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疏記會本卷五
復次真如自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畢竟常恒。從本[A1]已來。性自滿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徧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淨心義故。常樂我淨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具足如是過於恒沙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問曰。上說真如其體平等。離一切相。云何復說體有如是種種功德。答曰。雖實有此諸功德義。而無差別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此義云何。以無分別。離分別相。是故無二。復以何義得說差別。以依業識生滅相示。此云何示。以一切法本來唯心。實無於念。而有妄心。不覺起念。見諸境界。故說無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義故。若心起見。則有不見之相。心性離見。即是徧照法界義故。若心有動。非真識知。無有自性。非常非樂非我非淨。熱惱衰變則不自在。乃至具有過恒沙等妄染之義。對此義故。心性無動。則有過恒沙等諸淨功德相義示現。若心有起。更見前法可念者。則有所少。如是淨法無量功德。即是一心。更無所念。是故滿足。名為法身如來之藏。
初中言自體相者。總牒體大相大之義也。次言一切凡夫乃至諸佛無有增減畢竟常住者。是釋體大。上立義中言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次言從本以來性自滿足以下。釋相大義。上言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漏性功德故。文中有二。一者直明性功德相。二者往復重顯所以。問意可知。答中有二。總答。別顯。別顯之中。先明差別之無二義。後顯無二之差別義。此中亦二。略標。廣釋。略標中言。以依業識生滅相示者。生滅相內有諸過患。但舉其本。故名業識。對此諸患。說諸功德也。此云何示以下。別對眾過以顯德義。文相可知。
△以下第二別釋用大之義。於中有二。總明。別釋。
復次真如用者。所謂諸佛如來。本在因地。發大慈悲。修諸波羅蜜。攝化眾生。立大誓願。盡欲度脫等眾生界。亦不限劫數。盡於未來。以取一切眾生如[A2]己身故。而亦不取眾生相。此以何義。謂如實知一切眾生及與[A3]己身。真如平等無別異故。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滅無明。見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種種之用。即與真如等徧一切處。又亦無有用相可得。何以故。謂諸佛如來。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境界。離於施作。[A4]但隨眾生見聞得益。故說為用。
初中亦二。一者對果舉因。二牒因顯果。初舉因中亦有三句。先行。次願。後明方便。初言諸佛本在因地乃至攝化眾生者。舉本行也。次言立大誓願乃至盡於未來者。舉本願也。次言以取眾生乃至真如平等者。是舉智悲大方便也。以有以下。第二顯果。於中亦三。初言以有如是大方便智者。牒前因也。次言除滅無明見本法身者。自利果也。自然以下。正顯用相。此中三句。初言不思議業種種之用者。明用甚深也。次言則與真如等徧一切處者。顯用廣大也。又亦以下。明用無相而隨緣用。如攝論言譬如摩尼天鼓無思成自事。此之謂也。總明用竟。
此用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依分別事識。凡夫二乘心所見者。名為應身。以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來。取色分齊。不能盡知故。二者依於業識。謂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為報身。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住依果亦有無量。種種莊嚴。隨所示現。即無有邊。不可窮盡。離分齊相。隨其所應。常能住持。不毀不失。如是功德。皆因諸波羅密等無漏行熏。及不思議熏之所成就。具足無量樂相。故說為報身。又為凡夫所見者。是其麤色。隨於六道各見不同。種種異類。非受樂相。