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四分律行事鈔科卷下之一
- ○第三下卷十四篇明共行(三)
- 初標卷題(二)
- 初題目
- 二撰號
- 二列篇目
- 三隨篇釋(十四)
- 初二衣總別篇第十七(二)
- 初篇目
- 二本文(二)
- 初敘意分章
- 二何下隨章解釋(二)
- 初總分制聽
- 二今下依門而解(二)
- 初制開(二)
- 初標
- 二前下釋(三)
- 初三衣(三)
- 初標分
- 二初下隨釋(二)
- 初衣法(二)
- 初分章
- 二言下隨釋(四)
- 初制意等三(三)
- 初制意(二)
- 初標
- 二薩下釋(五)
- 初異外俗意
- 二雜下表內行意
- 三華下捨諸惡意
- 四薩下制須三意
- 五僧下同聖儀意
- 二釋名(二)
- 初標
- 二增下釋(二)
- 初總名
- 二四下別名(二)
- 初列名標示
- 二而下約義正翻(二)
- 初標舉
- 二慧下正明(四)
- 初引經文以明
- 二義下示義翻多種
- 三若下就條相以辨
- 四若下約通相以論
- 三明功用(二)
- 初標
- 二大下釋(三)
- 初大悲經
- 二悲華經
- 三僧祗律
- 初制意(二)
- 二作之方法(二)
- 初總標
- 二一下別釋(八)
- 初求財如法
- 二財體如法(二)
- 初標章
- 二必下正釋(三)
- 初示如非
- 二律下引證
- 三僧下引勸
- 三色如法(二)
- 初標
- 二四下釋(二)
- 初引文(三)
- 初通示壞色
- 二十下廣辨色相(三)
- 初十誦
- 二婆論
- 三僧祇
- 三遺下引文斥濫
- 二準下結斷
- 初引文(三)
- 四定量是非(二)
- 初標
- 二四下釋(三)
- 初明四分兼含
- 二雖下引諸文示準
- 三五下明五分唯通
- 五條數多少(二)
- 初標
- 二所下釋(二)
- 初略指隻數
- 二四下正示多少(三)
- 初約諸文示數
- 二四下斥時濫行
- 三聖下引聖為準
- 六堤數長短(二)
- 初標
- 二四下釋(二)
- 初示長短數(二)
- 初示本部不了
- 二婆下引多論明示
- 二所下明割截意
- 初示長短數(二)
- 七重數多少(二)
- 初標
- 二四下釋(二)
- 初新故多少(三)
- 初純新故作
- 二薩下新故參作
- 三律下拾糞掃作
- 二薩下摘分留置
- 初新故多少(三)
- 八作衣方法(二)
- 初標
- 二四下釋(八)
- 初三品開制
- 二僧下作時緩急
- 三薩下指作非長
- 四四下改轉造作(三)
- 初四分
- 二五分
- 三僧祇
- 五十下鉤粈
- 六十下縫刺
- 七[A1]十下安揲
- 八十下揲棄
- 三加受持法(二)
- 初標分
- 二初下隨釋(二)
- 初對首法(二)
- 初僧尼同法(三)
- 初用法是非
- 二若下總分品數
- 三今下正加受法(二)
- 初受法(三)
- 初標示
- 二應下正加(三)
- 初下衣(二)
- 初標舉
- 二加下加法(二)
- 初加正衣法
- 二加從衣法(二)
- 初上中二種從
- 二若下總示縵衣從
- 二中衣
- 三上衣
- 初下衣(二)
- 三上下結歎(二)
- 初引文顯數
- 二薩下斥非伸歎
- 二捨法
- 初受法(三)
- 二若下尼眾別法(二)
- 初正加法
- 二僧下顯部別
- 初僧尼同法(三)
- 二心念法
- 初對首法(二)
- 四出雜料簡(二)
- 初標舉
- 二初下隨釋(三)
- 初受捨是非(二)
- 初標
- 二十下釋(五)
- 初借衣犯懺
- 二五下不捨重受
- 三善下損破失不
- 四善下遇緣失不
- 五薩下不受轉淨
- 二補治浣染(二)
- 初標
- 二十下釋(四)
- 初淨法和合
- 二善下補浣之法(三)
- 初善見
- 二五分
- 三四分
- 三四下所須之具
- 四十下補治之意
- 二善下補浣之法(三)
- 初淨法和合
- 三受用擎舉(二)
- 初標
- 二十下釋(十二)
- 初敬護
- 二十下隨身
- 三明下入聚(二)
- 初入聚開制
- 二僧下脫著法式
- 四五下枕臥
- 五三下重著
- 六五下反倒
- 七舍下通肩披
- 八三下難開不著
- 九決下有緣不禮
- 十三下披著法式
- 十一五下互著得不
- 十二五下引示功能
- 初受捨是非(二)
- 初制意等三(三)
- 二衣界○
- 初衣法(二)
- 二坐具○
- 三漉袋○
- 初三衣(三)
- 二聽門○
- 初制開(二)
- 二(四藥)受淨篇(至)諸部別行篇○
- 初二衣總別篇第十七(二)
- 初標卷題(二)
- ○二衣界(二)
- 初牒章簡示
- 二今下立法加結(二)
- 初揀須否
- 二諸下明解結(二)
- 初結法(二)
- 初立法(二)
- 初標古立今
- 二此下結告顯證
- 二加結
- 初立法(二)
- 二解法
- 初結法(二)
- ○二坐具(二)
- 初牒名
- 二四下正釋(三)
- 初製作法(四)
- 初引制意(二)
- 初顯意示量
- 二諸下定搩大小
- 二十下造作
- 三十下離宿
- 四僧下僧量(四)
- 初引增文
- 二四下示非法
- 三如下明正法
- 四薩下明揀濫
- 初引制意(二)
- 二僧下受捨法
- 三僧下持用法
- 初製作法(四)
- ○三漉袋(二)
- 初牒名
- 二物下正釋(五)
- 初制意
- 二薩下用法
- 三四下製樣
- 四此下誡約
- 五今下遮妨
- ○二聽門(二)
- 初牒章分門
- 二初下依門別釋(四)
- 初百一諸長(二)
- 初總分
- 二初下隨釋(二)
- 初百一供身令受持之(二)
- 初示名揀體
- 二僧下廣列物數(二)
- 初開許之物
- 二十下受法須不(二)
- 初示受法
- 二善下簡須不
- 二長物及餘令說淨畜(二)
- 初分章
- 二初下隨釋(二)
- 初明長相(三)
- 初服飾開制(二)
- 初約時顯相
- 二僧下廣辨眾物(三)
- 初僧祇支
- 二涅槃僧(三)
- 初示法制式
- 二十下造作著用
- 三十下毀破暫開
- 三今下餘衣(三)
- 初時用非法
- 二十下制斷俗外
- 三中下開畜之物(二)
- 初明開意
- 二四下列眾物(三)
