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疏略卷下
依無明熏習所起識者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惠所覺謂依菩薩從初正信發心觀察若證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薩究竟地不能盡知唯佛窮了。
此標歎緣起甚深也重顯所依緣體者即上所說依根本無明起彼靜心成業等識也二乘但覺四住不了無明故此無明所起之識非其境也十信之初發心之時即觀本識自性緣起因果之體得成正信三賢位中並言比觀故云觀察少分地上證之未窮故以其但覺住相不覺生相唯佛者四相俱了故得窮源。
何以故。
此徵甚深所以也緣起妙理貫通凡聖何故說見唯在果人。
是心從本[A2]已來自性清淨而有無明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雖有染心而常恒不變。
此明即淨而染也自性清淨緣起之體即因也即不思議變者無明者發緣起之由即緣也即不思議熏者染心者顯緣起之相即不染而染也不變者顯緣起甚深義即染而不染也。
是故此義唯佛能知。
此結成難測也勝鬘云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示難可了知乃至結云唯佛能知上略明緣起甚深竟。
下廣顯緣起差別。
初緣起體相。
所謂心性常無念故名為不變。
此緣起體中顯不變之義也雖舉體動而本來靜故云常無念無念即覺義即常是覺即無不覺無不覺故名為不變。
以不達一法界故心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
此顯上無明緣起之由也此根本無明最極微細未有能所王數差別即心之惑故云不相應非同心王心數相應唯此無明為染法之緣最極微細更無染法能為此本故云忽然念起也如瓔珞本業經云四住地前更無法起故名無始無明住地是則明其無明之前無別有法為始集之本故云無始即是此論忽然義也此約麤細相依之門說為無前亦言忽然不約時節以說忽然也。
染心者有六種云何為六。
此標徵顯上緣起之相所謂有其染心也六中初障後治三釋然此六染逆次配六麤中前四及後三細由此第一合彼麤中三四故但六也。
一者執相應染依二乘解脫及信相應地遠離故(約前四相此當滅相異相)。
此六麤中第三第四相也亦是上意識見愛煩惱增長義亦是上四相中麤分別執著相也但麤心外執與境相應污其淨行故云染也此二乘人至無學位見修煩惱究竟離也十解[A3]已去信根成就無有退失名信相應故地論云地前總名信行地此菩薩得人空見修煩惱不得現行故云遠離非約隨眠以留惑故故攝論云若不斷上心則不異凡夫若不留惑種子則不異二乘又二意留惑為自他故此約終教說若約始教初地以上方說留惑如餘論說今此菩薩非直斷四住人執亦分斷無明住地故以此實教菩薩從初正信便達真如本有無明本空修法空真如三昧自然令彼法執不生伏於無明於真相應故云分斷故下文云不了一法界義者從信相應地觀察學斷故。
二者不斷相應染依信相應地修學方便漸漸能捨得淨心地究竟離故(此下至九地當住相)。
此六麤中第二相續相也從此至六又逆配前五意中此位第五但法執續生生起不斷即是相續義十解[A4]已去修唯識觀尋伺方便乃至初地證三無性徧滿真如法執分別不得現行。
三者分別智相應染依具戒地漸離乃至無相方便地究竟離故。
此六麁中第一智相五意中第四智識也以能分別世出世諸法染淨故云智也是法執修惑七地以還有出入觀異故於境界有微細分別然地地分除故云漸離八地[A5]已去無出觀緣境故於七地[A6]已盡此惑故云無相方便地究竟離也以二地三聚戒具故云具戒地以七地前無相觀有加行方便有功用故云無相方便地以八地[A7]已上無相無方便功用故。
四者現色不相應染依色自在地能離故。
此現相三細五意中皆當第三也此即依根本無明動彼淨心令現境界也以八地中得三種世間自在色性隨心無有隔礙故云色自在地能離也以色不自在位現識不亡故此位中遣彼相也。
五者能見心不相應染依心自在地能離故。
此三細五意中俱當第二見相也以根本無明動令能見故上文依於動心成能見故以九地中善知眾生十種稠林故云心自在此於他心得自在又以自得四十無礙智有礙能緣永不得起。
此業相三細五意皆當第一也以無明力不覺心動故名為業十地終心金剛喻定無垢地中微細習氣心念都盡故上文云得見心性心即常住故。
不了一法界義者從信相應地觀察學斷入淨心地隨分得離乃至如來地能究竟離故。
此辨上無明約治料揀斷有先後也枝末無明初地漸離根本無明至佛地盡上說自性清淨心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當知無明是染心之所依染心是無明之所起也故六染各有二分一分屬於無明一分屬於染心以皆有和合及相續義故但約與前和合迷執不改即是無明約展轉起後相續不斷即是染心由是地前便有斷無明義也無明與染心生時義說前後以論因緣和合義故若除斷時則無前後以能依所依不相離故。
言相應義者謂心念法異依染淨差別而知相緣相同故。
此釋上相應不相應義也六染中前三是相應一約王數釋此三種皆是麁心故心謂心王念法謂心所王數不同故云異也迦旃延論中名為心及心所念法故同者若心王知染心法亦同心王緣淨心法亦同知相即能知同緣相即所緣同二約心境釋以此三種依境生故心念謂能緣心法謂所緣境異謂心境不同於染境作染解於淨境作淨解故云同也。
不相應義者謂即心不覺常無別異不同知相緣相故。
此釋六染中後三及無明皆名不相應心亦二釋一約無王數釋謂根本無明動彼靜心之體即此動心是不覺相更無王數之別故云即心不覺常無別異此翻前心念法異也既無王數之別何有同知同緣以此三種依不覺起不異不覺故云即也上文云依不覺故生三種相與彼不覺不相捨離者是此即心之不覺故云不離非是相應而不離也下文亦云無明滅故不相應心滅二約無心境釋謂此無明即此染心而無別體不約與外境相應方為此不覺但在本心之上故云即心等也不同知相等者揀前相應也此不相應心既是黎耶識於中不分王數義及不與外境相應義[3]拜有覺不覺義並與諸論相違據相宗識論說第八識能緣二境有五心所不說覺義以彼秖據成就位中橫說眾生皆具八種識從自種生皆能緣慮自分境故說此識從自種生今論竪說諸識迷真所成從細至麁不說種生故第八識但有生境之功而無緣境之義以從無明內熏而起故云即心不覺故無心境王所故立不相應義也。
又染心義者名為煩惱礙能障真如根本智故無明義者名為智礙能障世間自然業智故。
此舉染心無明成二礙義也能障者顯其礙義謂照寂妙慧如理之智名根本智即上文智淨相也六染喧動違此寂靜故名染心為煩惱礙以煩惱動故智礙此智謂後得如量智即上不思議業相以根本無明違此智用名為智礙從所障得名今此且依本末相依門以無明所起染心為煩惱礙能起染心之無明名為智礙不約人法二執以名二礙。
此義云何。
問意云既此無明動靜心體成於染心則無明是細應障理智染心是麁應障量智何以不然。
以依染心能見能現妄取境界違平等性故。
釋煩惱礙也此約轉現二相以明礙義妄取者前三染皆是事識故依境起根本智無能所染心有能所敵體相違故成礙義。
以一切法常靜無有起相無明不覺妄與法違故不能得隨順世間一切境界種種知故。
此釋智礙也以不了如法寂靜妄有起滅與法乖違障於如量智也不能下正釋障如量智義。
前釋生滅因緣竟。
下釋生滅相。
復次分別生滅相者有二種云何為二。
前立義分中云是心生滅因緣相上[A8]已釋生滅因緣今則分別相之一字以分別染淨念慮三世人我見愛貪瞋熾然覽而可別故云相也。
一者麁與心相應故。
指六染中前三染是心相應其相麁顯經中說為相生滅。
二者細與心不相應故。
指後三染是心不相應以無心法麁顯之相其體微細經中說為流注生滅。
又麁中之麁凡夫境界。
前三染心俱名為麁於中初執相應染復更為麁三賢位名內凡能覺此染故。
麁中之細及細中之麁菩薩境界。
又於三麁染中後二謂不斷相應染及分別智相應染是麁中稍細初地至七地能覺地境後三染心俱名為細於中前二能見能現同是不相應故名為細形後根本業識故復云麁八地九地能覺此境。
細中之細是佛境界。
根本業不相應染能所未分行相極細故唯佛能了。
上約人對顯。
下辨相所依。
此二種生滅依於無明熏習而有所謂依因依緣依因者不覺義故依緣者妄作境界義故。
此辨相中順辨生起因緣也初通後別初明通緣通而言之麁細二識皆依無明住地而起以根本無明動起三細依此三細轉起麁心故以無明通為根本若別而言之依無明因生三細不相應心依境界緣生三麁相應心故也楞伽經云大慧不思議熏不思議變是現識因取種種塵及無始妄想熏是分別事識因。
若因滅則緣滅因滅故不相應心滅緣滅故相應心滅。
此逆論因緣滅也亦有通別通明滅者得對治無明滅時無明所起現識境界亦隨滅也別顯滅者以三細親從無明因生故無明滅時亦隨滅也以三麁染親依境界緣生故境界滅時亦隨滅也此約始終起盡道理以明二種生滅之義非約剎那生滅義也。
問曰若心滅者云何相續若相續者云何說究竟滅。
此釋疑中問也若境界滅時心體亦滅者無明三細既其未盡心體[A9]已亡更依何法而得相續此疑相應心也若言以心體不滅令無明相續者心體既其不滅無明則常相續云何治道得究竟滅此疑不相應心也。
下雙答此二。
答曰所言滅者唯心相滅非心體滅。
