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摩[A1]訶衍論疏卷下本
[1]本曰。復次真如自體相者。
本曰。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
論曰。初大義中即有二門。一人平等門。二時不轉門。此即初門。謂真如自體通於五人。平等平等。無差別故。云何名為五種假人。一凡夫。二聲聞。三緣覺。四菩薩。五如來。如是五名。人自是五。真自唯一。所以者何。真如自體無有增減。亦無大小。亦無有無。亦無中邊。亦無去來。從本[A4]已來。一自成一。同自作同。猒異捨別。唯一真故。是故諸法真如一相三昧契經云。[2]喻如金剛作五趣像。五人平等亦復如是。於諸人中。無有增減故。
本曰。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畢竟常恒。
論曰。此明時不轉門。謂真如自體。自然常住。決定不變。三際不動。四相不遷。寂滅又寂滅。真實又真實故。
本曰。從本[A5]已來。性自滿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淨心義故。常樂我淨義故。清凉不變自在義故。
論曰。此下明自相大義中。即有三門。一圓滿功德門。二問答決疑門。三別釋廣說門。此即初門。其相云何。謂真體中圓滿一切功德。無所少故。何等功德。所謂六種性義功德。一大智慧光明義。本覺般若能除無明之闇夜故。於契經中。名廣大圓滿殊勝般若實智光明性義。二遍照法界義。本覺般若照達一法界之源故。於契經中。名周遍通達一法界藏自然性義。三真實識知義。本覺般若遠離虗假之解量故。於契經中。名離妄想解決定了知實際實[3]性義。四自性清淨心義。本覺般若無量性功德自然本有非得他力。遠離塵累契中實故。於契經中。名本有明白離邊中中性義。五常樂我淨義。本始二覺從無始來遠離四障。圓滿四種自然德故。於契經中。名如來正覺自然性德遠離炎幻不修行性義。六清凉不變自在義。二種本覺譬如明鏡之南北相具隨意故。於契經中。名具足隨順逆違無礙陀羅尼全遍性義。廣大圓滿自性本德契經云。自性功德本教之名有十七者。於初二中各開二種。於次二中各開三種。於後二中。如其次第。開四三故。復次清淨心地無垢陀羅尼契經中自性功德本數之名有二十五者。㝡後一中開十一故。如是三數別相云何。馬鳴菩薩摩訶衍論本數名字。為欲顯示名略義廣總持相故。是故攝散總立為六。復次所依別本總持說故。復次名字數多迷真實故。以此義故總立為六。言十七者。名字云何。一大智慧義。二大光明義。三遍一法界義。四照一法界義。五真實義。六識義。七知義。八自性義。九清淨義。十心義。十一常義。十二樂義。十三我義。十四淨義。十五不義。十六變義。十七自在義。言二十五者。名字云何。所謂前數不功德中開八種故。變功德中開二種故。言二變者。一上流轉變。二下流轉變。言八不者。中觀論中分明說故。
本曰。具足如是過於恒沙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
論曰。此說無名過量功德分。本覺體中自性功德無量無邊。離於言量。過於心行。以何義故。止於數量。作如是剖。本有功德。雖無有量。不出三數。故舉本耳。如本具足。如是過於恒沙故。如是無量無邊功德。各各別別有體相耶。唯一心量無別法體。唯一心量終不離心。所以者何。心法雖一。而有二種陀羅尼自在用故。一自不離彼陀羅尼自在。二彼不離自陀羅尼自在。如本不離故。如是性德。從無始來。一向妙有。非除遣法。所以者何。自性自性。非他俱故。如本不斷故。如是一切德。唯一自作一。終異自不能作一。所以者何。一法界故。如本不異故。如是深理。一切菩薩二乘凡夫。心不思惟。言不論量。絕之又絕。遠之又遠。如本不思議故。三人非境當何人之言思境界。唯大覺者乃自軌則。如本佛法故。
本曰。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
論曰。如是無量性之功德。從具縛地。乃至無上大覺智地。具足圓滿。無所少闕。所以者何。如是諸德從無始來。自然本有。非假緣力。而建立故。
本曰。問曰。上說本真如其體平等離一切相。云何復說體有如是種種功德。
論曰。此下問答決疑門。此中有二。一發起略問難違門。二發起廣答解釋門。此初門也。問者難意。其相云何。謂舉說文相違。前後雜亂。審其理故。前後之文。云何相違。所謂真如決擇分中作如是說。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A6]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自相大義決擇分中依如是說。從本[A7]已來。性自滿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如是相違。故以為難。
本曰。答曰。雖實有此諸功德義。而無差別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
論曰。此發起廣答解釋門。即有二門。一真如總。二生滅總。此即真如總。謂雖自相大義門中作如是說。具種種德。過於恒沙。而是生滅門之界量。非真如門。真如門中無差別相。平等平等。一相一味。獨存真如。淨法界故。以此義故。無相違過。
本曰。此義云何。以無分別。離分別相。是故無二。
論曰。此即作其緣由。決斷疑惑。明真如門中。唯有同同。無異異故。
本曰。復以何義得說差別。
論曰。此釋生滅總。此中有二。一問。二答。有廣略故。二重問答不同此初重問也。謂若諸法從本[A8]已來。平等平等。一味一相。獨存真理。無二體者。復有何法。而非平等。以之為依。建立差別。即是舉異門。以疑異門焉。
本曰。以依業識生滅相示。
論曰。此即總答。謂真如門中無過恒沙一切染法。以為所治。無能治之。過於恒沙一切淨法。以為對量。是故真如門中作如是說。一切諸法。平等平等。一味一相。無有二體等焉。而此生滅門中所治染法無量無邊。能治淨法亦無量無邊。是故生滅門中作如是說。本覺體中具種種德。無量無邊。過恒沙等焉。即是大意。次當作釋別別散說。所言依者。即是根本無明住地。一切染法之所依故。所言業者。即是業相。所言識者。轉等諸識。生滅相者。門之總稱。所言示者。相返顯示。此中以字遠流應至于三字。如是三法功德之起。當緣由故。
本曰。此云何示。
論曰。此廣說分。此有二種。一問。二答。此中問略答廣應知。此云何示者。即是詰問。所謂詰問其所由故。
本曰。以一切法本來唯心。實無於念。
論曰。此直答。即有三種。一自宗正理。二非道邪行。三具舉對量。此即第一。所謂法性從無始來。唯是一心。無一一法而非心故。
本曰。而有妄心。不覺起念。見諸境界。故說無明。
論曰。此非道邪行。所謂總舉本上諸無明住地故。
本曰。心性[1]無起。即是大智慧光明義故。若心起見。則有不見之相。心性離見。即是遍照法界義故。若心有動。非真識知。無有自性。非常非樂。非我非淨。熱惱衰變。則不自在。
論曰。此直顯具舉對量差別。如上所說。本覺體中六相功德。各各待觀何等過患。以之為對建立顯示。所謂根本無明熏習一心之海。發起業等種種諸識。隱覆般若實知之明。增長愚癡迷亂之[2]闇。即是不覺無明之界量明。以之為對。一心之性寂滅無起。即是大智慧光明義故。若第二德。如是妄心起見達境。一向唯轉虗妄境中。不能通達真實境界。所以者何。真偽相違。不契當故。如本若心起見。則有不見之相故。此下明遍觀義。而真實心離轉見故。通達諸法。無所不至。無所不當。無所不盡。所以者何。真實智見離能見所見之邊見。如本心性離見。即是遍照法界義故。第三德者。所謂若心有動轉相。即是無明熏習氣故。虗妄轉明。以之為對。心性寂靜。無有喧動。正直無有顛倒之解。即是實智之照。隨順道理。無倒建立顯示。如本若心有動。非真識知故。第四德者。所謂妄法從無始來。無自體明。以之為對。自性清淨本有功德建立顯示。如本無有自性故。第五德者。所謂妄法四相之所遷故非常。三種苦俱轉故非樂。二種自在無故非我。一道清淨無故非淨。此四種過以為對量。本覺體中四種功德建立顯示。如本非常非樂非我非淨故。第六德者。所謂妄法燒真心故。是故名熱。又以是惱亂諸眾生故。是故名惱。破滅變德。令不作故。是故衰變。由此事故。一切眾生不得自在。是故亦名為不自在。待觀此事。以為對故。清凉不變自在之德建立顯示。如本熱惱衰變。則不自在故。
本曰。乃至具有過恒沙等妄染之義。對此義故。心性無動。則有過恒沙等諸淨功德相義示現。
論曰。此顯示無邊功德相義。所謂若所對治染法。無量無數。以能治之淨法。亦無量無邊故。
本曰。若心有起。更見前法可念者。則有所少。如是淨法無量功德。即是一心。更無所念。是故滿足。名為法身如來之藏。
論曰。此結圓滿德。所謂若一心法有動轉相。更見前境有何緣者。能見之心。所見之境。二差別故。本覺功德則不圓滿。而本性德雖過恒沙。唯一心量。終無二體。所以者何。如是諸德悉皆各各不分其體。於一法界其量等故。是故圓滿自性功德。結縛解脫之二位中。常恒具足。名為法身。亦名如來藏。染淨數量。平等決擇。依何契經所解釋耶。所謂文殊師利善巧方便相似譬喻大陀羅尼經云。爾時文殊師利承佛神力。即說嗢吒喃。頌曰。
今此經文為欲顯示假當待實真定賴妄。無有獨孤自立法故。所言表者。謂喻妄法。妄假無實。如菓外故。所言實者。謂喻真法。真實無假。如菓中故。云何名為十種等耶。一數等表實。契當其數等故。二塵等表實。細末配其數量等無差故。三量等表實。稱量終無差別輕重等故。四色等表實。校量同白色故。五香等表實。熏習其香等故。六味等表實。噉食無差別故。七觸等表實。觸身等無別故。八本等表實。同依樹木出故。九俱等表實。一時無前後故。十同等表實。終一味故。舉喻合法。說相明故。不須重釋。復次若鈍根者不達此事。依功德黑闇之譬喻。應知等意。
本曰。復次真如用者。所謂諸佛如來。本在因地。發大慈悲。修諸波羅蜜。攝化眾生。立大誓願。盡欲度脫等眾生界。亦不限劫數。盡於未來。以取一切眾生如[A9]己身故。
論曰。此用大義門中自有六門。一本願無盡門。二離相不着門。三能所平等門。四無相現應門。五隨見麤細門。六問答決疑門。此即初門。清淨僧那阿世耶。廣大圓滿無邊際故。謂諸如來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不可稱量微塵劫中。興十方世界微塵數量大慈悲心海。修十方世界微塵數量大圓滿因海。攝十方世界微塵數量一切眾生海。立十方世界微塵數量廣大誓願海。成十方世界微塵數量大自在果海故。所以者何。以如實知同一無異相續義故。
論曰。此離相不着門。謂於所作中。遠離所作。不生着故。謂諸如來雖發無量無邊大悲攝化一切恒沙眾生。而諸如來無一一佛而攝生故。所以者何。如實了知一切眾生及與自身。唯一真如。唯一法身。無有增減。無差別故。
本曰。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減無明。見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種種之用。即與真如等遍一切處。
論曰。此能所平等門。謂人法體用理智平等。無差別故。謂法身應化之三身。及實實假假之二理。平等一體。無差別故。自性本身及枝末身。平等一體。無差別故。能證正智。所證如理。平等一體。無差別故。以一體故。無有二體。無二體故。亦無一體。無二無一。亦無無耳。以此義故。自然本性。具足功德。不假他力。甚深極妙契經云。爾時文殊師利即白佛言。云何名為異異異相。云何名為同同同相。佛言。所言異異異相者。即是無明。所言同同同相者。即是明法。如是二法。如牛兩角。對治之相。非消融體。如兩空絕。是故此二法名為非觀偽法。於此文殊師利[1]即承佛神力。即從座起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非觀偽法。其相可說耶。不可說耶。以何為門。應覺知耶。爾時世尊即告文殊師利言。我諸一切契經海中作如是說。異者無明。同者明法。為欲度脫愚癈凡夫。權作此說。而今日為汝真實言說。文殊師利所言。非觀偽法者。同異歸同。同同歸空。空空歸絕。乃至廣說故。
