邪智等。如病眼見空華毛輪等。雖離分別。任運而緣。然不能明證眾境。親冥自體。故非現量也。因明古疏。略有二解。一現之量。謂前五識。依所依根。於現在世。緣現有境。根亦與識同照前境。有發識用。根義顯勝。得顯現名。雖照於境。以體是色。無緣慮用。不能量度。但有現義。不得量名。唯心心所。量度於境。緣慮用增。體具現義。亦有量境之能。今從能發之根。顯所發識。名現之量。依士釋也。二現即量。謂明了意識一分。除餘散意識。及獨頭起者。并取定意識及第八識能緣見分。親緣現境。作用顯現。而彼所依意根界體。非顯現故。故不取之。但就能緣見分。現即是量。持業釋也。謂無分別者。即顯能緣行相。不籌不度。任運因循。照符前境故。離名種等所有分別者。離隨念計度名言種類諸門等分別心故(分別心略有三種。一自性分別。唯緣現在所緣諸行自相行分別。所緣行。即五塵也。自相行。如色以青為行相。眼識緣時。亦任運作青行相。名自行。又自相即能緣行。簡共相行。如緣青時。即緣黃不著。二隨念分別。於昔曾所受諸行追念行分別。唯緣過去。三計度分別。於去來今不現前思搆行分別。即非有計有。是非量境。然約三世計度。不定一世。自性分別。即無分別也)。現現別轉者。於現在世。以顯現心。緣現有境。但隨所緣自性分別而轉。如此則何言無分別。曰。雖有自性。而無餘二。說無分別。如一足馬。名為無足。寱言云。此一量。與下比量。依頌而言。當在後文似破之後。而立於論之中者。是論主欲人悟立破之法。乃是成此現量中事。若人了達此體。依前可以能立。依後可為能破。若不爾者。則與現量相違。依前即為似立。依後即成似破。故置之於此。以示立宗造論者。須從現量正智中流出。方堪作立破之主也。
△四真比量門二。初正釋。
言比量者。謂藉眾相而觀於義。相有三種。如前[A35]已說。由彼為因。於所比義。有正智生。了知有火。或無常等。是名比量。
比量者。比謂比類。量即量度。以比類量度而知有故。名為比量。眾相。即三種相。三種相。即徧是宗法同品定有異品徧無之三相也。由彼三相為因。於三支比量之義。有正智生。了知等者當知比量有五種。一相。二體。三業。四法。五因果。一相比量者。謂隨其所有相貌相屬。或由現在。及先所推度境界。如以見幢故。比知有車。以見煙故。比知有火等。二體比量者。由現見彼自體性故。比類彼物不現見體。或現見彼一分自體。比類餘分。如以現在比類去來等。三業比量者。謂以作用比業所依。如見遠物。無有動搖。鳥集其上。比知是杌。若有動搖。比知是人等。四法比量者。謂於一切相屬著法。以一比餘。如屬無常。比知有苦。以屬苦故。比空無我。以屬生故。比有老法。以屬老故。比有死法等。五因果比量者。謂因果相比。如見物行。比有所至。見有所至。比先有行。若見有人如法事王。比知當獲廣大祿位。見大祿位。比知先[A36]已如法事王等。了知有火。即相比量。了知無常。即法比量。等者。等餘體業因果也。寱言云。上真現量一門。即題中正理二字。此真比量一門。即題中因明二字。故比量之法。全是現量體上之智用。從體起用。所以標因。攝用歸體。故云入理。應知此真比量。即前正能立中因三支三相之法所分出也。
△二通結。
於二量中。即智名果。是證相故。如有作用而顯現故。亦名為量。
於二量中。是總句。即智名果是證相故。言現量也。如有作用而顯現故。亦名為量。言比量也。智即是果。持業得名。以是證真之行相故。自凡夫人以率爾心緣實境時。皆是現量。因聞至教。有正智生。得法自相。亦是現量。乃至佛果。於所緣智。都無所得。智與真如。平等平等。亦只是現量。現量非有二也。智非即果而何哉。如眼等根。唯佛等緣。是現量得。餘散心中。無現量得。以能發識。有作用故。比知是有。雖是比知。亦不違於佛之現量。然根是色。無緣慮用。以顯現故。亦有現義。以無緣慮。不得量名。唯此比知。得名為量。作用顯現。俱指根言。以根例比量。根無量義。故補之曰亦名為量也。護法菩薩說。世間有法。略有三種。一。現所知法。如色聲等。二。現受用法。如瓶衣等。三。有作用法。如眼耳等。色聲等塵。世間共見現量所得。眼等五根。非現量得。由彼彼用。比知是有。此以有作用法例真比量。而以現受用法為似現量。以見真比量之不違於現量。則世之所謂比量者皆非量耳。其顯正閉邪。不既著明深切矣乎。
△五似現量門。
有分別智。於義異轉。名似現量。謂諸有智。了瓶衣等分別而生。由彼於義。不以自相為境界故。名似現量。