故說為應身。復次初發意菩薩等所見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見。知彼色相莊嚴等事。無來無去。離於分齊。唯依心現。不離真如。然此菩薩猶自分別。以未入法身位故。若得淨心。所見微妙。其用轉勝。乃至菩薩地盡。見之究竟。若離業識。則無見相。以諸佛法身。無有彼此色相迭相見故。問曰。若諸佛法身離於色相者。云何能現色相。答曰。即此法身是色體故。能現於色。所謂從本[A5]已來。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體無形。說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說名法身徧一切處。所現之色無有分齊。隨心能示十方世界。無量菩薩。無量報身。無量莊嚴。各各差別。皆無分齊。而不相妨。此非心識分別能知。以真如自在用義故。
第二別釋。於中有三。總標。別解。往復除疑。別解中亦有二。一者直顯別用。二者重牒分別。初中亦二。先明應身。後顯報身。初中言依分別事識者。凡夫二乘未知唯識。計有外塵。即是分別事識之義。今見佛身。亦計心外。順意識義。故說依分別事識見。此人不知依自轉識能現色相。故言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來。然其所見有分齊色。即無有邊離分齊相。彼人唯取有分齊義。未解分齊則無有邊。故言取色分齊不能盡知故也。報身中言依於業識者。十解以上菩薩。能解唯心。無外塵義。順業識義以見佛身。故言依於業識見也。然此菩薩知其分齊即無分齊。故言隨所示現即無有邊乃至不毀不失也。此無障礙不思議事。皆由六度深行之熏。及與真如不思議熏之所成就。依是義故名為報身。故言乃至具足無量樂相故說為報也。然此二身。經論異說。同性經說。穢土成佛。名為化身。淨土成道。名為報身。金鼓經說。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等相。名為應身。隨六道相所現之身。名為化身。依攝論說。地前所見。名變化身。地上所見。名受用身。今此論中。凡夫二乘所見六道差別之相。名為應身。十解[A6]已上菩薩所見離分齊色。名為報身。所以如是有不同者。法門無量。非唯一途。故隨所施設。皆有道理。故攝論中為說在前散心所見有分齊相。故屬化身。今此論中明此菩薩三昧所見離分齊相。故屬報身。由是道理。故不相違也。又凡夫所見以下。第二重牒分別。先明應身。文相可知。復次以下。顯報身相。於中有二。先明地前所見。後顯地上所見。初中言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見者。如十解中。依人空門。見真如理。是相似解。故名少分也。若得淨心以下。顯地上所見。若離業識則無見相者。要依業識。乃有轉相及與現相。故離業識。即無見相也。問曰以下。往復除疑。文相可見。
顯示正義之內大分有二。第一正釋所立法義竟在於前。
復次顯示從生滅門即入真如門。所謂推求五陰。色之與心。六塵境界。畢竟無念。以心無形相。十方求之終不可得。如人迷故。謂東為西。方實不轉。眾生亦爾。無明迷故。謂心為念。心實不動。若能觀察知心無念。即得隨順入真如門故。
第二開示從筌入旨之門。於中有三。總標。別釋。第三總結。總標中推求五陰色之與心者。色陰名色。餘四名心也。別釋之中。先釋色觀。摧折諸色乃至極微。永不可得。離心之外無可念相。故言六塵畢竟無念。非直心外無別色塵。於心求色亦不可得。故言心無形相十方求之終不可得也。如人以下。次觀心法。先喻。後合。合中言心實不動者。推求動念[A7]已滅未生。中無所住。無所住故。即無有起。故知心性實不動也。若能以下。第三總結。即得隨順者。是方便觀。入真如門者。是正觀也。
△第二對治邪執。文亦有四。一者總標舉數。二者依數列名。三者依名辨相。四者總顯究竟離執。
對治邪執者。一切邪執。皆依我見。若離於我。則無邪執。是我見有二種。
初總標舉數。
云何為二。一者人我見。二者法我見。
第二列名中言人我見者。計有總相宰主之者。名人我執。法我見者。計一切法各有體性。故名法執法執即是二乘所起。此中人執。唯取佛法之內初學大乘人之所起也。
