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梵網經順硃卷下
菩薩心地品之下
爾時盧舍那佛。為此大眾。略開百千恒河沙不可說法門中心地。如毛頭許。
是過去等。引果人同證同說。以勸信也。三世等者。引因人同修同學。以勸受也。言上所說心地。雖如毛頭許之微。其功德極大。三世諸佛所證證此。所說說此。三世菩薩所修修此。所學學此也。
我[A6]已百劫修行是心地。號吾為盧舍那。
我[A7]已等者。上句舉因明果。下句舉果明因也。言既三世諸佛菩薩。所證所說所修所學。而不異不虗者。乃即我今[A8]已百劫。所修所學所證所說。豈復虗乎。可見證果本非他因。惟在此心地耳。此上三段。結顯法門也。
汝諸佛子。轉我所說。與一切眾生開心地道。
汝諸佛子者。是舍那慈尊。告勉千佛。轉法化生也。轉我等者。言轉我所說。我[A9]已百劫修行心地。如是因深。號吾為盧舍那。如是果極之道。我今授汝。汝當轉說。與一切癡迷眾生。令其開悟心地。豁通本有光明金剛寶戒之道也。
時蓮華臺藏世界。赫赫天光師子座上。盧舍那佛放光。光告千華上佛。持我心地法門品而去。復轉為千百億釋迦。及一切眾生。
時蓮華下舉依報也。赫赫天光下舉正報也。舍那放光。顯能告之勝。光告等者。顯所告之勝也。持我等者。正明所告之詞。師子座者。師子乃獸中王。哮吼一聲百獸腦裂。表法王坐此座無所怖畏。天魔外道見聞喪膽故也。盧舍那佛放光光等者。言光是佛放。告是光告也。謂不但正報身善能說法。即依報蓮華光明。亦能說法。告千華上佛也。持我心地等者。謂盧舍那既告千佛。又欲千佛轉相授受故。千佛持我心地法門。而去復轉相授受千百億釋迦佛。千百億釋迦佛。付授勸轉。而與一切眾生。開心地道也。
次第說我上心地法門品。汝等受持讀誦。一心而行。
次第等者。是盧舍那佛光告千佛。轉告千百億佛。叮嚀分囑。若轉說是心地法門時。不可倒說逆說。當從十住十行十向十地次第而說也。汝等亦當次第領受守持閱讀背誦。專一其心。精進力行。感化眾生。上行下效也。此付授勸轉也。
爾時千華上佛。千百億釋迦。從蓮華藏世界。赫赫師子座起。各各辭退。舉身放不可思議光。光光皆化無量佛。一時以無量青黃赤白花。供養盧舍那佛。受持上所說心地法門品竟。
爾時者。即舍那勸授轉化時也。千華等者。舍那付授[A10]已畢。其時當機千佛千百億佛領旨各各辭旋本迹世界。說法利生應緣去也。舉身等者。表顯心地戒光出生無量無邊智慧之佛。凡此本佛迹佛迹迹之佛。皆從心地戒光中流出。此光非可心思言議也。光光等者。上光即千佛光。下光即千百億佛光。光光無量不可思議故。所化之佛亦無量不可思議也。一時等者。言千佛億佛無量佛。俱同一時。以微妙因華。從心地中信手拈出。青表十住。黃表十行。赤表十向。白表十地。還以供養心地所現舍那果佛。得法謝法。知恩報恩也。受持等者。此結束三十心十地之文。以起後意。故云受持心地法門品竟。此三受[A11]已轉化二。初受[A12]已謝師。二各旋本界。此受[A13]已謝師也。
各各從此蓮華藏世界而沒。沒[A14]已入體性虗空華光三昧。還本源世界。閻浮提菩提樹下。
各各等者。言千佛億佛無量佛。各各從此舍那本佛依報莊嚴蓮華藏世界而隱。初隱為沒。終隱為之沒[A15]已。入體性等者。正明所隱迹處。言有沒處必有入處。謂沒[A16]已時。即入本體法性虗空華光三昧正定之中也。還本源世界者。千佛億佛。皆各從本土放光示眾。皆各接生疑之眾。俱往本師舍師佛所聽心地戒法。令受戒竟故。又各還應迹所依本源世界。見所隱所顯不離當處。故云還本源世界也。閻浮提者。即娑婆世界中南贍部洲也。菩提華言覺道。亦名道樹。謂凡佛出世皆依此樹。成無上道故也。此二各旋本界二。初入定歸本。二出定說法。此入定歸本也。
從體性虗空華光三昧出出[A17]已。
從體等者。言既從三昧入。必從三昧出。有隱有顯也。初顯名出。顯畢乃名出[A18]已也。二出定說法二。初明橫說法。二明竪說法。此明橫說法又有二。初出定相示。二正說法門。此初出定相示也。
方坐金剛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說十世界法門海。復從座起。至帝釋宮說十住。復從座起。至𦦨天中說十行。復從座起。至第四天中說十迴向。復從座起。至化樂天說十禪定。復從座起。至他化天說十地。復至一禪中說十金剛。復至二禪中說十忍。復至三禪中說十願。
方坐等者。方正也。金剛利而堅。千光明而廣。王乃尊貴之意。言佛既于菩提樹下出定[A19]已。當坐何等樣座而次第說法耶。當坐金剛最堅最利千光最明最廣王者最尊最貴之座而說法也。華嚴初會菩提場。普賢菩薩說華藏世界品。如來依正法門。即此及妙光堂者。堂即普光明殿也。華嚴二會普光殿。文殊菩薩說十信法門。即此下文十住處所說。以總在人間為一住處也。說十世界法門海者。即華藏莊嚴十世界海也。法門即十信法門也。海言百河千江無所不容。百寶千珍無所不出。百千法門無一不從信源功德海中流出。言十信法門海充遍法界。與十華藏莊嚴世界海等也。復從座起等者。此第二處說十住也。帝釋宮。即忉利天王所住之內庭也。梵語釋提桓因。此云能天主。梵語忉利。此云三十三。此天居須彌頂。由單修上品十善得生其中。主三十三天。帝釋二字華梵合言也。世尊次于此宮說十住者。為令[A20]已入十信菩薩。得入十住法門也。至𦦨天中等者。此第三處。說十行也。𦦨天即𦦨摩天。華言時分。此天依空而住。以蓮華開合而分晝夜故。由修上品十善兼坐未到定禪。得生其中。世尊次于此處說十行者。為令[A21]已入十住菩薩。得入十行之法門也。至第四天等者。此第四處說十迴向也。四天即兜率陀天。華言知足。于五欲知止足故。此天亦依空居。所修同前。世尊于此說十回向者。為令[A22]已入十行菩薩。得入十回向之法門也。至化樂天等者。此第五處說十禪定也。化樂者。自化五欲而娛樂也。亦依空居。所修同前。世尊次于此處說十禪定者。為令[A23]已入十回向菩薩。得入十禪定之法門也。至他化自在等者。此第六處說十地也。他化天有二種。一者正修十善。兼坐未到定禪。假此所成自然受樂。二者偏修十善。假他所化以成[A24]己樂。即魔王天。此二天王皆依空居也。世尊次于此處說十地者。為令[A25]已入十禪菩薩。得入十地之法門也。復至一禪者。此第七處說十金剛也。初禪天即離生喜樂地。此天[A26]已離下界欲惡。忻上妙定故。世尊次于此處說十金剛者。為令[A27]已登七地菩薩。得證金剛觀智。入妙覺果海也。復至二禪者。此第八處說十忍也。二禪即定生喜樂地。此天[A28]已離初禪之喜。攝心在定。淡然寧靜。而生勝定故。世尊次于此處說十忍者。為令彼[A29]已得真無生忍菩薩。修行十忍法門。得入妙覺果海也。復至三禪者。此第九處說十願法門也。三禪即離喜妙樂地。此天[A30]已離初禪二禪喜踴之動。泯然入定。而得勝妙之樂故。世尊次于此天說十願者。為令彼[A31]已證九地菩薩。更得十大願力。得入如來妙覺果海故也。
復至四禪中摩醯首羅天王宮。說我本源蓮華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說心地法門品。
復至四禪等者。此第十處。總說梵網舍那所說心地法門品也。前九是漸說次第說。此一是頓說。說大乘心地故。略去六十。只說三十心十地耳。四禪即捨念清淨地。此天捨二禪喜念。三禪樂念。心無憎愛。一念平等清淨無襍。住于此禪。空明寂靜萬象皆現故。世尊次于此處頓說心地者。為令彼圓證十地菩薩。入妙覺果海也。
其餘千百億釋迦。亦復如是。無二無別。如賢劫品中說。
其餘等者。謂千釋迦所說既如是。其餘千百億釋迦佛亦如是出定。如是妙光堂說法。復起乃至首羅宮中。十處說法。如是漸說頓說。咸與千釋迦同。無二無別也。此說如賢劫品說一樣。此上二正說法門也。明橫說法竟。
爾時釋迦牟尼佛。從初現蓮華藏世界。東方來入天宮中。說魔受化經[A32]已。下生南閻浮提。迦夷羅國。母名摩耶。父字白淨。吾名悉達。七歲出家。三十成道。號吾為釋迦牟尼佛。
[A33]已上明千釋迦千百億釋迦。皆于十方世界。說心地法門品。此下明一釋迦于一世界中。說心地法門品也。爾時者。從蓮華世界東方而來時也。爾時從彼來入兜率天宮中。先在此天伏魔。以說魔王受化經[A34]已。次觀下界眾生。有業覆障難解脫者。有根純熟易解脫者。即從此天隱勝現劣。下生南閻浮提。迦夷羅國。淨梵王家。為太子也。如來降神。先現五瑞。次顯八相。謂從兜率天降皇宮者。一相也。母名摩耶梵語。此云大幻。以大幻術而幻出諸佛故。以凡十方諸佛示生。皆為其母也。父字白淨。梵語鬱頭檀。世尊欲生之時。觀淨梵王性行仁賢。摩耶夫人。五百世菩薩母。應當往彼托胎。所謂示入胎住胎者。二相三相也。吾名悉達梵語。此云頓吉。以太子生時。寶藏悉空。空而復滿。故名頓吉。于時太子。從摩耶夫人右脇出。立蓮華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目顧四方。周行七步。云天上天下唯吾獨尊。世出世間此法第一。此示出胎者。四相也。七歲出家者。太子具大智慧。觀生老病死苦。厭世五欲。棄金輪王寶位。如棄涕唾。心思出家。往白父王。父王不許。故于二月七日。身放光明。普照四天王宮乃至淨居天宮。諸天見[A35]已到太子所。禮足白言。菩薩無量劫來所修行滿。今正成熟。即于午夜逾城出家。苦行林中者。此五相也。所言三十成道。號吾為釋迦牟尼佛者。此是世尊功行滿足。道成德備。以顯然燈佛授記不虗。示睹明星成道降魔者。此六相也。此以下二明竪說法二。初天上說道。二人間說戒。
於寂滅道場。坐金剛華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其中次第十住處所說。
於寂滅等者。寂滅以理言。即清淨寂滅理。以事言即真阿練若修行處。言佛于此清淨阿練若中。坐大道場。轉大法輪故也。坐金剛等者。即敘前于菩提樹下出定。坐金剛華光王座。及妙光堂至摩醯首羅天王宮。于其中間。一一次第所說。共有十也。華嚴七處九會。此經十處十會。所說二經大同小異。所謂示現成道轉大法輪者。七相也。無八相者。未涅槃故也。
時佛觀諸大梵天王。網羅幢因。為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佛教門亦復如是。
時者即此梵天中。說心地戒體法門時也。言佛觀彼網羅幢因為喻。為說無量世界眾生心行依正差別。猶如網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差別殊異亦無量各各不同。諸佛教法。門庭施設。亦復如是。
吾今來此世界八千返。為此娑婆世界。坐金剛華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為是中一切大眾。略開心地法門竟。
吾今等者。佛言吾來此娑婆世界。坐大寶座。說是心地法門。利度眾生。[A36]已非一次。[A37]已有八千返之多也。乃至等者。謂此處說法至首羅宮。共有十處。為是中者。為是十處天人賢聖一切眾生之中也。略開等者。言以上俱是略說心地法門。不甚廣多也。竟者結束前文之意。此以上初天上說道竟。
復從天王宮下至閻浮提菩提樹下。為此地上一切眾生。凡夫癡暗之人。說我本盧舍那佛心地中。初發心中常所誦一戒。光明金剛寶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薩本源。佛性種子。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當當常有因故。當當常住法身。如是十波羅提木叉出於世界。是法戒是三世一切眾生頂戴受持。吾今當為此大眾。重說十無盡藏戒品。是一切眾生戒本源。自性清淨。
復從天等者。言前從地昇天。次第說十法門戒體以利天。此則從天降下。說十重四十八輕戒用以利人也。既從天宮降此菩提樹下。為何等人說戒用耶。乃是為此閻浮大地之上。一切有心眾生說也。凡夫即不知戒者。癡是無明覆心。暗是智眼不明。言說我本師戒者。正謂此等心眼蒙蔽故。特與破暗除癡耳。又說何法破除。說我本師盧舍那佛心地中。最初發心時。心中常所誦一戒。智慧光明堅利金剛具足眾善寶戒。此寶戒者。即是破暗之明燈。即是除癡之慧劒。即是一切諸佛根本流源。即是一切菩薩根本流源。即是上同三世諸佛。下同三世眾生佛性種子也。故所以說一切癡暗眾生凡有心者。皆有佛性。本不欠少也。一切意等者。思量曰意。即第七末那識。分別曰識。即前六轉識。所緣曰色。即五根六塵。集起曰心。即第八阿賴耶識。此識在眾生名佛性。在非眾生名法性。此言眾生佛性本來具足。葢由意識色心不了。而致然也。今以是本師佛力故。咸使是情與無情。有心眾生。咸入佛性本源寶戒之中也。常當常等者。言此寶戒。凡是有情而根鈍者。皆當發此入戒正因。凡是有心而根利者。皆當發此入戒正因。是情是心者。既皆可入戒。自當當常有如是誦戒正因。既當當有誦戒修行正因。必當當有證入常住法身之正果也。如是者承前起後也。波羅提木叉梵語。此云保解脫。謂持此戒者。保護三業六根。得大解脫也。言如是十解脫戒。出于世出世間之中者。乃是三世諸佛修行成佛正法戒。是三世一切眾生本有性戒。應當頂禮佩戴領受持守。刻刻體認而不當忘也。吾今等者。言吾今當為此現前四眾八部之大眾。重重開演。從一戒而開十戒。十戒而開四十八戒。乃至三千八萬無窮無盡一切戒品。無不攝歸于十波羅提木叉一戒中也。是一切等者。言達戒體必達戒相。既了戒相無忘戒體。故復的指出道。是一切眾生心戒。本源自性清淨戒體。本不從人得者也。此二人間說戒二。初凡聖本源。二總結戒相。初凡聖本源三。初差別說戒。二頌前起後。三正結戒品。此初差別說戒也。