謂諸有智了瓶衣等分別而生。釋上有分別智。由彼於義不以自相為境界故。釋上於義異轉。了瓶衣等者。此雖現見受用。而非現量所緣。是假法故。緣瓶等心。不緣自相。緣共相故。若法自體。唯證智知。言說不及。是為自相。若法體性。言說所及。假智所緣。是為共相。如眼識緣青境自相時。得青色之自相。若後念分別意識起時。即非青色解。便是共相比量也。纔作解心時。不實青色之體。為帶名言。是在假相也。問。此緣瓶衣心。是何量攝。答。不親緣得法自體故。非真現量。非比度故。亦非比量。是非量收。或以似現量同真比量者非也。智覺云。似現量者。准理而言。有五種智。皆名似現量。一散心緣過去。二獨意緣現在。三散意緣未來。四緣三世疑智。五緣現在諸惑亂解。此等諸心。能緣行相。有籌度故。皆不以自相為境故。又隨先所受分別轉故。名似現量。然有二種。一無分別心。謂愚癡人類。及任運見於空華等。雖無分別。然不分明冥證境故。名似現量。二有分別心。現帶名言。不得法之自相。妄謂分明。得境自體。名似現量。又云。男女天地等見一合相。名似現量。此以眾緣合故。如攬眾微以成於色。合五陰以成於人。名一合相。如是見者。是有分別智於義異轉。故名似現量。真現量者。如一合相。相不可得。金剛經云。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以從緣合。即無性故。無性之性。是所證理。如是知者。是正智生。是自相處轉。名真現量。
△六似比量門。
若似因智。為先所起諸似義智。名似比量。似因多種。如前[A37]已說。用彼為因。於似所比。諸有智生。不能正解。名似比量。
以因多種。釋似因智。有十四過。故云多種。用彼為因。釋上為先。龍樹亦云。隨先所受分別轉故。當是八識中所含藏邪見種子也。發為現行。即是似智。似所比下。釋上似義智。即隨彼似因。所比似義。諸有智生。名似義智也。或總指似立。名為似因。以望智果故。諸有智生。即量果也。
△七真能破門。
復次若正顯示能立過失。說名能破。謂初能立缺減過性(三十三過總名缺減過性)。立宗過性(宗中九過)。不成因性。不定因性。相違因性(因中十四過)及喻過性(喻中十過)顯示此言。開曉問者。故名能破。
所謂能破者。豈勝是務求。期於開悟問者。令生正智而[A38]已。破者之心。悲愍心也。廣大心也。不然。即能顯示彼過。破壞他宗。成立[A39]己宗。不為能破矣。況安慧云。若不言令他解了者。聽者未解此義。應名立宗。則問者不曉。宗亦不成。豈成能破乎。
△八似能破門。
若不實顯能立過言。名似能破。謂於圓滿能立顯示缺減性言(亦此總句)。於無過宗有過宗言。於成就因不成因言。於決定因不定因言。於不相違因相違因言。於無過喻有過喻言。如是言說。名似能破。以不能顯他宗過失。彼無過故。且止斯事。
本無缺減。妄言缺減。不能了立者之宗。翻成自[A40]己之過。故名似能破也。末句結說收辯。龍樹論中。廣陳似能破之相。文繁不引。
△三頌結。
以頌起。以頌結。論之體也。龍樹論末亦云。又即此類過失言詞。我自明屬論式等中。多[A42]已制伏。又此方隅。我於彼古因明論中。[A43]已具分別。故應且止。是知因明一宗。妙論非一。梵本流入震旦者。千百之一二耳。奘師所攜。猶有三十六部。今藏中寥寥止此二三種。而讀者又不精研博究。欲以淺近分別心。窺測聖智現量境界。能免謗法之咎哉。理。即真立真破。非理。即似立似破也。
據雜集論。宗因喻合之外。更有所謂結者。謂到究竟趣所有正說。由此道理極善成就。是故此事決定無異。結會究竟。是名結。如無我論者。即於此事。對我論者。先說諸法無我。此言是立宗。次說若於蘊施設。四過可得故。此言是立因。所以者何。若於諸蘊施設實我者。此所計我。為即蘊相。為於蘊中。為於餘處。為不屬蘊而施設耶。若即蘊相而施設者。蘊不自在。從眾緣生。是生滅法。若即彼相。我不成就。是名初過。若於蘊中而施設者。所依諸蘊。既是無常。能依之我。亦應無常。是第二過。若蘊離於餘處施設者。我無所因。我亦無用。是第三過。若不屬蘊而施設者。我應獨存。自性解脫。更求解脫。唐捐其功。是第四過。次說如於現在施設過去。此言是立喻。所以者何。若同現在相施設實有過去者。此所計過去。為即現在相。為於現在中。為於餘處。為不待現在而施設耶。若即現在相而施設者。[A44]已生未滅。是現在相。過去法體亦應[A45]已生未滅為相。是初過。若於現在中施設者。於未滅中。施設滅體。不相應故。不應道理。是第二過。若離現在於餘處施設者。除現在外。餘實有為事少分亦不可得。云何於彼施設。是第三過。若不待現在而施設者。亦應施設無為為過去世。是第四過。然過去世。相滅壞故。無相義成。若同現在施設。即成四過。是故過去相不成就。諸法無我亦爾。若於蘊施設。即四過可得故。無我義成。次說如是遮破我顛倒[A46]已。即由此道理常等亦無。此言是合後說。由此道理。是故五蘊皆是無常。乃至無我。此言是結。