本曰。又亦無有用相可得。何以故。謂諸佛如來。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境界。離於施作。但隨眾生見聞得益。故說為用。
論曰。此無相現應門。自性身體。空寂無像。能現諸像。譬如兔角自體空無。善能出生一切角故。謂法身佛唯是一一。唯是寂寂。亦非一一。亦非寂寂心行處滅。言語道斷。滅滅斷斷。唯阿作阿故。所以者何。諸佛如來。唯自自身。無他身故。而諸眾生見聞得益。自心量中獲得利益。法身體中無有闕故。
本曰。此用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依分別事識。凡夫二乘心所見者。名為應身。以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來。取色分齊。不能盡知故。
論曰。此隨見麤細門。此有二門。一應身用相差別門。二報身用相差別門。此即初門。所謂一切凡夫二乘。不能了達一切諸法唯一心量。甚深宗故。依遍分別。妄想事識。見應化身。作外量解。不能通達。無有分界。分分轉故。
本曰。二者依於業識。謂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為報身。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住依果亦有無量。種種莊嚴。隨所示現。即無有邊。不可窮盡。離分齊相。隨其所應。常能住持。不毀不失。
論曰。此第二門。所謂從十解乃至金剛一切菩薩。明了通達一切諸法唯一心量。甚深宗故。依彼業識見報身佛。作唯識解。通達依正無分際故。何故應身章中作如是說。依分別事識而見彼佛。報身章中作如是說。依於業識而見彼佛。為欲顯示隨識麤細所見佛身有麤細故。
本曰。如是功德。皆因諸波羅蜜等無漏行熏。及不思議熏之所成就。具足無量樂相。故說為[2A]報。
論曰。此顯示報應之差別相。所言報者。有勝妙因受極樂果。自然自在決定安樂。遠離苦相。故名為報。
本曰。又凡夫所見者。是其麤色。隨於六道各見不同。種種異類。非受樂相。故說為[2B]應。
論曰。所言應者。隨順機根而不相違。隨時隨處隨趣出現。非安樂相。故名為應。
本曰。復次初發意菩薩所見者。以深樂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見。知彼色相莊嚴等事。無來無去。離於分齊。唯依心現。不離真如。然此菩薩猶自分別。以未入法身位故。
論曰。此更作重釋。明前所說。所謂位位各各見佛增減別故。此義云何。若三賢位諸菩薩者。信真如故。分見報身。觀知色相無分齊量。而此菩薩不能離脫分別之心。所以者何。以未得入真如位故。
本曰。若得淨心。所見微妙。其用轉勝。乃至菩薩地盡。見之究竟。
論曰。若得十地諸菩薩者。如其次第。轉勝究竟。
本曰。若離業識。則無見相。以諸佛法身。無有彼此色相迭相見故。
論曰。若佛果中業識本種。無所有故。能見所見亦復空無。所以者何。一切諸佛。真如真如平等平等。法身法身平等平等。無此無彼。無我無他。無大無小。無高無下。無無無有。戲論都盡。慮知亦空。唯一大空。真如本智。服遮伽利娑那提衣。於鍵尸多陀摩宮。自性身坐。獨存無二故。
本曰。問曰。若諸佛法身離於色相者。云何能現色相。
論曰。此問答決疑門。於中有二。一問。二答。此問也。所謂問者。作如是疑。尅其法身。真實自體。湛湛慮絕。寂寂名斷。色相作業。由誰而有。無相現應決擇分中作如是說。法身無相。能現色相。若能出現種種色相。不可言說。法身空寂。離色像域。如是疑故。
本曰。答曰。即此法身是色體故。能現於色。所謂從本[A11]已來。色心不二。
論曰。此答說中即有五門。一法身出現色相門。二顯示智身形相門。三顯示法身形相門。四廣大圓滿無際門。五不可思議殊勝門。此即初門。自性法身能為色相。作所依止。善出色相。無障礙故。所以者何。能依色法。所依心法。從無始來。平等平等。無有二體。唯一心量故。
本曰。以色性即智故。色體無形。說名智身。
論曰。此顯示智身形相門以智攝色無一一色而非智故說名智身。
本曰。以智性即色故。說名法身。
論曰。此顯示法身形相門。以色攝智。無一一智。而非色故。說名法身。
本曰。遍一切處。所現之色無有分齊。隨心能示十方世界。無量菩薩。無量報身。無量莊嚴。各各差別。皆無分齊。而不相防。
論曰。此廣大圓滿無際門。如是二身所說色相等。遍一切眾生界。一切非情界。一切虗空界。一切涅槃界。一切如來界中。無所不通。無所不至。無所不當。無所不會。無所不作。亦無分際。無障無礙。純純一一。無相亂故。
本曰。此非心識分別能知。以真如自在用義故。
論曰。此不可思議殊勝門。如是業用。甚深極妙。獨尊殊勝。非凡夫二乘之所能知故。如是三種甚深大義。二種門中云何安立。謂真如門中三種大義。唯各立一。無雙立故。若生滅門中三種大義。具足雙立。無前後故。以之為別。是故大印陀羅網譬喻契經說。有體大義無相及用。有相大義無體及用。有用大義無體及相。如是三大有第一一無第二一。復次有體大義當有相用。有相大義當有體用有。用大義當有體相。如是三大隨第一一有第二一。不相捨離故。餘種種相。結歸總持決擇分中自當理明。
本曰。復次顯示從生滅門即入真如門。所謂推求五陰。色之與心。六塵境界。畢竟無念。以心無形相。十方求之。終不可得。
論曰。此說門自入門破異門。今此論文為欲對治廣狹大小諸異執故。謂有眾生作如是執。一法界心是其本法。亦廣亦大。真妄二門是其末法。亦狹亦小。為欲對治此執著故。作如是說。門亦所入。與本量等。復次為欲顯示真如門中。無有為法差別相故。復次為欲顯示空五陰智。如所空陰自體空無。以此能空所空皆空。為入真如平等門故。復次為欲顯示生滅門假真如門實故。
本曰。如人迷故。謂東為西。方實不轉。眾生亦爾。無明迷故。謂心為念。心實不動。
論曰。此譬喻門中東方喻覺。西方喻念。為欲顯示本覺般若。出現清淨智慧光明。照耀幽冥。生死闇夜。譬如日輪出現[A12]已訖。發淨光明。破世間闇。無明住地出生種種染法眷屬。隱覆無量無漏之性清淨慧明。譬如日輪隱沒[A13]已訖。發大暗夜障覆分別了知清淨眼故。
本曰。若能觀察知心無起。即得隨順入真如門故。
論曰。此明得益相。謂有眾生了知心法。無有能起所起別相。即得成就真如隨順。即得成就真如得入。無有隨順無得入故。
本曰。對治邪執者。一切邪執。皆依我見。若離於我。則無邪執。是我見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人我見。二者法我見。
論曰。此對治文中自有四門。一顯示根本總相門。二顯示人見對治門。三顯示法見對治門。四顯示俱非絕離門。此即初門。無量無邊過恒沙數一切邪道。無量無邊過恒沙數一切定執。皆以我見為自所依。出生增長。更無有餘。為此邪執依根本故。是故無明住地無邊際契經說。一切無量種種虗妄邪論之海。以我見岳為依而轉。譬如一切無量無邊。種種林樹種種草木。皆悉以山為依而轉故。
本曰。人我見者。依諸凡夫說有五種。
論曰。此顯示人見對治門有二。一總標總說。二別別散說。此即是初。直為對治邪定聚及不定聚一切凡夫謬執過失。生勝妙解故。五種人見治鄣別相。文相甚明。故說本不論釋。或者尚迷。故以管見疏之而[A14]已。然此五執各有三門。一引經說意。二迷意執相。三依相對治也。
本曰。云何為五。一者聞修多羅說。如來法身畢竟[1]寂寞。猶如虗空。以不知為破著故。即謂虗空是如來性。
[2]又六了真妄有殊故。謂虗空是如來性也。
本曰。云何對治。[3]謂明虗空。是其妄法。體無不實。以對色故。有是可見相。令心生滅。以一切色法本來是心實無外色。若無色者。則無虗空之相。所謂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若心離於妄動。則一切境界滅。唯一真心無所不遍。此謂如來廣大性智究竟之義。非如虗空相故。
論曰。說虗空是妄法。即顯法身是真。又明法身有自體實德。故說虗空。體無不實。對色等者。明空有待也。對色見相。意地所知。迴色為性。遍計所攝。故云令心生滅。豈同法身無對正智所證見相泯故。以一切色等者。色本是心。空相無故。所謂一切境界等者。正明色空二種名一切境。此二境界唯心妄起故有。若心離於妄動則一切境界滅者。若離妄動則無色空。名一切境滅也。二境滅故。唯一真心即是法身。體用周遍。性智不滅。故云非如虗空也。
本曰。二者聞修多羅說。世間諸法畢竟體空。乃至涅槃真如之法。亦畢竟空。從本[A15]已來。自空離一切相。
論曰。明世間諸法體相都無用皆不實。故說為空。若真如涅槃體絕諸相。一切染法皆不相應。故說為空也。從本[A16]已來等者。正顯二空差別。若世間法猶如空花。性自空無故。云本末自空故。若真如涅槃體絕諸相故。云離一切相也。
本曰。以不知為破著故。即謂真如涅槃之性。唯是其空。
論曰。以不知為破著故者。占察經云者。但一切眾生常樂分別。取著諸法。以顛倒妄想故。而受生死。是故如來為欲令彼離於分別執著想故。說一切世間法畢竟體空無所有。乃至一切出世間法亦畢竟體空無所有。以迷說意。又不了真俗。二空全別故。謂真如涅槃同世間法。唯是空無也。
本曰。云何對治。明真如法身自體不空。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論曰。此明真如法身具空不空故。占察經云。以彼法身性。實無分別。離一切諸相故。說彼法體。為畢竟空無所有。復次即彼空義中。以離分別妄想心念故。則盡畢竟無有一相而可空者。以唯有真實故。即為不空。故知法身自體不空。離相云空也。
本曰。三者聞修多羅說。如來之藏無有增減。體備一切功德之法。
論曰。此是能攝如來藏。藏中自性淨。無明心能攝一切諸功德。故云無有增減。備一切德故。不增不減經云。如來藏本際相應體。及清淨法此法如實不虗妄。不離不脫智不思議法。無始本際來。有此清淨相應法體故。此經所明一切眾生自性淨心。從無始來。功德圓滿。無所闕失故。
本曰。以不解故。即謂如來之藏有色心法。自相差別。
論曰。由不知從能所淨。立其名故。復迷性德。真妄相待示現義故。又不了身心。皆依如來圓覺所現故。謂色心自相差別。如圓覺經云。譬如清淨摩尼寶珠瞙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義可知也。
本曰。云何對治。以唯依真如義說故。因生滅染義。示現說差別故。
論曰。依真如說者。如上文云。雖實有此諸功德義。而無差別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因生滅等者。上文云。以依覺識。生滅相示。依此二理。豈有色心差別相故。
本曰。四者聞修多羅說。一切世間生死染法。皆依如來藏而有。一切諸法不離真如。
論曰。此明不空如來藏。圓覺經云。由如虗空華依空。而相空華若復滅。虗空本不動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此中上二句明染依真有。下二句明染滅真圓。故云一切諸法不離如也。
本曰。以不解故。謂如來藏自體。具有一切世間生死等法。
論曰。以不解依空。有華意故。謂藏體具生死法也。
本曰。云何對治。以如來藏從本[A17]已來。唯有過恒沙等諸淨功德。不離不斷不異真如義故。以過恒沙等煩惱染法。唯是妄有性自本無。從無始世來。未曾與如來藏相應故。若如來藏體有妄法。而使證會永息妄者。則無是處。
論曰。唯有過恒沙淨位等者。正明不空。以過恒沙染法等者。明此染法。猶如空華。唯依病眼。性自無故。從無始來等者。染淨性異。真妄有殊。故云未曾相應也。若如來藏體有妄等者。此質成也。空本無華。實非起滅。藏本無染。何者永息而證會哉。
本曰。五者聞修多羅說。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得涅槃。
論曰。此與行與相如來藏。於或與力故。有生死相。覺與力故。得涅槃故。說生死真依如來藏。
本曰。以不解故。謂眾生有始。以見始故。復謂如來所得涅槃。有其終盡。還作眾生。
論曰。以不了依真有妄。便作是念。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後起無明故。謂有始也。復謂如來雖[A18]已成依佛。後時應生一切煩惱。還作眾生。