我今等者。總頌上下開說心地戒法。結前起後。讚勸受行之大略也。我是佛自謂。非同凡夫外道二乘人我神我假我之我。即乃無我之我。八自在我也。今者當說時也。盧舍那即正報身佛也。方坐正方安坐也。蓮華臺即佛依報國土也。臺在其中。周帀周圍交帀也。千華上者。言此大華臺外周帀有千葉。每一葉復有一蓮華也。上者每千華中也。復現等者。言每葉華中。復現千釋迦。坐于其上也。一華等者。言一葉華上。有百億個國土也。一國等者。言一國土之中。即有一釋迦佛。從天降下。國國皆然。各各示坐菩提樹下。咸同一時示成佛果。證無上道。坐金剛華座。說金剛寶戒也。如是等者。言各示現非無本也。如是千百億釋迦。以千釋迦為本身。千釋迦以盧舍那為本身。前乃從體起用。此乃攝用歸體也。上段總頌大部前九品。千百億釋迦五句頌此上卷。自爾時釋迦佛身放慧光所照鼓動人天生疑。玄主集眾請問光相。釋迦接眾至舍那所。一釋迦如此接千釋迦。千百億釋迦亦如此接。故云各接也。微塵眾。即生疑之眾。俱來者。謂能接之佛。及所接之生。俱來華藏。聽我舍那常所誦一戒諸佛光明金剛寶戒也。甘露者。讚此戒有如是德也。言生疑眾生生死熱惱。一聞此戒當下消滅。如甘露之潤枯焦。死可復甦也。門即開者。言此個甘露戒德法門。因此聽眾。而即大開張展轉演唱也。是時千等四句。頌上千釋迦佛。與千百億釋迦佛。領眾至舍那所聽受戒竟。復還各歸本世界菩提場。上升天宮十住處說法竟。又從天宮降下人間。為此地人說我本師初常所誦戒。至自性清淨一段文。是時即授受心地戒法。與千百億釋迦時也。還至等者。謂既得戒[A42]已。復還本土寂滅道場中。說戒利生也。各坐等者。謂一釋迦坐菩提樹下。轉大法輪。其餘百億釋迦。各坐菩提樹下。亦各轉大法輪也。誦我本師戒者。表此戒法。佛佛授受有本有據。非妄流傳也。上頌前文。下頌後文。十重四十八者。出戒相也。戒如明日月等者。言戒之功德。得之者如日月照臨空行無礙。又如瓔珞珠貴重莊嚴上首也。微塵等者。應上各接微塵眾言。千百億佛所接微塵菩薩眾。因得戒益。而成無上菩提覺道。可謂功不浪施也。是盧舍等者承上言。謂此戒法由我本師自誦。我亦隨誦。非自不誦教人誦也。汝新學等者。此勸自授受人也。言微塵菩薩既得戒而成佛。汝等新學菩薩。應當一心受持是戒[A43]已。更當轉相授諸眾生。廣利有情也。諦聽等者。此誡聽也。言當諦審于耳。聽領于心。我此誦戒。非同外道邪見二乘執偏不圓之戒。乃誦諸佛所授大乘實相正戒也。佛法等者。謂佛所說法藏有三。此三藏中之戒藏也。波羅等者。謂此保解脫戒。能聞思修。畢竟有大饒益大眾。不可只徒耳聞。或聞不入心。或不審實深信。多聞不修行。與不聞等也。汝是當等者。言汝等能如是奉持。現前當來。決定成佛。我久遠劫來能深信力行此戒。是[A44]已成佛了也。得[A45]已成佛者何。由我常作如是審實深信力行而得心地戒品。方能圓滿具足也。[A46]已成者尚常作如是信。況未成佛乎。一切有等者。此勸受也。謂一切有心之人。非同木石。凡有心者。皆當作佛。攝入佛性戒中。豈小因小果哉。眾生受等者。言心外無佛。心地外無佛地。眾生既受諸佛心地戒法。豈不即入諸佛位耶。位同等者。言位既同于大覺[A47]已。僅能為佛家真佛子。必經三祗果滿。萬行功圓。方能繼佛示生。證無上菩提也。大眾等者。大眾即現前稟受佛戒之四眾八部。聖凡清淨大眾。皆身生恭敬。心竭至誠。口無議論。咸皆專一而聽我誦常所誦一戒。光明金剛寶我也。此二頌前起後也。
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成無上[1]覺。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佛即口放無量光明。是時百萬億大眾諸菩薩。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十六大國王。合掌至心聽佛誦一切諸佛大乘戒。
爾時者。即從天上復下人間。示現成道說戒時。釋迦牟尼佛。即娑婆教主之佛號也。初坐菩提樹下。始坐道場之處。成無上覺。即正徧知覺。超諸等覺妙覺之上。無有過者也。初結等者。此示轉法輪之急務也。佛之本懷。原為眾生拔苦。令其離苦得樂。是故世尊思惟。畢竟以何法令眾生離苦得樂耶。故最初先演波羅提木叉。保護眾生三業六根。得大解脫。眾生離苦。佛願亦足矣。故先結如是大乘戒。普度有情。非小乘聲聞戒僅自利不能利他比也。孝順等者。孝孝敬也。順承順也。父母生身父母也。師即得戒和尚。法身父母也。僧即同學三寶。即佛法僧。乃慧命父母也。言俱皆如父母一般。孝敬而莫慢。承順而莫違也。故所以孝順。此波羅提木叉至道之法。孝即名為戒也。五刑之屬三千。罪莫大于不孝。豈不孝而得名為戒耶。亦名制止者。亦是佛順眾生根機大小。而裁制禁止也。豈可受戒者。不承順父母師僧三寶。而得制止戒耶。故云亦名制止也。佛即等者。此表心地戒法之瑞應也。此經六處放光。一釋迦身放慧光。二玄主身放金剛白雲色光。三舍那身放虗空光。四舍那付授放光。五佛佛放光。光光化佛。六口放無量光明。說諸菩薩心地戒品。正明佛佛親口宣傳。畢竟要依心地戒光。為修行之勝因。然後得證心地戒光之勝果也。是時百萬億大眾者。總標戒光所攝人天凡聖有緣眾也。諸菩薩者。內凡外凡地上諸菩薩也。十八梵天。即色界。初禪三天。二禪三天。三禪三天。四禪九天。共十八天也。六欲天子者。即欲界中四王。忉利。夜摩。兜率。化樂。他化之六天也。十六大國王者。西域大國。共有十六。既大國主秉受戒法。其餘國王。聽受戒法亦可知矣。合掌至心二句。以明聽受者之䖍恭意。合掌即身業䖍誠。至心即意業䖍誠。口嘿不言即口業䖍誠。以是三業䖍誠。于此大乘心地戒光。一聞便省。豁然通達。
○此三正結戒品二。初標敘結受。二說戒相貌。初標敘結受二。初經家敘說。二佛自敘說。此初經家敘說也。
佛告諸菩薩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誦諸佛法戒。汝等一切發心菩薩亦誦。乃至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諸菩薩亦誦。是故戒光從口出。有緣非無因故光。光非青黃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無非因果法。是諸佛之本源。行菩薩道之根本。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是故大眾諸佛子。應受持。應讀誦。應善學。諸佛子諦聽。若受佛戒者。國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黃門。婬男。婬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剛神。畜生。乃至變化人。[A48]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皆名第一清淨者。
佛告諸菩薩至十地諸菩薩亦誦一段。乃以[A49]己勵人也。謂我是[A50]已成佛。尚半月半月。自誦諸佛戒法。況汝等初發心菩薩者乎。黑月三十日。白月望十五日。對三寶前誦戒者。言于此十重四十八輕中自知自揀。看清淨不清淨。如人自照鏡。好醜生忻慼。誦戒亦如是。此是釋迦如來半月半月。立誦諸佛所傳心地戒法。萬古弘規。誰敢違者。既[A51]已成一切諸佛尚誦。況降茲者耶。故汝等初發大心圓戒十信菩薩。竝入理證真十住菩薩。十行十向十地諸菩薩。亦當如諸佛一般。半月半月誦也。是故戒等者。言因是諸佛自誦。新舊諸菩薩亦誦之故。所以心地戒光。咸從佛口中流出也。既光從口出。即是有緣。既有是緣必有其因。非是無因。故出斯光也。斯光非屬青黃赤白黑之色塵法。非屬四大幻色身法。非屬五蘊集因心法。非屬外道有無斷常法。非屬二乘因果修證法也。既非如是等法。此戒光是何法耶。乃是諸佛元所證無上菩提無餘涅槃之本源法。行菩薩道者之根本法也。且不獨佛菩薩為然。亦是諸現前大眾新發心諸佛子之根本法也。是故大眾等者。言戒光既是根本。所以大眾諸佛子。于此心地戒。應當領受持守。應當閱讀諷誦。應當善為學習之也。諸佛子諦聽者。勸審實而聽聞也。若受佛戒等者。槩舉能受戒人眾也。謂若國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黃門。婬男。婬女。奴婢。八部。鬼神。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眾。金剛神。畜生。乃至變化人。但能通達法師語言者。不得揀擇。謂形雖有異。而性本無殊。一一盡當得與授菩薩心地戒法而去。皆名第一清淨者。言此等人。未授戒時。皆染污而不清淨。既得戒後。則純清淨而無染污。一念回光。如同本得。故曰皆名第一清淨者也。此二佛自敘說也。
佛告等者。承上既受佛戒為成佛因。言當誦佛戒。為成佛果也。告即召告能受之人也。有十重等者。明所受之法也。若受二句。明違法之人。非菩薩二句。定違法之過。謂波羅提木叉。是菩薩本業。是成佛真諦。今既不誦。是棄本業而無真種。本種尚不得。云何利益眾生而名菩薩乎。故云非菩薩非佛種子也。我亦如是誦者。舉果人以勸因人誦也。一切菩薩等者。舉因人以勸誦也。謂我乃果中人。尚如是誦。況因人乎。且而三世一切菩薩。[A54]已學誦。當學誦。今學誦。是[A55]已成熟菩薩。尚亦如是學誦。況汝新學菩薩。而不學誦者乎。我[A56]已略說等者。言聲聞戒有限量。菩薩戒無限量。今于無限量中。聊舉一二。故云略說。言相貌者。謂戒體本無相貌。不妨有戒可持得持戒相貌。毀戒得毀戒相貌。所謂心持印呪顧盼雄毅者此也。應當學等者。謂三世成熟菩薩尚學。爾等新菩薩宜急急修持應當學尊重此戒。銘刻于心而勿忘。承奉持守而勿失也。此二說戒相貌二。初總說戒相。二別說戒相。此初總說戒相也。下別說戒相二。初說重戒相十。二說輕戒相四十八。
○第一殺戒
佛言。[1]佛子若自殺。教人殺。方便殺。讚歎殺。見作隨喜。乃至呪殺。殺因。殺緣。殺法。殺業。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一切眾生。而反恣心快意殺生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佛言佛子者。呼其人而告之也。言為佛子受持佛戒。當依戒修。不可輕違佛制故也。以下倣此。
若自殺是身殺。教人方便讚歎是口殺。見作隨喜乃至呪殺是意殺。殺因是過去無始習氣不忘集業為因。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忘是也。殺緣現在怨家聚會為緣。因緣會遇時是也。殺法亦是現在刀杖網弋斷彼命根為法。果報還自受是也。殺業由三種和合。而成未來殺業之果也。乃至等者。言情與無情。蝡動蜎飛昆虫草木一切有命者。俱不得無故而加傷損。況大生命耶。如國王宰官。殺一救多。興善除惡。此大慈悲。故有開遮。但不得故意私心成殺也。能如是行持。方得名為攝律儀戒。無惡不止者。是菩薩等者。言是受戒菩薩。當起常常安住而不忘失之心。常常安住慈愛悲憫如保赤子之心。常常安住孝敬恒順如父如母之心。如是方便。如是救護一切眾生。方得名為攝善法戒。無善不修者。如是拔苦與樂。方名為饒益有情。無生不度者。而反恣心等者。謂若見眾生苦。不行救拔。反恣縱其心。快逞其意。以殺害眾生者。豈成持戒菩薩耶。是不持守。而犯戒者也。是菩薩等者。言是犯殺菩薩。自取其罪。當得波羅夷罪也。梵語波羅夷。此云極惡。又云棄罪。當墮三惡道故。凡持是戒者。第一所當慎也。
○第二盜戒
若佛子。自盜。教人盜。方便盜。呪盜。盜因。盜緣。盜法。盜業。乃至鬼神有主物。劫賊物。一切財物。一鍼。一草。不得故盜。而菩薩應生佛性孝順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樂。而反更盜人財物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若佛子意同前。身自盜。口教人方便。意呪。過去往因。現在緣會方法。未來業果。諸盜乃至廟堂中供器。鬼神物。咸是有主施捨之物。竝劫賊所得之物。但凡一切財物。俱不得不與而取。毋論貴賤大小。一鍼。一草亦不得借故不與而取。無盜不斷故也。而菩薩等者。言是菩薩當生孝順心。觀一切眾生如父如母。應生慈悲心。觀一切眾生如子如女。常常助勷一切眾生。生長福田。身受其福。生長樂具。心得安樂。無善不修故也。如是助福助樂。令一切人離苦得樂。方得名為無生不度者。而菩薩等者。言若見窮苦。不行拯救。反更盜人財物。豈持戒菩薩人耶。故結罪同前。墮亦同前也。可不慎歟。
○第三婬戒
若佛子。自婬。教人婬。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婬。婬因。婬緣。婬法。婬業。乃至畜生女。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婬。而菩薩應生孝順心。救度一切眾生。淨法與人。而反更起一切人婬。不擇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親行婬。無慈悲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身行婬。口說教人婬語。乃至一切女人亦不得故起一念婬意。竝過去婬因。現在婬緣。婬法集積。未來婬業之果。作諸纏縛。無解脫期。乃至畜生女。不擇禽獸。諸天鬼神女。不知正邪。及非道行婬。不分晝夜時節。男女二根。大小長幼。俱名非道。一一不得犯。無婬不斷故也。而菩薩應生孝順。生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之心。如是救護濟度一切眾生。教其令斷愛欲根本。清淨無染解脫之法與人。是菩薩本業。無善不修故也。如是拔苦與樂。方得名為無生不度者。而菩薩若不如是教益。反更起一切眾生。不擇異類貴賤母女姊妹六親。及非道行婬。無一點慈悲清淨之心者。豈持戒菩薩人耶。故結罪同前。當墮亦同前也。可不慎歟。
○第四妄語戒
若佛子。自妄語。教人妄語。方便妄語。妄語因。妄語緣。妄語法。妄語業。乃至不見言見。見言不見。身心妄語。而菩薩常生正[1]語。亦生一切眾生正語正見。而反更起一切眾生邪語邪見邪業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A57]己不真實語言。教人方便。因緣法業。乃至自非聖人。而言我是聖人。非實得上人法。而言我得上人法。欺誑愚夫。希求名聞利養。如是身妄作。心妄想。口妄說。三業不實。一切妄語。若輕若重。咸是持戒菩薩所當斷者。無妄不斷故也。而菩薩等者。言應當常生如來五語。如是正語。亦令一切眾生常生正語。不為凡小邪語所誘。常生正見。不為外道邪見所惑。如是自[A58]己真實。乃能取信于人。令人真實。方得名為無善不修者。如是自真實令人真實。方得名無生不度者。而反等者。而菩薩若自不正語正見。反更起一切眾生不正之言。偏邪之見。造種種妄業。自欺欺人者。其罪不小。故結罪同前。應墮亦同前也。除急難解網。釋苦方便不犯。餘宜慎之。