境界滅時唯心麁相滅非心自體滅又以無明滅時唯心細相滅亦非心體滅此通答二問。
下喻合則別說。
如風依水而有動相若水滅者則風相斷絕無所依止以水不滅風相相續唯風滅故動相隨滅非是水滅。
初總立喻本若水下別顯喻相先喻相應心以境滅時相應心相雖滅心體不滅以不滅故三細相續此如猛風滅故麁浪滅非水體滅也唯風下二喻不相應心以心非動性故染滅而心不滅此如微風滅故細波滅亦非水滅也。
無明亦爾依心體而動若心體滅[1]而眾生斷絕無所依止以體不滅心得相續唯癡滅故心相隨滅非心智滅。
初合總喻若心下合別喻眾生者即依業轉二相之眾生也斯則八地[A10]已上皆依業轉得名眾生又業轉二相即是眾生如前云眾生依心意意識轉故若心體滅眾生無依故斷絕也以麁染滅時細染不滅故八地菩薩未得成佛無明滅時細染方盡故得從此[A11]已上修證佛果理極昭著上文以對不覺故名為覺則一識有二義今以對癡故名為智則一心有體相不覺癡相轉滅成於始覺則本覺不滅與始覺還源無二無別也。
從初生滅門中大科有二。
初釋生滅心法。
二辨所示之義初中又二。
初染淨生滅(乃因緣)。
二染淨相貲(約熏變)。
下釋染淨相貲。
復次有四種法熏習義故染法淨法起不斷絕云何為四。
此下染淨相貲亦云染淨互熏相生不斷以前總中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此上[A14]已明攝義初二覺之文是也今此下正辨生義由此染淨相貲故得生起不斷絕。
一者淨法名為真如。
此是生滅門中真如以三義故故云淨法一約體本來淨故二約用相以內熏故今反染成始淨故梁攝論云能成立者謂真如十種功德所成立者十種新生正行也三約用熏故應機成淨緣。
二者一切染因名為無明。
六染及九相皆因無明而有。
三者妄心名為業識。
妄心者通事識及業識今據其本故但言業識。
四者妄境界所謂六塵。
事識所緣之境也此三皆是染法由此染法自性差別依託因緣故具說三種淨法對染雖成量義然其體用竟未曾別故但名一種。
下明染淨熏習義。
熏習義者如世間衣服實無於香若人以香而熏習故則有香氣。
此喻也下合。
此亦如是真如淨法實無於染但以無明而熏習故則有染相無明染法實無淨業但以真如而熏習故則有淨用。
此相貲中一染熏淨也顯真無相隨熏現相又顯妄無體故但云相又當相自無返流之用故云相不云用也此約隨流生滅門說此釋經中如來藏為惡習所熏等二淨熏染也此是生滅門中本覺真如故有熏義真如門中則無此義由此本覺內熏不覺令成厭求反流順真故云用也此釋經中由有如來藏故能厭生死苦樂求涅槃也涅槃經云闡提之人未來佛性力故還生善根彼言佛性力者即此本覺內熏之力也。
云何熏習起染法不斷。
泛論熏習各二種一習熏謂熏心體成染淨等二貲熏謂現行心境及諸惑相貲等。
所謂以依真如法故有於無明。
真如者舉能熏所熏之法體也亦可此中但舉能熏無明然必依真如故約本舉也。
以有無明染法因故即熏習真如以熏習故則有妄[1]心即熏習無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覺念起現妄境界以有妄境界染法緣故即熏習妄心令其念著造種種業受於一切身心等苦。
根本無明熏習真如有業識心以此妄心還貲熏無明增其不了令其轉成轉識及現識以此境界還熏動心海起諸識浪緣念彼境即起事識也上六麁中初二名念中二名著後二名同此也謂依惑造業依業受報。
此妄境界熏習義則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增長念熏習二者增長取熏習。
此明境界熏妄心也念者由境界力增長事識中智相相續相法執分別念也二增長事識中執取相計名字相謂人我見愛煩惱也。
妄心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業識根本熏習能受阿羅漢辟支佛一切菩薩生滅苦故二者增長分別事識熏習能受凡夫業繫苦故。
此明妄心熏無明也一以業識能貲熏住地無明迷於無相能起轉相現相等相續令彼三乘人雖出三界離事識分叚麁苦猶受黎耶變易細苦二者以事識能貲熏起時無明起見愛麁惑發動身口造種種業受凡夫分叚苦。
無明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根本熏習以能成就業識義故二者所起見愛熏習以能成就分別事識義故。
此明無明熏真如也一者謂根本不覺熏動真如成業等諸識但今舉初故云業識二者謂枝末不覺熏習心體成分別事識上文云此識依見愛煩惱增長義故但末從本生故云所起也。
前染熏。
後淨熏。
云何熏習起淨法不斷所謂以有真如法故能熏習無明以熏習因緣力故則令妄心厭生死苦樂求涅槃以此妄心有厭求因緣故即熏習真如。
先明真如內熏無明發心修行令成淨業後即此淨因反熏真如增其勢力前即本熏後即新熏也。
自信[A15]己性知心妄動無前境界修遠離法以如實知無前境界故種種方便起隨順行不取不念乃至久遠熏習力故。
此辨其功能先明因也自信者十信位中信也下即三賢位中修知心妄動者解也修遠離法者依解成行謂尋伺等觀唯識無塵等行也如實知者初地見道證唯識理異前比觀故云如實也種種方便下明十地修道位中廣修萬行以顯真如云不取者所取無相不念者能念不生久遠者三祗熏故三祗者三賢至初地為一僧祗二地至八地為一僧祗九地至佛果為一僧祗。
無明則滅以無明滅故心無有起(前三染盡)以無起故境界隨滅(後三染盡)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槃成自然業。
此明果也無明謂根本無明即無明業轉二識故云心無有起以無此二為能熏故妄境隨滅因即無明緣即妄境心相即六染以無明滅故業等三染心盡境界滅故智等三染心盡一切心相不出六染故云皆盡翻前妄心妄境故得涅槃以六染皆煩惱礙故翻前無明成自然業以無明為智礙故。
妄心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分別事識熏習依諸凡夫二乘人等厭生死苦隨力所能以漸趣向無上道故。
此明妄心熏習謂依六識起觀修行言發心修行也分別事識即上意識以此識不知諸塵唯是識故執心外實有境界凡夫二乘雖有發心趣向解脫而猶計有生死可厭涅槃可欣不了唯心道理由此作意力故久遠還得菩提。
二者意熏習謂諸菩薩發心勇猛速趣涅槃故。
意者若就本而言名為業識通而論之即前五種意以諸菩薩知一切法唯是識量捨彼事識外計分別既了唯心趣理速疾異前漸悟故云乃至速趣涅槃也問此中妄心既並熏習真如起反流行意熏既屬賴耶如何能各自發心修行答前凡夫二乘不覺黎耶但依分別事識貲持力故而發心修行以不達本故向大菩提疎而且遠故云漸也此菩薩既了賴耶本識即依此識貲持力故方得發心修行以了本故向大菩提親而且近故云速也此約所依相貲辨熏非各自發心等此如下文證發心中說。
真如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自體相熏習二者用熏習自體相熏習者從無始世來具無漏法備有不思議業作境界之性依此二義恒常熏習以有力故能令眾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自信[A16]己身有真如法發心修行。
此顯真如熏習也不空本覺名無漏法此法𡨋熏眾生非物能了故云不思議此中業者是𡨋熏作用作境界者非直熏彼妄心令其厭求成能觀智亦乃與其觀智作所觀境謂依真如自體為本覺熏起始覺之智即以自體為所觀之境以此𡨋熏眾生有力故令起厭求等行。
問曰若如是義者一切眾生悉有真如等皆熏習云何有信無信無量前後差別皆應一時自知有真如法勤修方便等入涅槃。
此問答釋疑以明真如賴緣有差別義也一時時言一揀信之有無二揀起之前後自知有真如法是信解勤修方便是行等入涅槃是證一時之言須通此三而轉。
答曰真如本一而有無量無邊無明從本[A17]已來自性差別厚薄不同故有過恒河沙等上煩惱依無明起差別我見愛染煩惱依無明起差別如是一切煩惱依於無明所起前後無量差別唯如來能知故。
此約染淨二緣有厚薄前後以成差別先約染惑以明不一也此言真如眾生本具內熏固是平等但以無明厚薄有信不信故不平等耳非內熏使然也恒沙等上煩惱所知障也我見愛染煩惱障也以此二障性喧煩故非寂靜法通名煩惱如是下雙結二障皆依根本無明所起故有前後差別也。
又諸佛法有因有緣因緣具足乃得成辨。
此約淨緣以明不一也若獨內因不假外緣可如所責然今外假用熏及內正因方得成辨故致前後不可一時故上開二熏習不云一也。
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無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燒木無有是處。
此明因緣互之失先顯闕緣也火正因也不遇闕諸佛等若無人知等也自斷煩惱者能自燒木也。
眾生亦爾雖有正因熏習之力若不遇諸佛菩薩善知識等以之為緣能自斷煩惱入涅槃者則無是處若雖有外緣之力而內淨法未有熏習力者亦不能究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
此明闕因不成也謂無明厚重之流雖本覺內熏然未有力故雖遇善友亦不能令其得道。
若因緣具足者所謂自有熏習之力又為諸佛菩薩等慈悲願護故能起厭苦之心信有涅槃修習善根以修善根成[1]熟則值諸佛菩薩示教利喜乃能進趣向涅槃道。