- 初著用僧物
- 二四下受畜貴物
- 三四下聽畜諸物(二)
- 初開畜眾物
- 二四下簡辨得不
- 二四下邊方曲開
- 三律下皮革靴履(二)
- 初總示諸物
- 二毗下別明靴履(五)
- 初開處
- 二五下製造
- 三毗下修敬
- 四五下作淨
- 五四下雜相
- 初服飾開制(二)
- 二開說淨(二)
- 初牒章分科
- 二初下隨科別釋(六)
- 初制說意(三)
- 初引論明意
- 二母下不說無開
- 三地下大小同制
- 二二施主差別(二)
- 初牒章總示
- 二前下引文別簡(二)
- 初揀衣藥鉢施主(四)
- 初明所對
- 二五下揀可不
- 三十下辨多少
- 四薩下制簡德
- 二錢下揀錢寶等施主
- 初揀衣藥鉢施主(四)
- 三開說進否(二)
- 初標
- 二先下釋(二)
- 初明開請須不(二)
- 初明須請
- 二次下似不須請
- 二請下列示請法(二)
- 初請道眾法(二)
- 初展轉淨主
- 二真實淨主
- 二寶下請俗人法
- 初請道眾法(二)
- 初明開請須不(二)
- 四說之法用(二)
- 初標
- 二五下釋(二)
- 初衣物淨法(二)
- 初心念法
- 二對首法(三)
- 初列淨法(二)
- 初總標
- 二至下別示(二)
- 初展轉淨
- 二善下真實淨
- 二二下明成就
- 三五下引漫標
- 初列淨法(二)
- 二錢寶淨法
- 初衣物淨法(二)
- 五辨施主存亡(二)
- 初標
- 二僧下釋(二)
- 初示存亡
- 二然下明簡德
- 六明失法不同(二)
- 初標
- 二僧下釋(四)
- 初淨主死亡(三)
- 初僧祇
- 二多論
- 三十誦
- 二僧下迷忘重說
- 三薩下貸易後還
- 四毗下二淨和合
- 初淨主死亡(三)
- 初制說意(三)
- 初明長相(三)
- 初百一供身令受持之(二)
- 二糞掃衣○
- 三檀越施○
- 四亡人物○
- 初百一諸長(二)
- ○二糞掃衣(二)
- 初標
- 二制下釋(二)
- 初明制著意(二)
- 初釋名顯意
- 二十下引示利益
- 二言下明衣物體(三)
- 初總列諸物(二)
- 初正列
- 二比下斥非
- 二十下別示死人衣
- 三四下得畜之意
- 初總列諸物(二)
- 初明制著意(二)
- ○三檀越施(二)
- 初標舉
- 二言下隨釋(二)
- 初總釋名義
- 二今下分位別釋(二)
- 初就一部自論(二)
- 初總舉
- 二就下正釋(二)
- 初二種時施(二)
- 初標
- 二初下釋(二)
- 初時現前(二)
- 初出體示法
- 二四下引文顯相
- 二時僧得(二)
- 初出體示法
- 二律下引雜相(三)
- 初明作法
- 二僧下與下眾
- 三五下給破夏
- 初時現前(二)
- 二二種非時施(二)
- 初標
- 二初下釋(二)
- 初非時現前(二)
- 初示體顯法
- 二十下例通下眾
- 二非時僧得(二)
- 初出體示法
- 二律下引制緣
- 初非時現前(二)
- 初二種時施(二)
- 二明二部互正(二)
- 初標指
- 二四下正明(二)
- 初二部互
- 二五下當部互
- 初就一部自論(二)
- ○四亡人物(二)
- 初標
- 二既下釋(二)
- 初敘意開章(三)
- 初明兩機相濟
- 二然下示昔斷多途
- 三今下顯今宗所立
- 二初下隨章別釋(十)
- 初制入僧(二)
- 初標
- 二所下釋(二)
- 初不入佛法
- 二亦下不入俗人
- 二對亡者分法不同(二)
- 初標舉
- 二一下別釋(十)
- 初糞掃取
- 二入當時現前
- 三入同見僧
- 四入功能僧
- 五入二部僧
- 六入面所向僧
- 七入和尚
- 八入所親白衣
- 九入隨所在處
- 十上下入羯磨分
- 三同活共財(二)
- 初標
- 二若下釋(四)
- 初不共同活
- 二若下決心同活
- 三若下各分同活
- 四若下不同妄取
- 四囑授是非(二)
- 初標列
- 二初下隨釋(四)
- 初囑授善惡(二)
- 初總標
- 二一下別釋(四)(如文)
- 二人物差別(二)
- 初標
- 二一下釋(四)(如文)
- 三重單囑授(二)
- 初標
- 二僧下釋(二)
- 初正明
- 二準下斷犯
- 四成不之相(二)
- 初標
- 二凡下釋(二)
- 初約義正明(二)
- 初正顯成不之相
- 二若下約未死準同
- 二故下引文以示
- 初約義正明(二)
- 初囑授善惡(二)
- 五負債進不(二)
- 初標
- 二先下釋(二)
- 初先以義求(二)
- 初總約佛法別人以明
- 二若下別據常住以辨
- 二十下後引文斷(四)
- 初十誦明諸相(二)
- 初引文顯相
- 二此下決通後句
- 二母論明遣索
- 三五百問明物主索取
- 四僧祗明量彼可信
- 初十誦明諸相(二)
- 初先以義求(二)
- 六定物輕重○
- 七具德賞勞○
- 八分物時節○
- 九正加分法○
- 十雜明受物○
- 初制入僧(二)
- 初敘意開章(三)
- ○六定物輕重(二)
- 初標
- 二然下釋(三)
- 初明約教處判
- 二今下述意總標
- 三一下依位別釋(三)
- 初唯取四分不取外宗(三)
- 初敘計
- 二若下決判
- 三此下結示
- 二四分先準諸部類通(二)
- 初迷計
- 二初下決判(二)
- 初略分三位(二)
- 初總標
- 二一下別釋(三)
- 初佛所制畜
- 二制不聽物
- 三佛開聽畜(二)
- 初敘意總標
- 二一下別列三位(三)
- 初性重
- 二性輕
- 三從用輕重
- 二但下廣分七種(四)
- 初敘意總舉
- 二十下引示儀式
- 三第下引文正判(七)
- 初絲麻毛緜(二)
- 初標
- 二四下釋(二)
- 初四分(六)
- 初床褥
- 二氍毺
- 三被下被
- 四薄下氈
- 五氍下文綺
- 六綾下貴衣
- 二僧下諸部(七)
- 初僧祇
- 二五分
- 三五大色衣
- 四絲下絲縷
- 五盛下囊袋
- 六一下俗服
- 七雜下雜色等物
- 初四分(六)
- 二瓦石鐵木竹等(二)
- 初標
- 二四下釋(二)
- 初四分(三)
- 初盆器作具
- 二剃刀
- 三錢寶
- 二十下諸部(八)
- 初十誦律
- 二僧祇律
- 三善見論
- 四楞伽經
- 五若下送終物
- 六櫃下櫃簏等物