本曰。云何對治。以如來藏無前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若說三界外更有眾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經說。又如來藏無有後際故。諸佛所得涅槃與之相應。則無後際故。
論曰。此明真妄相依。如金與鑛故。無前始也。云外道經說者。是仁王經云。我說三界外別有眾生界藏者。是外道大有經說。云如來藏無後際等者。此明真藏無[1]□妄染有盡。如圓覺經云。譬如銷金鑛。金非銷故有。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鑛。此經所明金非銷故有者。喻如來藏本有。無前際也。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者。喻諸佛要須斷或方得涅槃也。一成真金體等者。喻無後際也。
本曰。法我見者。依二乘鈍根故。如來但為說人無我。以說不究竟。見有五陰生滅之法。怖畏生死妄取涅槃。云何對治。以五陰法自性不生。則無有滅本來涅槃故。
論曰。此直為對治二乘眾生。實有過失。令得成就法空大理故。二種法見治障別相。文相明故。不須重釋。
本曰。復次究竟離妄執者。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是故一切法從本[A19]已來。非色非心。非知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而有言說者。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
論曰。此顯示俱非絕離門者。若有眾生除遣二執。證得二空。通達諸法。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斷斷照寂。滅滅慮止。無所達故。
[2]本曰。分別發趣道相者。謂一切諸佛所證之道。一切菩薩發心修行趣向義故。
論曰。此趣向門中自有二門。一總標總說門。二者別釋散說門。此即初門。為欲顯示。即此分別發趣道相門中。無量無邊三世諸佛。所誓願海所行因海。所證果海。所化徒海。無量無邊三世一切諸菩薩眾。如是如是。如如隨踐。順行應轉。如其次第。不超數量。不過位地。趣入義故。復次為欲顯示。如一切佛。無所趣向。則一切菩薩於彼無有趣向則中。如如行故。
本曰。略說發心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信成就發心。二者解行發心。三者證發心。
論曰。此別釋門中自有三門。一者三種發心分剖門。二發起問答決疑門。三因論生論問答門。此即第一門。有三。謂信解證。如文可見。
本曰。信成就發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發心。
論曰。此信成就門中即有二門。一開問答釋。二發起問答決疑。初中有二重問答。就初問答中有二。一發起開問總標門。二顯示答釋廣說門。此是初門即有四意。一假者意問。能修人故。二行相意問。所修行故。三自分意問。得成就故。四向上意問。勝進相故。如文可見。
本曰。所謂依不定聚眾生。
論曰。此顯示答釋廣說門有二。一隨問次第答釋門。二舉劣顯勝生解門。初門有六。一顯示修行假者門。二自然本有熏習門。三顯示修行功德門。四信心成就時量門。五顯示發心因緣門。六顯示得益位勝門。此是初門。謂雖所化眾生無量無邊。而今此處中。且取不定聚。攝十信眾生故。所以者何。為欲令使化不定聚三品眾生。十種信心具足成就。決定安立十信菩薩初發心住。金剛不變之位中故。
本曰。有熏習善根力故。
論曰。此是自然本有熏習門。謂如是眾生相續[1]心中。從無始世來。常有本覺藏佛。眾生善根常恒熏習。令增長故。
本曰。信業果報能起十善。猒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得值諸佛親近供養修行信心。
論曰。此是顯示修行功能門。謂不定聚種種眾生。信因[2]緣業果報。似有不空因緣和合之道理。故知十惡過失。起不應作意。觀十善功德。起當應作意。厭繫縛地求解脫域。漸漸出離向菩提故。
本曰。逕一萬劫信心成就故。
論曰。此信心成就時量門。謂顯示信心成就。時節遠近差別相故。即此門中十五契經。各各異說。一者一切諸法因緣無主契經云。爾時文殊師利即白佛言。尊者從具縛地入不定聚。一切行者經幾時節。十種信心具足成就。漸漸轉勝定不退位。於是尊者告文殊師利言。善男子。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解說信成時節分際。善男子。一切行者從具縛地入不定聚。經一萬三千劫[A20]已訖。即便成就十種信心。決定菩薩初發心住。二攝無量大乘契經說。復次佛子信地假名菩薩。六萬四千劫量[A21]已滿。即便成就十愛樂心定金剛地。三慧明陀羅尼契經說。不定聚眾生多經八萬一千五十劫[A22]已訖。信心成就決定不退。四法門名字契經云。復次信樂地位毛頭凡夫。經二萬六千劫[A23]已訖。便信成就無所闕失。五清淨三昧契經云。若有眾生入難角地修行信心。當九萬劫滿足[A24]已訖。信品成就。六金剛陀羅尼契經云。信成就量四萬八千六十劫量。七大智慧光明契經云。復次善男子。若有眾生為欲成就功德善根父母天地。當經十剎那量[A25]已訖。即便信地平坦無草。八實相本際決定不動契經云。信位成就。信心發起初剎那中。十種信心具足圓滿。九文殊師利圓滿因海大總持契經云。三阿僧祇大無量劫經過[A26]已訖。即便信位具足成立。十甚深菩提因緣契經云。建立信地唯三萬劫。十一大方便智善巧契經云。信行菩薩九千劫量。決定成就清淨信心其思極樂。十二菩薩光明遍照契經云。爾時金剛慧菩薩摩訶薩即[3]向佛言。世尊。無上菩提初種子地。經幾時節。決定淳熟。菩提之芽出生增長。佛言。若為成就初種子地。當經七萬五千六十劫。初種子地具足建立。十三授記平等契經云。信心成就。非遠非近。非無非有。非高非下。非本非末。非去非來。非大非小。非三世非非三世。非位非地。非善非惡。非是非非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是故名為真[4]實信心。十四如來藏本識契經云。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即向佛言。世尊。云何名為廣大圓滿功德父母信地品耶。佛言。十信十信。十解十信。十行十信。十向十信。十地十信。佛地十信。乃至具縛惡種子地。及一切二乘皆悉十信。無量無邊一切諸法。無一一法而非十信。以此義故。名為廣大圓滿信地。十五菩薩瓔珞本業契經云。信相菩薩於十千劫。行十戒法。決定安立。信成就處。如是諸經。以何義故。如是差別。謂眾生心無量無邊。各差別故。隨其心品。說信行相。如是不同。應審思擇。今此文中且依本業解釋而[A27]已。
本曰。諸佛菩薩教令發心。或以大悲故能自發心。或因正法欲滅。以護法因緣能自發心。
論曰。此顯示發心因緣門。謂[A28]已信心成就行者。為欲發起第一住心。當待緣力而發起故。於此文中自有三種。一勸請因緣。所謂無量無邊一切諸佛及大菩薩眾。出現種種勝妙教法契經之海。信位行者勸請教化。超不定地。決定安立。不動域故。二救度因緣。所謂緣無量無邊種種眾生一切苦海。以之為因。發起金剛不退廣大清淨大慈悲心故。三護法因緣。所謂諸佛教法欲破滅時。以種種方便隨宜隨應隨當。隨時隨處不惜身命。救護佛法大因緣之力故。自能發起金剛不退廣大清淨大久住心故。如此可知。
本曰。如是信心成就得發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
論曰。此顯示得益位勝門。所謂信成就得解行者。具足十名無退失故。一名為無憂惱人。遠離退還墮於凡夫縛煩惱地怖畏心故。二名為大富貴人。蠲除煩惱之荒穢。収藏涅槃之菓故。三名為種性高勝人。遠離凡夫之下劣種。[A29]已入如來尊高種性中故。四名為手足具人。執般若炬。遊行法界廣大庭故。五名為作大江水人。無礙直流入薩波若之大海中故。六名為宮殿建立人。[A30]已超不定決定安住如來家中故。七名為真實佛子人。遠離凡胎[A31]已入聖胎故。八名為大福田人。出離煩惱獨清淨故。九名為徒眾無量人。法界眾生皆悉以為自眷屬故。十名為無障礙人。隨心轉故。
本曰。若有眾生善根微少。久遠[A32]已來煩惱深厚。雖值於佛亦得供養。然起人天種子。或起二乘種子。
論曰。此舉劣顯勝生解門。就此門中即有二門。一舉劣顯劣形相門。二舉勝顯勝形相門。此初門也。所謂善根微薄煩惱深厚凡夫眾生。雖值摩訶衍之因緣。而起小善根種子故。
本曰。設有求大乘者。根則不定。若進若退。
論曰。此舉勝顯勝形相門。所謂若有眾生。求摩訶衍甚深微妙法門。其心即便不能決定。值順因緣。怳忽若進。遇逆因緣。自然若退。無定心故。若不能定。云何名為勝高人耶。雖不能定。而所望法極勝高故。復次[1]望起人天二乘之種子故。
本曰。或有供養諸佛。未[2]經一萬劫。於中遇緣亦有發心。
論曰。此顯示信心成就無定時。解釋十四經之大意焉。所謂若有眾生供養諸佛。信心成就。其時不定。或極極遠。或極極近。或中間故。所以者何。隨緣有無。信熟生故。
本曰。所謂見佛色相而發其心。或因供養眾生而發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發心。或學他發心。
論曰。此造作別釋。顯示發心因緣之相。於此文中即有四種發心因緣。一見佛因緣。因見如來妙色之身。而能發起廣大心故。二供養眾僧因緣。以種種具供養眾僧。因此因緣而能發起廣大心故。三慚愧因緣。見聞二乘之人教法。慚愧其劣。因此因緣而能發起廣大心故。四隨兼因緣。隨他兼心。因此因緣而能發起廣大心故。
本曰。如是等發心悉皆不定。遇惡因緣。或便退失墮二乘地。
論曰。此作其因緣。顯示十種信心不定聚形相。及總結前所說之十信決擇分焉。以何義故。十種信品立不定稱。所謂若值順當因緣隨向善趣。若遇逆違因緣。應趣惡道。譬如輕毛隨風所吹。東西轉故。
[A33]已說第一重二種門。次說第二重二種門。
本曰。復次信成就發心者。發何等心。略說有三種。云何為三。
論曰。發何等心者。即是發起開問總標門。謂發開問總問所為故。略說有三種者。即是總標總答焉。云何為三者。即是總舉總問焉。
本曰。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
論曰。此直明顯示答釋廣說門。此中有三。於此三中。初通二利。中唯自利。後唯利他。復次初二唯自利分。後一利他。復次三皆通二故。一正智方便門。謂直心為正體智有作方便故。二福德具足門。謂深心為一切德有住方便故。三安樂成就門。謂悲心能善救度一切眾生無量苦惱。令得安穩廣大樂故。
本曰。問曰。上說法界一相佛體無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復假求學諸善之行。
論曰。此說發起問答決疑門。此門有二。一前後相違難問門。二開通會釋消難門。此即初門。謂舉上下二文相違。難其差別相故。云何相違。謂上文中作如是說。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相離念相者。等虗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於下文中。作如是說。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上下二文如是相違。是故發問。此是問辭。難其異相。應審思擇。
本曰。答曰。譬如大摩尼寶體性明淨。而有鑛穢之垢。若人雖念寶性。不以方便種種磨[1]治。終無得淨。