此明性用相應之得也以因緣具足故能成就示教等謂示義令解教行令行獲大法利故生法喜上明真如體相熏習竟。
下明用熏習。
用熏習者即是眾生外緣之力如是外緣有無量義略說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差別緣二者平等緣。
差別緣者謂與凡小事識熏習之機為緣則現形不同故云差別亦可與差別機作緣謂三賢[A18]已上乃至諸佛能作此緣應眾生也平等緣者謂與業識熏習之機作緣唯現佛身平等無二故云平等亦可與平等心機為緣如初地[A19]已上乃至諸佛要依同體智力能作此緣。
差別緣者此人依於請佛菩薩等從初發意始求道時乃至得佛於中若見若念。
此人機欲之人諸佛等出外緣體發意求道明能感緣之機苦見苦念正明行者之心感用器也謂見其身形念其功德也。
或為眷屬父母諸親或為給使或為知友或為怨家或起四攝。
一慈愛以攝生二居卑以利物三同類以勸發四怖之以入道五以四攝法攝之。
乃至一切所作無量行緣以起大悲熏習之力能令眾生增長善根若見若聞得利益故此緣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近緣速得度故二者遠緣久遠得度故是近遠二緣分別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增長行緣二者受道緣。
此增長行[2]拜受道二緣通因果始終諸位如未入信前不信因果等名未受道佛菩薩等以之為緣令彼信受始為道器名受道緣既入信[A20]已亦假其緣令行增長名增長行緣如未入十解十地佛地等名未受道假其緣力而得受解入證得涅槃等俱名受道若從解位[A21]已去修地前行見道[A22]已去修地上行佛等為緣令行增長如八地菩薩得無相無功用故擬入涅槃不進九位佛為此故現身七勸然後發行進入彌速豈非增長行緣耶乃至垂成正覺亦假諸佛為緣也受道增長或先或後二俱通也。
平等緣者一切諸佛菩薩皆願度脫一切眾生自然熏習[1]恒常不捨以同體智力故隨應見聞而現作業所謂眾生依於三昧乃得平等見諸佛故。
此明平等緣也此緣但約真如三昧中見佛身而說若差別緣則不約定中但是隨類隨宜現十界身而說也。
此體用熏習分別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未相應謂凡夫二乘初發意菩薩等以意意識熏習依信力故而能修行未得無分別心與體相應故未得自在業修行與用相應故。
以凡小意識熏菩薩五意熏並無正體智故未與法身體相應無證真後得智故未與應化身用相應也。
二者已相應謂法身菩薩得無分別心與諸[2]佛智用相應唯依法力自然修行熏習真如滅無明故。
此言地上菩薩無分別心得如理智故與體相應有如量智故與智用相應也言無分別心者謂相續識乃法執分別初地[A23]已除得無分別智與理相契故而智識乃俱生二地分除七地[A24]已盡以不障見道雖有三細而妙智為主故通云無分別心不同地前事識現行而未相應也。
上明染淨相資中染淨熏習義[A25]已竟。
下明染淨盡不盡義。
復次染法從無始[A26]已來熏習不斷乃至得佛後則有斷淨法熏習則無有斷盡於未來此義云何以真如法常熏習故妄心則滅法身顯現起用熏習故無有斷。
此明盡不盡中染法下謂染法違真故無始有終淨法順理故有始無終此義下釋成以真熏妄滅淨用無盡故。
此後二辨所示之義二。
初體相二大。
二別解用大且初言所示義者即明前法有顯義功能故問何故真如門中不辨所示義生滅門中具辨所示三大義耶答以真如門中即示大乘體能所不分詮旨不別故不別辨生滅門中染淨不一法義有殊故具說三大上立義分中真如門內云即示生滅門中云能示釋義在此也。
復次真如自體相者。
此標體大相大也下初釋體。
此釋體也分雖就位以分優劣真體隨人未曾增減也非前際常也凡位為前非後際恒也佛位為後三句皆顯不增減所以。
下釋相。
從本[A29]已來自性滿足一切功德。
釋相中正顯性德初明德相也顯無有始故云從本[A30]已來揀非體外故云自性明無欠少故云滿足意在普該故云一切。
所謂自體有大智惠光明義故。
本覺智明以義目之名智惠以相取之名光明。
徧照法界義故。
本覺顯照諸法法界有二謂理及事照理即如理智照事即如量智理量齊鑒故云徧。
真實識知義故。
顯照時無倒依根所發了境義邊名為識知了知理事永離諸過故云真實。
自性清淨心義故。
性離惑染以非假他緣故云自性在纏不染故云清淨諸法中實乃名為心。
常樂我淨義故。
性德圓備窮三際而無改曰常在眾苦而不干曰樂處六道而莫拘曰我歷九相而非染曰淨此自性涅槃之四德也。
清涼不變自在義故。
無惑之熱惱故曰清涼此顯般若德也無報之生滅故曰不變此法身也無業之繫縛故云自在此解脫也。
具足如是過於恒沙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
不離者性德塵沙不離真體不斷者無始相續不異者與體同味不思議者即不異而有恒沙之義故佛法者是所覺法故滿足者如來證此萬德圓備即驗真如本具也。
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
隱時能出生如來顯時萬德依止。
問曰上說真如其體平等離一切相云何復說體有如是種種功德。
此執體疑相難。
答曰雖實有此諸功德義而無差別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此義云何以無分別離分別相是故無二。
此相不違體答也言相雖差別而體不二以實德雖多同一味故多德何以唯一釋云非能分別非所分別無能所故。
復以何義得說差別以依業識生滅相示。
既其不二何以說別以依生滅識相恒沙染法反此表示真如淨德恒沙差別且舉染本故但云業識。
此云何示以一切法本來唯心實無於念而有妄心不覺起念見諸境界故說無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義故若心起見則有不見之相心性離見即是徧照法界義故若心有動非真識知無有自性非常非樂非我非淨熱惱衰變則不自在乃至具有過恒沙等妄染之義對此義故心性無動則有過恒沙等諸淨功德相義示現。
此廣顯示義也對此義者河沙染法心動故成心不動時諸淨功德亦過沙數。
若心有起更見前法可念者則有所少如是淨法無量功德即是一心更無所念是故滿足。
則有所少者妄心外念求之不足是故滿足者淨德性滿無假外求。
名為法身如來之藏。
此結名也。
上釋體相。
下別解用大。
復次真如用者所謂諸佛如來本在因地發大慈悲修諸波羅蜜攝化眾生。
此總釋用對果舉因本正行也。
立大誓願盡欲度脫等眾生界亦不限劫數盡於未來。
舉本大願也即廣大心長時心。
以取一切眾生如[A31]己身故而亦不取眾生相。
舉悲智大方便也如[A32]己身悲深也不取相智深也兼上亦則不顛心。
此以何義。
徵悲智深所以。
謂如實知一切眾生及與[A33]己身真如平等無別異故。
依真如門答顯深也。
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滅無明見本法身。
牒因顯果。
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種種之用即與真如等徧一切處又亦無有用相可得。
正顯用也一明甚深非待作意故二明廣大稱理之用故三明用而常寂雖現種種身不動真實際雖說種種法常住無言理故又亦者前無所化眾生相此無能化應用相望於前文故云又亦。
何以故謂諸佛如來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境界離於施作但隨眾生見聞得益故說為用。
若廢機感論如來唯是妙理本智更無應化世諦生滅等相但隨緣起用用則無用如波即水故用恒寂也雖真理妙智本來常湛而隨機感益用無邊即寂而常用。
此用有二種云何為二。
此別釋用大標徵也。
一者依分別事識凡夫二乘心所見者名為應身以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來取色分齊不能盡知故。
此別釋中正顯用相直顯其用也凡夫二乘不知。
唯識計有外塵即是分別事識義今見佛身亦謂心外順彼事識分別計度故說依分別事識見以不知七八識故但云依事識也名為應身者依此麤識分別但見應化麤相不見報身細相下釋見麤所以言不知轉識者迷於唯心取色分齊者不知即空故取分齊也不能盡知者不知色如其心無分齊故但見分齊故不盡也問佛身何故唯眾生識耶答眾生真心與諸佛體平等無二但眾生迷自真理起於妄念是時真如但現染相不顯其用以彼本覺內熏妄心故有厭求有厭求故其用即現厭求劣故用相即麤厭求漸增用亦漸細如是漸漸乃至心源無明既盡厭求都息始覺同本用還歸體平等平等無二無別未至心源[A34]已還用於識中隨根顯現故云識中現也問若據此義用從真起何故說言轉識現耶答轉識即是黎耶中轉相依此轉相方起現識現諸境界此識即是真妄和合若隨流生死即妄有功能妄雖有功離真不立若反流出纏真有功能真雖有功離妄不顯故就緣起和合識中說其用耳上約終教說若約始教說者即以諸佛悲智為增上緣眾生機感種。
子為因緣故託佛本質上自心變影像故云在自識中現也如瑜伽唯識等論說。
上顯應身。