○第五酤酒戒
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緣。酤酒法。酤酒業。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緣。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明達之慧。而反更生一切眾生顛倒之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酤酒等者。酤釀酒以賣之也。自酤酒。教人酤酒。因過去起貪利心而為酤因。得米麥而為酤緣。得曲蘖醞釀而為酤法。三事和合而為酤業。醉人之惡果也。一切酒等者。言不但如上不可造。乃至甘蔗。葡萄。楊梅。棗子等。俱不可造也。葢酒之為害不小矣。四分律云。酒有三十六失。不孝父母。不敬三寶。墜車墮馬。投河赴火。敗國亡家。無所不至。儒言酒有三德七惡。禹惡旨酒。唯酒無量。不及亂。故云是酒乃起罪因緣。言無酒不斷故也。而持菩薩戒人。應當生教化眾生之心。開發各各本有智慧。令其了達一切愚癡之根。不使飲茲狂亂毒藥。令人得智。無善不修可也。如是除癡與慧。寧非饒益有情無生不度者乎。而反等者。言于此方便不能行。反更生一切眾生愚癡顛倒之心。令其酤飲。陷人于極苦地。是豈持戒菩薩人所用心乎。故結罪當墮。俱同前也。
○第六說四眾過戒
若佛子。口自說出家在家菩薩比丘比丘尼罪過。教人說罪過。罪過因。罪過緣。罪過法。罪過業。而菩薩聞外道惡人。及二乘惡人。說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惡人輩。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薩反更自說佛法中罪過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若佛子口自說者。謂謗出自口也。出家即出家二眾。在家即在家二眾。俱是發大乘心。受大乘戒者。故云菩薩也。比丘比丘尼者。別開出家二眾。乃是從聲聞十戒二百五十戒中漸入大乘者。非頓受類。故別開也。如是四眾。俱乃住持三寶。弘通法人。同為佛子。不得自揚家醜。說彼罪過。亦不得教他人說彼罪過。及過去罪過因。現在罪過緣與法。三合未來成說罪過業之果也。以上一一不得犯。無惡不斷故也。而菩薩等者。言持戒菩薩。若聞外道惡人顛倒邪見之輩。及二乘惡人自利小見之輩。不達大乘逆順境界。而說諸佛大乘法中非法非律者。菩薩聞得。應常生慈愍心。教化是外道二乘惡人輩。反邪歸正。捨小就大。令生大乘善信。無善不修可也。如是教益。寧非饒益有情無生不度者乎。如或不能。尚缺慈悲。豈有反更自說佛法中罪過者耶。若自說。及使人說者。結罪同前。墮亦同前也。
○第七自讚毀他戒
若佛子口等者。言菩薩若自讚自[A61]己之長。而毀他人之短。亦教人讚我有德。而毀他人無德。及過去無始習氣不除。互毀為因。現前忌嫉生毀為緣。巧毀取信于人為法。三事和合成毀他業也。如上一一不得犯。無惡不斷故也。而菩薩等者。言持戒菩薩。倘見他人有過。應代替一切眾生。受加毀辱。以惡事自向[A62]己。好事與他人。無善不修可也。言惡事自向[A63]己。是不應自讚。好事與他人。是不應毀他也。以如是心行。饒益他人。方名為無生不度者。若自揚[A64]己有德。隱覆他人好事。而反令他人受毀辱者。此豈菩薩人用心乎。故結罪同前。墮亦同前也。
○第八慳惜加毀戒
慳者悋也。惜者愛也。加毀謂無故以罪加人。而損惱有情也。
若佛子。自慳。教人慳。慳因。慳緣。慳法。慳業。而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切給與。而菩薩以惡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錢一針一草。有求法者。不為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而反更罵辱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慳等者。謂自慳自惜。不惠濟人也。教人慳。使他人悋惜。以遮[A65]己也。慳因以無始來常懷慳心為因。慳緣以遮護法財為緣。慳法以巧設不捨為法。慳業以三事和合作意成當來餓鬼業報之果。一一不得犯。無惡不斷故也。而菩薩等者。言持戒菩薩。見一切貧窮人。無論親疎貴賤。來乞求者。隨前人意下所須衣食法等。一切悉當給與之。而勿悋惜。無善不修故也。如是斷惡修善。方名為饒益有情無生不度者。而菩薩等者。言菩薩若以自私自利之惡心故。厭人𤨏𤨏乞求之瞋心故。不但不多施。乃至不施一錢一針一草。而一毫不與。又或有求法者。而悋法不與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如是之心。[A66]已失菩薩慈悲道。[A67]已墮慳悋罪。而何況更加罵詈恥辱他人者乎。故結罪同前。墮亦同前也。
○第九瞋心不受悔戒
若佛子。自瞋。教人瞋。瞋因。瞋緣。瞋法。瞋業。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中善根無諍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順心。而反更於一切眾生中。乃至於非眾生中。以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懺謝。猶瞋不解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瞋等者。自瞋是自[A68]己瞋恨于人。教人瞋是教他人瞋彼。以雪[A69]己恨。瞋因是過去含恨習氣為因。瞋緣是現前與所瞋之人為緣。瞋法是心起計較令彼受辱為法。瞋業是三事和合成當來三塗業報苦果。以上一一不得犯。無惡不斷故也。而菩薩等者。言菩薩應當生起一切眾生心地中平等善根。根鈍者俾無諍論。根利者俾得無諍三昧。如是之事。又常令生起慈悲之心。等視眾生。猶如一子。常令生起孝順之心。等視男女。如我父母。無善不修故也。如是斷惡修善。方名為饒益有情無生不度者。如或不能。而反更于一切眾生之中。竝于非眾生之中。以惡口罵辱。而口業不善。復加以手打及以刀杖。而身業不善。意猶不息。而意業不善。以是三業齊犯罪。無容逭也。或所瞋前人來求懺悔而以善言懺謝下氣解瞋。若乃揚眉怒目。猶瞋而不解者。是豈行持菩薩戒行人耶。故結罪同前。墮亦同前也。
○第十謗三寶戒
若佛子。自謗三寶。教人謗三寶。謗因。謗緣。謗法。謗業。而菩薩見外道及以惡人。一言謗佛音聲。如三百鉾[A70]刺心。況口自謗。不生信心孝順心。而反更助惡人邪見人謗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等者。自謗三寶。是自家見解不端正。見人謗即隨謗而妄議非毀也。教人謗。謂使人訕謗欲同黨也。謗因是過去習氣懷謗為因。謗緣是湊合非語為緣。謗法是巧詞偽謗惑愚為法。謗業是三事和合而成三惡道謗業之苦果。上一一不得犯。無惡不斷故也。而菩薩等者。言菩薩若見邪見外道。及以興訕三寶惡人。纔聞一言半句謗佛音聲。入其耳中。就如三百矛鎗。刺入我心中一樣。其痛有難于忍者。聞謗痛心。無善不修。教生信心。無生不度可也。況自口自出謗言乎。佛為天人師。開我迷雲。應生信敬心。而不生信敬心。佛為大慈父。拔我離苦。應生孝順心。而不生孝順心。如此[A71]已非佛子。而反更助惡人并邪見之人。以謗三寶。以滋快議。如其叛逆。即如師子身中虫。自食師子身中肉者。豈是菩薩持波羅提木叉者耶。是菩薩乃犯波羅夷罪。當墮三惡道者也。可不慎歟。
○總結十重文
善學諸仁者。是菩薩十波羅提木叉應當學。於中不應一一犯如微塵許。何況具足犯十戒。若有犯者。不得現身發菩提心。亦失國王位。轉輪王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亦失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墮三惡道中。二劫三劫不聞父母三寶名字。以是不應一一犯。汝等一切諸菩薩。今學當學[A72]已學。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八萬威儀品當廣明。
善學諸仁者。是佛讚美善持戒諸菩薩。為慈愛一切眾生之仁者也。是菩薩等者。言如是菩薩。波羅提木叉。別解脫十清淨戒品。應當勤學修持。于其中間。不得一一犯如微塵許。以微塵許尚不許犯。何況具足犯十戒乎。此乃決言其不可犯也。若有犯等者。言設若是有犯者。即現世今生不能得發大向上志求無上菩提道之心。不唯不得發大心。而若是國王犯。失國王位。轉輪王犯。失轉輪王位。比丘犯失比丘位。比丘尼犯失比丘尼位。既今世出世間福慧之位[A73]已失。則三賢位十金剛位十聖位亦皆失也。一切因位既失。而佛性常住妙覺果海位。詎可得乎。亦一切皆失也。墮三等者。言一切因果位既失。當墮何處耶。謂當墮地獄餓鬼畜生道中極苦處也。二劫三劫者。示極苦處時分長遠也。不聞父母三寶名字者。示極苦處障重業深也。既苦時如是遠。苦報如是重故。以是當知。不應一一犯此戒如微塵許可也。汝等一切等者。言汝等一切諸菩薩。或未學而今方學。或即此日正當修學。或久[A74]已修學者。于是十戒。應當如所受學。敬心奉持。乃至終身不可忘失也。八萬等者。謂此處略說。大部中八萬威儀品中。[A75]已廣明此義。
佛告諸菩薩言。[A76]已說十波羅提木叉竟。四十八輕今當說。
佛告諸菩薩等者。此吾佛世尊。召告現前在會。三賢十聖四眾八部等受戒諸菩薩言也。[A77]已說句結前十重[A78]已說竟也。四十句起後四十八輕戒今當說也。
○第一不敬師友戒
師有開導之恩。友有切磋之德。所當敬重。倘居憍慢。一生福種慧芽不得滋長。故戒之也。
若佛子。欲受國王位時。受轉輪王位時。百官受位時。應先受菩薩戒。一切鬼神。救護王身百官之身。諸佛歡喜。既得戒[A79]已。生孝順心恭敬心。見上座和尚阿闍黎大德。同學同見同行者。應起承迎禮拜問訊。而菩薩反生憍心慢心癡心嗔心。不起承迎禮拜。一一不如法供養。以自賣身國城男女七寶百物而供給之。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欲受等者。國王乃各邦之仁君。轉輪王有四。金銀銅鐵四輪王也。乃即統攝四三二一天下主也。百官文武大臣也。如是聖君賢臣。欲受王位官位之時。應當先受菩薩戒。以慈悲利濟。孝順為懷。君聖臣賢。自感一切鬼神救護王身百官之身。以綿國祚。以永爵榮。不但鬼神如此。即感十方諸佛歡喜護念。國界安寧。人民快樂也。既蒙師友開導切磋。而得戒[A80]已。應當知恩報恩。尊重戒師如父母。生孝順心而不敢違。尊重善友如兄長。生恭敬心。而不敢慢也。見上座等者。即當孝順恭敬之意。上座即尊長有道有德之美稱。和尚梵語。此云力生。因師力而生法身慧命。即戒師也。阿闍黎梵語。此言軌範。即羯磨教授三師七證師也。大德謂以上諸師。無德人決不能為。俱是福慧二備。而有大德者。見之皆當生孝順如父母之心也。同學同一師學者。同見同一師訓而得戒理者。同行同一清白梵行者。謂上諸友俱是三寶法器。見之皆當生恭敬如兄長之心也。如是師友。毋論遠來近來。當起身承迎。至心頂禮。拜跪問訊。如法供養。方得名為念戒持戒人也。而菩薩等者。言是菩薩倘或是見師友。不唯不敬。而反生高倨自尊之憍心。生藐視前人之慢心。生見賢聖不親候之癡心。生厭惡師友嚴訓之瞋心。以生如是心[A81]已。便不起承迎禮拜問訊。身口意三業不善。乃至飲食衣服臥具湯藥。一一皆不次第如法供養也。夫供奉師友之法。應賣自身之內財。國城男女七寶百物之外財。營辦所須以供給之。詎可不如是供養。而反生憍慢等心。不起承迎供養者乎。菩薩若不如是者。是菩薩必犯輕垢罪。此罪比前十重減一等。非輕細之謂也。
○第二飲酒戒
律云飲酒之人。墮燒煑地獄。五五百世。初五百世在鹹糟地獄中。二五百世在沸屎。三五百世在曲蛆。四五百世在蠅蚋。五五百世在癡熱無知地獄中。業報如此。故戒之也。
若佛子。故飲酒。而酒生過失無量。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人飲酒者。五百世無手。何況自飲。亦不得教一切人飲。及一切眾生飲酒。況自飲酒。一切酒不得飲。若故自飲。教人飲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故飲酒等者。律中開有重患。醫師言瘥以酒引藥權用不犯。無故而飲。或借病飲。是為故飲。而酒過失無量者。乃明決不得飲也。以酒迷心亂性。無量過失。從酒而生。是以決不得飲也。若自身手等者。言不[A82]但不得自飲生過而[A83]已。且自身手過酒盃壺器。與人飲酒者。亦招感五百世無手足之報在。何況無故而自飲酒也耶。自飲既不得。教一切人飲亦不得。既一切人不得。及一切眾生飲酒亦不得也。既教人飲尚不得。何況自飲酒。一切米麥所作。及楊梅棗子葡萄所作酒俱不得。此乃反覆丁寧言。斷斷乎決不可故飲教人飲也。若不遵此戒。故自飲教人飲。自悞悞人者。是菩薩犯輕垢罪。
○第三食肉戒
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故食肉者。昔佛在世時。年逢饑饉。草菜不生。佛神力故。以五指端化五淨肉。一時權現以活人。實非血肉。豈有持戒菩薩而故食眾生肉乎。是故一切眾生身肉不得食也。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言凡有血氣者必有知。有知即佛性種子。凡有知者必同體。若食同體肉。是斷大慈悲。故云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也。一切等者。言食肉人眾生見而生怖。不遠離不止也。如鷗去海翁機。鴿搖羅漢影是也。以是之故。一切受戒菩薩。切切不得食一切眾生身肉。形異體同。其佛性種子。亦無差別也。食肉得無量罪者。如楞嚴經云。有無量因緣故不應食肉。為一切眾生。從本以來常為六親故。不淨氣分所生長故。眾生聞香悉生恐怖如旃陀羅及譚婆等。狗見驚吠故。乃至空閑林中虎狼聞香。是故不應食眾生肉。若故食者。是菩薩犯輕垢罪。