- 七四下諸器物
- 八供下諸供具
- 初四分(三)
- 三田園房舍等(二)
- 初標
- 二四下釋(二)
- 初四分(二)
- 初田園房舍
- 二若下莊嚴諸物
- 二十下他部
- 初四分(二)
- 四皮革(二)
- 初標
- 二四下釋(二)
- 初四分
- 二十下他部(四)
- 初囊帶
- 二平下靴履
- 三毗下經書
- 四盛下澡豆
- 五畜生(二)
- 初標
- 二毗下釋
- 六人民奴婢(二)
- 初標
- 二四下釋(二)
- 初四分
- 二毗下他部
- 七四藥(二)
- 初標
- 二無下釋(二)
- 初諸藥
- 二十下請食前後
- 初絲麻毛緜(二)
- 四餘下指略結成
- 初略分三位(二)
- 三通用律藏廢立正文
- 初唯取四分不取外宗(三)
- ○七具德賞勞(二)
- 初牒章
- 二四下正釋(三)
- 初簡德(二)
- 初示二種五德(二)
- 初總標
- 二初下別釋(二)
- 初顯德
- 二次下明行
- 二有下明賞物可不
- 初示二種五德(二)
- 二次下與物(二)
- 初引文示物
- 二義下準義量德
- 三簡下簡人(二)
- 初明七眾得不
- 二十下明外界合賞
- 初簡德(二)
- ○八分物時節(二)
- 初標
- 二五下釋(二)
- 初死[A2]已即分
- 二十下屍去後分
- ○九正加分法(二)
- 初標分
- 二初下隨釋(二)
- 初集錢財衣物
- 二加法分之(二)
- 初列示三法(二)
- 初總標
- 二初下別示(三)
- 初羯磨(二)
- 初總分
- 二今下別釋(二)
- 初五人[A3]已上法(二)
- 初標示
- 二前下正釋(二)
- 初處判賞勞(四)
- 初集物召眾
- 二僧下瞻病捨衣
- 三眾下處判諸物
- 四但下加法賞勞(三)
- 初明不須問德
- 二若下告勅問和
- 三大下正加賞法
- 二次下差分輕物(二)
- 初標
- 二律下釋(二)
- 初明差人(二)
- 初準用口差
- 二持下制知合賞
- 二今下明作法(二)
- 初分付法(二)
- 初明儀式
- 二文下作羯磨
- 二作下分物法(三)
- 初正分(二)
- 初先分大僧(四)
- 初示分法
- 二五下明衣少
- 三若下勸依行
- 四若下明留分
- 二次下次分餘眾
- 初先分大僧(四)
- 二如下結告
- 三律下斥非
- 初正分(二)
- 初分付法(二)
- 初明差人(二)
- 初處判賞勞(四)
- 二若下四人法
- 初五人[A3]已上法(二)
- 二對首
- 三心念
- 初羯磨(二)
- 二問顯非衣
- 初列示三法(二)
- ○十雜明受物(二)
- 初標章
- 二若下正釋(二)
- 初正明雜相(三)
- 初在莊寺法
- 二四下在白衣家法(三)
- 初先至
- 二準下互至
- 三若下取法
- 三僧下同界盡集
- 二問答釋疑(二)
- 初問出界分物成否
- 二問將出先見得成
- 初正明雜相(三)
釋四分律行事鈔科卷下之一
釋四分律行事鈔科卷下之二
- ○二四藥受淨篇第十八(二)
- 初篇目
- 二本文(二)
- 初敘意釋名
- 二就下分章解釋(二)
- 初分章
- 二初下隨釋(五)
- 初明藥體(二)
- 初總舉
- 二一下列釋(四)
- 初藥體(三)
- 初標示
- 二持下隨釋(四)
- 初時藥(二)
- 初通示藥體
- 二諸下別簡魚肉(五)
- 初引大廢小(三)
- 初引涅槃制斷
- 二引楞伽示過
- 三今下伸誡
- 二僧下引小急制(三)
- 初引僧祗急制
- 二今下斥學罔時
- 三四下顯四分密斷
- 三稜下通禁諸物
- 四俗下舉俗況道
- 五摩下引斥倚濫
- 初引大廢小(三)
- 二非時藥(四)
- 初明藥體
- 二十下示淨法
- 三善下簡諸漿(四)
- 初善見
- 二母論
- 三了論
- 四四分
- 四伽下明澄漉
- 三七日藥(二)
- 初通明藥體(五)
- 初示藥體
- 二僧下配諸病
- 三五下含時食
- 四十下有緣開
- 五僧下變造法
- 二然下別誡嗜蜜
- 初通明藥體(五)
- 四盡形藥(三)
- 初示藥體
- 二明下明制限
- 三十下顯離過
- 初時藥(二)
- 三上下結斥
- 二六味(二)
- 初標
- 二明下釋(二)
- 初標論文
- 二疏下引疏解(五)
- 初時量
- 二一下更量
- 三穌下七日量
- 四甘下一期量
- 五灰下大開量
- 三轉變(二)
- 初標
- 二中下釋(二)
- 初非時轉變
- 二十下時藥轉變
- 四相和(二)
- 初標
- 二薩下釋(二)
- 初引論總標
- 二若下依論別釋(二)
- 初不等從強
- 二若下俱等從首
- 初藥體(三)
- 二明淨地處所○
- 三護淨不同○
- 四淨法差別○
- 五二受有別○
- 初明藥體(二)
- ○二明淨地處所(二)
- 初總標
- 二一下別釋(四)
- 初制意釋名(二)
- 初制意
- 二釋名
- 二列數作法(二)
- 初總標
- 二一下別釋(四)
- 初不周淨
- 二檀越淨(二)
- 初列示
- 二此下結斥
- 三處分淨(二)
- 初標
- 二四下釋(四)
- 初四分
- 二僧祇
- 三五分
- 四善見
- 四白二淨(二)
- 初標
- 二謂下釋(三)
- 初明須結
- 二四下示結法(三)
- 初四分唯別結
- 二五分通別結
- 三僧祇別結
- 三準下屬示相
- 三在加羯磨(二)
- 初標
- 二四下釋(二)
- 初通簡四淨
- 二律下正明加結(二)
- 初結法(三)
- 初明唱相
- 二次下正作法
- 三僧下明各攝
- 二有下解法
- 初結法(三)
- 四雜出料簡(二)
- 初標
- 二檀下釋(三)
- 初總示通局
- 二若下別明處分
- 三問下釋通內煑
- 初制意釋名(二)
- ○三護淨不同(二)
- 初標列
- 二初下隨釋(五)
- 初翻淨(二)
- 初敘勸總標
- 二言下依標別釋(四)
- 初緣淨
- 二體淨
- 三體不淨
- 四緣不淨(二)
- 初引教正明(二)
- 初略示緣相
- 二五下廣引諸文(五)
- 初五分
- 二僧祇
- 三十誦
- 四善見
- 五四分
- 二問本制意(二)
- 初敘問
- 二答釋(二)
- 初約義通答
- 二引文別證
- 初引教正明(二)