二者依於業識謂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為報身。
此顯報身用也十解[A35]已去菩薩能解唯識無外諸塵順業識義以見佛身故此中但是依三昧心所見者即前平等緣也。
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住依果亦有無量種種莊嚴隨所示現即無有邊不可窮盡離分齊相隨其所應常能住持不毀不失。
舉正報依報以明所見報相也莊嚴[A36]已上別顯向上通明隨所等橫顯無邊隨其等竪顯無盡準華嚴所說無有一法不是毗盧遮那佛身無有一塵不是華藏世界今意同彼。
如是功德皆因諸波羅蜜等無漏行熏及不思議熏之所成就具足無量樂相故說為報身。
此結果由因以釋名也如是依正二報無障礙不思事皆因十度深行之熏及本覺不思議熏二因所成樂相圓備故名報身。
又為凡夫所見者是其麤色隨於六道各見不同種種異類非受樂相故說為應身。
此別釋應身者約凡夫一類所見益隨類化身也如三惡道習見佛如黑象脚等以人天位見佛為樹神及天神身等準此即六道眾生並見佛不同也皆非出世相故非樂。
復次初發意菩薩等所見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見知彼色相莊嚴等事[1]無去無來離於分齊唯依心現不離真如然此菩薩猶自分別以未入法身位故。
此別釋報身也十解菩薩等依比觀門見真如理是相似覺故云少分異前十信故云深異後證真故但云信以見真如異於凡小是故得知色相等事性無分齊唯依心下釋無分齊所以也攝論中地上見報身者彼據證之相應成就處說今此地前菩薩少分見者以知色境界但是現識不離真如即無分齊故得少分見也既非全見故不相違但以異前凡小心外取境見應化故然此菩薩簡異地上猶自分別者以此菩薩雖達唯心猶未斷事識事識既在分別不亡不同地上得無分別證相應故。
若得淨心所見微妙其用轉勝乃至菩薩地盡見之究竟。
此顯地上所見用相過於地前以所見報相最極微細故云轉勝漸漸微細至金剛後心業相都盡用即皈體故云見之究竟以窮其源故。
若離業識則無見相以諸佛法身無有彼此色相迭相見故。
要依業識乃有轉相及現相故也若離業識等無明即唯是真如故佛無有彼此分別之見。
問曰若諸佛法身離於色相者云何能現色相。
此問答除疑中初釋法身能現也。
答曰即此法身是色體故能現於色所謂從本[A37]已來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體無形說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說名法身徧一切處所現之色無有分齊隨心能示十方世界無量菩薩無量報身無量莊嚴各各差別皆無分齊而不相妨此非心識分別能知以真如自在用義故。
此釋法身能現也謂彼所現報化之色不異法身真心如波與水本來不二色性即智者明色即心顯前不二以色即心故遂令色相都盡故就其本但云智身智謂本覺心智也智性即色者明心即色顯前不二如水徧在波中也所現之色一一皆徧法界互不相妨者以真心無礙周徧所現之色亦復圓融自在無礙於中無量菩薩者亦是報身作用也。
前顯示正義中大分二科。
初別釋辨二門顯動靜不一。
從心真如者起至此二門分別[A38]已竟。
此第二會相入實以顯動靜不二。
復次顯示從生滅門即入真如門。
會相入實顯不異也即入者非色滅空不捨緣故故淨名云明無明為二無明實性即是明於其中平等無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所謂推求五陰色之與心六塵境界畢竟無念以心無形相十方求之終不可得如人迷故謂東為西方實不轉眾生亦爾無明迷故謂心為念心實不動若能觀察知心無念即得隨順入真如門故。
此正觀生滅色心皈無念真如也推求即觀察五陰色心是所觀境六塵別舉所緣通為所觀能所皆寂故名為無非推之使無本自無故故云畢竟以心下釋無所以何故色心境界皆無念耶以此同是真心現故真心離相故云無形以無相故求不可得推求動念[A39]已滅未生皆不可得中無可住無可住故則無有起故知心性實不動也隨順者方便觀也入真如門者正觀也。
從初至此[A42]已下第二對治邪執。
對治邪執者一切邪執皆依我見若離於我則無邪執是我見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人我見二者法我見。
人我見者計有總相主宰此是佛法內初學大乘人迷教妄執隨言執義非是外道等所起也法我見者計一切法各有體性即二乘所起也先明人執。
人我見者依諸凡夫說有五種云何為五。
問此等既並於真如法上計云何說為人我執耶答此有二釋一云此是初學凡夫有人我者作此執故云人我執也二云由如來藏中有二義一是本覺義即當是人於上妄計故云人執是理實義當所觀之法今據初義故說人執五中前二於空謬執次二於有倒智。
一者聞修多羅說如來法身畢竟寂寞猶如虛空以不知為破著故即謂虛空是如來性。
此妄執事空以為法體也以眾生執佛色身之礙相故說法身如虛空迷說意故執同大虛。
云何對治明虛空相是其妄法。
一立情有。
體無不實。
二立理無。
以對色故有是可見相令心生滅。
以釋情有也徧計情中相待而有妄念所緣故非法身。
以一切色法本來是心實無外色若無色者則無虛空之相。
此釋理無也本以待色為空今既唯心無色何得更有於空。
所謂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
此結情有也。
若心離於妄動則一切境界滅唯一真心無所不徧。
此結理無也。
此謂如來廣大性智究竟之義非如虛空相故。
此簡法異喻謂是如來本覺性智豈同太虛妄法耶。
二者聞修多羅說世間諸法畢竟體空乃至涅槃真如之法亦畢竟[1]空本來自空離一切相以不知為破著故即謂真如涅槃之性唯是其空。
此妄執法體唯是空也不知為破情計有故即執性德是無。
云何對治明真如法身自體不空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上二於空謬執此二多是習頓教空教及南宗禪學[A43]失意者所執。
三者聞修多羅說如來之藏無有增減體備一切功德之法以不解故即謂如來之藏有色心法自相差別。
此執性德同色心也。
云何對治以唯依真如義說故。
此二之不二也。
因生滅染義示現說差別故。
此不二之二也如上文云以依業識生滅相示等。
四者聞修多羅說一切世間生死染法皆依如來藏而有一切諸法不離真如以不解故謂如來藏自體具有一切世間生死等法。
此執法性本有染也以不解隨緣之義則謂自性有染。
云何對治以如來藏從本[A44]已來唯有過恒沙等諸淨功德不離不斷不異真如義故。
此明淨德妙有也。
以過恒沙等煩惱染法唯是妄有性自本無。
此明妄染理無也。
從無始世來未曾與如來藏相應故。
此明妄不入真也。
若如來藏體有妄法而使證會永息妄[1]者無有是處。
此縱破也上二於有倒智此二益多是習大乘法相及北宗禪學失意者所執。
五者聞修多羅說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得涅槃以不解故謂眾生有始以見始故復謂如來所得涅槃有其終盡還作眾生。
此執染淨有始終也聞依真起妄便謂真先妄後故起有始見也如外道立從冥初生覺等既眾生有始依真故證得涅槃者還作眾生成有終之義也如外道立眾生終盡還歸於冥名為涅槃從冥起覺更作眾生此亦如是。
云何對治以如來藏無前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若說三界外更有眾生始起者[2]即外道經說。
此明法體離始則顯生死無初言外道說者如仁王經云我說三界外別有一眾生界者是外道大有經中說非七佛說也。
又如來藏無有後際諸佛所得涅槃與之相應則無後際故。
此明法體離終則顯涅槃無盡也三言不解者此是表詮令生信解不同前二遮詮遣執故言不解不言為破著也。
上五人我見。
下法我見。
法我見者依二乘鈍根故如來但為說人無我以說不究竟見有五陰生滅之法怖畏生死妄取涅槃云何對治以五陰法自性不生則無有滅本來涅[3]槃。
此法我見法我下執緣也以說下執相也云何下對治也。
上明對治離。
下明究竟離。
復次究竟離妄執者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是故一切法從本[A45]已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而有言說者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
究竟離者前對治乃隨病設藥故空有對說未能究竟今則具約真理一切皆遣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平等一味方名究竟是則對治符於依言真如究竟符於離言真如也染淨無自相者以待淨立染待染立淨故云若法因待成是法還成待故本無自相也非色心智識等者即以攝盡世出世間一切相待諸法皆無也非有非無者恐聞此無便作無解落於斷見故雙非之是則空有不立藥病俱遣究竟之義於斯顯矣畢竟不可說相者有兩意一約時謂明色心等相非唯暫時不可說盡於未來畢竟不可說二約法非謂法體不可作色心等相說即一異凡聖因果生死涅槃等一切相畢竟不可說故前真如門云一切從本[A46]已來離言說離名字相等今則相盡歸如合於本體入真如門也而有言說者會伏疑也疑云聖者了知諸法離性不可說相云何乃有種種言說故此釋云假言巧引意不在言離念歸真如者意令離前邪執有無等念歸於真如故實智即本覺能入即始覺。