論曰。此開通會釋消難門。此中有七。一正答決斷彼難門。二修善行者得益門。三修行善巧方便門。四顯示發心功德門。五簡擇上下顯異門。六通契經文決疑門。七讚歎發心功德門。初門有三。一開示譬喻善巧門。二合說契當安立門。三顯示法說生解門。此即初門。於中有四。一寶喻。謂即大摩尼珠寶。如是珠寶當有何處。如是珠寶當有黃石。如是珠寶其色如何。謂深黃色。其身形相當如何耶。謂如方坐。無長短故。大小之相其量云何。謂一丈故。如是珠寶諸黃石中皆悉具足。無有黃石而無摩尼。其止住相次第如何。謂第一珠。第二黃金。第三石體。此摩尼珠一丈量者。彼諸黃石或有極小。或有極大。各各差別。豈可得言。皆遍一切。此摩尼珠有殊勝力。雖一丈量。遍於大中小中無餘。無所障礙。亦可得說遍一切處。於彼石中有此寶故。其石色黃應審觀察。二性淨喻。如是珠寶。其體性甚極明白。遠離塵累故。如本體性明白故。三垢染喻。如是珠寶。能為金石等之所障。不能出現明白相故。如本而有鑛穢之垢故。四人眾喻。謂極窮貧極懈怠故。不求寶人。并及精進樂求寶人故。如本若人雖念寶性等故。
[A34]已說開示譬喻善巧門。次說合說契當安立門。寶喻中言大摩尼珠者。當喻本覺佛性故。所以者何。本覺佛性。隱藏眾生相續身中。似彼珠故。言黃石者。當喻一切眾生相續身故。所以者何。諸眾生身藏褁佛性。似彼石故。言色黃者。當喻彼佛性。不變義故。所以者何。真如佛性堅固不改似彼金故。言如方坐無長短者。當喻真如法平等。無增減故。所以者何。此真如法一味平等。無有差別。似彼坐故。言一丈者。當喻真如法具足圓滿。無闕失故。所以者何。真如法身具足萬德。無所闕失。似彼丈故。言如是珠寶諸黃石中皆悉具足。無有黃石而無摩尼者。當喻真如性遍諸眾生種種身中。無有眾生而無真如本覺性故。所以者何。此真如性離於不[2]遍。似彼珠故。言第一珠第二黃金第三石體者。當喻俱有次第法。漸漸麤現故。所以者何。從本覺智流轉。建立四相海時。如其次第。漸漸麤現。似彼三故。言此摩尼珠有殊勝力。雖一丈量。遍於大中小中無餘者。當喻真如本覺有不思議業。遍蚊龍等小大身中。無妨難故。所以者何。此真如法其性平等。遍凡聖中似彼珠故。言於彼石中有此寶故。其石色黃者。當喻諸眾生悉有本覺。有心相故。所以者何。一切眾生有覺心故。有了別識。似彼石故。次說淨喻合說契當門。言如是珠寶其體性甚極明白遠離塵累者。當喻性淨本覺清淨明白離垢染故。次說染喻合說契當門。言如是珠寶能為金石等之所障不能出現明白相者。當喻自性清淨心為無明之所隱覆不能出現無漏性德故。次說人喻合說契當門。言二種人者。當喻求佛法寶極精進人極懈怠人。如本如是眾生故。
論曰。此顯示法說生解門。此中如其次第。法說合喻生行者解。應審思擇。文相明故。不須別釋。
本曰。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歸順真如法故。
論曰。此修善行者得益門。謂若有眾生斷一切惡修一切善。自然自在得真如珠。照達無明之闇夜。無所疑畏故。
本曰。略說方便有四種。云何為四。
論曰。此修行善巧方便門。此門有四。一者一切修行根本門。二制伏惡業不生門。三出生善根增長門。四誓願無邊平等門。
本曰。一者行根本方便。謂觀一切法。自性無性。離於妄見。不住生死。觀一切法。因緣和合。根果不失。起於大悲。修諸福德。攝化眾生。不住涅槃。以隨順法性無住故。
論曰。此第一門中有二。一般若成就無住門。所謂觀察一切諸法。從本[A35]已來不生不滅。畢竟寂滅。皆無所有。不住生死故。二大悲成就無住門。所謂觀察一切諸法。因緣和合故。因果不空。業報亦有。緣無量無邊眾生界之海。為究竟取攝。不住涅槃故。以隨順法性無住故者。即是示緣及結兩種不住道行。修行法門雖無有量。而不住道。其最根本。是故說言行根本方便焉。
本曰。二者能止方便。謂慚愧悔過。能止一切惡[1]法。不令增長。以隨順法性。離諸過故。
論曰。此制伏惡業不生門。此門為欲顯示行者當發起慚愧等清淨心品。防止一切無量惡作。漸漸損減不令增長故。以隨順法性離諸過故者。總結其緣。
本曰。三者發起善根增長方便。謂[2]勤供養禮拜三寶。讚嘆隨喜勸請諸佛。以愛敬三寶淳厚心故。信得增長。乃能志求無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護故。能消業障善根不退。以隨順法性離癡障故。
論曰。此出生善根增長門。此門為欲顯示行者當[3]於一切三寶恭敬供養。禮拜讚歎。隨喜勸請。增長信心。消除業障。志求無上大菩提故。以隨順法性離癡障故者。總結其緣。
本曰。四者大願平等方便。所謂發願盡於未來。化度一切眾生。使無有餘。皆令究竟無餘涅槃。以隨順法性無斷絕故。
論曰。此誓願無邊平等門。此門為欲顯示行者當發起十方世界之塵數廣大誓願。海修習十方世界之塵數行因海。攝取十方世界之塵數眾生海。成就十方世界之塵數果滿海。一切皆悉無有餘故。以隨順法性無斷絕故者。總結其緣。
本曰。法性廣大。遍一切眾生。平等無二。不念彼此。究竟寂滅故。
論曰。此是顯示隨順殊勝之相。以何義故。四門結中皆悉通名隨順法性。為欲顯示法性虗空。其體性廣大圓滿。無有邊際。其相用無礙自在。無有始終。修彼四門一切行者。亦復如是順順如如。其阿世耶廣大圓滿無分際故。
本曰。菩薩發是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身。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眾生。所謂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於涅槃。
論曰。顯示發心功德門。此文為欲顯示初發心住菩薩。起隨順法界性中廣大圓滿心故。相似觀智見法性身。見法性身故願力自在。由願力故緣無量無邊法界之眾生而起大悲心。由大悲心極甚深故。出現八種安樂化相。隨時隨處。隨宜隨應。順順如如。利益安樂故。
本曰。然是菩薩未名法身。以其過去無量世來。有漏之業未能決斷。隨其所生。與微細苦相應。亦非業繫。以有大願自在力故。
論曰。此簡擇上下顯異門。此中有二。一簡異地上門。謂發心住菩薩。唯名幻化影相身。不得名[4]為真如法身菩薩故。所以者何。此菩薩無始餘業猶未出離。隨受生處與微細苦相應不離。地上菩薩此相違故。言簡異具縛門。所謂初發心住菩薩無繫縛俱轉業因相。無繫縛受生果報故。所以者何。大願方便具足轉故。
本曰。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A36]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勇猛故。
論曰。此通契經文決疑門。此有五種有說契經。一文殊師利歡喜陀羅尼契經說。爾時文殊師利即白佛言。世尊。常大眾中唱如是言。五十種子心莊嚴果海行因之本。一切行者當經此道成等正覺。如是五十種子心中。幾是退分。幾是定分。唯願世尊為我解說。於是世尊即告文殊師利菩薩言。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今為汝分別解說。善男子。十種真地名為金剛波若住地。前四十心名為頗梨珠隨轉迴向地。汝當應如是知應如是觀。今此經文為欲顯示大士十地。[A37]已真證域名不退分。自此以前四十種心。未得證知。名為退分故。二本覺大悲自然熏習契經說。復次佛子。汝前所問。云何名為節退相者。此事殊勝不思議中不思議故。愚癡凡夫初發意菩薩等之所不能知。爾時大明菩薩至心勸請佛。即告大明言。善男子。言節退相者。謂信心。發心住。淨心地。金剛心。此之四處皆名退分。[1]為彼中間。皆名為不退分。是故說言節退相焉。今此經文為欲顯示佛法大海。廣大圓滿無邊際故。三大證得陀羅尼契經說。十種安心決定不退。無退失理。今此經文為欲顯示十住菩薩。發起隨順。法界性中廣大善根故。決定安住金剛位故。四五明契經云。十種定心。非退悲進。非來非去。非出非入。圓滿萬德。無所闕失。是故說言自然住心。今此經文為欲顯示十住位中果德[A38]已滿。更無所進。復無所退。自然常住。無闕事故。五菩薩瓔珞大本業契經說。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爾時從初一住乃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復值諸佛菩薩知識所護。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A39]已前。名為退分。今此經文為欲顯示勸䇿下劣懈怠眾生。為令增長勇猛心故。今此論中且據本業而作會通。應審觀察。
本曰。又是菩薩一發心後。遠離怯弱。畢竟不畏墮二乘地。若聞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勤苦難行。乃至得涅槃。亦不怯弱。
論曰。此讚歎發心功德門。此門為欲顯示發心菩薩遠離二怖畏。其心決定不動故。一下生怖畏。生下劣道。極怖畏故。二上生怖畏。聞殊勝境。其心怯弱。極怖畏故。離此二怖。是故名為發心功德。
本曰。以信知一切法。從本[A40]已來自涅槃故。
論曰。即是總結二種功德之因緣焉。
自此[A41]已下種種諸門。文相明故。論無文釋。旨深智淺。學者難就。輙以課虗。略散文耳。
本曰。解行發心者。當知轉勝。以是菩薩從初正信[A42]已來。於第一阿僧祇劫。將欲滿故。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所修離相。
論曰。此有二門。一簡前異後。二離過修行。此即初門。從初正信者。位在十住初心。超不定聚。入種性地故名正信。異前位故名深。不同後證故名解。此位即當十行十向。
本曰。以知法性體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以知法性無染離五欲過故。隨順修行尸波羅蜜。以知法性無苦離嗔惱故。隨順修行羼提波羅蜜。以知法性無身心相離懈怠故。隨順修行毗梨耶波羅蜜。以知法性常定體無亂故。隨順修行禪波羅蜜。以知法性體明離無明故。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
論曰。此明離過修行以知法性無慳者。顯上深解。現前隨順等者。顯上所修離相。十行[A43]已去得法空故。能順法界。修六度行。以順如故。
本曰。證發心者。從淨心地乃至菩薩究竟地。
論曰。此有二門。一通明諸地。二別顯成滿。初門有□□。即初標位地分別。二障盡故名淨心。即初地名也。第十地終因圓滿。故名究竟也。
本曰。證何境界。所謂真如。以依轉識。說為境界。而此證者無有境界。唯真如智名為法身。
論曰。此明證相。所謂本智證十真如也。轉識是見分。對此見分故名真如。以為境界。直依證智。即無能所。故云唯真如智名為法身也。
本曰。是菩薩於一念頃。能至十方無餘世界。供養諸佛。請轉法輪。唯為開導利益眾生。不依文字。
論曰。此即後得智。於中有四。此初攝法上首。若據報得。初地菩薩得百佛世界。今據願力。故云無餘。餘地准此。正智證如。[A44]已是自利故。今供佛請法。唯為利他。菩薩利生非唯一途故。維摩經云。或示老病死。成就諸群生。無數億眾生。俱來請菩薩。一時到其舍。化令向佛道。經書禁呪術工巧諸伎藝。盡現行此事。饒益諸群生。有如是等無量方便利益。非謂要須供佛請法聽受傳持。故云不依文字也。
本曰。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故。或說或於無量阿僧祇劫當成佛道。以為懈慢眾生故。能示如是無數方便不可思議。
論曰。此隨根近。但無數方便等者。此結前不依文字也。
本曰。而實菩薩種性根等。發心則等所證亦等。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
論曰。此實行不殊。謂六種性三品根三種發心所證十如。此等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下結時等也。
本曰。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有所見聞。根欲性異。故示所行。亦有差別。
論曰。此應機緣用眾生者。謂六道也。世界謂淨穢不同上中下。根欲謂樂廣略。性謂三乘種性。隨如此等。應見何身。應聞何法。故示所行有差別耳。
本曰。又是菩薩發心相者。有三種心微細之相。云何為三。一者真心。無分別故。二者方便心。自然遍行利眾生故。三者業識心。微細起滅故。