- 二護淨(二)
- 初標章
- 二前下正釋(四)
- 初護惡觸(二)
- 初標
- 二十下釋(三)
- 初行食等觸(三)
- 初過鉢
- 二五下受行
- 三僧下除簡
- 二僧下諸器等觸(三)
- 初緣開
- 二若下錯誤
- 三器下器具
- 三十下擔持等蠲(七)
- 初十誦
- 二四分
- 三善見
- 四五分
- 五四分
- 六十誦
- 七鼻奈耶
- 初行食等觸(三)
- 二護自煑(二)
- 初標
- 二僧下釋(二)
- 初開為淨人
- 二僧下開為比丘
- 三通內宿
- 四護內煑
- 初護惡觸(二)
- 三罪通塞(二)
- 初標分
- 二初下隨釋(二)
- 初約四藥對四過明通塞(二)
- 初標
- 二若下釋(二)
- 初時藥
- 二餘三藥(二)
- 初總示
- 二非下別顯(三)
- 初非時
- 二七日
- 三盡形
- 二約四過對四位明通塞(二)
- 初標
- 二先下釋(二)
- 初先明過相(二)
- 初略列
- 二初下委釋(二)
- 初引十誦明四過
- 二引婆論明共宿
- 二對顯通塞(二)
- 初標示
- 二初下正釋(四)
- 初內宿對
- 二內煑對
- 三自煑對
- 四惡觸對(四)
- 初就處
- 二就時
- 三就人(三)
- 初總列諸觸
- 二大下明四種不成觸
- 三更下約三句分別
- 四若下就食
- 初先明過相(二)
- 初約四藥對四過明通塞(二)
- 四互明淨染(二)
- 初標
- 二四下釋(三)
- 初四分
- 二五分
- 三僧祇
- 五儉開八事(二)
- 初標
- 二四下釋(二)
- 初四分開八事(三)
- 初引八事
- 二若下定罪多少
- 三律下明還制
- 二十誦開持殘宿食
- 初四分開八事(三)
- 初翻淨(二)
- ○四淨法差別(二)
- 初標分
- 二制下隨釋(三)
- 初制意
- 二明處人
- 三示淨法(二)
- 初標
- 二僧下釋(四)
- 初食時審問
- 二四下列諸淨法(三)
- 初四分
- 二僧祗
- 三母論
- 三僧下正明作法(四)
- 初簡通別
- 二四下辨自他
- 三十下示淨法
- 四明下示合淨
- 四問下分示種相
- ○五二受有別(二)
- 初標分
- 二初下隨釋(八)
- 初制二受意(二)
- 初明手受意
- 二次下明口受意
- 二受通四藥
- 三對人不同(三)
- 初二受不同
- 二薩下引證二受
- 三善下出不受法
- 四加法亦別(二)
- 初敘意誡勸
- 二就下正明受法(二)
- 初指時藥以總標
- 二初下列三藥以示法(三)
- 初非時藥(二)
- 初標分
- 二初下隨釋(四)(如文)
- 二七日藥(二)
- 初總標
- 二初下隨釋(四)
- 初所受藥
- 二能授人
- 三所受者(二)
- 初標
- 二初下釋(二)
- 初自無五過(三)
- 初標示
- 二一下列釋(五)(如文)
- 三上下結指
- 二自作四法
- 初自無五過(三)
- 四正受法
- 三盡形藥(二)
- 初標舉
- 二一下隨釋(四)
- 初所受藥
- 二能授人
- 三所受者
- 四正受法(二)
- 初正加口法(三)
- 初總受法
- 二若下別受法
- 三若下自買法
- 二今下斥世不行
- 初正加口法(三)
- 初非時藥(二)
- 五說淨通局(二)
- 初標
- 二七下釋(二)
- 初正明須否
- 二淨下略指淨法
- 六二受寬狹(二)
- 初標
- 二手下釋(二)
- 初手受
- 二口法
- 七重加進否(二)
- 初標
- 二若下釋(二)
- 初手受
- 二口法
- 八雜明罪相(二)
- 初標
- 二薩下釋(二)
- 初引論示相
- 二問答辨罪(三)
- 初問防罪多少(二)
- 初正明防罪(二)
- 初問答標示
- 二如下四藥別論(四)(如文)
- 二因明生罪(二)
- 初標示
- 二時下列釋(四)
- 初時藥
- 二非時藥
- 三七日藥(二)
- 初明罪相
- 二問不受
- 四盡形藥
- 初正明防罪(二)
- 二問四藥重輕
- 三問非時幾罪
- 初問防罪多少(二)
- 初制二受意(二)
- ○三鉢器制聽篇第十九(二)
- 初篇目
- 二本文(二)
- 初敘來意
- 二就下開章釋(二)
- 初鉢器是制教(二)
- 初標列
- 二初下隨釋(七)
- 初制意
- 二體(三)
- 初示如法
- 二五下顯非法
- 三今下斥時用
- 三色(三)
- 初明如法
- 二若下斥非法
- 三善下示熏法
- 四量(三)
- 初據四分定量
- 二十下引他部同異
- 三然下斥世非法
- 五受法
- 六失受相(二)
- 初標
- 二善下釋(四)
- 初約穿損明失法
- 二善下約價直辨成不
- 三四下明不漏不失
- 四問下明不加非犯
- 七受用行護(二)
- 初標
- 二五下釋(三)
- 初受用
- 二毗下洗法(二)
- 初母論
- 二僧祇
- 三十下行護(三)
- 初不得非用
- 二四下安著守護
- 三四下破洗持行
- 二次下眾具入聽門(二)
- 初標示
- 二四下列釋(十四)
- 初釜盆等器
- 二四下車乘諸物
- 三十下畜針
- 四五下洗足具
- 五十下諸拂
- 六十下坐床
- 七四下諸雜物(三)
- 初雜引諸文
- 二四下引供給和尚文
- 三供下引供給住房文
- 八增下澡浴等法
- 九毗下諸刀鑷
- 十大下坐禪具
- 十一毗下所畜得不
- 十二五下離非法相
- 十三四下染器等物
- 十四增下作房等法(三)
- 初開受房法
- 二十下明自營治
- 三僧下莊嚴賞功(五)
- 初僧祗
- 二四分
- 三五分
- 四十誦
- 五僧祇
- 初鉢器是制教(二)
- ○四對施興治篇第二十(二)
- 初篇目
- 二本文(二)
- 初敘總意(五)
- 初敘施受二法
- 二[A4]但下明須法之意
- 三何下推本勸約
- 四然下指過激勵
- 五今下生起下文
- 二就下開章釋(二)
- 初標分
- 二初下隨釋(五)
- 初受施之人(四)
- 初善見
- 二母論
- 三智論
- 四四分
- 二厭治方便(二)
- 初標章
- 二如下正釋(三)
- 初大集經
- 二四分律
- 三若下指諸文
- 三立觀有教(二)
- 初標章
- 二智下正釋(五)
- 初智論
- 二十誦
- 三伽論
- 四母論