後分別法趣道相。
分別[1]法趣道相者謂一切諸佛所證之道一切菩薩發心修行趣向義故。
此釋立義分中所立乘義也一切諸佛下舉所趣之覺道一切菩薩下顯能趣之因行欲明菩薩發心趣向佛所證道種類不同故云分別發趣道相。
略說發心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信成就發心。
十信行滿入十住位中初發心住也。
二者解行發心。
十行位中能解法空順行十度行成純熟發回向心入十回向位也。
三者證發心。
初地[A49]已上乃至十地也前二是相似發心後一是真實發心。
信成就發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發心所謂依不定聚眾生。
分別三聚乃有多門今此文中直明菩薩十住[A50]已上決定不退名正定聚未入十信不信因果名邪定聚此二中間十信位人欲求大果而心未澤或進或退本業經中十信菩薩如空中毛名不定聚今依此人明其修行也。
先明不定行因。
有熏習善根力故信業果報能起十善厭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
此辨行因也謂有聞熏及本覺內熏之力并依前世諸善根力故能信業果報捨惡從善修福德分也厭生死求菩提成菩提分及解脫分善也此厭求但是事善未與理觀相應不名正行據此猶在信前且為十信作方便耳。
次明退不退。
得值諸佛親承供養修行信心。
此明修行緣也謂約此因緣修十種信心行十信心者謂信進念定惠施戒護捨願也。
此明可以不退。
經一萬劫信心成就故諸佛菩薩教令發心或以大悲故能自發心或因正法欲滅以護法因緣故能自發心。
正明信成就發心謂發十住初心也本業經云是信相菩薩十千劫行十戒法當出十信心入初住位。
如是信心成就得發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
謂住習種性位行順內熏之因故云正因又此位以去定當得果故云正因以更不退失故。
此正明不定可以退。
若有眾生善根微少久遠[A51]已來煩惱深厚雖值於佛亦得供養然起人天種子或起二乘種子設有求大乘者根則不定若進若退。
此內熏力微也善根微少下惑重也雖值於佛下德薄也人天者倒求二乘者異求進退者猶豫大乘。
或有供養諸佛未經一萬劫於中遇緣亦有發心所謂見佛色相而發其心或因供養眾僧而發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發心或學他發心。
此外緣力劣也未經一萬劫行時未滿也於中遇緣者遇緣不勝也以色見佛住相供僧隨劣教發心或學他跡此等並非菩薩悲智之心故欲退失。
如是等發心悉皆不定遇惡因緣或便退失墮二乘地。
此明退失也此中發心之言且是信位初心始發求道之意非是信滿入住猶在信位之初也。
復次信成就發心者發何等心略說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
謂向理之心無別岐路故即二行之本此中正念即真如三昧所以此通與二行為本者謂念真如具無滿功德一切眾生同有此性皆常作佛以知具德故能起自利行以知性同故能起利他行是行所依本也。
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
備具萬德歸向心源即自利行本。
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
廣拔物苦令得菩提即利他行本妙行雖廣三行統收故標云略說三也以此即是三聚戒故三德三身皆由此成故亦即是彼三廻向故謂初向實際次向菩提後向眾生皆應相配釋之。
問曰上說法界一相佛體無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復假求學諸善之行答曰譬如大摩尼寶體性明淨而有鑛穢之垢若人雖念寶性不以方便種種磨治終無得淨如是眾生真如之法體性空淨而有無量煩惱[1]垢染若人雖念真如不以方便種種熏修亦無得淨以垢無[2]量徧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為對治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歸順真如法故。
以諸善行外違妄染內順真如故。
略說方便有四種云何為四一者行根本方便謂觀一切法自性無生離於妄見不住生死觀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起於大悲修諸福德攝化眾生不住涅槃以隨順法性無住故。
此不住道也不住生死智也不住涅槃悲也智悲雙運自利利他下二三自利也四利他也。
下自利行。
二者能止方便謂慚愧悔過能止一切惡法不令增長以隨順法性離諸過故。
勤斷二惡止持門也。
三者發起善根增長方便謂勤供養禮拜三寶讚歎隨喜勸請諸佛以愛敬三寶淳厚心故信得增長乃能志求無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護故能消業障善根不退以隨順法性離癡障故。
勤修二善作持門也勤供養等約緣修行也此二自利行也。
下利他行。
四者大願平等方便所謂發願盡於未來化度一切眾生使無有餘皆令究竟無餘涅槃以隨順法性無斷絕故法性廣大徧一切眾生平等無二不念彼此究竟寂滅故。
此利他行也初二句釋長時心謂法性常住無始無終故今度生盡於未來無有疲厭而隨順也法性下二句釋廣大心謂法性徧滿平等無二故今化度無有揀釋平等濟拔而隨順也不念下二句釋第一心謂性本無彼此分別常寂靜故故今化令咸至寂滅究竟涅槃是順性也。
菩薩發是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身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眾生所謂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於涅槃。
此言發心利益也初顯勝德十解菩薩依比觀門見故云少分亦可依人空見八種利益者初發心住中能作此事。
然是菩薩未名法身以其過去無量世來有漏之業未能決斷隨其所生與微苦相應亦非業繫以有大願自在力故。
此明微過未名法身者異地上也以其下異所以亦非業繫者異凡夫也微苦者一者變易二者隨業有分叚苦以有大願故留煩惱不斷潤生受報以有大智故能自在隨意長短不為惑染非同凡夫為煩惱所使不能斷也。
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故。
此通權教也如本業經中說七住[A52]已前名為退分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其間值惡知識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趣中乃至廣說今釋此意是權語非實退但恐怖彼初入人令不慢故也。
又是菩薩一發心後遠離怯弱畢竟不畏墮二乘地若聞無量無邊阿僧祗劫勤苦難行乃得涅槃亦不怯弱以信知一切法從本[A53]已來自涅槃故。
此歎實行也信知等釋不怯所以也此即顯彼經是權非實故。
解行發心者當知轉勝。
此歎勝也前位信滿入解今此行滿入向更深發心故解即十住行即十行住行為能發十向為所發謂依此解行發廻向心故。
以是菩薩從初正信[A54]已來於第一阿僧祗劫將欲滿故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所修離相。
此勝相也深解現前解也下云知法性等所修離相行也下云隨順修行等謂一一離三輪等相也。
以知法性體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以知法性無染離五欲過故隨順修行尸波羅蜜以知法性無苦離瞋惱故隨順修行羼提波羅蜜以知法性無身心相離懈怠故隨順修行毗黎耶波羅蜜以知法性常定體無亂故隨順修行禪波羅蜜以知法性體明離無明故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
此別顯解行也十行[A55]已去菩薩得法空故能順法界修六度等行即發心所依之解行以垢障乖真故修離障之行以順如也。
證發心者從淨心地乃至菩薩究竟地證何境界所謂真如以依轉識說為境界而此證者無有境界唯真如智名為法身。
真如標地依也境界即是現識心依轉識相依起故然本智正證之時實無能所豈可得說以為境界今但約後得智中業識未盡故轉現猶存假就此識說正證中定有真如為所證境也以後得智反緣正證亦有現似境故說轉識現而實真證能所平等。
是菩薩於一念頃能至十方無餘世界供養諸佛請轉法輪唯為開導利益眾生不依文字。