○第四食五辛戒
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葱。慈葱。蘭葱。興渠。是五種。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不得等者。言五辛即五葷。非五腥。乃一大蒜。一名葫。即葫葱是。二茖葱即薤菜是。三慈葱即葱是。四蘭葱即小蒜是。五興渠即蒠蒺。此方無此種。所言不得食者。以此五辛熟食發婬。生飡增恚。更有五不應食。一生過。二天遠。三鬼近。四福消。五魔集。是五辛一切食中。若有一毫相襍于其間。即不得食。若故食者。是菩薩犯輕垢罪。
○第五不教悔罪戒
若佛子。見一切眾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毀禁七逆八難。一切犯戒罪。應教懺悔。而菩薩不教懺悔。同住同僧利養。而共布薩。同一眾住說戒。而不舉其罪。不教悔過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見等者。見一切眾生兼在家受戒。言八戒即優婆塞八戒。五戒即八戒中前五戒。十戒有二。一沙彌十淨戒。二菩薩十重戒。毀即破毀。禁即止滅。謂如來所立止惡滅罪正戒。盡情犯而破壞之也。七逆即弑父。弑母。弑和尚。弑阿闍黎。破羯磨轉法輪僧。惡心出佛身血。弑阿羅漢是也。賣佛形像。菩薩形像。及經律。即是出佛身血。弑比丘僧即是弑阿羅漢。八難即淨名疏言。界外八難也。有餘中三十心為三惡道。住無我法即北洲。地前法愛如長壽天。未有初地十種六智名諸根不具。地前智淺如世智辨聰。不窮中理如佛前佛後。此界外八難。持大乘戒。有犯當教懺悔。不教者亦犯垢罪。若見此一切犯戒之人。應當生慈悲心。教其懺除前愆。悔後莫作可也。而菩薩不教懺悔。寧不自犯。得不教悔罪耶。況又同住一處。同僧飲食利養。而又共同布薩。同一清淨海眾住坐。一同誦說大戒。而不舉揀彼僧罪過。而不教誡令其懺悔過犯者。是菩薩犯輕垢罪。
○第六不供給請法戒
若佛子。見大乘法師。大乘同學同見同行來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來者。即起迎來送去。禮拜供養。日日三時供養。日食三兩金。百味飲食。牀座醫藥供事法師。一切所須。盡給與之。常請法師三時說法。日日三時禮拜。不生嗔心患惱之心。為法滅身。請法不懈。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見等者。言大乘法師。非是小乘獨善。乃是具大信解通達佛理悲智雙運自利利他之法師也。大乘同學是同一師學大乘戒律者。同見同一見解明了心地戒者。同行同行菩薩心地清淨戒行者。言若見如是師友來入僧坊舍宅城邑等處。無論遠近。若百里千里來者。而為主菩薩應起至敬之心。來必迎。去必送。至誠禮拜如法供養。應當日日三時不令乏少。用何供養。每日所食。可用三兩金以作百味飲食供養。敷好牀座臥具供養。衣服醫藥四事供事法師。凡法師一切所須。盡給與之。而勿悋惜也。常請等者。言如是供養。豈是求人天小果福報而[A84]已耶。正為求般若大法。以清淨口業。請法師日日三時演說妙法。俾慧命不絕故也。以清淨身業。日日三時禮拜。以清淨意業。不生一念瞋恚憂患煩惱之心。不特三業䖍誠而[A85]已。實為大法之人。焚身斷臂。亦所不惜。而請求說法。不生疲厭心也。若不如是者。是菩薩犯輕垢罪。
○第七懈怠不聽法戒
若佛子。一切處有講法毗尼經律。大宅舍中講法處。是新學菩薩。應持經律卷。至法師所。聽受諮問。若山林樹下。僧地房中。一切說法處。悉至聽受。若不至彼聽受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一切等者。承前不但師來我所。應當供養請法而[A86]已。即凡有說法之處。應當至彼聽受也。一切處有等者。講法講演大乘毗尼經律滅惡生善之大法。毗尼梵語。此云調伏。謂調三業。伏六根。除惡增善也。經詮性相理。律止性業遮業。故云毗尼經律也。大宅舍中者。是佛在世時。常受國王大臣請。在家中安居說法。是為大宅舍中講法處也。是新學菩薩見有如是講法之處。應自手持經律卷本。直到講演法師之所。至心諦聽。領受教法。如有未解。咨詢請問。而決疑焉。若山林等者。以遠況近。不但居家如此。設或在山間林下幽隱僧地孤野房中。一切有師說法之處。悉皆到彼。聽受其教也。童子南詢。百城徧歷。洞山九上。投子三登。咸可為法。詎可憚勞而不往聽耶。若不至彼聽受者。是始則慢法懈怠。終則無惡不造人也。是菩薩犯輕垢罪。
○第八背大向小戒
若佛子。心背大乘常住經律。言非佛說。而受持二乘聲聞外道惡見一切禁戒邪見經律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心等者。背即違背不相向也。大乘常住經律。即大滿常住金剛寶戒心地無相法品經律。言根氣狹劣者。畏其難行。心便乖違。反背大法。而不趨向。是背大也。而反趨向受持二乘聲聞權小之法。外道偏邪諸惡邪見禁戒邪見有相經律者。是向小也。大乘當向不向而反背。小乘當背不背而反向者。是菩薩所以犯輕垢罪也。
○第九不看病戒
若佛子。見一切疾病人。常應供養。如佛無異。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若父母師僧弟子病。諸根不具。百種病苦惱。皆供養令差。而菩薩以瞋恨心不看。乃至僧房中城邑曠野山林道路中見病不救濟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見等者。謂上自父母師長。下自子女徒眾。中至兄弟六親。外至冤家。一切凡有疾病者。常當恭敬供養。如佛一樣。無以異也。如巖老躬處癘坊寬公輿歸病者。咸可為法。葢八福田中。看病。為第一福田也。八福田者。一諸佛。二聖人。三父。四母。五和尚。六阿闍黎。七眾僧。八病人。此八中惟病為患。有能救苦因。自得受樂果。故看病福田為第一也。若是上而父母師長。中而眾僧。下而弟子有病。或諸根殘廢不具足。種種四百四病諸苦惱患。當毋論上中下。一味以平等心。悉皆以四事如法供養。令病痊愈。皆如佛一般。無以異也。而菩薩等者。言菩薩或以父母師長。平時督訓。心生厭嫌。起瞋恨心。捨去而不顧者。乃至僧坊城邑曠野山林道路之中。如是一切病患。至疏不相識之人。亦應盡心而為救濟。況父母師長至親而不看者乎。若見病人不作方便救濟而捨去者。是菩薩犯輕垢罪也。
○第十畜殺具戒
若佛子。不得畜一切刀杖弓箭鉾斧鬬戰之具。及惡羅網殺生之器。一切不得畜。而菩薩乃至殺父母。尚不加報。況殺一切眾生。不得畜殺眾生具。若故畜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不得等者。言為佛弟子者。應當畜截魔斬愛之智慧刀。勇猛杖。大勢弓。精進箭。忍辱鉾。定力斧。及張大法羅網。以羅三界眾生。出愛欲河。如是具者可也。又德山護生棒。石鞏救死弓。正當畜也。而不應畜一切刀杖弓箭鉾斧鬬戰兇殺之具。至于惡羅網殺生之器。非佛子所宜有者。一切皆不得畜也。而菩薩人乃至殺父母之讐。應皆報復。尚不得加報。況殺一切眾生而得加報者乎。殺具尚不得畜。不使有一念殺機萌動于心。況身行之者乎。若故畜此不祥殺具者。是菩薩犯輕垢罪也。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1]持。
如是十戒者。總結前十戒也。應當二句總勸修學。此戒應當頂戴敬心奉行持守。勿忘勿失也。
○第十一國使戒
佛言佛子。不得為利養惡心故。通國使命。軍陣合會。興師相伐。殺無量眾生。而菩薩尚不得入軍中往來。況故作國賊。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佛言佛子等者。言為佛子當作佛使命傳佛心印。如鄧隱峯飛錫解鬬。陳尊者擲鞋解圍。能為眾生除煩惱賊。息刀兵苦可也。若苟求名聞利養。圖功受賞。惡心籌謀。成一家。敗一家。而為國使命通約戰期等。斷不可也。軍陣等者。言萬二千人為軍。師旅成列為陣。合戰會兵。興舉師眾。彼此相伐。傷殺無量眾生。如是等惡。豈菩薩人之所為乎。而新菩薩尚不得入軍營之中往來。豈容作國使乎。決言兇地兇器。尚不可近。況故作國賊。以害眾生乎。若故作者。是菩薩犯輕垢罪。
○第十二販賣戒
若佛子。故販賣良人奴婢六畜。市易棺材板木盛死之具。尚不應自作。況教人作。故若自作。教人作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故販等者。以賤為貴曰販。出物得財曰賣。良人乃好人家之子女也。六畜即牛馬猪羊鷄犬也。棺材板木乃盛死之具也。如販賣者。是不仁也。于慈悲心。大有乖損。所以不得賣也。尚不應等者。言自[A87]己一人作。尚且不可。何況教多人作此不仁之事耶。若故自作。并教人作如是事者。是菩薩犯輕垢罪。
○第十三謗毀戒
若佛子。以惡心故。無事謗他良人善人法師師僧國王貴人。言犯七逆十重。[2]父母兄弟六親中。應生孝順心。慈悲心。而返更加於逆害。墮不如意處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等者。惡心者明謗雖從口。乃意地使之。即忌心貪心瞋心。故名惡心也。無事謗者。無疵事而謗他也。溫良人善柔人大乘三七法師六和僧侶及受大乘戒之聖主賢臣。咸于三寶有大利益。應當供養恭敬可也。而反無事作是謗言。說犯七逆十重。且夫師僧國王有父母義。良人善人有兄弟義。貴人有六親義。于其中應生孝順之心慈悲之心讚歎激揚。成彼名德。令其一一如意。而反更加逆情害意。壞彼名德。墮不如意處者。是菩薩犯輕垢罪。
○第十四放火焚燒戒
若佛子。以惡心故。放大火燒山林曠野。四月乃至九月放火。若燒他人家屋宅。城邑。僧房。田木。及鬼神官物。一切有主物。不得故燒。若故燒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以等者。惡心者言或忌瞋或逞情。皆是不仁念頭。放大猛火。燒山林曠野。多傷虫類。所以四月至九月。大而鳥獸卵孳。細而昆虫轉化。一夏一秋之間。若乃放火。其傷損物命。寧有窮耶。猶不特此。或若延燒他人家屋宅城邑竝僧房田木鬼神官物。凡一切有主物。其損更多。失德更大。毋論物命有損無損。皆不得故燒也。若故燒者犯輕垢罪。
○第十五僻教戒
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惡人六親。一切善知識。應一一教受持大乘經律。教解義理。使發菩提心。十發趣心。十長養心。十金剛心。於三十心中。一一解其次第法用。而菩薩以惡心瞋心。橫教二乘聲聞經律。外道邪見論等。犯輕垢罪。
若佛子自等者。自佛弟子是三寶內眾。外道惡人是心遊外道之邪見人。以邪故名惡人也。六親即父母兄弟子女也。一切善知識。即相知相識中有大乘根性好善友也。如是若內若外一切親友。應當一一開導。令其受持大乘經律。訓教信解。通達義理。使發無上菩提之心。竝十住十行十回向心。于三賢心中。一一令其解入。先後次第。觀想法用。信滿入住。住滿入行。行滿入向。一一觀行等。如是教誡。方名正教利[A88]己利人也。而為菩薩若以惡心嫉妬輕視人而不教。或以瞋心懷恨教未從而棄捨。或橫教二乘聲聞經律一切外道邪見論等。所謂良材曲使。美器惡用。遺悞學人。斷佛慧命。如是僻教實非菩薩用心。故結過犯輕垢罪。橫僻也。
○第十六為利倒說戒
若佛子。應好心先學大乘威儀經律。廣開解義味。見後新學菩薩。有從百里千里來求大乘經律。應如法為說一切苦行。若燒身燒臂燒指。若不燒身臂指供養諸佛。非出家菩薩。乃至餓虎狼獅子。一切餓鬼。悉應捨身肉手足而供養之。然後一一次第為說正法使心開意解。而菩薩為利養故。為名聞故。應答不答。倒說經律文字。無前無後。謗三寶說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應等者。言好心者謂先以大乘清淨法。行自利利他為心。先學大乘菩薩戒制度範圍身心之法。廣博開通心地法品。解了一一義味。方可規模後學。自利而後利他也。見後等者。言我既為先學。見後新學大乘法律菩薩。有遠從百里千里而來。求此大乘經律。此實好心。當如法次第開導。為伊先說一切苦行法。云何苦行。或燒身燒臂燒指。供養諸佛。如喜見菩薩燃身。藥王菩薩燃臂。世尊燃燈。咸可為證。若不如是燒身臂指供養諸佛者。即為著相凡夫。身相未空。豈成出家菩薩。故云非出家菩薩也。乃至等者。言不[A89]但燒身等供養諸佛而應為之。乃至見餓虎狼獅子一切餓鬼。悉應捨此身肉手足而供養之。不揀諸相。然後一一次第。為說大乘正法甚深理趣。使彼心開而無所拘。意解而無所縛。如是為說。是名正說。是名好心次第而說。而菩薩等者。言若菩薩為利養故。為名聞故。求無所得。便生當答不答之心。設或答時亦不次第為說。當正說而反倒說。于大乘經律文字義理。前無所起。後無所歸。上違諸佛意是謗佛。中背經律旨是謗法。下乖來者求是謗僧。如是謗三寶說者。是菩薩犯輕垢罪。
○第十七恃勢乞求戒
若佛子。自為飲食錢財利養名譽故。親近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勢。乞索打拍牽挽。橫取錢財。一切求利。名為惡求。多求。教他人求。都無慈愍心。無孝順心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自等者。言自為者何。揀非為眾。非為求護法。是乃為求好飲食錢財利養好名譽。以安樂自[A90]已故也。親近等者。言因斯之故。相親愛相近隣。而朝夕依依。于彼國王王子大臣百官之家。以為親厚。恃彼豪貴之力。做作體態。仗勢貪圖。乞索不得則行打拍。打拍不得則乃牽挽橫逼。強取人之錢財。不由人願。乃至一切貪求。名為不善。是惡法求。名為不良。是貪多求。若自未得。又教他人求。如是等求。令人生怨生恨。都無慈愍之心。無孝順之心者也。故結過犯輕垢罪。
○第十八無解作師戒