- 五佛藏經
- 四作觀方法(二)
- 初標章
- 二然下正釋(三)
- 初通明四事如非
- 二雖下別顯食過
- 三今下正列觀法(二)
- 初述意總指
- 二初下依位別釋(五)
- 初計功量施(二)
- 初標名
- 二智下引示(二)
- 初智論
- 二僧祗
- 二忖[A5]己德行(二)
- 初標名
- 二引論
- 三防心離過(二)
- 初標名
- 二明下引了疏
- 四正事良藥
- 五為成道業(二)
- 初標示
- 二一下正明(三)(如文)
- 初計功量施(二)
- 五隨治雜相(三)
- 初標章
- 二華下正釋(八)
- 初立願利生
- 二五下受施得不
- 三十下對觀過患
- 四五下引緣示報
- 五毗下隨事興念
- 六四下少食身安
- 七雜下觀食平等
- 八中下行乞調伏
- 三前下結誥
- 初受施之人(四)
- 初敘總意(五)
釋四分律行事鈔科卷下之二
釋四分律行事鈔科卷下之三
- ○五頭陀行儀篇第二十一(二)
- 初篇目
- 二本文(二)
- 初敘來意(二)
- 初正明
- 二智下引證
- 二就下開意釋(二)
- 初分章
- 二初下隨釋(四)
- 初釋總名顯德(二)
- 初正釋名德(二)
- 初釋名
- 二增下顯德(二)
- 初顯功德
- 二十下彰勝利
- 二頭下料簡通塞
- 初正釋名德(二)
- 二列數明體(二)
- 初標舉分科
- 二初下依科別釋(二)
- 初相生次第(四)
- 初衣中有二種
- 二雖下食有四種
- 三然下處有五種
- 四上下威儀有一
- 二列名行體(二)
- 初標章
- 二初下列釋(十二)
- 初衲衣(三)
- 初標行體
- 二十下明勝利
- 三寶下顯功能
- 二三衣(二)
- 初標行體
- 二論下明勝利
- 三乞食(六)
- 初標聖行
- 二薩下明制意
- 三四下示乞法(二)
- 初入聚法
- 二僧下語默法
- 三十下至家法
- 四十下彰勝利
- 五善下顯梵名
- 六僧下引誡勸
- 四不作餘食法
- 五一坐食(三)
- 初標勝利
- 二智下誡節量
- 三三下明制意
- 六一摶食(二)
- 初標示行體
- 二解下節量對治
- 七蘭若(三)
- 初定量遠近
- 二若下指略餘二
- 三僧下引誡毀聖
- 八塚間
- 九樹下
- 十露地(四)
- 初明行體
- 二增下示所修
- 三善下簡深淺
- 四論下彰勝利
- 十一隨坐
- 十二常坐(四)
- 初明行體
- 二解下示心用
- 三十下引勝利
- 四四下明勸修
- 初衲衣(三)
- 初相生次第(四)
- 三諸部異行(二)
- 初標章
- 二毗下列示(六)
- 初毗尼母論
- 二智度論
- 三寶雲經
- 四十住婆沙論
- 五解脫道論
- 六十誦律
- 三上下結指
- 四雜出諸法(二)
- 初標章
- 二四下正釋(四)
- 初明瞻待
- 二四下明作務
- 三善下明免事
- 四五下明捨法
- 初釋總名顯德(二)
- 初敘來意(二)
- ○六僧像致敬篇第二十二(二)
- 初篇目
- 二本文(二)
- 初敘來意(三)
- 初明道俗義同
- 二故下引經誠證
- 三比下斥時顯意
- 二就下開章釋(二)
- 初分章
- 二初下正釋(二)
- 初僧像本篇(二)
- 初分章
- 二初下隨釋(三)
- 初制相敬意(二)
- 初敬佛意
- 二所下相敬意(三)
- 初明立敬之意
- 二大下引因果勸修
- 三智下明坐立差異
- 二對敬立緣合不(二)
- 初標章
- 二四下正釋(二)
- 初不應禮(二)
- 初四分部
- 二寶梁經
- 二二下應禮(二)
- 初標分
- 二初下隨釋(二)
- 初無緣合敬
- 二四下有緣不禮
- 初不應禮(二)
- 三立敬儀式(二)
- 初標分
- 二初下隨釋(三)
- 初敬佛法(二)
- 初標章
- 二若下正釋(二)
- 初先示敬儀(六)
- 初受用功勝
- 二增下承事感報
- 三智下設禮儀式
- 四智下對境用心
- 五毗下入塔法
- 六五下施繞法
- 二正明敬相(二)
- 初標
- 二佛下釋(二)
- 初總斥非法(二)
- 初通斥輕慢之相(二)
- 初斥非致毀
- 二故下引教伸誡
- 二比下別斥居床設禮
- 初通斥輕慢之相(二)
- 二十下雜列敬相(四)
- 初供具等法
- 二大下遺身利物
- 三僧下修供時節
- 四四下相敬遠益
- 初總斥非法(二)
- 初先示敬儀(六)
- 二敬僧法(二)
- 初標章
- 二若下正釋(二)
- 初攝眾開徒立
- 二若下受懺須師禮
- 三大小致禮法(二)
- 初標章
- 二毗下正釋(六)
- 初制敬本意
- 二四下五眾相禮(二)
- 初通明五眾(二)
- 初次禮人塔
- 二五下禮師屍塚
- 二四下別示沙彌(二)
- 初明次第
- 二問下釋疑
- 初通明五眾(二)
- 三四下致禮諸相
- 四毗下約夏分位
- 五僧下共坐階降(二)
- 初明大僧
- 二伽下示餘眾
- 六僧下受禮慰勞
- 初敬佛法(二)
- 初制相敬意(二)
- 二造像法附○
- 初僧像本篇(二)
- 初敘來意(三)
- ○二造像法附(二)
- 初牒章
- 二初下正釋(二)
- 初造像塔法(二)
- 初造像(二)
- 初通敘經像意
- 二恐下正明造像(二)
- 初中國造立元緣
- 二今下此方制度漸失(三)
- 初前代近真
- 二今下後世失法(三)
- 初明非法
- 二致下示過患
- 三若下明應法
- 三善下西土靈儀
- 二造塔(二)
- 初標章
- 二雜下正釋(六)
- 初示名
- 二增下顯報
- 三四下敬護
- 四僧下造處
- 五善下供養修治(五)
- 初勸化供養
- 二若下見塔塗法
- 三若下造立莊嚴
- 四不下接續毀損
- 五若下校量福報
- 六無下造毀二報(三)
- 初掃治善報(二)
- 初無垢女經
- 二涅槃偈
- 二智下隨時供養
- 三十下毀壞惡報
- 初掃治善報(二)
- 初造像(二)
- 二造寺法(二)
- 初標章
- 二有下正示(二)
- 初總示所引
- 二謂下正引法式(二)
- 初應法生善
- 二[A6]但下無法致損(四)
- 初造立非法
- 二又下騰踐毀壞
- 三若下引勸俗流
- 四因下因誡道眾(三)
- 初自敬生信
- 二假下舉俗況道
- 三由下結示自失