此明勝用一攝法上首德也。
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故或說我於無量阿僧[1]祗當成佛道以為懈慢眾生故能示如是無數方便不可思議。
此隨根延促德也。
而實菩薩種性根等發心則等所證亦等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祗劫故。
此實行不殊德也此有四等一因等二行等三證等四時等。
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所行亦有差別。
此應機殊行德也劫梵語劫波此云時分阿僧祗此云無數無數之言不定久近如人經年不見便云無數時竟日不見亦云無數時修行時分竟亦同此始從凡夫發心修進至初地見道為一無數時從二地漸斷俱生二障至八地為二無數時從此至成佛為三無數時是則無數時是定有而延促不可定也攝論云處夢謂經年覺乃須臾頃故時雖無量攝在一剎那。
又是菩薩發心相者有三種心微細之相云何為三一者真心無分別故二者方便心自然徧行利益眾生故三者業識心微細起滅故。
此明發心相一即根本無分別智二即後得智三即智所依阿黎耶識也理實亦有轉現但今略舉根本細相此非發心之境但顯此菩薩二智起時有微細生滅之累不同佛地純淨之德是故合為發心相。
又是菩薩功德成滿於色究竟處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
此明成滿勝德也因位窮果位彰也故地論云一者現報利益受佛位故二者後報利益摩醯首羅智處生故色究竟處者色界之頂是色邊際故最高大身者色究竟天身量一萬六千由旬自在天王身量三萬二千踰繕那十地菩薩示為自在天王身量倍增故云最高大身色身之大莫過此天故。
謂以一念相應慧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
一念相應者謂一念始覺至心源時契於本覺一切種智者無明盡故顯照諸法亦可一念等皆無間道名一切種智是解脫道即顯上真心於此成也。
自然而有不思議業能現十方利益眾生。
上皆自利行滿此利他德也自然等者顯上方便心明不待功用也又亦可上智淨相此不思議業相皆是本覺隨染所成也。
問曰虛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眾生無邊故心行差別亦復無邊如是境界不可分齊難知難解若無明斷無有心想云何能了名一切種智。
設疑謂非直外境無邊分齊難知亦復內盡心想云何得了也下答意只由內盡妄想心故能知也。
答曰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於想念。
境雖無邊不出一心既證心源何不能了真心之境離於妄念故盡想念方始能知也。
以眾生妄見境界故心有分齊以妄起想念不稱法性故不[1]能了。
此舉非顯失也一妄見有限之境二釋成不見所由即明為妄見故有所不見。
諸佛如來離於見相無所不徧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無量方便隨諸眾生所應得解皆能開示種種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智。
此舉是彰德也無不徧者無妄見故無所不見心真實者佛心離妄體一心源無始覺之異故即諸法性者然此本覺在生滅門中為妄法之體故自體顯照者一切妄法並是本覺佛心之相相既現於自體之上有何難了而不知也故云自體照等故上文辨佛報化之用則在於眾生心中今辨眾生妄法則在於佛心之上良以心源無二故得然也華嚴云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有大智用者以同體智力起勝方便攝化有情。
又問曰若諸佛有自然業能現一切處利益眾生者一切眾生若見其身若覩神變若聞其說無不得利云何世間多不能見答曰諸佛如來法身平等徧一切處無有作意[1]故說自然但依眾生心現眾生心者猶如於鏡鏡若有垢色像不現如是眾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現故。
此除自然業用之疑也諸佛如來下謂法身普照徧眾生心中但有厭求機感即現麁細之用非由功用也眾生心下明無感佛之機非謂煩惱現行以善星等煩惱心中得見佛故法身不現者法身能現報化之用今據本而言故云法身不現。
前解釋分[A56]已竟。
後修行信心分。
[A57]已說解釋分次說修行信心分。
來意者以上來明其大乘今為正明信心故有此分來也。
是中依未入正定[2]聚眾生故說修行信心。
此就人標意不定聚人有二一者修信滿足為說發趣道相令入正定是前勝人也二者修信未滿是前劣人即此文所為以四信五行令其修行使信成滿信成滿[A58]已還依發趣入正定也。
何等信心云何修行略說信心有四種云何為四。
即四不壞信也。
一者信根本所謂樂念真如法故。
根本者真如之法諸佛所師眾行之源故樂念者非直就起信心亦乃樂念觀察。
二者信佛有無量功德常念親近供養恭敬發起善根願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諸波羅蜜故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樂親近諸菩薩眾求學如實行故。
三寶中各二一標所信之勝德二起勝因以願求問前說善根微少者亦遇佛見僧求法與此何別答前以未信真如故所見三寶皆不稱實由是遇緣却成退失今以先信真如故得所信三寶悉皆如實由是增進使信成滿也。
修行有五門能成此信。
有信無行則信不堅不堅之信遇緣便退故修五行以成四信之心令不退也又信是順義修而行之乃為真信。
云何為五一者施門二者戒門三者忍門四者進門五者止觀門。
止觀合修定慧雙運二門不二故唯五也。
菩薩利生三檀等施謂財施無畏施法施也。
云何修行戒門所謂不殺不盜不淫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遠離貪嫉欺詐謟曲瞋恚邪見若出家者為折伏煩惱故亦應遠離憒閙常處寂靜修習少欲知足頭陀等行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慚愧改悔不得輕於如來所制禁戒當護譏嫌不令眾生妄起過罪故。
不殺等者攝律儀戒遠離等者攝善法戒當護等者即攝眾生戒也機嫌者謂行非律儀及受畜非法之物招人譏謗即生他罪他罪所生本由於[A61]己故須護之護之即不謗不謗即自然發心發心即受化受化即成攝取義也。
云何修行忍門所謂應忍他人之惱心不懷報亦當忍於利[3]哀毀譽稱譏苦樂等法故。
應忍他等他不饒益忍也忍於利哀等安受苦忍也利哀八者謂財榮潤[A62]己損耗侵陵越過以毀越德而譽依實德讚依實過譏逼迫侵形心神適悅又謂之八風通為逆順二緣。
云何修行進門所謂於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堅強遠離怯弱當念過去久遠[A63]已來虛受一切身心大苦無有利益是故應勤修諸功德自利利他速離眾苦。
復次若人雖[1]修信心以從先世來多有重罪惡業障故為邪魔諸鬼之所惱亂或為世間事務種種牽纏或為病苦所惱有如是等眾多障礙是故應當勇猛精勤晝夜六時禮拜諸佛誠心懺悔勤請隨喜廻向菩提常不休廢得免諸障善根增長故。
此有二禮佛者總明除障方便如人負債依附於王則債主無如之何如是行人禮拜諸佛諸佛所護能脫諸障誠心下二別除四障一懺悔除惡業障二勸請除謗法障三隨喜除嫉妬他勝障四回向菩提除樂三有障不休廢者總結能治免諸障者總結所治由此四障能令行人不發諸行不趣菩提故四行治盡善根長也。
云何修行止觀門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
奢摩他此云止先由分別依諸外塵今以覺慧唯識道理破外塵相塵相既止無所分別故云止此是方便今奢摩他云止而云觀義者以由觀而止止亦觀也。
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毗鉢舍那觀義故。
毗鉢舍那此云觀依生滅門觀察法相故言分別如瑜伽論菩薩地云此中菩薩即於諸法無所分別當知名止若於諸法勝義理趣及諸無量安立理趣世俗妙慧當知名觀是知依真如門止諸境界無所分別即成根本無分別智依生滅門分別諸相觀諸理趣即成後得智然此二門唯是一心是故雙運方得名為正止觀今就方便存此方語約正止觀即存梵言也。
云何隨順以此二義漸漸修習不相捨離雙現前故。
隨相而論止名定觀名惠就實而論定通止觀慧亦如是梁攝論云十波羅蜜通有二體一不散亂為體謂止定二不顛倒為體謂觀慧也。
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
此下廣釋止觀也修心必欲具緣其緣有五一者間居靜處謂住山林及諸間靜等處二者持戒清淨謂離業障若不淨者必須懺悔三者衣貪具足四者得善知識五者息諸緣務今略舉其初也端坐調身也如天台止觀中說正意調心也末世行人正願者少邪求者多詐現寂靜威儀苟求名利心既不正得定無由離此邪求故云正意意欲令其觀心與理相應自度度他至無上道名正意也。