論曰。此明發心相。於中有二。一還源始覺。謂前二心二下轉本覺。則後一心由此二覺內外熏力。速超自分。故標三心為發心相耳。明此本始行相難知。故云微細之相也。次散說三心。謂一真見道。名為真心。即根本智體會一如離。於二取名無分別也。後得智中施設權巧名方便心。既先自利法爾利他故。名自然也。大悲普濟名為遍行。所言業者。即是業相。所言識者。謂轉等諸識。所言心者。即業等諸識內本覺淨心。故名業識心。謂真妄和合為諸識體。即是淨分為發心德。如上文云。二者意熏習。謂諸菩薩發心勇猛。速趣涅槃故。前文言意即十一末那。此云業識。義亦具矣。由諸識內本覺淨分其力轉盛。是故能令菩薩速起勝進趣於果位。非謂無明癡分。故云微細起滅也。復次本覺力轉勝。無明用漸漸微也。
本曰。又是菩薩功德成滿。於色究竟處。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謂以一念相應慧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自然而有不思議業。能現十方利益眾生。
論曰。此別顯功德成滿色究竟處者。是第四禪第□也。楞伽經云。欲界及無色佛不[1]彼成道。色界[2]中天□欲中得道。即是報佛他受用身。示離欲貪故。故不居欲界。現無邊相好故。不居無色界。為離二過故。依色界上天成等正覺也。謂始覺智一剎那頃。會大覺時。名一念相應慧也。即於此時無明盡故。領照一切眾生之心。名一切種智。月去重雲。俱現千器。無思而應。□糸一方。故云自然而有不思議業能現十方等。此是化身業用。良以從報化故也。
本曰。問曰。虗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眾生無邊故心行差別亦復無邊。如是境界不可分齊。難知難解。若無明斷無有心想。云何能了名一切種智。
論曰。此問答釋疑門有二。一難問門。二答說門。此初門也。問意云。世界眾生心行。如是境界皆依一無明妄心而得住持。若無明斷。即自空無。所了之境既無。云何得有能了之智名一切種耶。復次占察經云。一切境界皆依無明。識夢所見妄想作故。若無明斷即無心相。心相既無。誰為能了。名一切智耶。復次若一行者斷無明時。能了一切有情心行。名一切種智者。此亦爾。豈一室之明燈。能破十室之夜闇。能了十室之境哉。
本曰。答曰。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於想念。
論曰。此答初問。一切境界從本[A45]已來。唯依一種無明心有。以無明滅故。境界亦滅。以境界滅故。即無能斷始覺之智。以此境智無有俱故。如大總持經云。悟四相品云。始覺般若有四相位中。有無四相時。始覺隨無。即是其義。云離於想念者。正顯離相境智。即是離於四相妄想。及離始覺正念。唯有本覺獨存。等照總機。是故得名一切種智。如上文云。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即此義也。
本曰。以眾生妄見境界故。心有分齊。以妄起想念。不稱法性。故不能了。
論曰。此答第二問。等覺以還未離無始無明念故。名為眾生見有染淨斷證境智者。皆是無明識夢所見。故云妄見境界心有分齊也。以起想念等者。以起境想覺[1]念[2]即即不稱法性。故不能了。今妙覺位如眠夢覺。始智見有惑智所有修證。皆是夢中所見。無有真實故。圓覺經云。又如夢中人醒時。不可得覺者。如虗空平等。不動轉覺。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眾幻滅無處。成道亦無得。本性圓滿故。如是了時。故名一切種智。
本曰。諸佛如來離於見想。無所不遍。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無量方便。隨諸眾生所應得解。皆能開示種種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智。
論曰。此答第三問。明諸佛如來[A46]已斷無明。故離二見妄想也。智周法界。故無所不遍。體會心源。名為真實。緣起永息。是法實性。本非他成。曰自眾德。所依名體。其如塵鏡垢盡。萬像中顯。夜過日出。圓光普照。故云自體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乃至得名一切種智也。
論曰。此因論生論也。因前自然有不思議及業。有無量方便等。生起此文。於中有二。一問。二答。初門可智也。
本曰。答曰。諸佛如來法身。平等遍一切處。無有作意。故說自然。但依眾生心現。眾生心者猶如於鏡。鏡若有垢。色像不現。如是眾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現故。
論曰。此答釋中云。平等遍一切處者。明此法身量等十方化遍六道有感必應。故云但依眾生心現也。有垢不現者。喻無感佛之機也。如水中月質影俱月。眾生心現化名法也。
釋摩訶衍論疏下本
釋摩訶衍論疏下末
本曰。[A47]已說解釋分。次說修行信心分。
論曰。就此分中即有七門。一能治所治契當門。二信心品類分剖門。三修行方便善巧門。四廣釋魔事對治門。五讚歎三昧功德門。六兩輪具闕益損門。七勸劣向勝不退門也。
[5]本曰。是中依未入正定眾生故。說修行信心分。
論曰。此能治所治契當門。是中依未入正定聚眾生者。即是所治。所謂所化之境界故。說修行信心分者。即是能治。所謂能化之教法故。所化境界其量云何。所謂攝二聚之眾生故。一邪定聚。二不定聚。所以者何。此二眾生皆悉未入正定聚故。言契當者。謂二眾生中各契教說故。其相云何。謂欲被邪定聚眾生。故說信心門。欲被不定聚眾生。故說修行門。所以者何。進入次第。其法爾故。謂未信人先起信故。其[A48]已信人直修行故。復次通利益故。
本曰。何等信心。云何修行。
論曰。此信心品類分剖門。此中有二。一直問信修品類門。二別答顯示信心門。此是初也。
本曰。略說信心有四種。云何為四。
論曰。此第二門中即有二門。一總答總問門。二廣答門。此初也。
本曰。一者信根本。所謂樂念真如法故。二者信佛有無量功德。常念親近供養恭敬發起善根。願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諸波羅蜜故。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樂親近諸菩薩眾。求學如實行故。
論曰。此第二門中故有四種。一信本令心平等門。所謂樂信為自根本。真如理法由無明力。種種差別。一切諸心皆悉會一。令平等故。二信佛欣有功德門。所謂樂信無上大覺如來世尊。欣求所有無量無邊一切德故。三信法精進修行門。所謂樂信三世諸佛。為自恩父。為自恩母。為自恩師。不能改壞。不能生滅。虗空金剛不動軌則。有不可思議中不可思議殊勝利益。常恒轉轉於一切時。於一切處。修行一切助道品故。四信僧令心無諍門。所謂樂信一切無量菩薩僧眾。以兩勝行為自內德。若遠若近隨自聞時。隨自見時。隨自思時。往詣僧所。至心聽受種種深經。種種深論。種種深理。種種妙事。不斷絕故。
本曰。修行有五門。能成此信。
論曰。此下說修行方便善巧門。此中有四。一總標答前所問門。二總問略答問數門。三略問廣答散說門。四讚歎三昧殊勝門。此即初門也。
本曰。云何為五。一者施門。二者戒門。三者忍門。四者進門。五者止觀門。
論曰。云何為五者。即是通達所說門也。一者施門等者。即略答建立問數門。所謂建立大門數故。何故次第如是。謂修行者六度次第法如是故。次就略問廣答散說門中有五門。應審觀察。此五種中各各具二門。一略問門。二廣答門。如其次第不亂數量。應審思擇。
本曰。云何修行施門。若見一切來求索者。所有財物隨力施與。以自捨慳貪令彼歡喜。
論曰。云何修行施門者。即是略問。所謂開問故。後後諸門應如是知。就廣答門中即有三種施。一財物施。謂若有眾生來到我所。乞我所有。即便不疑。隨時隨處。皆悉施與。無所顧惜故。何等物名為財物耶。有幾種物。所謂有二種財物故。一內物。二外物。就內物中亦有二種。一無色。即是心識。二有色。即是諸根。若有眾生來到我所。乞我心識。即便不惜。隨時施與。令彼歡喜。若有眾生來到我所。隨其所用。乞我一一有色妙根。即便不惜。隨時施與。令彼歡喜。於外物中亦有二種。一有識。即是妻子奴婢等類。二無識。即是宮殿舍宅衣服嚴具等類。若有眾生來到我所。乞此等物。即便不惜。隨時施與。令彼歡喜。
本曰。若見危難。恐怖危逼。隨[A49]己堪任。施與無畏。
論曰。此第二隨應施。所謂或有眾生五根壞失。不能具足。或有眾生病苦無量。不得安穩。或有眾生其心愚癡。不能明了。行者爾時以賢士。則隨其所應。隨其所當。隨其所宜。隨其所用。能善簡擇。能善分別。除彼苦惱。令歡喜故。
本曰。若有眾生來求法者。隨[A50]己能解方便為說。不應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迴向菩提故。
論曰。此第三教法施。謂有眾生若時不時。若親不親。若貴不貴。若愚不愚。若夫不夫。若女不女。若善不善。若惡不惡。若人非人。如是等類。來到我所。欲求法時。即便不惜。發起無量無邊廣大圓滿大慈悲心。決斷彼疑。分除煩惱。徐增智慧。攝取彼人。不墮惡道。令到無上大菩提故。
本曰。云何修行戒門。所謂不殺不盜不婬。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遠離貪嫉。欺詐諂曲。瞋恚邪見。
論曰。此說修行戒門。此門有四。此即第一建立戒相標宗門。所謂建立十種清淨防轉戒故。
本曰。若出家者。為折伏煩惱故。亦應遠離憒閙常處寂靜。
論曰。此第二成就戒品勝處門。所謂若為具足戒品。常當遠離。散亂雜處。常當親近。寂靜勝處。安住其中。不捨離故。
本曰。修習少欲知足頭陀等行。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慚愧改悔。不得輕於如來所制禁戒。
論曰。此第三具足戒行不輕門。所謂修行種種妙行。起深信心。不得輕賤如來所制師母戒故。
本曰。當護譏嫌。不令眾生妄起過罪故。
論曰。此第四守護不令誹謗門。所謂護持佛眼精戒。終不破失。具足自利。種種放逸譏嫌眾生。不令發起妄想過罪。具足利他圓滿莊嚴大覺海故。
本曰。云何修行忍門。所謂應忍他人之惱心不壞報。亦當忍於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法故。
論曰。此說修行忍門。此門有二。一顯示略忍伏我門。所謂若有眾生造作惡阿世耶之境。令惱我心行者。爾時其心能忍不動惱故。如本應忍他人之惱。心不壞報。二顯示廣忍無我門。所謂或有眾生以飲食衣服等種種財物。施與我所。利益歡樂。或有眾生以劒杖等種種怖相。來到我所。損滅我依正念。不得自在。或有眾生以麤惡誹謗等種種穢語。若遠若近毀嫌於我。或有眾生以正住等種種德。讚歎我身。於如是等種種事中。其心平等。堅固不動。如須彌故。如本亦當忍於利衰等故。
本曰。云何修行進門。所謂於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堅強。遠離怯弱。
論曰。此說修行進門。此門有二。一通示修行精進門。二別釋修行精進門。此即初[1]門。所謂於諸種種妙事。其心轉勝。勤欲精進。終不息故。
本曰。當念過去久遠[A51]已來。虗受一切身心大苦。無有利益。是故應勤修諸功德。自利利他速離眾苦。
論曰。第二別釋修行精進門中故有二門。一無障修行精進門。二有障修行精進門。此即初門。所謂行者作如是念。我從無始過去時來。唯受虗妄不實身心。都不能受金剛不壞之身心者。無餘因緣。唯妙行中不勤行故。我若懈怠如前不行。向未來去。亦復受都無利益虗妄身心。無出離期。我自身尚不得出離。都失自利。何況救濟所餘種種有苦眾生。具足利他。作是念[A52]已。即便發起大精進心。修行行因之海。莊嚴滿德之果。建立兩利無闕[2]漏故。
本曰。復次若人雖修行信心。以從先世[A53]已來多有重罪惡業障故。為魔邪諸鬼之所惱亂。或為世間事務種種牽纏。或為病苦所惱。有如是等眾多障礙。是故應當勇猛精勤。晝夜六時禮拜諸佛。誠心懺悔。勸請隨喜。迴向菩提。常不休廢。得免諸障。善根增長故。