是知合而無結。則不為究竟。豈成能立能破。故表而出之。
因明入正理論(終)
校注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53 冊 No. 857 因明入正理論集解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5-1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科文分四。初釋題。
因明者。地持論云。菩薩求法。當於何求。當於一切五明處求。云何五明處。謂內明處。醫方明處。因明處。聲明處。工業明處。詳具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聞所成地。其解因明處云。謂於觀察義中諸所有事。所建立法。名觀察義。能隨順法。名諸所有事。諸所有事。即是因明。為因照明觀察義故。又說此中略有七種。一論體性。二論處所。三論所依。四論莊嚴。五論墮負。六論出離。七論多所作法。今此論中八門二益。即七種中論所依一種也。而體性等六種[A6]已在其中矣。因明能入。正理所入。入者能所契合解證相應之謂也。因有二種。謂生因。了因。生因如種生芽。了因如燈照物。然此二因。各有三種。生因三者。一言生因。二智生因。三義生因。了因三者。一智了因。二言了因。三義了因。因具三相。名為正因。明即正智。通乎因果。因智即始量度者。果智即終決了者。正理者。謂世出世法真俗二諦各有自然當然之理。離諸邪倒。故名為正。如以初三攝眼所不攝為因。成立色定不離眼識。三相無缺。便顯唯識正理(量云。真故極成色是有法。定不離眼識宗。因云。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同喻如眼識。釋見後文)。以緣生為因。成立有為空無性宗。便顯有為正理(量云。有為是有法。定空無性是宗。因云。從緣生故。同喻云如幻法。幻法從緣生。幻法空無性。有為從緣生。有為空無性)。以不起為因。成立無為非實有。便顯無為正理(量云。無為是有法。定無實故。是宗法。因云。不起故。同喻云。如空華。空華無有起。空華無有實。無為無有起。無為亦無實。□出大乘掌珍論一論唯釋此二種比量)。是皆由因發明。得入正理。故曰因明入正理也。量有三支獨曰因明者。因有力故。宗非因不顯。喻非因不立故。因中三相。徧是宗法。則攝宗也。同品定有。異品徧無。則攝喻也。又此三支。若望所生智果。總名為因。故後文云。由彼為因。於所比義。有正智生。故知舉因。三支備矣。古疏問。夫論立量。三支圓滿。果明不舉。獨唱因明。答。有二解。一者。對敵申量。即能立三支具足。敵者起智所由。並得稱因。所生敵者。即號為明。理智合舉。故說因明。二者。就比量中。有許未許。為成未許。必有能成。即能成是因。所成是果。宗由因顯。義得分明。此即因果雙彰。理無違妨。慈恩大師云。因明論者。元唯佛說。文廣義散。備在眾經。劫初足目。創標真似。爰暨世親。再陳軌式。雖紀綱[A7]已列。而幽致未分。故使賓主對揚。猶疑立破之則。有陳那菩薩者。賢劫千佛之一佛也。匿跡巖藪。棲巒等持。觀述作之利害。審文義之繁約。於時巖谷振吼。雲霞變彩。山神捧菩薩足高數百尺。唱言。佛說因明。玄妙難究。如來滅後。大義淪絕。今幸福智攸邈。深達聖旨。因明論道。願請重弘。菩薩乃放神光。照燭機感。時彼南印度按達羅國王。見放光明。疑入金剛喻定。請證無學果。菩薩曰。入定觀察。將釋深經。心期大覺。非願小果。王言。無學果者。諸聖攸仰。請尊速證。菩薩撫之。欲遂王請。妙吉祥菩薩因彈指警曰。何捨大心。方興小志。為廣利益者。當轉慈氏所說瑜伽。匡正頹綱。可製因明。重成規矩。陳那敬受指誨。奉以周旋。於是覃思研精。乃作因明正理門論。正理者。諸法本真之體義。門者。權衡照解之所由。據此。則似此論為能入。陳那論為所入也。藏中有因明正理門論兩譯。乃大域龍樹菩薩造。而陳那之論莫可攷見矣。
△次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