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
此離境也氣息即數息觀形即骨璅觀等色即青黃觀等空等五相皆是事定所緣之境見聞覺知是識一切處也通前為十一切處此皆離境也。
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2]想念念不生念念不滅。
此除心也謂除前諸境更有餘心皆亦遣也所遣既無能遣不立泯然寂靜方名止也問何故能所心想二並不存答云以法本無想欲順於法性故能所皆不存不生不滅轉釋成法性無想所以也良以想無自性窮之則空故無生滅自體可得此乃即生無生即滅無滅故也如陽燄水本自乾耳。
[3]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
亦不得等者謂不得先念外境後却以心除心也若心外有實境心緣此境時抑令不緣可得後以心除心今既心外無塵即所取無相故能取自然不生何勞後心方便除耶但以初習多馳故攝令住正何者正念外境唯心是為正念然妄境既無唯心亦寂。
若從坐起去來進上有所施作於一切時常念方便隨順觀察。
非直坐時常修此止餘威儀中一切時處常思方便順於法性不動道理。
久習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煩惱信心增長速成不退。
深伏煩惱者四住見修煩惱未能斷故故云伏然此亦有伏無明義故云深伏此當信位若更增進速入初住入住即不退。
唯除疑惑不信誹謗重罪業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此云有障不能入也一於理猶豫二闡提三外道四五逆四重五恃我慢自高六放逸不勤是六種障隨有一種即不能入。
復次依是三昧故則知法界一相謂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當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漸漸能生無量三昧。
文殊般若經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乃至廣說以此真如三昧能生此等無量三昧故名三昧本也。
上正修止觀。
下辨魔事。
或有眾生無善根力則為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若於坐中現形恐怖或現端正男女等相當念唯心境界則滅終不為惱。
此下辨魔事也魔謂天魔也此云障礙鬼堆惕鬼也神精魅也如是鬼神撓亂佛法令入邪道故名外道如是三種能變作三種五塵壞人善心三種者一示可畏之身怖之以失志二現可愛之形惑之以生染三現非違非順平等五塵動亂人心一切諸境尚唯自心何況坐中此等諸境是故觀察唯心魔境隨滅不能撓亂以此唯心非彼所知故此是通遣之法別遣者當誦大乘及諸神咒默念誦之。
此廣示魔事現形說法也。
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亦知未來之事得他心智辯才無礙。
得通起辯也。
能令眾生貪著世間名利之事又令使人數瞋數喜性無常準或多慈愛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卒起精進後[3]更休廢生於不信多疑多慮或捨本勝行更修雜業若著世事種種牽纏。
起惑造業也。
亦能使人得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復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於定中得自然香美飲食身心適悅不[4]饑不渴使人愛著。
據定得禪也。
[1]或令人食無分齊乍多乍少顏色變異。
食差顏變也問如現佛菩薩說甚深法或是宿世善根所發云何揀別定其邪正答此事實難所以然者若是魔所作謂是善相而心取著則墮邪網若實是善根所發之境謂為魔事心疑捨離則退失善根終無進趣是故邪正實難取別今且依古德相傅略以三法驗之一以定研磨二依本修治三智慧觀察如經言欲知真金三法試之謂燒打磨行人亦爾難可別識若欲別之亦須三試一則常與共事共事不知當與久處久處不知智慧觀察今借此意以驗邪正謂定中境相發時邪正難知者當深入定心於彼境中不取不捨但平等定住若是善根之所發者定力愈深善根彌發若是魔所為者不久自壞第二依本修治者且如本修不淨觀禪今則依本修不淨觀若如是修境界增明者則非偽也若以本修治漸漸滅者當知是邪也第三智慧觀察者觀所發相推驗根源不見生處深知空寂心不住著邪當自滅正當自現如燒真金益其光色若是偽金則自當焦壞此中真偽當知亦爾定譬於磨本治猶打智慧觀察類之以燒以此三驗邪正可得知[A64]已。
以是義故行者常應智慧觀察勿令此心墮於邪網。
依自隨分所有覺慧觀諸魔事察而治之若不觀察則墮邪道三種驗中此當第三智慧觀察。
當勤正念不取不著則能遠離是諸業障。
若取著者則背正入邪若不取著則因邪顯正不取著故無障不離如智度論云除諸法實相其餘一切皆是魔事偈云若分別境相即是魔羅網不動不分別是即為法印此之謂也當勤下總顯三中前之二法以此大乘止門唯修理定更無別趣故初定研磨并依本修治更無別法所以合說但依本止門故問此說魔事何故結業障耶答有二義一魔由行人業障所發指本言也二則若隨魔網便起貪欲造生死業故離魔即離業障也。
應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離見愛我慢之心貪著世間名利恭敬故。
我見我愛我慢之使常相應也貪著者內貪邪定外貪名利又但一切禪定不能減損煩惱者皆不可據。
真如三昧者不住見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無懈慢所有煩惱漸漸微薄。
謂在定時而不味著不住見以忘心故不住得以忘境故無懈慢者出定亦無恃定之慢煩惱薄者貪瞋癡漸薄即正定之相也。
若諸凡夫不習此三昧法得入如來種性無有是處。
謂修大乘菩薩行者要依此真如三昧方入種性不退位中種性約位在十住以去不退位中。
以修世間諸禪三昧多起味著依於我見繫屬[2]三界與外道共若離善知識所護則起外道見故。
諸禪謂四禪四空定等世間諸定及不淨安般等但取境相定皆名世間定也以味著定境故不離於我故云與外道共共者同得此事定故。
復次精勤專心修學此三昧者現世當得十種利益。
此示益勤也後益無量現世利益略陳十種。
云何為十一者常為十方諸佛菩薩之所護念。
以真如三昧契佛菩薩心故法應護念。
二者不為諸魔惡鬼所能恐怖三者不為九十五種外道鬼神之所惑亂。
此離外惡緣也天魔現形外道邪惑今皆離之。
四者遠離誹謗甚深之法重罪業障漸漸微薄五者滅一切疑諸惡覺觀。
此離內惑業也新業不起舊業漸輕。
六者於諸如來境界信得增長七者遠離憂悔於生死中勇猛不怯八者其心柔和捨於驕慢不為他人所惱九者雖未得定於一切時一切境界處則能減損煩惱不樂世間十者若得三昧不為外緣一切音聲之所驚動。
一於理增信二處染不怯三不為緣壞四無世滋味五得深禪定外緣即通舉六塵音聲即別指耳所對也於六塵中唯舉聲塵者阿含說此以為禪刺楞嚴大定依耳根而入今此禪定由音聲而壞足見耳根最利也。
前修止門。
後修觀門。
復次若人唯修於止則心沈沒或起懈怠不樂眾善遠離大悲是故修觀。
心沈沒者以真如無相向即心絕分別不起故云沈沒此如二乘取空為證也由沈寂故遂成二失懈怠不樂眾善失自利也下法相觀以治之精進觀以成之遠離大悲失利他也下大悲觀以治之大願觀以成之。
修習觀者當觀一切世間有為之法無得久停須臾變壞。
觀行有四初法相二大悲三大願四精進此初中無常觀也。
一切心行念念生滅以是故苦。
此苦觀也。
應觀過去所念諸法恍惚如夢應觀現在所念諸法猶如電光應觀未來所念諸法猶如於雲歘爾而起。
此無我觀也過去無體難追現在剎那不住未來本無積聚但緣集歘有不從十方來。
應觀世間一切有身悉皆不淨種種穢污無一可樂。
此不淨觀上來四觀除於常等四倒配釋可知上法相觀。
如是當念一切眾生從無始時來皆因無明所熏習故令心生滅[A65]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現在即有無量逼迫未來所苦亦無分齊難捨難離而不覺知眾生如是甚為可愍。
此大悲觀也不覺知者無心厭背故使苦無限也甚為可愍故深發悲心。
作是思惟即應勇猛立大誓願願令我心離分別故徧於十方修行一切諸善功德盡其未來以無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惱眾生令得涅槃第一義樂。
此大願觀也思惟言誓者因悲立願心離分別願體也盡其未來長時心也救拔一切廣大心也得涅槃樂第一心也。
以起如是願故於一切時一切處所有眾善隨[A66]己堪能不捨修學心無懈怠。
此精進觀也。
此止觀俱也上來始習未淳故止觀別修今定慧終成故能雙運。
下別明俱相。
所謂雖念諸法自性不生而復即念因緣和合善惡之業苦樂等報不失不壞。
此約法明俱相即止之觀也所謂下約非有義以明止而復下約非無義以明觀此二不二故云即也此順不動真際而建立諸法良以非有即是非無故能不捨止而修觀。