- 初造像塔法(二)
- ○七訃請設則篇第二十三(二)
- 初篇目
- 二本文(二)
- 初敘意生起
- 二就下分章解釋(二)
- 初列章
- 二初下隨釋(十)
- 初受請法(二)
- 初牒章
- 二十下正釋(九)
- 初來請等法
- 二五下俗家敷設
- 三增下許請之相
- 四五下對請可不
- 五四下僧別二請
- 六今下改正筆注
- 七薩下往訃是非
- 八善下下眾同受
- 九僧下自往雜相
- 二往訃法
- 三至請家法(二)
- 初標章
- 二若下正釋(二)
- 初安置聖位(二)
- 初示鋪設
- 二不下斥非法
- 二僧下敷牀列坐
- 初安置聖位(二)
- 四就坐命客(二)
- 初標章
- 二彼下正釋(六)
- 初入位隨坐
- 二四下相問大小
- 三僧下慰問施家
- 四四下無緣後往
- 五僧下訶止暄笑
- 六五下外客聽不
- 五觀食淨汙法(二)
- 初標章
- 二四下正釋(二)
- 初審問作淨
- 二僧下給付不來
- 六行香呪願法(二)
- 初標章
- 二四下正釋(四)
- 初呪願前後
- 二若下讀誦可不
- 三增下行香儀則(三)
- 初引本緣
- 二若下示離過
- 三行下明作唄
- 四四下呪願隨機(二)
- 初通示隨機
- 二比下正示法式(四)
- 初斥非標示
- 二僧下列示諸法
- 三長下引聖況凡
- 四雜下引愚證失
- 七受食方法(二)
- 初標章
- 二四下正釋(三)
- 初受食法式(二)
- 初呪願受食
- 二三下踞坐離過
- 二二下出眾生食(二)
- 初示前後
- 二涅下明所為(三)
- 初引諸文示法
- 二今下勸改祭行施
- 三智下明所施非多
- 三僧下行食雜法(六)
- 初行食法
- 二四下唱等法
- 三五下正受法
- 四四下等施法
- 五僧下受用等法
- 六十下喫食雜法
- 初受食法式(二)
- 八食竟收歛法(二)
- 初標章
- 二僧下正釋(二)
- 初相待
- 二賢下行水
- 九噠嚫布施法(二)
- 初標章
- 二五下正釋(七)
- 初示名
- 二四下引緣
- 三薩下後說之意
- 四律下所說之法
- 五五下能說之人
- 六律下釋一偈之義
- 七今下明財施之式
- 十出請家法(二)
- 初標章
- 二五下正釋(二)
- 初出請家法
- 二雜下歸本處法
- 初受請法(二)
- ○八導俗化方篇第三十四(二)
- 初篇目
- 二本文(二)
- 初敘來意(二)
- 初道俗相濟彰益
- 二而下末世無法成濫
- 二今下開章釋(二)
- 初分章
- 二初下隨釋(三)
- 初說法軌儀受戒方法(二)
- 初說法儀式(十四)
- 初勸護受施
- 二四下諸說是非
- 三三下登座儀式
- 四毗下籌量稱機
- 五涅下攝眾如非
- 六雜下教誡說法
- 七五下受利可不
- 八三下入房請問
- 九毗下能說隨宜(五)
- 初明撮要
- 二涅下明適時
- 三雜下明訓俗
- 四智下明自行
- 五大下明隨機
- 十毗下為俗門師
- 十一十下存心離過
- 十二薩下教導俗式
- 十三地下隨機慰問
- 十四僧下接奉王臣
- 二受戒方法(二)
- 初標分
- 二初下隨釋(三)
- 初翻邪三歸(二)
- 初標列
- 二初下隨釋(四)
- 初制意
- 二懺悔法
- 三立歸法
- 四總料簡
- 二五戒(二)
- 初標列
- 二初下隨釋(三)
- 初簡人是非(二)
- 初簡得不
- 二故下教發戒
- 二作法差別(二)
- 初正納戒體
- 二智下示相教誡
- 三料簡(四)
- 初成論
- 二多論
- 三智論(三)
- 初明齋日
- 二問下明口過
- 三又下示因果
- 四增下總指
- 初簡人是非(二)
- 三八戒(二)
- 初標章
- 二薩下隨釋(三)
- 初明自他
- 二次下正受法(三)
- 初作法戒體
- 二懺悔立期
- 三說相發願
- 三僧下列雜法
- 初翻邪三歸(二)
- 初說法儀式(十四)
- 二辨生緣奉敬(二)
- 初標章
- 二五下隨釋(七)
- 初恩重難報
- 二僧下節量信毀
- 三涅下以法開悟
- 四雜下供養感報
- 五五下供給老病
- 六僧下呼召異俗
- 七若下沒後扶[A7]舁
- 三明士女入寺正式(二)
- 初標章
- 二先下正釋(二)
- 初出立意
- 二今下明法式(二)
- 初中國舊法(二)
- 初入寺法(二)
- 初清信士法(二)
- 初示正法(三)
- 初禮敬捨惡等法
- 二禮下想念慎護等法
- 三若下有緣暫宿等法
- 二凡下斥非法(二)
- 初示入寺本意
- 二今下明非法之相
- 初示正法(三)
- 二清下清信女法
- 初清信士法(二)
- 二如下出寺法
- 初入寺法(二)
- 二此下今師要術(三)
- 初指前標後
- 二謂下正示敬護
- 初明道俗相資
- 二凡下誡拾僧過失
- 三然下歎愚人難犯
- 三諸下付囑傳告
- 初中國舊法(二)
- 初說法軌儀受戒方法(二)
- 初敘來意(二)
- ○九主客相待篇第二十五(二)
- 初篇目
- 二本文(二)
- 初本篇(二)
- 初敘制意
- 二就下分章釋(二)
- 初總標
- 二初下別釋(四)
- 初入寺法
- 二問主人受房等法
- 三相識敬儀
- 四問受利法(三)
- 初審問對答
- 二僧下語示僧制
- 三三下通明瞻待
- 二法附(二)
- 初標章
- 二夫下正釋(二)
- 初敘意
- 二五下列示(二)
- 初總明四儀
- 二毗下別示雜相(二)
- 初出行法(三)
- 初明行法
- 二僧下示行相
- 三智下教攝心
- 二僧下坐臥法(二)
- 初通明
- 二三下別示(二)
- 初坐法(三)
- 初示二坐法
- 二三下辨共坐法
- 三三下明上床法
- 二善下臥法
- 初坐法(三)
- 初出行法(三)
- 初本篇(二)
釋四分律行事鈔科卷下之三
釋四分律行事鈔[A8]科卷下之四
- ○十瞻病送終篇第二十六(二)
- 初篇目
- 二本文(二)
- 初總分
- 二初下別釋(二)
- 初瞻病(二)
- 初分章
- 二制下隨釋(四)
- 初制意(三)
- 初敘意
- 二故下引證
- 三問下釋疑
- 二簡人并供養法(二)
- 初簡人(二)
- 初標
- 二四下釋(三)
- 初簡人不同
- 二僧下道逢迎逆
- 三並下結告指廣