論曰。此第二有障修行精進門。所謂若有眾生有無始過去餘業障故。為魔外道及惡鬼神之所惱亂。不能修行。或有眾生為現在世種種事務之所牽纏。不能修行。或有眾生為一切病苦之所逼惱。不能修行。如是等眾生。雖耳聽聞軌則尊辭。眼中觀見文教說相。而不能勤修行。生厭求心。然若其心勇猛精進。發種種勝妙方便。存堪任心。業障之海漸漸波息。功德之岳彌彌峯高。八風不飄。九結不縛故。
本曰。云何修行止觀門。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
論曰。此說修行止觀門。此門有四。一總標總釋止輪門。二總標總釋觀輪門。三略釋決擇隨順門。四廣釋決擇止輪門。此是初門。謂止慮知之心。礙散亂之思。安住於一中寂靜性。不出於一切境界相。隨順定標陀阿羅觀義故。標陀云主。阿羅云伴。即此處中定主觀伴。應審觀察。
本曰。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毗婆舍那觀義故。
論曰。此第二總標總釋觀輪門。謂明簡擇因緣[3]之道理。審分別無常之形相。能善通達能善遍知。隨順觀標陀阿羅觀義故。
本曰。云何隨順。以此二義漸漸修習。不相捨離。雙現前故。
論曰。此即第三略釋決擇隨順門。謂定隨時中彼觀即順。觀隨時中彼定即順。具足不離轉故。
本曰。若修止者。住於靜處。
論曰。第四廣釋決擇止輪門。此有四門。一成就止輪因緣門。二直示修行止輪門。三修行止輪得益門。四簡入不入分際門。就第一門中。即有十五種。一住處寂靜因緣。謂若為修彼止輪門。居山林等空閑處中。遠離散亂聚落處故。所以者何。散亂處中彼止輪門難成就故。二獨一不共因緣。謂若為修彼止輪門。一界內中二人共住不得理故。所以者何。互動煩故。第三言語不出因緣。謂若為修彼止輪門。於一切時。於一切處。不出言故。所以者何。隨其言說。心識出故。四坐其座中因緣。謂若為修彼止輪門。當具十事。一足等事。兩膝末中其兩母指互相契當。令無差故。二膝等事。兩膝[4]平攝。令無差故。三腰端事。其腰端直。無[(同-(一/口)+巳)*或][出*(同-(一/口)+巳)]故。四手累事。兩手相對。右手為下。左手為上。左手為下。右手為上。經一月[A54]已。互互易變。不妄失故。亦復其手置足根上故。五頸端事。其頸之質。端直不動。定建立故。六面端事。其面相貌。不仰不俯。令平相故。七口相事其口之相不廣不狹。開中間故。八鼻相事。出其氣息。令無差違。不出一故。九眼相事。其眼根量不上不下。平等舒故。十止眼事。置其眼處。安置大虗空字輪中。恒不離故。五出入時節因緣。謂若為修彼止輪門。唯用辰及午二時。此餘時中不出入故。六知識善友因緣。謂若為修彼止輪門。深智慧人以為友故。自餘因緣恐繁不釋。如是因緣。雖有無量。而今此摩訶衍論中唯明第一因緣不明餘者。舉初攝後。故如是而[A55]已。如本若修止者。住於靜處故。
本曰。端坐正意。
論曰。此直示修行止輪門中有七門。此即第一存心決定門。謂不生不滅真空理中其心定故。
本曰。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
論曰。此第二不著身體門。能善通達此身空無。其本自性不可得故。[1]皆除亦悉除也。
本曰。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2]念。
論曰。第三不著心識門。能善通達慮知之心自性空無。無所有故。
本曰。以一切法本來無想。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
論曰。此是作其身心空無因緣。
本曰。後以心除心。
論曰。此第四不著不著門。能遣之心亦遣除[3]也。
本曰。心若馳散。即當攝束住於正念。
論曰。此第五集散會一門。攝散動心。置一中故。
本曰。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
論曰。此第六顯示正念門。顯示諸法。唯一心故。
本曰。若從坐起。去來進止所作。於一切時。常念方便。隨順觀察。
論曰。此第七不離恒行門。如是定心。於一切時。於一切處。常恒相續。不捨離故。
本曰。久習淳熱。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煩惱。信心增長。速成不退。
論曰。此說修行止輪得益門。所謂若有人能修此定。漸漸轉轉。竭煩惱海。崩業障岳。入真如定。達一切法。到不退故。
本曰。唯除疑惑。不信誹謗。重罪業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論曰。此簡入不入分際門。此有二意。一入趣意。所謂或有眾生趣入深法。心無所疑。或有眾生聞甚深法。其心決定。不生不信。或有眾生聞甚深法。即便尊重。不生誹謗。或有眾生無[4]量業障。或有眾生無我慢心。或有眾生無懈怠心。如是六人入佛種性。決定不疑。是名入趣意焉。二不入意。所謂若有眾生此六相違。永斷絕三寶之種子。決定不疑。是名不入意焉。如本唯除疑惑等故。
本曰。復次依是三昧故。則知法界一相。謂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
論曰。此說讚歎三昧殊勝門。此門有二。一體大無邊殊勝門。二眷屬無盡殊勝門。此初門也。修此三昧通達一切無量諸法。同體一相無差別故。
本曰。當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漸漸能生無量三昧。
論曰。此眷屬無盡殊勝門。所謂即是真如三昧。能為一切無量無邊金剛三昧。作正根本。而能出生增長故。
[5]本曰。或有眾生無善根力。
論曰。此廣釋魔事對治門。此門有三。一眾生勝劣不同門。二能作障[6]礙假人門。三顯示所作業用門。此即初門。謂二種眾生各不同故。一因緣具足。眾生具足五事故。二因緣闕失。眾生闕四事故。云何五具。一信具。深愛樂故。二人具。能守護故。三法具。能善通達邪正區故。四時具。隨應當故。五性具。有真性故。若有眾生具此五事。終無障礙。云何四闕。謂與彼前四相違故。若有眾生雖有真性。闕此四事。終無離障。今此文中取闕應知。
本曰。則為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
論曰。此說能作障事假人門。作障假人雖有無量。而不出四種。一四種大魔。二九十六種諸大外道。三十種大鬼。四十五種大神。此之四類各有眷屬。且略而[A56]已。如是諸類。一切皆悉礙亂正教。令向非道。故名邪道魔及外道名義差別。出現經中分明說故。且略不釋。鬼及神事。出現經中無分明故。更造作釋綱要略說。言十鬼者。名字作用各云何。一遮毗多提鬼。或作晝境。或作夜境。或作日月及星宿境。或作節境。二伊伽羅尸鬼。作種種香味種種衣具種種草木境。三伊提伽帝鬼。作地水火風之境界。如是三鬼皆隨應變轉。四婆那鍵多鬼。作飛騰境。五爾羅爾梨提鬼。作諸根識閇開之境。六班尼陀鬼。作六親眷屬亦有亦無境。七阿阿彌鬼。作老少境。八闍佉婆尼鬼。作有智無智之境界。九多阿多伊多鬼。作無有境。十塠惕鬼。作蝎蠅蟻龍虎狼師子種種音聲之境界。如是七鬼皆隨應無礙。如是諸用各因三事而得成就。一師。二教。三習。師謂教人。教謂所學。習謂宿熏。如是十鬼。恒一切時不相捨離。俱行俱轉。作障礙事。用之名字從增建立。次十五神者。名字作用各云何。一筏羅羅鍵多提神。作聰明境。二阿只陀彌梨尼神。作闇鈍境。三補多帝陀訶訶婆神。作樂有光明之境界。四闍毗摩只尼神。作樂空光明之境界。五那多婆奢神。作浮散境。六多多地地神。作專注境。七阿里摩羅神。作惡空善有之境界。八尸叉尼帝婆竭那神。作一切覺者之境界。九班彌陀羅鄔多提神。作我覺他惑之境界。十唵唵吟吟神。作具不修行之境界。十一阿阿訶帝神。作無無境。十二修梨彌尼神。作速進退之境界。十三頭頭牛頭神。作移轉境。十四婆鳩神。作堅固境。十五精媚神。作應時境。如是十五大神王者。恒一切時不相捨離。俱行俱轉而作礙事。惱亂行者魔及外道云何差別。所言魔者。令作惡事。言外道者。令捨善事也。鬼并及神云何差別。障身為鬼。障心為神也。如是四障當云何治。此中對治即有四種。一隨順隨轉對治。即是無礙自在對治。所謂若彼外人作如是事。亂行者心。所亂行者。即作是念。從無始來。此事如是。終不破事。所以者何。如是諸見。本有本覺。自家實德。非過患故。若作是解。諸邪見類伏從如化。所以者何。隨見增損無漏性德亦大小故。二相逆相違對治。即是簡擇別相對治。所謂若彼外人作如是事。亂行者心。所亂行者。即求方便。逆迴違移。相反相違。令簡擇故。三俱行對治。即是具足俱轉對治。所謂一時具足逆順二治。不離轉故。四俱非對治。即是無念無依對治。所謂於一切法。無有所念。無有所慮。無有所著。無有所求。其心寂靜。住無住故。如是對治相。於後文中說相明故。此決擇中略去而[A57]已。
本曰。若於坐中現形恐怖。或現端正男女等相。
論曰此顯示所作業用門。此門有二。一是總。二是別。總相云何。所謂如上所說一切邪類。現六道像。亂行者心故。今當作釋分明散說。若鬼及神多分造作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之四道。亂行者心。如本若於坐中現形恐怖故。若魔多分造作天道。亂行者心。如本或現端正故。若外道眾多分造作人道。亂行者心。如本男女故。言等相者。即是同相。所謂造作同品依正。亂行者心故。
本曰。當念唯心。境界則滅。終不為惱。
論曰。此說通達對治行法門。謂有眾生作如是觀。一切諸法唯一心量。無心外法。[A58]已無外法。豈一心法與一心法。作障礙事。亦一心法與一心法。作解脫事。無有障礙。無有解脫。一心之法一即是心。心即是一。無一別心。無心別一。一攝法界。心攝法界。無量無邊妄想境界。寂靜無起中中離相。一切諸法平等一味。一相無相。作一種光明心地之海。風風永止。波波盡住。是名通達對治之相。所以者何。一切行者若不歸此對治門者。無以摧邪道伏謬執故。
本曰。或現天像菩薩像。亦作如來像。相好具足。
論曰。此說別相所作業用門。此門有八。一出現人相令信門。二出現言說亂識門。三得三世智惑人門。四不離世間縛纏門。五心性無常生亂門。六令得邪定非真門。七勸請行者離邪門。八簡擇真偽令了門。如其次第說相應觀。此即第一門有三種人。一天。二菩薩。三如來。如是三人。所治六門。文非要故。恐繁不錄。今唯取能治。若清妙天子天女像來到行者所時。邪正差別云何知耶。此何所疑。由雜亂故。此義云何。謂無量光明契經中作如是說。若修行者其心清淨。無量無邊諸天女雨種種妙華。燒種種所有名香。出現種種微妙妓樂。開布種種勝妙莊嚴具。甚可愛樂。貌來到行者所。供養行者。所以者何。重其法故。彼外道人亦作天像。來到行者所。如前無異者。其邪正差別難可了知故。解釋此疑。即有六門。一者呪知根壞不壞門。謂誦對治陀羅尼呪。若真實天不壞其根。若虗偽天諸根壞失。皆無所有。以之為別。誦呪形相。其相云何。謂有二意故。一者誦外呪時。若真實天無增減異。若虗偽天其諸根相。漸漸增長。二誦內神呪相。如其次第不超數量。如如誦故。以之為別。言內呪者。其相云何。謂且呪眼。即誦呪言。
怛跮哆嚤呵鳩尸帝迦那毗只帝𡄣哆[1]尸。[2]斯鄔婆。䟤陀尼。婆怛奢毗呵哪帝阿枳尼嚤枳尼。陀陀帝娑婆呵帝。嚤呵娑婆訶帝娑婆訶。
若此神呪誦三七遍。眼根壞失。皆無所有。所餘諸處各有神呪。而無要故。略去不釋。二嚴具圓珠有無門。若真實之天者。其莊嚴具中有十圓珠。若虗偽天者。其莊嚴具中無此珠故。以之為別。三身光眼入不入門。謂且彼行者目閉時中。若真實天其身光明入於眼內。若虗偽天不入眼內。以之為別。四頭髮[3]末結不結門。謂見髮相。若真實天雨末相結。若虗為天兩末互解。以之為別。五雙背無所取著門。謂觀若真天若偽天。唯自妄心現量境界。無有其實。無所著故。以之為治。六俱取攝不除遣門。謂觀若真天若偽天。皆一真如。皆一法身。無有別異。不斷除故。以之為治。次說對治菩薩形像門有二種。一誦呪了知邪正門。謂且呪心。即誦呪言。
怛阿哆。那毗提。嚤鳩帝婆[4]尼婆婆。尼嘶咇提。闍那那尸鄔嚤阿只陀阿只陀娑婆呵。