人我見者。依諸凡夫說有五種。云何為五。一者聞脩多羅說。如來法身。畢竟寂寞。猶如虗空。以不知為破著故。即謂虗空是如來性。云何對治。明虗空相是其妄法。體無不實。以對色故有。是可見相。令心生滅。以一切色法。本來是心。實無外色。若無外色者。則無虗空之相。所謂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若心離於妄動。則一切境界滅。唯一真心無所不徧。此謂如來廣大性智究竟之義。非如虗空相故。二者聞脩多羅說。世間諸法畢竟體空。乃至涅槃真如之法亦畢竟空。從本[A8]已來自空。離一切相。以不知為破著故。即謂真如涅槃之性唯是其空。云何對治。明真如法身自體不空。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聞脩多羅說。如來之藏無有增減。體備一切功德之法。以不解故。即謂如來之藏有色心法自相差別。云何對治。以唯依真如義說故。因生滅染義示現說差別故。四者聞脩多羅說。一切世間生死染法。皆依如來藏而有。一切諸法不離真如。以不解故。謂如來藏自體具有一切世間生死等法。云何對治。以如來藏從本[A9]已來。唯有過恒沙等諸淨功德。不離不斷。不異真如義故。以過恒沙等煩惱染法。唯是妄有。性自本無。從無始世來未曾與如來藏相應故。若如來藏體有妄法。而使證會永息妄者。則無是處故。五者聞脩多羅說。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得涅槃。以不解故。謂眾生有始。以見始故。復謂如來所得涅槃有其終盡。還作眾生。云何對治。以如來藏無前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若說三界外更有眾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經說。又如來藏無有後際。諸佛所得涅槃與之相應。則無後際故。
第三辨相中。先明人我見。於中有二。總標。別釋。別釋之中。別顯五種。各有三句。初出起見之由。次明執相。後顯對治。初執中言即謂虗空是如來性者。計如來性同虗空相也。第二中言乃至涅槃真如之法亦畢竟空者。如大品經云。乃至涅槃如幻如夢。若當有法勝涅槃者。我說亦復如幻如夢故。第三中言因生滅染義示現者。如上文言。以依業識生滅相示。乃至廣說故。第四中言不離不斷等者。如不增不減疏中廣說也。第五中言若說三界外更有眾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經說者。如仁王經之所說故。上來五執。皆依法身如來藏等總相之主而起執故。通名人執也。
法我見者。依二乘鈍根故。如來但為說人無我。以說不究竟。見有五陰生滅之法。怖畏生死。妄取涅槃。云何對治。以五陰法自性不生。則無有滅。本來涅槃故。
法我見中。亦有三句。初明起見之由。見有以下。次顯執相。云何以下。顯其對治。文相可知。
復次究竟離妄執者。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是故一切法從本[A10]已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而有言說者。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
第四究竟離執之義。於中有二。先明諸法離言道理。後顯假說言教之意。文相可見。
△第三發趣分中有二。一者總標大意。二者別開分別。
分別發趣道相者。謂一切諸佛所證之道。一切菩薩發心修行趣向義故。
初中言一切諸佛所證之道者。是舉所趣之道。一切菩薩以下。顯其能趣之行。欲明菩薩發心趣向佛所證道。故言分別發趣道相也。
△以下第二別開分別。於中有三。一者舉數開章。二者依數列名。三者依名辨相。
略說發心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信成就發心。二者解行發心。三者證發心。
初文可知。第二中言信成就發心者。位在十住。兼取十信。十信位中修習信心。信心成就。發決定心。即入十住。故名信成就發心也。解行發心者。在十迴向。兼取十行。十行位中。能解法空。隨順法界。修六度行。六度行純熟。發迴向心。入向位故。言解行發心也。證發心者。位在初地以上。乃至十地。依前二重相似發心。證得法身發真心也。
△第三辨相。文中有三。如前次第說三心故。
△初發心內。亦有其三。一明信成就之行。二顯行成發心之相。三歎發心所得功德。
信成就發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發心。所謂依不定聚眾生。有熏習善根力故。信業果報。能起十善。厭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得值諸佛。親承供養。修行信心。經一萬劫。信心成就故。諸佛菩薩教令發心。或以大悲故。能自發心。或因正法欲滅。以護法因緣。能自發心。如是信心成就得發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若有眾生善根微少。久遠[A11]已來煩惱深厚。雖值於佛亦得供養。然起人天種子。或起二乘種子。設有求大乘者。根則不定。若進若退。或有供養諸佛未經一萬劫。於中遇緣亦有發心。所謂見佛色相而發其心。或因供養眾僧而發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發心。或學他發心。如是等發心。悉皆不定。遇惡因緣。或便退失墮二乘地。