- 二供給(二)
- 初標
- 二五下釋(六)
- 初聽僧造食
- 二僧下瞻視諸法
- 三十下求索給付
- 四善下求貿可否
- 五摩下雜物開濟
- 六四下安置便器
- 初簡人(二)
- 三安置處所(二)
- 初標
- 二僧下釋(二)
- 初約教就房舍
- 二若下依傳立別堂
- 四說法歛念(二)
- 初標
- 二十下釋(二)
- 初餘人勸導法(三)
- 初通標
- 二若下別列(六)
- 初蘭若人
- 二誦經人
- 三持律人
- 四法師
- 五禪師
- 六佐助眾事人
- 三傳下總示(二)
- 初明唱讀
- 二必下明易處
- 二其下瞻病勸導(四)
- 初明說法
- 二四下問衣鉢
- 三應下示經像
- 四又下教勸導
- 初餘人勸導法(三)
- 初制意(三)
- 二送終(二)
- 初牒章
- 二然下正釋(二)
- 初敘意分章
- 二初下隨章別釋(二)
- 初將屍出法(四)
- 初安設儀式
- 二五下啼泣可不
- 三彼下客來吊慰
- 四五下覆屍殯送
- 二明葬法(五)
- 初明四法
- 二增下香華供養
- 三四下起塔立像
- 四增下自轝報恩
- 五善下送俗進否
- 初將屍出法(四)
- 初瞻病(二)
- ○十二諸雜要行篇第二十七(二)
- 初篇目
- 二本文(二)
- 初敘意(三)
- 初立篇意
- 二若下對簡前後
- 三其下勸覽彰益
- 二十下開章釋(二)
- 初標列
- 二智下隨釋(十)
- 初明佛法僧(七)
- 初禮敬
- 二薩下供養
- 三十下知事
- 四薩下毀像
- 五智下供法
- 六十下差立主掌
- 七僧下守護三寶(三)
- 初守護
- 二僧下收舉
- 三毗下用與
- 二眾中雜事(二)
- 初標
- 二入下釋(三)
- 初入眾堂
- 二善下登高座
- 三打下打靜法
- 三別人自行(二)
- 初標
- 二十下釋(十六)
- 初不應答法
- 二四下勸學戒律
- 三五下雜學可不
- 四五下剃除髮爪
- 五四下近俗過失
- 六成下捨離五慳
- 七四下欣樂五寶
- 八十下坐禪過相
- 九四下卜術呪誓
- 十增下有緣念聖
- 十一五下入尼寺法
- 十二四下嚼楊枝等法
- 十三僧下然燈法
- 十四五下施食法
- 十五僧下然火過失
- 十六撰下掃地得益
- 四共行同法(二)
- 初標章
- 二所下正釋(三)
- 初誦習三藏(三)
- 初敘根器差別
- 二既下教其誦習
- 三三下引文勸勉
- 二善下制學毗尼
- 三多下有緣顯德
- 初誦習三藏(三)
- 五出家要業(二)
- 初標章
- 二道下正釋(二)
- 初略明通局
- 二出下委示別修(二)
- 初正示(三)
- 初明相須不雜
- 二俗下示雜法兩殊
- 三雖下指示通局
- 二上下引證(二)
- 初標指
- 二智下正引
- 初正示(三)
- 六遇賊法(二)
- 初標章
- 二四下正釋(二)
- 初遭賊法
- 二毗下遮賊法
- 七大小便法
- 初標章
- 二四下正釋
- 初正明登周法
- 二五下列示諸雜法
- 八慈濟畜生法(二)
- 初標章
- 二四下正釋(二)
- 初慈心解放
- 二十下獵師求索
- 九避惡眾生法(二)
- 初標章
- 二五下正釋(二)
- 初避非人法
- 二四下驅諸畜法
- 十雜治病法(二)
- 初標章
- 二善下正釋(二)
- 初先明醫師
- 二四下正明治病
- 初明佛法僧(七)
- 初敘意(三)
- ○十二沙彌別行篇第二十八(二)
- 初篇目
- 二本文(二)
- 初敘來意(二)
- 初敘本示濫
- 二然下明信智二門
- 二故下開章釋(二)
- 初分門
- 二初下隨釋(二)
- 初明出家本意(二)
- 初標列
- 二初下隨釋(七)
- 初出家元緣
- 二勸出有益(二)
- 初標章
- 二華下正釋(二)
- 初能勸人益
- 二智下出家人益
- 三障出有損
- 四行凡罪行(二)
- 初標示
- 二大下正釋(二)
- 初引教顯相
- 二若下總列五種
- 五行凡福行(二)
- 初標章
- 二謂下隨釋(二)
- 初竪明
- 二智下引證
- 六行聖道行(二)
- 初標
- 二但下釋(三)
- 初述意總標
- 二一下列示三位
- 三離下結略指廣
- 七大小乘相決同異(二)
- 初標章
- 二三下正釋(三)
- 初總示
- 二若下別釋(二)
- 初小乘三學(二)
- 初戒
- 二定慧
- 二大乘三學(二)
- 初戒
- 初標示同異
- 二智下廣示異相(三)
- 初智論(二)
- 初正引論文
- 二問答釋疑(二)
- 初會斷常二見
- 二決貪瞋二心
- 二攝論
- 三涅槃經
- 初智論(二)
- 二定慧
- 初戒
- 初小乘三學(二)
- 三且下結勸(二)
- 初結指
- 二又下重示
- 二依位隨解○
- 初明出家本意(二)
- 初敘來意(二)
- ○二就下依位隨解(二)
- 初牒章標列
- 二初下隨章別明(五)
- 初出家具緣(四)
- 初簡人得不(三)
- 初簡老少
- 二智下簡根具
- 三善下簡聽不
- 二僧下先說苦事
- 三四下受畜沙彌
- 四五下出俗捨離
- 初簡人得不(三)
- 二作法不同(二)
- 初標章
- 二欲下正釋(三)
- 初秉白告眾
- 二作下陳詞請師
- 三應下剃髮儀式(二)
- 初標示
- 二在下正釋(十二)
- 初莊嚴設座
- 二欲下辭親易服
- 三來下師為說法
- 四為下灌頂贊歎
- 五教下禮佛歸依
- 六阿下闍梨剃髮
- 七與下師除頂髮
- 八除下授衣披著
- 九禮下施繞自慶
- 十禮下辭親受賀
- 十一中下剃髮時節
- 十二毗下即受歸戒
- 三受戒方式(二)
- 初標分
- 二初下正釋(三)
- 初緣(五)
- 初作白告眾
- 二五下能受是非
- 三五下受法次第
- 四善下示威儀
- 五律下教問緣
- 二體
- 三相(四)
- 初列戒相(五)
- 初正教說相
- 二授下說功德
- 三戒下隨難解
- 四四下明餘戒
- 五又下指四依
- 二次下說五德
- 三次下說六念
- 四僧下說十數(二)
- 初標舉
- 二準下列釋(二)
- 初正明(十)(如文)
- 二此下結歎
- 初列戒相(五)
- 初緣(五)
- 四隨戒雜相(二)
- 初標章
- 二沙下正釋(二)
- 初通簡同別(二)