若佛子。應學十二部經誦戒。日日六時持菩薩戒。解其義理佛性之性。而菩薩不解一句一偈。及戒律因緣。詐言能解者。即為自欺誑。亦欺誑他人。一一不解。一切法不知。而為他人作師授戒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應等者。應學應當習學般若也。般若有三。一文字般若。十二部經是。二觀照般若。持菩薩戒是。三實相般若。解佛性之性是也。言佛子必當先學十二部經而起解慧。有解慧而不修行。恐成狂慧。應當誦戒以固定慧基本。必須日日六時無少懈怠。誦持大乘菩薩心地戒品。依法修行菩薩實行。既有戒行。若不明其指歸。不能究竟佛果。故當解其義味道理。通徹佛性之性之底蘊。自明不惑。方可明人為人師範也。而菩薩等者。言菩薩若于十二部經意一句一偈不曉。菩薩心地戒律因緣不通。反詐言能解了者。寧非自欺誑。亦欺誑他人也耶。可謂大膽犯重無恥之人也。于佛性之性。一一義理。毫無解會。教行理果一切法不知。而乃妄為人作師承。傳授戒法者。是菩薩犯輕垢罪。
○第十九兩舌戒
若佛子。以惡心故。見持戒比丘。手捉香爐。行菩薩行。而鬬搆兩頭。謗欺賢人。無惡不造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以惡心者。言見持戒者或與[A91]己異。為人稱美。心生嫉忌障礙等惡心也。見持戒比丘者。非名字沙門。乃有德行賢聖僧寶。手捉起信香爐。行菩薩真實之行。非賢聖僧而何。而為菩薩人。應成人之美。共勷法化可也。豈得興鬬搆引。唆哄兩頭。于中取樂取利。以壞自[A92]己心術耶。欺謗等者。言此比丘本是賢聖。而起無根之謗以欺之。反說無惡不造。令彼不安。如是謗欺賢人者。是菩薩犯輕垢罪。
○第二十不行放救戒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應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故當行放生業。生生受生。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常教化講說菩薩戒。救度眾生。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應請法師講菩薩戒經律。福資亡者。得見諸佛。生人天上。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以慈等者。言修菩薩萬行。以慈為根本。有慈者自行仁愛。有仁愛者于一切將死苦惱眾生。定行救護。此即菩薩行慈本業也。既行斯業。更當作觀堅其放生念頭。作何等念耶。念一切男子即是我父。一切女人即是我母。何以知然。以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而知之也。若乃擴而推之。即六道眾生皆是我之父母。若今而殺其身。而食其肉者。豈非殺我多劫多生父母乎。亦即是殺我多劫多生之故身。何也。一切地水是我多生血肉。一切火風是我多生本體煖氣。如是父母之至親。[A93]己身之至愛。彼此咸同。佛與眾生本無差別。庸可不急急常行此放生業乎。生生等者。言不但一生兩生行放生業。應當常生生世世受生而來。恒行是放生業。若見世人殺傷大小畜生之時。當善巧方便委曲婉轉。以救護之。使其離苦得安隱樂。如此止救一命之苦。不能廣徧救護。常應廣設教化講說菩薩戒經。救度一切眾生。永離諸苦。得安隱樂也。若父母等者。言或父母兄弟氣絕魂消。於世無與死亡之日。果為孝子賢弟。應當恭請大乘法師講演菩薩戒經律。以此福利。資薦亡者。俾其得見十方諸佛。罪滅福生。生人天上。脫三塗苦。如是救護。是名菩薩報諸佛恩。若不爾者。是菩薩犯輕垢罪。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如滅罪品中。廣明一一戒相。
如是十戒是結前。應當學是勸修敬心。奉持是教。以恭敬心奉重持守。而勿忘勿失也。以上十重二十輕戒。乃出家菩薩全遮。在家菩薩有開有遮。凡為師者當深研之。下二十八輕亦復如是。
○第二十一瞋打報仇戒
佛言。佛子不得以瞋報瞋。以打報打。若殺父母兄弟六親。不得加報。若國主為他人殺者。亦不得加報。殺生報生。不順孝道。尚不畜奴婢打拍罵辱日日起三業。口罪無量。況故作七逆之罪。而出家菩薩。無慈心報[1]仇。乃至六親中。故作報者。犯輕垢罪。
佛言佛子者標名。次第十戒十戒而召告之也。不得二句正欲菩薩心空境寂。人我雙忘。不得懷不仁心以瞋打報仇也。若殺等者。言若父母兄弟六親至親骨肉不得加報。若國王之至尊為他人殺者。亦不得加報。言君臣父子之仇不共戴天。是理皆報復。而佛教尚不許加報。況其餘耶。佛何故不許。葢殺生報生。使諸眾生生生世世互殺不[A94]已。菩薩人觀一切男女。是我父母。而殺之者即殺我父母。若如此豈順孝道之理哉。尚不得等者。言修道人尚不[2]□畜奴婢打拍罵辱。日日所起打拍身業。罵辱口業。嗔怒意業。此三業中。惟口是禍門。生過極多。況身犯殺父母七逆不孝之罪耶。更重可知矣。而出家等者。言出家菩薩正當冤親平等人我兩忘。何得懷報。乃似俗類之人我見乎。若是出家菩薩以無慈心。而為自[A95]己報仇。乃至為父母兄弟六親作報仇者。犯輕垢罪。
○第二十二憍慢不請法戒
若佛子。初始出家。未有所解。而自恃聰明有智。或恃高貴年宿。或恃大姓高門。大[3]解大富。饒財七寶。以此憍慢。而不諮受先學法師經律。其法師者。或小姓年少卑門。貧窮下賤。諸根不具。而實有德。一切經律盡解。而新學菩薩。不得觀法師種姓。而不來諮受法師第一義諦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初等者。言此佛子自初發心出家離俗之時。于第一義諦無我法中義味理趣。未曾解了。而自恃聰明有智。不知此世智辯聰為障正知正見者。或恃其名位高貴。或恃身當耆年。或恃其家大姓高門學識大解資產大富饒財七寶。如是所有皆俗所尚。俱非修行人之所重。而初出家佛子恃此憍慢故。而不虗心咨問。領受先學法師所說經律。所謂飲了毒藥。真藥現前。而不能下此也。其法師者。或小姓而非大家。年少而非耆宿。卑而不高。貧而不富。賤而不貴。諸根不具而無相好。是法師雖對世一一不如。于出世品位。其實有德。又其學通一切經律。咸悉解了。堪為人師。而新學菩薩故不得觀此法師種姓卑劣生憍慢心。而究竟不來咨問領受法師所演第一義諦者。犯輕垢罪。
○第二十三憍慢僻說戒
若佛子。佛滅度後。欲以好心受菩薩戒時。於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當七日佛前懺悔。得見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時。應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A96]已。便得佛菩薩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雖佛像前受戒不得戒。若現前先受菩薩戒法師前受戒時。不須要見好相。何以故。是法師師師相授。故不須好相。是以法師前受戒即得戒。以生至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內無能授戒師。得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而要見好相。若法師自倚解經律。大乘學戒。與國王太子百官以為善友。而新學菩薩來問。若經義律義。輕心惡心慢心。不一一好答問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佛等者。言佛滅度者。揀非佛在世。以佛為師。今乃佛滅度後。即以戒法為師。以戒師為佛也。欲以好心等者。言佛既不在現前無師。欲以好心秉受菩薩大戒。只得于佛菩薩形像之前。而自立誓願。即十種大願并四弘誓願。復立十三誓。即下不發願戒中之誓願也。既發願[A97]已。更當于佛前七日懺悔滅除罪障。既滅罪[A98]已。得見好相。即便自知[A99]已得戒矣。設若一七日中不得好相之時。應當二七三七乃至一年之久。而必要得好相。既得好相[A100]已。便得于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方得戒也。若不得好相之時。縱然于佛菩薩形像前受戒。必不得戒。徒有受名。而無實得。一生虗妄。體仍白衣也。若佛滅後。現前有先受戒菩薩法師。當即于是師前。秉受戒法之時。不須要見好相。所以者何。以是說者受者二俱現前。則非遙受代受及像前受故也。是法師原從過去七佛。師師相授。而來有源有本故。不須要見好相。是戒師即是過去諸佛住世一般。是以法師前受戒即得戒也。以求戒弟子于本說戒前。生至重心。觀戒師如佛故。所以即便得戒也。若千里等者。言若千里之內無能授戒法師。欲好心求受戒法。可于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一得好相[A101]已。可以得戒而無過。若千里內有能授戒法師。不從法師而從形像。不唯不得戒。而且自招憍慢僻說僻受罪也。若法師等者。言若法師內自恃倚能解經律秉受大乘學戒。外又恃倚所交國王太子百官。以為善好之友。而見新學菩薩遠來請問經義律義時。乃以所交自恃倚者。而生輕心藐視。惡心嫉妬。慢心忽略。如不一一好好答他來問者。是法師得憍慢僻說之過。犯輕垢罪。
○第二十四不習學佛戒
若佛子。有佛經律大乘法。正見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學修習。而捨七寶。反學邪見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曇襍論。一切書記。是斷佛性。障道因緣。非行菩薩道者。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等者。言有清淨佛寶可歸。有清淨經律大乘法寶可崇。有清淨正見正性正法身僧寶可依。應當精勤好學修習如是等寶。而反不能學習。而捨棄如是佛寶經寶律寶大乘法寶正見寶正性寶正法身寶之七寶。背覺合塵。不學正知正見。反學邪知邪見。不學大乘法。反學小乘法。不學經藏律藏論藏。反學外道俗典阿毗曇襍論一切書記。如此等輩所謂捨却甜挑菓。沿山摘酸梨。誠可愍也。是斷等者。言是等二乘焦芽外道敗種。皆是自迷之人。斷佛種性障蔽正道之因緣。豈成大乘正性種子真行菩薩正道者耶。若不習學佛。乃至不學正法身。而故作如是者。犯輕垢罪。
○第二十五不善知眾戒
若佛子。佛滅度後。為說法主。為僧房主。為教化主。坐禪主。行來主。應生慈心。善和鬬諍。善守三寶物。莫無度用。如自[A102]己有。而反亂眾鬬諍。恣心用三寶物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等者。佛滅度後指末世而言也。為說法主。即主張法道者。為僧房主。即住持叢林者。為教化主。即方便教化導利眾生者。為坐禪主。即通徹禪理能分別了知正定邪定者。行來主。即善知遠近賓客迎送之事者。言佛滅度之後。既為如是眾中之主。應當生起仁慈愛眾之心。善語調和俾無鬬諍。未諍者令不起。[A103]已諍者令息滅也。更當善為護守三寶財物。不使交互漏失侵損常住也。莫無度用者。言佛物佛用。法物法用。僧物僧用。莫如自[A104]己所有任意濫用。如能善和善守。是真佛子。其或不能。而反亂眾鬬諍。不調和恣心。用三寶物。不守護者。犯輕垢罪。
○第二十六獨受利養戒
若佛子。先在僧坊中住。[1]若見客菩薩比丘。來入僧坊舍宅城邑。若國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處。及大會中。先住僧應迎來送去。飲食供養。房舍臥具。繩牀木牀。事事給與。若無物。應賣自身。及男女身。應割自身肉賣。供給所需。悉以與之。若有檀越來請眾僧。客僧有利養分。僧坊主應次第差客僧受請。而先住僧獨受請。而不差客僧者。僧坊主得無量罪。畜生無異。非沙門。非釋種姓。犯輕垢罪。
若佛子等者。言先在僧坊中住者。自然是主。宜主盡主道也。若或見客菩薩比丘來入僧坊住處。或入居士宅舍住處。或入城邑住處。或入國王舍宅之中。乃至結夏坐禪安居之處。及大眾中。如是住處。凡先住僧。當盡主道。異于尋常。見來則迎。見去則送。湯飲飯食如法供養。房舍臥具繩牀木牀。凡諸所用事事。給與不得悋惜也。設若無物不能供養。行菩薩行者。應當賣自[A105]己之身及賣男女等身。而為供養。不特賣身而[A106]已。應當割自身肉賣。供給所需。悉以與之。況身外物而不供給。生悋惜心耶。若有等者。言主人無物。賣身割肉。尚忍為而供養之。豈有檀越請齋。而不次第差客僧受請歟。是故若有來請眾僧者。客僧有利養分。而先住僧坊主。應次第差客僧赴請。若獨受齋主請。而不差客僧受請者。則先住僧坊主人。自得無量罪過也。畜生等者。言下不合人情。與畜生無異。中無六和。故非沙門。上乖佛心。則非釋迦種姓。故獨受者。犯輕垢罪也。
○第二十七受別請戒
若佛子等者。言凡一切檀越請僧齋。不得私受別請。令此利養只入[A110]己身不與人共。而此利養咸屬十方僧。一切有分。若先住僧。私受別請。不與客僧共。即如取十方僧物入[A111]己私用一樣。其罪烏容逭耶。八福田者。一諸佛果人。二聖人因人。三和尚。四闍黎。五眾僧。六父。七母。八病人。[A112]已上自諸佛至父母七者。名為敬田。病人一種名為悲田。此八者總皆植福修慧之良田也。言此八福田中物。乃十方僧物。公用獲福。私用得罪。私受別請。自[A113]己用故。所以犯輕垢罪也。
○第二十八別請僧戒