初中亦二。先問。後答。問中言依何等人者。是問能修之人。修何等行者。問其所修之行。得信成就堪能發心者。對發心果。問其行成也。答中有二。一者正答所問。二者舉劣顯勝。正答之內。對前三問。初言依不定聚眾生者。是答初問。顯能修人。分別三聚。乃有多門。今此文中。直明菩薩十解以上。決定不退。名正定聚。未入十信。不信因果。名邪定聚。此二中間。趣道之人。發心欲求無上菩提。而心未決或進或退。是謂十信。名不定聚。今依此人明所修行也。有熏習以下。次答第二問。明不定人所修之行。言有熏習善根力者。依如來藏內熏習力。復依前世修善根力。故今得修信心等行也。言信業果報能起十善者。起福分善也。厭生死苦求無上道者。發道分心也。得值諸佛修行信心者。正明所修道分善根。所謂修行十種信心。其相具如一道章說也。逕一萬劫以下。答第三問。明其信心成就之相。於中有二。一者舉時。以明信成發心之緣。二者約聚。顯其發心所住之位。初中言至一萬劫信心成就者。謂於十信逕十千劫。信心成就。即入十住如本業經云。是信想菩薩。於十千劫行十戒法。當入十住心。入初住位。解云。此中所入初住位者。謂十住初發心住位。此位方得不退信心。是故亦名信入十心。非謂十解以前十信。何以得知而其然者。如仁王經云。習種姓有十心。[A12]已超二乘一切善地。此習忍[A13]已前行十善菩薩。有退有進。猶如輕毛隨風東西。雖以十千劫行十正道。發菩提心。乃當入習忍位。以是文證。故得知也。經言十千。即此一萬也。言佛菩薩教令發心等者。發心之緣。乃有眾多。今略出其三種勝緣也。如是以下。顯其發心所住之位。言信心成就乃至入正定聚者。即入十解初發心住。以之故言畢竟不退也。即時正在習種性位。故言名住如來種中也。其所修行隨順佛性。是故亦言正因相應。上來正答前三問竟。若有以下。舉劣顯勝。十信位內。有勝有劣。勝者如前進入十住。劣者如此退墮二乘地。如攝大乘論云。諸菩薩在十信位中。修大乘未堅固。多厭怖生死。慈悲眾生心猶劣薄。喜欲捨大乘本願。修小乘道。故言欲修行小乘。大意如是。文相可知。上來明信成之行。
復次信成就發心者。發何等心。略說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問曰。上說法界一相。佛體無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復假求學諸善之行。答曰。譬如大摩尼寶。體性明淨。而有鑛穢之垢。若人雖念寶性。不以方便種種磨治。終無得淨。如是眾生真如之法體性空淨。而有無量煩惱染垢。若人雖念真如。不以方便種種熏修。亦無得淨。以垢無量徧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為對治。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歸順真如法故。略說方便有四種。云何為四。一者行根本方便。謂觀一切法自性無生。離於妄見。不住生死。觀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起於大悲。修諸福德。攝化眾生。不住涅槃。以隨順法性無住故。二者能止方便。謂慚愧悔過。能止一切惡法不令增長。以隨順法性離諸過故。三者發起善根增長方便。謂勤供養禮拜三寶。讚歎隨喜。勸請諸佛。以愛敬三寶淳厚心故。信得增長。乃能志求無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護故。能消業障。善根不退。以隨順法性離癡障故。四者大願平等方便。所謂發願盡於未來。化度一切眾生使無有餘。皆令究竟無餘涅槃。以隨順法性無斷絕故。法性廣大。徧一切眾生。平等無二。不念彼此。究竟寂滅故。
第二顯發心之相。於中有二。一者直明。二者往復除疑。初中言直心者。是不曲義。若念真如。則心平等。更無別𭭛。何有迴曲。故言正念真如法故。即是二行之根本也。言深心者。是窮原義。若一善不備。無由歸原。歸原之成。必具萬行。故言樂集一切諸善行故。即是自利行之本也。大悲心者。是普濟義。故言欲拔眾生苦故。即利他行之本也。發此三心。無惡不離。無善不修。無一眾生所不度者。是名無上菩提心也。問曰以下。往復除疑。問意可見。答中有二。直答。重顯。初直答中。有喻。有合。略說以下。重顯可知。
菩薩發是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身。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眾生。所謂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於涅槃。然是菩薩未名法身。以其過去無量世來有漏之業未能決斷。隨其所生與微苦相應。亦非業繫。以有大願自在力故。如脩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故。又是菩薩一發心後。遠離怯弱。畢竟不畏墮二乘地。若聞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勤苦難行乃得涅槃。亦不怯弱。以信知一切法從本[A14]已來自涅槃故。