- 初示同別
- 二所下辨所對
- 二次下別示秉法(二)
- 初總標
- 二先下別釋(二)
- 初別法(四)
- 初別明衣法
- 二受下指同餘法
- 三若下諸懺罪法
- 四餘下安居受日法
- 二眾法(二)
- 初標示
- 二若下正釋(二)
- 初明通別眾法(二)
- 初說戒(二)
- 初通行法
- 二若下別行法
- 二若下自恣
- 初說戒(二)
- 二若下對首心念法
- 初明通別眾法(二)
- 初別法(四)
- 初通簡同別(二)
- 五雜行教示(二)
- 初標章
- 二其下正釋(三)
- 初略指
- 二毗下廣引(三)
- 初身口雜行
- 二薩下罪相開遮
- 三五下責罰同利
- 三有下斥謬
- 初出家具緣(四)
- ○十三尼眾別行篇第二十九(二)
- 初篇目
- 二本文(二)
- 初敘來意(二)
- 初指前生起
- 二所下推釋次第
- 二就下開章釋(二)
- 初分章
- 二前下隨釋(三)
- 初明大尼(二)
- 初標分
- 二初下隨釋(七)
- 初受戒法(二)
- 初畜眾
- 二次下受戒(二)
- 初標示
- 二受下正釋(二)
- 初明受本法
- 二二下正受戒體(二)
- 初總標
- 二初下列釋(五)
- 初徃來是非(二)
- 初標
- 二四下釋(三)
- 初明是
- 二有下斥非
- 三釋疑(二)
- 初問僧寺作本法
- 二問本法人名字
- 二僧尼數量(二)
- 初標
- 二有下釋(二)
- 初引諸文斥非法
- 二五下引五分示正儀
- 三尼須結界(二)
- 初標
- 二有下釋(三)
- 初立理斥非
- 二應下結時儀式
- 三又下結勸依行
- 四安置儀式
- 五入戒法中
- 初徃來是非(二)
- 二懺罪法(二)
- 初標章
- 二初下正釋(三)
- 初懺初篇
- 二二下懺二篇
- 三偷下懺諸篇
- 三說戒法(二)
- 初標章
- 二善下正釋(四)
- 初引本緣
- 二二下正行法(六)
- 初往請法
- 二準下受囑法
- 三僧下尼入寺法
- 四彼下僧為請法
- 五至下僧誡勅法
- 六至下尼傳教法(二)
- 初正明
- 二問答
- 三四下明雜相
- 四比下指廣略
- 四安居受日(二)
- 初標指
- 二尼下明依僧(三)
- 初明制犯
- 二僧下教受請
- 三善下示遠近
- 五自恣法(二)
- 初標章
- 二四下正釋(三)
- 初明行事
- 二律下示雜相
- 三問制意
- 六隨戒相(二)
- 初標章
- 二尼下正釋(二)
- 初委釋盛行(三)
- 初八重(二)
- 初指同
- 二摩下明異(三)
- 初摩觸(二)
- 初標列犯緣
- 二尼下辨析犯相(二)
- 初成犯
- 二四下不犯
- 二八事(二)
- 初列犯緣
- 二八下釋犯相(二)
- 初明犯(二)
- 初正釋八事
- 二準下料簡異相
- 二明不犯
- 初明犯(二)
- 三覆藏(二)
- 初列犯緣
- 二若下釋犯相(二)
- 初成犯(三)
- 初釋覆藏心
- 二若下釋發露
- 三四下釋結犯
- 二不犯
- 初成犯(三)
- 初摩觸(二)
- 二僧殘(二)
- 初標指同戒
- 二言下隨釋異戒(二)
- 初言人戒(二)
- 初列犯緣
- 二四下明犯相(二)
- 初正示相言
- 二五下別列餘相
- 二四獨戒(二)
- 初總標
- 二獨下別釋(二)
- 初明犯相(四)
- 初獨渡河
- 二獨入村(二)
- 初列釋四緣
- 二昔下斥古明犯
- 三獨止宿
- 四獨後行
- 二明不犯
- 初明犯相(四)
- 初言人戒(二)
- 三單墮
- 初八重(二)
- 二餘下指略稀用
- 初委釋盛行(三)
- 七師徒雜行(二)
- 初標章
- 二尼下正釋(二)
- 初師徒相攝
- 二次下八敬要行(三)
- 初敘緣勸勉
- 二今下列名示相(二)
- 初正列敬法
- 二五下示違敬法
- 三僧下明諸雜行(二)
- 初開語僧
- 二四下白入寺
- 初受戒法(二)
- 二明式叉(二)
- 初標名
- 二四下正示(三)
- 初明本制
- 二應下正加受
- 三此下示學法(三)
- 初列示三種
- 二若下總明犯相
- 三律下廣釋行法(三)
- 初授食開閉
- 二僧下眾別行法
- 三四下制立兩緣
- 三明沙彌尼
- 初明大尼(二)
- 初敘來意(二)
- ○十四諸部別行篇第三十(二)
- 初篇目
- 二本文(二)
- 初敘篇意(五)
- 初博學兼濟
- 二若下本闕他求
- 三然下約受科判
- 四若下正顯立篇
- 五然下示廣指要
- 二就下分章釋(二)
- 初標列
- 二初下隨釋(七)
- 初僧數多少(四)
- 初受懺多少
- 二十下受緣通塞(二)
- 初引對本律
- 二十下別示外宗
- 三十下與欲足數
- 四善下帶難出家
- 二聖法通塞(二)
- 初標章
- 二四下正釋(二)
- 初羯磨(二)
- 初本宗揩定
- 二僧下他部增減
- 二四下所被
- 三僧下與欲
- 初羯磨(二)
- 三重犯不同(二)
- 初標章
- 二四下正釋(二)
- 初本宗有重犯
- 二十下他部無重犯
- 四攝事寬狹(二)
- 初標章
- 二且下正釋(二)
- 初受日(二)
- 初標示
- 二四下隨釋(二)
- 初本宗
- 二他部(二)
- 初僧祇
- 二十誦
- 二十下淨地
- 初受日(二)
- 五心境差別(三)
- 初標章
- 二四下正釋(二)
- 初本宗
- 二五下他部(三)
- 初五分約無疑心
- 二僧祇約罪遮性
- 三十誦約前方便
- 三且下結略
- 六捨懺有異(二)
- 初標章
- 二十下正釋(六)
- 初十誦
- 二五分
- 三僧祗
- 四善見
- 五了論
- 六多論
- 七隨相階別(二)
- 初標章
- 二十下正釋
- 初僧數多少(四)
- 初敘篇意(五)
- ○第三批文
釋四分律行事鈔科卷下之四(終)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43 冊 No. 738 四分律行事鈔科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2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