若佛子。有出家菩薩。在家菩薩。及一切檀越。請僧福田求願之時。應入僧坊。問知事人。今欲請僧求願。知事報言。次第請者。即得十方賢聖僧。而世人別請五百羅漢菩薩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若別請僧者。是外道法。七佛無別請法。不順孝道。若故別請僧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等者。言有剃髮染衣出家菩薩。有受六重二十八輕戒之在家菩薩。并及一切好行惠施之檀那。或有祈禱。或願生天生人生西方來。三寶福田中請僧求願之時。應入僧坊中。問知事人曰。我某甲。今欲請僧幾名。祈禱求願。而知事人應當報言。汝欲請僧。合遵次第請儀。以其凡聖難辨不可擇故。所以次第者。即得十方賢聖僧也。若乃世人以分別心。要請五百羅漢菩薩僧。如是揀名別請。不如隨于眾僧次第差請中所請一凡夫僧之功德也。所以者何。以有住相心故。若是別請僧者。且是外道之法。我佛法中無揀擇心。以不著相故。而且七佛以來無別請之法。葢別請求法者。即是不順孝道。謂上違七佛教誡道。中乖菩薩平等心。下失眾生利益德。所以若故別請僧者。犯輕垢罪。
○第二十九邪命自活戒
若佛子。以惡心故。為利養。販賣男女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占相男女。解夢吉凶。是男是女。呪術工巧。調鷹方法。和合百種毒藥。千種毒藥。蛇毒。生金銀毒。蠱毒。都無慈愍心。無孝順心。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等者。言若佛子不以好心行菩薩道。而以惡心故。為求財利奉養自[A114]己。作諸邪命自活之事。一販賣男女色。離他骨肉。玷人門風。二自手作食。自磨自舂。比丘食法。淨人授受。豈聽自作生活失儀表耶。或發心行菩薩行。以力供養人。庶幾可也。三占相男女。斷禍福。判窮通。四解夢吉凶。解人夢兆。以定吉凶。是男是女妄定男女六甲之故。五呪術工巧。驅遣鬼神。種種幻術精工匠作。巧手書畵。六調鷹方法。善調鷹犬。能使取物。七和合百種毒藥。毒藥有百千種。茲略出二三。蛇毒害人。亦害蛇故。生金銀毒。言和合毒藥。乃使銅鐵生金銀故。蠱毒諸蟲和合成蠱。而為蠱毒毒人。及生靈故。以上七種違而故作者。都無一念視人如子如女之慈愍心。無一念視人如父如母之孝順心也。若違而故作之者。犯輕垢罪。
○第三十不敬好時戒
若佛子。以惡心故。自身謗三寶。詐現親附。口便說空。行在有中。[1]為白衣通致男女。交會婬色。作諸縛著。於六齋日。年三長齋月。作殺生劫盜破齋犯戒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以惡心等者。言不以好心行菩薩道。而以惡心之故。自身謗三寶。身業不淨。詐現親附。意業不淨。口便說空。行在有中。口業不淨。如是三業不淨。全是惡心通達。致意男女。交處會合。婬聲美色作諸凡夫縛著等事。全不解脫真口謗意謗身謗三寶人也。於六齋等者。言以此之故。所以不敬好時也。月六齋日。年三長齋月。此乃好時善日善月。儘好作福修善。勝于餘時月。六齋日者。每月初八二十三。乃是毗沙門天王分鎮南洲之日。十四二十九。如月小二十八。乃是天王太子。十五之與三十。乃天王自身也。年三長齋月者。每年正五九。此三月名三善月。是帝釋天巡狩之月。此天殿中有大寶鏡。從年正月則照南贍部洲。二月則照西牛賀洲。三月則照北具盧洲。四月則照東勝神洲。五月復照南贍部洲。如是三番照察人間善惡。凡人舉心動念。自然于鏡中顯現分明。是故於此日月。宜當勸人齋戒放生。作諸福德。而反于此時。作殺生劫盜破齋犯戒者。所以犯輕垢罪也。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制戒品中廣明。
如是十戒總結前文。應當學以勸其修敬心奉持。令時時恭敬遵奉持守而毋失也。大部中有制戒品。更是廣明此義。
○第三十一不行救贖戒
佛言。佛子佛滅度後。於惡世中。若見外道。一切惡人。劫賊。賣佛菩薩父母形像。及賣經律。販賣比丘比丘尼。亦賣發心菩薩道人。或為官使。與一切人作奴婢者。而菩薩見是事[A115]已。應生慈悲心。方便救護。處處教化取物。贖佛菩薩形像。及比丘比丘尼一切經律。若不贖者。犯輕垢罪。
佛滅度後者。言佛在世時。無此等事。佛滅度後。于此惡世之中。有此等事耳。若見不達自心邪見外道。常毀三寶一切惡人。并抄劫盜賊等。賣佛形容菩薩形容。佛如父菩薩如母形容。而壞佛寶。并賣經律。而壞法寶。及賣比丘比丘尼。而壞僧寶。不特三寶而[A116]已。亦賣發心菩薩道俗四眾有道之人。或賣與官人之家。以為下使。或賣與一切人。以作奴婢。而此菩薩若見有如是苦難事[A117]已。應生拔苦與樂之慈悲心。設種種權巧方便。急急救護。處處向諸檀越。教化取彼財物。而贖佛菩薩形像。如法供養。救護佛寶。贖諸經律。如法流通。救護法寶。及贖比丘比丘尼。令離苦難安隱修道。而護僧寶。如是救護。方名佛子。若見是事。不行救贖者。犯輕垢罪。
○第三十二損害眾生戒
若佛子。不得畜刀杖弓箭。販賣輕秤小斗。因官形勢。取人財物。害心繫縛。破壞成功。長養猫狸猪狗。若故養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不得等者。言佛子當以慈為根本。不得畜藏刀杖弓箭傷害生命之惡器。不得販賤賣貴使用輕秤小斗明瞞暗騙惱害眾生。不得因依官威挾持勢力強求貪取他人財物。不得復假宦威以行惡害繫縛其人。不得損害眾生[A118]已成功業。不得畜養猫狸捕鼠惡畜并養猪謀利養狗拿物。此皆恩中之仇。養生害生。失慈悲念。非佛子所當為也。若故養者。犯輕垢罪。
○第三十三邪業覺觀戒
若佛子。以惡心故。觀一切男女等鬬。軍陣兵將劫賊等鬬。亦不得聽吹貝鼓角琴瑟箏笛箜篌。歌呌妓樂之聲。不得樗蒲圍棋。波羅塞戲。彈棋。六博。拍毱。擲石投壺。牽道八道行城爪鏡。蓍草。楊枝。鉢盂。髑髏。而作卜筮。不得作盜賊使命。一一不得作。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以惡等者。言初發心菩薩于心念觀照。未得純熟。恐逐境生情。而起惡心故也。以此之故。放意觀一切男女戲舞等鬬。觀一切兩軍相戰兵丁將帥抄劫竊盜等鬬。以上乃佛子者之所不應觀者。更不得放意聽吹螺貝杖鼓觱角君臣民庶物之五絃琴。帝舜所作二十五絃之瑟。蒙恬所作十三絃之箏。七孔之竹笛。并師延所作二十四絃之箜篌。如是樂器歌唱呌喊一切妓樂音聲。以上乃佛子之所不應聞者。更不得樗蒲賭博。圍棋共奕。波羅塞戲而下象棋。彈棊而作粧奩戲。六博而打雙陸。拍毱而蹴圓毬。擲石入窩。投壺拋箭。牽道走馬。八道賣械。行城乃西域劇戲。爪鏡藥指而光現。蓍草卜斷休咎。楊枝即報災祥。鉢盂照水定是非。髑髏呪之說禍福。以上作卜筮等。乃佛子之所不應為者。不得為盜賊之所差使命令。乃至畢命必不可為。如上一一不得作非佛子所應為者。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第三十四蹔念小乘戒
若佛子。護持禁戒。行住坐臥。日夜六時。讀誦是戒。猶如金剛。如帶持浮囊。欲渡大海。如草繫比丘。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A119]已成之佛。發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護持等者。言大乘菩薩防護堅持。禁約五根。戒止意地。于行住坐臥四威儀中。白日夜晚。二六時內。常常熟讀味義。背諷誦持。是菩薩戒本。猶如金剛。能壞一切。一切不能壞伊。如此堅固念頭。又如昔有商人持囊渡海。羅剎從乞浮囊。其人不與。乞一錢乃至一絲亦不與。何以故。命在浮囊故。以喻持戒人欲渡生死苦海。設遇愛欲羅剎假求一願。終不從之。何以故。命在戒故。是故護戒若此也。又如昔有比丘被賊所抄。以草繫此比丘。比丘持戒不傷生草。忽遇王過。始得釋脫。小乘持戒尚且如此。況大乘菩薩乎。是故常生大乘善信之人。念念自信。念念自知。決定信知。我是未成佛。現前當來決定成佛。諸佛[A120]已得三身圓。萬德足。五住盡。二死亡。是[A121]已成之佛也。發菩提心者。即是此決定信知。而發此心也。以此菩提心堅固之故。而自念茲在茲。永無忘失。決無捨離去志。安有退墮二乘之理哉。設若有起一念小乘外道等心者。即非佛子。必犯輕垢罪。
○第三十五不發願戒
若佛子。常應發一切願。孝順父母師僧。願得好師同學善知識。常教我大乘經律。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使我開解。如法修行。堅持佛戒。寧捨身命。念念不去心。若一切菩薩。不發是願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常應等者。言佛子發願不難。惟恐不恒。所以常應發願。以是一切眾生煩惱報障無有窮盡故。菩薩發一切願亦無盡也。一常願孝順父母。二常願孝順師僧。師即三師。僧即七證。亦應如同父母一般孝順也。三常願得好師指點。得好同學輔資。四願得好善知識。常常開導我。通曉大乘經律。五願入十住。得修空觀。六願入十行。得修假觀。七願入十迴向。得圓中道觀。八願得入十聖地位。一切圓修。早入佛界。九願使我一一開解。如法修行。而速證佛果。十願堅固持守諸佛戒法。設遇惡緣。寧捨身命。至于死地。念念不敢去此堅持佛戒之心也。若菩薩不發如是等願者。犯輕垢罪。
○第三十六不發誓戒
若佛子。發[1]十大願[A122]已。持佛禁戒。作是願言。寧以此身。投熾然猛火大坑刀山。終不毀犯三世諸佛經律。與一切女人作不淨行。復作是願。寧以熱鐵羅網千重周帀纏身。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一切衣服。復作是願。寧以此口吞熱鐵丸。及大流猛火。經百千劫。終不以此破戒之口。食於信心檀越百味飲食。復作是願。寧以此身臥大猛火羅網熱鐵地上。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百種牀座。復作是願。寧以此身受三百鉾刺身。經一劫二劫。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百味醫藥。復作是願。寧以此身投熱鐵鑊。經百千劫。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千種房舍屋宅園林田地。復作是願。寧以鐵鎚打碎此身。從頭至足令如微塵。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恭敬禮拜。復作是願。寧以百千熱鐵刀鉾挑其兩目。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視他好色。復作是願。寧以百千鐵錐。劖刺耳根。經一劫二劫。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聽好音聲。復作是願。寧以百千刃刀割去其鼻。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貪齅諸香。復作是願。寧以百千刃刀割斷其舌。終不以此破戒之心。食人百味淨食。復作是願。寧以利斧斬斫其身。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貪著好觸。復作是願。願一切眾生[2]成佛。菩薩若不發是願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不發等者。此承上言既發是十種大願[A123]已。復能堅守持佛禁戒。念念不捨。更當作後如是等十三種願言也。云何作願耶。一作是誓願言以堅之曰。寧以此身投熾然猛火。至不淨行。此一種堅誓。不作非梵行也。二復作是誓願以堅之曰。寧以熱鐵至恭敬禮拜。其中一衣服。二飲。食三床座。四醫藥。五房屋田園。六恭敬禮拜。此六種堅誓不虗受供養也。八復作是誓願以堅之曰。寧以百千至貪著好觸。一目。二耳。三鼻。四舌。五身。此五種堅誓不染污六根也。以上十二種自利。下一種利他。十三復作是誓願以堅之曰。願一切眾生成佛者。言非獨自為一[A124]己清淨解脫而[A125]已。本為普度有情。咸得清淨解脫。悉皆成佛故也。如是立誓發願。是名菩薩。若不發此四科十三種誓願者。犯輕垢罪。
○第三十七冐難遊行戒
若佛子。常應二時頭陀。冬夏坐禪。結夏安居。常用楊枝。澡豆。三衣。缾。鉢。坐具。鍚杖。香爐。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鑷子。繩牀。經。律。佛像。菩薩形像。而菩薩行頭陀時。及遊方時。行來百里千里。此十八種物。常隨其身。頭陀者。從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是二時中。十八種物。常隨其身。如鳥二翼。若布薩日。新學菩薩半月半月布薩。誦十重四十八[3]輕若誦戒時。[4]於諸佛菩薩形像前誦。一人布薩即一人誦。若二及三人至百千人。亦一人誦。誦者高座。聽者下座。各各披九條七條五條袈裟。結夏安[5]居。一一如法。若頭陀時。莫入難處。若國難惡王。土地高下。草木深邃。獅子虎狼。水火[6]風劫賊道路毒蛇。一切難處。悉不得入。若頭陀行道。乃至夏坐安居。是諸難處。亦不得入。若故入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常應等者。言常當如是也。二時即春秋二時。頭陀此云抖擻。言抖擻客塵煩惱。求無上道也。冬夏等者。言冬時隆寒。夏時酷暑。正宜習定坐禪。結冬休夏。安養居處。以精勤佛道也。常用等者。言楊枝至菩薩形像。此十八物是佛子之所常用者。不特冬夏安居常用。即春秋二時而菩薩行頭陀。遠遊他方時。往來百里千里之遙。此等物亦常隨其身。以備用也。頭陀者至二翼一段。正明二時頭陀常用之事。從正二句是明春時。八月二句是明秋時。是春秋二時中。此十八種物。常備用隨身。就如鳥之二翼一般。一任高飛遠舉。自無防礙也。若布薩等者。布薩此云作法辦事。亦云相向說罪。對佛像前。悔其過故。言新學菩薩智劣識強。應當黑白半月半月布薩。常誦十重四十八輕戒。倘誦時必定要恭潔[A126]己身心。于諸佛菩薩形容像貌前誦戒也。一人至袈裟等者。此明誦戒之儀。必要依此法也。結夏二句乃珍重之意。言二時頭陀尚乃如此。至于結冬休夏安居之事。一一更是要如法也。若頭陀等者。重明二時頭陀。不得冐難遊行之意。言何等為難而莫入耶。若國難至毒蛇等諸難。一切難處。咸不得入也。不特無事遊行不得入。若頭陀行持佛法仗道而往。乃至結冬休夏亦不宜近。是諸難處更是不得入也。若佛子不聽佛戒。而故入者。犯輕垢罪。一切。一是普及之言。切是盡際之語。以國難至毒蛇等難。分為八難。恐不足以盡之也。