若此神呪誦八百十遍[A59]已訖。即彼菩薩漠漠不動譬如木石。以之為治。一切根及莊嚴具中。各有神呪等多種門。而無要故。略而不說。二智慧觀察無著門。謂以智慧觀察諸法空無相理。無執著故。次說對治如來形像門。亦具二門。名如前說。言神呪門者。其相云何。謂且呪光明。即誦呪言。
哆咥怛唵那羅帝。岒枳羅。㕧駄尸闍鍵尼婆鍵尼嚤那㖿。鄔婆帝。闍摩羅娑婆呵。
若此神呪誦四百遍。若實如來其身光明則不損減。若偽如來其身光明。即便損減作闍之色。以之為別。彼第二門觀所前說。應審思惟。謂有外道造作一切種種異類。來到行者所。亂行者心。爾時當各誦何等呪。謂有神呪是通非別。所謂如來總持法藏因緣契經中所說神呪大陀羅尼。謂彼經云。
爾時文殊師利即白佛言。世尊。一切種種邪道之類。來到于行者所。亂行者心時。當須何等門而以除遣。於是如來即告文殊師利言。有深法門。能善通治一切邪道。所謂諸佛無盡藏無礙自在印陀羅網隨順隨轉總持大陀羅尼法門。文殊師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解說。文殊師利。所言通達無礙自在總持大陀羅尼法門者。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護念之寶藏。十方三世一切菩薩常所誦持之大軌則。十方三世一切神王及一切天人。皆悉禮拜供養之廣大福田焉。於是世尊。即誦呪言。
怛咥咃。那羅尸。伽諾鄔帝[5]遮𠼦哆。娑毗提阿呵[口*妳]陀尼。婆伽婆尸帝駄駄鄔嚤𠼝闍那筏尼帝。伽坦尸婆㖿哆。鳩[口*致]那婆提娑婆嚤伊。婆哆尼毗。舒訶。鄔佉哆陀尼[口*毗]。[罩-卓+((((巨-匚)@一)*((巨-匚)@一))/一/日)]提叉阿㖿。鍵那尸娑婆呵。
若此神呪誦八千七百五十一遍[A60]已訖。隨所應一切邪類皆悉退失。不能惱亂故。
本曰。[6]或說陀羅尼。或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或說平等空無相無願無怨無親無因無果。畢竟空寂。是真涅槃。
論曰。此說出現言說亂識門。此門有三。一說陀羅尼門。二說修行因門。三說果滿德門。如是三說各何人說。所謂若天像多說陀羅尼。若菩薩像多說行因。若如來像多說果德。所以者何。各說自得行者信故。所說陀羅尼。當其相云何。所謂而能說光明連續陀羅尼。故若誦此呪。當有何利。謂若誦此呪。自身光明續他身故。是故天像來到彼修行者所中。說此陀羅尼門[A61]已說。即彼行者古無光明。今有光明。極歡喜故。作如是念。我今承修行之力故。今有如是殊勝光明。亂自正行。入外邪網。以此義故。彼天像說陀羅尼門。即誦呪言。
阿[1][口*弓*王*弓]哆嚤嚤阿婆尸。那佉[2]㖿。鄔婆[3]沙尼帝佉㖿。𭊎呵𠵸伽帝怛哆婆尸呵。筏那鳩筏帝迦嚤𠼝。𠵸叉𠵸坦尼陀㖿哆陀尼。娑婆呵𠵸婆婆娑婆呵𠵸阿哆尼婆哆尼娑婆呵。
若此神呪誦五千三百遍[A62]已訖。即便光明相續作一焉。爾時行者。即誦呪言。
怛咥哆[嗹-車+鹿]𠼦尼。阿婆𠵸陀帝。叉䟦那尼㖿嚤鄔提。婆佉那羅帝毗呵鄔帝䟦䟦那提。[4]哆筏陀阿嚤囉娑婆呵。
若此神呪誦一百遍。彼身光明斷絕不著。終不為惱。次說修行行因門。修行因門雖有無量。而不出六種波羅蜜。是故彼像為修行者說六資粮。亂彼行者令入邪網。彼外道人當有何利。作如是說。亂行者[5]邪。彼修行者當時意樂。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圓滿因行。無所闕失。彼外道人示現同心。令捨離正道趣向邪道。故說六度。次說果滿德門。圓滿果門雖有無量。而不出寂靜涅槃界。是故彼像為修行者說涅槃德。亂彼行者令入邪網。彼外道人當有何利。作如是說。亂行者邪。彼修行者彼因意趣當證果故。是故外道出現行者所欲求之殊勝果德。彼行者心能令愛著趣向邪道。如本或說平等空等。
本曰。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亦知未來之事得他心智。
論曰。此說得三世智惑人門。如是三達智各其相如何。所謂若過未之二達智各達自境。其最遠際八萬劫量。其最近際能善通達經一生事。言現達智者。即是他心智。所謂而能達現在人種種心故。如本得他心智故。
本曰。辨才無礙。能令眾生貪著世間名利之事。
論曰。此設不離世間縛纏門。謂外道人令使成就一億四萬六千種諸世論之辯。十萬八千種諸戲論之才。縛纏眾生止住世間不得出離故。
本曰。又令使人數嗔數喜性無常准。或多慈愛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卒起精進。後便休廢。生於不信。多疑多慮。或捨本勝行。更修雜業。若著世事。種種牽纏。
論曰。此說心性無常生亂門。所謂破壞堅固之信。而能令發無常之心。斷修行之足絕趣入之路。引入邪網及無性故。
本曰。亦能使人得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復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於定中。得自然香美飲食。身心適悅。不飢不渴。使人愛著。或亦令人食無分齊。乍多乍少。顏色變異。
論曰。此說令得邪定非真門。謂外道人得二十一種邪三昧。亂修行者。入邪網故。
本曰。以是義故。行者常應智慧觀察勿令此心隨於邪網。當勤正念。不取不著。則能遠離是諸業障。
論曰。此說勸請行者離邪門。勸修智慧。諸善分別除愚癡之病。遣邪論之謬故。
本曰。應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離見愛我慢之心。貪著世間名利恭敬故。真如三昧者。不住見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無懈慢。所有煩惱漸漸微薄。若諸凡夫不習此三昧法。得入如來種性。無有是處。以修世[6]間諸禪三昧。多起味著。依故我見。繫屬三界。與外道共。若離善知識所護。則起外道見故。
論曰。此說簡擇真偽令了門。所謂隨順於世間中名偽三昧。若隨順於出世間中名真三昧。二種三昧應如是知。
本曰。復次精勤專心修學此三昧者。現世當得十種利益。
論曰。說讚歎三昧功德門。即有二門。一總標門。二散說門。此總標門總標所說故。
本曰。云何為十。一者當為十方諸佛菩薩之所護念。二者不為諸魔惡鬼所能恐怖。三者不為九十五種外道鬼神之所惑亂。四者遠離誹謗甚深之法。重罪業障漸漸微薄。五者滅一切疑諸惡覺觀。六者於如來境界信得增長。七者遠離憂惱。於生死中。勇猛不怯。八者其心柔和。捨於憍慢。不為他人所惱。九者雖未得定。於一切時一切境界處。則能[7]滅損煩惱。不樂世間。十者若得三昧。不為外緣一切音聲之所驚動。
論曰。此散說門中自有二門。一總問門。總問所說故。二別說中有十種勝妙功德。由一真定而所成就。一守護功德。常為一切無量無邊諸佛菩薩所護念故。二怖魔功德。能善降伏一切魔故。三出道功德。能善出離一切外道諸邪道故。四離謗功德。能善遠離誹謗大乘等諸罪故。五決疑功德。能善決斷諸疑惑故。六深信功德。於勝妙境起樂信心。更轉深故。七勇猛功德。緣眾生界起大悲心。集成萬行。無懈怠故。八無我功德。能善斷除一切我慢作意。皆是佛法清淨意故。九猒離功德。於一切時處等諸境界中。能善伏除種種煩惱。下樂世間生死之海故。十寂靜功德。於一切諸散動境界。其心安定。無有動故。如文次第可知。
[1]本曰。復次若人唯修於止。則心沈沒。或起懈怠。不樂眾善。遠離大悲。是故修觀。
論曰。此說兩輪具闕益損門。此有六門。一示闕觀止輪失門。二顯示修行觀輪門。三緣眾生界立願門。四兩輪俱轉不離門。五顯示兩輪所治門。六總結兩輪俱轉門。此第一門中有四過失。一沈淪過失。其心昧略不能覺了。如人[2A]摩鍵[2B]呵。尸闇室中故。如本則心沈沒故。二不勤過失。其心懈怠不能精進。如阿那毗提人故。如本或起懈怠故。三背善過失。其心專一不能分別應作不應作。如婆多呵。彌尸人故。如本不樂眾善故。四離悲過失。其心安寂。不能發起大慈悲心。如壞根人所自欲中。更不增故。如本遠離大悲故。是故修觀者。即是觀俱轉故。
本曰。修習觀者。當觀一切世間有為之法。無得久停須更變壞。一切心行念念生滅。以是故苦。
論曰。此顯示修行觀輪門。此門有三。一苦相觀門。二無常觀門。三不淨觀門。初苦相觀即有二種。一壞苦。所謂一切有為之清淨法能壞一切不清淨法。亦一切諸不清淨法能壞一切清淨法故。復次二種世間互相破壞故。一具足一切世間。二妄相有為世間。如是二種世間之法。相破壞故。是故說言壞苦而[A63]已。若修此觀。當得何利。所謂成就一自作一甚深法故。二行苦。謂一切心行於念念中。常恒遷轉。速生速滅。不能從此處至于彼處故。
本曰。應觀過去所念諸法。怳忽如夢。應觀現在所念諸法。猶如電光。應觀未來所念諸法。猶如浮雲。忽爾而起。
論曰。此說無常觀門。此有三種。一[A64]已過無常。過去諸法前有後無。譬如彼夢。熟眠時有。[A65]已乃覺悟時無有故。二今有無常。現在諸法古無今有。譬如電光。即時便滅。不能久停故。三當有無常。未來諸法無有自性。而忽然至。譬如浮雲。不知有所。而忽然起。遍十方故。
本曰。應觀世間一切有身[3]皆悉不淨種種穢污。無一可樂。
論曰。此說不淨觀門。謂緣種種身。作不淨解。遠離貪故。
本曰。如是當念。一切眾生從無始世來。皆因無明所熏習故。令心生滅。[A66]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現在即有無量逼迫。未來世苦亦無分齊。難捨難離而不覺知。眾生如是甚為可愍。
論曰。此說緣眾生界立願門。此門有二。一緣眾生作思惟門。二建立誓願遍布門。此即初門。所謂緣三界中無量無邊一切眾生。作如是念。從無始來。根本無明所覆藏故。棄背自本覺清淨佛。歸源無日。出無明藏。更復時遠。我若不發悲心不攝取者。又之又之唯過劫數。取正覺期。實無其[4]齊。發起無邊大悲心故。
本曰。作此思惟。即應勇猛立大誓願。願令我心離分別故。遍於十方修行一切諸善功德。盡其未來以無量方便[5]苦拔一切苦惱眾生。令得涅槃第一義樂。
論曰。此建立誓願遍布門。所謂作如是思惟[A67]已訖。即立大誓願。起十方世界微塵數光明般若。達十方世界微塵數種種心相。對治十方世界微塵數一切諸煩惱業[6]障海。圓滿十方世界微塵數行[7]因。證得十方世界微塵數果德。皆悉令無餘故。
本曰。以起如是願故。於一切時一切處。所有眾善隨[A68]己堪能。不捨修學。心無懈怠。
論曰。此說兩輪俱轉不離門。所謂起如是願[A69]已訖。即直修習行因之海故。
本曰。唯除坐時專念於止。若餘一切悉當觀察應作不應作。
論曰。若起願海不勤修行。不能莊嚴圓滿果故。
本曰。若行若住。若起若臥。皆應止觀俱行。
論曰。若為修行當如何耶。謂兩輪令無偏故。
本曰。所謂雖念諸法自性不生。而復即念因緣和合善惡之業。苦樂等報。不失不壞。雖念因緣善惡業報。而亦即念性不可得。
論曰。此具兩輪相。何契經中分明顯示。謂文殊師利發起十萬一千種甚深廣大圓滿陀羅尼開[1]門大覺尊益大眾海契經云。爾時文殊師利即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止觀俱行不相離門。我及一切無量無邊大眾之海。皆悉入於不知不覺無明之海。不能通達不能出離。如宜世尊。願為我等諸迷子女。分明顯示。爾時世尊即告文殊師利言。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解說。於是世尊即說伽陀言。
今此經文為欲顯示修習三昧達寂靜境。修習智慧。照散動境。在寂靜中常不捨動。在散亂中常不捨寂。而不相捨離。俱行俱轉故。復次為欲顯示修習三昧達空無境。修習智慧。照在有境。在空不著有。在有不染無。有無雙照。無有偏邊。而不相捨離。俱行俱轉故。復次為欲顯示修習三昧達平等理。修習智慧。照差別事。理事雙達。無有偏邊。而不相捨離。俱行俱轉故。復次為欲顯示止當[A70]待觀方得建立非自性止。觀當待止方得建立非自性觀。亦無有止無有觀故。復次為欲顯示止則是觀觀則是止。止觀一體無差別故。如其次第。應審思擇。
本曰。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捨二乘怯弱之見。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心過。遠離凡夫不修善根。