第三顯其發心功德。於中有四。初顯勝德。次明微過。三通權教。四歎實行。初中二句。則得少分見法身者。是明自利功德。十解菩薩。依人空門見於法界。是相似見。故言少分也。隨其願力以下。顯利他德。能現八種利益眾生者。如華嚴經歎十住初發心住云。此發心菩薩。得如來一身無量身。悉於一切世間示現成佛故。然是以下。顯其微過。如脩多羅以下。第三會通權教。如本業經云。七住以前為退分。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間值惡知識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乃至廣說。今釋此意但是權語。非實退也。又是菩薩以下。第四歎其實行。永無怯弱。即成彼經是權非實也。
解行發心者。當知轉勝。以是菩薩從初正信[A15]已來。於第一阿僧祇劫將欲滿故。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所修離相。以知法性體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密。以知法性無染。離五欲過故。隨順修行尸波羅密。以知法性無苦。離瞋惱故。隨順修行羼提波羅密。以知法性無身心相。離懈怠故。隨順修行毗棃耶波羅密。以知法性常定。體無亂故。隨順修行禪波羅密。以知法性體明。離無明故。隨順修行般若波羅密。
第二解行發心中。言第一阿僧祇將欲滿故於真如法深解現前者。十迴向位。得平等空。故於真如深解現前也。地前一阿僧祇欲滿故也。是舉解行所得發心。次言以知法性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等行者。十行位中得法空故。能順法界修六度行。是顯發心所依解行也。
△證發心中。在文有二。一者通約諸地明證發心。二者別就十地顯成滿德。
證發心者。從淨心地。乃至菩薩究竟地。證何境界。所謂真如。以依轉識說為境界。而此證者無有境界。唯真如智。名為法身。是菩薩於一念頃。能至十方無餘世界。供養諸佛。請轉法輪。唯為開導利益眾生。不依文字。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故。或說我於無量阿僧祇劫當成佛道。以為懈慢眾生故。能示如是無數方便。不可思議。而實菩薩種性根等。發心則等。所證亦等。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所行亦有差別。又是菩薩發心相者。有三種心微細之相。云何為三。一者真心。無分別故。二者方便心。自然徧行利益眾生故。三者業識心。微細起滅故。
初中有四。一標位地。二明證義。是菩薩以下。第三歎德。發心相以下。第四顯相。第二中言以依轉識說為境界者。轉識之相。是能見用。對此能見說為境界。以此諸地所起證智。要依轉識而證真如。故對所依假說境界。直就證智。即無能所。故言證者無境界也。第四中言真心者。謂無分別智。方便心者。是後得智。業識心者。二智所依阿棃耶識。就實而言。亦有轉識及與現識。但今略舉根本細相。然此業識非發心德。但為欲顯二智起時。有是微細起滅之累。不同佛地純淨之德。所以合說為發心相耳。
△以下第二別顯成滿功德。於中有二。一者直顯勝德。二者往復除疑。
又是菩薩功德成滿。於色究竟處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謂以一念相應慧。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自然而有不思議業。能現十方利益眾生。
初中言功德成滿者。謂第十地因行成滿也。色究竟處示高大身。乃至名一切種智等者。若依十王果報別門。十地菩薩第四禪王。在於色究竟天成道。則是報佛他受用身。如十地經攝報果中云。九地菩薩作大梵王。主二千世界。十地菩薩作魔醯首羅天王。主三千世界。楞伽經言。譬如阿棃耶識。頓分別自心現身器世界等。報佛如來亦復如是。一時成就諸眾生界。置究竟天淨妙宮殿修行清淨之處。又下頌言。欲界及無色。佛不彼成佛。色界中上天。離欲中得道。
(別記)今釋此經意云。若論實受用身之義。徧於法界無處不在。而言唯在彼天之身而成佛者。為菩薩所現色相化受用身。非實報身唯在彼天。為顯此義。故言界也(別記止此)。