○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
若佛子。應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在後坐。不問老少。比丘比丘尼。貴人國王王子。乃至黃門奴婢。皆應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次第而坐。莫如外道癡人。若老若少。無前無後。坐無次第。如兵奴之法。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後者後坐。而菩薩一一不如法次第坐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應如等者。言如法者謂依佛訓而坐也。謂先戒應當坐前。後戒理宜坐後。不同在俗老少生年。[A127]但依先後受戒次第而坐也。比丘至奴婢。敘明受戒各有類萃羣分。皆字即各各義。言比丘類有次第。比丘尼類亦有次第。貴人國王王子乃至黃門奴婢類。亦各各咸皆當有先後受戒次第而坐也。莫如至之法等者。明乖尊卑次序之義。正所當戒者。言莫如此等。外道無智癡人無老少。無前後。坐無次第。就如兵奴法一般也。我佛法等者。言我佛正法中。必定是先戒臘老者先坐。後戒臘少者後坐。有老少。有前後。坐有次第。一一如法也。而菩薩若不一一次第如法坐者。犯輕垢罪。
○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
若佛子。常應教化一切眾生。建立僧房山林園田。立作佛塔。冬夏安居坐禪處所。一切行道處。皆應立之。而菩薩應為一切眾生講說大乘經律。若疾病。國難。賊難。父母。兄弟。和尚。阿闍黎亡滅之日。及三七日。四五七日。乃至七七日。亦應講大乘經律。一切齋會求福。行來治生。大火大水焚漂。黑風所吹船舫。江河大海羅剎之難。亦讀誦講說此經律。乃至一切罪報。三惡八難七逆。杻械枷鎻繫縛其身。多婬多瞋多愚癡多疾病。皆應講此經律。而新學菩薩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常應教化一切。至皆應立之。此勸修福也。言常當教導開化一切。有靈眾生。使其建樹起院。廣治山林園圃田地。造立佛塔。聚十方僧。結制參禪。設戒定處。施智慧所。一切廣行智道之處。咸當立之。如是真實修福。不昧因果。以滿自他檀波羅蜜故。而菩薩應為至多疾病。皆應講此經律。此修慧也。言菩薩當為一切眾生講演宣說大乘經律。不特此也。若人疾病時。或國家大難。賊盜之難。父母兄弟和尚阿闍黎死亡之日。及一七二七。乃至七七之日。亦當講演敷宣此大乘經律。或一切修齋設會求福利者。遊行來往。治生產業。大火所焚。大水所漂。黑風吹起船舫。江河大海羅剎之難。亦應看讀背誦講解敷說此大乘經律。乃至一切惡業因果報應。三惡八難七遮。手杻足械。項戴枷鎻。五處繫縛。多婬恚癡。多疾病。一一難皆當講演此大乘經律。如是真實修慧。利益無邊。以滿自他般若波羅蜜故。而新學菩薩若不如是修福修慧二種莊嚴者。犯輕垢罪。此八難與頂位八難。即淨名疏言。界內八難也。三惡道。北洲。根不具。佛前。佛後。世智辯聰。無想天是。
如是九戒。應當學。敬心奉持。梵壇品當說。
如是九戒結前。應當學勸修敬心奉持。珍重謹守而勿失也。末句言大部內有梵壇品。後當詳說也。
○第四十揀擇授戒戒
佛言。佛子與人授戒時。不得揀擇。一切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婬男。婬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無根。二根。黃門。奴婢。一切鬼神。盡得受戒。應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壞色。與道相應。皆染使青黃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臥具。盡以壞色。身所著衣。一切染色。若一切國土中。國人所著衣服。比丘皆應與其俗服有異。若欲受戒時。[1]應問言。現身不作七逆罪耶。菩薩法師。不得與七逆人現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殺父。殺母。殺和尚。殺阿闍黎。破羯磨轉法輪僧。殺聖人。若具七逆。即現身不得戒。餘一切人盡得受戒。出家人法。不向國王禮拜。不向父母禮拜。六親不敬。鬼神不禮。但解法師語。有百里千里來求法者。而菩薩法師。以惡心嗔心。而不即與授一切眾生戒者。犯輕垢罪。
佛言佛子等者。言與一切人授戒之時。不得生揀擇人之心。但一切國王王子至一切鬼神。無有受不得戒者。不可揀擇。咸當與授戒也。應教身所至俗服有異者。言既與戒當作何形儀。當教身著壞色袈裟像。個道人與道相應故。皆使染五色相襍之色。不特袈裟使染壞色。即一切禪衣禪裙臥具。凡身所衣。皆可壞色。若一切國土中人所著衣服。自是用俗五色。各染一色者多。我比丘佛子等。皆當與他不同。俗有俗服。僧有僧衣。咸應與其有異也。若欲至不得戒。言上雖不揀。而不揀中亦有所當揀者。云何當揀耶。受戒時應問言。汝等現世今生不曾作七逆等罪耶。若答云無。則不揀也。若答云有。法師不得與七逆人授戒。七逆者。一出佛身血。二殺父。三殺母。四殺和尚。五殺阿闍黎。六破羯磨轉法輪僧。七殺聖人。若具此七逆。即不得戒。是所當揀。除此之外。餘一切人。盡得受戒。故不得揀也。出家人等者。言既為佛子。逈出世法之外。不宜向國王向父母行世間禮拜之事也。非見國王父母而生憍也。不敬六親。不相頻頻往來也。不敬鬼神。不行謟瀆之事也。非向六親鬼神而生慢也。言為佛子當超然物表。不為世俗之禮所拘忌也。[A128]但解法師語者。但解廣該一切。但能通曉法師語言。憑他百里之近千里之遙。來茲乞求戒法者。而菩薩法師應當與授。若以惡心嫉妬瞋心恨悔。而不即與一切眾生戒者。犯輕垢罪。
○第四十一為利作師戒
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時。菩薩與他人作教誡法師者。見欲受戒人。應教請二師和尚阿闍黎。二師應問言。汝有七遮罪否。若現身有七遮罪者。師不應與授戒。若無七遮者。得與授戒。若有犯十重戒者。[2]教懺悔。在佛菩薩形像前。日夜六時。誦十重四十八輕戒。苦到禮三世千佛。得見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見好相。好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華種種異相。便得滅罪。若無好相。雖懺無益。是人現身亦不得戒。而得增長受戒益。若犯四十八輕戒者。對首懺悔。罪便得滅。不同七遮。而教誡師。於是法中。一一好解。若不解大乘經律。若輕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義諦。習種性。長養性。性種性。不可壞性。道種性。正覺性。其中多少觀行出入。十禪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而菩薩為利養。為名聞故。惡求多求。貪利弟子。而詐現解一切經律。為供養故。是自欺詐。亦欺詐他人。故與人授戒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教化人等者。言菩薩欲教導開化一切人。起信心之時。菩薩與他人。作如是教誡。與人為開導法師者。見欲要受戒人。法師應教受戒人。先請和尚阿闍黎二師。二師應問受戒者言。汝有七遮罪否。若受戒人現身有七遮罪者。師不應與授戒。若無七遮者。得與授戒。此以上明與人授戒。不得自專。必同二師授也。若有犯等者。言既受戒[A129]已。設有犯戒。又當云何。不可為利作師。不明輕重懺悔之儀。或濫同七遮。捨棄而不教。皆不可也。設若有犯十重。教懺悔時。對佛菩薩形像前。日六時夜六時。常誦十重四十八輕戒。發至誠心。苦苦懇禱。禮拜三世千佛。求得好相。若一七日見。或二三乃至七七日一年。畢竟要見好相。好相者。或行懺處。或坐禪處。或睡夢中。即或感動佛親摩頂。或見光華種種奇相。以此證知。便得知自[A130]己罪花凋卸。業障消除。還復戒體。若無如是好相之時。徒勤懇禱。心不專一。無所感動。懺亦無益也。是人現身亦不得復戒。而僅能得增長將來受戒利益耳。此明犯十重懺法也。若犯四十八等者。言四十八輕設或有犯。只對十師頭首人前。懇禱求哀。懺悔其罪過。即便滅除。此明犯四十八輕懺悔法也。不同七遮者。言此犯重犯輕俱可懺悔。不同七遮之不通懺悔也。而教誡師于是一一懺悔法中。應當一一好好思惟解了。明白諦當。方可與人作師也。若不解等者。言若或與人為師。只圖利養故。而不解了大乘經律。以輕作重。以重作輕。以是為非。以非為是等相。亦復不解中道第一義諦實相之理。不解初賢十住中習種性。中賢十行中長養性。上賢十迴向中性種性。聖位十地中不可壞性。等覺中道種性。妙覺中正覺性。不解如是六性。于其三賢十聖二覺中間多少觀行。如十住中。空觀多假觀少。十行中假觀多空觀少。十迴向中中道觀多空假觀少。十地位中自初地至六地前。無相觀少有相觀多。五地[A131]已後七地[A132]已前。有相觀少無相觀多。自八地後并等覺純無相觀。妙覺則一切智觀。故云多少觀行也。出入即出定入定。十禪支解見前。即四禪中所修觀法。言出入此十種觀法十禪定支之中。如是一切觀行法門。一一不通不曉不得此等法中意味。詎可為人師法哉。而菩薩等者。言不解如是等法之菩薩。苟且與人為師者何。為利養故。名聞故。而生惡求多求之心。師既唱之。徒乃和之。師及弟子俱以貪利之故。而俱詐現。不解言解。不通曉經律言通曉經律。為衣食供養故。自瞞瞞人。故與人授戒者。犯輕垢罪。
○第四十二為惡人說戒戒
若佛子。不得為供養故。於未受菩薩戒者前。若外道惡人前。說此千佛大戒。邪見人前。亦不得說。除國王。餘一切不得說。是惡人輩。不受佛戒。名為畜生。生生不見三寶。如木石無心。名為外道。邪見人輩。木頭無異。而菩薩於是惡人前。說七佛教誡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不得等者。言能解法者。不得以貪利而濫說也。渴而與飲。則水之味甘。暗而思明。則燈之用大。是以未受大戒人及外道惡人前。皆不得說此千佛大戒。不特于此。即邪見人更是不得為說也。除國王者。謂如來曾以佛法僧付囑國王宰臣掌護。俾令久住世間。滅惡生善。使王道佛道竝隆。凡所行佛事。不宜隱諱。故除國王也。餘一切外道邪見人前不得為說者何。謂是一切人乃惡人之輩不受諸佛大乘戒法。有眼如盲。有耳如聾。就如畜生一般。無有智慧。不通人理。應墮三塗。生生世世不聞三寶名字。又如木石一般。不識不生不滅之心金剛不壞之體故。所以名為外道。邪見人輩與木頭石塊。無以異也。如龍聽法而悟道。蟒聞懺以生天。生公說法。頑石為之點頭。可以人而不如畜與石乎。而菩薩若于是諸惡人前說此七佛千佛大戒者。犯輕垢罪。
○第四十三無慚受施戒
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毀犯聖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養。亦不得國王地上行。不得飲國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賊。[1]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復常掃其脚跡。一切世人皆罵言。佛法中賊。一切眾生。眼不欲見。犯戒之人。畜生無異。木頭無異。若故毀正戒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信心等者。言佛子最初發心出家。能捨偏邪諸見。來受諸佛正大光明寶戒之時。其心本正。理合受人天供養。及其日久歲深。懈于持守。便生慢心。故起不信之心偏邪之念。而毀犯諸佛大戒者。豈可仍前得受一切國王王子大臣居士長者檀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種種供養耶。亦不得等者。言不特不宜受供養[A133]已也。而亦不得踐國王土。在此地上行。無他著足處。不得飲國王水一滴也難消也。五千等者。言五根本戒若精而不犯。則五千善神為之護祐。若懈而有毀。則五千惡鬼為之降祅。故常遮其前。轉福成禍也。鬼言大賊至脚跡等者。言神惡之之極。即蹤跡亦有所不容。況其形耶。一切世人至不欲見等者。言人惡之之極。即其形相且不欲眼見。況與共行止耶。故所以犯戒之人神人咸惡。惡其非人。人道難容。應墮三塗。與畜生一般。木頭一般。無以別也。若故捨正信。而毀破正戒。無慚愧心。受人供養者。犯輕垢罪。
○第四十四不供養經典戒
若佛子。常應一心受持讀誦大乘經律。剝皮為紙。刺血為墨。以髓為水。析骨為筆。書寫佛戒。木皮穀紙。絹素竹帛。亦應悉書持。常以七寶無價香華。一切襍寶為[1]箱囊。盛經律卷。若不如法供養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常應等者。言佛子恒當專一其心。將此大乘經律。受而持。持而讀。讀而誦。如法流通此甚深妙法也。云何流通耶。流通有二。一應捨身命。剝皮為紙。刺血為墨。以髓為水。折骨為筆。一一書寫此大乘經律。以流通之也。二應捨財寶。變易木皮穀紙絹素竹帛。亦當書寫受持。以流通之也。云何供養耶。當恒以金銀珊瑚硨磲琥珀玫瑰瑠璃七寶。無價最貴香華一切襍寶。問錯莊嚴。為箱為囊。盛貯經律卷本。以供養之也。如是流通供養。是真佛子。若不如法流通供養者。犯輕垢罪。
○第四十五不化眾生戒