雖念因緣善惡業報而亦即念性不可得。
此即觀之止也此順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相良以非無即是非有故能不捨觀而修止此說時有前後然在行心鎔融不二不二之性即是實性理味在此宜可思之此中不唯止觀不二抑亦心境一如謂以無緣智緣無相境以無相境相無緣智境智一如如水與氷唯一實相更無別法故名圓頓止觀真如三昧。
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捨二乘怯弱之見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陿劣心過遠離凡夫不修善根。
此對障明俱也修止治於二過謂正治凡夫人法二執貪樂世間兼治二乘執五陰法見苦生怖以止門無生除此等執觀亦治二過謂正治二乘狹劣之心令普觀眾生起於大悲兼治凡夫懈怠之心令觀無常策修善行。
以是義故是止[1]觀門共相助成不相捨離若止觀不具則無能入菩提之道。
此結前義也如凡夫人非不樂世間無以勤修善行約二乘人非不怖生死無以起於大悲是二行不相離也故止觀相須如鳥兩翼如車兩輪缺一不可。
復次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於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廻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
此防退方便也其心怯弱下先標行劣以內心既劣外缺勝緣信心難成故欲退也當知如來下明方便攝護標聖善巧專意下釋顯巧相但往生之人約有三位一如蓮華未開信行未滿未名不退但以處無退緣故名不退二信位滿足以去華開見佛入十住位得少分見法身住正定位也三者三賢位滿入初地以去證徧滿法身主無邊佛土如偏記龍樹菩薩等住初地生淨土等也此中畢竟等是後二位。
[A67]已前說修行信心分竟。
下勸修理益分。
此結前生後也。
若有眾生欲於如來甚[2]世境界得生正信遠離誹謗入大乘道當持此論思量修習究竟能至無上之道。
此下明信謗損益也持即聞慧思量思慧也修習修慧也。
若人聞是法[A70]已不生怯弱當知此人定紹佛種必為諸佛之所授記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於一食頃正思此法過前功德不可為喻復次若人受持此論觀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無量無邊不可得說假令十方一切諸佛各於無量無邊阿僧祗劫歎其功德亦不能盡何以故謂法性功德無有盡故此人功德亦復如是無有邊際。
別顯三慧益相。
其有眾生於此論中毀謗不信所獲罪報經無量劫受大苦惱是故眾生但應仰信不應毀謗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斷絕一切三寶之種以一切如來皆依此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薩因之修行[3]得入佛智故。
此明謗毀罪深也受大苦惱下一謗成罪重也不應毀謗下誡勸止謗也斷絕三寶下釋罪重意一切如來下轉釋斷三寶之義於中二句一約果人依之得涅槃二約因人依之得菩提菩提涅槃即是法寶佛僧可知也。
當知過去菩薩[A71]已依此法得成淨信現在菩薩今依此法得成淨信未來菩薩當依此法得成淨信是故眾生應勤修學。
此結勸修學也三世菩薩同行此法更無異路故勸修學。
諸佛甚深廣大義我今隨順總持說廻此功德如法性普利一切眾生界。
此總結廻向也初句結義次句結文後二句廻向利益也甚深廣大明體相用三大義也甚深是體大謂實相真法非因位能窮唯佛究盡故大論云智度大海唯佛窮底又法華云深固幽遠無人能到此約過去無始未來無終不生不滅故云深也甚廣是用大謂無盡之用一一同於覺性楞嚴云我以不生不滅合如來藏而如來藏本妙圓心周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徧能含受十方國土坐微塵裏轉大法輪等故云廣也甚大是相大相謂義相即前所辨大智慧光明義徧照法界義等過於恒沙無漏性德與真如體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非深非廣能深能廣故受大名。
大乘起信論疏略卷下終
吳興居士董福覺施貲刻此大乘起信論疏略 計字三萬九千零七十個該銀二十兩零三銖三分。
宛陵釋如圭對上元陶邦本書句容潘繼德刻
萬曆丁巳歲夏 徑山化城寺識
時寬文七(丁未)年正月吉日
二条通玉屋町書房上村二郎右衛門(梓行)
[1]起信論疏略(四卷)
卍云此書草稿故不收于此。
校注
[0461001] 依ノ字ナシ。[○@大]44.267下。[○@編] [0461002] 地盡ハ盡地ニツクル。[○@大]44.267下。[○@編] [0461003] (拝ハ并カ。[○@編]) [0463001] 而ハ者則ニツクル。[○@大]44.270上。[○@編] [0464001] 心即ノ間ニ以有妄心ノ四字アリ。[○@大]44.270中。[○@編] [0466001] 熟則ノ間ニ故ノ字アリ。[○@大]44.272中。[○@編] [0466002] (拝ハ并カ。[○@編]) [0467001] 恒常ハ常恒ニツクル。[○@大]44.272下。[○@編] [0467002] 佛智ノ間ニ自體相應得自在業與諸佛ノ十一字アリ。[○@大]44.273上。[○@編] [0467003] 差別ノ二字ナシ。[○@大]44.273中。[○@編] [0467004] 減【CB】,滅【卍續】,滅ハ減ニツクル。[○@大]44.273中。[○@編] [0470001] 無去無來ハ無來無去ニツクル。[○@大]44.275下。[○@編] [0471001] 空本來ハ空從本已來ニツクル。[○@大]44.277上。[○@編] [0472001] 者無ノ間ニ則ノ字アリ。[○@大]44.277中。[○@編] [0472002] 即外ノ間ニ是ノ字アリ。[○@大]44.277下。[○@編] [0472003] 槃ノ下,故ノ字アリ。[○@大]44.277下。[○@編] [0473001] 法ハ發ニツクル。[○@大]44.278上。[○@編] [0474001] 垢染ハ染垢ニツクル。[○@大]44.279上。[○@編] [0474002] 量徧ノ間ニ無邊ノ二字アリ。[○@大]44.279上。[○@編] [0475001] 祗當ノ間ニ劫ノ字アリ。[○@大]44.280下。[○@編] [0476001] 能了ノ間ニ決ノ字アリ。[○@大]44.281中。[○@編] [0477001] 故說ノ間ニ而ノ字アリ。[○@大]44.281中。[○@編] [0477002] 聚ノ字ナシ。[○@大]44.281下。[○@編] [0477003] 哀ハ衰ニツクル。[○@大]44.282中。[○@編] [0478001] 修信ノ間ニ行ノ字アリ。[○@大]44.282中。[○@編] [0478002] 想ハ相ニツクル。[○@大]44.283中。[○@編] [0478003] 亦不ノ間ニ常ノ字アリ。[○@大]44.283下。[○@編] [0479001] 若ハ或ニツクル。[○@大]44.284中。[○@編] [0479002] 也ノ字ナシ。[○@大]44.284中。[○@編] [0479003] 更ハ便ニツクル。[○@大]44.284下。[○@編] [0479004] 饑ハ飢ニツクル。[○@大]44.284下。[○@編] [0480001] 或令ノ間ニ亦ノ字アリ。[○@大]44.284下。[○@編] [0480002] 三ハ二ニツクル。[○@大]44.285中。[○@編] [0481001] 起ハ坐ニツクル。[○@大]44.286上。[○@編] [0481002] 臥皆ノ間ニ若起ノ二字アリ。[○@大]44.286上。[○@編] [0482001] 觀門ノ間ニ二ノ字アリ。[○@大]44.286中。[○@編] [0482002] 世ハ深ニツクル。[○@大]44.286下。[○@編] [0482003] 得ノ字ナシ。[○@大]44.287上。[○@編] [0484001] 旧版ハ起信論疏略ヲ略シテ省ク。今之ヲ出スコト前ノ如シ。[○@編]【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45 冊 No. 765 大乘起信論疏略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6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上釋生滅因緣[A1]已竟。
下重顯所依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