梵網經云。爾時釋迦牟尼佛。在第四禪魔醯首羅天王宮。與無量大梵天王不可說不可說菩薩眾。說蓮華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說心地法門品。是時釋迦身放慧光。從此天王宮乃至蓮華臺藏世界。是時釋迦牟尼佛。即擎接此世界大眾。至蓮華臺藏世界百萬億紫金光明宮中。盧舍那佛坐百萬蓮華赫赫光明座上。時釋迦佛及諸人眾一時禮敬盧舍那佛。爾時盧舍那佛即大歡喜。是諸佛子諦聽。善思修行。我[A16]已百萬阿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為因。初捨凡夫。成等正覺。為盧舍那。住蓮華藏世界海。其臺周徧有千葉。一葉一世界。為千世界。我化作為千釋迦。據千世界。復就千葉世界。復有百億四天下。百億菩薩釋迦。坐百億菩提樹下。如是千葉上佛。是吾化身。千百億釋迦。是千釋迦化身。吾為本源。名為盧舍那。偈言。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臺。乃至廣說。此等諸文。準釋可知。
問曰。虗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眾生無邊故。心行差別亦復無邊。如是境界。不可分齊。難知難解。若無明斷無有心想。云何能了名一切種智。答曰。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於想念。以眾生妄見境界。故心有分齊。以妄起想念。不稱法性。故不能決了。諸佛如來離於見想。無所不徧。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無量方便。隨諸眾生所應得解。皆能開示種種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智。又問曰。若諸佛有自然業能現一切處利益眾生者。一切眾生。若見其身。若覩神變。若聞其說。無不得利。云何世間多不能見。答曰。諸佛如來法身平等。徧一切處。無有作意故。而說自然。但依眾生心現。眾生心者。猶如於鏡。鏡若有垢。色像不現。如是眾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現故。
第二遣疑。二番問答。即遣二疑。初答中有三。先立道理。次舉非。後顯是。初中言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於想念者。是立道理。謂一切境界。雖非有邊。而非無邊。不出一心故。以非無邊故。可得盡了。而非有邊故。非思量境。以之故言離想念也。第二舉非中。言以眾生妄見境界故心有分齊等者。明有所見故有所不見也。第三顯是中。言離於見想無所不徧者。明無所見故無所不見也。言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者。佛心離想。體一心原。離妄想故。名心真實。體一心故。為諸法性。是則佛心為諸妄法之體。一切妄法皆是佛心之相。相現於自體。自體照其相。如是了知。有何為難。故言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是謂無所見故無所不見之由也。次遣第二疑。答中言鏡若有垢色像不現。如是眾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現者。法身如本質。化身似影像。今據能現之本質。故言法身不現。如攝大乘顯現甚深中言。由失故尊不現。如月相於破器。釋曰。諸佛於世間不顯現。而世間說諸佛身常住云何不顯現。譬如於破器中水不得住。水不住故。於破器中實有月不得顯現。如是諸眾生。無奢摩他輭滑相續。但有過失相續。於彼實有諸佛亦不顯現。水譬奢摩他輭滑性故。此二論文。同說佛現及不現義。然其所喻少有不同。今此論中以鏡為喻有垢不現者。約機而說。見佛機熟。說為無垢。有障未熟。名為有垢。非謂煩惱現行。便名有垢不見。如善星比丘。及調達等。煩惱心中能見佛故。攝大乘中破器為喻。明有奢摩他乃得見佛者。是明過去修習念佛三昧相續。乃於今世得見佛身。非謂今世要於定心乃能見佛。以散亂心亦見佛故。如彌勒所問經論中言。又經說諸禪為行處。是故得禪者。名為善行諸行。此論中不必須禪乃初發心。所以者何。佛在世時。無量眾生皆亦發心。不必有禪故。
大乘起信論疏記會本卷五
校注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45 冊 No. 757 起信論疏記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此下第二釋義章門。上立義中立二種義。所謂大義及與乘義。今此文中。正釋大義。兼顯乘義。於中有二。一者總釋體相二大。二者別解用大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