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入一切城邑舍宅。見一切眾生。應唱言。汝等眾生。盡應受三皈十戒。若見牛馬猪羊一切畜生。應心念口言。汝是畜生。發菩提心。而菩薩入一切處。山林川野。皆使一切眾生發菩提心。是菩薩若不教化眾生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常起等者。言佛子常起大悲拔苦心時。倘入一切城邑宅舍之處。見諸眾生。應當唱言。汝等眾生。各各具有佛性戒體。由汝無始至于今生。以不持戒故。而輪迴諸趣。今既覺知前非。捨惡從善。盡應受持三皈五戒十戒。禁止將來。永不再起如是惡業也。若見牛等者。言不但人所當教。即牛馬猪羊等之畜生。亦當心中作念。口中發言。汝雖是畜生。咸具佛性戒體。當發無上菩提覺心。毋使再迷故也。而菩薩等者。言不止近人六畜如此教化。即遠而山林川野一切之處。凡見一切眾生。咸使發無上菩提覺心。毋使再迷故也。是菩薩見一切眾生。若不教化使發心者。犯輕垢罪。
○第四十六說法不如法戒
若佛子。常行教化。起大悲心。[2]入檀越貴人家一切眾中。不得立為白衣說法。應在白衣眾前。高座上坐。法師比丘。不得地立為四眾白衣說法。若說法時。法師高座。香華供養。四眾聽者下坐。如孝順父母。敬順師教。如事火婆羅門。其說法者。若不如法說。犯輕垢罪。
若佛子常行等者。言佛子恒行菩薩行。教化一切眾生。起此大悲拔苦心時。或入一切好施檀越行捨貴人之家。于一切廣眾四眾人中。不得立地自輕為白衣人說法。當云何說。當在白衣眾前。高設法座。尊重法師。法師理宜陞座如法而說。法師比丘切不得立地自卑為四眾白衣等說法。使彼生慢也。若果欲為眾說法之時。為法師者理宜高座上坐。聽法者當陳設香華如法供養。三業虔誠。法師乃可應機而說也。四眾聽者。各分其類。次第下坐。如孝順父母一樣。敬師而不慢。順師而不違也。又如事火婆羅門一般。精勤而不怠。恭謹而不忽也。如是說者聽者。人[A134]己兩利。功不唐捐。若其說人不如法為說者。犯輕垢罪。
○第四十七非法制限戒
若佛子。皆以信心受戒者。若國王太子百官四部弟子。自恃高貴。破滅佛法戒律。明作制法。制我四部弟子。不聽出家行道。亦復不聽造立形像。佛塔經律。立統制眾。[3]安籍記僧。菩薩比丘地立。白衣高座。廣行非法。如兵奴事主。而菩薩應受一切人供養。而反為官走使。非法非律。若國王百官。好心受佛戒者。莫作是破三寶之罪。[4]而故作破法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皆以等者。言僧俗佛子乍皈三寶。皆咸以正信實心受佛大戒者。悉佛界內之人。非局外人也。若國王太子百官四部弟子。理宜護助。令其入道修行。倘自恃位高尊貴。生我慢心。破壞斷滅佛法戒律。明彰作用。制限法度。制我四部弟子。使三寶不得興隆。不許出家行道而斷僧寶。亦復不聽造立佛菩薩形而斷佛寶。不聽修建佛塔印寫經律而斷法寶。而更立官屬統轄。裁制四眾。安排簿籍。記載僧名。俾一一不得自在也。菩薩比丘理應高座。而反立地。白衣理應立地。而反使高座。如是顛倒廣行非法不如意事。就如兵之事帥奴之事主一般。制我四部弟子有不忍見聞者。而菩薩比丘。理當受國王太子百官一切檀那供養。是正理也。而反為俗家官家走使。如是非法。如是非律。豈理也哉。若國王百官既好心入此法門受佛大戒者。切莫作如是等破滅三寶罪過。而招未來無盡惡果也。若違而故作破法因緣者。犯輕垢罪。
○第四十八破法戒
若佛子。以好心出家。而為名聞利養。於國王百官前說佛戒者。橫與比丘比丘尼菩薩戒弟子。作繫縛事。如獄囚法。[1]兵奴之法。如獅子身中蟲。自食獅子肉。非餘外蟲。如是佛子。自破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若受佛戒者。應護佛戒。如念一子。如事父母。不可毀破。而菩薩聞外道惡人以惡言謗佛戒之聲。如三百鉾刺心。千刀萬杖打拍其身等無有異。寧自入地獄。經於百劫。而不聞一惡言。破佛戒之聲。況自破佛戒。教人破法因緣。亦無孝順之心。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以好等者。言佛子最初發心出家。心未有不正念。未有不端。是何等好心及其法久生弊。漸相染習。故亦轉成為名。為利人也。既貪名利好心即無。乃于國王百官之前而說佛戒。仗彼威力。壓[A135]己同行。橫與比丘比丘尼出家二眾及菩薩戒弟子在家二眾。作諸繫累纏縛不解脫等事。如獄囚法不得離苦。如兵奴法不得自便。又如獅子身中之虫。自食獅子之肉。非餘外虫能食獅子肉也。獅子獸中王。何虫敢近以食獅子肉者。還是獅子自[A136]己身中虫。自食獅子身中肉。非餘外虫而食之也如是等者。正說破法。以明獅子喻義。言如是佛子自[A137]己破滅佛法。豈是三寶之外。外道天魔。能破茲佛法。還是佛法中人。自破佛法。如獅子身中虫自食獅子肉一般耳。若受佛等者。言受佛戒人。當保護佛戒靠之。猶如一子祖宗血脉相關。是極要緊事。詎可失耶。失則無靠也。護戒又如父母一樣。若毀若破。即是不孝。其罪可勝言也。而菩薩一聞外道惡人說一惡言謗佛戒之音聲。即如三百鉾刺心。其痛難忍一般。千刀萬杖。打拍其身。其痛難受一樣。無以異也。寧可承當自入地獄中受百劫千劫長遠極苦。不願聞謗佛音聲之苦。何況自[A138]己破滅佛法。及教人破滅佛法因緣也耶。此更是不孝順道無孝順之心者也。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如是九戒。應當學。敬心奉持。
如是九戒結前。應當學勸修。敬心奉持勸敬慎奉行持守而勿失也。以上釋四十八輕文竟。下總結戒相。
諸佛子。是四十八輕戒。汝等受持。過去諸菩薩[A139]已誦。未來諸菩薩當誦。現在諸菩薩今誦。
諸佛子結告其人。是四十八句總舉其法。以勸受持也。過去數句引同行以勸誦也。謂四十八輕戒。非我獨勸汝等新學誦持。乃是過去諸菩薩[A140]已誦。未來諸菩薩當誦。則汝等現在諸菩薩今誦也。以上正宗分文竟。即人間說戒中二。總結戒相也。下明流通分三。初流通本戒。二總結本品。三總讚流通。
諸佛子聽。十重四十八輕戒。三世諸佛[A141]已誦。當誦。今誦。我今亦如是誦。汝等一切大眾。若國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受持菩薩戒者。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佛性常住戒卷。流通三世。一切眾生。化化不絕。得見千佛。佛佛授手。世世不墮惡道八難。常生人道天中。我今在此樹下。略開七佛法戒。汝等大眾。當一心學波羅提木叉。歡喜奉行。如無相天王品勸學中一一廣明。三千學士。時坐聽者。聞佛自誦。心心頂戴。喜躍受持。
諸佛子。聽等者。言諸佛子汝等聽我所說。十重四十八輕之戒法者。實乃三世諸佛相傳而誦。過去諸佛[A142]已誦。未來諸佛當誦。現在諸佛今誦。是故我今亦隨諸佛。亦如是誦也。則汝等一切大眾豈可不如是誦耶。若國王王子之仁君。文武百官之良臣。比丘比丘尼之清淨眾。信男信女之淨信人。凡受持此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法者。悉應受領于心。持守毋失。朝朝習讀。日日諷誦。解義轉說。或書或寫此佛性常住戒卷。俾其廣演流通。令過現未三世一切眾生展轉化化。不令斷絕者何。葢欲使一切眾生得見千佛佛佛授手。決定不墮三惡八難之處。決定恒于人道天道中生。滅罪獲福。得大饒益。自利利他也。我今等者。言我釋迦今在此菩提樹下。示現成道。轉大法輪。此乃聊且略為開闡過去七佛所傳妙善戒法。汝等大眾應當專一斯心習學此波羅提木叉保解脫戒。以是勸汝。歡喜奉行。勿自怠耳。此但略說。如大部內無相天王品勸學中。方乃一一廣明此義也。三千學士即在會諸菩薩。總該天龍八部道俗而言。時坐中聽者。聞佛自誦十重四十八輕戒法。悉皆心心頂戴其言。喜躍受持善護勿失也。此初流通本戒也。
爾時釋迦牟尼佛。說上蓮華臺藏世界。盧舍那佛心地法門品中十無盡戒法品竟。千百億釋迦亦如是說。從摩醯首羅天王宮。至此道樹下[1]住處說法品。為一切菩薩。不可說大眾。受持讀誦。解說其義。亦如是。千百億世界。蓮華藏世界。微塵世界。一切佛心藏。地藏。戒藏。無量行願藏。因果佛性常住藏。如是一切佛說。無量一切法藏竟。千百億世界中。一切眾生受持。歡喜奉行。若廣開心地相相。如佛華光王七行品中說。
爾時者。即上囑付大眾聽受心地戒法之時也。言釋迦娑婆教主化身如來。說上蓮華臺藏世界盧舍那佛所傳心地法門品中十無盡藏戒法品。如是行布圓融一一事理[A143]已說究竟。而千百億釋迦化佛。亦悉如娑婆教主所說不異也。然而咸從摩醯首羅天王宮中。至此菩提樹下及諸住處。所說法品。而為一切菩薩及不可說之大眾。如是大眾各各受持讀誦。各各解了傳說其中義味。亦如娑婆大眾受持解說不異也。不特此也。即千百億世界中佛。乃至微塵世界中佛。此之一切諸佛所說三十心藏。十地藏。十重四十八輕戒藏。賢聖所行無量行藏。無量願藏。百劫修行因藏。成等正覺果藏。一切眾生本覺佛性之常住藏。如上八種俱言藏者。言此八藏廣博包含。圓融徧攝。如是一切諸佛所說。此心地等無量一切法藏究竟。而百千億世界之中。一切眾生受持歡喜。一一奉行。亦如此界眾生。等無有異也。如是本佛迹佛迹迹之佛。說法度生。大略如此。若廣開心地一一相相之義。則又在大部之中。如佛華光王七行品中詳其所說。一一心地相及無量行願相無不備足矣。此二總結本品也。
明人等者。此乃讚獎持戒利益之義。言明人即超越凡夫之類。乃有忍力慧力二種強力之德。能護戒體者。所以能持如是法也。此人當來決定成佛。且未成佛道間。先[A144]已安然自獲五種殊勝利益。何名五利。一者謂有忍慧持戒人。即感十方諸佛愍念加護。使其進道無魔。得紹佛種故。二者有忍慧持戒人。臨命終時得正知見。心生歡喜。遠離惡境故。三者有忍慧持戒人。生生世世同行同住。恒為菩薩益友。遠離惡黨故。四者有忍慧持戒人。無量功德品聚。一切戒度悉能成就。無一法不充足故。五者有忍慧持戒人。從今向後。自性戒體。福慧圓滿。稱兩足尊故。前四因。後一果。此五種利。是持戒諸佛子有忍慧強力智者。應當善為思惟籌量體會而修行之也。
計我等者。言計我之外道。著相之凡夫。如是等人不能信是無持而持。無受而受。清淨戒法。不特凡外不能。即耽空滅壽守寂取證諸聲聞二乘人。亦非是下菩提種處。所謂焦芽敗種。不善思量。故皆無分。設或欲要長養菩提根苗。而使智光慧明照察世間者。應當于此心地戒中。靜觀靜察諸法之中。真而無妄。實相戒體之理。此個實相戒體不屬緣生。亦不屬緣滅。不同凡夫生滅。不屬于常。亦不屬于斷。不同外道斷常。類殊難合而不一。同體難分而不異。迎之莫知所從。而本不來。追之莫知所至。而本不去。不同二乘修證等法也。如是實相戒體一心之中。應當起種種巧妙慧方便。勤修種種萬行福莊嚴。如是福慧二嚴非凡外二乘所能作。乃是發大乘心。受大乘戒。諸菩薩之所應作也。更應當次第如法修學。研窮斷惑。有法可學。不生分別之想心。研窮惑盡。無法可學。亦不生分別之想心。既不分有。亦不別無。是則名為中道第一義諦之道。亦名摩訶衍之大乘法也。如此則一切凡外小乘戲論惡法。入茲一道摩訶衍大治之中。不鎔而化。咸皆滅盡無餘。諸佛智慧神通三昧薩婆若妙果。咸從此一道摩訶衍大法之中。豁然顯現無少欠缺也。此心地戒法能善思量。其即滅罪生善。得大利益。有如此者。
是故等者。言既滅惡生善。有如是益。所以諸佛子等宜當發大心。奮勇猛力。于諸佛清淨戒法。善為保護持守。猶如明珠一般。貴重莫令損污。方是真佛子。持心地中光明金剛寶戒也。過去等者。言此大戒經。乃過去諸菩薩[A147]已證果者。[A148]已于是中學。而未來諸菩薩未證果者。當于是中學。此現在諸菩薩者。今于是中學。此實是三世諸佛之所行處。本師舍那聖主之所稱揚讚歎也。我[A149]已等者。言我亦隨順諸佛所說。稱揚心地戒中廣大福無量聚廣大德無量聚也。應當回向布施三世一切眾生。令向一切法界如如妙智。更願凡聞如是大乘妙善戒者。咸得疾速證真。早成佛道。圓滿果海也。此三總讚流通也。
三十七輕中八難
若國難等者。言若邦國中有此八難。惡王不信三寶。是一。土地高下遷變不常。是二。草木深邃師子虎狼惡獸難。是三。水有漂沒之難。是四。火有焚燒之難。是五。風有鼓擊之難。是六。劫賊有謀財奪命之難。是七。道路毒蛇惡蟲難。是八。一切難等者。言上八難此但略言耳。若廣則多。一切難處。悉不可入也。
佛說梵網經順硃卷下(終)
校注
[0046001] 覺下一有已字 [0047001] 一作若佛子 [0048001] 語下一有正見二字 [0054001] 持下一有下六度品中廣明七字 [0054002] 父上一有於字 [0056001] 仇一作讐 [0056002] □疑得 [0056003] 解下一有大福二字 [0058001] 若一作後 [0058002] 即上一有即字 [0058003] 八上及字 [0059001] 為上一有經理白衣四字 [0061001] 十上一有是字 [0061002] 成上一有悉有二字 [0061003] 輕下一有戒字 [0061004] 於上一有當字 [0061005] 居下一有時字 [0061006] 風下一有難及以三字 [0063001] 應上一有師字 [0063002] 教上一有應字 [0064001] 入上一有若字 [0065001] 箱一作香 [0065002] 入上一有若字 [0065003] 安上一有使字 [0065004] 而一作若 [0066001] 兵上一有如字 [0067001] 住上一有十字【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9 冊 No. 699 梵網經順硃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爾時者。是說十地[A1]已竟時也。盧舍那者。即能說之報佛。華言淨滿。淨者五住究盡。二死永亡。以諸患淨盡故。即法身也。滿者三覺果滿。萬行因圓。以福慧具足故。即報身也。二義合言。故曰淨滿。又云種種光明徧照。光明即報身義。徧照即法身義。又法身毗盧遮那。華言遍一切處。遍一切亦徧照之義。故知法即報。報即法。法報不分。理智冥一。二義合言可無疑也。為此大眾者。即華藏聚會。凡聖交參之大眾也。略開者。顯此心地法門。甚深廣大無盡義也。百千恒河等者。舉喻顯法。正明略開之義。言前所說三十心十地。于百千恒河沙不可說法門中。[A2]但大略言之耳。譬如一毛頭許之微。些些子也。此二明心地戒三。初結顯法門。二付授勸轉。三授[A3]已轉化。