論曰。此說顯示兩輪所治門。若有行者修習止輪。當為對治凡夫眾生著有過[A71]失。二乘眾生樂空過失俱絕離故。若有行者修習觀輪。當為對治二乘眾生遠離大悲。不救眾苦下劣過失。凡夫眾生常恒懈怠。不能精進。不修善品。樂惡過失俱出離故。
本曰。以此義故。是止觀二門共相助成。相不捨離。若止觀不具。則無能入菩提之道。
論曰。此說總結兩輪俱轉門。所謂總結如上所說。輪闕行者大過失故。
本曰。復次眾生初學是法。
論曰。此說勸劣向勝不退門。此中有六。一顯示假人所學教法門。二猒惡處所退信門。三如來方便殊勝門。四承力得勝妙處門。五得善處定不退門。六引經證自所說門。此即初也。言趣向假人者。所謂顯示得十信位前四種心。更不勝進下品眾生故。如本復次眾生故。言歸依所覺教法者。彼十信位下品眾生。歸依甚深無極大乘初學習故。所謂一切諸佛所師。三世不動四相不遷。自然常住。地前地上大道路故。如本初學是法故。
本曰。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於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
論曰。此猒惡處所退信門。彼十信位下品眾生。雖親聽受甚深法門。而其心根極下劣故。怖二大事不能勝進。為欲退故。一國土。即此娑婆世界。處所麤惡眾生濁亂。發起淨心為勤修行。甚極切難故。所以者何。於彼心中違逆境界。於一切時。於一切處。常恒現前。進心面中不捨離故。二勝緣。於此世界依正濁亂。一切諸佛出世極尠。無量菩薩赴感時節極遠。諸佛菩薩出現於世。隨順清心之[3]境淨不淨故。以此義故。彼修行者不值勝緣。極怖畏故發退意耳。
本曰。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
論曰。此如來方便殊勝門。謂諸佛如來有不可思議甚深極妙大方便故。能善攝護彼人信心。轉勝進故。云何名為勝妙方便。所謂專念如來方便。云何專念。謂專注意憶念他方淨土種種依正。其念相續令不絕故。
本曰。隨願得生他方淨土。
論曰。此承力得勝妙處門。以諸如來不可思議方便力故。隨自所願即得往生妙樂土故。
本曰。常見於佛承離惡道。
論曰。此得善處定不退門。謂生彼土[A72]已。眼見如來具相好像。耳聞聖說深妙音聲。永離惡名。從定不動心海澄淨身體明白。依正清淨故。
本曰。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
論曰。此引經證自所說門。所謂該攝說相屬當經本之辭。[1]讚自所說解釋文故。所引經文說相明故。須不重釋。
論曰。就此文中即有八門。一舉前所說總結門。二舉益勸人令修門。三顯離疑信功德門。四比類為對示勝門。五舉受持功讚揚門。六舉誹謗過令怖門。七殊勝廣說離謗門。八總結修行勸人門。此即初門。謂以一總字。總結八種摩訶衍故。何故餘法略不結焉。所謂舉本攝其末故。
本曰。若有眾生欲於如來甚深境界。得生正信。遠離誹謗。入大乘道。當持此論。思量修習。究竟能至無上之道。
論曰。此舉益勸人令修門。所謂集成行因之海。而為莊嚴法身之果。受持此論。思惟義理。常恒相續不斷絕故。
本曰。若人聞是法[A75]已。不生怯弱。當知此人定紹佛種。必為諸佛之所授記。
論曰。此顯離疑信功德門。謂有眾生聞此摩訶衍甚深極妙廣大法門[A76]已。即其心中亦不疑畏。亦不怯弱。亦不輕賤。亦不誹謗。發決定心。發堅固心。發尊重心。發愛信心。當知是人實真佛子。不斷法種。不斷僧種。不斷佛種。常恒相續。轉轉增長。盡於未來。亦為諸佛親所授記。亦為一切無量菩薩之所護念故。
本曰。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於一食頃正思此法。過前功德不可為喻。
論曰。此比類為對示勝門。謂若有人能善攝化三千大千世界中遍滿眾生。皆悉無餘。令行十善。或有眾生於一食頃。於此甚深法。觀察思惟。若挍量此二人功德。彼第一人所得功德深極微少。譬如芥子碎作百分一分之量。此第二人所得功德甚深廣大。譬如碎十方世界微塵數量故。
本曰。復次若人受持此論。觀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無量無邊不可得說。假令十方一切諸佛。各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嘆其功德亦不能盡。何以故。謂法性功德無有盡故。此人功德亦復如是。無有邊際。
論曰。此舉受持功讚揚門。謂若有人受持此論。觀察義理。若一日若一夜。中間所得功德無量無邊。不可言說。不可思量。若假使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十方三世一切諸菩薩。以十方世界微塵數舌。各各皆悉於十方世界微塵數量。不可說劫。讚揚其人所有功德亦不能盡。所以者何。法身真如之功德。等虗空界。無邊際故。何況凡夫二乘之人能稱歎之。一日一夜不多中間受持人。尚所得功德不可思議。何況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乃至百日中。受持讀誦。思惟觀察。不可思議中不可思議。不可說中不可說故。
本曰。其有眾生於此論中。毀謗不信。所獲罪報。[2]逕無量劫。受大苦惱。
論曰。此第六舉誹謗過令怖門。謂有眾生於此論教。生不信心。破謗不行。如是眾生所得罪報。於諸不可說不可說劫中。受苦中之重大苦故。
本曰。是故眾生但應仰信。不應誹謗。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斷絕一切三寶之種。
論曰。即是總結上說決擇。勸請行者。自此[A77]已下作其因緣。示重過失。謂此法中不信誹謗。失自善根。損他功德。斷絕一切三寶之種。無續期故。
本曰。以一切如來皆依此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薩因之修行。入佛智故。
論曰。此第七殊勝廣說離謗門。謂十方三世諸如來。一切皆悉以摩訶衍。為其根本。成正覺故。十方三世無量菩薩。一切皆悉以摩訶衍。為其根本。具因海故。如是重深摩訶衍法。若有眾生生不信心。諍論誹謗。如是眾生亦名斷[1]滅一切諸佛。亦名斷[*]滅一切菩薩。亦名斷絕自如來藏本覺佛故。
本曰。當知過去菩薩[A78]已依此法得成淨信。現在菩薩今依此法得成淨信。未來菩薩當依此法得成淨信。是故眾生應勤修學。
論曰。即是總結修行勸人門。應審思擇。
本曰。
論曰。此迴向遍布門。此一頌中有三種門。一攝前所說總結門。二展舒功德令廣門。三施於眾生普利門。初門有二。一通總攝前所說門。二顯示能說字相門。如其次第應審觀察。諸佛甚深廣大義者。即是通總攝前所說門。所謂通攝三十三種本數法故。此義云何。言諸佛者。即是不二摩訶衍法。所以者何。此不二法形於彼佛。其德勝故。大本華嚴契經云。其圓圓海[2]得諸佛勝。其一切佛不能成就圓圓海劣故。若爾何故分流華嚴契經云。盧舍那佛三種世間為其身心。三種世間攝法無餘。彼佛身心亦復無有所不攝焉。盧舍那佛雖攝三世間。而攝不攝故。是故無過。言甚深者。即是兩重八種摩訶衍之本法。以何義故。名為甚深。如是兩重摩訶衍法。能入門望極甚深故。以此義故。立甚深稱。應審思擇。言廣大義者。即是兩重能入門法。以我義故名廣大義。如是兩重能入門法。皆悉各各能廣自法。能大自法。能為自法作名義故。以此義故建立廣大義名字焉。言我今隨分總持說者。即是顯示能說字[3]輪門。謂以總字通持一切種種說故。立義分中摩訶衍者總。即是此焉。何故一字通持諸說。為欲顯示摩訶衍論如意論故。言迴此功德如法性者。即是展舒功德令廣門。謂自所作之功德迴向三處故。一真如。二一心法。三本覺佛性。以何義故迴向三處。謂為欲自所作功德令平等故迴向真如。為欲自所作功德令廣大故迴向一心[4]法。為欲自所作功德令明了故迴向本覺。應如是知。應如是觀。如是迴向。有何利益。謂眾多故。此義云何。譬如用一微塵置大地中。所置微塵與彼大地等無差別。迴向法門亦如是故。又譬如用一注水置大海中。所置水注與彼大海等無差別。迴向法門亦如是故。又譬如破一小有。即與大虗空等無差別。迴向法門亦如是故。言普利一切眾生界者。即是施於眾生普利門。謂舉廣大圓滿功德周遍利益眾生界故。
依釋摩訶衍那略屬本論文。
以石山寺本校合了。
校注
[0805001] 論卷第六 [0805002] 喻論作譬 [0805003] 性下論有性字 [0806001] 無論作不 [0806002] 闇論作暗下同 [0807001] 等下現流起信論有無別異故一句 [0808001] 論無即字 [0808002A] 報下現流起信論有身字 [0808002B] 應下現流起信論有身字 [0810001] 補入寂等二十一字 [0810002] 又上疑有落行 [0810003] 論無謂字 [0811001] □疑盡 [0811002] 論卷第七 [0812001] 論無心字 [0812002] 論無緣字 [0812003] 向論作白下同 [0812004] 一無實信二字 [0813001] 望論作妄 [0813002] 經論作逕下同 [0814001] 治論作鍊 [0814002] 遍下論有過字 [0814003] 真上論有如是眾生四字 [0814004] 量下現流起信論有無邊二字 [0814005A] 論無善字 [0814005B] 論無故字 [0815001] 論無法字 [0815002] 勤論作懃 [0815003] 論無於字 [0815004] 論無為字 [0816001] 為論作各 [0817001] 彼字疑衍 [0817002] 中一作上 [0818001] 一無念字 [0818002] 即字疑剩 [0818003] 問上論有又字 [0818004] 生下論有者字 [0818005] 論卷第八 [0820001] 補入門字 [0820002] 漏論作偏 [0820003] 補入之字 [0820004] 平疑互 [0821001] 皆字不消 [0821002] 論念下有皆除亦遣除想六字 [0821003] 也論作故 [0821004] 量論作重 [0821005] 論卷第九 [0821006] 礙論作事 [0823001] 尸論作尼 [0823002] 斯作嘶 [0823003] 末論作未 [0823004] 尼論作尸下同 [0823005] 遮𠼦論作[這-言+(口*鹿)]𠼦 [0823006] 或論作若次同 [0824001] [口*弓*王*弓]論作𭊶 [0824002] 㖿作耶 [0824003] 沙作婆 [0824004] 哆論作多 [0824005] 邪論作耶下同 [0824006] 相論作於(該当箇所ミアタラズ。[○@編]) [0824007] 滅損論作損滅 [0825001] 論卷第十 [0825002A] 摩論作嚤下同 [0825002B] 呵論作訶下同 [0825003] 皆悉論作悉皆 [0825004] 齊論作際 [0825005] 苦論作救 [0825006] 障論作鄣 [0825007] 因下有海字 [0826001] *明一作問論作問問(*印ノ字ハ本文ト異ナル。[○@編]) [0826002] 同論作周 [0826003] 境論作鏡 [0827001] 讚論作贊 [0827002] 逕論作經 [0828001] 二滅論作伐 [0828002] 得論作德 [0828003] 輪論作相 [0828004] 論無法字 [0828005] 慮論作盧【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45 冊 No. 771 釋摩訶衍論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論曰。自此[A2]已下分明顯示生滅門中三種大義。自有三門。一顯示自體大義門。二顯示自相大義門。三顯示自用大義門。此即是初總標體相二義。自此[A3]已下別釋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